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农村发展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发展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发展概念

第1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一、繁荣发展期――农村报刊的异军突起

1979年10月,在北京召开8省市农民报座谈会,此后全国各地的农民报以《农民日报》的创办为起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起来,并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鼎盛。当时,全国有23个省、市、自治区创办了农民报,总数达到70多种,省级党报一般都设有农业版或农村版。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也于1984年成立,当时加入的报社有50多家。我国农村报刊能异军崛起,形成如此蓬勃繁荣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业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是党报体制“权力发行”。

⒈农业改革促进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报刊业服务

我国的改革起步于农业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时期,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以为主体的农村各项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农民们的致富热情空前高涨,广大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迫切的要求,对信息和知识的渴求也比较强烈。涉农报刊恰好满足了农民们的这一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农民报纷纷复刊或创刊,连同众多的农村科技服务类报纸一起,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技知识、提供信息为己任,深受农民的欢迎,发行量节节攀升,经济效益都很好。以河北省为例,当时的《农家乐》(河北农民报的前身)发行量最高曾突破70万份,受到中央有关部门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扬。再比如1979年创刊的《天津日报》(农村版),在1984年发行量高达30万份,这在仅有2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被称做大都市、小郊区的天津市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

⒉党报体制“权力发行”

上世纪80年代虽然改革如火如荼,但此时中国报纸仍是党报一统天下。大多数农村报刊隶属于党报系统,是国家事业单位,报社只负责采编,偶尔经营一些广告,但并非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社主要靠政府拨款维持正常运转。报纸发行由国家安排邮局统一承揽,由党政联合下发文件,强行摊派完成,报社与邮局是并列的横向联合关系,邮局发行多少,发行质量如何,报社并无实质性的干预权,因此党报时代的报纸发行被称为“权力发行”。此阶段的农村报刊发行带有摊派发行的色彩,在一定时期能达到极高的发行量。

二、衰弱萎缩期――农村报刊的“寒冬”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农民报刊的发展出现了衰弱和萎缩的趋势,多数省份的农民报风光不再,先后停办或转型。据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统计,目前能够称为农民报的报纸,除中央级的《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村版》以外,各省加起来总共只有17种,与昔日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尽管现存的这些农民报纸办得很努力,但总体上看,都处在艰难维持的状态,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屈指可数,广告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也寥寥无几,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在期刊方面,虽然“三农”期刊种数仍在增长,但其发行与广告经营却陷入困境,发展前景受到严重困扰。总之,此时期农村报刊的发展遭遇“寒冬”,发展步履维艰。归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⒈农业经济衰退打消传媒界对农业的兴趣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此时一个极为突出的矛盾摆在了农民面前:增产不增收,到上世纪90年代末表现尤为明显。对此,一些农民对土地的钟爱程度降低,资金、技术的投入积极性越来越小。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农村改革滞后甚至有的地方止步不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力不到40%。因此,广告商多不看好农民的消费需求,农村广告市场低迷。对以传播科技知识为主的农民报也兴趣不大了。包括党报在内的一些报纸放弃了对“三农”的社会责任,亲近城市,远离农村;亲近市民,远离农民。有的甚至将 “农”字号改换门庭,更名易姓,挤进了都市报行列。此后,农民报的发行量逐渐降低,发展慢慢滑入低谷,进入衰弱萎缩阶段。时至今日,这种步履维艰的发展仍未从总体上得到根本的改观。仅以大张旗鼓地创办了《读者乡村版》的中国期刊大王《读者》来说,创办一年不到,期发行量便很快降到了靠电视、电脑获取信息了,但就大多数农民、农村而言,现代化水平很高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仍然感到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报纸作为文字的载体,易于保存,便于查询。对农民而言,只要发现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就可以增产增收,做到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农村整体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只要农村报刊抓住历史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2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业物流;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46-05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物流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产业,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在物流产业中商业物流更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前商业中的较高业态连锁、百货公司和商业中心的运转基础。同时一个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也和很多因素相关,城镇化的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化为城镇型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但是在数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留守儿童、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影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一个立足于建立在整体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各种因素使农村得以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同时,中国的西北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但是因为区域以及历史的原因,物流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来研究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希望给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予以借鉴。本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是建立在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解析,明确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要求;另外一个层面上,以西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1 概念解析

虽然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为了更好的区分新旧城镇化的概念,有必要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

