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视觉概念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概念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觉概念设计

第1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设计教育要有一个时代意识,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挑战。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前喻文化”,即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时代;二是“共喻文化”,晚辈和长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三是“后喻文化”,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1]“信息时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概念。[2]维基百科对信息时代的解释为“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实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以信息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亦即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时代,学习渠道更为多样,获取信息更加便利,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与学的需求和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习工具及环境发生了变化,授课对象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上“共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的情境更为突显,因此教学观念与方法也需要相应的做出革新。

一、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普及以来,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被列为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的低年级基础技能课。为之后的设计专业课程做技术铺垫。通过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和对教师学生访谈得知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如何适应信息化环境

在信息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课堂作为主要知识和信息来源,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内容较为偏重软件技能的传授。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课外学习资源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课堂教学的技能知识部分的价值。因此为了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和低价值重复性教学劳动,课堂教学的侧重要有所转变。

2.如何应对知识碎片化

苏加特分析,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对于学生是必须的: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判断。现今的信息化技术条件让学生的学习资源成倍扩展,面对大量的公开课与视频教程,以及种种其他课外学习资源,学生们需要加强判断力和自身知识系统建构及管理能力。

3.如何应对知识更新

就视觉传达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课内容来讲,核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是持续更新的,甚至要面对更多新开发的软件产品,课堂教学内容如何不滞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高校里还普遍存在课业负担重;知识的有效性和关联性弱;知识的转化率低等一系列的普遍问题。在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里,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定位就是解决学生的软件技能问题,为之后的标示设计、插画设计、界面设计等创意性较强的专业课做准备。课程功能比较单一,虽然课程会结合案例进行教学,但学生依然会感到枯燥,很多专业教师也不愿意上这类课。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数字化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可以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选择更加丰富。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技能是必须的。但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如果只解决技能的问题,尤其在信息时代,其课堂的价值其实很低。所以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能够传授有效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创新性思维。在知识层面,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避免重复性劳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期望达到3个效果: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原创意识,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建构与管理自身的知识系统,成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3、在课题实施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技能应用的水平,并能持续更新技能。要达到以上3个学习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改革提出了以下3个基本思路:

1.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融入创意项目实践过程中

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个创意的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和有效学习动力之一。将创意创作课题导入,贯穿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可以避免学习过程中技能和创意的割裂,更能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由此看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主要形式可以转型为项目组织结合技术指导、信息整合与问题讨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网络和书籍等课外学习资源可以作为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补充。

2.组织、引导与管理,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的定位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兼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与管理的职能。在笔者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从网络获取知识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且对软件学习领悟的更快。在这样的前提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课堂教学可以导入相应难度的项目课题,教师是课题的组织者,策划与设计整个课程的课题及实施路径。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前提下,推荐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设置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维护课堂秩序,调动学习气氛。依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条件,自学可以设置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环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的形式不再是一言堂,而是能够平等地讨论,一起面对难点、重点和知识更新的问题,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避免单一视野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体课堂的时间可以更多地放在互动和探讨问题上,让学生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将知识内化。

3.分阶段地实施课程改革

改革的教学理念要落实,需要因课制宜。课程改革需要考虑整个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本身的定位及目标,分阶段地落实与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科发展的趋势需要本课程突破单一技能学习的局限性,古话讲“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知识更新和信息整理的能力,课程的作用力将扩展到整个职业生涯。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教师对于软件的具体的功能讲解及演示案例实际操作是必要的。在课程改革后续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其学习自主性,推进其学习的探究性及合作性。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在课题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和管理等工作上。分阶段地实施课程改革,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三、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1.创作课题的设计及课外学习资源的分享

以本年度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 Shop课为例,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艺术课题――超现实主义视觉与寓言,作为创作的任务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分享了课题相关的设计网站、教程网站和图书作为课下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扩展知识。艺术创作课题的设定融入了人文思考,既有主题性又有扩展性,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创作,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将思想、美学、创意与技术融合起来,从而实现技术在图像文化上的介入。我们训练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通过技术在美学和创意上的实现及思想的表达。创作课题――超现实主义视觉与寓言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1.1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表达的主张和风格,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超现实主义视觉艺术和寓言在创作主张上有着共通性,即通过表象的提炼与重构来追求和传达内在的真实。本课题有一定的想象发挥空间,可以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寓言可以联系当代的社会现象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进行联想和想象,可以有新解。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保障了学生创作的原创性。

1.2抽象的文字语言或概念转换为具象视觉语言是贯穿设计师整个设计生涯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因此课题的设定不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创意能力及表达能力层面的训练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1.3 Photoshop是一个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软件,学生对应本课题的创作,能够充分挖掘这个软件的功能,在提升应用技能的基础上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2.设置课堂的规则及学习路径,营造学习情境

围绕艺术课题,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的课堂活动主要分为几个环节:

2.1课题相关作品案例分析

由教师带头示范超现实主义风格视觉作品案例的分析,后续每次课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进行收集案例的分享,要求内容不能重复。这就需要学生课下做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工作,每个人的信息来源不同,观看的角度和观点不同,这个环节的设置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每个人视野的局限性。

2.2软件的功能讲解及实例训练

这个环节在初学设计软件阶段是避不开的,教师引导性地讲解软件的主要功能,并鼓励学生结合课下学习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和补充,并在课堂上分享,课堂的实例训练让学生通过临摹学习技术和艺术结合的技巧,以备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发挥。

2.3重点难点总结及答疑

每一次课的结尾,教师都会以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针对个别同学的提问进行答疑。

课堂围绕课题及技术、美学和创意的关系进行学习和各项能力训练,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课堂营造了一个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互动分享的学习情境,在技能掌握和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作品汇报及相互点评

