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空间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expanding. Howev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tinuing to deteriorate, and more serious pollution not only harm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undermin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order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ow-carbon city planning program gradually adopted by many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crease the emphasis o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trategy under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emission in detail.
Key words: low carbon emission concept;urban spatial planning;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166-03
0 引言
现代城市的规划和采用的技术与城市碳排放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城市作为人口、物流、交通和工业的集中地,成为现代能源消耗的主要集中地。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建筑。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城市容量在不断扩大,工业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使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城市能源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构建低碳排放下的城市规划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1 低碳城市概述
F阶段,全球气候条件不断改变,人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了相对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的原因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较大的关系。所以,环境保护工作者应该在工作中更加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少的利用资源,以便带来更少的污染。为了合理开展低碳经济,应该加大力度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的创造经济价值和效益。另外,做好低碳经济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在低碳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低碳生活应运而生。相对合理的低碳经济促进了低碳城市的发展,现阶段,从事低碳城市研究的人员数量还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在进行低碳城市研究的时候,应该从人们常规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模式思考问题,促进低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做好城市建设。
据统计,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能源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从使用的角度看,碳排放的源领域可以分为产业、居民生活和交通三个部分。资料表明建筑物排放的CO2约占总量的39%,交通工具排放的 CO2约占总量的33%,工业排放的CO2约占总量的28%。英国80%的化学燃料是由建筑与交通消耗的。城市是最大的CO2排放者。
2 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在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中,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依据城市特点和发展状况构建城市结构,尽量不向外发展,要集中建设,同时学习新方法和新思路,使城市建设更加紧密,空间更加紧凑。其次,合理、科学的对城市人口规模以及用地状况进行预测,避免土地的浪费,同时加大建筑的建设密度。在土地的使用方面,要做好控制工作,避免由于城市密度的降低而导致的用地面积扩展。
2.1 生态单元的构建
在城市周边建设面积较大的绿地,使其与城市中间相联通,使生态景观更加完善,为城市市民提供了多样的公园、绿化带、森林以及活动广场。公共场所中的绿化可以综合利用农田、沙滩、湿地和水域等。这种绿化方式与环绕形式的绿地相比较,更加直接、简单,对于绿化效果更有保障,并且有利于区域性、单元化结构的构建,同时,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
2.2 密集型城市的构建
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关注城市的密度。很多规模较大的城市密度相对较低,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私家小型轿车。如果能够合理控制城市密度,则可以使城市更加紧凑的发展,无形中减少了汽车的使用次数,节约能耗,降低碳排量。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城市就是朝着集约型城市的方向发展,在减少出行次数的同时,实现了低碳发展。密集型城市的构建,主要有三个原则,第一:将空间划分层次,由于不同城市所处的层面不同,特点不一,所以倡导的发展方式也有所区别。很多城市在发展中都积极贯彻以公交出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形成绿色公交体系,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碳排量。城市整体要积极依靠公交来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不允许城市的建设过分集中。第二,土地的利用要混合进行,使短途出行次数增加,通过对土地的混合使用,实现更多的功能。将人们生活地点与工作地点合理混合,使土地的利用桁架合理。第三,城市的空间建设要更加紧凑,加大发展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力度,避免以大城市为中心而导致的能耗增加,为了使这个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出行次数,加大公交的使用频率,节能减排。
2.3 绿楔系统的构建
城市建设中,通常在城市周边建设绿带和绿环,这种建设手段不但能够限制城市的无节制扩张,而且能够限制绿化带的增长,使周边环境愈加独立,使其与城市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限制了交通的发展,而且会使更多的市民选择开车的出行方式。城市设计中引入绿楔系统的设计方式,对绿化的形状与方法进行了限制,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发展的有型化,而且便于公共交通的组织与协调,保证公共交通的规范化和优先权。
2.4 构建绿色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运输会释放大量的碳元素,做好城市交通的规划工作,是实现低碳排放的关键环节之一。政府可以加大研究和推广小排量汽车以及新型环保汽车的力度,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方法促进大能耗汽车改为低能耗汽车,在改进工作中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知识。通过合理应用低能耗技术,尽早实现绿色出行以及高效出行。为了更好地控制汽车排量,需要设计一个相对全面、合理的监控手段,可以借助于智能监测设备和传感设备实现对汽车排量的实时监测。比如: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是一种常用的监测汽车尾气的手段,数据的监测、预警以及管控都是通过传感设备来完成的。如果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汽车尾气进行了全面的监控,则可以使环境监察部门和管理部门及时、准确的了解汽车尾气排放状况,并针对现状及时制定适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有助于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低碳环境。人们也可以借助GPRS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合理定位,通过信息系统显示公交车站、出租车位置以及自己所处位置,测量不同点位之间的距离以及到达所需时间,为人们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实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2.5 构建智能建筑减排体系
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行业中,相当一部分建筑都是能耗相对较高的,导致城市中的低碳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行业应用新技术势在必行。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缩短工期,而且能够极大的改善环境,降低碳排量。另外,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也能够极大的改善建筑的能耗状况。为了加强对光学和声学的应用,可以采用性价比较高的环保节能材料,比如:在建筑照明系统中,采用依据声学原理制造的灯具,以声控的形式实现对电源的控制,节约了电能。在城市的供暖工作中,可以应用智能化电网,协调供热系统,通过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合理使用,实现智能化的城市供热管理。
3 空间规划中的工业减排技术
城市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工业发展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项目的综合能耗指标相对较高,为低碳城市的建设设置了较大的障碍,阻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需要工业管理人员不断的优化生产工艺,合理整合和配置资源,实现工艺的最优化,提高工艺制造水平,设计出较合理的设备改造方法,真正实现低碳工业,节能减排。
3.1 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
为了节约城市用电,可以合理使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以实现城市的用电优化。对于煤电类型的发电工作,加大对容量较大发电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开发核能,尽量使用废旧资源,对其进行二次或者再次加工,实现再次利用,将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综合处理以及使用人畜排泄物、城市污染物。
3.2 引进新工艺
在工业生产中,积极引进新技术,倡导和发展大于300KA的预焙槽电解铝技术,使铝和铝合金能够直接生产,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不同金属冶炼的检测技术,在进行技术优化的同时,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加工成本,将工艺逐渐优化和改进,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3.3 大力推广节能技术
