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校园智能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智能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智能化建设

第1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官微校园文化建设;功能

该论文为2016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网络文化精品建设项目课题《指端“微”波,育人无声―高职院校官方微信育人平台探索与实践》(编号:16WL29)的成果之一。

G711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校园文化必然带有大学校园文化的共同特征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国家重点中专、技校升格发展起来的, 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严重不足, 所承载的精神风格还不够鲜明 和突出,为此,我们应深入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功能及建 设途径, 以便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官微的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1. 高职院校官微的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 是学校的 “ 意识形态”。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它是校园的外显文化,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 将校园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如校服、校歌、校刊校报、雕塑、学校建筑等。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二是校园制 度文化。它是指校园人在交往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 是校园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保证。三是校园精神文化。它是校园的内隐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 是在长 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 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 难以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2. 高职院校官微的校园文化的特点。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 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 1) 应用性。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也是它的主要特征。( 2) 职业选定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 学生一进校, 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 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 3) 特色性。高职院校要立足就要办出特色, 要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专业知识的渗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 4) 行业指向性。高职院校要依 托行业办学, 高职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5) 文化地域性。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招生, 生源地相对集中,学生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化 交流上较为畅通, 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

3. 高职院校官微的校园文化的功能。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控制、辐射等功能。这些功能所起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 都不可替代的。一是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区别其他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教育功能, 而高职院校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就是它的文化影响。二是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本身所蕴涵的 价值体系为个体行为提供了参考, 指导个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学校组织的关系, 把个人行为引导到学校组织目标上来,使他们向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凝聚功能。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起着心灵黏合剂的作用, 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合到一起,使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一种使命感、自豪感、归宿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四是激励功能。良好的文化氛围, 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激起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使学校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精 神, 获得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五是控制功能。高职校园文化具 有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校园人接受必要的约束,使个体行为 符合共同的准则。六是辐射功能。高职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是指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 在向师生教育、影响的同时, 也对周 边及社会产生影响, 这种辐射主要通过塑造学校的形象和培养 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

二、高职校园文化主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高职院校扩招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比较片面,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首先, 一些人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不清, 简单地将校园文化归结为校园文体活动, 认为只要轰轰烈烈地搞一些校园文体活动, 就能建设好校园文化, 但由于这些活动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活动效果都不理想, 很难形成 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较大的影响力, 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低层次化。其次, 将高职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混淆, 认为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政工、宣传部门的事, 各部门联合举办的活 动少、效果差, 没有全员参与的意识。最后, 即使知道了校园文化 建设的重要性, 但由于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 造成了工作时思 路不清,重点不明,事倍功半。 2.只注重外在物质文化的堆砌而忽视内在精神文化的积累。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也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因此,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改变发展历史短, 社会认同度低 这一不利局面, 千方百计地加大物质文化建设来吸引更多的考生和家长,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但是,这一做法却脱离了物质文化建设的宗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 建设物质文明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精神文化隐含在物质文化中, 它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忽视精神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3.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造 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人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网络在给人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网络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主体。网络在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机会和知识的同时也使很多人沉迷其中,不参加任何的校园文化活动, 冲淡了校园文化主题的意义。( 2) 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伦理道德的异化与行为的失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广泛性,使传统的监督和控制方式失去其应有的效力。这对是非辨别力和道德约束力较弱的青年学生来说,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3) 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各种意识形态都存在。西化分子不断在网络上推销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观念, 使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同时, 一些庸俗、病态的网络文化、垃圾信息等对大学生的 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所有这些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构建高品位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 它包含了诸多因素, 如硬件建设等物的因素, 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 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 也是一种氛围, 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 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 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科学合理地制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树立环境育人的大教育观念,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党政齐抓, 系部共管, 师生共建, 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 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其次, 要着眼长远, 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现实措施,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 形成有鲜明特点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突出特色。

2. 要突出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基础作用。高 职校园精神文化是精神文明和人文成果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 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通过学校校史资料的整理、编撰, 提炼出学院 自身发展的精神之魂,将学院精神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要素。对能传承、发扬学院精神的文化进行加工、升华, 从而提炼出彰显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并把学习、诚信、合作、博爱、创新等作为优良的校风和办学风格。要通过回顾学院发展历程, 展示辉煌成就,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优良传统。 校园文化的人文建设就是通过增设文、史、哲、艺术、音乐、 美术、书法、摄影等培养文化素质的选修课, 举办各类人文知识 系列讲座。把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现代科技、现代艺 术、西方文化、高尚的思想境界、社会生活、知识视野同专业体系 结合起来, 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3. 完善制度、科学管理, 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加 强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的制度文化以其导向性与规范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特征彰显学院文化。高职院校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教学管理、保障院内环境等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和规范的规章制度, 但要克服重建立、轻落实的不良倾向。 4.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 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时代, 我要学会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 网络的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 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主体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网络举办专题讲座、征文、论坛等新颖的活动, 可以使文化传播不受场地、人数、时间的限制。网络文化赋予了个体充分的自由和创造力, 进一步拓展了个体的自 由活动空间。其次, 网络文化开放性和隐匿性的特点, 让不同的文化主体参与到感兴趣的问题中, 为校园主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 网络文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文化的共享特点,可使青年学生在电脑前畅游世界、博览群书, 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 增强其判断能力, 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校带来全新的校园文化环境。

5. 依托学生社团组织,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课余活动和个人爱好提供了场所, 成为大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舞台, 也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 甚至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为此, 高职校园文化的 建设要充分依托学生社团这块阵地,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 精神。要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 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 社团的建设中去, 努力形成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 要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学生指导社团建设, 根据自身办学特色, 创 新社团形式, 提升社团档次; 要规范社团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 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长梅, 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 [ C ]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 [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 [ N ] .人民日报,2005-02-19.

