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供应链的管理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的管理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链的管理因素

第1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制约因素识别

1.1问卷设计与样本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企业文化环境、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绿色服务体系。另外,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带来经济绩效。根据制度理论,环境管理的压力来自三个纬度,即标准化的、强制性的和模仿性的。因此,本文设计了21个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问题,涉及四个方面,分别为:企业意识和能力、财务绩效和成本、供应链影响以及政府法规。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设定了五个等级,分别为:1=根本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因为部分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还不熟悉,我们在制约因素之前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题项,包括五个方面:绿色采购、生态设计、与客户在环境方面的合作、投资再生和内部管理。

根据资源消耗、环境排放以及绿色供应链实践等情况,我们主要集中对化工、电子、汽车和机电行业开展问卷调查。我们首先分析各个行业在中国的分布情况,然后选定这些行业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园,最后主要在苏州、大连和天津开展调研。为了保证问卷的可靠性,我们首先进行了预测试,对四个行业各选定两家企业进行了访谈,每次访谈基本都在半天,主要是看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和有缺项,问题的描述是否能让企业人员读懂。预测试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只对个别问题的表述进行了调整。

问卷发放主要通过三种形式:①通过政府部门向企业发放问卷;②对参加项目洽谈会的企业领导发放问卷;③对MBA以及电子、化工专业学位的在读和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回答的对象基本都是企业中、高层领导或者攻读硕士学位的在职学生,因此对问卷的理解比较准确。获得的问卷很多都是实名或者填写了企业相关信息,因此问卷填写结果比较可靠。问卷基本一个企业一份,对于一个企业获得的多份问卷,我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大部分填写比较吻合;如出现偏差,我们通过电话进行了进一步的核实。

问卷调查从2037年5月开始到9月结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57.8%。其中化工/石化行业95家(占32.9%)、电子行业56家(占19.4%)、机电行业67家(占23.2%)、汽车行业41家(14.2%),其他30家(10.3%)。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考虑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调研,具体为:国有企业123家(占42.6%)、私有企业87家(30.1%)和外资/合资企业79家(占27.3%)。

1.2因子分析

为了识别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因素,我们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题项的KMO值为0.886,大于0.85,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使用最大似然解并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分析采用Kaiser标准(特征根大于1)并进行碎石图分析。碎石测试和特征根测试均说明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可以选择4个因子进行进一步分析,四个因子提取的信息分别为23.0%、19.8%,18.5%和8.7%,累积为70.0%,这与调研前的预测基本吻合。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旋转因子负荷矩阵分别见表1。

本文把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四个因子分别定义为:企业意识和能力、财务绩效和成本、供应链影响、法规。为了验证因子分析得出的同一因子各个问题是否测量同一问题,进一步进行了内部信度分析,得到四个因子的克朗巴哈a系数分别为0.92、0.91、0.90和0.82,所有的克朗巴哈a系数值均远大于0.70的标准,因此保证了因子构造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制约因素影响力分析

为了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影响力,我们在前面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1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每个因子以及各个题项的描述性数据,包括均值、标准差和样本数分别见表2;各个因子的关联分析见表3。

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制约因素的各个因子值都处在3.50~4.00之间,也就是说企业认为这些因子重要,但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政府法规方面的制约最大,均值为3.96,接近4.00,其中一个题项,即“政府环保等方面法规执法不严”超过了4.00,这说明执法不严是企业缺少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最大的制约因素。

表3的结果显示: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四个因子之间相关性很强。如政府缺少激励和执法不严,带来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益不明显而成本过高,进一步又影响了企业的意识。

2.2影响力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个因子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制约影响力,我们借鉴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对于第一层因子,我们可以对各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进行归一处理而得。如前所述,四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23.0%、19.8%,18.5%和8.7%,归一化后的系数对应为:0.329、0.283、0.264和0.124。因此,设四个因子分别为yl、y2、y3和y4,则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总评价y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y=0.329yl+0.283y2+0.264y3+0.124y4

二级指标对应于一级指标的权重借助与AMOS软件,把各个题项强制归为四个因子,得到各个题项对应于各个因子的标准回归系数;对各个因子下各个指标的标准回归系数进行归一,获得各指标在其主因子上的权重。二级指标最终的权重,用各个二级指标对应于一级指标归一化的系数与一级指标归一化的系数相乘获得。

表4的结果显示,从最后获得的各个指标的权重来

看,权重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高,采用环境友好包装的成本高,政府环保等方面法规政策的激励不足。也就是说,这三个因素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造成障碍的影响力最大。

3 结论与启示

法规是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最主要的压力;国家和地方法规是影响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调研分析的结果显示,企业认为政府法规是制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但执法不严,企业违法带来的罚款小于甚至远小于守法成本。因此,大大挫伤了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另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属于超前的环境战略,其目标远高于法规的要求。目前,环保政策法规只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惩罚,缺少对一些积极环境行为的奖励,因此也制约了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总体来看,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的影响力最大。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通常带来长期绩效,有时短期绩效不明显。目前,我国企业虽然都感受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多企业还疲于应对短期的压力,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也缺少相应的能力。高层领导的重视以及企业内部必要的能力是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我国目前基本处于这个阶段,这与国外领先企业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类似。

第2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可靠性;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28

1引言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不仅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企业实践中,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现实中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更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如何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供应链的可靠性为供应链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证,也是实现供应链价值的前提。本文在梳理和归纳供应链可靠性的基础上,将供应链的可靠性研究分为概念研究、指标研究、评估研究以及改进研究四个方面,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供应链可靠性概念研究

供应链可靠性概念的基础是可靠性工程理论,Thomas第一次将该理论应用到供应链中,提出用可靠度来度量供应链的可靠性并对供应链可靠性的概念作了说明[1]。SY. Sohn等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等同于产品质量可靠性[2]。Dave Luton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就是库存可靠性[3]。我国学者霍佳震等认为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可以反映供应链可靠性[4]。穆东、杜志平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就是一定约束条件下订单交付的能力[5]。以上学者关于供应链可靠性概念的认识虽有不同,但都倾向于侧重供应链某一方面的可靠性,并不全面。刘元洪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是指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能力[6]。这一概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供应链各个方面的性能,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

3供应链可靠性指标研究

在供应链可靠性指标的研究上,一些学者是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进行研究的。刘元洪针对供应链内外部环境提出自然环境、信息传递、物流配送、资金周转、内部控制是影响供应链整体可靠性的因素[7]。赵宏霞、杨皎平认为供应链整体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来自节点企业、供应链结构、供应链协调三个方面,并对每部分作了更进一步的细分[8]。田贵良、许长新将供应链协调可靠性影响因素归结为同一产品的供应商数以及单一供应环节的协调可靠性[9]。陈梓杰等基于应急物流的特点,将应急物流供应链整体可靠性分为物流筹措节点可靠性、物流运输和配送节点可靠性以及物资分配节点可靠性[10]。曾峰、李夏苗认为来自信息、管理、技术、设备、财务、信用以及不可抗力方面的风险是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主要因素[11]。万娜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供应链可靠性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了因素选择的工作量[12]。就行业研究来看,旅游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完善。伍春、唐爱君以旅行社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综合考虑核心企业竞争力、质量、柔性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了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13]。张凤玲、岑磊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从协调可靠性、关系可靠性、结构可靠性和供应链柔性四方面构建了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模型[14]。陈敬芝从旅游供应链运作质量标准要求、核心旅游企业竞争力以及供应链运作柔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15]。