节能技g的种类较多,可以不断研发和推广等离子技术、红外技术、感应加热技术、微波技术等,在污染较大的工业生产中,比如:化工企业中应用膜分离技术以及适当的污水处理手段;在热传导方面,采用纳米技术、超声技术、催化剂技术、清洁技术等。在生产中多采用新理念,新思想,将模糊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实现低碳减排。
3.4 推广生产技术的余热、余压、余能利用
合理利用能源,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工业生产中的碳排量,比如:在规模较大的电解铝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电、磁以及流体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提高电磁平衡的能力。应用铝电解技术,通过双平衡,实现自动化控制。保证浓度变化范围在1.5-3%之间,严格限制电解温度值,以实现节能和智能化生产。
4 重庆生态空间规划策略
重庆都市区从城市空间、功能组织等方面推进空间规划,提高可持续性。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特征有:绿色化、紧凑、高密度、土地混合使用、协同生成的交通支持等,通过这些形态特征的规划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发展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减少了发展的生态环境不良效应,增强了社会互动能力与和谐程度,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获得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庆具体可以通过空间发展的引导、功能组织推进、绿色交通系统、开敞空间控制等实现空间拓展的生态化。
城市形态通过其所决定的城市活动特征,影响到城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以及能源的使用与污染的排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起明确的关系。事实与经验都证明,在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中,绿色化、可持续的交通,紧凑,高密度,土地混合使用等是可持续城市发展追求的特征,通过规划路径、空间引导、适度紧凑的规划路径等可以实现低碳环保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近些年,低碳城市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空间规划的设计中,应用最多,能够合理、有效地改进城市建设,帮助人们改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营造绿色、优雅、健康的环境。在实际规划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给规划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阻力,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实际状况,积极采取解决办法,使低碳排放理念下的城市空间规划工作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姜洋,何永,毛其智等.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J].城市规划,2013(4):50-56,67.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广场;架空
Abstract: for a city, it will keep its unique charm, it must be reasonable city rules, and city planning in the most important is architecture design;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building technology, high building had become the city space indispensable element, become the city a beautiful scene, however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space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Deal with the defects, how to build our beautiful city, and let people get a better life work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Square; overhea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全球化浪潮来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国际地位,主要是依靠城市的竞争力。而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重要象征。高层建筑形式在古代就已有了,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古巴比伦曾经建造了现在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根据记载,其形式非常之华丽壮观,放置在任何空间之中都可以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钢铁、电梯的出现以及后来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为高层建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层建筑也成为城市空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以美国的高层建筑发展最为活跃,如1885年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被公认为第一幢摩天建筑,而纽约的曼哈顿区更是高楼云集;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也发展迅速,如上海的金茂大厦88层,高420.5米。随着结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这个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比较科学性的定义,而本文提到的城市空间则更具体更形象,主要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所以一位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事实上在进行一项高层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此时,规划部门所出台的各种条文政策及规范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强制性的要求必须顾及城市环境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 下面就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方面谈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1、建筑设计
(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 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 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 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空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2、规划设计
(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辽源市地处东辽河、渭津河、梨树河(又名大梨树河)和半截河的“四水”交汇处,被龙首山、栾家山、黎明山、向阳山和北山的“五山”环绕,由于目前作为资源转型城市,新的城市建设刚刚起步,虽然用地条件符合组团式星状河谷城市的需要,但目前仅在二环内发展。不过在五山四水和东南方向的沉陷区的限度下,星状格局也已初见雏形。
位于龙山公园的魁星楼,是一座九层塔式建筑,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塔楼,人称“玄门第一塔”。它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后毁于战乱,现存魁星楼为现代重建。魁星楼所处位置,恰好是辽源的功能布局和地理区位的双重城市中心,毗邻市委和市政府,同时也是辽源的母亲河――东辽河――与其三个一级支流――渭津河、梨树河和半截河――的交汇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也可以称为东辽河的“源头”。另外,在辽源人看来,魁星楼所在的龙山公园,是辽源的“龙首”所在。因其承载的城市文化、道教文化,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魁星楼是公认的辽源标志性建筑。
魁星楼位于龙首山最南端,龙山公园顶端,与周边城市道路高差60米左右。尽管魁星楼自身高九层,但其最顶端与周边城市用地高差仅100米左右。作为中小城市的标志,这个高度刚刚好。现在,从辽源市最的城市环路――二环路上经过时,可以清晰看到魁星楼,而且其与周边山体形成的空间关系非常协调。
但是,根据泛华建设集团的集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策划和投融资策划五位一体的辽源市战略规划,到2030年,辽源市将发展成为占地88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的吉林省中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用地将突破现有二环路的局限,向北、东、东南、西南、西扩展出5个组团,通过交通干线与主城区紧密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仍要求全辽源市只保留魁星楼一个中心标志,似乎不太现实,也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
辽源市被规划为“一轴,一带,一中心,多组团,网络化”的综合城市结构。
一轴:沿城市南北向干道公建主轴,城市公共建筑结合主要交通轴线,串联城市南北交通空间,给人连贯的城市印象。
一带:沿东辽河主景观带,城市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和公共绿化与作为城市象征的主河道结合,通过规划,对建筑高度、用地性质、城市空间和滨水城市天际轮廓线进行控制,东辽河沿岸成为市民休闲聚焦的场所,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风光带。
一中心:以二环内主城区为中心,结合龙首山和现状建成区,通过棚户区改建,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丰富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多组团:通过对现状地形和城市发展方向的整理分析,结合五山四水城市自然格局,向东、东南、西南、西和北部五个方向发展城市组团,合理分配功能,分担城市容量,为辽源市发展成为综合性新型工业城市提供空间基础。
网络化:以环路和放射路连接主城区和各组团,形成城市网络,强化城市可达性和组团与主城区的联系。
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结构的衔接关系是:以南北向公建主轴和东西向东辽河景观带形成的一轴一带,配合内环路、二环路及规划三环路,此三环两轴奠定了本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龙首山、栾家山、黎明山、向阳山、北山和东辽河、梨树河、渭津河、半截河组成的“五山四水”格局为本市的自然空间结构;通过规划手段,结合本市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空间结构,建设成为“山中有城,城中有水,青山环绕、碧水蜿蜒”的生态城市。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如下:
一、近期主要发展二环以里及周边零散用地,挖掘用地潜力,调整用地性质,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二、中期和远期向二环路以外扩展,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
