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第1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民商法信用原则;市场经济体制;诚实信用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发展态势下,许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问题暴露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小的阻碍。信用原则在民商法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学者关于信用原则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终止过。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维护民商事交易、定义交易规则等功能。笔者首先阐述民商法中信用原则的内涵,依据我国当今的市场经济现状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信用原则的含义

信用原则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那时具体表现为善意的规则。在我国传统道德体系里,我们也能很轻松地找到并了解到它最初形态势和发展历程。从古至今,诚实信用就被普通人乃至商人们当作是自身应该具备的品德,并且他们认为只有讲诚实信用,周围的人才肯和自己做生意以及购买自己的商品。众所皆知,信用原则是我国的传统道德原则,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于是这一原则被民商法吸收进来作为相当于帝王准则的法律原则。商事交易主体在进行民事行为时应该讲信用和一诺千金,按照双方的合意履行自己应该完成的义务。通过平衡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和社会之前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公平交易的价值。信用原则作为传统道德和现代法律的基础原则,其不仅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淘汰,反而其作用越来越明显,甚至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因素。[1]

二、民商法信用原则遇到的问题

信用原则如果要想真正有效地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它的作用,得依靠立法和司法工作的强制力。然而我国的相关法律中,虽然将信用原则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上,但是《民法通则》里的对信用原则的规范覆盖面很广,比较宽泛和粗糙。法官在面对具体的案件时很难直接应用信用原则,以至于这时信用原则难以给法律人提供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诉讼环节的信用缺失现象,也对于法律精神的落实造成不利影响。[2]

三、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方法

首先,应该弄明白信用原则的实质内容。如果要在具体民商事法律问题上应用好诚实信用原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信用原则相关法律条文时,对信用原则有比较具体而深刻的认知。如果要实施一个法律条款,首先要把握好其核心内涵,虽然信用原则的法律概念存在歧义,没有得到统一适用,但信用原则作为庞大的经济生活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在法律中的核心内涵是明确的。当对信用原则很清晰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难度就会降低很多。比如,如果交易主体能够明确信用原则的核心内涵,则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就会以此原则作为开展交易的基础,从而在交易活动发生之时正确的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消费者如果在为民商事行为时认识到信用原则,就能够将信用原则应用自如,维护民商事活动的安全和信用,从而使消费者以更小的成本来解决棘手的经济纠纷,实现了自身和社会的双赢。法律人利用好诚实信用原则,每次处理相关问题时就可以对案件更专业地处理,从这一方面上提高法律的威望。通过这些事例,深入浅出的阐明,懂得诚信原则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次,提高执行信用原则的力度是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措施。前面中笔者提到的关于执行力度的内容,在我国民商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里面,把信用原则都进行了重点安排和阐述。然而笔者也就这些问题认为,在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时没有确定好范围,也没有进行具体而详细的阐述。只是带有指导色彩的内容,并没有给法律人提供具体可行的方针策略。因此政府在应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信任原则失效的混乱现象要加大力度进行打击,决不手软和妥协。让信用问题能够迅速地得到注意、受理和解决,绝对不能执行不力和视而不见。这需要我国的法律部门对信用原则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维护诚实信用道德体系的执行力。最后,我们在强调政府行政力量的同时不能过多干预市场,而是促进市场经济自身修补和恢复信用体系。因而,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近年来信用问题和危机频仍的局面,政府更应该组织、规划好诚信原则的普及教育活动,去修复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的短板。这样我们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市场受行政干预的次数,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修补,让我国的经济结构偏向理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监管体系这三者将很大程度上对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实践中发现,信用原则能够维持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3]贯彻好建设信用体系的方针,在立法和司法工作中注意维护信用原则的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无疑有极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郭斯宇.民商法的信用原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J].法制博览,2016,03:203+202.

[2]郭龙.解析民商法信用原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6,03:19-20.

第2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转轨进程中的作用?

    评价1978年以来财政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首先需要确定适当的角度和标准,如在转轨进程中财政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怎样的,不同阶段财政实际发挥的作用与政策预期目标的关系如何,财政改革与运行的制度合理性如何?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是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运行起着保障作用。因此,就经济转轨过程而言,财政的职责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何实现财政自身从主导经济运行到调控经济运行的转变,如何推动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如何确保这一过程中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在财政体制演进与财政政策取向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运行绩效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互动关系,其核心内容体现为财政始终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作为推动经济转轨、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不断根据体制演进和经济运行的变化进行创新;二是本身作为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时进行改革,保持与整个体制的同步性和一定的运转效率。由于整个制度处于非平衡演进中,这两项任务兼顾和完成的情况也就成为评价财政改革与运行绩效的基本角度与标准。

