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生态化;城市景观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研究和设计实践对象。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环境的主要元素,是城市公共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城市文化框架内研究城市空间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人与环境互动文化,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打造城市居民与城市景观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将城市公共空间呈现为记录城市文化变化的空间,也是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的要求。

1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彰显了城市的整体文化

1.1城市公共空间聚合了城市文化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休闲的场所,既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福祉的反映,在城市整体文化结构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既是一项物理活动,也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环境的物理参数———公共空间的布局、构成、发展规模、自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城市空间对城市居民教育的作用,如特定的空间艺术形象,让城市居民能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语境、营造情绪、唤起情感、设置格式行为并成为城市场景的一部分[1]。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时代、聚落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反映,带有聚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性,构成了城市的文化代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中,嵌入这种文化代码,符合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心理感知要求,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理念。

1.2通过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展现城市文化

人们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认知很大程度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在微旅游成为旅游热点的时代,城市居民和游客正是通过对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多样化感知认识城市。因为对居民和游客来说,城市的视觉形象是不同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代码———标志性符号,人们可通过标志性符号了解城市的人文地理。通过标志性符号可表达城市空间环境所荷载的文化,其所有元素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这个特征。目前,打造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已成为全球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标志性符号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城市的标志性符号生态化方向有助于解开城市的文化基因密码,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的文化。这样的标志性符号是城市居民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与城市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的[2]。在城市中,不仅建筑环境、活动空间,还有地域的自然特征———城市中的河流、山脉、森林以及各种可见的现象等,都是人们理解和认识城市的信息载体。

1.3城市标志性符号凝结了城市居民的共同价值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及其动态变化,体现了城市空间的特殊性目的性———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城市系统的形成和运作取决于其居民的社会活动。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客体感知文化,包括刻板印象、原型、某些价值观、符号和神话[3]。在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中,城市居民扮演多种角色,如行人、乘客和司机等,并且每个人对每个角色的看法都不同。一个人对城市的感知受其接收到的视觉信息量、运动速度和感官图像的解释的影响。城市空间标志性符号不仅由建筑师创造,而且是在与城市居民的直接对话中产生的,其展现的空间形象表现在其个性和主观性上。如今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标志性符号,常常需要视觉导航作为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使其成为文化交流的标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从视觉符号中获得关于城市的各种信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展现的活跃颜色和形状与城市居民相互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城市文化元素反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历史景观和文化传统

2.1城市空间规划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现代文明的根基体现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良好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了文化的价值优势。在一定时期,规划结构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象,形成特定的城市风格。城市空间内的形式通常不是由单一风格统一起来的,城市的视觉形象揭示了某种主体空间环境的特征。依规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民间装饰和几何形式的元素,构建公共空间的城市视觉和象征体系,纳入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2.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历史部分,是在不同时代重要的城市规划限制影响下形成的,是连续的历史过程。城市历史环境的脉络不仅直接影响公共空间建筑和艺术外观,而且对功能内容也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建筑古迹、建筑群、景点的保护是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领域之一,是城市的独特文化资源和城市标志性符号,需要在规划时加以保护。保护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资源的一项特殊任务,是在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内建立城市规划调节发展的机制。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时,需要弄清楚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环境的价值、城市历史面貌的完整性及历史地点边界定义的必要信息。在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显示文化遗产对象的区域边界,并把它们融入城市规划活动本身的过程中,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地区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潜力,成为城市的财富。具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城市外观、绿地、街道和广场等,存储有关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很有价值。独特的城市标志性符号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结构、视觉外观乃至文化传统方面,决定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征。对于城市而言,注重保护公共空间标志性景观特征,应使其绿地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升到同等水平。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的审美特征,包括主要景观组成部分,提供了视觉联系的空间领土的表现力和可见性,也是休闲娱乐价值评估的基础。也正是这种自然的标志性符号景观才有助于城市居民认同自身与居住区,形成城市社会文化系统。

3公共空间规划要体现绿色主义文化要求

3.1绿色主义文化是城市生态化的要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实现城市绿色化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文化的标志。当前流行的“绿色城市主义”就其表征来说就是一种城市生态文化。绿色城市主义旨在形成零排放和零废物的城市设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促进紧凑、节能的城市发展,寻求改变现有的城市设计原则。其主要思想是创造生态一体化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提供和改善环境效益。绿色城市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流行概念,其目的是改造现有城市,注重调节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未来,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自然、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战略,完善人居环境的建设[4]。由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全不同的、分散的绿色城市规划系统成为可能。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和绿色城市主义概念的结合,为增加全新生态城市设计原则提供了可能性。从全球视野看,城市的生态化趋向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的挑战,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着眼于这种新的变化理念,从生态导向的角度重新思考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基础设施系统,使绿色理念融入城市空间发展中,把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为紧凑的、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是目前国际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3.2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匹配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化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国外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践经验研究表明,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面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在该地区的自然地貌特征方面进行结构化,立法确定定居点的自然框架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在城市聚落边界内,分配景观规划区不仅可确定自然和城市化领土的比例、规范经济活动,还可保护城市文化无形价值的形象。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或其部分的景观规划是在社区或地区景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其中包含分析地质系统初始空间结构,以此作为某些功能区定位的基础。分析生态环境(森林、田野、湿区、湖泊和河流景观)的状态,厘清受保护领土和个别自然物体的环境联系,能增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态度,积淀成为社会深厚的文化传统。

