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老院智能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理空间的大小、装修的豪华程度不再仅仅是衡量住宅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住宅的舒适性、便利性、高效性、智能性和安全性,这并业已成为推动具有现代意义的智能家居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智能化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又叫做智能住宅,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家居生活的有关设施进行集成,来构建舒适的住宅设施,实现对家庭日常事务统筹、高效的管理。也有人把智能家居称为数字家园、家庭自动化、电子家庭、网络家居、家庭网络等。
现有的成熟的智能化家居子系统有:能源计量系统,比如抄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现在大多数小区的生活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的计量都是小区物业采用人工上门计量收费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低。使用智能化的远程抄表方式使得水、电、气等表的计量更加准确及时、方便快捷,便于集中管理,节约人力物力。另一个成熟的智能家居子系统是安防系统。安防系统主要由家庭控制单元(采集器)、物业管理控制中心及布线系统组成。整个控制系统使用一个总线拓扑的通信网络。家庭控制单元可以提供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的输入/输出,并集成了防盗报警、家电控制、紧急求助、煤气泄漏检测报警、火灾报警等。控制管理中心操作人员可通过采集器完成存取、更改系统配置及参数设定,执行系统监视、测量、控制等功能并进行网络管理。所有报警信息可通过屏幕、声光提示或其他通信方式及时快捷地通知操作人员。
二、智能化家居的应用
随着各种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细节也逐渐向舒适、方便、高品质方面追求,国外也出现越来越智能化的智能家居产品,例如智能床,能够通过设定,记录主人喜欢的睡前音乐、房间气味、灯光亮度和温度,能够自动唤醒主人等功能;智能提醒系统:在主人出门的时候,会提醒物品是否带齐,这样可以让主人避免落下东西的事情发生;智能衣柜:具备天气预报查询功能,在主人出门前给主人提供适合天气的衣服,并且能够在主人回家后,主动识别出穿过的衣服,将其传给洗衣系统。
智能家居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的便捷、舒适、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电设备的智能化
家电设备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系统中一个重要部分。人们可以根据居住习惯对家里的电器设备进行监控,使家电设备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比如,下班前先启动家里的空调,当人一到家时,室内的温度已经很舒适;早上起床前,定好了时间信号,让电饭锅自动煮粥、咖啡壶自动煮咖啡;打开电视机时,灯光自动减弱;当电话铃响起时或你拿起话机准备打电话时,电视机自动静音。
2.生活方式智能化
在日常生活中,电表、水表、煤气表的抄表情况一般是由物业或者相应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抄取使用情况并收取费用。使用智能化远程抄表方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更加的准确及时。
3.安全防护智能化
智能家居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家庭安全防护。当家里出现煤气泄漏、漏电、失火、失窃等紧急情况时,智能化家居系统能自动开启报警系统,通知家庭成员或者外界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4.环保与节能智能化
每个人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生活习惯自动监测并调控室内的环境状态,包括温度、湿度、亮度等。比如房间长时间没有人,智能家居系统就将灯调暗或者熄灭;电视机和电脑长时间没有操作,就进入待机状态,节约能源。
三、智能化家居的国外发展动态
智能家居的构想提出的很早,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真正应用在实际生活中。1984年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在美国出现,其基本理念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对整个建筑电器的监测和控制,包括大楼的空调、照明设备、电梯等等,从此智能家居系统步入了实用阶段。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了应用。面对市场巨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很多大公司,比如思科、英特尔、LG等公司都推出了智能家居系统,日本松下公司提出了“数码家园”的概念,主要用于养老院。养老院的每个房间都配备各种测量仪器、摄像机等,每个房间都接入局域网,通过远程医疗监测设备可以监测每位老人生理的各项指标。虽然国外的很多公司都推出了智能家居系统,但是到目前为止智能家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协议。目前智能家居领域的相关组织机构及各大厂商正在着手建立统一的标准。
四、智能化家居的国内发展现状
养老智能信息化将在养老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也会变成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用IT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执行方法,以改变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理念作为新的思考角度,才能促进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以北京太和盛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和盛世)为代表的养老信息化企业,正致力于保障养老机构的高效率运行和提高养老机构的高服务水准。通过对养老领域多年的研究调研,太和盛世研发了专业的智能养老管理软件,能够帮助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地产养老、旅游养老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机构全方位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需求很紧迫
随着国内养老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日益增长,养老机构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深入了解自身管理模式和应用服务的特点,从性价比、安全性、可行性等多方面总结出一套针对实际业务的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选型标准。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信息化市场上的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国内养老行业无论是机构组织养老的形式还是社区、居家的养老形式,信息化的普及工作不仅在资金投入、重视程度上存在欠缺,也在相关管理规章和规范标准上存在欠缺。不过,近几年来,一批养老机构通过高效、合理的管理经营,规模上正逐渐从小到大。而随着这些养老机构的发展壮大,管理层也不断提升管理信息化意识,甚至已经在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此外,在投资新建养老机构的投资者中,也有一批投资者原来就具备一定的信息化项目实施经验,在养老机构新建前和在建过程中都能考虑到老人护理和机构日常管理在IT方面的应用。并且,养老信息化产品更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相关养老政策、法规等来开发,既包括养老机构基础管理系统,也要配置高标准的养老机构养护、医疗等管理系统和智能专家管理系统作为后续支持。
