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传播的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趣味性对两者均有促进作用,临场感仅对口碑行为有促进作用,但信息性对二者均起抑制作用;不管对应的产品卷入度如何,临场感的影响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信息性对评论的抑制作用随卷入度的增强而增强。
关键词:口碑;SNS;使用与满足理论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103-04
The Influence of Brand Posts’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n Wordofmouth in SNS
SHEN Lu1ab, ZHUANG Guijun1ab, SHU Man1a, TENG Wenbo2
(1a. School of Management; b. The Key Lab for Process Control and Efficiency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2.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3)
Abstract:
With companyinitiated WOM in SNS as a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ores the antecedents of WOM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By running a regression analysis on questionnaires, it is found that entertainment can promote both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and telepresence can only promote generation, but informativeness will suppress both of them; however the product involvement i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fluential of telepresence, but the suppression effect of informativeness will be enhanced with the involvement increases.
Key words: wordofmouth; SNS; 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引言
口碑指消费者中传播的有关产品、品牌、企业等的非正式沟通信息[1]。分为内生口碑和外生口碑两种,前者由消费者自发传播,常与消费体验直接相关;后者则是受特定的企业行为或活动刺激后传播,不管哪种形式的口碑,均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
如今,SNS(Social Network Site,即为人们提供在线个人空间并与他人分享的网站)已成为口碑传播的理想平台
,因为它既有较强的临场感,能吸引消费者交换信息及观点;又有依托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网状用户结构,能更可靠、广泛地传播信息[3]。众多企业已开始在SNS中通过“活动+奖励+评论+转发”发起口碑传播[4]。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营销费用,致使全球SNS营销费用约达43亿美元/年[5]。那么除了奖励,还有哪些方式能吸引消费者参与口碑传播活动呢?
虽然传统口碑研究对此有丰富的研究结论,但当运用于解释SNS的口碑传播时仍有不足。首先,已有研究常限于探讨消费者之间自发传播的内生口碑,将其视作消费体验的结果[6]。许多在SNS中评论或转发品牌帖子(即传播外生口碑)的消费者并没有直接的消费体验,其口碑传播行为只是对接收企业信息的刺激反应,因此品牌帖子本身的信息特征可能才是导致传播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7,8]。其次,已有研究常着眼于讨论消费者的口碑行为,忽略了口碑再传播行为,但后者因其便利性和所能产生的涟漪效应已成为SNS中口碑传播最重要的行为维度[3,8]。由于口碑再传播者首先是信息接受者,受信息特征影响后才作出再传播决策,因而信息特征对其再传播行为也应该有影响。
本文聚焦于SNS中企业与消费者互动情境下生成的外生口碑,通过转换研究视角、细分口碑传播行为维度,比较品牌帖子的信息特征对消费者口碑行为(即评论)和再传播行为(即转发)的不同影响;探究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信息特征对两种行为的影响是否相同。
1文献回顾
1.1基于 SNS的口碑研究回顾
尽管利用SNS发起口碑传播已很普遍,但关于它的研究仍有限[3],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概念性地描述SNS中口碑的内容类型、传播过程、管理意义,或据SNS特点重新界定相关变量的含义及维度[9]。其次,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比较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或上网行为的消费者在SNS口碑传播上的行为差异[10]。再次,比较SNS口碑与传统口碑的传播效应差异[11]。最后,探究消费者在SNS中传播口碑的动机和影响因素,主要基于SNS的社交特点考虑,如社会网络结构、第三方效应、关系强度、人际影响等因素[3]。可见,关于SNS口碑传播前因的研究,仍着眼于消费者之间的内生口碑,较少探讨企业与消费者互动中产生的外生口碑;同时,重点探讨社会影响型因素的作用,但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不多。
1.2口碑传播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对口碑传播动机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是长期以来的焦点,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企业―消费者关系因素。这是讨论得最多的因素,包括关系强度、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等变量都已获得大量实证证据[1]。第二,企业或产品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当产品创新性、趣味性、卷入度越高或私密性越低时,消费者越倾向于传播口碑[12]。研究还发现,企业的形象、广告强度、销售队伍投入、经济激励方式等也有影响[13]。第三,消费者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特质、情绪和认知因素的影响[14]。第四,社会影响因素。当消费者意图追求社会认同、提高自我价值、进行社会互动时,他们倾向于传播口碑[15]。第五,信息类型或特征。这一视角的研究并不多,据掌握的文献,目前仅有3篇实证研究[8,16,17]。黄敏学等认为,之所以对此探讨不足是因为传统口碑研究普遍忽略了口碑再传播现象,因此他们倡导在网络环境下应更加重视信息特征对口碑传播,尤其是再传播行为的影响[7]。
2研究假设
本文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研究模型。该理论把信息提供看作是需求满足的函数,认为个体受特定需求驱动才有选择地将自己暴露在相关内容下[18]。它最重要、稳健的构念包括趣味性、信息性、干扰性、可靠性[19]。当运用于网络环境时,临场感作为反映网络媒介特点的重要变量也被纳入其中。考虑到SNS中的品牌帖子是得到用户“允许”才推送的“官方”信息(即惟有关注企业主页的消费者才会收到),本文并未将可靠性和干扰性纳入研究框架(图1)。
2.1临场感
高临场感的信息会让受众产生与人面对面交谈的感觉,觉得在与一个想了解自己、懂自己的人互动[20]。如汽车品牌的帖子以人性化的语气温馨提醒该如何在恶劣天气里养护汽车,会让人觉得是在与关心自己的好友聊天,表现出更强的临场感。广告学和技术采纳研究表明,临场感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意向有积极影响。较强的临场感能使消费者产生被企业重视和尊重的感觉,由此形成较强的品牌信念。由于口碑传播行为常被认为是关系营销的结果[1],所以当消费者有较强的品牌信念时,他们可能更愿意以评论、转发品牌帖子的形式展露其品牌偏好。
假设H1:SNS中品牌帖子的临场感越强,越能吸引消费者转发(H1a);也越能吸引消费者评论(H1b)
2.2趣味性
趣味性强的信息是指令人觉得有趣、兴奋、享受的信息。从需求满足角度看,不少消费者使用SNS是为了获得情感或享乐价值。富有趣味性的话语本身能满足消费者企图避世、消遣、审美享受和情绪释放的需求[18]。出于互惠和回报的角度[19],消费者会更愿意参与企业发起的口碑传播。从情感转移机制看,当品牌帖子的内容很有趣、温情、诙谐时,它极有可能唤起消费者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能产生认知的灵活性,此时,消费者更能勾画出事物间的联系,倾向于将事物看得更富有意义,并容易产生一种该品牌为他存在的感觉[21]。当品牌被认为更富有意义且与己相关时,消费者会形成较强的品牌信念,进而更愿意以转发、评论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品牌的喜爱。
假设H2:SNS品牌帖子的趣味性越强,越能吸引消费者转发(H2a);也越能吸引消费者评论(H2b)
2.3信息性
信息性是指提供信息的丰富性和有用性程度[19]。首先,信息搜寻是驱使消费者在SNS中关注品牌主页的主要原因之一[5],提供丰富、有用信息的品牌帖子能满足这种理性需求[21]。其次,品牌帖子的信息充分时,能防止消费者产生被骚扰的感觉,且能让消费者觉得这些内容正是针对他们的[19],进而使消费者更高程度地卷入到与企业的互动(即评论、转发)中。再次,当信息量很充分时,能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属性和品牌质量的评价,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品牌信念[21],进而提高参与口碑传播的可能性。
假设H3:SNS中品牌帖子的信息性越强,越能吸引消费者转发(H3a);也越能吸引消费者评论(H3b)
2.4产品卷入度的调节效应
卷入度即个体在某一特定情境中感知到的某一事物对其个人的重要程度,是从动机的角度解释个体信息处理过程差异的重要变量。据加工可能性模型,当个体信息处理动机和能力都高时倾向于采用中枢路径,而处理动机与卷入度正相关。因此,对于高卷入产品,消费者会采用中枢路径处理品牌帖子的信息,倾向于通过显性呈现的内容来获取有说服力的内容,因此对信息性的要求较高。但对于低卷入度产品,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知识的需求较低,他们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处理帖子信息,会更加注意信息的表现形式,即对信息性的要求较低、对临场感的要求较高。
但品牌帖子的趣味性对口碑传播行为的影响不会因产品卷入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消费者使用SNS的主要目的是社会互动和消遣娱乐,趣味性具有普遍吸引力[10];同时因为广告学的研究发现,无论产品类型如何,趣味性对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积极影响鲜有显著差异[22]。
假设H4:产品卷入度越高,品牌帖子的临场感对转发的促进越小(H4a);对评论的促进也越小(H4b)
假设H5:产品卷入度越高,品牌帖子的信息性对转发的促进越强(H5a);对评论的促进也越强(H5b)
3研究设计
