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发展状况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基层;临床检验;服务功能;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31-01
临床检验服务功能是医院服务于大众的功能之一,且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此项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采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对于此项功能的建设能够有所加强,它将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临床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测资源的可利用率。在本组研究中,随机抽取了南通市某某区、某某县、某某县基层12家医院作为调研对象,对基层临床检验服务功能发展的因素进行探究,为实现临床检验服务功能的快速发展而作出探讨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研资料 根据保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态势,抽取了3个区、县作为调查对象。这3个区、县根据自身对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的了解从经济发展状况、附近交通状况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三大块选取了总计12家医院作为调研对象。12家医院中,中心医院有5家,中等医院有5家,较差的医院有2家。
1.2 调研方法 将设计好的调查表统一发放,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基层医院的管理现状、检验科人员的管理、检验科的业务开展以及检验科的仪器配置情况等等[1]。
在调查的同时还要做好访谈工作。访谈对象主要是基层医院的院长和领导以及检验科人员。在对院长以及院领导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要提及医院的发展现状,医院的经济效益,政府关怀力度以及发展瓶颈等问题。在对检验科人员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要提及所在医院的业务开展水平,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专业人员素质等问题。[2]调研时间为1个月。
2 结果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观察调研结果。
在医院管理方面,12家基层医院中,设有专职院长的有6家,规章制度建立较全面的有4家,医院对检验科相对重视的有8家,院内卫生环境较好的有10家,设置了检验科科长的为1家。
在检验科人员配置方面,12家基层医院中有1家没有设置检验科,另11家医院总计配有20位检验人员,其中专职检验人员16位,兼职人员4位,取得检验资格证的为12人;检验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有12人曾参加培训。
在检验科业务开展方面,11家设有检验科的医院,尿常规与血常规的检查开展率为100%,肝、肾功能检查开展率为86.87%,免疫功能检查开展率为77.12%,电解质与血脂的检查开展率为69.98%,特种蛋白检查的开展率为60.67%,癌谱以及微生物检查的开展率为53.09%,微量元素检查的开展率为43%,有7家医院开展了GLU与心肌酶谱的检查。
在仪器设备配置方面,基层医院的仪器设备来源于两个方面,一部分为医院自行购买(60%),另一部分由政府拨款配送(40%)。常用仪器中,所有医院都配置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尿分析仪,90%的医院配置了血球计数仪与双目生物显微镜,而对于血糖仪、血凝仪等仪器的应用,应用率不高。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管理因素 应加强对基层医院的管理,部分医院甚至没有专职院长,这样就很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核心,自上而下的管理就无从谈起。要加强院长的管理理念,不仅要认清目前的形势,也要有长远的眼光。有的医院领导层因自身专业知识不够不重视临床治疗,从而影响了检验工作的发展。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医院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标准化,从而实现实验室检测的正规化与标准化。要加强医院领导层的检验科医师,要保证检验科的存在。如果没有检验科,要做好检验工作是很难的。[3]
3.2 人力资源因素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一般取决于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检验科要提高工作质量,应加强对检验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应加强专职检验员的吸纳。本次调研中,中心医院专职检验员的比例为90%,中等医院专职检验员的比例为70%,而较差的医院专职检验员的比例仅为45%,这些数据说明了专业素质对检验水平的影响。
基层医院一般都处于经济次发达地区,很难吸引到人才,这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医院可考虑对检验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根据人员能力将人员合理分配。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加强,不以学历论英雄,只要业务过精、过强,均可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3.3 项目设置因素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基层医院的检验项目设置不全面,血常规、尿常规等正常的检验项目几乎每家医院都有,但对于电解质、血脂等检查的开展率却很低。因各家医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项目设置也表现出不同。中心医院的开展率要高于中等医院与较差的医院。因本地医院的检验条件所限,乡镇居民无法得到检查,他们只得奔赴大医院去寻找帮助,这必然会加大乡镇居民的经济负担,也给市区大医院造成了压力。针对此种问题,应加强基层医院的检验理念,要重视临床检验工作。
3.4 仪器设备配置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检验科必备的仪器医院自行购买占了60%,政府拨款配送占了40%。将三个级别的医院进行比较,他们的仪器的购置上也存在差异,中心医院的自购力较强,而较差的医院一般都是由政府配送,这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购买与实际需要不相符,二是许多仪器购买回来后一直闲置不用,造成了浪费。这主要是政府在购买时没有考虑到医院的实际能力,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医院,工作人员较少,检验项目得不到有力开展。所以,在配置仪器设备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 高强.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卫生部党组在北京召开卫生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讨论会(2008年11月12-13日)上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的讲话.
