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板-块模型;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27-4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明确指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成了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论,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是什么?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构成。其中,“科学思维”是指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待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与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

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不少过于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不重视学生长远发展的现象。笔者在过去一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下面结合二轮复习中“板-块模型”专题复习,分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板-块模型”是木板与小物块组成的作用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经典的题型,综合性强,这类题涉及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和转化、动量守恒等知识点,基本涵盖了力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还与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图像等密不可分。它一般涉及多个物体和多个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建模能力,很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板-块模型”来源于生活,学生有初步的生活经验,通过“板-块模型”的分析和解决,能很好地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1 案例与分析

高三的第二轮专题复习,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网络,另一方面,也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和策略,并通过“题海”来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短期来说,这对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也许是有用的,但却可能抹杀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笔者尝试在专题复习中精选少量经典习题,通过对习题的“稀释、还原”,着重三个分析(受力分析、过程分析、能量分析),通过充分的学生活动,利用实验、多媒体和图像等形象直观的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不知不觉中既学会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科的素养和能力。

在“板-块模型”专题中,笔者精选了三道有代表性的经典习题,由表及里,层层剖析,由浅入深,拾级而上,让学生逐渐领略学科的魅力和精髓。下面与同行一同分析和分享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一道例题,先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思考。

例题 如图1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郸=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3)木板B的长度l。

设计意图:本题是“板-块模型”问题中的典型题,它考查了木板和滑块叠放在一起时的受力分析(关键是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过程分析和能量分析,涉及的知识有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但由于木板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木板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此本题相对来说比较基础,设计本题的目的是把它作为“母题”带出同类题,一题多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到内,让学生真正感悟答案以外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课堂实况:巡堂中发现学生基本能解决或部分解决,但学生画图辅助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笔者示范画出过程示意图(如图2)。

通过过程示意图,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滑块A的运动过程: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0,然后由于此时滑块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受到木板向右的摩擦力,故此接着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B则一直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与滑块A共速后两者一起匀速运动。

笔者通过示意图(画图、用图、析图),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推理和论证,不断接近问题的实质,建立“板-块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规律。

变式1:(2013课标2)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取g=10 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μ2;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大小。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高考真题,相较例题难度加大,一方面需要学生v-t图像中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木板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受力分析、过程分析复杂程度均加大,学生只有借助读图、画图才能很好地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

为降低难度,给学生的思维搭建“脚手架”,笔者提示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物块和木板的运动分别是怎样的?请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2)请画出物块的v-t图像(注意两者共速后是否以相同加速度一起做减速运动)。

课堂实况:笔者给学生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审题后思考上述问题。5分钟后请两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过程分析的难点和转折点是A、B共速后的运动状态,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判断两者的加速度是否有可能相等。

第一个过程:物块A向右加速、木板B向右减速直至共速前,如图4:

第二个过程:A、B均向右做减速运动,运动示意图如图6,v-t图像如图7:

运用运动学公式或图像,联立方程就可求解。

本题若能够正确审题,画出过程示意图和v-t图像,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读图、画图、用图的能力是物理学科要求的基本素养,结合受力分析进行过程的分析和推理、论证是物理学科要培养的核心能力。

变式2:(2015课标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8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8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高考真题,由变式1的两个运动过程延伸至本题的4个运动过程,难度进一步加大。目的在于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会读图、画图、用图,提高过程分析的能力,学会把多过程问题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把复杂问题分解为清晰的简单问题。要顺利解决本题,学生要弄清小物块与木板的运动过程以及相关参量的关系,头脑中要有清晰的物理情景和模型。

课堂实录:笔者给学生10分钟的思考时间,巡堂发现,在前两题的基础上,不少学生画图的意识增强,尝试画过程示意图(如图9)。

第一个过程:板与墙壁碰撞前,板、块两者共同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位移s0=4.5 m,由图得运动时间t0=1 s,碰撞前的速度为v1=4 m/s,设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有:

第二个过程:碰墙后到物块速度减为零。设木板此时的速度为v2,历时为t1,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

