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文化 网络道德 网络文明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82-02
当今的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这一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时代到来的一个显著标志。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以其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席卷之势在全球刮起网络文化的旋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渗透性、虚拟性、衍生性、多元性等特点,以网民为传播和接受对象,再通过网民包括网络机构传播给大众和社会,其以跨国界、跨区域、跨传统文明观念之特性冲击着人类文明。在网络文化大潮汹涌澎湃地袭向我国后,其传播的文化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必须在充分认识其特质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和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一、网络文化的特性及不良影响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存在形式,为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培植了又一朵绚烂之花。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载体的网络精神创造和流通。网络文化与互联网相互依存,通过网民流向社会,影响社会的诸方面。网络文化的特性具有开放性、渗透性、虚拟性、衍生性、多元性等主要特点。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传统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是一种跨地域、跨民族的“地球村文化”。互联网是网络文化生存之母,只要通过互联网中的任何一个站点,都可阅读乃至上传或流通文化信息,任何一个站点都可向外扩充,快捷、高速地获取与交流各种网络文化信息,从而实现“点点都是中心,又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的状况。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彰显其“信息高速公路”、文化“地球村”的优势,将其包容的形形网络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的网民之中。
网络文化的渗透性。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无论何种性质的内容,只要在网上是可浏览到的,都会潜移默化地被网民所阅读和传播。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群体极化效应。正因为这种效应的发挥,会诱导网民在不知不觉中变异原来已经定型的思想意识观念。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渗透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以放大了个体行为的影响、聚合个体行为能量的方式来影响人们。善的影响如此,恶的影响也会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丑恶现象,往往能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出来,再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表现来影响人们,这种影响虽然是在悄然中进行的,但其渗透力量不可小视的。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网民进入网络空间等同于进入一个虚拟社会,在这里,现实社会中的违法犯罪以及其他治安问题已经开始向网络虚拟社会蔓延,目前在现实社会的很多违法犯罪及其他治安问题都可以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找到,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问题就更加复杂和尖锐。
网络文化的衍生性。网络文化信息在网络成员的利用下,不断地快速传播着。在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成员间会产生从众化心理,进而强化某种意见或倾向,甚至于将某种意见极端化,网络文化中的初始信息被裂变,也可能被扭曲,演变为与本来面目并不一致的观点或事物。网络文化的衍生物具有极端性特征,可以混淆视听,失去事物的本来面目,以讹传讹地制造虚假信息;网络成员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活动,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制约不利的情况下,其言行交织于社会现实中,会变得不易被约束,主观上的“恣意”会衍生行为上的极端或行为失控,出现一些与社会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问题。如一些网民在网络社会活动中粗话连篇,肆意谩骂他人;有的传播黄色信息;有的搞坑蒙拐骗的销售活动;有的从满足个人意愿的角度出发制造和虚假信息,以“恶搞”来愚弄他人或图报复和泄私愤。网络文化的衍生性所导致的有害社会文明和稳定的问题数不胜数。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空间给予人的社会交际活动最大化的活动场所,在这里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习惯,甚至于不分政治观点的网民都可游曳其中,致使网络文化的构建主体呈现多元化。同时,网络文化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网络成员只需点击鼠标,几乎可以获得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中几乎都能够查阅得到,这样的特点显现出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化。多元化网络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内容,将引发越来越多的网民世界观、道德价值观的麻木和模糊,在文化认同、传统、意见、观点、习惯等方面人云亦云。那么,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引发的问题很需要重视,以确保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被同化和异化,保持自己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对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网络文化的思考
不可否认,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性,也即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文化需求上的便捷和实惠,必将长存人类生活中。那么,就应该充分认识其特性,抑制其对发展我国文化的负效应,求取其发展我国文化的正效应。
(一)在网络阵地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将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内容大量地输入网络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输入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开来。利用网络阵地,对我国的众多网民进行文化熏陶和文化教育,把我们可控制的网络阵地建成能够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媒体传播阵地。
(二)宏观导向与微观监管双管齐下的优化网络环境
要正确把握网络的宏观导向,牢牢掌握宏观导向的主动权,通过正确的导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切实加强对输出、输入信息的管理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规范网络行为,惩治网络犯罪,使信息网络系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窗口。
(三)法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双向加强保障网络文化安全
把保障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周密制定和认真贯彻维护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法规和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制订通过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激励机制。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
(四)打造基于网络社区的网络素养教育平台
建立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的网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各级社区教育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详细具体的网络社区教育服务菜单;组建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施教人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服务队伍;建立社区教育绩效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晓薇.关于我国发展网络文化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2,01:56-57.
[2]朱继东.发展网络文化要警惕错误思潮误导[J].前线,2012,05:27-28.
[3]王耀东.论当前进一步繁荣发展网络文化的四个问题[J].大连干部学刊,2012,06:37-40.
[4]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营造优良网络文化环境[J].北京观察,2004,07:58-59.
[5]吴祚来.发展网络文化与国家文化战略[J].今日中国论坛,2007,07:72-75.
[6]石海强.发展网络文化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8-10.
[7]王爱云.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N].光明日报,2007-06-10006.
