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提要:
××××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都市农业的能级;推进建设现代农村,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着力培育现代农民,变传统农民为新市民和新农民。
××××新郊区建设过程中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何实现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如何正确处理确权确田与集约化生产关系;如何加强农民镇保后集体土地的管理。
××××开发以来,××××的基本粮田面积逐年东移,目前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几个镇,而××××、机场二镇合一后,××××区域面积达139.8平方公里,蔬菜粮食面积约25000亩。基于××××历来是农业大镇这一事实,同时借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和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把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抓手,统领解决“三农”问题。
一、××××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解决劳动力就业。
××××现有蔬菜粮食面积约25000亩,过去“一家一户”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城市化的推进,与××××的发展规划也不相适应。近年来,通过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建设,使××××粮食、蔬菜生产进一步上规模化生产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着重培养一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本地农业经营者,利用农业自身发展消化农村富余劳力和失地农民,拓宽农民的增收就业渠道。××××现拥有26家蔬菜园艺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286人;上海××××临空出口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四年来已经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2、注重农业科技实践,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好、附加值高、经营相对稳定,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强。如临空出口农业园区依托较强的技术优势,围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利用郊区农产品资源,自主创新,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的新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相关新产品开发工作,直接组织郊区农产品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园区企业2005年实现出口创汇2.15亿元。
3、建立“科技兴农”体系,开展农业科技结对活动。
重视科技队伍建设,更新配齐农业科技力量,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对象的培训。去年以来在市农委、区农委的支持下,××××开设了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由新区农委组织的专家、教授向当地园艺场、种地大户提供有机无公害水稻和蔬菜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土肥管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教程,学员同时也可以将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请专家、教授提出解决方案。培训中心定期组织学员到各园艺场进行参观、交流,使各园艺场之间也能相互交流生产经验,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共同提高生产技能、效率。
4、组建农产品服务平台,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生产、产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目前拥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基地,其中包括26家蔬菜园艺场和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并通过重点扶持,建成了××××都市景观农业园区、临空出口农业示范园区等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示范基地,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综合服务队建设和积极实践农机作业、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方式,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服务社建设,提高综合利用率。
(二)推进建设现代农村
1、实施村容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部分村的环境卫生、生产生活方式与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今年开展了违法农田乱搭建整治和不规范生猪养殖退养整治工作,共整治农田违章乱搭建739户,清理违章棚舍37881㎡,退养生猪15790头,拆除棚舍12900㎡,改变了部分村宅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面貌,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07年我们将继续开展生猪退养工作。最终做到村域内无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散养现象,村庄内外整洁优美,人居环境良好。建议以后可以在××××范围内选取1-2个由条件的村作为试点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使村内生产、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证雨污水纳管。
2、完善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村,规划建设比较散乱,土地利用率低,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因素制约严重;村内道路狭窄弯曲,基础设施不配套,阻碍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本着解决村民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建设。既要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又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特别是要拆除违章建筑及危房。
(三)着力培育现代农民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一是培育具有高素质、现代经营方式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其主体地位,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06年××××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如不定期进行蔬菜种植培训、水稻和蔬菜病虫防治培训、新型农机操作培训,定期开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定向培训班等等,将农民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增加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
二是加快非农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水、电等基础设施及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便利,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集中开发,兴办工业园、商贸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吸引农民到城镇创业、就业。同时,鼓励引导农民围绕城镇居民需要的生产、生活服务,积极开展家政、贩运等社区服务。通过城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载体。通过消除农民进城镇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各种政策壁垒,促进和鼓励农民向城镇的适度转移并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新郊区建设过程中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一,关于如何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问题。
××××农业目前基本上还是以单一为城市提供副食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它的特点是生产单位偏小,设施化程度较低,深加工水平不高,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必须转向具有生态、观光、休闲等综合的都市型农业。必须高起点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在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科技化、园艺化、工厂化、智能化的设施农业,重点抓好临空农业产业带和××××地区现代都市农业生产示范区的建设,以点带面推进都市型农业的综合开发。
第二,关于如何正确处理确权确田与集约化生产关系的问题。
在土地延包过程中,一些村采取了“确权确田”的方式,造成一些“单门独户”的散户、小户经营,不但单位产出不高,而且浪费土地资源。而村民对传统的土地流转法积极性不高,致使这些土地很难流转出来,妨碍了农业集约化。我们设想让这些农户以入股方式,加入基地、公司,年底得到一定的分红,而且基地、公司在经营这些土地时,要优先解决这些农户的就业问题。同时,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推进土地流转的政策。
第三,关于农民镇保后如何加强集体土地管理的问题。
为了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杜绝违章建筑现象,可由承包者书面授权委托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发包,建立台帐。对已解决镇保、实行预征田、宅基地置换后的农田,由专业公司统一管理,聘用本镇生产能手、原农业管理人员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经营,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指导,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对于即将开发的土地,可由中心安排种植短期作物。