3.3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遵循绿色主义原则

建造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自然景观,对其进行功能重组,创建公共绿地,利用位置的特殊性增加社会和改造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使城市成为宜居之城,成为人人享有幸福的城市,这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绿色化基于在城市空间每个发展阶段,尽量减少使用能源、水和材料,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用生态导向技术设计公共空间建筑物和结构,以天然材料为主,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处理各种废物以获得额外能源。为了使城市更具弹性,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以系统、渐进的方式理解和应用绿色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各种城市空间项目的背景和规模情况下都有效。应针对城市不同的公共空间情况制定特定方法,使原则适应特定的气候条件、场地环境、技术可用性、社会条件、项目规模、不同的组织、利益相关者等。只有多方位理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优化过程和对公共空间更广泛的发展背景,才能实现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效果。为了城市居民的利益,需要采用整体方法实施这些原则,并使用可用的现代技术。有些原则一开始可能很难实施,但却很重要,具有节约资源、改善生活条件和增进居民之间社会交往机会的潜力。这些原则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协调增长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

4规划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方式的规定

4.1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需要法规来指导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历史文化名胜整治法规文件是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6]。法规对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保护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起到良好的促进发展作用。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仍然存在困难[7]。目前,需要更详细和全面的方法制定相关法规,同时,考虑区域文化和聚居地的独特性。以法规为依托,在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中,一些历史街区综合改造项目要考虑文化遗产对象边界内的所有空间,必须根据对象的历史和文化特性形成保护方案。同时,在开放公共项目的设计中,形成利用历史环境的具体保护机制。

4.2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要考虑城市的人文特点

目前,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方法论、指南和规定,主要基于国家标准、实践规范、卫生规范、规范的典型建筑解决方案,很少考虑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理解的特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建筑物的形态、社会结构、景观领土发展的生态和文化基础的配置,都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城市规划法规。改善与城市其他部分空间连通性,修复城市的历史环境,建筑遗产对象及对现代社会需求的适应,正在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优先事项。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全面系统的方法改造开放公共空间,需要制定地方法规或标准,管理和重建个人居住区的开放公共空间,在规定的框架内,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原创性的要求。建筑和城市规划法规不仅可具有通用性,考虑到城市建筑环境、建筑物形态、自然和社会的价值及文化特色,还可具有灵活的独特部分。每个城市聚居地在其结构、发展历史、地理和开放公共空间类型方面都独一无二,需要以个性化的方式制定建筑和规划法规,允许对每个公共空间采取实质性的方法保护和保持历史和文化环境的特性。分析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现代方法,使其在城市规划法规中制定具有普遍的城市现代公共空间发展趋势成为可能。在规划中,通过开放公共空间环境景观形成文化和体现历史传统,已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共识。

5结语

第2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传统城市规划;现代生态规划;规划理论;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传统城市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是对人类主要聚居方式的研究。建国后,我国按照集中计划体制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这一模式对于我国解放后40年间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传统城市规划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的整体发挥。生态规划从单方面的自然生态到全方位的泛生态皆有涉足,它是以研究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人类聚居环境研究学科和方法。现代生态规划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城市,这对传统城市规划是一种全新的认识。

一、传统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

1、以指令性计划作为规划的依据

传统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依据,实质上是国家计划在城市建设层面上的延续。传统城市规划的作用是将国民经济计划的有关项目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它起到的是一种“二传手”的作用。

2、作为发展蓝图而不是管理手段的物质规划

传统城市规划的主要环节是“设计—实践”,其规划管理亦类似于工程行政管理而不是社会公共管理,因此传统城市规划的目标也就是为城市发展描绘一个宏伟的前景蓝图。但这种蓝图常常被当作体现政绩的一种“产品”或“陈列物”,而其管理工具的职能却往往被过多的行政干预和长官意志所抵消。与这种蓝图式规划目标相联系的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就是以图表、模型等方式描述若干年后理想城市状态的方式,而对于实现这种目标状态的过程和手段,传统城市规划是少有涉及的。

3、忽视规划方案的成本内涵

在我国的传统城市规划中,对规划的决策成本和环境代价基本上未予考虑,地方决策者更重视的是近期政绩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城市规划长期的经济性。

4、“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鉴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故经济建设成为我国压倒一切的紧迫任务,这种情况在传统城市规划上也有充分体现。传统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忽视了社会环境生态建设,从而带来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二、传统城市规划的新含义——现代生态规划

现代生态规划基本上可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的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相协调,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三、传统城市规划的再认识

1、从“线性思维”到“网络性整体思维”

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其操作过程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城市发展是全方位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交织在一起,城市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线性思维模式无法解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城市体系也逐渐成为一个与此相关的重要尺度。各个城市均扮演着全球经济网络中的“节点”角色。因此,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及其规划,不仅要研究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还必须增强开放意识,研究城市外部环境的变化。树立城市网络的观念,认清本城市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运用网络性整体思维,发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促进城市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2、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文明观”