二是需求正从广泛、分散走向标准和统一。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通常会包含各种管理模块和相应的各类型产品。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系统模块和功能产品却并未形成规范的、统一的信息化实施标准。由此导致的是,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建设前期,实施过程极为简单,但后期对于系统上线后的管理效果评估、系统设备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等环节均缺乏良好的执行环境。当养老机构组织部门、服务、应用和其他相关项目逐渐细化和衍伸,原来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系统急需转型为统一的、标准的新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随着社会各界对养老行业的重视,包括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两种形式兼备的各种养老企业逐渐林立,养老信息化服务商也将整合各方面技术资源和硬件设备,建立可统一管理的养老、养护平台作为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优先解决方案。
三是要保障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老年人档案管理、养护日志、医护日志是老年人接受护理过程中的实时记录,也是将要执行的养护操作的依据,所以在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能上与其他行业相比要求更高。养老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对不同的使用人员授予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不允许无权限的人员阅览、窃取和篡改电子档案养护记录、医护记录等信息,因此老年人电子档案系统必须要建立一套高度可靠的安全机制,应具有可提供用户名+密码身份认证、用户身份锁二次认证、分布式权限分配机制、数据库安全性、表单安全性、文档安全性、域安全性和系统加密锁等多层次的安全设计,确保养老系统在养老机构安全运行。
四是要实现高兼容性和可扩展。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要与其他相关管理系统保持良好的兼容性,通过提供多种开放性强、扩展性大、形式灵活的接口,让数据在系统之间畅通无阻地流通。此外对于机构前台、老人养护和医护等个别相对独立但仍与主信息化系统保持业务关联的其他系统,能够做到数据的格式兼容和可自由调用。而对于医保、社保、农保等其他系统也要预留外置接口。
五是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已成硬指标。服务能力是养老机构选择IT供应商、信息化服务商时最为重视的因素。养老机构在选型过程中,会比较看重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所以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商的软件开发能力、商服务能力,尤其是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支持力度,会影响机构的采购决策。
核心竞争力需好产品支撑
了解当前养老信息化市场上的主要需求后,太和盛世为养老机构特别设计、打造了太和养老管理系统软件。该管理系统软件独有的一系列优良特性和多元化功能体系,在该业务领域独树一帜。
太和养老管理系统软件的全面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社会养老机构低效率、资源浪费和管理无序等问题,全面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将科学管理理念带入养老机构,全方位实现各职能部门、服务单元和外部市场的有机结合,可进行快速、高效的信息收集和业务处理,为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适时、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太和养老管理系统软件是太和盛世开发的、专业的养老院管理软件产品,集入住接待与协议管理、收费管理、生活照料与护理服务管理、老人档案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统计分析等管理组件为一体。通过该系统,养老院可将各职能部门、服务单元和外部市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增强养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该系统的应用价值在于,成功建立了一个计费与收费管理、接待咨询管理、老人档案、人事管理、仓库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全面集成、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提高了养老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了收费管理,实现精准、迅捷的电脑自动化计费、结账,提高了收费工作效率,提升了财务管理质量;加强了老人档案资料和服务项目的管理,可多角度的提供在住老人情况分析功能,辅助管理层随时全方位掌握老人信息,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了仓库物品周转效率,规范了仓库管理运作,降低了库存和运营成本;通过系统地、实时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给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
智慧养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养老领域的一场革命,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用技术的方法替代人力,延伸和改变人的生活角度,成为我们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一场革新。
养老产业是一个大市场
中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宜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体休闲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提出,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极具活力和前途,到2020年中国每千名老年人养老机构存位数将达到35至于40张,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就业岗位将超过850万个,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将显著提升。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政策和制度不完善,服务和产品水平不高,市场培育和规范缺少经验,科技创新和应用比较薄弱。养老服务增加值不高,迫切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以改进和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服务业是增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他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大概是2.43亿,2025年会超过3亿。从家庭结构看主要是呈现倒三角形的模式,传统依靠儿女养老模式是支撑不起来的。这就意味着社会化服务需求会大量释放,养老服务产业未来增长可能是指数级增长。
在不久前召开的信息社会50人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左美云给出了一个数据,目前,中国上网的老年人有1200万人。统计数据表明,上网人数的2%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说,老年人触网、上网已经成为重要现象,但从产业的角度观察,老年人适合的信息化产品、应用发展不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左美云认为,智慧养老离不开信息化,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来实现。通过技术能够实现养老服务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但信息产业应加大创新力度,以更丰富的产品和应用来为老年用户服务。