第2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 信息检索 校园 检索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16-01

一、引言

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对象,针对上述信息服务系统的不足,设计研发了针对大学生的智能化信息检索系统,实现了根据对用户自身特性、用户需求和汉语言自身特点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进行有针对性地信息推送这一功能。通过使用本系统,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便利度和快捷度,同时也方便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系统分析

1.系统总体目标

在用户方面,本系统致力于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简洁大方的用户接口;在管理员方面,本系统致力于实现简便的后期维护,如要对功能模块方面作修改,则无需进行整个系统的重新架构。

2.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现有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已非常成熟,利用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预定的功能。Java语言简单、功能强大并容易掌握。而MySQL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型数据库管理软件,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故采用Java+MySQL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本系统的开发。

三、系统设计

1.功能模块描述

1.1登录模块

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带入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验证账号和密码,

1.2主页面模块

在此模块中列举本系统所包含的所有子功能模块以及一些推荐信息。

1.3近期活动模块

内容来自学校社团等活动主办方,并根据实时情况更改内容。

1.4生活服务模块

学生成功登录后,可以自行信息,该信息经过排版于子功能模块中,并可被其他登陆用户看到。

1.5自助查询模块

用户成功登录后,可以根据需要发起搜索,后台服务器根据搜索记录进行智能匹配,并在子功能模块中反馈给用户。

四、信息检索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

1.基于网络爬虫的网页信息提取

本系统采用Java和MySQL数据库联动的方式,在每一次抽取新的URL时,通过Jsoup类库解析出document实例对象,在此实例对象中抽取需要的元素(如文章内容等),同时将URL和该网页的标题加入数据库,形成标题与URL一一对应的表结构。

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总是实时更新的,存储在数据库中作为信息储备的所有信息也必须配合互联网得到时效性,实现实时更新。本系统通过调用Mycrawler类中的refresh方法来实现定时更新,利用多线程来监督更新并计时。

2.提取信息的分词实现

在分词部分,核心要点是 1.词典树的构建 2.中文词汇的匹配,即对一句话中词语切割的位置。为此,本系统采用了IKAnalyzer分词技术。IKAnalyzer是一个开源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轻量级的中文分词工具包。

在词语的匹配过程当中,IK中默认用到三个子分词器,分别是LetterSegmenter(字母分词器),CN_QuantifierSegment(量词分词器),CJKSegmenter(中日韩分词器)。分词会先后经过这三个分词器,首先要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处理,将字符串转换为char型进行匹配输入字符串以char的形式进行匹配,一个char如果能取到hitList,那么会锁定hitList,循环到第二个char,如果能在hitList里与上一个char匹配成词,则保存当前的newLexeme,并加入到输出结果集。isEnd()判断是否结束,如果是,则context.currCursor偏移1位,继续取词。以此类推,直到整个字符串遍历完毕。

3.智能化方法及实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一跃成为今后软件设计的一个必然趋势。本系统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根据同义词、近义词词库,实现同义词匹配搜索。即,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通过同义词匹配,将与用户搜索内容词义相近的搜索结果按照其不同的匹配度降序排列,同样也反馈给用户。

在获取了用户的搜索指令之后,本系统对关键词进行同义词查询,使用户搜索内容得到一定扩充。同义词部分在Lucene4.6中通过SynonymFilterFactory实现查询。

Lucene是Apache软件基金会Jakarta项目组的一个子项目,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全文搜索引擎工具包,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全文搜索引擎,而是一个全文搜索引擎架构,提供了完整的查询引擎和索引引擎,部分文本分析引擎。

本系统首先通过新建Hashmap储存相关版本信息和同义词词典信息,并载入相关内容。而后将已提取到的多个关键词进行stream化以供索引。最后借助SynonymFilterFactory类,根据同义词词库,以自然语言中的意群作为标准,实现同义词查询。

五、总结与展望

本系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发现了现代信息社会特定群体获取信息时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根据这些弊端提出了一种更优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当今较通用的智能匹配,同时兼顾了用户群体和自然语言特征两个方面,将用户需求进一步细分,仿真方法证明了该方法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依然有效。

参考文献

第3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2007)数据研究:十年间,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规模都有大幅提高,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增长点一度从本科层次转移到了专科层次,期间专科增幅明显超过本科,到2007年出现拐点,专科招生增长幅度显著回落,这说明:当高等教育在经历快速大众化阶段而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后,专科层次教育开始理性放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统计,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为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专科院校1215所,在专科院校中职业技术学院占到88%,为1071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280万人,2020年将达到1480万人。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除去研究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406万,2020年为1620万人。新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表明:2009到2020年,高职在校生人数将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45%之间,高职教育的规模增长将明显放缓呈稳步增长态势,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总结十年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找内涵发展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正是高职院校寻求内涵发展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和原动力,是学校管理的灵魂。由于自身的功能层次定位的不同,各级各类大学的校园文化特征与建设具有很大的差异。较之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具备与生俱来的多元文化特质,高等教育的理想与理念、高职院校自身的功能层次定位和文化积淀、行业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等等,无一不对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将多元文化的影响转变为以培养行业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文化动力;如何在对过去文化扬弃的基础上,重构独具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决定高职院校兴衰成败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等专科学校,不少是原有的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整合而成,还有的是从国有大型企业当中改制而来。相对于普通高校和国外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积淀,我国高职院校是十分年轻而稚嫩的。建立与高职院校的功能层次定位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需要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探讨研究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和系统规划。自我国高职教育兴起以来,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发展及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探讨,但总体表现出理论性欠缺、层次性模糊和系统规划设计不足的问题。相当数量的学校在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有浓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对高职校园文化缺乏理性思考,在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任务、方向、措施等方面,严重偏离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层次定位。部分高职院校或急功近利地谋求升格,一味模仿普通高校的制度和模式;或过分强调“职业化”,照搬沿用原有中职教育的经验,明显存在盲目跟风、疲于应付、责权不清、目标不明等现象。

(二)文化活动“方兴未艾”但缺乏对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把握。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不准,导致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各类文体活动、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将文化建设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简单化、局部化,在原有中等教育的认识、理念、制度、行为中裹足不前,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印象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是末流的高等教育,是高收费的高等教育,是双差生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对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尤其是管理理念和模式满意度不高。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核心价值的把握,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与推动。

