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数字化融合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融合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融合发展

第1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电视;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可以使广播电视传播通过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查寻的效率,克服了以前只能根据节目预告查寻节目内容信息,或者通过节目时间表了解节目内容信息的缺陷,增强受众接收节目的针对性,提高接收信息的效率。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可以促进电视节目内容异步接收、共时线上,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既保证了大众化用户需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满足其它个性化用户的需要,促进广播电视传播的良性循环。

1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的优势

1.1是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广播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首先,广播电视传播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借助于网络传播这一平台。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广播电视传播的功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二者融合后,广播电视传播可以借助网络传媒等诸多功能和优势(如文字、图片、图表、动画等功能),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广播电视传播的影响力奠定基础。另外,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可以使广播电视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传统广播电视传播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如发射主体的技术条件影响,用户的接收条件影响,覆盖区域的转播条件影响等,使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区域较小,覆盖范围受到限制。一般情况下,能够把节目传送到更广大的区域,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广播电视公司才可以做到。如果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任何广播电视节目均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1.2可以有效提升广播电视传播的时效性,增强受众接收节目的针对性

另外,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可以使广播电视传播的容量进一步扩大,传统广播电视信息流量非常有限,一个频道一天的信息容量只能局限在有限的时间段内,信息容量只有24个小时。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可以使广播电视播出的信息容量大大增加,传统广播电视线性播出流程被打破,所有信息都可以呈现在网上,信息容量大大增加。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后,广播电视传播的时效性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数字技术编码压缩后,受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收听、收看、复制,还可以随时点播、随时更新以及长期保存,极大的克服了稍纵即逝的不足。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在网络传媒中,受众既是接受信息者,也是传播信息者,并且可以在网上交流互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传统的广播电视传媒可借助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提升自身的信息反馈功能,根据用户的反馈,改进节目、栏目,赢得更多受众。

2广播媒体和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的模式

2.1取长补短,用数字化技术追求模拟音质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可以取长补短,用数字化技术弥补音频广播制作领域不足。虽然,近些年,音频制作的方方面面已经渗透了数字化技术,音频广播节目的全过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靠模拟音频来完成最佳音质,数字化采样、量化很容易造成音质损失,要想减少损失,必须利用降低量化步长、提高量化比特数等办法来完成。通过模数/数模转换后,数字音频越接近模拟音质就越好,当前,AMEK9098和SSL9000J系列,属于公认的世界上音质最好的调音台,这两个调音台的控制系统,就是模拟信号流加数字化,国家标准GY/T156建议,为保证添加音效特技后效果,录音棚原版录音和高清制作应该采用24bit量化,32bit内部处理精度,这样,在整个制作环节中,音频质量才能不受到任何的损失。然而,使用16bit音频的非线性产品非常多,所以,对音频的质量来说,音频技术在网络数字化时代并不是弃模变数,是取长补短,是两者有机地结合,用数字化技术追求模拟音质,弥补传统音频设备的弱点。

2.2开展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共同发展网络高清业务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通道利用数字传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信号质量,还可以节省投入资金,极大地降低使用费用,促进大众消费。开展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还可以使接受终端多样。不仅可以拓展笔记本、手机、掌上电脑等小屏幕便携式移动终端,还可以拓展火车、轮船、飞机接受终端,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电视节目。和传统电视相比,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电视与手机的结合,可以有效细分受众群,使广播电视传播获得较高的回报。在全新的商业模式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有利于共同发展网络高清业务。在交互性方面,网络电视领先,而在高清晰传输方面,数字电视占优,经历了长时间发展,电视高清传输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宽带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沟通更加便捷。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在技术方面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的共同发展方向就是“网络化”和“高清化”,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交互。“网络高清”主要融合高清显示技术进行高速网络传输,向用户提供高清晰数字视频等多种服务,高清电视内容可以通过宽带互联网以P2P模式广播,还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利用地面数字电视网、有线电视网播出,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和途径,广播电视和网络电视融合发展,都离不开数字化,都需要以数字化为基础,因此,三网融合是必然趋势。媒体融合并不意味着取代,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互惠、共存共赢。

3结语

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正式上线,给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是广播电视业发展的趋势,只有实现二者的一体化融合,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才能更强,开创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和发展策略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第2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

媒体融合提升了学术期刊信息传播速度,拓宽了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范围,改变了学术期刊的信息生态环境,提高了学术期刊的信息质量与价值,使用户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利用新媒质的特征与传播规律,传统学术期刊加快了转型步伐,积累了丰富经验,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

(一)刊网融合模式

刊网融合主要指学术期刊与互联网的紧密融合,是出现比较早的一种媒体融合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纸质阅读逐渐被数字化阅读取代的趋势更加明显。通常情况下,刊网融合包括传播、经营、技术、内容生产、人与物等方面的融合。[4]从目前情况来看,刊网融合主要包括合作、联盟与自建网站等三种模式。合作模式指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龙源、万方等期刊数据库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技术、资源及市场优势,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降低网络运营与管理成本,提高传播效率。联盟模式主要对垂直行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进行聚合,以行业内品牌期刊为发起人,与众多期刊共同建立行业专业期刊数据库。如中国地学期刊网,将235种科技期刊汇聚在一起,是垂直领域学术期刊联盟的翘楚,为学生期刊联盟提供了经验借鉴。自建网站模式指学术期刊自己创建和运营网站,进行自我管理,努力将资源进行整合,并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不管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还是社科类学术期刊都有自建网站的案例,如北京玛格泰克、西安三才科技、新华文摘、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读者在线”等,这些自建网站的学术期刊通常具有充足的经费和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二)微信公众号出版模式

