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伊始,双阳区就重点在导向、投入、规划、制度等方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1.1理清了发展思路,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提供方向和依据 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双阳区确定了新农村建设“五三六六”总体发展战略。即围绕“培育新人、发展新生产力、改造新生产关系、建设新基础设施和提高新生活质量”的“五新”工作重点,按照“全面小康型、小康型、宽裕型”这三个发展层次,遵循“融入城市型、城郊服务型、中心集镇牵动型、资源开发型、特色产业主导型和企业带动型”六种建设模式,深入开展“富到农户增收入,学到农户长本领,权到农户做主人,保到农户解危难,美到农户树新风,乐到农户促和谐”的“六到农户”建设活动。总体发展战略的确定,不仅为双阳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宏观、明晰的指导,也较好解决了“乡村两级组织不知怎么建,老百姓不知怎么干”的问题,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1.2完善了机制体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结合双阳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拨付办公经费,配备车辆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对全区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协调、督查和验收,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在组织领导层面上协调运转。二是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帮扶机制。按照“家乡人包保家乡,哪个村出来的部门干部就负责哪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原则,在区里选择了74个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保全区134个行政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年来,帮扶部门为所帮扶村新上产业项目500余个,基础设施投入(含争取专项资金)2.2亿元,有力推进了所帮扶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三是完善了新农村建设考评制度。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双阳区就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到乡镇(街)、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中来,并以政府目标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各部门、各乡镇(街),作为工作督导和年末考核验收的依据,年底采取全体常委集中考核的办法进行验收,作为年终评价乡镇(街)全面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出台了村干部述职制度、优秀村干部转变身份制度,调动了基层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1.3拓宽了资金筹措渠道,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 一是捆绑使用支农资金。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对全区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中投放,重点用于全区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每年年初,根据各村的发展计划,形成发展目标书,作为各部门争取专项资金的指南。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农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于重点推进村中,解决了资金分散造成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几年来,全区80%以上的专项资金都投入到了重点建设村中。二是政府出资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为了加快重点推进村的产业发展,双阳区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0万元用于新农村产业扶持贴息资金,解决产业特色不鲜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据统计,全区扶持额度达到了主导产业扶持贷款利息的60%以上,拉动贷款1.3亿元,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更加明晰。三是利用惠农政策筹集资金。利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政策,筹集保险资金1044万元,使全区的参合率达到了96.3%,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利用农业保险政策,推广农业保险面积达到45500余公顷,投保总额1380余万元,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稳定增收。争取农机补贴资金5650万元,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8%以上;利用农村“村村通”扶持政策,累计修建“村村通”水泥路(油路)970公里,通村率达到100%,通屯率达到了65%。
2.充分挖掘社会各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社会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达到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因此,双阳区按照形式灵活多样,内容服从实效的原则,利用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
2.1依托农村闲置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完善农村政务、商贸等基础设施 在新农村建设中,双阳区紧紧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求健康的要求,以为民、利民、便民为根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改造、新建了齐家卧龙等17个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物资流通、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家大院(农村社区),为农民打造了聚集的场所和综合的服务平台。这些农家大院已成为村民政务的集中地、文化娱乐的休闲地、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物资流通的集散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牵动空间,形成了农民聚集和消费的“洼地效应”。
2.2依托农村产业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推进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进程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双阳区把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特色上,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点和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依托现有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了以梅花鹿养殖、绿色水稻种植、苗木花卉培育为主的各类品系园区,为城市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双阳农村提供了商机。通过吸引各种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了双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精深发展。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70公顷,绿色水稻及优质米稻面积达到了8000公顷,超千万元的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有效推进了长春最大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进程,初步构建起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双阳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2.3依托农村人力资源,支持和鼓励能人志士反哺家乡,营造了家乡人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经过广泛调查,充分掌握了从双阳区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的基本情况,并采取给予政治待遇、授予荣誉称号的形式,积极鼓励其回报家乡,建设家乡,推进家乡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全区共协调和接受社会建设新农村资金900多万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营造了人人关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3.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夯基筑础”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双阳区坚持用新农村建设政策统一广大农民的思想,用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巨大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之自觉、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3.1注重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为此,双阳区首先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加以认真落实。先后建设农民夜校38个,具有培训功能的农民综合活动场所30多个,依托就业培训中心,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和输出培训、技能培训、科技培训“三位一体”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同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出台的“政府买单”政策,开展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训工作。目前,全区每年培训农民都在1万人以上,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在3000人以上,每年大约有1800多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开展“农民创业年”活动中,累计开办创业项目19个,涉及9200余户,实现了“培训―致富―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留守儿童;改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或暴躁;二是安全隐患多,易遭到伤害、学习动力不足、行为习惯养成差;三是容易被社会闲散青年影响,造成青少年犯罪。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