在“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指导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对环境与资源疯狂掠夺的过程。与此相适应,传统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往往只考虑经济成本,对社会、环境代价常常忽略不计,其结果是不得不面对贫富悬殊、城乡差别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传统城市规划却对此已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生态规划应运而生。现代生态规划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方式来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在价值观上,现代生态规划对人类、自然的价值重新进行认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现代生态文明观把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和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是对自然界生命价值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与位置的科学评价。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必需赋予传统城市规划的新的内涵—生态文明,使人类真正意识到并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在保持内在平衡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指导思想从“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化为“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由此可以看出,城市规划的目标在于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表层的物质规划,在形式上表现为终极蓝图。这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观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现代生态规划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土地(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人工构筑物)的生态关系,通过生态辨析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探讨并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促进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的调控对策。生态规划重点在于运用生态规律修复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失衡,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规划的许多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中,而许多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也编制城市生态专项规划,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不足。

4、规划手段由“硬”变“软”

传统城市规划以城市土地和空间为研究对象,其本质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是一种有形的“硬”规划。而现代生态规划着重于生态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能量、信息交换及其系统演进规律,它综合运用社会、经济、行为诱导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软”规划。传统城市规划应借鉴现代生态规划动态的、综合平衡的系统方法,由可见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化为强调区域性研究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弹性规划。

5、规划依据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传统城市规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落实和具体化。因此,传统城市规划依据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现代生态规划是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各种生态因子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的生态位及生态发展战略,寻求以最小投入产生最大效益的高效发展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现代生态规划强调生态适宜的原则,即不同地域、不同生态条件的地区要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这种因时因地的生态规划方法很值得传统城市规划借鉴。

6、规划任务由“安排”到“引导”

传统城市规划往往对从城市土地、空间、市政设施、近期建设项目等各种城市物质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是一系列的决策过程,其任务体现在“决策—实施”过程之中。而现代生态规划的根本任务在于协调“人—地”关系,侧重于利用政策、市场、文化教育等手段引导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启迪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建设安排者”与“建设者”的分离,传统城市规划的安排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改变直接的“项目安排”模式为综合运用政策、市场、宣传教育等多种调控、引导手段,使城市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7、用地布局由“均质”到“异质”

传统城市规划脱胎于建筑学,它以实用性为原则将城市机械地划分为工业、居住、交通、游憩等功能。这种绝对的功能分区有其明显的弊端:一方面,只重视城市功能区划分,而忽视了社会区域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将城市功能简单化,而违反了生态规划中的多样性原理,使城市缺乏活力,导致城市各种社会、环境矛盾加剧。现代生态规划强调多样性以保持稳定性,强调区域之间的能量、信息交换及区域异质性。传统城市规划应从生态规划多样性原则中吸收营养,在用地功能布局中,强调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为基础,从而形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综合平衡社区。城市外部空间发展应从区域的角度寻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四、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规划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之中,在生态目标的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这不是对现有规划体系的否定,而是以物质空间建设改造为主体,以生态理念与手法贯穿其中的规划方法。我国城市规划体制虽然主要针对城市,但城乡协调的建设思路也已纳入城市规划理论之中。从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趋势来看,我国必须形成面向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第3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规划; 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等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具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所处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也不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1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必要性与内容构成

为了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层次匹配,城市生态规划需要在城市总规和城市详规两个层面展开,以保证生态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在城市规划各个层次的编制成果中,并得以实施。城市总规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差别主要是内容差别、深化程度差别、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差别。

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规阶段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主要的区别在于总规阶段城市生态规划的尺度更为宏观,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生态规划为中观尺度。

2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案例研究

由于资源(土地、能源、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各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很多城市新区逐步开始采用了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规划设计方法。它们更加关注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城市生态规划的一些方法与步骤。

城市新区生态规划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变革传统的规划建设方法与程序,强调生态要素的保护,采用了一些先进的交通、能源、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系统的规划方法与技术。由于上述因素导致的相对高昂的开发成本,城市新区生态规划往往占据有利地理位置,结合产业转型机遇,在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用地上,进行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探索。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的特点

某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规划面积约4km2。生态科技城规划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方法与步骤,在该规划中,生态规划团队通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团队的密切配合,较好地将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指标落实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中。

生态规划的方法包含两个层面:系统规划层面和指标设置层面。系统规划层面的应用包括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制定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背景下的绿地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规划,应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制定能源规划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在指标设置层面的应用是利用生态补偿方法制定各系统的生态指标。

2.1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针对目前城市详规阶段常忽视场地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功能忽视场地自然条件,绿地系统生态效益不佳,难以形成稳定生态安全格局的问题,应该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中,认识到目前城市环境是人工—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

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综合考虑规划区各种自然资源(水系、植被、生物多样性、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充分保护重要的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空间规划策略使绿地系统与保留的自然因素相互联系,同时嵌入规划区周边的生态系统,形成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物种多样性。由于城市环境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属性,绝对保护不但难以实现,而且未必最好,所以应当探索结合土地利用功能,将保护与利用适度结合。

2.2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

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综合资源规划,通过开源节流,提高需求侧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来源多样性,积极采用可再生资源,末端采取节约措施减少资源需求。

采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制定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提倡开源节流,通过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考虑多渠道选择水资源、能源,提高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显著降低水资源、能源耗用。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ntegrated resources planning,IRP)是“需求侧管理”概念与传统能源规划结合的产物。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可以应用到区域建筑能源规划中来。文中的“区域”并非城市级别,而是指社区、街区、成片开发区等规划单元,规划面积在数平方公里以下,建筑能耗指终端能耗即采暖、空调、通风、生活热水、设备用能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建设和区域开发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建筑能耗增长的趋势明显。作为建筑节能的基础,应当使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占据必要的位置,通过规划控制性指标来约束。