1.1 城镇化

城镇化的概念源自城市化,是不同研究者为了区别彼此的研究切入点进行的概念区分。城市化其本身包含两层含义[2]:第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第二是城市的生产以及生活特征开始影响城市周边的地区。当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地域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城镇化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务农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观念的不断延伸。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提出的,更强调人的本质性特征,发展现代工业、统筹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实现其与农村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高效集约、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1.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对城镇化过程质量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重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在注重城镇化硬件措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农村居民的就业、居住、升学、医疗等社会问题,是一个观念的彻底革新。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提出了特色化的发展,也就是不同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3]。

1.4 农村商业物流

农村商业物流的概念是从区域物流的概念延伸而来,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物流的一个小分支,强调一定区域内商业物品的物流,所以必须首先弄清区域物流的概念。区域物流是国家物流体系的分解,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建构在区域基础设施基础之上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一个包含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传递全过程的总体。

2 农村商业物流的特征

区域商业物流作为一种有别于国家物流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区域紧密相关性。地区性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形成的相对独立空间,区域物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表现为区域内的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以及实体性。独立性表现在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内部各个物流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紧密关系,不同的区域商业物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表明区域商业物流之所以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内,其利益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4];开放性说明区域商业物流的独立性并不代表其是完全封闭的,其发展的过程也是和外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需要和其他的区域物流进行分工协作,以及职能调整,最为重要的是,在明确其他的区域物流的特点之后,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特征形成自身的区域优势;区域紧密相关性表示区域商业物流归根到底是和一定的区域相联系的,那么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商业物流带来影响。

3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理论的提出对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度追求数量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对于在西北地区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 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现状

1984年是全国范围内城市数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1984年以前由于国家城市发展的重心在于中西部地区,则西北地区的城市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城市的数量是全国城市总数的35%,但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家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城市数量仅仅占到全国的18.3%,在数量上明显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城市非农人口仅占全国的16.6%。城市等级层次,不同规模,发展战略意义是不一样的,和东中部地区进行比较,西北地区在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分布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也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上,西北地区居民处于落后状况。从这些衡量指标综合来看,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亟待调整思路,进行跨越式的发展。

3.1.1 西北商业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分析 物流运输是物流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物流运输水平一般是以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以及单位里程。西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的是公路运输,而铁路运输以及高速运输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也显示出西北物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3.1.2 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增长率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较慢,只有甘肃省6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20%,同时西北地区的地区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其中新疆地区在西北地区呈现明显的落后态势。

3.2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分析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制约,也有主观战略发展因素,只有清晰了解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打破发展的壁垒,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观念来实现发展。

3.2.1 地理环境恶劣 对于区域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但是西北地区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恶劣,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普遍缺乏,大型商品物流的重要依靠水运是其发展的致命伤。

3.2.2 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但是西北部地区在这一方面明显滞后。卫生问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交通及通信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发展。

3.2.3 观念与管理水平落后 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服务意识差、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创新难都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

3.2.4 城镇化特色挖掘不足 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地区挖掘自身特色,实施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以及地理环境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对其特色没有加以很好的利用[5]。

4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构建

中国西北地区,要想突破现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构建。

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各种协调的过程,是重视发展质量的过程。规模协调包含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不同的层次,要实现规模协调,就要在不同地区实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国家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型城市的数量;要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注重合理流动农村人口;功能协调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城镇化还必须发挥文化和政治的作用,要使城镇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协调要强调在不同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是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环境、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西北地区在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普遍的因素,还要关注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城市,要重视其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心城市强调综合服务型功能,要进一步进行中型城市的建设,要重视镇这一层级的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职能上突出重点,依托西北地区特殊的风俗民情,打造特色专业城镇。

5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区域商业物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东、中部地区的商业物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因为物流行业在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加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大量的物流设施虽然已经老化,但是依然长期运作,使很多物流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物流体系分割不合理,资源不能完全利用,商业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批发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西北地区最初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商业物流一般散落在各个商业企业中,资源处于无法进行合理利用状态,设施也不能进行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没有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国的东、中部地区,一些大型的商业企业现在已有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限制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6];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缓慢,因为物流的高额的基础成本性,在一个地区,形成第三方物流,从而进行统一管理,是一个地区发展商业物流最好的模式,但是西北地区因为观念和历史原因,往往没有这种第三方物流的意识,而是选择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但是由于其规模的限制,又常常带来季节性等资源浪费;信息化水平低,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体系在信息化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商品识别码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导致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的落后。

