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城市建设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医疗以人为中心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人民幸福指数最直接的体现。医疗体系的方方面面无不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然而我们也正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对昂贵的医疗卫生体系的价值期望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医疗质量以及患者安全问题、市民对医疗保健可选择性需求的不断增长、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用于改进医疗保健事业的新途径所带来的挑战等。
智慧医疗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智慧医疗是一个新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医疗领域的信息化。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地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
目前,全球有1亿多人每年的个人医疗支出处在贫困线以下,21世纪的医疗保障体系必须以病人为中心组织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病人提供帮助,使病人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第一,向病人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第二,让病人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计划和管理;第三,建立信息服务体系,让病人能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第四,根据病人的就医经历,评价和运转医疗卫生服务;第五,帮助医生提高支持服务能力。要做到这些方面,智慧医疗在其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智慧的医疗体系可以建立协同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并有效地预测和预防疾病,同时,还能让每个人作出更明智的选择。智慧医疗是为转型的临床举措建立更有效的IT基础,通过自动追踪和记录患者、医疗设备和资产的状态,帮助医生定位患者,并确定医疗活动的优先级;通过优化对临床信息的管理而实现儿科研究中基因的潜在优势;能够通过单个可靠的视图访问患者全面的医疗历史记录;主动地推动组织内的技术、流程和人员整合。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的主线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重要表现。
智慧城市是人的智慧与信息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效协同、精准管控、创新应用等主要特征。智慧城市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最终构建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伴随着智慧城市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智慧医疗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智慧医疗首先要解决区域卫生问题,把区域内的医院、卫生机构、卫生管理单位、社区医院、妇幼医院等与卫生相关的机构,它们的信息系统、数据、流程要整合起来。
智慧医疗在我国刚刚起步,上海电信和第五医院联手推出的远程诊断“智慧医疗”; 浙江富阳“智慧医疗”:通州首批健康“一卡通”发放,已经率先开启了“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的成果即是医疗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提升,每个人将享受到一个协同、协调的医疗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目前,国内的CHAS临床与科研信息整合平台(简称CHAS)可以帮助医院内部以及医院集团各个分院之间实现复杂临床信息的整合,提高临床信息的再利用能力。 此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标准化的临床信息模型和IBM医疗集成框架,能在医院的各个系统之间实现紧密的信息共享,最终将与医院外部的其他医疗机构实现信息共享。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建议
推动智慧医疗发展的机遇无处不在。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这一著名的学院医疗中心表示,8年来智慧医疗降低了3000万美元的资金和运营成本,使他们能够实现锐意进取的临床计划。位于宾夕凡尼亚州的这个领先的、完全集成的提供商通过先进的HER系统,利用其10年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临床信息仓库,帮助医生提供最佳实践病人护理,并支持医疗研究;SES部署了一个地理区域集成的医疗系统,可以管理所有的医疗记录,使该地区的任意一家医疗中心都能够访问超过100万人的记录。该系统完全实施完成时,将有超过5000名医生能够可以同时使用。
而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落后,智慧医疗建设起步较晚。基于这一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应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已有成果和资源。纵观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历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滞后,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在智慧医疗建设过程中应汲取教训,加强标准和规范领域的法制建设。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出台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建议成立智慧医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地负责总体规划、协调相关部门的职能、统筹建设资金的使用等,牵头制定《智医疗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确保信息安全。在智慧医疗建设的过程中,一是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二是要做到技术防范和制度防范并重。三是要重视数据安全,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智慧医疗建设是医疗卫生领域全局性的规划和管理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医疗,但是智慧医疗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要想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需要实现城市信息一体化,共享城市的各个方面信息,整合城市内各种资源。
相关链接
智慧医疗缓解温州市民就医难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在国内推出“智慧医疗”手机门诊系统,温州公众实现了复诊病人“足不出户、在家看病”的就医新模式,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目前,温州“智慧医疗”由“智慧医疗・客户端医生版”、“智慧医疗・客户端大众版”、“智慧医疗・手机门诊热线”这三部分组成,能为医生看病、市民就医同时提供极大的方便。
现在,市民只需登录“智慧医疗”大众版,就能在手机上进行预约挂号、取报告单、智能分诊、医院导航等;符合一定条件的病人(具体条件见本文最下面),还能拨打手机门诊热线15988711580,在电话里就可以请医生开出化验单、特检单。
另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通过登录“智慧医疗”医生版,在手机上就能给病人开诊断单、化验特检、复诊挂号,非常智能和便捷。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建设 实现路径