在现有的老年人信息技术与应用中,有很多网站重点提供老年人的生活信息,有的搭建了报警系统、信息化老年人公寓、信息化社区,还有不少社区在建设虚拟养老院,这些都是瞄准老年人生理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在安全需求方面,有不少机构也开始搭建老年人的健康追踪系统、开展远程医疗等等。在养老政策信息方面,也有很多相关的网站。但总体而言,企业关注得比较多的还是生理和安全需求。对老年人情感需求方面的信息服务相对较弱,比如亲友活动的信息、公益社交等等。最缺乏的是满足老年人自我尊重的需求。比如老年人的身体自我评价、精神自我评价,这方面还非常薄弱。老年痴呆症前期是有症状的,如果有提供评价的信息服务软件,子女就可以通过父辈的一些行为进行预判。
智慧养老的平台式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养老产业创新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创新。其创新集中于三个领域。第一,平台经济企业的重要性。平台经济有一个一揽子服务,下线的一些具体服务可能由各个企业来做,直接面向老年客户。这种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建起来。第二,需考虑PPP模式的具体实现,即公私合营,国内叫政府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养老产业和社区、基层政权能够合作建立起这种模式非常关键。第三,考虑个性化服务,特别是个性化医疗问题。另外信息技术应用在提升养老服务业效率方面很重要,使老年人获得服务的便利性大幅度提高。目前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压力较大,行业也面临着用工难,靠技术提升服务的品质、降低成本,就变得非常重要。
冯飞主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老年养老应作为其重要的环节,即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城市的七大构成中,其中有一个叫智慧生活,养老服务应该归入其中。
5月4日至6日,由中国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有媒体报道,在青岛百灵智慧养老平台展会的现场,只要发送了入住申请,老年人的所有信息就会发送到院长、医务室、护理员,然后多个部门在网上对老人进行入住评估,评估过后就可以发消息给护理人员接待,还包括以后的护理记录、探访记录康复训练、请假、用药等,都可在这个平台的指挥下完成。比如老人用的智能腕表还可以检测老人心跳,脉搏,体温,位置等信息;控制中心则实时显示老人状态,心跳、脉搏、血压、体温、位置信息;异常报警则对老人离床、心跳异常、血压异常、位置脱离管理区等进行报警。 老年人还可以在家利用便携的自助健康管理设备使老人足不出户完成血压、血糖、心电、血氧等健康指标的检测,对老人进行康复训练计划的监督和跟踪,为康复数据分析提供有效反馈。
子女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查看老人从入住评估,到老人离院的所有状态,甚至“衣、食、住、行、学”等所有在院信息。医护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配备移动终端,及时响应会员的服务请求和上级指派的任务。 服务终端可以接收所属服务范围内的服务请求,在服务完成后通过指纹仪对每一次服务提供有效记录。
“有了这个平台后,老人或者家属虽然不在养老院也进行登记注册,同样享受养老院的服务。”现场工作人员对媒体谈到,护理人员可以到家里进行护理,床位分散到每个家庭中,通过智能养老平台进行管理。
“其实这个养老平台就是解决的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把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目前,青岛百灵跟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第一步,青岛百灵对养老院进行智能化的改造,比如:打造网络、信息化平台,提供医疗、监护、定位、点餐等服务,下一步将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家政公司、卫生机构进行整合,为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
物联网下的智慧养老构想
到明年6月,南京市物联网“智慧养老”项目将在鼓楼区覆盖5000户,让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据介绍,物联网“智慧养老”项目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比如,老人在家中摔倒,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果万一老人已经外出,也没有关系,传感器发出警报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这时煤气便会自动关闭。
“智慧养老”不仅将时刻保护老人的安全,还能全方位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比如,借助手腕式血压计、手表式GPS定位仪等,随时随地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
目前,物联网“智慧养老”项目在南京鼓楼区还只是在社会福利院和两个试点小区推开,300位老人从中受益。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郑世宝撰文提出,智慧养老是基于远程老人健康监护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它依托先进的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和社会化的专业养老服务团队,以社区为单位,为居家老人提供像托老院式的全天候健康与生活的监护服务。
智慧养老,是将传统的机构养老搬在了网上,用上了物联网时代的特征,即将远程医疗、健康监护和生活监护资源从固定的时空范围内释放出来,让老人触手可及。智慧养老的核心是空中养老网和社区服务站。
他详细解释道,智慧养老的服务体系通过空中医院网、空中养老网将传统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资源通过城市光网相连,实现医疗资源、养老服务资源的集中、整合及共享,提供远程的、虚拟的健康与养老服务。进一步,空中医院网、空中养老网基于三网融合网和泛在无线网连接到社区养老服务站或移动养老健康服务车等小型医疗健康、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将医疗资源转接分发到公众社区。通过社区的上门服务,打造30分钟车程应急服务和10分钟步行上门服务。最后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数字家庭物联网,实现家庭健康监护(如家庭医疗床、便携式健康监护仪和可穿戴监护服)与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对接,达到全天候实时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的目的。
另外,社区养老服务站作为离老人最近的服务机构,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或是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上门服务。这种实体服务作为健康物联网所提供的虚拟服务的补充,使得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形成一种"日常健康管理的虚拟服务"与"应急快速上门的实体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健康物联网可以将传统实体医疗资源从特定的时空内取出来,进行虚拟化处理,分享到公众的身边,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它将在突发疾病时的应急响应和日常生活中的慢病管理两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与传统的实体医院相辅相成,共同打造以个人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质量管理。
