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现代金融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金融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金融的发展

第1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现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它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大基本因素实现的:(1)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控制战略;(2)确定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 (3)指定风险管理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序;(4)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监测工具。因为风险管理技术的专门性,我们将不在此进行讨论。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现代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基本措施是:分散化、交易限额、信贷限额,即通过对其产品、交易伙伴、业务活动领域的分散化降低风险;通过为每种产品、每一交易单位设置交易限额,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贷限额以规避各种风险。金融机构根据各项业务的获利能力、市场机会、公司的长期战略定期调整各业务、各部门间的资本配置,力图使获取给定收益的风险最小化。

一 董事会对总体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风险管战略的确定

总体上说,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负起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应由董事会审批,为保证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决策机构应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

(一)风险管理基本原则的确定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董事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

我们可以简要地比较美林和摩根等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1 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在美林公司,尽管风险管理的和策略一变再变,但以下述6个原则为基础的基本理念却几乎没变。这主要包括:任何风险规避方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经验、判断和不断的沟通;必须不断地在整个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必须以清晰和简洁的语句告诫下属:在资本运营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风险管理必须考虑非预期的事件,探索潜在的,检测不足之处,协助识别可能的损失;风险管理策略必须具备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减少难以承受的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损失通常源自无法预计的事件,大部分的统计和模型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无法预计。

在过去几年,用数学模型来测量市场风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风险管理的要点,风险管理几乎成了风险测量的同义词。美林公司认为,数学风险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证,因此,对这些数学模型的依赖是有限的。

事实上,由于数学风险模型不能精确地量化重大的金融事件,所以,美林公司只将其作为其他风险管理工作的补充。

总的来讲,美林公司认为,一个产品的主要风险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管理的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上的失误可导致损失,而不论产品为何或使用何种数学模型。

2 摩根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摩根斯坦利则认为,风险是金融机构业务固有特性,与金融机构相伴而生。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识别、评价、检测和控制每一种风险,对其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关系重大。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与有关的专业产品和市场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并作出评价的独立监管过程。

应当说,这些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既是其长期进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知指导原则,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应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二 机构风险管理架构的比较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金融机构因其业务的偏重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其基本构架都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总体风险及其结构。"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其成员包括:执行总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证券部主任、各地区高级经理、财务总监、信贷部主任、全球风险经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风险管理的专家等,下面直属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战略和要求。

同时,金融机构应具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报告和评估程序,包括检查现行政策和程序执行报告和发现例外情况的制度。一般来说,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每日向负责监控风险的管理层报告,后者应简要向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汇报。另外,金融机构要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应该定期开展,评估应考虑到现行政策的结果、业务以及市场的变化。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模型和假设的变更应由决策层审核。政策和程序应要求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参与对新产品和业务的考察。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或修正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准则;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它每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讨论主要市场的风险暴露、信贷暴露与其它各种头寸,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不同形式的、分离或者整合的风险管理部门(如分别设立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等,或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部),他们均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风险结构(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业务伙伴的暴露额度;审计部通过定期检查公司有关业务和经营状况,评估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采用多层制,除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外,其它如融资部、财务部、信息技术部以及各业务部的部门风险经理均参与风险的确认、评估和控制,并接受风险管理部的监督和评估、考核。这些部门的经理及代表每隔一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以求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正确评估风险、调险管理政策。

以下是对美林等几家公司的比较。

(一)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

第2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主要工作目标

2014年业务经营预期目标是:资产总额增长9%,年末达到3700亿元左右;存款增长10%,年末达到2900亿元左右;贷款增加300亿元,年末达到2100亿元左右,其中涉农贷款占比不低于66%。实现收入270亿元左右,全区统算实现利润66亿元以上。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3%,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5%,成本收入比控制在50%以内。不良贷款率年末控制在6%以内,资本充足率(新口径)达到10%,拨备覆盖率不低于85%,拨贷比不低于4.5%。

重点工作

第一,以支持现代农牧业和小微企业为重点,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加大对“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金融普惠服务。

第二,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经营管理转型。探索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客户关系定价、运营成本分摊、经济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五大体系;加大存款结构、信贷结构、分配结构等经营结构调整力度;拓展业务范围。

第三,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狠抓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加强案件防控、稽核监督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以信息科技治理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加强信息科技治理;加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力度;加强电子银行业务创新。

第五,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产权改革。加强股权改造,健全股权流转机制;稳妥推进农商行或股份制联社组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

第六,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完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作风建设。

第3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通信业 金融业 发展 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金融贸易也越来越朝着自由化发展,在快速发展金融业的同时,最不能忽视的就是通信业的发展,虽然它们两者的内部行业性质截然不同,但在管理体制,经营理念,未来发展的基础上都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两者应该在发展中互利,在互利中谋求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现代通信行业的发展

