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

第1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摘要]20世纪末以来,企业外在竞争环境的突变推动了企业竞争优势要素的改变,为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供应链思想是集成的管理思想,是物流的一体化管理思想。目前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存在不足。可从供应链运营、管理及运营管理效果三个方面建立供应链成熟度测评体系,及时反映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运营及管理水平。为迅速掌握供应链发展状况提供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成熟度;测评

[中图分类号]F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2―0088―04

20世纪90年代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及企业竞争优势要素的改变,导致了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供应链管理思想孕育而生。供应链管理模式较单个现行企业模式的较大差异,决定了供应链运营及管理绩效评价的复杂性,且难于控制。供应链成熟度(Supply Chain Maturity)作为反映当前整个供应链体系运营及管理水平的测评指标为研究供应链成熟度测评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方法指导。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由于供应链运营模式与现行企业模式有较大区别,传统上的模式重视部门绩效的思想很难推动供应链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特殊的指标体系。许多学者,如国外的Gilmour、Stefan Holmberg,国内的马士华、刘晋等先后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指标体系,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1.相对于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对供应链管理的整体绩效评价的研究还略显不足,包括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供应链绩效定义,以及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指标体系,致使在研究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混乱。例如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指标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同一个对象的状态及问题。

2.传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不注重指标之间的平衡,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的描述不够全面,因此对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仅仅侧重于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评价,而忽视了对供应链其他方面的评价。例如只注重供应链运营指标测度,而忽视了供应链管理指标的研究,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反映供应链的整体情况。

3.在以往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中,很少注重供应链的整体评价与局部评价的统一。传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很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单独从一个节点企业自身分析,较为注重局部优化,与供应链的整体协调目标相矛盾,从而难以反映整个供应链的发展状况,并使供应链从整体上得到优化。

4.纵观目前国内外大量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文献可以看出,很多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只是理论框架层次上的,对具体可操作性的指标的算法研究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一些较难量化的指标不能给出其具体算法。

二、供应链成熟度的概念及其测评体系分析

基于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拟对供应链成熟度的概念及其测评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供应链成熟度指标的测评体系分三个方面:运营过程、管理过程、运营及管理效果。运营过程主要关注当前供应链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运转情况;管理过程主要从当前供应链的管理结构、管理策略及管理环境等方面对整个供应链管理进行评价;运营及管理效果则侧重资源的利用程度、供应链产出及供应链柔性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里需说明的是:本文后面出现的参数X、Y、Z分别为供应链运营过程、供应链管理过程、供应链运营及管理效果的测评值,对应的权重数分别为α、β、γ,α+β+γ=1。则供应链的成熟度测评值M如下式:M=α×X+β×Y+γ×Z。

(一)基于供应链运营过程成熟度指标的测评

1.设定测评指标。测评供应链的运营状况主要选取以下几个指标。

(1)信息共享度。信息共享与信息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绩效。该指标主要从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几个维度来测评。这里的信息主要包括供应源信息、生产信息、配送和零售信息、需求信息等。相关计算公式为:信息准确率:信息正确传送次数÷信息传送总次数

信息时效性=及时传送有效信息次数÷传送有效信息总次数

信息系统先进性=信息系统投入总成本÷总销售收入

(2)资本流转情况。该指标主要借助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四个指标来测算。

(3)流转时间效率。流转时间是指流程单元处于流程中的整个时间,是衡量流程绩效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转时间效率=理论流转时间÷平均流转时间。

理论流转时间是指理想状态下的,排除等待、缓冲时间的流程流转时间,在数值上就是关键路径(工序)的工作量(工作量=工序时间×平均访问次数)。平均流转时间,即一个普通流程单元平均要在流程中花费多少时间,在数值上可以通过对流程单元进行抽样调查得到。

(4)产能利用率。该指标揭示了资源被用来生产产出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产能利用率:流程平均流转率÷流程理论产能

流程平均流转率即单位时间内平均有多少流程单元通过流程,可以在一段给定的长时段内观察流程,测评出现在该选定的时段内通过选定点的流程单元的数量,然后计算单位时间内流程单元的平均数量。流程理论产能是流程中所有资源单位的最小理论产能。一个资源单位的理论产能可用下面公式获得:一个资源单位的理论产能=工作批量×规划可用时间÷单位工作量

2.设计测评方法

建立供应链运营成熟度指标评算体系及权数分配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得供应链运营成熟度测算公式: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过程成熟度指标的测评

1.设定测评指标。Pouglas M.Lambert和MarthaC.Coope通过对90多个职业经理人进行采访,获得了将供应链管理引向成功的9个管理组件。所有这些管理组件都应该成为衡量供应链管理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将这些指标分为三类:(1)管理结构方面,包括权力与领导结构、风险与回报结构、工作流或工作活动结构、组织结构、产品流设施结构、沟通与信息流设施结构;(2)管理策略方面,包括管理方法、规划与控制方法;(3)管理环境方面,包括文化与态度指标。

2.设计测评方法。因为管理结构、管理策略及管理环境所涉及的指标因素都是些模糊概念,传统的测评方法就不适用了,需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其主要有5个步骤。

(1)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

(2)建立主模糊集。主因素层指标集=(Y1,Y2,Y3),相应的权重集:(β1,β2,β3),且β1+β2+β3=1。子因素指标集有三个:Y1=(Y11Y12,Y13,Y14,Y15,Y16、Y2=

这便是基于供应链管理过程成熟度指标的最终测评值。最终测评值较全面地反映了管理结构、管理策略及管理环境三方面的综合状况。

(三)基于供应链运营及管理效果成熟度指标的测评

1.设定测评指标

供应链运营及管理效果成熟度测评指标主要从供应链资源利用、供应链产出、供应链柔性三个方面来设定。

资源利用方面的评价指标是“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指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如成本状况和库存水平高低。

产出评价指标旨在提高顾客服务的水平,包括客户反映、产品质量、准时交货等。所采用的指标包括:(1)产品合格率。它是指一定时间内合格产品的数量占总产品量的百分比。这一指标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产品合格率越低,说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越不稳定或越差。(2)准时交货率。它是指一定时间内供应商准时交货次数与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的按时交货能力,同时也能反映供应商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是否符合供应链运行的要求。(3)客户满意比率。它是指客户不抱怨次数与总交易次数的比值。这里的客户不抱怨次数可由总交易次数减掉修正后的客户抱怨次数求得。客户抱怨次数之所以要修正是因为客户并不总是把抱怨信息反馈给企业。

设定柔性指标的是为了描述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指标:(1)产品柔性。它反映了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引进新产品的能力,可用新产品数量与产品总数量之比来表示。(2)时间柔性。它反映了供应链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可以采用能够减少交货时间的松弛时间百分比.表示。(3)数量柔性。它主要是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它反映了供应链对顾客需求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采用能够由供应链满足的需求占总需求的百分比表示。

2.设计测评方法 建立供应链运营及管理效果成熟度指标评算体系及权数分配表(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供应链运营及管理效果成熟度测算

(四)权数的确定方法

在此,笔者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来处理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或水平的权重系数计算。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各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元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等方法来获得。(2)用方根法或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即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即是权重系数的分配。(3)进行一致性检验,即检验所得权重系数的分配是否合理。

三、供应链成熟度测评体系综合评价

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获得正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对建立的供应链成熟度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检验:即进行单体检验和整体检验。

单体检验是指检验每个指标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可行性是指该指标能否获得那些无法或很难获得准确资料的指标,或即使能得到但成本很高的指标,也是不可行的。正确性是指指标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及计算内容应该正确。