(三)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但缺乏文化建设的平衡性与自觉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各种达标检查与评估,对示范院校高标准的遴选与投入,迫使高职院校首先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学校任务的第一要旨,使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相对物质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分离和失衡。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力捉襟见肘的矛盾,使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片面强调技能性和规模性,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功利主义盛行,缺乏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目标体系,以及围绕高职教育功能层次定位,将多元文化的影响进行主动融合和升华的自觉性,从而使自身缺乏特色和原动力。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和文化追求必须遵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围绕高职教育功能层次定位,在彰显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职能的同时,突出高素质;在强化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和兼具经济功能的同时,坚守高等教育的独立精神意志。但事实上,一方面,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同质化”;另一方面,专业定位及其指向过于专门化,在专业划分上呈“本科压缩饼干”,这充分暴露了高职院校对自身发展方向、文化追求强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性,以及虚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定位透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类型划分是大学定位及发展的前提。明确不同层次、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分工明晰、定位准确,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不同类型的大学客观上应有各具适切性和特色的发展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

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分类法是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制定的分类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卡内基的分类指导原则主要依据大学的职能任务,将五次分类项目的名称大致区分为五大类—研究型、硕士型、学士型、副学士型及专业型,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武书连提出了“类与型”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13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陈厚丰根据高校社会职能等理论,以高校履行三大社会职能的情况及其产出比重为主,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等4型。马陆亭根据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按两个维度规划高等学校的分类,将高校分为四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教学型学院,每个层次又分成学术型人才培养类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

无论中外哪一种分类方式,高职院校都明确地处于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属于以应用技术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相比其它层次的大学,主要担负着为生产行业企业大量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务实的态度,围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层次定位,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从大学的职能定位透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的职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纽曼提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强调传授知识是大学的唯一职能;洪堡发展了大学的职能,将“科研”与“教学”统一起来;科尔将其进一步扩展,指出:“传统上认为大学有三种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近现代以来,大学从仅仅传递知识的教学场所,成为既重教学又重研究的组织,进而转变为兼具教育、研究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多重职能的庞大机构。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入社会中心,社会更加依赖大学解决、调节复杂事物,大学的崇高地位,使大学引领社会的使命更加凸显。因此,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成为当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但是,不是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平均拥有上述四个职能。高等教育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体系,大学的定位应符合教育规律、社会需要及学校自身条件,进行职能的合理定位。事实证明,不顾实际、盲目追风只会给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损失和伤害。因此,根据这个定位原则,高职院校的发展应该以学生的专业训练及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为主导,突出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植根于行业企业又超越于行业企业,而不是发展科学或培养科学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无疑也必须基于这个职能定位,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确定目标方向。

(三)从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透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高等教育功能是相当宽泛的概念。近年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无论是从哲学研究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均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叙述为是对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两大功能。前者是指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亦即人才培养功能),也是高等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后者是指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它被细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社会功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

从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看,战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育人功能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帮助人们取得较强的谋生能力逐渐突现出来,并迅速取得与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并重的地位。从社会人才层次来说,高等教育把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 “灰领”的培养,逐步提高到与传统“白领”的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发达国家,“白领”主要靠大学培养,而“灰领”主要靠社区学院之类的学校培养。在中国,以谋生为主培养“灰领”大军的高等教育就是高等职业教育。[7]从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析,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并不是在所有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都有突出表现,每所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体现其中的一项或两项。高职院校相对于高等教育的功能逻辑,首先体现了它的育人功能,其次兼具经济功能,以及部分地引领企业行业文化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遵循这个功能定位,以育人功能为主导,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兼顾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综上所述,从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自身所处的层次地位和功能职能分析,一方面,高职院校处于高等教育和各类大学定位分类分层的最底部,在科学研究层次和人才培养层次方面,不可能超越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但又因其在各类大学中更多更突出地表现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或者说是教育的经济功能,而成为高等教育和大学分类分层中一个不可替代的部分;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主体功能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职能必须建立在培养人才的职能之上,并且,当其它职能过度膨胀时,高职院校的主体职能就会磨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事物一旦不再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我们就不能说它仍然是同一事物。”研究表明,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学,作为独立的精神个体,它的成果输出可以影响社会,但是它不能为了产出一定的成果而改变自己。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市场逻辑的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教育逻辑的挤压。因此,立足高等教育功能层次定位,建设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平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主动服务社会并在某些方面引领社会的职能;时刻警惕高职院校因为涌动的社会需求或自身追逐利益的倾向而失去高职教育的灵魂,这正是高职院校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旨。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一)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塑造核心文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想与高职院校层次定位,立足根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的理想,它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原始起点,在于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围绕一线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个人发展和职业人生,凝炼高职院校的核心文化,并将它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各项工作中,与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需要。同时,建设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发展平台,以实现和坚守高职院校的自身层次定位,强化高职院校在推动所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两张皮”现象,杜绝跟风效仿、盲目攀比、好大喜功的非理性现象,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活力与生机,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第4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校园安防 智能化安防系统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内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校园内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已经成为了校园安防部门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学校学生的个人财物等会发生丢失、被盗等情况,而校园内学生打架、斗殴等问题也频频出现。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校治安的高度关注。因此,根据当前我国校园普遍的治安现状,国家对于校园内的治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文件。有资金、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强校园内的安防工程建设,可以在教师、学生宿舍以及一些重要场地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来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早期的一些校园安防系统大多利用的是单独的监控系统和独立的报警系统构成,这种报警系统传输协议其实并不支持数字的传输。伴随着各项新技术的推出,产生了很多与之不兼容的报警、监控系统,这就给安防系统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因报警系统通常是采用有防区限制的系统,其前端上最多只能接16个防区,所以不太适应校园的安防要求。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部门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和分级管理,有效提高校园安防工作效率。

2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构建。

在构建智能化的安防系统时,要求学校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总线,目的是提高系统自身的专业性、通用性,避免与其他设备不兼容。另外,要求一些软硬件设施必须要采用拥有高互换性的开放式结构,并要求具有兼容性,这样一来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升级,避免产生更大的问题。当前,被使用在校园中的安防系统主要分为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广播系统以及电子巡更等五大系统。这些系统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和功能被使用在了校园内的各项安防工作中。

所以,要针对学校的特性与实际情况设计出个性化的安防系统。如果是高校,则对于安防系统的要求就比较高,学校开放度高,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也比较大;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学来说,学校会实行一定的封闭式管理,但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在上学、放学的途中容易出现意外,这就要求中小学校园的安防范围要加大。所以,在校园的围墙周围、食堂、校门口等地设置警报系统,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向外报警,有效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3校园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3.1智能化安防系统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前面说到,校园内的智能化安防系统不仅仅用于防盗等情况,还可以用来意外报警,监控等等,相信未来智能化的安防系统还能向网络化、人性化以及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其实,安防系统向网络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学校前期就有大规模的基于网络的建设项目,所有的教务、学习、生活工作在将来,都将被赋予新的网络特色,对于安防系统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向网络化发展必然可以进一步保证信息共享、识别和搜索的智能化应用。