另外是针对成员企业可靠性指标的研究。赵宏霞、杨皎平在阐述供应链整体可靠性因素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这些节点企业视为供应链元件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各元件在供应链中相关的可靠性影响因素[9]。刘元洪认为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衔接不确定性以及运作不确定性,并借鉴SCOR模型第一层绩效性能指标将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分为面向客户的指标和面向内部的指标[16]。其他关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指标的研究基本与上述刘元洪关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指标的分类相同,故不再对其他与此相关的文献进行阐述。

4供应链可靠性评估研究

供应链可靠性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以可靠度量化供应链可靠性实现的。谈晓勇、朱心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多层次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17]。罗燕春、卢琳采用该理论对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进行了评价[18]。梁岐泓、左新慧以供应链风险评估为基础,对供应链的两种结构分别进行了供应链可靠性分析[19]。陈成、薛恒新构建了一种基于MAS的供应链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对供应链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20]。蔡鉴明、曾峰将GO法运用于供应链中,通过将供应链物流系统构成图转化为GO图,实现了对供应链整体以及各环节可靠性的计算[21]。李阳珍、胡思涛等利用该方法分别研究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靠性以及物流服务供应链可靠性[22、23]。郭雪松等通过随机着色Petri网对供应链的基本活动加以描述,分别探讨了需求确定条件下和不确定条件下模型中参数对供应链可靠性的影响[24]。李植利用TOPSIS方法对煤炭供应链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25]。李恩平等在BN原理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可靠性故障树诊断模型,进而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供应链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26]。

5供应链可靠性管理、改进研究

供应链可靠性管理以及改进策略基本都是根据供应链可靠性评估、指标建立的分析结果而来。Yuanhong Liu等认为可以利用可靠性分配来达到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目的,供应链系统中所有的节点企业都被分配一定的可靠性指标,并针对没有达到供应链可靠性目标的节点企业提出了改进措施[27]。罗俊通过分析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从加强信息交流、建立战略联盟、危机管理机制、快速响应、柔性化等方面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28]。王玮、范世东从节点企业、供应链结构以及供应链协调可靠性方面分析了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提出对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与改进、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改善供应链之间的协调性、建立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供应链可靠性管理建议[29]。刘浩基于旅游供应链可靠性指标体系重点提出了提高旅游供应链的可靠性的管理措施[30]。许锋重点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下供应链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在金融危机下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31]。

6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的研究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者对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由于具体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及背景有所不同,结合具体行业供应链的可靠性研究才更具有针对性,尤其在供应链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管理的研究上。

其次,就研究的行业分布而言,对旅游、军事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相对比较完善,而对其他行业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则比较缺乏,应着重加强对其他行业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

再次,深入开展供应链可靠性理论的实证研究,将理论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增强理论研究的说服力。目前相关文献研究中关于供应链可靠性的实证分析几乎没有,这也成为今后供应链可靠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

最后,加强对供应链构成要素以及各环节可靠性的研究。现有研究重点集中于供应链整体可靠性的研究上,而对组成供应链的微观要素以及各环节可靠性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Thomas MUSupply Chain Reliability for Contingency OperationThe Proceeding of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2002:61-67

[2]So Young Sohn,In Su ChoiFuzzy QFD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Reliability Consideration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01(72):327-334

[3]Dave LutonInventory Accuracy:An Overlooked Component of Supply Chain ReliabilityMaterials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2004,49(7):71-73

[4]霍佳震,隋明刚,刘仲英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4):64-66

[5]穆东,杜志平供应链固有可靠性和运作可靠性研究[J].物流技术,2004(12):37-39

[6]刘元洪,罗明,刘仲英供应链评价体系构架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24):69-71

[7]刘元洪,罗明,刘仲英供应链可靠性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5(5):15-16

[8]赵宏霞,杨皎平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3):55-57

[9]田贵良,许长新供应链协调可靠性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3):109-112

[10]陈梓杰,徐菱,程园应急物流供应链可靠性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9):69-71

[11]曾峰,李夏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可靠性分析[J].物流技术,2005(10):44-47

[12]万娜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供应链可靠性影响因素评价[J].技术与市场,2012,19(4):181-183

[13]伍春,唐爱君旅游供应链模式及其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107-109

[14]张凤玲,岑磊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0(20):117,132

[15]陈敬芝旅游供应链运作模式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物流技术,2013,32(3):71-72,98

[16]刘元洪,罗明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4):120-122

[17]谈晓勇,朱心亮基于灰色理论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综合评价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164-1167

[18]罗燕春,卢琳基于灰色理论的宜宾旅游物流供应链可靠性评价[J].物流技术,2013,32(9):271-273

[19]梁岐泓,左新慧企业供应链可靠性分析[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3):301-303

[20]陈成,薛恒新基于MAS的供应链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J].中国制造业信息,2011,40(23):8-13,18

第3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全世界,石油经济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未能幸免。本文研究了石油企业供应链及其所面临的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讨论了石油企业供应链鲁棒性问题,以期对石油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金融危机 供应链 鲁棒性 石油企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企业,结构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整条供应链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油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石油企业供应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而对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石油企业在国家发展中是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对石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力相对要大,其主要产品原油和天然气实行国家统购统销,所以企业在注重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应把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为产品服务的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大规模重组上市,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企业管理水平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列。但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方面来看,仍然要把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作提供企业利润的两大源泉和管理的重点。但当资源成本大幅度增加、现有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急剧增长时,石油企业就不能单纯追求本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现阶段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全世界,对石油企业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需求不足。那么怎么才能保证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负面影响最小呢?寻求整体效益最佳的供应链鲁棒性变得更加必要而紧迫。

鲁棒性问题研究概述

近年来,鲁棒性问题的研究已引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关注。鲁棒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属性,是伴随不确定性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处供应链系统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比如供应商、核心企业、营销网络的运作或合作的偶然性等,这些企业所处的宏观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等外部突发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都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作用下,鲁棒性成为能否确保供应链的收益和持续性运行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是一个人工构造的系统,供应链的构造方法有很多。如何建设一个高效、能够抵御风险的供应链是所有企业都应重视的问题。因此供应链的鲁棒性问题对于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供应链鲁棒性研究是供应链理论的前沿问题。