2.3 生态补偿方法

目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指导性与鼓励性措施来激励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生态规划中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方法来制定指导性与鼓励性措施,引导耗用较多资源的建筑承担更高的环境指标与责任。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与社会角度的生态补偿),采用积极的生态补偿措施。

生态补偿是一个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从自然属性角度,生态补偿也可称为自然生态补偿(Na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其内涵被界定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

生态补偿从社会属性角度来看是通过调整损害或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将生态环境外部性进行内部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本或生态服务功能增殖的目的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质是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调整和改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相关生产关系,最终促进自然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态规划中的生态补偿既体现为人—物,物—物又体现为人—人关系。本文认为生态补偿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详规阶段中,用以抵消部分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改善和维护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补偿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系统生态控制性指标制定,以及从生态角度出发,协调各系统之间关系,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效果。

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从社会属性出发的生态补偿是指通过指标设置等制度安排,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与自然环境的改善。具体体现在生态规划中,表现为两种形式的生态补偿:(1)单一系统的生态补偿;(2)跨系统的生态补偿。

3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步骤及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生态规划的规划步骤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样分为现状调研、规划方案确定和指标引导3个阶段,应该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进行,将生态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系统规划与控制性指标中去,切实指导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

3.1 生态调查与评价

第4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1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原则及研究内容

1.1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原则有:(1)尊重其科学性,包括满足植物对温度光照、水分、大气、土壤的需求,考虑植物种间关系和化感效应。(2)实用性,如利用植物的造景作用减少灰尘、净化空气、增加美感,兼具生产和美学价值,提高综合实用性。(3)注意造景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调和和对比、均衡、韵律和节奏4大原则。

1.2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研究内容

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绿地率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中绿地率达到一定比例,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一般认为60m2。是较佳的居住环境。(2)城市公共空间绿地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绿地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布置的重点,在绿地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点”、“线”、“面”三者相结合,达到改善环境的效益。(3)植物配置模式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即在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上需要建造复层群落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单位绿地上的叶面积,亦能达到改善生态、气候功能的作用。(4)植物的特性与城市生态环境。不同的造景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准确利用和把握植物的特性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5)造景植物与环境的良性循环,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的物种,利用凋落物进行循环和再利用。(6)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景观设计学、环境生态学、美学等引进城市公共空间植物造景,结合具体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植物生态特性进行造景,进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开凿新局面。

2城市公共空间中造景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数量性和立体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功能性与实用性、生态性与景观性、质量性与效益性、多样性与文化性。表1中详细归纳了6个方面的表现形式,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大草坪、大树风和乔木+灌木+草坪模式表现得尤为明显。针对城市公共空间中造景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各种技术在植物造景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研究基础薄弱,影响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新品种开发慢;研究方法尚不健全;案例集中于小尺度研究,经费缺乏、基础资料不足,模型预测能力较弱。

3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造景方法

日本造景主要配置常绿树,花木稀,追求简单而不繁杂,达到多样中的统一;意大利千姿百态的地貌,兼具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适应其避暑功能,以绿色为基调,使人感到凉爽宁静;法国的花坛主要由黄杨、涡形、柑橘、几何形草坪5种类型组成,树篱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形成统一的效果;英国植物雕刻精细,造型丰富,多采用疏林草地形式。俄罗斯植物造景特点主要有规则式植物造景、自然式造景和混合式造景3类,源于民族审美感的需要,在色彩处理方面有单色处理、多色处理和对比色度的处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中造景方法主要用植物来划分景区和景点;采用拟人化的方法选择配置植物;将诗情画意运用于植物造景;运用植物配置成专类观赏园等。

4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

由表3可知,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有2个:(1)生态因素:设计者的植物造景首先要考虑研究区的区域环境是否适应植物的生长习性;其次是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物种,也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2)环境心理:植物造景设计应该使人获得一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并起到隐私作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使人类在闲暇时间相互交往,而且会去寻求更加丰富的信息。

5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策略

第5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 高校景观设计;新思想新设计

一、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第一步就是要对景观定位。要充分了解校园空间的主要服务人群,从而决定如何设置相应的绿化空间。校园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学生和教职员工,景观设计时我们第一个要考虑就是学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做景观的设计时,要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以人为本。

校园的植物选择植物的选择要采用常绿和落叶相结合,要四季有景可观且有季相变化。春季观赏的植物有玉兰、碧桃、春鹃、樱花等;夏季观赏的植物有栾树、紫薇、睡莲等;秋季观赏的植物有银杏、栾树、五角枫等;冬季观赏的植物有腊梅、等。

硬质景观区的植物要整齐、大气、树形饱满、色彩明快。在软质景观区的植物要以群落为主,体现出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营造出舒适的放松的休闲环境。可以给植物做标志牌,写上植物的名称和习性。让这些植物向人们作“自我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过程。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提醒学生,又是一年春来到,要好好珍惜时间。还可选择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植物。如选择紫叶李和碧桃,象征“桃李满天下”。选择梅兰竹菊,象征学生有四君子一样的高尚品德。校园绿化忌用松柏类植物,因松柏类常用于陵寝园林。

