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1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医院 医保 财务管理 创新策略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除了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关注外,同时,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了更高的重视。然而,当前时期下,随着医院日常经营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费用,因医疗费用高而看不起病,因生病而变穷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的寻求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加强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这已经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任务。

一、新时期下,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所谓医保财务,实质上就是医保筹集、使用、分配资金活动三方的总称,是医院采用价值形式开展经营活动的核心部分,同时,还是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点部分,当前时期下,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医保财务人员未认识到改革的具体意义

我国医疗改革工作已经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制定了诸多的改革举措,主要是为了促进医患的和谐健康发展。然而实际过程中,多数医保财务管理工作者未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旧错误的认为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记账和算账,根本没有意识到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基金征缴与结算会不同程度的加大,没有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管控基金运行过程,从而导致医院的医保工作停滞不前。

(二)医保财务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医院医保改革过程中,政策总是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要求医保财务工作者在收集基金时要严格根据不同的政策与不同的人群以及不同的要求进行。比如,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基金,同时,还要根据每年的决算,编制出下一年的预算,划拨工作交由财政部门进行;企业离休人员按照所制定的统筹标准与财政垫资的政策,应由企业与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等等。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财务工作者未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匹配的缴纳基金方式,严重阻碍了工作进程,工作效率低不说,还经常会出各种差错。

(三)未对新时期下医保预算方法加以改进

当前,纵观我国医保工作开展现状,可以明显的发现,医院财务管理对一般的预算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认为医保财务工作应由医保部门全权负责,而由于其他部门对其具体情况了解度不够,最终导致医保部门越来越孤立,所以,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由于未充分掌握与了解医保工作具体情况,仅凭借着日常财务工作经验做相关的预算工作,经常出现预算差、漏情况。

二、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加强医保财务管理

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要保质保量;通常情况下,医保财务数据都来自于会计的报表,并且医保财务工作者经常只注重报表的表面数据,而对医保财务工作核心内容了解度不够。所以,要求财务工作者要在报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全面认真的分析,除了要对收入、支出、预算的完成与否、支出经费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了解外,还必须认真全面的对医院医保收入过程中的变化因素、支出组成部分的合理性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二,加强内外部分析力度;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医院在发现财务问题时仅寻找内部原因,完全未对外部影响因素加以全面的考虑,致使最后的结论和分析缺乏合理性。所以,财务工作者实际财务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对财务指标以及财务管理造成影响的内部因素予以充分考虑,诸如政策变化、缴纳基金人员的变化等,同时,对于国内和国际实施的有关政策与法规、经营状况等进行一番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从而巩固自己在医保市场中的地位。

第三,保证稳定的同时防止风险的发生;部分对医院医保财务工作造成影响的固定因素会在长期的工作中越积越多,而且,外部因素的变化不会对这些因素造成影响,认真分析和有效控制这些固定因素,能够保障医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运行,与此同时,还必须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对收入和支出间的平衡、预算结构的合理与否等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决策过程中失误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财务人员医保知识培训

医院财务工作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医保政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变化快,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医院财务工作者应清楚的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同时,开展相关培训,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保政策,必要时可开展医保政策掌握程度考核工作。对上报医保发生的费用进行详细的记录,认真核对与检查医保回款事项,充分全面分析医疗活动中的正当行为及费用,从而确保医院所有投资活动的科学合法性与经济合理性。

(三)医保财务管理对会计核算科目的具体要求

医院医保财务管理要严格根据颁布实施的《社会医保局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进行会计账簿的设置,构建完善的会计账簿,明细会计核算科目。结合医保行业的特点以及医院实际业务流程进行核算科目的设置。工作准则是:一,构建经费收支明细账,确保各项支出都有据可依,做好财务统计报表工作;第二,医院医保财务应详细统计和认真分析统筹为零的患者,这样,就能够对中心的移动指标拨入予以充分掌握,确保指标范围内的额度落实到位;第三,医院医保财务核算应以复式记账法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其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业务至少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以上的相符资金进行双重记录。其次,所有账户间的数字都处于平稳状态下,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以复式记账法为主,除了能够对医院医保全部账款往来业务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外,同时,通过账户记录还能够及时的将医院医保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如实的反映。每月终了,医保财务应按当月门诊、住院中发生的费用来做报表统计。报表统计必须在各医保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所统计的数据是各中心范围内实际发生的患者明细,每月发生的申报额应和财务科、住院处、各医保中心进行详细的核对,最后纳入到明细账和总账中。