报告称,2014年,热词热语势头不减。中国语言生活热点频发,网络语言上广播电视节目、进教科书、入词典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网络语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规范网络语言的必要性逐步得到社会认同。
2014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网络语境中孕育出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然而部分互联网新词如“”“潘俊薄氨聘瘛钡龋造词格调不高、品位低下,却被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表示,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人把关”的特性,网络低俗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戾气,网络低俗语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此外,“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库”高校外语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明,目前我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面临小语种人才匮乏的瓶颈。“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官方语言超过40种,而我国2010-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的20种。在已招生的20个小语种专业中,11个语种的在读学生数量不足100人,波斯语、土耳其语和斯瓦希里语3个语种的在读人数均在50~100人之间,希腊语、希伯来语、孟加拉语等8个语种的在读人数均不足50人。田立新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但“语言不通则不能人心相通”,因此,教育部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加强小语种人才的培养。
违规招生、收费等将被撤销文明校园称号
教育部网站消息 日前,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经过2015年至2020年的持续推进,实现高校、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100%覆盖,使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
《意见》提出,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使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意见》要求,中央文明办负责组织推动各地文明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组织文明校园创建典型经验宣传,曝光不文明校园现象,营造文明校园创建舆论氛围。
教育部门要制定创建工作具体规划,纳入年度工作任务,纳入学校目标考核,纳入教育督导工作体系,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落地落实。要会同学校认真调查和摸排师生校园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措施解决问题,为创建文明校园提供有效指导和切实保障。
《意见》指出,各地文明办和教育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创建工作推进计划,制定中小学校文明校园评价细则;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考核、评比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于2015年年底前报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
此外,《意见》明确,做好文明校园日常管理,对于创建期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文明校园评选资格,已获得文明校园的,由命名表彰单位撤销文明校园荣誉称号:领导班子成员有严重违纪、违法事件;有重大劳资纠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故、重大不诚信事件;有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消防责任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员工违法犯罪案件;有严重违规办学(办班)、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问题等。
河南残疾学生将免费读中职
《中国教育报》消息 河南省政府近日下发通知,推动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残疾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总体工作思路是:一条红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全镇上下爱国爱家的真情、服务群众的热情、创新创造的激情,助推文明村镇建设。弘扬两个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升三大品牌:按照主题不变,寻求突破,以争先、领先、率先为目标,增强“留守儿童关爱”、“先进典型培育”、“星级文明户创评”等三大品牌创建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全年重点工作围绕“十大突破”展开:
一、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上取得新突破。
1、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我参与”活动,以红色经典和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开展“家庭读书节”,吸引群众参与,形成读书热潮。
2、深入开展“践行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依托市民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等基层宣传教育阵地,通过新闻媒体,运用公益广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引导人们讲文明、懂礼仪、守秩序。在全镇开展文明用语普及活动,营造浓厚氛围。突出抓好行业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健全岗位文明行为规范,促进行风转变。
3、深入开展“勤俭节约、低碳生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环保型企业、环保型社区等活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培育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4、深入开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继续深入开展“四个六”行动,即: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完善“六类”道路安全及管理设施,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二、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宣传、学习活动,在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1、开展道德建设主题活动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坚持开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高良涧人”活动,继续开展“十大感动人物”、“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好人”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学好人见行动”活动。
2、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利用报纸、电视台、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省市县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1、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在全镇中小学中广泛开展传唱优秀童谣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组织实施“心理咨询在线交流”,推动社区心理咨询站、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招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强力推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经常组织专项检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人群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为广大未成年人创建益德益智、愉悦身心的第二课堂。
四、认真组织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1、加大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力度。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方式,广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组织志愿服务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影响面,使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开辟媒体宣传专栏,广泛宣传志愿者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老年人、青年人等各方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2、建立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志愿组织的影响力,扩大社会参与面。
3、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认真做好志愿服务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和空间,重点组织好“文明交通行动”志愿服务和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围绕大型活动、重大接待、扶危济困、应急救援、服务民生等,广泛开展“倡导文明新风、我参与我奉献”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队伍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
五、深入开展创建省文明村镇活动,在提升镇村文明程度上取得新突破。
1、全力以赴争创省文明村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营造整洁优美的城镇环境。
2、做好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按照《文明社区创建与管理办法》,紧紧围绕居民的“安、居、乐、业”,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六个一”工程(一所文明市民学校、一个宣传橱窗、一个室内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一个警务室和一支治安巡逻队、一支志愿者队伍),不断增强社区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功能。开展文明单位帮扶社区建设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增强社区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做好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工作。开展“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活动,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特别是突出师德医德和网络道德建设,逐步建立行业道德评价体系;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组织评选“最佳服务示范窗口”和“最差服务窗口”,提高行业窗口服务质量。
4、健全文明村镇创建与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小区、建设工地、商贸市场、城镇广告、亮化等管理,制定出台《“六小”管理办法》(小餐馆、小修理场、小加工场、小洗车场、小旅馆、小娱乐场)、《文明工地创建与管理办法》、《老旧小区管理意见》和《文明市场创建与管理办法》等办法。
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1、进一步加强文明单位管理。实行文明单位分级管理制度,借助网络强化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档案管理,提高文明单位管理水平。实行文明单位预申报制度,加强创建工作指导,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常态化,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镇市、县级文明单位中开展文明单位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活动、文明单位体育竞赛活动、文明单位文艺汇演活动,拓宽创建活动覆盖面,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七、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上取得新突破。
1、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村庄整治促美好家园建设的意见》,重点抓好公路沿线、集镇所在地的创建工作,加快农村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硬化村内道路,整修坑塘沟渠,清除残垣断壁;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健全卫生保洁队伍,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强农村集市、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保持场所的整洁和舒适。
2、不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推进移风易俗活动,抓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推动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文明乡风。
3、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开展新一轮文明单位帮扶活动,帮助结对村(居)完善公共设施、改善文化条件、开展科技培训、治理村容村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将帮扶工作效果纳入对文明单位的考核工作,进一步深化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创建观摩活动和“文明乡风展”,充分展示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
八、深入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上取得新突破。
1、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充分挖掘我镇民俗文化,组织引导基层广泛开展节庆活动,让人们在欢度节日中增进民族感情,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突出“我们的节日”文化内涵,协调各类媒体宣传报道节日活动盛况,为“我们的节日”营造浓厚氛围。
2、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场所,发挥专兼职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歌咏比赛、红歌赛会,推动“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我镇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扎实抓好经典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动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窗口行业参与到“经典诵读天天读”活动中来。
九、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工作力度,在提升城镇文明创建氛围和城镇形象上实现新突破。