在中、美、泰三国发起问卷调研。首先要求被试者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品牌,并且在过去的30天里,可以常常在该社交网站中收到他推送的帖子”。之后,被试者用自报告方式评价该品牌帖子的平均临场感、信息性、趣味性,并回答是否常常转发、评论该品牌的帖子。其中,自变量的测量分别参考了Ducoffe[18]和Wu[20]的量表。
共收回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11份。其中男性占592%,女性占408%;本科及以下学历占814%,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86%;注册期限低于1年的占238%,1~3年占354%,3年以上占408%;中国占428%,美国占228%,泰国占344%。
根据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有题项的标准化负荷系数均大于05,α系数均大于06,平均提取方差(AVE)的均方根均大于变量间两两相关系数,X2/df∈(2, 3),CFI和NNFI均大于09,RMSEA小于008,说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
4研究结果
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研究假设(表1)。由模型1知,临场感对消费者是否转发品牌帖子没有显著影响,信息性起抑制作用,趣味性起促进作用。即H1a、H3a被拒绝,H2a得到支持。由模型3知,临场感、趣味性能促进消费者评论品牌帖子,但信息性仍起抑制作用。即H1b、H2b得到支持,H3b被拒绝。为检验H4、H5,将交互项纳入回归方程。模型2的交互项不显著,即H4a、H5a被拒绝。模型4中,“卷入度×临场感”系数不显著,即H4b被拒绝;但“卷入度×信息性”系数显著且为负,说明对高卷入产品信息性评论行为的抑制作用增强。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首先,品牌帖子的信息特征对消费者的口碑行为(即评论)和再传播行为(即转发)有不同影响:趣味性对两者均有促进作用、信息性对两者均有抑制效果、临场感虽能促进评论却对转发无显著影响。信息性的影响与研究假设相反,可能原因有:第一,产品或品牌信息得越直白,企业做广告的意图越明显,受众的抗拒心理也越强,对其行为意向的负向影响也越强[23]。第二,由于企业常在SNS中粉饰或避而不谈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消费者可能对帖子内容心存疑虑,据广告学研究结论,当消费者对广告内容心存怀疑时,他们对信息性强的广告持消极态度,且其消极反馈随信息性的增强而增强[24]。
其次,对于不同卷入度产品的生产商,其品牌帖子的信息特征对转发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对评论的影响却略有不同,信息性对评论的抑制作用随产品卷入度增强而增强。可能的解释是:理性诉求方式虽适于宣传高卷入产品,但前提是消费者个人卷入度也高[25]。然而,处于有趣的环境时,人们的内部唤醒程度或注意水平较低,其信息处理能力下降。因此,即便消费者对高卷入度产品的信息处理动机较高,但受限于SNS情境下的信息处理能力容易面临信息处理需求超负荷,因而更不愿耗费认知资源作评论,而较简单的转发行为则不受显著影响。
52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理论意义。首先,不同于已有研究将口碑传播视作消费体验的结果,本文转换研究视角,将其视作信息处理的结果,探讨品牌帖子的信息特征对它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即便没有切身的消费体验和奖励,SNS用户也可能受企业营销沟通的内容表现形式刺激而参与口碑传播,这为激励策略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其次,细分口碑行为和再传播行为两个维度,发现信息特征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同,这既补充了对口碑再传播行为前因的认识,又提醒了不同的口碑传播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未来研究不能等同视之。再次,本文弥补当前对SNS中消费者与企业互动情境下生成的外生口碑探讨不足的缺陷。
实践意义。企业要意识到“活动+奖励+转发+评论”不是唯一有效的激励方式。企业可通过临场感和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吸引消费者评论和转发。无论是试图吸引消费者评论以加强品牌帖子说服力,还是鼓励消费者转发以扩大企业营销沟通的范围,企业都不应该过于直白的产品信息,最好能善用修饰,以诙谐幽默、时尚俏皮的语句和故事来包装产品或品牌信息,用趣味性来削减信息性的抑制作用。这对于高卷入度产品的生产商尤其重要。另外,当企业试图吸引消费者评论时,还应避免官方、生硬的语气,而应表现得热情、专业,让消费者产生面对面交谈的临场感。
研究缺陷。本文在回归分析研究中的R2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特征的影响较弱,反而启示我们信息特征影响力的发挥或许存在边界条件,值得继续研究。其次,对于消费者评论行为,并未区分“正面评论”或“负面评论”。信息内容特征对这两种评论行为或许有不一样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注意区分。
参考文献:
[1]Matos, Rossi.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s in Market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Antecedents and Moderators[J]. Journal of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2008, 36(4): 578-596.
[2]Godes, Mayzlin. Firm-Created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Evidence from a Field Test[J]. Marketing Science, 2009, 28(4): 721-739.
[3]Chu Kim. 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Engagement in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11, 30(1): 47-75.
[4]谢耘耕,万旋傲,于鹏亮. 2011年中国企业微博报告[J].新闻界,2012,8:55-63.
[5]Vries, Gensler, Leeflang. Popularity of Brand Posts on Brand Fan P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12, 26(2): 83-91.
[6]Aleandrov, Lilly, Baakus. The Effects of Social and Self- Motives on the Intentions to Sh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d of Mouth[J]. Journal of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2013, 41: 531-546.
[7]黄敏学,王峰,谢亭亭.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初探[J].管理学报,2010,7(40/1):138-146.
[8]唐雪梅,赖胜强,朱敏.网络口碑信息特征对受众再传播意愿影响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4):133-137.
[9]Kozinets, Valck, Wojnicki, Wilner S. Networked Narratives: Understanding Word-of-Mouth Marketing in Online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0, 74: 71-89.
[10]Riegner. Word of Mouth on the Web: The Impact of Web 2.0 on Consumer Purchase Decisions[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07, 47(4): 436-447.
[11]Trusov, Bucklin, Pauwels. Effects of Word-of-Mouth Versus Traditional Marketing: Findings from an Internet Social Networking Site[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9, 73: 90-102.
[12]Berger, Schwartz. What Drives Immediate and Ongoing Word of Mouth[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11, 48(5): 869-880.
[13]毕振力,袁登华. 购后行为的维度与差异:基于不同消费情境的研究[J]. 软科学,2011(8):139-144.
[14]Mowen, Park, Zablah. Toward a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with Application to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60(6): 590-596.
[15]姜凌,周庭锐,王成璋. 奢侈品牌购买价值下消费者忠诚研究[J]. 软科学,2009(10):50-54.
[16]张,朱庆华. 信息类型和信息交流情境视角下电子口碑交流有效性要素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94):13-20.
[17]Mazzarol, Sweeney, Soutar. Conceptualizing Word-of-mouth Activity, Triggers and Condi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7, 41(11/12): 1475-1494.
[18]Ducoffe. Advertising Value and Advertising on the Web[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6, 36(5): 21-35.
[19]Liu, Sinkovics, Pezderka, Haghirian. 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Perceptions toward Mobile Advertising-A Comparison between Japan and Austria[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12, 26(1): 21-32.
[20]Wu.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Interactivity in the Effect of Actual Interactivity on Attitude toward the Website[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2005, 5(2): 29-39.
[21]Yoo, MacInnis. The Brand Attitude Formation Process of Emo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ad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10): 1397-1406.
