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农村城市化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城市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城市化发展

第1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家庭财产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从1978年至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07年的44.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了2007年的59,379万人。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比2007年增加1,288万人,乡村人口为72,135万人,比2007年减少615万人。按照规划,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6亿左右。设定本世纪中叶的城市化率目标为75%,则我国农村人口数在2050年必须减少为4亿;假定2008~2050年间全国增加的2.8亿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分配是按照2008年的城镇/农村人口比例来进行的,则在2050年我国的农村人口数将增加至8.73亿。因而,2008~2050年期间我国必须转移出大概4.73亿的农村人口,平均每年转移1,126万农村人口。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本质上是人的城市化,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关键。但是,在大量农村人口以农民工身份向城市转移时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民进城难、进城后的生存难是其突出表现。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农民进城难

第一,进城成本高。农民工进城要办理各种各样的证件,每年每个农民工都要为此花费500元左右。以北京为例,农民工进京打工需要办理的证件多达六七种。首先,前往北京的农民工要在户口所在的省市区办理《流动人口证》,同时缴纳管理费50~80元/年;到了北京,按《北京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要申领《暂住证》,需缴纳管理服务费180元/年,证件工本费8元/本;根据《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还须由雇用单位代为办理《就业证》,缴纳管理服务费180元/年,证件工本费5元/证;还需在工作所在地卫生部门办理《健康证》,费用为40~50元/年;若为育龄妇女,则还需办理《婚育证》,办证费为每证5元;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是要求具有一定技术资格的工种,还须经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办证费为每证4元。以上证件如果办齐,来京打工者每年至少需要支出450元。

第二,求职者排斥。多数城市明文禁止一些岗位、时段不准雇佣农民工。如广东省为保护本地就业者,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了长达十年的“六不准”政策,即在春节后一个月内,省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一律不准招收外省民工;回乡过节的民工返岗时,一律不准带新民工入粤就业;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机构一律不准开展介绍外省民工的介绍活动;不准举办劳务和人才交流集市;外省驻粤劳务办事机构一律不准向广东组织劳务输出;任何组织和个人,特别是新闻单位一律不准刊登和招(聘)用外省劳动力的广告或信息。

第三,缺少健全的领导服务网络。目前,国家对1亿多的青壮年劳务大军还没有设立一个全国性的领导服务机构。有的城市虽然设立了“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但主要职能是如何管理他们,而对他们的权益保护、服务工作却很少过问。

第四,就业信息少。多数地方农民外出打工,除靠亲戚、朋友、同学、老乡这条渠道外,根本找不到任何就业信息。而劳动部门由于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很不健全,与外界劳务市场联系极少,得不到用工信息,即使获得一点,也难以进乡、入村、到户,导致1/4以上的农民只好盲目外出,到城里现找。

第五,技能培训跟不上。根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只有24.7%的农民工在外出务工之前接受过技能培训,但大多也是临时性的、短期的岗前培训。其中,接受培训的时间在3个月之内的接近70%。因为缺乏培训,绝大多数农民进城以后,只能干一些脏、险、苦、累、重的活。

第六,户籍管理制度。目前,农民把户口迁到小城镇相对容易些,但是在大城市对农民的户口迁移都有很大的限制,一般都规定农民必须要购买住房才能迁移户口,给农民进城设置了很高的门槛。

(二)农民进城后的生活问题。根据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调查情况,当前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这表现在进城农民的居住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差、收入水平低、社会地位低、缺少权益保障、子女教育问题突出等。

1、进城农民的居住条件很差。目前,进城农民在城里一般没有自己的住房,大部分是居住在集体宿舍,多数是一家人或几人合租一套房,生活设施设备简陋,有的连自来水、天然气、卫生间都没有,还有的农民工甚至长期住楼梯间、危房、工棚等。(表1)

2、进城农民缺少权益保障,社会地位低。进城农民工是城市中的“边缘”一族,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城市里的许多公共产品他们享用不到,形成了明显的身份差异。

3、进城农民收入水平低,被克扣、拖欠报酬的问题依然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情况,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月收入在500~800元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3.66%,只有10%的农民工月收入超过了1,500元。虽然国家已经对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做出了严厉整治,但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依然存在。调查显示,经常被克扣、拖欠报酬的农民工达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0%。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工作环境差、农民工所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等。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和效率,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我国农民的贫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他们在进城前缺少进行技能培训的资本,进城后又没有由农民向市民进行身份转换的资本,所以农民的贫困制约了我国城市化发展。

三、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分析

家庭财产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分析家庭财产结构可以明确家庭收入来源,进而分析农民贫困的原因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家庭财产的分类,家庭财产的内涵由家庭金融资产、房产、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四部分组成。统计资料显示,在城市家庭财产构成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对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结构,本文采用类似对比方法得到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家庭经营资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1%、32.2%、28.4%、14.4%。)(图1、图2)