1、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板报等阵地,常年开设文明创建类专栏、专题,宣传文明创建成果、特色和亮点;充分利用标语、桁架广告等各种方式,倡导文明行为,营造全镇上下共同创建文明村镇的浓厚氛围。
2、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我镇文明创建的对外影响。充分利用在我镇开展的各类大型活动和会议,广泛邀请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镇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涌现的好的典型、做法、特色和成果等。
十、强化组织领导,在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
1.1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构成一个有效的循环过程,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是要全面体现生态文明绩效管理全过程思想。(1)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以及指标,并结合生态文明分区模式的设定,以及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绩效周期内地区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量化和非量化),即明确绩效指标和权重。绩效计划要重点阐述各地区的发展方向以及重点方面。(2)持续有效的绩效实施在建设过程中,评估方可以收集地区的工作数据、信息、资料并分析,给予该地区一定的指导意见;地区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障碍问题咨询评估方或是相关专家,有效地沟通,共同促进绩效实施。(3)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考核绩效包括3方面,如图2,一是努力程度的考核,反映该地区通过实践努力在往年的基础上,进步的程度;二是水平差距的考核,反映该地区在同一模式下,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程度;三是投入水平的考核,反映该地区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期的投入情况。前两者是在投入上的结果体现,投入考核反映的是隐形绩效,政府在科教文卫事业、环保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与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间存在着滞后现象,投入考核是对政府持续有效投入的肯定。(4)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各地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各地区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及时与各地区进行沟通,调整绩效计划。此外,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其他接口相连,比如建设生态文明的规划政策以及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等。为了满足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如图3,信息系统至少要包括数据采集、管理和查询模块,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指标库,依据基于分区模式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估体系、评估指数和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系统的方法库(模型库),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模块等,数据更新和维护模块数学模块。
1.2信息系统主体需求分析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多主体的信息交流窗口。基于中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政府组织是城市管理的代表和主导,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中心位置,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它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设,结合西方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社会各界对政府管理起到积极推进、监督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参与主体主要有3类,第一类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可以在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自评,了解该地区发展的薄弱之处以及可取之处,是一个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途径,得到的结果可以公开或是不公开;第二类是上级政府,上级政府可以在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对下级政府考核,了解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从宏观上约束和引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得到的结果公开;第三类是公众、企业或是第三方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动态并反映实际情况,此外,第三方组织可以收集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给政府一定的反馈意见,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监督反馈过程,得到的结果公开。
2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
2.1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处理和选择,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从三维空间上展示出来,利用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清晰的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阶段各部分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变化,寻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和偏差,以便使城市生态化进程中的各种决策方案能够不断调整和实施,最终达到高效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几下几方面:(1)整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意识和投入等信息,开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基础信息库,以实现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并通过信息网络来及时更新、更正各种信息,提高管理者在决策工作中的时效性。同时以信息库为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2)整合并利用评估指数模型、权重计算模型来构筑面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在收集各部门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计算地区的努力程度、水平差距、投入水平等,并将计算结果用于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系统,对整个生态文明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评估,从而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供良好的支持。(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城市的社会经济信息和生态环境信息进行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通过空间分析,将生态文明管理系统中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紧密结合,使各种属性数据能够明确的显示在GIS技术支持的空间构架中,同时构架中的各要素点的属性数据能够实时的自由的进行更新。这样,就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元素化并灵活的展现出来,并将各元素通过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供决策或是参考。为管理者进行空间决策和管理(如生态功能区划、产业布局等)提供决策支持。(4)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将整个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掌握的信息共享和出去,既可以使管理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决策相互协调提供方便,又可以使整个管理体系中除政府之外的其他要素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可能。同时也作为平台来方便和促进企业、第三方组织等管理要素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合作,而政府的各项决策也能更多的为公众了解并接受公众监督,使公众的意见能够为政府所接受和采纳。(本文来自于《四川环境》杂志。《四川环境》杂志简介详见。)
2.2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依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目标,以及国内外的信息系统实际应用实践,将面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应的划分为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和人机接口。另外还要考虑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在整个系统中的相互融合,信息的传递、交换、共享、安全和统一管理等,综合各种因素和需求,构造出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框架采用的是二库三单元结构,二库指的是数据库和模型库,三单元由数据库单元、模型库单元及人机对话系统单元组成。(1)数据库单元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两大类,其中属性数据可以由目前比较成熟的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对于空间数据则由专业的GIS软件如MapInfo、ArcGIS等进行管理。数据库的特点:①数据的来源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文化意识各个方面,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如Access等)的强大功能,按照所属部门、种类等要素进行分类,每个大类一张数据表的形式来分开储存,以方便查找和使用。②数据库的设置必须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③数据库的数据必须考虑到与有关模型的匹配问题。④数据更新要及时方便,基础信息的来源与其他端口相连,比如中国年鉴、省市统计、社会经济、地方志、行业数据等。数据库单元为绩效管理提供初级支持。(2)模型库单元包括字典库、文件库以及模型库管理系统组成。①模型字典库存放模型的描述信息(限制条件、约束、参数规模等)和模型的数据抽象(即模型关于数据存取的说明),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模型的查询、修改和选择等功能提供方便。②模型文件库是模型库的主体,包括源程序文件、执行程序文件以及说明文件,按照模型的分类存储于不同的文件目录中。③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模型的建立、维护、调用、查询、运行、检查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模型库为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提供途径。数据库单元和模型库单元是设计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为了信息系统操作的方便性、有效性,数据库和模型库向操作模块提供相应的数据与模型,为绩效管理提供进一步支持。(3)人机对话系统是人与系统的共同完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过程,系统在数据库和模型库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向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地区的绩效评价结果,而人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分析、判断、预测、调节方案。通过人机互动模式,使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实用并具有高效性。
2.3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在实践操作中,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被简单的看作是一系列模块的集成,模块指的是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其中,输入输出和逻辑功能是其外部属性,反映功能,是可见的;运行程序、内部数据是其内部属性,反映具体实现途径,是不可见的。模块化的运行模式易于理解、设计、测试和维护,往往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个简单问题的集合,将工作量分散到各个工作组以集中力量解决各个问题。根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具体需求,可以将整个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功能模块。(1)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操作命令的需求,调用数据库中的基础信息进行编辑、输出与更新。编辑后的数据供绩效评估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使用。(2)查询检索模块。对有关城市基本状况、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的查询,同时结合GIS技术可以进行空间上的各种信息查询,如受保护区域、绿化面积、产业布局等,信息的调用来自数据库。(3)图层控制模块。对城市的各种栅格地图、遥感影像及矢量图层的显示进行控制,如放大、缩小、平移以及对图层的修改编辑等,数据的调用来自数据库。(4)信息交换模块。一方面汇总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的政策、消息,供政府各部门有效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公众了解最新进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反映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建议、看法,对于公众的疑问以及意见,相关部门给予回应,同时为了了解公众的意愿以及对生态文明落实的满意度,在网上进行的无记名、自愿的投票调查。(5)模型管理模块。根据操作命令的需求,通过模型字典库调用模型库中的相关模型进行储存、编辑与更新。(6)绩效评估模块。根据生态文明三维评价指标体系,调用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相应的数据与模型管理模块中的相应评价模型,从3个方面绩效考核评价分析,一是构建由衡量同级不同地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距指数,二是衡量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进步指数,三是衡量同一地区一年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水平的投入指数,最后汇总不同地区的绩效分数,即差距绩效、进步绩效、投入绩效,并分别将同一发展模式的各地区进行排名,对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的结果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指出将来发展的途径与重点。为管理者做出各种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也为公众提供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途径。(7)系统管理模块。进行维护和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由管理员来进行更新和管理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将用户按不同使用级别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普通用户只具有系统信息的浏览、查询和使用功能,而管理员则负责系统日常的数据更新、维护和二次开发。