鲁棒性简单理解就是强健的意思。鲁棒性是一个系统,即使面临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改变时,也能够维持其功能的能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是研究其鲁棒性的前提。也就是说,在不确定性和危机出现的情况下,鲁棒性已经成为系统能否生存的关键。供应链是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直到顾客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的网络系统。供应链的鲁棒性,是系统在受到内部运作和外部突发应急事件等不确定性干扰下,仍然能保持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和整体运行平稳功能的能力。由于供应链系统是一个人工设计的网络系统,因此,当一个供应链系统在不确定性扰动作用下,缺乏抵御外来干扰的能力,即鲁棒性较弱时,则可进行供应链鲁棒管理。鲁棒性是系统自身具有的属性,而鲁棒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石油企业是指勘探、开发、储运、加工和销售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具体关系是,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的上游企业,在相关储运、销售企业的辅助下,为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的企业提供原油及天然气,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油天然气的储运、炼制、化工、销售为下游的一条产业供应链(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石油企业的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外部存在着广泛的错综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换,这些交换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个网络也必然受到各种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干扰或攻击,这种干扰或攻击,从危害性角度来说,小则影响系统的运行和效率,大则沿整个供应链系统扩散,导致供应链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系统崩溃)。因此研究石油企业供应链鲁棒性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石油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表现有哪些。

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无序的、或然的、模糊的、近似的属性。任何一个组织必须与它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由于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组织必须能够准确把握不确定因素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迅速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做出正确的反应,采取相应对策。MILLIKEN指出,理解不确定性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确定了三类不确定性:状态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和响应不确定性。其他关于不确定性的区别,包括不确定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有两类:宏观环境和企业间合作的不确定性和内部运作的不确定性。相对来讲,我国的石油企业大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具有完备的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管理手段,内部的不确定性表现相对较弱。对我国石油企业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外部,因此供应链外部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要比内部运作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更大。

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供应链外部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前世界原油市场表现是强盛的,原油价格一路飚升,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市场主要表现是供大于求,需求动力不足,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积压,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石油企业利益受到极大影响。这些因素对石油企业供应链上各节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供应商的影响,供应链上与核心企业合作的供应商大多是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石油企业是这些供应商的一个重要的客户,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原油市场疲软,国家经济宏观政策必然进行调整,那么石油企业必须相应调整战略计划,压缩石油产量,相应的供应商订货量必然有一定的不确定,供应商经济压力过大,生产动力不足,供应延迟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核心企业即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的影响表现为执行生产计划的偏差等。石油企业客户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需求预测的偏差、市场购买力的波动。金融危机下消费者由于对未来经济缺乏信心,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购买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因素又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对消费市场的预测工作此时更为重要。如果整个供应链对消费者的需求预测偏差过大,那么这个信息在供应链网络传播中失真的程度会越来越大。

石油企业供应链的鲁棒管理

任何一个供应链的模型都可以简化为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构建供应链时,尽可能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为弹性较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供应链角度考虑,对于供应链网络的鲁棒管理,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供应链上物流运行的鲁棒管理

由于石油企业供应链上的流体带有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物流量大,物流技术要求较高,物流载体本身占有很大的固定成本,物流的流向带有很大的计划性。金融危机下,供应链上的物流量首先会减少,流体本身带给各节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减少,这其中包括价格因素。而物流载体的成本大部分是固定成本,那么就应该提高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物流服务,同时降低物流服务成本,以达到整个供应链整体最优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这个特殊供应链网络中,不同企业要进行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同时吸引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对物流活动进行专门管理。物流系统内部,物流功能间合作要进一步协调一致,整体运行成本最低,系统运营达到整体最优,并且应逐步把石油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当做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益的一个最有利的途径,进而提升供应链上每个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鲁棒运作

供应链上第一个节点企业是供应商。由于石油企业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它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除生产设备外,大多是生产辅的材料。包括生产设备在内,这些材料都带有行业的特殊性,在国内可供选择的供应商相对数量较少,这些供应商所拥有的技术、服务等资源也是一些小企业所不具备的,所以在供应商管理策略中,一般工业企业多供应商策略不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买方一般不会在不同供应商之间进行转移,为了刺激供应商合作诚意和积极性,买方应寻求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办法,使用供应商管理更有效率和弹性的鲁棒策略。买方和卖方如果结成利益共同体,那么供应链的鲁棒效应就比较明显。可以考虑买方与卖方合作初期,以合同的形式的把双方的利益和风险的承担关系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约束供应链上合作双方的行为,这是石油企业供应链的第一个鲁棒管理。

供应链上的第二个节点是生产企业,在石油行业里就是勘探开发企业。金融危机下原油价格的走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石油进口国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有利。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石油企业可以发挥自己成熟的现代企业和管理模式和强大的资源优势,参与其他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世界石油市场恢复时,又可以把这部分资源投入到企业自身的建设中去。

供应链上的第三个节点是客户。石油产业是经济的命脉,它的客户千差万别。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客户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在减少。石油企业应该分担客户的一定风险,除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石油产品价格外,还应该分担客户退货的部分损失,以便使客户保存实力,在经济情况好转情况下,保障这个稳定的供应链能及时进行运作,这是石油企业供应链的第三个鲁棒管理。

另外,供应链能够有效协调运作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供应链的运作是不可能的。所以石油企业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利用互联网,使供应链网络中的信息能快速、准确的反映到每个节点企业。

综上,本文对石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了简单概括,对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和网络的鲁棒性管理进行了分析。但石油企业供应链的鲁棒性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宏观战略问题,因此本文建议在构建石油企业供应链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一个定量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接婧.国际学术界对鲁棒性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

第4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以及核心理念,其次分析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最后针对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将全面应对与重点关注相结合,以降低供应链管理风险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风险 控制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概念最早出现在1982年,管理大师Oliver&Webber(1982)对商业战略中流行趋势的变化做出回应,对商业活动的重新定义和合并,特别是物流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运营管理的整合,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具体来讲,供应链管理(SCM)是基于最终客户需求,对围绕提供某种共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信息资源,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软件产品为工具进行管理,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此过程需要掌握信息资源并认为渠道是关键,而平台则是指能使不同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共同软件系统。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来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直至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各个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顾客消费理念多样易变,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市场表现为高度不确定、变化迅速和难以预测。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从最初的追求规模经济到现在的供应链管理,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把各企业集合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追求整体成本最低和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总目标。

供应链风险分析

伴随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是供应链风险,广义来讲,风险是企业暴露在不确定事件中的程度,具体到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风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Johnson ME(2001)将供应链风险分为需求风险和供应风险,丁伟东(2003)将供应链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两大类,而朱怀意(2006)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供应风险、制造过程风险和需求风险等。还可以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本身还具有结构性风险,例如由于供应链变动带来的风险和供应链松散性、动态性带来的风险。

