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教学改进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改进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改进建议

第1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兴趣;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C language Teaching

Yang Jinghua1,Li Huazhong1,Wang Yufang2

(1.Huayu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angqiu476006,China;2.Xi'an Communication Institute,Xi'an710106,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recent years’teaching experience,found out that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 language teaching.So this paper will work out solutions to those problem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stimulation of students’interest,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assignments and finally methods of assessment.Therefore teachers’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will be improved.

Keywords:Interest;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Assignments;Methods of assessment

众所周知,C语言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C语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但规则繁多,容易出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感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学习,就现在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改进建议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步接触C语言的学生都能感到程序设计的神秘,但随着大量规则和概念的不断出现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由原来的好奇转为敬而远之。兴趣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反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关键。在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入第一节课:计算器是如何计算复杂数据的?扫雷游戏是怎么完成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如何判断行进方向的?等等。由问题入手,把枯燥的规则定式转变为生活中的常例,一方面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的改进

目前在C语言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初编好的程序要经过不断的调试,教师通过投影仪演示对程序查错、纠错的过程,这种直观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的现象,须用板书讲解、分析的内容仅对着屏幕做简要讲解。笔者认为板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的作用是其它教学工具不可替代的。例如:讲到第二章算法时(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谭浩强教授编著的《C程序设计》为例),分析算法和程序执行流程等内容就适合板书讲解,它可使学生的思路与老师保持一致。所以在教学中既重视多媒体的作用又利用传统教学的优势,将二者合理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的改进

对教学内容应本着“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指导思想。故笔者将课本内容做了调整,第一章只做简要讲解,使学生对程序有个印象,因学生初步接触到程序设计还不能明白程序设计的灵魂,故笔者把第三章放在第二章前讲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又可增强学生学好C语言的自信心,而后再回过头来看第一章的三个例子,会感觉容易许多,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被激发,更有利于数组和指针的学习。对于程序的理解,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完整的程序(以例1.3为例),告诉学生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main和max都是函数,而函数是由语句组成的,让学生对C程序有更深刻的理解,把程序设计的步骤、方法和思想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方面的改进

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时,总是指定课后作业第几题、第几题。笔者认为,在布置作业时应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根本,也应由浅入深,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练习,因为学习这门课,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也不可避免个别学生落队,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可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之分,选做题应设置难一些,有挑战性,对做得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编程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五、考核方式的改进

截止目前,大多高校仍采用笔试考试这一种考核方式。对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笔者认为,采用平时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和上机程序调试三种考核方式结合较合适。平时考核以布置作业,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主,根据完成的程度给分,占20%;期末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阅读别人的程序的能力,占60%;上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占20%。

由于笔者的能力也有限,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希望笔者的C语言教学中的几点改进建议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现状;改进;建议

学校体育教学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体质、促进国民体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使体育教学逐步正规化。在此,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将体育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十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练的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对待学校的体育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大部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少数体育特长生也只是把体育锻炼当成获得体育加分的手段。体育课上自由活动时,只有少数男生在打篮球,大多数女生和一些男生不是在从事其它体育活动而是在旁观或无所事事,更有些学生选择留在教室完成其他科的作业而放弃体育课,体育课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目前这种现象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普遍存在。

目前国内中学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多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单一,不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缺少对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等知识的介绍。体育教学过分突出了竞技体育的传授,而忽略了体育娱乐、健身等其他功能。体育教材不能全面发挥体育的功能,达不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误区,忽视了不良行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体能的锻炼,却经常忽视了去改变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激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冷水,或者倒地休息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行为。

中学体育教育不只是体育技能的训练,更是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加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同时,中学体育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任。

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中学体育教学应提倡“快乐体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乐趣的同时掌握到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去感受运动的魅力。打破原来传统的竞技运动模式,增加体育教学的活力,让学生热爱体育课,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发现乐趣、掌握技术,从而培养其终身的体育意识。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价值高、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用一个或几个周期。让学生学会实用的运动技术技能,并熟练从事其运动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体育意识,为其以后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并使其受益终身。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一是要在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现象。

提高体育教材的质量。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对现有教材应进行一定改革:打破目前体育教材单一的现状,增加趣味性、娱乐性的教材,增设学生喜爱的、娱乐性强的健身效果较好的项目。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常用知识的传授,如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征、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使学生明确方向、掌握方法,激发其自我锻炼的意识。

那么,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的工作状况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运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其次,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1.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2.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第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初中的体育教学奠定了一个人体育的素养和认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做好初中体育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改变现在的错误观念和认识,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才能真正地把一个人培养成材,从而促进我国国民体质的增强,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主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很多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我列举了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媒体实验”代替动手实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绝大多数的高中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技术教育设备,这使得一些不能用言语说清楚的事物变化过程和演示过程,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呈现,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地显现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增强了课堂效果,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来讲,这种模式只是从过去的“黑板实验”和“纸上谈兵实验”转化成如今的“投影实验”和“录像实验”,从而使原本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亲身实验变为了学生被动地接受实验的数据和结论。