第三个过程:物块从速度为零到再次与木板共速。

设历时为t2,共同速度为v,木板总长度为l。

第四个过程:木板和物块一起向左做匀减速运动,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来木板的总位移:

本题运动过程比较复杂,若能结合v-t图像分析会更加直观和明白。

2 反思与感悟

一年多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在于让高三备考的学生不但能收获分数,更能提升终身受用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本节课只是笔者其中的一节探索课,与以往的教学相比,笔者没有让学生“跳进题海”,而是更注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慢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严谨推理,展示学科的“魅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中发现,不但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遇到难题不再是畏惧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同时,也日渐凸显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时不再是毫无章法,而是逻辑清晰、层层推理,哪怕是不能把题目完整求解,也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 结束语

诺贝尔获得者劳厄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他可谓一语道破了教学的目的、本质和真谛,教育不是培养学生记住大量的知识,更不是培养会考试的人,而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各学科都要担负其教育教学功能,切实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课堂;生命课堂

一、何谓历史“生命课堂”

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对死亡问题研究兴趣和关注。渐渐地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来研究课堂教学。

学界对“生命课堂”的界定是不统一的,但一般都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是针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片面畸形的教与学过程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一方面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教学生命。王北生,赵云红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以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支撑,让教育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引领师生关系超越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在历史“生命课堂”中,教学的本质是从认知到建构,教学是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突破了原来狭窄的教材、课堂设备,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开始多样化,在信息交流方式上开始多元化;历史课堂教学知识传播过程的实质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是最本质的。总之生命课堂是洋溢温馨、充满情趣的课堂,是彰显和谐、倾注关爱的课堂,是放飞梦想、流淌诗意的课堂。

二、历史“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必要性

(一)历史学科的学科性质

克罗齐在其著作中曾说:“每一个历史判断的基础都是实践的需要,它赋予一切历史以当代史的性质,因为无论与实践需要有关的那些事实如何年深日久,历史实际上总面向着当时代的需要和实际。”[1]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2]”。

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5]”。安克斯密特说过:“情感框架封存着人类的一切经验。”何兆武先生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而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这也表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重要,反而更加确定情感价值观在人文知识学习中更加重要。正如安克斯密特的认识一样,人类一切的知识经验都逃不出情感价值观的框架,在讲授中学历史知识的过程能够关注师生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历史将更有血有肉,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让历史课堂充满阳光。重构并非是舍弃,中学历史课堂的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也并非是否认“知识课堂”,而是在此基础上关注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生命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但生命教育中的活动不是认知活动,而是从学生面临的生命问题切入,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学习生命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固然是生命课堂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最终的目标,生命课堂最终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反思与获得。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历史;时空意识

新课程改革在持续深入,推动着中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历史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传承历史的关键性学科。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予以培养,而时空意识,则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课程中,涉及到了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都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当中。只有形成良好的时空意识,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时空意识的内涵

所谓的时空意识,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中也被称为时空观念,一个普遍性的定义,就是时空意识是指对事物或人物与特定时间、空间进行联系,并予以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意识能力。从其概念界定上可以看出,时空意识的主要内涵,就是将人、事、物与时间、空间进行联系,然后再来分析其中所蕴藏的历史内涵。纵观几千年来的历史,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点的历史场景中发生的,只有将事件置于这个时空框架之下,才能对历史实现正确的分析理解。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对学生的时空意识进行培养,就要让学生切实了解历史事物与时间、空间的联系,明确历史事件的叙述,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对相关的历史事物做出不同的分析。

二、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时空意识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时空意识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这一点教师需要形成理解,了解其背后的重要性,然后对教学活动展开创新优化。首先,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前文已经提到,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时空意识就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融入时空意识,是符合新课改基本要求的,能够对历史教学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现如今学生受到各种历史影视剧和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对很多历史事物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历史,这样有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最后,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可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

三、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时空意识的措施

基于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学生时空意识的培养,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进步。

