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实践;课程体系;高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39-02
音乐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整个教育过程必然具有较强的参与特征。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对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1]。在此基础上,根据《指导方案》要求,2006年11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这些必修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中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实践这一环节,例如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的课程指导纲要中,在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中关于课程基本内容就提到了“辅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策划、组织、辅导课外学生乐队、合唱队等音乐社团及音乐主题活动,以及策划、组织、辅导社区的群众性、社团性的音乐活动”。[2]《指导方案》中关于实践的环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和科研实践。其中艺术实践活动基本涵盖大学四年的每个学期,结合紧密课堂教学,其意义非比寻常。
一、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问题
虽然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参差不齐,而且有一些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和普遍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普及到每位学生,无法做到公平参与;而有的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实践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这样艺术实践的作用不但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反而逐步偏离了轨道,无法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其次,缺乏专人负责和指导,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高等师范院校都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但是往往是要开展活动才临时想策划、出节目,学生虽然在活动中也能得到锻炼,但是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梳理,更无从谈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怎样避免再出现同类问题,并能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再次,没有专项活动经费,也未形成考核和评价系统,无法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想要开展得更加积极有效,必要的约束机制应该配套实施,另外艺术实践需要相应的活动专项经费,目前这在很多高师音乐学专业还没有实现。综上可见,在高师音乐学专业构建艺术实践课程体系可以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规范的教学行为,对于完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而有益的补充。指定艺术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成立教研室、活动小组或活动中心,并由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牵头负责,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参与才能使教学相长。
二、构建艺术实践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形成双轨体系,互为补充,旨在培养复合型音乐师资力量,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定位于既能教能演,又能参与宣传、组织、参与、排练等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协调合作、自主创新等相关综合能力。
2.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由于艺术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这一体系形成了自身的特点:①与技巧课、个别课、小组课形式不同,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参与者与受众多为群体,其方式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自由,空间也更为开放。②技巧课或专业理论课等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而艺术实践课程体系则融入多元的文化因素,为校园生活和专业学习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③艺术实践课程体系为多学科交叉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3.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内容。高师音乐学专业参与完成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是与学生的多方面素质息息相关的,而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正是构成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①专业技巧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是音乐表演中相依相存的两个方面。技巧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3]。如《声乐》、《钢琴》和《中外乐器》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关注演唱、演奏技巧的掌握,歌曲乐曲的完整演绎,更可以将演出实践时出现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舞台表现能力的学习穿插其中。将技巧学习与音乐表现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随之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加强。②艺术实践知识储备。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必须通过人声歌唱、乐器演奏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欣赏者,以实现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3]。对音乐学专业学生来说,走上舞台进行表演这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里涉及到的相关艺术门类和手段非常之多。这些方面的内容如能补充进艺术实践课程体系,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成为真正意义的多面手,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③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方案》在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培养规格中提到: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具有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1]。教育部2002年就出台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以及高等院校的各个阶段,对于积极开展经常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些活动怎样走近学生,符合他们生理、心理的需要,能够感染熏陶他们,没有创新思想和能力肯定是不行的。想要成为合格的素质教育工作者,不只是要自己能唱能弹,还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各种艺术活动的宣传、策划、组织、排演等环节,而这正是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最具创新意义和价值的内容。
三、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考核办法
目前大多数高师音乐学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尚未形成规范有序的课程体系,这对于艺术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无法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因此艺术实践课程体系还需要形成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1.具体实施细则与活动计划。为了确保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年级制订不同的艺术实践活动计划,并写入教学内容,规定完成不同等级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非常必要的。课程可分为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两部分,采用二者相结合的办法,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二者配比及内容。如第一学期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为:新生专业汇报、观摩其他年级的教学音乐会和班级汇报等,可酌情适当增加模拟排练及理论课的比重。2~6学期每学期内容包括:班级教学观摩、分专业教学汇报、基本功比赛及颁奖晚会、艺术展演等。第7~8学期可以安排毕业晚会等。这些活动计划和细则的实施都要细化到每个学期并实行问责制。
2.考核办法和评价机制。为完成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形成有约束力的考核办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首先,要确保每位学生的公平参与,定期组织考核。其次形成必要的评价机制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作用。每次活动之后,可根据活动情况开展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专业教师点评和艺术实践指导教师综合环评等方式。一方面要求学生就本次艺术实践活动参与的情况提交书面报告,另一方面要求每个节目的指导教师根据本次活动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最后由专门负责指导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师综合评价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制订下一步的提升空间和目标。
高师音乐学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并且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这一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师音乐学专业构建艺术实践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与课堂教学的双向互补作用,完善教学体系,并通过有效地激励和考评体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6.