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城市文化居主导地位的人伦和价值观念,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主导和凝聚作用。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是党治理城市理念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党对城市文化本质和城市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创新城市文化观念,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是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稳定、发展、进步的基本精神依托。伴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一,价值观的扭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把西方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借文化产品之体,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给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以巨大冲击。这些消极的价值观在我国迅速膨胀、蔓延、泛滥,有的甚至充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一些人的人生哲学,改变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任消极的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价值观随意侵蚀,而不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遏制,后果不堪设想。第二,信仰迷失。在转型时期,一些人精神极度贫乏,信仰迷失,逃避现实者有之,寻求刺激者有之,麻痹自己者有之,这给我们敲响了信仰危机的警钟。第三,迷信盛行,伪科学复燃。迷信思想、活动日益泛滥,求神拜佛,巫婆扬蟠招魂,祈求财运、官运、命运的现象随处可见;借“人体科学”“气功”之名,鼓吹特异功能、散布神秘主义的伪科学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反科学、、反人类的等组织大肆宣传歪理邪说。如此种种,使城市市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玷污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第四,道德滑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削弱,共同理想信念淡化,基本价值观扭曲,社会道德有所滑坡。
市民中出现错误的、消极的思想道德问题令人警醒,人们普遍强烈期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通俗化、大众化,使其真正形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感召力和约束力,是摆在当前文化建设面前的一个不能回避、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是文化建设所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只有牢牢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树立民族自信的脊梁骨、获得先进文化认同的粘合剂、抵御低级媚俗和下流文化侵蚀的防火墙。城市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城市之魂,提振城市的“精气神”,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增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建设文化城市的强大合力,保证城市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推动城市文化科学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魂,决定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任何一种文化软实力资源,能否生发出吸引人、激励人、感召人的魅力,就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能够激发起人们激情、渴望和梦想的力量。概言之,价值体系是文化之髓,决定着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文化的实力因价值而生,以价值为用。价值观是任何一种文化体系核心的角色,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核心价值发挥着导向和规范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根本性质和走向、基本气质与深层的意义内涵。文化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价值观对文化有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同时也意味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是检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程度的核心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发展问题上,以何种思想文化为指导,走什么样的路,事关发展的价值取向,事关发展的科学与否,事关发展的最终成效。只有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导向作用,才能牢牢把握城市先进文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有力地引导和有效地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有效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强化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尽快形成规划建设智慧城市理论体系。
智慧城市核心目标是如何形成智慧方案,指导建设智慧城市,为此就应分清原有的与将要新建的智能系统与智慧系统的相关性与区别点。我们认为有关技术实现的系统应属智能系统;有关对综合的、标准化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挖掘、提炼形成综合解决方案的过程,属智慧范畴。也可简单说获取数据方式为智能,分析利用数据方式为智慧。
目前,智慧城市的理论体系研究、综合业务、管理、服务、技术模型的研究与系列标准规范体系的编制往往被不少人忽视。
可以说,梳理提炼规范业务需求是基础。有了标准化的业务需求,形成标准化的数据结构就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这里最大的障碍是原有的各类利益体,他们不太愿意接受标准化数据结构的要求,他们希望继续保留私有化的数据结构,以期继续垄断政府管理与服务类的应用系统。而这将是智慧城市系统规划与建设如何“和谐”平衡解决的问题。
2、尽快实现城市总体初步设计及标准规范编制。
智慧城市设计工作分三个阶段:规划设计、整体初步设计、开工后的详细设计。
近20年来,各类信息系统项目只有甲方规划设计一个环节,没有第三方的、中立的“初步设计”环节,初步设计都是由承建方免费负责编制。一般来说,免费设计等于没有设计,企业都是将现成的、私有的、不规范、不成体系的设计方案交给用户,以期长期垄断用户的信息系统。
因此,城市智慧系统、城市基础产业中的智能部分建设的首要环节,就是形成城市的整体初步设计,这就要改变各级政府相关的认识。智慧的基础是规范、梳理不同部门、各领域的业务系统,理清各类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可共享的业务、数据、技术单元并实现整合升级。同时必须形成各类业务标准化、一体化。只有形成标准化的业务模型,才能谈到形成标准的数据结构体系,才能谈得到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挖掘、提炼形成综合解决方案的过程。
必须承认,智慧城市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共享、全社会从信息化会试享受各类优质服务。但信息共享的前提是数据充分共享,为此就要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而产生统一数据格式标准的前提是业务整合,产生统一的业务需求规范。
同时随着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应尽可能统一全社会的数据格式。目前尽管一些商业性大数据服务做的非常好,但仔细一分析,是基于简单的文档型数据结构,多数为“点的应用”,少数为“线的应用”,较少有统一的关系型数据结构,形成“面的应用”。而后者恰恰是智慧城市最需要的。
3、认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顶层设计环节。