三、城市空间格局为组团式,综合集约发展。
四、用地发展为开放式,有利于拓展。
“五山四水”奠定了辽源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是本市不同于其它北方城市的特色所在,也是规划中应予以保护和发扬的重点,以防止城市无序扩张,破坏城市生态格局。在龙首山、栾家山、黎明山、向阳山、北山均规划自然公园和生态保护区,以突出五山的自然背景。东辽河、半截河、梨树河、渭津河两侧将形成由滨河休闲绿带、滨河公园、滨河步行道、步行桥梁形成的亲水开放空间。
对城市关键区的规划,可遵循如下原则:
一、运用分区控制与眺望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本市城市空间进行规划,通过建筑高度控制来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同时保证土地利用的经济性、集约性。
二、第一个控制区域为视线走廊:
龙山公园的魁星楼为本市空间制高点,也是辽源市的城市标志,必须保证其在城市空间上的重要位置。规划中央商务区位于人民大街西侧,与魁星楼在城市南北主轴两侧形成空间、形式和功能内涵上的三重对比,两者同为本市重要的空间中心。同时,五山四水的自然城市格局刚好汇集于此。因此,我们在规划中以魁星楼和规划中央商务区为眺望对象,以东、东南、西南、西四个新规划组团的中心区和北二环与长春方向高速公路交叉口处立交桥为眺望点(因为北组团以低层工业为主,基本不影响视线),形成眺望一定范围的视线走廊,其长度控制在人肉眼在晴朗天气可看到楼房的10公里距离内,宽度根据各点规划情况而定。此视线走廊内,设定魁星楼塔底以下一定距离(如20米)为建筑控制高度,以此高度与眺望点形成梯形的高度控制区,保证魁星楼与规划中央商务区的空间互补格局,原则上禁止新建建筑超过这一高度。
三、第二个控制区域为景观背景区:
以魁星楼为圆心,半径1500米内的地带。此区域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以上塔底控制高度。
四、第三个控制区域为价值优势I区:
不能视线走廊包括的滨水地带。可根据在城市中的位置、与水体的关系、用地功能、土地价值设定建筑高度。
五、第四个控制区域为价值优势II区:
以魁星楼为圆心,半径3000内,景观背景区不能包括的地带。此区域的建筑高度可局部超过塔底控制高度,但必须采取点式建筑形式,保证城市景观的通透性。
六、第五个控制区域为沉陷区景观控制区:
指沉陷区及周边一定区域内控制建筑高度在多层以下,保留沉陷区与魁星楼和规划中央商务区的的扇形视线空间,作为整个的城市的留白,为沉陷区的综合开发改造及升值留有空间。
这种对空间关键区的控制方法,实际上从侧面保护了“五山四水”的格局,使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得以完美结合,互为背景,共生共荣。也是本次规划在空间控制上的一次尝试与突破。通过以上的规划手段,可在保持辽源现状自身空间特色的同时,达到适应城市未来发展,体现城市现代面貌的目的。
结束语
河谷城市作为一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其空间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是规划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工作乐趣所在。对其空间的探讨研究还有很漫长的道路,我们将有机会规划无数个各具特色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城市空间设计》,梁雪,肖连望 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小城市新区 城市规划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01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城市空间也逐步向外扩张。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城市新区开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带动整个城市功能的提升、疏解、优化。目前,在新城区空间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重视生态环境、开发强度不合理、割裂了城市自身风貌特色等,迫切需要对中小城市新区规划进行提升。
1 城市新区及空间优化相关概念
城市新区:一般而言,新城区主要是随着老城区的逐步扩张和功能置换而在老城区之外拓展的新的发展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区域。新城区大多是为缓解中心城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压力而开发的城市拓展空间,在地域空间上一般位于城乡结合地区,具有明确的发展界限,集聚人口、产业、技术、资金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在社会与经济方面以老城区为依托,但仍然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且具有新型的城市景观。当前,我国出现的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科教园区、居住新城、旅游休闲区等都属于城市新区。
空间优化:所谓优化,即是一种通过加工、修改等使之更完善的过程。中小城市新区规划中的“空间优化”,主要是指通过分析空间扩展过程、影响因素等发展规律,对当前中小城市新区规划中在城市新区功能结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空间管理等可能会影响新区空间形态的方面,在现行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进一步促进新区发展。
我国中小城市新区规划历史还比较短,经验略有不足,结合目前我国新区规划案例,可以发现当前新区空间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盲目模仿大城市,没有对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忽略自身地方特色,造成“千城一面”;新区原有优质资源被过度利用,原有的农田资源、生态环境还有人文资源等被过度利用,以环境换发展现象屡见不鲜;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导致新老城区公交衔接困难,新老城之间的交通出行问题严重;缺乏对新区规划的动态控制,规划方案以“终极蓝图”式的形式呈现制约了城市规划的后续发展;存在着缺乏长远的土地利用控制机制,新区的空间异化现象严重;难以保证与老城区的协同,新旧城难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调发展等。相关人员在中小城市新区规划中应重点注意。
2 中小城市新区规划空间优化策略
2.1 合理确定新区的战略定位
新区发展成功与否与是否能确定合理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要做好战略定位,应综合考虑区域综合分析、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明确新区在区域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所应承载的职能,进而确定新区发展的项目类型。当前,新区发展规划中还存在着某些功能用地的规模确定盲目贪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弱,某些功能用地的过大规模缺乏项目支撑,最终导致空间的异化。因此,中小城市新区在规划发展中应该项目规模预测的科学论证来确定不同功能的用地规模。
2.2 集约布局城市用地
首先,先应现在建立起新区资源、人口、规模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新区的规模,保证新区规模的弹性发展空间。在空间规模确立之后,可采取紧凑型的布局方式,通过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具体来说,在区域层面上,应该强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安排,保证城市网络布局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在新区层面上,应合理提高土地的开发强度,积极引导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确保生产、服务、生活及休息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2.3 凸显中小城市新区的特色风貌
新区风貌趋同是我国新区发展的重要特点,由于片面注重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建设,导致传统的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在新区空间规划中,应注重构建富有特色的新区。首先,在新区的宏观规划上,应该注重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协调,在新区定位上应该在强调自身的特色性和城市功能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其次,应注重保护和塑造城市的自然与人文风貌,尽量避免破坏城市原有自然和人文环境等行为,同时也要保证在新区开发建设过程色资源的公共属性。
2.4 设计畅通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
首先,应该新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拓展。中小城市市民收入水平毕竟还不高,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完善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既是满足大运量的交通通行需要,也是减少其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引导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应重视畅通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当前,有许多城市应用TOD模式,这种模式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布置复合功能的社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先导作用。此外,新区也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建立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其最终目的,提高道路网密度,确保人们出行便利。
2.5 组织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时序
中小城市经济能力弱,城市建设周期长,为了保证新区的长效良好发展,应科学合理地组织符合新区建设时序。科学合理空间发展时序的建立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在满足市场规律的同时遵循诚实空间的发展规律,而且能够保证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的不同特点及时调整。二是在确定时序的时候充分遵循土地市场的运营规律。土地是一种能够对周围地块及地区产生外部特殊效应的商品,外部环境越好的区域,土地价值越高。为此,在新区开发时可以优先建设周边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优先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办法,提高土地的价值,在建设时序上体现先“公共”后“市场”的发展特征。
3 结论
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额日益扩张,城市新区在市内部、外部各种政治制度、经济技术、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得到蓬勃发展。不同中小城市新区的形成动力和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城市新区应该以自身的战略定位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与空间规划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瑾,张勇.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11):27-31.
