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校园智慧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智慧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智慧课堂

第1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采用灌注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学中照本宣科,轻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脱离行业、企业的实际,学生难得有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

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沿袭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准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反而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2]。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他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还要有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也就是常说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这就要求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但真正达到高职教学要求、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双师型”教师实在太少。有的有一些理论知识,有的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很多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往往有名无实。

高职层次的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及自觉性还有待提高,纯粹的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到课率及听课率往往不高。教学效果较差,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2 改进的思路与对策

基于以上情况,我系在数控、模具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三个专业中尝试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为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模式是采用二加一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对该专业所需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进行梳理,将关联度较高的专业课程集中调整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根据该学期课程的关联度,将课程分成几大模块进行教学,考虑到老师知识、能力的局限性,采用多师同堂的方式来弥补。

以我系11数模班为例,本学期该班五门课程进行整合,分成三个模块。

模块1:《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和《冲裁成型模具设计》为一个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法或项目引领法,适当的加入一些实习内容。时间为8周。

模块2:《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转化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间为3周。

模块3:《数控编程与操作》和《机械产品检测》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进行教学,不再单独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采用项目驱动法,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和实习。时间为8周。

以上三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上相互独立,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模块一的设计内容,能够在模块二、三中具体实施,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期结束时,要能够看见自己设计加工的产品。

所有课程综合后,以项目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师配备的过程中,设立主讲老师和辅讲老师。具体过程如下:教师配备(两个或三个教师,理论与实训教师结合)每周具体任务完成任务(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完成任务过程)分析本周完成任务效果,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每周考核下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系部及教学部门随时进行教学检查,以督促教学的正常化。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学生分组,交叉学习,突出多边互动,这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高专业教学效果。现代企业比较看重团队精神,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视教改班的建设过程及效果评价,系部经常深入教改班级,定期了解学情信息,定期进行教学反馈,定期进行经验总结,并以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效果评估。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由原来的试卷考试转变为能力测试,学生只有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中安排的所有项目,才能通过该课程的考核,这样不仅在教学改革上向前推进一步,而且还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最大程度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3 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一年的尝试,学生普遍对这种教学方式持积极的态度,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90%以上。根据对教改班级同学的考核,理论成绩通过率都是100%,操作成绩的通过率也达到90%以上,总成绩优秀的达到30%以上。而以前没有实行教改的班级,就连理论的通过率都达不到80%,就更不用说操作了,由此可以看出教改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4 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能紧跟市场的步伐,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并且能熟练掌握。有些老师来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教改难度较大。

4.2 设备陈旧落后数量有限是教改的另一难题,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几人一台设备,影响教学效果。

4.3 教师压力大,除了教学压力之外,还有安全压力,虽然是多师同堂,但仍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机电类教改实训,教师往往需要花很多精力关注学生实习安全。

第2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认知科学就是一个以专门研究“心”(心智或心灵)为己任的学科,我相信通过提供一整套全新的概念、模型和实验方法,认知科学将在一个全景性研究的水平上超越早期心理学和哲学的探索,为人类提供有关心智的全面和严格的知识体系。与探索物理、化学和生理现象的学科相比,认知科学的历史是相对短暂的。心智现象之所以相对较晚才进入科学的视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它比其他自然现象更复杂、更多样,特别是当认知科学开始介入意识现象时,心智似乎变得尤为神秘了,譬如在哲学中探讨已久的身-心问题至今没有获得很好的理解和解决,在当代意识的科学研究中,这个问题又进一步演变为“脑中神经细胞的电化学活动如何产生精神(一种非物理的有意识的主观体验)?如何才能沟通物理(脑)与心智(我们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之间的鸿沟呢?”这个所谓的“难问题”或“解释鸿沟”。