校园文化的体现形式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景观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地引导作用。文化作为景观的灵魂,是体现景观内涵的重要途径。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向师生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气质,提升了景观的价值。我们应该创造符合校园精神特征的优美的教学环境和理想的生活家园。只有挖掘出学校的文化底蕴,才可以使校园景观更具魅力。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挖掘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二、表现艺术美

在遵循功能的同时也要表现其艺术美,已是表现美感,是造型艺术的美的表现,包含材料美,形式美和内容美三种要素。艺术的素材是呈现题材内容的线、形和色。艺术的形式素材的组织结构,形式的功能传达普遍的美感概念,各部分的素材适当结合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能引起审美反应。美感法则几位美学家从艺术中所发现的各种形式的基本形式,包括对称均衡、反覆与渐层、调和与对比、比例与节凑、统调与单纯等。艺术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欲表达的思想内涵、反应浑沌现实,或一派超然洒脱。其题材内容表达作者的审美和对校园景观的理解。

三、新思想新设计

在吸收传统的校园景观的思想,也要学习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田园理念,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汇在自己的校园景观设计当中去。新的形式,简约而又富有传统园林的手法。

1.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设计都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一个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它满足人类户外活动的需要的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程度。

2.生态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不断扩展,使得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退化,滋生城市病。景观规划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一定的人群,应上升到景观生态学层次上,这为解决日益尖锐的城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注重环境容量,保护环境敏感区,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促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增加绿化空间。

3.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特色,切不可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照搬照抄,应保持自己的城市风格,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

4.整体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要符合城市的基调和整体风格,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城市中各景观元都拥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市民也有共同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既要确保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又要保证各景观元的丰富多彩,做到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5.多样性原则。设计时应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增加景观的自然成分,但要注意避免绿地建设中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保持物种多样性。

6.结合自然的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特征,促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7.系统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时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与城市水环境、市容卫生、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在了解了城市生态和地域环境的条件下,符合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做出合理的景观设置。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设计,使景观不仅具有一定美学价值,而且符合生态学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生态绿地空间规划设计和景观敏感区的保护规划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充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校园的生态景观设计要考虑校园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适应城市自然条件,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自然斑块,并加强景观设计与这些元素的联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城市的地形地貌,保留场地的起伏或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堆土成山,积水成池,形成局部的自然生态景观。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加强对主要特殊点、主要道路和街道、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等处的景观控制,使建筑物的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要素更符合审美和生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裘鸣菲.撷校园文化 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2000(2):60-75.

[2]朱育嵩.新世纪校园规划实践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4.

[3]千茜.关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创作思考・景观十年[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周妍.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J].工程与建设,2009(4).

第6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型交通系统内涵

生态型交通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脉相承,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环保性”与“节约性”的特点,即在保证正常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生态型交通系统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实践目标,城市生态交通系统可以定义为: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考虑生态极限的约束条件和满通需求的前提下,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因交通系统正常运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一种向生态化演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能源资源友好交通模式,环境友好交通模式的有机结合。

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的实质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两类因子在起主要作用:一类是利导因子,另一类是限制因子。其中利导因子是指交通政策、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及交通工具的发展等;限制因子则指城市规模、布局与土地利用。城市资源与环境条件等。当利导因子起作用时。发展速度加快。我国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这样的现象较为明显。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社会、经济和资源等条件都有一个阈值,限制因子将逐渐突出。这时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对限制因子的克服。所以,城市客运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对限制因子的不断克服过程。最终是寻求城市客运交通供求关系的最佳平衡点。

三、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

1、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生态极限的限制。城市交通必须依赖于自然环境的供给才能正常运转。城市交通会受到能源的消耗、土地的占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同时还会对这些问题带来负面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极限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限制,也是城市交通的限制。所以交通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制约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2、以人为本。为人们服务是城市生态交通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生态交通就必须要考虑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不单单要考虑到司机与乘客,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交通使用者。并且还要监控交通周围居民将会受到的噪声、交通废气、震动等等危害与污染。以人为本是城市生态交通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最高的要求,这是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

3、效率。城市生态交通核心的目标就是高效。在保证交通需求被满足的同时,还要极大的降低环境承载的负重,降低土地的占用、矿产资源的使用、能源资源的消耗。争取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最大化。

4、公平性。城市生态交通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服务功能的公平性,也就是说不论城市交通的使用者还是被者、也不论他们的收入、性别、年龄与身体状态,所有人都有享受高质量服务的权利和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能够平等的参与生态交通系统的建设、规划与运营等环节的设计与决策,并监督实施的过程。

四、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念

1、规划理念的转变

随着生态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面对新形势, 城市规划迫切需要一场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变革, 以积极应对社会经济的变革。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一种模式。在生态城市下, 城市环境和人们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交通规划设计, 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思想做指导。生态城市在结构和功能及其他诸方面与传统城市均有质的不同。作为城市规划一部分的交通规划也必须转变传统规划观念, 摒弃传统的规划方法,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 创立着眼于生态城市下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生态城市是在未来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结构的重组, 这使得交通规划具有了未来学的意义, 也是对未来居住区的主动性、预测性的把握。

