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目标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考核目的
1、公平、客观地反映各分公司及总公司各部门季度、年度经营和管理
效果。
2、真实地反映全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达成情况。
3、对全公司经营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二、考核原则
根据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依据目标达成要求,客观公正地反映目标管理责任单位的季度、年度业绩,充分体现目标达成与激励相一致的原则。
三、考核形式
指标达成评分制。
四、考核对象、内容
1、考核对象:XX分公司、XXX分公司、XX公司、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裁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物资管理中心。
2、考核内容:A、经济指标B、管理指标
五、考核细则
1、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基准分值为百分制,各项指标分值依据其重要程度定为不同分值,指标总累计分值为100分。最小考核评分单位为0.5分。
2、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满分各为100分。
(1)XX分公司、XXX分公司、XX公司的经济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70;管理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30。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经济指标得分×70管理指标得分×30
(2)财务管理中心的经济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40;管理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60。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经济指标得分×40管理指标得分×60。
(3)总公司总办、人力资源部、物资管理中心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以管理指标为主,项目不等。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管理指标得分×100。
(4)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各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之和)÷4
×60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40。
3、目标管理责任书中下达的费用控制指标均按年考核。
4、除费用控制指标以外的其余各项指标以季度考核为主、年终考核为辅。
(1)若经济指标任务跨季度提前完成,其考核指标的分值按超额完成任务的同一指标分值同比例得分,季度考核奖亦按比例同时增加。
(2)年末时,若前期季度经济指标任务未能如期完成,到年底时却完成全年经济指标,但综合考核得分达不到奖励分值的,其年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的兑现比例由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
六、考核机构、程序及纪律
1、成立**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XX
成员:**
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XXX、XXX担任,总办、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部有关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2、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裁办公室是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日常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公司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的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的检查督促和考核考评工作。
3、季度和年度,考核领导小组依据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要求逐一核对检查结果及考评记录,与目标管理责任书指标达成及要求进行核对,对各项指标达成情况给予考核评分。同时考核结果将作为年度评选先进集体的主要条件之一。
4、各目标责任单位依据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各类记录、备档等资料性工作,为检查与考核提供依据。凡是在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类记录、备档等基础性资料不全的,考核时可视具体情况予以减分。
5、考核纪律
考核领导小组需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待考核考评,依据每季度检查记录及目标管理责任执行中的记录客观评分。
七、奖励规定
1、奖金设置
XX分公司、XXX分公司各设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10万元;XX公司的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按总公司规定的办法计取。总公司各部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以各分公司考核所得实际奖金平均值的50计发。
2、奖金来源: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统一由总公司提供兑现,各分公司、XX公司无权自提。
3、奖励兑现
各分公司、XX公司及总公司各部门季度、年度考核得分达90分(含90分)以上的,总公司予以兑现奖励;90分以下的原则不予奖励。各季度、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发放额度由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后确定并兑现。季度奖与年度奖发放比例原则上为6:4。
分公司奖金分配基本原则为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提取50,其余50由分公司自主分配给其他员工,并受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监督。
4、每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考评的结果将与各分公司总经理、XX公司负责人及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的当季绩效薪资挂钩(其季度绩效考核系数按总公司有关规定设定为1)。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达到95分(含95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1.2;季
房地产公司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
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达到90分(含90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1.0;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为90分以下、85分(含85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0.9;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在85分以下时,每下降2分(不足2分的按2分计算),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此时以0.9为基数)扣0.05分。
目标管理责任季度考核、责任人绩效考核结果及奖励兑现为考核期的下一个月份。
八、要求
本次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任务指标,是全公司**年度综合经营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为了确保全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总公司特提出以下要求:
二〇〇×年度安全保卫部经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确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年度计划目标得以实现,经公司与目标责任人安全保卫部经理共同商讨,已确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二〇〇×年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并由目标责任人代表安全保卫部签署确认。