一、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法援网络。2006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纵横相交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到2008年10月,在纵向上,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为骨干,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部为支点、村屯(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为辅助的四级工作体系已经形成。目前,我市包括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内共计11个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81个,法律援助联络员756名;在横向上,与市残联、妇联、总工会、老龄委协作组建的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下岗职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达到26个,设立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在押在教人员及农民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29个,横向援助体系基本覆盖了弱势人员集中的主要群体。据此,纵向到达村屯(社区),横向涉及各主要弱势群体,我市法律援助纵横相交工作网络已基本成形。
1、在纵向上规范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和人员建设、提升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确保法律援助深入基层,扶助百姓。
2、在横向上加大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各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保证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覆盖范围。
3、在整体上强化法律援助网络的管理机制,形成综合优势。强化各法律援助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以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提高各机构的协作协调能力。同时,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机制,并将其延伸至各法律援助工作站。
二、协调相关机构,营建综合优势。2003年我市即成立了由23个机构和部门参与的“牡丹江市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公安、检察、法院、民政、劳动、建设及工、青、妇、老、残等部门或社团积极参与、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保证和促进了我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法律援助中心分别与市妇联、残联、总工会、老龄委及劳动局、建设局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在援助对象确认、协作程序、信息互通及考核办法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办法,法律援助的综合运作局面得到基本体现。
三、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援助能力。目前,我市两级法律援助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残联、妇联有少量的经费补贴,社会资助因法律援助基金管理体制问题在我市(包括我省)尚未进行。就政府法律援助经费投入而言,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年的拨款数额处于全省平均值之下,每年八万元的法律援助经费不能满足市法律援助工作的需求,我市援助律师办案补助费因资金问题尚未执行省财政厅和省司法厅的补助标准,在全省处最低标准状态,从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同时,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市法律援助中心基础建设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影响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件的发展步伐。从我市所属县(市)、区的经费投入而言,各地经费投入不足且极不均衡,城区和个别县(市)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极少,甚至无经费,严重制约了法律援助业务的开展和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下一步的工作构想和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各级政府的年度预算资金投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基本需求。市、县(区)政府应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法律援助的实际需求确定经费数额并逐年增加,对此,一方面我们将积极争取,以优质、高效的工作和良好的业绩争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向人大、政协汇报、求得帮助和支持;
二是专项法律援助经费的适时给付,确保重点工作的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到二十二件“利民工程”之中,1200件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仅市法律援助中心就需要二十六万元的办案经费,而2010年市财政的预算仅为八万元,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
三是强化宣传力度,广开法律援助资金的渠道。对此,一方面我们将与残联、妇联等行业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其机构中的专项资金,补充专项援助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得企业界的支持和赞助,同时积极对上争取资金。
四是挖掘资源潜能,优化人员结构。200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与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大学和博大律师学院协作,依托其人才优势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了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并直接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收效显著。各县(市)、区也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本地的法律人才资源,吸纳公、检、法离退休人员和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员充实法律援助队伍,尤其是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有效的提高了基层法律援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和强化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五是规范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行为。制定“法律援助志愿工作细则”和“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其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渠道、程序,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咨询、非诉、调解及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我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后劲。
六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数量,充分挖掘社会法律援助人才资源,主要是公、检、法、司的离、退休人员和法律专业但目前非政法机关人员,充实到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质量,直接面对援助对象,直接服务于基层百姓。:
七是与我市的大专院校建立起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常效机制,以工作目标、日常考核等方法,全面调动、运用其内在法律援助资源,参与法律援助的日常工作和大型活动,增强法律援助的整体实力。本文来自
八是召开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会议,对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人进行调整和明确,今年8月,我们将组织召开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例会,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协调人。同时根据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部门协调的办法和程序。
一、加大“三农”贷款投入,提升支农服务水平
该县农信联社立足服务“三农”宗旨,明确市场定位,发挥贴近农业,贴近农民和扎根农村特点,不断创新和服务,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农双赢。一是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延伸拓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拓展服务领域,突破传统狭隘的“小三农”思维定势,向“大三农”思路转变,大力支持优质稻、生猪、油菜、柑橘等生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二是狠抓贷款营销,提高信贷有效投入,把营销贷款与信用社利息收入和经营效益捆绑考核,提高员工营销工作积极性,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0亿元。三是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相继推出了小额商贷信用授信、抵押授信、中小企业授信、房地产抵押授信贷款,开办了林权抵押、社团贷款、妇女创业、农机专项贷款等信贷品种,对各类证照齐全,经营效益好,无不良记录的木材、竹木加工及销售、烟花制造、玻璃制造、大米加工、苗木花卉种植等特色行业开办了信用授信贷款,并按行业、区域和规模分别确定授信额度。同时,加强信贷服务,对信用社放宽审批贷款权限,县联社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降低农贷利率、让利于民。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2亿元,支持各类农产业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达150多家,其中支持市级以上农产业龙头企业12家,如湖南贵喜鸭业、湖南湘城食品、宏源木业、顺风机械等,既为地方财政增加了税收,又使企业吸纳了农民在当地就业。
二、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增强经营发展活力
2010年该县联社牢固树立“改革促发展,改革增活力”的经营理念,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积极推进管理、服务和业务创新。一是推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元月上旬对全县63个信用社、分社负责人和联社机关8个部室负责人等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公开竞聘,所有员工全部实行组阁制。通过竞聘使那些原则性强、有能力、群众信任的员工走上负责人岗位,同时,也使那些平时工作不努力,上自由班的员工感到了危机感,全社有13名员工落聘,机关和城区社分别减员6人和14人,全部充实到基层社。二是推行内部监督委派会计制度改革。对全县26个信用社的主任会计实行委派制,通过考察考核,在全县信用社公开选拨,制订了委派会计工作管理及考核办法,调整了各委派会计人员,并按月召开工作报告例会,各委派会计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了会计监督和核算,为从源头上预防案件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推行等级客户经理责任制制度改革。对原信贷员全部改聘为客户等级经理,制订了相关实施办法,客户经理实行五个等级管理,考核的重点是到期贷款收回率,不良贷款净压缩和收息工作。这几项改革实施,有效增强了信用社经营活动,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了业务稳健发展。
三、狠抓等级达标升级,提升质量效益好转