3.2校园安防市场的前景

在未来,整个安防系统的各子系统不仅可以互相协调运作,更能成为独立的系统运行,各系统之间做到联动运行,逐渐实现系统的集成化。这也达到了智能化安防系统走向人性化、集成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目标。

4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校园内的安防工作逐渐重视,校园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发展就会得到更大的支持。有效地利用起安防系统的视频监控、门禁系统、防盗系统以及广播和电子巡更系统等技术,确保校园内的各项安全措施到位,为广大师生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安防系统,打造安全放心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勇.校园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第5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管理;现代科技

一、定义以及特征

什么是智慧校园呢?智慧校园是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并且将高校的教学、教科研、学生的课程和日常管理等多项学习、服务智能化系统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能够实现教学、学习和生活为一体化的系统。智慧校园主要有四个特征:

1.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实现终端覆盖

智慧校园是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覆盖在校园内,并且通过智能化终端将校园内的教学、环境、老师及学生的生活信息通过网络反馈至控制系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事物提供大数据。

2.智慧校园中大数据的优势

由于智慧校园可以采集大量高校内的各种数据,并且具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智慧校园明显区别于数字校园的一点就是,可以利用其数据进行分析,为高校的各项事务提供数据支持。

3.智慧校园的个性化服务

智慧校园的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师生更好的进行生活和学习,强调了能切实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校园建设管理中以更好的满足学校师生的各项需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不同的、多元化的技术以满足校园师生个性化需要。

4.学习环境的开放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学习方式。在系统中,信息可以进行共享,学习的方式、时间、空间都可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的更加多元化,教学实践的扩展性以及教学空间的多样性,这些都能够实现学习环境的开放式。

二、高校建设智慧校园中管理工作现状问题

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一优点众多高校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智慧校园系统的运行仍存在多种问题。

1.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全面

想要利用好智慧校园系统,整合校内资源,结合信息化网络平台,全校性的智能化是必备的结实基础,智能化基础打实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模式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但是,据调查,众多高校虽然在建设智慧校园,但是学生的管理仍然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教师的众多工作也没能和智慧校园有效的结合,仍然是数字化校园的的模式。智慧校园中的众多系统也没能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建设智慧校园的形式化大于实质的意义,师生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瓶颈状态,导致智慧校园的功能作用未能在学生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影响了学生的管理质量。

2.智能化服务不足

高校的管理工作是日常重要工作之一,智慧校园系统的建立理论上可以为高校的师生带来智能化的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校园实时信息。但是,这一智能化服务需要将校园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融入智慧校园系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校并没能进行资源的整合,导致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以考勤系统为例,没能整合学生信息等现象,就导致仍需要高校的教师人工进行考勤,这不仅低效率,也浪费宝贵的教科研时间,增加教师的负担,且工作管理也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而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忽视了信息技术与学生教育的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运用,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也出现的明显的转变,微课等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在了学生的教育培养中,这明显给高校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来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同时也是智慧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要想保证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往往要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能有效摆脱机器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以促使智慧课堂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智慧校园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作用的发挥,而影响了学校学生管理的质量。

三、优化智慧校园中管理工作方法

在现在这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同时也是新一轮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下,利用智慧校园,依托信息化管理高校,提高工作水平是大势所趋,也是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要进行的必要步骤之一。

1.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其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以人为本,提高师生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为校园内师生建设智慧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的环境,让管理模式与时代接轨。因此,在智慧校园应用的时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一线教师之中,指导教师使用智慧校园系统,学会操作终端如手机、平板等。同时技术人员也应该将相关学生的信息录入系统之中。在系统的稳定和完善后加之以技术成熟和制度的完善,来构建一个安全稳定,全员参与的智慧校园。据悉,宁波某高校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将早操晨跑打卡制度融入其中,以相应教育部门的“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倡议。学生的管理十分便捷高效,只要刷自己的校园卡即可。同时早操晨跑的相关信息如时间、次数等与体育成绩挂钩,不仅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更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融合信息资源,加强智能化服务

青年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目前高校内的学生大多是1995年后的青年,这一代更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于智能化的服务兴趣浓厚且有着较大的需求。这些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上,甚至平日的生活中都紧密的与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结合。高校中,能全面并系统的融合信息资源,在智慧校园的平台加以共享来服务学生,这是一个创新且高效的学生工作管理的方式。这也是智慧校园系统的达成目标之一。为了体现人性化、清晰化的迎新方式,突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众多高校采用网上迎新的方式。在学生生活方面,部分高校的宿舍管理员采用智慧校园终端,通过发送视频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宿舍、安全用电等方面。学生通过登录智慧校园可以随时随地反复的观看和学习,提高自我管理和生活的水平。

3.建立智慧课堂,完善信息平台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也是主流趋势。例如现在较火热的翻转课堂。这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深度协作式教学。翻转课堂也是目前许多高校主要打造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首先,高校应梳理校内资源,促成各学科相关院校资源共享,并将资源进行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平台,然后向教师和学生提供这一平台,课堂教学无障碍。同时依托大数据的分析和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并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在部分高校中,为了进一步引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等等,高校建设微课堂、微教室。通过建设这些新颖的模式,引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模块化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讲授方式不同,课堂有着更加活跃的气氛和民主的氛围。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可利用终端设备与同学、教师进行小组交流或者在线指导。这一模式的构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风气的浓厚,同时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奠定了结实的基础,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高校而言,智慧校园是一种相对较高的目标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竞争实力水平。基于此,要想提高高校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要能给予智慧校园的发展充足的重视,并切实有效的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要求能切实从智慧校园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出发,基于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来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亚杰,王克勇,何健勇,孙明利.基于PDCA的智慧校园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