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在做信息系统规划时反复强调做好“顶层设计”,但屡屡收效甚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片面理解“顶层”,仅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最上层、最宏观层面的设计。而并没有理解顶层设计内容还包括“规划设计”与“整体初步设计”的两个方面,仅将规划设计理解为顶层设计,其结果不言而喻。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际含义是“全局性基础设计”即整体初步设计,即如何理清城市全局的综合业务需求并尽可能实现标准化、一体化,求同共性业务需求并实现整合,应由下至上逐层设计:相对穷尽最大值的技术实现方案与具体实现,并实现标准化、一体化并兼容国产化,求同共性技术并实现整合共享。包括网络分类与互连互通,共性的可复用的业务与技术组件提炼、共性与个性应用系统统一规划、设计与升级建设等。
4、国家各部委纵向系统需向地方开放。
尽管经过20年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但目前建设智慧城市遇到的难点一就是建设模型创新问题。在多年来,国家层面由各部委办局按照自己的分工职责,各自规划与建设纵向系统,形成“l”字形结构。由于当时客观原因导致基本不向其它行业开放数据格式标准、产品与各项功能调用的接口标准、系统测评标准。
可以说,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原本应一体化规划与建设的城市信息系统,在逻辑上人为分割成众多技术孤岛,产生信息孤岛,最后导致行政上的逻辑割据。
不过对智慧城市时代来说,各部部委的纵向系统应在保持现有数据逐级汇总的现状下,向各级政府全面开放业务与数据,形成“王”字形结构。
5、地方需创新形成规划设计与建设新机制。
相对于国家层面难点而言,地方层面难点则主要是机制改革创新问题。
一直以来,在地方城市传统信息系统项目,基本是由各委办局相关业务或技术科长负责规划与建设本行业的信息系统。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建设机制问题,导致建设模式也存在较多弊端,众多的信息系统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有经济效益的大家抢着建设,而无经济效益的却被“冷落”,甚至谁也不愿与其它单位合作。
以技术领域为例,一方面IT公司提出云计算为三层结构(基础设施层、支撑平台层、应用层),另一方面大家都去重复建设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的“基础设施层”,而很少有人去整合与按统一标准研发业务与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的“支撑平台层”与“应用层”。
所以智慧城市时代,应将“科长模式”升级为“市(区县)长模形式”,即城市要统一规划、设计与建设城市的智慧系统。
6、认识“两化融台”在智慧城市工程中的作用。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登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分析当前我市建筑业生产形势,正视当前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搞好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我市建筑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突飞猛进,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近日湖南“11.3”火灾造成一座竣工才5年的大楼突然倒塌,夺去了20名消防官兵的宝贵生命,经中央联合调查组初步调查,这座大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是一个明显的违法建筑。事故的调查还远远没有结束,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为此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我市而言,前不久大冶火石岭小学教室坍塌,造成三死二伤;市区崇高路小学、君召孙庄小学教学楼相继被鉴定为危房,学生被迫搬出学校。两座教学楼投入使用不足8年时间就报废,足以证明建筑物本身在建设过程中就已经埋藏下了质量安全隐患。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发现及时,没有造成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由远及近,这每一起事故和隐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惨重的代价,血淋淋的教训,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了。目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的形势已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了,全市广大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痛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杜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在建设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乏力,工程质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对质量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于安排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习惯于照本宣科,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作风不扎实,没有抓住自身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个别单位不重视安全机构建设,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的存在厌战心理和松懈情绪,安全检查不深入、不细致,存在走过场图形式现象。
二是建筑市场秩序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规避招标、明招暗定、违法分包、资质挂靠、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未经许可擅自开工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建设工程五大责任主体不健全,尤其是私宅和联户开发商品住宅工程,大部分开发商既是建设单位,又是施工单位,更有甚者,无设计图纸、无监理、无监督,搞“三边”工程、“七无”工程。试想这样建成的楼房有人敢住吗?这种人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事故,我们怎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
四是质量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全市建设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已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的质量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有效整改,有些甚至没有基本的监控管理措施,随时都有可能演变成为质量安全事故。尤其是一些私宅和私人联户开发项目,更是和监督管理部门打游击,执法管理人员前脚走,他后脚就开工,如此反反复复,心惊胆战施工,工程质量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三、加强五大责任主体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加强建设工程参建五大责任主体管理,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五大责任主体必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设单位作为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负全面责任,从科研报告、图纸设计、规划审批、资金筹集、选择施工单位到施工许可,无论哪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因此建设单位必须牢固树立“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认真吸取崇高路小学教学楼质量事故的教训,决不能为追求低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安全,强迫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签订阴阳合同,决不能为追求低投入而降低工程质量,强迫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决不能以各种借口拖欠工程款,迫使施工单位垫资垫料出现豆腐渣工程,而要切实对工程质量安全负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特别是项目法人,不论调到哪个单位,凡自己经手的工程都要负终身责任。因此,各建设项目法人必须警钟长鸣,决不能掉以轻心。