5.1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现状

农村物流因为和农业结合在一起,而农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所以农村商业物流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形成、存储、加工、消费的全过程,以及农村人口生活用品获得全过程的物流形态。在中国的农村物流发展中,西北地区比较滞后,研究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现状,有利于准确发现农村商业物流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5.1.1 农村商业物流交通状况 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村商业物流所依赖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传统型的运输工具,例如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近七年建成新线8 431 km,到2004年末,全国铁路复线总里程24 908 km,电气化总里程 19 102 km。2004 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4.9亿t,比1997年增加7.7亿t;完成货物周转量19 086亿t/km,比1997年增加5 832.7亿t/km;完成旅客周转量5 712.2亿人/km,比1997年增加2 127.3亿人/km。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在农村构建起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是连接农村点对点物流所依赖的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到 200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2万km,乡镇通公路率达99.5%,行政村通路率达92.9%,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个和8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增大,2004年末达19.5 km/km2,比1997年末增加3.86 km/km2[7]。综合物流运输方式,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铁路和公路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更为先进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商业物流的应用非常有限。

5.1.2 农村商业物流信息通讯状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业物流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村基本的信息通讯工具例如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2004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 354万部增加到6.47亿部。全国形成了“八纵八横”格状光缆干线,移通信网、数据网、IP电话业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5.1.3 农产品物流现状 在农村商业物流中,农产品物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随着点对点的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就全国的农产品交易数量的比例分配而言,全国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5.2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问题分析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在基础设施、信息设备都呈现出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农村的农产品物流更是城市商业物流的空白项。但是单单研究现状是没有作用的,必须深刻了解现状背后隐藏的农村商业物流的现实问题,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5.2.1 商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商业物流所依赖的运输工具最主要的还是铁路、公路、水运这些传统型的物流方式,对于运输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应用在农村商业物流上较少,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物流运输工具上,农村商业物流在物品的保管以及包装和设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5.2.2 农村商业物流专业化水平低 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是分工的结果,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农村商业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就是作为一个农村经济的辅助工具,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商业物流存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农村商业物流的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统筹发挥作用。

5.2.3 农村商业物流的政策调控不到位 因为商业物流在投资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短期内不易收回资金,并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和介入。但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对城市商业物流的调控,其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调控,显然存在较大的管理不足,使得不公平竞争、无序竞争、不公开交易、不规范操作经常性发生。

6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建议

新型城镇化理论相比较传统的城镇化理论,有了很多方面的改进,那么新型城镇化理论对于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为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6.1 重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规划建设

物流作为一个产业,近几年来其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各个地区也都非常重视区域商业物流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事前的规划,联系到商业物流的建设,西北地区本来的地理条件就比较恶劣,在建设区域物流的时候,更要做好规划,同时联系当地的商业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等等,要借鉴东、中部地区发展商业物流的经验,在进行具体的商业物流建设前做好区域的规划。

6.2 对现有的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设施进行整合改造以及新建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节约和整合。同时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有必要先对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由于当前西北地区的物流资源散落在各个商业机构中,做好对当前资源的充分利用,翻建、改建以及新建设施要同步实施。必须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撑,对当前的设施进行集约化的管理。

6.3 重视商业物流的信息技术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重视创新,以及新兴技术的利用,而物流系统如果想做到高效,就必须发展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化的内涵是通过建立商品数据库,使商品代码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经营管理电子化,从而实现从订货、运输、分配全过程集约管理。

6.4 更新发展理念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业是21世纪的重要的利润来源。但是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知识型人才的高度密集,商业物流特别是农村商业物流,人才是特别稀缺的。对于农村商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采取实地培训的方式,在实际的物流操作中增强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同时因为农村商业物流是建立在城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在发展农村商业物流的时候借鉴城市商业物流发展的经验。

6.5 将农村商业物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物流行业是牵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脉,但是正如其特点所示,其初始投资巨大,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必须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可以采取有关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缓交等手段来刺激民间资本对农村商业物流的投资。由于目前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投入一定的研发资本,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农村商业物流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西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7(5):92-94.

[2] 姜大立,王 丰,甘 明.西部商业物流中心发展思路[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2):5-8.

[3] 薛 荔,陶德馨.中国商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06(5):1-3.

[4] 谭春平,王 烨.甘肃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基于西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5):53-55.

[5] 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6):99-103.