(一)通过对比法强化学生认知

历史实在不断发展的,特定的历史事件,具有特定的历史空间,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类似事物的对比,通过其中的差异,来突出其中的历史时空区别,从而强化学生对历史时空的认知,从而逐步形成时空意识。比如对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到了交通、通信、媒体、生活等方面的改变,对此,就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常见的事物来进行对比。比如,现在几乎大部分人都有手机,而在几十年前,可能一个村子才有一部电话,人们都依靠这部电话与外界联系,经常围在电话前打电话。通过这样的对比,就可以学生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并且理解书信、电报这类事物为何在几十年前特别发达,而现在几乎销声匿迹。再比如教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知识时,就可以将其和10年前的美国次贷危机进行对比,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产生明确的认识,体会到其中的时空差异。

(二)历史地图加多媒体的综合利用

地图是历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要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就可以将历史地图和多媒体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综合利用。书本上的历史地图是平面的,也是静止的,学生难以对其实现深入的认识。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历史地图进行信息化构建,加入动态演示,让历史地图“动”起来。比如对于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就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历史地图来演示其发展过程,并且在多媒体素材中标识出历史时间、地点以及人物,通过这样的信息化历史地图,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时空感受,推动时空意识的强化。

(三)引导学生制作各类历史图表

要强化学生的时空意识,就要让学生对具体历史时间的基本要素形成全面的掌握,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各类历史图表,在制作过程中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实现全面的掌握了解。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公元纪年时间轴的制作,对历史课本中的重大事件推算公元纪年,然后进行时间轴的制作。再比如,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历史纪年表、历代王朝表等,通过这些图表的制作,对历史事件形成清楚的掌握。此外,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对历史时间的时间、空间等要素进行串联,强化学生在历史时空方面的逻辑思维,提高时空意识。

第4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师新课程专业化反思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这对教师的发展,从专业道德水平、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的重组、角色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他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培养专业化教师已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专业化发展指的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专业水平,历史教育教学水平,管理学生与班级水平,不断成长,持续发展,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的历史教师的过程。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单向接受科目”的思想观念。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历史,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是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体验与质疑者,又是历史知识的评议与运用者,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二、提高人文素养,提升专业精神

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真谛并不只是传递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而是在于传递人文信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同时加深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历史本身就是纵横交织的,历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存在着有机联系。历史研究一方面注重从多角度对历史问题做微观分析;另一方面提倡对历史做整体的和综合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这些,都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广泛地阅读,并大量地了解相关信息,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思考,形成开放性思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好其专业素养的基础。

三、重组知识结构,改善教学方式

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专史、地区史和国别史知识等,对于这些知识,历史教师要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第二个层面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掌握这些知识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三个层面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历史教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文学和哲学等。

在新课改中历史学科呈现综合性的特征,传统的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师很难应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另外,新教材不仅体现了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且注重综合性和人文性,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摆脱固步自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善教学方式。教学重心应由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由创造适合历史教学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历史教学转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为本位、以开放生成为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并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出发,组织教学活动。

四、强化自主学习,激励专业发展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缺乏知识的积淀,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因为“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科学背景知识。”作为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一定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也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的获得除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体会积累,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加强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第5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民族史是指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对这一历史的记述与认识,是民族这一主体在客观世界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轨迹,也是民族发展过程这一客体在人们对全部历史认识中的反映和记述。民族史研究的内容应包括古今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文化以及民族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史、变迁史、发展史,包括各民族的起源史、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人口史等等,既有纵向演变过程,又有横向发展联系。从目前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对象来看,主要有各民族形成与发展史;各民族文化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各民族专史研究,如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宗教史等;中华民族形成研究;疆域史与边政史研究;民族语言文字和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民族史和史学理论研究等。从20世纪初,民族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体系建立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民族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知识体系和理论支撑。以目前民族史教学的参考书,陈连开的《中国民族史纲要》、罗贤佑的《中国民族史纲要》为例,简要说明。陈连开的《中国民族史纲要》以汉文文献记述的材料与考古学、民族学、民族语言学等多方面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同时尽可能挖掘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记载与之相互印证,简明扼要地叙述、印证各民族历史发展和各民族的历史如何构成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各民族对中国历史所作的贡献,内容丰富而分量适中,既能较好反映民族史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成果,又能指导将民族史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实施、贯彻。罗贤佑的《中国民族史纲要》在借鉴有关教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比较全面、系统、简要地阐述了自远古至民国时期中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中国民族发展时序感,体现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值得在民族史教学中借鉴。从目前指导民族史教学的理论观念来看,唯物主义历史观仍然是民族史教学必须坚持的根本理论观念。唯物史观对分析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有着不可替代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把握民族社会发展趋势的一把基本理论尺度。在具体民族研究中,又有多学科理论,如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民族史的研究中,也就决定着在民族史教学的理论观念要在中观、微观层面进一步丰富,开阔眼界,将多学科视角引入到民族史教学中来。