我们看到,心智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认知科学在酝酿和创立的初期就表现出鲜明的多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特色。相关的学科既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又进行着广泛的会聚和合作。就学科的独立性来说,心智哲学偏重于心的存在方式、心身关系这类形而上学问题;心理学偏重于研究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想象、情绪、情感、感受、欲望、驱力、动机、决策、意志、人格等一切心理和行为现象;脑科学和神经病理学则希望发现一切心智能力的神经机制,它想解决脑是如何工作的这个自然演化中的宏大之谜;人工智能则专注于心智能力的人工实现和扩展;语言是心智的窗口,语言学关注思维与语言、语言与意义、语法-语义-语用等广泛的问题;教育学则希望借助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改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学科的合作而言,在认知科学中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尤其是神经科学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如神经哲学、神经现象学、神经伦理学、神经美学、神经宗教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力图在新的科学水平上来理解心智的社会和人文现象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此外,就认知科学的发展而言,我认为有如下四个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第一,认知神经科学在心智现象研究的所有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力图揭示心智的神经关联;第二,对心智的具身性和社会性强调日益增强,因为富有心智的有机体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他栖居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中,生物的心智能力是在与环境的适应性活动中展示出来的;第三,关于脑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性理论的研究正在加速发展;第四,意识现象日益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当然,它也是人类理性面临的最奇异的问题。

从科学研究的整个趋势来看,21世纪很可能是一个“心学”的世纪,一个研究心的本性的世纪。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将在21世纪引领“第四次科学革命”,对脑活动之谜的破解和新的神经技术的巨大发展势必带来改造人性(即humannature)本身的力量,这场革命将会在很多方面重塑人类的生命、社会和文化。在国家科学思想库“未来10年中国科学发展战略”这套丛书中,就有专门一本论述“脑与认知科学”。可以预见,认知科学将在全新的意义上改变人对自身的看法,它不但有助于实现“认识你自己”这个古老的哲学梦想,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改造你自己”以及人类向何处演化这类更严峻的问题。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在成立的7年中一直在努力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中心重点在两个大的研究方向积聚力量。一个是,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目前黄华新教授在该领域领衔主持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另一个是,意识的哲学-科学研究。意识研究是当前认知科学中最困难也最活跃的领域,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介入这个曾经令他们畏葸不前的问题,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希望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断积聚研究人员。此外,为了因应当前心智和意识研究中日益活跃的认知科学与东方“心学”特别是佛教的对话,中心还与杭州佛学院合作专门成立了“意识科学与东方传统研究中心”。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希望与国内学者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认知科学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我很高兴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能为国内来自这些不同学科的学者提供一个交叉互通的平台。最后,预祝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圆满成功!

第3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一、搭建智慧校园教育教学平台,实施智慧教学

智慧校园和数字化校园的区别在于,数字化校园重在软硬件搭建,而智慧校园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重在应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整合现有教育信息化资源,打通软硬件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智慧校园发展。为学生、老、家长构建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平台和高效管理、便捷安全的“智慧校园”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及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智慧校园采用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及分析,贯穿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多层次的智能化服务。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只有一位老师进课堂,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首先,教师可以带着手机终端或平板,通过学校教育教学平台,将学习内容通过微课程形式进行播放。其次,互联网上有大量特级教师、名优教师的课堂实录视频,其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可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所利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对这样的视频进行剪辑,做成“微视频”在自己课堂的某个环节处加以穿插播放,“邀请”这些特级教师、名优教师“出面”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最后,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事先与他们取得联系,通过网络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实时对话、互动。如下图:

二、建设在线学习平台,促进个性化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个性化学习已越来越成为可能。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学习也会慢慢地减少依赖,转而更多地向互联网获取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时,可能提前通过网络等途径学习相关的知识。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方式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地发生变化。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学校在线学习平台,无处不在的学习场将会在学生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在线平台功能,学生学习的路径将会更加多元,学习空间将会更加多样化。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的教学设计,也不再仅仅是课堂内的教学设计,同时也需要关注课堂外学习空间的教学组织。学校也将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营造更广阔的校园文化,把教育教学工作延伸到更广阔的平台。比如,学生可通过移动终端在线向教师请教问题,实现“一对一”个性化学习,或与同伴交流学习心得等。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和及时性,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帮助无疑将是巨大的。