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的时间是2012年8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个人、企业或组织能够将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等消息传送给特定人群的全新模式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变革了个人、企业或组织与目标客户群的互动模式。微信是一种全新的内容推送模式,同时也是全新的数字出版模式和创作模式。[5]微信出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创作、编辑和作品等行为,具有经营成本低、出版主体不断扩大、受众关注度高、出版风险小等特点。[6]随着微信的普及,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的数量在不断提升。[7]学术期刊与微信的媒体融合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在逐渐完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2015年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在线投稿,查看审稿进程,还可以上传修改的最新稿件。编辑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审阅稿件,随时随地开展工作。

(三)域出版模式

域出版是超星公司与高校学术期刊界合作创新的产物。“域”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域”“专栏”“专题”,其本质是将传统期刊分散的同主题内容进行聚类化出版。域出版的内涵在于将内容与问题以专题、主题等形式进行聚合,形成信息与知识的动态化模块,以富媒体的方式展现,以移动开发的评价体系为辅助,重构学术传播的模式与秩序。[8]域出版概念尽管提出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丰富的学术期刊资源,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传统期刊的刊种、刊期和容量等局限逐渐被改变,使得出版中的编辑能动性逐渐被激发出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术期刊的长足发展。学术期刊只有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其数字化、专业化与集约化的转型才能够顺利完成,域出版则是理想选择之一。

(四)数据出版模式

通常情况下,学术研究以文献为载体,以成果的方式对外公开。随着传播载体的增多与传播渠道的拓宽,学者们在关注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研究过程中的数据。科研数据已经被界定为重要的科研产出,数据出版这种新型的出版模式应运而生。从广义来看,数据出版是指任何将数据进行公开并供他人使用的行为。[9]数据出版已经使研究数据成为科研活动的一级科学产出,而不再仅仅是论文中涉及的表格或图片。[10]目前,数据出版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模式:数据论文,即作者发表的以数据为核心对象的论文;作者将研究数据上传至相关数据库或公开网站;作者按照期刊或出版社要求,向其提供支撑传统研究论文所涉及的数据或附属资料。有些国外期刊如Nature在进行时强制要求科学数据,即在论文之前,需要先将科学数据进行,以便建立起论文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期刊的特点在于能够让科研群体快速便利地使用相关数据,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效用的提高。随着数据数量要求和出版流程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以上这几种数据出版模式逐渐趋于相互融合和转化。如以相应的版权遵守为前提,数据论文可以将作为论文附属资料的数据进行再次发表。数据出版模式会随着科学研究中对数据重视程度的提高得到快速发展。

(五)交叉融合模式

交叉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学术期刊的出版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推动学术期刊的变革与发展。“互联网+”使得学术期刊的出版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学术期刊或出版社所未遇到过的,可以说“互联网+”带来的交叉融合将学术期刊出版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交叉”建立在内容之上,编辑、出版与发行是围绕内容产生的传统出版时代的主业。而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内容载体和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学术期刊出版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版的外延在拓宽。传统学术期刊的交叉融合通常有如下形式:一是学术期刊内部的不同媒体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信息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试水平板电脑,提供全新阅读体验,开通手机版,首次实现印刷本与移动阅读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11]。二是不同媒体通过合并或收购方式实现有效整合,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多媒体集团,统一进行管理,开展具有规模效应的多种业务,如《中国国家地理》收购《中华遗产》。三是具有先进技术、雄厚资金和广大客户群的国内互联网媒体“倒整合”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出版的这种交叉促进新旧出版优势互补和相融相生。新兴学术期刊出版要引入数字化理念、技术及运营模式,真正实现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向数字化时代的全面转型升级。

二、制约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障碍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推进,使得媒体的生态发生急剧改变。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使学术期刊具有多样化传播方式。利用移动终端和设备,学术信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顺利得以实现,传播效率呈现指数增长。尽管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状依旧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制约其高效、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媒体应用技术和水平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术期刊已经意识到进行媒体融合是其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从目前来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仍然较为缓慢。[12]相比于报纸等主流媒体,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技术敏感度不高,学术期刊的数据化进程比较缓慢。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从某种程度来讲具有一定的“趋附性”特点,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等国际出版商的理念与实践被广泛接受与追随,即使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第三方数据平台等新技术平台的开发方面也落后于大众出版单位[13],运营状况并不理想,影响力与关注度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不多。对很多学术期刊而言,媒体融合只是形式上的改良,没有深入推进。科技开发和媒体迭代已经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术期刊在提升内容的传达效果和传输便捷性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相关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是设想与方案,在业界实践和学界讨论中很少出现。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对媒体应用技术和水平还比较落后[14],这必然阻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

(二)复合型编辑人才匮乏

我国学术期刊的领军人物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很好的学术理念,但往往缺乏技术能力,很难驾驭新媒体业务,拓展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多元目标还没有建立起来,更别谈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长远规划。这些期刊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工作活力不足,薪资结构也缺乏竞争性,很难吸引具有信息技术或经营能力的人才。目前我国很多学术期刊通过对采编系统进行集成,使投稿、审稿、编稿和发稿过程都已实现数字化,实现了采编流程与互联网或PC端的融合,但由于缺乏复合型编辑人才,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缓慢。学术期刊的从业者老龄化严重,人力结构多元化不足,老编辑对媒体融合理念和信息检索、多媒体转换等专业技能了解和掌握不足,阻碍了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所以,学术期刊应该更好地吸纳复合型编辑人才,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传播方式转变迟滞