该社按照省联社提出的把风险等级作为衡量农村信用社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来抓的要求,不断加深对风险等级达标升级的认识,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加压,切实围绕风险管理抓等级,围绕等级达标抓经营,围绕经营目标抓效益。一是进一步制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各项业务指导和督导,严格考核,加大经营问责力度,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二是推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对经营效益好,贡献大的社就多拿绩效工资,拉开收入分配档次。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增长和招待费、会议费等开支,加大财务检查,阻塞漏洞,狠抓贷款收息,增加收入来源,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四是开展季度讲评会制度,每季度组织信用社主任召开工作讲评会,分析本季度的信用社经营情况、风险度情况及下季度工作打算措施,为化解风险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全力清收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一是强化清收不良贷款管理办法。建立清收目标责任制,明确信用社、分社主任为清收不良贷款责任人,对不良贷款不降反升的“一票否决”。二是不断创新清收方式,提高全员清收不良贷款积极性。联社成立了专门班子,明确一名副主任专抓,实行奖励方式清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收贷,各信用社组织村组干部组成攻坚队采取攻坚战形式清收贷款,采取不良贷款内部竞标清收,组建专门清收队,清收信用社的托管贷款,共收回不良贷款250万元。三是4至9月开展了“清收不良贷款双季攻坚大会战”活动,制订了相关奖罚措施,按月考核,每月对排名最后的社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找差距,双季攻坚会战收回不良贷款1.41亿元。四是狠抓员工自借或担保贷款清收,对发放“三违”贷款的责任人查清后及时与联社签订限期收回贷款责任书,在限期内未收回的实行停职停薪收贷。五是积极做好贷款维权和资产保全工作。与县法院协商并达成共识,县法院设立了金融法庭,专门帮助信用社依法收贷,形成了快受理、快审理、快判决、快执行,达到了良好的维权目的。2010年共63户,收回贷款本息320多万元,依法处置抵债资产630多万元,保全资产2000多万元。同时,争取党政部门支持,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文件,还专门召开清收党政干部贷款工作会议,取得了一定成效。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今天小编整理了人事主管2021个人工作总结模板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人事主管2021个人工作总结120__年,我有幸进入公司独立优化部门负责人事行政工作,在那里感谢领导对我的精心培养,给予我工作上的支持。我将更加认真的对待20__年的工作。目前所负责工作范围涉及部门各份数据分析与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以下总结了工作的几个方面及以后的工作计划。
人事行政工作复杂,目前部门已配备了各种管理表,有员工纪律跟踪表、各组组员项目分配表、奖金分配表、月份就诊表、转正试题表、员工面试、入职、转正、离职表、从人员招聘至任用,根据各组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员工,配备到各岗位。
较好完成各组人员的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规范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作出补齐;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人数,配合人事部工作事宜。对办公室日常纪律管理,不定期通知宣传消防知识并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对办公室清洁卫生,安全进行巡查;跟踪后勤安排员工人住宿,关注员工宿舍卫生安全等状况;排解员工之间的人和事矛盾。
对优化部门就诊各数据分析:在优化就诊表优化效果统计表进行跟踪发现问题进行周与周的比较和本月与上个月的比较从中找出原因,并进行跟优化工程师对接一齐分析问题的所在处。
做好每个周的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的统计以极新闻源的就诊比较,从中检查看那个平台就诊人数比较多,用心告诉他们作出改整。
对于20__年需加强的方面:负责部门的人事行政工作、协调方面还有所的欠缺,对部门工作状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待提高;用心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推荐,员工培训机制的待完善和加强;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渡;我将在20__年继续完善公司制度,个性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的正常操作,需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组织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员工对企业有良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__年人事行政工作虽不算太理想,但我们会继续努力,加强学习,用心配合公司管理好部门人事行政工作,尽的努力使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人事主管2021个人工作总结2三年的时间匆匆逝去,锐奇电子有限公司的运作也已步入正轨。人力资源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以每一年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为基础,并配合公司的工作重心逐步开展的。现将三年来我部门完成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及人员编制的确定
人力资源部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划分、明确了各部门的组织架构,分析并制定了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从而初步确定了公司的定员定编,并且不断依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各部门的定员定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使公司的人员与岗位设置情况达到的配置,可能地发挥每一个职能部门和员工的作用。
2.公司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
我们深知严谨规范的管理对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人力资源部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具体而言,规划组织编制了三套内部基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公司岗位职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3.人事管理体系的确立
人力资源部在致力于建立完善公司基础管理体系的同时,也不忘人力资源部自身规范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制定了新的薪酬制度体系,并且为了系统配合公司新的薪酬制度,制定了公司绩效考评制度草案,并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职工人数的确定
三年的经营中,我深深感到确定职工人数是人力资源部重中之重的工作。人力资源部,是一个“管人”的部门,只有确切知道公司公司的职工数量信息,接下来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福利费等其他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假如职工人数有误,那接下来所作的都将会是无用功,而且还会为公司带来灾难性得损失。而公司在每年都会跟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生产计划,生产线、直接工人、管理人员等都在变动,因此职工人数的确定的工作显得相当繁重。
三、公司人员招聘工作
第一年是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是公司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一年,也是公司人员招聘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的空缺岗位多,人员需求多,要求员工到岗时间紧迫,故人力资源部在招聘工作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四、培训工作
职工培训主要体现在培训费的提取。因为产品的合格率、ISO都与培训有直接关系,所以职工培训与生产休戚相关。为了能申请到ISO9000,公司生产产品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因此每年都得投入培训费来保持90%的合格率。然而,培训会提升职工级别,经过一年培训,原本公司要求级别的工人级别提升,就会出现职工级别过高的情况,给公司带来没必要的工资支出。这时,裁减高级别的职工,再聘请低级别的工人会是的选择。因此,在进行培训费用提取时,还应做好来年裁减多余高级工人的赔偿金。
五、日常人事管理工作
我部门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本部门的基础职能作用,在规范管理、工资核算、办理员工保险、组织各项活动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公司市场运作的三年中,人力资源部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的原则,在各部门中起到了较好的引导模范作用。
当然,在三年的工作中,我部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方面,光有好的想法,而没有加大推进力度,导致有些工作没能按时完成;
2.在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力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3.各部门的分工还不够明确,有待跟进;
4.在员工的培训上未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导致培训工作没能系统地组织展开。
综上所述,三年来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较有成效的,作为公司运作的重要组成成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们决心不断发扬自身的优点和经验,改进自身的不足,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人事主管2021个人工作总结320__已经悄然过去,上一阶段的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人力资源部主管,从干事到主管的角色转变,让我调整了自己,学着承担与以往不同的责任。除了常规的部门职能工作外,这学期对于一些创新的工作想法也有所尝试,现将20__下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部门招新
我们部门是整个社联招新的主要的负责部门,这段时间的确很累,摆摊,扫楼,一堆一堆的事,让人快垮了。但是新成员的到来,注入新鲜血液,从前期的宣传到后期面试的环节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层层选拔,我们挑选出23个新成员进入人力(虽然有部分成员中途退出),与4个部长和7位主管一起组成了温暖的人力一家。这让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也正是一起努力过,一个部门才可以成为家。新招进来的一群干事很积极很活泼,能够很快的和主管和部长一起融入工作,对于分派的任务都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个人都为部门的发展付出了努力。忘不了全员大会上搞怪的你们,你们展示了新一级人力的活力。但是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纪律散漫,缺乏组织意识,这个在后来得到了一定的改正。而我对于招新的感受就是整个部门变热闹了,因为有了一群新血液的融入,我对这个部门的感情更深了。
二、hr系列培训
招新工作完成以后,专业打造,社团精英hr系列培训活动是我们部门的一个重量级活动。不同主题培训的开展,能够帮助社团新成员尽快融入组织,深入了解社联制度文化,获得宣传推广技能,学习公关礼仪知识。正如例会上反映的一样,个人感觉现场气氛非常沉闷,培训时并没有能够把现场听众的积极性给调配起来,使得这次培训并没能发挥到预计的效果,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1去参与培训的人并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来很多人都是把来培训当成一种任务来看待,甚至有些人事先并不清楚自己来听的内容。听众没有主动性,那么就算讲解的人讲得再好也没有用;2现场的主讲者准备的内容很充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点怯场,没能很好的控制好场面,这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听众对于培训内容的兴趣。技术讲解并不仅仅要求讲解者讲技术,更要求他讲解的东西为人理解接受。3三个部门之间顺序衔接不够顺畅,中间出现冷场现象。
改进方案:1在向会长介绍培训项目是应该跟他说清楚这个项目可以给协会内部所有对于技术类有兴趣的同学去参与,可以吸引更多真正有兴趣的人来参与,使协会的技术能得到提升。2各部门之间协商好上场次序,并注意衔接。
三、换届大会
换届大会是我们部门的又一常规工作。我去监督的社团主要是以小社团为主,小社团的特点主要是人少,内部积极性不高,以走过场为主。其实对于这些社团,我们不应该苛求定性多少人出席,因为这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引起这些社团会长的反感,但是我们必须得强调担任主要职位的社团负责人必须出席,关于社团的联系资料等必须按时上交。有所松,有所紧。
