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概括各部分的意思,练习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练习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预习:
(1)勾画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所带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2)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3)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鲁迅先生写了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吗?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既然大家都做过预习,现在先来检查一下,比比谁预习得认真。
1.开火车读词语
“遗体、挽联、致敬、、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嗽、挽、枣
(一)了解课文内容
1.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件什么事?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2)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总结归纳各部分意思:
第一部分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部分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部分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2)指导加小标题。
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录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句作小标题。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学习谈《水浒传》
1.自学指导二
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鲁迅先生是怎样“”周晔的?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自由读一读,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2)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3)指导朗读。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这篇课文围绕鲁迅先生生写了(深切悼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五件事。
2.造句:
(1)恍然大悟
(2)饱经风霜
五、学习反思
六、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悼念
谈《水浒传》
救助车夫笑谈“碰壁”
关心女佣阿三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2分)
1.
(3分)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本课运用的成语很多,写出几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3分)按拼音写汉字
yí
tǐ
lǐ
táng
zhuī
d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选词填空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________(慈爱、慈祥),那么________(愉快、愉悦),眉毛,眼睛,还有额头上那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________(心里、心底)的欢乐来。
4.
(1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5.
(15分)排排队。(我会补充词语并归类)
波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吞枣
________羊________牢
________经________霜
昂________挺________
张________李________
用来写人的:________
用来写环境:________
用来说道理的:________
6.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地接受。________
7.
(4分)选词填空。
逝世
去世
追悼
吊唁
爱戴
伯父________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他。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________的人,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________呢?
8.
(3分)填空,从中选择词语更换画线部分,体会不同的效果。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一目十行
囫囵吞枣
一知半解
张冠李戴
①有的同学读书总是不加分析地接受。________
②这位老人真是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________
③我的记性不好,常常把一些问题搞混了。________
9.
(5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转过
枯瘦
爆竹
皱纹
10.
(3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从表面看是伯父________
,
实际上是在________。这简短的语言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1.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弄错了事。________
12.
(7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先生________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________没留心________踩在碎玻璃上________玻璃片脚底了________疼得厉害________回不了家啦
13.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形容忽然明白了。________
14.
(4分)用“AABB”的形式,再写四个词语
例:马马虎虎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
(5分)缩句
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这位老人。
②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着光秃秃的小树。
16.
(2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7.
(5分)读句子,联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把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写下来。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8.
(5分)缩句。
①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②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
19.
(4分)仿照例子,展开联想,接龙组词语。
大海——海龟——龟缩——缩写——……
杰出——________
轰动——________
团聚——________
夜校——________
20.
(5分)理解句子的意思。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是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21.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乘凉。蓝黑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星星,它们一闪一闪地眨巴着眼睛。美丽的月亮娘娘也爬上了树梢,把柔和的银光洒向大地。多美好的夜晚呀!
我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不知怎的,话题转到了居民小组长王阿婆身上。王阿婆今年五十多岁,人略发胖,她的眼睛里充满着慈爱,使人一看就觉得可敬可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__
美好________
聊天________
慈爱________
(2)写出以上这段话所指明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要素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事情的起因:________
(3)找出描写夏夜景色的语句,用“________”划下来。
(4)找出描写王阿婆形象的语句,用曲线划下来。
(5)用“一边……一边”造句
22.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模模________
恍然________
囫囵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5分)
23.
(8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本段文字通过我和伯父交谈,可以看出伯父是怎样的人?
(2)文中鲁迅先生说“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________;“碰壁”指什么________;说一说作者当时真的明白了伯父话的意思吗?________
24.
(7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为什么寒冷的冬天拉黄包车的人没有穿鞋?
(2)解释词语。
①:________
②饱经风霜: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5分)
23-1、
23-2、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请大家打开课本,谁把第三件事的开头两句话读一下?生:(读)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
师:这两句话,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李老师变换了教学方法,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就应多采取几种方法教。这样,学生不感到疲劳。〕
生:(思考)。
师:“一天黄昏”写的是……?
生(齐):时间。
师:“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写的是……?
生(齐):天气。
师:更具体点说,是写风势。“天色十分阴暗”,是写……?
生(齐):天色。
师:“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写的是……?
生:行人。
师:行人为什么都匆匆忙忙的赶着回家呢?