从第二次课开始,我们每次课都要用Photoshop针对课题创作一幅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及点评,充分调动课上的交流互动气氛。在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将让同学们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就自己的创作和学习所得进行一次综合的汇报,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知识结构整体梳理一遍。课件包含以下内容:(1)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及作品的创意、制作过程;(2)关于创意、美学、科技三者关系的认识;(3)自己在这门课里所学到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最终的汇报是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很多人尽其所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不同的思路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整理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比如学生觉得课程导入课题的方式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创作,但是感觉课程的节奏稍快,课时量有点少。摄影课如果能够排到这门课的前面,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创作素材的原创性。这些问题为我们课程改革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让我们意识到课时的设置与各门课程的排序可以更加优化,以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可能转换为包含软件技能学习环节的专业设计课。

第2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语言;传递机制;视觉文化;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一、图形语言编码过程中的意象显现与提炼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运用图形来把设计师要表达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者,使观者在心理或思想上产生互动或共鸣,并获得某种清晰的概念,从而达到其宣传教化的目的。因此,在图形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意象和意念处于文字概念到图形语言相互转换的中间环节,是思维过程中的关键,又是思维的方式或思维中的材料,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思维主体——设计师和受众,因此有不同的思维目的。设计师是从文字概念创造出传达信息的图形造型结构,受众是从图形造型中解读出概念或信息。

1.图形编码过程中的意象

在视觉思维领域,人们对于文字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最初源于阅读时大脑产生的一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在对文字的初步知觉中形成的,正如人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大脑中闪现的一些画面或者形象。同样,图形语言的创作过程也是大脑对形象的加工过程,又因为这时的形象是模糊的、闪现的和易变化的,所以这时的形象又称之为意象。因此,这一过程也可称之为意象的加工过程,或者说意象的组合过程。意象和意念是一对心理学的概念,也经常出现于艺术思维的领域。创造性思维就是通过意象的融合实现的,这类意象大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的本能呈现。罗伯特·H.霍尔特在《意象,被放逐者的归来》中曾这样来描述它:“这种意象,是对感觉或知觉的一种模糊不清的再现,没有多少感性的东西,它只在清醒的意识中呈现,成为思维活动的一部分。”由此看来意象是一个具体视觉对象被简化后的形象,是在大脑中呈现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思维幻象,是思维中的物象的局部典型特征的闪现。但它又以最大的准确性指向事物的本质特征,是直觉的本能体现。意象不同于具象,其根本区别在于意象的模糊性和典型性,它抛弃了原物体的无关紧要的成分,只是抓住了物体典型特征的局部印象。

2.图形传递过程中意象的简约性与典型性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一幅好的画面或者说图形设计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其视觉感受要有多么美,而是首先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形设计的成败与否。同时也要注意选取典型性的意象,根据意象的特点,在图形语言编码过程中,关注心理意象对视觉经验中的“突出局部”,把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并进行适合的修正或重组,使意象切实表现画家真正想要表达的效果和经验。这同时也是对意象的一个融汇和提炼的过程,目的在于提高图形自身的表现力和视觉张力。

在图形语言编码过程中,视觉意象的“闪现”或“暗示”主要体现为五种形式的意象组合方式,而其中的每种也都是创意思维中意象的组织和构建形式,或者说是视觉意象融汇的产物。这五种意象的组合形式分别是:形的分解与重组、残缺与空白、图底与共生、整体置换、悖论空间。通过这几种方式,在打破了原有意象的基础上实现了意象的融汇、重组和提炼,同时也使意象的简约性和典型性得以突显,大大提升了图形的视觉表现力。而这里的图形也不再是再现现实的具体指认,而是表现和象征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如福田繁雄设计的反战招贴“Victory”中,大面积的黄色单纯背景中,黑色的大炮和子弹呈对角线式构图,唯一不同的是子弹的方向却是冲着大炮飞过来的,把“谁发动战争,谁将自食恶果”的概念生动地传达了出来。整幅作品画面简洁,主题突出,堪称海报招贴中的经典作品。意象的简约性与典型性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意象的典型性不仅能够增强图形的表现力,同时还能减少观者解读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使整个传达过程更加清晰、迅捷。如2005年苏州城市印象的海报招贴设计大赛中的一幅金奖作品是这样用图形来诠释苏州的:在诺大的用米铺成的湖一样的白色背景上,一条条的大鱼象小岛一样或隐或现于其中,不用过多的赘述,“鱼米之乡”的概念已经被清晰地诠释出来。

二、意念在图形语言解码过程中的生成与深化

在图形语言的传递过程中,意象通过编码及解码与观者的视觉经验和已有认知形成互动,共同生成意念。受众在从图形到概念的解读过程中,图形首先会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意象,并在思维(直觉、经验)的作用下生成其相对独立的意念,每一个意念单元都是构成图形概念的一个分子,多重意象呈现出多重意念,多重意念相互融汇就形成了图形传达的本源概念。

1.图形解码过程中意念的生成

第3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一、关于视觉元素多维化的概述

对于多维化这个这个概念而言,其最早是出现在几何学中的,是由“一维”“二维”“三维”的概念所引申出来的,“维度”一般就是这类概念的总称。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具体表现是可以和“维”的内在涵义联系起来的,也正是有了平面设计这一学科、专业技术或者是理论的存在才使得多维化的内涵更为的丰富[3]。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多维化不但涵盖了几何学中关于维度的定义,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有关人的思想、理念等方面的抽象内容,在这样的条件下多维化的表现范畴得到了大大的延伸,多维化不再仅仅只是单纯指一些客观环境的维度,而是在汲取了各种社会现象的精华的基础上,促进了平面设计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环境下,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是完全可以依托多媒体信息进行传播的,在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共同作用下视觉元素的多维化特点将会更加的明显,也会给视觉元素的表现赋予更多的新的特点[4]。在本文中,主要的就是从几何学和视觉元素的视角视觉元素的多维化进行剖析。