居家养老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关爱老人电视电话系统、穿戴式健康监测服、睡眠健康保健床垫、家庭远程诊疗床、防摔倒报警器、防盗窃监控报警系统、煤气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报警等等。这些系统都通过家庭物联网络和家庭网关与社会网络相连。
其中,根据老人生理特点设计的关爱电视电话系统,是一种老人智能电视系统,是居家老人的基本配置。该系统,以宽带网络电视为平台,配备无线耳麦、遥控鼠标、屏上摄像头和平板网络电视机,支持老人喜爱的电视节目、音乐节目推送、延时播放,支持老人友好操作界面(声控或盲摸)的电视电话和上网等功能。移动监护终端,作为老人随身穿戴的移动电话,采用耳麦接听,图像式拨号,还可具有无线定位、一键式报警等特殊监护服务功能。家庭远程医疗监护床是支持居家老人远程医疗和远程监护服务的最重要措施。
引言
病床是病人在住院或疗养期间重要的医疗器械。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自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产业分支。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十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产业队伍进一步膨胀并开始重新组合。第三个阶段是1987年以后的高速发展时期。经过50年的建设,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本文针对现在医院里使用的普通病床的改进和创新。无级调速自动升降病床不仅使普通的病床实现了自动升降,使病人休息起来更舒适,而且制造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能是大多数医院用上这样的病床,让成千上万的病人使用上这种舒适的疗养工具。 并设计类智能化呼叫系统,利用单片机的通讯功能,设计出具有振铃、显示房号等功能的多功能病床呼叫系统,满足了医院的病房管理和护理的要求。
1. 智能化多功能病床的机构分析与设计
常见的一些新型护理病床有手动可升降病床、遥控气动可升降病床、电动遥控病床等。本设计结合护理业的实际情况和病人的实际需要,我们这款多功能病床主要可以实现以下五大功能:帮助病人坐起功能,使病人在任何坐卧姿势下感觉舒适(自主控制);帮助病人屈膝功能,使病人腿部置于所需的舒适的位置(自主控制);帮助病人左右翻身功能,实现病人的左右翻身(自主控制);帮助病人排便功能,使病人在床上能很方便的排便(自主控制);辅助病人用餐和看书的功能,
1.1. 床板结构设计
床板是承载病人和一些医疗器械的主体。要求床板能够轻松协调的实现病人的翻身、仰坐等功能性动作。本文设计的床板分为8块,相互间用合叶铰接如图1所示,左右翻时1、3、5、7或2、4、6、8一起绕X轴翻转;坐起时1、2一起绕 轴翻转;曲膝时5、6一起绕 轴向上翻转,翻转的同时7、8板同时被拖起,7、8板一起绕Y3相对于5、6板转动,从而达到了曲膝的目的。图中A、B为排便的滑板,排便时A、B分别沿Y轴正负方向往外滑动,打开一活门,从而满足排便需要。未工作时床板平置于床架上,和普通的病床一样。采用此种结构的床板,制造简易,且很轻松的克服了各功能间的相互干扰,满足了各个功能协调动作的要求。
1.2. 坐起屈膝的实现设计
对于病人坐、起、屈膝等动作的实现设计,本文采取坐起和曲膝的功能分别驱动的思路。分别是床板平置和坐起及曲膝动作完成之后的状态。床板平置时,人躺在床上和普通病床一样,当需要坐起时由图中左边的电动机驱动螺杆转动,使得螺套向右运动,再由连杆带动转臂旋转,最后由转臂驱动床板绕轴旋转,从而使人坐起。需要曲膝时,同样右边的电动机工作,通过螺旋传动使得转臂旋转,将床板顶起,达到曲膝的目的。
1.3.左右翻身结构设计
左右翻身的实现同上面的原理,由另外一台电动机驱动,通过螺旋传动完成翻转。电动机工作带动螺杆转动,同时带动另外一个螺套向右运动,由连杆带动转臂旋转,使得床板绕中心点旋转。当电动机反转时,同理使得床板绕中心点旋转,从而达到左右翻的目的。
2.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病床呼叫系统设计
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医院病房、养老院等地方,用来联系沟通医护人员和病员的专用呼叫系统,是提高医院护理水平的必备设备。以前当病人需要服务时就不得不亲自到值班室去叫。安装该呼叫系统后,在病人与护士之间架起一座及时沟通的桥梁,可在减少护理人员的同时,保证病人随时能够得到服务,让每个病人及时得到最佳护理。它要求及时、准确可靠、简便可行、利于推广。利用单片机的通讯功能,设计出具有振铃、显示房号等功能的多功能病床呼叫系统,满足了医院的病房管理和护理的要求。
本文设计的智能病床呼叫系统硬件分为四个模块:
2.1.主单片机AT89C52部分,主控制芯片。
2.2.病床呼叫模块医护响应LED灯,作为病床呼叫端。
2.3.响应按钮模块LCD,为医护响应端。
2.4.液晶屏显示模块,显示呼位以及呼叫次数,更方便医护管理。
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程序,完成病床号的显示、呼叫灯的显示。例如:1号病床呼叫时,对应1号床头的呼叫灯亮,同时在呼叫中心的控制台处,对应医好床的呼叫灯亮。2、完成某段时间内对应病床呼叫次数的显示;3、当呼叫中心医护人员听到呼叫后,按呼叫响应停止按钮,呼叫等熄灭、同时病人对应病床呼叫次数显示清零。
3.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智能化病床的方案设计。主要内容为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和要做的具体工作。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分析和设计了具有多种动作功能的病床基本结构,然后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工艺原理的分析,最后实现了病人的翻身、坐起、屈膝、排便及吃饭等多种基本功能。
对于控制系统的实现,本文设计按照先将程序模块化的思路,分别对系统的电机控制系统和呼叫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对系统进行了软硬件的全面设计编程和分析。最后将几个模块结合起来在一个程序中综合运用,并最终实现其功能。
《中国医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什么会开展医养结合方面的相关工作呢?
任国胜: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对医疗依赖增加。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急速加快。据悉,我国不但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而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老年病、慢性病越来越多,对医院的依赖将越来越严重。
二是探索“急慢分治”新模式。为缓解大医院住院难的现状,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应积极发展护理院、老年病院、康复医院等面向老年患者的延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并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模式。再有,2010年由原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
三是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现状。老年慢性病康复时间长,往往是在大医院治疗结束,但护理、康复并未结束,老人担心出院后没有保障不愿回家,因此占床情况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既影响大医院的床位周转,又进一步加剧了医院住院难。
四是补充完善传统养老机构功能不足。传统养老机构功能单一、设施简陋,只能提供简单的基本生活照护,而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
五是人口众多,需求多样化,需要探索不同的机构养老模式。基于以上原因,重医一院顺应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创办了全国首家公立医院兴办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即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中国医院院长》:想要真正实现医养融合,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重庆市在贵院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时,给予了哪些政策上的支持?