构建供应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中企业的共同利益需求,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都进行了业务流程改造使得资源和信息共享,此时如果供应链发生变动,即某个企业违背契约或因其他原因退出供应链,那么整条供应链将无法正常运转,其他企业的商业机密还面临被泄露的风险。此外,一般供应链的结构比较松散,缺少统一的权威部门管理,风险协调机制也缺失,这会造成管理不能持续进行或前后不一致,从而降低供应链运行的效率。供应链本身的风险程度取决于链中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各企业文化、相互信任程度、对价值的认同、企业的信誉度结合方式、彼此的依赖程度等多种因素。

本文认为供应链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合作风险和系统风险。内部风险更多是由于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制度缺失、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产生。例如由于采购过程不科学导致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需求预测不可靠造成存货积压,由于无法有效应对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而产生的风险;合作风险是供应链系统中的各关联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相互独立决策、企业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等、利益分配等与合作有关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体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这势必会产生不同企业之间的磨合问题,只有供应链上的企业意识到积极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作风险才能降低;系统风险是指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指宏观环境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此类风险一般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但是却可以用预警系统进行适当地规避。

不管是哪种分类方法,供应链风险的性质一致。首先供应链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例如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系统风险;其次供应链风险具有传递性,不同于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供应链管理关注整条供应链,从原材料的生产、产品的制造、产品的分销到零售,链条上任何一个企业的风险都不再只影响其自身,而是会通过网链结构传递给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造成整个供应链的风险加大。再次供应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控性,这主要是指内部风险和合作风险两类,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的内控执行以及合作的加强来控制,从而降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应链合作风险是供应链管理所特有的,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这类风险。具体来看,供应链的合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文化不一致带来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就导致企业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有较大差异,而供应链管理使不同文化的企业处于同一流程中,有时候需要协调一致才能达到目标。此时文化冲突对供应链管理的冲击是很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造成供应链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供应链的破裂;第二是彼此依赖过度带来的风险,供应链形成后企业在上游有固定的供应商,在下游有固定的分销商,这在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过分依赖从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崩溃;第三是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发展规模、发展潜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往往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就导致整个链条有非常强势的部分,也有非常薄弱的环节。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供应链整体控制风险能力取决于最薄弱环节控制风险的能力,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增大了供应链整体风险;第四是业务流程优化的风险,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的过程必然影响到既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势必会遭到阻挠,一旦不能再一次成功地达到利益平衡,就会造成业务流程重组的失败,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第五是供应链自身管理的风险,如前所述,供应链的结构具有松散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加强供应链自身的管理,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共赢。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供应链本身并制定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并监督每个企业执行。

供应链风险控制措施

(一) 建立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一般性合作关系

企业既然要加入供应链管理,必然已经做好长期合作的准备,因为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且其惯性很强,一旦决定了改变的成本很大。如果达不到长期合作的目的,那么企业就会得不偿失。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求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供应链成员要加强信任,信任是合作的前提;二是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不确定性,优化决策过程;三是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以期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二)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系统,全面应对供应链风险

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以及反馈等环节。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了解分析,认清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供应链风险既有明显的风险,也有潜在的风险。供应链风险评估是对某一特定供应链风险的测量。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供应链风险发生,造成损失的程度。供应链风险处理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核心,识别供应链风险、评估供应链风险,都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供应链风险,减少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对于供应链风险处理的结果,风险管理者要进行评价,检查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需要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后续风险处理的借鉴。为了更好地控制处理风险,需要对风险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且对风险处理建立反馈机制,进而有效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

(三)关注供应链风险中的关键控制点,重点控制供应链风险

一是关注人的因素和人的可靠度。风险管理中人是极其重要的角色,风险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业务流程,沟通、了解人员的风险认知与行为,提高人员的道德水平等改善人为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二是要优化选择合作伙伴,并加强伙伴间的沟通和信任。企业要按照公平价值判断流程选择合作伙伴,以确保选择最符合企业利益的供应商、获得最公平的采购价值,同时应该给予所有供应商平等机会,确保公平、公开和诚信,并制定一定的机制做保证。三是合理分摊和控制风险成本,提高风险管理绩效。风险成本的构成主要有承担的损失、保险费、损失控制成本和风险管理行政费用几项内容。在构建供应链风险分析系统之初就应该考虑成本因素,制定成本分摊机制,并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提高风险管理绩效。四是防止对伙伴企业的过度依赖。要整合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应该保持供应链的弹性。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五是完善管理制度,真正落实风险管理机制。各企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并切实按照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企业的各项活动,而且整个链条都应该采用统一的安全策略和风险防范政策。六是积极防范突发事件、意外事件。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七是通过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等方式,防范可能的风险,保护各企业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论文摘要] 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目地就是达到供应链协调。本文从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在阐述了实践中的四类基础供应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后,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VMI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选择。

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创建无缝的,同步的供应链能带来快速响应和库存成本的降低已成为共识。供应链管理的目地就是达到供应链协调。所谓供应链协调,是指分散式供应链达到集中式供应链同样的绩效。供应链的协调在于创建与整个供应链同步的,透明的、需求可见的模式。

大量学者就供应链协调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本文将从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的角度进行探讨。通过对实践中最基础的四类供应链结构的描述和分析,结合其重要影响因素,加深对实践中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的认识。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VMI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选择。

一、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

1.类型描述

在实践中,按协调计划和协调库存两个维度划分,存在以下4种最基础的供应链结构:

(1)传统供应链。其链上各级独立决定产品定单及补货,而不考虑链上上下游相关节点。其特点是,不存在协调,牛鞭效应明显。

(2)信息交换的供应链。供应商和零售商独立下定单,同时交换需求信息和行动计划,以便在预测产能和制定长期计划时参考。其特点是,预测时参考了最终客户的需求;消除了需求延迟及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3)供应商管理补货(又称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供应链。补货指令由供应商下达;其管理零售商库存,从而决定服务水平。其特点是,供应商对客户存货完全可见,并对其库存管理负全责。对库存的投入大大减少。

(4)同步供应链。只有一个定单决策点,从而将供应商的补货决策与产品/材料生产计划一体化。其特点是,供应商从运作层面管理客户的补货,并应用该可视性生成其自己的供应链运作计划。

2.重要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对供应链协调产生重大影响;

(1)客户和供应商工厂的地理分布。供应商越接近客户,越容易实行生产和库存控制。

(2)产品的需求模式。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越稳定,消除牛鞭效应和供需同步带来的收益越大。

(3)产品的特性,特别是生命周期,销售周期及价值。产品生命周期或销售周期越长,越有必要采用供应链协调。同样产品价值越大,对库存控制的影响越大。

二、VMI及其适用性分析

1.关于VMI

VMI是由供应商负责管理客户库存的一种供应链战略。供应商在客户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政策,拥有库存控制权。它打破了传统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获得同步化运作。大量研究表明,VMI在促进信息分享,降低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协作水平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由沃尔玛带头,Fruit of Loom,壳牌公司紧随其后,VMI成为一个重要的供应链协调的始创者。Buzzell Ortmeyer在1995年的报告中也指出,VMI在Dillard Department Stores,JCPenney,及Wal-Mart的应用使得销售增加了20%~25%,库存减低了30%。近年来VMI的盛行使得有言论声称VMI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概念亦将引发分销渠道的革命。