一、责任目标
1、管理目标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全年不因本部门的责任和原因而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是指:
因失职或引发的员工死亡事故;
因失职或引发的公司重要财产报废、损毁事故;
因失职或引发的火灾事故;
因失职或引发的水浸事故;
因失职或引发的恶性治安事件。
因失职或引发的业主/使用人重伤、死亡事件。
3)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100,员工上岗培训合格率100;
4)抽、检查员工对安全保卫部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5)员工绩效考评合格率98;
6)服务规范的出错率(以检查、投诉记录为准)98;
7)工作的操作规程内审严重不合格为零,轻微不合格10项以下,观察项20项以下;
8)工作的操作规程抽检合格率92;
9)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完好率为100;
10)普通治安案件的发生全年不超过4起,有效处理率100;
11)其他各类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率100;
12)灭火预案演习达标率100;
13)训练考核达标率98;
14)各类值班记录(含消防监控报警记录、值守记录)、服务总台非工作时间段人员进出大厦登记抽检合格率100。
2、服务目标
业主委员会、业主(使用人)对本部门安全护卫以及消防工作的满意率97。
3、经营目标
1)全部配员××人。其中:部门经理×人、安护主管×人、监控班××人、巡护班××人、城管队员×人、车辆管理××人。
2)配合总经理办公室将全年属本部门的各项开支控制在《预算明细表》计划内。
3)收入指标
收入指标明细表
序次
费用项目
年定额数(元)
备注
1
寄车费用
2
汽车停车费
合计
二、责任人的权利
为保证上述责任目标的实现,责任人(安全保卫部经理)的权利如下:
1、人事管理权
1)对安全保卫部所属班组长(含)以下各级员工的组阁权、奖罚权、任免权、解聘权。
2)对安全保卫部副经理的任免、调配、解聘、奖罚的建议权。
3)编制范围内临时工的招聘录用决定权。
4)岗效工资制标准范围内的调薪建议权。
2、管理决策权
4)主持安全保卫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5)组织实施安全保卫部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标准、工作程序、管理制度。
6)主持召开安全保卫部的各类工作会议。
3、申请支持权
1)依据安全保卫部的工作进展情况,申请专项经营管理资金和其他资金支持。
2)申请修改安全保卫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定编。
3)申请业务支持。
三、责任人的义务
1)接受公司的统一领导。
2)向公司作工作汇报。
3)确保责任目标的逐步实现。
4)自觉接受公司其它各职能部门的监控、考评、检查。
5)每月27号前按时上报次月度工作计划报表。
6)每月2号前组织目标评估,质量评审,进度、质量考评。
7)每季末的次月3日前组织员工季度绩效考评。
8)积极配合公司完成其他专项工作。
9)保证安全保卫部的各个标准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
10)保证安全保卫部的操作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
11)保证员工的生活、工作秩序。
12)保证员工的整体操作技能和工作质量。
13)为公司培养人才。
四、公司的权利
1、有对安全保卫部的运作状况(工作进度、标准、质量、成本等指标)抽查、检查、监督的权利。
2、有对目标责任人及以下各级员工的任免权、解聘权、调配权。
3、有要求责任人出示、收集、解释各类数据、原始凭据、记
录的权利。4、有对安全保卫部费用预算实绩的审计权、监控权。
5、有对目标责任人的绩效考评权、奖罚权。
6、专项事件的调查权。
五、公司的义务
1、及时提供合适的业务支持。
2、提供信息支持。
3、提供资金支持。
六、目标考评
公司总经理负责目标责任人的绩效考评。考评标准和办法的依据为公司绩效考评相关标准作业规程和本目标管理责任书。
七、目标奖罚
1、目标责任人(安全保卫部经理)必须依照双方确认的工作计划完成本责任书所列的各项目标。
2、如果工作目标完成,则安全保卫部可按董事会核定的计划额度编制奖金分配方案并进行年终奖金的分配(兑结预支的季度奖金)。
3、如果本责任书所列三类目标不能全部完成,则,每不能完成其中一项指标,扣减目标责任人的25目标奖金,直至扣除全部奖金,并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
4、若发生不可抗力而致使目标责任无法完成,则本目标责任书失效,遗留问题由公司与目标责任人共同处理。
八、其他事项
1、本目标管理责任书壹式肆份,公司存档两份,目标责任人一份,安全保卫部经理存档一份。
2、未尽事宜,由目标责任人同公司协商解决,补充条款与本责任书具有同等效力。
3、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4、本责任书解释权在公司。
目标责任人签署:总经理签署:
日期:日期:
一、 考核目的
1、公平、客观地反映各分公司及总公司各部门季度、年度经营和管理
效果。
2、真实地反映全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达成情况。
3、对全公司经营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二、考核原则
根据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依据目标达成要求,客观公正地反映目标管理责任单位的季度、年度业绩,充分体现目标达成与激励相一致的原则。
三、 考核形式
指标达成评分制。
四、考核对象、内容
1、考核对象:XX分公司、XXX分公司、XX公司、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裁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物资管理中心。
2、考核内容: A、经济指标
B、管理指标
五、考核细则
1、 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基准分值为百分制,各项指标分值依据其重要程度定为不同分值,指标总累计分值为100分。最小考核评分单位为0.5分。
2、 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满分各为100分。
(1)XX分公司、XXX分公司、XX公司的经济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70%;管理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30%。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经济指标得分×70%+管理指标得分×30%
(2)财务管理中心的经济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40%;管理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60%。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经济指标得分×40%+管理指标得分×60%。
(3)总公司总办、人力资源部、物资管理中心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以管理指标为主,项目不等。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管理指标得分×100%。
(4)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各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之和)÷4
×60%+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40%。
3、目标管理责任书中下达的费用控制指标均按年考核。
4、除费用控制指标以外的其余各项指标以季度考核为主、年终考核为辅。
(1)若经济指标任务跨季度提前完成,其考核指标的分值按超额完成任务的同一指标分值同比例得分,季度考核奖亦按比例同时增加。
(2)年末时,若前期季度经济指标任务未能如期完成,到年底时却完成全年经济指标,但综合考核得分达不到奖励分值的,其年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的兑现比例由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
六、考核机构、程序及纪律
1、 成立二OO五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
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XXX、XXX担任,总办、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部有关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2、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裁办公室是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日常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公司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的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的检查督促和考核考评工作。