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结构中,房产所占的比例接近一半,已经是家庭财产的最主要构成部分,而在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结构中,房产仅占1/4,为城市居民的一半,农村居民房产在农村家庭财产中所占的比例过低。而农村居民家庭房产面积是远远大于城市居民家庭房产面积的,农村居民家庭房产在家庭资产结构中所占比例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房产价值过低,这也就是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所在。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大约为28m2,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为2.9人,由此我们可得到城市居民家庭的房产面积约为81m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1.6m2,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为4.03人,则农村家庭住房面积约为127m2,农村家庭房产面积约是城市家庭房产面积的1.6倍。而对家庭资产来说,城市家庭资产往往是农村家庭资产的5倍左右,那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分析可得,城市房产价值约是农村房产价值的16倍。

导致农村房产价值低的因素很多。首先,农村房产价值低是由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决定的。农村土地现行政策决定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农民对其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支配权,因此农村土地价值普遍被低估。国家征收集体土地时,支配权完全掌握在县、乡级政府手中,而代表村民行使话语权的村干部又往往只听从上级领导意图安排而不顾及村民的利益,导致农村土地被低价征用;其次,农村房屋缺乏产权保护。我国农村房屋没有产权证,买卖时无法办理过户手续,造成这些农村私宅交易存在风险,阻碍了农村房屋的自由流通,由此便导致大量农村私宅闲置甚至毁坏,致使农村房产价值得不到体现;再次,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使我国的城市化呈单向度方向流动,只有农民向城市流动,没有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农村的房产市场小,导致农村房产价值低,而城市房产大幅度升值。还有,在农村融资方式单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居民可以通过抵押贷款、按揭等形式向银行借款购房;而农村居民只能靠自己的民间借贷完成自己的置房计划,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阻碍了农村房产市场的发展。

四、提升农村房产价值的思路

众所周知,房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住房本身,而另外一部分就是住房所占用的那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因此,要提升农民房产的价值,应该从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和提升农村房屋价值两个方面努力。

(一)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是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一切关于土地财产的总和,是由各种权利组成的土地权利束。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产权是可以分解的,只有明确了所有权、使用权等各级产权的归属,才能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因此,我们可以从分离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明确宅基地的产权两个方面,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分离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即所有权归集体,而给予农民宅基地永久使用权,宅基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移权归农民所有。宅基地对农民来说具有福利性、社会保障性,是农民基本的生活条件,是农民的重要财产之一。只有允许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农民才能理直气壮地行使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一系列土地权利。

明确土地产权归属,必须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对分散凌乱的农村土地使用现状进行排查,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法律和法理上,对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能做出清晰的界定。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对农民集体组织的土地所有权进行确认,必须以通过权能登记发证的形式对土地所有权予以确认;其次,要制定出台有关规定,明确集体成员身份资格的认定、取得、丧失与继承等相关规定;最后,要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种类,明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和内容,并以法律形式物化农民与土地之间的产权关系。

产权制度,究其根本是为了保障财产收益的合理分配,通过确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明确收益来源,确保正确分割。集体土地使用权得到明确、清晰的认证,农民因拥有土地使用权所享有的收益权也就清晰可见了。

第二,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民缺少社会保障,这是众人皆知的问题,宅基地成为了农民至关重要的财产之一,可以说宅基地对农民来说是起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效果,宅基地的价值可以决定农民自身财产的多少。然而,在农村不允许宅基地进行自由流通也就难以实现宅基地真正的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把农民手里的财产变成了“死财产”,没有意义,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要提升农民宅基地的土地价值,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对宅基地进行市场化改革。宅基地市场化改革必须根据各地发展差异分类进行。对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城郊地区已经有了对土地的市场需求,可以考虑直接建立区域性宅基地交易市场。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小区域扩散性的宅基地市场,然后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形成更为合理的价格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和城市远郊地区由于土地市场需求少,可以由政府出面组织,对农民宅基地及住房进行整体规划和集中改造。

(二)提升农村房屋价值。对提升农村房屋价值我们也要从明确产权和规范流转程序两个方面来做。通过为农村村民办理房产证,物化其房产资源,可以大大提升居民住宅的市场价值;通过对农村房屋的流转程序进行规范,可以防止居民私下进行交易,减少了居民财产被损害的可能,同时通过严格的申请制度,可以让交易双方处于更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易,这样房屋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五、总结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进城难,进城后生存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贫困引起的,而农民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物化资产价值低。与城市居民对比发现,城市居民的物化资产大都来自于房产,而农村居民物化资产中房产比例较低,其价值则更低。因此,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从根本上应当提升农村的房产价值。通过提升农民的宅基地价值以及农民的房屋价值,就能够提高农民的物化财产,从而为农民进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提供可以利用的资本,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辛章平等.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考察[J].兰州学刊,2006.10.