    此外,由于渐进转轨中的阶段性和财政体制在不同阶段所承担的任务的差异,一个时期财政运行的评价始终只能相对于特定的体制演进阶段来做出。因此在探讨财政绩效之前,还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转轨进程作必要的时段划分,并将不同阶段的预期政策目标与该阶段的财政实际运行效果对应起来,建立评价的时空概念。

    以政治生活事件为标志,我们可以从总体上选取三个变革点而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划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一个是以1978年党的确立“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起点;一个是以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此后不久实际经济运行告别短缺作为中国经济转轨总进程中发生部分质变的转折点;一个是以党的“十六大”确立的2020年为计划市场的经济体制转轨的终点。由三个标志点所决定,1978——1992年属于转轨的前期,其转轨进程是从改革发动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1992——2020年属于转轨中后期,其转轨进程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到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根据这样的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变动线索可以3个标志性事件来贯穿:一是由党的提出搞活经济政策目标引出的延续较长一个时期的财政“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的体制与政策;二是1994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划分税种为基础而确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税收体制框架;三是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尖锐矛盾而迅速出台、连续实施至今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公共财政取向的改革。这三个事件中,前一个事件与转轨前期相对应,后两个事件则与转轨中后期的特定阶段相对应,并由此构成了评价财政改革与运行绩效的基本框架。

    1.第一阶段的财政体制改革与政策总体上表现为通过财政体制的调整与退让,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释放旧体制活力、酝酿新机制的形成。这一阶段延续15年,是时间最长、体制变动最频繁的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渐进的制度激励效果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体制内活力的释放。通过体制退让打破了“大一统”的高度集权的分配格局,放权让利扩大了地方配置资源的权力,形成了各地在其隶属关系内开展创新的积极性,实质是通过条块关系的变化释放出了旧体制内部尚存的活力,地方利益激励的强化形成了“诸侯”争先的发展冲动。二是体制外活力的培育。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性调整促进了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逐渐形成了传统体制边界上的另一套微观经济运行系统和以金融为主的社会资金积累模式,体制退让实质孕育了新机制的活力。三是为转轨路径的优化提供了基本保障。在这一除旧布新的过程中,财政以供给、需求双向补贴的方式吸纳、抵消了大部分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了价格机制改革、商品交换关系建立,实现了平稳过渡。正是财政的放权让利取向使转轨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选择有了可能。

    在已有的改革回顾中,关于这一阶段财政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财政的日益积弱和数度面临收支危机还常常成为备受指责的理由。事实上,从经济转轨全局而言,财政一直居于启动和支撑改革的枢纽地位,财政体制的连续退让、补贴的增长、借款的增长都有着服从于改革进程的制度创新的内在合理性,和服从于改革路径的被动适应性。对于这一阶段财政制度创新的经济绩效,笔者曾将其评价为转轨前期机制创新的核心内容,并用其创造性地突破纳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原理来解释其全局意义(吕炜,2001)。即中国经济的启动采取了“财政收入超分配——提高家庭、企业部门收入水平”的结构性调整策略,以此来垫高低收入形成的发展“瓶颈”,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一策略启动和支撑该阶段改革的逻辑顺序为:财政让利在分配领域的突破带来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个人、企业的利益得到认可和增长,脱离计划控制的货币剩余增多,由此孕育了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并自动创造了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储蓄动机与投资动机导致金融地位凸显,金融的成长又反过来推动储蓄——投资的转化。由分配领域发动的这一系列改革,还伴随着计划控制的必然削弱,流通环节的必然修补,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和商品交换的基础关系得以建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反作用于生产过程,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经济运行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货币资本化所带来的资本运动不断扩张,以市场配置资源、以资本再生产方式推动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逐步确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第一阶段财政的“开闸放水”不仅是一个逐步削弱自身财力、增强激励的过程,更深刻的意义是削弱传统体制配置资源的能力、刺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的过程。正是财政体制在退让中使传统体制失去了封闭运行的完整性,改革因此突破并获得持续的支撑。

    2.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是第一次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分配关系的调整,在财政改革史上具有转折点的意义。

    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当时直接的动因是财政收支矛盾激化、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是应急的、被动的调整,但实际上是具有制度创新的内在合理性的。这一变革是在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进行的,整个经济制度的质的演进意味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单纯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已不再适应下一阶段的要求,政府公共支出责任的增强需要一个全新的财政体制框架来承载。就经济运行而言,市场与政府关系调整的核心是配置资源权限的划分,即重新界定政府的事权,并提供相应的财力保证,这是整个经济体制变迁作用于财政体制的更为深刻的内涵。