[22]Mazaheri, Richard, Laroche.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 A Comparison of Search, Experience, and Credence Services[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2008, 26(7): 535-550.
[23]Chan, Jiang, Tan. Understanding Online Interruption-Based Advertising: Impacts of Exposure Timing, Advertising Intent and Brand Image[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0, 57(3): 365-379.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 微博理论 信息传播模式
1 概述
近年来,微博客作为WEB2.0的核心应用之一,其对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也无疑是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考察微博客的信息传播特点,了解决定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微博客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有助于合理利用微博平台,使微博平台高效运转,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文献中少有专门针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的,特别是微博客信息传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大多数文献都是以SNS网络结构为对象提出信息传播的路径模型,再以微博为例来分析和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然后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2 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2.1 微博客信息沟通平台特点
微博沟通的平台是微博迅速流行的基础性条件。从微博服务平台的角度对微博进行分类,早期微博一般是由独立运营的服务提供商和门户网站推出,如欧美市场的专业性微博Twitter,国内微博则是门户网站占据主导地位,微博迅速流行后,各个网站都推出了微博。Riemer K和Richter A指出公司微博的使用主要是提供新信息和协调内部成员关系,个人微博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1]。国内微博客网站都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李燕萍比较了新浪和腾讯微博网站的基本功能、娱乐功能等,认为两大微博网站的界面整洁、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且两大网站的微博的信息沟通与网站自身的特点有关,人们在腾讯微博交流的多是情感、人生价值观,而在新浪微博人们更多的是对热点话题、娱乐八卦发表评论[2]。此外,微博客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微博客的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阻碍了信息沟通的有效程度,垃圾信息的增长,将人们淹没在信息的中。梅泽勇和高舒认为微博的虚假信息使得微博沦为谣言的阵地,需不断提高微博网站的监测和过滤技术[3]。
2.2 微博信息内容特点
微博的与众不同在于一个“微”字,在140字数的限制内或者附带图片以精简的风格展示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实现即时的信息分享。微博的即时性表明信息均是正在发生的。微博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微博信息可以在任意地点分享,不为地域网络所局限,可以使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处于微博客构建的社交网络中。微博实现了朋友间实时动态信息的共享。比较微博和其他媒体,可将微博定义为:一种博客形式的广播媒体。网络安全公司Purewire的调查报告显示,发表大量信息的用户占微博总体用户数量的20%,表明多数用户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非信息的产生者。因而,当今微博客更多的表现为从个体到群体的传播媒介,微博信息的即时广播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2.3 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特点
微博社会网络关系特点是研究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出发点与核心,微博信息的传播即是通过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播。微博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称为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指微博用户、他的关注对象和他的粉丝。微博信息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传播和扩散。王晓光、袁毅和滕思琪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的结构特点[4]。他们还研究了新浪微博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分析了微博社区内信息传播的特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发现腾讯微博社区的网络关系具有小世界特征。一个关系网络是由多个节点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的集合,处于每个节点的用户在节点中信息,因此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由以上观点,可以将微博社会网络分为微博用户自身的社会网络(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用户有关的节点网络(关注对象和粉丝)。按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任何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某个路径,通过节点之间的路径关系将节点之间的关系划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2.4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特点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指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或模型问题,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描述了信息传播的方向与方式。现有文献认为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是裂变式传播和聚合式传播的结合。裂变模式是一条微博信息通过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对多的传播(1-N-N),聚合式传播是在微博网站的热帖、热词的排名中形成聚焦模式。谷岩认为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是在嵌套交错的关系网络中以多个维度传播,以病毒方式裂变扩散。以微博为例,SNS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多种,如“中心式”传播、“关键点传播”、“链式传播”、“蒲公英”式传播、“综合式”传播,微博信息的实际传播路径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且各个传播模式会发生动态转换。
3 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
①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图1描述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该模式提出了信息传播的5个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揭示了信息传播的普遍规律。
■
但该模式也存在缺陷。郭庆光指出:“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或者说,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没有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②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图2描述了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该模式提出信息传播涉及的6个要素: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噪音。相比5W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这一要素。
■
图2 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与5W模式类似,该模式仅关注信息传播的单向过程,而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作用。
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的基础上,德弗勒提出了一个传播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有双向互动性;勾勒出反馈的环路,在模式中融入了反馈机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信息、传播和反馈整个过程都有影响。
■
图3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把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的系统,却忽略了系统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④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图4描述了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认为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该模式阐释了“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这样一种基本模式;涉及三种关系:传播者与信息的关系,传播者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
■
图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3.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不少学者以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进行过有益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例如,邵培仁的“阳光模式”;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每个传播主体都具有双重身份:传播者C和接受者R。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传播主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工具或应用来参与到与他人的信息交互中。
谢新洲提出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涉及的要素有传播者、信息、网络媒体(媒介)、受众以及反馈。其中网络媒体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多种技术或应用,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4 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 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演化动力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
现有文献关于微博用户关系网络和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分割开来的,尤其是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集中在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区分了节点的“强关系”和节点的“弱关系”,“强关系”与“弱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路径。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从微博用户关系和行为规律的角度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由于每个微博用户都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挖掘核心用户和普通用户的行为特征,从他们之间的转发、评论等互动机制中发现信息的扩散流动路径与动态趋势已逐渐成为微博信息传播研究的热点。
4.2 微博信息的价值含量影响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研究
微博信息的价值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微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广义上的微博信息价值可定义为信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由于微博信息的简短、琐碎使得微博信息呈“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的质量和价值无法保证,在大量信息涌入时,微博信息的传播具有深刻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微博信息的研究多数为微博热点话题和微博关系网络有影响力节点的挖掘研究,少有文献对微博信息价值如何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强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3 微博网络社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信息传播模型、交流模式的实证研究
微博社区实际上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关于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大多是从微博的商业应用展开的。微博社区的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和交流模式的实证分析将是未来舆情监控与信息安全的关注重点。根据现有文献对微博社区的分类,微博社区主要有单一、主题和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群三种,按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区的定义与特点,它被认为是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的社区模式,但以上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依据,很多关于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文献都停留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实际上现有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深入扩展,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复杂网络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小的网络社区构成,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都具有的普遍特性,微博社区是微博社会关系复杂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社区结构发现的文献提出了大量的算法,而基于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或者基于微博社区定义分类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实证研究还并未展开。
5 结论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空间与沟通模式。微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正在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每一位社会行动者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并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微博环境下的信息沟通研究大都是以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整体上看,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国内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当前微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性研究还需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Riemer K,Richter A.Tweet inside Microblogging in a Corporate Context 23rd Bled eConference eTrust:Implication for the individual,Enterprises and Society June 20-23,2010; Bled,Slovenia,2010.
[2]李燕萍.微博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3):77-83.
[3]梅泽勇,高舒.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2-4.
[4]王晓光,袁毅,滕思琪.微博社区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2):39-43.