(四)创新管理手段,增强管理效能

应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一,对成本有效控制;按照医院的具体活动范围、项目以及经费等明确医保成本,保证成本计算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充分利用成本;二,编制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各部门,以让全体职工对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个充分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了医保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了各部门间的协同健康发展;三,认真清查;每年的年终,要全面清查上年度的医保账目,并且对各账目的类型予以标明,比如离休统筹、基本统筹等,在没有任何问题后进行再申请转账的编制,通过院领导批准后交由财务科处理,同时编制出下年的具体计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做好新时期下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医院整体效益,同时,还大大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与生命力。该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鼓励节约、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所以,要求医院必须根据合理的检查和用药及收费等要求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唯有如此,才可以紧跟市场经济发展,与新时期下医疗体制改革相适应,满足社会和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岳志敬.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医保财务管理的三个创新.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0,10(2):51-52

[2]孔德山.谈医保改革下的医院财务管理.今日财富,2010,5(1):75

[3]刘东明.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09,10(12):19-20

[4]张振敏.试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中国卫生经济》,2008(5)

第2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医院医保 管理 创新

国家医保政策的出台,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人民群众的医疗风险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同时也为医院医保管理带来更多的挑战。医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无限的医疗需求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以更有效的满足广大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在此新形势下,学习研究国家医保现行政策,充分评估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现状,创新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发挥医院医保管理的促进作用,成为当前医院行政管理重要工作之一。

一、国家医保主要政策

医改是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宏观政策,随着医保覆盖率的提高以及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老百姓对医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国各地医保经办机构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医保资金压力。面对这一突出矛盾,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结合实际,出台城乡医保整合和规范医保服务等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加强了医院医保管理的法规顶层建设,为医院加强医保管理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国家行政部门医保改革进程

我国医保改革始于1998年,提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目的是保障与逐步满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由用人单位和单位人员根据单位所属地区要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但在政策方面,基本医疗保险资金仍然实施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施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对基金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2016年,国家进一步出台政策,将医疗保险机制拓展至新农合人群,加大医保改革制度的覆盖面,使得更多人群能够享受到国家医保政策的福利。

(二)中国医院协会医保管理政策

中国医院协会是由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含农村卫生院、卫生所、医务室)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性团体,是依法成立的社团法人。2015年,其在北京我国首部《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我国医院的医保管理和服务工作,明确将医保管理提高到医院行政管理的高度。要求定点医疗机构要成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形成医院、主管部门、科室三级医疗保险管理网络;要求设立与医疗保险管理任务相适应的、与本单位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相平行的、独立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工作会议制度方面,要求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由院领导主持的医保工作会议。对于医保费用管理和医保基金的使用,倡导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及合理收费。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以临床诊疗规范及卫生经济学证据为抓手,监督医疗质量和医保费用相关情况,不断提高医保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医院医保创新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国家医保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医改政策的逐步深入,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提升,老百姓和政府部门对医院医保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改变传统的医保管理工作,实施创新管理,既可以不断推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也可以不断改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医院、医生、患者的和谐发展。

(一)医保管理工作内容需持续创新

目前,市区级医院基本设立了医保管理部门,其职能定位于对接医保局的服务科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审批一些医院有权利批准的医保特殊检查治疗和药品,每个月打印报表给医保局,统计医院费用上报医保局,从医保局领取医保报销金,协助医保局处理医保问题,医保医院工作检查等。在工作内容方面,主要突出基础性工作,缺少与医生、医疗方面的互动与结合,缺少通过医保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改进医疗水平,服务患者等创新型工作内容。

(二)医保管理制度需持续改进

目前,我国的医保管理制度中,以医保控费为主,如为加强医保费用控制,实施总额预付制度,各地相继实行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以达到合理控费目标。相应的,医院也大多在医保管理制度中,突出费用的控制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院忽视了医保改革实施的本来目的,而将控制医保开支作为工作的重点。因此,医保管理需处理好医疗质量与费用控制的关系,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制度,综合推进医保管理及医疗质量的提升。