第6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管理学;教育学;系统科学

1引言

在信息化的教育方式与物联网的影响下,“智慧校园”被提出并逐渐开始实施,不过对智能校园进行建设与推广是非常复杂的,必须要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从各个方面搜集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只有对智能校园建设有足够的认知,找出智能校园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应用多视角理论体系来深度解析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智能校园建设的实践效果,使其能够在校园活动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进而使智慧校园得到更好的发展。

2智慧校园的内涵及其意义

2.1智慧校园的内涵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运用,使我国的学校管理与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智慧校园”的建设也逐渐的普遍了起来。智慧校园就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学校的管理、教育和生活这几方面赋予智慧,进而使学校能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使教师的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利。智慧校园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教育、生活相结合;给学校内的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方便教育与学习的平台;合理的运用信息平台和智能环境,将学校网络与外界互联网链接,以达到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

2.2智慧校园的意义

智慧校园能够使学校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拉近了教师与同学们的距离,加强了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进一步实现了校园的智能化与现代化,使学校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确保了在校教师与学生们的安全。

3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3.1优化教学方式及环境的要求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的人才也是变的极度缺乏,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人们对它的教育条件也是越来越重视,因此学校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条件,为学生与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抓紧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合理的应用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使教师更加容易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3.2实现校园生活智慧化的要求

往昔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太过于单调,在生活中还很容易碰到一些麻烦,学生们在住校的时候非常的不便,进而导致学生们不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学习。“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使学生们的生活与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提高师生在学校内的生活质量。

3.3促进校园管理高效化的要求

早先在对学校进行管理的时候,安全事故频发,给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现如今,随着学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校园的安防能力,使在校师生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彻底改变以往校园的管理模式,使校园管理更加现代化、智能化。

4物联网与智慧校园

在当下这个以网络为主的时代,合理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来加强教育工作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智能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的提高,使校园的智能化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4.1智慧校园的特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让很多学校发展成为了“智慧校园”,使校园内的生活与学习变得更加现代化、智能化,智慧校园具体有以下特点:为许多教师以及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与教师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将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学校的各个方面,使信息资料与各方面知识能够得到共享;合理的运用计算机网络,将校园内的网络平台与外界的互联网平台链接在一起,使在校师生能够获取到外界一些有用的知识与教育资料。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学校得到更好的管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校师生的生活以及教学质量。

4.2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作用

4.2.1实现学校的可视化智慧管理在智慧校园中,合理的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使校园内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监控,对学校内的环境以及教室内的状况实行可视化的监管,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校园环境的可视化能够为校园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使校园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确保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在学校内安装一些安保设施,比如能够感应校内人员声音、运动、光线以及温度的传感器,能够对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进行识别的设备等,将校内的一些安保设施接入网络,使校内各方面的情况能够得到智能化可视化的监测,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校内安全事故的发生。4.2.2构建智慧的教育教学环境随着我国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以及多媒体方面的技术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师生们经常在互联网上获取一些知识与教学资料,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不过也不能过分的依赖网络来进行学习与教育,过分的依赖网络资料进行学习,学到的知识会变得非常的死板,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现实资料与虚拟的资料相结合,实现互联网信息空间和现实空间的互联,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网络知识的时候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4.2.3促进区域资源共享由于大多数学校内的实体教学材料有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资料缺失的情况,使教学不能顺利的进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区域内的学校教学资料得到共享,让教师与学生能够享受到区域内多所学校的教育资源。

5结束语

国内学校要想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就必须要建立起现代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并不断的跟随时代的步伐对其进行改善。“智慧校园”在给学校与师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安全隐私、资源控制、数据保护以及信息共享等等。因此,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发展不能够急于求成,要明确智慧校园的含义与作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瑞钰.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乔蕊,崔春英.物联网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第7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能财务;财务共享;财务转型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财务领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方式从传统的手工记账过渡到会计电算化,逐渐摆脱了重复而繁琐的计算。互联网技术的深度挖掘,推动着财务领域迈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协同时代。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涌现,开启了财务领域业财融合、财务共享的变革浪潮,智能财务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智能财务建设,推动企业财务转型,实现财务与业务融合,提升财务服务水平与效率。当前我国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尽相同,信息化水平良莠不齐,但基本已完成会计电算化建设,过渡到会计信息系统及协同时代。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多呈现信息孤岛效应,制约了高校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高校作为科研与创新重地,应紧随时代变革潮流,紧跟企业财务智能化改革的步伐,运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财务智能化,进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本文结合具体高校,以HB大学为例,分析该高校智能财务时代下财务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智能财务时代下高校财务转型策略,为其他高校推动财务智能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智能财务时代下高校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智能财务是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运用于财务工作中,对传统财务工作进行模拟、延伸和拓展,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会计工作成本、提升会计合规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促进企业财务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作用发挥,通过财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智能财务有五个特点:全面共享、高效融合、深度协同、精细管理和力求智能[1]。智能财务的提出为实现业财融合、信息共享打开了新天地,大型企业集团正全力实践智能财务建设。同时,高校正布局数字校园建设,而信息共享是关键。高校财务处作为核心部门,与各个单位都有密切联系,业务方面与多部门都有交集。高校财务智能化建设不仅可提升自身管理效率水平,更能加深与其他业务部门信息化融合,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快财务转型,紧跟财务变革要求,将智能财务管理模式应用到自身财务管理中,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

2智能财务时代下HB大学财务转型面临的挑战

HB大学是某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全校在校师生有2万余人。该校财务处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化水平位居省属高校财务处前列,现已具备账务核算系统、网络报销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银校直联等系统,基本覆盖各个业务板块,该校财务信息化水平已步入会计信息系统及协同时代。然而相比于企业财务改革转型,高校财务滞后较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存在着更多制约高校财务转型的问题,本部分结合HB大学,对照智能财务建设要求,具体分析该高校智能财务时代下财务转型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2.1各部门间系统相互孤立,信息交换不畅

智能财务是建成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和智能管理会计共享平台,以业务驱动财务,进而驱动财务管理、规范业务。数据的交换、共享是建设智能财务平台的关键。目前HB大学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及科研管理系统等相互孤立,与财务管理系统未能实现互通互联,形成信息孤岛效应。例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信息无法直接导入学生收费系统,对于延迟毕业、专业调换等变化,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学校文件在收费系统修改,学生欠费信息也无法传输到教务管理系统,只能导出相关数据通知学院负责人催收欠费。科研管理系统项目信息未能与网络报销系统、账务核算系统对接,对于项目余额不足的问题,只能由财务人员通知报账老师修改、重新提交。这种孤立的系统管理模式不利于财务系统收集学校各方面财务数据,对资金管控、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了难度,同时降低了财务工作效率,制约了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2.2技术支撑不足,缺乏创新