关键词:酒店行业;节能信息;传播
当今社会的经济增长点就是节能项目,但是我国企业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节能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节能信息传播障碍。针对建筑节能,酒店业属于重要的经济部门,酒店不仅是耗能大户,也是节能的关键。节能信息传播补偿和信息传播内容欠佳是酒店推广节能的重要阻碍因素。这就需要加强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以此为基础,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
一、概述节能信息传播
当前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节能信息的开发和传播,并且实施各种节能信息项目,精心开发面向市场的节能信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德国在节能信息引导方面具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一方面利用社会服务机构可以收集很多节能信息,此外还可以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大力宣传有关节能减排的各种政策,同时还利用各种手段开发节能市场,满足节能信息需求。针对信息传播机构,对比我国和国外的情况,我国当前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节能信息机构,在节能信息的传播方面发挥一定的优势,但是针对信息传播对象、信息质量、信息载体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传播信息的节能刺激和驱动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节能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节能信息传播者
人们的生活都和信息传播具有密切的关系,信息在传播研究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播属于一个循环不止的过程,也出现了环形模式。传播属于社会内部的粘聚力,并没有明确的模式和规律。节能信息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要发起者,信息传播者对于传播活动起到决定作用,并且节能信息的采集和筛选加工以及传递等都起到主导作用。传播者的角色和类型不同,其承担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此外对于传播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划分传播者。节能信息传播者需要具备权威性,具备权威的节能信息传播者,可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信息传播者还要具备可信性,要想获得受众的信任,不能捏造事实,也不能传播虚假信息。节能信息传播者在实际传播过程中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控制性,但是传播者不能支配节能信息,要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明确受众的信息需求。节能产业需要节能信息传播者掌握行业的最新信息动态,节能信息也可以将企业节能的发展趋势和特性体现出来。
(二)节能信息传播媒介
节能信息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播媒介属于节能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传播节能信息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节能信息传播者针对目标受众,实施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利用哪种媒介实施信息传播可以获得最大化的节能信息传播效果。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其媒介达到特点是不同的,因此获得信息传播效果也是不同的。
(三)节能信息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在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属于核心因素,传播内容对于传播者和受众发挥着驱动作用,有利于传播更好的发展。节能信息的真实性越高,那么对于受众就会产生一定的说服性。节能信息和目标受众需求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提高受众的卷入度,可以更好的诱导受众态度。
(四)节能信息传播受众
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就是受众,本文的节能信息的传播对象就是酒店行业。酒店在传播过程中属于一个环节,在节能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酒店属于节能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实施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主要是为了提高酒店的节能意识,此外还可以提高信息传播产品的实际消费能力。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它也是节能产品当中消费能力比较高的行业。要想提高节能信息的传播效果,需要重视信息的表述形式和传播媒介选择以及信息内容,使信息的注意率和受众到达率不断提高。酒店受众可以反馈节能信息传播效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双向沟通的方式,通过合作互动接收信息,最后获得积极的反馈。通过受众的反馈可以了解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效果,通过酒店受众可以显示出节能信息传播的效果。
三、节能信息的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可以做到实时更新,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且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传播效果也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数据库比较大,存储海量的信息没有容量限制,通过各种信息内容表达和传播方式,使信息的媒介达到率不断增强。再加上互联网的实时交互特性,可以实现双方的平等交流,这就说明利用网络媒介使信息传播的渠道得到拓宽,使信息交流方式不断得到开拓。针对传播媒介,当前酒店受众对于信息平台网站的信任度仍旧比较低,通过互联网媒介,可以获得最高频次的信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企业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网络。当前网路媒介的信息接触强度最高,但是在获取节能信息的过程中,酒店受众的网络运用度和利用度比较差,这就说明网络媒介并没有将节能信息传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当前节能信息平台网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酒店对于节能信息的需求。信息平台要想获得良好的搜索效果,就要迅速的到达目标受众,并且可以提高受众搜索的几率,并且使信息平台网站可以获得恰当的关键词。网站的关键词比较重要,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关键词,那么就无法有效的推广网站。当前酒店的节能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信息平台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当今酒店用户的实际需求。当今社会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信息资源也逐渐增大。网络节能信息的内容资源属于节能信息平台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的现状可以明确,酒店用户群体提供专业节能信息服务的平台质量需要得到改进,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内容资源。当今社会属于信息化时代,网络属于全新的媒介,针对当前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需要提高节能信息服务平台的排名和访问量,提升节能信息平台类网站的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服务质量,有效的改善节能信息的网路传播效果。针对当前酒店节能信息平台类网站,节能信息的网络传播无法满足酒店用户的需求,酒店需要明确受众对于节能信息的需求,从而提升酒店行业的节能信息的网络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当前我国着力于发展节能事业,而酒店行业属于节能事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酒店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节能事业,节能信息传播补偿和信息传播内容欠佳是酒店推广节能的重要阻碍因素。这就需要加强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以此为基础,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来佳.前途光明任务艰巨——访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主任左立明[J].中国能源,2001(10):2-5.
[2]节能,孕育新的商机——记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运作机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1(22):44.
[3]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案例研究93北京燃气大楼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技术的应用[J].中国能源,2007(07):58-59.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案例研究86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应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04):53-54.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案例研究84——微油低NOx燃烧器在电厂的应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06):57-58.
摘要: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关键词:新媒体 媒体环境 广告传播模式 新媒体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基于数字技术革命,依托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介形态。本文所要讨论的新媒体主要包括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其特征如下:
内容更新的即时性。麦克卢汉曾预言:“时间和空间在瞬息时代反而双双化为乌有。”①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出版时间固定、信息采播成本高的弊端,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记录、传输和处理方式,使信息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着LBS技术的发展,广告主甚至能追踪定位消费者,实时推送有效促销信息,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即刻。
受众到达的精准性。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源自大型组织,信息被传送给大量同质化的受众。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裂变使得传统大众媒体的强大效果一去不复返。以一定的内部相似性和外部区隔性为特征的小群体的受众群组成了传播意义上的广大受众,广告主需要在有限的传播覆盖面上深挖群体的独特媒介消费习惯黏性,拓展传播的深度。
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较之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所在。新媒体变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主体的单向信息传播为双向的、多维的传播,传者和受众之间不再是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传受关系,而是一种交互关系。由此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带来了传受双方地位上的平等性,进而导致了传播模式的演变。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主体要素的影响
1948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了关于传播的五要素公式,即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和传播效果。②传者、受者和媒介是广告传播模式的三个主体要素,三者构成了传播模式的出发点、过程和目的地。
传者要素。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始发者,他们发出讯息以引起受众的预期行为。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传者居于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决定信息的内容,选择信息的载体,主导了整个传播流程。而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个性化的凸显,传者失去了对于传播过程的绝对控制权。广告到达目标受众的成本越来越昂贵,也越来越难。
受者要素。受传者,又称信宿,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者的作用对象。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开始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进而主动地搜寻信息,甚至信息,传受双方身份界限模糊化。受众的裂变导致传统的信源权威中心被颠覆,无数分散的信息传播中心开始出现,受众开始要求传者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受众由大众群体向异质化个体转变。
