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闪耀文坛并至今声名显赫的奥地利作家。他善于描写人的心理和情感起伏,常运用简单的情节和不多的人物折射出人的精神世界,凸显出其深邃的人道主义关怀,其作品风格清新秀丽、淡然从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悲辛的爱情故事。本文拟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的阅读中,浅析文本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
所谓女性主义,即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蓬勃发展是20世纪文化史和文学史的重要事件,它对有史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进行了抗争和拆解,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叶它尖锐的声音一直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令任何批评家哪怕是有性别歧视的批评家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叹为观止。
从古至今,母系社会只存在了较短的时间,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男人处于政治的中心、经济的核心和话语的霸权地位。女人处于从属的地位,她们远离政治的核心位置、经济上属于从属地位,话语上属于失声的人群。她们渺小得让人视而不见,就像小说中写到的她们只是男性消遣娱乐的对象。女性想要在社会活动中追求一种平等地位,在经济上就必须独立。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很多的女权运动都是从追求女性平等就业权开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证文本。
一、写信形式赢得女性话语权
陌生女人以独白加书信的形式倾诉了其对R先生的挚爱,以此来表明自己曾经在男人世界中的存在。透过文本,我们不难发现R先生即是整个男权社会的缩影,而陌生女人则是整个女性人群的缩影。文本中,陌生女人以一种深沉的、哀婉的语气诉说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表达着自己对爱、对生活的抗争、渴望和绝望。通过文本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陌生女人在R先生的世界里,是卑微、模糊、可有可无的存在,她的任何大声疾呼、高声呐喊,在R先生的概念及意识里是毫无意义的,是中失语的存在。面对此种情景,陌生女人唯有以书信形式,才能表达千千万万其这一特殊女性群体共同的心理诉求与渴望,也才更能拉近其与R先生身份上的距离,才能让R先生从百忙中平静地阅读有关她的一切,才能在男权的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从R先生拿到信到进行阅读这一系列动作与反应中,可以看出R先生闲适又不屑的态度,如果陌生女不是以书信的形式,R先生就不会阅读或倾听这个陌生女的信或者话。
二、以不求结果的感情争取平等地位
茨威格通过对陌生女人凄惨坎坷以及对作家风流成性的二元对照描写,反映了清纯少女对作家的一片痴心以及作家对陌生女人的冷血无情。但即便是如此,从开始到最后直面死亡,陌生女人对作家R先生表现出的都是这种一厢情愿的付出,哪怕为此为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文本中“我不埋怨你,我的亲爱的,不,我不埋怨你。如果我的笔下偶或流露出几滴苦痛的话,那就请你原谅我,请你原谅我……”我们通过主人公这一系列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位不求结果,为了爱情,为了争取男女精神平等,最后遍体鳞伤无畏死亡的女性形象。
三、以静默等待来证明女子爱情的忠贞
小说通过陌生女人数年如一日的守候、思念与作家R先生沉溺酒色、醉生梦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其中,男女极端而又典型的爱情规则在此尽显无疑。陌生女人以其忠贞而决绝的爱情,彻底击溃了以作家R先生为代表的玩弄女性这一男性形象,揭示了他们这类男性们的无情、风光成就背后龌蹉不堪的内心以及肮脏可憎的灵魂。 比如文本中“有两次我还看见你和女人在一起,――我看见一个陌生女人和你手挽着手紧紧依偎着往外走,我的心猛地一下抽缩起来,把我的灵魂撕裂,这时我突然感到我已长大成人,感到心里有种新的异样的感觉。我并不觉得意外,我从童年时代就知道老有女人来访问你,可是现在突然一下子我感到一阵肉体上的痛苦,我心里感情起伏,恨你和另外一个女人这样明显地表示肉体上的亲昵……”这种爱恨交织、欲罢不能、撕心裂肺、充满渴望的感情,可能每个深陷爱河的女人都曾经历过,但茨威格通过对这个陌生女人的刻画与描写,使得她的经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并产生深深的同情与怜悯。而陌生女也正是以这种静默等待的方式来证明着陌生女人对待爱情的忠贞与无畏。
四、女性在激情中展示生命的意义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我们可以借用来比喻这位女主人公,为了少女时的一见钟情,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为此,她离开了家人,抛弃了名誉,不计较婚姻,直至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一个女人看来,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而这种义无反顾的爱情也应该是不受束缚的,因此在陌生女人看似非理性的爱情中,我们看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她一无所求,她对他毫无奢望,甚至在自己怀孕时,孩子生病时,自己也染病时,男人对此一无所知,她的灵魂,随着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结晶,就这样来了,又去了。这种在激情中所展示的生命状态,是女性主义中女性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抑或是对自由生活追求的深刻反映,也是被女性主义所支持的。纵使时代变了,但很多东西却从未变过,女人对爱的追求成了她们的信仰,也是她们对自己追求的呐喊。而陌生女人正是以这种对爱的忠贞与无谓的形式,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展示着生命的姿态与存在的意义。
结语
茨威格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阐述自己关于女性主义的观点,表达了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整社会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这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现实,同时也在提醒女性应该树立远大的信仰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男女平等。(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 柳.孤独的受难者――茨威格和他的小说[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2(1):71- 72.