2、交通生态整体规划

城市生态交通规划并不是全盘的抛弃或者否定近现代的交通规划方法和理论,而是批判性的继承,然后通过借助新的手段与方法,注入新的内容与方法,进而形成基于整体规划与生态价值观的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成为遵循生态原理的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城市生态交通的规划目标是实现三个层面的整合,通过整合让交通系统不单单满足居民的交通需求,还是生态型的整体。生态型的交通规划三个层面是:空间层次的整合、功能的整合与时间的整合。

①空间层次的整合。要求城市规划在空间外延上扩大, 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 城市交通规划要与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之间不同地域空间层次相结合。不同的规划部门要统一规划思想,在同样的规划指导思想下, 把不同的地域空间规划联系起来, 与地域的空间需求和发展联系起来。

②功能上的整合。生态城市是一个整体,是由组成生态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的。生态城市中包括经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而交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交通规划的几个层面上,交通规划必须同经济规划、物质规划、社会规划密切的结合,使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要更改交通规划的理念,改变土地应用开发的方式,改变生活形态,实现能源清洁、经济发展、资源高效、提高精神文明、增加社会活力、美化城市的效果。

③时间上的整合。其实质是规划工作的时效性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交通规划也是对空间资源的配置, 在合理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时, 使其在时效性上达到最大化。交通设施也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总体考虑自然资源的时间效率, 以自然资源的时空效率最大化来优化交通设施, 实现整个自然资源配置在时间上的完美结合。对于交通规划的各个具体过程也要达到时间上的结合, 在统筹各地域规划和各资源配置的同时, 要解决交通规划的规划阶段划分、规划时间确定、规划工作时间和同步性等问题。

生态整体规划三维层面结合的目的是通过协调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 找到最佳的时空切入点,以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最优。这与传统的交通规划具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的交通规划追求的只是交通系统本身的最优, 而无视交通与整个生态系统的联系, 最终必然导致系统的失衡, 导致交通问题以及各种城市病。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越来越关注生活居住的环境。我国倡导的城市生态建设,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力求给全体局面创造优美、健康、舒适和方便的居住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城市客运系统的生态型交通就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生态型交通系统的研究对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裴玉龙,孔哲.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交通需求预测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8(4)

[2]曹正万,程斌,吴苏琴.完善城市生态交通系统优化市民和谐出行环境——以南京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科技信息,2012(36)

[3]侯静珠,黄明华,王凯.苏州市城市交通系统生态化现状评价及对策建议[J]. 城市公用事业,2010(1)

第7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转型;设计

Abstract: The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on and symbiotic, trans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urban planning has incorporated zoology into the core system, this concept will help build a more reasonable and sustainable new urban pattern.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而生态学关于城市规划理论核心、本体部分、土地的利用及工作方法则利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拓展。

一、城市规划制度生态转型的要点要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的生态转型,促进传统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变,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整体思维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通过竞争追求个体发展是其主题,这也是传统工业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而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系统,而是以一定区域为依托的、与其它城市、乡村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存在着复杂生态联系的空间、经济、社会、自然综合体;在地域空间上每个城市是与其它城市及广大农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有机联系的城乡复合体;并且区域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关系趋于整体化,不再是一种竞争和从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协作共生关系,共同形成区域共生统一体。因此,加强区域意识和整体思维是城市规划生态转型的重要前提,只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个体自身的发展,并且兼顾区域和全球的发展的城市规划才是真正的生态型的城市规划。因此,生态型的城市规划应强调通过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合作,建立全球生态平衡,来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生活环境及其生存发展,并有效避免“生态殖民”,这要求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共管生物圈,以实现“生态无国界”。(二)理论创新一方面,自然生态原理向现行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展示了独特的视角,它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维。它可以通过改变城市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将经济增长置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另一方面,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具有自然生态属性。因此,需要积极引入生态学的理论知识,来加强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生态性,促使传统城市规划原理从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促使运用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分析、认识城市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重新审视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这不仅是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生态转型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具有高生态效率城市系统的理论支持。(三)制度建设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它的生态转型必须和社会制度的生态变革紧密结合起来,包含规划编制技术体系的生态完善,如规划技术规范的革新,以及法律体系的生态完善等;而绩效考核制度的生态变革更显必要,如通过绿色GDP核算过程与结果的数据分析,建立一系列与绿色GDP相关联的指标,纳入到决策者的绩效考核中,能够促进城市系统发展的生态转型。这些指标可以是:万元GDP的能源消耗,万元GDP的水资源消耗,万元GDP的土地资源消耗,万元GDP的废水、COD、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等等。通过绿色GDP核算将自然资源耗减、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加以货币化,把环境质量的恶化问题与地方决策者的政绩挂起钩来,在检验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失的同时,检验自然生产力的消长,督促决策者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制约的现状,改变地方决策者片面追求GDP增长,不注重生态效率的现象,从而大大促进城市规划制度的生态转型。

二、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符合的原则城市生态建筑设计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环境,比如健康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环境、清洁的空气、合理的光环境和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用途的开敞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外部的客观大环境----自然环境,也就是要对自然环境索取的能量和物质要少,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归结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环境为本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在能源和物质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思想,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包括节约土地等。

(二)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减少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将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并入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同时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三)将自然融入城市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四)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表现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远景规划则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一)城市基质、廊道和斑块