说起我国现代的通信业,手机和家里固定电话是尤为发展之迅速的,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之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在学校上学的学生,在家教育孩子的母亲,在外工作的父亲,老人或是孩子,这种方便的通许工具渐渐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之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通讯业的发展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规模。

1996年1月,我国移动电话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漫游。

1996年5月,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固定电话升八位的城市。

1996年9月,我国移动电话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1999年7月,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亿,2000年后逐年增长。

2007年10月,这一数字突破9亿大关,我国通讯行业在世界上规模保持在首位。

通讯业的发展同步增长的通讯额不仅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过程。大力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二、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的核心部分,它关系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这一快,并连着社会的文化发展,综合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必然的关系。金融业指的是在经济行业中经营的特殊行业,它包括很多类,例如银行信贷,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等,同时又具有着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所以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永远是光明的。

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后我国经融行业初期的发展,基本金融体系初现雏形,银行等信托行业也逐渐起步。

1985年1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使我国银行监督机构超法制化的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金融业发展超法制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1992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金融行业的监察管理机制的规模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金融行业受到严重的打击,但在此时,整个中国的金融行业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抗风险灾害能力,同时也是我国的招商银行朝着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

2009年末截至现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盈利能力一直稳步提高。

近些年来的发展,金融行业在我国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力,但这些年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就有极强极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因为许多其他行业的同步发展与鼎力相助,其中就包括通信行业,它的发展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可谓是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三、通信业对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了经济之间的流通

众所周知,通讯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足不出户,一个电话,一封邮件就可以搞定任何事情,尤其是在许多不方便的场合,通信业所带来的便利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金融行业在我国在我国的发展正视迫切的需要人们之间这种紧密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断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肯定也是止步不前的。

金融行业作为整个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体系,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不管是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上面都有着一系列的沟通在里面串联着。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会促进金融事业的发展,客户与销售经理之间的交流会带动金融行业的促成,当然,在这期间,通讯业也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的,就算客户与公司之间没有进行贸易商面任务的往来,也能算是一个潜在的客户,但此时你并不能冒昧约客户出来谈谈生意或是经常去别人家里,这样都显得特别打扰,突然,但通讯业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摆平所有困扰了,几分钟的电话,既不会显得突兀,又不会失了礼貌,当客户有空时,你可以问问他最近的状况,关心关心客户,这在整个金融行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若是客户有什么需求,上门找你又太过麻烦,此时,一个电话又可以帮助解决所有问题。综上所述,通讯行业的发展,就是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发展,同时也是促进的经济与经济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发展。

(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结构

2006年的某天,由于中国银联主机和通信网络出现的暂时故障,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至少有不少于6万台的ATM机受到影响,可想而知,人们刷不了卡,只有停滞办理,一个人办理不了,一群人办理不了,一整片公司更是办理不了,这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而又不可想象的。这次故障导致持续了6小时以上,全国数百万的跨行交易无法完成,由此可见,我国金融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层度之高了。通讯业的信息技术发发展支持着金融行业体系的发展,曾几何时,我们还需要排着长长的队伍,站在一米线以外的地方,或坐在旁边不远处的沙发上们静静等待着去办理业务,通信信息行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市之更有人性化了,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想要以任何的方式都可以享受到全方面,一体化,全天候的金融管理服务体系,这给人们又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方便快捷的行为方式相反的又促进了经融行业的发展。

(三)通讯业与金融业的共赢、合作、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无援的,通讯行业在发展的过程既帮助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反的,金融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又同时的加速了通讯业的发展。人们对于业务的需要有时也需要主动积极地去获取信息,通讯业就给他带来了如此的便捷,本着双方都能够共赢的合作原则,通讯业与金融业这个长期共处的良好合作伙伴定能长期的合作下去,在为双方都创造利益的同时,也能给人民大众带来更多的实惠方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国的各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快速发展,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的金融行业与通讯行业需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相互合作,产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掌握各种消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金融业在充分把握机遇的高科技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自身高科技的技术含量,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挑战下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更是要走向世界,迈向全国。不断发展,不断突破。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标志.产业经济研究.2003(2).

[2]值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4).