生:因为天气寒冷。
师:是的,作者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枣时间、风势、天色、行人,描写了天气的寒冷。冷到什么程度呢?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表现出来。我看谁把这句话找到了?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生:(读)我……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师:噢!作者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冻得麻木了。你看,多冷啊!请大家根据书上的描写,和你们看过的电影、戏剧以及听到的老人们谈论旧社会的一些事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
生:(闭眼遐想)
师:(低沉地)那是旧社会一个日近黄昏的冬天,刺骨的北风呼呼地怒吼着;天阴沉沉的,随时会掉下来似的;面黄肌瘦的人们,来去匆匆。街上的店铺关了门,几条饿得精瘦的狗正在觅着食。黄包车夫为了糊口,光着脚板,在寒风中拉着客人……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画面啊!
〔创设美好的艺术意境打动学生,这是一个创造!李老师这样做,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刻地理解课文,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大家能想象出这凄惨的情景吗?
生(齐):能!
师:就在这幅凄惨的景象里,作者亲眼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个黄包车夫坐在地上。
师:作者只看到这一点吗?谁补充?
生:还看到这个黄包车夫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下面淌了一滩血。
师:还看到什么呢?
生: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作者当时看到的情况完整地说一下?
生:作者看见一个黄包车夫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他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下边淌了一滩血。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师:谁能再说一遍?(两生回答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师:既然黄包车夫捧着脚,着,这说明他的伤势怎么样?
生(齐):伤势很重。
师:从课文哪句话,你能看出来他的伤势很重?
生:脚下淌着一滩血。
师:如果伤势不重,就应该把这个“淌”字改成什么?
生:改成“流”。
师:或者……?
生:滴。
师:如果伤势不重,流的血不多,作者就应该把“一滩血”改成什么?
生:改成一点儿血。
师:或者……?
生:一滴血。
〔引导学生推敲课文中某些重点句子或词语,既能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在讲读课文中经常进行这类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益处。〕
师:正因为他伤势这么重,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才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经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师:是吗?应该怎么说?
生:应该说是经过好多的折磨。
师:对啦,说成折磨比较好。面对这位车夫,鲁迅先生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把这段课文小声读一遍,考虑作者哪些动词用得特别准确?(生读后)谁说?
生:拿、扶、蹲、跪、来、敷、扎枣我觉得这些词用得好。
师:还有吗?谁说?
生:跑、跪、洗。
师:对,作者就是通过扶、蹲、来、洗、敷、扎这些动作,很细致、很具体、很形象地把鲁迅先生救护车夫的过程写出来了。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闪灼着鲁迅先生不平凡的品想品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想,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
〔这样启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生:他是一个名人。
生:他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生:他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
师:是的,鲁迅先生当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而黄包车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生: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人。
生:他是一个下层社会的人。
生:他是一个在贫穷、饥饿中挣扎的人。
师:鲁讯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特别是在那寒冷的环境里,鲁迅先生没有丝毫地想到自己,却把温暖……?
生(齐):送给了别人。
师:这再一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呢?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当作者看到这幅惨景时,她是怎样想的呢?
生:她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师:这是作者当时的想法,也是向伯父提出的疑问。伯父的回答,作者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你能想象出伯父当时是怎样回答她的吗?
〔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鲁迅先生可能会回答的话,既能帮助学生悟出课文的真谛,又能从中受到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生:他可能说:小晔,你看这社会多么黑暗!
生:他可能长叹一声:唉,这真是人吃人的社会啊!
生:他可能反问周晔:你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呀?
生:他可能说,劳动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怎么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生:他可能说:唉!这世道真不合理。
生:他可能说:四周围黑洞洞的,黄包车夫还能穿上鞋么?(众笑)
师:同学们想象很丰富,说的也都对。鲁迅先生的回答很深奥,我们推断很可能提到社会制度的问题,因为这是社会制度造成的。
〔升华得好!收到了传神之效。〕
师:当时,鲁迅先生在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时,是什么表情呢?谁说?
生: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突然就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
师:这是表情。还有什么动作呢?
生:他把那枯瘦的手按在作者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师:鲁迅先生当时的表情、动作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课文中哪个词能体会到这一点?
生:两次都用到了“清清楚楚”这个词。
师:根据鲁迅先生的表情、动作和叹声,你能想象出他当时有哪些想法呢?
生:从他的叹声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唉,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从他的动作中,可以想象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生: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呢?
生: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生:他想,我们决不能再让下一代过这种痛苦生活了。
生:他想,这个社会太黑暗了,下一代将来一定要这个腐败无能的政府。
生:他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这些娃娃身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
师:同学们想象得入情入理,紧扣了鲁迅先生的表情、动作和叹声。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为谁着想的呀?