媒介要素。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者和受者双方连接起来的纽带。媒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融多种传播形式于一体,兼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是媒介形态的集大成者。受众对于媒介的感官也突破了单一的感知界限,信息传播成为全方位、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模式的演变
媒体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广告传播模式。按照广告传播媒介的不同时期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广告传播模式的发展历程归为三个时代:人体媒介时代、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
人体媒介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广告活动起源甚早,在商品交换刚出现时,人们通过叫卖的口头方式推广自己的商品。笔者将其广告传播模式归纳为下图:
图1
这一时期广告传播的特点是:第一,媒介载体主要限于人体本身,以口语为主,还包括表情、语气、手势、动作、语速等非语言要素,信息的保真度较高;第二,广告传者和广告受者的交流是面对面的、互动的,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可以即时发生;第三,传播距离受到口语的限制,范围较小;第四,广告传播以促成交易当场完成为目的;第五,广告受众的选择是随意的,广告传者走到哪里,便在哪里获得他的目标受众。
传统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文字、印刷术和电子媒介的发展使传统的广告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传播不再需要遵循面对面的同步传播模式,传播距离更远,影响更广,广告传播也由此发展为一种大范围的、有组织的活动。美国广告学者阿伦斯对这一时期的广告传播模式作了归纳(见图2)。
图2中,信源即为广告传者,渠道即为承载讯息的媒介,即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该时期广告传播的特点有:第一,媒介载体摆脱了人体本身,出现了统一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专业媒介来履行传播的桥梁作用,大众传播“强大效果论”盛行,广告主只要在电视上做一条广告就能到达绝大多数的受众;第二,广告传播变同步互动式传播为异步式传播,信息的流动具有鲜明的先后顺序和单向性,反馈变成了非实时性的非同步行为,零散、滞后,难以与强大的大众传播效果相匹配;第三,受众被视为统一的无差别群体,广告传播的信息以适应最大多数人的需要为标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鸿沟日益明显;第四,传播距离扩展,范围开始扩散到世界;第五,广告的即时购买促进作用弱化,促销的作用从广告效果中分离,广告效果越来越偏向抽象的长期作用,如树立品牌形象、培养品牌认知度、改变受众态度等,广告效果具有延迟性,更加宏观和抽象。
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世界上最早的一条网络广告是1994年由AT&T刊登在美国Wired网络杂志上的横幅广告。④自那时起,新媒体开始改变广告主对受众的单向输出的局面。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颠覆了传受分离的传统模式,传受双方处于互动的循环交流中,双方地位平等,角色互易。传播与反馈统合为一个同步式过程,信息传播呈现循环互动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广告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3
上图中,信息传播由信源中心向边缘扩散,受众由异质化的个体组成了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与信源和其他个体受者之间都存在讯息的交流和互动。讯息传播呈现多向性、扩散性和无序性。
与以往的广告传播模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第一,广告信息传播由中心向边缘扩散。传者成为信源,信源成为具有相同关注点的个体受者话题聚合的中心,而受者在两级传播后也可成为新的信源,传受双方身份模糊化,专业的媒介组织不再是权威的信源中心,个体开始发挥信源角色作用。
第二,广告传播由异步式线性传播重返同步式互动传播。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不同,信息传播不再是一个线性、单向的传播过程,信息在传受双方之间双向流动,传播与反馈是同步的、即时的,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方式更加灵活。
第三,受众由同质化的大众群体向异质化的小众个体分裂。受众的裂变使得大众化的受众群体消失,受众以个体集群方式出现,广告传播开始针对具有独特人口统计学依据和内在价值观特征的个体。此种情况下,广告主所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到达最大多数的受众,而是如何能使有效信息到达最有效的受众,并使他们深刻理解信息内容。
第四,受众本位时代来临,传受双方地位趋于平等。媒介强大效果论的时代已经过去,受众开始有甄别性地选择蜂拥而来的信息,并对传者做出反馈,传者以受众需求为标准对传播信息进行修改。在信息的多层级传播中,同一个个体同时扮演着传者和受者两个角色,传受双方身份互易。
第五,信息传播多维化,广告主对广告传播流程控制性弱化。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中心即是信息的广告主。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绝对中心消融,各个个体受者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互动,其对于广告传播的态度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广告传播效果难以估量。
第六,传者对信息的传播控制力下降,信息变异成为广告主十分担忧的现象。由于受众地位的上升,受众出于自身对信息的不同动机,对信息进行改编再传播的可能性增大。此外,由于信息传播的层级性、无序性、多向性,使得传者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力下降,由此导致信息距离原始信源越远,信息保真度越低。
结语
综上所述,广告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广告传播从一种短期的、临时的传播活动向长期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转变,从单次交易层层深入广告受者内心。媒介要素的进步,对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深厚的,它影响着传受双方的关系,影响着人类传播活动的能力极限,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呈现出与以往模式不同的特点。本文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传播模式的演变过程所作的梳理分析,希望能为以后广告新媒体的研究提供有效助力。
注释:
①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0页。
帮助。
【关键词】 紧急疏散; 计算机模型; 信息传播; 建筑物; 灾害
1 引 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专用特殊建筑的飞速发展以及现有建筑的逐步老化,各种公众汇集场所事故隐患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建筑物火灾时有发生。火灾中由于人员不能及时疏散而被烟气窒息情况十分突出,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十分巨大,例如:河南洛阳发生的“11·25”特大火灾,由于疏散通道的阻塞而导致人员烟气中毒或窒息死亡。
此外,由于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和专用特殊结构(如央视新大楼)布局复杂,人数众多、人员疏散至地面的时间长,发生阻塞和拥挤的几率也比较大,致使疏散设计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同时复杂建筑中如何在事故发生后合理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设备组织人员进行及时疏散或营救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和安全专家不得不慎重考虑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条件下(如火灾、地震、煤气泄露、炸弹爆炸以及现代防空等)的避难、逃生疏散问题,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建筑物的火灾安全设计与评估。
由于人员疏散涉及人们的行为活动,涉及人类心理学、行为学等范畴,因此,最初的研究都习惯于采用定性化的分析方法进行一些描述及问卷调查;随着现代建筑复杂化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于火灾安全的分析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已远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引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研究手段,如数字摄像、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对于疏散过程的许多特征量的具体量化及各特征量之间关系的分析越来越引起安全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人员疏散的研究开始从一般的观察访问等定性描述逐步向人类行为和环境条件的定量化分析研究过渡。
2 研究理论评述
人员在建筑物中的疏散主要涉及建筑物结构布置、灾害环境、个人特性、疏散指导4种因素共同作用。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2—5]的分析归纳可知这些因素的具体内涵:
1)建筑结构指建筑的空间布局、材料结构、装修状况等等;
2)灾害环境指如火灾烟气浓度、可见度、人群拥挤程度等;
3)个人特征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前者如性别、年龄、体力、反应等,后者如个人经历、所受教育、文化传统、生活经验,以及其他对逃生有一定影响的其他心理因素;
4)疏散指导指利用事先准备的消防设备和疏散预案,根据事发时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疏散。
上述4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疏散过程的影响,都以信息传递为纽带。
倘若把每个因素都视为一个具有开放边界的系统,它们就是一个个自主体。认为该主体是从环境收集信息,在内部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完成一系列的行为,与此同时把自己的信息散播到环境里,以待其他自主体采集从而影响对方的发展进程。如火灾发生时,“灾害环境系统”释放灾害信息(烟气传播,可见火焰等等),“建筑结构系统”、“个人特性系统”和“疏散指导系统”分别收集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并作出处理(如热辐射对结构的作用,烟气对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灾害激活报警和指挥设备等等),然后释放自己的信息(相应的,如结构热破坏而变形,人员选择积极或消极应对措施,安全设备失效等等)供其他系统采集处理。
该主体里的信息和信息传播是广义的,包括各种具体行为和作用结果,而不仅仅是直观的狭义信息,即能被人员本身接受和作出反应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其他可感知的信号。需要指明的是,狭义的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疏散研究中仍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它不但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显著意义,而且对广义信息和信息传播的研究有相当的启发性,同时也是后者的研究基础。
建筑内人员疏散的具体问题,包括人群密度、人员的疏散移动速度、位移、时间、灾害发展的速度、人们对于警报的反应时间、心理反应等。对于该类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而从信息系统以及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不管是基于狭义还是广义的内涵,都非常缺乏。国外可供参考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Helbing提出的“社会力”模型[1—2],模拟出人员紧急疏散时候的恐慌行为,涉及心理状态对行为的调整;
2)Wood,Bryan等人分别对英国和美国的火灾当事人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阐述了高层建筑火灾对人的行为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
3)Canter总结了有关火灾与人的行为研究,并出版《火灾与人的行为》;
4)Sime研究了疏散初期阶段人员疏散与行为,并明确提出了疏散距离和疏散时间的概念[3]。
最近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人在熟悉与不熟悉环境中,疏散通道的照明度与疏散距离的长短,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进行研究,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特定疏散设备的效用研究,例如:养老院中火灾警报分贝数的合理值,卡拉OK场所紧急照明的布置等等。国内的相关工作仍集中在问卷调查方面,侧重人员在火灾或平时的行为和心理统计分析,而模拟研究则较少。
为了真实再现疏散过程进行以深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立了人员疏散过程中狭义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传播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人员疏散进行量化分析,初步提出广义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传播模型框架。
3 研究内容与模型介绍
通过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火灾、人防演习和模拟演习试验的实测记录以及火灾后问卷调查、虚拟现实测试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采集人员疏散的行为参数,进行分类归纳,找出不同建筑(办公、住宅、公共、医院、学校)、不同灾害场景、不同外界信号刺激等条件下不同类型人员疏散的行为倾向,探索人员疏散行为与建筑结构、灾害环境、个人特性、疏散指导之间的相互作用,理清人员对信息收集、处理的渠道、方式。在该过程中,结合了人类心理学和行为学、社会学、博弈论、生物仿真、计算机算法等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上述基础上,笔者建立了狭义信息传播模型。这个模型包括4个子系统,即人员模型、信号模型、建筑模型和特殊场景模型,如图1所示。