勘察设计单位作为工程项目设计部门,对工程建设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勘察成果是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进行勘察或勘察出现重大失误,以后各环节所做的努力将全部报废。因此勘察工作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工程建设负终身责任。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图施工,无图施工属违法行为,这就从根本上确定了施工图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设计就是要达到安全、合理、经济的效果,这一环节是工程建设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由于它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工作的基础,对工程质量同样负终身责任。
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实物的直接操作者,管理水平、技术素质、质量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工程质量安全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必须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决不能恶意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影响职工情绪,影响工程质量安全,败坏道德,丧失原则,决不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制造豆腐渣工程,给社会和用户带来直接危害,决不能使用不合格原材料,象市崇高路小学教学楼工程那样给国家财产造成极大损失,要靠信誉、靠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否则必将承担不可推托的经济甚至法律责任。
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机构,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行使监督控制权,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督管理责任。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鲜明的原则性,决不能一味地接受业主的不合理要求而放弃工程质量安全,决不能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而降低质量安全标准,决不能不负责任而使监理形同虚设,必须按照监理规范和监理大纲的要求,合理配员,严格实行旁站监理,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每道工序、进场材料把关到位,对违法违规、不符合要求的建设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市崇高路小学教学楼所出现的严重质量安全问题,虽然发现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该建筑经论证,必须推倒重来,很大程度上存在有未实行监理和对原材料未实行严格把关的因素。从现在起,所有在建工程只要符合监理规定的都必须实行监理。
政府质量监督职能是政府赋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质量监督指南》及新颁发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质量安全责任主要由五大责任主体承担,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主要承担监督责任。在取消对工程实物量抽查巡检的同时,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对五大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督上,一旦发现有妨碍工程质量行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否则将负渎职之责,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切实把工程质量搞好,确保工程安全,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四、深入开展冬季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杜绝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加大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局党委将于近日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冬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将从11月24日开始,12月1日结束,检查在建工程项目41个。这次检查的重点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规划审批情况、安全生产与工程管理情况、工程质量监督情况、抗震设防情况,主要检查工程项目五大责任主体是否健全;项目开工各项手续是否齐全;项目是否严格按审批规划执行;承包工程是否符合相关建设法律法规规定;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施工企业是否存在资质挂靠,是否超资质承揽工程;工程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项目经理、五大员是否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健全;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是否尽职尽责;在建工程地基与基础结构及主体结构工程实物质量及工程资料情况;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工程项目施工图与实物抗震设防情况等。
大检查期间,检查人员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检查中要做到全面、深入、细致,彻头彻尾,每个工程项目、每个检查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检查标准和规范,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只要有不符合标准规范规定的地方,就一定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限期停工整改到位,方可允许继续施工。建设工程五大责任主体及其它参建单位要对此次大检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配合,抓紧时间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切不可抱侥幸心理。对于大检查和自查出来的各项质量安全问题,一定要本着“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逐一限期整改落实到位,达到真正将各类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检查期间如发现有失职、渎职、弄虚作假、或的行为,对有关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希望这次质量安全大检查能够真正收到预期效果,促进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智慧城市;内容;建设方案
Abstract: Intelligence city is the necessary phase of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This research analyze the content of intelligence city under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EPC system network, and try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plan suit for China city.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city manager.