(三)医保管理作用需持续加强

在前的制度框架体系下,医保管理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如医保工作效率的提升,将极大改变患者的医疗感受,增强其对国家医疗改革的信心。同时,我国医保种类增多,参保人员覆盖面扩大,国家财政支付医保的费用越来越高,使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受到前所未有冲击和挑战,也对医保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保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协调医生和医疗的关系,全面提升国家医改带给患者的福利水平。

三、医院医保管理创新措施

加强医院医保管理创新,应突出医疗、医保、医生等方方面面的融合创新,逐步建立创新机制,以机制激发医保管理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同时,突出持续创新,根据国家政策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医院医保管理,落实国家要求与百姓诉求。

(一)突出规范机制创新

要突出制度创新,加强医保管理的全流程渗透,建立工作会议制度、专题会议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宣传培训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危机管理制度,加强制度间协调,发挥制度协调推进作用。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引入临床专家对医疗技术开展评估,进行药物经济学的评估,使我们的政策更加符合临床要求和患者的需求,并保证医保资金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同时要推进各种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修订与落实。

(二)突出服务机制创新

要突出服务意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落实告知义务,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倾听患者诉求,加强信息整合与加工,及时反馈有价值信息,推进医保管理工作提升。医保工作看似简单,实际确是提高老百姓对我国医疗事业信心的重要工作,可以更多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改进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是医保改革的方向,要得到医务人员的认可,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行科学的付费方式改革。要注重信息化程度提高,在大数据与网络化时代,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增强服务水平。

(三)突出诊疗机制创新

要突出诊疗机制创新,以诊疗促管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诊疗机制的创新是加强新形势下医保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加强诊疗机制创新,实施分级诊疗,将医疗机构进行初步划分,或是在统一医疗机构内进行内部结构划分,使得民众分层进行诊疗,促进资源呃有效配置。如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群众健康教育等基础工作,高端医疗机构开展危重病患的治疗,让每一级医疗机构有更好的生存空间,有更为合理的分工安排,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的最大创效。

(四)突出考核机制创新

要突出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与创新,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就能获得更多的奖励。考核机制是管理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创新措施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抓手。考核机制创新,可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建立KPI考核指标体系,在数据积累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与修正标准系数;可以建立医务医疗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充分进行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的恳谈,交换意见,加强互相理解;可以建立指标考核修订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激发医保管理工作与医生、医疗工作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 加强 完善

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各个医院之间都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发展服务功能的同时,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一、医院的性质

医院是一个承担着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的经济实体,尤其是公立医院,这方面的特征更为明显。这一特征决定了医院首先应该是一个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院不可避免的要应对这方面的新挑战,因此,在完善和提高各种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与质量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强化医疗管理、经济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尤其是经济管理。

二、加强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经济管理,有利于培养全体员工的管理意识,使员工能够深刻意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良好风气,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可以进一步增加门诊人数、出入院流转频率和病床周转率,促使医生诊断准确率、处方合格率的进一步提高,保证医院的甲级病案率及院内感染达标率,同时大幅降低医疗成本,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怎样加强经济管理

1 明确方向

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人道主义、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放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错误倾向,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在经济活动中,自觉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和价格规律办事。在抓好经济管理工作的同时,体现出节约原则、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的统一,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确保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 加强宏观和微观管理

必须从宏观经济效益出发,整体评估各部门、科室之间纵横交错的经济关系,重点扶持效益好和发展前景良好的科室、部门,在医院整体政策框架内,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扶持小科室的发展,如给予更大的经营自和财务、政策支持,促进他们更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3 重点发展特色科室

医院无论多大,所涵盖的科室都不可能均衡发展,都有主要科室和一般科室之分,医院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当地环境和将来的发展需要,客观、准确地对各科室进行一次评估,要全方位、大力宣传病源多、技术水平较高的科室和项目,并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并借此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

4 平衡药品和治疗收入的关系

目前,医院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药品收入,但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药品采购实施招标政策,价格体系也越来越健全,医药分家已成大势所趋,单纯依靠药品收入来带动医院经济发展已不现实,因此,有必要重视治疗收入,由于治疗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而能够创造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时重视医疗,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医院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

5 高度重视医保就医群体

基本医疗保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参保群体日益多元化,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最终实现全社会参与,应当看到,将来主要的就医方式将是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医院应在发展特色医疗的同时,重视基本医疗的发展,丰富检查手段、治疗方法,并适当补充医保规定药品,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实惠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医保患者,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为医院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建立健全经济管理机制