第2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摘要: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富于个性特色的农村景观也在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破坏。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宜人的具有农村空间特色的环境景观。关键词:城市化 新农村 建筑景观更新与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rural urbanization, the rural residents have a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area, the landscape with local feature has encountered destruction and neglect of various degree. Therefore, we shoule build a pleasant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with the rural space feat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new countrysid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92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农村建设得到了改善,但是村落景观却不容乐观: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秀丽景色遭到了破坏,建设后的农村景观雷同,丧失了乡土特色,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原因是:1.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多数的村庄总体规划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1.2农村特色景观丧失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造成了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混乱,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不断丧失。2、传统聚落空间布局对建筑影响因素分析农村聚落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直观、综合的人文景观。2.1因地制宜中国人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讲究建设之初的相地,注重周围环境的质量,随坡就势,所建聚落一般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很好的融合景观2.2核心场所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村落在发展所形成的以物质形态或精神形态为中心聚落的布局特点,是人们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适应和改造,是人的行为和需求的最直观的反应。2.3风水观的影响风水学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一统的观点。风水观从积极方面看,有尊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成分,它讲究选择既实用又景观资源优美的宅基和聚落环境。2.4商业的影响沿街“前店后宅”或者“下店上宅”的住居形式,大大发展了街道在传统聚落中的作用和使用,对聚落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5水系的影响传统聚落的形成受水系的影响很大,紧邻水系既能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又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便利的交通。3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从农村整体环境景观上进行把握,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五项原则。3.1因地制宜原则农村有特色的民居庭院等要素都是宝贵的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原本的景观特征,使新建景观与当地环境和谐共处,更有助于农村景观个性与特色的创造,利用好自然条件,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土特色,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3.2生态优先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性、可持续性。 3.3以人为本原则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要,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出发,营造宜居、实用的人居环境。3.4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3.5创新性原则要协调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使景观能够成为人类的一部进化史,使我们的设计能够让世人看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和痕迹,看到景观变迁的历史。4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居与现代人的生活之间表现出了许多矛盾,许多传统民居很难适应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要求。“从设计对象中发掘建筑的文化内涵,并加以时代的创造,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力,这是我们一贯的追求”—吴良铺。许多传统民居经过长期演变,仍蕴含着丰富且朴素的环境理念,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传统建筑由于其文化地位、文化价值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对于体现传统建筑艺术或古代文化风貌的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古建筑,要采取妥善保护的方式,另一方面纯粹单一的保护老建筑,并不能使其真正焕发生机,没有功能依托的建筑最终还是要灭亡的。因此对于农村建筑景观的设计需要注重农村特点,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建筑的遗产又要进行创新。4.1保护古建筑,增加文化底蕴古建筑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是承载历史进程的标本,这些文化底蕴是古建筑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直接来源。4.2挖掘老建筑自身的空间特色,与新建筑结合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历史建筑的扩建和改造,一是“创新”,即在保护原有建筑面貌的同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出与原有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扩建部分,通过对比产生和谐。二是“和谐”,即历史建筑与其扩建部分都要用一个整体的周边环境来衡量。新的建筑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从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对话,融入整体的环境之中,保持建筑的有机性和整体性。4.3建筑造型应在统一中塑造特色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有多种途径,可借助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在质感和构造上进行拓展,在体量上别具一格,还可以在建筑细部,如门、窗、檐口、阳台等上面推陈出新。既可在细部上实现个性化,也可在结构上显示魅力。4.注重场所气氛的营造,体现人文环境传统建筑由于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场所精神,给现代文明带来特殊的人文感受和历史回忆。从其人文价值入手,利用其特有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光彩。尽量采用本土材料如毛石、片石、灰砖、青瓦,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提升人文环境品质。参考文献:[1]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1996[2]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3]张佳路,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市居住区居住理念的对比[D],昆明理工大学,2006[4]张禾、丑国珍,传统民居的审美意识闭,四川建筑,1999[5]彭一刚,传统农村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王湘购,论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建筑文化的启示[J],南方建筑,2004[7]吴超明,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明,科技经济市场,2006

第3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资源整合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技术条件的不同,农村城镇化实现的道路,方式,载体,重点是各异的,其城镇化模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独具特色。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以探讨实现农村城镇化中主要模式的优劣势,探索出城镇化的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100-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到底是以大城市为主导?还是以中小城市为导向?主要解决的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路要怎么走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60%的人口聚集在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只能采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这需要每一个地区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其自身特点出发的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从我国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来说,目前我们的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城镇主导发展模式。