[2][奥]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 高中甫, 译.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电影;女性视角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2年。同年,他还创作了描写女性形象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斯蒂芬·茨威格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因此其作品多以反映现实为主,尤其擅长反映资产阶级女性的不幸遭遇,手法细腻,“陌生女人”就是其笔下优秀女性代表之一,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主人公。并且这部作品由我国著名女导演徐静蕾于2004年搬上银屏。徐静蕾的电影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站在了女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故事情节。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关怀和关注,巧妙地转变了小说中男权意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完整讲述了女主人公关于爱情的心路历程。陌生女人在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通过书信的形式阐述了她对作家R一生的感情,其中包括暗恋、默默奉献,也饱含了绝望和无助。陌生女人对作家的感情从童年便开始萌发并一直延续,成年之后陌生女人终于得到了作家的爱,并将身体和全部感情献给了作家。其以为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却发现作家原来只是一个风流成性的男人,陌生女人对于他只是一次艳遇而不是终身伴侣。然而当时的陌生女人依然相信他与作家之间的感情是高尚的、纯洁的。她想尽各种办法来维护这份感情,从起初怀着作家的孩子离去,再到后来成为,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和父亲一样的贵族生活。甚至不惜被作家第二次抛弃,只为能与其心爱的人一起。最终,不堪重负的女人身心疲惫并死于流行性感冒。而让她钟情一辈子的作家却只有在看到书信后才知道这一切。在小说中,作者倾注了对女主人公的不值甚至是怜悯。徐静蕾的电影更是站在了女性的角度给这个角色以完美的诠释。电影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到了将女性情感进行过滤和还原。改变了以往甚至包括作者对男权主义以及对女人的看法,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
仔细阅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也同样受到“父权”的影响,认为女性道德标准也是为男性利益而服务的。当然,通过文章对作家R以及陌生女人的描写,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对这种为男人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义无反顾的爱恋是赞同的。陌生女人是一个女性美德的化身,似乎女人一生的价值就在于她对作家的忠贞甚至是盲目的崇拜。也就是说,小说依然是站在男性的角度上对女性心理进行剖析,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男性对女性的绝对统治地位。小说中,陌生女人在认识她崇拜的男人之前生活是糟糕的,而在他们结合之后则开始变得充满意义,这一点也是男权主义的体现。陌生女人为了她喜欢的男性,甚至在很小时候就按照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求获得男性的认可,女性的自被淡化。甚至陌生女人对作家的感情态度是清楚的,她也愿意接受这样风流而优秀的男人,这其中也有作者对男性为主的爱情观的支持。尽管陌生女人的年龄不断在增长,但她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爱是非常愚昧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被抛弃、遗忘之后还依然对他投怀送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徐静蕾在电影中则站在女性的角度,维护了女性的,并对那种不公平的爱情观和男权主义进行了间接和无声的批判。因此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了更多人包括男性的支持,源于其对自由,对于男女平等的追求,也使其获得成功成为必然。
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对陌生女人那种“哀而不怨”的美德始终是持支持和赞扬的态度。文中的陌生女人经历了被风流作家的抛弃,独自生下并抚养孩子,为了作家沦为甚至不惜再一次被抛弃。在这种羞辱、忍耐、再次羞辱、始终忍耐的状态下,过完了她的一生。到头来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对作家的那份所谓的爱情。当作家接到这封陌生女人来信的时候,他已经苍老,即将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他仍然没有对女人表示同情或者是愧疚,而只是认为自己失去了不朽的爱情。他的观念中所谓的不朽就是女人的无私奉献,而不是现代社会的平等和互爱。这也许就是时代的限制,即使是对女性更加关注和理解的斯蒂芬·茨威格也认为这种不公平的爱恋需要被歌颂,而不是反对。这种感情完全是站在男权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女性的感情世界。
而徐静蕾的电影则不同,毫无疑问,作为一位现代女性,徐静蕾对女人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其遭遇的同情更加强烈。因此导演徐静蕾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增加了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思索,并使得女性内心深处的那种真情实感得以还原。电影中不再体现女人对男人不公平的无私奉献,而是更加注重女性对爱以及对性的一种渴望和一种心态,从女孩的心灵成长的角度诠释了这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她身处于对作家的爱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但是却认识到自己的感情经历是一个悲剧,从而表现出极度的无奈。
电影改变了小说中男性为主导地位的观念,更加关注女性的成长和男性的风流对女性的伤害。徐静蕾的电影中,女主角在认识作家之前,生活在当时北平的大杂院内,是一个纯洁天真且充满幻想的小女孩。如果不曾遇到作家,她会过上一种平静却幸福的生活。电影中的女孩虽然经历了母亲改嫁,也每天思念着她爱的作家,但是却没有像小说中女人那样绝望甚至自虐。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开始更加努力的奋斗,最终她考取了北平女子师范学校,终于实现了与喜欢的作家相遇的机会。电影中的女孩并没有小说中女人那种悲哀甚至绝望的心理,更多的是那份自信,又或许是一份骄傲。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中,陌生女人与作家的第二次相遇仅仅过了三个激情的夜晚就结束了。而徐静蕾电影中的少女却与作家度过了真正像一对恋人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只有3天,但是却惬意、浪漫并且真实,剖去了那种单纯的性关系。但是作家始终是多情的,聪明的女孩发现了这一点,她无法接受并决定离他而去。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对的。小说中,陌生女人离开作家R后有许多的悲哀、不舍甚至是绝望。而在徐静蕾电影中,女孩最终没有带一丝的不舍,坐着船毅然地离开了作家。这说明,相比小说中女人的思想进步了,不再是小说中那种始终盲目和愚昧。在小说中,作者偏向于男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将“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这样的状态和观念贯穿始终。而在徐静蕾的电影中,女性明显获得了爱的主动权,不再仅仅为了男人而活。同时,在电影中,导演对风流的不顾女性感受的男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也对女性的依赖和奴性进行了反省。最终,影片的女主人公死于绝望,但是她认识到自己不幸的一生,也认识到对爱情中乃至生活中的不幸应该抗争而不是顺从,她对男人的看法也不再是仰视而是审视,体现了进步的一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版,不但在女性情感的呈现上与小说不同,在对作家的态度上,两个女主人公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小说中,陌生女人在作家眼里只是一种形象,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相貌也很模糊。直到最后作家拿到她的来信,也只不过是“陌生的女人”而已。风流的作家甚至连女人是谁都未必记得。而对作家的形象描写却很多,如写他英俊潇洒,年轻漂亮,才高八斗等。而陌生女人则始终以崇拜者的身份出现,身份极度的不平等。这种思想甚至在女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仅仅由于作家看似渊博的知识,女孩就愿意与其相伴,甚至为奴。男性的价值观完全主宰了女性的无意识,女性的价值仅仅去满足男性的权威,在这样的世界中,女性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只是男人的奴隶甚至只是玩偶。女人的爱情观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完全献给作家,献给男人。这样根本就是无自我的不公平,应该被严厉批判,但是作者茨威格不但没有批判,反而对其奉献精神大加赞赏,充分体现了作者无意识中完全认可并接受了这种牺牲女性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点在作者其他作品中也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如《家庭教师》以及出自同一年代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全部都是一旦爱上哪个男人,便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作者站在了男性的立场上,而小说中的受害者始终是女性,获益者却始终是男人。也许这就是几千年的父权制度带来的影响,在父权社会,男人们通过种种手段来使得这种奴性意识得到强化,男人的主导地位成为理所当然。
而在徐静蕾的电影中则不同,当然这与导演的艺术修养以及道德素质和创造能力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徐静蕾的导演下,女主角被赋予了更多的主动权,女性被赋予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平等的权利等。导演改变了叙述视点,使“陌生女人”的形象得到了强化。不再是那个连外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陌生女人,而是一个真实的充满活力的女性代表。并且电影中通过对女孩眼神的描写来展示其内心的变化,也记录了女孩从天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这正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陌生女人”对作家的感情发生了理智的变化,童年的绝对崇拜,到少女时代的疯狂执著,再到成年之后审视和反省,赋予了女性更多的选择权和对人性、对生活的思考。姜文所扮演的作家也没有小说中迷人的光环,不再是绝对的英俊潇洒,不可替代,而只是一个热爱文学,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文人。女孩喜欢他、崇拜他是源自他的自信与执著,而并非外表的帅气。当然,电影中的作家并非是完美的,他也花天酒地,甚至具有很明显的弱点。导演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相遇镜头揭示了少女迷恋作家的原因,刻画得十分到位。遇到作家之后,女孩也没有完全丢失自己,而是将作家作为其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她发奋学习考取大学,最终考取了作家所在的学校。电影中的女孩更加冷静地看待他对女性朝三暮四同时不能理解他糜烂的生活方式,时刻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与骄傲。当然,电影在细节的设计上也十分成功,如戏院的那一幕,女人看见作家与其他女人在一起时那种悠闲的、得意的甚至有些不可一世的表情,她似乎明白了一切。她开始冷冷地看着他那一副得意忘形的表情,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痛苦,也开始重新看待男人,看待她们之间的感情。这完全不同于小说中那个绝望的、无助的陌生女人。徐静蕾赋予了女主人公更多的尊严和骄傲,时刻透露出男女平等,也强调着女人是应该被尊重的,不得不说,这种改编是十分成功的。
徐静蕾导演将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电影。她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审视女人,这种甚至更具有深度,也使女性的情感得到回归。电影肯定了女人的地位,结局女人也认识到了自己悲哀甚至不值得的一生,但是这一生中她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理想对梦想的追求,这是徐静蕾希望向现代女性阐述的观点,也是电影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更多的女人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
[参考文献]
[1][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李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
[2]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3]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754.