任国胜:重医一院作为重庆市的龙头医院,先行先试进行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得到了重庆市政府及各级领导部门在经费、政策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及重庆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等给予了资金支持;对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水、电、气给予了优惠政策,均执行居民用价,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给予了税费减免等支持。
在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问题,经重庆市卫生计生委批准,在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又成立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院,也是重庆市第一家护理院。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了医保政策支持,将护理院纳入医保报销体系,成为重庆市首家纳入医保定点单位的护理院。
《中国医院院长》:有了政策支撑,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任国胜:虽然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在建设运行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医保报销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政府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目前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针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定性问题。目前,类似于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医护型养老院”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逐渐推广,但是国家对此类机构的性质没有一个明确认定。同时,该类机构的建筑标准、服务标准、功能设置和人员配置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同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跨越了隶属民政的传统养老院,又包含了医疗功能,因此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归口管理部门尚不明确。
二是医疗保险尚未覆盖自理老人。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医保目前只涵盖了护理院和慢病区,而在养老区的自理和介助老人的医疗保险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他们的医疗费用不能享受住院医保。这一定程度上诱导老人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即使只是一些小病也会选择入住大医院,从而占用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如果养老区老人的医保能够采取床位费、护理费自付,而产生的医疗费能按住院比例报销,就可减轻大医院的负担。
三是老年人意外伤害频发,运营风险大。老年人因为身体功能衰退,跌倒、坠床、噎食等意外伤害频发,然而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此类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加之养老机构几乎都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的现状,老人意外伤害成为各类养老机构不能承受之重。这亟需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如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效仿学生入校强制购买学生团体意外险和团体医疗险那样,出台老人团体意外险和医疗险,以及老人团体公共场所责任险,并要求对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实现政府、机构和个人共同分担强制购买。
《中国医院院长》:全国都在探索实行医养结合模式,请您介绍下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在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任国胜:自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运行以来,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上已做出了具体的实践,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型公立医院主办,具有强大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心充分依托重医一院的医疗、护理、康复、教育培训等优势资源,实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让老人在养老的同时不用担心医疗保障问题,真正实现养老与医疗的无缝连接,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打造成为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心除了设有与老年疾病相关的临床专业和医技科室,还将医疗活动融入养老的各个环节。重医一院本部为护养中心开设“绿色救治通道”,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有效保证老人的医疗护理和紧急救治。
第二,合理的功能设置与分区,实现了“急、慢性病分治”。中心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于一体,根据入住老人的不同需求和需照护的不同程度,将老人分别安置自理区、护理院、慢病区等不同区域。护理院和慢病区的设置,相当于重医一院本部在功能上划分了一个“慢病区”,减少了综合医院患者长期“压床”的压力。护理院纳入了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范围,降低了需要照护老人的医疗费用。
第三,个性化健康评估,开展个性化照护。中心由医生、护士、社工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健康评估小组,结合老人体检报告并参照国内外综合健康评估测量工具,对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老人分为自理、介助、介护和全护不同照护级别,安排老人入住不同区域。根据老人入住时健康综合评估级别或慢病分类,为老人量身制定护养方案或《慢病照护指南》,实施个性化专业照护。
第四,强化康复理疗服务,满足老人特殊需求。中心开设了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病区。康复治疗中心将物理治疗、语言治疗、骨质疏松治疗、熏蒸治疗、运动治疗等与中国传统的针灸、火罐、按摩、磁疗等相结合,一对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功能训练、康复理疗。
第五,注重科学养生,完善生活及文化设施。中心坚持“健康、养生、文化、护养”的理念。经过健康综合评估后,中心根据每一位老人的评估等级或自身的慢性疾病,制定分级分类专业护养套餐,由专家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对老人进行营养膳食、中西结合的科学保健、健康养生等专业指导。中心配有齐全的文化娱乐设施,由专职社工师对老人每周的文化生活做出安排,倡导和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六,注重安全管理,建立全智能化老年服务体系。中心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有无线呼叫定位系统、远程探视系统等,确保老人安全。
第七,建立职业培训学校,完善护理梯队建设。中心设有护理职业学院,护养中心为学院的实习基地。护理职业学院除设置护理专业等传统专业外,还将新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为社会培训更多专业的养老护理员。
此外,在院内设施方面,护养中心一区采取“四合院式”设计,相互间用连廊相接而成,底楼镂空,无论刮风下雨老人都可以在连廊上或底楼健身和参与休闲娱乐;房内所有设施均采用无棱角设计;走廊全区域安装扶手,楼梯间采用双层扶手;楼梯按老人行走需求采用缓行设计,每一级梯步加宽为40厘米,高度降低为12厘米;全区域无障碍设计让老人倍感温馨。
一、工作目标
实施“养老院安全达标工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隐患“清零”,根据消防安全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促进全县养老机构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安全服务设施标准化,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水平。
二、整治内容
(一)盯紧养老服务行业安全。按照管行业管安全、管业务管安全,一岗双责的原则,负责养老机构审批或管理中的行业消防安全。
(二)抓实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在养老服务机构推广安装智慧型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强化安全用电动态监测管理。要加强电器产品使用领域消防安全管理,严防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三)开展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整治。对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设计、安装建筑消防设施。重点排查整治养老机构建筑消防设施老化、损坏未及时维修更换、自动消防设施功能失效、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业务不熟练,未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离岗、脱岗、睡岗,擅自关闭停用消防设施等问题。
(四)因地制宜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五)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宣贯。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培训班,宣贯《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等安全标准,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增树一批示范单位。
(六)推进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养老机构职工和院民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各养老机构制定应急预案,每半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操实训。
三、整治步骤
专项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阶段(2月至3月)。认真总结2018年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经验,制定《深化全县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专项整治工作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形成强大声势和舆论氛围。
(二)排查阶段(4月到6月)。全面组织基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六个一”活动(向社会作一份消防安全承诺、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查、一次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一次全员培训、一次全员应急疏散演练、向消防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要对照整治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排查,完善台账资料。
(三)整治阶段(7月至10月)。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开展“清零”行动,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要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抄送相关执法部门,推动隐患整改到位。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机构,要制定整改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一般火灾隐患要在单位显著位置张贴限期改正等隐患整改法律文书,实现群众对火灾隐患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提升阶段(11月至12月)。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回头看”,总结固化专项整治工作经验,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江西省消防条例》,县局成立深化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王宁胜任组长,胡德平任副组长,组员:李小琼、刘兰、万润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救助局,刘兰为联络员,负责整治行动的信息报送工作。