第3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正能量

新时期,在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下,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2004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但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得到系统研究比较晚,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是因为概念界定、取样等。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父母不在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亲戚一起生活,这与一般性儿童相比较,个体成长的自我概念在共性基础上,有其独特的方面。另外,由于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主要是一些负面方面的报道,其实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也有众多正向的方面,表现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能量。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应该以自我概念为理论指导,以留守儿童正能量为引导,学习他们在不同环境下,依然保持一种高的心理弹性,表现出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人格特点。

一、自我概念与正能量

(一)自我概念的结构

James最早将自我概念(self-concept)分为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并将其细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四个成分。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一般认为在社会环境背景下,角色身份变化速度加快,个体的自我概念也处于调整中,不是保持恒定不变,所以处于解构与重建自我的过程,表现出新的、动态与发展的自我概念模型。

(二)儿童自我概念发展

研究表明,在年龄特征方面,儿童进入小学后,自我评价越来越趋向于客观,入学初期( 1- 3,4 年级),自我概念水平不高,自我评价明显下降,但到了小学中期( 3,4 -6年级), 自我概念相对客观,表现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儿童在青春期,自我概念波动较大,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在自我概念的社会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评价较高。

二、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述

2004年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普查抽样估算,年龄在17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61万人,而这个数量在我国现今社会环境下,数量继续“壮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区域,调查显示主要分布于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四川省最多,规模达792.60万,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13.52%。

(二)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反思

任运昌认为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也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不能将留守儿童以问题儿童来看待,要反思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要从“减法”转向“加法”。

三、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转向

基于以上不足,研究者们提出了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入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正能量,向公众展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方面,让众多同龄人和其他人群受到启发,学习他们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弹性,同时获得一种新的成长,与同龄人相比,有不同的自我概念构建。

参考文献

[1] Cole D A, Maxwell S E, Martin J M,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domains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self- co ncept: a cohor t sequent ial lo ngitudinal design. Child Development,2001,72.

[2]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3).

[3] Gergenk.Technology and the self : From the essential to the sublime. In Grodin and lindlof (Eds) Constructing the self in a meridted word.Sage,1996,8.

[4] 李旭.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J].农村经济,2011,3.

[5] Marsh H W, Barnes J, Cairns L, et al.The Self-Descriptio n Questio nnair e ( SDQ ) : Age eff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self- concept for preadolescent children.Journal of Educatio nal Psychology,1984,76.

[6] 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7] 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

[8] 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2011,8.

[9] 许海文.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

第4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景观设计教学景观新概念乡土景观

一、前沿

早期景观设计城市化认知有片面感、不强烈,主要是社会、经济、人文发展的原因。当我国及部分国家进入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化乡村景观转变的重要时期,市场需求决定设计师接触的“城镇一体化”“乡村转型化”等景观设计项目较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相关课程、景观认识得也较浅,尤其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项目设计工作,所用内容必须重新学习,资料也得重新整理收集,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认为大学里学的东西在社会实践中作用不大,更糟糕的是,他们把这种思想传导给学弟、学妹,会严重影响新生在大学里学习的积极性,这都是未来景观设计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乡土景观”设计概念引入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1.增强课程结构上专业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续性

教师在景观设计课程结构设计时取舍性较强,多以“城市景观”“小区景观”“休闲广场景观”等内容教学为主,给学生造成片面的景观认知感。专业知识点构架的串讲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发展性与连续性是早期及现在景观设计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种滞后型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景观设计教学内容的延伸。景观设计教学应注重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将新的景观设计理念、概念带入课堂,让学生明白景观的存在是相对的、广义的,这样能让学生拓展设计思维,了解景观的“实事求是”性、健康性和发展性。将炙手可热的“乡土景观”设计概念引入教学实践,能延伸出很多新鲜、前卫、和谐的景观设计概念,如“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景观”“本土景观”等,这些新概念的注入,有利于构建一个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

2.促进多学科等知识的交叉综合教学,加强景观设计教学深度

旧的景观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不够的问题,无延伸性与交叉性。有些老师将某些错误的景观设计理念传导给学生,而景观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景观设计教学深度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景观设计及设计成果欣赏的认知程度。借“乡土景观”概念能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发展学及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知识点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景观设计成果存在价值的认知度,学生在模仿设计、思考设计、完成设计的过程中勇于开拓思维,不再是单一考虑景观视觉形式美丑,而是更注重景观的存在,即发展价值。

3.引导学生深化景观设计内涵,体会景观设计的综合复杂性

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一些学生景观设计作品多存在只重审美和形式,如紧抠景观设计的比例、平衡、对比等基础的美学角度,作品给人形式感好,而实时操作难、设计内涵不深,仅赋予形式的模仿。“乡土景观”引入实践教学能引导学生认识城市与农村乡野景观的差别,探讨社会发展、演变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考虑不同组织空间关系的景观处理手法的异同,考虑本土材料利用的优点,景观地方风土人情的表达,对不同自然地域、社会人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健康的、可持续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景观设计作品。

