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第1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是长三角腹地的枢纽城市。宜兴市牢固确立“经济强市”、“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的发展理念,经过几年努力,把一个“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山水交融”的新宜兴呈现在市民面前。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使这座山水相映的生态城市令人刮目相看。去年,宜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7位。

数字背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山水之脉,灵秀滋养;禀赋丰厚,流光溢彩。”这16个字,概括了宜兴独特的魅力。为了这一方好山好水,宜兴市把打造一流的的生态环境作为后发优势,把保护环境作为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重要使命。

两年来,全市已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23家,琉璃瓦企业128家,关停了12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8家“三高二低”企业和25家蓄电池企业。针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污染专项治理,2007年完成了46家蓄电池企业、21家废酸产生企业、16家印铁制罐企业和125只排蜡窑的污染治理,以及27项工业污染减排工程的治理任务。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宜兴市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果断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和胆略。放弃和割舍,会令人痛苦,但是为了山清水秀,他们愿意!

今年,按照新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宜兴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下又是一些看似枯燥的数字:

在194家实施“提标”限期治理的企业中,目前已有149家企业基本完成。在“百家企业节能竞赛活动”中,对7家列入国家和省重点能耗企业名单的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工作,恒来、青狮等5家水泥生产企业新上了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一年可节约标煤10.1万吨,节电2亿度;6家企业完成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7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72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宜兴市是农业大市,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重点实施了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产业建设、烟尘治理等五项工程,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启动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这些数字令人欣慰。

宜兴市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76万亩,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20个,无公害农产品95只,绿色食品单位9家,有机食品单位12家,还实施了无锡地区首家秸秆气化站,设立了5个农膜回收点。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全市已依法撤除112家沿太湖规模畜禽养殖场,465家规模畜禽养殖场通过专项整治,基本消除了污水直排;全市80%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得到综合利用,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而且每年可使50万吨污水得到农业生态循环利用。

“阳羡山水甲江南”,宜兴是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宜兴生态旅游红红火火。世外桃源竹海风景区、龙池山自然保护区、龙背山森林公园、滨风光带等一批集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相继建成,形成了以“生态园林游”、“陶文化游”、“人文景观游”为主的全新旅游格局,显现了山水相依、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宜兴制订了旅游振兴5年行动计划,成立了阳羡生态旅游区管委会,深入开展以“中国陶都,生态宜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宣传和旅游区环境保护。宜兴已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的亮点,不久前,长三角百辆自驾车畅游宜兴。

举全市之力,铁腕治污

创建国家生态市,让古老的陶都绽放出蓬勃生机,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宜兴地处太湖上游,处于太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线,铁腕治污,拯救太湖,责无旁贷。为积极应对太湖水质危机,宜兴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河道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控减、面源污染防治、水务设施建设、化工专项整治、水污染治理督察等6个专业办公室。对无锡市考核的28个河(湖、库、荡、 )断面,实行了“河长制”。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2126条,长达2328公里,疏浚土方3270万方,打捞蓝藻9万多吨,在主要入湖河道两侧500米区域内组织了排污口调查,完成排污口封堵126个,拆除畜禽养殖户73户、围网养殖1900多亩。去年以来,全市共投入13.5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等污水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宜兴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5%以上,在大气综合治理中,对35吨以上锅炉实施了限期治理,对162家琉璃瓦企业、125只排蜡窑的大气污染进行了治理,对尾气超标的849辆机动车强制安装了净化装置。宜兴还投资5.2亿元建成了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0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日均处理生活垃圾550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农村达到80%以上,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全市新增绿化面积4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30.5%。

第2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态问题单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努力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的,市场经济推动下的全球经济必然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局面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下,资本的本质决定资本必然对自然进行剥夺和无限制索取,最终结果便是生态危机的爆发。利用市场经济能够对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优点,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从中探索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齐头并进的好方法。

