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启示一:建设的根本目的――激发内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韩国新农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群众运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和农村自身的积极性,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摆脱贫穷、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订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第二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第三要依靠农民辛勤劳动。进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让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即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启示二:开发的模式构建――跨区域发展
韩国将新村运动放置在国际交流、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跨区域整体结构性调整,不仅是农村,城市也开展;不仅是农民群体,还包括大学生、教师参与;不仅是本乡关注,还吸引海内外的各种力量。在指导思想上,韩国新村运动引导各地,把每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品,紧紧抓住“特”字这把可持续发展的标尺,使各区域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在资金筹措上,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大量开发性商业投资,国家主要解决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很少直接投资到有关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是“民间主导型”。
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背景下进行的,实质是改革开放的深化,要跳出农村研究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展的道路,使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利用。在指导思想上,把城市支持农村提到新高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互动的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农业生产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旅游、蔬菜等优势产业。在城市化发展上,搞好二、三产业的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强城镇的经济总量。在资金筹措上,除增加政府投入外,从宏观上统一调度有限资金,重点解决农村发展“瓶颈”问题,重点推广以奖代补、招投标制、实物补助等建设模式,解决农民、农户、乡镇难以解决的道路、科技、教育、卫生、人力等重大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启示三:建设的重点领域――改善人居环境
韩国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一系列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先在农村开展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展。1970年11月至1971年7月,韩国政府为全国所有农村每个村免费平均提供300袋水泥,限制农户不得自行处理水泥,而要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地方政府为用好这些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公路、住房条件、农村电气化、农村自来水、水稻品种、村民会馆等生活环境上,设计了近20种建设项目,如修建桥梁、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村级公路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产品总量不足、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落后城市的局面仍呈扩大之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应全面分析我市农村社会经济现状,根据轻重缓急,以改善人居环境、生产条件、增加农村公共品投入为切入点,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确定10~20种适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启示四:建设的运行秩序――分阶段推进
韩国新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每一阶段都依靠既有生产因素获得最大经济成果。一是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重点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如改善厨房、屋顶、厕所、公路等。二是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成为全国性现代化建设活动。重点从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三是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这一期间,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为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和乡村文化的发展。四是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政府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村运动民间组织,信息宣传和培训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承担。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财政、物质、技术和服务等支持。五是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韩国新村运动起步很实、导向很明,政府用“看得见”的事实引导农民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韩国新村运动走上全民参与、全境展开、实践先行、自觉持久的良性运行轨道。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韩国1978年时基本相当,相对分布不均衡,因此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责任依然很重大,建设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以政府统筹指导为主、分阶段协调推进的模式,对不同经济状况的村镇进行分类指导,建议借鉴韩国新村运动在基础建设阶段、扩散阶段、充实和提高阶段等不同时期的建设模式和经验,针对不同镇村的发展状况,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路径,在宏观上调控好开发点、联动轴和辐射面,达到“以线串点”、“由点到面”,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增收的现实唤醒农民。
启示五:建设的核心思想――科技教育先行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深层原因是人才缺乏、教育低位,贫困的根本因素在于信息缺失、文化落后。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走完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而出现“汉江奇迹”,韩国自己认为就是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坚持不懈地开展新村运动。他们指出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他们把一切正规和非正规的区域社会教育活动和新村运动同步进行。可以说,韩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是伴随着新村运动进行的,每一步的成果都离不开新村教育的贡献。所以,韩国至今仍坚持把加强农业科技和推广工作,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环节。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教育先行。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教育观,立足于本市农村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农村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勤劳朴实的民风提升为开放文化、发展文化;其次,树立“以效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观,立足于把适用的先进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积极探索农民培训的办学规律,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就业能力。最后,建立整体发展思路,按多维、整体、系统要求,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发展,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分层次、有重点的配套组织,在政府统筹参与、农民主动参加、社会全面关注的教育培训机制下,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和造就现代新农民,走出一条立体推进农村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山水,许泳峰.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8-58,168.