3结论与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共创民族伟业、中国圆梦的时代重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本文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份2012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法降低DEMATEL模型中专家打分建立关联矩阵的主观性,结合摆幅置权法(SW)得出综合重要度,遴选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因素。其中,年份最近的2014年计算得出的关键因素按照重要度排序依次为:本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使用总额、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颗粒物、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条数和环保系统人员总数。将这些因素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划分为三大类,得到3点结论:生态意识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能强化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意识所占的比例先降后升,不断提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丰富,逐渐感受到成熟的制度设计、明确的制度规范才是根本,生态文明制度类别在关键因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生态文明行为作为表现形式,随着其他两方面的变化,生态文明行为不断改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中所占比例下降。本文在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提出要针对性地帮助和鼓励各级环保部门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在生态文明制度方面提出强化环保能力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发挥排污费的真正作用,提升环保系统人员的能力素养,探索新工作思路等举措;在生态文明行为方面提出综合车、油、路等多方面措施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等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因素识别;BP-DEMATEL;摆幅置权法(SW)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4-0119-09doi:10.12062/cpre.20170302
生态文明的理念,自十之后备受瞩目,内在的涵义不断得到丰富,从《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法案的提出到十三五规划将其首度列为任务目标,已成为指引经济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的导航。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建设。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的内在涵义和意义,谷树忠等从人类和自然界,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时代变迁的三类关系的角度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1];Jiahua Pan认为所谓的环境承载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气候容量,它是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和限制条件[2]。二是生态文明与其他领域的耦合关系,厉丞@和张朝晖通过分析海洋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主要关注点,指出如何进行关键技术的运用[3];刘芳和苗旺在对水生态文明关键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排名前两位的关键因素之间的系统动力学变动关系[4]。三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严耕和林震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生态文明绿皮书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提出了省域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改进版本,由四项二级指标和二十二项三级指标构成[5];Jing Zhu和Chao Yu制定了一个六种类别,四十个评估标准的城市生态评价指数模型[6]。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的提取,杨志华、严耕在得出各省的生态文明指数的基础上,对其与各二级指标相关性程度做出分析,进而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7];安秀伟[8]和袁会敏[9]从不同的角度,在理论上指出限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Guidong Wang建议制定有效的生态文明方面的教导计划,特别指出要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10]。
从现有研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性研究已经明确,有差别性的角度、地域的各类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比较丰富。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因素的提取以及各指标间的关系研究大多只是理论上的探究,运用数理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不多。本文运用BP-DMATEL方法和摆幅置权法(SW)提炼出全国31个省2012至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生B文明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对内涵的阐述也不尽一致。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相关文献[11]本文从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按照指标的可度量性、可获得性以及实用性原则建立体系。由于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主要直接反映到森林、空气和水质状况这三大类中,且往往受生态主体的行为、意识以及所建立的制度的影响,故本文选取森林覆盖率、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河流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这4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度量指标;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试行)》的基础上,再选取一些相关文献中的高频、重要指标[12],并且参考各类环境年鉴、环境公报中主要环境指标,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三个角度共21项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模型的构建
2.1研究方法
对于影响因素的识别,传统的DEMATEL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建立直接关联矩阵,主观性较强,将BP神经网络方法与其相结合,通过权值的计算得出关联矩阵,可大大增加计算结果和分析的可信度。崔强和武春友[13]在建立空港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的基础上,将25大城市的空港数据在MATLAB软件中进行BP-DEMATEL分析,得出影响空港竞争力的原因型因素和影响力最大的因素;秦晓楠和卢小丽[14]对三大海域构建了生态安全系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DPS9.01软件,在DEMATEL方法的基础上用神经网络法做出改进,将影响因素进行基本分类和对比分析;车亮亮和韩雪[15]根据BP-DEMATEL方法的分析结果,将农产品虚拟水流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强驱动型因素、驱动型因素、强特征型因素和特征型因素;成全和杨碧丽[16]等利用BP-DEMATEL方法分别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原始性创新环境影响因素做了实证探析。
但是,用BP-DEMATEL方法计算中心度和原因度之后遴选关键因素时,只是通过对因果分析图中中心度和原的指标是相关文献中的高频、重要指标;标记*[KG-*2]*[KG-*2]*的指标是各类环境年鉴、环境公报中主要环境指标。
因度相交点的观察就确定出关键因素,难免有主观臆断的成分,未能清晰的呈现出不同关键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李春好[17]提出了摆幅置权方法的基本过程,并把它用于DEA权重置信域的构建。孙永河[18]将使用传统的DEMATEL方法与使用摆幅置权法进行关键因素的识别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用实例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将BP神经网络法与DEMATEL模型和摆幅置权法结合进行关键因素识别。
3实证分析
3.1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以及各个省份相应年度的环境公报、各个省份的环保厅网站进行查找,选取中国31个省(香港、澳门和台湾因为存在差异,可比性不强,未考虑在内)2012―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数据,对三年共93个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2计算结果
3.2.1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和综合重要度
先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选取21项影响因素指标作为输入层神经元,4项结果度量指标作为输出层神经元,经过多次训练2012年选取的隐含层神经元数为19,初始权值为对应的区间[-0.026,0.026]上随机抽取的均匀分布的一组数[23],2013年和2014年选取的隐含层神经元数均为20,初始权值为对应的区间[-0.025,0.025]上随机抽取的均匀分布的一组数。此外,隐含层选择默认的S型tansig传递函数,输出层选择purelin传递函数。初始学习速率设为0.05,动量因子设为0.9,最大训练步数设为1 000,最小误差设为0.001。运行matlab2014a编程计算得出输入层与输出层的整体权值向量,在公式(1)―(3)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影响因素指标的全关联矩阵T,在公式(4)―(6)的基础上计算得出31个省份三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的中心度P=D+R和原因度Q=D-R的值,在确定中心度和原因度的摆幅置权权重的基础上利用公式(7)计算得出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的综合重要度,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第4列可以看出,2012年影响因素X1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X4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条数、X8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X9生态市县建设数量、X12本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使用总额、X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4工业废气排放量、X19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X21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颗粒物这9项指标的原因度为负值,根据定义[18]可知这些因素为非关键因素,属于结果类因素,受到原因度为正值的原因类因素的影响。故关键因素只能从剩余的12项元素中选取,且其优先次序为ρ17>ρ2>ρ18>ρ5>ρ7>ρ10>ρ16>ρ11>ρ6>ρ3>ρ20>ρ15。根据“二八定律”,20%的因素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挑选综合影响度在前20%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X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X2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活动人数、X18单位GDP电力消费量、X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7环保系统人员总数。
同理,从表2中第7列可以看出,2013年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依次为:X1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X19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X8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
额、X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
影响因素X2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活动人数、X3人均受教育年限、X4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条数、X7环保系统人员总数、X9生态市县建设数量、X10电话/网络投诉办结率、X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4工业废气排放量、X15废水排放总量这9项指标的原因度为负值,根据定义[18]可知这些因素为非关键因素,属于结果类因素,受到原因度为正值的原因类因素的影响。故只能从剩余的12项元素中选取,且其优先次序为ρ17>ρ19>ρ8>ρ5>ρ6>ρ11>ρ21>ρ20>ρ1>ρ16>ρ12>ρ18。根据“二八定律”,20%的因素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挑选综合影响度在前20%的影响因素。
同理,从表2中第10列可以看出,2014年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依次为:
X12本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使用总额、X8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X21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颗粒物、X4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条数、X7环保系统人员总数。
影响因素X2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活动人数、X3人均受教育年限、X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10电话/网络投诉办结率、X11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X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6工业废水处理量、X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X18单位GDP电力消费量、X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这10项指标的原因度为负值,根据定义[18]可知这些因素为非关键因素,属于结果类因素,受到原因度为正值的原因类因素的影响。故只能从剩余的12项元素中选取,且其优先次序为ρ12>ρ8>ρ21>ρ4>ρ7>ρ19>ρ9>ρ6>ρ15>ρ14>ρ1。根据“二八定律”,20%的因素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挑选综合影响度在前20%的影响因素。