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1.1资本的反生态性

资本、劳动力、原材料是实现资本增值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原材料的最终来源是各种自然资源。资本要实现增值,只有把各种自然资源吸收到经济体系中去,才能为自身提供永续增至的不竭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必然是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的反生态性由此显现。资本的这种反生态不仅表现为劳动异化和消费异化,还将科学技术逐步“异化”为资本无限扩张的助推器。

异化的本意是自身的丧失。劳动的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并在劳动中不断肯定自己的存在。但是,而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人劳动成为工人生存的唯一手段,过度细化的分工将工人的劳动场所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成为生产机器的附属物,工人从劳动中得到的是微薄的工资和对自己的否定[1]。异化劳动将自然界和自身的生命活动都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断被异化,在不同的时刻被标定为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资本家,仅此而已。这是人类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精神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2]。

除了在生产领域中使劳动者受奴役,资本的控制还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休闲、消费等日常生活中,将他们变成生产和消费的机器。夸张的广告宣传激发出人们的消费欲望,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竭尽所能地去赚钱,把个人成就感完全建立在金钱和物质的满足上,人的思维被迅速地同化和物化着。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本应是从事有意义、有创造性的活动。市场经济下人们片面的追求财富量和消费多样化,逐渐变成一台赚钱和花钱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主体性逐渐沦丧,人类活动与类本质、理想之间的异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加深[3]。

资本的增值能力还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越发达,科技在促进资本增值中的作用也就越明显。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促进资本增值的工具,进一步将人和自然卷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循环圈,二者间的冲突也逐步加剧,为生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4]。

1.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资本家对私人利润的无限追求和资本的无限积累的愿望决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的目的是实现物品的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市场信号的滞后性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生产者盲目的进行生产活动,消费者需求小于厂商供给时便出现了生产过剩,科技进步导致优胜劣汰的加速和过度的消费,这些都是社会财富损失的重要来源,最终都要由生态环境来承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以环境换取发展后,借助资本和市场的全球扩张以及生态殖民主义的方式掠夺世界资源和转移污染实现了自身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做的代价便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和更大的经济发展压力[4]。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在发展中国家并存,严重滞后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愈行愈远。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异化、消费异化、技术异化等资本的反生态性都深深地隐藏在资本的趋利本性中。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态危机爆发难以避免。

2、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2.1急功近利的经济建设思想

只有在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人民生态意识普遍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及足够的科学技术来满足生态生产的要求时,才能使社会在不超过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前提下,依据生态环境的规律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消费。然而,在普遍不具备这样条件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选择发展市场经济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无暇顾及生态文明建设。

2.2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状况普遍处于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多少有些被“异化”的味道,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身不由己”,任由资本主义资本的控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几乎破坏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企业为追求利润将生态问题置之度外,甚至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暇顾及生态保护。

2.3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导向性不强

在市场经济无力解决生态问题时,政府必然要进行干预。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下,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和短期政绩,为发展经济急功近利的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甚至不惜牺牲掉生态平衡。近年来,在生态保护的政策号召下,一些地区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法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法规落实不很到位而不能有效运转[5]。其次,采用科层制形式的政府,在搜集和信息过程中均会出现一些信息偏差,致使政府难以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在干预过程中出现信息扭曲。

3、结论与对策

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高度中央集权,这就为集体管控自然资源,实行计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3.1生态成本内部化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凭借中央集权的优点,将自然资源与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这样就能有效限制企业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因为任何外部化行为都将意味着由国家、进而由社会来承担环境成本,即自己造成的损失自己补偿,从而可以有力的保护环境与生态,即使有局部的环境退化也是暂时性的。社会主义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有理论优势,而且有现实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要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道路。