一、电影字幕翻译概述
对于电影字幕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的解释,但MerriamWebster给出详细的理解:Asubtitleisaprintedstatementorfrag mentofdialogueappearingonthescreenbetweenthescenesofasilentmotion pictureorappearingasatranslationatthebottomofthescreenduringthescene sofamotionpictureortelevisionshowinaforeignlanguage.
马克·沙特尔沃思和莫伊拉·考伊将字幕翻译界定为“为影视剧对白提供同步说明的过程(李和庆,薄振杰,2005)。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影片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外国观众的视野中,因而电影字幕翻译也变得非常重要。影视语言的特点在于其聆听性、瞬时性、综合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由于以上五个性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影视翻译的特殊要求。(钱绍昌,2000:61)
字幕语言要口语生活化、人物个性化、情绪化等,字幕应当和画面里的人物动作、情绪尽量保持同步,而且翻译语言要贴近作品风格。一部作品往往具有时代、地域、民族等特征,翻译的语言也应与之吻合,让人能够体会到原作的基本精神主旨,领略异域风情。此外,电影作品的语言翻译还要掌握时空观念,并将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加以考虑,以使观众在获得字幕大意的同时跟上剧情的发展。
二、释意理论简介
翻译释意学派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法国,由致力于口译与非文学翻译原理与教学研究的DanicaSeleskovitch和MarienneLederer提出。二人在会议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口译理论。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应是信息的内容,是信息的意义,而不是语言。”释意理论的核心即为“脱离源语言外壳”,即翻译者应摆脱源语言形式上的限制,深入思考源语言所传达的意义,并将之用目标语言传达出来。译员进行翻译工作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听到携带特定意义内容的语言发声,通过对其携带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准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含义。(2)将源语言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从源语言形式中提取出来,仅记住其要表达的意义,并抛开源语言外壳。(3)用目标语言将源语言所携带的意义表达出来。新的表达方式要符合两个要求:完整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内容意义,同时听众要听懂译者的表达。(Seleskovitch,1990)
简言之,翻译过程应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意义转换过程。一但意义被译者有意识地抓住,就可以用任何一种目标语言来表达,而不管源语言使用了怎样的词语。(Seleskovitch,1977)
三、释意理论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字幕翻译
(一)电影简介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徐静蕾自编自演自导。影片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爱情小说,荣获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对于这样一部唯美,苦涩的爱情故事来说,所获得称赞与荣誉实至名归。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8年的中国北平。深冬的某天,男主角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位临死陌生女人的来信,它在一种不动声色而又感人至深的氛围中娓娓道来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就像洛丽塔一样具有纯洁情怀的少女在她生命中那个灵光一闪的辉煌时刻,无可救药的疯狂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小说家。而她的爱无异蛾扑火,宿命里充满的只是爱情的卑微。少女怀着宗教的虔诚委身于心爱的男子,经历了痴迷与激情的短暂结合后,留给她的只是空头的承诺与欺骗。女孩在孤独与寂寞中生下了他们的儿子,为了母子的生计沦落风尘。最终的结局却是儿子夭折,自己存活于世的希望破灭,于是在临终前做了最后的告白。
该片的英文字幕是十分贴切的,可以归纳为简洁明了、流畅通达。作为对恋爱情感方面有所启示的文艺片,这部电影对充斥快餐娱乐消费的当代社会,具有净化心灵的现实意义。
(二)通过实例具体分析
1、句子调整
释意理论强调翻译所译的是意义,而不是单个的字符。英汉两种语言是不同语法体系,所以翻译原作时需要对句子结构、语序进行调整。
例1: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字幕翻译:Youaretheonlyoneinmyheart.
例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字幕翻译:LetterfromAnUnknownWoman
在译语里把原文语序调过来,更好地表达了那个陌生女人对男子的浓浓情意,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文化意向变换
由于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影视作品所体现的具体,译者进行翻译时要替换文化意象或者采取释意的手段,以达到传达相同感情的目的。
例3:看的我脑仁儿疼。
字幕翻译:LookingatthismademefeelIhavegotheadache.
例4:搁这,搁这。我来,我来。
字幕翻译:Putithere.Letmedoit.
英文中根本没有与“脑仁儿”、“搁”相对应的单词,但如果直译的话,外国观众是很难理解其意义的,同时原中的逻辑联系的妙处也无法体现。
因而译者采用了中规中矩的词汇,将原意表达出来,便于观众理解。
3、情感传达
情感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很难得到恰如其分的传达,译作要取得与=与原作一致的效果,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变换。
例5:一个死者别无所求,他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
字幕翻译:Thisdyingwomanwantsnothing.Shedoesnotwantlovefr omanybodyelseorpity,sympathy.
例6:没有一个女人向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
字幕翻译:NowomanlovesyousomuchlikewhatIdoatpast,anduntilnow.
这句话想表达的其实就是那个痴情女人饱含对负心之人的无限眷恋与不舍的情怀,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稍加改变原文的内容,,使得原句所 蕴含的感情更加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来。
四、结语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一方面必须尽量译介原文本文化的语言特色,吸纳外语表达特点(SubjectiontoSourceNorms);另一方面又必须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用具有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文本(SubjectiontoTargetCultureNorms)。(郭建中,2002:65)随着电影视业的发展,字幕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面对翻译文本,译者应考虑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克服其制约因素带来的翻译困难,更好的帮助观众更好的欣赏、理解影片,以使更多的国产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Springfield: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1997.