第2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流通渠道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今后的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一下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服务企业,整合专业流媒体服务的第三方物流(3PL)的合同出现,同时也提高水平的物流公司,这是物流的现状调查。这些新的物流服务,在1990年,美国第一个在交通运输部门放松管制在交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物流外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货主和物流公司在日本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除此以外,全球战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的加快。所有的企业都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率,通过海陆空运输方式。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主要包括效率合理化,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并促进国际一体化的过程中,本集团的整合物流业,加快全球物流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于美国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敦豪航空货运公司与国际化接轨提供了一系列的大型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此外,与普洛斯的到来,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配送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开发商,以扩大物流市场。以实现生产物流的合理化,为客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在日本的供应链管理(SCM),也被称为“供应链”的供应商,批发和零售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共享。分解成本控制库存减少整个工作时间的缩短,获得相应的供应链成员的利益,特别是要实现高效的制造,零售物流。物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并建立一个理论体系的概念,为研究目的。

二、克里斯托弗和派克,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的研究

概念是外国文学出版英国2003年给与界定的,作者就是克里斯托弗和派克。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到本研究的背景,并引进日本,克里斯托弗·派克的研究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的概念。

三、营销的全面变革根据

上述可以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营销和现代物流业已经开始使用,“营销”在很多地方使用。事实上,这意味着在本质上是“现代物流”是非常密切的,或几乎相同的。然而在过去“市场营销”,简称为“物流”,还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物流,营销和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整合营销的变化和市场的论述。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理念,自1970年以来,虽然定义营销领域,但实际上非常接近的市场营销和物流的意思,基本上可以理解的。顾名思义,提出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先进行市场营销的活动,在进行现代物流的活动,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主要强调的是,“市场营销向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方,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诠释。都是从营销和现代物流功能的考虑。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购物或邮购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和其他媒体。也就是说,在商店里面消费者买的东西是不可以自己当时拿回家,然后在网上或者电视购物买商品就是为了客户的方便,消费者购买大型商品都会直接配送到消费手中的。

四、分销渠道和现代物流业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如今的社会人也开始慢慢对消费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但重视与消费者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从买的角度来看,形成了“整合营销”,“4C”的观点。往前的4P竹理论从视图的制造商生产的点建立的基础上,产品导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变化。因此,“4P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五,结论

2l世纪初,世界经济和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方面,过去使用相同的想法和认知的营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新概念的重要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志芳.王静企业信用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2(1)

第3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供应链;环节;策略Abstract: After year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has begun to the direction of network transformation and expan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oal sales supply chain link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level of coal enterprise strategy.

Keywords: Coal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proces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着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供应链管理方式成为企业间进行协同管理的首选方式。供应链管理方式的推广使当今的市场竞争已逐渐演化成为供应链企业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为实现共赢而进行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方式已在多数企业中取得了成功,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模式,在供应链的视角下,企业应该怎样更好地实现协同,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关研究成果。

1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对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库房再到最终顾客的信息流、物流和服务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 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其核心内容是系统优化, 强调运作过程的整合。供应链概念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提出, 是因为现行企业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国际互联网的全面建立, 导致了信息高度的透明化和传送的瞬间化, 电子商务由此应运而生, 市场状况更加变化莫测, 顾客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在此形势下, 传统的以单个企业为竞争主体的企业运作模式, 不得不让位给以供应链为主体的集成化的企业运作模式。供应链以其敏捷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得到全球制造业的广泛重视和运用。

2 煤炭销售供应链主要环节分析

2.1加强市场信息反馈,合理引导煤炭生产

各矿业公司煤炭开采环节应该属于煤炭销售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开采出来的原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洗精煤的质量、价格及市场份额,质量稳定、符合品质标准的优质的洗精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合理的配采,以及井下生产环节中采取的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要提前掌握各生产矿井的煤炭生产衔接安排,认真分析研究生产衔接各阶段煤层、工作面变化对煤炭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对煤炭产品质量、产量的情况作出中长期预测,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向开采矿井提出生产衔接安排建议。在日常工作中要督促生产单位在生产组织中加强质量管理,坚持把煤质作为采掘衔接管理重点,针对地质变化超前采取措施提高煤质,搞好各煤层工作面的合理配采。

2.2 保证洗煤产品质量,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洗精煤质量监控管理,促进洗选能力的不断提高,是煤炭销售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销售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会同生产单位共同分析查找原 因,提出对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意见及要求,并监督其实施。根据用户的质量要求,销售部门及时向相关洗煤厂提出产品指标要求,并根据用户反馈的产品使用效果,向洗煤厂提出增加或减少配洗比例的建议。为保证冶炼精煤产品质量的稳定,维护的品牌信誉,最大限度减少各煤层、各煤矿煤炭质量差别对洗煤回收率及精煤产品指标的影响,应要求生产单位灵活采取分时、分段 、分采、分运搭配或单独入洗,生产出合格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监督生产单位将同配洗比例的产品单独堆放,单独销售。

2.3 发挥运输优势,拓展物流业务领域

为了保证煤炭运输环节的顺畅,销售部门要全方位调度各方信息,加强与铁路业务部门沟通,严格按照销售计划、作业流程做好铁路月请车、日请车、集港运输、车站调度业务流程的分解工作,完善铁路装车车号识别系统,提高铁路装车外运效率。提高与公路运输部门、港口、船务、用户及调度部门的信息交换效率,合理利用好煤矿、港口、储煤场的场地资源,抓好煤炭运输、集港、下线、倒运以及煤炭装船过程中穿插作业衔接安排管理,防止出现因运输 衔接、信息交换不畅延长货物发运时间。 加强对外雇汽车运输煤炭车队的协调管理和跟踪,防止因对运输车队监管漏洞造成调换货物、亏吨等事故,将运输环节对销售工作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积极入股煤炭运输车队,加强对煤炭公路运输的控制及管理。

2.4 密切与煤炭用户的关系,扩大业务合作范围

积极开展与动力煤用户的合作。煤炭销售部门应与动力煤用户建立更加紧密的信息交换网络,及时掌握全国各大电厂的库存信息,了解各煤炭码头的库存状况,跟踪各口岸进口电煤的相关价格、数量信息,及时分析国内国际动力煤的价格趋势,提前作出各季节的市场预测,做好动力煤的储备发运工作。加强与各发电厂的业务合作,拓展业务合作范围,共同研究不同质量的电煤发电合理性分析,在充分掌握市场走向及价格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采购电煤配自产电煤供应各电厂的业务。与有实力的电厂合作,发挥在煤炭销售、资金、煤种丰富、客户源稳定可靠等优势,寻求在煤炭进口业务、煤炭开采业务、火力发电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3 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策略

对于管理模式的改变,必须要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流的运转速度,降低储备风险,提升企业资金流循环速度。

3.1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物资储备数字信息仓库

煤炭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物流过程同时发生的技术优势,实时监控企业的物资使用情况。通过统一物料编码标准化管理,将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物资“进、存、供、销、耗、结”的一体化管理。甚至,煤炭可以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推行购买方虚拟库存,由供应商管理实际库存。煤炭企业使用多少视为采购多少,不使用不采购,定期按照约定价格进行结算。这样不仅减少储存环节,杜绝产品积压报废,降低储备资金的占用,而且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需要。

3.2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物资供应链

现代物流实际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流通领域的有效运用,没有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支撑,很难在运输、仓储、卸、加工、整理、配送、调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并将各制造商、供应商、用户与其生产过程联结起来,实现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煤炭企业应该通过在企业建立物资配送实时信息平台,实时掌控物资供应信息,从而保证和实现企业物资管理零等待、零库存管理目标。

3.3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数字化供应商信息网

煤炭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物资采购信息进行全面管理,提高招标活动的效率和准确度。在统一采购的大模式下,融人供应链管理的思路,与部分供应商建立联合库存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库存资金的占压。煤炭企业通过物资供应信息管理平台对所需物资的市场情况及供应商信息实时采集并能进行有效评估,以维护采购物资价格、质量及按期交货时间。

4 结束语

煤炭销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复杂,还需要仔细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特征,将其紧密与销售工作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煤炭销售供应链管理的效能,达到以销售带动各环节的目的,使煤炭销售在煤炭上下游产业链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第4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组建;合作企业;选择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onstruction