3、季度和年度,考核领导小组依据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要求逐一核对检查结果及考评记录,与目标管理责任书指标达成及要求进行核对,对各项指标达成情况给予考核评分。同时考核结果将作为年度评选先进集体的主要条件之一。
4、各目标责任单位依据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各类记录、备档等资料性工作,为检查与考核提供依据。凡是在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类记录、备档等基础性资料不全的,考核时可视具体情况予以减分。
5、考核纪律
考核领导小组需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待考核考评,依据每季度检查记录及目标管理责任执行中的记录客观评分。
七、奖励规定
1、奖金设置
XX分公司、XXX分公司各设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10万元;XX公司的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按总公司规定的办法计取。总公司各部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以各分公司考核所得实际奖金平均值的50%计发。
2、奖金来源: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统一由总公司提供兑现,各分公司、XX公司无权自提。
3、奖励兑现
各分公司、XX公司及总公司各部门季度、年度考核得分达90分(含90分)以上的,总公司予以兑现奖励;90分以下的原则不予奖励。各季度、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发放额度由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后确定并兑现。季度奖与年度奖发放比例原则上为6:4。
分公司奖金分配基本原则为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提取50%,其余50%由分公司自主分配给其他员工,并受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监督。
4、 每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考评的结果将与各分公司总经理、XX公司负责人及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的当季绩效薪资挂钩(其季度绩效考核系数按总公司有关规定设定为1)。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达到95分(含95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1.2;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达到90分(含90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1.0;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为90分以下、85分(含85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0.9;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在85分以下时,每下降2分(不足2分的按2分计算),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此时以0.9为基数)扣0.05分。
目标管理责任季度考核、责任人绩效考核结果及奖励兑现为考核期的下一个月份。
八、要求
本次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任务指标,是全公司2005年度综合经营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为了确保全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总公司特提出以下要求:
关键词: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层次性;系统;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某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m2,46层、高132m,其中有两层地下室,负一层高3.75m,负二层高3.8m,这两层地下室设停车场和消防池及战时避难所,裙楼有两层,首层设功能房及幼儿园,二层是高级会所和技术夹层,上面是43层的塔楼,全部为高端住宅楼和写字楼。这是我公司迄今为止承接的最高大、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因此,我公司不仅在技术上进行充分论证与准备,而且在项目管理上下足功夫,在决策思想上和行动上将本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定义为:不仅是实现具体的目标(质量、工期、成本),也要做到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的协调,更要为今后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供示范;绝不能出现管理上的失误、失策、失控,希望通过本工程的实践管理为日后的项目管理工作带来宝贵的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2、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层次性
传统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的核心是经典的三大目标管理: 成本、时间、质量管理, 而现代建设项目更强调在资源保障的基础上, 从整体、全局出发, 进行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建设项目目标系统结构至少有如下三个层次:(1)系统目标 这是对项目总体概念的确定, 由项目的上层系统决定, 对整个工程项目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影响。项目实施期间系统目标通常可以分为: 进度目标, 成本目标, 质量目标; (2)子目标 系统目标需要由子目标来支持或补充, 它仅适用项目某一方面, 是对某一个子系统的限制; (3)可执行目标 子目标可再分解为可执行的目标, 它们决定了项目的详细构成。可执行目标以及更细的目标因素的分解, 一般在施工前通过技术设计和计划中形成、扩展、解释、定量化, 逐渐转变为实施相关的任务。本文通过工程管理的研究应用方法, 从技术、管理、系统以及哲理角度对建设项目的目标层次进行了划分。其中技术目标是基础的、具体的, 要达到各方面满意必须实现技术目标, 管理是实现各个层次目标的基本方法, 属保障目标, 按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控制、协调) 划分其子目标, 项目相关方满意、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全寿命周期管理构成了系统目标的子目标, 而和谐则是建设工程的哲理目标。
本工程的项目管理目标不限定在工期、质量、成本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更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了综合考虑和管理,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全面管理。如为了保护环境,出场的车辆一律经我项目部清洁工冲洗干净后才可出场;为了保护路边一棵大树,我们将原来规划好的进出口改到了其他位置;为了不污染空气,场内设有垃圾堆场;为了不污染湘江流域水源,专设有污水处理池和排污管道。本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向前期与后期(维修使用)、前方(施工现场)与后方的评价延伸管理,考虑到可持续、协调发展多方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工程项目管理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上不同层次的特性。
3、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以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以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问题;三是以系统的管理理论来管理工程建设项目。
系统思想不仅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也是项目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之一。系统思想的科学基础是系统论,哲学基础是事物的整体观。在很大程度上,“项目”与“系统”是一致的,例如二者都有明确的目标、一定限制条件、需要制定计划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进行控制与协调等。“系统工程学是为了研究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系统所具有的多种不同目标的相互协调,以及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组成部分的能力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根据这些特性,我们在本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将“系统”改为 “项目”,将“系统功能”改为“项目目标”。