2.“试题实验”和“讲实验”替代做实验。“试题实验”就是由实验教师编制大量的实验试题,让学生通过笔答的过程代替动手操作的实验。“讲实验”就是老师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照本宣科地讲解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让学生根据文字想象实验过程的教学形式。“试题实验”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和学习物理课的兴趣,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3.实验模式程序化。目前进行物理实验,一般都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按照规定的程序,考虑着同样的注意事项,做着同一个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都是相同的,甚至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也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导演式实验”“广播操式实验”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实验的兴趣,总认为实验是在走过场。因为很多实验都是分组进行,所以有的学生往往只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也有极少数学生袖手旁观,不留心观察实验,不记录实验数据。这种类似于机械操作“统一要求”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做实验的兴趣,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有的学校为了高考而实施教学,实验教学只重视高考考试范围内的实验,而不重视非高考要求的小实验及生活中的实验,为高考而实验。

以上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程序化、模式化。这些问题不改革,学生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慢慢消失,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二、改革与建议

1.抓好实验设计,激发实验兴趣。物理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时机,突出实验设计的新颖性,实验方法的创新,增强实验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注重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进行各种实验,使实验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其次,开展切实可行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每学期定时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2.明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不仅让学生知道做实验的目的,而且知道这样做的道理,还要提倡发散思维,让学生想出更好更妙的方法。其次,要让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的物理实验器材和仪器,如游标卡尺、天平、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到不仅知道实验仪器的原理,还能正确熟练地使用。

3.做好演示实验,培养能力。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验前要做好实验计划,为学生拟定观察提纲,如:实验时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让学生透过实验的操作细节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达到演示实验的真正目的,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要避免实验教师包办代替,避免实验程序化模式进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己动手实验。要在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的前提下,加大实验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中要严格做到“四个到位”,即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到位、教师指导实验方法到位、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到位、实验总结讲评及时到位。确保实验操作规范、科学合理、数据准确。

5.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增加动手动脑机会,锻炼实验技能。实验中,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自主操作,认真观察,详细分析,科学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的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设计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探究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

6.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实验探究的机会。开辟第二课堂,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探索实验规律的作用。实验内容也实行开放选择,可以是课本上的小实验,也可以是课后实验,还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想要探究的校外实验等。

参考文献:

[1]马盖蒂.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4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职业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

一方面,随着职业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职业高校教学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积极改变职业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职业高校教学管理质量,以适应扩招政策;另外一方面,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要想保持自己的优势,就需要不断的迎合市场人才需求,而这也需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以顺应时代潮流。从这个角度来讲,改进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势在必行。

一、职业高校教学管理的概况

1.职业高校教学管理的含义

不同于其他同类高等教育一样,职业高校教学管理是指在遵循职业高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对于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2.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来讲,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应该尊重自身职业高校的特点,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职业高校教育的职业性,应该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二,高职教学生源质量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基础比较薄弱,这是高职教学的基础;其三,职业高校教学体制落后,教材老化,管理严重落后,教学环境不完善。

二、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

1.教学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不完善

通过对于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的调查发现,很多职业高校在此方面存在大量的漏洞。具体表现为:其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机构对于教学活动干预过多,教学管理效果不佳,造成教学管理质量不断下降;其二,职业高校各个系别和专业教学管理人员难以依据具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去引导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和研究过程中去;其三,教学管理一味的发号施令,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难以形成专业的特色化发展模式。

2.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

对于职业高校来讲,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学管理人员去进行统筹规划,以最大化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效用。但是实际上,很多的职业高校教学管理者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以更加强硬的手段去实现管控,而不是如何以服务的观念去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具体来讲,其一,不懂得教学管理是一个关联的过程,需要各个部分,各个成员相互沟通合作;其二,不懂得教学管理是服务的过程,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其三,不懂得教学管理是创新的过程,需要积极进行探索和阐释。

3.高职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于职业高校来讲,其在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上出现的失误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二,过于重视理论基础教育,忽视了实践教学过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也就是说,高职教学培养目标在于实现两者关系的正确处理。从现实情况来看,职业高校在此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好,难以结合市场需求培养理论和技术兼备的人才。

4.高职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职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教学课程体系职业性不强,难以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对于学生的未来就业造成了很大困扰的同时,也使得职业高校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其二,高职教学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不足,难以处理好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多的不协调的情况;其三,高职教学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缺失,难以处理好旧知识体系和新技术动态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多课程僵化的情况。

三、改进职业高校教学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从校,系,专业,班级四个层次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开展各项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打下组织基础;其次,以高校教学管理组织为主体,形成权威的教学改革小组,针对于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自身职业高校的现实情况,制定有效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再者,积极以岗位责任制的方式去促进职业高校教学管理权力和责任的划分,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氛围。