三、构建家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移动APP的家校互动平台是一套应用于教育系统的高科技信息互动平台,它是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信息平台。

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可实现学校与班级动态查询;学生到(离)校刷卡,平台自动将学生到(离)校信息发送到家长的手机,有效地解决了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和忧虑,给学校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外,老师还可以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考勤情况、考试成绩、每周和期末评语、学校的动态和临时通知等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分享给家长,让家长在百忙之中也可以轻松掌握孩子的基本动态,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学校和班主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解决孩子任何时刻出现的问题,又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随时出现的亮点所带来的喜悦,使孩子少走弯路,健康成长。它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4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本刊讯】2015年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在英东会堂举行了《2015年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会。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视角全面解读了智慧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在国内各行政区域采集基础数据信息,监控智慧学习环境领域发展状态、广泛开展产业调查,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

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荣怀教授提出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发展的十个核心观点,即:(1)信息时代的学习将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本依托。(2)“市民宜居体验”与“城市创新活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双引擎”。(3)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上教育供给的持续增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的价值日益凸显,并与学校中的学习一起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4)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将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数字原住民”应有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建设应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学校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鸿沟。(5)“云+端”将成为智慧校园的主流形态,而支持服务能力与信息安全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突破的瓶颈。(6)新型学习空间将拓展教室的物理空间,打破课堂边界。学生的差异性管理与学习活动设计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7)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正逐渐进入课堂。教室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将成为教育装备、信息化和教研等部门共同研究的重要领域。(8)将智慧学习嵌入企业大学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系统,是建设现代企业和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基础,将有力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9)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互联网+”战略等正催生“智慧学习”产业,可为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等提品、技术和服务。(10)“智慧学习”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发展“智慧学习”既能增强市民宜居体验,也能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品质。

《白皮书》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由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资助并参与组织,联合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会议主持人透露,北京师范大学即将联合美国新媒体联盟一起打造中国版的地平线报告。

(释 然)

第5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翻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培养生活智慧方面的内容比比皆是,从生存、劳动、安全、 消费、心理、交际等方面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小学品德教学。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自己的智慧――和谐相处的智慧――规划人生的智慧――融入社会的智慧――感受幸福的智慧。如:一年级上册《我的身体》蕴含着认识自己的智慧,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了解的社会常识》中第17课《水电作用大》蕴含着节约的智慧等等,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生活智慧与教材安排的类似,也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来划分的,最终实现幸福的生活。启迪生活智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活动,用活动营造具有生活智慧的课堂。

1. 课前调查,寻找生活中的智慧

课前,教师要根据单元主课题的特点,为学生设计课前调查内容及形式,目的就是充分地调动、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跟此课相关的生活中的智慧,让学生在感性上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为丰富充实学生的相关知识做准备。

一般的课前调查可以分四步:

(1)调查内容; (2)调查人员;(3)调查对象;(4)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可以分为:(1) 搜集资料(2) 实地调查(3)访问等。前两项用的比较多,我想重点说一下访问。

学生的经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许多知识要通过间接经验来获取,需要他们通过采访和对话,去探明生活的原委,了解详实的内容。当然,一定要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准备访问提纲,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问题。

选准访谈对象,尽可能了解被访问者。

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通过一些调查活动,学生原有的生活智慧被调动起来,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上这节课的期待。所以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处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智慧,既是自己的生活积累,也是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积累。

2. 课上探究,体验生活中的智慧

2.1 方法探究。

包括:儿歌总结、擂台竞赛、实地亲历等形式。

(1)儿歌总结。

如:三年级上册的《学看平面图》一课,可以总结儿歌为:我们学看平面图,辨清方向很重要。首先看准方向标,东、南、西、北要记牢。每个图例要看好,确定路线错不了。用儿歌这种琅琅上口的形式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接受 、记住,并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对照。

(2)擂台竞赛。

小学生喜欢参加比赛。组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并通过课堂实践体现生活技能智慧。

(3)实地亲历。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学习《选购商品》一课时,我组织学生真正走进附近超市,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购物,学生在活动回来后,写了日记,谈了自己的感受。