成立医院经济核算领导小组,在各科室设立医疗费用核算员和监督员,加强经济管理监管力度。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建立按岗取酬、按工取酬、按服务质量取酬的分配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更注重医生的服务质量和职业道德,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将成本管理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服务意识。另外,还要加强经济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使广大员工熟悉有关的政策及地方、医院的相关规定。

7 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第4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加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群体面临医疗保障困难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务院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我国88个城市作为试点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08年新增229个城市扩大试点。新疆兵团作为一个特殊群体,2008年将整体参加国家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9年全面推进,201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体居民的兵团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积极探索兵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途径,我作为兵团的一名医疗保险工作者,作一些思考。

一、兵团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把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作为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健全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使城镇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才能体现公平,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当前,兵团城镇从业人员和团场职工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没有制度安排的就是城镇的非从业居民,城镇居民要求解决医疗保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社会各方面的呼声越来越高,城镇居民若没有医疗保障,就无法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势必造成不稳定因素。

现在兵团各统筹区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14个统筹区全部启动和实施了医疗保险,兵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收支总额近20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6亿元,总体平稳,医疗管理服务能力逐步增强,这也为开展兵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也是医疗保险自身的发展规律。“大数法则”要求医疗保险不断扩大覆盖面,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共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兵团已基本完成从公费、劳保医疗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覆盖范围从国有、集体单位扩大到了非公经济组织,从正规就业人员扩大到了灵活就业人员,从城镇从业人员扩大到了进城务工人员。2008年兵团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城镇居民,符合医疗保险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

二、兵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涉及面广,基金风险较大。据统计,目前兵团共有250万人,其中未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约140万人,占兵团总人口的56%,在未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人员中,主要是城镇非从业居民、儿童、学生、部分特殊困难企业职工,自治区地州市学校学生已参加了当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因此筹集的医疗保险基金较少,基金的调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兵团现有城市低保对象、城镇残疾居民80%生病后主要依靠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此外,现有城镇老年居民是享受医疗保险的重点对象,但因年龄偏大、体弱多病,加上医疗缴费时间短,将给医疗费用支出造成巨大压力。

(二)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院就诊流程不尽合理,所设科室布局不尽科学,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尚未建立健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医保政策宣传不够深入,所调查城镇居民、企业职工和住院患者大多反映对现行医疗保险政策了解不深,对参保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三)基层代办机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不仅需要提供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实惠便利医疗服务,还需要基层社区机构提供优质全面的医保事务服务。兵团各师团场社区的工作人员少,大多是身兼数职,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强度大,政策要求高,专业技术强的工作,对社区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加之基层社区经费严重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居民医保工作的开展。

三、兵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兵团政策规定和各师局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居民承受能力,各地应尽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妥善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探讨: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配合。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为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有序运行,各师局应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总负责、亲自抓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亲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全力以赴抓好制度的实施和相关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和监管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动员,协助组织做好参保登记缴费工作;民政部门和残联要做好城镇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的身份确认和参保工作;卫生、公安、物价、宣传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职责,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启动实施工作。

(二)立足兵团实际,合理制定政策。认真学习兵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方案的精神,各师局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兵团单位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基金支付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不同参保人员的筹资机制和待遇支付办法,严格界定基金支付范围,保证基金的平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越广,参保群众越多,其互助共济功能就越强,制度的有效性就越能充分发挥,从兵团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的现实出发,要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为目标,对所有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城镇居民作出制度安排,将未成年人、老年居民、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统统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保、连续参保,防止有病参保、无病退保,力争在制度安排上实现全覆盖。

2。坚持筹资水平和待遇标准的合理性。筹资水平和待遇标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根据兵团的政策指导意见,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待遇要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结合当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需求,合理确定筹资水平,要充分考虑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原则上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别实行定额费率,并根据实际需要按兵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步调整。兵团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阶段筹资水平原则上控制在:学生儿童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成年居民不低于200元。待遇水平方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设置起付标准,并与相邻的自治区地州市基本一致。参考起付标准:三级医院900-700元,二级医院500-400元,一级医院300-200元。支付比例:三级医院45%左右,二级医院55%左右,一级医院6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一个年度内15000-25000元。