第4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消费贷款;县域金融机构;消费观念

近年来,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消费信贷已经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走进了中小城镇。县域范围内的金融机构针对这些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个人消费信贷政策,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小额抵押贷款等。这些个人消费贷款政策的实施,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县域金融机构在开展此项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业务起步晚、规模小、种类少、中介收费高、业务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需要县域金融机构工作者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经验,逐步完善县域金融机构的个人消费信贷政策。

一、县域金融机构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居民消费观念滞后、消费信贷距百姓生活较远

受县域经济欠发达以及传统文化、消费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县域居民的消费观念滞后,总觉得借钱消费不踏实。与此同时,由于县域各金融机构对于个人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贷户对此项业务的了解甚少。因此,在需要资金时,大多数贷户把目光放在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及存单质押贷款上,而对大宗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却缺乏申请办理的热情。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消费信贷客户群体不足,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受到冷落。

(二)个人消费信贷品种单调、发展失衡

一是个人消费信贷品种太少,启动消费的作用不明显。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各县域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领域的业务开展却依然滞后。目前,县级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还仅仅局限于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等有限的范围内,对于耐用消费品等其它类型的消费贷款业务还是一片空白。二是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失衡。由于各县域金融机构对个人消费贷款的重视程度不同,各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比例严重失衡。据调查表明,直到2006年10末,某县只有工行、建行两家金融机构可以办理此项业务,累计发放消费贷款13,641万元,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6.3%,而其它商业行及农村信用社根本未开展此项业务。

(三)县域各金融机构对个人消费贷款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很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时,经营思想上存在观望态度,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由于几十年来,银行贷款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发放,在对个体私营者发放贷款时,银行始终采取的是比较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贷款“零”风险的管理体制出台以后,部分信贷人员产生了“恐贷”思想,心存顾虑,害怕出现讲不清、难交代、责任大等问题。二是受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贷款决策权和审批权限上收,导致部分上层金融机构在授权和授信时,忽视了县域实际,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了因品种、规模的限制,发展空间狭小。三是与个人消费信贷相关的信贷配套措施还未尽完善,使得许多基层金融机构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过多地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与经营风险,因而,采取消极等待或观望的态度。

(四)消费信贷手续繁琐、收费多、门槛高,百姓望而却步

现行的消费信贷在贷款利率、期限、数额、抵押担保等方面可供选择的方式少,难以适应消费信贷大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手续过于繁杂,门槛过高,严重限制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广泛推广。以一笔住房贷款为例,要经过借款人资信审查抵押物估价抵押权登记抵押财产保险第三方担保贷款合同公正等多道环节和程序,借款人方可获得贷款。这些程序客观上造成了消费贷款手续繁琐和不规范。二是中介部门收费高,贷户望“贷”生叹。例如:在申请并取得金融机构贷款立项的前提下,贷户若办理一笔总额10万元、期限为十年的住房消费贷款,需交纳的各种费用近3000元,占总贷款额的3%。这样,既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又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申请办理消费贷款的信心。

(五)外部环境欠缺、影响消费信贷业务开展

一是个人资信评估机制缺乏。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尚未建立个人资信评估系统,缺乏对个人资信状况进行评估的专业机构,加之个人的流动性大,个人收入难以判断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很难了解个人的资信情况,因而无法获得准确的个人信用信息,最终导致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机制难以建立。二是与消费信贷相配套的保险体系还未形成,信贷风险无法转移。县域金融机构不但缺乏必要的消费信贷担保和保险制度,更缺乏针对消费信贷的相关规定,使得许多贷户在申请贷款时难以获得相应的担保。

二、促进县域消费信贷发展的对策

针对县域消费信贷的现状以及消费信贷业务推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域金融机构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尝试新的发展模式。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倡大众信用消费

县域金融机构要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增效的角度出发,加大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贷户破除“负债消费”和“无债一身轻”等传统观念,改变过去那种积蓄―购物―积蓄的消费方式,提倡贷款―购物―积蓄―还债这种新的消费方式。鼓励个人消费,使贷户真正认识到扩大消费需求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巨大的利益。从而使消费个体积极参与消费信贷,进而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以此拉动经济的增长和金融机构效益的攀升。

(二)加强业务创新,增加服务种类,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首先,县域金融机构要加大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力度,认真分析当前的消费潮流和居民需求,区别城镇和农村消费贷款的不同特征,创新消费贷款品种,以适应县域居民对消费贷款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以及多样性的要求。其次,要改进消费贷款相关服务,推出更多更新更具灵活性的个人消费贷款品种,改善消费贷款结构。并且,根据业务引发的信息、评估、结算、代为保险等服务要求,开办中介服务。再次,要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各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地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一方面要加大消费信贷投入,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资金来源,实现县域消费信贷规模与生产信贷规模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扩大消费信贷领域,对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贷款业务。

(三)健全监督激励机制,拓展消费信贷空间

县域各金融机构要把发展消费信贷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发展消费信贷的激励机制。首先,上级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信贷管理权限,给予基层分支机构一定的业务自,使基层信贷人员办理消费信贷权责利相结合,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拓展消费信贷空间,助推县域居民消费。其次,金融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县域金融机构消费信贷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使消费信贷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落到实处。