最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搞好部门的内部建设。我们通过聚餐、聚会等形式,促进部门成员间的交流,并通过部门宗旨的形式,树立起部门理念,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就像每次一开始的部门培训都会强调的一样,人力就是一个家,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份子。身为一个师姐,我认为自己是称职的,可以帮助大家融入人力,给予了干事鼓励,和干事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同时很感谢大家在绩效评估时对我客观地评价,让我能够更为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为主管的我的确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比如,大大咧咧的毛病,同事间的交流,领导力的加强。记得以前老是犯错,战战兢兢的怕部长批。现在想想,很感谢人力,现在的我比起以前,更有担当了,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部门的六个主管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的交流太少,为自己每次部门活动都偷偷溜走,有点汗颜。
总之,人力资源部是__成员共同的人力资源部,部门的进步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人力资源部在下学期有更大的进步,有更好的发展。
人事主管2021个人工作总结4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__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__人事工作在市办事处领导的关怀下,在兄弟联社的大力支持和__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力保障了__的跨越式发展,下面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继续加大考核力度,完善科学有效的考核分配办法
工资分配做为每个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它的发放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调查研究后,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科学有效的奖励考核办法。每月从工资中拿出__元做为考核工资,用于考核存款、利息收入、贷款、工作质量四项指标的考核,其中存款占__、利息收入占__、贷款占__、工作质量占__,按季度考核并兑现。基层社还根据区社的考核办法制定出二级考核办法,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其对__的贡献相匹配。季度末根据每个人的任务完成量,按比例返还。
劳动报酬按月测评,按季兑现,全年统算。这样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对贡献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重奖,拉大“贫富”差距。
二、员工的管理及教育培训工作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团队要靠新人新思想的不断更新来维护,____在现有员工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员工劳动合同制,为了更好的贯彻“从严治社”的方针,增强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感,防止各类案、事故、违章违纪事件的发生,区社与广大干部职工签定了岗位责任书,并按规定实行岗位轮换制,使每个干部职工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不按制度办事或不按操作程序办理业务的,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或警告处理;对造成造成损失、对__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制定员工教育实施细则,
一是针对__员工的学历、岗位、年龄、专长等差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学习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星期一、四晚上集中学习,其余晚上为自学时间。
二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学习。上半年共安排人员到__、__、__学习达10多次,同时请__各专业组、兄弟联社的专业能手来我社指导工作,传授经验。
三是区社各专业部门利用每月报表例会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通过加强对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钡呐嘌担构愦笤惫さ?a href='//xuexila.com/xuexifangfa/zhengzhi/' target='_blank'>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另外对新入社的大学生进行了集中统一的培训。主要进行了上岗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及会计出纳等一些基本制度的学习。通过10天的学习,使他们对__有关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三、其它工作
1、及时准确填报劳动人事统计表和市办事处要求上报的材料。
2、认真执行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审规定,积极组织在职人员参加经济、会计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
3、对档案室进行整理,将档案分类管理,档案卷分类清楚、归类正确,材料归档及时。
4、按照市办事处的要求,做好养老保险工作。
5、做好新招收大学生的档案接收、户口管理工作。
人事主管2021个人工作总结5忙碌而充实2020年已经过去,我来到公司也有一年的时间了,20__年__月我正式加入了公司,从事行政人事管理工作。一年来我围绕管理、服务、学习等工作重点,注重发挥行政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枢纽作用,为公司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经营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业绩
1、公司各类证照的办理、年检,与外部机构的联络与沟通
2020年我与相关部门合作,顺利完成了公司经营地址变更后相关证照的更换工作,按时完成了公司证照的年检,组织接受并通过了政府药监、社保、消防等部门的检查,更正了企业工商电子信息资料,与区工商局、社保局、劳动监察队等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2、行政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按照公司财务标准化制度规定,为合理控制企业行政费用支出,行政部每月底制定了下月的费用预算计划,尽量将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内。我对公司办公场地租赁费、水电费、办公及劳保用品、固定资产购进、员工及公司通讯费等项目建立了台账,逐月逐笔登记,年底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于来年能够更加准确、细致地进行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3、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作为行政部,购进、管理和分配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是部门的日常重要工作之一,我在进入公司后,首先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登记和贴标,然后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修订和制订了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增设固定资产先提申请相关部门和总经理批示后再采购,办公用品季度统计需求后统一采购分配的流程,规范了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公司印章、档案及合同的管理
2020年行政部起草和修订了公司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规范了公章使用登记流程,并对公司档案和合同进行了整理,鉴于不影响工作效率等因素,合同流转审批流程尚未完全执行,但将合同审批步骤暂时并入了公章使用审批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险。
5、公司员工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管理
我自__月进入公司后接手了员工薪酬与福利的核算与发放工作,在过去__个月里按时完成了每月的工资核算,协助总经办根据外部市场行情及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薪酬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员工月度工资、社保基数及公积金进行了调整,在保证了员工权益的同时,使得公司的薪酬管理更趋规范化。在年底按照集团总部要求,统计了公司20__年薪酬预算执行情况并拟定了20__年薪酬预算,保证了公司薪酬总额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同时,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6、日常人事工作及员工关系管理
2020年我按时保质办理了员工入离职、转正、续签、档案转移托管等工作,并制定和推行了公司员工手册,进一步规范了员工日常行为。另一方面与工会合作,积极倾听员工心声,及时解答员工疑问,并组织员工参加了运动会、集体旅游等活动,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提高了员工士气,使得员工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7、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
作为__医药集团控股子公司,__与集团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行政部也承担着与总部人资、行政、法务、董秘、战略、工会等部门的日常联络与沟通工作。2020年我共收到和转发集团各类通知和文件__余次,认真细致的完成或组织完成了集团布置的各项任务,按时上报相关资料,保证了公司年终“总部配合力度”评分无任何扣分项目。
8、协助公司质量、销售等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以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线,对各个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行政部作为枢纽部门,积极协助质量管理部进行了质量体系文件修订、培训及测试组织、仓库改造、流程优化等工作,并在日常协助销售、采购、财务等部门完成了资料的准备与报送工作,保证了公司的运作顺畅。
二、本年度取得的进步
1、通过日常工作和与部门间的合作,了解的人__的整体运作流程,感染和学习到了公司的团队协作精神;
2、深切体会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对质量管理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了药品和GSP的相关知识;
3、通过独自处理行政人事各项工作,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本年度工作的三点反思
1、也许是因为之前缺乏在医药商业企业工作的经验,一开始对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规则不够熟悉,没有能够很好的满足和提前预见其他部门的需求,今后要更加细致的了解各部门的工作,以利于更好的起到服务和监督作用;
2、个人对医药相关知识了解得还不够,需要加强对药品基础知识、GSP知识、药品法律法规、特别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
3、因个人所负责的工作较杂,有时会没有很好的分清主次和安排时间,以致有些计划实行的工作未能展开,2020年我将加强个人时间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更加有条理的完成手上负责的各项工作。
四、学习与成长
1、2020年参加了质量管理部组织的培训、药品制度和法规自学与测试,参加了集团总部组织的人才体系构建培训、E-HR系统使用培训、“团队执行力”专题培训、法律风险控制等培训
2、本年度自我优劣势评价:
本人优势:外向开朗、乐于助人、工作认真、细心谨慎、态度端正、有责任心、比较善于与人沟通,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
本人劣势:专业知识仍需继续提高,宏观规划及统筹分析能力需要提高,看问题的高度还不够。
五、2021年本岗位工作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公司证照及公章的管理,保持与外部机构的良好沟通;
2、精细化行政费用的预算,严格控制费用的审核支出;
3、做好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优化采购计划;
4、加强对公司档案和合同的管理,在不影响效率的同时逐步细化流程和记录;
5、按计划执行薪酬福利预算,推行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和员工个人年度KPI指标;
6、建立员工沟通平台,通过招聘、培训、转岗、公司间交流等手段培养公司后备人才;
7、保持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关注可利用的共享资源;
(1)校园文化理念的缺失。目前很多的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没有核心理念,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层次上,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缺乏整体设计与长远考虑,没有树立全员共建意识。缺乏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物质保障,没有统一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