(二)细化工作措施。各乡镇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整治情况,要与相关部门紧密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发现养老机构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风险的,应当第一时间约谈机构负责人,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发现属于建筑、消防、食品卫生、医疗服务、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的,应当及时抄告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并积极配合做好后续相关查处工作。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告知登记管理机关,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乃至吊销登记证书。
(三)加强信息报送。县民政局继续实行养老机构安全管理集中督查通报制度,各乡镇要及时推进整治行动,切实做好整治行动的信息报送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并于3月15日前将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报送县民政局307室。从3月至11月,每月22日前将工作小结及附件2和附件3报送至县民政局307室,12月22日前报送全年工作总结。
附件:1.整治行动信息报送和数据统计工作联络人员情况表
2.全县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统计表一
3.全县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统计表二
附件1
整治行动信息报送和数据统计工作联络人员情况表
填报单位(公章):
单位
负责人
职务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联络人
职务
电话
手机
附件2
全县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统计表一(月至月份)
填报单位(公章):
检查情况
场所
公共娱乐场所
星级宾馆饭店
易燃易爆场所
客运车站、港口、码头
养老
机构
医院、疾病控制中心
学校(含托儿所、幼儿园)
培训机构、技工院校
施工现场
老旧
小区
群租房
城中村
“三合一”
场所
大型商业综合体
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场所
博物馆和文物建筑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场所
检查单位数(家)
发现隐患数(处)
整改隐患数(处)
注:1、每月报表为累计数据。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场所为电器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
2、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场所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改装、使用管理等单位。
附件3
全县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统计表二(月至月份)
填报单位(公章):
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家)
一般火灾隐患公示
建立信用体系
“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
能实操实训
2019年
2月以前
存量
2019年
2月以后
新增
政府挂牌督办
销案整改
媒体集中曝光
一般火灾隐患公示单位(家)
纳入社会征信记录系统(个)
纳入消防违法行为“黑名单”(个)
培训合格单位(家)
培训合格人数(个)
培训人员成功扑救火灾(起)
县级挂牌
市级挂牌
省级挂牌
单位
个人
单位
个人
安装智慧型火灾探测报警器(个)
安装智慧型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套)
接入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单位(家)
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行为(起)
培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个)
消防安全达标社区(个)
设置集中停放场所和智能充电控制设施(个)
注:1、每月报表为累计数据。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2
一、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的现状
1.居家养老仍然占主导地位
据市民政局在截止本次调研前统计数字: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1%。近几年来,老年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增幅7.8%,占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整个养老服务格局为“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其中90%是通过社会化服务自主居家养老,其余分别为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在社会帮助下居家养老,4%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可见在养老格局中居家养老占有最大格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是养老服务业的核心问题。
2.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少之又少
截至目前,八区享受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有1909位老人,紧占全市老年人口的0.11%。其中:城市1548人,农村361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少之又少。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已经全面展开,城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646个,实现全覆盖。城郊农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54个,达到城郊社区总数11%。6个区(不含呼兰、阿城)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311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室)841个,其中八区505个,十县(市)336个。全市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基本上开展了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托养、老年饭桌、日间休息、健身娱乐、读书学习等日间照料服务。
3.南岗区率先在居家养老设施上建立星光老年活动中心和大管家呼叫系统
全区667户困难老人免费安装了“平安猫”,实现最短时间内直通家人、平台指挥中心、医疗急救单位和互助志愿者,避免独居老人居住和外出发生意外现象,使老年人始终在信息平台监护下安全生活。
4.创新家庭养老模式
启动了“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点”。作为全省首批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工作的唯一试点单位,南岗区在精心打造10个大型星级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老人自治”的方式,投入100多万元,配发了各种文娱物品,每年360元的水电费补贴和老年报1份,建立了200个以热心老人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点”。这是居家养老的一种延伸,也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一种互动,有效缓解养老格局中的不足,使老年人足不离家,满足了老年人的恋家情结,南岗区有近2000余老人参与到互助点活动中。利用这种老年人与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创新以养老互助队伍,结成助老服务对子,为高龄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5.养老服务产业刚刚起步
截至目前,全市从事家政服务兼营养老业务的企业总计508家,专业从事为老服务的民非组织有9家。服务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以护理、清扫、做饭等为主的家政类六大领域50多种服务;一种是以电子呼叫产品为载体的信息类智能化服务。养老服务受惠老人累计达到30多万次。
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经在全市全面铺开,但在为老年人服务功能上不论是政策方面还是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和不足。
1.服务内容单一
哈市各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诺了比较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但实际上真正提供给老年人服务项目不多,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另外,老年服务设施规模比较小,档次不高,甚至有些社区没有服务设施场地,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差甚远。
2.社区宣传不到位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中各涉老部门之间缺乏有机配合,各管一摊,互不宣传,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所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仅流于形式。
3.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服务需求增强
家庭日益小型化甚至空巢化非常明显。哈市是建国时期首批建设的一座老工业城市,80岁以上老人达到较高水准,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持续增加。目前,哈市“独一代”父母正陆续进入老年期,他们将成为哈市新增老年人口的主体。这些新增老年人口中八成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受子女的影响,新增老年人的知识文化、价值观念较新,所以养老需求类型和层次多样服务也增强。
4.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现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都不是正规军科班出身,绝大部分人员都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根本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项目延伸和服务质量。
5.缺少综合养老项目
全市各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缺少医疗护理、精神文化、心里指导、法律援助、临终关怀、急救急助等各个领域的助老服务,导致老年人精神娱乐生活单一,单调。
三、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意见和建议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就必须立足家庭,依托社区,以各种服务为支撑、信息化为手段,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家里,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养老院般的服务。根据参与调研情况,结合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服务实际,提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意见和建议。
1.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在社区为老年人建设一个长期照护的保障体系
这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就是说要立足于家庭,依托社区和社会,以政府为后盾。它是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政府应为贫困老年人承担起全方位的所有责任;二是为一般老年人建立一个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政府、社会和个人分别承担合理的责任;三是鼓励高收入老年人、高需求老年人和多种需求的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产品,但政府应为他们提供补贴优惠政策;四是充分发挥个人与家庭成员的作用,尤其在服务和精神危机方面应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政府和社会应为家庭成员建立一个完善的踹息机制。