7月7日上午,艺术学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7人抵达此次调研第一站--临沂,与临沂市民艺研究专家王滨老先生进行了座谈与交流。
作为研究临沂民艺的专家,王老先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挖掘临沂范围的民艺资料等,并有一定研究成果。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临沂民艺的种类、形成、分布、发展及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郯城三绝”(过门签、木璇玩具、木版年画)的详细情况,对我们此次考察的一些具体细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谈及临沂民艺的发展现状,王老先生不无担忧的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冲击,民间艺术已奄奄一息,正在‘打吊瓶’,即将灭绝,因此,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应是当务之急。”同时,他对我们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希望通过我们详细的调研活动,能将临沂民艺推广出去,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此次座谈为我们即将全面开展的调研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通过王老先生的详细讲解,我们对郯城民艺有了初步了解,明确了今后几天的调研方向。
郯城文化馆采风
7月7日下午,艺术学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由临沂辗转至郯城县,参观了郯城文化馆。
作为古圣人郯子的故乡,郯城依傍沂水,地理环境优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谓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文化馆虽然面积不算大,但很有条理的向我们展示了郯城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特别是近年来,郯城下设各村镇紧随改革开放步伐,发展诸如木璇工艺、草柳编工艺等新兴特色产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随后,我们就“郯城民艺”这一课题与文化馆张宏亮馆长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张馆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木璇玩具、木版年画、过门签、草柳编等民间艺术在郯城各乡镇的分布及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与王滨老先生讲过的类似的问题:“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掘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富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正在一步一步地消亡,而大多数人则缺乏去保护他们的意识。”
座谈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而我们,也即将再次踏上行程,奔赴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港上镇樊埝村。
樊埝村调研全纪录
7月8日上午,艺术学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7人抵达最终目的地——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调研活动全面展开。
此次调研活动较之往年最大不同之处便是目的明确,分工详细,针对性强。根据需要,调研内容被分为五个方向:村落布局调查、农村生活方式调查、族系概况及发展状况调查、经济状况调查、民间艺人录。分组时采取自愿组合原则,每三人一组,每组负责其中一个方向,递交一份调研报告。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往年的无目的性,使得同学们干劲十足,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课题之中。
7月8日、9日为全面采集资料阶段。这两天之中,同学们深入到樊埝村各家各户之中,与村民交谈,并作详细记录。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克服了天气炎热、方言难懂等困难,一心一意扑在自己所选课题上,不仅收集到大量有用资料,而且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友谊。
一、搭建平台,善当参谋。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分析全县经济形势,每月28日同县政府办公室一道组织召开三十个与经济有关的部门参加的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共编发了《经济运行形势分析》16期,开展了专题调研7个,为党政领导掌握第一手经济方面的资料,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提供可靠依据,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建好台帐,强化管理。在乡村两级全面建立了农村统计台帐,实现基层原始统计报表的规范化管理。大力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制定了《县乡镇统计工作考核方案》和《乡镇统计员工作准则》,使乡镇统计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三、组建机构,充实力量。成立了县普查中心,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名大专以上文化的工作人员,大大增强了统计力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
四、建好网站,信息共享。今年10月份,在全县县直单位中率先建好了统计信息网,只要轻轻一点,就能全方位地了解,为社会各界和县内外友人、客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
六、用好资源,多出“精品”。不断发掘统计资源,对统计资料进行深加工,一方面极力打造统计资料的“精品”,做到年有《统计年鉴》和《县情暨县主要经济指标》两书,月有《县主要统计指标》、《统计信息要览》两种刊物,旬有《统计分析之窗》。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统计分析“精品”,增强决策能力。共撰写了40来篇有一定份量和水准的统计分析文章,其中《县2012年进入中部“百强”目标分析与思考》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印发,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宗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服务“三农”的职能优势,强力推进新农村服务站规范化创建工作,主动搭建工商服务“三农”的有效平台。通过开展宣传、调研、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合同指导、消费维权、规划制定等服务,积极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新农村服务站规范化创建,进一步发展涉农龙头企业、壮大中介组织,培育农业精品品牌,维护订单合同双方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拓宽订单农业工作路子,更好地巩固工商帮农成果。
要在订单农业指导站、农业品牌服务站、消费维权监督站建设在乡镇一级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全县的乡镇建立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内容明确、运行规范、注重实效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规范化新农村服务站。
通过三年的努力,培育一批重点农产品订单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类的省、市著名和中国驰名商标,使得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示范企业、规模企业全面实行订单合同,并推广订单至小规模涉农企业。全县每个农业产业都有合作社,都有自主品牌,并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产品附加值提高到20%以上。完成“一村一品、一社一品、一企一品”品牌工程,并实现省、市著名农产品商标培育目标。农村消费维权意识大幅度提高,举报投诉及时处理率100%,成功率98%,公开问卷测评满意率100%。
三、创建标准
(一)加强组织建设。明确新农村服务站的功能定位,新农村服务站的设置应以工商服务三农为主导,整合各部门职能,形成帮农合力,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工作人员,机构名称为新农村服务站,落款单位为“*工商行政管理局/*乡(镇)人民政府”。站长原则上由乡镇长(或分管乡镇长)担任,副站长由工商所负责人和所在乡镇农办主任或工办主任兼任,工作人员由工商所及乡镇有关人员组成。