(一)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几何学维度分析

从几何学的角度或者说是维度上来看,维度与平面设计之间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打破了以往在平面设计中对于空间维度的限制[4]。与此同时,利用多种的表现手法把多维度的视觉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来,也可以将视觉形态的语言表达延伸到以往传统的二维平面空间以外。这样看来,平面设计视觉元素也就应该具有多维化的一些特点。

(二) 从具体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在平面设计中,图像、文字以及色彩等视觉元素是在一起融合的,在这样融合的基础上,平面设计的所要呈现的内涵得以体现[5]。对于现代的平面设计来说,更是追求这样的多元化的设计方式与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平面设计就可以借助多维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态来呈现出来。

二、视觉元素多维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视觉元素多维化在图像中的应用

1.视觉元素多维化与摄影技术的融合

在平面设计中图像是视觉元素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平面设计中的图像视觉元素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突显出平面设计的作用与意义的。可以说,没有图像的平面设计作品从视觉元素的构成上来看就是不完整的。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很多的设计师其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一般也都是通过设计中的图像视觉元素来表现的,图像的多维化在现今也逐渐成为了设计的主要特点[6]。在摄影技术尤其是数码摄影技术发展的今年,摄影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具有不同特点、风格和题材的图像类作品,其也逐渐成为平面设计中获取图像类视觉元素的最主要来源。因为有了摄影基础所提供的这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图像,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画面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大众也对平面设计的认可度、认知度越来越高。而在某个角度上来看,正是因为摄影技术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像,才使得之逐渐的呈现了视觉元素多维化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先借助摄影技术先拍摄一些与设计要求相符的图像元素,然后再利用现今的信息技术来对图像进行一定的数字化渲染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二维、三维等方面的技术也会参与其中使图像的效果与视觉元素多维化的设计目标融合以贴近现实的实际需要[7]。通过这些技术融合而达到的多维化视觉元素的呈现,在欣赏的时候会给人们以上强烈的冲击,也会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2.视觉元素多维化下的“图”与“形”的有机融合

在平面设计中,因为“图”与“形”融合,设计元素尤其是视觉设计元素的概念才得以实现扩展。在很多时候我们在具体的设计过车中,往往将“图”与“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但实际上“图”与“形”是应该区分开来的,两者的概念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平面设计中,“图”一般是对二维平面进行浓缩而得到的一种视觉元素;而“形”往往是指在多维扩展手段的介入下,才形成中一种具体应用[8]。在平面设计中,特别是想要实现多维化的平面设计理念就必须从概念上将“图”与“形”进行一个很好的区分,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应用中更好地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很好的区分了“图”与“形”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概念。区分了“图”与“形”不但会给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也会为视觉元素的多维化提供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可以这样的理解:“图”在二维设计的作品中能够达到很好的呈现目的,而“形”则可以在平面设计中拓展多维化特点。所以,作为平面设计者就必须要打破固有的某些平面设计观念的束缚,将“图”与“形”概念和形式等严格的区分开来,并做更深的把握,在具体的应用中再将二者有机的整合来实现多维的视觉元素设计效果[9]。

(二)视觉元素多维化在平面设计中文字中的应用

文字是呈现信息的一种比较直观的形式,从时间、空间的角度上来看或者是分析,我 们都可以将文字当作是一种多维文化的现象来看。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文字其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他视觉元素无法替代的。当然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字这种视觉元素的表达与呈现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模式,这也在无形中增强了文字的多维化功能与特点。

1.平面视觉元素设计中文字叠加的多维化

平面设计中可以把文字放置在其他的图像或者是文字本身上进行叠加,实现文字的叠加效果。文字叠加属于平面设计多维化中文字多维化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它能很好的加强平面设计的具体表达效果,使得平面设计的表达内容更为的丰富,也能很好的改善单一的文字表达给受众带来的枯燥感,使原本普通的文字具多维性的视觉特点。当然在这种多维的视觉元素设计总,在具体使用文字的叠加效果,要特别注意对“量”和“度”的把握,不应该过分的强调叠加而造使得文字的识别性不强,影响到对文字的识别[10]。

2.多维化视觉设计中的文字强化与突出

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的将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进行一定效果的强化和突出,这样的强化和突出一般比较简单仅仅是通过首字加粗、加大下沉等一般就能实现这样的效果。文字的强化、突出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用来强调重点的内容,实现文字视觉元素的多维化。

3.多维化视觉设计中艺术字的多维化

艺术字是文字的一种修饰效果也是文字的艺术性的表达方式,艺术字使得原本平淡的文字的色彩和形态更为的丰富,这样的文字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一般艺术字的多维化是可以这样表现出来的:通过适当的调节文字的大小,使受众能够直接的就看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文字字体、字形的调整,带给受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在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的情况下,也能使设计中设计者最想表达的内容更为的醒目,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受众对设计内容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当然还可以通过改变文字的状态,如以横向、纵向或者是斜向等形式来呈现文字,使平面设计变得更为的生动有趣;也可以应用动态手法来呈现文字,利用一些回旋、上升或者是波浪效果,来体现多维化的特性。

4.平面设计视觉元素多维化中的色彩多维化

色彩是很多平面设计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通过色彩的设计和调整达到一种多维化的效果是可以直接增加受众关注度的。在大众的审美中,往往色彩的搭配反映了作品的整体水平,这也给色彩的多维化实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具体的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设计中,在色彩的搭配和设计中,可以将色彩的表现、搭配和辅的解释文字和图像进行综合整体的考虑、安排,一般就是重点内容使用鲜明的色彩来达到色彩多维化的效果。  