(2)校园文化内涵贫乏。当前,有些高校校园文化内容相对贫乏,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认识不够,流于形式,急功近利,文化形态低层化,不能突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宗旨,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出现了“通俗文化流行,高雅文化难觅;娱乐型活动膨胀,科技型活动式微”的现象。注重建设物质文化,忽视培育精神文化;注重张扬显性文化,轻视挖掘隐性文化。
(3)校园文化特色不显。许多高校校园文化单一,缺乏特色。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出现趋同的倾向,如学校的建筑风格、专业设置、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大同小异,学校的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等都缺乏本校的特色。此外,文化活动“跟风赶潮”现象严重,内容雷同,形式相似,缺少个性,一些活动参与性也不强,流于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本校的学科特色、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建生态视角下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生态学的理念正改变和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我们要从“导向”“、内容”和“机制”等方面加以创新,构建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
2.1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将生态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构建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生态的眼光看待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注重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和谐发展。必须重视师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维持生态平衡,让生态文明价值观扎根校园,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积极提倡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始终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将校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开展校园文化宣传工作,在全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2构建和谐的内容体系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让他们对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等方式广泛传播生态文化,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实践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将生态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隐形课程“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培育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而努力奋斗。建立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高校学术生态系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因子。还要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形成有效网络信息监督体系,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努力实现建筑设计、设施构造、校园景观等的绿化、美化、文化化、现代化、生态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融入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还要从我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出发,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培育竹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等特色校园文化。
2.3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1.实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物流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理论课教学为主,配以虚拟案例与模拟情景的实践教学。而为更有效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实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2.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合作育人机制还远远不够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能做到无缝对接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原因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差和适时性不强,关键是学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只有校企共建,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才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和研究:(1)“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探索;(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建设;(3)“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设;(4)多途径、多载体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探索与建设;(5)全方位、立体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建设。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
1.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探索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基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义,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做这样的界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物流行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同时,为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应配套建设相应的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等支撑系统,从而构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构建了一套“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职业能力分成:点(基本操作技能)、线(专项技能)、面(综合技能)、体(岗位技能)四大模块,针对该四大模块职业能力的形成,遵循递进式教学规律,采取相应的单项技能实训、单项任务实训、综合业务实训、岗位顶岗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内容
1.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以“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为平台,形成企业参与办学和专业建设的协调机制及人才共育共管机制,实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研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中的重大事项。实践教学具体管理工作由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建设工作部负责。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可制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例会制度》等工学结合相关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共同指导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该体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设计多层次的能力递进式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如图3所示。基于多层次教学目标内容体系,遵循递进式教学规律,设计与“点”、“线”、“面”、“体”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于“点”(基本操作实训),主要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成。例如,《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货物验收、货物堆码、仓位选择等基本操作,在仓储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边练。对于“线”(专项业务技能的培养),则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实现。例如,货物出库专项技能的教学,便是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对于“面”(综合业务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训赛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例如,仓储配送实务综合技能教学,设置为期两周的计划单列实训教学来组织,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扮演不同岗位角色,通过共同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方式进行实训,各团队之间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成绩考核,优胜的团队直接参加每年一度的学院技能文化节相关项目的决赛,决赛的优胜团队入选省赛、国赛候选队进行集训。对于“体”(岗位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来完成。工学交替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利用寒暑假进行的社会实践,二是利用学院的专业实体进行校内兼职实习,三是利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3.多途径、多载体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依照校企合作协议,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人力资源库,实行资源共享,互聘交流。专业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建立的“教师工作站”实践学习。充分发挥“物流管理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基地”的作用,与企业合作,对专业骨干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实践培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通过校中厂、厂中校、企业教师工作站、物流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场所进行教师实践培训,解决了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缺乏载体或培养途径单一的问题。
4.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了能满足“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化校内外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应满足以下条件:(1)能满足“点”(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要求有仓储作业、集装箱运输等校内实训室;(2)能满足“线”(专项技能)训练要求的有服务营销、综合运输优化等实训中心;(3)能满足“面”(综合技能)训练要求的“校中厂”、“综合物流实训中心”、专业社团等载体等。(4)能满足“体”(岗位技能)训练要求的“厂中校”、“校中厂”及校外签约实训基地等。