(二)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建立《新农村服务站职责》、《新农村服务站工作制度》、《新农村服务站岗位职责》、《新农村服务站指导员制度》、《新农村服务站联络员制度》、《新农村服务站工作流程》和各类统一格式文书等一系列规定,进一步延伸工商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新农村服务站工作的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
(二)完善服务机制。全面落实新农村服务站指导员、联络员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做到“三公开”—对外公开挂牌,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服务承诺。对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既要做好数据采集和录入,要建立完整的台帐和动态数据库且随时更新。及时消除新农村服务站在运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应急性、有限性、阶段性的缺陷,切实提高新农村服务站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对当地经济结构以及品牌发展状况的调研,分行业分区域撰写调研报告或分析报告,突出农业产业化,制定可行的当地订单培育和品牌发展规划,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指导当地订单和品牌工作,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二)充分发挥当地乡镇及有关部门在服务站中的作用,不断充实服务内容,为当地广大农民、涉农企业提供各类培训、信息培训、签约指导、纠纷调解等服务,进一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区域农产品品牌。
(三)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投资入股等方式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落实重点涉农企业联系制度,支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四)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加大推广使用涉农订单合同示范文本,全面落实订单合同文本备案审查制度。积极鼓励涉农主体在订单合同签订前主动到工商部门报备,及时纠正合同中不合理、显失平等的规定,消除订单履行的隐患。
(五)支持农户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根据《动产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凡属于农户所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进行动产抵押,均予以当场办理抵押登记,支持农户从商业银行融资,帮助解决农户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六)加强涉农主体信用建设。进一步开展涉农企业、农户的“守合同重信用”评定活动,表彰诚信涉农企业和农户。同时强化失信退出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不讲信用的涉农主体予以退出,努力打造“信用农业”。
(七)加大培育农产品商标。推广运用“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大户、经纪人)+商标”的农产品品牌经营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鼓励引导涉农主体争创蓍名、驰名商标,促进当地品牌农业发展。
(八)加强对涉农订单主体的巡查。定期对涉农订单主体的农业订单履行、品牌建设情况进行走访、回访、检查,及时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鼓励涉农主体主动开展农产品终端对接,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商场、进酒店,有效化解农产品的产销矛盾。
(九)强化维权体系建设,维护订购双方权益。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站消费维权的辐射集聚功效,依托乡镇、工商、司法等部门,以新农村指导站为点,以各行政村村联络委维权点为线,建立涉农企业和农民的维权保障体系,切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解决订单合同违约纠纷。并对利用“订单农业”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定金或保证金以及向农民推销劣质种子、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新农村服务站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发展新农村服务站纳入工作日程。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加强新农村服务站规范化创建工作作为工商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该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原则,依照政府主导、综治牵头、公安主抓、多方出资、考评推进的总体要求,重点要害场所和部位装置监控探头,力争实现全覆盖,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应有的效能,增强平安建设的科技含量,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和侦破打击实效,为“平安”建设提供保证。
二、装置范围及任务分解
(一)装置范围
1.各乡镇党、政机关。
2.事关国计民生的粮、油、水、电、气等重点部位。
3.乡村主要交通道口。
4.金融单位及其营业网点。
5.医疗、科研、体育场馆、文化娱乐场所。
6.全县各类学校、幼儿园。
7.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较大商业网点。
8.厂矿企事业单位的重点要害部位。
9.居民住宅小区。
10.公众聚集场所及其它易发生违法犯罪案件部位。
11全县重点单位、要害部位。
(二)任务分解
根据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县新安装监控探头230个。
三、实施方法
全县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从月日启动到月日结束,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
搞好规划和设计,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分解、措施有力的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签订《责任状》落实任务和责任,统一选购科技含量较高的监控器材。
(二)实施阶段
认真组织开展施工,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原则。要依照规划设计的场所、部位,精心组织装置。县综治办要选调一批技术骨干,跟踪进行技术指导和施工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验收阶段
深入各单位进行逐个验收,县综治办将组成验收组。对未完成任务指标、质量不合格的实施问责;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且质量优良的给予惩处。验收结果将纳入本年度综治考评和县直机关绩效考评体系,作为综治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实施一票否决。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由综治办牵头,公安、财政、住建、联通、电力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进行统一指导和调度,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提供组织保证。要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状况和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及特点,开展需求调研,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尤其对涉及国家平安、国计民生、社会公共平安的场所和部位,要保证实现全面覆盖。
(二)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各单位要做好监控系统的建设、使用、维护等工作;综治部门要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及时解决好各单位之间协作配合问题,形成整体运作合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从政策、资金、施工、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困境思考