[2]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摘 要:在茨威格的作品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拥有特殊的地位,就像一个实验室中的典型标本,集中而显著地展示出茨威格的写作风格和诸多特点。它的主题是人的,而正是茨威格小说最为关注的主题。这篇小说中的,是“须作一生拼,尽君一日欢”式的。另一方面,这种又有属强烈的灵意味,它是虔诚的信徒对上帝的无条件献身和无保留牺牲。因此,原始的和本能的,也是理想的和至高的爱情。小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突出了爱情本身所固有的宗教意味。
关键词:茨威格;陌生女人;;爱情;上帝;宗教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096-03
在世界文学的璀璨群星中,有一颗星辰时常进入我的阅读视野。这颗星,其实并不巨大,也不耀眼,然而当我仰望星空之际,总会发现它静静地呆在某个角落里。有时我的眼光一扫而过,好比扫过书橱里的藏书的脊梁,同时记起了那本书的存在,有时我却要对它注视一会儿,就像一道搜寻的目光在书橱陈列的某本书上驻足。它叫茨威格。
“伟大”一词,如同“天才”一般,早已因被滥用而声名狼藉。譬如人们竟可以毫不客气地赞叹金庸之“伟大”,慷慨大度地赠送金庸“大师”称号。但是,按照“伟大”的较为慎重较为严谨的用法,不必说金庸,便是茨威格都可能算不上伟大、称不得大师。然而茨威格无疑非常了不起。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最了不起的大概就是这位作家的双重性:他有一种极为充沛的精力和特殊的逻辑才能,一种驾驭文字和处理材料的理性能力;同时,他的作品有一种抓人的力量,一种摄魂夺魄的魔力,一种只要你读了几行就会使你欲罢不能的激情。理性与激情的内在张力,形成了茨威格的独特风格和恒久魅力。正因如此,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读一两本茨威格的书。这次重读的是高中甫先生主编的《茨威格小说精选》,其中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下文简称《陌生女人》)再次让我深受感动,并使我产生了以前未曾有过的一种感想,希望借此小文,将这种朦胧的感想凝聚成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许是茨威格最有名的小说了,这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人们纵然未曾读过,至少也曾经听过,但它未必便是茨威格最出色的作品。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巴尔扎克传》、文学批评《三大师》、历史文学《异端的权利》……似乎都比《陌生女人》要精彩、深刻得多。然而《陌生女人》在茨威格的作品中,还是拥有它的特殊地位。它就像一个实验室中的典型标本,集中而显著地展示出茨威格的诸多特点。
茨威格叙事,从来不曾考虑中国古人所推崇的“温文尔雅”、“温柔敦厚”,这位作家驾驭文字的那种姿势,简直就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通过书本上印刷铅字遥想茨威格于斗室中挥毫的模样,我仿佛看见,那重重压上稿纸的笔触,直欲把一整叠稿纸都给戳个通透。其笔力非但力透纸背,而且突破躯壳,透入心灵深处,又准又狠,犀利而且致命。那文字,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破膛而入,势不可挡,准确无比地将心脏攫住,一把抓出,瞧瞧到底是颗红心还是黑心。茨威格的深度心理分析的癖好,他那捕捉和放大推动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力量的才能,使得自己叙事和行文方式也不由自主地深受影响,变得高度夸张、一味霸悍起来。茨威格写的多是那种处于极端生存状态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在狂热和痛苦中挣扎的偏执狂,犹如为地狱烈火烧烤着的幽灵,嘴里不时发出咝咝惨叫,一股肉身烤焦的味道,不时袭来,伴随着阅读的整个过程。所有的这些特点,在《陌生女人》中都显露无遗。
更重要的是,《陌生女人》的主题是人的,而正是茨威格小说最为关注的主题,正如它也是罗丹雕塑最为关注的主题。茨威格对的探索与刻画,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同性恋。《情感的迷惘》写的是同性恋,与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杰作《手》,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安德森的叙事,采用了南宋山水“马一角、夏半边”的侧面暗示手法,通过描绘一双手便告了事,茨威格的叙事则采取了北宋山水的全景式,精雕细刻,按部就班,堂堂正正,层层推进。《陌生女人》所描写的,也展示了它的整个发展过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简言之,这是“须作一生拼,尽君一日欢”式的,或曰爱情。
茨威格把小说主人公即“陌生女人”的感情称为“爱情”。一个刚刚十三岁的少女,在极度的孤寂中爱上了一位青年名作家。一开始当然是出于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已经是爱情了。”因为那少女意识到,“我的一生确实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从这一天开始,“你就是一切,是我的整个生命。”“整个世界,只是与你有关,它才存在。”这种秘密而强烈的单相思一直持续到18岁,终于压抑不住地爆发出来,她如愿以偿地委身于作家,并生下一子,受尽世人的歧视和凌辱,为了生存,同时为了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她不得不沦为妓,直到最后香消玉殒,整整一生,一如既往,痴情不改当年。然而自始至终,那作家竟然都不认识她,自始至终,没有一秒钟记起她。“而你呢,连我的面貌还不认识”,“你没有认出我来,那时候没有,永远,你永远也没有认出我来。”而她自始至终,仅给他写了一封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啊!
这是爱情吗?我忍不住有些怀疑。这里没有两颗心的共鸣,没有双方感情的呼应,仅有两度肉体的交合,因而它看起来更像是纯粹的,是“”,是“露水姻缘”,充其量在一种极为宽泛的意义上视之为爱情。然而与此同时,我又不无诧异地发现,在这种奇特的、式的、边缘性质的爱情中,居然还透出一种神圣的、灵性的意味来。正是这一道神圣的和灵性的光芒,照亮了动物性的幽暗,使之提升为“爱情”。C・S・路易斯曾在《四种爱》中说道:“爱情本质上就具有成为宗教的倾向。在所有的爱中,达至巅峰的爱情最酷似上帝,因而也最可能要求我们去崇拜。就其本身而言,爱情总是倾向于将‘恋爱’转变成宗教。”或许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爱情必具有几分宗教的因素,而这位陌生女人对作家的爱情,却把这一因素空前地放大了,等于先解构了爱情,然后将爱情加以重组,重新分配爱情的各种元素的比例。显然,小说《陌生女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突出了爱情本身所固有的宗教意味。
这是一种信徒对上帝的爱。几乎在一开始,少女的初恋情怀中就不止是世俗的男女之爱。她在放学时站在门口好奇地打量着即将搬来的邻居的房屋,好比刹那间窥见了天国的一角。晚上,“想到那么多书,我心里就滋生起一种超凡脱俗的敬畏之情。”那位她从未谋面的作家,在她的小小心灵中已是超凡脱俗的半人半神,“在你本人还没有闯入我的生活之前,你身上就围上了一圈灵光,一道富贵、奇特和神秘的光华。”她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随着思念的延续与加剧,这种超凡脱俗的光圈逐渐放大,终于将作家理想化为个人的上帝,对他低首下心,顶礼膜拜――尽管那作家根本不知道。她在信中对他说:“你相信吗?你的书里每一行我都能背下来,我一遍又一遍地把你的书读得滚瓜烂熟?要是有人半夜里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从你的书里抽出一行来念给我听,今天,隔了十三年,今天我还能接着念下去,就像在梦里一样:你的每一句话,对我来说都是福音书和祷告文。”只有真正的基督徒,才对《圣经》采取这样的态度。而那位登徒子作家的书,就这样成为了这位少女的唯一的《圣经》。
的确,那位作家,在她心中具有上帝的一切特点。譬如,她说:“你帮助每个人,就是素昧平生的人有求于你,你也给予帮助。你的恩惠非常奇特,它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因此谁都可以自取,两只手能抓多少就取多少,你的恩惠是博大的,是博大无际的,你的恩惠,但是,它是――请原谅我――懒散的。你的恩惠要人家提醒,要人自己取拿。”这种施恩的方式,正是上帝才能行使的方式。耶稣说过:“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上帝的爱,是博爱,博大而又普遍,如同阳光普照大地,一任众生分享,毫无偏私。那作家也是如此。因此,“你喜欢对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而不愿做出任何牺牲。”又怎么可能要求上帝对凡夫俗子做出牺牲?《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那作家每次与一个新勾引到手的女人上床之后,便声称要出门旅游,旅游回来再和她联系。可是回来之后,当然是毫无理由地从不联系。上帝行事,还需要向人提供理由么?