(四)简化贷款手续、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县域金融机构要立足当地实际,积极与各行业、各部门,特别是房产土地、劳动保险、财税、公安等部门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各银行信用卡个人信用资料,争取实现通过电脑联网,迅速掌握贷户收入状况,进而建立起个人消费信贷信息资料库。这样,消费信贷的手续就可以进一步简化,切实降低贷款的门槛。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明确制定适当的收费标准,以减轻贷户的负担和消除他们的顾虑。

(五)完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改善消费信贷发展环境

有关部门应通力协作,积极进行个人信用评估和个人信用风险分析,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平台。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中介咨询机构,为发放消费信贷提供贷前资料查询服务,以便金融机构正确选择贷款对象,有效规避贷款风险。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应不断完善和出台与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改革措施,优化消费信贷的社会环境。相关部门应建立起有效的保险体系,特别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体系,以此扩大消费信贷保险范围。另外,政府还应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法规,建立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为消费信贷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社会保障基础,促进县域消费信贷健康、持续的发展。

第5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许多行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呈现出受影响晚、抗跌性强、增速高等特征。对我国现代服务业而言,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更多的是机遇,我国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现代服务业 机遇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在我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现代服务业的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道曙光。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具有产业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和带动性强、全球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以及自然资源依赖度低、能耗低、污染排放低等特征。

我国现代服务业在金融危机中发展势头强劲

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08年三季度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从2008年6月份的16%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5.1%。同时,金融危机对我国传统服务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约60%的服务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其中主要是传统服务业。相反,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许多行业,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呈现出受影响晚、抗跌性强、增速高等特征。

(一) 软件服务业迅猛发展

2008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的收入为7573亿元,是2000年的12.7倍;软件出口142亿美元,是2000年的35倍。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增长、增速有所放缓,软件出口有所下降。但软件行业仍然保持了29.8%的增速,是我国所有行业中增速最高的。中国企业家调a查系统组织实施的“2009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快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45%的企业认为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这个比例在所有的行业中是最高的,而认为目前经营状况不佳只有10%,比例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在“良好―不佳”的指标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8年为41.5,2009年第一季度为3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软件服务业的确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经营状况有所下滑,但依然是金融危机中发展最好的。

(二)生产业异军突起

金融危机使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但介于二、三产业之间的生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力保经济增长的活跃力量。以北京市为例,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同比增长11.7%,服务业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73.2%。其中信息服务业、批发与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等生产业分别增长16.8%、15.6%、23.9%、23.1%。生产业产业规模的扩张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上海生产业也呈现出受影响晚、回升快的特征。据统计,2008年上海生产业主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88.94亿元,同比增长14.3%;利润272.15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不但高于全市GDP增幅,也高于第三产业增幅和制造业增幅。2009年1至4月,上海重点生产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其中,工程建筑、管理、信息集成等总集成、总承包领域服务收入环比均大幅增长,特别是4月,环比增幅达60.7%。

(三)服务外包业逆势上扬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服务外包业在金融危机中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近47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2009年一季度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到15.8亿美元,同比增长98.6%,新增就业岗位13.9万个。截至2009年5月,我国服务外包企业5533家,从业人员超过101.1万人。工信部数据也表明,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多数行业发展缓慢,而服务业逆势上扬同比增长75%,服务外包增长幅度更大。另据杭州市外经贸局统计,2007年杭州服务外包产业总产值为11273万美元,而2008年的总产值增加到了20342万美元,增长幅度高达80%。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金融危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机遇。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增长高达76%,动漫产业增长超过了40%。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冲击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国网络游戏出口2008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却增长了21%。据统计,2008年1至8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33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高于去年同期增幅,高于全市第三产业增速2.1个百分点。杭州市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在杭州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2008年增长率超过了20%。上海、深圳等地创意产业增长率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幅。

金融危机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促进了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

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这种转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服务外包业务向我国的转移。国外很多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采取将非核心技术和业务外包的方式,降低成本和风险。我国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巨大的市场优势、丰富低廉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成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有利因素。我国服务外包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不俗表现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二是促进了外商投资向服务领域的聚集。2008年1至9月,我国服务业领域使用外资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10537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5.7亿美元,增长了42.6%,占同期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比重分别为50.7%和42.5%。这说明,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地区,而且这种投资更多地流向了服务业领域。