3。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兼顾各种保障制度的衔接,包括政策、措施和部门工作的衔接。

特别要兼顾医保体制与药品流通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的配套改革,兼顾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兼顾新制度的出台对其他人群的影响,使这项工作更具全局性和前瞻性。有关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时,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引发新的矛盾。

4。坚持风险预测,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风险基金制度。可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设置医疗费用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基金与统筹基金平行管理的机制,借此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转和保障居民的大病医疗需求。风险基金由政府和个人按每人每年各出20元的标准进行筹集,主要用于补助城镇居民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和增强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

(三)强化政策宣传,尊重群众意愿。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通过新闻媒体及其他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城镇非从业居民大都没有固定收入,缴费能力有限,参保能力参差不齐,对他们参保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个人意愿。要力争做到“三个讲透”:一是要把实施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讲透,让广大城镇居民清楚参保的好处;二是要把医保的具体内容讲透,让广大城镇居民掌握参保的政策;三是要把政府支持和资金管理、报销办法讲透,让广大城镇居民消除疑虑,增强参保意愿,最大限度地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基金支付能力

(四)严格监督管理。根据城镇居民参保需要和特点,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兵团居民医疗保险要科学设置统一的参保、缴费、就医、支付等工作流程,形成“参保在连队社区,审核确认在社保所,缴费在银行邮局,结算在医院诊所,管理在经办机构”的经办管理模式,方便群众,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切实加强基金管理,兵团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单独列帐,专款专用。各统筹区要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基金预决算制度和基金审计制度,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加强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基金运行分析制度,实现基金运行的实时监控,确保基金安全。同时建立兵团一级风险基金,根据兵团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运行结果,按兵团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总额的10%确定,所需资金列入兵团各级财政预算。既不能片面追求基金节余率,而忽视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或一味追求满意率,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或过于强调财政支持,而忽视基金积累,以致造成收不抵支。

(五)做好医疗服务管理。兵团居民医疗保险要科学设置统一的参保、缴费、就医、支付等工作流程,形成“参保在连队社区,审核确认在社保所,缴费在银行邮局,结算在医院诊所,管理在经办机构”的经办管理模式,方便群众,提高服务效率。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医疗机构定点管理,合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和数量。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简化手续,方便居民参保和医疗费用报销。加强对医疗费用支出的管理,建立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的奖惩机制。

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和团场服务组织作用,促进参保人员充分利用城市社区和团场卫生服务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和团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零售药店纳入定点范围,形成“小病病放心进社区团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平安回社区团场”的医疗服务格局。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其他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统一,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进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5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肺结核;登记;转诊;归口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46-02

早期发现和规则治疗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重要内容。报告和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是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的基础。现就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2008~2010年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中转诊等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桃源县2008~2010年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各种登记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信息及追踪记录资料、转诊卡等有关资料。

1.2 方法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标准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来源情况探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与可行防控措施。

2 结果

2.1 肺结核转诊推荐情况

桃源县结核病门诊2008~2010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3 670例,其中来源于转诊推荐者1 740例,占47.41%,且这个比例逐年上升,见表1。

2.2 活动性肺结核转诊来源

在转诊推荐的1 740例中,涂阳378例,占21.72%;涂阴1 362例,占78.28%。涂阳者中,新涂阳362例,占20.80%;复治涂阳16例,占0.92%。属于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的有1 162例,占66.78%;属于因症推荐的有445例,占25.57%。见表2。

3 讨论

桃源县肺结核转诊率、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来源中转诊推荐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6.47%上升到了2010年的56.72%,说明实施结核病项目后,归口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各医疗单位的重视,各项措施逐渐得到落实。

涂阳患者中,新涂阳数22倍于复治涂阳,说明新患者甚至于社会上很多人对肺结核防治归口管理政策不是很清楚,或者不愿意相信患上了肺结核,出现可疑症状时并不是先到结防定点机构就诊。只有复治患者出现可疑症状时,才直接去结防定点机构就诊,因为他们有“经验”。提示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大力度,对社会各界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增强群众结核病防治意识[2]。