通过现场购物,孩子们摸清了购物的内在规律,培养了孩子们正确的消费观,使消费的事情以后将变的简单化、理智化,培养了孩子们如何消费的生活智慧。

2.2 拓展探究。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那是狭隘的。因此,我们还应重视开发丰富的其它资源,把它们引进课堂。

(1)社会资源。

陶行知所指的“生活即教育”不仅仅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小教育,而是指以社会为课堂的“大教育”。因此,要重视课本内容随时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我经常把《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搬进课堂,让学生展开调查、辩论,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

(2)学校资源。

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品德教学的一片沃土。其真实灵动地为品德教学提供多元素材、多重现象、多彩活动,促进儿童生活智慧的行成。我有意识地将品德课堂与我校独特的校园文化结合,这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学生获得鲜活灵动的新体验。因为品德教材每一册有3-5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各自的教育主题,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各项活动,如传统节日、社会实践活动等,将教学时间、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一个活动中,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实践参与,丰富体验与收获,提高每次活动的实效。

品德与生活教学课堂就是微缩的校园文化景观,而校园文化则为品德课堂注入源源不断地清泉。它们的和谐统一,必能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性,为学生的生活智慧提供更广阔的背景。

(3)家长资源。

从生活本身开始来看待教育,不难发现做教师与做父母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抚养孩子和教学都担负着同样的人类职责:保护和教导孩子们如何生活,学会为自己、为他人、为世界的延续和幸福承担责任,因此,生活智慧的形成是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长。所以,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作为品德老师,想见到家长非常难。因此,我利用书信作业形式与他们联系,安排任何活动都会向家长说明理由,得到了家长认同。通过几次家长合作参与教学活动,使我感到家长参与品德课的教学,使学生们的亲自实践有了保证,感悟和体验也落到了实处。

3. 课后实践,升华生活中的智慧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我在教五年级“农业单元”时,我发现孩子们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连最起码的麦子、稻子也分不清,而且对此不太感兴趣,虽然也搜集了很多资料、格言,也知道农民伯伯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但如果让学生能亲眼目睹到现代的农业,无疑是锦上添花。为此,利用双休日,我带着孩子们走进了五.七路的果园、瓜园、庄稼地,与孩子们一起亲手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试一试。一个上午的农业实践很快就结束了,在现场进行的农业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感受颇多,除了了解到很多专业知识外,收获最大的就莫过于真正了解到了“锄禾”那首诗的真正含义。

第6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学校管理团队开展了三轮智慧管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通过学习研讨,校级领导把握方向更准确,中层干部控制节奏更到位。常规工作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分管校长主抓改进项目的落实。建立了教代会代表评议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制度,让管理者更具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善于制定实施符合校情的管理评价制度。制定并实施教职工发展性评价制度,由教师自评、学生评议、同事互评、行政评议等环节组成的评价体系,学校给每位教职工发成绩报告单和发展建议,发展性评价有效地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品质,明显地改善了师生的关系、教师与职工的关系。我们还制定并实施合格、特色、优秀教研组和和谐备课组的评审制度,规范校本研训常规的落实,引导创建学科特色。制定富有学校特色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鼓励多劳多得,倡导优劳优酬。

二、提升教育境界,塑造智慧教师尚德之魂

1.建立教师队伍发展的共同愿景。在学校关注师生生命质量,拓展师生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们确立了通过智慧型教师团队建设,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充满真、善、美,都能享受诗意教学之快乐的发展愿景,努力向着上海一流、全国知名高中奔跑。

2.建立学校文化引领运行机制。完善学校文化内涵,引导全体师生认同学校文化。以校训、校歌、班旗、班歌、班规、班级愿景等为抓手,强化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引领作用。以花园单位创建为契机,在校园内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让校园文化渗透在每个地方。在展我智慧、秀我风采,扬高尚师德,创和谐校园,做幸福的金中人等主题活动中,崇尚敬业爱岗精神,激发师生情、师徒情。倡导勤奋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