3.2.2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的年份对比分析
结合表2将其进行对比发现,2012―2014年三年之间的关键影响因素既存在一些共性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别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12年到2013年的年际变化。2012年和2013年排在第一位的关键影响因素都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X17)”,排在第四位的关键影响因素都是“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5)”。如果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被遗弃至污染防治空间以外的话,将从各个方面污染环境:比如向江河湖海等排放、堆积固体废弃物,会影响到各类水体的水质状况,并且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通过水体流动引发区域间的污染;将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堆积处置,或者未经环保部门同意将其填埋,将会引发土壤污染;一些去向不明确的固体废弃物更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隐形的威胁。只有政府从宏观产业政策方面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才会引导整个社会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进而生态文明建设将会越来越好。2012年排在第二位的关键影响因素“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活动人数(X2)”、排在第五位的关键影响因素“h保系统人员总数(X7)”在2013年就已经下降为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原因型因素,而2013年排在第二位的关键影响因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X19)”、排在第三位的关键影响因素“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X8)”从2012年的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原因型因素上升为关键因素,同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X6)”也上升为排名第五的关键因素,说明2013年随着全国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人们更加切身的体会到环境的恶化,开始提高对所处的生活环境水平的要求,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下定决心征收排污费去遏制环境质量的下降,并重视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加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活动人数和环保系统人员总数自然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而不是一些环保从业者简单的、定期的像完成任务一样去进行环保宣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更倾向于采取一些实质性的行动。2012年排在第三位的关键影响因素“单位GDP电力消费量(X18)”在2013年虽然不是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原因型因素,但已经不是关键影响因素,并且综合重要度已经很低。从2012年到2013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已从增长6.2%变为下降到3.7%,这表明在中国伴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该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程度就会有所下降。
(2)2013年到2014年的年际变化。2013年和2014年共有的关键因素是“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X8)”,但从2013年排名第三上升到2014年排名第二,近年来中央对排污费的规范化越来越重视,也提出了费改税的方案,增强征收的法制性和强制性,在惩罚污染型企业让其承担污染治理成本的同时,也奖励资源节约型的环保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和补偿政策来引导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2013年的非关键因素“本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使用总额(X12)”上升为2014年排名第一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2013年排在第四位的关键影响因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5)”下降为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原因型因素。环境污染治理是在污染发生后的补救,然而环保能力建设包括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环境宣教能力建设、环境监管运行保障等,这些能力不仅可以防治污染的发生,更能有效的监控环境污染行为、事件的发生过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2013年的非关键因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颗粒物(X21)”上升为2014排名第三的关键影响因素,全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持续两年仍未消散,大气污染治理被提到日程之上,“APEC蓝”的出现得益于暂时的管控,其中实行车辆的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使APEC会期间PM2.5下降了39.5%,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日常出行工具为大气污染带来的影响。愈多关注大气污染的防治,自然对其他方面的污染关注度会有所下降。2013年排在第一位的关键影响因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X17)”和排在第二位的关键影响因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X19)”2014年已分别下降为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原因型因素和非关键因素。由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们开始关注一些具体的行为措施来改善目前的环境状况,2013年排在第五位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X6)”2014年下降为非关键因素。2013年的非关键因素“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条数(X4)”和“环保系统人员总数(X7)”2014年一跃为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关键因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力求向社会公开其治理过程和结果,近年来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也使百姓切身体会到环境治理的必要性,有更强烈的环保知情意识和参与诉求,同时对环保系统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
(3)2012年和2014年的年际变化。2012年和2014年共有的关键因素是“环保系统人员总数(X7)”,但排名都是第五位,重要性不是最高的,毕竟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从业人员是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环保行业的重视度在加强,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也逐渐获得更多认可。然而仅仅有数量是不够的,要提升环保执法人员的素养和服务意识,以及环保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整个队伍的向心力、责任感和荣誉感。虽然只相隔一年,但2012年和2014年的关键因素差别较大。2012年的关键因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X17)”、“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活动人数(X2)”、“单位GDP电力消费量(X18)”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X5)”,这些因素到2014年已下降为非关键因素。2014年的关键因素“本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使用总额(X12)”、“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X8)”、“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颗粒物(X21)”和“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条数(X4)”,这些因素在2012年还只是非关键因素。大幅度变化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2014年4月颁布了经过重大修改的新的《环境保护法》,加大了惩罚力度,明确了环境监察制度,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权威性,同时规定在产生危害民众健康或者威胁环境安全的污染事件时,及时按照规定提供预警信号,采取应急对策。总体来说,国家试图实现环保体制改革,强化环保部门的行政监管职能。当然,2014年“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颗粒物”从非关键因素上升为关键因素,这与中国近年来不断严重的PM2.5问题契合。因为机动车污染排放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而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成为关键因素。
3.2.32012年、2013年、2014年综合对比分析
本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时,是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三个角度考虑的,综合看来三年的关键因素排名所侧重的方面有所变化,见表3。
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意识所占的比例先降后升,有待提高,生态文明制度这个类别在关键因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生态文明行为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这表明作为观念性的存在,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没有健康、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就不会有合理的生态文明行为表现出来。没有规范的、成体系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无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不断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随着多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成熟的制度设计,明确的规范来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突破口,才能推动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生态文明行为作为表现形式,往往受到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不应作为关键因素去重点关注。
4结论与建议
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金山银山,更要有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目标。而生态文明如何建设、建设的进程如何,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环保人不断地思考,并付出智慧和崆榻行探索的。根据前文,主要针对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计算分析结果,从三方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方面的优化建议。
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关键点在于政府得使民众对各类政府环境信息有所了解,这不仅能敦促生态文明政府的建设,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良好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24]。201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部门定期公开相关的环保政务资讯,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年份公开的信息数量和内容差别是很大的,一些地区的某些部门仍采用保守的心态去对待信息公开这一。环保部应该制定更加详细的信息公开考评细则去引导政府活动、生态建设状况等相关资料的公开,同时也结合不同的地区、不同级别的环保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一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去支持和指导相对落后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工作,另一方面鼓励其在自身水平的基础上向公众公开主要。
(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优化建议。
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基础,其具体的表现指标如本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使用总额、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和环保系统人员总数应成为重点关注领域。因此,虽然目前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的能力建设仍需不断地提升。近年来,国家投资用于本级环保能力建设的资金使用总额已经逐年上升,此外还需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优化支出结构。同时,吸引民间资金的投入,将投资主体多元化,整合多方力量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建设的发展[25];无论是排污费,还是中央预推行的环保税,最终目的都是惩治污染环境者。令其为环境恢复承担费用,并不是简单的费用或者税额征收的越高越好,而应在充分调研、谨慎设计的基础上,合乎规范的征收税费,达到环境管制的终极目标;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更应明确工作任务和思路,在依法行政、善抓落实、树立全局观念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探索发现新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3)生态文明行为建设方面的优化建议。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机动车的需求量也在增长,然而机动车出行这种非绿色的出行方式排放的总颗粒物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污染防治的迫切性日益突显。应对之策,除了呼吁民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舒适度等,来提高绿色交通出行率。更为关键的是,加快研发推广新能源汽车,加速淘汰不符合环境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辆,优先供应清洁燃油,制定行业绿色发展规划,优化道路状况,综合协调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大力防治机动车污染颗粒物排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2-13.[GU Shuzhong,HU Yongjun,ZHOU Ho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basic paths[J].Resources science,2013(1):2-13.]