Key words: wisdom city; Content; Construc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1.引言
智慧城市旨在充分运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各个领域为城市管理、公众生产生活提供智能化的感知,不断提升城市信息系统的开放共享能力、协同能力以及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创新社会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科学发展。智慧城市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以城市现实情况为基础,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的不断演进过程,是城市信息化的更高级阶段[1-3]。
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最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国际上,以韩国的泛在生态城市以及美国IBM公司推动的智慧城市方案为代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政务、通信、医疗、能源、交通、教育、水管理、安全等方面。由此可知,推动城市各行业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整合,以及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韩国正在本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广城市集成运营中心,美国IBM公司也推出城市智能运营中心并在全球试点推广[4-7]。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尤其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实际上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城市管理者更应置身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考量自身优势和劣势,厘清建设思路,做到不落后。因此,探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尤其建设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智慧城市内容组成
智慧城市是包罗万象的,与城市管理、公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可以说只有每个方面都实现了智慧,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智慧城市。从国外经验来看,智慧城市内容组成应该符合四大特征,总结为: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城市内容组成的四大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智慧城市的内容组成应从四个方面探讨:
⑴全面透彻的感知方面: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和公众生产生活各方面监测,从而达到全面感知。传感技术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能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还能够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部件和谐高效的运行。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感官系统”。
⑵宽带泛在的互联方面:即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
⑶智能融合的应用方面:现代城市管理及公众生产生活实际上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各部件之间有复杂的数据流和业务流。智慧城市必须集大成,为各应用提供智慧的大脑,再辅以人的智慧,则可以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智慧城市的智能应用应该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城市组成部门乃至个人的参与和各用户的力量。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手臂”。
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方面:现代科技讲求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内在动力”。
笔者认为,就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现状来看,虽然短时间内做不到上述四个大方面内容的整合,但可以从简化提出适宜中国城市发展现状的建设方案,如下所述。
3.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探讨
上述四大部分内容组成虽然包罗全面,但是中国城市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笔者认为中国大部分城市可以采用简化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即从六大目标出发进行建设。这六大目标包括智慧的经济、智慧的运输业、智慧的环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城市简化版目标
笔者认为该简化版建设模式呈现对角线规则:智慧的管理和智慧的运输业对于城市的智慧建设至关重要,两者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一条中轴线。智慧的运输业是城市交通流的重要承载,而城市交通和城市人的流动和物质流动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些又落实到城市管理上;智慧的经济和智慧的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在发展智慧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智慧环境的建设,两者同时是智慧的居民和智慧的生活这条对角线的重要生存载体。
在上述对角线规则指导下,笔者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完全可以选择典型着手建设,比如先从运输业和管理角度实现智慧,再逐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智慧,最后到智慧的居民和生活,有序推进。在每一步建设时,争取该步严格参照国际标准,做到充分引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后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这种方式,比起大规模投入、找不到重点的建设方案或许更加有效。
4.结语
本文分析了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智慧城市的内容组成,着力探讨了当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即:选择典型着手建设,比如先从运输业和管理角度实现智慧,再逐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智慧,最后到智慧的居民和生活,有序推进。在每一步建设时,争取该步严格参照国际标准,做到充分引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后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希望对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者起到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晓林,数字城市政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4,p54-55.
[2]Doolin,B.,Powerandresistanceintheimplementationofamedic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J],Informationsystemsjournal,2004vol.14no.4,p343-362.
[3]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2期,p28-32.
[4]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等,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J],通信学报,2010年第11期.