如此,那作家从来没有认出她来,自始至终她都是“陌生女人”,也就不为无因了。尽管茨威格似乎合情合理地写道:“少女和女人的脸在男人眼里一定是变化无常的,因为脸通常只是一面镜子,时而是热情的镜子,时而是天真烂漫的镜子,时而又是疲惫的镜子,镜子中的形象极易流逝,所以一个男人也就更加容易忘记一个女人的容貌,因为年龄就在这面镜子里带着光和影逐渐流逝,因为服装会把一个女人的脸一下子打扮成这样,等会儿又变成那样。”尽管茨威格似乎十分严谨地强调,前后两次的相聚,她已经由一个羞涩的处女变为久经风月场的妇人。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男人怎么可能认不出曾经与他同床共枕了“如胶似漆的三夜”的女人?何况时隔几年之后,他们还有一次相聚!苏轼担心与亡妻在梦中“纵使相逢应不识”,那是由于他十年之后已然“尘满面,鬓如霜”,然而,纵然的确无法从相貌中认出来,须知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样一位情感炽烈得舍生忘死的女人,当她沐浴爱河,心醉神迷,她的表情、她的话语、她的动作,难道还不将她的身份暴露无遗?更何况他还是一位作家!一位真正杰出的和敏感的作家,理当从这种独特表达方式的蛛丝马迹捕捉到什么才是啊!惟有从信徒与上帝的单方面仰望关系中,作家的“认不出”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在这种信徒与上帝的关系中,惟有信徒无条件地奉献、无保留地牺牲的份儿。“我相信,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盲目的、忘我的爱过你,我对你永远忠贞不渝。”“……现在成了我的惟一的思想:把自己献给你,完全委身于你。”当她不顾一切地抛开母亲和继父,抛开家人的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他的身边,献身于他,那步伐就像一只迈向祭坛的羔羊。亚伯拉罕将他的亲生儿子以撒献上上帝的祭坛,大概也是如此的义无反顾?然而她远不如亚伯拉罕幸运,她不是上帝的宠儿,她的上帝甚至根本不想试探她的信仰。她和他共度了刻骨铭心的三夜,从此便被弃之不顾,然而她说:“我永远,永远不会埋怨你,不,我只有永远感激你,因为对我来说那一夜是至极的欢乐,闪光的喜悦,飘飘欲仙的幸福。那天夜里我一睁开眼,感到你在我的身边,总是感到奇怪,星星怎么没有在我的头上闪烁,因为我直觉得自己到了天上。”“假如由于那些时刻我还得再进一次地狱,而且事先知道我将受的苦,那么我还愿意再进一次,我亲爱的,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这真是牛峤所说,“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献身之后,等待她的乃是地狱般的苦难。苦难似乎是古往今来一切虔诚信徒自愿选择的命途。她在最下等的、地狱般的产房里生出了他们的孩子,她为了他们的孩子而,然而她无怨无悔。以她的美貌,以她的爱慕者之众,只要她轻轻朝某“帝国伯爵”点个头,她就可以在一秒钟内成为衣食无忧令人敬仰的高贵的“伯爵夫人”,但是她说:“我不愿自己为婚姻所羁绊,为了你,我任何时候都要使自己是自由的。在我内心深处,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还在做着那个陈旧的梦:也许你会再次把我召唤到你的身边,哪怕只是叫我去一个小时。为了这可能的一小时,我把一切都推开了,只是为了你而保持自己的自由,一听召唤,就扑到你的怀里。自童年时代之后青春萌发以来,我的整整一生不外乎就是等待,等待你的意志!”她时刻都在聆听上帝的召唤,时刻准备着像使徒彼得的西门和他的兄弟安得烈,抛开渔网跟随耶稣。不,她早已抛开一切,只等上路,哪怕是整整一生,哪怕望穿秋水,哪怕是徒然而绝望地等待着那遥遥无期的召唤。然而上帝有时也会抛弃他的信徒。就连那十字架上受尽折磨的耶稣,上帝的独子,也曾在绝望中仰天呼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何抛弃我?”