2.1隔代家庭或暂时单亲家庭中监护不到位。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的生活长期处于一种特殊形态中。这种特殊的生活形态主要是通过监护形式的变异表现出来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是监护弱化,是指监护人监护或是照顾能力不足或匮乏而导致的对“留守儿童”监护质量下降;(2)监护动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照顾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非稳定和动荡的状态;(3)“逆向监护”。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乡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有能够照顾孩子的老人上,由于监护者的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等原因,许多留守孩子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
2.2学校教育的薄弱使“留守儿童”产生“反学校文化”的倾向。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较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的教育。在农村中,因工资太低,部分有正规教育经历的年轻老师,纷纷朝县城或县城周围的学校调动,造成师资力量不足。
2.3部分留守儿童自身的素质较差,不能做到自律、自立、自强,父母亲人出外打拼赚钱,最主要的就是为了他们的更好成长,他们反而趁父母不在身边而出现各种问题,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父母辛苦的无视,虽然是孩子,但自身也需要自我约束。
3、解决措施
(1)搞好农村学校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
(2)完善学校寄宿制度,配备高素质的生活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3)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4)在城市教育管理体制充分接纳流动儿童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携带孩子进城上学。
(5)加强对孩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指导。
这些只是治标的措施,当教育好一批留守儿童,其他新的留守儿童又会出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农民工返乡就业或留守儿童进城生活。
第一种解决方案:农民工返乡就业。
加强软件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等政策改变现状,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1)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着手,不断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2)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创办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科技培训室等;(3)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克服自身不足,提高素质,在软件上成熟。
加强硬件条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采取大户带动、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培训新型创业农民、构建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为此,就促进农民创业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首先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农民创业。
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瓶颈”,采取多种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农民资金不足的状况。一是改革现行农村贷款制度存在贷款额度小、还贷期限短等弊端。二是通过政府财政专项拨入等形式,建立无息或低息的农民扶持基金。
其次制定扶持政策,激励农民创业 。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需制定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激励广大农民致富。在财政、税收、工商等政策方面给予实际支持。把农民就业纳入再就业优惠政策享受范围,促进农民致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再次加强技能培训,推进农民创业。建议在政府的牵头下,采取合理配置设施设备、捆绑使用培训资金等措施,积极整合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构筑起覆盖城乡的教育培训体系。组织高素质、高技能的培训队伍,对广大农民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创业能力。
软硬件配合,农民工回乡创业和就业的道路就铺平,配有政策帮扶,农村中的儿童就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第二种解决方案:留守儿童进城生活。
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子女中的一部分,没有与父母一起到城中生活,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已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但整体状态也较为混乱,读书落户成为一个家庭头痛不已的问题,虽然一家团圆,但又陷入另外一个难题。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为农民工子女多建立一些接受教育的渠道。鼓励爱心人士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解决教育问题。
4、高校如何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发挥作用
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生产力的带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进推动时代进步的任务。在解决改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留守儿童问题上,高校如何发挥作用,从以下6种形式来努力:
4.1组织高校师生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团,通过各种活动强化爱心团体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影响面,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写信、手机短信、通话视频等方式送亲情,缩短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达到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
4.2组织爱心辅导让孩子们在暑期得到高校师生的学业指导,解决孩子们学习中碰到的难题;教授学习方法,让孩子高效快乐地学习。
4.3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组织高校中的心理学教师给留守儿童学校教师讲课,让他们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并加强管理和疏导,有能力观察到孩子心理的变化;
4.4高校应“点对面”的给留守儿童学校以物资的支助,如图书体育文化用品等。
4.5邀请留守儿童走进高校校园,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良好的愿望,使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积极进步的学习、生活。
4.6举行城乡交换学习生活活动,换位思考互相体会。
[关键词]科技支撑 新农村建设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历史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邢台市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区,传统农耕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这极大的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实现邢台市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构建符合邢台实际的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构建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基础性、长效性作用。从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看,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为农民提供更多收入途径,还是发展二、三产业,拓展农村新的发展空间,都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看,家用沼气的推广使用,节能农舍的建设,食品安全的保障,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如农村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节水技术,同样离不开相关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从新型农民的培育看,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适应现代农业以及转移就业需要,也要有科技的支撑。要发挥科技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发展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技术,大力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应用推广。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要立足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建设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目的是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科技提出了巨大需求,更为农村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要更贴近农村生产实际、贴近农民生活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提出的巨大需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的研发普及和应用。