智能财务是涵盖“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包括与预算和成本相关的RPA,与报表报告相关的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交互等。智能财务对技术要求很高,高新技术的深度运用可以使财务人员彻底从重复、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发挥管理会计职能。目前各高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比较欠缺,HB大学主要依赖于第三方软件服务商,财务人员运行信息系统时发现问题只能寻求该软件服务商解决,财务人员对技术方面不甚了解,容易发生问题沟通交流不畅,导致问题解决不及时。同时该软件服务商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不成熟,网报系统目前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例如劳务费累计扣税存在差异、自动生成凭证摘要提取信息不明确等。因此,技术是影响高校财务转型的挑战之一。

2.3经费配置欠缺,制度不健全

企业积极致力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智能财务通过业财融合,把控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以财务监控资金流向,借助专业洞察和大数据分析辅助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和高层领导决策。目前,许多高校对“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足,只重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而忽略了教育经费管理。高校通过成本管控,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经费,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目前HB大学领导对这方面认识不够,未能深刻认识到财务在成本管控方面的重要性,导致建设智能财务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合理的经费配置。同时,校领导也未能从学校全局把控,没有合理的保障制度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2.4专业化、复合型财务人员匮乏

智能财务建设是财务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其核心任务是规划建设创新型智能财务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索。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企业在财务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积极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模式。HB大学对财务人才明显重视不足,未积极引进专业性人才,现有财务人员偏老龄化,对计算机方面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更快适应信息化改革,也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参与信息化建设。因此,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匮乏成为HB大学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3智能财务时代下的HB大学财务转型策略

HB大学建设智能财务共享服务平台面临着诸多挑战,“智慧校园”的建设催促着高校财务必须转型,以财务为中心,连接其他业务部门,实现数据交换、业财融合,提升财务服务水平与效率。本部分先分析智能财务时代下高校财务转型方向,然后结合HB大学提出具体转型措施。

3.1高校财务转型的方向

智能财务时代下高校财务转型需明确转型方向,从管理理念、财务职能、数字化技术及人才培养等方向开展。校领导应转变管理理念的认识,积极推动财务职能转变,投入较多的经费满足财务数字化技术的需要,同时加强人才的吸纳与培养,为早日实现财务智能化做准备。3.1.1管理理念转型高校财务转型首先要转变对财务的态度,校领导应重视财务部门的作用,现在财务已不是简单的账房先生,财务管理职能日渐突出。财务资源是否合理分配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校领导要从学校全局出发,科学合理地分配财务资源,以财务为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联通相关部门信息管理系统,把控学校各方面资金进出状况,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务对于成本管控有着重要作用,校领导不仅应重视经费的投入,更应重视财务对成本的监控,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3.1.2财务治理模式转型传统的高校财务管控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管理的需求,高校财务应结合现有业务特点,建立新的财务治理模式。智能财务时代下高校财务要积极转变财务治理模式,高校财务类型要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战略型财务转变;财务功能从简单的记录报告升级为参与控制与规划。财务角色要从管好账、用好信息,成为管好钱、管好风险、管好财产。转型后的财务治理模式,更加符合当前高校管理需求,也更加符合高校战略发展规划,以战略的视野、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心态推动高校迈入“双一流”建设。3.1.3财务数字化转型高校财务智能化升级需要技术的支撑与保障,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管理会计应用平台,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消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联通财务信息系统,推动业财信息系统集成与融合。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价值不言而喻,数据已经成为分析决策的依据。高校财务应深度挖掘数字资源价值,财务管理系统联通其他部门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相关财务数据,严控财务风险,推动数字校园建设。3.1.4人才培养转型为适应财务转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人才是推动改革、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高校对财务人才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提升。高校财务应根据业务需要,重新设置岗位职责与要求,制定合适的岗位规范,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尽快胜任信息技术的操作与运用。现有的财务人才不能只学做账,更应该了解业务,激励财务人员熟悉业务提升管理理念。

3.2智能财务视角下HB大学财务转型的具体措施

3.2.1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制度保障财务转型的目标之一是建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校园数字化建设。这一项改革需要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不可避免会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权限,因而会有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冲击。HB大学财务转型应得到校领导的全面支持,站在学校层面上整体规划布局,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给予合理的经费配置,推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财务智能化建设,保证工作的彻底执行。3.2.2联通财务信息系统,推进财务共享平台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打破财务信息系统封闭的现状。HB大学应借鉴企业业财融合的建设思路,将财务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联通,使预算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等系统中的财务数据集中归集和协同应用,便于校领导及时获得基础数据,有助于提高决策分析的精准度,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效率。3.2.3寻求技术支持,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撑,HB大学目前主要依靠第三方软件服务商,在技术支持方面财务人员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与软件商沟通交流,梳理工作流程,将烦琐、重复的工作标准化,通过信息技术来代替人工操作。HB大学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比较欠缺,缺乏分析统计功能,网报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在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经费寻求更有利的技术支持商。3.2.4招聘复合型人才,提升财务队伍水平HB大学为适应财务转型需求,应当招聘复合型人才,吸纳计算机方面人才投身于财务实践工作中,可以更容易发现财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不足,更便于与软件商沟通合作。同时,该校财务处积极组织开展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业务能力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学习,备考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更加适应新时代财务人员要求,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

4结语

智能财务为高校财务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使财务工作更加智能化与高效。高校财务应顺应时代变革潮流,对照智能财务建设要求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合理的制度保障、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先进的信息技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力争早日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梅玲,黄虎,佟成生,等.智能财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研究[J].会计研究,2020(3):179-191.

[2]秦锂,马红红,蒙福亘,等.财务共享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2020(10):11-16.

[3]毛成银,叶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转型的思考[J].会计之友,2020(18):100-103.

[4]陈旭,郑雪佳.智能财务视角下集团型企业财务转型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21(3):23-27.