    这样的判断可以从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前后的财政、经济状况来印证。改革前的困境就财政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来看,过渡性的财政体制设计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机制演进中的经济运行要求。突出的一点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的利益分权模式越来越助长地区经济封锁和市场分割,一些地方为了扩大自身财源,着力在当地发展税高利大的企业,强化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造成了经济生活中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而各地为了当地财源按行政隶属范围设置的保护性措施,形成了“块块”之间的封锁,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与此同时,以财政退让政策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就财政自身运行来看,由于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要求,财政运行得不到宏观体制的保障,状况不断恶化。在渐进转轨的过程中,多种规则并行的矛盾导致财政体制的分割局面,形成传统职能、过渡性职能、新职能的并行与冲突,并最终导致财政收入的分割与下降。这种体制性分割在总体按隶属关系确定的“分灶吃饭”体制下,又与地区利益导致的地区性收入分割交织在一起,使全国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两个比重连续下滑。到1988年被迫实行多种形式的包干办法时,中央财政基本放弃了调控的权力和财力,只求保证日常运转的开支需要(吕炜,1994)。

    改革后的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财政运行局面的迅速改善。1994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财力结构的调整,是财政在财权上的振兴。“两个比重”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税制改革扩大税基、分税制改革划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所带动的积极性的提高来实现的。1994——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加2.14倍,年均增长17.8%,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2%提高到17.1%,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实际运行中一直在52%——56%之间。这种情况表明财政运行得到了适宜的体制保障。二是新体制总体上适应和支撑了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体制、财力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表明新的财政体制基本可以满足目前阶段市场体制下的政策调控需要。关于这个问题将放在后面详细讨论。

    3.1998年以后的政策效果以1994年体制为基础,体现了体制实践的意义,体现着体制的效率。

第3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会计管理创新策略

国家对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者和各个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工作就叫会计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会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加强会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市场经济体制对会计管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设有会计这一职务,大的企业甚至拥有体制化的财务部。对于当前会计工作而言,其在企业中的主要是核算工作,不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没有发挥会计在管理层中的管理作用,造成会计工作的局限性。

(一)对会计管理对象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管理对象主要是财务,局限在企业的资产运作上,是以价值运动为依据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会计管理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在企业的资产运作上,而需要进一步的细分,以完善会计管理对象。

(二)对会计管理职能的影响

一般说来,我们在确定某项工作职能前必须要清楚的了解该工作的性质,为了确定会计管理的职能,我们也需要了解会计管理工作的性质。传统的会计管理工作只需要管理企业的财务,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不涉及到企业的管理,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工作还需要参与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会计管理也在迅速变化发展,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能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策略和方向,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会计管理的理论影响

企业管理离不开会计管理,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管理内涵丰富,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会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从企业文化上看,会计管理不仅仅局限在财务管理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需要以企业文化为中心,兼顾财务、成本和质量管理,为企业管理服务,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策略和方向,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风险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都市场化。市场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市场化下企业经营风险更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应该树立更强的风险意识,对于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应该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措施,争取将风险降到最低。

二、我国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意识不强

会计管理工作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企业都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加快了会计工作的基础建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我国会计管理工作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都反映出我国会计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人员职业素养和个人素养不够,财务支出监督力度不够,会计管理不能发挥其管理工作,并且还会诱发一些其它风险。

1、会计管理风险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还不够完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从而导致会计管理风险。会计管理风险表现在:一是企业没有完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而无法约束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而诱发风险;二是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却将规章制度视为无物,并没有将规章制度实施到具体的会计管理中。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会计人员不按流程办事的问题,公司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各种办事流程,但是会计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不按流程办事,这样会导致规章制度在会计管理无法被落实。同时也会导致会计工作紊乱,更甚至泄露公司的财务机密。公司财务机密对公司运营和未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管理应该严防财务机密泄露。

2、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会计管理中,会计工作人员往往不注意会计核算,忽略了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导致财务风险。一些经济案件,例如,篡改财务报表,做假账等,都可以通过会计核算避免。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按照办事流程做事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

3、结算风险

结算在会计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说的结算风险主要是指票据风险。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票据方面的诈骗层出不穷。一些票据诈骗利用高科技进行,作案手段高超,还有一些票据诈骗是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而导致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工作人员办事漏洞进行诈骗。

(二)会计管理机制弱化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一般说来,企业中各项工作能否做好,都离不开领导的态度。领导对某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下面的工作人员也会更加认真的参与进去,领导对某项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下面的工作人员也会敷衍了事。会计管理工作能够做好也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一些企业基层领导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常常忽略了会计管理工作,例如,不核算,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管理松懈等。