生:为人民着想。
生:为下一代着想。
生:为别人着想。
师: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呀?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四件事,集体把阿三的话朗读一遍。
生:(读)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重活。
师:从阿三的这段话里,又一次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呢?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这样写到:“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什么人呢?
生(齐):“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围绕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李老师匠心独具,一次又一次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导到这个主题上来,这确是不易的。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师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路子引导到作品作者的思路上去,以求得真正的明白。〕
师:最后这一段话,是对全文的……?
生(齐):总结。
师:也就是说,点明了课文的……?
生(齐):中心思想。
师:正由于鲁迅先生事事处处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才受到人们的……?
生(齐):爱戴。
师:到底人们是怎样爱戴鲁迅先生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返回头来看课文第一段。
〔这个过渡很自然!李老师由“因”枣课文第二部分,推出了“果”枣课文第一部分,逻辑性强,学生能接受。〕
师:谁能把这段课文读一下?
生:(略)
师:第一段课文中有这么几个词(转动活动黑板):追悼是什么意思?
生:对死者表示悲痛的行动。
师:讲得对。那么吊唁是什么意思?
生:是哀悼死者的对联。
师:对吗?想想看,你讲的是老师写的哪一个词?
生:我讲成挽联啦。
师:对啦,挽联就是悼念死者所写的对联。那么吊唁怎么讲?
生:吊唁,就是祭奠死者,并安慰死者的家属。
〔第一部分词较多,李老师采取集中扫除“障碍”的做法是高明的。〕
师:对,这就讲对啦!伯父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学了前面讲的四件事,我想大家是会回答的。这里我要问,第一段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样引导,有利学生弄清文章的内在联系。〕
生:起了总结的作用。
师:在文章开始,这叫什么?
生:起因。
师:也叫……?
生:总起段。
师:(板书:总起)那么下面这四件事,一件一件分别叙述,就叫做……?
生:分述。
师:(板书:分述)最后一段是总结。这样,有总起,有分述,有总结,文章就显得非常完整。谁知道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齐):倒叙。
师:倒叙的课文,先写……?
生(齐):结果。
师:再写……?
生(齐):原因。
师(指板书):正因为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才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现在,谁能造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出自己对这课的理解?
〔采取造句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搞清课文的篇章结构,这个做法很新颖。〕
生: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生:因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生:因为鲁迅先生为了劳动人民的幸福而经常“碰壁”,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生:因为鲁迅先生经常帮助下层劳动人民,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师:通过这些因果关系的句子,表明大家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了。那么,这篇课文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呢?
一、练从小处着手
课文中可训练的点很多,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很重要,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曾这样发问:“你从课文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读一读,划一划,批一批。”很快,学生便将目光聚焦在了课文的第17、18自然段上(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深入阅读,画出了“跑、拿、扶、蹲、跪、夹、洗、敷、扎、掏、给”等关键词,并在潜心阅读后写下了这样的批注:生1:“伯父是多么关心这位车夫啊,他小心翼翼地夹,仔仔细细地洗,轻轻巧巧地敷,一圈一圈地包扎,做得是那样认真、虔诚。”生2:“伯父将车夫搀扶到车上,自己长时间地半跪着,认真地为这位素不相识的,贫苦的车夫处理伤口,真令人感动!‘半跪’一词正是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写照。”生3:“伯父为他人想得可真多啊!他知道车夫受伤后无法出车,便主动给他钱,这样他可以在家里安心养伤,这般照顾真是无微不至。”……看学生余兴未了,我不失时机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细细读读,这些词语与哪些词语意思相近,可以相互替换吗?例如,把‘敷’换做撒、涂等词,好吗?”话音刚落,学生立刻高举小手争辩道:“不可以。把‘敷’换做撒、涂等词显得太草率,有敷衍、草草了事之意,体现不出鲁迅先生的真诚态度。”……这个片段的学习中,我从10个关键的动词开始理解,通过读课文,找到关键句段,让学生圈、点、批、划、议。这样不仅理解了这些词,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还把主人公的感人形象解读的淋漓尽致。
二、练在不能言传处