人员模型是对疏散人员从生理、心理两方面结合的模拟,它的作用是描述人员接收、处理、传播信号的过程,逃生路线的选择、冲突解决、新规则的学习,以及体现毒物对肌体运动能力的破坏。
信号模型则关注于模拟狭义信息(人员能感知的物理、化学信号)的产生和传播。
特殊场景模型则是对灾害环境的重现。
3个模型有的是对现有的模型的改进,有的则是全新的工作。
3.1 人员模型
描述人员反应和运动状态的模型,充分考虑人员的特性和个体差异。它包括以下3个部分:人员运动模型;人员信息模型;人员肌体模型。
3.1.1 人员运动模型(OAM,OccupantActionModel)
这部分内容包括人员路线选择、冲突解决、新规则的学习。
①输入参量:人员位置坐标,地理信息,人员信息处理模型输出,人员肌体模型输出。
②输出参量:人员运动方向、速度。
③处理方式:类似数字电路中的与或非门控制。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规则机。
3.1.2 人员信息模型
人员接受、处理、传播信号的模型。
1)人员信息接收模型(OIM-R,OccupantInfor-mationModel—Receive)。对物理、化学信号的接受,也包括对其他人员释放的信号的接受,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目的是接受到环境中的各种信号,然后转化成统一的量化参数,并作为输入参量递交给信号处理模型。
①输出参量:环境中的物理、化学信息,包括来自信号模型的信号时空分布。
②处理方式:标准化,统一化。函数处理方式。
2)人员信息处理模型(OIM-P,OccupantInfor-mationModel—Process)。这部分包括一个处理机制和一个心理状态小模型。目的是将人员接受到的信号,处理为人员的选择偏好和运动策略,提交给人员运动模型,并释放到环境供其他人员接收。
①输入参量:标准化、统一化的信息(人员信息接收模型的输出)。
②输出参量:选择偏好概率。
③处理方式:简单逻辑推理与函数处理相结合。
3.1.3 人员肌体模型
主要针对毒性对人体损害,疲劳导致运动缺陷等。
①输入参量:化学伤害(毒物毒性、浓度等),物理伤害(碰撞、挤压等)。
②输出参量:对人员生理、心理有影响的肌体损伤状况。
③处理方式:规则机以及查表对照法。
3.2 信号模型
描述信息产生和传播的模型,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包括:
1)信号源模型。把各种信号源统一成不需要考虑内部机理信号发射装置。
①输入参量:真实信号源种类。
②输出参量:预先分配好的信号种类代码。
③处理方式:查表对照法。
2)信息传播模型。按照不同的信号,建立不同的信息传播模型,包括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试图建立一个通用的传播模型。
①输入参量:信号种类代码,信号源坐标。
②输出参量:信息的时空分布。
③处理方式:函数处理法。利用对应的物理公式,如声波的传播方程等等。
3.3 建筑模型
描述建筑结构网格化和网络化模型。
①输入参量:建筑图纸。
②输出参量:供模拟使用,软件可识别的网络图。
③处理方式:初步为人工转换,远期目标计算机读图处理。
3.4 特殊场景模型
描述紧急条件下的各种特殊场景,包括火(热伤害)、烟(影响视觉)、气(毒性)等等。作为一类特殊的信号源,有着与普通信号源差异很大的。另外,这些条件还有可能改变建筑结构。
1)输入参量:特殊场景本身的物理、化学状态。
2)输出参量:对人员、环境、建筑有影响的物理、化学量。
3)处理方式:借用成熟软件。只需对结果进行标准化。
4 狭义与广义的信息传播理论
笔者提出了疏散中狭义和广义信息传播原理。以往所有的工作都没有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对建筑灾害疏散进行系统研究,关注点多是具体的某种疏散现象。而狭义的信息传播原理,能更全面地模拟和再现疏散过程中人员行为;在此基础上拓展的广义信息传播原理,则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火灾观念,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火灾过程的全貌,为建筑物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意见。
建立起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灾害环境、人员特性和疏散指导的计算机模型。首先,以多维多层次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针对建筑物不同的区域运用对应的高效计算模型;其次,人员的行为比以往模型突出了理论化和细化,实现从经验公式到理论计算的过渡,在明确科学意义的同时保证软件的可操作性。信息的量化和标准化。
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收集到的资料,其中涉及的数据要么是准确性的自然科学结果,要么是描述性的社会科学结果,而笔者所建立的模型涉及这二者的相互转换和相互作用,因此,信息的量化和标准化结果必须同时具备正确的物理意义和可操作性。面对种类繁多的信号,采用分布进行的路线:
1)首先标准化同一类信号,分别针对各个种类进行深入研究;
2)整合其中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类别并再次标准化,形成若干大类,分别进行拓展研究;
3)在前面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普适的量化手段,统一所有种类。
其中第一步,国外的可供参考的文献为数不多,而第二、三步则几乎没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个人特性如何考虑,人员素质及疏散心理的量化。任何人员在建筑物内疏散除了受他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如人口密度、烟气浓度、照明、出口特征等)外,还取决于其本人的性格、心理等有关因素。个体人员素质包括:年龄、性别、性格、安全意识、文化修养等;疏散心理与其所处的灾害环境有关,心理活动包括冷静、紧张、恐慌等。
目前国外通常的做法一般是将其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给出其相应的特征量,如年龄分为小童、成人、老人,性格可分为谨慎、稳健、冒险,对环境的反应可以分为敏捷的、一般的、迟钝的,个人防灾知识训练程度可分为未受训练、一般训练、职业训练,个人对环境毒物的忍耐力分为不能忍耐、能忍耐、极具忍耐等。
也有学者将这一类特征量表示成概率的形式,即给出每个人在这些特征量上的概率属性,然后决定其将要采取的疏散行为如前进方向,速度、是否拥挤等。由于人们在紧急环境下的许多行为特性很难量化,同时也很难进行观测,因而实测的数据也十分有限。而个人素质特征量又是影响建筑物疏散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该类型特征量的研究也是建筑疏散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在技术实现层面来看,CA模型也可按模拟需求改进。以往的CA都是建立在一维或者二维的网格上,若应用于狭义信息传播模型则需扩展到多维和多层次。另外,考虑到模拟场景的复杂性,在条件成熟时还有必要引入其他数学物理模型,例如“社会力”模型、流量模型、网络流模型等等。这涉及多种模型间的交叉结合,以及离散和连续过程的协调。
5 结 论
1)笔者提出人员疏散过程中的狭义和广义信息传播原理,并以元胞自动机为技术支撑,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充分考虑人员特性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能全面地模拟和再现疏散过程中人员行为,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火灾过程的全貌,为建筑物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宝贵的意见。
2)以往的模型多关注疏散中具体的特殊想象,罕有从信息角度来分析;而实际上信息传播对疏散过程有着直观而显著的影响,一旦忽视则将导致模拟结果的失真甚至得出错误结论。笔者提出的模型则是从全新的观点来构建的,以信息传播为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工作的纽带,充分考虑了其作用;而应用了空间网格精细化的CA,使此模型既有高度的智能性,又具备描述时空细节的能力。
3)笔者的人员疏散的模型侧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如果辅以工程标准,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针对一些典型工程的数据进行检验,对模型作出适当修改和调整使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则最终可以形成实用的疏散软件。
4)在完善的狭义信息传播模型基础上,对广义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探索,尝试提出在广义信息传播中适用的若干基本规则,则可对模型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探索,研究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疏散设计的具体内容,评估计算的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如地铁火车站、大型体育场馆、学校教学楼、医院、多层建筑等疏散论证来评估这些建筑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利用笔者建立的模型给出相应的疏散设计和预警救助方案。
参考文献
[1]Helbing,D.TrafficandRelatedSelf-drivenMany-particleSystems[J].Rev.Mod.Phys.,2001,73:1067~1141
[2]Helbing,DFarkasI,VicsekT.SimulatingDynamicalFeaturesofEscapePanic[J].Nature,2000,407(28):487
[3]SchneiderV.ApplicationoftheInpidual-basedEvacuationModelinDesigningSafetyConcepts[R].Boston,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2001
[4]YangLizhong,ZhaoDaoliang,LiJian,eta.lSimulationofEvacuationBehaviorsinFireusingSpatial
Grid[J].ProgressinNaturalScience,2004,14(7):614~618
[5]L.Z.Yang,D.L.Zhao,J.L,ieta.lSimulationoftheKinBehaviorinBuildingOccupantEvacuation
BasedonCellularAutomaton[J].BuildingandEnvironmen,t2005(40):411~415
[6]杨立中,李健,赵道亮等.基于个体行为的人员疏散微观离散模型[J].中国科学E辑,2004,34
(11):1264~1270
[7]肖国清,廖光煊.建筑物火灾中人的疏散方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2):26~29
[8]张培红,陈宝智,刘丽珍.虚拟现实技术与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1):48~58
[关键词]手机图书馆 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
[分类号]G250.7
1 前言
数字化的兴起,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采用,将对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着图书馆加快角色转变……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和阅读形式体现出的特征在根本上决定着其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手机图书馆,探讨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及其对媒介形态的作用。
2 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影响
2.1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过程由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简称“5W模式”。这一线型模式界定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图书馆的本质是信息传播,其传播过程至少也必须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其中,传播者就是图书馆;传播的内容即作品信息,是人类创作的、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传播媒介是指用于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作品信息的物质实体,可能是图书、音像制品、报纸等;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组织。
可见,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基本上完全符合大众传播的线型模式,即传播者(图书馆)――内容(作品信息)――媒介(出版物)――受众(读者)。然而,这种单一的线型传播模式的缺点比较明显:①缺少反馈,单向行进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周期较长,受众只能被动接收;②实物形态的传播媒介导致传播内容与载体不能分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影响传播效果。手机图书馆的出现,较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点。
在手机图书馆中,传播过程依然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构成。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其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播内容演变为表达作品信息的代码(无形形式),其特征是可分离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则充当了信息的传播媒介,其特征是“交互性”。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是借助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图书信息传播的一种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功能和本质,改变的是传播内容的形式与传播媒介的形态。
2.2手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比较