2.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才的素质

首先,严格控制教学管理人才的选拔和聘用过程,以便保证教学管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其资质,经验,技能尽心全方面的考核之后,才能够进行聘用;其次,积极组织教学管理者进行教学理论,技巧学习培训,以考察,留学的方式去促进其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以最大化的适应教学管理工作的需求;最后,注重强化对于教学管理人员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得其在教学管理方面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进取,实现教学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3.确定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其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发挥企业在教学人才培养方向确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保证所设立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其二,不断提高自身研究市场的能力,实时的依据市场对于相关专业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善,以保证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时性;其三,切实在教学管理过程各种,处理好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保证以培养理论和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4.科学设置职高课程教学体系

其一,始终以职业性为课程教学的重点,不断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引导学生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开展全面的技能学习,为其未来的职业做好打算;其二,切实处理好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健全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综合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三,积极鼓励教学主体去接触最先进的行业信息,实现课程内容与现实的融合,以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四、结束语

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的好与坏,将关系到职业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职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以切实的措施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l0(1):58-59

[2]秦彩宁.浅析知识管理对高职院校系部教学管理的促进[J].交通职业教育,2009(4):24-27

第5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出错;对比;点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但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实验教学过程的不足,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积累,谈谈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改进方法和补充建议。

一、实验药品巧替代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在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中,要用酒精喷灯高温分解石灰石。但对初中学生来说,酒精喷灯的使用操作存在着一定危险性,而用酒精灯加热来分解石灰石又不可能成功。所以,我就用同样含碳酸钙的鸡蛋壳替代石灰石,用酒精灯加热就能简单快速地完成实验。鸡蛋壳先去内膜,设计对比:两个烧杯分别装入冷水,一个直接加入鸡蛋壳,另一个加入用酒精灯加热的鸡蛋壳,再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学生实验后,惊喜地发现了加热鸡蛋壳的那个烧杯中酚酞一开始只有一点点淡粉色,后来颜色越来越深,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此时,再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究效果会更好。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一般就用打磨后的石棉网的铁丝,几段连接起来再绕成螺旋状,但没有“火星四射”的实验效果不突出,燃烧持续时间短,也破坏了石棉网。改用废弃圆珠笔的弹簧,实验现象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学生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或废弃物作为实验药品完成课本上的实验,不仅节省药品,降低实验成本,而且可操作性强。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演示实验巧出错

在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中,用导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快结束时,请学生分析接下来该怎么操作,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如果直接揭示答案,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不如将错就错,先将酒精灯熄灭,这时学生就能立即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沿着导管不断上升并有流入试管的危险,所以试验的操作先后顺序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不能让实验结果真的往错误方向发展,顺势请学生给出纠正方案,引领学生错中求知,错中探究,不但拓宽了学生思维,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现象巧显现

在做铁丝和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般只能观察到铁丝表面有小气泡,无法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往往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教师如果不尊重实验事实,强行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就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如果增设用铁粉和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就会成功获得理想的“浅绿色”。如果实验室没有铁粉也可以用暖宝宝的成分来代替,但要注意说明暖宝宝中的其他成分。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观察到实验的本质现象,才能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否则,不利于学生严谨认真科学态度的培养。

四、趣味实验巧延伸

课本上对氨分子运动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趣味性不足。设计将四根15cm左右的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大橡皮塞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枝上制成“花树”,小药瓶中倒入浓氨水(实验完毕时及时塞上瓶塞保存好,多次使用),一起罩上大烧杯,观察现象。过一会儿,棉花团由白色逐渐变成红色,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再将“铁树”搬到室外自然干燥,红色消失(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这样实验就充满了趣味性,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在《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一节“烧不坏手帕实验”的趣味实验演示时,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延伸“果冻”和“魔棒”两个趣味实验。将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酒精充填其中,即得所谓的“果冻”。再用玻璃棒蘸取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轻轻往果冻上一触,“果冻”立即就被“魔棒”点燃了,再用果冻上的火焰完成“烧不坏手帕”的实验。整组实验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激发思想冲突,魔术味十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实验计划巧调整

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如果按照课本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实验,根本无法观察铁钉生锈的一个缓慢过程,硬生生将探究内容变为强行灌输和说教,使学生缺乏体验和感受。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将这个实验计划调整至同一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在学到“金属能否与O2反应”中铁不仅能在纯氧中燃烧,还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设计完成“铁钉只和水接触”“铁钉只和空气接触”“铁钉和空气、水同时接触”三组对比实验,在学到“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时完成第四个对比实验“铁钉和酸溶液接触”,再利用生活经验切过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完成第五个对比实验“铁钉和氯化钠溶液接触”,将该实验内容调整后距离“钢铁的锈蚀和防护”一节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学生通过连续观察,完成实验记录,亲身感受铁生锈的变化过程。所以“铁钉锈蚀实验”调整后不仅让学生对金属性质有了系统的认识,更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学生充分享受着自由、参与的快乐。

六、增设实验巧对比

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原料为石灰石(或大理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而有很多原料都可以制得CO2,那为什么偏偏选择它们?这时可增设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作对比,说明选择此原料的原因。若选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来不及控制与收集;若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不仅反应太快而且收集到的CO2不纯(混有杂质气体HCl);若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增设实验后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实验室制取CO2所需药品和反应原理,而且也使学生学会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在做倾倒CO2熄灭烧杯中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实验时,尽管上下蜡烛高低位置、收集CO2的体积多少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但在考虑过这些因素后,灭火成功的学生发现了有的组是自下而上熄灭,而有的是自上而下熄灭,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经过讨论和比较课本图片后发现了倾倒的位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时再增设与上一次实验倾倒位置相反方向做一次对比。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科科学方法的感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七、实验结尾巧点缀