三、将“乡土景观”设计概念植入实践教学的方法

1.深入乡间,调查实践

景观设计初期,实地考察是必备步骤,教师可尝试摆脱“校园景观设计课题”“城市休闲绿地设计课题”等常规课题进行“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战略,多做“乡土景观”课题安排。深入乡间,有利于满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等景观设计原则。可就近选择村镇为考察基地,引导学生对农村特有环境进行调研。通过拍照、注记及现场写生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注意区别与城市景观设计考察的方法,少用或不用问卷等城市景观勘察常用方法,换以访问等方法以交流为主,启发学生发现农村规划及景观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并辅助学生完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工作。

考察内容应主要包括:全面的考察农村的周边环境及自然特征、本村的建筑风貌、特有的艺术设计符号、历史风土人情等现状条件。

2.对比城乡,认识景观

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乡土景观”“新农村景观设计”“生态景观”等方面知识点的信息。辅助资料能提高学生对多种景观规划设计认识的能力,较有深度地了解“乡土景观”的相关概念,如区分“景观”与“农村景观”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农村景观设计基地特有的区位环境、交通道路要求、功能分区要求、建筑景观的设计风格、植物恰当的配置及其他构筑物景观的合理设计等,从整体上重点把握各景观的共性与特殊性,从“乡土景观”切入式的认识到景观的发展趋势。

3.重返乡村,实践改造

乡土景观多属于本土型、环保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表现为朴素且有韵味、小巧却显精致,材料上多利用本土或废旧材料制作而成,这些优势都可促使学生再回到规划设计区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地改造或在专业施工人员的配合下完成景观的实际建设。这样,学生才能对景观的细部设计和空间的尺度及景观施工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景观设计教学仅依靠讲解的方案是不够的,锻炼学生在实际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变通能力十分必要和重要。

结语

第5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资产不断增值,如何确定资产价值,防止在农民不懂的情况下,让部分人以低价占有或使用农村集体资产,从而保障农民利益,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相关概念、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实践中进行的招投标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招投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范围不断扩大,存量不断增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通过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重要的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级集体资产概念、范围

(一)农村集体资产概念

资产的概念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资产概念与会计学中的财产含义基本相同,指的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产,其中包括过去的活动形成的,现在拥有的可以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可以产生效益的经济资源,一般称其为经营性资产。广义的资产概念既包括经营性资产,也包括非经营性资产以及其他经济资源。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集体资产,是广义的资产,它既包括经营性资产,也包括非经营性资产,还包括资源性资产。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范围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指各村及村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使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农村集体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是指各村从事非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使用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性资产,是指法律规定的农村集体所有的耕地、荒地、林木、山岭、水面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不能以货币计量,一般采用承包、租赁和拍卖经营权等不同方式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根据上述资产的组合和分布状况,对于村级来说,农村集体资产的范围包括: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占有,使用的集体资产;二是村集体独资举办的企业或其他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占有、使用的集体资产;三是村集体参股的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事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合作联营企业中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权益;四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租,使用的集体资产;五是村集体所有的交通、水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体育,福利等公共事业设施;六是属于村所有的其他资产。

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村经营性资产已寥寥无几.基本上只有少量维持办公等非经营性活动所需的资产,比如办公室、机井、水囤,自来水,道路等办公和公益性资产、收入来源以资源性资产的承包收入为主。有些发展较早的村,村集体经济存量大,社会事务、村民福利等得到较好的安置。我街道王府村资产达5216万元,辖多处商场、企业,收入较大。每年福利费开支82万元。另有部分村,因为经营不当,资产接近为零或已是负资产,村组织动作困难。比如我街道朝阳村,资产曾达到4000多万元,由于村办企业破产,村集体资产用于抵偿贷款及其他债务等原因,现在账面资产只有500多万,实际上净资产已是负资产,村级组织织运营困难。部分发展较晚的村,因为城市规划及经济重点的变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或者大量土地被征用,或者集体土地平地增值。比如我街道吕旺村原是不毛之地,去年一处废旧石坑通过招投标公开租赁40年,一次性收入46.3万元。涝埠村因为镇区城市化建设,土地得到迅速增值。

三、解决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各级要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的变化,成立相关组织,为农村集体资产的建设和处置把好关。既要做好日常财务审计监督,又要建立资产资源备案制度,达到一定金额的资产资源的变动,要通过相关审批程序以及公开招投标,既达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又防止村干部及相关人员的腐败现象发生。

(二)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工程招投标工作

不论资产的处置、资源的发包、各项建设项目的承建,都通过相关程序,公开投标,既体现了村级集体资产的应有价值,又杜绝了个别人的舞弊行为。招投标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资产招投标

集体企业资产不同于个体企业资产,它不是个人财产,而是全体村民共同拥有的财产,村干部无权开展大型资产的处置,必须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共同讨论有关问题,然后委托有资质的招投标单位进行公开投标。