关键词:农村防雷 科普 预警 防护
引言
近年来,广大农村成了雷击致人伤亡的高发区域,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破解农村防御雷击灾害难题、保障农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已成为当下之紧迫事项。本人在农村从事多年防雷减灾工作,对提高农村的防雷减灾能力,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思考如下:
1、农村雷电灾害防御难的原因分析
1.1农民防御雷电的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不懂得科学解释雷电现象,更不知道进行科学防御。
1.2农村缺乏防雷宣传教育。大多数农民连最起码的防雷避险常识都不懂,遇到雷暴就不知所措,有的农民照样在电闪雷中挥动“金属工具”劳作或到无防雷装置的树下、凉亭避雨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常见。
1.3农村民房防雷设施缺乏。广大农村住宅的建筑物防雷设施几乎被忽略,水泥钢筋屋面也无钢筋柱、引下线,不仅如此,大多数民房上安装金属电视接收天线、金属装饰物还成了可怕的“引雷针”。
1.4农村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防雷不规范。农村的电力、电话、电视接收天线等架空线长距离架设直接入户,而且这些线路入户时均无采取防雷措施。
2、农村防雷思考
根据农村雷电灾害防御难的原因分析,本人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从以下几方面进防御雷电灾害,以最经济的模式达到最大的防雷减灾效果。
2.1加强防雷科普宣传
农民普遍缺乏雷电知识,防御能力低,不懂自我保护,因此加强防雷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农民防雷减灾意识是当务之急。
2.2加强雷电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
在还没有普及防雷装置的农村“躲藏、避让”雷电更现实、更有效,要使农村农民达到“躲、避”效果,对农村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很重要。
2.2.1气象部门要开发出针对农村的雷电预报产品,建立雷电监测网,并做出较准确的雷电灾害预报,及时发出雷电灾害预警。
2.2.2雷电预警信息要有提示农民必要的防雷知识,让农民及时采取简要的防雷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雷灾事故发生。
2.2.3要调查掌握本地雷击规律,不断提高雷电预警预报水平。
3、农村防雷保护的措施
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条件不能与城市里的单位相比较,农村的防雷,不可能购买和安装价格昂贵的防雷避雷设备。因此,为农村做防雷保护方案时要实用易行,尽可能做到投资少,收益大。
3.1农村房舍的防雷措施
3.1.1农村房舍位置的选择。在农村,从减少遭雷电袭击的角度来看,应该将房舍的位置选定在“非易击雷区”,避开“易击雷区”,此外房舍位置的选择还要避开电力系统的高压输电线路,不宜将房舍建在高压输电线路的下面和近旁,而应离开一定的距离。
3.1.2对已出现雷击事故的自然村:要实地查看,详细分析雷击原因,弄清该村的地形地貌、雷电路径等。根据调查情况提出经济可行的防雷方案:首先在该村迎风面,雷电路径处,制高点设置独立避雷针;其次对已遭遇过雷击的建筑物或雷灾处设置避雷针或网;不需要对自然村每栋房屋设置避雷针或网;对村内的电源线路及信号线路、房屋上的各金属天线或装饰物进行整理,并做稳妥处理。
3.1.3对因装了电源、电话、电视等线路后有雷击事故的自然村,需对电源线路进行了防雷改造,对电源线路在入户前进行相应处理,减少雷电灾害很有必要。
3.2对农村房舍的防直击雷
3.2.1对于钢筋砖混凝土结构的房舍,通常不需要安装避雷针。只需在建房时要将楼面钢筋接地,接了地的板钢筋就会成为防雷保护的最佳屏障。但是,由于农村房基普遍不深,不能达到自然接地体防雷地阻要求,所以农村房舍接地极要进行简易制作,如采用5-6根长2.5m,规格50×50mm的角钢,相距5m,离开房舍后墙1m左右,打入地下泥土中,并将楼面板钢筋通过引下线与之电焊接牢。
3.2.2对于农村砖瓦木结构房防雷:这种结构的房屋,农村最高也就2层,如果处在不显处,可以不设避雷针。如果在较突出位置(空旷地带、制高点等),要按装独立避雷针。
3.2.3对空旷田野、路边避雨亭子,山上瓜果园看护房防雷,对新建的田野或路边避雨亭子,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顶层设避雷针或带,并进行接地。
3.3农村雷雨季节注意事项
3.3.1家用电器的使用:在雷暴时,尽可能不使用家用电器。平时不使用时,宜将它们的插头拔起来。建议在家用电器的供电线路上,装一个闸刀开关,不用时,或雷雨天气时,或看天色有可能打雷时,将开关拉开。
3.3.2农村房屋墙壁一般比较潮湿,床的安放不宜太靠近墙,最好在床与墙之间留一个小空气间隙。人在睡觉时,或在座时,打雷时不要直接靠在墙上。
3.3.3增强避雷的意识:在雷电来临时,首先考虑的是寻找一个可以避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最好是具有防雷和避雷设施的房屋内,如果周围没有这样的房屋,可以找结构良好的永久式建筑,或地形低矮的地方。
3.4未来新农村防雷减灾工作
3.4.1逐步规范农村建筑物防雷装置:从现在开始就要规划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建筑物防雷设计,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逐步完善农村的防雷装置,为今后农村向城镇发展打下好的基础,不留隐患。农村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的六项重要因素,即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屏蔽作用、均衡电位、接地效果和合理布线。
3.4.2加强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工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防雷安全工作;编制农村雷击易发区雷击灾害防御规划和雷击风险区划,加快农村地区雷击监测预警设施的建设;将农村企业和个人新建建(构)筑物严格实施雷电防御装置图纸设计审核、施工监测和竣工验收,严格执行雷电防御行政许可规定,从源头上强化雷电防御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2008年)。
一、兰州市农业应定位为城市农业
城市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在城市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以满足城市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是工农业由分离走向新的结合,并且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结合。它在内函上既具有农村大田生产、城郊农业、城市园林及农产品加工等功能,同时又有别于它们的单一功能,是一种融环境,生态、科技、生产、观赏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发展城市农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既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现代农业形态,又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城市农业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粮食、蔬菜、瓜类、食用菌、中药材、花卉和草坪等)、林果业(水果、坚果、生态林、用材林、薪炭林等)、畜牧业(猪、牛、羊、鸡、特种畜禽等)和水产业。城市农业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目前,我们的功能还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即生产上。今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城市农业将面临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品质、高效益、高竞争的农业化经营活动。可以说无论今后城市如何发展,城市农业在城市食物供给的功能作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此,城市农业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城市居民的食物需求特点和优势,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进行科学、生态、安全的生产和管理,这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城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同时,还要抓好城市农业建设的科技支撑。城市农业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农业技术,它包括环保型农业技术、绿化及观光、休闲型农业技术,教育型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及产后加工等配套农业技术。可以说城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随城市所处区位条件不同,资源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不同,所采取的农业技术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二、关于兰州市的蔬菜发展问题
近年来,兰州的蔬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运销队伍为主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以贮藏、保鲜、运销企业为主的产地直销市场销售体系。如今,兰州的蔬菜特别是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的骄傲,是兰州农业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主要途径,对加快兰州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的蔬菜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不仅供应状况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对外贸易也在快速增长,产业地位十分突出。2005年我国蔬菜总产量5.6亿吨,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680万吨,出口额44.83亿美元,占整个农产品创汇总额的16.25%,并逐步形成了四大出口贸易圈:东亚及东南亚贸易圈、欧盟贸易圈、北美贸易圈和独联体贸易圈。从出口的终端产品类型看,主要是以鲜、冷藏、冷冻和加工蔬菜为主。为此,国家农业部认为我国蔬菜产业已基本完成量的扩张,进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单产、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扩大出口贸易的新阶段。具体的发展思路是:城市郊区着重发展精细蔬菜品种,以减少流通成本,提高竞争力;沿海、沿边地区着重发展外向型蔬菜产品,以扩大出口贸易;内陆和西部地区着力保证国内市场和加工原料供应,立足本地、重点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的特色产品;总之,要依据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立足本地,放眼国、内外市场,制定本地蔬菜的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们甘肃省也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突出高原夏菜和以日光温室为主的反季节生产,以无公害生产为基础,建设高标准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牢固占领我国东南夏秋淡季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在西北市场的占有率。