构建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立足点应该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的目标,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为重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出发,立足于农业发展高效,农村实际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惠农科技队伍,实现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紧密衔接,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适合邢台实际的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新体系,为邢台市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发挥杠杆性作用。
要构建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中要坚持生产和生活并重原则。以科技应用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改变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在注重用科技支撑生产的同时,必须重视采用比如太阳能应用推广、沼气池的建设、供水改造、村居建设设计等关系百姓衣食住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十一五”期间,依靠科技支撑邢台新农村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一是着力组织实施主要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科技创新与示范、果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开发与示范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立起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传播站和星火培训学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每年对农民进行培训。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重点抓好国家和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进村入户”。四是实施“科技惠民”行动。实施药物创新引导工程,为提高公民健康水平保驾护航。加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监测、职业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以研究控制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技术为重点,提高城市与工业企业的安全水平。五是实施新民居建设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生活品质。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力推进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6002
1引言
近年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宁夏经济发展迅猛。与之相对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宁夏自治区政府开始大力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发展理念,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上述内容仅仅是针对城市,导致宁夏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不够理想[1]。近年来,随着宁夏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地区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探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发展。
2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宁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及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位置,整个地区的地貌、地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南方为黄土丘陵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中部为沙源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是宁夏主要的牧区所在,同时也是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的关键地区;北方为引黄灌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我国西北区域十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正是因为宁夏地区“欠开发、欠发达”的特征,使其具有原生态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宽敞资源,其具备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
2.1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1)垃圾污染。农村城镇化程度的持续提升,各种垃圾、生活污水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而各种混合城市垃圾也开始朝着农村地区进行转移。
(2)工况企业污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开始大量建设各种“小作坊式”加工厂与民营工业企业,因为相关管理工作缺失,引发污染加剧[2]。
(3)土地污染。过量、不合理应用农膜、农药以及化肥等,使得土壤肥力有所降低,各种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现象。
2.2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不足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只局限于环境保护,同时还在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尽可能发展效率高、污染低的第三产业。然而,宁夏各级政府在发展方面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经济方面,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不足,导致农村地区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农村地区在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参与意识方面都有所缺乏。
2.3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民族特征
宁夏在其中南部区域进行的生态移民,主要是将生活在贫困区域的农民转移到“近城、沿河、靠路”的区域。在移民的进程中,回族的比重非常高,然而针对移民社区规划方面,完全忽略了回族社区民族化特色,尽管整齐、规范的社区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执行的,然而因为缺乏宁夏民族特征,导致整体景观性受到影响。
3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宁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3.1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
政府应当逐步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财政拨款当中的比例,给予农村财政拨款方面的政策倾斜,使得农村在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以及灾害防护等方面的相关投资得到有效的保障。对宁夏各级政府来说,应当适当增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环保方面的投入应当倾斜一些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农村。针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地方政府在投入建设的进程中,需要解决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基本利益相关的各类问题,比如垃圾处理、饮水安全等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利用科技解决农村污染、生产等相关问题,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地方政府应当给予乡镇企业科研大力的支持,包括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针对先进的乡镇企业与有贡献的个人,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3]。除此之外,政府各项支持的资金来源不只局限于财政收入,还应当利用违法违规企业、个人征收罚款,进一步扩展资金方面的来源。针对一些具有独特资源的农村地区,应当加大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农民协同管理的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达成生态资源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3.2加大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依靠有效的宣传推广,使得生态保护的有关知识能够得以有效地普及,能够在农村范围内逐渐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对地方政府来说,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当避免传统理念中过于追求经济的行为,应当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模式,定期组织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咨询、讲座活动,利用形式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活动,使得广大农民群体能够全面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能够在意识方面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理念,逐渐在日常生活、生产进程中养成生态环保的良好习惯,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中来。