(二)物流等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2009年1月14日到2月25日,我国陆续出台了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0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随后又在9月26日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直接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在其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对促进本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如在《汽车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分别把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主要任务;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把“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作为规划目标,并把“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作为主要任务;在《纺织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都把“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开发、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作为主要任务。这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有力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0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长三角“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长三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9月初,上海及时出台审批、财税等系列改革政策,对金融、商业连锁、专业服务业、会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给予支持,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自2008年9月1日起,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按收入减支出的差额缴纳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9月27日,《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三个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密集印发,提出到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通过相关扶持措施,使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推动经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根据新近出台的产业发展部署,广东将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优势传统产业为辅助、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为基础的主体产业系统,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选择。

(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加快转移将促进其现代服务业发展

金融危机加速了我国东海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沿海地区产业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的转移。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根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集中于纺织、服装、制鞋、塑料等轻工产品及机械制造、铁合金、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从产业转移的区域方向上看,已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合作体系,如福建省主要转向江西、湖南等地;江苏省主要转向苏北地区以及湖南、河南、江西、安徽;上海主要转向重庆、安徽;山东省主要转向本省的西部地区。目前,承接转移正在成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的发展焦点。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已将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对外开放、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举措。湖南、陕西等省也在积极研究指导意见、制定战略、安排部署。在东北地区,2008年9月,吉林省政府与深圳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吉林-深圳产业合作示范区,深圳市多家企业进驻示范区。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加速转移将会有力拉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研发、金融等生产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结论

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也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契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

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一是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科技对服务业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服务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所提供的产品和信息服务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效益很低;三是服务人才短缺,尤其是结构性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大多数服务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低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品等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贷款;五是服务业规模偏小、品牌效应差。

我国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采取针对措施,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以发展生产业为抓手,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二是以此次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契机,首先在软件和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扩展到其他现代服务业领域,最终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契机,加快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融资模式;四是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通过鼓励并支持现代服务企业开展以市场为中心、以产权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并购,鼓励现代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客户资源,进一步完善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等手段,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品牌。

参考文献:

第6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发展现状 地区金融 影响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成为正规金融公司进入金融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在2008年的时候,银监会才颁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表明此时才正式开始试行,距离现在只有8年时间,所以小额贷款公司在金融市场是一种新型并且正在扩大的金融机构。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西部地区发展较好,发展迟滞

通过对全国各个省份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发展水平评分发现,前五名省份的分数要比其他省份分数高出许多,其中排在前列的浙江省与排在前列的辽宁省分数也有一定差距。可以看作是第一集团的是排在前面内蒙古,江苏,宁夏,青海,浙江,这些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比其他地区较好。关于比较特殊的地方,发展极其迟缓,数据表明的贷款余额没有增长,也就是说的小额贷款公司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也没有产生什么效益。

(二)在中小企业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较好

浙江省、江苏省及广东省等一些沿海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比较好。研究表明,这些地方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水平均处于领先位置。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就在于都处于沿海位置,这些地区较早地发展中小企业。所以可以看出,这些地区的经济情况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也自然地受小额贷款公司的帮助。

(三)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水平不平衡

根据研究表明,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发展水平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不算上地区,海南省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水平较低,而内蒙古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水平较高,二者之间差距非常大。调查中计算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水平得分的标准差,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小额贷款公司对地区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补充了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留出的空白位置

从1997年开始,我国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包括工农中建,县域的一些金融机构大部分开始转移,所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对农村资金和县域资金的困难有重要的缓解和补充作用。

(二)使一些地区的农牧民增加了对金融的需求

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高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的百分之两百,这对于一些较为贫困和落后地区的人民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落后地区人民对金融需求欲望不大。小额贷款公司在民间的出现,不仅可以自己决定利率,对利率根据情况合理制定,而且还让贫穷人民的利率负担减轻,使农民对金融的需求增强。

(三)满足了贷款需求结构多样化

近些年来,农村的信用机构大力帮助了一些比较有优势,有效益以及有发展前途的农业生产项目,但是对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求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贷款的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够适应农业项目的特色性和多样性。而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民多样化的贷款需要有了资金的支持和满足。

(四)推动了民间融资的规范和发展

农民想要通过正规渠道来贷款,存在着门槛较高、手续较多的问题。而在民间的借贷一直都存在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在这些新出现的金融机构中,资金互助社所收取的利率相对来说较低,而且贷款的手续也不多,简单快捷。一般情况下,获得贷款的时间在申请后的一到两天。关于归还贷款的时间也可以由贷款方和贷款公司互相协商后决定,这使人民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尽管小额贷款公司有着比较高的利率,但是对于急用钱的贷款人来说注重的是是否能取得贷款,所以利率的高低则并不是关键的地方。在一些中小企业和工商户的发展初期,在出现流动资金暂时短缺的情况下,此时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就显得非常重要。相对于较高的利率来说,贷款者更加注重时间上的成本,所以他们首选的融资渠道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五)推动地区利率的市场化