兰州市作为我省中部沿黄灌区蔬菜生产优势区之一,是甘肃的蔬菜重点种植区。现在,提出要建立中、远郊和榆中、永登、皋兰三县大宗外销蔬菜区和近郊复合内销蔬菜产区,以及冷凉湿润区和部分灌区特色产业(百合、玫瑰、韭黄)经济区,计划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160万吨,外销70万吨。我认为这个目标是积极的、稳妥的,既符合国家和省上的总体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对兰州的蔬菜发展给予了恰当的市场定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还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按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来做大做强我们的蔬菜产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就是说除上面提到的规划布局外,还应按市场需求,亦即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来考虑蔬菜的种类和品种的搭配,以及终端产品的类型和质量安全保障。
2、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我认为兰州的蔬菜产业在基地建设、种植技术等产中这一块其水平还是较高的,关键是产后商品菜的处理销售这一环节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商品菜基本是以鲜菜和冷藏菜销售为主,因而,凡是有冷藏库、保鲜库的地方,其蔬菜面积发展的就快,“订单农业”就落实的较好,外销数量就大,农民得到的实惠就多。但龙头企业数量还嫌不够,规模也还不大,资金也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在这方面真正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长效机制,还需要我们政府部门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
3、发展蔬菜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蔬菜产品的转化增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种植业的后续产业,是流通业的前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获得种植业潜在效益和延伸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加工业的农业是一个不完整的农业,没有加工业的农业是一个低效益的农业。目前,在我国的外销蔬菜中,加工蔬菜包括速冻蔬菜,脱水蔬菜,腌制蔬菜,蔬菜罐头和蔬菜汁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已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加工工业布局,我省在青红椒和蕃茄酱的加工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兰州在蔬菜的加工特别是深加工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的外销(国外、国内)蔬菜也经过了一定的加工,但那只是初加工,应依靠我们的资源和产品优势进行深层次的精深加工。作为省会城市,我们可以在酱菜产业上作文章,如北京的六必居酱菜,除供应北京及国内大城市外,年出口超过2万吨,销售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而我们兰州市酱菜销售点不多,超市中也主要是以四川、浙江、贵州榨菜为主,再就是糖蒜、萝卜干、咸黄瓜等,种类不多,本地产品不多。建议能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出我们自己的深加工产品。
4、加强食用菌的发展作为蔬菜的一个类别,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年产各类食用菌产品1083万吨,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65%,年产值300-400亿元人民币。我国食用菌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每年的出口额达6.2亿美元,其中脱水食用菌3万砘,罐装蘑菇3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特别是日本、欧盟和北美食用菌需求量大,市场前景看好。对我们兰州来讲,在那些较为缺水的县、区,可以发展食用菌生产。这方面永昌县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永昌县利用当地夏季冷凉特点,于2004年开始食用菌的生产,现有食用菌生产大棚1300个,占地12万平方米,他们利用当地充足的大麦草和牛羊粪为原料,进行地面双孢菇生产,基本形成了规模。现在菇农户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而且这种半地下式的栽培模式投资少,节水(生产一季仅需水80方),产品市场销售好。
新农村建设不是呼口号、搞运动,也不是搞形式、模式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理论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的存在,是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得不由农业承担起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所致。农业部门每年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金;一部分作为社会扣除由国家集中使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往改革的成本大多是由广大农民来承担的。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的负担也就逐渐加重,农民感受强烈和敏感,“三农”问题也就自然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具有深刻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贯彻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理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一贯方针
“多予”简单地给钱给物是不够的,着眼点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出发,建立最严格的耕地、资源、环境保护制度,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受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建立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大宗农产品的直补制度以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使农民的收益有一个较大提高。“少取”仅仅是减税免费是不够的,必须从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人手,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放活”就是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对于顺昌县而言,“放活”就要做实林改,做活林业这篇文章。立足于让农民得到山地生产资料,在不拍卖青山,不允许林地向少数人集中,不允许非农主体与农民争夺山地的前提下,把山地和林子的产权分到户、到人。真正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均山到户、预期到组”的目标。这样农村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解放,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真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带领群众从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1、农民增收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顺昌县是海峡西岸农业特色显著的绿色腹地。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低产竹林改造,实施科学养竹育竹,培育速生丰产高效毛竹林,做大毛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中国杉木产区核心区的技术优势,打响“中国杉木之乡”品牌。大力发展非林地造林,培育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源基地,做大林业产业。要加快推进果业结构调整。突出柑桔特色品种,发展以芦柑为主,优质甜橙、早熟温州蜜柑为辅的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果业产业。要立足发展竹荪、姬松茸、珍稀菇等特色优势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要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烟叶五万担目标,抓好“万担乡(镇)、千担村和十亩户种植”建设,做强做优烟叶产业。二是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体制政策障碍。要健全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择业能力。要加快发展农业企业,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
2、农村环境建设工程