2、资源招投标

村经济合作组织(含组级)所有的没有采取的荒山、荒滩、荒沟、荒丘、果园、养殖水面等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和拍卖,应当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承包金、租赁金、转让金应当公开竞标,确定价格。或由县级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源评估,并在村级事务公布栏中公示无异议后,签订合作组织与使用方的相关合同,予以确定。特别要提的是中长期合同应考虑到物价上升的因素,要保证合同的合法、合理、公正。招标投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合同和相关资料要报乡镇农经站备案。

3、工程投投标

修路、打井等公益性工程,也应当进行公开招标,即保证工各质量,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四、结束语

第6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1我国农村人口安全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除了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类传统的安全观以外,国家的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因此,农村人口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问题除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外,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农村人口安全是在人口安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关系到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非传统安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一系列的人口安全问题。即农村生育率问题、农村人口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

2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积极意义

2.1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是农业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稳定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维护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城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农村人口控制和发展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同时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经济。随着城乡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地区扩大社会再生产。通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向流动,为农村人口安全提供了合理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建设新农村,既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又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前提条件。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生育率,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村人口数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相差很多。建设新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使农村人口安全得到保障,这对扩大农村地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2.3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完善

随着农村人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我国农村人口达8.69亿,其中60岁以上农村人口大约有6083万人,其绝对数是城镇老年人口的两倍。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所以除了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这两种关系方式功能外,还要运用社会养老制度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途径。

3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

第7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 小额信贷;农村小额信贷;路径选择

回顾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历程,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尤其是小额信贷对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农村小额信贷在取得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很好的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认真分析我国小额信贷所遇到的问题,积极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路径。

一、小额信贷概念界定

对于小额信贷,国际上有两个词相对应,一个为 Microfinance,是微型金融服务的概念, 主要是指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另一个为 Microcredit(小额信贷),是指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信贷服务。包括中低收入群体在内,社会上仍有较多的经济活动主体没有或者是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对没有和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服务,是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概念。关于小额信贷的概念,国内的理解远远没有统一,建议与国际接轨,从不同层次来理解。正在中国国内蓬勃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实际上仅是开展小额度贷款服务的公司,与国际上的小额信贷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小额贷款公司,实际是国际上的贷款公司(loan company)的概念。对于小额信贷,还应该认识到,它是一个带有商业可持续和社会发展目标双重价值观的社会产业(social business)。

对小额信贷的定义和认识是随着小额信贷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世界银行将小额信贷定义为:微型金融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的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这里指的是一整套金融服务)。小额信贷的创始人尤努斯强调小额信贷的基本要求:我们坚持我们项目的重点,集中在帮助最贫困者和妇女,长期目标是机构的生存和发展。[1]他向世界宣告:贷款不止是生意,如同食物一样,贷款是一种人权。他期望保证每一个穷人有机会去承担责任,并恢复他或她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在我国,小额信贷最初引入主要是借用其扶贫效果,是作为一种扶贫工具而被介绍和实践。因此,在小额信贷发展初期,小额信贷(Microfinance)被定义为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是小额信贷项目,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常规金融服务以及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特征。[2]小额信贷发展比较成功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小额信贷定义成“为那些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穷人(尤其是妇女)提供信贷支持。旗帜鲜明的提出小额信贷为真正的穷人提供资金支持,是为了提高穷人的自立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实现项目操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3]以其他以扶贫攻坚为宗旨、国家扶贫贴息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政府型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其服务对象也都强调是贫困人群,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信贷服务是他们的定位,有些外援项目和社科院“扶贫社”项目甚至非常强调以贫困妇女为主要目标群体,为他们提供金融支持。

二、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面对的挑战

从引进国际小额信贷模式,借鉴其经验到试图寻求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的过程。各类小额信贷机构之间构架也初步形成,小额信贷发展所面对的制度和法律环境也正逐步改善。但是目前我国对农村小额信贷研究及操作的假设是市场主体的同质性,但是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是有差异性的尤其是农村小额信贷面对的农业及客户本身的特殊性,这样对我国目前的小额信贷发展政策和措施进行完善调整选择合适的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及组织管理制度必然要面临诸多的挑战。

(一)农业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农村小额信贷资的特殊挑战

同其他产业相比,由于农业的自然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交织在一起,这样农业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使得农业生产出现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的这个特点,必然影响农村金融的稳定性,使得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开展业务面临业务风险的挑战加大。[4]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地理、气候差别很大,各地区、各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物质生产条件不一,劳动生存率高低有较大差异。反应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不稳定性和政策性、和商业需求的不平衡,这样给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及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政府管理和政策前景不明朗,小额信贷机构经营决策受到挑战