3.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要进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增加投入来改善生产设备和改进技术水平等,这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风险。因此,可以考虑在不同地区之间可建立横向转移加纵向化的补偿支付体系,即政府对生态效益进行横向规划,为每个地区规定资源使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明码标价”,这样,既可以迫使生态环境受益地区为生态效益提供地区提供一部分资金上的“赞助费”,先将这部分资金统一上缴中央政府,国家再纵向支付给生态效益提供地区和人群,进而宏观上调动整体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

[2] 管宇.探析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0):32-35

[3] 李刚.通过异化来解读现代人类生存矛盾.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第3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内容摘要: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西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础,开展绿色消费试点,构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绿色消费 生态文明 建设

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2005年2月28日,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颁布了《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指出生态化是保证城市生存安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西安生态文明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完善生态教育机制,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正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健康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坚决制止和杜绝掠夺性开发资源的行为,实施“最小损害”甚至“零排放”、“零损害”方略,努力维系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和谐与协调。

实施生态经济,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政府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绿色消费做为一个切入点,能对生产、流通、消费、处理全过程的生态化起推动作用。绿色消费模式是绿色消费内容、结构和方式的总称,是一定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下绿色消费者(包含生产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资料的结合方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群体利益,对绿色产品和服务进行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是一种体现绿色文明、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体现了西安“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绿色消费的特征是保护生态和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绿色消费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西安市工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不高。同时工业内部的污染排放量不断上升,资源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球经济绿色化、生态化的趋势下,西安要想发挥后发优势,就决不能再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应将绿色消费贯彻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探索一条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有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工业发展新模式,为区域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在保证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同时,确保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高。

绿色消费是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动力。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生产者放弃高能耗、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努力节约资源,推动清洁生产,采取措施对资源及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绿色消费的导向作用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其次,新绿色产业的涌现,通过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成熟,进而推动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及构建西安生态文明的微观基础,应该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不同层面出发,明确各自的定位,发挥各自的职能,建立起西安城市圈绿色消费体系。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并加强规划指导。政府应将绿色消费模式列入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绿色消费的发展目标、重点、措施、推进步骤等。鼓励引导各区结合实际,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绿色消费模式。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尽快制定有关废弃物再生、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加大财税、融资政策扶持促进力度,激发企业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建立绿色营销鼓励基金,对评比达标的绿色商业企业给予资金补贴,降低绿色商品销售价格。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消费,探索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及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绿色产业。完善绿色奖励政策,通过建立“西安绿色产业发展专项投资基金”和“西安绿色银行”等方式,支持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

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以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全面推广节约资源模式和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注重对市民的环保教育,将资源环境课程纳入社区宣传教育体系。注重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公众,特别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建立和发展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社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从事环保知识的普及宣传、环保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社会工作。只有让全社会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意义和绿色消费带来的好处,才能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在陕西省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以这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部门的工作。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绿色消费环境状况,包括绿色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指标;区域绿色产业机构指标;绿色经济及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二是绿色产品经营状况和效率质量状况。包括绿色产品结构和数量;绿色资产收益率;绿色生产效率等指标。三是绿色流通渠道状况。包括绿色产品流通的种类、数量、规模,及其绿色销售专店的设立,建立绿色网络流通体系,绿色通道的建立。四是法制环境状况。包括价格法律及各种法规对绿色产品发展的支持政策规章等。五是地方政府支持绿色产品研制开发的情况。包括地方政府参与制定的绿色产品发展战略情况;地方政府改善绿色消费投资的环境,支持绿色商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础。培育引导绿色消费,建立适应绿色消费要求的现代产业结构是基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制造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开发出一批绿色工业产品,促进西安市绿色消费的提档升级。要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农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绿色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安全食品。要抓住新能源成为世界投资新热点的机遇,成立负责新能源招商引资的工作专班,加大对世界新能源投资动向的关注和研究,策划、引进、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开展绿色消费试点。开展绿色消费示范创建活动。西安市相关部门制定创建标准,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家庭、绿色消费社区、绿色消费企业、绿色消费机关等示范创建活动。开展绿色农村建设,实现农户居家清洁化。在商贸流通领域促进绿色商品消费,引导有条件的商服企业设立绿色节能商品专卖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配套垃圾分类收集的设施设备,培养市民垃圾分类收集的习惯。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西安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更需要从长效机制入手。主要包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决策机制,从决策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长期性与不可逆性问题;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机制,制定出战略性、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机制,在财税、融资、土地、产业技术、国际合作、人才等方面有效地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更高级文明的行为;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宣教机制,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扎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机制,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建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J].求实.2008(8)