2、管理权限涣散

一些企业管理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例如,管理层次多,这样会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没有办事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培养会计员工的责任感;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不能相互协作,协调发展,企业很难对会计集中管理,会计管理与其他部门管理不具有统一的管理制度,会产生相互排斥的情况;会计工作人员工作重且杂,没有足够的时间整理资料,也没有足够时间进行管理,同时会计行业入门门槛低,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这些都不利于管理。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在职场中,员工的职业道德比员工的技术更加重要。很多企业都设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实施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很多会计人员往往不顾规章制度,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创新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会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需要在原有的会计管理上建立新的会计管理制度。新的会计管理工作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进行会计管理。新的会计管理工作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拥有足够高的职业素养,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新的会计管理要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二)增强企业会计管理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一直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在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企业未来能否做大做强,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如果企业仍然运用传统的会计管理制度,没有会计管理创新能力,是无法与其它企业竞争的。增强企业会计管理创新意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

(三)加大监督力度

现代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会计管理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大监督力度,企业应该赋予会计员工一定提出建议、处理问题的权利,同时还要做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在会计管理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

(四)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章制度,约束会计员工的行为。为了更好地进行会计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对会计员工的职责、业务处理流程作出规定,同时要在财务部门内部建立考核制度,考核会计员工各个工作环节,同时也考核会计员工的工作态度,对认真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人给予一定的惩罚,若是员工行为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应该交予法律处理。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仅包括个人素质还包括职业素质。企业应该给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企业应该给予会计工作人员足够的薪酬和社会地位,这样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企业还应该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让员工在培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会计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会计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应该紧跟时展的脚步,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竞争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不管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与企业会计管理相关,企业会计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增加企业竞争力,做好企业会计管理是关键。

四、结束语

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更好地发展,企业应该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监管。

参考文献:

[1]秦秋菊.高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

[2]张阳.市场经济下企业如何加强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东方企业文化,2014(18)

第4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党的十六大规定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地表达了我国先进文化应有的性质、内容与风格,是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科学概括。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也需要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力量。先进文化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附属物,而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该构建先进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为解决我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迎接域外文化的挑战、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精华、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防止和消除消极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在知识经济到来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已不再适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后方面,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意识。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必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既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看:第一,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当前,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随的各种文化样式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丧失了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文化自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我国目前文化的发展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

从内部动因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加快发展先进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文化总体看来,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按惯例可大体分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两大环节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文化产品就其大多数而言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相比,其特殊性表现至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二是承担的任务特殊,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看到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在现实实践中的确存在差异性。其一,文化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精神方面的内容,有着多重内涵,其发展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其二,市场并不能自动识别文化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要运用市场机制,又要加强管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催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势必引发一些人思想的波动,出现价值观的倾斜。总之,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产品与服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文化建设既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文化建设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当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又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第二,要提高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将长期并存,先进文化如果以其独尊的地位而不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思想阵地。先进文化建设也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遵循和适应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第5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我国烟草行业实行的是专卖专营政企合一管理体制,烟草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渗透到了行业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束缚性的、僵化的计划管理。行业实行计划生产、计划销售,禁止行业外其他任何组织的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只能来自行业内部。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完全专卖(垄断)。即由国家直接控制、垄断经营,在“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等方面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和专卖专营;(二)国有经济。整个行业,除少数公司外,绝大多数烟草企业尤其是卷烟工业企业采取国有独资形式;(三)政企合一。自1984年1月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以来,各级烟草专卖局仍与烟草公司采取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运作方式;(四)计划管理。在全国推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烟草行业仍对卷烟产量和烤烟收购量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

二、烟草行业行政管理的“新”内涵

中国加入WTO,承诺烟草关税减让、烟草配额和许可证管制放松等,带来国内市场对外国卷烟的更大范围和力度的开放;加入FCTC,中国承诺的控烟力度将大幅加强,烟草行业面临愈来愈重的外部压力。应对如此的外部环境,行业内部对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也作出实践探索,正努力形成烟草行业行政管理的“新”内涵。就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其承担的任务而言,其宏观调控的内涵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烟草行政管理应当体现培育统一的烟草市场的目的,促进完备和谐烟草市场体系的构建。市场的发育成熟及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特征,也是其赖以运作的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构建市场体系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烟草行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多年束缚,企业依赖性强,市场发育比较滞后,以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为特征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通过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尽快形成,是中国烟草相当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2、烟草行政管理要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控制制度,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高级形式,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其中,核心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政策。目前我国烟草行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用于调控经济运行。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特有的职能可以说正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实现形式或实现工具。

3、烟草行政管理要规范市场竞争和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烟草经济运行需要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正常的市场秩序尽管依靠市场主体的自觉、自律行为有进也会形成,但由于利益机制的趋动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等原因往往不会自发形成,它除了需要作为经济运行规则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范,也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强制确立。中国烟草行政管理作为专司烟草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一种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