Abstract:In today's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stablish a good supply chain can make enterprises get a favorable posi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cooperative enterprise is the cor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organiz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virtuous circle depends directly on the formation stage of the supply chain.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不确定性,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否组建与企业相匹配的供应链,以及能否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对于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至关重要。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物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不仅是一条物流链、资金链,更是一条增值链,通过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协调经营活动,来达到降低总成本、共享利益的双赢局面。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特征,只有在认清不同情况下的供应链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有目的地组建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模式。

一、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

一个设计精良的供应链在实际运行中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原因不一定是结构的问题,而更可能是环境因素的作用。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能控制或拥有的有效要素总和,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资源分析时,不仅要分析企业目前已拥有的资源,还要对经过努力可能获得的资源进行分析,主要是进行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资源应变能力的分析、资源的平衡分析。分析企业资源是为了确定企业的优势资源和弱势资源,以便能根据不同的资源情况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结构。

资源本身不能产生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能力是对各种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企业能力的分析关键是要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专长是什么,这些核心技术和专长的价值性、独特性和难于模仿性表现在哪里。企业可以利用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企业的优势,加强供应链的向心力和聚合力,从而保证供应链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顺利运行。

现代企业的活动愈来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时,组建供应链就是企业带有战略性质的活动,一旦建立,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有必要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企业外部环境是指那些影响企业成败,但企业又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一般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提高所组建供应链的适应性,并为供应链的重组提供依据。

二、一般供应链模型

分析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还不足以组建一条合适的供应链,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结构。从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供应链模型(如图1所示),称为模型Ⅰ。模型Ⅰ显示的产品的最初来源是自然界,最终去向是用户,被用户消费以后又回到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产品从自然界到最终用户依次经历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这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表明了供应链的基本环节,进一步可将其抽象为链状模型Ⅱ(如图2所示)图中所标字母代表供应链的一个节点,箭头表示物流的方向。产品的最初来源和最终用户都被抽象掉了,而只留下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使模型更加简明,便于实际中研究分析。

前两种模型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现实中的供应链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企业有多个供应商和分销商,而链状模型不能非常明确的显示这种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另一种更加贴切的供应链模型―网状供应链模型,即供应链结构模型Ⅲ(如图3所示)。其中B代表供应商,C代表制造商,D代表分销商,箭头代表物流方向。网状模型更能反映复杂的供应链关系,在理论上可以涵盖世界上所有的厂家,把所有厂家看成其上的一个节点,并认为节点之间存在联系,网状模型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描述性更强,有利于人们在宏观上把握供应链,从而增强供应链设计的针对性。

三、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为了能够充分体现供应链设计的思想理念,保证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在供应链设计时,也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 战略性原则

市场的变幻莫测,竞争的愈演愈烈,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战略管理,以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在供应链设计时,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眼光,从整体上来考量供应链的设计与规划。供应链设计要有长远性和预见性,并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相一致,使供应链设计与企业规划相互配合,以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2.系统性原则

供应链是由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复杂系统,合作企业的能力是否平衡、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能否取得整体优势、实现最佳效能。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采取系统观点,实现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

3.简洁性原则

供应链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要使这么一个系统反应快、成本低,就要使每个环节都是最简洁、最有活力的组合。生产方面应采取敏捷制造的思想,提高企业生产力对订单的响应能力。供应方面维持较少的供应商,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减少采购成本、提高供应的质量和速度,以增加供应链的柔性。

4.创新性原则

组建一个供应链,创新思维不能缺少,如果不能打破企业原有的系统,不敢超越旧理论的束缚,就难以为供应链管理的新格局打下基础。因此,在供应链设计中应具有创新的思想,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大胆地进行创新设计。

5.动态性原则

不确定性存在于供应链的时时刻刻,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直接影响供应链的运行,甚至使供应链瘫痪。组建的供应链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对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有良好的应对机制,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保证企业活动的连续性。

6.客户中心原则

供应链由不同行业的企业构成,各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运行方式和利益,但都应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设计理念。供应商的供应、制造商的生产、分销商的销售都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整个供应链才能具有对客户的整体吸引力,才能使整个供应链产生单个企业无法具备的竞争优势。

四、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是指必须设计出与产品一致的供应链,在保证产品顺利流通、供应链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的前提下,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革新性产品边际利润高、生命周期短、市场需求无法预测;功能性产品受时间影响小、生命周期长、边际利润低。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

供应链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物理功能和市场中介功能,按功能可以将供应链分为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侧重物理功能,即如何使供应链有效的将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从供应商开始,沿着供应链各个节点送达最终用户。反应性供应链侧重于市场中介功能,主要解决无法预测需求的快速反应问题。

在分析了不同的产品要求和供应链功能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不同特征的产品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功能的供应链的匹配。M・L・Fisher认为:功能性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应尽量减少物理功能的成本;革新性产品应少关注成本而更多关注能否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强调弄清客户的需求并对此作出反应,选择具有速度和柔性的供应商。因此,革新性产品应选择反应性供应链,虽然供应链需要较高的运行成本,但却能有效的保证革新性产品的随机性销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通过分析产品特征与供应链功能的匹配性,可以得出供应链与产品类型匹配的策略矩阵(如图4所示)。

功能性产品 革新性产品

有效性供应链

反应性供应链

虽然理论上很容易得出有效性供应链与功能性产品匹配,反应性供应链与革新性产品匹配,但在实际中,由于用户需求、企业状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使匹配和不匹配都是相对而言的,以前匹配的产品和供应链可能变的不匹配,反之亦然。所以,企业应该持续并定期的进行外部环境分析,以使供应链管理的侧重点与之相适应。

五、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可归纳为如图5所示:

第一步是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主要是分析目前市场急需什么产品、需求量多大、决定是开发功能性产品还是革新性产品。如果开发功能性产品,就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包括了解谁是对手、对手实力如何、对手能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和将做什么,以及产品未来可能的市场占有额等;如果开发革新性产品,则要着重分析客户的需求与偏好。这一步的目的是得出每一个产品按重要性排列的市场特征,及对市场不确定性和需求变化趋势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第二步是总结、分析企业现状。主要是分析企业当前的管理状况,如果企业已存在于某个供应链上,则重点分析供应链的状况,以及供应链的前景等。这一步骤着重于研究供应链的开发方向,找到企业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影响供应链设计的各种因素。

第三步是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供应链的设计项目,分析其必要性。

第四步是基于供应链的设计策略提出相应的供应链设计目标。主要目标在于获得高用户服务水平和低库存投资、低单位成本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还应包括:进入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新渠道、改善售后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成本等目标。

第五步是分析供应链的组成,提出供应链组成的基本框架。供应链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的评价及选择。

第六步是分析、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能性。在制定了新供应链设计目标和策略后,要结合企业实力,对新的方案进行可能性分析,如果认为方案可行,就可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可行,就要回到初始阶段重新设计。

第七步是设计和产生新供应链。在此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供应链的成员组成,包括供应商、工厂、分销中心的选择与定位;②原材料的来源问题,包括供应商、流量、价格、运输等问题;③生产设计,包括需求预测、生产什么产品、生产能力、供应给哪些分销中心、价格、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和跟踪控制、库存管理等问题;④分销任务与能力设计,主要是产品投放于哪些市场、及其价格等问题;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⑥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等。

第八步是检验供应链。供应链设计完成后,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检验或试运行,如果不可行,返回第四步进行重新设计;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实施供应链管理了。

以上各步骤的实施都应采取信息工具和信息技术为供应链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供应链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不断地与现有的供应链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反馈保证供应链设计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企业要组建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必须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情况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在认清不同供应链结构的情况下,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步骤,才能快速、低成本的组建供应链。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 .北京:械工业出版社,2000:98―153.

[2]胡军,彭扬.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419―443.

[3]陆建飞.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05(9):32―34.

[4]周赣,张哲辉.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J].水运科学研究,2006(1):39―42.