第4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洱源,顾名思义――洱海之源。作为高原明珠洱海的源头,素有“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说法。2008年,洱源县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为大理州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09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云南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10年被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授予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洱源,作为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支流560条,多年平均径流量5亿多立方米,洱海常年径流总水量的70%源自洱源。所以,加强洱海源头和流域的保护治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是洱源县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洱源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和谐兴县”的发展思路,树牢“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科学理念,形成了“保护洱海使命光荣、发展洱源责任重大”的思想共识,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方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并初显成效。2008年以来,洱源县先后实施了生态环保项目66个,累计投入资金5.22亿元,全面实施生态文明“七大体系”建设有力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洱源县结合洱源实际,着力抓好“七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重点污染治理为突破,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主要实施截污、治污、净污工程。二是以调整种养结构为手段,推进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三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11个风电场、311台风机,总装机容量达43.68万千瓦,为全省第一风力发电大县。四是以生态资源开发为重点,推进生态旅游体系建设。以地热资源为依托,“高原水乡,养生天堂”为品牌,重点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五是以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推进生态屏障体系建设。抓实造林绿化,强化城乡绿化,推进“森林洱源”建设。2009年,洱源西湖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云南省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六是以宜居环境为抓手,推进生态家园体系建设。以创建“生态家园”理念规划县城发展,加快推进集镇绿化,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和省级生态镇乡、生态村创建工作,全县9个镇(乡)均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生态镇(乡)。七是以提高文明程度为归宿,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进公共场所“六进”活动为抓手,围绕发展先进文化,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洱源县广大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不断减少,极大地改善提升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减轻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压力。

第5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绩效;评估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顾冬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43-02

1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示范区创建包括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县、生态市创建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成为生态创建的必要环节,不仅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规范规划程序,提高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规划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2 评估意义及原则

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围绕既定规划方案开展实施进度调查,重点就规划近期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开展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评估规划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

改进规划促发展,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规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持续实施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推动规划制度环境的良性发展。

(1)一致性原则。评估强调与《规划》的一致性,紧密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评估。

(2)全面性原则。对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3)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点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

(3)准确性原则。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准确统计有关数据,科学分析评价成效。

3 评估内容

3.1 评估规划实施意义

“十一五”规划使生态文明实现了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分析以生态市(县、区)创建为载体,如何贯彻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阐明生态创建对保障、促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突出生态创建不断深化发展认识、提升执政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3.2 分析规划实施措施

总结生态市(县、区)建设的组织筹划、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情况;回顾规划编制、评审、颁布实施情况,概述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规划部署、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传等创建措施,充分反映整个创建过程。重点突出生态创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

3.3 评估规划执行情况

根据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审阅、公众调查等方式,从规划总体目标实现情况(包括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评估,详细评述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投入及实施成效,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规划目标实现率、项目执行率及实施效果,形成评估结论。

3.4 明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分析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规划实施进程,规划实施主体履职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新时期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目标的实现。

3.5 评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列表说明规划近期已建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来源、建设周期、实施效果、承担单位,并注明规划项目、规划外项目以及未执行项目(未执行项目要说明未实施原因)。论证规划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对项目变更前后的实施效益。梳理汇总规划中远期项目以及规划外的待建项目,列出明细表,必要的话可进一步提出项目实施计划表,以提高规划项目的执行率。