当然,无论运用何种理论和方式对民族史进行研究,无论学科如何交叉,只能是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并不能改变民族史的历史学范畴,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在“在民族史教学中灌注‘通史精神’”,值得肯定。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将民族史同区域史、地方史有机结合的方式,展开民族史的教学,既符合民族历史、现实活动的区域、地方实际,又利用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遗存资源,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教学途径,值得借鉴。如西北师范大学田澍教授《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生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罗彩娟《<中国少数民族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等,是将区域史同民族史结合,运用到民族史教学中的范例。钱放《谈地方史、民族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中学<新疆地方史>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是20世纪90年表的文章,谈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但对大学民族史教学仍有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因此,民族史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论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又有了大量的具体的民族史教学实践经验,为在历史学本科生中,普遍开展民族史教学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2民族史教学对历史学本科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

民族史教学是历史学本科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环节,但如何更加清楚看待民族史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仍然要放在历史学本科生专业培养与职业选择的这一整体过程中来考察。历史学科是一个传统学科,受这一学科体系特征影响,专业与职业问题,必然会受到目前“‘市场导向’所引发的‘史学危机’,已经深刻体现在高校历史学科的人才培教改教法养上”,这一大背景的影响。下面举两个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案例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从吉林师范大学2001至2010年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来看,在中初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占十年毕业生总人数的67.9%,攻读研究生人数占十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8.5%,非教育部门就业人数占十年毕业生总人数2.8%。宁夏大学2011年至2013年历史专业毕业生在初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占三年毕业生总人数的30.7%,攻读研究生人数占三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9.3%,行政部门就业人数占三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2.3%,其他部门就业的人数占13.2%。这两个学校分别为地方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数据统计时间上有所差异,但仍能反映一些总体趋势。两校历史学毕业生职业流向中,在中初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占有最大的比重;其次是考取研究生人数占比较大;在非教育部门就业人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宁夏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生在行政和其他部门就业人数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两校的当年毕业生待就业人数来看,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是历史学本科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每年补充因退休的中初等历史教师的缺口,在数量上,总体呈现一个稳定趋势,同时还有大量的历史学研究生来竞争这一岗位。因此,拓宽历史学本科生就业途径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要问题。一些学者以全球视野进行综合考察,如姚霏《公共历史学与高校史学人才的培养》、张倩红《世界著名大学历史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及其导向》等文颇具启发性。姚文列举美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史学人才分为具有学院历史学者和公共历史学者两种职业特征的培养模式:综合国内设有历史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情况来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为有关的教学、科研、编辑出版、图书情报、行政、外事、媒体以及文化建设等社会各领域,培养所需的历史文化专业人才。各院校在具体培养目标设定上,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将“为中小学培养从事历史和历史综合类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作为主要目标;综合类的大学则将培养目标设定的较为宽泛。如果按照美国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来划分,国内各院校培养的历史学本科生大多属于公共历史学人才范畴。因此,本科历史学人才从总体就业分布上看,同社会的接触面更为贴近和广泛,其历史学科素质及其所形成的历史价值观对社会影响也更为直接。所以,培养历史学本科生具有较系统的史学思维、综合分析能力、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间的理解与尊重等学科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民族史教学对历史学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和提升,有着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目前,各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大多已被保护和开发,成为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影视商业基地等,并创造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加强历史学本科生的民族历史文化素养,既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又可以拓宽就业口径,可谓一举两得。其二,具有较高民族史素养的历史学人才,具有宣传民族团结的专业岗位优势。无论是历史教师、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工作人员,在同公众“亲密接触”的具体工作中,从专业视角,运用正确的民族观,对人们进行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间的理解和尊重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三,政府、服务管理部门中,具有较高民族史素养的历史学专业背景的工作者,因其具有较好分析民族历史信息的能力,可以帮助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减少工作偏差。