发展小额贷款,是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改革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是由于政府管理和政策前景不明朗,小额信贷机构经营决策就受到挑战不知道何去何从。所以政府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对小额贷款公司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层与现有股东这种不明朗的政策预期,应加以合理引导,区别对待。

(三)农村小额信贷如何确定合理的利率的挑战

利率既是小额信贷制度宏观制度模式的设计内容,也是小额信贷制度模式微观制度的设计内容,因为利率是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贷款农户三方面利益博弈的结果,贷款利率是借贷者和放款者最关心的问题。可见小额信贷如何确定合理的利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三、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的背景,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也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是小额信贷制度模式的两种主要类型,在分析和评判两种小额信贷的基础上鉴于其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应选择综合小额信贷制度模式。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发展趋势及路径。

1.发展农村政策性小额信贷

政策性小额信贷是指与政府某些经济职能相联系,(下转第258页) (上接第256页)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者意图,不以商业性标准为原则,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农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资金融通,并为政府所有,参股、担保和控制,支持农业生产。它充当政府贯彻实施农业政策的工具,配合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农村政策实施的需要,达到扶持农业生产的需要。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地理、气候差别很大,各地区、各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物质生产条件不一,劳动生存率高低有较大差异。反应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不稳定性和政策性、和商业需求的不平衡。并且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并不乐观,一是除农行之外的国有银行都在收缩;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改制,定位不明确;三是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狭小。我国农村农业的特定及农村金融现在需要政策制定者大力完善和发展农村政策性小额信贷,以满足农户贷款的有效需求的不足。但这类小额信贷机构的设立要以贯彻和配合国家振兴农业计划和农业保护政策为目的。

2.发展非政府组织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由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农村经营环境差,银行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拓展农户信贷市场以及政府干预、管制政策和历史包袱等原因,农村信用社等政策性小额信贷机构官僚作风严重,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限。可见导致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既不是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也不是农户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在农户贷款市场中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仅仅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的作用,并不能平衡农村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需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以弥补市场和政府的失灵,以便在农户与银行直接形成有效的衔接机制。小额信贷政策制定者和的支持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非政府组织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一是合作金融性质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合作金融是整个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自愿入股,在资金上相互融通、相互帮助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形式。[5]

二是发展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公益性小额信贷这类机构利并不依赖外部补贴,能够实现自负盈亏持续发展,但其本身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6]

3.发展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的商业性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农村小额信贷的广阔市场,商业利润和前景会吸引很多富于资本进入,我国农村大多数贫困和低收入人口都是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而小额信贷在较低的准入条件下,可能成为正规的商业银行的希望,这些优势都成了商业资本进入的充分条件。[7]

但是由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所具有特征,如高负债率,政府管制和复杂的委托――关系,因此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要更多的考虑到利益相关者而非仅仅股东的权益最大化。

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化是小额信贷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既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也是从各种社会力量能够互相妥协、共同接受的均衡点。贫困既有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也有因为贫困本身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8]

综合小额信贷模式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倡导者和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倡导者以及公共管理者长期动态博弈的占优均衡,以上三种小额信贷发展路径是未来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的趋势,但这三种发展趋势并非相互独立和敌对。在制度环境完善的条件下,可以相互合作以取得共赢的局面。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小额信贷制度模式的选择,一是要摆脱改革对“机构范式”的路径依赖,该走“功能范式”之路,二是在政府主导下,鼓励初级行为主体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改变“制度变迁主体单一”格局。三是,强调制度变迁的全局性,注重相关措施配套施行。

参考文献

[1]杜晓山摘译.尤诺斯教授谈小额信贷的基本要求[J].小额信贷扶贫(内部刊物),1998(4).

[2]中国扶贫基金会网站,http://.cn/

[3]应寅峰,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魏国雄.信贷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5]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及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钱为家.全球战略CSR案例报告:第四代企业的价值驱动优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第8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相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指示、国际接轨的需要,城市的扩建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已经成为政府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要想使我国城市建设过程更有计划和成果,难么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内容,而就就目前的城市规划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与城市规划初衷想违背的内容,如对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土地使用浪费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城市发展现状就必须先明确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透彻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问题。

一 优质的国外发达国家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对关系,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用来确立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就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演变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城镇化”阶段,这个主要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使发展较好城镇的周边城镇聚集过来,逐渐形式一个中心区域,并得到集中发展,最终形成城市;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扩”阶段,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向着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扩展,在这一发展阶段中能够使城市发展与建设范围扩张,并同时提高城市周边农村的生产化水平,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打破两者之间的二元化发展界限,使城市与农村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从而有效约束了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环境上还是生活环境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膜正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了国家城市化这一整体的宏观概念,国家城市化这一概念是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也是使城市扩建与农村土地占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方式,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本质。