一、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资源整合的过程,是依据城市发展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为前提,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各县市的农村城镇化必须以大城市为主导。我国各县市的经济、技术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情况完全不同,特别是中国农村人口众多,要想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市化,城镇化模式必须多元。不仅可以依托大城市辐射带动城镇化发展,还可以以小城镇为导向带动地区发展。苏南城镇化模式是一个小城镇化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城镇化模式是指一定地区根据本地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技术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和农村资源的相整合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指转变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其向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发展的特定方式、路径。苏南的城镇化模式,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和下属的9个县级市)的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它们通过自我融资来发展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生产活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成为一定的规模非农产业集聚,实现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型,通过产业流动,人才流,资金流的聚集,促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提高城镇经济的质量,扩展农民的就业途径,通过小城镇生活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实现农村城镇化。

因此,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模式,是依托当地资源发展乡镇企业,使得农村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向地区内的一定区域集聚,形成两个或三个产集聚地,在此基础上,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在小城镇,促进小城镇发展,伴着小城镇规模扩展和小城镇的经济的提高,它吸纳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断提高,小城镇对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改变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

二、依托大城市的发展模式

农村城镇化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和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影响扩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和城镇,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被改变,向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变的过程。从地理空间位置来说,城市的近郊区与城市的关联性很强,但是随着一个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地域由城市核心地区的向城市周边地区发展推进时,城市的地域会不断扩张,城市对周边乡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会增强,这种城市向发展对农村不断影响的过程,不仅包括从地理位置上农村转化为城市的过程,还包括城市的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向周边农村辐射造成的城市新郊区化过程,这种城镇化模式的具体表现有卫星城镇的发展、大城市郊区县市城镇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化城市转型,这种城镇化模式可以定义为依托大城市辐射型城镇化。

依托大城市辐射型城镇化,因具体条件的差异性,导致大城市辐射的具体方式是不相同的。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二种方式:一是城市地域在地理上不间断的向其周围推进。这种不间断地在地理上向外扩展的方式,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具体表现。由于各地的具体条件的差异性,这种向外推进的具体方式是不相同的。按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最为理想的城市空间模式是以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为核心,由内向外呈现同心圆式的圈层结构。这种圈层式结构就是城市地域由城市核心区向外做圈层式推进所形成的。这种圈层式向外推进是具有一定条件的,主要是要求人口、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流动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均质性。如果在上述方面不具备较高的均质性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以在中心区形成多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同程度差异的副中心区的方式推进,或者以组团的方式推进。

二是中心大城市对其腹地广大农村的经济、技术和信息辐射。这种大城市辐射是通过在由中心大城市与其腹地广大农村构成的经济区中形成城镇体系实现的,具体来说,这种辐射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些与大城市配套的卫星城镇,通过大城市、卫星城镇的发展对广大农村区域产生更大的扩张影响力和渗透力。

大城市辐射的方式方法虽然不同,但不管是通过大城市在地理向发展,或通过建设郊区的卫星城镇来向农村扩展,其在农村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上是相同的,都是依赖于大城市的工业发展和城市质量的提高,通过大城市经济技术的外溢,把城市的产业、技术和生活方式在周边农村地区不断扩展来在推进农村城镇化。我国有很多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都是依靠这种模式,依托大城市化辐射。例如北京郊区的城镇化模式。

三、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上。一个区域要想加快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改变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管理框架来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这种以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速度是很慢的,而且很容易导致城市产业封闭,弱化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形成的城镇质量较低,很难在一个地区的形成具有高聚合和关联互惠效益的核心领头城市。这种行政划分城镇化模式是一种低质量和低效率的模式。在我国经济已经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条件下,要想提高农村城镇化速度和质量,要以地理上的相近的城市和城镇为依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相关的技术和社会资源为纽带,实现集中的城市融合和城镇一体化协作,构建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跨区域的城镇联合,从而促进的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这种城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模式。随着这三个城市经济的融合和产业分工协作的加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省政府明确提出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圈建设,形成湖南农村城镇化的带头地区,以促进湖南的城镇化发展。长沙株洲湘潭城市圈建设,是以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为依据,把县市合建为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形成城镇分工与合作,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的网状城镇群。长沙株洲湘潭城市圈建设有一定基础,长株潭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三市的GDP几乎占湖南省的40%,还拥有湖南省90%的科研人才和80%的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湖南省的75%。目前,长株潭城市圈是全国第七大城镇密集区。

为此,想要加快湖南省的城镇化发展,必须促进长株潭一体化,使它成为湖南地区中心城镇群。为了促进长株潭一体化,总的构思是以湘江为主轴集合长株潭三地,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实现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享和环境同治,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整合,城乡一体化。湘江生态经济区在湘江为轴心,北到长沙月亮岛,南至株洲空岛,总长约128公里,规划面积约469平方公里,规划区内规划建设179个重大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约480亿元,它的建设将大大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在《湘江规划》中还提出,沿江路市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由三城市各自建设,但城市间的连接段由湖南省级政府联合三市共同建设;对于老城区的改造,道路和桥梁,供水,环境治理,港口码头等项目的建设,由三个市政府共同联合城市规划的组织建设;生态工程项目由省林业厅生态工程项目,省农业厅来建设实施,三城市配合实施;大型旅游,休闲项目采用市场化运作,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所有建设工程都要实行招投标。