3总结

第6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历史教育 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一面旗帜,指引人们不懈追求人生的幸福,实现生命的价值。人文精神,简而言之,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并实践人的价值与需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的精神。(孔祥华,2006)它关心“人之所以为人”,既注重个人身心和谐发展,又关注他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教育,彰显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历史学科的独特功能和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作出了贡献,任何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义的,任何不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连教育意义都没有。”我认为,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从学科内容看,历史学是记载人的功业,以人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有人称之为“人学”,不同于以物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其次,学习与研究方法更强调主客体间相互交流沟通,在理解、体验中实现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这是历史学方法上的人文性,历史教学通过再现历史,使学生形成知识,拓展精神世界,磨炼精神品质。最后,教育对象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决定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这要求我们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情感特征出发,让历史教学浸润在人文氛围中,饱含情感,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磨砺和馈赠,使其知行意同步发展,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另外,新课标更突出“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标把对人的关怀与尊重,提高到与知识能力并重的位置。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过于强调知识能力,成为政治宣传品,漠视“人”的存在,忽视“人”的尊严,无视“人”的情感,以至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每每“谈史色变”。新课程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凸显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把历史从“政治”中解放出来,注入人文主义新鲜血液,历史教学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陈长华,2004)。

因此,我们应该给中学历史教学以恰当的定位,使其回归本质,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以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

二、历史教学应彰显人文精神

1.历史教师应成为人文精神的楷模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责任心相当重要,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历史学科在中学俗称“小四门”、“副科”,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更要自我珍重,热爱历史教育事业,当好楷模,身体力行,发展人文教育。历史学科思想性极强,教师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用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引导学生。教书先育人,树人再树才;坚定信念才能满怀激情、理直气壮地走上讲台;言之有情,授之有理,学生才能学之有趣。要做到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储好一桶活水”,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且应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1)人文理念。历史教育要以人文本,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基础作为历史教育的目的。

(2)感悟理念。历史教学要摈弃陈旧的“灌输”教学模式,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模式;要重视过程性教学,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领会历史的风采。

(3)创新理念。历史老师应不断创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感悟历史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开放理念。历史教学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是创新的前提,历史教学要提倡争鸣,允许学生以批判思维对教材和教师的观点质疑,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历史教学不能沉浸在故纸堆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2.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既是一种永恒和向上的人文精神,又是一种博大宽容的人文胸怀。历史学科中有大量人文教育素材,教师应充分加以挖掘,适当拓展,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人类历史的每一步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因此,在选取组织历史材料时,就应当认真挖掘和充分阐释,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如对待世界史应充分体现:在世界史进程中,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科技的发明创造和批判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人类创新和文明的标志,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转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的进军,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科技相适应,对人的价值尊严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爱,日益朝着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了法的规则及相呼应的制度及文化。对待中国历史则应体现: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是以仁爱、和平、自强、进取为核心的,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向善,在这种文化核心中既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孕育了独特的与现世寻求天人合一的世界文化额共同趋向的东方文化。而这一文化是人类文化日益走向独特融合的今天,共同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公正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追求奋斗的结果,这也是人类创新、人文精神的关键。中学历史教材选编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活动,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成果,仁人志士的佳言懿行,等等,都体现出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这些生动的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生品位无疑是有效的。

3.让历史课堂传承人文精神

历史老师应改革教学方式,运用史学的人文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课堂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趣,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使学生主动探寻历史,融入社会进程,孕育学生关注人类的人文精神。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查找资料,积极参与课堂,质疑释疑,探究合作。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教学预设的实施,对学生的有效组织,现代教育手段的适切运用,关注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创新,对动态生成问题能敏感发现和妥善处理,等等。尊重、爱护学生,尽量用学生的生活、学习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课,有序而不呆板,有趣而不落俗套,有效组织教学。变“读课、讲课”为“谈课、话课”,就会化图文并茂的书本为有声有色的一幕幕历史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徜徉在历史长河中,汲取人类文化精髓,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传承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文辅相,2004)历史教学要着力凸显人文教育的功能,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张扬人文素养大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2]成林萍.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3).