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转变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运营方式,使传媒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对原有的受众和媒体进行解构,媒体呈现碎片化状态。同时,广泛化和多元化的受众对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术期刊以纸质版为主要传播方式,通常以文字加上辅助的图表进行相关说明。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则要求传统纸质版学术期刊向富媒体出版转变,在内容管理系统中加工整理富媒体资源,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同格式资源到相应终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当前多数学术期刊的主要发行方式仍然是纸质版杂志,尽管大多已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但基本上是将此业务进行外包,个性化服务内容不足,并且维护更新不及时。一些学术期刊为了扩大影响力,与一些大型数据库合作,但资源重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致使学术期刊的品牌不能充分被读者认可。[15]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学术期刊传播方式转变的迟滞必然限制其媒体融合效率的提高。

(四)媒体融合主导权缺位

传统的学术期刊具有政府授予的合法身份,拥有公开出版的刊号,不存在生存威胁;传统学术期刊将学术信息源和作者资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没有学术新媒体与之进行抗争;在现行的学术与期刊评价机制下,行政权力部门和专业评价机构只承认那些具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虽然纸质版学术期刊的传播功能逐渐衰退,但学者们仍然非常重视其“记录功能”。[16]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在现有体制下,我国的传统学术期刊始终保持主流学术传媒的主体地位。但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传统的学术期刊显然发展得不尽如人意,无法承担起媒体融合的主动权。具体原因可能是,学术期刊由于经济实力弱、技术落后和分散弱小等特点,在媒体融合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与主导媒体进行融合;学术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较为模糊,事业单位、改制后的“换汤不换药”的“翻盘企业”、改制后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仍然没有建立起来的传统媒体等身份,使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体制障碍与规制约束;媒体融合中学术期刊主导权的缺位是制约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

媒体融合为学术期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然而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趋势不可逆,学术期刊原有的办刊模式已经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术期刊要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定要迎难而上,实现其自身的不断发展。[17]学术期刊应借助媒体融合这个大跳板,逐渐引入新的办刊模式,力争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再创辉煌。

(一)深入强化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意识

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为一些学术期刊带来了活力,扩展了其传播范围,使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很多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目前还流于形式[18],绝大多数是将传统纸媒刊登的内容通过简单复制的方式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传统纸刊没有通过媒体融合得到创新以提升综合质量,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对传统纸刊进行改造以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大部分学术期刊不重视媒体融合,缺乏媒体融合意识,投入精力不足。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应该得到学术期刊的重视,深入强化媒体融合意识,以开拓创新的姿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学术期刊应有效使用新媒体,确保学术期刊价值的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深入交流,如将每篇文章设置一个二维码,通过二维码的扫描将文章的相关信息(作者信息、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创新点、进一步研究等)呈现给读者,为读者与作者提供沟通桥梁,突破了学术期刊传播的纸质发行量的限制。

(二)大力引进与培育新媒体复合型编辑人才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高效实现对学术期刊本身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新的编辑模式、新的传播渠道和新的媒体形式都需要复合型编辑人才。受学术期刊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具有新媒体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匮乏。人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最大范围内被调动起来,整个编辑团队的软实力才能被有效提高,媒体融合的挑战才能应对自如。[19]学术期刊编辑团队人才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途径得以实现。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需要,学术期刊应加强内部人员实务技能培养,同时从外部广纳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条件的学术期刊应该建立合理的机制,通过引进新媒体专业人才的方式进行媒体融合建设;那些暂无条件对专业人才进行引进的学术期刊,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现有编辑人员的新媒体学习热情,丰富其新媒体知识与技能。学术期刊还可以加强编辑人员在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受众心理学、传播学以及新媒体发展动态方面的培训工作,甚至可以派遣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媒体融合较好的出版集团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其媒体融合能力。即使媒体融合的基本技术手段被全体编辑人员掌握,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编辑,提高其实务能力,实现对人力资源技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更好地促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进程

学术期刊要坚决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在战略的高度上看待媒体融合问题,积极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进程。媒体融合的前提是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则是媒体融合的趋势。目前,一些学术期刊已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在技术提供方的帮助下搭建了网络采编平台,完成收稿、编辑、审稿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多数学术期刊仍然以传统办刊方式为主,阻碍了全媒体编辑的培育。数字出版能够有效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技术革新[20],通过数字出版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学术期刊的呈现方式。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多种载体灵活方便地为读者提供各种内容,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还能够提升学术信息的传播速度,丰富学术信息的传播途径,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同时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此外,学术期刊应该借鉴国际上数字出版的经验,确保自身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四)努力掌握媒体融合出版平台建设的主动权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采用第三方技术平台,这使得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出版平台建设缺乏主动权,这种主动权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方与数字出版技术提供方处于分离状态,在采编系统开发过程中学术期刊相关人员参与度较低。学术期刊在技术创新方面不占优势,内容生产则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出版平台建设方面掌握主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融合共享是学术期刊实现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学术期刊具有技术主动权,并不是指其自身开发相应技术,而是合理进行技术引进与技术转让,确保自身具有完全的使用权。学术期刊只有真正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实现媒体融合出版系统的建设与升级。规模较大的学术出版机构可以自行开发学术出版系统,不断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规模较小的学术出版机构可以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第3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增强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突破关键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大胆突破,敢于创新,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有效路径,总结推广融合创新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融合渗透,推动产业高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网络化,打造一批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