农村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重点要把农村的“三通一治”做好。“三通”:一是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要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出台的农村公路硬化政策,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实施路面硬化工程。同时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让各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安全饮用水村村通工程。要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让每个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一治”就是城乡卫生整治工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氛围。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治城乡面源污染。重点突出村(镇)“一河一街、一池一场、一厕一舍”的整治。即乡(镇)、村严禁向河里倾倒垃圾,彻底改变“垃圾河”的状况;镇(村)主街道保持干净整洁;每个行政村必须建立一个垃圾池和公厕;乡镇所在地的村及规模较大的村,还要设立简易的垃圾处理场;要集中整治农村猪栏、牛栏、羊舍违章搭建,该拆除搬迁的应尽快拆除搬迁;要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池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落实三项制度。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合理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和中小学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就学条件。三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行“广参与、可持续、良运行、严监管、低水平、有保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即建立“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定点就医与医院优惠相挂钩、基金专户与管用分离相配套”的模式。这里的核心是“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和“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这是当前农民最迫切的三大医疗需求决定的。一是头疼脑热的小额基本门诊医疗;二是家庭难以承受的大病医疗;三是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设计就是要根据农民的这一需求来定位。“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政府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中央财政20元,省、县市两级财政各10元),这是一笔非常大块的资金,不能单纯地把这笔资金
用于“大病统筹”,而忽略了它最关键的吸引功能。在让农民真正得到这些补助的前提下,发挥“吸引”功能,把政府的财政补助一部分用于“大病统筹”,一部分打入农民的合作医疗家庭账户。让农民知道只有参与合作医疗才能得到补助,而且他得到的钱要比自己缴纳的费用多,还将记在他的家庭账户上。这样政府补助的“吸引”功能就发挥了,也促进了农民缴费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政府单一的补助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才能可持续。
4、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农村之困在于大量的农民滞留农村,围着不多而且逐年减少的土地,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才是解开此结的关键。农民之苦在于城乡的二元结构不能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教育。根子在于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帮助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当前“用工荒”这个词在报刊媒体出现的频率很高。“用工荒”不是劳动力总量不足,也不是农村劳动力吃不了苦,而是农民工没有享有正当的国民待遇,没能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用工荒”不是工钱少,也不是企业待工人薄,而是许多农民工没有技术,文化较低,适应不了技术工种岗位。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教育,有了新教育才会有新农民,有了新农民才会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就是立足于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教育网络。具体就是“两馆、两校、一网”。即农村文化馆、图书馆,农村夜校、农村技校,远程教育网络。达到教育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5、农村平安建设工程
一、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难点
1、农村县域经济基础脆弱。信贷资金的逐利性是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后果。农村县域一直是金融边缘化的市场,一是受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二是县域工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中心城市,效益也相对偏低,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优质客户;三是社会信用缺失,导致银行难以找到信贷投入的切入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致使信贷资金产生倒流,信贷资金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过度集中为特征的结构失衡现象。而农村县域经济中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又显不足。
2、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易陷困境。农村的金融困境主要源自风险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信息普遍不对称。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和数据资料作为参考,农村放款人平均需要与农户进行长达7年的交往才能采集足够的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提供信贷。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二是抵押物银行难以接受。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抵押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距甚大,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三是由于农村客户群体经营中本身具有的风险及行为的不规范,使银行及其信贷人员不愿对其进行信贷考察和提供信贷支持,总觉得农村客户群体不可信,惧怕正常风险演变为或被误以为道德风险。四是农村县域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再加上前几年管理不善、行政干预等原因,造成银行部门大量信贷资产沉淀,信用观念淡薄,缺乏必要还贷意识,增加了金融企业对其贷款管理的难度,倒逼金融部门抬高贷款“门槛”。
3、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城市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虽有一定提高,但还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农业和农村投资速度较慢,比重偏低。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涉农贷款操作和管理上看,内部操作方法及管理制度偏颇。农村客户群体对金融机构贷款程序多、手续繁琐一直颇有微词。复杂的贷款环节,使一些借款者望而却步。一些金融机构与县域企业之间业务供给与需求的不适应,证明了这两者的非均衡关系,困扰着金融与县域企业新型关系的建立。
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路
1、增加信贷投入,拓展农村客户群体的贷款领域。近几年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金融机构要在金融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赢得更多的商机,也就必须对货款投向和经营策略作战略性调整。一是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以培养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可适当增加个私经济的贷款份额,重点支持实力强,产品新,销路好,管理严,还贷信誉好的微型企业。积极加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涉农企业兴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之类项目,金融机构应在资金上给予倾斜。有效信贷投入能起到树立金融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扩大农村客户群体的作用。二是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贷管理办法,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有区别的区域货币信贷政策,改变目前信贷资源过分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局面。在制定信用评级标准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差异,以经营能力、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为主要判断标准,制定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评级标准和贷款条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三是要用好贷款增量。金融机构要树立为农服务思想,拓宽信贷服务领域,调整贷款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使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发挥最好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益。四是要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化解自身风险的理念。要打破“无所作为”的思想,紧密结合县域政策导向,大力调整信贷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促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增长,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效益、降低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创新金融服务内容。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在很多方面存在机构萎缩、农村金融产品短缺、农村“供血”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设新农村金融服务必须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建立资金回流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所需资金问题。一是全面出击,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要积极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多功能结算及柜面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物流、信息流将出现新的形势,农村金融必须为新农村建设加快资金流提供方便。