4 评估技术路线

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见图1。

5 科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5.1 量化评估

从目标值、工作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评估建设指标,对各项规划任务、重点项目与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2 明确考量标准

约束性项目执行率≥8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良好;70%≤约束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5%,6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一般,要求说明规划项目未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项目及措施;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分别<70%和<65%的,属规划实施较差,要求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并提出规划修编具体建议。

5.3 规范编制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规范编制《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是客观反映生态示范区创建绩效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评估报告的编制。评估报告必须逐一阐述现行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梳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意见或规划修改建议。

5.4 组织专家评审

专门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结合生态市(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由省评估组专家进行评估报告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指导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 雯.五年看转变谋划新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生态文明: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EB/OL].[2011-12-01].mep.省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Evaluation Idea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ty(County、District)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 Do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ongzhou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300,China)

第6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O;林业产业;发展

一、 威信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400km2,总人口43.2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人口大县。境内多为高山,沟壑丛横,海拔高差较大,最高海拔1897米,最低海拔48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平均降雨量96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同时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竹资源10属22种,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0家。截止2016年末,全县林地面积达12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20万立方米;竹产业基地1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3%,林木绿化率达到53.57%,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累计补偿面积达到60.61万亩;是全国绿化先进县。2016年至2017年冬春造林完成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人工造林13.07万亩、封山育林5.5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兑现各类林业惠农资金2359万元。2015年和2016年,威信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森林威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威信县营造林改革方案》,全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营造林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威信在绿色发展、特色富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森林资源仍处于低水平开发状态,森林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生态保护与群众基本生存的矛盾突出。全县有近8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由于尚未建立健全全县林业生态保护机制,群众在基本的生产生活中时有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二是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当前,随着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旅游开发等工作的推进,都不同程度对生态造成破坏,虽然我们尽力减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发展转型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三是有限的财力与重大的保护任务不相匹配。2016年,威信全县财政收入仅为1.51亿元,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建设、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环保建设、地灾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和繁重的生态保护任务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财政保障难度大。四是群众生态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乱砍滥伐、乱捕乱猎等现象时有发生。县乡“三废”硬件处理设施、生态应急力量等还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森林威信”建设的进程,制约着持续发展的空间,林业产业建设配套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开始显现。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领推动“森林威信”建设

2015年威信出台了《关于推进“森林威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森林威信”建设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6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突破500万立方米。新建笋用竹林基地20万亩,用材林基地10万亩,林经作物10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建成绿化苗圃基地2万亩;力争林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特别是在林业产业发展上,提出了“合理布局,加快发展五大林业产业” ,即:大力发展笋用竹产业、择优发展经济林果业、适度发展用材林产业、加快培育观赏苗木产业和扶持发展木材加工业,到2020年,方竹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甜苦竹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改造建成高效筇竹林5万亩,其他竹类12万亩,全县竹林规模达到40万亩;推广发展猕猴桃产业10万亩;以杉木为主的商品用材林基地保有量达到50万亩;打造5个千亩绿化苗圃样板,建成绿化苗圃基地2万亩;建成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3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1家。

2016年12月,威信启动营造林工作全面改革工作,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抓好规划布局,突出林业规模效益。二是转变栽种方式,解决好“谁造林”的问题。三是转变苗木供给组织方式,解决重栽轻管的问题。四是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做好造林项目工程。五是突出苗木资金统筹使用,确保整个营造林工作的有序推进。六是严格考核奖惩。层层压实责任,实行全员风险考核。

三、威信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林种选择与地域气候特征和大市场需求没有高度融合。一是多年来选择的树种不适宜威信县多雨寡照高湿的气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形成区位产品优势;二是跟风发展,林产品市场空间狭小,销路不畅,难以形成优势产业。