第8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3.18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

校园生活和教学管理是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集中体现。

1.1校园生活包含食堂管理、照明智能化、考勤管理、浴室控水管理等

(1)食堂管理是智慧校园中不可替代的主要部分,由于RFID技术的支持食堂管理系统被划分成3部分:饭卡中含有RFID电子标签:教师与学生每人一张,用户信息植入到饭卡芯片。RFID阅读器:放置在食堂的每个售饭窗口,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将收集到的信息备份应用于查询,余额被显示在卡上,消费金额被相应扣除。运行于后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会将注册用户的信息存储并备份,管理员可以实时的查询消费业务。

(2)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智能照明之中,无线设备自主联网控制校园内的照明系统,远程控制每一盏灯,控制台发送的命令可以遥控道路以及教室的照明系统,灯的闭合及明亮状态显示在屏幕上,各个时段的照明亮度可根据光强度自动调节的。以智能控制教室照明为例,当教室内的光线较暗时,灯自动点亮;当光线比较足时,灯自动关闭,教室里空旷无人时,终端控制系统会远程控制灯的开关。

(3)在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考勤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负责考勤工作会耗费一些时间与精力。老师借助RFID技术的考勤管理系统会完成此项工作,相应过程是:开课前,学生用自己的身份卡刷卡进入教室,读卡器收集学生刷卡记录信息后,将信息数据源传送到服务器终端,服务器通过指令接收到数据,分析数据后存储到数据库系统中。教务工作人员以及各位教师可利用秘钥登录到网站对考勤情况进行查询,实时地查询各时间段内每位学生、每节课、每个教室的考勤记录;每个学期期末,各门课程的学生或者某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出勤情况可以自动统计出来。

(4)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控水管理,会智能化管理用水情况,主要功能如:信息数据的时效性:RFID卡放置在读卡器上时,余额会显示在阅读器上,此时激活中的水计费状态可以投入使用。采用计量实时的消费模式,出水后读卡器被激活,根据用水量多少进行实时扣费;计费采用根据流量计费的方式,即外接一块脉冲式流量表,计算流量收费。

1.2日常教学、实验室管理和智慧图书馆是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管理体系更加全面和完善,通过RFID技术的强有力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和监控体系,改善教学管理中组织、评价和考核等系统资源,学习空间的不断延伸、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以物联网技术为主的支撑环境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例如,沈阳市感知生长校园数字智能化农业种植园系统,利用互联网络收集、集中处理和及时观测信息,研究成果得到展示,互相交流各种种植经验,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提高。

(2)实验室综合管理

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验室中,其中设备的管理、实验过程的管理和智能插座等被使用的最多。

设备管理: 带有RFID技术的芯片卡会存储和修改各种实验设备的基本属性和维修维护状态等信息,使用阅读器会更快捷方便地识别设备的有关信息,利用远程控制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

实验过程管理:其一,学生使用RFID卡可以快捷地获取实验步骤、熟知操作流程、学会使用帮助等信息。其二,学生做实验中,自动报警操作失误,及时有效地中断操作中的实验,降低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实验人员可以通过设备采集的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实现多功能化的实验教学目标。

智能插座不仅具有传统电源插座的功能,实验室管理员还可通过服务终端评判各个实验设备的耗电量信息,并且能控制开关插座,实现人与插座的“对话”,既高效又节能。

(3)有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图书馆可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利用智能机器人等其他辅助手段减少人工服务成本。当前图书馆中涉及到的物联网应用,主要是携带RFID电子标签功能的智能书车。

智能书车归属于移动式RFID书籍管理设备,其拥有多种智能化功能如:导航、查询、定位等,可实现新文献上架、分拣、架位信息等功能。主要的工作流程是:书籍被分拣到书车上,识别器能够读取书籍中存储的RFID信息,并显示文献在书车上的具置,同时根据收集到的书籍存储架位信息,将需要进行上架的位置和书车上对应书的存放档位一一对应起来,该书的具体上架时间和上架位置等信息会存储到终端并在显示屏幕上体现出来,工作人员使用起来更高效更便捷。

智慧校园,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校园的服务和管理,它是通过在校园的基站,任何人,任何对象,任何信息的载体,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互操作性,庞大的信息网络平台,聚合产生新的信息,让教师和学生提供智能业务和服务模式。

2基于网络互连技术的一卡通系统建设

2.1建设原则:先进性与实用性;系统与软件的可靠性;易管理与维护;易扩充性。

2.2建设目标

(1)在校园网上建立“一卡通系统”的数据平台,卡片平台,财务结算平台,该平台下还需包括商务管理、银行转账、身份识别管理等各子系统应用,随卡片功能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扩大只需修改子系统配置,无需再对原有平台进行升级扩容。

(2)通过平台预留的扩展接口,智能化校园建设中的其他MIS系统、0A系统,可以实现与校园卡系统的数据共享。

(3)公用数据在全网上实时共享,随时查询持卡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加密)和电子钱包等,做到一人一户一卡,所有变更的数据通过效验后储存在服务器上并立即生效。学校内各校区之间,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在任何一个消费网点都能通用,所有商户单位都可以申请授权收款、结算,审核通过后使用,涉及到的资金可以实时到账。

2.3总体结构

“一体化、两级体系、三层结构”的原则。“一体化”是指对数据资源进行统筹的规划和考虑,其包括账务管理、业务管理、计费、结算及客户服务等项目,作为有机的一个整体,集中管理存储和收集到的数据,使系统实现集中、综合、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两级体系”是分别对校园卡结算管理中心和管理分中心进行两级体系管理。而“三层结构”是指“一卡通”系统实现“数据核心层、业务逻辑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互通互联功能。

3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智能管理系统

云计算平台是支撑智慧校园的第二大平台。云计算可以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统一提供服务。

3.1物联网设备

为了满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体的通信需求,网络通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线和无线互通互联组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模式,以提供固定或移动的应用环境,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接入,使得网络结构灵活,延展性强。

3.2技术方法

(1)编制信息规范与标准。智能化校园中由于复杂的对象编码,一个编码方法无法支撑整个校园操作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地标准编码系统,创建针对不同应用的最为科学的编码方案。

(2)建设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智慧校园需要解决设备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交流,无线接入手段是一个必要条件。建立有线和无线双重覆盖的网络环境,是实现无处不在的感知信息接入和多源信息互联的前提,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第9篇:校园智能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校园网;智能化管理平台;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068-02