[2]PAN J H. Ecological capacity profile and adaptation.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ing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6:209-221.
[3]厉丞@,张朝晖,王保栋,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0):51-58.[LI Chengxuan, ZHANG Zhaohui, WANG Baodong, et al.Study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13(10):51-58.]
[4]⒎迹苗旺.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要素的体系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5):117-122.[LIU Fang,MIAO Wang.System model construction of system elements i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6(5):117-122.]
[5]严耕,林震,吴明红.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 中国行政管理,2013(10):7-12.[YAN
Geng, LIN Zhen, WU Minghong.The progress and evaluation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provinces[J].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3(10):7-12.]
[6]ZHU J, YU C,LI X. Urban ecological assessment:indicator system and model construction[J].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210:464-471.
[7]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2(4):60-66.[YANG Zhihua, YAN Geng.Influencial factors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urrent China[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2(4):60-66.]
[8]安秀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10(11):57-60.[AN Xiuwei.Restriction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J].Gamsu theory research,2010(11):57-60.]
[9]袁会敏.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制度[J].创新,2013(6):26-29,126.[YUAN Huimin.Institutional building is the key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Innovation,2013(6):26-29,126.]
[10]WANG G D. Efficient education schem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II, 2013,205:769-775.
[1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9.[JI Zhenhai.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 Beijing: People Press, 2007: 8-9.]
[12]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BAI Yang, HUANG Yuchi, WANG Min, et al.The progr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indicator system in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20):6295-6304.]
[13]崔强,武春友,匡海波.BPDEMATEL在空港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6):1471-1478.[CUI Qiang, WU Chunyou, KUANG Haibo.Influencing factors research of airports competitiveness based BPDEMATEL model[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013(6):1471-1478.]
[14]秦晓楠,卢小丽.基于BPDEMATEL模型的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2015(5):48-58.[QIN Xiaonan, LU Xiaoli.A BPDEMATEL model based research of factors that affect coastal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J].Management review,2015(5):48-58.]
[15]车亮亮,韩雪,秦晓楠.基于BPDEMATEL模型的农产品虚拟水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15(4):1112-1119.[CHE Liangliang, HAN Xue, QIN Xiaonan.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irtual water flow in major crops in China based on the BPDEMATEL model[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15(4):1112-1119.]
[16]成全,畋汤觯许华斌,等.原始性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PDEMATEL模型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6(4):591-600.[CHENG Quan, YANG Bili, XU Huabin, et al.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rigin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BPDEMATEL[J].Studies in science and science,2016(4):591-600. ]
[17]李春好.一种构造DEA权重置信域的新方法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29-34.[LI
Chunhao.New approach to construct assurance regions for DEA and it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2003(3):29-34.]
[18]孙永河,秦思思,段万春.复杂系统DEMATEL关键因素遴选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52(8):229-233.[SUN Yonghe,QIN Sisi,DUAN Wanchun.New method to select critical elements in DEMATEL for complex systems[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2016,52(8):229-233.]
[19]叶宗裕.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浙江统计,2003(4):25-26.[YE Zongyu.On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and non dimensional method in multiple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 Zhejiang statistics,2003(4):25-26.]
[20]闻新.应用MATLAB实现神经网络[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109-145.[WEN Xin.Application of MATLAB neural network[M].Beijing: 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 2015:109-145.]
[21]郝哲,刘斌.基于差分法及神经网络的硐室围岩力学参数反分析[J].岩土力学,2003(S2):77-80.[HAO Zhe, LIU Bin.Back analysis of mechanics parameters of rocks surrounding openings on the basis of calculus of difference and neural network[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03(S2):77-80.]
[22]肖丁丁,文峰.基于DEMATEL方法的绿色物流发展关键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2010(1):52-57.[XIAO Dingding,ZHANG Wenfeng.Key element analysis for green logistics development by using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method[J].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0(1):52-57.]
[23]岳素青,徐小明.三种初值选取方法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影响的比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2-55.[YUE Suqing,XU parison of three initialization algorithms of the weights on convergence rate of BPNN[J].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5(3):52-55.]