幸亏她还有孩子,她与他所生的孩子。她非常清楚:“在你心目中,我算得了个什么?只不过是数万个女人中的一个,许许多多不胜枚举的风流艳遇中的一桩罢了。你有什么好想起我来的?”她非常清楚,她的那位高居于宝座的上帝,是根本不能指望的。她唯一能做的,只是每年他生日的时候,送去一束白玫瑰,这是对他们的爱情的一年一度的祭奠。当初他们度过了恩爱之夜后,他曾送给她一束白玫瑰。她徒然地期望借此唤起他对那一时刻的回忆,好似盼望着第二天早晨在西天看见太阳。于是她宁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那是“他”的复制,是另一个“他”。她无法拥有他,但她可以拥有另一个“他”。“现在我终于把你捉住了,……当我知道,我怀了你的孩子,我是多么幸福,因此我就没有把这事对你说:因为这样,你就再也不会从我身边逃走了。”当一个信徒的上帝向他隐匿起来,当上帝不再回答他的拼死的呼喊,他只有选择上帝的偶像。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了一个女人暗恋的故事。一个出身贫寒、家庭不幸的女孩儿,从13~24岁死心塌地地暗恋一个曾经是她对门邻居的男作家。其问,她被动地跟他上过床,生过他的孩子,然而又为生活所迫沦为,然后再跟他上床。直到他们的孩子病死,自己病重,她才鼓起勇气给这个从来不知她为何人的“陌生”男人写了一封长信,详细描述了她11年来是如何痛并快乐地“暗恋”这个男人的心路历程。
就像欣赏自己精心描绘的一幅画,女人娓娓道来。这让人感觉“暗恋”者如此有力量,甚至是胜利者,而被暗恋的男人只不过是一个道具,是女人爱情寄托的替代品。
的确,爱情是一种绝对感性的内心体悟。从某种意义上说,喜欢“暗恋”的女人对爱情更无畏也更自信,因为即便没有男人,她也能以一种“自认为幸福”的方式度过一生。与其说女人爱的是男人,不如说她爱的是她对爱情的想象。
所以,那些熟诸暗恋技巧的女人,往往不会成为楚楚可怜的受伤者,而是自给自足的典范,“暗恋”在她们那里是“因为我需要,所以他存在”。的确,越是阅历丰富的女人,越是懂得保持一颗“暗恋”的心,因为“暗恋”是很好的化妆品,甚至是抗衰老剂。它可以让女人保持一颗奔腾的心。
人的衰老是从拒绝恋爱开始的,而“暗恋”是年轻的象征,是生命力和内心冲动的显现,是一种生命的颜色。
想象一下,岁月流逝,远处还有一盏昏黄的孤灯,在晚风中忽明忽暗地摇曳着。在朗朗的月光下,女人能够轻吟一个人的名字,让经历过沟沟坎坎、心态渐老的自己误以为人生的黄昏落日离自己还很遥远。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
“努力恋爱,努力青春”,这是陶子给女人们的话。可是已婚女人去哪里恋爱?与老公是怎么也恋爱不起来的。不如找一个合适的“暗恋”对象,玩儿一把恋爱的游戏,目的是为自己保鲜,激活那颗曾经奔腾的心。
的确,看一个女人是否真的老了,最有效的办法是看她是否还会“春心荡漾”。
成本,风险双低
“暗恋”成本最低,风险也相对较低。据统计,平均每次“暗恋”的持续时间仅为36天。可以说十分“短命”。而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很节能的。只要你把握好分寸,就可以成为“暗恋”这出情感戏的赢家。纯洁度、观赏性双高
“我爱你,与你无关”,这是歌德的一句名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的徐静蕾从初遇男人的刹那,到两人短暂的结合,到为那男人寞寞生下一子,而后经历了青春的激情,流落风尘……都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用无数页的信告白……这就是新暗恋,我爱你仅仅是我爱你,你做何反应,我已无所谓。这种暗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它大胆,特立独行,甚至有一点变态的痴迷,它让身在其中的人自信而个性十足,它没有“话一出口,连朋友都做不成”的烦恼,也没有“生怕不小心介入他人感情”的尴尬,它是可以持续一生的,甚至成为一个人精神的支撑点。然而――
我爱你,与你无关,与谁有关?
正方:黎小姐(27岁,公关)
暗恋这种情节很微妙,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爱公布于众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有回报的爱。在我看来,爱是个人行为,如果你能体察到我对你的关心并且予以回应固然好,但如果不能,那么我继续默默地爱你又何妨?女友们聊天时说,其实能够“认定”一个人的感觉很好,无论你为他做什么都觉得值得,这样的爱没有斤斤计较,没有争风吃醋,也没有委屈可言,很理想化的境界,但做到的人不多,因为人的情感是贪婪的,是自私的。但是单从爱的角度上讲,爱一个人真的与旁人无关,只与自己的内心有关。
反方:王先生(32岁,律师)
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在被拒绝、被忽略的时候,才会用“我爱你,与你无关”来掩藏情感的伤痛,不让别人看到心灵的脆弱。如果可以,有谁愿意要这种无声、无望、无回馈的爱呢?爱一个人就希望与他有关,也许,对爱情无望了,心痛了,才拿这句话来疗伤吧,否则,谁不希望得到那种两情相悦的爱情?同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女子如果真的觉得“与你无关”为何到最后还要写那么一封信呢?这就说明她是不得已才选择这种绝望的姿态来爱的。
暗恋一个人像是用脚尖跳芭蕾,痛苦与优雅同在。暗恋中的人,眼神无论怎样顾盼神离,总是有固定的栖息地的。他的思绪虽然剪不断理还乱,但内心却因为多了份牵挂而变得暖暖的。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暗恋,但暗恋的人却明白,有些时候――
我的爱不能、也不忍对你说
薛雪(26岁,护士)
此情放弃更美丽
我的故事在许多人看来挺土的。我喜欢上了一个已婚男人。他的妻子在我们医院进行心脏手术搭桥。有一天中午吃饭,我听到几名护士在一起感叹:“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丈夫!”“谁嫁了他,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啊”……出于好奇,我开始留意起他――502病房,2号床的丈夫。
他是搞建筑设计的,妻子住院期间,只要有空他就往医院跑。每天进了病房,先喂妻子饭,然后边讲笑话,边给病床上的妻子进行全身按摩,晚上临走前,再给妻子的脸、手、脚都擦一遍,将吃的、用的都准备充足。他不在的时候,雇佣了一个保姆,但每隔两个小时,电话一定会打过来……
也许是被他对妻子的爱打动,只要有时间,我就过去帮忙,引尿、消毒,能做的,我都尽量做。他对我也充满了感激,再来时,也会给我带上些水果以表谢意。一个月了,我发现自己走进那间病房并非是要照顾病人,而是想看到那张亲切的脸。我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他,爱上了他的体贴,他的执著。有一次,已是晚上10点多,他的妻子已经入睡。我假装正好也要下班的样子,和他一同离开,走出医院大门时,我试探着邀请他:“一起吃顿夜宵吧”。没想到他同意了。可那一整顿饭,他都在表达感激,付账时,我按住了他示意埋单的手,我不想让他将这顿饭理解成我在向他索要犒劳。
那一夜我无眠,我知道我的感情太单方面,我爱上的是他对妻子的爱,如果他能轻易地将专注从妻子那里转向我,那我的情感就失去了依托,又怎会接着去爱这个男人……接下来的日子,我一如既往地付出,他的妻子也口口声声地赞扬我:“小薛这个姑娘是个热心肠。”她出院那天,院主任办公室里多了一封给我的表扬信,面对那张大大的红纸,我有一些羞愧,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这一切举动的原动力是什么。
王浩(33岁)
爱,所以选择隐藏
有人说,爱一个人一定要表达出来,就算遍体鳞伤,但至少努力过。可在我看来,她是我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大学时就有许多男生众星捧月地呵护着,走向社会后,依然如此。本来我并不喜欢这种已经很有优越感的女人,但大三那年的全校运动会让我的感情有了一次急转弯。我报了三千米跑,她是系里拉拉队的组织者,由于过度卖力为我加油,她没注意脚下,结果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本来是挺好笑的一幕,但在我心里,她的位置突然变了。从那以后,我成了暗恋她一族的一员。
毕业后,由于搞同一行,大家经常联系,但我知道,我对她而言始终都是“一个老同学”。虽然工作很忙,但每次同学聚会,无论大规模还是小规模,只要打听到她去,我肯定出席。