一、全面建设农村价格服务网络,为新农村建设打造服务平台。
建立农村乡镇价格服务站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是价格主管部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加强和规范农村价格监管、全面贯彻“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价格服务站也是价格管理部门向农民宣传价格政策、传递价格信息的重要窗口。服务体系的建设开辟了我市价格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崭新面貌。
1、农村价格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我市从20__年开始,把农村价格服务网络建设列入规划,下达了《__市农村价费监督网络实施意见》,在组织机构、人员选聘、经费来源等问题上作了明确规定,确定了从20__年起至20__年,用三年时间,在我市全面建立农村价格服务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市18个县(市、区)已全面建立了农村乡镇价格服务站,并做到了乡镇价格服务站有工作职能,由规章制度,村有价格监督服务员。
2、服务站已成为农村市场价格“监督哨”。表现在: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得到宣传,提高了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维护了农民利益,有力地支持了物价部门的工作,为稳定农村市场价格、稳定社会做出了贡献。
3、服务站已成为价格政策宣传站。以服务站为依托,延伸了价格宣传渠道,扩展了价格宣传范围。在农村价格服务体系未建之前,我局编印的《__物价》只能发送到县一级。体系建立后,现已直接免费发送到服务站,由服务站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工具,把涉农价格政策和信息传递给农民,增强了价格政策的透明度。我市定南县物价局还为每个乡镇服务站订阅了省发改委发行的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价格月刊》,使最新价格政策信息及时传播到乡镇。
4、服务站已成为沟通价格信息的桥梁。__市地处山区,农民大多分散居住,交通、通讯等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封闭。服务网络的建成,初步解决了农村价格信息不灵通问题。我们以服务站为依托,把农村价格信息服务列为服务站的重要工作职能之一,指导其充分发挥村级价格服务员的作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农民无偿提供农产品购、销价格信息,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服务站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实现价格信息的双向反馈。以价格信息为引导,沟通农民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帮助农民改善种、养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二、强化涉农价费监管,为农民“减负”服务
农民收入能否有效增长与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有直接的关系。农民支出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成本问题,二是农民的日常消费支出问题。这两个方面都与价格政策和价格监管密切相关。加强涉农价格监管,清理涉农收费政策,帮助农民减负增收是价格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历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1、清理涉农收费政策,减少农民各项费用支出。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清理力度,对已明确取消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凡未经国务院和省政府及所属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其它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重点清理了涉及农民建房、农机监理、生猪屠宰、家禽检疫、农业用水、农民务工、农民工子女上学、计划生育、教育收费、民政等方面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目前我市已取消涉农收费项目57项,降低收费标准40项,转为经营性项目32项。
废除了某些带有歧视性的收费项目。同时对农民外出务工和进城务工的有关收费政策重新给予界定,即:《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农民免费办理;进城农民只须办理《暂住证》,每证收工本费5元。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部门对外出务工和进城务工农民不得强制要求办理其他证件,不得擅
自提高收费标准,严禁利用办理农民进城务工等审批事项或手续时,搭车收费、超标准收费,或以押金等形式变换手法收费。
通过对涉农收费政策的清理,我市涉农收费环境大为改观,有关涉农收费政策方面的价格投诉占总投诉件的比例已由原来的28.9下降到现在的5。
2、实施农村教育“阳光工程”,从完善制度上治理教育收费环境。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乱收费问题,我市全面实施教育“阳光工程”,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完善制度措施入手,加大源头治本力度,主要有六项措施:一是实行教育收费管理责任制,把收费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二是从20__年秋季,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三是进一步落实收费公示制,实行“先公示后收费,不公示学生有权拒缴”的办法;四是实行中小学收费的“两证、一卡、两公开、三坚持、四统一”的收费管理办法;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建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安排督察制度,确保行政教育经费重点用于农村,促进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六是坚决制止任何部门和单位向学校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加重学校办学困难的错误做法,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农民关注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公寓收费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根据我市农民收入普遍不高,各地收费标准不一,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市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中小学学生公寓收费管理的通知》,为全市农村学生公寓的面积、住宿人数、收费标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农村教育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3、抓住关键环节,严控农资价格,促进农民节本增收。农资价格监控是物价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市对农资价格监管的重点是监控批发环节。特别是对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批发商的价格管住、管好。在水稻种子价格方面实行了差率管理和定额控制办法;在化肥价格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对化肥流通环节的中心县(市):赣县、南康、信丰、龙南、定南等地,重点控制住当地火车站到站点的化肥批发价格;按照规定的综合差率制定当地化肥各品种的最高零售价格,通过农村价格服务网络广泛宣传、公示;按照“严防、严查、严处”原则,对农资价格市场形成高压态势。另一方面,在政策予以疏导,减免了农资公路运输过路、过桥费。近几年来,化肥市场价格起伏较大,但由于我市措施有力,尿素零售价格控制在每吨1860元以下,维护了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在促进农业节本增收,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4、加强河道砂石价格管理,保护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20__年上半年,正当我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全面推进之时,与之有关的河道砂石建筑材料需求量大增,有些地方价格有所波动,为保持河道砂石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护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我局立即下达《关于加强河道砂石等建筑材料价格监管的紧急通知》,采取了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农民自采自用的河道砂石收取任何费用、对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河道砂石价格维持原销价水平、将河道砂石价格管理列为县级物价部门年终考评内容等四项措施,市、县联动,打击妨碍新农村建设的违法行为,推动了我市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扶助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服务。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扶助农业生产的功能,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家庭收入。截至到今年3月底,我市市、县(区)两级共动用价格调节基金20__多万元,以低息、无息或无偿补贴等形式,支持农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扶持“菜篮子”工程建设。建立大棚蔬菜基地28个,生猪基地21个、养鱼基地18个,肉鸡、蛋鸡基地8个,养鸭、养羊和养奶牛基地16个。改变了我市农村传统种、养业品种单一,方式落后的现象。帮助农民引进大量高新技术品种,为改善农民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本级从20__年以来,运用价格调节基金600多万元,扶持了5个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示范性强的重点“菜篮子”工程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市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