第4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流通产业 城镇化 农村 影响机理

农村流通业的高效运作可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影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已有少量文献分析流通业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但专门研究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以及农村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对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有显著的影响,目前还鲜有研究。

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机理分析

流通业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考虑到实证分析时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期数据前后的一致性,本文中的农村流通业指的是狭义的流通业,且不包含餐饮住宿业。即农村批发业和零售业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其表现为一个国家内部人口、资源与产业进行空间配置(杨文兰,2010)。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首先会使得农村要素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结构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引起城镇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流动,其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可以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一)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指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通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的决策,引起农村要素资源的流动与重新配置,进而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过程。它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的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具有正的效应,能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激发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农村商品化率的提高。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新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由此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从而节约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流动。这种源自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而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可称之为“被动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

第二,农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达的农村流通业为农产品向农村以外的区域销售提供便捷流通渠道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尤其是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夏春玉,2009;李志刚,2013)可以显著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另外,对农村流通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乘数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在教育、医疗等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提供还存在城乡严重非均等的背景下,收入增加的农民为获取城镇“优质”的公共物品,会尽可能“主动”向城镇转移,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二)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指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通过作用于农村以外的城镇各产业等进而影响城镇化的过程。

第一,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对城镇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量。首先,发达的农村流通系统为农村以外的产品进入广阔的农村市场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道;其次,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农村消费增加具有正效应。据统计,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就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对第二、第三产业消费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生产部门的规模扩张,刺激对生产要素新的需求,尤其是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对农村流通业的投资会增加对城镇中如建材、商品流通设备等相关产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由投资带来的直接需求增加,会通过乘数作用,扩散到城市其它部门,从而导致对劳动力需求上升,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根据国内相关年鉴能够获得的数据资料以及统计期指标口径前后的一致性,选择县及县以下商品零售总额(LSE)表示农村流通业的规模(由于县以下批发总额数据不全并难以获得,故没有将该指标纳入分析)、以乡镇批零企业单位数(QYS)和乡镇批零企业就业人数(JYS)表示农村流通产业的组织和渠道状况、以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ZCTZ)来近似说明农村流通业投资情况,以上指标都是作为自变量。选择我国城镇化率(RC)作为因变量,来表示城镇化的水平。考虑到多种因素都会对城镇化有影响,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估计误差,特地引入人均GDP(AGDP)作为控制变量。

表1中所有数据均来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剔除物价波动的影响,部分数据以其相应的价格指数以1995年为100进行平减;乡镇批零企业单位数和就业人数两个指标值2007年、2009年和2010年采用了与往年不同的统计口径,原数据不可用。但其它年份的历史数据呈斜坡形,因此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进行了估算。经过计算处理,所有的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处理

1.本文将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变动关系通过以下模型进行描述:

模型中β0为常数项;βi(i=1、2、3、4、5)为对应各个变量的系数,表示该变量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程度;ξ为随机误差项。将表1的数据,依据已构建的模型,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如下:

模型的Adjusted R-squared为0.975,F统计量为118.08,D-W值为1.678。根据以上各项统计检验的数据,总体上说明模型拟合很好,方程初步成立,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由于是时间序列模型,下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

2.协整检验。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本文对所拟合的模型进行协整检验。通过对模型计算的残差序列et进行 ADF 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et=0.0223-0.0019t-4.0115et-1+

2.4118et-2

该检验模型的R-squared值为0.8076,F的值为73.49106,D-W统计量为2.373252;残差et-1前参数的t值为 -4.3057,小于显著性水平5%的ADF临界值-3.8730,说明在该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残差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残差项是平稳的,因此经济模型存在协整关系。

(三)结果分析

从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总体上看,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模型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第二,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乡镇批零企业就业人数和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都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乡镇批零企业单位数则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呈反向关系。第三,模型表明:除去作为控制变量的人均GDP对城镇化影响最大外,在农村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其参数值为0.135,表明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促进我国城镇化率增长0.135%;其后是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其参数值为0.134,表明农村流通规模每增加1%,促进我国城镇化率增加0.134%;当然,模型也反映出乡镇批零企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率增加0.0942%。这些与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作用机理的描述是一致的。

模型也表明:乡镇批零企业单位数的参数值为-0.0264,说明乡镇批零企业单位数每减少1%,我国城镇化率反而会增加0.0264%。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推进,具有先进管理模式和高效运作的城市现代连锁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进入乡镇和农村,逐渐对乡村传统的个私流通门店等业态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造成部分业态的解体。在这种外部环境挤压下,原有农村流通业从业者将转行融入城市其它经济部门,客观上为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丰富的要素资源。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农村流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提出以下简要的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的要求,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流通领域的同时,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一方面,要注重合理布局农村流通网点,借助县以及中心镇的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提升流通效率;另一方面,顺应现代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趋势,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平台,以降低农村流通成本。