(二)基础建设滞后、缺乏技术支支撑,管理粗放。一是林产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缺乏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手段,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不好,部分最终失去信心弃业转产。二是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等服务体系不完善,存储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林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三是林业产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偏低,先进的林业培育技术、林产品加工、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应用率不高,产业科技化水平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缺乏产业龙头引领。威信林业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杉木和楠竹等,但由于缺乏综合势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做龙头企业引领,没有高附加值产品,加之交通物流运输因素,林业产业规模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四)配套政策不到位。林业产业是一个投入大、投资周期较L,见效较慢的特殊行业,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和服务,现行配套政策存在一年热、两年冷,三年换人就变策的现状,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龙头产业,发挥规模效益。

(五)部分从业人员思想意识有偏差。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部份从业人员或种植大户,出发点不对,不是真心要做大做强林业产业,而是利用相关部门管理漏洞,假借发展产业之名或倾销种苗,或套取国家政策扶持款,严重影响我县林产业的做大做强。

(六)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产业资金推动。一是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的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二是多数林业企业缺乏实物产权抵押,导致融资困难。三是林业项目投资回报慢、融资成本高,林业项目贴息不管是主体覆盖面还是在利息总额中占比不高,投入林业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后劲。

三、 对林业产业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规划理念,做好规划引领。虽然在2016年12月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的营造林改革方案中提出“抓好规划布局,突出林业规模效益”,要求各乡镇在林业规划布局上要注重强化全局观念和培育主导产业意识,今后实施的营造林项目全县以营造竹子为主,各乡镇可结合实际,按照群众或林产业公司意愿自主发展核桃、油茶、毛叶山桐子等木本油料及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树种,努力提升林产业发展水平。但全县缺乏总体规划,形不成全县一盘棋的合理布局。很多林业产业发展得好的地方,抓一个产业可能要持之以恒的抓十几年才能形成规模效益,我们要形成一个“大规划”后一抓到底。

(二)全面深化改革,夯实林业产业基础。营造林改革的实施,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进一步明确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从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责任压实了,发展的热情也高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从主导实施向负责监管的角色转变,许多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以前“造林不见林”的情况正在向“造一片成一片”转变,真正回到林业发展的正常轨道,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政府职能,引导企业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林业产业企业、林业种植大户和发展林业产业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林业经营,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服务提升工作。要力争做到发展的每个林业产业都有实力强、认真干事的公司参与,将政府引导的每一个林业产业都发展为优势的主导产业,力争通过5-8年的时间,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林业龙头骨干企业,真正将威信林业产业发展成为公司赚钱、政府创税、群众增收的朝阳产业。

(四)做好示范带动,增强发展信心。从威信农林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没有产生明显的效益,究其原因是群众对主导发展的产业信心不足,没能从心里接收。群众接受的大多是周围成功的典范,对不是发自内心愿望的产业,往往采取应付态度,强烈的发展愿望与现实反差,形不成产业基础。因此,必须建设相关产业示范基地,帮助群众树立发展信心,变“要”为“我要干”,解决产业基础问题。

(五)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大林业建设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林业员工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为助力和推动威信林业发展,建设和推进威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支撑。

(六)加大政策研究,服务企业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和价格等相关政策,实行“谁投入、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保护企业或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并提高企业和投资人的经济效益。二是坚持稳定山权、林权,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继续完善双层经营,实行山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放开使用权,明确承包期限,坚持长期不变,实行林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三是严格执行中央和省里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保证林农实实在在增收,切实让林农共享惠民政策。四是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抓好招商引资,引进实力集团企业,发展威信林业产业。激励全社会都来关注林业、开发林业,为推进林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出力献智。

总之,只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威信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威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红色革命老区经济的跨域腾飞和脱贫攻坚及全面决胜小康才能取得根本性胜利。

参考文献:

[1]李世东、樊定敏等.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 科学出版社 2011.04.

[2]叶永春.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现代园艺,2016,01:110-112.

[3]曹胜利.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88.