第7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近年来,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第8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有效性教学

1研究背景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变革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的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本论文追求的核心目标。

2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

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来说,它与一般的教学有效性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首先,它的独特性是由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次,它的独特性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持续发展,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

(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让老师了解目前教学中出现低效能、低产出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具体探讨教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问题,探索有效性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为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使大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变“经验型”为“反思型”,变“教书匠”为“教育家”,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4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彰显历史学科的特色,找准历史学科教学的原动力。历史学就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从研究对象看,历史学无疑属于社会科学,但从研究的主旨和研究方法看,历史学更属于人文科学。作为社会科学它关注的中心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它是外在于具体个人的。作为人文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一书中提出了对这样的课程目标:“加强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及其价值功能,决定着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特征及其价值追求。它是衡量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原动力。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从一般的教学规律,更要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出发,整体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深入挖掘历史知识中内在的教育价值,有效落实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共同研讨,改进教法,切实发挥备课组的整体智慧。教师个体的单打独斗很难妥善解决课改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很难处理课堂教学环节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团队,需要整体的智慧。

(3)研究学情,有针对性地教学。学情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的情况,具体说指学生的实际特点,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动机,年龄等心理特征,也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等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着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它是教学的前奏,是实施个性教育、全面教育的基石。

5结论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高举课程改革的这面大旗,努力承担起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高中教师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育民主;发挥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62-01

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导倾向。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职能。历史教育与其它学科经验比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历史课堂,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性思维,推进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教育活动是通过人类进行的,教育活动的主要承受者就是教师与学生,所以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与时代需求的课堂教学关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应该如何呢?

1.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上存在很大争论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观点认为: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赫尔巴特就形象地把人的自然本性比作为一只大船,若要经得起一切风浪的变化,只能等舵手去按照环境指导它的航程,指挥它达到目的地。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起了这种舵手的作用。他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追求和定式指导。为此,他十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也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中学历史课堂也往往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很容易滑入"满堂灌"、"填鸭式"的陷阱。错误地理解了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这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回归主体"成为当前中学历史课堂迫切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教师虽然不应该是教育的主体,但其重要作用不容抹杀。教师的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许多学者都做过精辟的论述。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得更为明确"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自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组织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激励、启迪、指导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教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

当然,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保证其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环境条件。

2.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肯定教师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传统观点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完全是一种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提高包括他的奖赏、惩罚在内的外部刺激就可以控制学生的学习。在传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关系中,往往没能真正从"学生"、"学生学习的需要"来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前提仍然是"教"的需要。同时,即使认识到了教育对象心理特征的重要,却不能真正从"学习的规律"出发来安排教学的内容,决定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仍然是"学科体系"。抹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常使中学历史课堂组织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往往造成教师滔滔不绝,一讲到底,学生默默无声地听的局面。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与兴趣,更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激发与素质教育的开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心移到学生学习的一边,应当成为中学历史课堂的改革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意向,需要对教师的影响做出反应,能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逐渐认识自己的发展状态,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意志,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点体现在教育观上表现为"教"转向"学",尽可能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3.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当成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关系的新理念

在明确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前提下,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树立教与学的新理念。从上个世纪末,这个理念正在被绝大多数教师所了解、理解和接受。其主要特征为:

3.1明确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传统的中学历史以"主知论"为核心,强调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教学目的,往往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答题正确与否,成绩是否提高等。新的教学关系则学生的内在变化被为教学目的,即激发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的知识结构,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是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现成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