城市区别于其他的关键在于其主体为各种类型、体量的建筑体,交通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城市中高度的通达性,这些建筑和硬质地面街区构成城市中的硬质本底或基质。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质、能量、信息及生态多样性集中地区,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廊道绿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网络。城市中的斑块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园、公共绿化地、休闲广场及建筑周围绿化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化系统,同时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减少环境污染。(二)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布局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从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城市空间规划首先应满足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各种类型的本底、廊道、斑块组成的人文和自然氛围,共同构成城市功能区,在生态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区附近应安排相应的学校、商场等以满足人们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时展现一定的城市文脉及满足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三)城市绿地系统

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的规划应重点考虑,做为人文理念的基础及支撑。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绿化,乔、灌、草复层绿化体系以及垂直绿化,将绿化与建筑结合起来,并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种类,将城市建在绿地中。合理的绿地规划才能有效发挥其生态意义,绿地斑块与生态廊道共同组成城市生态基础,并融入整个区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四)文化生态建设

第8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 多规合一 反规划理论 应用

一、引言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四部委在全国选取了28个市县作为试点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多规合一”实际上就是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进行融合。其本质应是一种规划协调工作而非一种独立的规划类型,是各种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的衔接与协调,是平衡社会利益分配、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种手段。目前“多规合一”工作正值试点阶段,面临诸多难点,“多规合一”尚缺独立的法理基础和技术规范,以我国现有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理论和方法去探索“多规合一”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成果目标和技术标准等多方面问题,是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拟研究城市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为拓展完善“多规合一”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反规划理论

1、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反规划是相对与传统规划方法而言的,最早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反规划”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

2、反规划理论的内涵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是对城市内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一种应对方法。从本质上讲反规划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 “逆规划”。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但也不是单纯的“绿地优先”,它的指向是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用来作为城市建设的刚性框架。

3、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具体来说借助于GIS技术,对规划区域内的河流、物种、扩张等景观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然后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生态基础设施。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传统规划过程中时,决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将生态基础设施作为规划实施的刚性限制条件。然后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和生态功能分区,得出规划方案。

三、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

1、应用于“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中

反规划理论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规划模式,是一种如新的规划思维模式。将反规划理论引入“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中,可以改变以单一价值主体主导的思维方式。从以前的确定规划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规模入手开始规划,改变为从确定强制性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域(即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护规划区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入手开始规划。

2、应用于“多规合一”的角色定位中

“多规合一”并不是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而是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多规合一”是把总体发展战略和各领域发展任务与空间布局、空间管控相结合在一起,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布局融为一体的“一张图”的总统领,是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社会利益的调节及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在“多规合一”的角色定位中引入反规划理论有助于提升整个规划价值观体系完整性和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合理性,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尽可能弥补各规划中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障社会资源、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

3、应用于“多规合一”的目标确定中

在进行“多规合一”时,首先要确定规划区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一般是先对对各类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再通过归纳行业发展要求,总结规划区未来发展思路,分阶段确定发展目标。最后对规划区的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原则性的引导,总结提出规划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作为指导全域空间统筹的总体方向。其中的环境保护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其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如果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对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缺乏对资源利用远期的生态、社会影响后果的考虑,必然导致其他目标效益的损失。反规划理论立足于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过程。因此在制定“多规合一”总体目标时引入反规划理论,使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在“多规合一”目标实施中地位对等,才能使得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三者能够取得协调,真正成为全域空间的统筹目标,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4、应用于“多规合一”的工作方法中

“多规合一”的本质是规划的协调。是在规划区空间中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不同目标要求协调到同一平台上来,实现空间要素的“一张图”整合。

应用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工作中可以将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生态绿地、水体、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首先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安全格局即可建立“多规合一”中的生态基础设施。再将这种生态基础设施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得到该规划区城镇建设区和土地利用布局。

四、结论

“多规合一”是解决我国现行规划编制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缺乏协同、部门规划衔接困难和管理主体不清等问题的必然途经。“多规合一”是一项新型的工作,其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成果目标和技术标准先也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多规合一”的探索阶段引入反规划理论,将生态保护、伦理思想、科学发展等观念融入“多规合一”的方方面面中去,真正使得“多规合一”在目标实现、工作方法等各方面划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

[4] 彭德胜:“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5(1).

[5] 周万东:“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

[6] 苏涵、陈皓:“多规合一”的本质及其编制要点探析[J].规划师,2015(2).

第9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Abstract: China's urban open space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garden, due to the lack of particularity of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hilosophy of open space, leading to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 open space, such as lack of a systematic, professional, human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andards of living, the industrial period of open space planning trend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epening human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open space for the community to watch, but also for human use. In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design of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and urban open space for analysis, explor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elements.