在高锰酸钾加热制O2实验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误认为是生成的物质造成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要将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所以,在学生实验完成拆卸装置时,巧妙地安排了用镊子夹取用过的棉花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立即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误区迎刃而解。

再如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尽管很明显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但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个“表面功夫”,这时适当安排了用砂纸打磨铁丝表面析出的铜,银白色铁丝立即暴露出来,再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又有红色固体析出。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不断改进和补充实验,可以给本来就趣味横生的化学实验更加魅力无限,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志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崔红莲,李洁.浅谈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与补充.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第6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困扰着很多教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活动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 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 .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如果教学活动的目标只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或者活动耗时过多.该活动的有效性就会 出现问题 .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听评课过程 中关注的一些教学实例.归类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活动设计重趣味,轻日标一些教师常采用竞赛以及其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者 比赛活动时过度关注趣味性.结果活动很有趣 .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实例 1:一位初三教师在上课开始时 .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 Words Memory比赛 其形式为:教师在 PFF上迅速闪过一个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或者表达法 .叫一名举手的学生先说出再 口头拼出刚闪过的那个词语或者表达法.如果该学生 回答不出.教师则叫另外一名学生 举手参与者不多.都是对这些词语掌握较好的学生 教师用时 8分钟呈现l3个词语和表达法.而后给获胜的女生组在黑板上画了红星.进入听力环节。

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说她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时 .一位教师采用 了这个活动 .学生非常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她决定在 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但是在 自己的班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

活动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侧重的是活动形式 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 .却没有思考这些因素应该为何种教学目标服务.似乎确定了获胜方 。

活跃了课堂气氛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该活动中.尚未掌握这些词语和表达法的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时间较长 .却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即便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活动

问题解决建议:教学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学生的兴趣只能作为活动 的切人点来帮助实现 目 标 此活动的优点是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可 以用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性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可将活动的 目标设定为评价学生对单元词 汇的认读与拼写情况.评价的重点是全体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连续闪现 13个词语 .让学生小组合作记录.而后合作 回忆 、学习这些词语 ,评价 的标准是所有成员都能够认读 、拼写这些词汇的小组获胜 这样,既能够保持活动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闪词环节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问题二:活动设计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人认知水平下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有时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一个要点是活动的情境要贴 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实例 2:一位教师在设计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13册 Unit 5 Advice Needed单元输 出活动时 .让一个学生读 了一段教师写好的小篇章 .内容是说作者刚从农村来到城市 .不知道如何在城市交朋友 教师让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写出作者的问题 .而后4人小组讨论问题并提供建议 汇报阶段各组的回 答基 本上都是 greet others,be friendly t0 others,而后就是沉默 鉴于学生的沉默,教师给出 5个短语 . be friendly to others,open your heart to others,forgive others.talk with others.don’t be angry easily.而 后 让学生小组运用这些短语再次就该问题提供建议 但站起来发言 的学生中有两组没有运用教 师创设的交友情境 .而是就其他问题提供建议评课研讨时 .授课教师反思说这个环节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好语言铺垫 .以后要注意语言铺垫到位。

活动有效性分析 :此活动用时较长 .学生却没有思维和语言的输出.是无效 的活动 这个环节的问题并非是语言铺垫不到位 .而是活动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不符合学生的认知 该活动的设计意图很好 .为学生运用提供建议的功能结构创设情境 但是笔者主动参与了三组学生的活动 .发现就此情境 ,即便是用中文,学生也无话可说 。教师提供的交友原则符合成人的认知 .而 该校处于北京偏远郊区.初二的学生没有到城里交友的经历与设想,所以即便是教师给出了表达结构.学生也不愿意去用 。

问题解决建议 :违背学生认知水平的大道理或合理 的原则 只能成为学生机械模仿的对象而无法变为学生真实的语言.因为学生没有真实表达的需要 就此活动 ,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 让他们就生活中有问题 的领域提供建议 比如,就如何学好英语 ,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好女儿/儿子 、好朋友提供建议 .学生就会在合作过程中有思维和语言的成果 .活动会很有效。

问题三:活动设计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在合作完成 活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活动汇报阶段相互评价 .相互学习:还体现在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平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输 出的机会。

实例 3:北 京 出版社 出版 的英 语 l3册 Unit 6New Year’S Resolutions的第一个 听力 内容是 Kellv介绍 自己和三个朋友未来的计划 完成教材中的听力任务后 ,教师让学生阅读 听力原文并划出其中的短 语 。学 生找 出 like doing,be going to,want to beenjoy doing等表 达喜好 和计划 的功能结构和表 达法 。而后,教师让学生小组活动:Retell the passage. 笔者旁边的学生 自发组成 5~6人小组 .其中 4个学生 围坐在一起 .另外 1~2名学生在旁边看 笔者问旁观的学生 :“你们 的任务是什么?”答 :“我们补充他们的内容 ”而其他 4位同学基本上是每个人有一次输出的机会 ,陈述 Kelly,Ben,Lucy,Jimmy的计划。教师叫到小组时 ,小组没有互动合作 .每个组员只是独 自表达 自己的话语。