四、探索与建设成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点、线、面、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遵循了阶梯性、连续性、创新性几个原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基础,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各环节及其内容,分层次、按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实践教学模式的丰富打造了坚实的平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理实一体、任务驱动、训赛融合、工学交替等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五、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14-02
近年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学院学生工作实践以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指导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学院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院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工作环节和学生工作环节上来。学院学生工作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理念,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成人成才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着力提高学生工作满意度的新要求。
一、高职教育领域的精细化管理
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战略规划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就是指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育人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和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落实精、细和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精、细和标准化。精是把工作做精、做好,做出工作水平,培育精益求精的精神。细是细分解工作过程,找出每一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重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使管理流程细化、操作程序细化,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程序规定,严格控制偏差。化是标准化,是从定性到定量化、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型工作方式的转变。把关键环节转化为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
实施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要求是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到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整个过程,使学生管理工作优化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实现执行力、服务质量大幅提高。例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职责分工,以学生工作处宏观管理和教学系(部)精细管理为主的机制进行,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工作处在学生管理中规划、组织、检查和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系在学生管理中专业教育、学生教育和管理一体的优势,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中心,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工作处负责学院学生工作的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学生工作目标和标准,进行学生工作效果评估。各教学系(部)负责组织实施,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和过程指标控制,进行学生工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如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细分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助理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院制定《辅导员工作办法》《班主任工作办法》《助理班主任工作办法》等管理制度,以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工作制度形式来定工作标准,以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和学生干部工作考核办法的制度进行工作成效评估。其中《辅导员工作办法》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职责、辅导员的管理、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优秀辅导员的评比办法、辅导员工作失职和渎职的处理、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其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二、精细化管理学生工作措施
(一)细分工作过程、量化工作内容。细分工作过程、量化工作内容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服务和育人功能。如广汽丰田公司的培训理念是育人以人为本,造车先育人。广汽丰田公司的培训体系分新人培训、管理干部培训、工人培训、技师培训、晋级培训体系。新人培训最基本的训练如有穿衣戴帽,有拧螺栓项目。拧螺栓项目细分工作流程是站位、取螺栓、送出、套入、拧紧、检查六大过程,同时有拧螺栓项目作业标准书。广汽丰田公司的经验也证明,通过细分工作过程、量化工作内容,可实现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持续不断的改善,从细节的创新而获得工作的成效。
在学生工作中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精细的规划,分析学生工作的过程,细分岗位责任,再造工作流程,制定学生工作的服务制度,使学生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工作整体管理水平。如贫困生认定工作过程是学生申请、班级认定、系部评议小组认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认定、学院公示、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最后以学院文件公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其中系部认定小组评议量化工作内容分有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学生日常生活贫困指标量化基本信息表等。系部认定小组初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的贫困程度结果,学生登录广西学生资助网申请认定和打印《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例如,精细化分析学生工作的过程,细分岗位责任,做好学生先进典型学习和宣传项目内容和步骤有:
1.选择好先进典型,对授予各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类奖学金者,以及在各类技能、综合能力比赛的优秀团队和个人中选拔,也可从感恩教育、资助工作、社团组织活动的突出者中选拔。
2.撰写好先进典型事迹,发挥学生自己写、同学写,班级团队创作,班主任提升,系部书记点评的方法,撰写好每一个先进典型的事例。
3.宣传好先进典型事迹,在学院各年级召开座谈会、经验交谈会、典型事例报告会,举办图片展,发放宣传册等。
4.维护好先进典型人和班级,个人和班级先进典型的事例只代表过去的历程,将来还需要平时的鼓励和维护好,以先进典型人和班级鼓励现在的学生。平时对先进典型个人和班级还需要检查、督促和指导,使先进典型人和班级能持续改进,保持先进性。
5.学习好、用好先进典型人和班级,对能持续改进的先进典型个人和班级,保持先进性的代表推荐给上级组织进行表彰,使先进典型人和班级的典型事例更进一步具有社会影响力。
(二)找出工作关键环节,重视工作关键因素。学生工作关键环节确定的要素有三:一是上级要求、公平要求;二是以往执行不完善的,要求改进工作;三是其他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和重要保证,是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领导坚持把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学院重点通过送培进修、专题培训、专题讲座、工作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形式和环节对辅导员教育和培养,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如各系指导学生会组织学生活动时,重视学生活动实施环节,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成长:从活动目标(目的)―计划(方案)―决策(审批)―实施(活动)―检验(检查)―总结(提高)关键环节中指导学生思考:我们要做什么?任务是什么?该怎么做??工作计划内容是什么?怎么做?由谁来做?决策工作是什么?由谁来审批?如何实施完成工作任务?分析从几个阶段来完成,工作任务完成是否符合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检验符合目标和要求的标准恰当否?下次如何做得更好?这促使学生会组织学生活动时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活动时间、地点安排、人员组织、工作计划、安全措施、经费预算、检查方式、学生活动组织的责任等。
(三)再造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制度。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就是找出工作关键环节,重视工作关键因素后,再造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体现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立德树人,激发学生发展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运用网络交流普及的趋势,辅导员、班主任建立了各类QQ群、飞信工作制度,通过网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及时关注学生日常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在推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项目中,为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公寓主人,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开展 “六个一”建设的自我管理标准:要求各宿舍建立学生管家工作制度,有一张宿舍值日表,安排每天一人当宿舍管家;有一张安全责任表,把学生公寓危险源排查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有一张学期课程表、有一张作息时间表,提示学生每天课程和活动时间;有一张宿舍检查情况通报表;有一张每个宿舍成员共同遵守的宿舍文明公约。
学生违纪处分工作流程再造时,为加强学院向违纪学生告知义务和学生权益维护,突出对学生送达拟处分告知环节,增设由教学系向违纪学生送达拟处分告知书和签字确认,并告知被处分学生若不服学校作出的处分决定,可以在接到拟处分告知书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的学生申诉委员会申诉。为强化学生违纪的证据,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系对违纪学生教育职责,要求在《学生违纪处分审查表》交院学工处时,附上学生违纪的证据,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记录、学生的思想认识等等相关材料。
学院制定了《学院学生工作院系两级管理职能划分细则》《学院关于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实施意见》《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学院辅导员的选聘标准》《学院选聘辅导员的程序》等文件,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序推进。为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规范日常管理,建立了“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制”、“党团组织进驻学生宿舍制”、“学生信息反馈制”、“学生工作例会制”等。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过程分析,精细化的服务标准,精细化的组织实施,精细化的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的效果评估,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坚持了育人为本理念,提高了工作的执行力。同时,注重学生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的量化细化,注重管理过程的现实针对性和系统性,注重过程监控与激励考核,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要真正将精细化管理工程落实到实处,取得优化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还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使精细化管理成为教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方方.高校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李琳.以精细化管理提升高校办学水平[N].湖南日报,2012-07-3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19-03