正规渠道支农的资金不足以应付人民贷款。所以民间贷款范围越来越大。创立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的借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并与其有一定的竞争,还可以推动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实现社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在市场经济中想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商业化。与此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也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它帮助我国较为落后的地区人民富裕起来,为民间资本的规范和合理提供了发展途径。因此,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和对地区金融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懿,陈煦飞,庄妍.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探究及发展建议――以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为个案[N].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第7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北京保险产业园作为中国保监会与北京市共同建设的以保险产业为龙头的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是石景山区高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如今,伴随648地块项目的主体封顶,标志着北京保险产业园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石景山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现代金融产业发展正在翻开新篇章。

现代金融从无到有

“十二五”期间,石景山区现代金融产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现代金融产业的历史性跨越,为石景山区“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泼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截至“十二五”期末,石景山现代金融产业管理资产总额达到6000余亿元、实现收入603亿元,分别达到五年前的111倍、223倍,现代金融总体实力显著提升,跃居石景山区五大产业之首。2016年前三季度,石景山区现代金融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75%,对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贡献达到20.9%,区域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持续显现。

近年来,石景山区现代金融产业坚持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区内现代金融机构达到160余家,银行、证券、保险稳健提升,小额贷款公司、交易场所、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地方性金融组织体系不断丰富,股权投资、互联网金融创新业态蓬勃发展,在区域内构建起了一条门类多样、重点突出的现代金融产业链条。

石景山区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对行业发展的拉动作用,通过“定制化”服务,极大地促进了金融高端要素聚集。“十二五”期间,以中国保信、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首钢京冀基金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重点金融机构,以光大信用卡中心、天安人寿、中兵集团金融投资公司等为代表的多家全国及地区总部型金融机构纷纷落户石景山区。随着一系列大型金融机构的入驻,填补了石景山区大型金融机构缺失的空白,完成了区域经济换档提速的华丽转身。

显现“一轴一园多支点”格局

位于石景山区的长安街西延长线,是承接首都金融资源的重要区域,石景山的现代金融产业立足“一轴、一园、多支点”发展布局,一轴即长安金轴,一园即保险产业园,多支点即以现代金融产业基地、京西商务中心、银河综合商务区等区内高端商务楼宇为发展支点,愈发接近以北京保险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建设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现代金融的快速崛起擦亮了“长安金轴”的名片。长安金轴东起玉泉路十字路口,西至首钢厂东门,南至莲石路以北,北至阜石路以南,基本位于长安街延长线周边,覆盖了石景山区主要的产业发展空间,是承接首都金融资源西延的重要区域。

在长安金轴沿线,集聚了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天安人寿等总部型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证、保、融担、小贷、交易场所、大数据、征信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产业格局丰富、完善。石景山区80%的金融机构在此布局,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轴线”,为石景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发展潜力,石景山对于长安金轴的建设确立了“高端、绿色、集约”的发展原则。高端发展指依托银河商务区,吸引金融高端要素集聚,打造总部类金融机构集聚区。建设现代金融产业金融基地二期,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办公载体。绿色发展是以高端绿色的标准建设载体空间,科学布局、严格设计,位于长安金轴西端的京西商务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三星级建筑,同时符合LEED金级建筑标准。集约发展是有效整合长安金轴周边集体经济土地资源,建设高端载体空间,植入金融产业高端要素,提升单位面积的产出比,真正做到了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自2014年以来,保监会、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北京保险产业园创新发展的意见》及实施办法,明确了“将保险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保险创新试验区、保险产业聚集区和保险文化引领区”的目标。

目前,保险产业园落地的18家机构涵盖了寿险、财险总部、保险资管机构、险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保险电商等多种类型,累计实现税收超过12亿元。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通过了《北京保险产业园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和《北京保险产业园2016-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了“高端产业的典范、规划建设的典范、智能管理的典范、高端文化的典范、生态文明的典范”的定位,开发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中心绿地全部完工。

2014年8月,保险业“新国十条”出台,明确提出“允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作为保险业改革的“试验田”,全国首家获得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源资本落户北京保险产业园,旗下运营两只基金,主要投资于健康医疗、互联网信息、文化传媒、高端制造、消费升级、金融服务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开创了险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先河。

创新的思路引导发展格局的打开。石景山区大胆地提出运用保险资金建设保险产业园,2016年6月7日,保险园控股公司与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保险资金债权计划,总额50亿元,为北京保险产业园发展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石景山区以现代金融产业基地、京西商务中心、银河综合商务区、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等区内高端载体为发展支点,累计释放空间总量近千万平米,通过坚持“增量高端、存量升级”,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业态,扩大现代金融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面,实现现代金融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百花齐放的现代金融发展格局和金融人才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擦亮金融特色品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通过强化金融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石景山积极引导驻区金融机构服务区内中小企业,努力在银企之间搭建一条“金桥”。