VMI使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都能获益。对零售商,VMI可带来库存的有效管理,并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对供应商,实施VMI可增加其品牌在商店的可获得性,并通过信息共享降低将需求波动放大的牛鞭效应,还能减少供应商为获得更多配给引发的博弈动机。

2.VMI的适用性分析

尽管VMI有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结合上述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在选择VMI模式时,应详细考察下列因素。

(1)供应商与零售商的相互位置。一个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需求较分散的需求更适合VMI,供应地与需求地应尽量接近。

(2)客户需求波动的幅度。VMI适合需求较为稳定的产品。客户需求波动过大的产品不能通过实施VMI协同供需带来很好收益。

(3)产品的特性。产品生命周期越长、产品价值越大,库存的显性及隐性成本就越高。通过VMI带来的协同收益也就会越明显,从而更适合采用VMI模式。

三、结束语

有效的供应链协调在于能将内部计划与外部需求一体化。考查具体状况才能寻找到恰当的供应链协调方案。针对VMI模式,接近的供需方地理位置,稳定的产品需求,以及较长生命周期的产品,将有助于其良好实施,在供应链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第6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obtain good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ore and more core enterprises of supply chains have implemented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hat's mo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hat evaluates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and instructs enterprises to do relevant work i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f green supply chain, we mak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dex system of green supply chain evaluation and the methods of the gree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 words: gree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s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兴起推动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侧重于供应链协作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突显,以及公众对绿色理念的深入了解,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协调的重要性。同时,一些企业开始通过协助客户解决环境问题,减少产品和服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提高环保绩效,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1]。由于外在竞争压力和内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环保措施整合到战略计划和日常运营中[2],这些都促使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即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国外学者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影响因素、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和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实施。国内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特征、概念模型、运营过程和绩效评价方面。

绩效评价研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反映绿色供应链管理实际运行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综合地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果。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不仅能发现绿色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改进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供指导,而且也可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始于著名学者Scott D. Jolmso。Scott利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识别并选择出环境绩效指标,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学习、创新、增长与人力;企业内部经营;顾客和股东以及财务等五个方面[4]。Hervani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收入特点提出环境收入这一衡量指标,该指标主要表示“绿色”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收入[5]。Tsai和Hung进一步论述了绿色供应链运行中涉及的环境成本这一因素,并提出回收成本=运输成本+存储成本[6]。Pochampally注意到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制造企业的社会形象好于普通制造企业,所以在衡量闭环供应链绩效评价时引入绿色形象作为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一个二级指标[7]。

国内对于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多是在马士华教授提出的供应链业务流程绩效指标体系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赵丽娟等根据绿色供应链的内涵和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设计了供应链绿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讨论了引入绿色度衡量指标后对其他绩效指标的影响[8]。郑任等认为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方位地反映供应链整体绩效,他们建立了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9]。该指标体系增加了信息价值指标和绿色环保指标,以适应绿色供应链系统信息含量大和环保程度高的特点。韩小花等将平衡记分法的思想和绿色供应链的特点相结合,提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财务、客户、流程、环保和发展等指标[10]。其中“发展指标”体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因,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的未来绩效。曹庆奎等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指标――资源竞争力指标[11],这一指标是对绿色环保指标的补充。绿色环保指标主要测评三废减排效果,而资源竞争力指标主要测评资源利用率,这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要减少环境污染,还要综合利用资源。根据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可将其主要研究指标归纳如下(见表1)。归纳的指标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部分二级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价。

表1中一级指标可较全面的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但二级指标相对较为繁琐,这会增加评价的难度与复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虑进一步精简,力求以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信息,达到绩效评价指标既全面又简约。

在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中,有学者从绿色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角度进行探索。朱庆华等学者提出了一套基于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2],该指标体系在后续的相关实证研究中被广泛采用。这一指标体系包括积极经济绩效指标、消极经济绩效指标和环境绩效指标。后来,朱庆华在研究中国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压力、措施和绩效时,进一步完善了之前研究提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的指标体系不仅考虑了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还增加对企业运营绩效的考评[13]。其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

朱庆华等人提出的指标体系虽主要针对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状况。该指标体系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影响未来发展因素的评价,也未考虑在绿色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信息共享因素对绩效产生的作用。

2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合适的评价方法可以提高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国内外学者根据绿色供应链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评价体系提出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

2.1 网络层次分析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是由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于1996年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非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的决策方法。ANP考虑了各因素和相邻层次之间的影响,它可以克服因素间因关联关系而带来的复杂性。Sarkis基于ANP技术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决策框架模型,并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能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组织绩效、减少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等[2]。Handfield等认为ANP作为一种决策支持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环境方面与交易方面的关系[14]。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各个指标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并且各因素存在不确定性。选择ANP评价绿色供应链绩效可以有效避免因各指标的相关性而带来分析的复杂性,降低分析难度,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供了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的一种方法。国内对于运用该方法评估绿色供应链绩效的研究较多。曹敏、范佳静通过模糊评判法对绿色供应链进行了绩效评价,指出企业明确自己的绿色供应链绩效水平之后,可以更好地运用和发挥已有的优势,弥补不足[15]。周建忠分析了用传统供应链的评价指标评价绿色供应链绩效的不足之处,针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他总结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并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多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准确客观地度量绿色供应链的整体绩效[16]。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对信息作出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的量化,该方法系统性较强,评价结果清晰,可信度较高,适用于解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这类具有非确定性的问题。但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步骤复杂,且指标赋权受主观性影响较强。

2.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1982年,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了灰色系统的概念并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17]。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法,它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人们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的认识具有灰色性,即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李静芳等提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并运用实证验证说明该方法能有效排除决策者的主观任意性[18]。李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评价体系的模型,通过对四个模拟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19]。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一种对动态趋势的量化分析法。该方法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评价不确定性,对数据要求较低,后续的分析工作量较少,而且可以用来判断绿色供应链企业综合指标体系所描述的总体优劣程度。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对各项指标的最优值进行现行确定,但有些部分指标的最优值难以确定。

3 未来研究趋势及结论

目前,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较多,且多以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为评价对象的静态评价,缺少针对绿色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未来的研究应以绿色供应链整体为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评价。针对供应商到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到客户之间,根据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不同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

在评价方法上,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观性较强,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对绿色供应链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量化分析,在理论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新的理论方法评价绿色供应链绩效问题,例如云计算。在云模型的转换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研究问题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可以解决绿色供应链自身复杂性和模糊性的问题,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客观。

因法律法规、市场竞争和市场压力,以及企业内部驱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注重环保措施[20]。而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对践行环保的具体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改善经济绩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打破绿色壁垒,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而且可以切实保护环境,增加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环境绩效。同时,正确、合理的绩效评价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良好的绿色绩效评价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形象,绩效评价还可帮助企业找出绿色供应链实施的瓶颈环节,并为企业管理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Powell A. Greening the supply chain[J].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Environment: Business Imperatives, 2000,1(80):233-243.