考虑到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新设网点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在农村集镇、物流中心通过大量增设atm自动柜员机,大力发展和推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弥补农村金融服务在客观上存在的机构缺陷,并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体会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时尚与方便。二是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深度。目前除了重点要把城市流行的金融产品如个人理财、租赁、保管箱业务等如何及时在农村推广外,要积极按照“三农”生产和资金需求特点,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合理设计适宜的支农金融服务品种,以为农村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三是利用金融行业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信息咨询,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提供中介服务,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3、推动建立在农村人人享有平等机会的融资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县域入手,全面延伸到农村。县域是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以人为本,通过推动建立融资体系,使每一位农民都能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融资机会,获得平等的社会发展权,确保“三农”融资不再难,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金融对县域企业的服务主要是自主性的、自愿性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性、导向性的政策措施,而不能行政命令或行政干预。
4、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支持重点。
总体方向: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公路、电网、通讯、水利、小城镇、生态环境、再生资源等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信贷需求将长期存在,为金融机构拓展中长期贷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包括农村产业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三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流通、农民工培训等,但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贷款投向。四是支持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大量涌现,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符合产业政策和重诺守信的民营业主,金融机构可适度支持发展。五是支持消费信贷。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改善、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迫切,金融部门在农村住房改造、大额耐用消费品等信贷领域大有可为。
5、构建健康性和可持续性的农村金融微观基础。
关键词: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战略思考 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为治理“三农问题”而提出的着眼长远、统揽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推进器。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我国要有效推进其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健康发展,就需要基于战略的高度从理论上来加以思考和认识。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经理性分析,提出若干理性思考,以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新农村;雷电灾害;原因;防护措施;宁夏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52-01
防雷减灾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地方、城市建筑物、生产厂矿、电子信息系统等防雷工作已基本规范。但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农民防雷意识匮乏,野外作业雷电防护措施不当,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1-2]。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村旧房翻新,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已盖起楼房,在“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宽带”的进程中,进行规范设计和施工,并完善相应的防雷措施,实现综合布线,减少雷灾事故是新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重点[3]。
1 宁夏雷电灾害分布特征
宁夏地处我国内陆,除银川平原和狭窄的卫宁平原外,大部分为山区。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宁夏年平均雷暴日都在25 d以上,固原市达35 d。每年4—10月都有雷暴发生,尤其是7—8月,雷电灾害频繁且强度大。每年80%的雷电灾害发生在农村,重点是偏远的山区和旷野地带,主要危及人畜生命安全。如:2012年6月20日,盐池县一村民遭雷击当场死亡;2002年7月23日,海原县西安乡发生雷击事件,1人死亡,重伤1人,14只羊被雷电击死;2002年4月2—3日,连续2 d,同心县下流水乡白圈子村2人先后遭雷击死亡。
2 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
2.1 缺乏科学防雷措施,防护意识淡薄
城市的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医院和车站等机构,由于信息畅通,人们预防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意识较强。雷闪天气许多人都采取雷电灾害防护措施,有效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但由于缺乏科学防雷的常识或防护雷电灾害的意识淡薄,在农村或旷野遭雷击的概率较大,雷电事故频繁发生。
2.2 房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对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进行了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但农村未进行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的情况普遍发生。由于不安装防雷装置,忽视了防雷安全,从而留下了雷灾隐患。另外,农村的电力线、电话线、电视天线等架设不规范,乱架天线,在房顶随意竖金属器件,院内任意拉铁丝线,室内电源布线混乱等。不仅不安装防雷装置,反而在无意间布设了一些引雷器件,使雷击通道畅通,增加了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从而造成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
2.3 防雷管理力不从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规定,主管部门对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尤其是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和工矿企业都进行了有序管理。但对地域广阔的农村的防雷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农村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不主动申报,防雷管理的流程无法有序开展,另一方面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如城乡建设局、安全检查监督管理局和规划局监督管理受到限制[4]。
3 新农村建设雷电防护措施
3.1 加强防雷防静电常识和安全生产宣传
深入农村尤其是偏远空旷的山区农村,通过会议、警示教育、示范工程等形式,宣传防护雷电灾害知识、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增强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消除迷信思想,使其采取正确方法防御雷电灾害。
3.2 逐步规范农村房屋建设
各级防雷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的防雷管理,从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角度,制定相应的防雷法规,规范农村防雷工作。政府应把农村防雷纳入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完善管理机制,改变防雷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不力的状况。农房建设也要从基础环节抓起,做到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从源头上消除雷灾隐患,减少或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5]。
3.3 提前做好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气象服务工作
根据镇乡或行政村,自然村的特殊条件,采取“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做法,保证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畅通,尽量做到事前防范。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的2个体系建设,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雷达等设备,进行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及早预测可能发生的雷电灾害,通过电视、“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手机短信、大喇叭等有效途径,提前让农民群众知道雷电灾害,提前防范,有效减少雷击事故发生[6]。
4 参考文献
[1] 邹忠旺,刘玉英.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49-350.