3.建设学校文化品牌。继续弘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实践创新、追求卓越的金中精神,践行爱生、求实、创新、协作八字教风。汇编《小故事大智慧》等金中教育智慧集,将教师智慧固化并传承。

三、倡导读书文化,聚集智慧教师博学之气

为了促进教师的阅读和思考,学校将寒假定为教师读书月。向教师推荐书籍,并列出阅读指导和阅后思考题。教师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撰写读后感。学校适时组织读书论坛,围绕读书・阅世・塑己・育人,我们也能创造奇迹吗,读书论课品三学・导助督学促三研等主题,分享读书收获、触发教育思考、碰撞教育智慧。此外,校园中还有教师德育论坛、创新人才培育论坛、今天怎么布置作业等多专题的听辩活动。读书能促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行动者,为智慧教师积蓄博学之气。

四、践行教学改革,培育智慧教师善教之能

1.教学即研究――导学导教导课的教研机制。导学导教导课”(简称“三导”课)教研模式,即每周每备课组先行推出1至2节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一位教师负责撰写学案、教案并先行上课,课后集体评议修改学案、教案供备课组分享。

“三导”课机制营造了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学研究;高频率的轮流开课,全面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组内团结协作氛围更浓;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学校修建了两个全自动摄录播专用教室,鼓励教师自我录课、研究课例、反思教学。倡导教师在网上课堂晒课,形成了学习研讨互评的良好氛围。

此外,采用同课异构研训模式。有当场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也有事先在摄录播教室录制好,教研活动时间比课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同课异构,先后与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究。跨地区、跨教材同课异构,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智慧。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三导”课实施两年多来,大家达成了一些共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三不讲”原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通过讨论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进过多遍学生也不易理解的教师不讲;解决问题方式中,简单问题学生自学解决,较难问题通过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逐渐形成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的课堂角色为导学、助学、督学,学生的课堂角色为自学自研、互学互研、深学深研。按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等不同课型,分别研制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环节。为了使教师在课堂上更重视学生的学,特制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教学行为得分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得分各占50%。

3.为学生的成长定制服务――校本课程和校本作业。从校本课程和校本作业着手,努力培育教有特长,兼具理性与个性、灵性与善性的优秀教师。

在基础型课程方面,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能需求。在拓展型课程方面,实行四星级课程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持续钻研和开发拓展型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激励教师编写校本拓展型课程教材,并辐射推广使用。借助绩效工资政策,引导教师多承担研究型和社团课程的指导工作,助推教师成名成家。组织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领衔编写既符合课程标准又适合生源实际的校本作业,学校印制,免费供学生使用,让教师远离推销教辅材料的商人角色。

五、促进专业成长,夯实智慧教师深研之基

1.完善三维度校本研训体系。学校搭建了由组本研修、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组成的教研维度,形成了以四级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的科研维度,完善了由四类常规培训和五大课程模块组成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师训维度。

第7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智慧校园;移动教学;智能楼宇

中图分类号:TP391.44

众所周知,建设一个智慧校园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泛在的无线的网络环境、移动的网络环境、无限通畅传输的网络环境等网络基础设施。(2)智慧应用系统:依托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智慧应用系统。(3)校园公共网络平台:继续扩充互联网络中心的机房、校园卡网络平台、学生一卡通的认证容量,建设集成服务器主机、存储和共享软件于一体的云服务平台及静态和动态大数据仓储。(4)智慧校园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按照智慧校园的思路,整合各项应用于一体,统一制定一个标准,面向师生、面向管理人员以及面向领导的综合网络信息服务平台。(5)规范标准,建立体制机制:建立感知识别终端、传感器件网络接入和红外线识别标准等等。