信息资源规划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至关重要。其中第一要务是做好智慧城市中的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资源建设。只有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其信息资源规划指导下,切实做好综合利用最新的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新技术,主动感知资源、经济、活动、公共场所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和信息服务,大力促进城市运行和状态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才能逐步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服务智能化、城市应急快速化和城市监测实时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这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跨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上,各个城市都要重点抓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必须从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之道,不能只靠各自主管部门。比如,发展智能电网,不只是电力一家的事;与之类似,智慧医疗、数字社区等,也都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离不开信息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是承载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手段,上承城市发展的创新管理思想,下牵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是围绕智慧城市多组织机构的协同工作模式,映射到与之匹配的信息流转模式,引导城市信息资源建设有序合理发展;针对我国智慧城市的迫切现实需求,建议以跨领域、跨组织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知识共创的发展环境,支撑智慧城市各类业务应用的发展。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都遇到诸多新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改革之间,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匹配、不平衡情况,发展中的智慧城市理念就是针对复杂的现实环境,以城市为基本管理单位,将我国应对新形势下问题的智慧,通过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努力,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为抓手,与创新协调发展理念相融合,形成目标协同的创新环境,以保障整体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与整合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创新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对建设中的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策略,形成支撑智慧城市科学发展战略和保障机制的信息管理体制、机制与模式。
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建设的要点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是要指导建立一个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一般而言可按如下分层结构加以描述,即“包括元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三大类”。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战略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关系、创新业务协同模式对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关系,将智慧城市投入产出分析的重点落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之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上;并将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作为评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预期成果和考察智慧城市建设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的要素之一。
其次,在编制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中必须勇于创新,向上承接城市发展的创新管理思想,向下牵引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在于对信息资源的有序管理,要实现有序管理就必须正确理解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正确理解城市管理创新协同工作模式,围绕创新工作模式,建立新模式下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对城市信息资源的“按需服务”便捷模式,这是关联创新工作模式与信息资源有序管理的关键。
第三,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必须紧密围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要以投入产出绩效为主牵引,高度重视将信息资源规划的逻辑分析方法与现实城市管理运行环境有序关联,科学设定智慧城市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模型,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围绕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的相关发展规划,形成对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需求,深度挖掘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城市发展与创新管理中对基础信息包括人口、经济、法人和地理信息等以及业务应用信息的关联需求。
第四,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必须搭建好信息共享与基础信息校核平台,确保信息的同一性。其别要注意每一类以事件为主关联的信息资源主题应用都需要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城市基础信息资源包括人口、法人、宏观经济与基础地理信息等,进行校核比对,构成城市的基础信息资源支撑,将分布在不同机构的海量数据进行清洗、切分、聚合并服务化,并按照新型管理模式,形成按需服务的能力,形成智慧城市的数据模型体系框架。
关键词:基本现状 公民意识 制度诉求
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随着社会融合与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并呈现市民化的倾向。这一演化过程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出现,其中对公民意识及其诉求的研究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 《居住证暂行条例 ( 草案) 》其目的在于通过公共服务建设将流动人口固化为城市的新居民,以此促进社会融合。因此,当前对农业转移人口公民意识及其制度构建的研究对落实国家政策,推动社会融合与良绪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现状
1.生存现状
据调查显示,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目前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19岁到35岁之间;学历中,有60.5%的人是初中、高中和职高;户籍所在地大都是日照本地农村,进城务工后居住在自己找的设施较完备的小区,也有23.1%的从业人员住在自己找的住所,但条件简陋;就婚姻状况而言,已婚人士居多占总人54.6%;就工作时间与收入来看,一周工作时间40-60小时的占52.4%,一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占33.6%;薪资以2000D3000元为主。这反映出,当前日照市的餐饮业人员他们的整体偏年轻化,上班时间长、薪资偏低,对居住要求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员工存在住宿条件差的问题。
2.公民意识现状
社会保险的签订方面,有43.5%的从业人员表示已签订社会保险,43.8%的从业人员没有签订。48.1%的从业者表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口头约定。这表明,当前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公民权利保障意识还比较薄弱;在社会保险与劳动合同的签订中,43.8%的人员没有签订,11.6%不知道有没有保险,这表明当前日照市餐饮业人员的劳动法律意识较低;在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时,有20.2%的人选择和老板私下协商。选择不做声响的人数占3.0%,在薪资待遇受到不合理拖欠时,公民多是选择有所作为,和老板私下协商,拨打举报热线,申请劳动仲裁,打官司等等,这些举措反映员工有了自我维权意识;在公民的选举权利中,有53.0%没有参加任何选举,22.8%的人参加过家乡村委会干部选举,这反映出日照市餐饮业人员的公民选举权利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行使;对待公益的态度,65.6%的人认为很有意义,应该举办,但在公益参与方面,有40.3%的人偶尔参与,38.2%的人一般不参与,这表明公民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不强。综上调查显示,公民整体的权利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和公益参与程度都比较低。