暑假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调研了三个县城,分别是六安的舒城、黄山的休宁、淮北的濉溪。主要调查当地的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笔者在调研结束后对于这些地方的集体经济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在国家这么倡导发展集体经济的背景下,有些村镇集体经济薄弱甚至没有集体经济呢?怎样发展集体经济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调研的三个地方,有不少的“空壳村”、“负债村”存在,村级集体经济状况非常薄弱,发展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大削弱。据调查当地领导干部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愿,但由于内外部条件的限制,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很困难,这样就不能起到带动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了。
一般而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自实行和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之后形成的包括乡、村、村民小组和部分农民共同所有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它包括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等。其特征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乡、村区域为范围,以村落或居住小区为单位,以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实行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和双层经营性的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是它并不简单的等同于计划经济。由上述的定义可以看出集体经济组织首先是由一部分人共同所有的经济组织,其次,它实行的是双层经营体制。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在调研的乡镇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孺,老年人。如何在农村全是老弱人口的条件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
(一)收入少,债务多
在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村集体收入都来自财政转移支付,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有的村连正常的工作需要都难以维持,村干部的工资很低,因而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另一方面村集体的债务很沉重,比如舒城县金桥乡平均每村债务50万元,教育费用267万元。有的村级债务更多,这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很重的一个负担。
(二)想发展,缺人才
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人才是竞争的核心。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非常缺少知识型、技术型人才。据调查村集体的干部大都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技能,市场意识不强,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性不高。这不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1]
(三)有点子,筹资难
在调查的乡镇村中,大部分村集体都负债累累,而每年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有限,没有充足的资金创办集体经济。上级对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不仅总体上数额小,而且扶温饱的多,扶根源的少,极易返贫。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难,许多能人有点子、想发展,创办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由于银行贷款条件严格,农民又没有担保人,因而筹集资金更加困难。
(四)有意愿,缺信任
尽管有些村的干部有带动大家发展集体经济的意愿,但农民对他们缺乏信任感。据调查普通老百姓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不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支不公开,老百姓对钱的开支不清楚;二是大部分村民认为政府的钱被村干部吃喝消费掉了;三是村委会对提高农民收入没有尽责尽力,没有为农民做实事。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因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乏群众基础,没有群众的大力支持,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五)有典型,不平衡
据调研发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有一小部分村依靠拥有的资源(如煤矿等),发展集体经济,积累了很多资金。如淮北市烈山区的洪庄村,村集体收入达2000万元,村居民人均收入达6000元。该村兴办了洪庄陵园、自来水厂、农民素质学校等便民设施,洪庄农民公寓一期已建成,已分到户。村里凡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生活补助100元,解决了老人们后顾之忧。而大部分村仅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非常缺乏资金,只能维持日常的行政开支。再加上有的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地貌比较复杂的话,更加不容易致富。因而发展集体经济更是难上加难。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的原因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动机不足
据调研可知,许多村民不知道何为集体经济,也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大都认为集体经济与他们关系不大,实在的是找到一个工资高的打工机会。而村干部工资低、任务重,也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有的认为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困难重重,没有信心发展集体经济;也有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大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条件不足
这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部条件的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条件的制约有村干部能力不强、负债多,缺少资金技术支持、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缺少人力资源等。
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的制约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和保障;[2]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贷款困难,筹资难;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水利等设施不完备等。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农村的道路不发达,尤其是山区,这样即使是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也没办法借助自然资源富裕起来。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不足