例如:由市价格调节基金发放50万元扶持的赣县五云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4640亩,年均向市场投放蔬菜4850万公斤,产值3680万元,纯收入2070万元,涉及农户2050户,吸纳劳动力6900人,户平年增收10098元,人平年增收2244元。
由市价格调节基金发放40万元扶持的大余县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基地规模面积500亩。从20__年起帮助农民引进以色列番茄、益丰番茄、村茄2号、拉优9号、泰国七彩椒、东风神剑辣椒、油绿长生苦瓜、种都西葫芦、冠华节瓜、小金瓜等各类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名、优、稀、奇高新科技品种数十个,每年向市场提供无公害、科技新品种蔬菜达3000余吨(含外销量),产值达300万元,年纯收入达165.84万元。高新技术普及率达到75,涉及农户156户,吸纳劳动力235人,户平增收1.063万元,人平增收2658元。
上述两个基地在带动我市农民实现科技兴农奔小康,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所入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坚持涉农商品价格监测,为保护农民种粮利益服务。
监测市场粮食价格,时刻关注粮食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动态,是我市多年来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在全市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粮食价格监测网络,对粮食价格实行了定点、定时跟踪监测,定期上报并粮食价格监测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__年7月我市早稻收购价格下跌,我局向市委、市政府呈报《__早稻供大于求,市场价格跌破最低收购价》引起市领导重视,及时启动粮食按最低收购价收购预案,农民的种粮收益得到了及时保护。我局价格监测中心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城市重要商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此殊荣。
坚持监测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借助我市新闻媒体农产品价格行情,定期在__电视台、__广播电台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和价格政策核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在我市覆盖面最大的《赣南日报》、《__晚报》每周定期刊登农产品价格信息。并在我局编印的《__物价》开辟专栏,定期涉农商品价格信息,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渠道,把涉农商品价格信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掌握信息、运用信息,引导生产。
五、加强农村价格市场价格监管,为营造农村价格环境服务
我市管辖范围广,农村人口占了全市人口的70%,维护农村市场价格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市价格主管部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近两年来,我市把农资价格、农村教育收费、涉农建房土地收费、农电价格和农网改造收费、农民务工、计划生育、民政收费摆在重点监督检查的位置,共查处涉农价格违法案件314件,查处违法金额1386.68万元。涉农价格违法案件得到有力的遏制,农村价格环境明显好转。
六、价格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几点启示
1、农村乡镇价格服务站延伸了物价工作的空间和范围,成为物价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应该看到,目前其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潜在的服务能力还远未发掘,例如:在价格政策咨询、价格信息的双向沟通,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价格咨询服务,仍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因此,要使服务网络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其硬件建设(村级义务监督员的办公条件、通讯工具、乡镇一级现代电子网络设备)和软件建设(组织、指导、技能和业务素质)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来说,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探索;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39-02
2007年11月,国家民政部公布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共251个,沧州市唯一的入选者就是青县一家。青县为此在农村社区建设创建活动中承担六项任务:一是推动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二是制定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四是开展农村社区互助服务;五是组织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六是进行农村社区社会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研究。历经五年,到2012年底,青县已经把345个行政村规划为78个中心社区(包含11个乡镇、农场驻地和13个城郊社区),初步勾画出“以县城为中心,以各中心社区为大小网点,以快捷的路网相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抓好农村社区整体建设布局
青县管辖六镇四乡和一个国营农场,345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人,其中居住在县城的大约10万人,散居在农村的大约30万人。多年来的二元化结构造成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面对新形势,青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社区建设为主要载体,加快统筹城乡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按照“就近合并、中心聚集、节约资源、利于发展”的原则,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础,将基础设施投入及公共服务向中心镇、中心村倾斜,促进土地向规模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经过认真调研论证,编制了《青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将全县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规划、统筹建设。把345个行政村规划为78个中心社区(包含11个乡镇、农场驻地和13个城郊社区),初步勾画出以县城为中心,以各中心社区为大小网点,以快捷的路网相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同时配套制定了实施办法。各乡镇、农场根据县域总体规划分别编制了各中心社区的详细规划,县相关部门分别编制了路网、水网、文化、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的建设规划,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以乡村城镇化为目标,夯实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是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村道路、电网改造、集中供水、集中供气、休闲健身广场等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截至目前,马厂镇的王胜武屯、陈缺屯、东姚庄、耿官屯、范官屯5个村建设集中供气工程,总投资3 000多万元,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有8个村的村民实现集中供气;投资7 000万元实施13个集中供水工程,共涉及296个村,使全县农村全部喝上了安全水,并实现了24小时集中供水。交通路网建设上,围绕“六纵六横、两环、两中心”的路网格局,几年来,全县共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28条、总里程260多公里的乡村路桥建设。电力设施建设上,投资1 200万元使15个村通过了电气化村达标验收。同时,全县还新投资400多万元,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投资210万元开通了11个镇(乡)“网络工程”网站;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了30多个高标准的休闲文化广场,并安装了健身器材等设施。