关键词:空间特色城市设计规划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镇空间的内涵提升是当前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城镇特色空间规划对编制详细设计或建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涉及到空间控制层面的城市设计,起到了两者之间衔接的任务,本文以郑集镇商业街核心地段城市设计中的特色空间塑造为例进行了方法的探索。
1、思路与技术路线
城镇空间特色首先立足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对空间特色资源进行梳理,按照自然景观特色要素和历史人文特色要素两大类进行分类; 其次,对城镇空间特色资源进行评价,对特色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第三,按照特色空间发展政策及上位规划等方面的要求,以城镇空间特色延续与塑造为目标,建构城镇特色空间操作框架;第四,将城镇特色空间操作框架落实到具体的规划方法中,在空间形态、界面控制、开放空间和景观环境中予以体现。
2、空间特色资源分析与评价
郑集镇是徐州西北部重要的中心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商贸活动非常活跃,民俗文化丰富。近年来以特色产业、教育和名人辈出而闻名。
资源类型主要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特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将这些内容分类,按照资源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价,分为濒危特色资源、基本特色资源、优势特色资源和潜质特色资源,充分考虑其独特性、特色性和发展性。具体的空间特色资源评价如表。
表1:自然景观特色要素评价
弱
资源 农副产品资源、矿产资源 资源丰富、潜力较大: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是一个隐蔽式煤田,黏土和铝也有较大的研究开发价值。
强 中强
表2:历史人文特色要素评价——物质文化资源
表4:空间特色构建策略
特色风貌区、轴线、节点 现代教育风貌区、功德碑 综合考虑功能、交通与景观要求,合理构建优化城镇空间景观风貌区;
立足人与环境的关系,对节点活动场所和视觉景观进行整体策划;
地域文化 名人文化、革命传统、教育文化、特色美食 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特色要素,策划安排特征性人文或民俗活动场所,构建空间特色;
通过设置主题公园、文化墙等方式予以展示和弘扬。
4、空间特色塑造的城市设计途径
(1)空间形态
优化主要节点的天际轮廓线,突出重要建筑及街景的纵深层次感。依据人流的聚集度,选取三个主要的观赏视点。 商业街入口部分通过多层与高层建筑群,强化入口门户形象; 核心区以高层形态的统领,强化商业街现代风貌;文化路由点状高层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又一;致富路建筑高度的退台式处理,营造出更为柔和与自然融合的形态;
(2)界面控制
通过硬质界面(如墙体)、软质界面(如行道树、地灯、地墩等)的建设,形成连续的空间界面;控制断面形式与高宽比,使街道界面具有较为人性化的尺度;强化街道上开敞空间之间的串接与联系,以增强整体感与系统性。
(3)开放空间
徐沛路节点形成商业氛围浓重,展示城镇形象的商业广场;致富路节点结合街头绿地形成商业广场。文化路节点通过组织文化集市活动,是更接民的艺术舞台;对功德碑位置进行调整,突出其标志性;文化路公园绿化以紫薇为主题,设置历史文化小品,突出文化氛围。兴郑路节点: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包括话剧以及各种传统民俗表演等;南侧游园作为休闲场所,通过景观载体展现文化氛围。铁西河节点:打造滨水休闲节点,体现出郑集“生态和谐”的特色。
(4)景观环境
树种采用当地树种臭椿、法桐、皂角、槐树等,适地适树,彰显美丽路景。道路铺装局部以产业中代表农作物多变的形态及脉络,演化铺面延伸,铺排以当地农业变迁的形式做变化,在节点设置故事性的的转折处,创造道路的独特性格。街道家具以传统的木雕、黏土制作等工艺制作街道家具。
参考文献
1、周岚,于春. 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与特色塑造策略——江苏城市化转型期的文化追求[J] .中国名城.2011.10
2、张泉,王学锋,陈翀塑造魅力城市的规划探索—江苏省城市空间特色规划解析[J] .建筑学报.2012.01
3、段进. 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J] .规划师.2002.01
关键字:城市规划 空间布局 调整优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和调整,关系到城市各种建设的部署和安排,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前景。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个科学、合理、有预见性的城市规划可以引导城市的建设方向、发展重点和规模,预测并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并对城市建设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对策,提前组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2、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规划。一是当地政府根据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做出规划,主要还是对掌控的土地进行开发和规划,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二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对土地的规划和控制,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然而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和限制,我国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城市规模增长过快,空间规划不合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大中城市的数量、城市人口的规模以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等等都有了迅猛的增长。但由于当时城市规划的限制,城市人口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开始人口密集区域逐渐向城市的郊区扩散。这种放射式的城市形态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市中心人口密度过高,区域功能性低等,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城市中心道路极易出现交通堵塞现象。
这说明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2 城市规模扩大侵占耕地,可用耕地面积锐减
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是以侵占耕地资源来实现的。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在快速发展的十年(1996-2006)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提高了19.38%;但是在十年中城市建设占地增加了351.6万公顷的耕地。这说明,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发展城市,实现城市化,那么城市化水平每提升1%,意味着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40万公顷。持续下去到 2020年,全国耕地会进一步锐减到16.92亿亩,远远少于我国制定的目标1.08亿亩。
同时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耕地的占用问题因区域不同而严重程度不一。我国耕地产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平原地区,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比如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湖北、安徽等优质耕地比较集中的省份。在这些地区内,大中型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向外延伸,小城市、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这些地区耕地被侵占用作建筑开发的面积很大,特别是城市周边的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降低了耕地的质量和产量,甚至有些地区出现土地沙化、海水倒灌等现象,是耕地永久性丧失了耕作价值。
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势在必行,必须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调整并优化城市规划。
2.3 城市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催生着家庭轿车数目的不断增加。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汽车保有量以很快的幅度在增长,其中家庭轿车占了很大的比重,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此外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少,造成了建设速率缓慢的问题;道路等级规划不明确,各车道的功能不清;公共交通利用率低,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等等。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原本存在的交通矛盾、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2.4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不合理,城市功能发挥不全
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降低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为了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着手改变传统的发展规划,呈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的趋势,城市交通布局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内工商业、人动和社会活动的范围,更严重影响了临近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对城市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城市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措施
3.1 规划城市的发展规模,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化已步入加速期,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规划城市的发展模式,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控制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大和蔓延。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耕地空间分布不均。若城市发展继续沿用现行的发展模式,不仅会阻碍城市的长远发展,更会造成大量耕地被侵占,损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郊区和城镇的繁荣。
3.2 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紧凑型城市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发展必须走节约利用土地的紧凑型路线。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限制城市规模的过度扩散,在改建、新建的建筑系统中实行节能减排,在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的同时保证城市的舒适度,力求建设能耗低、环境优、质量高的城市居住环境。
构建紧凑型的城市空间,可以将城市内部的各项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综合,比如将各种服务活动、娱乐休闲活动以及工业活动等统一集合在某一区域内,实现高密度的活动混合。这样可以减少居民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交通出行,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对环境污染,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3.3 限制私人汽车,平衡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
家庭轿车的普及在带给居民便捷、舒适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堵车、空气污染、PM2.5超标、燃油供应紧缺等负面效应,并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发展公共交通,就会使私人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气候环境也会持续恶化。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空气污染加剧,城市交通严重堵塞,燃油价格不断攀升。这时再来调整规划城市交通体系,面临的局面会十分严峻,甚至难以控制。
因此在“汽车时代”里,必须采取政策和措施,鼓励、扶持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打造方便、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公众主动选择公共交通,尽可能避免过多的私人交通,实现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平衡。
3.4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我国的产业结构处在大调整的阶段,由以前第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正在向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空间结构相应的出现了变化。经济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良好转变,对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土地利润最大化,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合理规范城市用地结构,使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和完善。
5、结语
城市发展的长远计划、城市发展的方向都离不来城市规划。在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指引下,城市的发展应综合统筹经济、文化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合理安排城市交通、住宅、商业、工业和娱乐等的空间布局,保证城市的和谐、有序发展。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在城市的科学规划、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的节能减排等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6、参考文献
章圣伦.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J].经济师,2011,03(05).