[2] Sarkis J. A 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11(4):397

-409.

[3] Handheld R. B. Green supply chain Best Practices from the Furniture Industry[C] // 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USA, 1996:1295-1297.

[4] Johnson S D.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pplicatio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J].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1998,5(4):34-41.

[5] Hervani A A, Helms M M, Sarkis J.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12(4):330-353.

[6] Tsai W H, Hung S J. A fuzzy goal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green supply chain optimisation under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a value-chain struc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9,47(18):4991

-5017.

[7] Pochampally K K, Gupta S M, Govindan K. Metrics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a reverse/closed-loop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Supply Chain Modelling, 2009,1(1):8,32.

[8] 赵丽娟,罗兵. 绿色供应链中环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11):155-158.

[9] 郑任,白勤虎. 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726-729.

[10] 韩小花,薛声家. 一种基于标杆管理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5(11):89-92.

[11] 曹庆奎,赵斐. 基于隶属度转换算法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68-71.

[12] De Giovanni P, Esposito Vinzi V. Covariance versus component-based estimations of performance i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2,135(2):907-916.

[13] Zhu Q, Sarkis J, Lai K.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within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7,15(11):1041-1052.

[14] Handfield R, Walton S V, Sroufe R, et al. Applying environmental criteria to supplier assessment: A stud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141(1):70-87.

[15] 曹敏,范佳静. 基于模糊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8(3):206-209.

[16] 周建忠. 基于模糊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 商场现代化,2008(10):108-109.

[17] Ju-Long D. 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J].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1982,1(5):288-294.

[18] 李静芳,余松,黄芳. 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模型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89-91.

第7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论文提要:本文介绍供应链可靠性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影响供应链可靠性好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

一、供应链可靠性概述

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使得可靠性成为了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时间上,通信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迫使人们对时间可靠性的更高追求;在空间上,交通方式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在满足时间需求的同时也多为安全买了份保险,因此可靠性必须当作一项基本工程来看待。

供应链可靠性是指供应链在规定的环境、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订单需求功能的能力,或者说是供应链能保持其完成订单需求功能的能力。以上的各种定义只是对供应链可靠性进行某一侧重点的定义,比如产品质量可靠性、交付的可靠性、订单满足率,等等。在此,给出一个精炼的定义:供应链可靠性是指在供应链的环境下,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能力。

二、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因素

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从供应链自身结构上入手。第二方面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从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自然灾害对供应链的影响。包括诸如龙卷风、台风、地震、洪水、火灾、雪灾、山体滑坡等来自大自然的破坏,对供应链的可靠性有非常大的影响。破坏生产,使企业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转,制造不出急需的物资;或者直接摧毁产成品。如,2000年3月一道闪电引发飞利浦公司的一家工厂发生大火,导致这家工厂在发生火灾之后连续数周无法正常向爱立信公司供货。结果爱立信因部件短缺而遭遇重创,手机生产不得不陷入停工状态,生产计划落空,当年手机业务亏损达17亿美元。

2、政治、战争、恐怖组织等人为因素。如“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境内桥梁、隧道和机场的关闭导致许多公司的供应链在数周之内出现空前的延迟,部分公司的供应链几乎全部瘫痪,损失惨重。由于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无法从加拿大运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5家北美工厂被迫暂时停产,导致福特汽车公司2001年第四季度的汽车产量减少了13%。因零部件不足,通用汽车公司约1万辆小汽车和卡车的生产被推迟。

(二)从供应链自身结构因素分析。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系统,链上的各个企业都是组成网络系统的节点。供应商、制造企业、客户是构成供应链网络的重要节点,由于各个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每个节点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

1、供应商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因素。供应商为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如原材料、零部件、能源、机器设备、工具、技术服务等,这些要素能否及时供应、供应的质量好坏、供应的数量是否满足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生产的好坏,以至于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性能。

2、生产过程不确定性方面的影响因素。机器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甚至电脑管理也会发生故障,以至将物料发往错误的地方,可能使生产线中断,等等。资金不足等问题会降低生产企业的供应可靠性。

3、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公众对单一产品的爱好降低,客户的购买力经常发生变动等等,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使企业对终端产品准确预测的难度加大,而供应链的运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中的制造(加工)、组装、运输、分销等均建立在对需求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所以因终端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4、信息传递不确定性因素。随着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其结构也日趋复杂,供应链上信息传递所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和不稳定。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属于是信息膨胀,也就说,从信息源到信息终端存在着不对称的转换,而一般情况下由于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及不完整导致信息的膨胀;另一种情况是订单的不平衡性,采购部门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地下订单,这样使得供应商会因得不到可靠信息而无法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从而影响下级需求的平衡。这种对市场的信息反映的不确定性,将会影响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供需平衡。

5、运输配送的不确定性因素。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物流,运输及配送载物流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物流的产生是建立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供应关系之上,物流的畅通无阻是供应链是否畅通的关键影响因素,一旦发生诸如自然灾害或者瘫痪交通系统,致使原材料、成品物资难以调运,不能够及时运输配送到目的地,势必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畅通程度,也就是说物流的畅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的可靠性,因此,供应链上的运输配送不再仅仅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标,而是以整个供应链的需要为目标。

三、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

供应链的网状结构决定了提高供应链可靠性有一定难度,并且这给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困难。应采取尽可能的措施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减小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交流与共享。供应链信息是实现供应链合理、有效管理的关键。供应链上的企业不只是要完善本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还要通过信息共享来增加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及发展战略,形成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纵向连通式信息管理系统,改善单个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完善供应链自身信息传递渠道,通过提高各节点的信息共享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减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决策和合作,从本质上体现出信息系统的优越性,最终提高供应链信息的可靠度。

(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对时间、质量、可靠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要建立长期、稳定、互相信任的合作,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功担、战略共谋的“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对制造企业来说,供应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厂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此时,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来解决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第一,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重要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问题做全面的分析,如业绩、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研发、客户满意度等做调查,并进行正确评估;第二,要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第三,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第四,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对利益与风险做好分配机制。

(三)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快速响应是供应链采取的旨在降低补货提前期的行动组合措施。要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取快速响应机制,因为快速响应使供应链中的补货提前期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者就可以增加预测的精度,并最终使得供应链中的供需之间得到很好的协调,从而增加供应链的总利润。

(四)供应链的柔性化。供应链柔性是包括所有供应链成员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系统应对顾客需求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每个成员所具备的组织柔性水平,而且取决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协调的柔性水平。