二是抓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自2007年以来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投资750万元实施了4所中小学的教学楼建设,15所小学的校舍改造工程。投资800多万元实施了7个乡镇卫生院的升级改造,32个农村卫生室的达标升级;投资560万元新建乡村卫生站15个,促进了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是抓好产业布局规划。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工农业品向主产区集中的原则,规划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韩商工业园区、觉道庄工业集中区、木门店物流园4个大型工业园区;同时,还规划启动了红木家具市场、县蔬菜批发市场、小洋人工业城等十几个中小型工业集中区。
四是抓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及社会保障。青县是率先实行“新农合”和“新农保”的试点县,目前,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8%;“新农保”在完成首创试点的基础上2009年成功与国家标准对接,并获2009年国际政府创新奖提名奖。目前“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同时,青县还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各培训组织对农村富裕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建立起统一的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
五是抓好农村新民居建设。青县把农村新民居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抓手,积极引导、强力推进,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共有32个村(社区)被列为省级新民居示范村,13个村被列为市级示范村,其中双庙堤、打虎庄等4个村被指定为省级新民居建设先进村。
我国山地、沙地、湿地占国土面积的91%,这些地区生活着我国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发挥林业的作用,可以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林业。我国对耕地的利用已取得巨大效益,用18亿亩耕地基本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农业发展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但是对山地、沙地、湿地的利用水平还很低。充分利用好这些非耕地资源,可以拓展农村生产发展的空间。
发挥林业作用,可以实现农村生活宽裕。发展果品、花卉、竹业、桑蚕、药材、木本粮油、林木种苗、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林业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5年,福建、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920亿元和1060亿元。
发挥林业作用,可以实现村容整洁、促进乡风文明。通过绿化荒山和村庄,构筑林网,可以美化农村家居环境、自然环境。通过倡导森林文化和生态文明,可以增强农民群众的生态道德意识,形成自觉植绿、护绿的新风尚。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可以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提供物质保障,推动农村和谐稳定。
发挥林业作用,可以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我国林地一半以上是集体林地。集体林地管理是乡村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经营管理林地,并参与农村民主管理。福建、江西、辽宁等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村务公开和农村民主管理,当地干部群众受到了法制教育,懂得了依法行政和依法维权。
挖掘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林业有林地资源的潜力。目前,我国林地利用率仅59.77%,森林、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I 50%。我国有43亿亩林地、8亿亩可治理的沙地和近6亿亩湿地,三者合计是耕地面积的3倍多,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林业有物种资源的潜力。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0000多种,其中很多物种可以开发成大产业。我国花卉业、竹业、野生动植物经营业的年产值分别达430多亿元、450亿元、1000亿元,但其经济潜力仍未有效发挥出来,其他物种资源的潜力还有待开发。
林业有林产品市场需求的潜力。目前我国人均木材消费量0.12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7%。世界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木材消费量却越来越大。国内外对林产品的巨大需求,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林业有解决就业的潜力。我国农村约有1.2亿富余劳动力和l/2的剩余劳动时间。林业是最适应农民就业的产业,随着林业的发展,劳动力需求量越来越大,将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正确处理好五个重要关系
要发挥林业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抓住重点,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只有把富民作为林业建设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只有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才能为林业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不断增长的多种需求;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林业活力。
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只有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满足了社会的生态公益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发展林业产业;只有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持林业生态体系的发展。
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必须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科学利用中实现自觉有效的保护。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既要加快林业发展,又要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切实做好七项重点工作
当前林业要做好的七项重点工作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还山还林还利于民。
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鼓励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巩固退耕成果。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争取将实施范围扩展到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严重的其他省区。尽快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要点》,重点支持有特色和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的发展。
加强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引导各地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以公共设施周边和农家庭院为重点的村庄绿化美化,实现农村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村道河渠风景化。
着力解决“三林”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问题。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关键词:农村新社区, 文化, 瑞安市
Abstract: the rural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wenzhou regi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perfecting the community services system will be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rural new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s one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from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background, lists ruian of the community cultur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eneficial attempt, and puts forward new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some ideas.