1.练习换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体会到文章中词语运用的准确,但说不清楚,这时需要练习。例如,学习《穷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熬”的准确性。我提示学生:除了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还可以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立刻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找到了“熬”的近义词分别为“挨、扛”。这样通过互换词语练习,既使学生感受到渔夫家里艰苦的生活窘况,体会渔夫为抚养邻居的孩子打算付出更多辛劳的决心,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此时之练,可谓一箭双雕。
2.展开想象,体会文本的韵味性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十分生动,作者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特点,但因表达效果的需要文章中阅读空白较多,意在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使读者产生只可意会的感觉。例如《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七颗钻石》等课文。教学时,我抓住这些不可言传的契机,让学生适时练笔。例如,学习到《草虫的村落》第5自然段时,我在读句子“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一好奇的目光。他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后,引导学生想象:它们围着大蜥蜴可能交流什么,相互攀什么?采用填补阅读空白的练习,让学生化作一种角色展开想象。片刻思考后,黑甲虫说:“喂,朋友!你吃的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强壮?”小圆虫说:“你好,蜥蜴大哥!你经常在外面闯荡世界,一定经历了不少新鲜事,讲给我们听一天吧。”甲虫游侠说:“老兄,有什么秘诀可以连就你这一身肌肉呢?教教我吧。”……这些极富个性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难道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佳效果吗?而这一效果的产生正是教师在最合适的时机。
3.尝试改写,注重个性表达的多样性
教材中一些历史性故事因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十分耐读,每每读来,都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但因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历史背景了解不够,缺乏对相关专著地研读,所以对课文理解只停留在文本表层,对人物个性的把握较为单一,草草阅读,总觉不忍。我在教学后尝试让学生改写,通过改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三、练在细品精读时
阅读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一些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精读细品,同时也值得我们内化积累,从而将其根植于心。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精读描写闰土外貌的段落,感悟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准确刻画外貌的写作方法,并立刻开展主题为“猜猜她(他)是谁”即兴练笔活动,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位老师或同学的外貌,但不要写出人名,只写特征。集体评改时,让全班同学猜一猜她(他)是谁。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安排了细品精读、仿写、评改、猜测、交流等活动,这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又给学生练习表达找到一个好机会,将阅读与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练需分层次
一、抓住外貌,突显人物
生旦净末丑,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不同,化出的妆也不同。白脸奸臣,红脸忠臣,观众一睹其脸便见分晓。这在作文中其实就是外貌描写。妆不可无视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不同而乱化,人物外貌描写也不能无视人物性格特点想哪儿写哪儿;要让外貌显露人物的性格特点,让人物的性格特点透过外貌突显出来。如“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通过对眼睛、嘴巴的刻画,把玲玲的可爱形象给勾勒了出来。
需注意的是对人物外貌描写时加以重点突出,不需要面面俱到。
二、抓住事例,突显人物
写人离不开写事,事是人物性格特点的载体,唯有通过具体的事,才能把人物表现出来。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容易犯“挂羊头卖狗肉”的错误,即所写的事与锁定的人物性格特点不相符或有出入,所以这里的事必须是典型的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筛选出的典型事例中闪烁出最亮丽的光芒。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个事例,把一位“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三、抓住细节,突显人物
典型事例选好了,在写作时还要抓住细节来突显人物。何谓细节描写?即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四、抓住角度,突显人物
所谓抓住角度,就是在具体写作时要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去呈现人物。如一位同学在写《与众不同的我的老师》时这样写道:“黑板的话:庄老师,真是个怪人,开学第一天他就询问同学们各自的生日,刚开始我还纳闷呢,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每到某一天这同学生日,他就用红粉笔在我身上写几句祝贺他的话,昨天张小敏生日,他就在我身上写:‘祝张小敏生日快乐,学习进步。’乐得张小敏整整笑了一天。庄老师还从第一队开始,要求每人每天在我身上抄一句名言警句――嘿,你别说,这样一来,别说同学们。就连我自己都收获不少呢?”