将本工程项目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也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反馈与调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环境目标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等。项目管理的过程和关键工序。现以本工程基坑的支护及基坑土方的开挖为例对系统思想性进行分析与总结。
完成本工程共分三阶段:一期工程已竣工并交付使用;二三期工程的监理工作由我公司承担,二期工程已交付使用正处于质量保修期。三期工程在建,它的整个地下室呈一个标准的扇形状,与二期工程合拢呈一个标准圆形。该期工程的地下室 面积约九千平方米,设计开挖深度7.8m(3.75+3.8+0.25m),土石方开挖量约七万立方米。此基坑开挖超过5m,属深基坑开挖工程。通过地质勘探资料分析,本工程原为湘江的部分河床地段,后用泥砂进行回填,南临湘江,地下水丰富。工程基坑的支护及基坑土方的开挖分项工程无论从重点和难点方面都被列为整个管理系统的关键子系统。为了解决好基坑开控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好基坑支护方案。而这个支护方案在系统中又牵涉其它子系统。如基坑的稳定与安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对日后基础工程施工与材料运输的影响、对总进度的影响及售楼的影响等。通过功能分析,本基坑支护重在维护基坑的稳定与安全,同时要重点考虑止水功能,特别是临湘江面的止水与安全问题。这就产生了两种方案,一是地下连续墙,二是现浇砼搅拌桩。通过力学测算两者都可行,前者偏于安全和保守,后者偏于经济和激进。经过多次的研讨和论证最终选择现浇砼搅拌桩。这主要是为业主节约成本,使售房价较低,更有市场竞争力,为社会节约资源。施工完现浇砼搅拌桩后,通过检测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就开始分区分层进行开挖,历时45天提前完了任务。后因建设单位原因,基坑暴露时间超过预计时间,通过监测支护结构稳定性达到安全要求。基础施工阶段基坑支护结构不仅起到支护作用,而且形成水帷幕,使施工作业环境处于干燥状态。这不仅改善了作业环境。而且使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及防水施工得以顺利完成,这为总进度的提前创造了条件。该方案设计及施工的成功充分体现 了系统管理思想性为实现目标和效益及项目增值的重要性。
3.1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所追求的是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工作质量的高标准和工作效率的高效性,应树立以优质工作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和工程本质安全;以高效的工作来确保工程的总目标进度的管理理念;以工作的优质与高效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及项目投资综合效益最大化。
3.2系统思想与精细管理的辩证关系
科学的系统性思想,可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在其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及矛盾体中,梳理思路、分清主要矛盾、指出其管控方向,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细节决定成败,要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立于不败之地的话,其各个环节的工作必须追求工作的优质与高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靠完整而精细的细节管理。
系统思想与精细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互为互补,相辅相成,因为系统思想需要精细的分解与盘点,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细小环节,这需要“精细”;同样,精细管理也离不开系统思想方法,因为精细管理所追求的是各环节工作的优质与高效,这需要寻求最佳的处理方法与途径,然而这完全离不开系统思想方法。
3.3工程项目管理要立于不败之地,唯有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在本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每项工作首先要盘点依据,第二要梳理程序,第三要拟定方法(方案),第四要掌握标准,第五要留下痕迹。
3.3.2、明细监理在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方面的控制要点,做到监理工作有针对性。尤其在质量方面,要求各专业应在充分总结以往其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本专业特点,认真分析其本专业的施工要点、重点及难点,以此作为本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使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把控工程施工质量(尤其是对照以往工程案例来针对性地管理工程质量)。
3.3.3、“条件清单闭环”:很大程度上出于对本工程项目的风险预控考虑,即,对各单位工程开工、重大施工项目作业、重要工序交接、重大关键节点到达、设备及系统试运前,严格实行条件清单闭环制:事前详细盘点其条件清单(环境条件、系统条件及安全条件),针对清单项目拟定计划——落实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规定其完成时间,待清单项目逐项完成并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尤其是对重大施工方案,事前召开方案评审会(如有必要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其风险因素及风险源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拟定预控措施,把风险预控做细、做实、做到位。
3.3.4、 “过程台账跟踪”:为了满足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的可追溯性、及时性与规范性要求,作为监理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及时、规范地将监理过程中相关的台账做好(重点在于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各专业在监理实施细则中,详细盘点本工程本专业所需的台账清单,过程中强调其及时性、真实性与规范化)。
3.3.5、针对本工程重大施工项目严格坚持五个到位:一是方案编制到位,要求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以提高方案编制质量;二是监理组织方案评审到位(重大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认真分析方案中可能存在的过程风险,并作好相应风险预控,并盘点其“条件清单”;三是作业前技术、安全交底到位,使具体操作人员各尽其责,心中有数;四是作业前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检查到位,严格执行“条件清单闭环制”;五是作业过程中指挥、检查体系到位,使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并严格按已批准的方案实施。
3.3.6、针对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召开的各类工程例会中所需协调、落实解决的问题,必须严格执行《例会问题闭环清单》,将其每项问题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及闭环时间,并跟踪其执行情况。
3.3.7、系统总结本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使“成功的经验”得以及时沉淀和升华,使“教训”在今后的其它工程中得以杜绝和借鉴。
3.3.8、对于设计变更,首先应分析设计变更的原因,其次是应分析设计变更的措施和方案,然后跟踪其执行后的效果;
⑴ 对于设备缺陷,应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拟定其处理方案,并跟踪其处理效果;
⑵ 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应分析原因,研究今后其它工程如何避免;
⑶ 对于试运中存在的设备及系统问题,应分析原因,研究其处理方案,并跟踪其处理效果;
⑷ 分析本工程在工程管控(“四控、两管、一协调”)上比较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正面与反面)。
3.3.9、强化管控的执行力,切实提高项目管控能力:
⑴ 开展“四查”监督:查责任制落实、查计划任务落实、查整改项目落实、查协调问题落实;
⑵ 做到 “四快”管理:想法反应快、问题回复快、任务执行快、文件处理快;
⑶ 坚持“三严”控制工程质量:条件检查严、过程控制严、验收标准严;以“四查”监督、“四快”管理、“三严”控制,实现项目的“三不”目标:不甩项目、不留缺陷、不留尾工,高标准达标投产。
4、结论