2011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政策实施多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非常重视,一批批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相继立项建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1]2010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广州市属普通高等院校第一批特色专业,同年,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2010年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作为全国300多家独立学院中唯一的一所软件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科学、客观地将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即以应用为主,核心是“实践”,目的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规范化应用型人才。学院构建了一套遵循全程化、层次化、模块化三个原则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全程化”即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层次化”即将应用能力分解为不同的能力层次分阶段进行培养;“模块化”即根据培养不同能力层次的需要,依托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块进行培养。在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架构下,结合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实践“三合一”实践教学体系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借助广东省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以及合作企业,构建集层次性的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丰富性的课外科技专业实践、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于一体的“三合一”实践教学体系,体系结构见图1。
■
图1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一)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层次性的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分析了传统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实验安排强调为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训练娴熟的技术技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采用工学结合、案例驱动的大小课教学模式,大课注重理论教学,小课则注重实践操作,大小课相互结合。成立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教研室,专门负责实验教学的审查和监督。定期召开教研会组织相关任课老师和专家对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把实验分为五种类型: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对于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环节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不同课程进行多课程融合的综合课程设计,把项目实训的案例按照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分解,形成实验大纲融入课堂实验。与IT巨头微软、IBM深度合作进行课程的嵌入,包括实验的教材、实验内容等。整体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和安排遵循由易到难、由单元到综合、由基础到提高的教学规律,使之具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等特点。
(二)开展丰富性的课外科技专业实践,促进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以“实践、求知、创新”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积极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激发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实践的热情,推进学风建设。鼓励学生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每年定期举办“软件开发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JAVA程序设计大赛”等专业竞赛,开展“IT论坛”、“湖边论坛”等各种学术讲座及“计算机协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成立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专家库,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竞赛”、“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科竞赛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载体,从多方面有力推动实践教学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此外,积极改革探索将学科竞赛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并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技术交流提供平台。
(三)阶段式项目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开展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
项目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跟知名IT企业合作联合开展项目实训,并在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从大一到大三学生需经历三个阶段的实训环节,到大四参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项目实训以体现“层次化、全程化、系统化”为原则,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年级差异,三个年级的实训题目大部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并经过仔细斟酌和精心设计:一年级的实训题目是教师从某一个真实案例的模块简化而成,主要培养大一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和认知;二年级选择的实训案例尽可能体现学生程序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实训题目更侧重程序综合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实训在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采用封闭集中方式进行,作息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在校老师一起担任项目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整个实训过程尽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模拟软件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严格按照企业管理模式管理、考核,让学生体会实际项目开发的工作氛围和职业要求,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技能。[3]毕业实习则从第六个学期结束之后开始,到第八个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学生从进入企业开始,就按照企业的安排进入相关项目的研发和实施,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一)加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我们用课程群方法进行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构建课程群课程体系,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划分为四个群: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群、专业与服务课程群、综合实践能力课程群、新技术探究课程群。[4]四个课程群之间的独立性、关联性、整体性和应用性,尽可能体现最新科技技术和方法,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做到前后课程衔接好,力争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改进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方面有比较大的突破,从而优化整个实践教学体系。
(二)组建一支专兼职、校内外结合的“三三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在师资引入我们采取“三三制”原则,即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传统高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教师;一部分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一部分来自留学海外具有教学和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在实习、项目实训环节还邀请校外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一起进行实习实训的指导。
(三)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为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按照专业方向、专业基础构建了软件工程实训、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等6个实验室。我院“PARASOFT-华软软件学院软件自动化测试实验室”与中国移动、印度塔塔、深圳览众科技等企业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
(四)建立支撑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管理、资源、教学信息平台
自主研发“毕业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毕业设计的管理;自主研发“实验教学管理平台”,为实验指导老师、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服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课堂实验教学效果;引入“项目实训管理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项目开发管理过程和规范,确保了项目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以FTP服务器、论坛为载体,建设了以课件、讲义、参考资料为基本内容的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
(五)建立实践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制度,确保教学秩序和质量
制定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实验考核办法、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实训实施细则、项目实训验收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程、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覆盖了课堂实验、项目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环节的管理,以确保实践教学秩序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注 释 ]
[1] 王志安,王旭辉,李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7):59-63.