肺结核归口管理工作是患者发现的重要环节[3],其优劣直接影响肺结核的“早诊断、早治疗”。各医疗机构是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因症就诊的主要场所,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4]。因为患者有症状首先是到就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这也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职工医保的相关要求。所以各医疗机构要提高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认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向服务对象说明肺结核的免费政策及归口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尤其是首诊/转诊医生应对转诊的患者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认真填写患者地址和联系电话,促成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到位,杜绝载留患者现象。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由于设备、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对结核病的初步诊断中差异较大,会出现误诊、过诊的现象[6]。提示要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尤其是检验人员痰检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提高对查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查痰率、查痰阳性率,避免过诊、误诊,从而减少结防机构追踪患者的工作量,节省有限的人力、物力。

实践证明,归口管理是否落实,是关系到结防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通过行政与业务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归口管理,完善医生-患者-家庭-全社会参与长期有序的协作机制,可以早期发现患者,及时规范化治疗管理。将肺结核患者转诊作为各医疗机构的责任目标加以考核,完善报告、转诊督查制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医政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98-110.

[2]钟球.加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9):481-483.

[3]刘建民,刘万同.郑州市城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管理[J].中国防痨杂志,2004,26(4):223-225.

[4]宋江林,庄敏芳.桃源县2003-2007年肺结核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2):782-783.

[5]何显雄.综合医院转诊对提高涂阳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79.

[6]刘青兰.舞钢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22.

第6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护理风险;科学管理;护理纠纷

近年来妇科疾病呈现种类多样化、复杂化,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医疗护理技术标准要求有了提高,患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妇科也成为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因此,评估妇科护理活动中常见且多发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应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是目前刻不容缓的护理问题。现将对妇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1912例住院患者,年龄3~89岁。先兆流产176例,不完全流产40例,稽留流产8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5例,子宫肌瘤223例,其他1330例。

2 妇科护理风险因素

2.1 失血性休克 妇科患者中相当部分有流血病史,许多患者往往入院时无明显休克先兆症状,随着持续出血量增多,如不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就会发生休克,特别是宫外孕患者,后果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2.2 化疗药液外渗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1]。许多妇科患者需要在术前阶段先进行化疗,使肿瘤受到一定的控制后方可进行了手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术后大部分妇瘤患者仍需要在笔者所在科进行几个疗程的专科化疗,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就会潜在着不可避免的化疗药液外渗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护理差错 护理队伍趋于年轻化,经验不足,护士轮转科室较快,加上制度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是导致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福利的普及,住院病人大量增多,护理人员比例严重不足,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也是增加护理差错风险的另一个原因。

2.4 护理记录的风险因素 护理记录是对患者实施和处理各项护理活动的凭据,护理文书为护理科研、教学、分析医疗事故等提供有效的资料,同时也是法律取证的重要依据[2,3],如果护理记录缺乏客观真实性,或者记录不及时、错漏都会导致法律的责任,带来护理纠纷。

2.5 护患间缺乏沟通的风险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病人的情绪易受对疾病认识的承受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4]。在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时要先向患者或家属讲解该项治疗护理的目的、必要性以及护理操作的程序,让患者消除顾虑,理解配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避免因误解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3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有流血症状的患者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取得配合,注意卧床休息,以免发生意外。随时注意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温度、尿量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及阴道流血情况的观察,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根据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只有高水平和有预见性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5]。

3.2 防止化疗药液外渗是化疗护理的关键 化疗药液外渗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会对病人造成心理恐惧和紧张,甚至拒绝化疗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化疗前首先向患者解释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对目前治疗的重要性,该化疗方案中的药物疗效及在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以及临床上的针对措施和介绍治疗成功的例子,让患者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和护理,并积极参与“防渗”行动。全面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潜在因素,了解其浓度,掌握输入速度,提高穿刺技术,避开关节部位,选择粗直的血管,尽可能采用软管静脉留置针。对刺激性强的药物采用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以减少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在用药过程中,勤巡视观察,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发现局部红肿疼痛时,要及早处理,做好交接班,以减轻或预防不良反应,减少药液外渗所致的医疗纠纷。

3.3 护理安全是护理活动的基础 护理差错潜在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如果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敏锐的风险意识,否则就会引起不可估量的护理差错。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首先要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和“三查七对”。执行医嘱要听清、问清、看清。工作要用心,操作要细心,对患者要有同情心,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抓住容易发生差错的时间段,如白天工作最忙的时间,节假日及交接班时间,要防范疏忽而导致差错事故。比如保胎孕妇与引产患者所用药物是截然不同,一旦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健全护理体系,落实护理管理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加强专科护士队伍的组建,开展专科知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训。新护士必须在基础理论和各项操作考试合格后再上岗,这样可以降低护理差错的风险因素。