本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从目标层次性和系统思想性两个方面下功夫,经实践证明本工程项目管理是成功的。对项目管理的特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一定会使工程项目管理变得丰富多彩,并成为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愿工程项目管理能为工程项目创造更多更大的效益与效应,为建设节能型社会和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首先,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标相对滞后与单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时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育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却很难真正及时转换观念、转变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储备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强调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却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服务精神的塑造。这是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公共服务理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着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一、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批判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比如,具有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必须把复合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环节中比较容易激发出创新思维。
二、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富于启发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公共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然要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能片面强调效率导向的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因为公共管理专业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把握好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适度平衡。“平衡”不等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对等,而是把公共管理内涵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唤起公共管理者神圣的职业伦理,即通过“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而服务于公共利益”。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动向。首先应反映出我国政府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并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对我国部门行政和基层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关注国外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因此,要适时改造公共管理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及时删除或合并过时、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学科领域,相当一部分知识具有直接应用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从拟讲内容中抽出若干重点作为讨论题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最后归纳总结。(2)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以突出重点,将内容讲透。(3)开放式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政府具体运作。(4)案例教学,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5)网络教学,即利用信息网络化,开设专业网页和远程教育教室以及公共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STRUCTRURE)、公司治理系统(SESTEM)、公司治理机制(MECHANISM),是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系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或者说公司的目标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运行驱动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南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逻辑,进而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遁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公司治理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导向的概念。尽管由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最近20年来人们在对西方大公司的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
,西方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有美国式、日本式和德国式等,各种模式的特点也广受关注,本文不再赘述。但如果仅仅从这种经验的角度去认识公司治理结构,则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也难以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目标。但公司的目标,也就是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遵循不同的逻辑,将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不妨称之为"股东至上"模式,后者或可叫"共同治理"模式。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只为股东(SHEAREHOLERS)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全体利益相关者(INTEREST GROUOPS)或当事人(STAKEHOLDERS)的利益服务。
以常规产品求生存,以高新产品求效益,以管理创新求发展。
经营目标
生产经营目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利税4800万元。
其中:
机械制造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
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利润1785万元。
主要措施
一、营销工作
2006年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把营销工作作为带动各项工作开展的龙头,抓住汽车工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扩大产品销路和市场占有份额。具体工作思路是“抓好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有效运用行销情报,提高销售预测能力,进一步加强与老用户的合作,积极开发新的用户,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
1、抓好销售队伍的培养教育与建设,建立完善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及激励机制,调动销售部门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大胆参与到市场竞争行列。
2、抓好小型压力机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组织,扩大市场占有率。
3、机械制造分公司要积极开拓其它行业的市场,如锻造、轴承、五金制品等,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要力争再开发2-3个新用户,确保2006年销售目标的完成。