例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了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对鲁迅有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发开去,布置《我心目中的鲁迅》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别人,读有关写鲁迅的和鲁迅著的书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的能力。几天后,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大胆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这不仅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一个鲜活的多维立体的鲁迅形象,而且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语言。
±?:《气象学家竺可桢》
学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凭借课文为竺可桢举办一次事迹展览。合作提纲可以这样列:“展览内容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怎么定?该选择哪些典型事例?怎么编排?展览名叫什么?”这样的作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它源于课文,跟课文紧密相连又高于课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
例3:《春》
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谚语、古诗、文章、成语等,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春之美。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的诗句,看看在大自然中摄下的活动照、风光照。学了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吟春颂春,“音乐能手”选择唱歌,“语言能手”选择配乐朗诵,“绘画能手”选择画图,“写作能手”选择作诗……学生在这样开放的作业中,自主参与,不仅丰富了春的知识,又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潜能得以开发。
例4:《桂林山水》
学习《桂林山水》,看了桂林风光录像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荡舟在漓江上,面对如此秀美的风光,你最想做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名画家,假如你是一名歌手,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假如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假如……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闭上眼睛很快地入情入境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学韩愈赞美桂林山水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也水到渠成。然后,再引导学生课外搜集、阅读、背诵有关歌颂祖国名山大川的篇章,进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吸收与积累。
例5:《笋芽儿》
学习“笋芽儿钻出地面来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辨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一段时,先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然后,请学生结合古诗80首,结合课文插图,补充省略号内容:“笋芽儿还看到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例6:《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学了《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的文物说几句话,可以对文中的小战士说,也可以对说,或者对老乡说。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内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又称之为脑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通过将某一主题放置于中心位置,并将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同时在每一个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构成整个图形。思维导图具有将图像与文字合二为一的功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思维导图绘制简便,学生自主操作性比较强,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十分有优势的。本文将以《初识鲁迅》这一单元作品为例,对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探究。
一、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课前预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自主预习,通过预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步骤的阅读预习:首先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可以在阅读时进行标注,将生词、不懂的语句进行勾勒;第三部可以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大意;最后让学生自主展开想象,勾画出课文的思维导图,并充分了解课文的结构、主要内容。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预习时,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后,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为主题放在导图的中心部分,然后将这篇文章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次放在放射线的第二层,即“谈笑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其次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还可将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核心概括,如“谈笑碰壁”这一部分对应着“抨击黑暗”,“救助车夫”这一部分对应“热爱人民”,“女佣回忆”对应“关心他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思维导图,增加课堂师生交流
在课堂教学的阅读部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师生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同时考察学生对课文大意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之后的教学中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弥补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不同的学生来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与其他学生绘制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复述中更为充分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模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为充分。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正和补充,帮助学生精准、深刻的理解课文。
例如在进行《一面》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是从“我”看到书想买没有钱到鲁迅先生送我一本书的时间顺序来绘制思维导图;有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对鲁迅先生外貌、神态、语言这三个角度来制作 思维导图;还有的学生是在通读了课文之后,φ馄课文凝练出来的鲁迅先生的品质进行梳理,并以此为依据绘制思维导图。不论是从哪种角度,学生的放射性思维都是值得鼓励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各自分享自己的思维模式,让课堂的交流更为频繁,让学生在课堂更加积极活跃。同时教师在学生分享交流后要引导学生,将课文的主题深化,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全面。
三、运用思维导图,高效理解复习课文
由于思维导图是学生自主绘制,因此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通过学生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当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图回忆出课堂上大量的知识点,让语文学科的复习更为高效。
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闰土的形象――聪明、能干、活泼,同时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对“我”与闰土友谊的怀念之情。同时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描写闰土外面和动作的句子有更深刻的记忆,教师可以以此引导学生,通过同种方式去刻画和描绘自己所熟悉的形象,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除此之外,在复习课中,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复习的时间。
综上所述,在《初识鲁迅》这一单元,课文选取的都是鲁迅及鲁迅相关的作品,故事性较强,思想感情较为深刻,对于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艳伶.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9).
[2]王丽梅.浅议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J].学周刊,2012,(35).