二、基本原则

(一)先行先试,大胆突破。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加强部门协同、政企协同、产学研协同,着力破除制约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观念桎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软环境。

(二)融合创新,提升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催化器作用,全面推进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决策、供应链和服务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供应链协同和服务,提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视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指引和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作为投资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社会资源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内生动力。

(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集中有限资源,优先突破数控装备、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络和嵌入式软件等关键领域,打造融合引擎,形成支撑和带动作用。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全局性,统筹推进信息化在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行业和地域特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培植特色,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2012年,有效转变资源扩张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推动自主创新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提高,构建产业高端化、集聚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成为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示范市。

具体目标为:

(一)产品和服务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汽车、船舶、机床等电子信息化率达35%,消费电子产品的电子信息化率超过65%,中高端数控系统国内领先,信息化服务手段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模式。

(二)企业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等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70%的大中型企业进入集成应用阶段,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超过80%、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50%。

(三)信息技术对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作用显著。节能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石化、钢铁等行业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建立在线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5%,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5%,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效缓解。

(四)行业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整合行业资源,依托创新型服务企业,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

四、主要内容

(一)着力推进三大领域渗透融合。

1.改造提升重点优势制造业,做强“*制造”。

(1)汽车、船舶制造业。大力应用全数字化建模、三维数字化设计、数字测控、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水平,实现装配生产线的数字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推广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利用产业国际化、标准化和订单化生产的特点,发展对接国际、整合产业链的供应链系统,推动产业链融入国际供应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汽车电子、船舶电子为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电子导航、安全报警及检测等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电子产品在整机中的比例。

(2)装备、电气机械产业。大力发展装备电子、软件、现场总线、数字测控技术和模糊控制等先进技术,推动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大型装备整体技术水平。重点研发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虚拟仪器、光电检测设备等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共性信息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水平和自有知识产权比重,提高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提高装备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和网络化水平,应对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满足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等新的生产模式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钢铁、石化和造纸行业。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技术,开发利用生产和工艺信息资源,建立专家系统,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实现精益高效生产。以龙头骨干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基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协同化、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平台。强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促进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

(4)医药行业。大力利用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技术推动医药产品创新,综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加快中医药产品标准化和生产规范化,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行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建设医药企业原材料生产、采购、药品生产、物流、销售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管理体系,构建区域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5)纺织服装和皮革行业。以设计数字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发展虚拟化、数字化在线设计平台,开发建设设计资源库,提升企业创意设计能力,发展网络制造模式,推动向时尚产业转变。推动服装、皮革行业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与生产设计平台无缝连接,发展信息交流、三维展示、交易支付和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专业性展示交易平台。

2.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活“*创造”。

(1)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实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和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重点加强嵌入式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音视频芯片和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设计创新能力。加强资源整合能力,着力推进产业链分工和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着力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3C)融合为核心的数字家庭产业,牵头制订一批国家标准,聚集一批国家和国际标准产业化项目,构建数字家庭“专利池”,促进数字视听产品升级,加快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等软件,加快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发展。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经济领域的行业性、综合性海量信息资源库,发展网上咨询服务,拓展网上信息服务市场。推动电信、广电网和互联网等三网业务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宽带无线移动网等的新兴增值服务产业,优先发展在线软件、在线咨询、在线设计等创新型信息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信息服务骨干企业和品牌。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在线支付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3)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提高新材料研发能力。突出发展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新兴产业,加快半导体照明、薄膜太阳能、背光源等技术产业化,发展绿色能源和节能产品。加快生物信息、生物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提高新药研制能力。

3.融合创新服务业,做大“*服务”。

(1)物流业。围绕物流资源和物流环节整合,完善物流信息编码、单证、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推进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大力推进卫星导航技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和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构建与制造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配置优化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提高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水平。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水平。继续完善*电子口岸大通关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南方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2)金融保险业。建立金融保险预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金融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积极开发电子商务衍生新型金融产品,发展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信贷、网上基金、网上理财等在线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创新。继续推广应用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支付系统,发挥这些系统在满足企业和居民日常支付需求的积极作用;推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创新,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公务卡,扩大银联卡国际网络,鼓励网络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领域的创新,改善电子支付环境,提高支付服务效率。建设安全度高、信用好的跨行、跨区域第三方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培育在线支付服务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区域交易支付中心。

(3)商贸会展业。以现代百货和连锁业为主体,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企业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依托品牌优势,培育网上百货和网上连锁市场,增强地域辐射力。加快推进皮革皮具、珠宝、服装、玩具礼品等专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前店后厂”型网上商务平台,整合联动产品设计、生产链条,加快产品创新和市场反应速度,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大宗原材料、工业产品和可标准化农产品,建设大宗货物的电子交易市场,构筑新型电子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商品交付标准化、交易透明化和监管规范化。优先建设金属、石油、塑料、煤炭、粮食、建材等电子交易中心,积极发展化工、纸品、电子元器件、花卉、装备等网上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大型展会宣传推广、注册、商务、票务、旅行、展位等“一站式”网上服务,积极利用三维模拟、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发展网上展会和网上交易会。