第5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about the selection of B2C busines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made a two-layer model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electing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established a hierarchica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selection of B2C busines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in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B2C busines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一大批B2C企业的快速发展,B2C(企业对消费者)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市场中的焦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B2C市场规模达到7 637.1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59.4%[1]。数据表明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仍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B2C企业也受到诸多挑战,比如企业营销方面的挑战以及物流配送的挑战。目前,物流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例如,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难以配送到位;配送质量难以保证,超过承诺时间、到货损坏现象时常发生;配送服务参差不齐,配送人员的素质不高、物流企业订单查询系统不完善、退货流程不完善,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2]。综上所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物流配送体系是B2C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又因为物流配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供应链能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利润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了在供应链环境下,我国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研究,这对降低B2C企业物流配送成本,促进其物流配送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类型

目前,由于国内B2C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水平都有很大的不同,其物流的配送方式也不尽相同。总结起来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是自营物流、物流外包、自营与物流外包相结合及物流联盟。其中,物流联盟是指B2C企业之间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但是,由于本文是分析在供应链环境下B2C企业如何选择其物流配送模式,所以,第4种配送模式―物流联盟会和以往的有些不同。它主要是指B2C企业与供应链伙伴的物流联盟模式,这不仅包括了B2C企业之间的物流联盟,更体现了B2C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伙伴物流紧密相连的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调整使得研究在供应链环境下B2C企业如何选取与之匹配的物流配送模式更具有意义。以下是对这4种物流模式的明确界定。

(1)自营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是指B2C电子商务企业为了自身经营的需要,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3]。

(2)物流外包模式。物流外包模式,也称第三方物流,是指B2C企业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自身没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业务,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3)自营+物流外包模式。“自营+物流外包”是指B2C企业自身虽拥有一定的物流实力,但其自身规模、资金实力等都不是特别大,达不到完全自建,这时,为了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服务于其经营,该B2C企业就会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4]。

(4)物流联盟模式。物流联盟模式是指以B2C企业为核心,与供应链上的一个或多个伙伴企业结成物流合作联盟,在合作协议框架内,通过共享信息,协调行动,互相配合,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顺畅化,以降低物流成本或提高物流效率。

2 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分析

2.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一个主要要求即是企业在选择模式时不能只从单个企业角度去进行考虑,而要重视整个供应链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其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在参考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对能够影响B2C企业选择其物流配送模式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最后确定从企业供应链管理基础、企业物流需求及社会物流环境等3个角度分析B2C企业在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时受到的影响。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 模式选择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AHP)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不仅能保证模型的系统性和合理性,而且能让决策者充分运用其有价值的经验和判断能力。然而,在遇到因素较多、规模较大的问题时,它容易出错。而模糊综合评价的优点是可以对多因素、存在不确定性、信息不充分的复杂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但它也存在不足,即评价过程太过于主观[5]。所以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成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能相互弥补两种评价方法的不足,有效突出其优点。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将评价指标体系分成递阶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然后再分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综合出总的评价结果[6]。

2.2.2 确定指标权重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两两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然后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通过对专家进行咨询,得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

可得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综合评分值,然后根据其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选出最适合本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

3 实 例

一个合理、高效、科学的物流配送模式是B2C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此对供应链环境下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以京东商城为例说明上述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1 确定评价对象集、因素集和评价集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本论文模式选择的理论与方法下,京东商城实施自营+物流外包模式是最合适的。而这也是现阶段京东商城正在进行的物流配送模式,所以,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可行性的验证。

第6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 管理信息化是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石,本文提出结合行业特点选择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通过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构建,提供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信息集成模式选择方案。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再是孤立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必须实现信息化才能融入和紧密联系在这个经济生态链中。中小企业信息化资金短缺、技术人员匮乏是事实,但面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之中,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本控制、新产品开发、市场研究、营销策略和客户服务,乃至生存至关重要。中小企业信息化刻不容缓。2005年8月,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在京成立,以“携手同行,引领中小企业信息化未来”为主题,宣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和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实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正式启动。

由于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讲,信息化已然是陌生的事物和全新的课题,无论在信息化规划还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很多困惑和狐疑。中小企业信息化变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中国地方区域经济的兴衰。

1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研究

中小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运营基本上包括了生产、供应、销售、财务、人事,甚至研发等。但限于规模,中小企业内部专业分工不细,一般一人“身兼数职”;内部管理水平由于中小企业最重“机动”弹性,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对内部工作制度化、系统化程度不足,系统的精确度与完整性较差,管理方法受资深干部主观经验影响大;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很难找到相同的运行规律,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难度。

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的行业特征,小企业资金匮乏,信息化技术和人才的不足等特点,按照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的侧重点的不同,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模式分为: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集成ERP模式、中小企业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信息CRM模式和中小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SCM模式三种:

1、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集成ERP模式,是指根据小企业的行业特征,在节约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电子商务为依托,以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管理信息化为中心,逐步分阶段实施中小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化。

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结合中小企业行业特点,深度挖掘企业的目前的信息化需求。纵观ERP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制造型企业,对于中小型内部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库存不准,材料积压与停工待料并存,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正是ERP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制造型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集成ERP模式的优势:(1)ERP时的制造型中小企业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之间的新的伙伴关系。(2)ERP更加强调企业业务流程,通过工作流程化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使得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4)ERP较多地考虑人作为资源的因素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的培训成本。(5)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 MRPII与JIT(Just-In-Time)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支持制造型中小企业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等。

2、中小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集成模式,是指根据小企业的行业特征,首先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然后逐步分阶段实施中小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化。如加入国际或国内产业链,与大企业结为业务伙伴企业等方式。

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定位很重要,中小企业作为供应链中供应商还是配套厂商,渠道商还是零售商,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目前的信息化需求。中小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SCM模式主要适应于纺织、食品等消费品行业,如服装、鞋帽、食品、百货等;机器设备的零部件加工行业,如空调、汽车零部件生产小企业。

3、中小企业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信息CRM模式,是指根据小企业的行业特征,在节约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首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然后逐步分阶段实施中小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化。在服务型行业、消费品行业、商品零售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可以首选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信息CRM模式,例如旅游公司、美容、超市商场等组织;对于其他中小企业,如果企业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最大化客户价值、推行精细营销,可以先实施CRM客户关系管理,或是实施具有CRM功能的管理信息子系统。

2 层次分析法简介

2.1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A.L.Saaty教授于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实现定量化决策问题。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各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每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也可以先进行定性判断,再赋值量化),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方案层相对于目标层和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并以此进行方案优劣次序的排序,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2.2 层次分析法(AHP)应用程序

运用AHP法进行决策模型构建时,需要经历以下5个步骤:①、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③、针对某一个标准,用和积法或方根法计算各备选元素的特征向量W(权重);向量W的分量Wi为层次单排序。④、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⑤、计算一致性指标CI、RI、CR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3 基于AHP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

1、确定总目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与建立,关系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成长。首先中小企业要有信息需求作牵引,即信息系统的实施原动力在于企业的本身。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总目标,弄清信息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多层次的递阶结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信息化模式选择考虑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经济效益、管理效益、技术要求、预算(考虑计算繁琐,实际运用时可以增加)。可以选择的管理信息化模式有企业资源计划集成模式(简称ERP模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模式(简称CRM模式)、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集成模式(简称SCM模式)。可以构建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层次结构模型

3、确定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层次结构模型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通过构造两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见表(1),确定方案层对准则层各元素的判断矩阵见表(2)。

表(1)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管理效益

ERP

SCM

CRM

ERP

SCM

CRM

预算

ERP

SCM

CRM

ERP

SCM

CRM

表(2)方案层对于准则层个因素的判断矩阵

4、构造好判断矩阵后,需要根据判断矩阵计算针对某一准则层各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是足够多个根据随机发生的判断矩阵计算的一致性指标的平均值。 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四阶矩阵的RI=0.8931,三阶矩阵的RI=0.5149。