侯艳玉.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研究[M].山东建筑大学, 2012.
何昌彬.谈对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刘少华.关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问题思考[J]. 知识经济, 2011(07).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现状;城市规划;调节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空间分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适度的居住空间分异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但是过度分异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通过城市规划的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
目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不断产生,并且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豪华居住区:主要是一些高收入阶层,他们并非城市的主体,但是豪华的特征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他们所居住的区域多是城市中最好位置的公寓或别墅。
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从居住条件来看:以上两种居住区划为中高档类型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
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类居住区房屋基本陈旧,设备基本老化,设施基本不全,且人均面积较少、小区环境较差。
低档居住区:多为住房面积小、房屋质量劣、居室采光弱、环境卫生差的旧城区房屋、廉价私房或搭建的棚户、城中村及一些历史民居等。这里主要聚集着低收入阶层、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此类居住区大都缺乏生活配套设施,缺少公共资源,且人口密度较高。
政府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适房等。这类住房大都分布在城市边缘甚至更远的郊区,主要面向居住面积不足一定标准的城市低收入群体。
二、运用规划手段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思路
1、大力发展混合居住空间模式
(1)通过用地功能混合,构建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纽带。规划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基础设施等功能用地的分布及其内部设施的建设质量、级别要尽可能做到等量均质,以用地功能混合为物质基础,将办公、商务、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引入居住区。
(2)通过住宅设计的多样化,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合居住。即: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思路,在相同建设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将房屋户型、面积、功能等进行多样化设计,从而增加住房的选择性,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
(3)根据分异现状,合理确定各区域的混合比例及分期建设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控和引导。不论是对新规划的居住区还是已有的居住区,区域混合比例的设定都要有利于分异现状的调节,区域规划要做到长期短期兼顾。其大体规划思路是:旧区、中心区的改造,要以环境优、质量高的公租房为建设重点,严格控制户型面积和租房者的条件,并定期审核;中心区与城市边缘之间,以建设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为重点;城市边缘、新区则以建设高价商品房为重点,并由这些高价商品房带动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
(4)发展大混居小聚居的居住组合模式,适当缩短各阶层之间的距离。大混居小聚居有两种融合模式:一种是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混合居住;另一种是中间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混合居住。不论哪种模式,其核心思想都是充分利用中间层的粘合与过渡作用,将各阶层有机联系起来,既减少不同阶层间的隔阂,使公共资源分布趋于合理化,又使贫、富两个阶层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其因思想观念、生活模式等过度差异导致的分歧和矛盾。
(5)创造多样化的交往空间,为混合居住的各阶层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沟通平台。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根据不同阶层交往的方式和特点设置多层次、多样化的交往空间,使其对各群体沟通、融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努力提高中低档居住区公共资源的配置水平
通过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状况,提高其卫生健康设施、商业文化设施、交通和教育配套设施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水平,可缩小其与中高档居住区之间的差距,使公共资源的区域性布局更加趋于优化和合理,从而维护弱势群体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正当利益。于是,在城市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规划部门应充分考虑中低档居住区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需求,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对于现有中低档居住区,应考虑以增加和补充公共资源数量、改善和提高已有公共资源质量的方式来改善其居住状况;对于新建的中低档居住区,应在规划阶段伊始,就要注重其空间资源的公正性,做到住宅、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环境景观等要素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最终同步投入使用。
3、积极构建“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
“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是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由于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单中心”圈层式城市结构的弊端,该发展思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吸收和采纳。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研究和实践开展较早,他们依托自身条件,科学地进行规划和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其“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已现雏形,随之而来的积极作用也开始显现。“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有效缓解地价级数差异,平衡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公共资源,使城市用地趋向均质化,从而为实现混合居住、缓解分异状况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多中心”城市结构的规划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
(1)利用区域现有商业、文化等资源优势,通过规划调节,使现有优势不断强化,进而增强该区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使其他资源向该区域靠拢,逐渐形成中心区。其特点是:能够利用现有区域资源优势进行调控和发展,从而缩短建设周期,节约投入资本。
(2)紧扣城市规划政策导向,围绕城市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区域实施规划,逐步建设和完善区域各种环境资源和配套设施,直至发展成为中心区。其特点是:在新开辟的区域进行规划和建设,能够有效减少原有区域条件的制约,使中心区的规划更加从容,建设更加合理。
在进行“多中心”城市结构发展规划时,新建中心区应选择自然环境适宜、基础设施良好且与现有中心区通达性好的区域,与现有中心区距离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距离过远而削弱“多中心”作用的发挥,或因距离太近而导致“多中心”的合并。
三、结语
尽管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且分异程度的加剧也会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在规划工作中,若能以公平价值为导向,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积极的、有效的作为,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消除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状况就一定能够得到缓解,毕竟“和谐”才是我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参考文献
[1]张昱.我国大中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调控与引导[J].中华民居·学术版,2013(5).