(4)新兴衍生产业。通过信息化与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业、商贸业等的融合,大力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装备电子、医疗电子、商贸电子等新兴电子产业。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契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变,推动电子商务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行业咨询信息服务等衍生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支撑服务能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组织实施重点工程。

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快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全面提升产业效率,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

1.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大专项工程。

实施平板显示、现代信息服务、数字家庭、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大力发展液晶显示、移动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增长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加速培育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网、半导体照明等高潜力产业,着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产业,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2.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

围绕汽车、石化、电子、装备、船舶、钢铁和医药等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装备及工艺、开展数字化协同设计、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增强企业设计、生产、产品、管理和营销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平台。4年内培育50家以上数字化制造示范企业,

3.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

以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为突破,组织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资源,建设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共平台,发展南方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居网等新型服务,实现区域和行业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增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力争4年内培育20家左右产业链整合创新服务企业。

4.实施数字化装备关键突破工程。

以装备数字化为核心,重点发展装备电子、汽车电子和船舶电子,突破关键零组件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推动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数控系统在机械制造、电气装备等应用,提高大型装备产品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高端化。组织实施数字化装备关键突破工程,4年内发展30个以上数字化装备示范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进入国内先进水平。

5.实施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工程。

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围绕重点专业市场、骨干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专业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电子交易中心和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促进产业流通服务,逐步形成“*价格”。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整合上下游企业相关资源,加快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建设面向全球的大型国际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具有在线支付功能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广电子支付,普及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应用,保障网上交易安全。

6.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

围绕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行业知识和协同服务平台,增强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间的协作。从管理和市场着手,引导和扶持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制定财政补贴扶持政策,降低中小企业使用信息服务的门槛和应用成本。从金融服务着手,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体系,推进金融机构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方面的合作,以信息化推动中小企业间联保模式的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7.实施协同创新工程。

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围绕汽车、装备、石化、电子信息、服装、物流供应链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专题标准库、专利池和知识服务系统,建设研发测试和行业信息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集聚创新和协同创新,降低研发成本。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建立专业知识库,推动知识共享和协同研发。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网络版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源,发展网络培训教育和协作平台,提高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8.加快建设网络新都工程。

加速建设连接国际、汇集珠三角的大容量骨干网络,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域网、无线宽带接入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网,建成广覆盖、多业务的领先型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带宽。建立一批金融、贸易、汽车等国际级行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级容灾备份中心,大幅提高国际出口带宽和互联网络交换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支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建立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组织领导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成员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积极探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行之有效管理体制,联席会议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落实推进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参照市的做法,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引导。

研究制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措施,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用地、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本地融合创新的产品,优先支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用地需求等。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绩效测评体系,探索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绩效考评制度。探索建立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国有骨干企业为试点,大力推广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扶持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安排资金有计划地培育当地融合示范企业和项目,对列入市融合重点项目工程和试点示范企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同时,要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

(四)加强示范建设。

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建设。按照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不同领域,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分类型、分行业、分地域建立一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试点示范企业,突破难点和热点问题,总结剖析经验教训,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同时,选择推进工作积极、条件较好的区(县级市),建立区(县级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

(五)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家人才库,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加强前沿性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力量,培养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信息化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鼓励发展社会性、市场化的信息化培训机构,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每年培训100名以上企业骨干,提高企业高层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决策管理水平。

(六)推动产学研联动。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产学研联合互动的机制,优势互补,加大力度攻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关键技术。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社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组织行业协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行业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筹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产业联盟,凝聚产业合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第4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 科技期刊与新闻传媒的融合发展 科技期刊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探讨 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探索 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 媒体融合技术对科技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出版物编校质量的思考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走向探讨 媒体时代下传统科技期刊的转型与发展方向 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农业科技期刊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探析 发展与融合,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与新兴媒体的结合 区县报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科技期刊: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国新媒体发展四大变化 微传播成社会发展新动力[N/OL]. .

[4] 试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五种常态[N/OL]..

[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财政部.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EB/OL]..

[6] 张贺,刘阳,王珏等.热词记录文化2015:媒体融合 跨界整合多元传播[N/OL].http:///xwcbx/xwcbx_rdjj/201512/t2015 1229_2804105.shtml.

[7] 郭伟,许国良.媒体融合下高校科技期刊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J].编辑学报,2016,28(3):226-229.

[8] 张洪成.新时期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J].编辑学报, 2011,23(2):151-153.

[9] 刘清海.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的战略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6):535-538.

[10] 汪新红,王国红,彭绍明.论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J].编辑学报,2012,24(5):481-483.