活动有效性分析 :该活动设计不合理 .是低效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活动 .因为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的过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问题解决建议 :此活动 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操练表达计划的功能结构 该活动比较适合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 .分层设计任务 .有 的学生只介绍其 中一个人的计划 .有的介绍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计划 .还有的需要完整介绍出四个人的计划

2.合作学习成果汇报 活动无效

实例 4:一位教师在处理 Describing Objects话题时 ,依据听力材料 中对光盘、手套 、粉笔的描述 ,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关注 size/shape,color,material,usefunction等具体信 息.并引导学生总结 出描述物体要包含的方面及一些有助于介绍物体 的词汇和结构 ,而后 ,让学生 4人一个小组合作描述一物体 .汇报阶段其他同学猜测该物体的名称。

汇报阶段 ,一组学生描述一物体时 .其他组的学生并没有倾听.也没有猜测出物体的名称 教师自己说出物体名称后 .叫另外一组学生站起来描述本组的物体.其他组的学生还是没有倾听。教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 :“You should listen to them carefullyI am not the only one who listens to them.”

活动有效性分析 :评价环节的缺失导致该合作活动成果汇报环节无效 其原因在于成果汇报的主要 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 .互相学习.而不单纯是给完成任务的学生展示的机会。此外。教师的这种语言要求也是无效的。问题解决建议 :教师应该在学生汇报之前就其他 同学倾听什么内容 .听的过程 中做什么 .听后的评价任务是什么进行提前引导,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

·What object are they describing? ·How do you get the answer?What clues/wordsin their speech help you get the answer,its size,func— tion,material,color?

·W 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ir description?

·What suggestions do you have for them as totheir ideas,fluency,confidence,cooperation etc.?

这种引导 ,可以形成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 、相互评价的意识和习惯 .真正成为课 堂学 习的主体。课堂中的倾 听不是靠教师的要求来保证 .而是靠明确的任务来激励学生愿意倾听.学会评价如果教师的引导和要求缺失或者不够 明确具体 .那么,学生在其他组汇报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此外 ,教师要确保汇报展示环节精炼高效 .即便汇报发言的组不多 ,只要评价环节做到位 .全班学生都会受益。而有些教师在汇报环节 .叫很多组甚至是所有组展示其合作的成果 .却不引导学生相互倾听 ,相互学 习,相互评价,只是教师 自己评价说 :“Good!”或者“Excellent!You have a11 d0ne a good iob.”这种模糊的标签式评价语言既不能评价出学生的表现,也不能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 问题四:活动设计内容不够具体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的另一个要点是在开展活动时学生有明确的要表达的内容 .其思维的重点是如何用英语表达一定的内容。

实例 5:一位教师在教外研社版新标准初一上册 Module 4 Mv school life时,给了学生 6分钟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运用 have…(subjects)at…(time)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热烈地用 中文讨论各节课上课 、下课 的时间 ,讨论中他们思维的重点放在具体时问上 活动 时间到了.学生还不能够运用该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 在评课研讨时 .授课教师反思说完成活动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没能完成。

活动有效性分析: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输 出.但是学生却没有语言的输 出.原因并非是时间不够 .而是活动设计不够具体明确 .导致活动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 :如果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份时间表 .那么学生讨论中思维的重点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信息.这样就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问题五:活动设计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例 6:一位教师在复习、总结过去时的标志词语和表达法时,先 叫几个学生说出 .而后小组讨论列出 .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具体 的过去时标志词语和表达法 ,例如 ,last Monday,last nonth,last vear,amoment ago,a week ago,two months ago,in 1898,in1986,in 2000等 20多个表达法 .让学生在笔记本或者书上补上先前没写出来的表达法。

活动有效性分析 :教师的这种做法似乎很好 .先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 。而后引导出未知表达法 .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 。如果分析细节 .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忽视 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导致该活动机械低效

第7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英语 文化教学 现状问题 影响变量 改进研究

自1979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工作从恢复、发展和提升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综观当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工作,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教学弊端,以应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仍然制约和影响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化教学作为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媒介,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国际化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此,本文将从部分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调查入手,就其现状及问题展开探讨,并从六个影响变量的分析中,提出积极的改进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内容界定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对文化的界定还未统一,各国学者对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建议和主张却是基本一致的。总的来看,文化教学分为“C”文化和“c”文化,大写C文化包括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音乐、艺术、哲学等;小写c主要从各国及各民族语言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传统及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学习。Hendon认为对于小写c文化主要从交际和信息传递上来促进语言的得体;Brooks却强掉创新语言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点;我国学者肖龙福提出小写c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在语言应用上更有益,而狭义的大写C文化则意义不显著。本文所进行的调查主要基于小写c文化,从民族习俗、文化、行为及社会传统等方面来进行识别和界定。针对文化学习方面的研究,由于其涉及的变量较多,且不同语言之间又存在自身特性。美国教育部在“跨文化研究项目”研究中,将对近年来关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从而得出文化教学是基于一定文化背景下,从学习者自身的交际及相互认知中所获得的具体的和一般性的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也是学习者自我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动态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可见,从文化教学的概念及内容来看,显得更加复杂,又由于涉及方面较广,对于各类变量来说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者变量、二是学习者变量、三是环境变量、四是教学方法变量、五是教材变量、六是测试评价变量。