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一般来说,增加供应链的柔性往往导致供应链运营成本的增加,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因为用户的需求和外界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富有柔性的供应链仍旧是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供应链危机管理是指在供应链陷入危机时,为摆脱危机维持供应链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处理危机的行动与对策。供应链危机管理是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急处理机制可以解决供应链流程中的各种意外状况,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应急系统及时对紧急、突发的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给供应链企业之间带来严重后果。供应链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企业经营战略、流程改造与信息共享,并建立相应的危机组织机构。(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流程再造;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识码:A

一、优良供应链设计与几个因素的关系

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就是要建立以一个重要的企业为核心、联盟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协调系统。要想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绩效,除了要有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外,建立一个优化的供应链系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供应链的设计则是建立优化的供应链系统的基础。

供应链的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经营中,不可能随意改变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因此,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重视供应链的构建问题。一般说来,设计优良的供应链系统应该考虑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供应链设计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个设计精良的供应链在实际运行中并不一定能按照预想的那样,甚至无法达到设想的要求,这是主观设想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原因并不一定是设计或构想的不完美,而是环境因素在起作用。构建和设计一个供应链,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的运行环境(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同时还应考虑未来环境的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设计供应链,无论是信息系统的构建还是物流通道设计都应具有较高的柔性,以提高供应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供应链设计与企业流程再造工程的关系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设计是一个企业的改造问题。因为供应链管理引进的是一种新的思想,要按照这种思想重构企业的运作框架和战略系统,就要对原有的管理架构进行反思,必要时要进行一些革命性的变革。所以,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也就是企业或者是企业群体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过程。要从管理思想革新的角度,以创新的观念武装企业(比如动态联盟与虚拟企业、精细生产)。

(三)供应链设计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关系

供应链设计既是从管理新思维的角度去改造企业,也是先进制造模式的客观要求和推动的结果。如果没有全球制造、虚拟制造这些先进的制造模式的出现,集成化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很难得以实现。正是先进制造模式的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才使得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制造技术的技术集成演变为组织和信息等相关资源的集成。

(四)供应链与产品的关系

一般来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型产品与创新型产品。功能型产品是指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产品,不随时间改变许多,有较为稳定且可以预测的市场需求,生命周期较长,不经常更新换代,竞争激烈,边际利润较低,如日用品。创新型产品是指增加了特殊功能的产品,或技术与外观上有创新的产品,这类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边际利润,需求可能无法准确预测,生命周期短,在市场上易被竞争者模仿,从而竞争优势降低,导致边际利润下滑,如时尚品等。供应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有效地传递产品,不同的产品对供应链的需求有所不同。企业对自身产品的分析和判断是供应链设计与完善的前提。不同的产品也需要有不同的供应链策略及其相匹配的供应链。在为企业设计供应链之前,需要考虑企业产品的需求差别。

(五)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原则

供应链系统是由上游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节点组成的有机动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存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种流动,供应链本身也具有战略、战术和操作层三个层面。所以,在供应链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系统工程和模块化的原则,即自顶而下的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实施,将供应链系统的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操作层如采购、仓储、生产、运输、供应商关系管理等等具体操作内容这一操作层次,以各单一功能为模块,为该模块设计良好的信息接口及交流渠道,以供应链整体优化为目标,考虑市场与产品未来的可能变化,从而设计出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适应性的优化供应链。

二、组建优良供应链联盟的关键工作

要建好供应链,首先要强化合作意识。供应链管理不再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各个部门,而是要把所有合作企业间的内外联系体――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等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且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应变过去的“敌对”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合作企业间就可能借助对方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对供应链中增加价值和降低成本有关的所有联系进行积极主动的管理,以完成大家共同的目标――为最终用户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此目标下,企业将产生强烈的合作意识,组建供应链联盟就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但要取得联盟的优良效果,先要做好几件关键性事情:

(一)建立明确的供应链战略体系

供应链战略是用于指导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并获得可观利益的原则,它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成为各成员企业行为的统一规范,这是供应链战略联盟得以组建的基础。供应链战略一方面明确了供应链组建的目的及意义,也就是供应链运行最终需要达到的成就,供应链战略联盟各成员企业在战略体系的指导下互相协作。在这方面,供应链战略也可以看作尼尔•瑞克曼在《合作竞争大未来》中提到的“远景”,也是供应链战略联盟的驱动因素。另一方面,在“远景”的规划下,供应链战略又成为了各成员企业行为的规范。各成员企业在供应链战略的指导下,能够很清楚地辨别行为对供应链绩效的危害程度、自身对供应链的适应程度和贡献,以及可供改进的机会等等。因而,一个明确的供应链战略体系对于供应链战略联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寻求合适的合作企业

没有合适的合作企业,不仅会侵蚀企业的利润,而且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合适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要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合作企业:

1.合作企业必须拥有各自的可利用的核心竞争力。合作企业间都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核心竞争力包括: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快速的新产品研制,高质量的超值服务,最大限度的成本降低等。

2.合作企业必须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企业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是否存在官僚作风,是否强调资金的快速回收,是否采取长期效应的观点等。战略思想的差异表现在:市场策略是否一致,注重质量还是注重价格等。如果合作企业间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差距过大,合作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3.合作企业必须少而精。选择合作企业要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过滥的合作可能导致过多的资源机会与成本的浪费。

(三)建立合作企业间的信任机制

信任是合作企业间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然而,虽然供应链各企业的决策者们也深知合作的重要性,但却往往对“合作条款”缺乏信任度,或处于“观望”和“保留意见”状态,怕本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吃亏”,希望尽量将责任风险成本等转嫁给其他合作企业,同时竭尽全力地将利益收归自己的囊中。如果是这样,企业间就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合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合作企业间建立信任机制。

这种机制一方面使合作企业视他们的“共同产品”――被顾客满意的程度为生命,从而实现合作企业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使合作企业在制约机制约束下摆正本企业的位置,并自觉遵守“合作条款”。这是合作企业间成功合作的重要基础。合作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机制,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四)及时解决合作企业间的问题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一条长长的供应链高速运转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链”中的各企业由于工作目标不尽相同,其工作方法也会因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日程安排、成本的分摊及利益的分配等方面也可能存在分歧。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圆满的解决,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就将大打折扣。因此,企业最高层领导对于供应链管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要成立专门的小组,灵活、务实、忍耐、宽容的态度,及时协调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促进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实现。强烈的合作意识与良好的供应链,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只要能够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企业,建立起合作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企业间的问题,并投资建设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就能为提高供应链绩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绩效动态评价系统

只有知道某一战略的成本和实施效果,才能使管理者最后做出有效决策,绩效评价机制是保持战略层和执行层迈向共同目标的粘合剂。供应链管理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部过程,同一供应链的厂商之间的协议对各方都有好处。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制造者和供应者集中精力开发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资源,消除整个供应链中不必要的动作和消耗。