地方政府应当将教育当作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的重要途径,同时综合利用各种传播途径,主动与媒体进行深入的合作,使得农民群体能够了解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危害,通过结合地区实际案例,进一步加深农民的印象[4]。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当把生态文明思想当作地方文化,利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代领,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知,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农民群体能够逐渐了解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具体到实际生产实践的各项细节中,注重思维意识、文化氛围方面的影响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地区各项建设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大众文化意识,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3.3新农村建设重视保留民族特征
所谓农村民族化社区规划,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彰显我国多民族人口分布的事实与现状,在充分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生态文明层面下的民族化社区规划,应当高度重视将各个民族的生态文化理念引入到社区建设当中,例如民族文化中形象崇拜、图腾等相关内容。具体而言,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成:
(1)在社区建设进程中尊重地方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尽可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2)利用综合性的手段彰显民族文化精神与元素,能够通过这些元素与精神产生吸引力;
(3)建成民族化社区景观,使其能够与城市社区景观之间形成风格迥异的特征,进一步提升地区景观多样性。
4结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漫长的工程,这就需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确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紧紧抓住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机遇,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王景山,景清华.以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建设为核心推进宁夏水生态文明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5(1):66~68.
[2]许芬,李霞,李晓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4(1):37~43.
2005年,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所属的乌鲁木齐市专业技术岗位培训中心被认定为“乌鲁木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同年积极投入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中,重点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推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
乌鲁木齐属于“大城市、小郊区”,辖7区1县,有18个乡、3个建制镇和9个国营牧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9.36%,其中30%的劳动力通过种植和养殖生活,其他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实施“阳光工程”,无疑为乌鲁木齐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也为帮助农民冲破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狭小天地,转向养殖业、林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等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2005年以来,培训中心以订单就业、推荐就业等形式共培训7622人,帮助6478人顺利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培训后的转移率达85%。
1 阳光工程取得的成效
1.1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阳光工程”培训前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新市区和乌鲁木齐县三个主要农业区(县)12万农业人口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40%,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依赖种养殖生活的农民只有20%接受过技术指导,富余劳动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不足10%。通过培训,农民掌握了1~2项职业技能,其中有40%的农民接受过专家的技术指导,农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蔚然成风,一些农民除了种好自己的地之外,还搞起了农产品经营,成为了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
1.2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农民创业培训是一门启发农民创业意识,开发其潜在创业能力,帮助他们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实现自主经营的课程。2006年至2010年,参加培训中心举办的创业培训农民共有1375人,创业成功率达30%,带动了1300余人就业。
达坂城的回族姑娘王英,2009年参加了创业培训后。在盐湖风景区创办了“鼎盛牌大豆专卖店”,通过培训对销售市场、消费人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调研。针对消费群体,开发了20余种不同口味的大豆食品。年加工、销售大豆近200吨,营业收入月均5万元,盈利1.5万元。一人创业,带动一方,王英的“鼎盛牌大豆”不仅给她自己带来了收益,还提高了当地数十家大豆加工户的加工量,大豆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1.3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当前大多数农民因为缺乏劳动技能,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收入较低。通过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他们的就业岗位被按照相应技术等级来划分,劳动报酬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维吾尔族妇女阿米娜是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的农民,2009年随着城市扩建和企业占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她们家失去了用以劳作收获的土地。阿米娜先后参加阳光工程举办的手工编织、家政服务、中式面点专业学习,并在2010年11月举办的自治区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中以优异成绩被推荐参加全国家政服务大赛,现已成为巾帼家政技师。从足不出户,到凭借自己的双手挣钱,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她的实例让其他少数民族妇女看到了希望,来参加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1.4为地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培训中心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方面都紧贴当地产业定位,为乌鲁木齐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2年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旅游业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县的支柱产业,先后投入2400余万元在方家庄村发展“农家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创业、烹饪和餐厅服务作为该县的主要培训项目,帮助农民利用学到的知识不断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现人均收入由培训前5860元增长到8000余元,游客数量也逐年增长。
2 阳光工程培训的体会
2.1政府支持是“阳光工程”培训的保障
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阳光工程”培训大力支持,乌鲁木齐市政府也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列入重点工作目标,通过多种方式为培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2农民需求是“阳光工程”培训的前提
国家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受益,培训实施要充分体现农民的需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坚持不断的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情况和市场用工信息,确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使得培训和就业效果明显。
2.3培训质量是“阳光工程”培训成败的关键
在实施“阳光工程”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项目公开、第一节课、信息台账、月报和检查总结五项制度。项目组成员分工详细,责任明确,教学管理手段到位,教学实施过程中事事有人管,处处有标准。这些都为打造高质量的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并衔接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也是城镇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农村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农民进入它的门槛也最低。因此,小城镇最容易实现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的渗透和传播,也会在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第二、第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中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也可起到节约土地、减少污染等作用,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就是“小城镇,大作用”的典型模式。