三、结 语

多维化视觉元素设计在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其也是各项技术综合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间接性的证明。在视觉元素多维化的平面设计中具体的表现形式还需要不断的拓展,这种拓展将会赋予平面设计更深的内涵以及更广的表现形式。多维化的视觉元素也会更好的表达、体现平面设计中图像、色彩以及一些文字内容的表现力,促进平面设计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速这一领域与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谷雨.浅析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J].商情,2013(23):205,275

[2] 苏浩旭.平面设计元素——视觉图像的多维化表现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 杨海云.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元素的视觉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96-96,98

[4] 辛昊,平面设计的“立体化”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0):182-182,155

[5] 温婷婷.刍议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10):159-159

[6] 宋琪薇.图形在从平面设计到空间立体设计的表现[J].才智,2011(07):189

第4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关键词】疯狂猜图 信息视觉化 读图时代

“疯狂猜图”是一款2013年6月起流行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网络的兼具休闲与互动性的猜图类益智游戏,有数据表明在其推出的短短几天内就着实达到了“疯狂”的境界,连续几天占据了各种APP排行榜的首位,下载量已超过百万次。游戏所提出的问题类型包罗万象,题目图片妙趣横生,流行的同时也引起了各界从营销学、心理学以及广告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探讨。笔者认为,该游戏的广泛传播是建立在其可玩性的基础之上,简单地说就是“识图答题”,游戏界面提供给玩家精心设计过的抽象化图形图像,配合有限的文字信息提示,让玩家在接收适量的信息内容后主动思考,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联想得出规定字数的正确答案。可以说这是一个基于信息的视觉化传达的小游戏。本文试从传播学视角讨论游戏流行的深层原因,从游戏的的图形图像出发,讨论了关于读图时代信息视觉化的问题。

一、“疯狂猜图”信息视觉化的策略

1、何为信息视觉化?

学界尚未对信息视觉化作出完整的定义,但可以从“信息图形”和“信息设计”两个概念出发了解信息视觉化的含义。首先来说信息图形,信息图形(Information graphics)又称为信息图(Infographics或Infograph),是指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信息图形主要应用于有一个需要清楚准确的解释或表达甚为复杂且大量的信息,例如在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上、各个地图及标志、新闻或教程文件,表现出的设计形式是化繁为简。其次是关于信息设计,信息设计是人们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巧和实践,通过信息设计可以提高人们应用信息的效率。由此可以简单将信息视觉化定义为将数据、信息或者知识进行有规律技巧的可视化处理。本·弗莱在《有机信息设计》中指出:“信息视觉化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存在,而此前都被当作科学、统计学和图形设计的次领域”。

2、信息视觉化在“疯狂猜图”中的运用策略

游戏开发者将题目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游戏中将电影电视、人物角色、国家、城市、名人明星、公司品牌、游戏、球队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转化放置在一张方形图中展现在手机屏幕,需要在美观的前提下符合一定的逻辑,将题目信息有效传达给玩者。

视觉化是让抽象(看不见或无法看见的)内容所构成的印象、影像或者画面被看见或者想象。可以从几个例子展现设计者是如何将玩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题目内容转变为可视化的图形图像引起玩家的想象的。

(1)概念内容的图形化表达。运用美学或者设计学规则将概念内容直接转化为相对具象而又简洁的图形元素,重点是该图形元素能够代表有一定的个性含义。如图1所示,左边的图形展示的是动画人物“樱木花道”,图片没有将人们所熟悉的漫画或动画片内的樱木花道人物形象全部展示,而是只将它最有个性特色的圆头红发用图形展现给玩家,甚至可以忽略其他五官部分以及造型元素来突出想要表达的东西;右边图形展示的是城市“巴黎”,更是将整个偌大的巴黎城市归结于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建筑——艾菲尔铁塔的图形剪影提供给玩家。

(2)概念内容的色彩化表达。将概念内容以与其形象相仿的色彩搭配或者人们熟悉的形象色彩展现,让受众自己延伸扩展思维得出答案。如图2所示,左边的图形用雪碧饮料的包装色彩来代表“雪碧”这个品牌;右边更是简洁地用白色球服代表了“皇家马德里”这支球队,只因为白色是他们在球场上的象征。

(3)概念内容的场景化表达。将方格视为舞台搭建起一个与概念相关的场景让受众回忆或识别出答案。有直接展示与概念相关的场景表达,如图3中右图所示,直接用两个剪影人物构建持枪相对的行为场景向玩家表达电影“无间道”,很容易回忆联想起该电影中那个经典的桥段;也有通过构建概念相关的环境场景间接地表达出概念内容,如图3中左图所示,前景用了苏格兰裙加上后景的建筑风格表现了“苏格兰”这个国家的信息内容。

由此可见游戏中的信息视觉化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概念或知识转化为一种合适的视觉形式,既适合于在方寸间的手机屏幕上展示,又充分利用受众对于图形图像的快速识别、认知以及记忆的能力。一个好的游戏题目的设定必然要符合逻辑,能够做到形象直观地让玩家形成对这个题目内容(抽象信息)的理解,达成一种拥有“共同意义空间”的默契,并在这种心理得到满足的状态下完成认知、识别和正确答题的行为体验。从传播学角度来讲,这种共鸣产生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受众的联想机制和心理反应等,同样也形成于设计者面对概念内容时的综合联想和形态创造行为。有学者用“意象”之说进行了如下阐释:以“意”生“象”,以“象”表“意”得到“意”的内涵,这就是一个信息视觉化的过程。