——农垦分局中心医院
近年来,我院领导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带领全体职工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狠抓医德医风及两个文明的教育,强化监督约束激励机制,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领导班子认识到,行风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单位的医院,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有重大责任,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称号。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特别是在卫生改革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只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取信于民,医院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我们利用全院大会、科室会议、宣传栏等一切机会,经常讲、反复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同志都认识到行风建设的重要性,把全体医护人员统一到这个认识上来,始终把这一认识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
行风建设,组织、领导是关键。医院实行了行风建设责任制,健全一套完整的行风建设领导机构。科室由科领导亲自抓。形成有效的工作网络。并有职业道德建设监控网络,由医务、护理、院办等各机关科室组成。经常检查、监督并处理群众的来访投诉。
院长与全院职工签订《文明行医责任书》,制定了《医德医风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和《职业道德文明用语、忌语、礼仪、仪表行为规范手册》,人手一册。采取明查暗访,定期质量考核,电话查岗,征求病人意见等方法,全部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个人晋级升职,进修学习挂钩;与评比先进挂钩。建立了全院职工“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对医务人员一次考核分析并及时通报。
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建立和监督的内容与措施上得到不断地完善和规范。赋予监督员实施监督的权利,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监督员所反映的各层面群众的意见,召开病人公休会征询住院病人及其家属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一面镜子,并坚持把院外监督制度归入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设立投诉电话,医德医风意见箱、举报箱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一旦有投诉和举报,即刻处理,给予满意的答复。我们分析了病人投诉中不满意的内容,这里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所以我院领导在院里挑选素质好,有一定沟通艺术的护士,接受礼仪和业务知识培训,患者可以随时查帐。文秘站网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患者对这一问题的投诉明显减少。
二、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行风廉政建设
持之以恒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行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我们按照上级部署,组织全院职工参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使全体医务人员提高了认识,自觉在医疗工作中规范个人的言行。
医院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对新进院人员培训和考试。还积极教育医护人员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引导提高职工在医疗技术、服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竞争意识,在党内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医疗、护理、门诊、后勤等各系统开展“优质服务、医疗安全,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促进了医德医风的建设,目前,全院各科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医务人员主动加班加点已成为自觉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医疗环境
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一切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1、加强门诊建设,方便病人就诊。
重新装修内外科住院部,使之更加明亮舒适。对划价、取药的繁琐环节,使收费更加准确。门诊大厅设病人接待中心,病人一到门诊,所有问题都可以由导诊帮助处理,答疑解难;建立全程服务和导诊制度;开设简易门诊,方便小伤小病患者诊治及时解决矛盾,有效地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2、向全社会承诺。
院长徐爱国同志代表医院向社会承诺:
(1)明明白白看病,医疗费用一日清;(2)病人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3)我院杜绝 药品回扣,收受回扣者将立即取消在本院的行医资格;(4)我院拒绝红包,如有举报,一经查实,减免您的全部医疗费用。由于这一承诺,一方面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一方面是对本院的医护人员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密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取信于民,净化了医疗环境,使医院在社会上有一定信誉。
3、实施医药分开核算,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减轻病人负担。
“药价高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杜绝了药品回扣,使药物价格下降。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开展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工作。降低了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的比例。目前我们对药品品种公开招标,药价下降20—30,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看病贵”有所缓解。
一、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领导班子认识到,行风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单位的医院,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有重大责任,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称号。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特别是在卫生改革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只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取信于民,医院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我们利用全院大会、科室会议、宣传栏等一切机会,经常讲、反复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同志都认识到行风建设的重要性,把全体医护人员统一到这个认识上来,始终把这一认识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行风建设,组织、领导是关键。医院实行了行风建设责任制,健全一套完整的行风建设领导机构。科室由科领导亲自抓。形成有效的工作网络。并有职业道德建设监控网络,由医务、护理、院办等各机关科室组成。经常检查、监督并处理群众的来访投诉。
院长与全院职工签订《文明行医责任书》,制定了《医德医风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和《职业道德文明用语、忌语、礼仪、仪表行为规范手册》,人手一册。采取明查暗访,定期质量考核,电话查岗,征求病人意见等方法,全部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个人晋级升职,进修学习挂钩;与评比先进挂钩。建立了全院职工“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对医务人员一次考核分析并及时通报。
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建立和监督的内容与措施上得到不断地完善和规范。赋予监督员实施监督的权利,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监督员所反映的各层面群众的意见,召开病人公休会征询住院病人及其家属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一面镜子,并坚持把院外监督制度归入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设立投诉电话,医德医风意见箱、举报箱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一旦有投诉和举报,即刻处理,给予满意的答复。我们分析了病人投诉中不满意的内容,这里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所以我院领导在院里挑选素质好,有一定沟通艺术的护士,接受礼仪和业务知识培训,患者可以随时查帐。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患者对这一问题的投诉明显减少。
二、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行风廉政建设
持之以恒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行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我们按照上级部署,组织全院职工参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使全体医务人员提高了认识,自觉在医疗工作中规范个人的言行。
医院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对新进院人员培训和考试。还积极教育医护人员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引导提高职工在医疗技术、服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竞争意识,在党内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医疗、护理、门诊、后勤等各系统开展“优质服务、医疗安全,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促进了医德医风的建设,目前,全院各科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医务人员主动加班加点已成为自觉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医疗环境
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一切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1、加强门诊建设,方便病人就诊。
重新装修内外科住院部,使之更加明亮舒适。对划价、取药的繁琐环节,使收费更加准确。门诊大厅设病人接待中心,病人一到门诊,所有问题都可以由导诊帮助处理,答疑解难;建立全程服务和导诊制度;开设简易门诊,方便小伤小病患者诊治及时解决矛盾,有效地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2、向全社会承诺。
院长徐爱国同志代表医院向社会承诺:
(1)明明白白看病,医疗费用一日清;(2)病人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3)我院杜绝药品回扣,收受回扣者将立即取消在本院的行医资格;(4)我院拒绝红包,如有举报,一经查实,减免您的全部医疗费用。由于这一承诺,一方面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一方面是对本院的医护人员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密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取信于民,净化了医疗环境,使医院在社会上有一定信誉。
3、实施医药分开核算,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减轻病人负担。
“药价高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杜绝了药品回扣,使药物价格下降。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开展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工作。降低了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的比例。目前我们对药品品种公开招标,药价下降2*—3*,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看病贵”有所缓解。
利用信息科技建立农村思想政治交流平台,进行实时的、可以互动的政治管理。信息科技化决定了信息科技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度,信息科技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渗透也是有目共睹的。农村精神建设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政治建设最新的消息收集,还可以将一些相关的音像制品进行统一播放,让人们在声画中切身感受精神文明建设,渐渐接受熏陶。另外,现在很多农村也都通上了网络,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家庭会议——即定期召开精神文明建设的小会议,让大家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信息科技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即时的交流环境,对精神政治建设的任何意见都可以通过这个科技平台进行探讨,最终各个村民能够在这个以科技为支撑的思想政治交流平台上紧跟新农村建设的政治新形势,在大家互相探讨分析中,就会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会在这个过程中渐渐统一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等,极大地为农村管理做出贡献。借助于网络科技平台,老干部的一些讲话可以随时进行调用,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也增加了受众范围。老干部都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素养,利用信息科技平台,在老干部的感化带动下,农村的思想政治建设就会顺利进行。
2信息科技化在农村社会文化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