关键词:城市 地下空间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046-02
地下空间只有单一的环境特点,缺乏自然空间,缺乏人与自然相互的“对话”机会。由此产生的内部环境与地面空间也各有不同。规划中应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低可视性以及公众文化、心理、活力等因素,给予引导性设计。
1 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象
广义上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是位于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地铁车站、地下商场、娱乐、餐饮等供公众使用或活动的地下空间。由于地下空间是通过“挖”的方式组成相应空间,其内部空间可分为实体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类。实体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较明确,各空间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限,私密性较强。心理空间的特征是空间范围不太明确,私密性较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因此又叫“空间里的空间”。
地下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地下空间利用中,心理方面的问题是最主要的障碍。人们在地下活动时,由于与户外隔绝,地下空间与地面环境只能由有限的洞口联系,造成空气不流通,湿空气难以排除等,人们对地下空间常有一种恐惧心理,当他们进入后,难免会产生压抑感。
为了消除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创造一种具有魅力的内部环境。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处理,人们进入地下后会有一种新奇、舒适感,并与大自然浑如一体,忘掉自己身置地下,从而有效地减轻了人们的地下心理压力。
2 通道系统设计
似乎任何一个空间,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公共意象。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同城市地上公共空间有很多的相似处,城市地上公共空间的很多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地下公共空间中加以发展和应用。美国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凯文・林奇 (KevinLynch)的 1959年写的《城市意象》中的很多理论运用到了今天,在此我们依然应用凯文・林奇的关于城市意象的原理对地下公共空间的形态和其中的景观设计加以分析和阐述。对地下公共空间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也可以归纳为五种元素―通道(Paths)、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和标志物(Land-Marks)。这些元素在地下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很为普遍,它们总是不断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意象中,我们对这些空间形态的定义多数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他们最经常的使用,也最有资格评价地下公共空间。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五要素中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是因为通道是使城市更形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地下公共空间中各功能之间联系的纽带。建于地下的多条供公共使用的步道,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形成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道路由于缺乏周围的自然空间容易给人造成压抑和闭塞感。如果仅仅将长长的走道作为地下建筑水平的联系空间,容易给人一种压力,这种感觉无法让人停留。因此,设计上更应该从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在通道设计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l)由于地下通道环境较单一,行人在通道内作水平运动时,一般人的视线会集中于仰视为30°范围内,在超过30°的仰视部分,虽在视野之内,但已退居为背景地位,所以步行道的景观应以靠近地面的视线为主。(2)从生理因素方面考虑,步行街的长度以500 m以内较为适宜,人在步行街长度距离超过1000 m时更愿意借助交通工具,在环境适宜、优雅的人工气候调节控制的室内步行街中一般可达1500 m。通过铺地材料、色彩、图案,商店性质等差异处理,构成不同的步行空间,使人不断交换印象,减弱长距离感。(3)地下商业街人流主通道宽度要根据人流预测计算出适宜宽度,一般至少6m宽,通道要简洁、明快、方向感强,不要曲折拐弯,不要有袋形走道和死胡同,并确保有两个方向的疏散通道。(4)构建地下走道与地面道路的整体形象,地下通道应尽可能是外部街道的延续,其入口易于识别和进入。尽可能避免过多的转折,减少零散的通道,使建筑中的所有空间都能直接从室内大街或是室内大街相连的中庭空间进入。(5)由于地下建筑较为封闭,设计应充分考虑“犯罪和安全”的问题,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避免空间的死角,保持视线的通畅。把夜间活动集中在那些相对安全的空间中,安排有组织的活动,提高这些空间和通向这里的道路沿线的照明标准,不要让景观设施阻挡光线。
3 边界设计
人在城市空间中获得的直接信息,来自空间的视觉界面、界线和空间中的形体。这些限定空间的界面和界线本身不是空间,但离开他的空间就不能成立。活动往往从边界开始继而向中心展开。边界容纳双倍的信息量,两相邻界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和渗透,处于临界的混同。界面由于围合物质的可塑性不同可分为硬质界面和软质界面。硬质界面是指由砖、石、混凝土等物质构成的界面,软质界面是指由木材、绿化、水体、镜面等物质界面所构成的界面。由硬质界面所构成的,显示永恒、生硬与端庄感的空间为硬质空间,由软质界面所构成的空间是软质空间,具有自然的、活泼的、安全的、温暖的、消遣的感觉。
4 节点空间设计
节点是在空间中使用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它们首先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通道的交叉或汇聚点,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点,由于是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节点是组成城市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道路、街道、广场、码头、车站、建筑物等的出入口、交叉点、标志物或是控制整体空间环境的视觉中心。由于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形态的复杂多样性,且其不同功能空间之间往往没有严格的间隔,而且相互渗透、流动和引申,因而它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有组织的、明确的交通系统和空间结构,有突出的视觉中心,并且有其自身的特色。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l)节点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连接性节点和主题性节点。连接性节点是指在城市中对人们具有强制性的作用的连接点或交通的站点,因为人们到了这些地方必须做出选择。因此,人们到这里会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比平时更清楚地感知周围的环境。正因为如此,连接点处的构成因素所特有的显著取决于它们所处的位置,比如地铁站、地下商业街交叉口、地下交通枢纽。此类节点应通过清晰的空间印象和可识别性利于人们在空间中定向,找路和交往。(2)主题性节点应具有特色,由于人们在地下的方向感很差,应强调其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系。创造有序列的空间,入口一般是鲜明的标志性节点空间,通过入口进入街道,行进至中庭、下沉式广场,体现其连续感。在一点上日本的地下街处理很妙。大阪虹之盯地下街长800 m,在该街内设计了5个休息广场,并以主题进行构思广场内的艺术效果:如:“水之广场、绿的广场、光的广场、晶的广场、爱之广场”,作为地下街可识别性的节点。(3)下沉式广场的大小会因为广场位置和环境各有不同。凯文・林奇建议40英尺(约12 m)是亲切的尺度,围合广场不超过450英尺(约135 m)为宜,下沉式广场面向人行道的边界处理,应使越多的人觉得广场是道路红线范围的拖延,通过绿化、小品的设计的延展,暗示对人们的欢迎。(4)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地下空间中某些消极因素,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天窗、下沉式广场、采光天井等直接引入自然光,尽量创造一种明亮、开放、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创造宜人的环境,促进人们的接触与交流。(5)下沉式广场、厅、中庭设计应注重主题和个性的塑造,通过环境小品,绿化、座椅、电话亭的设置,创造多样化、人性化停留场所。(6)节点空间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视觉和心理上的考虑,也是灾害发生时人群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所以建议每隔50~70 m设置一处中庭或下沉式广场。(7)出入口设计反映“孤立但平等”的思想,对入口、区域的设计标识、场地设施作整体考虑,通过精心的设计,不仅为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同时为所有人使用。
5 区域系统设计