1学院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信息化建设,我院校多年来一直重视,目前为止,除完成了校园骨干网络建设,也完成了一部分应用系统建设,在我院的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为我院能更好地建设信息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但这些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如教务科、财务科、人事科等都有各自独立的系统和数据,缺乏及时有效的交互,造成财物收支方面的疏漏。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应用系统的独门独户,造成了协同工作能力不足,也无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过于重视管理而忽视服务功能,无法为师生提供信息服务,更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3)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网络管理人员维护难度大。

2网络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网络管理中,管理人员不仅仅维护管理某几种IT资源、某几款IT资源,常常面对的是具备不同功能特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IT资源,甚至还要管理包括机房环境、机柜等非IT资源。这些繁杂的基础设施构成了学院信息化的基础,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学院业务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影响。那么,是否有一套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能够将这些种类繁多、关系复杂的资源进行综合的管理,就成了当前网络管理所关注的热点。

3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

为使网络管理人员方便管理,需要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实现整个学院校园网络的融合,使校园内的各部门网络互联、满足智慧校园各种应用业务。

3.1建设一张结构优化的有线校园网

首先,具备更强更有效的容灾能力,是有线校园网整体架构的重点,解决了因故障节点、故障链路和路由震荡问题对业务带来的影响;其次,有线校园网需要具备千兆到桌面,万兆骨干的传输能力;第三,校园业务可平滑向下一代网络迁移,向IPv6迁移兼容现有校园网环境。

3.2建设一张全校覆盖的无线网络

移动漫游环境,不需要管理者手工干预,以移动漫游环境为基础,智慧校园业务可实现不限时间地点的使用,当有线网络出现故障时,无线网络可以起到备份作用。

3.3建设一个健壮的校园设备网承载网络

整合统一通讯、校园监控、能源管理、多媒体教学、消防联动、信息、考试监控等业务,提供丰富的网络办公、教学、安防服务。

3.4整体网络具备安全渗透防御能力

首先,校园网出口需具备:攻击、隔离和控制非法业务的能力,在线主动抵御的能力;其次,校园核心网络自身集成安全防御能力,将因攻击和病毒所给校园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用户接入网络屏蔽用户非法操作,隔离网络攻击。

4智能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简单的互联互通对于强大的网络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各种不同的业务应用已经融合进网络当中,如通信、应用、存储、计算和监控等,使得网络也成为企业核心业务的载体和平台。随着不断的更新和技术强化,这些网络应用越发复杂化,随之产生了很多问题造成客户困扰,如网络安全控制、运营管理和性能优化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核心业务能否顺利开展。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单纯的硬件数据交换已无法解决,只有在硬件数据交换的基础上,加入灵活的软件控制并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解决以上问题,这也将成为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经过查阅资料,智能化管理平台学院选用H3C运维软件,该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4.1全面的基础资源管理

传统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是常见的管理设备类型,除此外,还要实现设备资源的集中管理,即对网络中的无线、安全、监控、视频、服务器、打印机、存储等设备进行管理。

4.1.1自动发现算法:以H3C为基础,具有灵活快捷的特点,H3C智能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快速自动发现方式,还提供了五种高级自动发现方式:路由方式、ARP方式、IPSec VPN方式、网段方式、PPP方式等,可准确快捷的发现网络资源。

4.1.2直观的设备面板管理:支持设备面板管理,所见即所得的显示设备的资产组成和运行状态。

4.2灵活方便的拓扑功能

4.2.1网络拓扑视图:具有丰富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除传统的IP拓扑视图外,H3C智能管理中心平台还提供全网络的拓扑视图和自定义拓扑视图,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地域情况、甚至楼层情况清晰灵活地绘制出客户化的网络拓扑。在全网络拓扑视图中,用户可以随意组织和定制子图。

4.2.2增强的二层拓扑:传统实现的拓扑都是基于IP的三层拓扑,H3C智能管理中心平台在此基础上更支持二层拓扑,

4.2.3实现了同一个VLAN或者网段内部PC与网络设备、二层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连关系,更方便直观地体现了网络中设备的互联关系。

4.2.4自动化拓扑视图建立,可以按IP地址网段规则将新增设备自动加入自定义视图、自定义拓扑中。

4.2.5全景拓扑:全景拓扑将物理拓扑、虚拟机、无线设备统一在一个拓扑视图中展示.

4.2.6流量拓扑:以端口流量和网络负载为主要视角,向使用者展示所关注的网路拓扑结构和流量负载数据统计及分析情况。

4.3 VLAN管理

VLAN管理提供了对设备的VLAN规划,VLAN配置下发等功能。通过VLAN管理对网络的VLAN进行统一的规划,然后把这些配置统一下发到设备上,完成网络的VLAN管理。同时VLAN管理组件还提供VLAN拓扑功能,可以直观的查看到VLAN的部署情况。VLAN管理的功能包括:全网VLAN管理、VLAN设备管理、VLAN配置报告、VLAN拓扑、VLAN批量部署。

4.4全面的应用监视

应用监视能够监视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器,包括:Windows服务器、Unix服务器、Linux服务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LDAP服务等。

Windows服务器包括:Windows XP、各版本的Windows Server。

Unix服务器包括:AIX、FreeBSD、OpenBSD、Solaris、Mac OS、HP-UX/Tru64。

Linux服掌靼括:Linux。

数据库服务器包括:Oracle(8.x/9i/10g/RAC/11g)、MySQL(3.23.x/4.x/5.x)、MS SQL Server(2000/2005/2008)、Sybase(12.5及以上)、IBM DB2(10.x以上)、PostgreSQL。

应用服务器包括:.Net服务器、JBoss服务器、Tomcat服务器、Weblogic、WebSphere、GlassFish、Oracle AS.

Web服务器包括:Apache服务器、IIS服务器、PHP。

邮件服务器包括:Exchange服务器(2003/2007)。

中间件包含:office SharePoint、WebSphere MQ。

Web服务包括:REST服务、SOAP服务。

LDAP包括:Active Directory服务、通用LDAP。

SAP监视

虚拟化包括:vmware、CAS、Hyper-V、KVM。

文件系统监视等

自定义应用:支持自定义脚本监控,自定义SQL查询语句监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