通过以上的建设与实施,在未来的智慧校园里,随处可见本文中所描述的以下场景,注意:它绝不是美国好莱坞的大片。而是未来的智慧校园。

1 未来智慧校园中的手机

1.1 手机可开门。“宿舍钥匙、抽屉钥匙、教室钥匙……一大串,粗心的男生可能会忘记带,或是会丢失,但是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再也不会发生因为没带钥匙而被‘拒之门外’了,因为手机就是开门的钥匙。”只要同学把手机,在门禁读卡器前轻轻一晃,“嘀”的一声,宿舍门就会自动打开了。老师也是如此,教室的门、办公室的门都能通过这款手机打开。同时,学校还借助门禁系统对持手机人的权限进行分类限制和管理,大大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在安全校园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2 手机能借书。如果没带借书卡,就没办法去图书馆自习、借阅、归还了……在未来的智慧校园里,各位亲,不必再纠结。借助智慧校园的物联网系统全面整合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在宿舍里,或是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都可以先用这款手机完成查询、预约,然后有目的性的轻松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学生还可通过这款手机以短信的方式实现到期提醒、续借等其它服务。

1.3 手机可考勤。在每一次上课时,传统的课堂中老师要通过点名考勤,可在智慧校园里,这个传统被打破了。在每一次课程结束后,任课老师可以通过后台基础数据库调出本次授课课堂考勤记录文件,准确识别出班级所有人员的到课率情况,时间精确到秒,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杜绝了别人代替签到的现象,给日常教学管理提供了巨大帮助。因为手机就能打考勤,老师不用每一堂课花太多时间在点名上,是不是缺勤、迟到一目了然,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 未来智慧校园中的教室

未来教室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改变,它将彻底颠覆学生、家长对传统教室的印象。在这个大house里上课,老师不用在黑板上写字,当然也就不用吃粉笔灰了,学生更没有教材,当然也就不用背沉重的大书包了,只有一个像超大屏幕的电子白板,老师的玉手轻轻一指,真的是在弹指一挥间,所有的授课内容就像一个电影一样,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而学生只要随手拎一个“电子书包”即可轻松上课,电子书包里装满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材,学生能在上面直接做好作业并提交作业,也能在上面与老师展开精彩的互动。它就是一个专用的学习PAD。

除了当场布置课堂作业,并迅速反馈学生答题情况外。只要学生能上网,他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别的什么其它的地方,都可以和老师进行远程互动,向老师提交作业,老师也可以即时在线批改作业。可以说互动无处不在。

所以说未来教室最大特色就在于互动的畅通性和无限性,除了课堂上的多媒体互动,还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实现平行班级之间,同类学校之间,同门课程之间的高清互动学习,这对于大学生中自主创业和在外兼职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不必担心落下课程,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

3 未来智慧校园中的楼宇

智能楼宇,在教室里冷了吗?光线够充足吗?这些问题,在智慧校园里就不用操心了。因为智能楼宇能根据学生不同时段身体状况,自动监测环境温度湿度、调节室外景观照明自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将自然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节能环保更安全。

4 未来智慧校园中的网络

校园里到处都有无线WIFI信号,是不是很爽呢?智慧校园不仅有一张无缝WIFI网络,而且实现内外网两套网络隔离,校内人员通过用户名密码认证方式接入无线网络。无线校园能够对用户设置不同的内外网访问权限,实现对上网权限的隔离。这样的系统设计完全可满足学校日常无线网络使用需求,做到内外网信号独立不干扰,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

5 未来智慧校园中的门卫

进出学校都要登记,但以前都由人工完成,在智慧校园都将由智能访客系统代替保安查看身份证件、登记、记录离开时间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前来学校造访的人员只需拿着证件,在电子识别器上轻轻一按,访客信息就能瞬间获得,并出具访客单,大幅度加快访客登记及离开流程。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6 未来智慧校园中的教学管理