2.2.1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个性化、分众化服务是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而手机本身就是个人消费品,基于手机的媒体自然更符合信息服务个性化、针对性的发展趋势。手机媒体所拥有的技术平台足以保证其在未来发展为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信息定制、信息分类、自动分发、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信息服务。改变了社会信息的流动方向,信息不再沿着某一方向单向行进,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过,在后信息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
2.2.2传播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 在传统图书馆中,实物载体与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制作和流通等环节合为一体,以实现图书借阅活动的目的――将加工后的作品(实物)传递给广大受众。然而,在手机图书馆中,加工、借阅环节出现转型,信息的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知识信息从采集、筛选、加工到制作、存贮、转换,再到传递,完全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流动,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质载体,传播过程就是信息采集加工、存贮转换、传递的过程,加工后的作品知识信息独立于有形物品而存在,信息传播完全脱离了物质载体的限制,借阅图书只需获得图书知识信息的访问和浏览权利。图书内容和载体的分离不仅表现为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阅读与信息的本质的认识。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概念,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本质。因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内涵就是作品信息的采集加工,信息的传递,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传播还原了图书馆作为信息采集加工传播的属性。因此,手机图书馆作为最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活动回归编辑、加工和传播的本质特征,彰显出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
2.2.3改变了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行业结构及地位手机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传播链发生了变革,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因为传播流程与技术基础的变化有了根本不同,手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服务,因此,传播正在演化为“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的一部分,这使现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即成为“内容服务提供者”(Content Service Provider,CSP),也使图书信息传播不再只是图书馆的行为,所有从事内容产业的内容提供者都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受众的话语选择权增大,加之手机“交互式”的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为实现“传播自由”创造了条件。
3 手机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形态的补偿性
3.1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影响与融合
传播理论认为,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内容与形式,重要的是它重新建构了人们的感知和思想。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即人对任何传播媒介的使用所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它所传播的特定内容。媒介内容延伸并重新组织了人们的感性生活。
为了阐明媒介演化对人们感知和思想的影响,麦克卢汉把媒介形态分为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介两种,他认为:印刷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强调的是人的直线思维;数字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加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与深刻性,解除了专业分工的局限,要求人类发挥自我参与社会的想象力,扩展个人的分析能力。作为新兴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正是数字传播媒介最典型的代表。它在电子图书以及网络图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融合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是数字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作为一种数字传播媒介,手机传播的信息类型包
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于一体。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Pool)认为“媒介融合”(convergence of media)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条件下媒介的融合,是对传统大众媒介的兼收并蓄和传播观念、传播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综合性的、更加完善的新媒介。数字技术不仅导致了传播媒介的融合,也使信息、媒介和通信等相关产业趋向融合,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进而这些产业之间以及它们的产品之间的传统界线也将被打破。手机图书馆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图书信息传播理念相融合的产物。
3.2手机图书馆的补偿性
数字技术应用导致的媒介融合现象并不意味着人类的信息传播形态越来越少,因为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一切其他现存传播形态的发展。它们共同演进、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相互取代。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a)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另外,人类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如照片捕捉住文字中失去的那部分直观形象,电话、唱片和收音机重新捕捉住了语音。从这个观点来看,整个媒介演化进程都可看作是补救措施。而手机图书馆则可视为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互联网、报纸、图书、电台和电话等媒介的改进,是许多媒介的混合与转换,与以往的任何传播媒介都不同。
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4定律”(放大(amplifica―tion)、过时(obsolescence)、再现(retrieval)和逆转(re―versal))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图书馆作为传播媒介的补偿性。他说,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及其影响,都可以问4个问题:它提升和放大了文化中的什么东西?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把什么东西推到显赫地位?它在刚刚过去的领域里再现了什么?这个媒介达到潜力极限之后,它逆转或摇身一变成了什么东西?媒介定律的四效应不是单一的,相反,给定的媒介通常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成某种东西的媒介往往也不止一种。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并非只是作为通话工具的媒介,虽然它出现的原动力是出于对前技术时代人们边走路边说话的自然状态复归的渴望。它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互联网的交互、无线通讯的即时移动便捷和E―Mall的可保存可重发的特征,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兼容性和整合性的多媒体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保罗・莱文森指出,多元性是新媒介的活跃成分,就像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盒子,吸进去的越多,发挥的力量越大。因特网及其体现、证明和促进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功能集成化的补偿性媒介。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手机图书馆,则是因数字图书馆的不足而产生的逆转。
数字时代的特征,是用视窗和浏览器选择信息而实现个人化,在数字化之后的时代里,我们期待与之类似的表现个人选择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手机图书馆”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新媒体克服传统媒体的不足,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其传播介质将更适于信息传播。比起有线网络的电脑,基于无线网络的手机媒体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迅速,互动性更强,从而更符合个体的需要。每一个手机号对应了一个真实的人,规避了网络媒体的虚拟、无序。“手机媒介”的人性化传播特点正是代表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而它的这种特性在无形中也将信息传播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
4 手机图书馆建设策略分析
4.1探寻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手机图书馆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图书馆活动,因此,建设手机图书馆的关键一是技术;二是内容。一方面,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网的接入,而移动运营商垄断着通信网络,所以移动运营商介人手机图书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他们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平台资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出自己的增值业务。同时,移动运营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是目前国内任何一家大型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图书馆拥有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这是手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和前提。所以当前“移动运营商+传统图书馆”是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最佳模式。
4.2创新内容资源,提供个
日本I―mode模式为运营商与图书馆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合作范本。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运营商必须联合内容提供商提供最新最好的内容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运营商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与内容提供商按协议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样可以不断激励内容提供商提供完善和新颖的内容,大家各有所专,从而促进手机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要素。
4.3多渠道产业链,提升盈利空间
能否盈利是手机图书馆能否良性及高速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手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与态势。手机图书馆要想成为优势的信息传播模式,必须要实现盈利并产业化,否则它就只能成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而不可能独立,因为它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可通过内容服务盈利、广告盈利以及手机图书馆衍生出来的价值链(如通过手机图书馆进行市场调查)等途径实现盈利。
总之,手机图书馆建设应以其信息传播特点为基础,借鉴国外手机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运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手段,解决内容同质化、技术障碍等问题,寻求合理的盈利模式,从而使手机图书馆能够在数字信息传播市场中获得更多优势。
5 未来展望
Web 2.0时代什么最重要?关系!而网络中实现人际互联的重地就是网络社区,由此衍生出的网络社区营销无疑将成为网络营销的重头戏。如何玩转社区营销?让我们先来了解其性,再探究其道。
我认为,“分享第一”、“信任的酵母”、“核裂变传播”是网络社区信息传播层面的几个重要特性。网络社区中,消费者接受信息、进行购买决策的过程发生了改变。1898年刘易斯提出的AIDMA营销法则: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并不适于网络营销。电通提出了AISAS模式: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搜索Search行动 Action分享Share。