[2] 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0(4):94-95.
[3] 廖书红,熊小卫,蒋蜀南.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398-399.
[4] 范小雷.大别山区农村防雷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34):16644-16646.
对比日趋旺盛的农村金融需求,目前天津市农村金融的供给显得十分不足,金融供给结构不平衡、渠道狭窄、总量增长缓慢。
(一)目前天津市农业信贷供给主要渠道:一是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占全市农业贷款总投入的70%以上;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分行,其贷款主要集中在粮棉油收购等农产品流通环节,但对农业生产性支持较少;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其对“三农”贷款投放数量较小、且呈现逐年缩减趋势;四是信托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投放微乎其微。
(二)农村金融供给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供给主体缺乏、金融工具单一。从供给渠道可以看出,在当今丰富的金融市场中愿意出资投放农村的供给主体屈指可数。我市金融租赁、农业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更是很少涉足“三农”。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形式多限于存款、取款、贷款等,交易通常以现金方式进行。二是农业贷款总量较少,且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比例偏低。从“十五”期间天津市农业贷款和金融机构贷款情况分析看,虽然农业贷款总额以及其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近年来天津市金融业整体蓬勃发展的景象相比,农业贷款占比仍然很小,这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增长的需求相差甚远。
从天津市农村金融发展看,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对“三农”支持力度逐渐弱化。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其经营重点转向城市,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经营分散又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乡镇小企业方面。政策性银行支农空间较小。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营业务是为国家储备粮棉油提供收购资金,而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用有限,虽然近两年开始涉足粮食加工企业,但业务拓展并无整体突破。国家开发银行近两年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了投入,但资金量不大,且基本不涉及农业生产性贷款。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严重缺位。天津市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匮乏,而农业保险机构、农业金融信托公司、农业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更是几近空白,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民间金融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在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情况下,农村合作组织及农户间资金拆借等民间金融起到一定补充作用,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游离于现行金融体制之外。
二是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目前天津市邮政储蓄局360多个邮政储蓄网点中,涉农网点超过200个。按照规定邮政储蓄资金除转存央行的部分外,其余由国家邮政局集中自主运作。邮储机构网点多、存款政策优惠吸收了农村及城镇的大量存款,却不能返还于天津市农村经济建设,大量邮储资金外流。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抽走部分资金。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各网点一般只有吸收存款功能,贷款很少,吸收的农村资金大多上存。
三是农业保险发展匮乏。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自然灾害频繁和范围广泛、随时间推移种养两业产品价值不断变化等特点,使得农业保险较之其他财产保险经营难度系数更大、技术含量更高。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恢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天津市农业保险业务是从1985年由人保天津分公司正式开办的,陆续开办了多个种植业、养殖业险种。多年经验表明,天津市农业保险经营具有“三难”的特点,即“展业难、收费难、理赔难”。农村面积大、农户分散,农民保险意识薄弱,造成农业保险拓展业务、收取保费较难;灾害事故发生后查勘定损要求的农业专业技术较高,加之自然灾害风险率高、风险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的难以防范,都造成农业保险高赔付率。上世纪90年代末,各保险公司多实行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因风险高、利润低而逐年萎缩,目前天津市绝大部分农业保险业务已经停办。
二、金融支持天津市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尽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1.加快推进天津市农村合作银行改革
2005年天津市农村合作银行挂牌,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农村合作银行,初步构建了两级法人体制架构。天津市农合行应围绕“做社区型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坚持“立足社区、面向民营私营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居民”的经营方向,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经营理念、构建服务品牌,不断完善经营激励机制;要深入研究制定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的办法,在信用环境良好的区县选择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范围,通过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
2.继续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应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打通融资瓶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分行应在保证粮棉油等收购资金供应的同时,拓展政策性贷款业务范围;按照天津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整体思路,积极支持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争取总行批准开发性贷款;同时,加强与开发银行滨海新区相关项目的贷款合作,将业务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转化以及海产品养殖等更多领域。
3.逐步加大商业银行对农贷的投放力度
商业性银行应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逐步加大对农贷的投放力度,将一定比例的当年新增存款用于当地投放。充分运用国家和地方对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增加配套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支持一批有竞争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带动农户较多的大型龙头企业等新型经济体,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各区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开展适合农民的各项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4.不断深化邮政储蓄金融改革