Keywords: rural new community, culture, ruian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11年,温州市委1号文件,《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正式,同时印发了12个配套文件,其中就重点强调了建立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的实施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安市落实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方案,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采取“转、并、联”(“转”指城中村转为城市社区,“并”指居民区、居民点等合并组建农村新社区,“联”指多个村联合设立社区)的方式,在全市910个行政村,共计组建农村新社区142个。2012年初,为进一步提升新社区布局的合理性,新社区数量调整为91个。
农村新社区是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带来的新事物,是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体制的一个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很多方面,有学者认为包括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公共经济、公共保障、公共政务七大方面。其中,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其基础性要件。基于这样的重要性,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也就逐渐显得迫切起来。但是,当前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没有一套可以直接借鉴的模式,特别是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农村新社区更是与全国前几年已经推进的农村社区有概念和本质上的区别。农村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而温州提出来的农村新社区(城乡一体新社区)是城镇式的社区,其服务功能应比农村社区甚至比城市社区程度更高更全。浏览各类文献,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历史并不久远,相关学术方面的探讨还未形成共同认识。本文试以瑞安市为例,从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对和谐、幸福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作用及其对于温州其他县、市、区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二、瑞安市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瑞安市始终把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积极推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财政支撑。近几年,瑞安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十一五期间,瑞安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2010年底,面积达10657平方米的市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馆藏图书近30万册,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市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也将在今年投入使用。截止2010年底,全市37个乡镇(街道)已创建13个“东海明珠”、24个“金海岸”,创建率为100%。建成“图书流通服务站”28个,建成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2个,省级文化示范村2个、温州市级13个、瑞安市级39个。建成藏书1000册以上的“农家书屋”9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0%。积极整合资源,利用老年活动宫、祠堂殿宇或集体公共场所,建立文体活动中心(室)。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特别是成立农村新社区后,已经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全部归到相应社区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新社区的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议;措施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是保证农业生产稳定的前提。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些山区,农业的基础设施短缺,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粮食要高产,首先要保证农田的水源供应。这就要求我们要首先改善农田的水利工程设施,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当前情况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机和其他一些水利设施。搞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是提高我国粮食产出的保证,是增强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一、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工程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
由于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内容与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这也导致很多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被移作他用。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短缺,很多在建项目或者是预建项目被迫停工或者是搁浅。另外,由于农产品免税制度的进一步深入,导致农村集体财源断绝与人员流失,使得集体农田水利建设后继乏力。上面列述的各种原因,都是影响农村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客观因素。
2、现有的水利设施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受当时技术条件的影响,当时投入的一些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环境的变化,调控能力呈现不足,特别是在发生比较严重干旱或者洪涝灾害的时侯,这些落后的水利设施已经无计可施,难以起到原有的或者是该有的保护作用。
3、水利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导致我国目前水利设施短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大量的水利设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很多的水利设施在兴建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问题,从而报废或者是处于半报废状态,而对于这种情况很少有人进行过问和管理。结果导致严重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粮食大面积减产或者是欠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的健康发展。
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很多地区因为兴建资金短缺,无奈之下只能降低水利设施的兴建标准。在建成之后疏于管理,导致这些本就不达标的水利设施在粗放管理的使用模式下,快速被破坏掉,失去其利用价值。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缩短水利设施使用寿命的同时,对国有资产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例如,国家投资兴建一个农业项目,项目完成后,没有落实其相应的管理,完工不到一年,引水渠被毁,水泵被破坏。这就使得国家兴建项目时投入的资金,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全部付诸东流。
二、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
1、加强政府监管及资金投入力度
对不同地区,国家要在充分考虑当地水利设施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水利兴建方案。对于水利设施缺乏的地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兴建新的水利设施;在那些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影响正常水利灌溉的地区,要科学合理的对陈旧设施进行更换。对于资金的来源:(1)中央政府设置用于农田建设的专项资金;(2)在有条件的地区号召农民集资,或者是由集体代表全体农民向扶植农业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3)地方政府部门要大力开展特色农业,积极招商引资,以本地的农业资源和相关企业合作,说服企业实施先投资、后收益的经营理念,让他们投资农田水利建设,从而实现特色农业的发展,最终企业和当地农业实现双赢。在进行集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农民的工作态度,要采取积极说教,尽量说服,让他们明白集资的好处,最终自愿集资,不能实行强制政策。
2、科学规划建设,减少盲目建设
政府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时候,要科学做好建设规划工作。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顺势引导,实现优化开发。要站在长远的、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不能只顾眼前的一时方便或者工作开展顺利,特别是对于那些影响地区农业发展,但是又很难开展的项目建设,要多听取群众意见,深入基层,在充分做好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规划。减少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的项目重建,减少资金浪费。
3、加强水利设施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造成我国水利建设当前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忽视了对水利设施的管理工作。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水利设施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还要加强对这些水利设施进行管理的人才管理。要大力加强这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鼓励这些人才深入基层,提高当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管理团队。只有把科学的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心里,才能真正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