有的县、乡镇只是在认识上赞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上没有足够的激励行为。譬如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整体规划;没有将发展集体经济的任务落实到乡、村;对于发展好的乡村也没有奖励等。这样难以调动村干部以及村民的积极性,集体经济也难以有较快的发展。在调研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政府的激励行为,许多村民甚至连有没有集体经济都不清楚。所以只有宣传,没有行动是不够的。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出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路径选择。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交通设施、资金技术、干部能力等方面各不行同,因而发展集体经济没有统一的模式。各村应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3]譬如休宁县就依靠自己的天然优势发展三大产业:茶叶、茶干、茶油,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当地政府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合作社55家,紧紧抓住两个原则:一是抓两头,源头和龙头;二是出良品,抓质量。因此各村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并依靠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三)激励扶持,营造环境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如此重要,政府应加大扶持与激励,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打破限制集体经济发展的种种障碍,使集体经济的发展畅通无阻。
针对村集体缺少发展资金的现实情况,政府应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专项预算,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启动资金和运行支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营方式提供税收优惠(如免征所得税、减免营业税和增值税)和信贷支持。
在技术方面政府可以免费组织专业培训,引进专业人才,为广大农民传授技术,实地演示种植或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四、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笔者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有些地方没有集体经济的影子。现在倡导现代化,而农村的现代化才是现代化的最终标志,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直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着力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突破阻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魏宪朝,于学强.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
[2]陆晓云.集体经济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研究,2010,(15).
[3]王守智.集体经济组织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的功能、困境及出路.长江论坛,2009,(3).
[4]杨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吉林蔬菜,2009,06.
[5]李艳聪.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xxxx市文化局),
根据省文化厅(xx文计函[2006]66号)文件要求,我局就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状况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工作,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xxxx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xxxx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xxxx市民营文化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强大的市场扩张能力异军突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随着民营文化企业的不断扩大,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日益增多,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xx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xxxx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构成。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电影和演出为主,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娱乐、演出、音像、电影、书报刊、艺术摄影、培训、网络、印刷等项目为主的综合市场体系。截至目前,共有各类民营文化产业单位700余家,其中歌舞厅67家,占总数的9.6%;网吧163家,占总数的23.3%;电子游戏厅116家,占总数的16.6%;图书发行零售142家,占总数的20%;图书vcd出租88家,占总数的12%;打字复印社120家,占总数的17%;婚纱摄影14家,占总数的2%,从业人员近万人,年营业收入约1.5亿元。另外,民营艺术培训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初步摸底约有30家以上,大多是家庭式培训,少有规模性。对这一领域,目前我市工商、文化等部门尚未管理起来。全市还有上百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和40余家流动电影放映队,主要活跃于农村乡镇,大多数是业余性质、家庭作坊式,基本没有工商注册。
(二)企业构成。此次调查全市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20张,回收116张。民营文化企业注册时间在3年以下的有45家,占总数的38.8%,注册时间在3—5年的有36家,占总数的31.1%,注册时间在6—10年的有34家,占总数的29.3%,另有1家注册时间在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0.86%。本次调查的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数为个体性质,有85家,占总数的73.3%,私营独资有25家,占总数的21.6%,股份有限公司有6家,占总数的5.2%。
(三)地域分布。我市民营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市区、城区及靠矿区的集镇。这些地区的文化企业起步早,发展也较快,偏远乡镇的文化企业相对就很少,发展也较慢。但是也涌现出了如临涣镇、百善镇、刘桥镇、南坪镇等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较快的亮点,主要是依靠自身特长,发展民间演出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成正比,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充分说明和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总体分析,我市民营文化企业在近5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集中于市区和城区,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相对较少,分布也不均衡。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基本都是家庭式个体经营,尚无法律意义上的治理机构,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还有待发展。但是,近年来新注册的民营文化企业也有部分投入大、起点高的新型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ktv量贩等歌舞娱乐场所,如阿里巴巴飚歌城、翡翠明珠娱乐会所、聚富圣会自助卡拉ok等,投入规模在400万以上,单个文化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近百人,年营业收入在500万-800万元左右。
在调查中,大多数的民营文化企业业主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持悲观的态度,民营企业业主对未来企业发展持“一般”、“不佳”、“不好说”的态度分别占29.3%、27.6%和15.5%,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仅占18.1%。
二、企业融资和资本运营