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邮政储蓄应积极拓宽业务范围,为“三农”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邮政金融服务。应大力推广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帮助广大农民解决融资问题。目前天津市邮政储蓄局已被中国银监会、国家邮政局批准为第二批10个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省(区、市)局之一。这是邮储机构从负债类业务迈向零售信贷业务领域的第一步,能够实现邮政储蓄资金向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返还,直接服务“三农”;邮储机构应积极挖掘自身中介服务潜力,向农村推介保险、基金产品,提供即时到账等汇兑服务,代收话费、农电费等代收付服务,弥补农村金融中介服务欠缺,为广大农户和电力、通信企业提供方便。
5.积极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
抓住天津滨海新区综合改革机遇,研究在天津市组建民营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机构等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合法化、公开化、规范化发展。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退出机制的前提下,在涉农区县探索建立社区银行,广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用吸收的存款支持区内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信息对称优势,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满足区内广大农村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对农村金融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二)争取组建天津市农业保险公司
根据天津市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及农业风险的具体情况,按照“政府扶持、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尽快组建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不应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保险,要全面介入农村市场,向农户提供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人身保险等一揽子服务。建议市财政对种、养两业险给予政策支持和保费补贴,其他涉农财产、责任保险以及农村居民短期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等业务则按照商业化运作,形成“以险养险”的资金良性循环机制。为防范风险,可以将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结合起来,加强对有借贷的农业保险标的的管理。由政府拨付一部分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保险公司建立日常防灾防损和风险预警系统,减少灾害的发生。另外,可以考虑农业保险业务经营与农村合作银行相结合,充分利用农合行业务人员熟悉“三农”情况,营业网点遍布农村各地的特点,依托农合行网点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构筑农业保险与农合行有机结合的新型平台。
(三)探索建立支持“三农”的担保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我市农村信贷担保体系,通过多种途径,组建政策性、商业性和互等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在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开展贷款信用担保服务,逐步建立起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配合的农村担保机制。对于政策性担保机构,各区县财政每年注入一定量的资金,增强担保机构经营实力,并确保担保基金良性循环。对于商业性和互担保机构,要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探索采用支柱企业以无形资产及个人信用作贷款担保的运作方式,使农村中小企业与农民在共同利益驱动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四)努力打造新农村良好金融环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筑的地方特色;地方性建筑材料;传统民居
一、建筑的地方特色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遍布各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鲜明、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颇具质朴美感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建筑材料,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在运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正是这一类地方性建筑材料成为了体现各地民居特色最为鲜明的建筑语言。
建筑材料作为覆盖建筑立面的“表皮”,其表现力直接构成了建筑最为丰富而生动的“表情”。如果把建筑的立面表现视为一种“建筑语言”的话,那各地民居所体现出差别性与独特性就可以视为一种“方言”。地方性建筑材料无疑是这种“方言”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此外,这类建筑材料的地方特色还体现在与其紧密相连的“生态属性”与“适宜技术属性”,二者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合而为一的整体。
传统民居取材自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建筑材料的天然特性,在建筑寿命终结之后轻易的复归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比起今天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砖等这一类对不可再生资源依存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地方性建筑材料在生产、使用、再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耗费甚小。更重要的是,利用此类建筑材料建造房屋离不开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一般依靠手工工具与人力即可实现,具有典型的“适宜技术”甚至“低技术”特征,可操作性极强。对普遍经济欠发达、又需保持地方特色的广大农村地区,对此类建筑材料的探寻显然更有意义。
二、地方性建筑材料――新农村建设中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之一。目前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将农村地区在物质层面简单城镇化、千村一面的做法其实并非“村容整洁”的要求。乡村的“村容”有着其特定意义的内涵。从建筑学角度看, “村容”的组成因子――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是适应当地环境、因地制宜的营建思想的最好代表,是当地居民与所处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是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这种基于地方性建筑材料的丰富性与独特性而表现出的“建筑方言”,在当前全球化趋同的背景之下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生搬硬套的运用其他地方的建筑材料(图一),甚至出现要求统一建筑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村容整洁”的口号下彻底忽视地方差异的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误读。其结果不仅抹杀民居的地方特色,还造成生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是不科学的。相反,这些取材自然的地方性建筑材料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经年累月的使用足以证明其拥有的顽强生命力,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地方性建筑材料的特征