4、加强工程保养和维护
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保养和维护,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一样重要,甚至比建设更重要。
只有对其很好的保养与维护,才能更加充分的实现其价值,延长其寿命。所以,我们要构建农田水利设施保养体系,要加强对设施的看护。要在水利设施规划的时候,就预留出一定的管护资金。要安排专门的管护人员与管护责任人。对于兴建过程中,没有安排专门资金的项目,政府要安排部分的资金,用于支付管护人员的工资,以免影响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影响到对水利设施的看护。
三、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方面的问题逐渐突出和明显,成为我们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想要农业发展,必须要打好这个基础。农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农民自身的富足。所以,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农民自身也要注意对其管理的参与,加大水利设施的使用率。在大幅度提高农民粮食收入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个性发展的功能,是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一种结合形式,也是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壮大经济实力的迫切要求,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现实的需求。
“正像生物学家只需解剖一只青蛙而不是所有的青蛙,就能了解这类生物”一样,本文随机选取江西省赣州市所辖宁都、石城、兴国三县为研究案例,希冀通过三县的调查找到县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以及拓展县域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
一、宁都、石城、兴国三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宁都、石城、兴国三县均位于赣州市东北部,与福建省接壤,三县地貌相似,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三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但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面临着相同的发展经济富民强县的任务。三县均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性的贫穷和落后普遍存在。从表1可以看出,三县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见表1)
表1
三县经济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2005年该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城乡人口结构的不同意味着劳动力结构的不同。从表2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三县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分别只有16.8%、15.1%和15.6%,农业人口比重都在80%以上。但是,80%以上的农业人口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却不到50%,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消费品市场无从盘活。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三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整个江西省的情况而言,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江西省65%的人日在农村,100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安置,全省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在500万以上,这些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大多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素质偏低。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其职业技能,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2
三县人口及其生活状况
资料来源:2005年该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二、县域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契机
(一)县域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三县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离国家要求的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三县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比分别为。11:89、3:97和17:83,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无从满足。无论是从三县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招生职普比例,还是从学校数量来看,职业高中都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职业教育仍然是薄弱的环节。
表3
三县高中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2005年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状态主要数据。
相比普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的难题,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结构如何更好地反映市场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解决教育结构严重失衡问题,是以案例县为代表的众多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从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快速膨胀,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失衡,县域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荡然无存,而其面临的障碍则显而易见。造成职业教育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重普教、重升学,同时高中扩招规模扩大,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增加,造成职业高中招生下滑。二是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质量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上普遍认为上职高没有前途,加之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扩招力度,学生均乐意上普通高中,然后考大学。三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量有限,就业渠道窄,劳动就业措施落实不到位。四是农村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特别是一些贫困家庭对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求不高。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没有充分转变为现实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没有充分转变为有效的受教育者个人需求。
(二)县域职业教育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农村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低,尤其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实用型、技能型初中级人才十分匮乏。目前,我国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0.05%。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共88万人,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员,接受过中职教育的仅占0.13%,接受过初职教育的占3.4%,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也只占20%,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竟高达76.4%,乡镇企业平均6家不到1名专业技术人员。市场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
另一方面,如本文的案例三县,农村人口都占到全县人口的80%以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分流,这些劳动力需要得到有效的培训和转移,同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这些都给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优质的人力资源,给与新农村建设更多的人才方面的支持,也正是县域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对县域职业教育给与了政策的支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大量的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的出台,都体现了国家对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视。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职业教育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县域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抑或是在政策层面,既有现实需求,又有发展需要,县域职业教育都迎来了发展的最佳契机。
三、县域职业教育的使命与功能的缺失和回归