我出席了太多有她的场合,包括她的婚礼。那天我是伴郎,这个“活儿”是我争取来的,因为婚礼前她号召哥们儿说:新郎官不能喝,你们谁有能力谁就当伴郎帮忙挡酒吧。我当时自告奋勇,首当其冲。
关键词:陌生化 爱情观 叙事结构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在20世纪初提出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概念原本来自诗学范畴,本意是“使之陌生”,即通过艺术创造使审美主体从习惯化感知中剥离出来,通过艺术形式的难以理解而使主体增加感觉的长度和难度,增加审美。实际上,“陌生化”概念可以广泛引入到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既包括创作过程也包括文本阅读的过程。本文拟从陌生化角度探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这一中篇小说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效果,事实上,正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陌生化手法的广泛应用使得这部小说在面世近百年之后还依然使读者们回味无穷。
一、陌生化的爱情观
爱情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差异、自由,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爱情中,西方人较东方人更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不会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其他追求,不会为家庭而放弃爱情的独立性。这也是茨威格在其小说中的爱情观“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文化来源,所不同的是作者在原著中将此观念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女主人公13岁时感怀于新房客作家R的温柔注视及其丰富的精神气质为她所带来的明朗,一头栽进爱情的激流。为了爱情,她不顾金钱、地位、声名甚至自尊,与作家R有数次从陌生到熟悉的感情纠葛,之后又数次被R所遗忘。而女子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无视男人的漠视,始终对对方爱恋有加、无怨无悔;即使为了养活R的孩子而不得不卖身、卖笑,仍然心无旁骛、淡定执着,直到孩子因病死去,女人才以一纸信笺将自己一生的心曲昭示对方,而作家R对这一切均毫不知情。这等纯粹、偏执的爱情是不寻常和奇异的,因此风格不致流于平淡,使读者有惊奇的。这种惊奇感打破了读者潜在的期待视野,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日常经验的陌生前景置于审美主体面前。
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理论方面对陌生化进行描述:“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1]在《来信》中,茨威格将女人性格陌生化,将爱情事件极端化,高音重锤地演奏了一曲爱的狂欢曲。在他的笔下,女主人公对男作家的爱并非理所当然——他们年龄、社会地位悬殊,也并非众所周知——女人对他偷窥,凝视和仰望以满足其暗恋心理。尽管困难重重,女子对作家的爱始终弥漫着一种惊世骇俗的浓烈的激情,就像一堆燃烧的木柴义无反顾地表达一种毁灭性的热烈与放纵。作者让这种飞蛾扑火式的爱情裹挟着前所未有的痛苦和辛酸,却释放出最为辉煌灿烂的欢乐与激情,令观众为之惊愕、动容又扼腕。高尔基在给茨威格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个短篇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性的超人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感动……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丝毫不知羞耻地哭了起来。”[2]
这种艺术家的“奇异表现力”正源于作者对于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从而与其他非文学性作品相区分,同时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熟悉的事物,主体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艺术则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以唤醒主体对生活的感受。[3]从这一点来看,高尔基对女主人公的感受不但已被唤醒,且早已达到共情的阶段,而这正是茨威格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的成功之处。
二、陌生化叙事结构
小说《来信》的表层结构为平铺直叙的线型结构,男女主人公如何相识,之后分离,再聚复又分离的故事;而其内层结构是女主人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它隐藏在故事情节的字里行间,随着女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的不断变化,情绪的不断累积,心理伤痛的不断加深而发展,最终伤痛不治。其结构的层次分别由四段以“我的孩子死了”的段落标明:
第一段:
“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三天三夜我为这个娇小虚弱的生命进行了斗争;四十小时,当这个可怜的浑身滚热的孩子忍受着高烧的折磨时,我没有离开过他的床铺。”
第二段:
“我的儿子是昨天夜里死去的,如果命运注定我还要活下去的话,那么如今又剩下我一个人了。”
第三段:
“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你压根儿不认识他。甚至在短暂的偶然相遇的时候,你都目光也从未掠过你所生的这个花朵儿似的小东西身上。”
第四段:
“我的孩子去世了,我们的孩子,如今除你之外,在整个人间我没有人可爱了。然而你,从来也不了解我,从我身旁走过如同走过一池透明的清水,踩上了我就像踩上了一块石头一样,你走了,越走越远,使我陷入永世期待之中。对我来说,你是谁呢?”[4]
这样的叙事手法首先使小说结构分明,叙事段落得以明确区分,同时营造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每一次的回环往复,写信者的情绪都有变化且不断积累,伤痛加深且加剧。这种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从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得到依据。现代心理学表明,审美的实现来自审美主体的两种心理唤醒:渐进性唤醒和亢奋性唤醒[5]。在渐进性唤醒中,情绪的紧张度逐渐递增,情绪高度水到渠成。而兴奋性唤醒中,超过适当程度的情感剧烈上升,在唤醒下降时得到解除的愉悦。对应《来信》可以看到,上文所引的一到四段为低层次的渐进性唤醒,通过前在的已有的语言重复:“我的儿子死了”进行有规律的逐渐变化,而这种唤醒极为短暂,所以要佐以兴奋性唤醒。这种高层次的心理唤醒在小说中由情节的发展逐一实现,依次出现在每一次“我的儿子昨天死了”的段落之后。