再次,小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使城镇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一部分会转化为农民的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务农农民的收入有较快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发展小城镇,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服务等设施,有利于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发展小城镇的主要举措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重点小城镇。要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部分小城镇作为重点加以支持,“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应以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的1887个全国重点镇为抓手。这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扶持上,要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第二,适度倾斜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小城镇
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上要通盘考虑。综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把投资重点适度转向小城镇。建议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以改善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环境。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关键词】农村 职业中学 课程现状 存在问题 课程改革
职业中学的课程承载着办学的思想和观念、宗旨和方向,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对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当前农村职业中学的课程,已经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不符合职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析当前职业中学的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课程改革的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农村职业中学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 课程内容存在繁、难、旧,不实用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目前中职的专业课程设置门类多,内容交叉重复,且内容太陈旧、太落后;有的课程内容不能正确反映地方专业工作实际和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教材中的好多内容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内容不符,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2. 课程类型受学科课程的羁绊
就课程类型而言,职业教育属于学科课程。过多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它远离社会生产实践和学生未来工作实际,缺乏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应用,是一种间接经验。而中职教育的重点是职业能力训练,是工作过程中的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种直接经验性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必须解除学科课程的羁绊。
3. 课程结构存在着墨守成规、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现象
课程结构设计仍然是金字塔式的,从底部到顶部依次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这种“三段式”的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是基础,成为专业教育的主体,只有经过这一阶梯性的基础学习过程,才能进行实践训练。然而,大多数专业技能的形成完全可以直接从专业实践入手,不必经过相当长的一段理论学习,同样可以掌握技能。若从实践入手,以实践为主,在实践中渗透必要的理论学习,更适应职教学生特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所以,要改革课程结构。
4. 课程评价仍然沿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在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课程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标准,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评价,忽视了教学过程的评价。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阻碍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形成、职业意识的渗透、合作精神的培养。
当前职业中学的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已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二、农村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改革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体现出课程的价值观,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职业中学作为直接培养一线劳动者的专门教育,因此,课程目标应该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以群体职业能力为基础,岗位专门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 改革课程设置目前职业中学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学科理论,忽视职业实践,对职业技能重视不够,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科知识没有掌握好,动手能力也难以达到要求。因此,要改革原来的课程设置,必须坚持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建立以就业和企业需求为向导,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对原有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建立新型树状结构的课程体系。
3. 改革课程内容针对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社会需求与学校的具体实际,应大胆地进行改革:一是改编教材。对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不适用的内容进行删改;对专业课程门类多、内容重复的教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化的教材;补充一些反映当地实际的案例,强化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二是,开发校本教材。根据当地的情况和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具有当地特点和乡土气息的教材,增加贴近现实、紧跟时展的新知识,新技术。
4. 改革课程实施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可进行如下探索:
(1)着眼实际,改变课程实施策略。打破传统的从概念到原理的逻辑顺序,在内容安排顺序上采取“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模式。
(2)开设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3)学校评选出特色的教案,教师到多个班级巡回上课,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效果良好。
(4)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教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目标教学、现场教学等教法;倡导“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法,边教、边学、边做完成教学任务。
5. 改革课程评价要把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岗位能力的形成、职业意识的渗透、合作精神的培养作为评价课程内容的基本的、重要的标准。可采用:
1 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面科技支撑
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科技工作,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全面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一方面应从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中筛选科研课题,进一步加强农村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实现科技与农村发展的高位嫁接;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农村科技发展重心的下移,切实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结合。
2 引导科技植入农村经济,培育农村新兴产业