第二,以“农超对接”为契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当前相对落后的农村流通业可以借助城市现代流通系统与农村现有的流通网络进行整合。以我国“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为契机,城市流通企业逐步进入县、中心镇、村的农村流通网络。利用这些整合后的流通网络节点,为城市工业品进入农村市场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网络节点打造成指导农业生产的信息中心和农产品向外销售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同时,探索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与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比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合作,可为农村经营主体在市场信息获取、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也能使得流通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参考文献:

1.魏凤娟.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11(8)

第5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十报告中着重提出的,“四化”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战略紧密相关。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而城镇化与现代化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的重要性所在。“四化”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从目前我国发展状况来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才能使我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所以,必须要更加重视。在分析如何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前,我国寿险应该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有所了解。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村人口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农村现代化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只有农村现代化得到实现,更多的农民才能得以从土地中解放,进而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仅能使更多地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而且给城镇化的实现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必须要注意协调发展问题。过去某段时期,我国对“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城镇化进程比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过快的状况,致使我国出现了很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我国必须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推动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并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稳定没有负面冲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对农村市场化进程加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想发展更加稳定和谐必须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推动,市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村现代化实现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农产品售出及价格平抑机制的完善,能够使农业市场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其次,农民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农民外出打工虽然一时能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给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与岗位,对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第6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程 农村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肩负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农村小学校园,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要跟随新课程的步伐。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教师必须有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意识,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断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读书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热爱英语教学,对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学生。教师必须充满责任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上进心。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具备综合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善于思考教育现象,善于选题与确定研究方向,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和评价。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个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教学中的一些小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这样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不少问题:

1.农村小学课程资源严重短缺,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

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缺少资金,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大部分地区只有中心小学设有多媒体教室,而且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很低,只有上公开课时才有老师使用。对于更多比较偏僻的山村学校,很多学生连电脑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语音室和电脑室。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自选商场、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社区图书馆、超级市场等,教师即使想认真准备好好教授学生,但是要展示给学生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2.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偏低,自我发展动机不强。

农村小学工作条件差,很多英语专业毕业生都不愿意去,教学队伍大多由当地民办教师组成。他们学历低,面对高压,“剑走偏锋”,采取其他非常规措施达到主管部门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就是有在职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参加培训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历或者是为了完成评职称而要求的培训项目而已。农村教师除了教书外,还有自家的农活要操办,因此,很多教师根本不愿意学习课改、学习知识,教书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这样势必造成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害怕变革,排斥创新,排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习惯于“满堂灌”教学。

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

1.校本研究。

教研、科研、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是实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与学校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与身边的教学相联系,与生动活泼的学生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

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于教师感悟教改实践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价值判断。

3.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做出价值判断,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连续历程。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评价,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优点、缺点和专业发展中所欠缺的能力,促使自我进修和自我专业发展。

4.坚持实践导向。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把追求专业发展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以发展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农村青年英语教学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定信念,不放弃最初的理想。

在大学期间,曾满怀热情地听导师们上课,曾想象将来自己的课堂真的会是导师们说的那样吗?我们能给学生怎样的课堂?就像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那样,老师作为引导者,引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真是令人神往。我不应该放弃原来的理想,应该朝着最初的理想前进。

2.不断给自己充电,适应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争得上级领导和家长们的支持。

第7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

1.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农村社区的建设程度不仅是促使城乡发展战略的落实,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信息化是改变农村社区落后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社区信息化是指在农民生活、农村基层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村社区中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筑建政务、管理、服务、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充分有效的共享及合理开发信息资源,促使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多年来,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农村社区的发展与城市社区的建设发展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在城乡分治的情况下,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政府支持,而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

2.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与农村社区的建设息息相关。我国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因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资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在农村,对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社区。一是没有固定的投资主体,缺乏对基本的硬件设施,网路运行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政府的不重视,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地位。因此,缺乏必要的投入导致农村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否薄弱。目前,许多农村社区的村委办公地点没有配备电脑,要么电脑设备陈旧、网速很慢,要么是无法使用的坏电脑,整体的信息化基础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缺乏统一管理,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是没有收到政府干部的认识,村级基层干部并没有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只认为是工作业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未认识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的必要手段,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农民自身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农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化,并认为日常的生产、生活不需要使用信息化技术,所以农村社区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中,只是凭借经验和农民内部流传的信息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化的作用没有其他资源作用的那么明显,所以农民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信息资源。

2.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民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薄弱

根据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4.57亿,而农村网民只有1.25亿,占网民总数的27.3%,对于8亿多的农民来说网络的普及程度是偏低的。主要是农民文化程度低,信息接收能力差,甚至有许多农民根本就不懂的如何使用电脑,导致信息化无法广泛普及。而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是既是懂得农业的,又懂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在乡镇机构中严重缺乏信息员人才,也无法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信息人才,从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