在第一段之后,女主人公回忆与作家的初遇,受母亲的阻挠,及作家与其他女性的交往,标注着爱情的开始,伤痛的开始。在第二段之后,女主人公成年后与心上人重逢,感情深化,伤痛加剧,因为作家根本就没有认出她就是当年的少女,而在缠绵之后,作家显然也没有将狂欢的对象放在心上,伤痛加深。在第三段“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你压根儿不认识他”之后,女主人公与作家再度相逢与缠绵,但事后男主人公又将热恋中的女人抛之脑后,他当然不会认识自己的儿子!非但如此,作家还将女人热烈的献身当做是的例行公事!这等伤痛如何能忍受?第四段“我的孩子去世了”之后,故事即将接近尾声。孩子死了,女主人公也将在伤痛中离世,要同自己毕生期待却有缘无份的爱人永别了。而通过对这四段的斟酌会发现,小说的情感基调和内在主题也由渐进性和亢奋性唤醒的交替出现而浮出水面:从第一段的平静语调和对爱情的希望到第二段的激动和沉郁,在爱情中挣扎,到第三段再被遗忘时,女主人公的感情疲惫和充满愤懑,对爱情日渐绝望;第四段临近结尾处,一句“对我来说,你是谁呢?”,虽然语调平静,却充满疑惑与沧桑,这疑问既是作家收到信之后的疑问,更是女主人公对情感、对人生的哀婉地叹息,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凝结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亢奋性唤醒引入奇异的令人有惊讶或复杂之感的语言表现形式,极有可能维持审美主体的注意,同时因其模式不可能很快使人适应而迎合主体的逆反心理,诱发其对文本进行不断地玩味和揣摩。通过对熟悉事物,如文中“我的儿子死了”这一事件的“难化”和“陌生化”,营造轰轰烈烈的让人心潮激荡的观赏效果,以诱发接受者的惊奇感和惊异感,使其有强烈的探究到底的好奇心,最大化地维持审美主体的关注度,茨威格做得相当成功。
注释:
[1]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高尔基:《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Julie Pivkin:《Russian Formalism·Histoty-Doctrine. The Hague》,Mouton, 1955年版。
[4]韩耀成:《茨威格精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所谓对等,就是付出与获取的一种平衡游戏。它的涵盖面极广,几乎触动着生活的每根神经末梢。就说合约,有条款限制乙方,便又有条款约束甲方,两者总在平衡中达到双赢。当然,这里还包括诸多的宽容与妥协。但是,这充其量也只是对对等的一种有情的呼唤,最终的目标还是双方的利益均衡。生活中流传着很多俗语,譬如“门当户对”,这说的婚姻;再譬如“杀人偿命”,这说的是“天理”。诸如此类,不“合法”,但却“合情”,体现了人对“对等”的一种渴望。从这个层面上延伸开去,追求对等便是追求公平、公正。乍一听,此话天经地义、无可挑剔,是一种秩序的排列组合。因此,我们以一贯的韧劲与精神去寻找对等,也就无可厚非了。
当然,对等有时也会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常常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你看,我和某某做同一份工作,工资却比他少得多,不公平,不对等。其实,我们喊出不满时,可能忽略了对方比你做得更完美这一事实,或者你把老板的眼睛当成了摆设。如此,自己就已经落入了愚蠢的陷阱,所谓对等,在这里也就失去了比较意义和公平价值,说“对等”是一个伪命题,也就无须作更多的论证。
有时,对等也具有欺骗性。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来吃惊的事情,譬如进商场,原本只想逛逛,并无购物的打算,看到某商品打折,便觉得有利可图,但买回去后一比较,却发现比没有打折的同一物品昂贵得多。这里所谓的打折,只不过是商人狡黠的经营技巧,目的是让人产生对等的幻觉。如此,对等的秩序便被颠覆了,而对等也就成了蒙蔽我们眼睛的织物。
往直白里说,这里追求的对等,是一种实在、实惠的东西,看得见且摸得着,其实,还有一种对等,是非物质的,必须要身在其中的人用心去体会,体会通透了,才能感觉到对等的存在。一个知名作家,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突然收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信中说她从13岁起就爱上了他,可是,这位作家竟对这名女子毫无印象,至于她那份至死不渝的爱情,他更是浑然不觉。按照陌生女子信中所述,他们曾有过几次邂逅,可是她只不过是作家风流史中的一个过客而已。现在,她的儿子夭折了,她也得了绝症,她留下了这封信后,告别了这个世界……这就是挪威作家茨威格告诉我们的一个故事。也许谁都认为这份爱情缺少基本的对等元素,但是,爱情是一份只属于自己的孤独的体验,我们谁又能说她心里总在流淌着的、永不消停的情愫不就是她追求的一种对等呢?她悄悄地爱着,默默无闻地活着,又无声无息地死去,但她为爱情立下了一块碑,虽无字却不朽,还有什么比这更对等呢?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这样一位左翼女作家,她深爱她的祖国,却又不得不去扮演“汉奸”的角色。如此一扮演,阴影就如幽灵一样伴随了她五十余年。亲人离她远去,朋友以她为耻,她如蜗牛一般用坚硬的壳将受伤的、流着血的心包裹起来,如花儿等待着绽放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从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了一个白发如银的老人,而她用一生爱着的男人却已儿孙满堂。她没有怨艾,平静地接受了一切。有朋友问她是否后悔过?她摇摇头答:没有。她没有说为什么不后悔,但是她清白的履历告诉了我们:她从敌人的心脏里获取过上百份情报,挽救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的性命!不错,她付出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但是,与无数活下来的生命摆在一起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她迟来的尊严与她曾经的失去不对等呢?有时,我们是无法用世俗的观念去解构一颗伟大的灵魂的。所以,当不用物质来衡量公平时,对等就有了更加鲜活的注释。
《非常90后》虽然去年就已经开播,但我们依然可以分享剧中的曲折情节与“90后”明星们的成长故事。
剧情鲜读:《非常90后》是由演员彭玉,梁天,黄志忠,黄小蕾等共同主演的青春偶像剧。讲述了中考后“90后”女孩关柔柔身边发生的种种事情,包括父亲意外牺牲和曲折的创业故事等。作为首部揭示“80后”一代与父辈、师长伦理冲突的年代史诗,《非常90后》取材于“90后”们的真实生活。该剧导演、编剧泽西经过了一年多的前期筹备,深入洞悉“90后”的内心世界,将“70后”、“80后”的家长如何与“90后”孩子沟通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向我们揭开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命题,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电视剧。
林园:谁说不是“90后”
从初中就接演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到《好奇害死猫》、《半路夫妻》、《我的青春谁做主》、《我的燃情岁月》、《一只狗的大学时光》,再到这部《非常90后》,小小年纪的林园每一部作品都是跟大牌的合作,幸运的光环一直围绕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可谓星途坦荡。
对于这部戏,林园羞涩地表示,自己出生于1989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90后”,处于80、90矛盾的交界处,被导演看中也是因为自身有着“90后”的气质和“80后”的特点,与此次在《非常90后》中扮演的女一号关柔柔外柔内刚的个性非常吻合。拍戏前,林园就提前着手角色的体验和剧本的研究,相信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诠释。身着校服出场的林园,清新可爱,谁说不是“90后”!
张铎:变声麻辣教师
以《我的青春谁做主》走红荧屏的优质偶像张铎,凭借其青春健康的形象成为该剧男一号的不二人选,饰演“80后”教师国学,他虽不是“90后”,但他的幽默风趣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以及生活中对感情的坚守,影响了生于“90后”的学生们。
张铎第一次饰演这样的教师,剧中的他不拘小节、生活粗糙,但却博学多才,善良真诚。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教研组长,在与学生的一次次“斗争”中感受到了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他们自己的想法。这个角色很新鲜,也很生动,剧本写得很精彩,看了之后好像就是在演绎自己的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