二、“疯狂猜图”信息视觉化的启示

当前社会网络化快速发展推进了图像信息的传播,人们进入了一个一图值千言的“读图时代”,或者说是视觉文化时代。这个时代强调的是视觉符号在文化以及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尼古拉·米尔认为视觉文化时代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化为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更是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变。图形图像作为视觉符号比起声音和文字符号来是一种更为直观的信息形态,这得益于它在形象上的处理更生动,表意更加浅显,能在短时间内被受众认知和把握。

在这种文化日益影响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信息视觉化有着很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因为视觉文化不是简单地依赖图形图像,而是依赖对事物或者信息的图像化或者视觉化这一趋势,这种趋势正深深影响着每个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消费社会的出现是原因之一,图形图像被商家广泛运用于商业用途中,从那些商业标志到各种媒介上出现的宣传图形动画,都是吸引消费者在浩瀚的商品社会中发现并购买产品。导致消费者的图像消费倾向不断增强,包括了对虚拟性和体验性的不断满足和强化。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构筑让信息的视觉化得以张扬,科技的不断更新也让个体之间的基于图形图像的交流更加快速、便捷和准确。

信息视觉化迎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和人们的转变趋势,它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信息更有效地传递,是人们慢慢形成的一种处理信息的技巧和实践。在进行信息的视觉化处理时,需要在图形的传达上注意感官和功能两个维度。从感官角度出发,图形图像需要有良好的视觉设计,美观并做到精确比例和尺度地处理内容,并且有规范的设计流程以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从功能方面出发,信息的视觉化处理还要重视实用,注意使用到的元素表意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单独元素本身含义的直观表达,还涉及到元素与元素间的组合和构成,要有良好的有层次的视觉组织,还要有对信息细节的审视和细分。这样,视觉化的信息才能更加切合人们正常的认知结构,在信息传达上更合理顺畅。

结语

读图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兴网络技术平台的发展促进了信息视觉化的应用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新趋势,并呈现出更多的应用形态。例如微博平台上出现的越来越多各种图表设计、信息图像和图形动画视频,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在了解和认识的同时,需要更好的将之运用于工作生活中,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①龙尼·利普顿:《信息设计实用指南》[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②孙皓琼,《信息设计——读图时代的信息视觉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4):25

③谢青,《信息视觉化——信息设计》[J].《美苑》,2010(2): 61

第5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关键词:设计思维;视觉元素;想象力

所谓创造性设计思维,是一种凸现人类新思维和影响人们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实际体现;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动势,去打破旧的或固有的精神桎梏并创造出许多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的设计品,为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所用,这就是思维的创造力,同时,创造性设计思维更是依附于人类的生活、行为、需求、理想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思维体系,它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又以视觉设计的方式传达出新思维的具体内涵,从而,使视觉设计更直接更准确地表达人们的各种欲望和思想。因此,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才是让视觉设计体现其真正价值的内在力量。

一、创造性设计思维与视觉表现的相互关系

设计思维,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具有社会性,同时影射出愈来愈多的文化概念和时代概念。在现代文化和商业的变奏中,视觉设计从形式上的二维转变成理念上的多维,从静态到动态,从动画到游戏,从视频到网络等等的宏观拓展和微观蔓延,已经跨越了它原有的形态,打开了设计从平面到空间,从单一表现到多元整合的新领域,新形态和新观念也随之产生,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设计形式。创造性设计思维是我们得以在这个领域里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设计思维与视觉表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设计思维直接引导着视觉传达的信息含量以及信息传递的视觉形式,视觉的表现则要充分表达出设计思维的内涵和整体构想的可能性。这里就自然涉及到一个新的领域——视觉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新思维被经过艺术化处理的视觉图像形象地表达出来,进而强化视觉形式的可读性和吸引度,增强视觉表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意识到一种创造性思维诞生的真正价值和实际意义。创造性设计的思维过程就是视觉再现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和挖掘事物间显性或隐性涵义的过程,是将这些内涵进行重组、重构和置换的过程。设计是一种对思维的视觉表达行为,我们对设计的理解就是对视觉图象和视觉语汇的破译,对设计的感受即是对视觉表象的心理反映。

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特征及其对视觉的引导作用

独特性和新颖性是产生视觉停顿和视觉吸引的关键

《魏书·祖莹传》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意为文章应有自己新的立意和构思,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新”是设计者永远不变的追求,“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更是一种艺术素养和设计经验的综合体现。设计思维的独特性和视觉表象的新颖性是创造性设计思维对视觉张力的双重表达。无论从视觉形象层面还是从意识形态层面上来分析一件设计作品,创造性思维与设计的视觉形式都是同等重要的。好的设计要在精心创造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中间找到平衡,使其中的一些精妙之处能够显现出来。独特而新颖的设计思维和视觉形象无疑就起到了这样的视觉引导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心理的共鸣。这是视觉设计对受众的最表层最初始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引导,产生这样的刺激之后便使得人的视线在视觉图象上产生停顿和舒缓的状态,进而产生视觉吸引。 个性化是产生视觉刺激和视觉愉悦的兴奋剂

对视觉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个性化”一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寻找对设计主题的独特的构思角度,即个性化立意;(2)、选择特别的表现材质和媒介,即个性化介质;(3)、将独创的视觉图像元素进行巧妙设计,即个性化图像设计;(4)、采用新颖的表现技巧,即个性化表现。努力塑造自己思维的个性特征,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表达方式,视觉的表象对受众的影响就不只是停留在图象的表层,而是牵引人的视线对设计品进行更深层内涵的挖掘和解读,进而达到人与设计品的互动和交流。