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集中在自身积累(86.4%)和民间借贷(74.6%)上,银行借贷的比率仅为18.2%。民营文化企业存在较大的融资困难,有部分民营文化企业认为是企业资本金不足,找不到担保人,但大多数认为是管理不规范。所有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业主都认为各级政府都应该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由于民营文化企业自身规模小,大多未介入国有文化企业改制,全市仅有原市电影公司由于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由原公司人员买断经营。
三、企业发展环境
有近八成的民营企业业主对企业发展环境总体评价尚可(很好类占12%,较好类占18%,一般类占66%,较差和差类为0)。但是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相比,在土地使用、专业技术职评、社会保障及劳动用工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税费方面还存在有关税收减免、奖励不能兑现,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和多头收费负担较重等问题,税费压力较大,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市场准入、融资难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当民营企业遇到麻烦时,首选的解决途径也是找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或工商联,仅有2.91%的业主选择打官司来解决问题,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化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人才培训(占总数的62%)、信息咨询服务(占总数的42%)、技术服务(占总数的42%)和创业辅导(占总数的42%)。最希望政府部门在政策扶持(占总数的8%)、减少审批(占总数的42%)、人才培养(占总数的34%)、禁止“三乱”(占总数的24%)和提供信息咨询(占总数的20%)等方面提供服务。
就目前调查的状况看,民营企业对当前的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尚可,较满意率达85%以上。此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对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了解少、信息闭塞等问题。有85%以上的企业认为2005年4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四、存在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促进了文艺繁荣。但是,从我市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和较低水平,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还不适应。
首先是观念陈旧,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和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从文化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上来把握文化产业。
二是民营文化企业经营散、规模小。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虽有700余家,但投资大多在50万元以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经营单位为数甚少,缺少大规模,连锁化的民营文化企业龙头。经营项目与内容单一,文化企业处于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的状态。
三是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占较大比重,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经营项目与内容竞相模仿,大多停留在价格、硬件设施等低层次竞争上,缺乏服务内容的创新。
四是从区域上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区域不均衡,城市中扎堆,偏远乡镇断档,除部分发展较快的乡镇外,其他偏远乡镇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未起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
五是融资难。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意产业”,文化艺术行业人士常常有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总是缺少资金去实行或包装。大的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得很好,但更多小企业处在艰难生存的状态,银行的大门几乎不向他们敞开,故民营文化企业只能靠“滚雪球”的办法来壮大自己的企业,这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发展。
六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目前,民营文化企业经营者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学历占比例很少,学文化经营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几乎没有,加之员工流动性大,影响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七是信息闭塞。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府缺乏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指导和引导,使得民营文化企业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加之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类型,对新技术和新科技的依存性较大,信息闭塞导致家庭作坊式的文化企业比比皆是。
五、意见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和壮大民营文化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要树立文化经济化理念,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地同经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与xxxx在安徽率先崛起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开发文化力,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全面发展我市各项文化产业。
第二、进一步优化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制定出台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推动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保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的“国民待遇”,推动民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在市场环境方面,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盗版、造假等侵权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整顿和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秩序。
第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可将民营文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得部分,设立专项资金,创立“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民办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运用政策性贷款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每年由政府安排的政策性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将一定比例用于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由政府的固定投入外,还可吸引那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个人、企业,甚至国外的资本投资入股。