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高效评估能力的开发和应用与卓越的绩效紧密相关。如早在1985年,A•T•Kearney就指出,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的公司,可以提高总体生产率14%-22%。开发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主要目的在于追踪过去的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和正在进行的工作,并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是一个管理手段,开展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知道自己在整个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和对整个供应链效益的影响,从而促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必须从旧的以职能部门为单位的绩效评价转变到以过程为基础的衡量。旧的以职能部门为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挖掘企业内部潜能力一面还会有所作为,但当把企业置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时,其作用就十分有限。

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因而其绩效评价和激励系统也应有所不同。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必须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实施。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优化供应链的整个流程,绩效评价的粘合剂作用正是通过激励机制而得到企业各阶层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重视。此处的激励机制突破了企业内部的范围,扩展到供应链管理各节点企业的相互激励。激励的依据是绩效评价的结果,各节点企业相互激励是共同进步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通过谈判建立统一的激励标准,或通过用户投票可以实现这一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9篇:供应链的管理因素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整体经济体系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因素,可以说在未来,中小企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用效率并不明显,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必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供应链的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在进行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每一步骤相组成而成的供应系统。其管理则作为符合顾客的要求而进行供应系统的管理,并降低每一步骤的消耗成本,最大限度的提升服务与竞争力。因此,供应链管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全面推广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中小企业全面推广供应链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下述两点:第1点为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好与坏都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工作,良好的环境包括完善而全面的法律制度保护、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提升等,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工作,也会提升其中多家企业的协调合作关系;第2点为不断发展的技术。伴随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展,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技术快速增加,促使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利用信息整合系统进行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并进行企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升级,提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产业链内各企业合作共赢的目的。

中小企业全面推广供应链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协调合作。供应链中所涉及的多家企业在供应链中实际运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企业间的协调合作就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这种协调合作涉及到企业间的信任、沟通、技术互补、信息共享等等方面,可以说,协调合作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效果发挥;另一方面为企业各自实力。供应链中各自企业的实力也会影响到多家企业之间协调合作关系。这种实力是企业综合性的表现,包括其管理水平、发展规划、员工培训、核心技术等数个方面。综合实力将决定产业链中不同企业所具备的竞争力与发挥效率,这两项都将直接改变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与整体收益。

二、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经营诚信缺失

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就是企业的诚信度。基于产品与服务的供应链所涉及内容具有多种方向与行业,包括许多企业与个人,在这一提前下,实现最佳的合作就需要具备优异的经济运行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企业与个人之间也需要构建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但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整体诚信度相对较低,因此,严重妨碍了供应链所涉及的企业与个人愿意合作的意向。而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抵御与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这直接影响到其他企业与个人对于参与到供应链中的意向。

2.思想意识淡薄,缺乏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实际运用,只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大型企业才会涉及的项目,并不会为自身企业带来利益,反而会因为繁琐的过程,拖累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并不具备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与发展的能力。要想供应链管理真正全面而高效的运用到中小企业之中,就需要中小企业更加深入的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解与运用,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信息化建设不完备

供应链管理并不能单纯的依靠人力进行,更需要依靠当前优异的网络技术作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较多的资金进行自身企业信息网络的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已经发现当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竞争压力,虽然想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但由于并不具备上述条件,无法耗费较高的资金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无法完成信息化建设。

4.适应性较低

虽已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之中,但由于其中所涉及的项目复杂而繁琐,一旦消费者需求出现改变,就需要进行整体商务运作模式的改变,由于缺乏灵活的机制,无法进行多家企业的统筹,就算拥有再多信息也无法改变现状,这也是大多数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之中的企业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5.引用新技术困难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需要许多全新技术作为基础支持的系统,不同的运营环境与产品设计方向所需要的技术不尽相同,而各类相关技术快速发展与延伸又很大程度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中小企业自身并不具备自主研究全新技术的能力,而较差的基础环境又促使在进行相关技术选择时具有许多限制,导致中小企业出现无法选择正确的技术或者引入全新的技术的难题。

6.专业人才缺失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设计诸多领域的全新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多种领域的高新技术知识,但是很少有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具备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知识,而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传统类型的生产模式,这也间接导致其并不具备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严重妨碍了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用与推广。

三、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1.重视诚信与信用,构建全新的企业形象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中,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了解到只有全面应用供应链管理才是确保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与供应商、销售商、销售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中小企业如果想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需要协调好几者之间关系,消除传统的企业理念,不能单纯的认定供应链管理属于大型企业才能进行运用,中小企业应当树立与新时代相符合的新观念,例如合作共赢等等。为了满足上述目标,中小企业需要注重自身企业信用,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身的诚信,构建新时代企业的良好形象,借此吸引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参与到自身构建的供应链之中。

2.供应链动态联盟

供应链属于一种动态经营模式,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多家企业进行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方法,达到多家企业间形成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的紧密关系,确保中小企业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与整体经营效益等等。参与到供应链动态联盟之中,可确保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升销售途径与营业额,同时,减少中小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费用,并令处于动态联盟之中的多家企业可以共享信息与技术,最终,达到增强企业自身效益的目的。

3.构建全面而完善的信息体系

现阶段,我国大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牛鞭效应这一严重问题,其是由较多的因素综合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缺乏。在供应链中,制造企业、中间商与销售商都具备各自的消息来源与储备,可以在进行决策时,以自身储备的各类信息为基础,提出最适宜的对策。而产业链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针对其中所涉及的企业进行信息整合与共享,借此构建全面而完善的信息体系,可以及时了解客户要求的变化,并使企业快速做出相应的改变。

4.提升自身企业的核心能力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核心能力,原因在于企业需要依靠核心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利用企业发展路线、生产制造、产品营销、内部管理协调等内容相融合,相互影响,进而达到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作用,这也作为中小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所在。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反馈到自身核心能力中,使其更加优异而高效,也可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做到全面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确保中小企业可以保持乃至于发展自身优势所在。

5.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技术与文化互补

供应链是由多家企业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进行互补的运营模式,在这一运营模式中,各类中小企业都具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难免会出现纠纷与冲突问题的发生,这将妨碍企业间展开的合作和发展。因此,就需要参与其中的中小企业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进行更多的相互学习,构建完善而统一的企业模式,借此提升双方的合作与共享。

技术上的互补也如上述内容所述,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导致技术上存在许多缺陷,这就需要多家进行技术上的互补,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全面提升各自企业的核心技术,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6.加强人才的培养

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用与推广,需要拥有一支具备专业人才的管理队伍。现阶段,我国大量缺乏可以实际运用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主要原因在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经验,无法通过实践与教育大量培养相关人才。而拥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才更倾向于进入大型企业中工作,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并不具备吸引力,因此,就需要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利用高薪聘请、出国培训、开展企业内部培训等方法达到自行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总结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其的实际运用可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应更清晰的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敢于把握机遇,将其作为自身发展途径进行企业的提升。对此,就需要真正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最佳运用方式,促使中小企业可以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全面发展自身企业,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梅.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1):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