6.1 日常教学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里建立了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从此,教学督导组貌似无事可做了,校长想听哪个老师的课,只要打开哪个老师所在教室的监控终端,所有情况一目了然……。下属想找领导办点事,可以先上网络平台上看看,领导在不在,或是看看领导忙不忙,这样有选择性的办事,高效,方便。利用高科技,将更加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评价和考核体系,从而对教学的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6.2 实训室管理。因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职业类的学校,每个学期,每个班,几乎都有3到5周的集中实训,实训,实验内容超多,所以在智慧校园里实训室管理会更加重要。传统的管理方法工作量大,实训过程有一定的安分隐患存在。在未来的智慧里,学生利用手机可以快速的获取实训设备的基本属性等信息,学生还可以在实训室里通过电脑打开网络,获取实训的操作流程,操作内容,操作步骤等信息。与此同时,学生如果在实训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操作,可以通过实训室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并切断设备的电源,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实训过程的全部数据可以被记录下来并提供给学生和老师,这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后可以对实训过程和操作步骤进行改进。学生可以重复看实训的步骤和内容,实训室内还安装了智能插座,智能插座不仅能提供传统的电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实训设备的耗电量及时的反馈给实训室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插座的开关动作来完成实训室的全方位的安全有效的管理。这对于职业类的学校更是对教学有更大的帮助。

7 总结

智慧校园是依托物联网建立的,其目的是实现校园服务的智能化。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这两个技术,可以实现校园内的所有信息即时共享,互联共享。再生共享。大量信息通过物联网的不断整合能够产生新的信息,从而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有了智慧校园,师生之间开展教学工作如鱼得水,智慧校园同时也给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总之一句可以概括:智慧校园提供的是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氛围、透明高效的教务管理平台、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环境。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物联万端,云展智慧,定会建设一个美丽的校园。

参考文献:

[1]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

[2]崔文,王国勇.基于校园网的云计算应用初探[J].微计算机信息,2010(18):221-223.

[3]张应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1).

[4]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第8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一、智慧课堂互动教学概述

在开展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课堂的智能化和互动方式的合理性。当前,我国很多大学院校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有传统网络、台式计算机及投影仪等。这些教学设备能够通过将教学内容音频化及图像化让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也注重课堂互动形式,针对某个教学切入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但是我国当前的这种课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智慧课堂的构建要求。智慧课堂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及无线网络等形式创建信息化来体现更强的课堂互动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同时,还能够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这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进行更好的学业诊断,也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对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作用。智慧课堂教学要求教??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智慧型人才为目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扩展,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法。

二、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智慧课堂互动教学,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很多大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难以根据现有的问题发散自己的思维。而在开展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探讨,使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进而对其进行解决。智慧课堂互动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但更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学习,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

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不能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及分析。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会与同学及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导致智慧课堂教学难以施展。互动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使得教学主题功能化和形式化。这样教师就能够利用智慧课堂教学要求中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互动课堂的构建目的就是对学生的互动能力进行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需要对实际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语法和形式等进行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际情境进行模拟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增强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很多教学模式都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在应用智慧课堂互动模式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利用智慧课堂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开展研究性探讨。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很难实施的,因此,在这种新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及总结方式。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多样化个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突破性思维有较大的帮助。

三、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现状

就我国当前的大学智慧课堂互动教学来说,虽然很多学校已经相应教学改革的号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但是实际上,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不容乐观。智慧课堂的开展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新型的教学观念,还要求教师应用新时期的成果开展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适应能力,能够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交流。但是很多教师自身在教学理念和模式上存在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大多经过专业认可,但是在实施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还是难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教师在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引导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其次,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教学设备比较生疏,无法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教学效用。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不能体现智慧课堂互动教学价值。

四、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创设语言情境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针对学科特点创设相关的语言情境。在开展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发挥,融入到语言情境中。首先,教师需要研究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为学生的学习安排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内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效性,学生需要通过语言学习培养自己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很多知识点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网络空间组合,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智慧课堂特点。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其能够将自己感受到的语言形式应用到学习情境中。

(二)创新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创新是每个阶段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好的工作。在大学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其能够按照课堂教学要求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举办英语演讲与辩论活动,让学生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在演讲与辩论课程中展现自我,这也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智慧课堂互动教学与应试教育存在较大的区别,在现阶段的创新型课堂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获得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教学形式的创新旨在为学生的口语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使得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借助现代化科技设备

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就是以现代化设备作为教学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现代化科技设备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打造“U校园”。“U校园”主要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现代科技设备,通过云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线上的方式对学生传授教学知识及技巧。“U校园”能够使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实现一站式多元化教学。这种智慧教育能够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较好的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授,还能够帮助学生处理相关数据,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