区域是地下公共空间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使用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物。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空间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通道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地下公共空间有关。在区域系统设计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l)不同场所的独特性。有时候地下公共空间会存在一些主题的混淆,同样是商场的购物空间,各部分之间会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都容易模糊地下公共空间的意象,这就需要用独特的景观来强化主题单元的意象。所以设计中应增加各地下场所的差异性和特色,极力避免活动之间的鸿沟,人们有从一个区域去往另一个区域的可能和欲望,各种活动应当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整个区域内。
(2)呈现不同地文化特色。地下空间同地上建筑一样,应当反映出城市文脉与文化特色。一个没有特定文脉的地下公共空间无法给人一个整体的意象。因此,可以通过一些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来加强其文化氛围,突出个性。还可将地域性的文化特色融于区域的设计中使之更为个性化。
(3)区域内边界的特征具有相似性,边界地无序设计,容易使地下公共空间呈现无组织状态,阻碍区域之间的过渡,给人更增添混乱的印象。可通过相似的装饰设计、不同的人工照明设计,增加可识别性。
6 标志物设计
标志物是使用者的外部使用参考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物质元素。似乎存在一种趋势,越是熟悉地下公共空间的人越要依赖于标志物系统作为向导,在先前使用连续性的地方,人们开始欣赏其独特性和特殊性。由于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可能元素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在某些方面具有惟一性,或是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因此,在标志物设计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l)独特性。标志物应有清晰的形式,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更容易被识别,被当作是重要事物。图底对比似乎是最主要的因素,衬托一个元素的背景并不局限于其邻近的周围环境。在另一方面,被访者挑选标志物还可能会因为它在环境中显得非常独特,或是在地下公共空间中显得十分新潮。(2)位置显眼。占据突出的空间位置,在很远处都能够清楚地看到。(3)在标志物附近添加可让人歇坐或倚靠的台阶、凸台或栏杆。感觉体验(可触摸的雕塑所具有的质感、喷泉所具有的声响和感觉)可能带给人一种短暂却愉悦的感觉。
7 标识系统设计
人们在地面空间环境中时,都有一定的方向感和时间感,这也是人们适应大自然而形成的一种生物钟和生物罗盘功能。但在地下空间环境中,这种本能受到较大的削弱,人们这时更要依赖各种符号、文字、图案和地图来辨识自己的方位,但调查表明,目前地下空间各种标识远未能满足需求,因此需加强引导和控制地下空间标识,其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
一种是空间导向系统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上创造一种简洁而稍有变化的空间,对增强地下的方位感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种是方向诱导标识系统的设计,即通过对各种视觉导向标识的设置,帮助人们在地下空间定位定向。它包含符号、图形、文字、地图等等内容,其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标识系统设置位置适当。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设计出来的设施能够合人所用,宜人所感。标识系统应设置在能够看到、预测到的位置以及出现岔路的地方,如出入口、交叉口、楼梯等人流必经之处,通道对面的墙壁上和容易迷路的地方,路标设置高度与人平行;同时,要考虑到当发生火灾产生大量烟雾时,墙上、天花板等高处的标识被烟雾遮住,就需要在主要疏散线路的地面上或低些的墙壁上设置出口标识,这时可以利用地面铺装拼贴出丰富的地面景观,而且铺装通常表现和加强既定地面的场地物性(材料、质感、形状等),或通过地面图案的设计,给顾客以方向感,也起一定的引导作用。(2)信息表达的清晰性。除了设置位置、数量外,其所要表达的信息还必须要做到清晰、准确、全面,让人一目了然,容易判断。在人流密集的交叉口,仅仅依靠二维的地图不能让行人判断去向,立体化的信息指引,便可以令游客较为容易找到他们的去处;标志应醒目亮眼,对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效果,利用独特的图案和颜色标志,突出标识强烈的视觉效果,以有效、快速地吸引人们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标识文字、符号的大小要与人们阅读距离相协调,不仅仅起到标识的作用,而且要求美观,以免造成视觉污染。(3)规范性和国际化。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有外国人使用的可能性,因此所用的标识文字、语言、符号等等,必须采用国家的统一规范、标准及国际惯用的符号;另外,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的路标、指示牌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设计模板,对其外形、色彩、尺寸、字体、制作材料等进行统一的处理,令整个地区的道路指引系统格调统一,井然有序,从而增强信息传达的整体效率。(4)区别性。方向诱导标识必须同其它类型的标识,比如广告、告示、宣传品、商业标志和标识符号区分开来,以免影响到人们方位方向的确定。
参考文献
[1] 郭彦国,仝振兴,任文君.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研究[J].科技资讯,2004(1).
[2] 赵俊玉,陈志龙,姜韦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和管理体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0(2).
[3] 杨延军,姜韦,郭东军.城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理论初探[J].四川建筑,2002(1).
【关键词】城市滨水规划设计;生态问题;滨水区绿地;滨水岸线;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应从景观与生态环境两个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找寻两者之间关联,寻求景观与生态环境共建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两功能兼顾,并与整个城市规划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城市滨水环境的有效利用和适度开发。
1滨水区绿地生态问题的规划探索
滨水区绿地是原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但大部分城市的滨水绿地设计至今大都还是沿用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缺乏对于滨水区自然属性以及生态特殊性的考虑:或过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简化单调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生态环境;或往往忽视地方乡土植被,过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锦式景观效果,引入大量外来物种,影响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统的稳定;或河流湖泊周围甚至水中小岛上,筑建了高大的楼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动植物的生存。基于生态规划原则,滨水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对河流、道路和绿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种对策,尽可能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来。
1.1滨水湿地的保育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肾”之称。
为了保护湿地的自然景观,必须立刻停止对湿地的进一步蚕食。除了保护现有湿地不被破坏而导致萎缩,或设法恢复已被破坏的湿地,或设法培育新的湿地。对于各种自然湿地,可根据其所处区域不同采用不同方式。如一部分作为完全湿地保护区予以保留,并对与之相关的系统作出安排,如控制上游水土流失,限制建设等。一部分可以作为湿地景区,以自然湿地为基础,辅以人工湿地,空间布局按湿地生态功能的流程进行组织,构成一个效率更高的蓄水系统和净水系统,把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结合起来,创造反映湿地特色的景观。总之,滨水湿地的保育,在规划时,应与河流的改造同步进行。
1.2保护自然植被
河流的自然植被从上游到下游有多种变化,河堤内外、高河滩、水边的低洼湿地和流水区域等环境不同,其中生长的植物类别和生态也不同。与局部地形相对应生长着生态条件不同的各类植物,有木本植物、水边多年生水生植物,堤防上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和两年生草本植物,以及与这些植物群体相对应地衍生出的动物群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使河水流量减少、水位降低。由于河流周围土地被大量作为住宅用地,污水排放量加大以及城区的发展对河流进行治理,都对自然植被产生很大影响。随着被称为归化植物的外地区植物的引进,归化动物也带了进来,这就使植物群体的构成和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要保证滨水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首先就要保证河流原有的自然植被不受破坏。植物的生态功能的发挥需要其“活在”场地,而不是“留在”场地。要保护原有的自然植被,必须在规划中切实保护植物生存的环境。如规划中要避免对原有植物附近的地形做太大改变;在树木的滴水线范围内地形调整的幅度不宜超过15cm;在树木下设置休息设施或活动设施应尽量减轻基础的压力以降低对树木生存的影响;不考虑在树冠下铺装地面等。