5、计算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见图(2),和方案层对于各信息化需求因素的判断矩阵单排序,见图(3),包括方案层对于经济效益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方案层对于管理效益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方案层对于技术要求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和方案层对于预算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图(2)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图(3)方案层对于因素层(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6、根据所有的层次单排序计算的结果,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信息化模式方案)和各个各信息化需求因素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先算出BiCin,再计算ΣBiCin,总排序结果矩阵计算如下表(3),得出总排序结果见图(4)。

表(3)总排序结果矩阵计算表

图(4)总排序结果

7、构造好判断矩阵后,需要根据判断矩阵计算针对某一准则层各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虽然在构造判断矩阵B时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一致性,但判断偏离一致性过大也是不允许的。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B进行一致性检验。CI是总排序一致性指标CI=ΣBiCIi ,RI是层次总排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ΣBiRIi,最后算出CR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 CR=CI/RI,一般而言CR愈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愈好,通常认为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4 结论

基于AHP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构建,通过对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整体全面综合考虑分析,保证了在信息化基础模式及相关技术平台等的选择上具有适当的量化依据,同时明确了信息化相关影响因素,具有帮助企业高层对企业实施信息化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的能力;利用基于AHP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构建,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能较好地实现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动态一致,有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选型,避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盲目性、从众性;合理进行信息化的投入,节约了有限资金,抓住宝贵的时机,为中小企业信息化进一步深化、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农业产业化 五里明模式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但由于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其在金融资源配置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既定金融资源约束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不但要在宏观上进一步建立金融支持体系,更要在微观上建立针对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以契合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概念,试图将农业供应链的特征和供应链金融结合,以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相关融资需求。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在本世纪初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将其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方向进行研究。本节通过综述文献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理论基础。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首先是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被重视。Santomero(2000)从价值增加的中介理论出发提出供应链金融是价值增加的一个途径。James B. Rice(2003)在“Supply Chain Value Creation: Finance Meets Supply Chain”的报告中呼吁将金融工具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并对将金融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进行了展望。接着,学者开始关注供应链金融的实践。Allen N. Berger等(2004)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采用供应链金融的初步构想。Leora Klaooer(2005)分析了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机制及作用。杨绍辉(2005)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角度,介绍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型企业的内容和操作模式。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供应链金融的本质。Aberdeen(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关注嵌入供应链的融资和结算成本,并构造出优化供应链成本流程的方案。闫琨(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灵活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融资模式。Michael Lamoureux(2008)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为满足供应链上各主体的融资需求,根据供应链特点对供应链上现金流统筹安排,降低供应链运行交易成本的一种结构融资。

(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类理论:委托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结构融资理论。委托理论认为供应链金融可减少产业链条上各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金融机构与融资主体由此引发的借贷矛盾,并降低金融机构的逆向选择和融资需求方的道德风险。供应链管理理论指出供应链金融是对供应链管理中资金流研究的深化,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主体资金筹措和现金流的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各个节点上的流动性,实现资金在供应链条内部良性循环和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模式创新的一种,通过各主体相互协调和优化设计,简化了融资审批手续,优化了融资程序,增加了资产专用性,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交易成本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提高。根据结构融资理论,供应链金融使企业将拥有的未来现金流剥离,作为标的进行融资,通过对融资方式进行设计、组合,使项目的融资得以实现。

二、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适用性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融资支持,本节从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出发,分析了农业供应链各部门的融资需求,以及供应链金融是如何满足这类融资需求的。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为“中心化模式”和“中间化模式”。 “龙头企业+农户”是“中心化模式”的基本形式。该形式下,“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组织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承担市场风险, “农户”进行小规模分散经营,不参与最终的市场活动。为解决其中存在的经济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一些不同类型的中介机构介入农户与企业间的经济活动,使“中心化模式”转变为“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农户”的“中间化模式”。该模式中的“中介机构”一般由有共同利益且相互熟悉的“农户”组成,不仅在 “农户”间、“中介机构”与“农户”间建立起了熟人监督,减少了违约,实现了“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顺利收购,也使“农户”可通过中介机构与企业进行平等对话,表达利益要求。以上两种类型将农产品供应的上、中、下游部门整合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供应链(图1)。

图1 农业供应链的简化模型

(二)农业供应链各部门的融资需求

在农业供应链中,农户经济实力最弱,极易出现资金缺口,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但农户贷款存在着且金额小、笔数多、周期长、回收慢、缺乏担保等不利因素,使其服务成本较高。因此,金融机构多退出成本收益严重不均衡的农户贷款,从而造成了农户融资困难。

由于担保较弱、信贷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金融机构对中介机构的贷款较为谨慎,不会愿过分冒险发放贷款,加重了中介机构的融资难度。

龙头企业和中介机构在供应链体系中,既是农产品生产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进行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由于农产品的收购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需要两部门在短时间内向上游环节支付大量货款,同时在销售环节,农产品存货会占用一定资金――以上两个环节中都存在资金紧张,甚至会出现资金缺口。

(三)供应链金融对融资需求的保障

根据上文分析,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下,涉农融资仅对贷款对象的财务状况和担保进行单独考察,使涉农融资风险大、成本高,抑制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我国农村“贷款难”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惜贷”的问题,也存在农业经营部门不到合适的贷款品种而“惜借”的困境。

供应链金融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供应链金融不但创新了融资模式,为涉农融资提供了便利,而且降低了涉农融资的风险与成本,促进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融资支持。

在供应链金融条件下,金融机构评估的不仅是单独的企业或个人,而是供应链的各环节。金融机构根据农业供应链的竞争力,特别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的信用水平向融资对象进行授信,把融资对象与其他部门间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或货物作为融资担保品,借助农业供应链中各部门的业务关系,将融资对象与供应链的其他部门组织实施信用捆绑,龙头企业要承诺为融资对象准担保责任,其他部门同时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这些措施突破了传统融资模式下信用评级、担保制度的制约,将资金注入到实力较弱的农户和中介机构、现金流紧张的龙头企业中,有效增加了农业供应链的资金供给。

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信用捆绑发挥了核心作用。由于龙头企业和其他部门对供应链中的融资对象承担了连带责任,担保企业会对融资方加强监督,为银行提供其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帮助银行过滤和筛选客户,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获取成本过高的问题,降低了信用风险。

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部门集中,可以集中发放涉农信贷,实现业务的批量管理,节约了放贷成本。同时可利用供应链各部门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诸如龙头企业帮助催收贷款的新型合作模式,降低监管风险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三、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国内实践

供应链金融理论的发展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提供新的空间。本节以黑龙江龙江银行的“五里明模式”为典型案例阐述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实践。黑龙江龙江银行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政府+科技+信托”的 “五里明模式”。该模式有效控制了农村金融常见的风险问题,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五里明模式”参与主体及运行模式

“五里明模式”的参与方涉及多个主体,包括农户、合作社、当地政府、龙江银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粮集团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

首先,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由单一农户生产转变为专业合作社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其次,银行与合作社签订协议,以合作社股东发起人代替农户成为承贷主体,公司或农户提供连带保证责任,并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方式;再次,农民合作社与中粮签订粮食购销合同,中粮收购合作社农产品,以订单解决粮食的销售渠道;然后,银行再与中粮肇东签订协议,由中粮肇东协助银行从粮食收购款中代扣合作社贷款本息,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封闭运行;此外,银行与中粮信托合作,创新抵押品扩展机制,为合作社发放贷款,与东北农大合作,对相关农业生产供技术指导,定期灾情预警预报和防控措施;最后,政府为合作社提供基础建设和大型农机具的支持。

(二)“五里明模式”的实施效果

各主体之间有机结合,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带动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各方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对中粮公司来说,推动了订单农业的发展,稳定了粮源,降低了财务费用,便于实施低成本战略。对大部分农户来说,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可从事其他经营。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种植大户来说,身份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收入水平得到提升。对借款主体合作社来说,其融资门槛降低,议价能力增强。对银行来说,龙江银行对该区域累计投放贷款2000余万元,贷款产品收益率达到8%以上,带动了银行间接受益的增加,并在低风险下,开拓了新业务品种,增加了客户群,带动了储蓄、银行卡等业务量的增加,提高了银行创收能力,差异化经营策略得以实施。对政府来说,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约1/3当地农民向城镇化转移,其余1/3被吸纳入社劳动,1/3发展畜禽养殖。对科技部门来说,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对保险公司及信托公司来说,拓展了新业务,增加了收益。