(四)增强对教学成果的检验

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就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导致教师无法明确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能够增强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试题检测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比较传统,但是还是具备一定的效用,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其次,在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测验。教师需要对小组进行知识检测分配,让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写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帮助。同时,教师还能够通过学生在测验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实际能力进行观察,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第9篇:校园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探讨;发展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应用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的创新的网络技术,为了控制和使用未来的网络和信息资源,以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都高度为振兴经济,并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关键战略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并尝试的东西竞争优势。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的事情可以衬托视科技作为互联网革命和经济大潮的一年。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网络技术的使用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为了建设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的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广阔的应用前景。怎样有效的利用网络的技术,促进校园智慧,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进行实践和研究。

一、物联网的功能与概念。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其实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卖机,但是呢,物联网的概念是在互联网在1995年第一次看到,在“未来之路”的书中,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硬件的限制,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PC系统当时被称作“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的概念,同年的“物联网”,中国的院院士科学已经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信息社会,国际电信联盟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年物联网”的重新定义和提出概念的“物联网”。IBM CEO彭明盛在2009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的“智慧地球”。物联网建设并已正式晋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通过国际社会的重视,事情正在考虑。

物联网逐渐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但是涉及到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常见的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在物联网的时代,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将获得一种新的沟通维度,通过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嵌入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在任何的时候,连接人与人交流的任何地方延长至人和的事情。使用各种可用的达到上述目的的装置整体感知层感知动态实时采集,如二维码,RFID标签,蓝牙,传感器和其他的设备获取对象的信息,它们可以是像是人的感官系统可收集数据和即时识别。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开发和设计的全面而灵活的看法,同时考虑到设备成本低和灵巧。

可靠的传输层,也被称为网络层。它是信息的整合通过各种网络,传递准确出可靠的感知方式。它们包括无线接入,支持移动,有线接入和其他技术支持的需求状况,并设计适当的高性能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传播目标。物联网技术,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传感,测量,无处不在的接入和互联互通等,活动反映现实生活的对象到虚拟空间,并智能地收集和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可视化数据的能力。

二、从学校的环境和资源,教学活动中逐步实现了数字化。物联网技术使中国联通的对象之间,智能地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分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它也将推动校园智慧的建设和发展。物联网技术为校园的智慧提供了一个互动,开放,智能,协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学生和教师充分感知到教学的资源,以便有效的获取的学习,收集信息,管理,教学和生活服务的智慧,将学校打感知,服务,环保,安全,稳定的智能化校园。

在校园网络应用的智慧来实现互联互通校园实物,充分的认识到校园环境,获取最新的汇总信息和数据,以便发现问题和分析对象,并反馈相关信息的实时控制。可视化的校园环境能为校园管理提供服务,其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完成身份证件和考勤管理,可以通过内部的学校的人的看法安装了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校园为基础的网络环境,促进学校管理运动,光,声,温度传感器,用于教学环境和安全监控系统,可视化,连接到网络,智能控制,充分实现智慧教学和学校环境的安全管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教材的获取,而是缺乏真正的虚拟学习环境可以触摸的性质。

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声,光,温度,空气等条件的自然环境,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网络技术课堂的智能控制和环境感知的应用,将会创造更加适宜的学习条件为学生。在一定区域内,安装好位移感测或声音,从而能够实现光源的智能控制装置。智慧校园的特色之一是节能,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管理和监控校园能源的智慧。能量的对象是物理世界一起交流,建立能源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将实现能源消费的科学管理,在校园里。每个人的校园安全,社会各界和家长有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创建校园平安,以网络技术的优势,构建智能安全系统,包括安全系统和智能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样更加有利于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

四、结束语。把物联网校园作为基础的智慧,实现了可视化的学校管理,以人性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智慧校园建设,教学环境的智慧课堂可以延伸到真实的场景中去,使社会与学校,自然,再加上一个直观的学习对象,理论和建筑实践之间作为一个桥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推动。(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