从建筑与材料的关系来看,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建筑是基于材料性能的忠实记录和可能空间形式的表达。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广泛共识的今天,什么样的建筑材料才算是地方性建筑材料呢?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生态建筑材料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节约应该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即必须考虑建筑材料从生产到建筑报废的所有阶段中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材料不能忽视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而应重视资源和环境两个基本条件,并确定一系列参数,对整个生产、建造与使用过程进行重新分析。
2. 可回收利用,符合可再生(可循环)原则
从资源化的观点来看,建筑应该是一种有机的、有生命力的产品,必须考虑建筑生命周期结束之后,残留的建筑材料要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而不是随着丢弃成为废墟,形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地方性
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保持地方性特色更加显得弥足珍贵,而建筑材料的地方性恰恰构成了建筑地方特色的基础。材料的地方性包含容易开采,易于得到的含义,同时,还必须易于加工和建造,最好能与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使之容易实施。
4. 廉价、经济
生态建筑不应是一种身价高昂的奢侈品,普通民众同样具有享用它的权利。只有廉价、经济的建筑材料才能满足这一目标,才能有市场和生命力。脱离地域背景奢谈高技术含量的材料、设备,无异于痴人说梦,不具有现实意义。
四、滇西北地方民居中的地方性建筑材料
各地的地方性建筑材料类型多样,但是均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上述特征,下文以云南西北地区为例说明。作为是我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滇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正是使用了蕴含地方性因子的建筑材料进行建造,才使不少民居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该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植被类型丰富,加上各族人民巧于开发、利用,因而用于建筑的地方性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尤以木、竹、土、石、草等天然材料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使用地域更小的地方性材料。
1. 木材
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各地都很普遍,如梁、柱、檩子、椽子,以及垛木房的墙体等作为承重构件。如果上述使用称为“典型应用”的话,那么迪庆州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族民居用冷杉木制成木制瓦片(当地俗称“闪片”)以覆盖屋顶的做法可以称为“非典型应用”,这类应用虽然使用地域有限,特色却更加鲜明。
“闪片”是用当地的冷杉为原料,用斧劈成约80cm长、10cm宽、1.5cm厚的木片,其制作与施工非常简单,但却很耐用,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可达四、五十年。在当地为节约木材考虑曾经试推广过粘土瓦,但香格里拉的气候寒冷,粘土瓦因抗冻性能不佳而开裂,而“闪片”却具备粘土瓦无法比拟的抗冻性。过去闪片加工依靠人工斧劈,浪费较大。现在已有了专门的加工厂,规模化的生产尽量力求材尽其用,节省原料。可以说,“闪片房是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巧妙运用地方材料的智慧建筑,极具地方特色” (图二、图三)。
随着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大,当地已明令禁止砍伐森林,木材价格上涨,现在建造传统“闪片”房的造价已高于用砖混结构的房屋。一般的观点认为,木材作为建材使用是导致森林被砍伐的原因之一,因此,禁用木材作为建材似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事实真的如此吗?此观点值得商榷。
木材取自天然,材质温暖、富有弹性,易于加工,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无需消耗资源,废材可以回收,轻易实现再利用,这些都是钢筋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点。使用砖混作为木材的替代品表面上是节约了木材资源,但事实上,水泥、钢等建材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同样耗能不少,房屋寿命终结之后的建筑垃圾的也不易处理。两者相比,木材更具有生态特征,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的建筑材料。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禁伐一切树木,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况且,森林自身也需要更新,因此,制定合适的采伐计划,适度砍伐是可行的。
推而广之,新农村建设中常常需要对历史积淀深厚的村落进行更新,这些传统聚落都面临着传统民居的修缮与维护,唯有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才能保持这些村落的文脉与肌理的延续性。
2. 石材
运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在滇西北地区古已有之,尤其以大理地区为典型。当地有民谚道:“大理有三宝,鹅卵石砌墙不会倒”,可见当地白族群众以石建房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以石头砌筑的民居硬气十足,质朴自然。在大理古城附近的村落比较典型。
此外,名闻中外的大理石也用途广泛,常用作铺地、装饰及其它小品构件用材,丽江一带的五花石用途也与此类似。在怒江地区,当地怒族群众还将易于从
岩石剥离的页岩用作屋顶的覆盖材料以取代瓦片,简单实用,地域特色鲜明。
3. 土
各地的土质虽有差异,但使用土作为建筑材料是非常普遍的。主要用途有用于建造夯土墙、制作土坯作为墙体砌筑材料、迪庆地区的德钦一带还使用土作为楼面和屋面材料,建造藏式土掌房。上述的“闪片”房的墙体就是将土夯实作为墙体,下部约厚1m,上部渐薄,呈收分之势,质朴自然,挺拔雄浑(图四)。
4. 其他“另类材料”
除了上述的各种“主流”材料之外,不少地方都使用一些只在本地区使用的 “另类材料”。如大理地区的一些小渔村,将晒干后的螺丝壳和贝壳作为建材使用,一可以用作为夯土墙的骨料、填料;二可以用作外墙的装饰材料(图五)。此外,在大理洱海东岸的文笔村,笔者还曾见到将晒干后的螺丝壳和贝壳铺在小学校的教学楼的钢筋混凝土屋顶上,用作隔热材料。
其它常见的“另类材料”还有:稻草、竹子多见用于夯土墙和土坯中,成为“草筋”或“竹筋”,可增加拉接性,改善土的物理性能。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当地群众常常会从埋藏不深的地下挖出一些白色的灰土,用水溶解后浇于土坯墙的表面作为饰面,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我国地域广大,滇西北的实例仅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缩影。可以想见,尚不为众人熟知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一定还为数不少。这些材料用最适宜的物理性能丰富了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对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当然,地方性生态建筑材料并非万能,如木材的防火、防蛀问题,夯土墙的抗震性能不佳等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重视与发挥此类材料的合理成份,逐步改善其不佳性能,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五、结语
传统民居注重技术手段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从而达到建筑使用高效、适用的目的,具有“适宜技术”特征的地方性建筑材料是传统民居的基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其实源于传统民居蕴含的朴素自然观,因而选用的建筑材料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并达到生态性与地方性的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以继承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民居,重视地方建筑材料的地域属性、生态属性与适宜技术属性,因地制宜的加以使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 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