Key words: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desig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在农业社会,园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主体,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帝王为首的上层社会,一般来说中国的古典私家园林开始于魏晋时代,当时社会动乱,文人雅士们想要寻找一处安静之所以脱离尘世的烦恼,因此古代的园林从创建开始就具有封闭性特点。到了工业社会,由于新兴阶级的产生,园林不再是上层贵族阶级的专属品,它开始为社会大众服务,由于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有轻松休闲的娱乐空间,所以园林逐渐演变成开敞的公园和绿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放空间。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有许多要求,它不仅要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供人参观,也必须供人使用,让群众在其中找到归属感。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要点

商业利益充斥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中,一般投资者会将其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群众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城市开放空间分布不均、规模过小,它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必须在各方面体现出其人性化的特点,从数量、规模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合理分布开放空间

当前城市开放空间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不少地段格外拥挤,不少地段又过于空旷,因此在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上必须从整体出发,控制其数量及分布。首先城市开放空间的数量的确定必须与当地的人口密度与空间的实际作用相符,在满足微观、中观层面的群众需求后才能确定其总量,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后再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与地理环境对其总量进行调整。在开放空间的分布上应当从城市整体机构入手,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交通状况、城市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对开放空间的分布地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所有开放空间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布均衡的网络体系。

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规划与城市各大系统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城市防灾、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等,这些系统贯穿整个城市并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体系,任何一条线路的破坏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从整体规划层面来说,城市开放空间必须同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当下比较典型的形式与方式有以下几种:环绕式,环绕式就是指开放空间围绕着城市发散开来,这样既能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又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嵌合式,嵌合式是指开放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穿插,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会对开放空间的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核心式,核心式同环绕式相反,城镇群体围绕着开放空间发展,各城镇之间以绿色缓冲带的形式间隔开来,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大城市规模,并解决居民工作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带形相连式,在这种形式中开放空间与城市群体的侧面相连接,能够保证城市群体侧面的开敞。在开放空间的规划中,必须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开放空间系统战略方式,保证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

体现人性化规划理念

城市开放空间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人,利用人的行为或者社会活动启发规划设计灵感才是正确的规划方式。首先,规划者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机--环境”这三者的关系,明确开放空间中各个设施设备的实际功能,了解群众娱乐活动对设施设备的尺寸要求;其次规划者还需要分析开放空间中不同层面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中,不同使用者的心理状况与行为会有很大区别,如老年人与儿童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要求有很大区别,在安全保障、色彩、文化氛围等层面都有较大差异;最后开放空间中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人类对活动环境的需求大致分为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方面,在物质上必须达到设备齐全、安全方便、轻松舒适的标准,在精神上必须从色彩、材质、肌理、尺度上体现出对人的情感信息。当城市开放空间的位置、设施设备、形态布置等同周边环境形成完美结合,并在一花一草、一桌一椅中体现出人性化理念,那么该空间便拥有了大众亲和力,群众才能真正在其中体会到娱乐的。

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点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子系统,是对城市居民开放的、为社会服务的公共场所,城市开放空间由广场空间、绿色空间、步行空间、亲水空间这四个部分组成,本小节分别从这四个部分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城市客厅——广场空间

广场空间是整个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建筑物与道路组合而成,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活动场所。广场空间的设计必须遵循三个要点:平衡原则,在广场的设计中各个方面必须和谐一致,诸如公共性与封闭性、繁复与简单、变化与限定等,各种元素只有和谐一致才能给群众展现出一个和谐温馨的娱乐空间;场所感,广场的设计倘若同当地人文条件、社会习俗结合起来,就具有了较高的可识别性,群众在广场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多样性原则,人类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场所不仅能够满足群众的娱乐活动需求,更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城市之肺——绿色空间

绿色一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绿色是大自然、生命的代表,绿色空间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心灵的享受。绿色空间的设计主要有四大要点:见缝插针,城市绿色空间直接同民众接触,居民的生活娱乐需求是设计绿色空间的灵感源泉,因此绿色空间不仅要在总量上符合需求,在分布上也需要合理,能够为不同阶级、年龄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回归自然,绿色空间的设计应当尽量使用乡土元素,使其能够反映当地的人文特色、乡土特色,使群众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推陈出新,绿色空间的设计同样也需要引入新的设计理念,永远单调如一的绿色空间无法吸引群众的眼球;寓教于乐,绿色空间不只是供人类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场所,在绿色空间中群众能够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大自然的美妙、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城市之脉——步行空间

城市步行空间主要向社会提供两大功能:交通、娱乐,机动车交通剥夺了城市的街道的大部分空间,人类仿佛已经习惯了汽笛声的喧哗,忘却了步行这种原始交通方式。步行空间的设计原则要根据其功能来确定,不同功能效用的步行空间需采用不同的设计原则,例如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必须体现一定的商业氛围,休闲步行街的设计则必须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总体来说,步行空间的设计原则是根据人类的需求而定,在设计时必须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日常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在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整体协调、地区特色等原则。

城市之源——亲水空间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同时也给人提供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水还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以水造景是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手法,也是亲水空间设计的核心,现代城市中的亲水空间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之外,还必须具备具备一定的容客量,为游玩者提供宽敞的休闲娱乐空间。不同形态的亲水空间能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水景大致分为四类:瀑布、溪流、水池、喷泉,水景类型的选择必须遵循开放空间整体的设计原则,同周边环境相符,可以说亲水空间的设计要点主要有整体性、人性化。

总结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或者城市辖区之外存在的开敞的空间实体,是人类同社会、自然实现信息、能源交流的重要生活场所,开放空间包括草地、湖泊、森林等场地,也包括广场、街道、公园等空间,开放空间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城市开放空间是起源于原理,但是它同园林设计有较大不同,城市开放空间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因此其设计规划中必须体遵循人性化、整体化的规划原则,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社会大众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芳.论城市的开放空间——兼论邻里公园的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6)

[2].陈帅.城市开放空间的连续性研究[J].中外建筑.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