(三)“五里明模式”的启示

“五里明模式”为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范本,其创新之处对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有借鉴意义。

一提高农民的合作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 “五里明模式”中,镇政府成立了胜利农业公司,胜利农业公司下设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弱势地位得到改变。同时,龙江银行将胜利农业公司及其合作社作为客户,开发了“农信通”等信贷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使龙江银行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大为降低。

二是创新农村抵押品,增强合作社融资能力。中粮信托利用信托的财产隔离制度功能,以玉米种植合作社为借款主体,为龙江银行发放的贷款设计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和“鱼塘承包权信托”,并利用信托受益权质押为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解决了合作社贷款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合作社的融资能力。

三是降低农业信贷风险,参与主体实现共赢。镇领导和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作为股东都须与龙江银行签订个人担保合同,为贷款承担连带责任,有效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中粮集团与合作社签订订单,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稳定了粮源;龙江银行通过中粮集团的资金账户划拨资金,确保信贷资金的封闭运行,较好防范了信贷风险。

四、促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五里明模式”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树立了范本,但在全国推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农业保险机制缺位、法律和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已被发现并逐步改善,但是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设计要求高

供应链金融的多主体性、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地域性,对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模式涵盖多个主体,需要对融资方式进行设计、组合,使各主体既分工明确,又都要受到激励,才能实现共赢,实现项目融资。其次,由于我国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农业产业化路径各具特点,加之我国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设计必须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不同特征进行创新。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基于货权、债权抑或是连带责任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设计是个难点,需将相关金融原理和我国“三农”问题相结合,才能设计出较为完善的模式,使得供应链金融有效的支持农业产业化。

(二)核心龙头企业的作用弱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龙头企业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环节,但根据已成熟的“五里明模式”,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政府,而非企业。这反映出,现阶段核心龙头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中仍从属于配角。事实上,核心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供应链中与其他主体之间联系最为紧密。从核心龙头企业自身而言,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力,供应链金融工具的运用得当对于稳定其原材料供应有积极作用;从其与农户关系来看,作为买方其有充足的激励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比金融机构更能了解农户及市场的具体情况;从其与银行关系而言,由于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户贷款风险较高,发展缓慢,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由于核心龙头企业大都拥有良好的信用资质,为整个农业供应链注入了信用,才使得银行的放贷得到保障。此外,核心龙头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与当地政府和技术服务机构有着良好的互动。因此,核心龙头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需加强

农村产权制度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和除土地以外的其他产权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产权制度。对于产权制度,不仅是一种财产保护权利,同时也是农业资源和农村中的资源实现资本化的一个基础。在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农村有效抵押品不足问题凸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试点工作虽已在部分地区开展,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农村地区土地在集体所有制的框架下难以得到有效流转,不能成为有效抵押品,造成了农村有效抵押品不足的现实。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创造性的发现和利用农村有效抵押品成为供应链金融能够实施的关键。虽然“五里明模式”中,龙江银行与中粮信托合作对抵押品进行有效创新,使得供应链金融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可以顺利进行。但是,仅靠创新而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会使推广成本增加,难度增大。因此,必须从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并有相应的法律制度配套,使得产权的自由流动有法可依。这样,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或能有较大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影,朱盈盈.多方合作下的农村供应链金融[J].农业经济,2010,(10)

[2]贾彦乐.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J].现代金融,2008,(04)

[3]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08)

[4]王夏阳.契约激励、信息共享与供应链的动态协调[J].管理世界,2005,(04)

[5]谢斯儒.供应链金融应用于“三农”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经济视角,2011,(09)

[6]宋雅楠,赵文,于茂民.农业产业链成长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机理和案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1,(03)

[7]满明俊.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比较与金融服务创新――基于重庆调研的经验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1,(07)

[8]关喜华.“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龙江银行农业产业金融创新的调研分析[J].银行家, 2011,(11)

[9]马九杰,周向阳,蒋逸,张永升.土地流转、财产权信托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龙江银行“五里明模式”剖析[J].银行家, 2011,(11)

[10]林至颖.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战略思考,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第8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共享;集成;培训 

 

 

1 绪论 

c类物资概述:abc管理又称巴雷特分析法,把企业的物资按其金额大小分为a、b、c三类,然后根据重要性分别对待:c类物资为品种多,实物量多而价值低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10%,而实物量不低于50%。 

c类物资品种广泛,包含大部分备品配件、机电产品,日用电器、电料、仪表、杂品等近十万种品种。 

2 加强企业c类物资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油田进入采油后期阶段,成本控制成为管理的重中之重,采购已从战术地位提高到战略地位。c类物资的采购管理、成本控制也提到重要议程;因此必须研究总成本最优的采购管理方法。 

3 c类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问题 

3.1 采购批量小,供应商不愿提供物料 

从油田物资管理角度,希望达到零库存,通常做法是建立供应商寄售储备。而因c类物资品种多,单件数量较小,供应商资金占用加大,这样很多供应商不愿意提供物料。因为一般供应商也重视批量订单,以降低制造、物流成本。 

3.2 供应商的数量多,实力参差不齐,采购成本过高 

由于供应商的数量多,综合实力良莠不齐, 使得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导致物资来源分散, 企业平均购买力下降 ;物流路线交叉过多,物流成本过大,从而造成企业资本流失。 

3.3 采购制度、流程不合理,采购人员的个人问题 

采购规范化较低,缺少采购策略方面的研究。业务人员往往陷于处理反复、繁琐事务泥潭,对市场产品质量、价格信息(反馈)的掌握与实际变化滞后或脱节。采购计划缺少预见性,导致多次重复采购。产生效率低的现象。 

4 成本控制思路 

4.1 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有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要全面改善和提高这些关键要素,尤其是及时供应,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源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相互依存的供应链关系,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供应部门可以快速得到所需。通过有效协作,达到总成本最优的目标。 

4.2 供应商的管理与信息共享 

对于c类物资,在网络供应商的引入和采购上不能一味要求厂家直购,应注重对供应商,企业内部,整个流通渠道的有效整合。物资部门与供应商要实现信息共享。我们应抛弃那种认为企业信息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其能够获得竟争优势的关键的固有想法。企业信息共享应该是双方对于采购物资的需求及供给的信息。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信息处理系统密切联系,积极交换数据,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信息共享,采购方减少存货,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订单响应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统一配送,甚至共同配送,提高配送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使合作双方都受益。 

4.3 着重提高计划整合能力 

首先是提高资源市场分析水准。根据油田所需求的物资品种,分析资源市场情况,包括对资源分布情况、供应商情况、品种质量、价格情况等。资源市场分析的重点在于了解市场状况,把握价格的变化趋势,为采购提供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有利的采购环境,增强采购计划对采购的指导性。 

基层对局部信息的掌握程度优于上级供应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供应站、点的能动性,通过集思广益提高计划准确性和预见性;在此基础上编制常用物资消耗目录。把提高常用物资的计划准确率作为工作重点,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5 预想实施解决方案所能带来的成本效益 

5.1 采购成本将会明显降低 

当“集中采购和统一采购”系统实施后,其采购成本将会大大降低。首先集中大批量采购,议价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又避免重复采购,又可以优化采购的物流路线,降低了整个采购链的成本。 

5.2 采购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在优化供应商的基础上,基于电子采购的实施,物资部门将会降低采购的复杂程度,采购订单的处理时间也会降低,内部的员工满意度也将会提高。 

5.3 供应商的满意度将会提高 

统一的流程,标准的单据意味着更公平的竞争。集中化的采购方式更便于发展战略性的、作为合作伙伴的商业关系。从电子采购系统推广角度而言,供应商更欢迎通过简便快捷的网络方式与采购部门进行商业往来,分享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从而达到共同降低成本、共同增强竞争力的双赢战略效果,保证了产品的供应。 