[2] 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60-04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校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现实需求和理性面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以就业为导向”并非职业教育的最高追求,职业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业教育,它还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等职能。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教人求知、提升人的职业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层面。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建校30余年来,一直坚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和精髓,在兼顾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学生全面提升职业素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张扬个性,凸显个人价值。学校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服务于昆山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现实面对
(一)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保持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也要共赢,学校提供课堂,企业提供车间,探索“引企入校”、“进厂办校”新模式,只有“双赢”的合作才能长久。笔者所在学校先后与6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与交流、学生见习实习与就业等多方面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学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一是开好校企联谊会。学校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校企联谊会,与纬创资通、微盟电子、仁宝电脑等6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学生顶岗实习率达100%。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学校与苏州工业园区脉慧特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机电、电子、光电、汽修专业实验班,引进德国双元制先进办学理念和模式。与南京永创兴联科技有限公司结成永创教育联盟,合作开办美术设计(动漫方向)教学班,采用“学历+职业技能+就业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实践技能鉴定和考证、定向就业等方面开展服务。2003年与新加坡专业教育培训中心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并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复核通过,成立了县级市中唯一一个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项目。该项目中新双方合作招收机电、电子技术方向专业学生,由新加坡专业教育培训中心对学生进行机电、电子技能培训和英语培训,由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TE)颁发在英联邦国家认可的技能证书和英语培训证书。国际技能证书的取得,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重视技能培养,打造实用型、操作型人才
努力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训水平,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为切入点,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和企业实践并重,编制标准、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配套,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学校每年从企业聘请一批高级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到校从事技能训练工作,重点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同时,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以熟练技能,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前沿信息动态。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0.1%,拥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等名教师13人。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技能硬件水平。学校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校所有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与示范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室、实训场。除了有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外,还创建了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目前,学校拥有各类实习实训室37个,建成了电子、机电实习工厂与汽车实训车间。学校被认定为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基地建成为江苏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电子技术应用(光电方向)基地成功申报国家级实训基地。
强化技能大赛,促进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积极开展师生技能竞赛活动,组织校园技能“天天训、月月赛”和校园“创意金点子”、“技能节”等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辛勤付出得到丰硕回报,在历年的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城市职业学院系统职业技能比赛和各类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均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2件作品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金奖。
(三)结合区域需求,科学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学校针对地区支柱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特点调整和设置专业,紧贴区域人才需求。学校根据昆山市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及时开展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工作,改进传统专业,在机电、电子技术应用等主干专业基础上,分别延伸出机电类的精密机械加工、数控、加工中心,电子类的电子检测与控制、光电、物联网等专业链。依托地方新兴产业,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动漫设计、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对接花桥国际商务城、昆山出口加工区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参加合格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评选活动。2011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认定为苏州市职业学校精品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被认定为苏州市职业学校优秀专业。2012年,新设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专业——园林技术,完成全部专业的省级合格专业建设。2013年学校建成2个省级特色和品牌专业。
学校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深入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理实一体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建设校级、市级精品课程,创建省级精品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努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近3年来,学校创建市级精品课程6门,建设校本教材24部,其中《计算机绘图》通过省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2010年,学校被认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二、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终极关怀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以育人为目标,在日常管理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在2012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检查工作中被评为“优秀”。以教研室为单位认真做好“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在全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活动中,2名教师获得“示范课”,1名教师获得“研究课”。学校单招高考成绩逐年提高,2012届共有58人参加普通高校单独招生高考,32人录取本科院校,本科录取率55.17%,其余全部录取专科院校。
教学督导处以青年教师“一二三”培养工程为切入点,师徒结对,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设计教案、教学公开课、课后评课、现场点评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以昆山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为重点,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2012年,10名教师通过技师资格考试,4名教师被认定为昆山市优秀“双师型”教师,1名教师为苏州市优秀“双师型”教师,4名教师为昆山市学科带头人。
科研部门积极创设良好的科研平台,加强教学研究,制订了《教育科研二级量化考核办法》、《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科研处效益成果考核细则》等文件。推进教科研的网络化管理,注重校本研修,强化课题研究,推进,加强资源建设,“科研兴校”进程进一步加快。学校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制订了《校级课题管理与实施方案》,为校级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保障。2011年,张国翔校长主持的课题“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社区教育为提升市民素质服务的研究”被省成教协会立项为“十二五”重点课题。近五年,我校教师承担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270多篇。
学校注重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形成德育工作特色。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常规管理考核的量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校风校纪督查,规范了学生日常行为;形式多样的主题月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健全了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机制;行为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各项社团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星级班级”创建工程,提高了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德育导师制度和德育学分制,规范了学生行为习惯;各项安全法制教育,减少了学生违纪违规现象;三级教育网络的构建,确保了零犯罪;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的创建,巩固了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和江苏省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加强创新创业创优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创新创业创优素质的养成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职业教育要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使学生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创优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要日益重视人格教育以及关键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实现由“等饭碗”变为“找饭碗”和“造饭碗”。
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创优指导委员会,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生理和心理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一批有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创优意识的毕业生脱颖而出。蓝图工作室带动大批学生参与创业行动计划,形成了广告设计、电脑模具创意等多个成本低、风险小、易操作的创业基地,成为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的阵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实体。一批学生从这些基地走出去成为创业的佼佼者:黄志远带领5名同学创办了昆山新眼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张俊创办昆山易斯达办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在校期间就注册公司的陈登云毕业不到两年就把苏州天启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办成了注册资金500万元的企业。2012年度,我校3件作品获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大赛一、二等奖,2名教师获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在江苏省第三届、全国第八届“文明风采”大赛上,我校获得江苏省最佳组织奖、全国优秀组织奖。2013年度我校组织6件作品参加第二十四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展,其中2件作品入围第二十四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三)突出超前引领,培养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求新、求异的思维习惯,要加强对学生引导,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要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所学专业,了解本行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理性思考“我想干什么”“我会干什么”“20年后的我在干什么”,确立努力的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克服自卑、自私心理,懂得坚毅、乐观、平和。学校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缺乏竞争意识只能是被社会淘汰。适度竞争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同样,适度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学校连续4年开展“花桥国际商务城”杯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设计大赛,通过创业培训、专题讲座、职业能力测试、校友访谈、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宣传创业就业政策、行业企业信息,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技巧、模拟面试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学生设计自我、规划未来、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文化建设:职业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校园文化精彩纷呈,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周周演、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大合唱比赛、校园社团活动、校园达人秀、金点子创意创新大赛、班徽设计大赛、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学子成长事迹报告会、德育特色展示等10余项活动富有特色,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发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先后获得昆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昆山市“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女子管乐团、打击乐队、周周演已成为校园文化三大亮点。
(二)以德才兼备为标准,提高师生素养
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组织开展“践行教育行业精神,做人民满意教育工作者”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和师德承诺活动,引导教师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师表形象;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通过自评、互评和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师德表现作出客观评价,引导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2012年,学校共表彰校级师德标兵12名、爱生模范10名。学校多种途径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形成高等院校、境外机构、行业企业共同培养,教师在岗研修与企业实践多元培训机制。2012年学校选派1名教师出国培训、116名教师参加全国继续教育远程培训、31名教师参加江苏省级培训、13名教师参加苏州市级培训。
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积极实施“多证制”。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加强学生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让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积极为企业培养更多的“蓝领人才”。二是在培养机制上,结合专业发展和企业要求设置课程,为学生获取“多证”创造条件。三是在考证鉴定上,会同劳动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学生参加考证提供便利条件。近三年,我校毕业生获“双证率”逐年增长,取得四级以上证书者占96.2%,其中获得三级或两个四级证书者超过30%,所有毕业生都要通过教育局组织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测试、身体素质达标测试,使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三)积极开展培训服务和社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