第四、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研究制定xxxx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中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纳入其中。整合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运用现代市场信息传播营销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型文化产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第五、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平台。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培育良性互动的文化市场环境。要加快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文化领域资本、人力、信息、生产资料等集聚,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文化要素市场中,发展文化中介市场尤为重要,要积极培育立足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与文化管理部门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经济实体,在政策上积极支持集体、个人及非文化性质的企业参与文化中介机构的组建。
关键词 新形势 优化 乡镇 统计服务工作 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统计资料质量和数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统计工作也要转变模式,进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传统的事后总结向专题调查、预警分析以及提前指导方向转变。进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发挥统计的监督、咨询作用,提高乡镇单位的统计能力。
一、强化统计工作的时效性
乡镇政府一定要给予统计工作以充分的重视,安排文化程度高,并且具有专业资格的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优化办公环境,实现办公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时,统计人员还要加强计算机操作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数据。另外,乡镇政府还要对统计年报的原始资料和电子台账进行有效整理,认真统计相关资料,并且做到及时归档,保证历史资料的安全性。统计人员还要加强与相关企业、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及时报送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客观,提高统计工作的公信力,对县、市的考核指标进行有效分析,为乡镇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强化统计工作的服务质量
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生命线,因此,乡镇统计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开展统计工作。强化法制观念,本着认真负责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准确、及时上报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按照县局制定的职业道德制度、统计工作守则、办公制度、培训制度、报送制度、管理制度、算机使用制度以及统计档案保管制度开展各项工作。
乡镇政府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人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统计法规,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常规性报表主要包括畜牧业报表、农业方面的全年产量、粮食预实产表、全年播种面积等;工业报表主要包括劳动力报表、企业资产报表、投资报表、利税以及产值报表等。上述报表体现了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产经营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数据。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及时准确,需要采用单位报表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不漏报、不瞒报、不虚报,实现依法统计,认真负责地做好调查工作。
为了提高数据资源的管理以及开发水平,强化统计工作的服务质量,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拓展服务内容,完善信息服务,坚持增强时效、提高质量、稳定数量、转变工作方式、丰富服务内容、疏通报送渠道,强化预测以及预警功能。准确反映以及紧密跟踪乡镇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运行特点,并且定期向各部门以及党政领导报送统计月报和分析报告。第二,围绕县政府以及县委提出的经济方针,发挥统计的分析优势,对全县的经济重要课题、重大问题以及运行态势进行有效分析,进而形成有深度、有价值的统计文章。同时,还要对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开展统计调查,掌握真实的民情民意,并且及时向政府和党委汇报群众的要求以及生活情况,提高政府以及党委的宏观调控水平。
三、强化统计工作的服务重点
为了强化对乡镇经济的监测质量,向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统计人员一定要具有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责任心。针对乡镇经济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新情况,加强对当地经济形势的预警和监测工作,进而方便县级领导掌握乡镇的经济情况。统计人员还要坚持统计服务与统计调研充分结合,及时发现乡镇经济的热点和亮点。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将数据翻译成文字、提炼为观点,并且将观点变为促进工作发展的建议和思路。尤其针对一些经济运行中隐患性、倾向性以及苗头性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要进行有效的预警和监测,通过有分量、有见地的调查写出相关报告。还要加强组织协调与指导,围绕领导和群众关心的经济难点、热点以及重点问题进行信息报送,对节能减排、资源消耗、居民生活、社会事业以及经济发展等问题开展研究。
乡镇政府还要在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给予统计部门支持,保证统计部门可以履行其各项统计职能。同时,统计部门还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从业务知识到法规政策,制定科学而系统的培训制度,实现学以致用,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统计部门还要提高统计人员各方面的待遇,并且给予统计工作以充分的重视,为政府党委制定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四、强化统计工作的依法统计
依法统计具有双重含义。第一,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配合统计部门,做好统计工作;第二,要求统计人员依照相关法规提高统计质量,进而保证数据的可靠真实。因此,统计人员一定要创新统计思路,核实虚报、瞒报情况,对拒报以及迟报情况进行查处,排除干扰、敢于负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真实反映社会问题,提供优质决策服务是统计工作的主题。因此,统计工作一定要发挥职能优势,起到监督、咨询以及提供信息的作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保障。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政府想要把控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科学的政策方针,需要以可靠真实的数据作支撑。和谐发展以及科学发展是我国的长期政策,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主旋律。乡镇统计部门作为基层统计单位,一定要求真务实、兢兢业业、振奋精神,强化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真实性以及科学性,帮助领导作出科学决策,为我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作者单位为常熟市古里镇经济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总目录[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257-302.
[2] 李振勃.新形势下做好乡镇统计服务工作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6(17):214+216.
[3] 胡鞍钢,王磊.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A].国情报告(第八卷2005・下)[C]. 2012:160.