个性化的设计思维不仅仅理解为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涵义,更是一个从视觉审美和艺术表现的角度来把握的宽泛概念。从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众多国家馆的精彩纷呈、叹为观止的高科技视觉设计的造型以及一切从环保理念出发的世界文明的高度融合,更是创造性设计思维在人类生活中的深刻体现;通过各国个性化的视觉形象的设计及其散发出来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带着国家的意志,对世界作出的美好宣言,无疑正是一次盛大的以设计思维、设计观念以及创造力精心打造的国际视觉盛宴。

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视觉联想的内在力量

在视觉设计领域里,想象力一直是设计者努力培养和提升的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艺术设计教育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生产,并且是知识无法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现因素。”创造性想象正是以它的新颖性、生动性打破旧的思路和思考模式,大胆进行新假设和新形象的探索尝试和意象表达,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设计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中展开的,有一定的指向性,是一种视觉表现行为;而思维活动则具有高度随意性和多维度特征,是一种跳跃性的抽象概念。激发对设计主题的大胆联想,善于吸纳和整合各种相关信息,不断交合与活化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从而增强人对外界事物的综合认知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视觉元素的内涵与象征和视觉符号的具体含义与指向,是产生视觉感受的内外合力,也是使人产生无限联想的原点和启点。想象力是使视觉图象灵动活跃起来的内在力量,是使二维平面产生三度空间、使立体产品引发精神欲望、使色彩牵动思绪情感、使图形融入智慧胆识的高度的思维创造力。从美国好莱坞影片《阿凡达》中的景象就可见一般,潘多拉星球上悬浮飘渺的山峦、流光溢彩的魅影飞龙、千奇百怪的飞禽猛兽、晶莹剔透的圣灵之树、斑斓奇异的森林植物以及虎鼻豹眼、如灵如兽的纳美人等等这些映入观者视野、极具视觉震撼的物象正是凭借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设计创造出来的视觉图像,体现出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是令人遐想联翩。

在设计意识日益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之中的今天,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有如一粒播种在社会土壤中的种子,在丰富的多元的文化的养分滋养下茁壮成长,思维之花的绽放,芳香四溢。也正是由于设计,人们的行为与交流变得顺畅、物质的形态与功能变得多样;正由于创造性的设计,改变了人们行为和交流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状态和对世界的认知,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些都可以归功于思维的创造力。从而,在视觉领域中,由设计生成的各种视觉映像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美学法则和审美规律,依循这些规律,我们能准确地表达思维的向度和设计的内涵。在创造性的思维体系中,视觉设计才能以更独特的方式和新颖的形式传达各种新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迪人.世界是设计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第6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近年来对中国传统美学有人给予全盘否定,主张与它彻底决裂,也有人大加赞扬,主张恢复这种传统。“似”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指的是绘画、雕塑、文学等作品创作形象与所表现的客观物象的关系。创作者在绘画、雕塑、文学等文艺作品创作中,通过某种创作手段把山水、花鸟、人物等客观物象描摹、刻画与塑造,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创作形象与所表现的客观物象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创作主体与客观物象的关系,是文艺美学中的基本问题。这种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形似”;而“神似”这则是种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相对而言,“形似”和“神似”只能算是“似”的子概念,以往总是将“形似”和“神似”作为各自独立和相互对举的概念进行研究,忽略了“似”这个总体性的概念。而文章将“似”作为“形似”和“神似”的总概念进行探究,以此为基础,再对“形似”和“神似”进行分析辨别,试图对创作主体与客观对象的关系从认识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中国古代艺术家、美学家特别注重在有机的相互关系中来表现艺术对象的生命与意境,也说明中国古人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中,特别看重整体性与相关性的把握对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以文字、图形、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精神文化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感情。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语言化图形和图形语言化的过程,设计师要不断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将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表现传达,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标。图形、文字、色彩三大视觉元素的创新以及三大元素互相之间美学性构成的创新是视觉语言创新的重点。对于设计师而言,要表现其设计作品的功能与风格,每一种视觉元素都是基本要素,在传达信息时对这些视觉元素的选择,尽量以符号化、简约化的形式来表达出丰富的内容,从而在一般视觉习惯的东西方面有所突破。

3传统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碰撞

古往今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既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又具有一脉相传的体系,以多样又统一的风格,将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那种特点浓厚、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表现出来,随着历史的沉淀、延伸及衍变,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精华的传统艺术体系,彰显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视觉形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设计,主要是在表达某种情感和思想时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又或者将传统的设计语言融合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让其既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又具有传统元素的神韵和形似,体现出某个民族的精神和理念。成功的视觉传达作品,其“形”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对传统造型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某些元素予以提炼、改造和运用而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在现代设计中采用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表达设计理念的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在“形”的延伸方面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使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借用彩陶上的凤鸟图形,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鸟动感十足的翅膀两两相对旋转,则映射出现代媒体的特色。人们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造型的“意”,从古至今,人们都向往美好的事物,因此,传统文化艺术造型隐含的吉祥韵味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理念,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参考佛教八宝“八吉祥”中“盘长”的设计,意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采用吉祥寓意的这种设计方法,使得现代设计少些商业气,多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表达思想和创作理念的再现,色彩可以是多种多样,同时也可以是少量的几种颜色甚至是纯色。另外,所用色彩并不局限于现实物体的本色,借用联想和夸张的手法会使作品更生动,具有创造性的色彩更能体现创意的丰富多彩。传统文化可以说象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和日常行为,有着一脉相传的器物和习惯,是历史的精神与物质的沉淀。中国传统文化众多设计方法,经常被现代设计师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反复使用,并不因为时代的不同、材料的改变及工艺水平的提高而使设计方法发生了变化,但其中的传统文化关系却显然易见。如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其标志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师就灵活的将传统文化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采用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以简洁、稳重、易识别的感觉。颇具中国风格的中国银行标志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从这一点来说,进一步证明传统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到现代设计当中。视觉传达设计要求的是一目了然,简洁明了,与版画或架上油画有所不同,集中概括已逐渐成为设计的主流。通常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将重点突出表现,而对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加以忽略,通过将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空间、时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以象征的手法去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能超载现实的构思,概括集中的构图,简练夸张的形象,以对比鲜明的色彩为手法,把所要宣传的事物突出表达,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在有限的画面中使人们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