(一)新农村建设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1.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新农村建设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相联系,也是与农村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相联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是当代中国农村发生重大变革的表征,县域职业教育与其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与传统意蕴不同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的问题。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甚多,其中农村劳动者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是制约转移的重要障碍。转贴于
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我国现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主要不是周期性或磨擦性失业,而是结构性失业,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后备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它不能仅依托向现有城市的转移,同时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而实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合理转移将愈来愈需要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这反映出新农村建设需要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也是县域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县域职业教育功能应该得到有效的释放。
2.三县劳务输出的经验性举措
县域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中、初级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开发利用好劳动力资源,宁都县通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一载体,大力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劳动力输出人员素质实现从无技能、干粗活型向技术和管理型转变。2006年,全县通过县、乡、村有组织输出的劳动力达到2.2万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16%。
石城县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能,以适应就业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并增加资金投入,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得到更高收入。
兴国县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打造“劳务品牌”的理念,加快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自2004年起,兴国县尝试对农民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建起专门培训农民的“技术培训基地”,并投入500余万元的资金,补贴农民培训。目前,全县已有近2万“技术型”农民找到了有保障的工作。据有关部门统计,兴国县每年有11万余人到全国各地务工,其中技术型工种就拥有170多种,人数达5万多人。
根据三县统计部门的数据,通过各种渠道和努力,对农村富余人口的职业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需要有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回应。
(二)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与回归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有规模看,转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力的实际剩余状况仍有一定差距,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上,不能实现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在某种程度上说,县域职业教育在人才开发上的不力导致了潜在劳动力的巨大浪费。
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虽然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水平,但由于包含转移劳动力在内的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导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向城镇转移往往局限于对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或领域,它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就业的质量,同时也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劳动者就业竞争。县域职业教育的功能无法彰显,凸显了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现实差异,时代命题提出的需求,本身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在呼唤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回归。
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解决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进行,更多的适龄青年需要走出去谋求职业,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考虑到三县都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财政困难将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因素,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让社会各界都来重视职业教育,改变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观念。职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要做到协调发展,三县当前特别要加快职业高中的建设,实施政府统筹、科学发展,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共同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并将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县市政府的工作目标。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三县政府还要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以解决优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二)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方向要瞄准市场,教学的内容、方法要立足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职业学校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各方面的培养。职业学校应该成为当地技术培养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市场信息中心和科技推广中心。改革管理体制,增强职校活力。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的“三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三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
当前,特别要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县域职业教育要谋求发展,应走出校门,实行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样一来,不仅可通畅毕业生就业的渠道,而且可以为县域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达成校企双赢。
(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要转变办学观念,拓宽就业门路,及时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使学校进入快速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的要求,改造和优化第一产业类专业,使之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面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力办学,积极兴办沿海发达地区和当地急需的二、三产业类专业,如计算机、机电一体化、工模、外事导游、酒店管理和烹饪等专业,并对这些专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备专业教学设备和实习基地,配齐专业师资,保证教育质量。以推动县域经济与沿海生产要素的流通,把三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优势。
建设新农村既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其身处困境中的发展契机,社会的需求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二者紧密相连。县域职业教育应当密切关注、解答时代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这也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生命力之所在。
注释: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739.
[2]课题组。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18.
[3]杨银付。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5,(7).
一、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为理顺工作关系,加强组织管理,___银监分局及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作办公室。各金融机构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和各自的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__年5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136192万元,比年初增加53318万元,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一些资金需求。