关键词:范读;齐读;引读;分角色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206-02
朗读形式是纷繁多样的,究竟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朗读合适,就要依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得让“读”占鳌头,灵活运用各种朗读形式,读出意境,读出气势,读出语文课堂的“”。
一、巧用范读入佳境
由于小学生的“向师性”强,又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方法,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指导就是由教师进行绘声绘色、入情入境的示范朗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即“教读”,让学生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一般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必要的、恰当的朗读指导,可以是朗读技巧方面的,可以是内容理解方面的,也可以是感情体会方面的等等。范读指导法多用于低年级,也可用于中高年级中那些有一定难度的、仅凭学生自己练读无法读好的内容。一般来说范读的文字宜少而精,要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产生朗读的欲望、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作用。如在第十一册《有的人》诗歌教学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为人民而活”和“与人民为敌”这两种人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也曾用到过这种“对比朗读”,但是学生读起来却是一样的语速,一样的语调,根本就起不到“对比”的作用。假如这时候,教师能自己起来这样范读课文,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读到表现“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诗句时,语调要由高而低,也就是读出“抑扬顿挫”中的“抑”,读出“鄙视”、“轻蔑”的语气,语速稍快。当读到表现“为人民而活”的人的诗句时,语调要由低而高,即读出“上扬”的语调,读出“敬仰”的语气,语速稍慢。老师在第一小节诗句教学时,若能进行这样的范读指导,再让学生“对比朗读”,一定能加深对“两种人”的对比感受,进而激发对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的热情赞颂。
二、慎用齐读造“气势”
齐读,一般情况下,就是要整齐地读,所以,在齐读时,我们全班同学速度要整齐,声音大小要适宜,声调高低要相似,停顿、感情也要做到统一。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它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读得有力、有精神。就一堂课来说,“齐读”一般适用于中心句、中心段等意思比较统一的小部分朗读。有位老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开课时,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现鲁迅学生高尚品质的中心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但是朗读起来却是淡而无味。他没有作点评,可在最后再次让全班齐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一中心句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这时候的学生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了,朗读起来自然情绪饱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无论是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还是情感抒发,都是恰如其分的。
三、活用引读创
“引读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运用多种引读的方式点拨并引导学生诵读的一种教学方法。引读法一般有提问式、提示式、添词式、插叙式等几种方式。教学时,可以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不同学段的课文,其“引读”的方式可以有所侧重。低年级的课文朗读教学中,比较适用于“提问式”引读法,就是在进行语文朗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利用读课文中相关句子的方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老师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课文,其“引读”的方式也可以有所侧重。如《草原》、《桂林山水》等抒情性的记叙文,可侧重运用提示式引读法;《少年闰土》、《飞夺泸定桥》等记人记事的记叙文,可侧重运用提问式引读法;诗歌,特别是古诗,可侧重运用插叙式引读法;有的课文,对逻辑联系较明显而又没有直接用上关联词语的段落,如《给颜黎民的信》第二自然段,可侧重运用添词式引读法。因文侧重,结合运用,使“引读法”的教学效果更好。
四、多用分角色朗读出“笑”意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这种朗读形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每每进行这样的训练,课堂气氛便异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因此阅读教学时,应多用这种分角色朗读。
在小学阶段,所选编的课文多为叙事性文章,内含很多的人物对话,尤其是低年级的童话故事更多。像这样的课文都适合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不同的人物内心和思想感情。如第三册《酸的和甜的》这篇寓言故事的教学,就非常适合于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出狐狸的狡猾,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老实、轻信,小猴子的聪明与大胆尝试。
1 创设文学情境
引用诗词,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可增强语文文学没有性,突出语文课的特点。诗句的韵律和内涵,更能创设出浓郁的文学情境,感染学生。如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我先用鲁迅的名言导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问学生:谁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学生回答后,我继续问:你还知道拿些鲁迅的名言?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取与本文有关的简单点评,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路,这是鲁迅先生伟大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是鲁迅先生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高尚情操的体现。这些名言的引用,不仅起到积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名言,学生对鲁迅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的兴趣,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 创设艺术情境
艺术形式是多样化的,借助图片、音乐、食物、舞蹈等手段,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的修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整节课的学习。
音乐是人们钟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根据新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乐曲播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对营造气氛很有帮助。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先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然后问:这首曲子怎么样?学生回答:好听。我接着问:好听在哪里?学生有的说:声音委婉动听;有的同学说:清新流畅……我继续问:有一个人他听出了曲子哪里的弹奏表现出山的巍峨,哪里表现出水的浩荡,所以弹奏者把他当做知音。然后,让学生读课文理解知音的含义,并说出从哪里看出伯牙和种子期互为知音。学生体会到“伯牙绝弦悼知音”的悲壮。视频导入是一种很直观的地方法。视频可使学生迅速进入当时所设的情境,体验视频中的情感和内容。如在讲《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先播放晋西北绿州的视频资料然后对比播放土地沙化的恶劣环境,然后让学生感受到这片绿洲的可爱与可贵,更让学生产生对创造这片绿洲的人的敬佩之情。学生带着感情基调走进课文很容易的通过老人创造绿洲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恶劣与艰苦,感受到老人“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操、伟大情怀,从而理解了“青山不老”的含义。
3 创作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之冲突引发的认知需求。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生区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如我在讲《唯一的听众》一课时用设置疑问导入;我们知道表演会有许多听众,那么什么样的表演会只有一位听众呢?这唯一的听众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唯一的听众》来找答案吧!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带着期待和疑问,进入了课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