二 如何优化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

借鉴城市规划结果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并且切实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实质性内容,将其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我国城市建设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一套有地域特色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一)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时要注意强调区域的发展概念

就当前的城市发展观念而言,城市规划再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规划理念,而已一个整体理念,城市规划要立足于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均衡,利用发展较快的、发展较好的经济地区带动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不仅要考虑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换环境与城市城市的发展关系,将“统一建设、整体发展”理念切实的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之中不仅能使我国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更能从内部限制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发展中占用的土地使用更合理、利用率更高、占用的资源土地更少、开发的贫瘠土地更多。在城市土地分配利用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正确的土地建设、社会发展等相关政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是要紧密结合政治、经济、社会这些要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建设的基础,而城市土地建设则是社会行为、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提高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这里所指的利用并不是单单指对的资源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贫瘠土地的建设处理,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所含有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对城市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利用,城市规划是一个统筹的概念,而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在规划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内容进行整合编排,合理安排各个区域部分的组成框架以及城市分化区,对外要将周边农村的土地利用计划一并考虑进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的发展势态,使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共融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城市扩展内容更明确、对内对外的土地利用内容更科学合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形势被确立、发展过程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和谐共融,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三)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时要注意生态发展这一概念

生态发展是当今的重要主题,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经济、政治、发展、建设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土地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基本内容之一,在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方向,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计划又反过来对城市规划起到限制性作用,使建设范围、规划内容不至于超出生态建设的总概念范围之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更精准地确立哪些是生态建设区、哪些是生态储备区、哪些是可控发展区、哪些是不可控发展区,准确掌握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在设计计划中对这些重点内容作重点处理。在土地编制利用阶段,要做好土地的地质调查、土壤取样分析、土层结构分析、土质类型分析等等,做好对土地基本组成结构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才能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对土地的建设内容进行确立,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率,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

总结:

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内容的重点所在,也是我国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想使城市建设得效果更理想,我们就必须优化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明确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和本质上的统一性,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土地利用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掌握好两者的相对关系,使两者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田;陈龙乾.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42(01):124-126.

[2] 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08):190-193.

第9篇:农村发展概念范文

1我国农村人口安全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除了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类传统的安全观以外,国家的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因此,农村人口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问题除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外,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农村人口安全是在人口安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关系到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非传统安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一系列的人口安全问题。即农村生育率问题、农村人口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

2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积极意义

2.1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是农业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稳定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维护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城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农村人口控制和发展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同时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经济。随着城乡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地区扩大社会再生产。通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向流动,为农村人口安全提供了合理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建设新农村,既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又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前提条件。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生育率,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村人口数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相差很多。建设新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使农村人口安全得到保障,这对扩大农村地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2.3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完善

随着农村人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我国农村人口达8.69亿,其中60岁以上农村人口大约有6083万人,其绝对数是城镇老年人口的两倍。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所以除了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这两种关系方式功能外,还要运用社会养老制度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途径。

3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

农村人口安全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以及制度变迁等变化的基础。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培育新农民来建设新农村。为了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使农村人口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全面发展,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从农民的自身作为开端。不管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建设新农村,都要以确保农村人口安全为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人口自身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制定的总方针和总路线,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农村人口安全作为前提条件。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建没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都是城市建设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之一,更是现阶段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更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智力资源,如何提高农村人口的智力资源也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不仅能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还能为新农村的今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先进的智力资源,也为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以新的理念和举措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30年前后达到老龄化高峰。我国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许多老年人既缺乏经济积累,又缺少知识储备。目前我国城镇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达到6.42%,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已达7.5%。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更快,将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安全将为我国农村地区解决人口方面的诸多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4对策与建议

(1)把建设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联系起来

建设新农村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1980年代以来,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问题主要表现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内陆农村自然条件差,城乡社会经济差别较大。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实现非农化产业转移和地域转换。农村人口安全是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人口非农化过程、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使城市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未来农村地区的小康社会。 

(2)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缩小城乡差距,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奋斗的目标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保证城市与乡村地区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这样才可能在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巩固和确保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安全,实现农村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3)重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资源。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即基础教育水平。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更要加强农村人口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口受基础教育的年限,是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农村人口的文化和技能培训;其次是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技能进行培训;此外,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在法律常识、生活美学、道德概论等方面的教育;并且同时采取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和吸引投资,为农村地区引进各种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以人为本的农村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