近年来,石景山区制定了《石景山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风险补偿金管理暂行办法》,创新性地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文创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小资金大作用,带动区内银行授信超过3亿元。轩创国际公司在风险补偿金贷款的支持下于今年成功登陆新三板。

2016年7月18日,区金融办、区国税局、地税局和银行机构建立了“税银企”金融服务平台,为纳入税银企金融服务平台的中小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案,在纳税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给予差别化融资支持,通过平台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服务纳税优质的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首批试点4家企业获得银行累计授信1300万元,开创了金融服务的新标准和新模式,为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有益探索。

在金融产业创新发展上,石景山积极引导传统金融机构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吸引了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公司设立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南北车集团设立的中企云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推动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互联网平台发展组团。

金融创新难免伴生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石景山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积极排查,逐一了解相关机构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平台架构、投资者信息等,督促互联网金融企业规范经营。同时,组织驻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四进”活动(进军营、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不断扩大金融知识普及的覆盖面,为现代金融产业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民生建设需要金融的支持,反过来民生建设也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石景山区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构建高端的民生保障体系,完善区域防灾防损机制,投保了全国范围内最全的“民生保险”――公共管理综合保险。该险的投保创下了全国多个第一:第一次实现辖区居民保险保障全覆盖、第一次增加公务人员行政履职保障保险、降低了保险赔付触发点、并首次将群众活动聚集踩踏事故纳入保险责任救助赔偿范畴。

2016年,石景山区公共管理综合保险又实现了三个提升,即: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额度、降低理赔门槛。运行一年以来,公共管理综合保险“社会稳定器”充分显现,成为构建高端民生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民生建设的重要作用。

现代金融蓝图可期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首都金融业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改革动向,石景山现代金融正在迎来加速发展的新契机。

伴随首都功能的疏解,长安金轴的“含金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借助长安街西延长线各个载体空间的整合,银河商务区、京西商务中心、现代金融产业基地、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空间承载现代金融产业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拓展,以及金融案件合议庭的探索、金融审判领域专家咨询库的建立、金融诉讼案件审理机制的健全等服务金融创新发展的软硬实力增强,石景山正显现出对功能性总部及新兴金融机构落户的强大吸引力,“长安金轴”正变身为以创新金融为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

第8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才 金融 教育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才需求标准是懂得现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现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换句话说,21世纪的人才需求是现代金融和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现代金融学教育在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一 经济发展呼唤金融人才和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现代金融已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融经济。无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老百姓个人的投资理财和创业,都与金融息息相关。金融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事实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金融业发展较快和金融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美国、英国、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国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这样。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越发达,金融业就越发展;金融业越发展,经济发展越快。与此同时,金融业越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各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这一切又有赖于全社会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总体上来说,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金融学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关专家学者在东北农村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运用农产品期货交易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看到遍及全国各地的形式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讲座或短训班,内容包括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国债买卖、黄金买卖、外汇交易、房地产交易、保险业务等);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在校大中专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学知识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风险增加,通过系统扎实的学院式教育,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体现人才需求特点,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融人才的复合型特点,二是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特点。复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高等数学等;既要懂得营销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能力。国际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学院式教育在专业学科体系构建方面应突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等;第二部分是营销心理和营销行为学、不同金融文化比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专业课程。

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已很难截然分开,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操作和协调、金融监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直接作用和影响于以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管理为核心的微观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方向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可以结合实际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观金融为主,要么以微观金融为主;甚至还可以在宏观、微观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内容,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可突出国际金融及外汇交易、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内容等。而在金融学专业中则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态。它涉及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而就金融机构而言,又涉及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因此,在现代金融学教育中应及时补充进去这方面内容。 

 

三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适应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 

 

现代金融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和学科,金融人才又是具备复合型和国际化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随着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模拟现实金融活动的软件被开发出来,比如国际贸易流程软件、股票交易流程软件、外汇交易流程软件、黄金及艺术品投资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可以更多地利用软件模拟教学去增强学生的分析、应用和操作能力。除此而外,还有一种方法值得尝试,那就是通过聘请在实际金融部门和领域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开展讲座的形式,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年度报告[r],2002 

第9篇:现代金融的发展范文

金融学在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之下,成为经济学众多学科中最出名的学科。在2008年之前,金融学者以及金融行业从业者们都非常满意金融理论在金融行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理论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场冲击了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巨变,使金融研究者不得不对金融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重新对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仔细的探索研究。