2.4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没有建立独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

在农村社区内部产生和流通的信息是有限,而且这些信息是农民在日常交流中是可以得到的。农村社区的内部信息是被农民广泛知晓的,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来自外部,因此,可能导致信息分布不均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掌握的不够及时完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颈瓶。与城市社区的信息发展程度相比,农村社区信息化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还少。而且少量的计算机、网络只用于聊天,整理档案等低层次的管理应用,没有与村级的日常管理,办公联系起来,并且村级的管理应用没有与上级政府,同级村级管理联系起来,造成了"上下不通,村村分离"的局面。

3.改进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应之对策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并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交互共享的信息资源平台和通道,提升农村社区经济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1加大对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建设农村社区信息化,首先需要把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纳入农村建设基础投资中来,一是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是村级政府中的电脑、网络、电视、电话等基本的硬件设备齐全可用,实现"村村通,上下通"的目的,并使内外部的有效信息能够及时流通。二是加强人力投入,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引入相关专业的人才。

3.2统一规划管理,提高认识

搞好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首先各级政府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把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纳入农村建设的基础建设中来。其次合理统一规划,整合信息资源不重复建设,同时制定出优惠政策,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促使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再次,在农民中加大思想教育,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使信息化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3.3提高农民接收信息的能力,培养一批农村社区信息化专业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知识型农民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显的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普及过程中,要普及农民的网络知识。

3.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

在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实际中,不同的生产者、经营者的信息需求不同,这就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和多极化的服务对象发展模式。要根据我省各地区特色和服务对象,确定信息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服务对象,做到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形成纵向与宏观决策部门、各级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业信息机构、农技推广站以及与农民信息相通,横向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综合信息机构相联的纵横交错的多专业、多学科、覆盖范围广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安徽省农村信息服务在内容上,应当是农业全过程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给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国家法规、政策、市场、技术、天气等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为政府、企业和农户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政府、专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政府部门与各种专业协会决策咨询机构形成了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芸,黄世祥.我国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09:(24-26).

第8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市化;发展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我国政府也正在用发展观念调整城乡关系。基于城乡统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农村人口不断转化为城市人口同时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城市化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城市化不仅是具体的城市空间,同时代表了城市的文明。城市中的各种因素聚集同时调整优化结构,使得城市的文明不断向农村普及与发展。

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城市偏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是其外在的表现,但是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的简单叠加,是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聚集。城市的自身发展能够增加城市的容纳能力和吸引力,因此,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先进文明和生产力。一方面,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和空间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城市化将城市文明普及到农村文明,从而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2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城市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只有工业化的城市化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相应水平就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表现为城市化落后于非农化,工业化的水平,城市化的质量较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使得农业现代化不易实施,这样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的升级都受到了阻碍,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受到影响。

②城市化的城乡关系不协调

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的收入差距非常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和二元经济结构固化并存,所以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增大 ,这样也不利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城乡统筹的内涵

城乡统筹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事实上,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空间是城乡,统一筹划即是统筹,因此,统一筹划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就是城乡统筹。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将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统一筹划,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根据城乡发展失衡的情况提出了城乡统筹,因此,其主体是政府。城乡和谐发展应该构筑兼顾农村和城市,使其能够协调发展的平台;促进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变,彻底解决我国存在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城乡统筹的本质,其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前提是加快农村的发展,利用城市的资源促进农村的发展,同时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的创收提供条件。城市的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实现的目标。

4城乡统筹和城市化的发展

4.1城乡统筹中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对城乡统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化也在加快发展,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表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开始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们收入的继续增加,劳动力则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在各个产业间的劳动力的分布就呈现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在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增加,因此,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在聚集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带动下城市已经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区域,这样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②城市化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实际上,城市化的最后客观结果和城乡统筹的发展目的是一致的。解决“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的最核心的问题,因此,城乡统筹必须进行城乡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农村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城市化即是人口城市集中过程也是城市的文明不断向农村普及的过程,因此,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增加就业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农村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文明促进农村文明的发展,所以,城市化的推进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4.2城乡统筹对城市化的要求

①对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城乡统筹有着要求。在选择城市化模式时,城乡统筹的发展必须将农村的发展带动起来。城市的空间在地域上划分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城市郊区的农村地带以及城市腹地的农村地带。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向城市的郊区地带以及腹地的农村地带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借助于城市郊区化实现城市郊区农村的发展,而借助于城镇体系,实现城市腹地农村的发展。单一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不能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因此,选择合理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②对城市化制度环境城乡统筹有着要求。各种生产经济要素进行集中和分散是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公正,自由,公平的市场环境。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分割制度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进行限制,这样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城市化的集中阶段是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的持续进行前提是解决其衣食住行问题,这是我国城市化落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外,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到城市,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加快城市化城乡统筹的发展,必须进行相关制度的创新。