1.3优先培育当地原生植物
光、温、水、土壤、地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当地原生植物对这些因子的利用保持着充分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原生种群的树木与引进的树木相比,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系统的循环中,对于那些直接依赖它们生存的小动物来说,会有更多机会获得食物。我们应该珍惜原生的树木。如果要引进外来的植物,一定先要考虑这种植物对规划方案是否是必不可少的,是否与周围景观相融合,要尽可能以接近自然的状态进行植物种植。规划时应首先对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滨水地区实际条件进行植物群落设计。多采用群落式种植方法,以本地植被为主,构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形成绿化生态网络,以保证多种生态进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提高,增进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2滨水岸线工程生态问题的规划分析
许多城市滨水区域以防洪为目的的对水岸的截弯取直、加深河槽、混凝土加固、筑高坝等措施,产生了诸如洪水流量、流速以及泥沙量增加,洪水压力转嫁到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调节功能减弱;破坏了河岸生物的生存环境;
弱化了水环流过程等生态问题。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如扬州古运河,原来河道两岸采用浆砌毛石驳岸和花岗岩栏杆围合。使古运河水道变成仅有简单功利价值的防洪、运输通道。这种简单生硬的处理限制了贯穿的水系在城市空间中所应有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净化作用,对于形成丰富而多样的城市滨河景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缺陷。
2.1恢复河道自然景观创造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河漫滩、河湾和自然湿地等自然地貌,可以通过截流和下渗等形式发挥蓄水功能,既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减少,也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稳定平衡河水流量,减弱洪水的冲力,保证了河床的稳定,也减少了下游的洪峰流量。同时,通过土壤和植被渗透过滤,也改善了水质。而且,类似河岸和河底的浸蚀、冲刷和淤积,为新的物种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水面忽宽忽窄的河流,其贮水和游水功能强,可使洪水峰值流量减少,延迟洪水产生,收到理想的治水效果。构造多变的河流能使水质净化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将河流改造成水渠一样,形状雷同单调,水的流动形态也不会变化,环境条件十分单纯,只能形成贫乏而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在河流里构筑浅滩和深潭,河底尽量不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尽量避免僵硬笔直的形态,让河岸线忽宽忽窄地不规律变化,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岸坡或陡峭或舒缓,呈现构造上的多样性时,才会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此外,在处理与防洪有关的各种问题时,要避免用加高防洪堤等对生态造成永久破坏的手段。
2.2形成缓冲带,保留富有多样性的水岸边界
调查结果显示,鸟类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50~110m左右的距离,人与鸟类筑巢地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0 m左右。水边的鸟类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果在邻近自然保护的区域设置可供众多人聚集的设施和场所,则会对那里的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好设置缓冲地带,将一定范围的区域设定为保护区域,避免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并确保人与生物(鸟类)应保持的距离。缓冲带的位置、形状、大小取决于规划者对保护程度的认可。通常,滨水缓冲带是以一定宽度的由林、草或湿地植物覆盖的带状区域。研究显示,当缓冲带大于20 m时,可以达到水质保护的目标;河流植被宽度30 m以上时,可有效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提供、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过滤污染物;当缓冲带大于60 m时,可以达到降噪的目标;当缓冲带大于50 m时,可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例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内,除规划有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外,还有一条50 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5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这个缓冲带的规划成为西溪湿地保护的有力屏障。
2.3保留可渗透的土地,不扩大非渗透地域
对于滨水岸线周边的土地,人们为了整洁或是为了便于活动等因素,往往采用铺装等手段,不断地去加固、捣实土地,最后土地被密封起来,雨水无法渗入地下。这些无法渗入地下的雨水,或是在路面形成内涝,或是通过边沟猛然间汇入城市内河,再汇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酿成洪灾。因此,滨水岸线的规划处理,除了对岸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形态,岸边还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可渗透的土地,以保证滨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规划中,除尽可能减少铺装面积外,在必须铺装的区域应考虑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选择可渗透的材料和构造。如对频繁使用的车行道,选择多孔混凝土或多孔沥青;停车场和活动频繁的广场可采用渗水型地砖;步行道则可选用疏松的粒料、木板或渗水性较好的石材。
3滨水区建设的生态规划设计
3.1应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现状
滨水区建设规模越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就越深。亲水设施建设的周边地区是人工风景与自然风景的衔接之处。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地形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系的改变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在保护现状地形和植物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亲水设施整顿和建设。对自然的改变应停留在最小限度,即使已改变的场合,也要以其他形式进行修补,让自然复原,甚至要设法创造自然。特别是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场合,不允许开展将会使自然环境发生较大改观的设施依存型活动。例如:摩托车越野赛之类的活动会造成扬尘、噪声及表土荒废等不良的影响。活动场地的整顿和建设在使局部地形平坦化的同时,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而应更多采用自然观赏型活动、身边自然接触型活动等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亲水设施建设。
3.2滨水区规划与开发应留有足够的宽度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载体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亦不同。由于比热不同,水体温度升降速率慢于陆地,从而在水体和陆地上方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滨水区特有的“水陆风”。水陆风减缓了陆地温度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作用。此外,自然状态下的滨水区具有调节温湿度、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因地形、气压及阳光作用,更有可能形成如风霜、雨雪、雾霭等滨水区特有的气候现象。有的滨水区建筑密度及层数过高,阻挡了水陆风向城市纵深方向延伸,减弱了城市与水体之间的空气自然交换,不利于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缓解;因此,滨水区建设,应预留由滨水绿地系统构成的一定宽度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连续带状的开放空间可以成为水陆风的天然通道和过滤器,改变城市局部气候。从景观形象角度分析,城市中的滨水地带,带状空间是自然的、生态的,可以驻足停留欣赏的。尤其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因素会更加偏爱。一条河作为城市形象带来的作用绝不亚于一条大道。从这个角度考虑,滨水地带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留有足够的宽度,必要时甚至应该人为拓宽。保证自然有足够的量,就要使滨水带有足够的宽度,并把它变成绿地、湿地等生态环境。只有留有足够的宽度,才能为保证滨水生态环境的连续性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