第5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一、 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传统出版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出版社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推动出版业进入融媒体时代,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出版业融合发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2015年3月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教育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比如,201了年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在三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河南省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开始实施新的学考办法。在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应自觉担负起出版创新的历史责任,在提供内容更加优质、服务更加精准的传统出版产品的同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能长期、有效地融合发展。

在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思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进一步适应和把握融合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出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大象出版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数字教育产品生态圈,打造了多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除传统教辅图书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郑州)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大象e课”被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方授予“出版与教育行业创新融合品牌”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出版业跨入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出版社应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提升传统教育出版的服务价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重在实践创新

在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融合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标。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让产品内容增值,维护原有的客户群体,扩大产品市场。我们以大象出版社的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为例,探究融合发展的特点。

第6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下一代数字电视网络 双向改造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普遍受到关注,在现如今的数字有线电视网络中,三网融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三大网络经过技术改造,其主要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也趋于相同,在网络架构中实现资源共享,用户可在网络上享受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项服务。三网融合并不是指的是三网之间的物理融合,而是指高层业务的应用融合[1]。

1 数字化双向改造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广电总局推出了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的目标,满足各阶层的用户享受视频点播与远程教育的多媒体生活。三网的融合发展,正是广电数字化双向改造发展的契机,为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广电网络需要大量采用数字化双向改造的技术,从而确保广电在三网中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而广电数字化双向改造技术的发展,包含基本技术目标、管理目标、服务人群目标和质量目标[2]。

(1)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广电网络数字化基本技术目标是以完成模拟数字化的升级为前提,着眼于HFC上,实现单一的广播服务方式到双向互动点拨服务方式的改造,增强广大用户与广电工作者的联系与互动,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提升了网络数字化的进程,提高了网络终端用户进行视频检索时的速度与效率。(2)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的管理目标,是确保用户对数字化电视的可控性、可管性,这是广电网络服务于广大用户的基本责任,也是广电网络数字化与普通网络业务的不同之处。现今,基本的广电网络数字化的基本管理目标还包括广电网可支持的三级管理体制,从平滑过渡到扁平体制的技术内容[3]。(3)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的基本服务人群目标是大众化、个性化,而在对用户进行服务时,也包括与广电用户之间的互动模式,实时服务模式。广电总局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国家声音的传播媒介,也是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信息传播给每一位中国用户,是它的基本责任[4]。(4)广电网络的数字化双向改造的质量目标,是尽量满足于广电用户在搜索时能够享受标清和高清的接受标准,并且还需满足频道切换时的时效以及其他内在性能标准。接受现今快速发展的国内外的先进建议,制定相关的规定与标准,才能为广电用户更好的服务。

2 “三网融合”的意义

三网融合是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进行演进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将技术功能、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目的,使得网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以及广播电视等多项服务。

三网融合在各方面的应用都比较广泛,在交通、环保、政府工作、安全教育、家居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而三网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使得电视可打电话、上网,手机可上网、看电视,电脑可打电话、看电视,将这三大领域进行交叉融合,使得各个阶层的用户均可使用,也为上游设备提供商带来若大的收益。

而三网融合也可叫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三大网络相互渗透兼容,打破了电信运营上与广电运营商在传输领域的恶性竞争。而三网融合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物理网络角度,二是服务网络角度。

2.1 物理网络角度

(1)从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传输网上看,在我国网络架构上建设一个骨干传输网是完全没问题的;(2)从经济角度上来看,传输骨干网上的大运营商在对在网上建立骨干传输网所需的投资能力与经营成本均可接受;(3)从城域交换网上来看,普通电信网之间的电路交换机是电路的分组交换机,互联之间的网路交换机是路由器;(4)从接入网上看,在网络端口的接入端也有着五花八门的接入线,这其中并不存在着相互融合的关系。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还不存在能够彻底对物理网络进行融合的技术,而在市场经济格局下,对于物理网络的三网融合也没有任何必要。

2.2 服务网络方面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各行各业之间无法存在网络融合的问题,有的只是市场之间的竞争,这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规律的。就算是对于运营商自身而言,也无法避免在网络换代的时期,用尽可能少的网络设施为自身提供更多的业务。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格局下,(1)三网融合无法成为运营商谋求不公平竞争手段的借口;(2)不同运营商之间不可能存在三网融合的问题;(3)三网融合仅仅是为了一个独立的全业务运营商自我规划时的理想目标。

因此,以上两点说明,三网融合仅仅只是一个技术手段,而并不是市场经营的导向目标,有意利用三网融合对当前市场经济造成震荡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3 下一代数字电视网络的需求展望

三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宽带战略的推进,并包括加强网络建设与改造,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业务应用内容。根据我国工信部规划,在2013年将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的网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广电网络将从当前数字模拟混合阶段快速过滤到完全的数字化双向网络,从而进入到全新领域的通信发展阶段。在广电网络的现代化建设中,广电行业应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规划革新技术的主导者,并成为新兴网络技术发展的革命力量。

参考文献:

[1]欧阳武.中国三网融合中的经济、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A].中国国际三网融合与下一代网络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08).

[2]龙靖.数据、图像、语音网络传输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实现[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07).

第7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摘 要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多重元素相互融合的产物。文化与科技、金融、创意设计、工业制造、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城市业态的融合,开辟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以镇江市广播电视台为例,初探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可行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路径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国内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显现出更深层次的潜在功能,文化产业的融合特性已经使得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产业现象,而是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生发展范式,通过寻求与其他产业的最大融合,带动文化产业自身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定义

文化产业融合是指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打破原来的行业界限,进而开拓全新领域的现象和特征。

在各种产业中,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比较突出的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融合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这种融合跨越了产业的界限,在技术创新的平台上将文化、科技、制造和服务等融为一体,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是新的增长点,进而形成新的融合性的产业形态。与原来单一的产业相比,融合之处往往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融合后的新业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意义

(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能耗低、附加值高、产出高的独特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不仅能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更能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调结构、扩消费、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当前,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产业融合突破产业分立的限制,为文化产业提供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扩张产业边界、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创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巨大商机,推动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进而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拉动关联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注重产品功能性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文化价值。在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升级路径的同时,开辟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新路径。