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突破农产品加工关键共性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以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科技扶贫等的实施为主要平台,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面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空间,以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为重点,以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为切入点,培育农村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科技开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产业。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加强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入实施星火富民科技工程,以“一县一业、一镇一品”为方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优选一批具有相对特色、处在发展期和有一定发展前景及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持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带动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的发育和发展。以引导企业成为农村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方向,拓展投入渠道,落实扶持政策,建立技术平台,大力培育农村科技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
3 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科技发展环境
遵循面向产业化、模式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组织网络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科技服务有效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科技推广服务重心下移,推动科技进村入户,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村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加大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特派员工作和创业的环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发展的支持,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县、乡以下区域,通过“专家+农户”、“专家+企业、协会或中介+农户”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及时总结各地在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方面的新经验、新模式,如科技传播站模式、科技合作社模式等,并予以适时引导。发展农技110等信息服务模式,健全基层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面向搭建知识进村入户的信息平台,把用户终端拓展到农民,加速城乡信息资源的融通,解决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促进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联盟和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制定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开展农村科技成果信息的标准化收集、数字化表达及整合加工、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的建设,推进共享服务试点示范、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导支持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使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康发展。发展好面向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多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对基层的科技服务与示范。重点依托农业院校和省级农科院,鼓励其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合,针对地方实际,优选若干产业,动员科技智力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制与农民和农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服务。
调查发现锦州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公办幼儿园资源稀缺,
2.政府投入不足,缺乏制度保障
3.师资队伍素质偏低且配置不均衡、不标准
由上述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影响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政府,所占比重是24.584%,又结合表3.3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关注程度、政府支持力度、政府保障力度及行业相关部门监督等方面,提高第一主成分的数值,鼓励农村学期教育快速发展;第二影响因素是幼儿园基础建设,所占比重为21.435%,具体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学期教育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设施建设,以及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学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来提高农村学期教育机构整体水平;第三影响因素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所占比重20.076%,从这一指标中可以看出,农村家庭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很大,主要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食品卫生安全、幼儿园收费、道路交通状况等方面,可以具体针对家庭的需求,来改善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第四影响因素是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所占比重是16.870%,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责任心和爱心的、招聘有幼师资格证教师上岗等方式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速度。[2]
一、 加大对农村学期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经济和制度保障
一是制度设计上,辽宁省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村学前指导性意见,为辽宁省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指明方向,避免过度商业化、随意化。二是投入保障上,辽宁省应建立专项资金,壮大农村公办幼儿园,鼓励民办幼儿园,保证农村幼儿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辽宁省自2008年开始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鼓励和补助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积极在农村探索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导,多种办园的模式,提高了县、乡镇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园率。
二、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保证教师福利待遇
第一,提升全省农村在编教师比例,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网,加大对在职的优秀幼儿教师进编力度,妥善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评优、职称、工资待遇和养老保险等问题。例如青岛市提升农村非在编幼儿教师待遇,逐步将优秀教师进编,规定农村非在编幼儿教师工资是当地农民工资1.8倍以上,并为农村非在编幼儿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
第二,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环境的优势,吸引城市生源回流农村。积极招收大专及以上高学历教师,充分利用高校优秀人才交流互换的方式,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建立一个有效的城市支援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体制。
第三,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幼儿教育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去教导孩子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孩子。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更加需要有爱心、高尚道德水准。
三、建立农村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并有效监督
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指标,一方面,制定规划,坚决治理不达标幼儿园。结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各幼儿园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管理方式,对于未达标幼儿园坚决治理。制定农村幼儿园建园标准,鼓励利用大量闲置的房屋、校舍,降低办园成本,鼓励使用乡土资源。第二,发挥行业监督的力量。2014年《中国民办学前教育行业自律公约》,保障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及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以此促进中国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辽宁省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增加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适应性,扩大筹资渠道,公办和民办互补,常规与非常规相结合的形式开办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快速发展。[3]
四、完善学前教育收费管理体制
首先,学前教育机构按规范的方法计算成本,作为确定收费标准的基本依据。其次,物价部门应根据成本制定本辖区内各类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指导性收费标准,由区县政府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进行备案。最后,物价部门应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其收费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依法对违法违规收费进行严厉惩处。[4]
五、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