二、调查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

对于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研究,主要从相关变量因素的分析中涉及调查问卷,特别是对当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是否进行文化教学、教师如何渗透文化知识,师生间对文化教学的认识程度,以及具体的文化教学的方法及制约因素等等。问卷受试对象包括两个群体,一是高校教师,二是高校学生;受试内容主要从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知识、英语国家实际文化习俗、习惯等。所有问卷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统一发放,并需要独立完成,当场收回问卷并进行整理,确保问卷调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当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梳理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的人数为289人,教师39名,学生250,有效问卷247份,教师36份,学生211份。总体来看,88%的教师认为文化教学是有必要的,也有38%的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应该设置专门课程来推进;在学生调查中,78%的学生认为文化教学是必要的,也有14%的学生觉得可有可无,还有24%的学生不能确定。在文化教学内容调查中,48%的教师认为应该从英语教学中渗透小写c文化知识,特别是文化习俗、文化习惯、行为方式、社会常识等知识,对于学生的调查,往往侧重于节日文化、餐饮习惯、交际关系及礼仪文化等知识,还有18%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给予重视,但对于文化内容的界定,由于不同教师的认知差异性,在教学中还存在随意性和偶然性;从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对所谓的文化教学内容重视不足,如英语母语国家的习俗、生活方式、日常饮食、社交礼仪、价值观念等知识,教师未能从中进行专门阐释和讲解,另外,教材本身所含的英语文化知识相对局限,在反映文化教学上缺乏统一性,多数知识以零碎性、松散性方式呈现,也制约了教师文化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以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为主,很少从多媒体技术、音像资料中进行学习,在给学生推荐的文化背景知识调查中,仅有34%的教师给予推荐,23%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角色扮演或课堂模拟等手法来渗透文化教学,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研究在课堂互动中应用较少,也未能有效提升英语文化教学的地位。通过对制约文化教学相关因素的调查,主观上师生对文化教学的知识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授课模式中文化教学的渗透不强,客观因素上表现为四六级考试,以及现有教材文化知识的局限性,还有课时不足等带来的文化学习变量不确定性,都是构成当前文化教学重视不足的归因解释。

四、制约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影响变量分析及建议

(1)教师方面的变量影响及建议

教师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引导学生获得文化信息的重要源泉。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渗透与理解,与其所采用的教学行为及方法关系紧密。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教师作为文化课程的主导者,由于自身认识上的差异,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致,特别是有些教师十分重视美英文化与美英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关系,着力从跨文化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有些教师,由于受到自身结构主义思想影响,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启发,多沿用传统的理解来完成教学。因此,建议教师要从文化意识的培养上,从自身英美文化知识结构完善上,重新审视和积极重视文化教学。

(2)学习者的变量影响及建议

学生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在语言学习中,要重视和学习语言本身的人文意义和知识背景,特别从语言的形式及语言学对象上,养成正确的语言学习观,能够从趣味上、主动性上加大对文化常识、习俗、价值观等知识的学习,在迎接四六级考试,课时有限的条件下,从多种渠道来认识和学习英语文化。如通过网络、多媒体等资源进行听说学习,从语言学习观和学习策略上明确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的关系,纠正错误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加强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改进和提升文化教学的态度。

(3)环境、教材变量的影响及建议

环境是学习的前提,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教学环境,从环境营造上强化文化教学的实施,如利用网络媒介资源来构建虚拟学习环境,从新闻报道、影视资料中渗透和梳理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来探讨和交流,从课堂互动中来学习和掌握。完善文化教学方法创新,针对美英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与异同,从文化的包容性、互动性、交融性上来引导学生感知新文化,引导学习者从文化碰撞中学会反思,正确认识本族与外族文化的内涵。强化教材改革,从文化教学需求上补充和完善教材,扩大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兼顾文化教学的知识性、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贾磊磊.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J]. 学术探索. 2010(01).