中国烟草行政管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职能,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也早已提出要发展各类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清除市场障碍,以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这些规定无疑为具有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的中国烟草行政管理提出的发挥作用的要求和方向。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不仅是完成中国烟草行政管理职能本身的需要,同时还有具有履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深刻意义。

三、现阶段烟草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状况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烟草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烟草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发挥强有力的规范作用。

现阶段,可以说中国烟草行政管理已经初步纳入了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为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运行看,中国烟草行政管理尚没有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职能,中国烟草行政管理所处的地位与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是不相称的。

1、尽管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市场准入职能可以发挥使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但由于部门自身在观念、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及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原因,中国烟草行政管理并未实现这种高层次的管理,中国烟草行政管理也并未完全成为国家产业实施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所以,当务之急是使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职能能着眼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中国烟草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政府对烟草市场主体的交易和竞争行为监督管理的职责中存在协调问题。部分地区烟草管理能力与所承担的职能失衡,造成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市场秩序并未达到最佳状态,有时甚至还比较混乱。如假冒伪劣卷烟仍大量存在,商标侵权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规范的市场主体及仍不断出现等。这不仅使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也使中国烟草行政管理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亟待加以解决。

3、中国烟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愈加激烈,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监管整个大市场以及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烟草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的烟草部门仍陷入微观管理领域而不能自拔,从而放弃从高层次上监管市场。如在对市场的培育方面,一些部门仍囿于陈旧的管理市场的方法,而不是从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规范市场客体、推进市场规则的健全等高层次上培育市场;再如一些部门仍完全习惯于那种重点整治或集中治理式管理方式,而放弃或放松应有的烟草市场日常监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中国烟草监管效能及执法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烟草经济的发展。

四、强化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对策

针对中国烟草职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在完善体制、强化法制等方面继续努力外,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烟草行政管理。

1、创新理念,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强化烟草行政管理的深刻内涵。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创新理念,转变观念作为强化中国烟草行政管理的对策之一,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对监管市场的深刻内涵还缺乏准确的定位,仍停留于监管表面市场就是一个突出的证明。所以,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的广大烟草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烟草干部来说,创新理念,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转变观念就是要求广大烟草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认清烟草监管市场的重要意义,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监管市场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强化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使烟草行政管理走上科学和谐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2、优化监管,营造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国烟草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其监管环境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涉及到有关的政府部门、执法手段、管理经费、管理对象对管理主体的认同及其成熟程度等的各种制约因素。地方保护主义、执法手段的单

一、职能交叉部门的利益冲突与制肘、市场主体对烟草监管缺乏认同等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制约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会严重影响监管效果。所以,要强化烟草行政管理,必须改善监管的外部环境,尽快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使烟草监管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职能作用。

3、加大力度,不断提高监管效率。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这是一条已被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一再证明的规律。一般来说,管理效率越高,管理效果自然就越好。因此,从提高效率角度强化中国烟草行政管理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现阶段,提高烟草监管效率应主要从内部组织优化、方式变革、外部加强协调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尤其是要倾力打造学习型烟草组织,加强烟草队伍形象建设,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素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市场信息平台开放共享等信息化的手段改革烟草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加强与工商监管的合作、协调、监督机制联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4、加强烟草行政管理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配套、协调。既然烟草行政管理属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烟草行政管理职能的加强就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保持协调、配套,在个体突破的同时注意整体推进,加强烟草行政管理的每一步骤都要考虑与其宏观调控的职能、手段相衔接,加强其他宏观调控职能或手段时也要注意把烟草行政管理职能纳入其中,全面考虑,防止烟草管理与监督职能与其他调控职能互相脱节,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更有利于烟草行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第6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一、我国政企关系的新变化

1.政企关系类型日趋多样化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关系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种是"警察与司机关系",政府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政府只需要告诉企业什麽是不该做,企业其余事情政府一律不过问不干涉。这种政企业关系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第二种是"手足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官商一体。日本的政企关系属于该种类型。第三种是"父子关系",企业隶属于政府,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拥有决定权。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企关系大致属于这种类型。

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政企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纯粹的"父子关系",而是在逐步向包括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型政企关系过渡:政府与部分国有企业之间、一些乡镇政府与其所辖的乡镇企业之间依然保持着"父子关系";政府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交通警与司机"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与其所办的企业、部分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则形成了利害相关、生死与共的"手足关系",政府与企业一体,政府企具有了业化倾向。

2.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日趋突出

以前,每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

3.企业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重要性增强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与上级主管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步理顺,而越来越多的与所在地政府之间发生关系,如就业、税收、企业社会负担的转移、企业支援地方建设等关系。同时,大型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也面临如何与所在地政府打交道、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这些企业绝大部分的日常经济活动都发生在所在地,要受所在地政府约束与管辖。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对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会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4.政企双方在职责上越位与缺位行为同时并存