二、早期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看,早期金融理论在演变和研究中心的变化上有不同的理解个概括。在金融实现市场化之前金融学研究的演变中心为:从关注商品价格波动过渡到对资金价格的研究。在对商品价格进行关注的时候,金融学将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的数量作为研究的重点,在对比商品数量和货币数量的过程中总结出物价变动的规律。早期金融学以对资金价格的关注中,开始进行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分析,最终总结出中央银行的政策分析框架,即通过对货币的调控进行宏观调控。

早期金融学的真正形成是从研究货币、信用、银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三者的关系对物价、利率和经济运行产生的重大影响开始。早期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为金属铸币,但是货币和信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状态。之后随着银行券使用的广泛和普遍,造成货币与信用之间的关系紧张化。直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不兑换银行券流通制度的确立,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成为一样的过程,因此而出现了金融学这一新范畴。早期金融学的研究核心是以银行体系作为基础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而存款货币的双层次性是早期金融学的主要体现。在早期金融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商品价格决定及其波动是人们首先关注的影响因素。在对信用货币创造机制进行考虑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比较对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

三、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对金融结构市场的不断推动,现代金融学的轴线发生了变化,即从资金价格慢慢向金融资产价格过渡,从基础资产的定价理论逐渐向衍生品的定价理论发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经济结构中金融结构变化巨大。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依然是利率,但利率却慢慢淡出经济学界主流的视野。因此,人们的关注点转向了根据复杂性的价格理论,也就是资本市场资本价格的变化及其决定。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金融在经济上的作用大幅度增加。

现代金融学开始于《证券组合选择》这篇文章。该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学一直沿用的方式,即使用描述的语言将金融思想表达出来。另外,研究重点也变成了资本市场上数不清的证券资产组合选择,在均值和方差衡量收益和风险的理论基础上,产生了方差理论,也就是投资者在选择证券资产的时候,一方面考虑资产的收益均值,另一方面还考虑资产的受益方差。但是,当投资者可选择的证券数量增长时,计算证券组合的方式将会以几何级数增加。在马珂维茨资产理论的铺垫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状态下的市场均衡理论》这篇文章对资本市场均衡条件下的资产收益进行研究,通过对一些列假设的分析研究,退出了投资者在均衡状态下,仅选择无风险证券和市场证券的组合来,这就是所谓的资产定价模型,简称为单因素模型。

现代金融学理论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金融实践影响深厚,可以说起到根本性和革命性的作用。在对金融资产中金融衍生品精确定价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起到巨大的推动性作用,实现了金融衍生新品交易规模的爆炸性增长。另外,在对公司金融理论和金融契约理论的发展进行研究的同时,促进了金融市场上各种公司筹资和融资活动的频繁进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养老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在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和投资组合业绩的科学评估下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活动,使得资本市场规模出现了空前膨胀的现象。另外,在金融机构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并购事件,使得能够提供全套服务的金融机构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造成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出现了界限模糊的现象。金融经济活动逐渐蔓延至全世界,并且金融全球化还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现代金融理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实践,还帮助其创始者获得了世界级的荣誉。更重要的是,现代金融理论不同于早期金融理论的一劳永逸,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不能够无限影响金融市场的投资融资活动。一些耳熟能详的现代金融理论比如MM定理、CAPM模型等等,在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这些理论决定了现代金融研究者们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上所获声誉的高低和好坏。

四、新金融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虽然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面临着来自外界的巨大挑战比如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挑战等等,但是这些挑战对于新金融理论来说,只能算是一种探索,并不能对新金融经济学理论进行构建。默顿和博迪曾经指出,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至多能够作为在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上的修订,这两位学者的解释侧重于金融资产价格对现代金融理论模型预测出现偏差的原因。所以,现代金融理论依旧是资本市场定价和公司金融决策的基础模型。

新制度金融学的核心思想可以理解为,外生形式为金融活动特定功能,而内生形式为金融制度结构和组织形式。因此,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宜的金融制度至关重要。但是,新制度金融学只是在现代金融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不是要取代现代金融学的地位和作用。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新金融经济学在新领域上的研究,其内容为有限套利理论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行为金融学的探索还涉及到两大金融研究的核心领域,即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者们在CAPM的基础之上指出,金融市场上同时存在CAPM模型中的信息交易者和认知偏差并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噪声交易者。当CAPM模型中的信息交易者在交易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时,则为有效市场,当认知偏差并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噪声交易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则为无效市场。除此之外,相关学者对投资者的非理性以及公司管理层理性情况下的公司融资行为进行研究。学者谢夫林经过分析得出,决策失误的产生通常情况下来自于公司管理这在认知上的不理性和情感上的影响,但是公司股票偏离本身的基本价值则是由于公司外部投资者和分析者的认知偏差造成。虽然,金融学在近十几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有相关学者获得世界级的荣誉,但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