2.1农村社会文化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让越来越多的自然村合并为万人村等大村庄,原有的小村庄的文化活动室等建筑设施也就不复存在。在现有的文化管理方面,很多农村采取的依然是建设一个新的、专门的文化图书室进行文化传播。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农村人口覆盖面从幼儿到老人,所以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图书时是较为麻烦的,既要采购适宜成年人进行深度阅读的书籍报刊,还要兼顾未成年人的选择。相关的图书管理人员过一段时间就要走访图书市场,逐一对书籍报刊进行认真的筛选和采购,但是当下的书籍报刊通常具有快餐性质,不值得进行采购管理和长期阅读,季度缺少阅读价值。而且由于阅读室的开放时间有限、室内大小有限,很多民众都不选择走进阅读室内,这对阅读室是一种浪费。
2.2信息科技化在农村社会文化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以利用对电子阅览室进行这方面的弥补。电子阅览室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的网络通信技术,电子阅览室最大的好处就是现代化。多功能、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进行随时阅读。电子阅览室可以为民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上网查阅等服务,具有数量庞大的网上图书管理库,民众使用方便,快捷。上文提到,现在很多农村也都通上了网络,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数据库的调用和阅读。而且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对上网人员的身份核查,进行有选择性的开放数据库,这样就不用担心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阅读方面出现的不便。
3信息科技化在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
3.1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是表现在城镇建设的速度飞快上,二是表现在经济引进项目增速上。在我国的城镇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候,一个问题渐渐显露——在新的城镇建设方面,需要进行建设土地类型的统计整理。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一般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建筑建设是一项重要指标。以前都是采用人工测量等方式进行管理操作,难免会出现很多误差,造成建筑建设方面的错误和误差等,这就会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经济。另外,在引进项目日益增多的农村,关于经济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在项目管理的档案管理方面就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经济项目档案管理分类较混乱——具体来说,农村引入的经济建设项目是作为带动农村发展的领头羊,这就需要对这个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事实中,有关经济建设的档案分类过于笼统,平常也没有专人对此进行专项管理,所以造成经济档案建设和管理粗暴简单的局面。目前,很多农村的经济管理人员没有将经济方案管理作为一项工作认真对待,对经济档案的管理明显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甚至所有的经济项目都是一样对待,没有重点关注对象,没有对经济档案的进一步更新管理等工作。
3.2信息科技化在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利用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加强对在城镇经济建设的管理。上文提到,在新的城镇建设方面,需要进行建设土地类型的统计整理。旧有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测量等,难免造成建筑建设方面的误差。这就需要利用信息科技进行建设方面的测量。城镇信息系统会建立统一完整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包含了众多的农村建筑建设中所需要的文档、建筑详细档案、农村城镇地籍信息等。利用这个信息技术建造出来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地籍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对于一些建设开工,可以利用数据库去勘察、统计,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统一查询和统计。另外,对农村经济管理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统一整理。利用信息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相关经济建设数据的信息备份和及时的更新。在信息自动化系统的运转过程中,会将各种经济引进项目的来源、所用经济数目、利用本农村的资源等都存档在库,而且可以设立专门的数据库管理人员进行经济建设相关信息的更新和调整修改等等,使得这种经济建设的发展都明明白白,进而可以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
4结语
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求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绿荫摇曳,荡生态景色。的话鼓舞着云南人民,昆明、玉溪、楚雄、大理、西双版纳、怒江……全省16个州市在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舞动着七彩云南,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流、碧绿的森林正在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构建系统体系 加大生态保护
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是森林云南、低碳云南、生态云南建设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云南全省各地纷纷出台了加大生态保护的系统措施,全面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
昆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气候宜人、四季常青、空气优良――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昆明市的靓丽品牌和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资源。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昆明市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着力从健全自然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红线、实行自愿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四大方面推出了19类42项改革措施,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实施步骤,力求使改革出经验、出成效、出特色。
西双版纳确定特色生态产业集群。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认为,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突出生态保护,让热带雨林这张名片青春永驻、永不褪色;要立足州情实际,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切实护好一片林(热带雨林)、建好两个园(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种好一棵树(珍贵树种)、办好两个厂(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要突出绿色发展,实现不砍树也能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打造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现代服务5大生态产业,推动形成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生态产业集群。
怒江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意见》,确立了“靠山脱贫、以林致富”的科学发展思路。《意见》提出,怒江州要以实施整州扶贫和新一轮退耕还林为契机,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以发展林木、林果、林药、林苗、林畜、林菌、林菜、林游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以生态理念的转变和生态制度的改革,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林业经济新发展,不断释放“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到2020年,全州林业经济总产值超过30亿元,对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8000元以上;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作物达325万亩,以草果为主的中药材达150万亩;以国家公园建设为载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玉溪修订《抚仙湖保护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抚仙湖实际,玉溪市修订了《抚仙湖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抚仙湖的保护和管理,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德宏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环保局牵头,农业、林业、水利、住建、财政、扶贫办等部门组成,决定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借鉴大理洱海、丽江及西双版纳等兄弟城市好的经验方法,尽快形成德宏州实施意见,保护好德宏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努力打造“养眼、养心、养生”的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创新引领
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如何“转”促“转”?云南各地都把发展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增长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楚雄以生态打造县域经济。楚雄彝族自治州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思路,认真实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建设年行动计划和高原特色农业规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大姚坚持以低碳环保、节能循环为企业准入条件,环保要素不达标、环评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准落户或扩建。冶金矿产业是县里的骨干工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企业对环保也分外重视。深部开采尽可能不扰动地表,不伤害植被;矿石选冶用水循环利用,排放达到环保要求;桂花铜选厂3000吨电解铜生产线、浮选生产线新建工程及5000吨铜金属二期技改,在县里多方协调下,修建能使用到资源开采终结的尾矿坝,确保废渣、废水等污染物质不外泄渗漏,企业生产污染降到最低,企业正向绿色矿山迈进。
普洱推动茶产业优化升级。普洱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普洱市将其作为第一支柱产业的战略打造,研究制定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确定了6个研究领域、15个攻关课题阶段目标,向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推进;并充分发挥普洱地处北回归线、热带雨林地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茶园建设理念,变革以往满山遍野、整齐划一的现代茶园建设模式,决定在全国率先推行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建设,生产出具有浓郁普洱特色的生态优质原料,全面提升普洱茶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昭通重点发展苹果天麻产业。据悉,2014年,昭通市新增苹果2.4万亩,总面积增至31.5万亩,实现种植产值20.35亿元;新增500亩以上天麻连片种植4.13万亩,总面积达6.13万亩,实现种植产值24.33亿元。今年在苹果产业发展上,他们计划要在七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要抓实种苗基地建设,在高标准培育种苗上取得新突破;二是要抓实种植基地建设,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新突破;三是要抓实苹果庄园建设,在责任落实上取得新突破;四是要抓实技术研究推广,在科技支撑上取得新突破;五是要抓实新型主体培育,在产业化经营上取得新突破;六是要抓实苹果品牌建设,在品牌打造上取得新突破;七是要抓实市场体系建设,在网络化营销上取得新突破。在天麻产业上,将继续按照“221”的工作部署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突出整治天麻产业市场秩序这个重点,建好天麻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天麻菌材林基地,在科技创新、品牌打造、龙头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同时抓牢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庄园及交易中心网络建设、昭通天麻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四个关键,力争全市天麻产业发展再创佳绩。
生态绿色产业 促进农民致富
云南各地依托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引导和帮助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引导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大理做大做强“菜园子”经济。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优越,蔬菜种类丰富,是“云菜”系列产品的主要分布区,产品远销韩、日、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淡季不淡、全年供应、优质安全、高原品质”成为大理州蔬菜的主要特点。“大理紫皮独蒜”是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其大蒜素含量是普通大蒜的3倍,而且比北方主产区早熟近4个月,蒜薹在春节前即可大量上市;祥云县刘厂镇被誉为“世界野生食用菌加工厂”,野生食用菌产品在欧美地区具有很高声誉;此外,弥渡青菜、祥云辣椒、大理菜豆、剑川彩心马铃薯、洱源荷包豆及青蚕豆、漾濞树头菜等特色蔬菜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很高的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2014年,全州共种植蔬菜94.4万亩,蔬菜总产170.3万吨,实现产值50多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31.5万人,户均增收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