5结束语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先进文明和生产力。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和空间的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将城市文明普及到农村文明,从而可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村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

1.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城市化"及"农村城市化"的内涵,不同学科间的理论和解读是不尽相同的。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如城市效益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等等。由此可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化的根本因素。综合上述,关于"城市化"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与聚集。"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的涵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由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但"农村城市化"的涵义更宽泛、更多向、更丰富,除以上表述外,"农村城市化"还应包括各种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以及公共服务的延伸、区域经济的整合升级等诸多要素和内容。

2.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思想认识方面

城市化必然会促进城镇发展和规模扩大,但是,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升级、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更不能只顾城市,不顾农村。不能只建设城市,而不建设农村。所以,城市化既是城市的事,又是农村的事。中央十分强调城乡统筹,在城市化开发度达到中等规模和工业化程度较高时,必须及时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农村,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农村城市化要建立在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市场主导,政府有效引导,二者有机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农村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现的问题会越多。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规模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过分强调城市化率会带来巨大风险,比如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会带来生活、社会、环境、治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汲取拉美和非洲部分地区的过度城市化教训,加强城市化过程的宏观调控,要扎扎实实地推进速度、规模适度的高质量的农村城市化。

2.2发展空间的不均衡性

根据资料统计,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重点集于于东部沿海,这一地带只占全国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着全国44.98%的城市数和41.50%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其中密度最大的又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城市为主。中部地带占全国29.2%的国土面积,分布了37.07%的城市数和37.0%的城市人口,而西部地带占全国56.5%的国土面积却分布了17.99%的城市数18.0%的城市人口,城市分布密度仅是东部沿海的10.05%和中部地带的24.66%,是中国城市分布稀疏地带。从城市等级规模来看,东部沿海地带集中分布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这一区域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城市人口的49.4%和51.0%;在中部地带,大中小城市分布比较均衡,它们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均占全国各类总数的30%-42%,而西部地带则表现为以小城市占优势的地域分布特征。

2.3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农村城市化不断发展,各级城市也迅速崛起。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味地去追求高楼、阔路、霓虹灯却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色、文化历史、传统民俗。致使众多的历史名城、山水名镇在现代城市的的混凝土中逐渐消失,甚至直接抹杀。人民群众除了物质要求,更需要精神需求,但是很多城镇在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忽略了这一点,造成了"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这种畸形的现象。一个城市要保持续健康、稳固的发展,就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形成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通过城市的规划,我们要达到从城市的区域、街道,甚至每一个建筑物都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既能体现共性,又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国内,目前已有很多城市为了体现特色,公开向社会征集城市建设方案。如深圳,为了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近10年先后进行了多轮次的国际咨询,通过评审,最后选定德国某公司的设计方案,深圳从而成为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一座国际化大城市。

3.当前我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3.1推进农村城市化,解放思想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理论是工作的先导。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城市化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首先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真正解放了,才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选好突破口,打好农村城市化工作攻坚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再学习、再教育,不断克服"中心工作多,重点工程多、接待应酬多"的现象,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高于一切的新观念;不断克服"唯书唯上,照抄照搬"的老思想,树立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观念;克服条块分割、封锁垄断的弊病,树立务实高效、开放竞争、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搞好城市建设,一心一意同谋农村发展,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共谋发展,形成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3.2推进农村城市化,科学严谨、先进的总体规划是方向

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总体规划先行,分步骤、有计划、分片区稳步推进的方针。首先,规划要突出先进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整体性,精心设计,一次规划到位。在规划设计时要将拓展生产力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培植优势产业、找准城市功能和定位等诸多因素通盘考虑在内,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要合理布局,形成特色,展现新貌,以利于招商引资,繁荣新城区。其次,切实抓好建筑风格的设计。要确保建筑物格调高雅,设计新颖,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经得起历史的时代的检验。再次,要确保规划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总体规划和建筑方案一经确定,任何人和单位不得随意更改,不得随意降低标准。坚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力争建一个新区、带一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步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工业兴旺、商贸繁荣、环境优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3.3推进农村城市化,必须建立必要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已经进城落户并将土地一次性出让的农民和失地农民,首先应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农民因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失去了土地,而农民以土地为唯一的社会保障载体,一旦失去,将无所依靠,因而应给予他们最低生活保障。对于还未进城落户的失地农民,由于他们的情况比前一种情况更差,真正属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更应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由政府财政解决他们的低保收入来源。而对于那些仍拥有承包地使用权,只是将一部分土地出让的农民,由于他们还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获得一定的租金、分红等收入,有经济来源,考虑到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这一部分人可以暂时不纳入低保范围。对于乡镇企业的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该为他们建立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医疗、养老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失业和生老病死又是难以抗拒的事情,因此社会应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维木.我国农村城市化若干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1.

[2]王行伟.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