三、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主要路径

随着文化产业作为“无边界”产业的特性愈加突出,跨界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一方面,通过行业渗透或产业链的打通,可以让企业在原本不相关的渠道里共享资源,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高新科技企业的融入,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席卷之下,也可以让文化企业的长远发展获得新鲜元素。

(一)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业凭借其实体产业本身的属性优势,与文化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效应等要素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科品、新的品牌以及新的服务。一是以工业旅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融合。二是以动漫产业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融合。三是以工业设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融合。

(二)文化产业与智慧城市融合。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者将会根据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发掘的需求,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内容产品,如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根据受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与特点,创造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并催生Facebook、微博、微信、博客、威客等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与类别;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改变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既包括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也包括从引入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如日益丰富的数字化移动终端以及以淘宝等为载体的网络商业模式。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传承, 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实践证明,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并从根本上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四)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金融产业的支持。在提供金融资金投资机会的同时,文化产业也促进金融产业进行机构改革和产品创新,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出文化金融产业,推动了面向文化市场的文化业务和文化资产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定制金融产品的开发。

(五)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融合。文化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休闲旅游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六)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具备了融合的机制。推动体育内容与文化平台的融合,发挥文化产业的平台优势,利用平台打造体育产业品牌影响力。推动体育元素与文艺创作的融合。推动体育与文艺、演艺、媒体、出版、文化节庆活动等的结合,打造有特色的娱乐产品和知名赛事品牌。

四、镇江市广播电视台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实践

(一)总体策略

1.文化营销城市策略。把每一个城市看成是中国众多城市的典型代表,致力于发现和张扬城市所蕴含的中国元素,让城市成为文化中国的一个窗口,打造文化的高峰和产业爆发点和高地,生产、提供具有全球视野、中国高度和地方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双轮驱动策略。文化是形态,产业是手段。一方面,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内容和产品进行升级和提升,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强化个性体验,开发多样化业态的表现,开发多种表现形式的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另一方面,以文化为创意核心,引入、延伸到各个行业、业态中,以文化的植入激发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文化产业的概念覆盖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涵盖到消费者需求的方方面面,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3.“主题―品牌―产业化”策略。首先整合资源、要素做主题,通过一定量的积累,为打造品牌做支撑。其次,包装、宣传,打造品牌,并不断丰富内涵、提升价值。最后,落脚点在产业化运作上,利用品牌的附增加值,通过市场化运,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盈利节点。

4.资本引领策略。资源可能是区域性、行业性、阶段性的。资本是汇通天下,是无疆无界的。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撑和撬动,借助资本的力量和渗透性,去整合、调用有界的资源,实现跨界、跨区域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1.文化+科技。一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广播电视、出版及版权服务、工艺美术、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二是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影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以创意为核心、具有高增值性的新型文化业态。建设全媒体传播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多媒体内容生产机制和业务流程再造,形成节目跨屏传播和多媒体传播矩阵。构建“镇江传媒网”,推出“一起镇江”移动客户端;二是融入智慧镇江建设,组织实施镇江城市智能公交站台建设和改造工程;三是实施屏战略,拓展户外移动电视频道,在公交车、出租车、银行、医院等公众集聚区,建设移动电子屏。

2.文化+商贸。创新广告营销模式,拓展购物市场。将传统广告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开创分账营销、“广告+导购”新模式。进军房产营销、汽车用品服务市场,提供更专业、更精细的广告后延服务。

3.文化+旅游。创立长江国际音乐节品牌,打造节假日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定制实景演出水景秀《水漫金山》。整合旅游、传媒资源优势,创新开发“唐诗宋词之旅”、“随着课本去旅游”、“赛珍珠之旅”等主题化、个性化旅游产品。依托读者、听众、观众俱乐部等,建设目标人群大数据库,定制和推送旅游产品。

4.文化+金融。成立小贷公司并在全国“新三板”挂牌上市。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资产管理、文化投资、融资担保、基金管理等公司,形成畅通的文化金融板块产业链,积极投资参与产业实体经营管理。

5.文化+农业。在镇江丹徒区设立“创意农业”基地,对所产大米和示范地茶叶通过文化包装,推出“山樵耕夫”大米、“玉棠春晓”茶叶,并在市区设立经销点。

参考文献:

[1]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的作用及中国的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沙吉.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融合研究[J].市场周刊,2013(11).

[4]吕新海.文化创意农业:新形势下的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的结合[J].现代交际,2012(12).

[5]周锦.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4(11).

[6]陈东.智慧城市中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1).

[7]朱蓉.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升级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4(01).

[8]冯晓棠.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4(4).

[9]白婧等.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1(2).

[10]张海燕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

[11]孙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思路与模式――以上海为例[J].上海经济,2015(8).