第9篇: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前因变量;合作关系;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atic framework, the article divid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into three main aspects that can be controled, can be balanced and uncertainty, and then reviews former research about above three asp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earch is more abundant. But, the research on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a partnership is less and more scattered, which is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antecedents; partnership; supply chain

供应链合作关系一直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课题,合作的关系质量直接影响着供应链协同效应的发挥和整体价值的实现。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影响因素,学界研究从不同角度各有涉及,成果比较丰富,但比较分散,甚至稍有分歧;而现实中,供应链或联盟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却不乐观,Park & Ungson(200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40%~70%的联盟网络未达到预期的绩效而最终失败。基于此,本文对供应链合作关系影响因素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 供应链合作关系概念

对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概念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代表性的研究有:Buzzell(1995)认为合作关系是,在没有共同所有权的条件下,买方和供应商应就相关事项达成一致协议,同时双方企业由此结成合作的纵向集成系统;Maloni(1997)认为是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Baker(2002)指出供应链合作关系是长期亲密的供应商关系,当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时,各方面能够通过调节达成一致。国内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指出,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和效益,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减少整个供应链产品的库存总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绩效;马士华等人(2005)将供应链合作关系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张莹(2011)认为,可将供应链合作关系理解为一种组织与组织间的合作意愿,一种类似于人与人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所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并依靠契约等手段维系。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供应链合作关系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和效益。

2 供应链合作关系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输出是系统要素、要素间联系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供应链系统的合作效果受节点企业自身素质、节点企业间协调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因素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来源于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初始企业自身的可控制因素;第二类来源于合作企业双方互动过程的可协调因素;第三类来源于供应链企业之外的环境、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

2.1 合作关系形成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影响因素主要从选择匹配的合作伙伴开始,对合作伙伴的要求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大类。

2.1.1 企业显性因素。合作伙伴选择时主要考虑其活跃程度、市场实力、技术水平、生产能力、销售网络、市场主导地位等,这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主要分为供应商选择因素和销售商选择因素。

对供应商选择因素:Dickson(1966)通过分析170份对采购人和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认为质量是影响供应商选择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交货、历史效益、保证、生产能力/设施、价格、技术能力和财务状况等因素;Weber et al(1991)梳理了74篇相关供应商选择文献后发现,价格是讨论最多的,依次是交货、质量、生产能力/设施、地理位置、技术能力等;Sethuraman et al(1998)认为产品的供应能力(包含有产品品质、新产品开发、完整的产品线)及产品周转率是影响伙伴关系的主因;Yahya et al(1999)通过对16位富有经验的经理和主管的调查,发现影响因素依次是:交货、质量、设施、技术能力、财务状况、管理和响应因素,与Dickson的评价差别不大。国内研究代表性的是:谌述勇、陈荣秋(1998)通过对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及其20家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调查,认为对供应商的评价应依据质量、交货期、批量柔性、交货期与价格的权衡、多样性等方面的水平;马士华(2005)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业绩、业务结构与生产能力、质量系统和企业环境。可以看出,成本、质量和交货能力等是选择供应商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影响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基本显性因素。

对销售商选择因素:学者Heide(1988)、Mohr(1990)研究表明,制造商在选择销售商时,着重考虑的影响因素有:销售能力和销售成本。Sethuraman et al(1998)认为声誉、市场渗透能力(包含有技术能力、对市场的专业知识、存货管理、控管能力)及财务能力是影响伙伴关系的主因。赵晓烃(2002)总结出制造企业选择分销商通常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分销商的市场范围、产品政策、地理区位优势、产品认识、预期合作程度、财务状况及管理水平、促销政策和技术、综合服务能力等八项因素。

2.1.2 企业隐性因素。除了显性要求因素外,一些隐性因素也是企业选择伙伴比较看重的。如綦振法等(2002)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指出企业文化也是供应商选择评价的一个维度。高陆等(2003)则强调企业信誉是影响企业间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张秀萍(2005)提出基于产品特点和量级匹配等原则来选择供应商和客户,发现企业文化、信誉、信用状况是选取合作伙伴的重要依据。张岳松(2005)认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组织结构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等是良好关系建立的基础。宋华等(2007)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本身的文化背景和处事方式最终影响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发展方向。鲍尔索克斯(2007)认为成功实施关系的关键是明智地选择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应该具有一致的文化、相同的战略眼光和相互支持的运作理念。付丽茹(2008)则验证了活力型企业文化、柔性组织结构、企业声誉三个因素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以上研究关注了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信誉、企业组织结构、高层支持等对形成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

2.1.3 核心企业因素。每一个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企业起主导作用,核心企业影响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占有率、主导产品结构等,此外还应包括商业信誉、经营思想与合作精神、组织结构和文化凝聚是供应链合作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具有优秀文化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把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辐射到其他合作企业,价值观可以作为连接节点企业的无形纽带,文化中呈行为形态的员工工作方式、社会交往习惯、应付的方式则会对企业合作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马士华,2000)。

2.2 合作关系的稳定、持续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对任何系统,稳定性都极为重要,一方面稳定性是系统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并在社会系统和自然界广泛存在,另一方面不可控或不稳定的系统在实践中长期维持较困难。对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持续因素,本文从关系稳定因素、稳定方法以及关系协调出发,对合作关系稳定、持续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2.2.1 关系稳定性研究。Inkpen & Beamish(1997)提出伙伴关系的稳定指彼此间关系未发生无法预料的突然终止;刘益等(2006)将关系稳定性定义为供应链各企业间寻求发展亲密的交互关系以通过协作和协作努力创造价值的倾向,这种协作和协作努力使双方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产生了协同效应。可以看出,稳定性强调了关系的维持和密切程度。合作关系稳定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合作关系稳定性影响因素:Wilson(2001)提出一些促使伙伴关系成功的变量主要包括:信任、社会性契约、替代的比较程度、共同目标、全力/依赖、技术、适应性结构性契约、合作以及承诺等;Fynes(2005)认为,节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通过供应链平台来共享信息和获取资源,企业间的交流、协作、承诺、适应性、相互依赖性和信任等,对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和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刘朝刚、马士华(2007)认为信任是合作保持稳定的基础,关系密切度是维持合作稳定的重要因素,合作者满意度对合作稳定性有决定性影响,网络效应及“套牢”对合作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陈新平(2008)增加了信息协调是供应链稳定的必要因素的观点。林方(2007)通过修正传统的Logistic模型,综合考虑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于红莉等(2011)认为,供应链企业间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共享程度直接决定着供应链的稳定程度。以上研究关注了信任关系强度、关系密切度、合作满意度、网络效应、信息共享、依赖程度、参与程度、沟通程度等特征对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提高稳定性方法:应保胜等(2005)提出增加需求预测的时间区间,有效抑制牛鞭效应,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权小锋等(2007)经过仿真研究,认为在供应链中通过互惠利他型企业的行为扩散,能使企业间合作达到一种稳定状态,且能提高供应链整体盈利空间。Marko & Borut等(2008)应用线性控制理论研究库存策略、订货策略以及需求预测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张文静等(2007)提出利用不同的库存策略并选择合理的订滑参数能够减小需求放大程度,对提高供应链关系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王海燕等(2007)建立多级供应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模型,通过差分方程组的解分布判断系统稳定性。IP et al(2011)应用系统动力学和移动平均数测量供应链绩效和稳定性。王晶等(2010)将信息更新频率作为重要参数,建立可延期交货与不可延期交货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库存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仿真方法确定了系统的稳定区间。以上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关注提高关系稳定性的方法。

2.2.2 关系协调研究。交易费用理论是供应链合作关系形成的一个理论基础,其两个假定前提是: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实证研究也发现,决策不确定性、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交往双方的近似程度是影响合作关系重要要素(Lee, Pae & Wong,2001)。为此,尽可能降低合作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保证利益分配合理,促进合作关系的稳定、持续发展,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