[4]孙培福.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09:295

第7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6月14日中国青年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学共青团改革发展,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引导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中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服务教育工作大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学生团员并鼓励普通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中学共青团职能,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

【知识链接】

1.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它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2.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3.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4.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5.只有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

6.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7.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升华。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精挑细选】

一、单项选择题

1.近日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我们()

①要有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相同的责任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中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④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对中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在追求个人名利

B.这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二、非选择题

【走进情境感受问题】

4.《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遵循自愿、公益、安全的原则。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应秉持自主意愿,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中学生志愿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网络文明、文化建设等。……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

(1)结合材料中中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谈谈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志愿服务工作?

(2)从生命价值、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中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

【志愿服务我畅想】

5.中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志愿服务我感悟】

6.中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1.A2.A3.A

二、4.(1)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和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志愿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以及网络志愿服务等。(言之有理即可)

(2)①提升生命的价值。②中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③只有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④使我们主动承担起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的责任。⑤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⑥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升华。(分别从生命价值、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三个角度作答即可)

第8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现对2012年全镇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环境监督,实施规范管理,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有效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奋斗目标

认真贯彻环保优先的方针,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以保护群众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控制,加大治理力度,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标准的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建立“支部书记亲自抓”的领导体制,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各村(居)、各责任部门以生态市创建为载体,形成上下对应、职责分明、相互协调的创建组织网络,做到环保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切实推进全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继续抓好污染减排工作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坚持节能降耗,治污减排,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项目和企业,着力推进新老污染源治理。逐步建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收益”的利益机制,调动全镇企业治污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着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建立有效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机制。不断完善“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在人员集居区配备足够的垃圾箱,确保生活聚集区无暴露垃圾;继续推进农田林网改造,河道疏浚和农村改厕工程;抓好秸秆禁烧,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保证水系畅通,做到水面无恶性水生植物,岸坡清洁无暴露垃圾、平整无坍塌,达到“水清、面洁、坡绿、线畅”的要求。

(四)严格在建项目的环境管理

在进一步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同时,严格项目审批和“三同时”制度,确保项目预审率、环评审批率、“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五)加强污染源监督和控制

认真做好全镇危险废弃物管理、放射源管理工作以及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集中整顿,淘汰不合格不达标企业,力争全镇所有企业达到环保标准。进一步完善环保创新机制,提高农药化肥利用效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六)认真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开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并做好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积极推荐、评定一批“环境友好企业”,完成“绿色学校”、“绿色村(居)”的创建任务,把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环境监督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开展好环境宣教系列活动。

(七)建立健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主动参与全镇环境保护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对全镇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事件、有毒化学品事故、辐射环境等事故应防范在先,做好应急监测和处置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八)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第9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根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的意见》(宝市环发[]26号),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级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生态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状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构建富裕和谐新做出贡献。

目标任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全县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按照先行示范、逐步推进的总体设想,在“十一五”期间建成6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10个生态村,在“十二五”期间建成8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10个生态村。

总体要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以山川秀美为主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生态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生态创建活动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生态系列创建的细胞工程和基础工程,要重点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抓好六个方面:

一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二是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基础,大力推广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技术;

三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

四是推进农村改厨、改水、改厕、改圈工作;

五是加快推进农用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

六是积极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探索污水处置办法和有效途径,大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三、强化生态创建工作措施和保障机制

(一)精心组织,完善生态创建规划。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便于操作的原则,科学划分本乡镇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指导乡镇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活动,充分发挥乡镇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创建规划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和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要相互衔接,活动一并开展。规划任务和目标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便于实施、检查和考核。

(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生态创建工作。各乡镇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生态创建,确保建设成效。根据国家考核标准,修订和完善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指标体系,完善相关规划编制指南等技术规范。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创建方案,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生态创建活动。

(三)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各乡镇要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机构,加大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制订年度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把规划中确定的任务进行分解,切实抓好落实。提高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及时有效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科学的城乡环境管理决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