4、分析好建机市场,加大销售力度,提高其市场销售量。
5、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扩大宣传,增强产品的影响力。
二、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
针对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存在着技术含量低,种类不全等问题,积极引进技术,提高开发成效,淘汰部分机型、改造完善部分机型、开发部分机型,拓宽产品配套市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产品结构调整
①淘汰JG21(23)-25、63、80开式气动摩擦压力机和1006、1306老车型的冲压件。
②做好建机产品的定位及设计开发,逐步做强做大,有一个新的突破。
2、产品改造
①完善JG21和JM21系列压力机。形成JG系列吨位从63t至250t,JM系列吨位从110t至250t的系列产品。
②完善JM25系列压力机。整改200t机型,开发250t机型。
③完善J31系列压力机。将试制的J31-800C压力机整改为标准型。
④对JH36-400C压力机的主机及闭锁行程可调装置进行整改。
⑤加强同时风、五征等其他主机厂的合作,在已有的车身上进行改造,尽可能延长现有资源的寿命。
⑥1580车身换型改造。主要是加高顶盖,改进车门。
⑦100T-3K前围改造。主要更换前大灯及装饰。
⑧产品结构系列化、标准化。
3、产品开发
①J36系列压力机的品种规格涵盖了从250t至800t的吨位范围,但还不够完善,还有部分机型的资料不完整,所以在该系列压力机上重点开发以下几种机型。
开发新的JH36-250C压力机,要求采用单顶冠结构,带闭锁和行程可调装置,滑块与工作台板尺寸相同。同时淘汰原有的JH36-250C压力机(三个独立气垫)。
开发630t移动工作台压力机,要求采用单顶冠结构、带闭锁和行程可调装置(共两种机型,即J36-630E和JH36-630E)。
对J36-800E压力机进行整改输入。
开发JH36-800E压力机,要求滑块底面尺寸等同工作台板。
②根据订货情况择机设计开发J39-630E型闭式四点压力机。
③开发1~2种高速油压机产品,吨位从315t开始逐步向500t、630t、800t甚至1000t以上发展。
④加强同xx公司各事业部的合作,开发汽车、农用车的功能部件,力争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⑤加强市场调研工作,争取同国内1至2个汽车厂有实质性的合作。
⑥发一个能够切换1006、1306车型的车身,保持我公司在四轮农用车车身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地位。
⑦开发1700新车型。
4、技术引进
根据市场需求,引进结构新颖,技术先进,国外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开式压力机,通过消化吸收嫁接我公司的JG、JM系列压力机,使其全面提升技术档次,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5、技术改造
2006年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投入3000万元。其中技改投入主要用于改善目前的生产资源配置,扩大压力机、建机生产能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三、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进入市场的许可证,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006年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加强过程控制,产品实物质量稳定达到用户验收标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根据公司机构调整及今年发现不适宜的地方,3月份之前对文件进行修订。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汽车部件分公司实施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
2、C层检验规程。重点对检验规程进行实用性细化,重新编制整顿,5月份之前完成。
3、体系运行。年内组织两次内审,一次管理评审,一次外审,每两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监督抽查,每月不定期进行一次以上专项产品质量普查。
4、产品质量。每月坚持两次以上整机评审,进一步促进出厂整机质量的提高;积极参与到用户的终验收、重大问题处理;积极做好售后服务信息汇总、分析、处理及汇报。
5、质量沟通会。每月将上期的质量沟通会要求的改进内容计划进行落实、验证;收集需要再沟通的项目,制定下月改进计划;半年一次总结绩效。同时,要针对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实施“定点超越”工程,力争使产品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6、“质量月”活动。至少在9月国家“质量月”活动期间,以推动职责明朗化,贯彻人人有"产品与顾客"的观念为主题,组织一次全公司的“质量月”活动。
7、供方的监督和评价。根据今年外购件质量问题编写的实情,对主要配套厂家制定考查计划进行考查,向公司提交建议,与合格供方签定质量保证协议。
8、质量考核。质量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质量改进计划、制度执行以及体系运行考核上,确保通过质量考核使06年的万元质量损失率比04年降低5%。
四、成本管理
抓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之根本。2006年的工作思路是“开源节流,加强成本控制,实现增收增效”。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财务工作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完善、规范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做到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
2、强化财务预算、收支计划管理等资金管理工作,在确保生产、技改投入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计划外支出及非生产性开支,根据上一年度的有关数据,核定各业务单位的锁款基数,继续实行基数以上付款制度。
3、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完善采购比价管理、询价制度等,从源头上降低成本。
4、继续加大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产品计划目标成本,落实考核措施。
5、从采购、工艺设计、下料等环节入手,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6、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油抓起,最大限度挖掘潜力,降低成本。
7、抓好管理效益的立项、实施及考核,广泛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对那些费用高、浪费大的项目确立课题,组织攻关,大胆革新,力争实现管理效益200万元,分公司各100万元。
8、加大货款回收力度,确保货款回收率达到100%。
9、机械制造分公司确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2%,利润率25%;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确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1%,利润率7.5%。
五、生产管理
2006年要本着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和不断完善的精神,抓好生产管理,稳步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合公司实际,推行准时化生产和计算机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增强应变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2、针对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有效调整采购机能,确实掌握有利料源,确保生产供应。
3、推行“5S”活动和“定置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模式,完善现场管理标准和考核措施,从严考核,使现场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分公司要制订出生产现场治理方案,将现场管理的重点落实到车间班组及操作者,使生产现场和环境有较大的改观。
4、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加强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要对设备修理质量要进行验收,生产车间要对设备维护保养质量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5、以杜绝因公死亡,控制工伤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目标,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到生产全过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制定“零事故行动方案”,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防范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各分公司要坚持天天督查安全,并及时排除隐患,彻底杜绝违章操作,坚决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确保工伤死亡率为零,万元销售工伤医疗费用率同比明显下降。