协调行为机制研究:Sahin等(2002)认为集中式的供应链往往可以采用集中决策来协调, 分散的供应链由于成员较多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协调机制(如契约、承诺等)来满足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分布式决策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可细分为委托理论、价格协调机制、合同机制、库存控制机制四类(邱灿华等,2005)。朱顺泉(2004)认为限制新加盟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的解决措施是实施负激励,即在合同中规定违约惩罚措施,使得合作成员的违约成本大大高于所得利益,从而促使供应链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廖成林(2004)、孙洪杰(2006)等提出构建均势供应链的构架可以减小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转换成本,有利于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

协调利益重要性研究:共同的利益、利益分配是供应链合作最重要的动力,也是影响合作关系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陈勇,2009)。合作利益分配不均是导致产品合作开发失败的六大因素之一(Bruce,1995),合作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李瑞涵等,2002)、公平性(李辉等,2008)是维系长期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关键因素。卜祥龙(2012)也论证了农产品供应链利润分配是否公平与合理是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能否形成稳定、长久合作关系的关键。

协调利益机制研究:国外学者多从最小成本的角度来评估利益分配问题。例如Gavirneni(2001)研究了包含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销售商的典型的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Ilaria Giannoccaro(2004)通过改变契约参数实现合作利益合理分配。国内学者则以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居多,张炳轩等人(2001)提出了一种供应链分配模型,指出团体惩罚机制对供应链产出的分配契约起有益的补充作用,可以克服搭便车问题,达到帕累托最优。叶怀珍等人(2004)设计了按投入资源多少、承担风险大小及效用乘积最大分配收益的四种方案的利益平衡机制。柳键、马士华(2004)基于博弈分析,通过合约比较探讨了利益共享合约的优越性。齐源、张琼(2006)以供应链管理中最小库存成本模型为基础,探讨合作企业最优利益均衡的实现机制。李晓辉(2010)通过建立基于多人合作博弈的利益分配模型构建了利益分配的机制和方案。于红莉、卢文思(2011)提出了设计供应链利益调节机制和公平分配机制应该遵循的原则。施晟等(2012)提出应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建立合理的合作剩余分配机制,使人力、物力和智力资源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实现有效配置,并通过明晰的产权界定实现激励相容,从而让交易各方都有积极性维持供应链的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协调的目的,是达到合作各方行为的协同状态(曾文杰,2010),使资源得以统筹安排配置,共同承担风险、分担收益,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这是供应链最本质的问题。从这一角度上说,协调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合理的协调行为、利益机制是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持续的重要因素。

2.3 合作关系支撑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学者们开始关注不确定环境对合作关系的影响,如Chung-Jen chen(2003)、John et al(2000)指出伙伴特征和联盟形式的选择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alakrishnan et al(1986)指出技术的发展对供应链企业合作中有效信息沟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Cannon et al(1990)研究了市场结构对供应链合作稳定的影响,指出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合作关系极不稳定,而对于竞争程度很小的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就比较稳定;陈莹等(2008)发现,融资环境的恶化可能会使得在合作关系中处于优势的企业利用其所处的有利地位减少对本企业资源的占用,甚至更多的占用合作方的资源,以减少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从而降低了合作关系的公平性,导致合作关系的不稳定。

3 结论和展望

综合所述,现有文献对合作关系建立之初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丰富、系统;对合作关系的稳定影响因素看法基本一致,包括信任关系强度、关系密切度、合作满意度、网络效应、信息共享、依赖程度、参与程度、沟通程度等因素;对于如何提高稳定性方法,从供应链系统视角和关系协调的博弈论视角进行研究。总体来说,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也说明了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但需要指出的是,文献对关系协调机制对合作关系的影响机理、外界环境对合作关系的影响研究比较少,可能与环境的不可控性较强有关,需要以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ruce M., et al. Success factors for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a study of supplier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J]. R & D Management, 1995,25(1):33-44.

[2] Baker G, et al. 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1I7):39-84.

[3] Buzzell R. D., G. Ortmeyer. Channel partnerships streamline distribution[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5(36):85.

[4] Chung-Jen Chen.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and Partne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hoice of Alliance Fo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21(2):115-124.

[5] Fynes, B., C. Voss, S. de Búrca.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quality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5,96(3):339-354.

[6] Frohlich M T, Westbrook R. Arcs of Integratio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1,19(2):185-200.

[7] Ip W H, Chan S L, Lam C Y. Model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J].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 2011,111(8):1332-1354.

[8] Inkpen A C, Beamish P W. Knowledge, Bargaining Power, and the In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1):177-202.

[9] Ilaria Giannoccaro, Pierpaolo Pontrandolfo.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4,89(2):131-139.

[10] John. T. Mentzer. Soonhong Min, Zach G. Zaehria. The Nature of Interfirm Partnering in Supply Chain[J]. Management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0(4):549-568.

[11] Lee D., J.H. Pae, Y.H. Wong. A model of close business relationships in China (guanxi)[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35(1/2):51-69.

[12] Maloni M. J., Benton.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 Opportunities for operations resear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7,101(3):419-429.

[13] Marko J, Borut R. The Effect of Replenishment Policies on the Bullwhip Effect: a Transfer Function 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184(3):946-961.

[14] Mohr J, Nevin J. R..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marketing channel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54):36-51.

[15] Park S, Ungson G. Interfirm Rivalry and Managerial Complex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Alliance Failur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1,12(1):37-53.

[16] Sahin, F., E. P. Robinson. Flow coordin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 review, im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Decision Sciences, 2002,33(4):505-536.

[17] Yahya S., B. Kingsman. Vendor rating for an entrepreneur development programme: a case stud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9(5):916-930.

[18] 卜祥龙. 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的利润分配博弈分析[J]. 物流技术,2012(17):338-342.

[19] 陈莹,李心丹. 不同经济环境下企业间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 求索,2008(8):20-22.

[20] 陈勇. 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因素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9(11):113-116.

[21] 谌述勇,陈荣秋. 论JIT环境下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J]. 管理工程学报,1998(3):48-54.

[22] 付丽茹. 供应链合作关系及其隐性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2008.

[23] 高陆,童秉枢,等. 供应商评价体系及方法[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2):295-298.

[24] 刘益,曹英. 关系稳定性与零售商感知的机会主义行为――直接影响与供应商承诺的间接影响[J]. 管理学报,2006(1):64-69.

[25] 刘朝刚,马士华. 供应链合作的稳定性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238-240.

[26] 柳键,马士华. 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4(1):85-87.

[27] 李瑞涵,赵强,吴育华. 合作理论及其稳定性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35(6):715-717.

[28] 李辉,李向阳,孙洁. 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问题研究现状评述及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08(2):148-151.

[29] 李晓辉,周永源,高俊山. 动态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2):27-31.

[30] 廖成林,乔宪木. 虚拟企业信任关系:决定因素与机理[J]. 重庆大学学报,2004(5):139-142.

[31] 林方,黄慧君.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完全依赖关系的稳定性研究[J]. 工业工程,2007(1):43-47.

[32] 权小锋,尹洪英. 基于互惠合作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机制研究[J]. 物流技术,2007(8):158-163.

[33] 齐源,张琼. 基于不同信息模式的供应链合作企业利益均衡探讨[J]. 情报杂志,2006(3):75-76.

[34] 邱灿华,蔡三发,沈荣芳. 分布式决策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实施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5(5):126-130.

[35] 宋华,徐二明,胡左浩. 企业间冲突解决方式对关系绩效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2008,21(1):14-21.

[36] 孙洪杰,廖成林. 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114-115.

[37] 王海燕,古贞. 多级供应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模型的稳定性[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397-402.

[38] 王晶,唐灵,王寻. 信息更新频率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J]. 系统工程,2010(3):33-39.

[39] 曾文杰. 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

[40] 张炳轩,李龙沫,都忠诚. 供应链的风险及分配模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9):92-95.

[41] 张文静,王海燕. Bowman库存策略下的供应链稳定性及需求放大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293-29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