3.4 护理记录是处理护理纠纷的重要证据 护理记录要规范,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生理、心理活动,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6]。医学术语要恰当,字迹要清楚,避免涂改。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再记录,保持医护内容一致。加强文化修养和专科理论知识的训练,定期开展书写语言专项培训,提高语言综述水平,使护理文件成为护理工作的动态表。

3.5 暖心的沟通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关键 良好的沟通是进行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要注意沟通的技巧,做到语言通俗易懂、亲切,举止文雅大方。对患者或家属要有同情心、耐心和信心,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常换位思考去处理护患之间的矛盾,对不配合的患者或家属要使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和委婉的方式来沟通,避免冲突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或检查前先与患者沟通,使其理解与配合。

4 小结

通过对笔者所在科1912例患者实施的护理活动,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只有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整体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加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个护理工作中,对职业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病人及护理人员的安全。在当前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7]。笔者所在科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来无护理纠纷发生,实现了优质服务,提高了医院及科室声誉,为护理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刘雅娟.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护理新策略.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10):8624.

[2] 朱月林.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11.

[3] 陈桂萍,王艳,王加风.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及对策.中华现代护理,2011,17(4):449-451.

[4] 赵晓莉,孟凡英.风险管理在提高病人满意度中的实施与效果.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614.

[5] 李伟红,刘欣,刘华霆.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和护理纠纷的预防.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2):69.

第7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妈妈课堂;安全接种;裨益

"妈妈课堂"最早其实是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一个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在上边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还可以下载教育资源等。而笔者所说的"妈妈课堂"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参照此模式,为加强预防接种服务规范管理[1],提高安全接种率,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而开办的一个讲座,它其实是属于健康教育的一种模式。本中心自开办"妈妈课堂"以来,共计接待家长2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将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 提前做好通知

这个主要是工作人员利用进行产后访视或者宝宝接种疫苗之后的机会,给家长发放开班通知,通知上有开办"妈妈课堂"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具体开班的地点、时间等等。

2 核实听课人数

就是工作人员会根据发放通知的数量,核实前来听课的人数,其目的主要是避免人数太多,影响听课效果;或者人数太少,达不到开课的目的。一般我们建议每个家庭来2人,准妈妈因为坐月子不方便出门,我们建议准爸爸一定参加,同时,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最好参加,也许以后绝大多数时间是他们带着宝宝来完成免疫接种的,所以,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3 选定开课内容

根据前来听课的家长情况,选定开课内容。比如:针对新生儿的家长,首先讲解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6个月龄左右孩子的家长,讲解如何添加辅食及各种简单动作行为的训练问题;1岁左右孩子的家长,则讲解如何防止意外伤害以及语言能力的训练等等,最后,再逐渐过渡到预防接种的问题。重点强调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告知家长,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孩子6岁之前,至少要接种14种疫苗,共计28剂次,可以预防17种传染病的发生。

4 课间现场观摩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前面家长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对于预防接种的服务流程却不知道。那么,此时的课间现场观摩,既让他们了解了接种流程,熟悉了接种环境,又让他们看到了预防接种工作的严谨性:接种单位及接种人员的资质、儿童接种证的登记管理、疫苗的冷链管理、接种现场的消毒隔离、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开展预防接种前、接种时、接种后工作人员所需要进行的各项工作等等。然后就接着重点介绍各类疫苗的接种程序以及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并发放知情同意书,让家长有一个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充足的时间准备。针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免疫低下儿童,在家长经济状况能承受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优先向其推荐五联苗[2],可以介绍此苗的应用技术指南,特别是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在排除禁忌症的前提下,如果宝宝接种五联苗,既降低了宝宝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发应的几率,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也给宝宝更好的保护。有了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将大大减少接种副反应和投诉事件的发生。

5 课后信息反馈

每次开办"妈妈课堂"以后,还得让家长填写一份意见反馈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家长对此次讲课内容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更希望了解的其他内容,为下一次的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6 形式灵活多样