2.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
哈尔滨市各区街道办事处各个社区先后已经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虽然各个社区开设了生活照料服务、但是大部分都成了摆设,没有完全应用于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上。因此,首先政府和社区需要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个生活在社区内的有需求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理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强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社区和谐的大家庭中来。乐于接受服务。其次,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敬老爱老教育,教育青少年从身边做起,从家庭做起。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援助困难老人的活动,支持并推动社会志愿者义务为老年人服务,在全市形成常态化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3.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开展各项活动
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贯穿到老年生活的各个领域,关注老龄生命的全过程。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多样化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服务标准,主要是指生活照料服务、康复保健服务、法律维权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只有健全这些服务内容,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六项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日托、购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及特殊照料服务。(2)康复保健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和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3)法律维权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和婚姻等合法权利的服务。(4)文化教育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和图书阅览等服务。(5)体育健身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等服务。(6)精神慰藉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邻里结对、相互关爱、临终关怀、心里指导等服务。
有了这些服务项目,社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文娱活动,开展一次医疗咨询,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可以涉及低碳环保、养生保健、文化遗产、信息技术等多个主题。这些活动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们的生活不再枯燥、寂寞,展现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得幸福、精彩,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实现了“10分钟养老服务圈”。
4.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还要做好“一键通”建设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解决好居家养老问题,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长期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社区开展“一键通”建设服务,整合各方力量,组建“一键通”后台服务队伍。能使全社会的老年人得到实惠,从而增加幸福指数。有了“一键通”服务,也方便社区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增强社区居家养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加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资金投资力度
居家养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是民政一个部门完成的事业,政府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居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中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和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事业中来,并给与政策扶持,提高政策吸引力。逐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的各项服务功能。
[关键词]冷弯薄壁 轻钢结构 建筑
中图分类号:TU3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13-01
一、引言
冷弯薄壁型钢是指用钢板或带钢在冷状态下弯曲成的各种断面形状的成品钢材,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高强度冷弯薄壁型钢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钢结构体系早已应用于我国的建筑业,但采用于住宅建造,在我们国家还不是很多。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早已采用轻钢结构,特别是采用镀锌轻钢龙骨作为承重体系应用于住宅建造。在美国普通的低层民用住宅中,钢结构的住宅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已发展到现在的25%左右,而且应用技术更加成熟、完善。
从世纪60年代开始,冷弯薄壁型住宅在美国开始出现,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相关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90年代以来,多层轻钢龙骨住宅在北美地区迅速发展,至今已建成约300余万平方米。除住宅外,这种体系也用于养老院、假日旅馆、小学校等建筑。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快速安装预制新型房屋”的概念。到了1987年,高强度冷弯薄壁钢结构出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联合规范AS/NZS4600冷弯成型结构钢规范于1996年实施。如今,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冷弯薄壁型住宅已经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从设计、工厂制作到现场拼装等各个环节都已经非常的成熟,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型号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美国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是一项综合的技术,集轻钢结构、建筑节能保温、建筑防火、建筑隔声、新型建材、设计施工于一体的集成化技术,社会化分工明确,各种产品的生产商、施工方、设计方紧密合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美国住宅房屋研究中心(NAHBRC)和钢铁协会(AISI)还编制了成套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这些都为该型房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上述国家,冷弯薄壁型住宅甚至已经发展出了不同的体系和标准,且特点鲜明。如美国体系用钢量大,美观大方;澳洲体系自重轻,但较为单薄;日本体系抗震性能优异。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学习借鉴之。
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的科技含量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住宅体系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秦砖汉瓦”,而且墙体所采用的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有着极高的环保意义。单以墙体保温隔热这一项就要比传统的砌体优越得多,外墙外保温材料――EPS板的保温效果是红砖的31倍,外墙内保温材料―玻璃丝棉的保温效果是红砖的19倍,也就是说100mm左右厚的R15保温棉,热阻值可达1米左右的砖墙厚度。因此这种墙体有着更高的科技含量和节能效果。另外,外墙防水、防潮材料的应用也采用了当今最新的建材。房屋的内墙全部采用石膏板。石膏板除具有防火功能外,还有一个特性常常不为人所注意,这就是石膏板所具有的呼吸功能,可在梅雨季节吸收室内空气中大量的水分,使室内的空气保持干燥,而在秋冬季节比较干燥的时候就会把水分释放出来调节室内的湿度。所以住在周围是石膏板的房子里,要比砖石水泥砌筑的房子舒适得多。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的窗一般是采用中空玻璃不仅有很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节省大量的能源,而且有较高的隔音功能,隔音程度一般达40分贝以上,为住房大大减少噪音的污染。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的室内水电管线布置全部可暗埋在墙体中,而且布置非常灵活修改也非常方便,一般这种住宅的实用面积可达92%以上。住宅中一般配备较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主要有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热水系统、除尘系统、红外线防盗报警及防火报警系统、电动遥控车库门等。厨房一般配有现代炉灶、排烟机、洗碗机、垃圾处理机、直饮水等设备。由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墙体构造更容易布置住宅智能化的综合布线系统,这种民用的智能化设计可以把住宅所有的用电设备联成一个整体系统,用户可以电话或遥控装置操作住宅中的所有家用电器。
三、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测算,钢结构的建筑可以通过合理的保温和采光设计,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比一般的建筑减少40%以上的碳排放。另外,轻钢结构建筑不仅有助于实现绿色建筑标准中对于节材的要求,形成建筑产业化,还可以降低施工现场的尘土、减少建筑垃圾,实现高效组装(预制和装配技术),也可以称为是环保型建筑的典范。同时,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传统建筑材料成本,材料运输成本等的上涨,使得冷弯薄壁型轻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此外,由于该类型住宅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具有出色的节能能力,以及材料可回收,维护费用低等一系列特点,使得其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效应更加突出。
四、结语
我国现阶段冷弯薄壁型钢骨架住宅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结构应用中的许多材料的材性在规范中没有应用数据,从发达国建筑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建筑业已到了升级换代转型的必然时期,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红利已近尾声,未来人力成本会使传统建筑行业成本大幅上升,使其与新型绿色房屋的成本剪刀差消失甚至逆转。二是传统建筑的立体生产方式效率低,建筑质量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高,无法比拟新型绿色房屋的工厂化、标准化、模数化的效率和质量控制。三是冷弯薄壁型住宅施工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民居住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优势明显,有利于住宅工业化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弓晓芸.浅谈轻钢结构低层住宅.钢结构.2013.