政府的越位行为表现在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干涉企业经营、乱收费等方面。其缺位行为表现在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公共服务提供者缺位、市场竞争监督者缺位等行为。企业的越位行为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私自处置企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强迫企业职工购买企业股份等行为。其缺位行为表现有国有企业没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企业不能按国家政策规定保障下岗职工权益、不履行保护环境职责产生严重污染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

5.政企关系的当事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仅限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是政府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企业与专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不仅要与主管政府打交道,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本部以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的关系。政企关系主体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上述变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对于我国的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来说,这些变化是新生事物,在处理双方关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良好政企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二、政企关系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化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企业法人,从而与在法律上是行政法人的政府具有平等的主体资格,两者之间不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法律上保证的这一平等关系,对政企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以提高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传统体制是下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明显的弊端。其一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其他职能高度集中在一起,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其二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能,用经济计划和行政命令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制;其三是强调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当然同时也使用其他职能)同时解决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政府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直接"侵入"到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内部。这种状况直接阻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转换政府职能以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因此对政府职能进行了转变,经过其主要表现是:(1)部分专业经济管理机构改组为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不再承担政府职能。(2)暂时保留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亦将生产经营权大幅度下放给企业,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和人员精简;(3)政府管理方式发生了初步转变,如减少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等;(4)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新路。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政企关系的变化消除了一个直接障碍。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引进了外资,也产生了同时产生了几种新新性质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与我国各级政府在一开始就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因而为我国原来单一的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探索的渠道。

3.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确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二是所有制改革,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基础。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到1997年迅速发展到占经济总量的1/4,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国有制经济的壮大与发展,为政企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出现,也是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了纷纭复杂的局面,导致了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出现。三、合理的企业与政府关系模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对政企关系的转变前景十分关心,并纷纷提出了自己所希望的政企关系模式。综合起来看,合理的企也与政府关系应该具备以下原则:

1.主体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同样,政府是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是依法行政的行政主体,是能够承担行政行为责任的行政法人。企业法人和行政法人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因而从主体资格上看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法治原则。行政机关和企业是不同的主体,必然有不同的利益关系,调整这种关系的准则职能是法律。行政机关的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必然会影响私人利益,因此,行政活动职能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本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行事,所实行的行政行为必须有充分确凿的证据并且符合法定程序。当行政权力被任意行使侵害企业权益时,企业有权要其行政机关补救或赔偿。企业也必须依法进行经营活动。

3.权利、义务对等。政府的权利是征收税赋,义务是为纳税人提公共服务;企业的权利是获得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是向政府交纳税赋。

4.平等保护原则。在职能部门面前,不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是企业法人,因此,任何企业依法经营都要受到平的保护,任何企业违反法律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5.高效原则。办事效率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的表现,是政企关系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志。政府办事效率搞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推动企业效率的提高。国际经验表明,高效、廉洁的政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的办事效率不仅是政府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6.经济原则。经济原则适用三种情况:

(1)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经济原则。一般来说,要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行政机构过小和公务员太少是不够的,但机构庞大人员冗肿也是不行的,因为会导致人浮于事、职责不清的问题,形成政府内部自我服务的恶性膨胀。因此,机构设置应考虑经费问题,尽可能的降低纳税人的负担或把有限的资源更多的应用于科学、教育、卫生等事业上去,造福于民。

(2)政府制定或实行某项法规、条例时,应综合对比该项实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或经济效益以及带来的负效益,当社会效果大于负效应时才能实施,反之则不应该实施。

第7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一、我国政企关系的新变化

1.政企关系类型日趋多样化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关系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种是"警察与司机关系",政府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政府只需要告诉企业什麽是不该做,企业其余事情政府一律不过问不干涉。这种政企业关系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第二种是"手足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官商一体。日本的政企关系属于该种类型。第三种是"父子关系",企业隶属于政府,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拥有决定权。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企关系大致属于这种类型。

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政企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纯粹的"父子关系",而是在逐步向包括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型政企关系过渡:政府与部分国有企业之间、一些乡镇政府与其所辖的乡镇企业之间依然保持着"父子关系";政府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交通警与司机"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与其所办的企业、部分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则形成了利害相关、生死与共的"手足关系",政府与企业一体,政府企具有了业化倾向。

2.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日趋突出

以前,每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

3.企业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重要性增强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与上级主管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步理顺,而越来越多的与所在地政府之间发生关系,如就业、税收、企业社会负担的转移、企业支援地方建设等关系。同时,大型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也面临如何与所在地政府打交道、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这些企业绝大部分的日常经济活动都发生在所在地,要受所在地政府约束与管辖。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对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会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4.政企双方在职责上越位与缺位行为同时并存