二、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原因剖析
对于日照市餐饮业生存现状呈现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前我国餐饮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厨师工作者多以男性为主,服务员,传菜员,点餐员等服务生在饭店招聘时多要求年轻人士,这使得整体餐饮业的年龄水平呈现年轻化趋势。第二,普通饭店的服务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招收的员工时,对学历并未作出太高的要求,初中及以上水平即可胜任,这就形成了特定的学历层次,另外,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由于本身的学历层次不高,所以他们大多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餐饮业。第三,餐饮业属于流动行业,这就使得其人员多是日照本地或是周边的农村人口。第四,餐饮业属于第三产业,技术含量较低,性质特点决定了餐饮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常常连续工作,无休息,薪资还偏低,这就使得他们在选择住所的时候出现分化,薪资高一点的选择设施较完备的小区,薪资低的从业人员住在自己找的住所,条件简陋的地方。
对于公民意识现状分析,可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对于劳动合同未签的原因,9.9%的人表示自己不想签,14.8%的人表示我要签,单位没有相关条例。10.2%的人表示签了怕约束。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当前的公民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法律维权意识水平仍比较低,加之单位并未给员工提供合同条件,导致餐饮业从业人员签订合同的人数比较少,基本劳动合同没有得到保障。第二,对于选举权利未合理行使的原因,38.7%的人表示没有机会,27.4%的人没有这种想法。这就凸显了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没有及时的保障好餐饮业公民选举权利,没有提供相应的选举机会;另外一方面,公民自身的公民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对相应权利使用的想法。第三,公民对待公益多持支持赞成的态度,但却少有人参与进来,这与餐饮业公民本身的的职业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多数每周工作7天,40-60个小时,一方面没有时间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另外一方面,也与公民的主体意识不高有关,当前日照市餐饮业人员整体公民主体素养并不高,加之多是进城务工人员,这导致其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意识诉求与政府制度构建。
对于今后的打算,45.7%的人打算今后继续留在城里,从事餐饮业,21.5%的人打算留在城市,但从事其他行业。据调查,餐饮业从业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依次是,住房,子女教育,就业服务和医疗。当前餐饮业人员对于未来他们大多选择继续从事该行业,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政府,企业以及自身共同联合起来解决的问题。在城市生活的诉求中。餐饮业人员希望政府给自己上社会保险的人数占16.9%;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人数占21.4%;希望政府取消户口限制的人数占15.4%;希望政府减少孩子上学的费用人数占16.8%;希望政府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人数占17.4%;希望政府提供廉价租房人数占12.2%。
一系列数据表明公民意识的诉求广泛而又集中,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政府给出更加贴近实际的解决措施。对于政府来说,就应该从他们的自身诉求出发,帮助其解决必要的困难,推动市民化发展。由于餐饮业人员的薪资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城市住房成为一大困难,对于该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控房价;两万一方面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廉价住房,对于城市简陋的房屋给予整理改造,切实保障餐饮业人员的住房安全。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教育红利,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2015年回顾
智慧城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点评:移动互联网将“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将带动和促进交通、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服务水平、实现信息普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互联网巨头们利用自身的云计算、数据挖掘、社交网络等技术优势,布局智慧城市成功后,将拥有大量的场景资源,能吸引更多用户。如何利用现有业务的竞争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布局智慧城市的核心。
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与科技部联合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
点评: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从城市层面来看,第三批试点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认识更趋于理性和成熟,同时国家部委也更加重视智慧城市的深入推进和落地。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铺开,“智慧城镇集群”将成为下一步发展规划的重点。未来的建设中,地方政府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投融资模式的探索,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以及如何让智慧城市建设更贴近老百姓等问题。
国际标准领域进一步赢得话语权
2015年6月8日―12日,ISO/TC268 SC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计量分技术委员会上,中国专家组提案的新工作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共享与模型(AHG3)”获得通过。2015年10月25日―31日,ISO/IEC JTC 1第30次全会在中国召开,一致通过了成立智慧城市工作组的决议,并任命中国专家担任召集人与秘书。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IEC SEG1)推进的2016年智慧城市SyC工作组(群)成立工作中,中国担任副主席,并在8个工作组中担任6个工作组的召集人。
点评:这些工作标志着中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标准化研究进一步赢得国际话语权。国家标准委要求,应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ISO、IEC、JTC1、ITU-T的智慧城市标准化推进工作,提升中国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外标准化机构的合作,推进中外城市间标准化的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国务院在《关于落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提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点评: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资金希望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引进社会资本,探索PPP模式,是很多地方政府在规划和实践的模式。如何使政府资源得到最好的应用,是PPP模式运营的关键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银川、崇州、合肥高新区等地的SPV(特许经营权)、SPC(特殊目的公司)已经开始运作,效果良好。
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
2015年9月10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表示,工信部正在制定《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支持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大产业支撑能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点评: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互联网、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迅速复制特定的复杂解决方案,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更有效地解决能源、交通等问题。如崇州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将大数据作为产业来发展,就是一个亮点。