六、人本管理
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只有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才有生命力、才能长盛不衰。2006年的工作思路是通过人本管理,加快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步伐,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建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根据公司实际,制定人力资源配置的长远规划。
2、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使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同时,要采取积极灵活的措施,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等各类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改变目前的人才紧张状况。
3、制定完善各项培训制度,落实好全年的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重点抓好以青工培训、制度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
4、根据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把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列为工作重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技术业务培训,扭转当前一线后备人才不足的局面。版权所有
5、继续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6、进一步规范管理,修改完善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有关劳动人事制度,加大对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评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及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七、企业文化建设
把打造企业文化,培育高锻品牌,作为重塑企业形象,谋求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要把握好企业脉络,从打造强势企业文化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集神聚气,大大地激活潜在的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
1、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利用专栏、板报、《高锻新闻》等把企业理念、品牌意识宣传到每一个员工之中,运用培训、班前会等形式,以《企业文化手册》为主要内容向员工诠释每一条理念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进行强化灌输,形成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2、积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创立一种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按照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步探索建立起适应市场需要、便于管理、相互协调、职责明确、工作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使名项管理工作不漏项、不重叠。
3、逐步完善内部分配制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公平可行又便于绩效考核的分配制度,激励各部门及广大员工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4、唤起危机意识和使命感,把“用生命经营高锻,以热血蕴育员工,让高锻回报社会”的理念融入到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5、以党建工作为主线,做好宣传和群团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基层组织的各项学习教育制度和考核办法,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实际,组织好各种活动。
一是确定考核内容。一方面包括乡镇部署安排的有关农村社会管理方面的共性工作目标内容,如计划生育、防灾救灾、安全生产、维稳、平安综治、农村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县乡重大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政策处理等;另一方面是各村根据本乡镇工作重点,结合实际提出本年度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创建目标,如环境整治村、生态文明村创建、效益农业开发等工作目标。
二是制定考核办法。要求乡镇结合实际,参照县里对乡镇的目标管理办法及县机关职能部门目标管理实施细则,按照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原则,制定本乡镇村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办法要明确村共性工作目标、村创建工作目标的具体内容以及目标项数、基本分值、分值权重等。同时,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工作基础条件、工作难度等因素,设置相应的难度系数,年终考核综合考虑工作难度系数和目标工作具体完成情况计算总得分。
三是设定考核目标。以乡镇党委、政府部署安排村共性工作目标和村自报创建目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本乡镇各村年度工作目标。村共性工作目标,由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本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部署安排到各村;村创建工作目标,由村两委根据乡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要求,会同驻村工作指导员结合本村实际,通过民主决策方式提出具体创建目标,并以书面形式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后确定。村共性工作目标和创建工作目标确定后,乡镇党委、政府要与村两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各村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工作目标进行公开承诺。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规范化措施
招投标是流行于当今国际交易市场中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买卖形式。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大,招投标也就成为了招标企业最有效选择工程项目承包商的方式。同样,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体制,也可以形成施工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我国建筑市场整体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政府行为职能的规范化
政府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一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二是对市场的调节、管理职能,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政府行为职能的规范化。