第8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关键词:食品专业;能力;教学改进;建议

Ability demand survey of food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ing system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ong Qigen, Wu Jun, Jiang Huaixi, Chen 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s are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if we neglect the need of students, teaching will not be 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nvestigated the attitude of students to impro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ility,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demand characteristics for capacity. Analysed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needs, incentive metho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system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ability

Key words: food specialty; ability; teach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我们习惯于从教委、社会、学校、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制定教育政策,各大学再根据学科建设要求制定培养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安排教学计划,各教研室再制订各学年的课程。

这种培养学生的程序从宏观角度是正确的,但是在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只强调教学规律和学校及教师的意志是比较片面的。例如,某著名高校的课程是否开设,是根据教师是否愿意或教师在这个领域的科研水平所决定的,美其名曰“教师的水平决定课程的水平”,从来不考虑受教育者—大学生的需要,造成了许多课堂上教师在费力地讲解,而学生并不认真听甚至反感教师上课的现象,这说明教师所教的和学生所需求的出现了错层。

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能力需求、学习动力、就业认识等问题,以寻求解决学生在4年学习中提高“能力”的方法,并提出针对学生的教学改革建议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食品行业是一个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安全的行业,学生的实习受到了很多限制,对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性很大,而食品企业需要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所以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1]。

1 问卷调查及结果

2011年3月,对食品学院大三和大四共1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1),之所以选择高年级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学校大部分的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和社会活动,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将来就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思考,所以更有代表性。

表1 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统计结果 ①66 ②42 ③2

(4)你如果参加了某项科研活动后,最愿意得到哪些方面的奖励?①给学分 ②给一个证书(相应的活动级别) ③相应的物质奖励 ④评优时加分

统计结果 ①27 ②63 ③12 ④8

(5)如果教师需要科研助手,你是否报名参加?在大几可能报名? ①一定报名 ②有可能报名 ③不会报名

如果选择了以上的①或②,则选择以下可能报名的时间:①大一 ②大二 ③大三

统计结果 第1问 ①38 ②69 ③3

第2问 ①28 ②39 ③40

(6)如果同样实习15天,你认为在校内实习好还是在校外食品企业实习更好?

①学校 ②校外食品企业 ③两者都可以

统计结果 ①11 ②83 ③16

(7)你认为到食品企业的课程认识实习有收获吗?

①收获很大,了解了食品企业的详细生产、管理工作等知识

②收获一般,只了解了企业的表面情况

③收获很小,走马观花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效果

统计结果 ①27 ②69 ③14

(8)你有过自主研究的冲动吗?当冲动来临时,你曾经希望食品学院有一些什么样的帮助?

①有过 [A希望有一个对学生开放的实验室自主使用 B希望将自己的想法与毕业设计结合在一起 C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分析自主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②没有

统计结果 ①76 ②34

A7 B13 C56

(9)你现在是否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就业目标?

①是 ②不是 ③就业由家里人做主

统计结果 ①26 ②77 ③7

(10)临近毕业时,你感觉自己在哪些能力方面需要提高?(如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科研能力、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动手能力、个人的素质等)(可多选)

统计结果 学习

能力 社交

能力 科研

能力 英语

水平 专业

知识 动手

能力 个人

素质

7 57 32 63 54 36 23

(11)从大一到大四的不同学年中,你希望培养和提高哪些能力?(回答)

统计结果 大一时学生最希望提高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大二时学生认为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排在前三位;大三时学生把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排在前面;大四时学生认为社交能力、英语写作能力、实践能力最重要。

(12)你对食品学院组织的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有何看法?(从收获上、组织形式上、实习单位的选择上等)(回答)

统计结果 70%以上的学生认为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实习接触了社会,了解企业生产及营销模式,锻炼了动手能力、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了面对社会的信心。

他们认为,实习项目应多样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组织形式上可以小组为主,锻炼相互合作、团队配合的能力。实习单位要选知名的和食品相关的大企业,企业应对一些技术岗位放开接收学生,让学生参与到生产的一线,而不是单纯做辅工作。

2 分析及对策

从以上对食品学院本科生能力提升要求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在4年当中不同阶段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也和高校大学4年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有关,因此,分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需求,尊重他们的愿望,才能避免所教非愿学、教者与学者不统一的尴尬,这也是实现教学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

2.1 社交能力—被教育者忽视的第一需求

这次调查最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对“社交能力”的需求,“社交能力”的需求在大一和大四最迫切,这也反映了在环境变化时学生内心的不安和适应性焦虑。大一的学生告别了12年的应试教育后,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并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有所改变,参加更多的班级、学院、学校、社会活动,因此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多方相处,大一学生是十分需要的。

人生的每一个拐点都需要做好准备,大四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拐点,求职、就业及就业后在工作中与人相处,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和命运[2],因此社交能力的需求在他们内心占据了重要地位。

学校应重视学生“社交能力”需求这一现象,在大一时,结合素质教育开展各种社交活动,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生的集体生活之中,例如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如交际舞、合唱、动画、摄影、球类运动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的能力。大四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首先贯彻在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增加一些学生到企业和社会调研的内容,将考试的重点放在独立完成作业上,将写各种实习报告、科研报告、综述文章纳入到课程考试之中。

2.2 渴望参加各类专业科研和实践活动,重视动手能力的提高

大二以后,学生把动手能力的培养排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有99%的学生认为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在问到“你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学院或社会组织的各类科研和实践活动”时,有60%的学生选择“愿意参加”,有38%的学生选择“有条件参加”,只有2%的学生选择“不参加”。这充分说明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已经不满足于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更想挑战自我,在实际的活动中锻炼自己。