政府的越位行为表现在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干涉企业经营、乱收费等方面。其缺位行为表现在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公共服务提供者缺位、市场竞争监督者缺位等行为。企业的越位行为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私自处置企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强迫企业职工购买企业股份等行为。其缺位行为表现有国有企业没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企业不能按国家政策规定保障下岗职工权益、不履行保护环境职责产生严重污染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

5.政企关系的当事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仅限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是政府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企业与专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不仅要与主管政府打交道,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本部以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的关系。政企关系主体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上述变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对于我国的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来说,这些变化是新生事物,在处理双方关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良好政企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二、政企关系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化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企业法人,从而与在法律上是行政法人的政府具有平等的主体资格,两者之间不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法律上保证的这一平等关系,对政企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以提高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传统体制是下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明显的弊端。其一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其他职能高度集中在一起,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其二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能,用经济计划和行政命令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制;其三是强调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当然同时也使用其他职能)同时解决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政府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直接"侵入"到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内部。这种状况直接阻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转换政府职能以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因此对政府职能进行了转变,经过其主要表现是:(1)部分专业经济管理机构改组为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不再承担政府职能。(2)暂时保留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亦将生产经营权大幅度下放给企业,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和人员精简;(3)政府管理方式发生了初步转变,如减少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等;(4)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新路。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政企关系的变化消除了一个直接障碍。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引进了外资,也产生了同时产生了几种新新性质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与我国各级政府在一开始就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因而为我国原来单一的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探索的渠道。

3.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确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二是所有制改革,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基础。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到1997年迅速发展到占经济总量的1/4,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国有制经济的壮大与发展,为政企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出现,也是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了纷纭复杂的局面,导致了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出现。

三、合理的企业与政府关系模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对政企关系的转变前景十分关心,并纷纷提出了自己所希望的政企关系模式。综合起来看,合理的企也与政府关系应该具备以下原则:

1.主体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同样,政府是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是依法行政的行政主体,是能够承担行政行为责任的行政法人。企业法人和行政法人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因而从主体资格上看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法治原则。行政机关和企业是不同的主体,必然有不同的利益关系,调整这种关系的准则职能是法律。行政机关的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必然会影响私人利益,因此,行政活动职能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本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行事,所实行的行政行为必须有充分确凿的证据并且符合法定程序。当行政权力被任意行使侵害企业权益时,企业有权要其行政机关补救或赔偿。企业也必须依法进行经营活动。

3.权利、义务对等。政府的权利是征收税赋,义务是为纳税人提公共服务;企业的权利是获得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是向政府交纳税赋。

4.平等保护原则。在职能部门面前,不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是企业法人,因此,任何企业依法经营都要受到平的保护,任何企业违反法律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5.高效原则。办事效率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的表现,是政企关系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志。政府办事效率搞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推动企业效率的提高。国际经验表明,高效、廉洁的政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的办事效率不仅是政府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6.经济原则。经济原则适用三种情况:

(1)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经济原则。一般来说,要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行政机构过小和公务员太少是不够的,但机构庞大人员冗肿也是不行的,因为会导致人浮于事、职责不清的问题,形成政府内部自我服务的恶性膨胀。因此,机构设置应考虑经费问题,尽可能的降低纳税人的负担或把有限的资源更多的应用于科学、教育、卫生等事业上去,造福于民。

(2)政府制定或实行某项法规、条例时,应综合对比该项实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或经济效益以及带来的负效益,当社会效果大于负效应时才能实施,反之则不应该实施。

第8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市场 作用 改革 公告 政府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至少出现三次。另外两次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足以看出其在这次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一、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内涵

理想的市场经济是指所有物品和劳务都按照市场价格自愿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这种制度无需政府的干预,就能够从社会上可供利用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严格意义上说,亚当-斯密应该是微观经济学的鼻祖,也就是说他发明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要在微观经济领域,即:厂商、企业和个人个体的经济行为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体现的就是上述经济学的精髓。其基础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过去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主要是指“看不见的手”在供给充分、完全竞争等领域发挥作用,前提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看得见的手”伸向了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这也是市场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好的因素之一。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升华为“决定性作用”后,要求市场在所有微观经济领域全面发挥作用,所有要素市场流动、交换、交易都由“看不见的手”完全决定,“看得见的手”完全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作用,主要是指决定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交易、组合和配置,这种配置是最具效率,追求效益的。在市场中,是价格在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衡的作用。