1、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招投标市场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政府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除了要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科学化的管理之外,还要加强对工程招标信息的透明公开化,形成工程招投标市场中的诚实信用价值体系。首先,政府在建筑市场的发展中,就可以建立起囊括一定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这样的一个具有政府保障的工程招投标场所的成立,不仅仅让管理与监督相统一,也同样加强了工程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化、合法化,从而促进了经济市场的繁荣稳定。其次,政府在对招投标信息技术的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当今时代的发展作用,将工程招投标中所有的数据信息准确的记录、备案,增强政府在招投标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同样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还可以科学高效的对招投标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招投标结果的"阳光化"。最后,要加强对有形建材市场监管人员行为的规范,除了政府建立起来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必须要十分强大的自律意识,保证对工程招投标监督过程中的廉洁公正,放弃地方保护主义,此外,还要能够做到对招投标信息评价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来自各行各业的监督检查。
2、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约束机制
政府相关的行政部门是处理工程招投标投诉的主要场所,但是因为其中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所以一般很难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督管理。再加之,有些政府部门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参与、管理和监督职能的交叉影响,也直接导致了政府制衡职能的失效。因此,要想形成政府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约束作用,就必须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到:一,全程范围内对工程的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并有效延伸至工程项目的真正施工环节中;二,对我国的工程建筑公司实行统一的信用考核制度,依照相应的数据信息建立起信用数据库并进行等级的划分,一方面可以为全行业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施工企业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力量;三,严肃打击招投标行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招投标行为职能的规范化
1、招标主体的规范化
招标人也就是提出招标项目的法人或者组织机构。虽然其所具有的职能已经在国家相应的文件《招标投标法》表明,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仍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结合实际问题的产生,加强对招标主体的规范化要做到:首先,加强监督力度。这既需要招标人对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范围进行明显的区分,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地变化,监督招标工作的履行状况,还同样需要对招标人的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以及行为活动进行严格地监督审查,减少其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其次,强化招标人对工程项目利弊的主观分析判断能力,可以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实现工程成本降低的同时,进行高质量、最优化的选择,从而让招标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全身心投入。
2、投标主体的规范化
投标人是相对应于招标人而提出的概念,即为对工程招标进行回应,并参与其中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要做到加强工程投标主体的规范化,也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行业监督力度。可以通过充分借鉴国际中的优秀案例,结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进行经验的选择,建立起招投标管理监督机构以及相关具体事务的执行机构。形成一套不受政府干预的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从而实现对各种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有效解决其中出现的监督不力的问题。其次,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一直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革新,但真正能够具体实行的,并且产生影响的却是少之又少。法律执行力度的薄弱,使得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置法律于不顾。因此,增强法律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并且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形成一种警钟作用,从而使企业内部不得不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管理监督意识以及法人代表对自身的自律意识。最后,形成市场的分级管理。由于我国许多的中小型企业还都只是出于起步发展状态,所以即使其内部具备各种资源,但仍旧无法形成与大企业竞争中的优势,于是为了获得竞争中的胜利不惜铤而走险,挑战国家的法律法规。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可以针对各自的专业结构优势,实行分级市场管理。对于一级市场的管理可以交由业主,二级市场则可以分配给开发总承包商和分承包商,而三级则给予给装饰装修以及相关劳务。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各级管理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形成有效地发展策略,培养出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由此改变中小企业小而不精的发展现状。
三、招投标商行为的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行的加快,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招投标商行为管理的规范化,对我国工程项目的投招标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的行为活动形成约束作用。在面对不同的招标人以及所出现的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其都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招标活动的公平合理性。在招投标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招标人的合理权益,也要形成对投标人的利益保障。例如,在面对招标人提出的与法律法规不相符合的要求时,商就必须要果断的拒绝。第二,要积极规范并提高相关招标人的素质能力。比如在相关招标文件中,既要表明招标单位的愿望诉求,也同样要体现出招标流程的合法性,为投标人标注好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性。第三,严格遵循工程招投标所制定好的流程。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招投标整体的失败。第四,要加强招投标商对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功能,可以形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相应的人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中存在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此外,还可以组建起以专家为核心的评标团体。第五,形成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一方面可以为招标机构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扩充自己在招投标市场中的份额,为以后工程项目的招标业主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建筑市场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江怀西.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3,(3).
[2]林金仙.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研究[J].福建建材,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