(一)成立了泾川县汇通村镇银行,打造新的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
按照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的有关规定,___银监分局积极争取将___市列为全省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城市,组建了泾川县汇通村镇银行,成为全国第一家由国家开发银行控股成立的村镇银行。该银行成立仅仅三个多月时间,积极推行了整村推进战略,在泾川党原乡丁寨村、城关镇五里铺村等五个村开展了农户信用评估工作。目前已评估工商企业60多户,评定农户信用户500多户,贷款授信1200万元,已经发放220万元。同时,为支持___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给___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公司和___市人民医院发放临时周转贷款5000万元。
(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力以赴探求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发展银行继续把支持粮油购销作为信贷主体业务。在认真做好储备贷款业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对发展前景好,经营效益稳定且改制规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时建立信贷关系。选择一批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流通企业给予支持。按照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的要求,考察了具有区位优势的“___红牛”、“___金果”等品牌企业。1——5月份,共计发放粮油购销贷款8785万元,加工贷款5060万元。
工商银行按照银行支持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要求,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制定了营销方案,建立了相关制度。围绕小企业贷款进行了信用评级,培育扶持一些小企业发展壮大,已给巨星制衣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
农业银行进一步明确为农服务的宗旨,发挥网点面向农村的优势,以延伸产业链和促进产业升级为出发点,树立支持“精品农户、种养大户、超前消费”的意识,完善信贷运行机制,简化信贷管理手续,前5个月发放农户贷款3221万元、消费贷款13774万元、小企业贷款13335万元、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18000万元。
中国银行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住房安置,发放住房按揭贷款800万元。
建设银行积极支持华亭县东升实业集团公司、静宁县大红碗食品公司、___景兴食品公司、___佛明制药公司等一批企业,向上上报授信7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400万元。同时,制定了崇信县锦屏镇马沟村帮扶方案,对该村林果、蔬菜、劳务及学生上学进行了支持。
城市信用社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大力支持___市福利制革厂、西开牧业清真牛肉公司、静宁陇原红果品公司等企业及___市农技学校教学建设,发放贷款1100万元。
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市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直接对接等有利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00个示范村,作为信贷支持的试点单位,全方位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前5个月,累计发放支农贷款5693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组织贷款4331万元、农村工商业贷款45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3929万元、农户联保贷款873万元,农村其他贷款17335万元,助学贷款16万元,目前尚有贷款余额26882万元。
二、经济金融信息会签约项目的落实情况
全市首次经济金融服务信息会后,各银行机构高度重视,立即抽组专人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申请贷款项目逐一审核研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争取给申请项目以最大支持,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___银监分局先后两次召开专门会议,督促各银行机构加快工作进度,落实项目贷款。目前,经济金融信息会上的36个贷款项目的调查、审核工作及部分项目的贷款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已经发放贷款予以支持的项目9个
发放贷款4260万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项目4个,贷款2560万元;农业银行项目1个,贷款100万元;建设银行项目1个,贷款500万元;城市信用社项目3个,贷款1100万元。
(二)完成贷款论证并开展贷款发放前期准备的项目6个
已经完成调查审核并形成贷款意向金额7106万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项目3个,意向贷款金额3200万元;农业银行2个,906万元;城市信用社1个,3000 万元。
(三)目前不具备贷款条件项目14个
1、拖欠银行贷款本息项目5个。其中:农业银行3个,金额757万元;城市信用社1个,20万元;农村信用社1个,136万元。
2、自有资金不足项目1个。为向工商银行申请贷款的崆峒古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贷款无抵押[!]担保项目5个。均为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业。
4、申请异地银行贷款项目2个。为向建行申请贷款的企业项目。
5、贷款所需资料不全的项目1个。为向建行申请的项目。
(四)目前正在摸底调查项目7个。农业发展银行针对人员相对较少,申请贷款项目较多的情况,采取经过调查审核,成熟一个,发放一个的办法,已对4个项目发放贷款2560万元,1个项目正在审查审批,3户企业已介入贷前调查。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金融信息平台推介的项目大多数是全市有效的经济发展支撑点,虽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很重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金融机构目前也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以支持政策性的粮油收购和储备为主,近年来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积极靠近,并探索发放了一些贷款,今年其上级行也要求进一步拓宽商业化经营范围,积极开展职能转变,目前已确定了新的支持企业,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开展之中。但受农发行系统信贷审批链较长的影响,贷款发放存在时滞,贷款一般情况下在下半年趋旺,一些项目资金可望第三或第四季度到位。
二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原则上各项业务可以开展,不再讲求地域和业务分工限制,但由于历史、机制、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工行、中行、建行的业务主要以服务城市为主,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中涉及的大量“农字号”业务有待拓展。农行以前与“三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随着机制的转换,“三农”支持力度有所减弱,今年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重新确定支农的市场定位,目前该行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支农效应可望后半年得以显现。
三是农村信用社一直是支农主力军,但其整体实力较弱,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支农力度受到业务发展的制约。
四是城市信用社经营管理灵活,农业项目与城市项目都可以支持,和农村信用社一样,主要受制于实力单薄。
五是邮政资金比较宽余,但目前只开办了小额质押贷款,随着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组建步伐的加快,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加大,将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金融机构。
四、今后工作几点要求
1、___银监分局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项目贷款落实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2、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加快职能转换步伐,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
(一)*农村科。农科村以生态为重点。以民俗为特色,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在友爱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农科村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充分利用传统花卉、苗木栽培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从一般粮食生产向种植花卉、苗木、桩头盆景等高效农业转变的路子。并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民俗观光旅游业。创造出了公司加农户、一三产业有效嫁接,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二)*区*村。*村以万亩观光果园为基础,借助桃花节,推动农家乐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区*村。*区政府把当地特色物产和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农民新居。打造“花乡农居”、“江家菜地”、“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这“五朵金花”,覆盖*区80%的农村地区,20多万农村人口将直接融入*市的现代文明。
二、*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所参观的村庄,都进行了村庄建设规划。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完成了村庄改水改厕,完成通村公路,绿化村庄,修建垃圾箱,配备卫生保洁员。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康。
(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人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