当被问到“如果教师需要科研助手,你是否报名参加”时,有34.5%的学生选择“一定报名”,有62.7%的学生选择“有可能报名”,只有2.7%的学生选择“不会报名”。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大一就希望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去的有26%,大二和大三分别是36.4%和37.2%,说明学生从事科研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萌动了。

以上的调查结果也充分说明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在课堂上学习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十几年的书本教育。大学教育应该是开放性思维的教育,培养独力学习、创新思维的教育,而我们现在大学的课程体系就是一个“营养套餐”,害怕哪一种“维生素”的供给不足,采用“木桶理论”进行教育。这恰恰违背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学生的科研活动有赖于教师的指导,从调查中发现,69%的学生有过自主研究的冲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冲动是一种智慧的火花,要让这个火花燃烧需要一些重要的条件,教师的帮助是学生最希望的,有73.6%的学生希望在有研究冲动后,得到教师的帮助。因此,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实行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很好的方法。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及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中去,另外增加学生生产实习、科研创新实践等活动频次,带领他们深入到企业和相关行业第一线接受锻炼。“3+1”教学模式给实习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要认真设计实习的各项事宜,保证企业和学生都受益。

2.3 在证书和奖金之间,80%的学生选择了证书

在对学生参加活动采用激励方式的调查中,赞同“发放一个相应的活动证书”的占57.3%,同意“给相应的学分奖励”的占24.5%,对“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的占10.9%,赞成在评优时加分的占7.3%。

从以上的结果看,50%以上的学生更希望得到一个参加活动的证书,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参加活动后的荣誉感,而这种荣誉感正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而希望得到物质奖励的只占一成,一方面说明大城市的学生家庭条件好,对物质的需求程度小,另一方面真正体现了现代大学生需要社会承认的特质。给予学分奖励的学生排在第二位,说明学生担心参加过多的活动,会影响自己的选课,从而作出了加分的要求。

对于学生的激励要求,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奖励办法,对活动进行评价,发放相应的证书,在一些活动中给予奖励。

2.4 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更多体现了就业的需求

大四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步入就业、升学、出国深造等不同轨道,他们对能力的需求明显和毕业后的去向有关,将英语水平、社交能力、专业知识的需求放在了前三位,这些都是在面试、升学等环节所需要的能力,而大四时学生对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需求排在了后面,这和普通高校一贯将毕业设计及实践教学排第四学年的做法是不一致的。

“需要”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主观“需要”的教育是空洞的、效果不佳的。我们教育环节与学生能力需求的时空错乱,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需要时没有给予,学生不需要时又送到嘴边,既没有雪中送炭,也没有因势利导。

认真分析大四学生这种能力需求会发现,英语、专业知识是大四之前应该学好的,而之前并没有被学生纳入重点,可见四年级时的重视是因为他们开始懂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至理名言。“急来抱佛脚”式的需求只是心理作用的短视现象,这样的需求可以利用讲座、讲演、补习、情景排练、实习、求职咨询等来满足。

2.5 学生更愿意到著名的食品企业实习

对表1中问题(6)(7)的回答,反映了学生在专业实习时更倾向于去食品企业,即使只是走马观花式地见习,也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一定的收获。但是,近年来因为食品安全的原因,食品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但是另外的调查也发现,企业对2个月以上的实习还是很欢迎的,所以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要长一些,有利于企业的接收。

3 结束语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能力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学年对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然而不论什么能力的培养都是长期的,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积累的,所以大学4年应更注重教会学生获得能力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 伍军,仝其根.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33-34.

第9篇:教学改进建议范文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其存在的弊端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1)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不一致的情况。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未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仅仅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缺少互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如教学《悯农》一诗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理解,以及理解写作的背景和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而没有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及,缺少一种情境展示的渲染。

(3)课堂的实践问题牵掣着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程的安排、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教学目标的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设置清晰而集中的教学目标:(1)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研究教材的精髓内容,搞清楚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学生每个阶段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预先设置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具体化。(2)教学目标集中化。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既要囊括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也要体现语文教材的教育特色,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较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3)教学目标的体现环节是课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发挥语言魅力和应用动作神态等,掌握课堂的焦点,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尤其是针对那些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学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4)为了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要给每个学生布置好作业,提前做好课本预习,如生字的学习、课后题的思考、课文的朗诵等。

2.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

课堂互动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当家作主”,从以往被动型的学习状态,蜕变成主动型的课堂主人翁。譬如,故事类型的课文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点部分,因为此类课文内容生动,而且蕴含的信息量高。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角色,模拟故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句。待课文内容讲授完毕之后,可播放课文对应的电视剧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等角色,模仿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性格等,让学生的课文学习融入实践体会环节,提高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效率。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3.课堂实践的发挥

课堂的实践的发挥是让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

首先,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

其次,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提出质疑,以供师生共讨。一方面是通过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精神气;另一方面是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并在练笔过程中熟悉字形和辨析字义,并主动找出课文中尚未理解透彻的地方,然后提出质疑并通过讨论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