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实践中我国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已基本上通过市场进行。但是,在各个经济领域,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要求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乃至严重浪费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干扰、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决定》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和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现在束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的体制障碍,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竞争性经济领域的投资审批,既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也造成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一些领域存在明显或变相的行政性垄断,妨碍公平竞争,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存在准入壁垒,导致大量民间资本不得不拥挤在竞争性经济领域,加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科技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定位不清,妨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一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过度干预;另一方面在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方面作为不够。解决体制机制中这些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创业、创新积极性问题,关键是要在经济领域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资源配置。

第二,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当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究其原因,同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妨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很大关系。例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价格形成的行政性管制特征明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多种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根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关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三,有利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现在政府治理与市场功能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一方面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上,导致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缺位;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事务包揽过多,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导致政府成为这些方面矛盾的焦点。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解决的,放给市场和企业;凡是社会中介组织能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而且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的土壤。

总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升华为“决定性”,是向完善高效的市场经济发起的又一次冲锋号角!

参考文献:

第9篇: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1)道路运输的基本含义

从宏观角度来看,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服务性和基础性产业。除此之外,从微观角度,在道路运输上的发展有利于高效快速地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使人流物流可以最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满足新形势新时期下人们的各项日常需求。

(2)道路运输管理现状

现实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管理者们所必须面临的压力,各种应该采取的措施也成为不可不需要审视裁度的问题。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路运输管理的意义

(一)道路运输的重要性

(1)道路运输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

道路运输包含公路、铁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在对于拉动国内经济的问题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国内运输网络的日趋完善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道路运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对于国内各个地区而言,要致富先修路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与其道路运输状况息息相关。良好的道路运输,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反之,落后的道路运输必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国外引资而言,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优势。国内外不同的企业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实现经济上的频繁往来,加强两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无论是古代的两条丝绸之路,还是当今的各种道路运输线的建立,都可以说明道路运输的地位,都可以显示出道路运输管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2)道路运输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道路运输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道路运输的日益增长需求。解决了人民最为关心的需求,才能够创造更为稳定的和谐社会。这也印证了和谐产生活力,和谐满足需求这个问题,只有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尽情发挥着无限的精彩。

(二)道路运输管理的重要意义

运输业在我国经济上占据不可小觑的地位,其近年来所获得的飞速发展,使得国家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国先后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我国相应的运输管理部门提供了管理的标准与条例,有利于道路运输管理模式进行相应转变,有利于相应部门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3如何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路运输管理得到提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资源配置所发生的改变会带动运输市场的改变。因而,任何道路运输管理的改革都必须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为最终的目的。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为标签,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在这样一种经济体制下的道路运输管理也有着其特殊的要求。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担任道路运输管理角色的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提出运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必要的政策导向,明确鼓励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限制什么,最终提出全新的道路运输管理规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道路运输管理规划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借助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为方式来进行管理规划的制定。

(二)道路运输管理的角度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来已久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性活动。在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频繁的管理活动,丰富的管理内涵,复杂的管理方式等使得人们对于管理的认识随着多样的管理实践而发生着改变。

(2)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在内涵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有着五项基本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的职能和方法、管理的环境。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管理其实就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管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必然依赖一定的物质基础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3)提高道路运输管理的措施

在我国道路运输管理的形式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有效地提出针对性的举措来解决此现状产生的各种问题是作为管理层的政府需要履行的职责。现在,借助管理活动的五大要素,针对性地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同时也希望能够尽快有效地解决当下的道路运输管理问题。从管理主体的角度,扮演道路运输管理人员角色的各级政府以及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转变道路运输管理的理念,统筹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科学构建道路运输体系,以此来进一步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管理客体的角度,倘若需要更好地执行道路运输管理,前提是需要完善道路运输网络,从大局着眼,其次才是从小处着手。通过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管理人员才能够进行得心应手的运筹帷幄。从管理目的的角度,是道路运输状况得到相应的改善,使道路运输管理水平更趋合理是最终的也是最需要到达的目的。没有这样一个目的,就无法更好地调动道路运输管理者的积极性。从管理的职能和方法角度,道路运输管理是作为相关政府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更好的决策、计划和执行,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满足人们对于这方面的日常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如何进行管理的决策,其前提自然必须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基础上来进行,需要透明。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各项法律法规,才能够真正地维护人民的权益。从管理的环境角度,道路运输管理是一个极其抽象化的概念,让人们真正能够了解,切实地感受到管理提高之后的信息改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道路运输管理的环境需要融洽与平和,公开与透明。如何做到管理环境的融洽与平和,需要道路运输管理者以一个更为广阔的胸襟以一个更为开放的视野进行相互的合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如何做到道路运输管理的公开与透明,则需要道路运输管理者秉承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将信息公之于众,让人们都能够深明其策。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