第8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作为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贵阳海信获得产能翻番的背后,是通过实施大数据+智能制造计划,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生产信息化再造、自动化升级、智能化转型的蝶变之路,成为贵州创新驱动、顺势而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

走进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大狗场村的贵澳农业科技园,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棚内各个角落的感应器和摄像头负责捕捉数据,将大棚内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数据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科学判断和操作。

贵安新区绿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芳介绍说,园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软件连接到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远程查看数据,还能在这些数据出现异常的时候进行远程操作,控制各项指标。

近年来,贵州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增长新动力,实现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三位。

贵州经济发展的增速证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思考方式,可有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中,大数据正不断加速推进贵州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贵州积极利用大数据优势,开展“千企改造・大数据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以信息化作为改造所有工业企业的总方向,为全省的烟酒产销、化学工业、建材设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行业找“痛点”、开“处方”、促进全省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不断谋划与大数据接轨,正开启一个以数字经济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工业云、电子商务云、智能交通云、智慧旅游云、食品安全云、环保云等彩云劲飘,贵州数字经济在大数据的蓝海里千帆竞发。

据悉,贵州正大力实施的“千企改造”工程,2016年共改造企业1210户、项目1532个,完成技改投资280亿元,带动技改投资680亿元。(责任编辑/蒙 B)

第9篇:数字化融合发展范文

热词:互联网+ 学术出版 探索

2015年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时间成为所有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关注的焦点。其实横向来看,出版业是一个很早就与互联网结缘的行业,面对互联网行业的正面冲击,经历了从逐步试水到拥抱融合。在学术出版领域,多年以来各种类型、学科的学术出版机构都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术出版+”?在这些问题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在人文社科学术出版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的、独特的思路。

一、传统的出版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科研的需求

1.科研活动获取数据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科研活动获取数据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数字存储数据只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所有数据中只有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在今天,非数字数据仅占全部数据量的不到2%。多年前,科研人员依靠在图书馆查找卡片目录来检索数据,这种方式在今天已经不可想象,原来需要几个月来完成的数据搜集,现在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资源库、数据库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2.以往依赖的基础数据反而成为数据获取的瓶颈

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借助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人们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借助互联网,人们已经可以在海量资源中寻找和获取数据,包括规模庞大的社交数据等。接下来的问题来了,在科研活动“获取数据―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相比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原有的未被充分数字化利用的基础数据、基础资料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特别在数据质量、准确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往往是科研人员特别希望便捷获取到的,然而这些数据的获取却成为了现实的瓶颈。这些数据主要分布在出版机构、图书馆或者研究机构内部,是学术出版机构能去整合且应该去整合利用的数据。

二、新形势下学术出版怎么+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学术出版必须进一步升级才能够满足学术科研的需求,这种升级和转型我们可以暂时定义为“学术出版+”。

1.数字内容资源服务是基础

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服务已经是学术出版机构能够提供的一个基础性的服务,包括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等服务模式。通过这些数字化服务手段,用户获取数据的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与之对应的,出版机构也终于与终端用户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因此,这也是学术出版+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衍生的产品和服务都只能是空想。

2.知识服务和科研辅助是发展的方向

为学术科研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和科研辅助将是学术出版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在内容层面,出版机构可以发挥在学科专业、内容组织等方面的特长,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在技术层面,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还可以融合科研的专用技术工具等;在服务上,融合出版的理念和科研的业务需求,主动深入用户群体内,与用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发展。

我们希望所提供的知识服务和科研辅助,能够更好地衔接科研人员和科研对象,通过学术出版+,打造一个“学术厨房”,科研人员无疑就是厨房中最重要的厨师,出版机构在其中既提供原料――即前期的基础支持和专业服务,又进行传菜――协助进行后期的学术科研成果推广和学术交流,促进其价值最大化。在新的模式下,我们仍然不会去代替科研人员做什么,只是让他们更便捷地进行科研。

在2013年以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建设的“皮书数据库”一期、二期等产品,基本是提供数字化内容资源服务,从2014年新版“皮书数据库”和“列国志数据库”的和运营开始,内容资源服务已经升级为可供定制的专业学术知识服务,能够围绕用户为中心提供一系列的使用及增值服务,并能够开展横向的资源整合和跨行业合作。现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开始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并在一系列配套机制上进行创新,针对具体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建设智慧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向人文社科学术知识服务和科研辅助服务的纵深挺进。

三、为什么学术出版可以+

1.出版有着与信息产业相似的属性

出版本来就是人类存储、传播信息的活动,这一特点同样也是互联网所具有的,只是互联网环境导致数据量以更加惊人的速度膨胀,数据变得更容易分享、传播和获取。因此,出版与信息产业、互联网有一定相似的先天属性,虽然我们经常使用“传统出版”的概念,但我认为所谓的“传统”更多的应指在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上,出版本身的属性并不“传统”,这一点有别于其他传统行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去讲“学术出版+”,否则就只能是被+。

2.学术出版+的已经不再是出版

学术出版+的是技术和模式,+的结果是服务,这些都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出版的范畴,但这正体现了+的意义。在新的模型中,学术出版通过主动去+,使得出版与用户变得更加紧密,而现有的出版模式并未被颠覆和受到威胁,甚至更加稳固。因此,“学术出版+”是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来做学术出版,是跳出了出版环节本身来看待学术出版在整个学术科研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

四、“学术出版+”会是一路坦途吗

在学术出版和学术服务领域,出版机构有着长期积累的优势,不仅是拥有着大量的学术资源,重要的是能够进入学术的话语体系中,与学术科研人员在同一体系中进行对话,这是后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简单复制的。这无疑树立了一定的隐形门槛,但是,互联网的大潮正在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冲入各个传统行业的洼地,在大数据的环境下,谁都不会永远是稳妥的被保留选项,因此,即使出版机构占得了先机,也不会是稳操胜券,需要抓住当前融合发展的风口,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主动占据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突破的是思维的固定范式,需要配套的是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