4结论

第7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关键字:空间;图形;超然图形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84-01

一、平面设计中空间与形的概念,空间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我们讨论的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是相对于图形而言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版面内的二维空间。空,即为虚,“中无所有”;间,指“两桩事物的当中或其相互的关系”,即有关联的缝隙、间隙之意。图形是一种依靠形象和色彩传播信息及观念的语言。而有效的空间,使我们在视觉上能够感知到图形的存在。从形的角度而言,正是因为空间的存在使我们感知到图形,并且应用了明暗、色彩、透视等对比手法,将图形与空间分开来。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空间”这个概念可以转换成“白背景”、“虚空间”、“副形态”概念。这些可以理解为“空间”概念中的“空”。

在平面设计中研究空间概念,主要是为了能够让设计者更为有效的处理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设计的过程的实质是我们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其中的条理,通过设计形式把信息有条理的组合起来,使受众轻松理解。如果在平面设计中空白背景安排得当运用巧妙,就会使设计富于条理,妙趣横生,这就是平面设计中的空间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空间”一词中“间”的概念。

二、平面设计中空间与形和谐的表现形式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立空间与形的良好思维,形象的出现总是与空间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密不可分解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诠释我们的认知。我们在平面构成课程中重复构成、近似形构成、渐变构成等练习就是发现空间与形的关系,取得视觉的和谐一致性。

首先从单独图形角度观察空间的构成表现。单独图形可以利用图与底的关系,表现空间的能力。在设计中的一些超然图形利用了“图底转换”的表现手法,通过视点变换,使正形和负形都成为可以识别的图形,图与底产生转换。埃舍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创作,用独特的方式对“空间”进行了阐述,他利用透视的手法却制造了一个矛盾的空间,用合理的假象诱导人们的视点进入一种没完没了循环的“怪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并带给人以哲学化的玄奥思考。这些视觉作品是对视觉的物理形式向心理形式的转化,这些超然图形提示着我们,正形与负形之间的图形语意的联系,画面的图形和背景空间巧妙的利用,不但使的设计作品主题突出,而且也会更加富于表现力和艺术感,在关注图形本身时,必须要处理好负形空间。

另一方面在多图形多文字的整体空间组织中,空间形式的和谐就显得更为重要,这种空间形式遵循设计商业化原则。高档商品的宣传手册,版面布置空间部分较大,看上去通达而流畅。而廉价商品宣传手册和邮寄广告通过建立网格把版面分割,大量排布着文字和图形,在视觉上给人以压迫和紧密感,长时间观看易产生视觉的疲劳感。高档商品的性质决定了宣传册大量空白空间与有限的图形和文字,通过空间使受众感受物品的稀有性,吸引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重视,使受众最终把抽象的物品看成为所需要的东西。廉价的快速消费品使用性要求高,宣传册堆叠大量图形和文字,图形以实物照片为主,不易引发受众联想,但是确可以使受众快速侦别,迅速找到需要的商品。两者排列图形和利用空间的方式,都是利用图形表达语义与空间关系相结合产生的利用了空间吸引读者。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当看到表现真实世界的画面出现时,它一定还将看到想象世界的东西,因此构成了视觉的原理和方式。图像要达到表现的要求,必须是真是世界和想象的融合。有效地使用空间与图形的分布比例,可以控制视觉与联想之间的关系,两种宣传广告由于不同的产品属性,在图形与空间利用上采用了不同的手段。

三、平面设计中空间与形的启示

第8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概念书籍设计理念的前卫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呈现:空间形态、材料和工艺、翻阅形式。概念书设计理念的前卫性决定了表现形式的前卫性,即空间形态、材料和工艺、翻阅形式等表现形式的创新。如有的设计师为了传达书籍是一个立体空间的概念,对传统书籍空间形态进行改造,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创造出形式各异的三维立体场景;有的设计师将材料及印刷工艺作为表达观念的主要视觉元素,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带来的原始感受,探索最有利于观念传达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触动读者的感觉器官,引起内心的共鸣;有的设计师将翻阅的形式作为表达设计理念的手段,通过创造互动性的趣味翻阅形式,使得阅读过程似游戏般快乐、欣喜。

概念书籍的空间形态不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可以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供展示、欣赏和收藏。在这类概念书籍中,传达信息的载体除了其整体的外观造型外,利用特殊材料和工艺所塑造的局部立体造型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更是传达前卫设计理念的核心所在。如一本用陶瓷材料模仿书籍展开形态设计的概念书籍。其中浮现在书页上的羚羊头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残缺的羚羊角、大面积的釉色构成的红色血泊,寓意动物生存环境之恶劣。设计师想要告示人们,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糟糕,肆意猎杀动物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如此逼真的视觉、触觉体验,勾起观者心中一系列的联觉反应,仿佛听到了羚羊凄惨的哭泣声。

新型的材料和印刷工艺展现出概念书设计理念的前卫性,如感温材料的印刷工艺创造出的丰富的视觉变幻。例如《变色书》通过特殊材料和印刷工艺传达了视觉动态化的前卫设计理念。书籍采用了特殊纸张和特种印刷工艺,印制的文字和图形的颜色会随着空气中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设计这样的书籍是为了提供给特定环境的读者使用,比如浴室或桑拿房中的读者,这本书将带给他们视觉上的惊喜。