在年末岁尾,各项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我们还专门召开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充分说明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对全县“户奔小康”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广天乡“户奔小康”规划试点工作的纪录片,听取了国强同志对“户奔小康”规划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以及邱庄村支部书记和农户代表的发言,介绍得很详细,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广天乡“户奔小康”规划试点工作的基本估价
几个月来,广天乡党委、政府在全县率先实施了“户奔小康”规划试点工作,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基本的有以下三条:
⒈广天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真正把规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先后召开了党委会、党政干部会以及由全乡机关干部、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富能人、群众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抽调名领导班子成员和名机关干部成立工作机构,迅速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正是基于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力、财力保障。广天乡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多重的任务,只要领导重视都能完成;无论难度多大的工作,只要领导重视都能干好。
⒉广天乡党委、政府真正做到了用心想问题、用心干工作。出台了《广天乡户奔小康规划实施方案》;专门组织一班人查阅书籍、资料,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定了符合本乡实际的“户奔小康”指标体系;编写《奔小康歌谣》,利用乡电视台、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有效形式对“户奔小康”的意义进行宣传;工作人员全部做到直接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释、摸清底子、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正是基于这种用心工作,把活动搞得扎扎实实。广天乡的经验又一次的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干事才能把事情干对,只有用心干事才能把事情干好。
⒊广天乡党委、政府,真正做到了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创新。对整个活动提出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突出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全面进步”的整体思路;对农户的发展状况提出“富裕型、基本小康型、发展型、温饱型”的分类标准;对农户的规划提出了“以发展为重点,突出五种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在帮助农户制定发展规划上,采取了“自己规划、互相规划、完善规划、确定规划、反馈意见”的五个规划步骤;在对规划落实上采取了为农户发放《户奔小康规划》小册子的保障办法。正是基于这种创新,解决了活动中出现的许多难题,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广天乡的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注重实际,实现创新,才能把工作干好。
二、关于开展“户奔小康”规划工作的几点要求
临近年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户奔小康”规划工作又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又必须做好的工作。不能因为其它工作任务重而忽视“户奔小康”规划工作,一定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在明年月底前全面完成。
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户奔小康”规划工作是县委落实十六大精神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奏响全县工作主旋律、实施五种经济模式的宏伟实践,是用心工作、把细节量化到极致的必然要求。前几天,国务院参事研究员任玉岭教授对我县开展的“户奔小康”活动深入了解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我们对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向他进行汇报,同时表示将每年来我县一次进行专题调研,并将向国务院主要领导提出建议,在全国推广我们的作法。县委已经决定把“户奔小康”规划工作作为明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即将召开的××××年经济工作会上再一次进行强调。各乡镇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重大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上来。各乡镇主要领导同志要把做好“户奔小康”规划工作作为提高新形势下执政能力、贯彻落实县委决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工作能力的一次重要实践。
⒉要切实搞好规划工作。要注意学习借鉴广天乡的工作经验。广天乡在工作中取得的工作经验,对全县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各乡镇要对广天乡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进行深入学习。但同时要注意,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做到灵活运用,做到创新,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要搞好宣传发动。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采取各种必要形式对“户奔小康”规划工作的重大意义、活动的具体步骤在干部群众中进行深入宣传,炒热干部群众思想情绪,形成人人想“户奔小康”规划工作,人人配合“户奔小康”规划工作开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搞好人员的培训。要把抓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做为规划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对参与活动人员要认真组织对国家、省、市有关建设小康社会的文件精神、本乡镇工作的方法步骤进行认真培训,建立一支了解国家政策、熟悉本乡镇规划工作方法的工作队伍。
⒊要倒计时安排。县委要求,全县各乡镇的整个规划工作必须在明年月底前全面完成。现在已经是月底,所剩时间十分有限,各乡镇一定要切实消除等、靠、托的消极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全部的工作都要以明年月底为底线倒计时安排,抓紧落实。对于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影响全县工作进度的乡镇,县委将给予通报批评。
⒋要注重实效。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推动工作的开展。每个乡镇至少要培养—个在全县叫响的先进典型。要建立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及时了解规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县委汇报、请示,及时解决,严禁存在应付的思想,做表面文章,使活动流于形式,县委将成立专门检查组,对整个规划工作的效果进行实地检查。
三、要加大对乡镇“户奔小康”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