两个具备网络特质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网络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与改变,而网络社区则无疑是消费者进行Share的主要阵地。现代营销倡导的“渠道为王,终端制胜”,而社区将是品牌接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中的人群在一定时空内有着共同志趣或目的的,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传播的可信度与影响力上大大优于传统广告。经受广告的狂轰滥砸,今天消费者体内都已产生了“广告免疫抗原”。而面对跟他们关系密切的人群,他们的警惕性会大大降低。真正对购买决策起作用的或许是哥们一句话和一条评论产品的帖子,而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语。
因为有信任的“酵母”,同样信息内容的“可信度”被大大发酵,信息传播效率和速度也得以提升。
社区种信息传播是原子弹“核裂变模式”的:原子弹爆炸威力之所以强大,在于原子核在吸收中子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继续轰击其他原子核……持续进行“链式反应”,从而形成惊骇的爆炸力。
社区营销有着巨大传播效力的秘密在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进一步传递信息的节点,也就是俗语所谓的“一传十,十传百”。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口口”相传相比,社区作为平台的介入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信息传播速度、信息量、便捷性大大加强,使得“芙蓉姐姐”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可能。
进行社区营销时,该依据哪些法则呢?“制造病毒”、“聚众为谋”、“真诚为本”应该从是几个不可动摇的基本点。目前国内在网络社区内展开的营销行为,主要包括创意互动事件营销、普通品牌广告、效果联盟推广等。以上这些营销活动大多数都仅仅把社区当作一个媒介,进行广告,并未充分利用网络社区的特性。
我比较推崇创意互动事件型营销。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将品牌信息包装成具备话题性和自发传播性的“病毒”,让用户自愿成为核裂变式传播的节点,这才能真正释放论坛社区营销的力量。“最新版手机的BT用法!”的帖子以另类思维把玩着自己新款的MOTO手机,诸如把V8当作书签、作水果刀等,受到了热烈追捧和疯狂转载。而殊不知此事件正是某公司为MOTO策划的。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原理
前言
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广播电视行业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突出性的成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播和电视是人们最常见到的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广播和电视,人们能够获得各区域的新闻信息,实时关注其所喜欢的行业动态。而在广播和电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与信息相关的传播技术,对于广播和电视的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借助于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完善其信息传播途径,提升信息传播能力,才能够充分促进广播电视在当前时代下的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和意义。
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相关内容分析
1.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原理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针对当前信息时代下人们对媒体新要求和需求,而被研发出来的新兴技术。其发射天线技术的原理,主要是经由发射机实现对信息的发射[1]。其发射的具体步骤为,将相关新闻信息转化成天线电波,由天线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发射,通过各区域相关部门的电视信号或是信息处理形式,对天线电波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处理,借助天线系统,由广播额和电视的无线信号接收信息,从而实现对新闻信息的传递。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在发展中,属于无线电设备,天线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电磁波所传递的新闻内容加以利用和接收,从而完成对信息信号的发送。
1.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要求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发展过程,受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对发射天线技术的要求相对加较高。其要求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日益更新,广播电视行业取得迅猛发展,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形式。因此,不断提高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要求[2]。针对目前人们为了获取更好的广播电视接收信号和质量,将发射天线放置到屋顶尖端的现象,提出了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避雷要求。主要是上述操作在正常天气下可以运行,但是若在雷雨天气,则容易受雷电的影响,限制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稳定性。
1.3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特点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在发展中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具有传输特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传输性体现为电流失真下的图像传输,通常情况下,该技术下的传输特点能够有效支持发射天线技术下,其音频功能的频率振幅特性,继而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传输信息中的电磁波杂音。②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具有综合特点。发射天线技术的综合性特点,主要概括性的体现在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两点,从综合性方面角度来说,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稳定性、不同频段下广播和电视独特性以及视频和音频输出的变化性等,均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显著特点。
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探讨
2.1电视发射技术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发现不少发射天线性技术,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发展中,电视发射技术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电视发射技术在其构造方面,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闻信息的视频和音频发展方面,在电视发射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实现对控制装置、冷却系统、天线系统和检测系统等内容的更新。通过电视发射技术,能够使电视将相应的信息,有效的传输到电视设备调试环节中,从而通过后驱动电源射频信号对相关信息的接收,有效将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新闻信息加以接收,最终形成广播电视信息。可见,电视发射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的应用,具有稳定性作用。
2.2广播调频发射技术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仅电视发射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该,同时,广播调频发射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应用。在应用广播调频发射技术时,主要是利用调频广播电台发射器的通用性,以及其具有立体声的调频发射器,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立体性的调频信息传递。通过单声道的调频立体声对新闻信息的调频,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音频的清晰性。此外,通过广播调频发射技术,能够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始终保持规高效益、高效率的工作,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失真率、减少噪音率等。
关键词: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与控制
随着教育领域内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介入,各方面都发生重要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教育信息传播是传播理论向教育研究渗透而产生的结果。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教育信息传播的特征,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并根据教育的客观规律,探求获取最佳教育效果的途径;重视研究教育传播过程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知识信息的传递来培养和训练人,发挥教育的总体效益。
一、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
教育信息传播过程是教育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媒介、学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进行编码整理,形成信息载体,通过媒体通道(如电脑)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受这个信号,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该信号进行理解(译码),并做出一定的响应;教师根据这个响应进行分析并进行诊断评价,以调整自己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处理者、帮助者、组织者,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传播。教师的传播技巧及对媒体使用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作用在于能动地根据学习目的接收信息,根据自己的认知处理信息并做出反馈,最后对信息进行再整理。客体包括传播信息及载体、教学环境、师生的心理因素。客体产生促进教学或干扰教学的效果,最后被组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二、教育信息传播的—般规律
2.1学生对教师发出的信息具有进择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生,他的学习动机、兴趣、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不同,对教师所要表达的信息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导致其对信息的认识角度不同,或接受的信息量的不同。教师所传播的信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就可以选择接受更大的信息量。
2.2传播的信息要具有薪异性新异信息能引学生更大的注意,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对教学信息加以编码,增加有用的信息,使用图文声像增强信息的新鲜感,使信息更具有表现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对信息进行记忆的动力和能力。
2.3信息传播过程要有科学性人类接受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所以传播的速度不能太快;同时人类对信息编码的方式极为敏感,如对黑白图片的识别需要1.2秒,而对彩色图片的识别只需0.9秒。教师采用科学的编码表达信息,尽量控制信息的冗余,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2。4合理排除和利用信息的干扰干扰总是伴随信息传播出现。教师应该尽量排除客观上的干扰,减少信息的冗余,采用合适的编码方式,创建适合于教学的传播环境,利用自身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三、教育的控制
3.1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教学过程的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从教学任务规划开始。最优的规划要求以综合的方法来设计教学任务,不容许教学任务具有片面性,要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整个教育教学任务。最优的规划应当考虑教学过程的整个系统的特点,即认真估计受者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条件,预测在现有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优效果。在研究受者的基础上具体确定学习任务,可以作为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根据受者实际学习的可能性来拟定措施,进行有效的教学,使传者的教育影响同受者的可能性和积极性水融,从而获得很高的教育效率。wWw.gWy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