"妈妈课堂"除了集中授课外,还可以不拘形式、不受限制地开展。比如:创建"妈妈群" 可以随时与家长们进行交流互动;制作光碟发放,可供反复观看、重复使用;利用入户随访针对家庭成员集中指导;开展电话咨询,针对特殊人群进行个体指导;发放各种宣传折页及健教处方则是经济适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参与"妈妈课堂"的工作人员不拘一格,可以是从事计划免疫工作的人员,也可以是妇保、儿保的保健医生,还可以是中医保健科的医生,大家一起共同参与,不断完善、充实开课内容,注重实用性,杜绝教条化,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便易行的操作来提醒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高度重视,提高家长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及小儿常见症状的家庭处理,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之一。通过开展"妈妈课堂"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和了解,从而能更好地配合预防接种工作,同时也减少了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部分因接种二类疫苗引起的医患纠纷,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控疾发〔2005〕373号,2005.

[2]张家琪,朱瑞英.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1,(05):256-258.

[3]周任兵,赵翔,郭娓. 鹰潭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07,(11):1057-1059.

第8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门(急)诊;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59-02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1]。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医疗护理、治疗的缩影,在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尤为重要。自从2011年7月份以来门(急)诊开展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受到了上级领导及来访者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 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我院为国家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门(急)诊共有护理工作人员28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 14人,护士 8人,其中门诊 10 人,急诊18人。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导医、接诊、分诊门(急)诊各项治疗和护理、院前急救、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及转送住院检查等。

1.2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

对我院门(急)诊28名护士采用问卷形式调查进行,即发放100份,收回 96份,结果显示本科学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知晓率为100%,大专为76%,中专为52%;中级及以上职称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知晓率为89%,初级为72% .护士获取优质护理服务知识的途径有医院的文件资料,医学杂志,网络查询,全体护士都希望深入了解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3门(急)诊工作特点

门(急)诊护理工作具有病人人流量大、病情急、病种杂、环节多、管理任务重、服务协作性强、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时间短、易发生护患矛盾等特点[3]。较高的公众期待也使得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因此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素质,改变服务理念,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对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

2.1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

组织门(急)诊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分析门(急)诊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和不和谐因素,正确评价护士认知上存在的问题,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治疗。强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消除部分护士轻视门(急)诊工作的抵触情绪,端正态度,增强责任感。教育大家树立门(急)诊窗口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改善服务态度,强化主动服务,本着病人的需要,真心诚意把病人的事做好。

2.2落实门(急)诊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为适应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2012年开始实行门(急)诊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开展护士能级培训计划。护理人员在转变观念、理论提升的基础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2.3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协调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收费处等各职能科室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确保心跳骤停,重型颅脑损伤等急危重病人得到最快的治疗检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有机磷农药中毒,群体伤,集体食物中毒等的应急预案。有效进行预见性护理。

2.4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及健康教育

设立便民箱,友情提示语,无偿为急切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糖果、饼干、纸杯、卫生纸等,及时让丢失的就诊卡、医保卡、背包等找到失主。必要时为空巢老人、外地就诊患者留下联系电话,方便咨询。适时做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饮食、休息、运动、检查、用药、复诊指导等,在门诊大厅安放自助刷卡机,方便领取化验检查结果单,充分运用LED显示屏、板报、传单等,紧跟季节变化、流行病特征进行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

3 结果

门急诊2010年7月-2013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与2009年9月-2011年6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投诉明显减少,应急能力,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提高(表1)。门急诊获得全院应急预案演练竞赛优秀奖,急诊科获2012年度先进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护理队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南国早报等省、市新闻媒体相继对我院门急诊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

4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出于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护理服务中注意礼貌、礼仪、讲究仪表、言谈,执行操作规范、工作标准[4]。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门急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仅满足了病人的需求,还让护理队伍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增强了职业成就感。

门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总结加以提高的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中,在推行惠民措施上要求: 改革群众就医服务,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并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充分说明了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优质护理服务虽在我院门急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面临诸多不足或困境,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仅涉及到护士,还涉及到医院的环境、布局、政策、绩效考核及其他医务人员的配合[5],如何更进一步科学开展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做到 “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赢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需要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峻.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5):391

[2] 陈书瑾,姜霖等.在内科门诊实施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

[3] 许凤琴,尼春萍.综合医院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0,24(11A):2988

第9篇: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岳君,施娟,庞喜珍.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1):258.

[2]王兴宇,陈琦,戴仕明.基于Web财务统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