此外,创意的翻阅和编排形式也体现了概念书多元、前卫的设计理念。由于概念书空间形态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常规的立方体形态,还衍生出各种异形的空间形态,这些空间形态的变革也使得翻阅形式不断地创新,多元的翻阅形式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不仅使翻阅和品味过程变得更富趣味性,且为书籍前卫的设计理念传达提供了有力的承载形式。如的作品《天书》,一方面他解构了文字的空间形态,创造了一套抽象的意向文字,并通过特殊的空间编排形式整合而成;另一方面他也提供了新的翻阅形式——仰望式阅读卷轴。

卷轴上书写的是他创造的“天书”汉字,利用汉字偏旁与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构,这些新的字体仍然是中国汉字构成的,但却让人无法解读文字的意义。设计师利用解构的编排形式来塑造新的文字,意在传达“文字也是一种符号语言”。由此可见,编排的形式是传达书籍前卫设计理念的手段之一。概念书籍前卫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对书籍“五感”互动设计理念的完美演绎上。如可以吃的海带书、茶包书、饼干书等,可以发声的幼儿书籍,可以种花草的书,可以玩的纸牌书等。这类概念书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宣扬一切形式的异想天开,超越了信息承载的常规表现形态,给读者带来多感官的互动体验空间。

基于已有的书籍形态、阅读习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师们开始对概念书籍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大胆的推测与想象,比如细菌书、光感书、食物书等。这些猜测带有理想色彩与浪漫精神,这种乌托邦式的设计构想也许不切实际,但却是一个好的创意的开端,对未来书籍设计方向有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概念书籍信息传达具有多维性、多向性特征,不仅表现在空间范围的延展性上,更重要的是多感官的互动翻阅产生的互动的情感传达。

第9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

关键词:点线面;室内设计;运用;分析阐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20-01

一、点、线、面三要素的特有属性分析

(一)点所具有的空间属性研究

点,自身具有着简洁明了的形体特征,其为世间万物形态的源头,为设计范畴之中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之一。人们在主观意识中对于点的特征认知,存在于弱小的概念之内。这主要同人们的视觉基点相关,将点同其周围相关的空间要素相比较,则即显得微小而渺茫,但是点同时也具有着凝聚人们视觉重心的作用,当点处于流变轨迹时,人们的视线会随着点的运动而变化,继而产生线的感觉,当三点交汇时,便会为人们造成面的感觉。因此可以看出点在空间轨迹中存在着吸引视线集中视线的功能,点的大小能够使得点本身更具深度感,而多点的集合则会产生面的效果。

(二)线所具有的空间属性研究

线,从几何学的概念理解其并不具备任何的宽度,但自现实生活及视觉设计范畴来讲,线不仅仅存在着宽度,且具有着超强的功能性与表现力,能够代表轮廓和边界与情绪及轨迹等多种概念。自设计语言学来讲:线本身存在着极强的视觉元素,将其在室内空间中运用,可以营造出丰沛的情感及干练的空间层次,调动起人的主观思维,使得室内空间设计中,通过线的视觉营造,为人带来不同情绪的表达。这主要因为,直线在视觉心理上,往往会给人以刚硬、单纯、简洁明了的印象,而曲线会给人以圆润、优雅、抒情的感官体验相关。

(三)面所具有的空间属性研究

面,直白来说即是点与线的结合与丰富,通过点的不断聚集和扩充及线的围合与膨胀均能够形成面。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通过不同形体的面进行组合排列,能够打造出不同感觉的设计美感,同时也极易促使室内空间具备充沛的活力与情感特征,拥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层次感,确保室内空间设计整体趋于理性及秩序。

二、点、线、面于室内空间设计内的运用体现

(一)室内空间中点的体现

室内空间的概念中,很多的物品皆能够视作为点,只要该物品对于其相对的空间而言足够小,可将该物品称之为点,室内空间中,点的存在是以其所处位置作为主要的特征。诸如在室内秩序摆列的物品,如果其位于显眼的位置,那么人的视线便会趋于集中,若摆放的错落有致的话,便会充满活泼动感。通过此种方式,即能够就空间中单调禁锢的氛围予以打破,增强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如果将多个点进行组合,秩序排列,形成规律的点群,可以产生稳定、对称,且富有一定节奏韵律的空间效果,发挥相应的视觉引导作用。

(二)室内空间中线的体现

线就室内设计范畴的运用而言,存在着极强的心理暗示效能,通过不同线的运用,可以在室内空间中,营造出不容类型的感情性格,也更为便利于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呈现。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良性就人们主观思维中对线的审美认知规律做出把握,方能便利于室内空间艺术美感的整体呈现。

在室内空间中存在的线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线,另一种为形式划分线,形式划分线,除却在墙面范畴中,起到符号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将墙面划分为不同的若干部分,促使墙面形成另一类概念形式的变化图形,有效就空间效果做出调整,使得面、体之间的轮廓部分具备高强表现力。

(三)室内空间中面的体现

面同点和线一样,皆是构成室内空间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无论是墙面还是地面抑或天花板,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的围合皆无法称之为真正的室内空间。作为一项重要的空间设计造型元素,面的形成离不开线与点的组合搭配,通过点能够构成实体存在的面,同时也能构成视觉概念上的虚面,通过线的排列组合,也能够产生完成面,因此在设计范畴之内,任何具有相应面积的物体皆能够被视为面体。直线构成的面富有稳定、严肃、庄重感,存在着极强的逻辑秩序性,于室内空间中进行使用的话,极富简约意蕴,如:通过直线的面体,在室内空间内,形成对称结构,可以给人以安定稳固的秩序感。而在屋顶部分采取以曲面形式设计的话,则具有着温和轻柔的意蕴,其所存在的亲和、动感的设计因子,极易为室内空间使用者带来奔放、浪漫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