[2] 袁婷,杨清丽.冷弯型钢在国内外建筑业中的应用与研究情况.建材世界2010.
在没有竞争的市场上发展,是一种什么感觉?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专注于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寥寥几家,且都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几个指头就能数过来。在这个“容积率”很低的地产圈子里,大家生存得都很“舒服”。作为目前湖南唯一一家大型养老社区的康乃馨来说,没有劣势一方的追赶,也没有优势一方的竞争,可谓是“独霸一方”。
在目前中国养老地产市场普遍处在“模仿国外+自身探索”阶段的时候,立足湖南市场,打造标准化运营体系的康乃馨,不仅率先赢得了竞争先机,也为布局全国夯实了基础。
打造湖南首个高端养老社区
104万老人,141家养老机构,1万余张床位,养老机构床位数供不应求,无一家高端养老社区,这是2010年康乃馨正式进入长沙养老市场时所面临的状况。在传统养老方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情况下,建设一座适合老人居住的高档养老社区,为老人提供最好的晚年生活方式,成为康乃馨董事长李重九的最大愿望。
“我们的项目不是单纯的养老地产,而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民生工程。”李重九对康乃馨的定位更倾注了一份对养老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亦是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写照。
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老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是开发商进入养老市场不可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责任与市场的双重吸引下,康乃馨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地产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加入了探索中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大潮中。
和很多刚刚进入养老地产开发的企业一样,到国外“取经”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步骤,这不仅能够使自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还能让自己吃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这份事业的美好前景。
历经3年多时间,康乃馨派人考察了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台湾、新加坡运营成功的同类项目。经过艰苦而长期的论证和设计,康乃馨提出了包括建筑、医疗、护理、商业、文化在内的一整套适老化解决方案,总投资10亿元打造湖南首个大型养老示范项目“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预计将能为5000名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康乃馨项目共分三期开发,一期建设医院、呵护中心和配套设施,二期建设养生型住宅和疗养型公寓,三期是更高端的养老社区。时至今日,康乃馨350亩原生山水上已经矗立了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和老年呵护中心,同时还配套建成了10000平米翠湖和8000平米秀山以及园林景观,而10万平米专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养生型住宅和疗养型公寓已经封顶。“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成后,康乃馨将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美、配套最全、服务最优的综合性高端老年社区。”李重九对康乃馨的未来充满希望。
开创“医疗+养老”的新模式
养老和医疗,一如硬币的两面。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的需求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亟需康复医疗服务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如何实现养老与医疗的无缝对接?如何让高端医疗资源服务于老龄事业?成为养老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月6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探索与实践,康乃馨积极响应中央“优先发展护理康复服务,加强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的政策,充分利用本省优势资源,率先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办康乃馨老年病医院,由湘雅三医院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医疗专家全面运营,打开了国内大型公立医院与高端养老机构首次合作的大门,将有效提高湘雅三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快速建立完整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为更多有保健康复和疾病治疗需求的老年群体服务。
对于康乃馨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开创性的飞跃。“这一全国首个‘医疗+养老’的新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更能提高康乃馨品牌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康乃馨布局全国养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李重九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的重视,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需要,为他们免去了后顾之忧。
打造全新老年生活方式
最美不过夕阳红,在不可逆转的岁月流逝中,人们都会渐渐变老,而变老并不意味着就不去享受生活。老人需要完整的居住街坊,需要一个适老和宜老的社区,需要以优化老年生活为前提的优质养老场所,要有园林、有活动场所、有朋友聚会……
“从外景来看给人以规模和气势很大的直觉,全新的建筑和环境色彩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印象中的‘养老院’。”这是老年人对康乃馨建筑外观硬件的普遍印象,而在李重九看来,养老社区的硬件并不是难点,每一个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都可以做到,而做好服务、为老年人打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打造一个阳光、温馨和充满活力的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养老社区的建设商和综合运营商,不只是建好养老社区的硬件,打造运营养老社区的标准化体系和管理流程,形成独有的养老社区运营管理体系,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李重九介绍到,为了服务好老年人,康乃馨创造性地引入国内首例中心供氧入户、24小时中央空调、中央热水、紧急呼叫系统、GPS定位、宽大医梯、防滑设施、智能化社区、色彩记忆等科技设施,全园均设无障碍通道,每层特设护理工作站,营养餐厅有专业的营养师根据老人的饮食差异,配备无糖餐、无盐餐等。
同时,康乃馨还开办有老年大学、文化俱乐部和老年艺术团等。一方面为老人提供学习、娱乐、休闲、游玩等机会,建立属于老年人自己的圈层,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老人的精神追求,开创互动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创造更大的人生舞台,如义工联盟、养生客座等职务,发挥余热。让老人在此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静待时机 蓄势待发
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目前老年呵护中心入住率已经达到了80%,康乃馨的服务在运营中得到了检验和提升,项目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也得到了社会和老人的广泛认可。
伴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起步的康乃馨,正在探索中逐步成长,但是李重九也坦言,康乃馨虽然在区域市场上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但在中国养老地产运营的大环境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线城市养老地产开发商是一样的。
李重九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发展不充分,主要在于:1、政府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2、养老的固有社会观念难以转变;3、整个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4、医疗护理人才缺乏;5、大多数进军养老产业的只想做高端,中低端无人问津;6、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比较少,运营模式都还在摸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