标准评价体系逐步建立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报告》中文版于2015年7月正式发行,这是ISO第一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文件,其中对中国佛山乐从镇、宁波镇海区、沈阳浑南新区、辽源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思路进行了介绍。11月,国家标准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及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
点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报告》对当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计量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全球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与标准制定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17年,完成智慧城市总体、支撑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7个大类20项急需标准的制订工作,到2020年累计完成50项左右的标准。2015起至2016年同步开展整体指标及成熟领域分项指标试评价工作,到2018年初步建立我国智慧城市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到2020年实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实施和应用。
2016年展望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来看,智慧城市行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性增长。
“一带一路”迈向国际化
点评: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如中兴通信、华为、软通动力、中城科技等企业均已经开始国际化智慧城市布局,把中国的实践经验带向国际。
“一城一策”发展城镇群
点评:国家加大了对城镇群的规划与布局,也应更加关注大范围的省级、区域级的智慧城市(镇)群的建设,在城市能源、供水、交通、通讯、人员、技术、资金、信息的共建与交流上,智慧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区域人才、资金、产业间的竞争与协调必定存在。就产业来说,已经开展的区、县级智慧城市项目,应谋划更大区域的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前景良好
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已经初步呈现,各方也都比较看好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产业的理论框架和产业链条已逐渐成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由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所引发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是可持续的。同时,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带来了产业链价值的整体提升,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在这些新兴技术引入后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将这一发生变革的产业称之为智慧城市产业。智慧城市产业是新兴的产业概念,它是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出现的;智慧城市产业是一个融合的产业概念,不仅包含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还融合了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智慧城市产业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而产生的产业主体和产业生态环境的总和,指围绕智慧城市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的相关产业。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城市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持续运营,智慧城市产业将对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全局、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智慧城市应用为产业发展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城市管理和服务对信息化应用需求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信息化建设,截止到2011年底,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已达40余个;到2012年底,这一数量已经达到69个,增长了72%。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已逾千亿元,未来5年内智慧城市投资规模还将不断增大,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大规模的建设落地以后,大规模的应用和持续的运营也将立刻被提上日程,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放大。关联产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智慧城市产业注入活力。物联网、3G和4G移动宽带、云计算、超级计算、存储技术等多种新兴产业与智慧城市产业有交叉和涵盖关系。这些产业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创新性强,研究机构和新兴产业众多,国内外大企业争相布局相关业务。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大力扶持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出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信部了《“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系列子规划,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住建部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并开始推动国家智慧城市的试点申报工作,工信部制定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始征求意见,相关标准制定的工作,推动了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智慧城市是一场产业革命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产业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在货币政策整体平稳的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拉动投资的又一突破口。
智慧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发挥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截至目前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其中,与民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医疗信息化、绿色建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有望获得更为确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3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比2010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2011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4%。医疗信息化应用将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医疗行业监管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发挥效用。
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占据了大约1/4;用电结构中,建筑用电也占据了约1/4。今年1月,住建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目标是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未来智慧城市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将促进绿色建筑的长远发展。
智能交通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改善交通拥堵的技术措施,将使交通模式变得更加智能、安全、节能和高效,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2012―2020年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提出要建成能够基本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的智能交通体系。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政策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有望达18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