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周区教研室张主任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张主任的讲解,给我解开了不少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在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目前从事大班教学的教师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普遍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英语课。高年级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尢为明显。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历几学期甚至几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导入,快速有效地营造英语氛围
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师在导入这个过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师会在知识的呈现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个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真正要开始学习时,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因此,导入环节是否有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追求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华而不实的游戏,不要只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2、开展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a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评价要积极、有效
【关键词】体会;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这种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几个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这是我们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其普及性与基础性便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能够让学习这门课的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所谓发展性也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来说的,因此教学中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个性和变化性,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未来的社会打下基础。
1转变教师、学生观念
在新课改的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效用,教师学生都需要全新的转变。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和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向教育的个性化转变。学生要转变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增加课外多渠道的阅读;正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首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做到乐意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其次,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第三,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分析、筛选信息,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解决问题。
第四,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探究欲,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学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智水平,克服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第五,要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带到各种情境和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历史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历史课程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亲和力,使历史课程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演变成“社会人”。
3注意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
历史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涉及地区广、国家多,历史发展变化有错综复杂,但历史事件有着时空的发展,历史现象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把握历史知识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发展能力和提高历史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注重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注重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4调整、整合教材内容
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整合。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历史教学中,既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凭历史教材来组织教学内容,更不能受制于教材设计顺序,按教材内容顺序来安排教学顺序。只要我们不违背教材和课标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就可以因地制宜的对“原版教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和“整合”。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单元要求的详略以及班级实际情况,把几课时合为一课时或把一课时分成几课时进行“板快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不同的历史教学授课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课型。对教材内容处理要生活化,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历史与学生生活靠近,逐步填平过去与现在的鸿沟,使每个学生都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针对不同授课内容,设计不同活动,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更多的是文字材料。教师不可拘泥于某种教材,要注意灵活多样,因时制宜,科学有效的使用教材。教师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应当注意文字材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比如,静态的文字、图片、图解、图示、历史年表、历史地图、文字表解、统计表等和动态的动画、录像、投影、幻灯、影片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积极性。
5提升人为、科学精神
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并且在新编的历史教材中也把这种人文精神从形式到内容加以落实。在新的历史教学改革中,历史教师不再是任何有文化的人就可以充当的职业,新的历史课程对历史教师的水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有所提高。除了知识结构层次的专业化以外,历史教师还须具备许多教师必备的技能与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非常浓厚的学科,这决定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着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熟练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差别、兴趣爱好等个人背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付出自己的智慧与心血。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具备反省教学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这些能力才是教师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同样也是历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 教学体会
一、分清角色,努力打造“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体,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施教,用自己“领导者”的姿态授课,用自己的“填鸭式”灌输知识,这样下来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做主演,学生做配角,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搞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生机,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记住、吃透的知识微乎其微,教师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疲惫不堪。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1)、做好英语课堂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有部分同学对英语存有抵触情绪,一听上英语课脑袋首先就发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久而久之,英语成绩自然是低得可怜,更谈不上用语言去交流了。英语教师如何去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课堂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引导”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来上这堂课;其次是“兴趣”准备,我见过有的老师一上课就说“请同学们翻开书……页”“我们今天学习……课”。这种教学引导也太直接了,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老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适宜青少年的能吊起学生胃口的开场白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的话,学生就会提起精神,进入状态;再次就是“信息”准备,也就是准备好与课程相关的各种道具、教学设备等,让学生全身心高度紧张的去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应该没有几个同学上课睡觉,做小动作了。(2)、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定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必定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课堂;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习为辅的课堂,必定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课堂。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美的课堂导语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没有好的开头,读者何以继续往下读你的文章要让学生对这堂英语课一见钟情,起到先声夺人之效,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用生动的画面去吸引他们,学生在声图并茂的感召下,自然兴致倍增,气氛上来了,思考和回答问题就会相当积极踊跃,这样一堂45分钟的英语课,学生就会觉得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堂英语课的到来 3.不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如果没有爱心,老师会从心理上轻视课堂教学,认为我把课程教完就没我什么事了,谈什么会不会的问题;如果没有爱心,老师会把整个课堂搞得特别压抑,没有什么人会在一个压抑无比的环境下调动自己的五脏六腑各个系统去学习的,自然就会学而无获;如果没有爱心,发现学生上课睡觉、做小动作,都会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教学;教学格局;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45-01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之所以速度慢,收效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从而使学生厌烦了枯燥的单词背诵、语法理解,在学习英语中越来越没有了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英语时就得想方设法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使教学活动变成生动、直观、兴奋的过程,才能有利于改变单调的教学格局,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下面就是我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情景设计
(一)运用直观教具
在教授单词时,最好多用图片、模型、实物等,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直接感触中记忆单词。我们在允许的情况下,能带实物进行单词教学,既增加了课堂的真实语言氛围感,也能使学生从一陈不变的课堂环境中感到一丝新鲜味,从而刺激他们引起脑神经兴奋,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更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运用生动的多媒体
比如,在课件中设计问路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以图中人物的身份去找前面某个指定位置,先让学生依次在课堂上向不同位置的路人询问所去地方,口头描述所走路线,老师用鼠标点击图中的人物,按照学生描述的路线向前移动图中人物的位置,在这个训练过程中,随着学生问路次数的增多,象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park? Excuse me,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bank?这样常用问路的词句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起来,并且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创设真实情景
如shopping(购物)的交际用语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时用实物,如水果、衣物、学习用品等做道具,给学生在课堂中设置真实的场景,也会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如在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了一个在超市购物的场景:两名学生当超市工作人员,让另一个学生提着购物篮,依次在摆放实物的柜台(学生课桌)上去买东西。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很高,争着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很感兴趣的,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参加,主动交流,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游戏的设计
在英语课上,由于要记的内容较多,长时间的机械训练,学生会感到枯燥,脑神经容易处于疲劳状态,但是,如果我们能把游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以游戏的娱乐性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方法。下面列举几种游戏方法。
(一)“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如teacher, 从第一组一个学生开始接任何一个以r开头的单词,如ride,下面的学生接着再说出一个以e开头的,在整个游戏中,不能重复说过的单词。这样的活动,能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努力回忆所学过的单词,即完成了课堂活动,也复习了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二)用动作提示单词
一些单词可以通过形体表现出来,在课本中有不少,在教学这些单词时,可以借助必要可行的形体动作,让学生边模仿动作边说单词,让他们嘴说身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所学词汇。也可以用活动的方式,让老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模仿做动作,或是一个学生做个动作,让其它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或短语。通过这样的形象记忆,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会更深刻,记得会更牢。
三、竞赛设计
现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我们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围坐在一起,由老师给同学们出示准备好的抢答题,让每组抢答成功后,给他们组加上一面小红旗,给抢答不成功学生所在小组扣去一面小红旗,最后,以获得红旗的最多少来给各小组排名次。这样的竞赛简单易搞,并且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在活动中,他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同时,还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感,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上力。
四、评价的设计
(一)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地针对他们所做出的回答正确与否,而要从他们积极举手、认真思考、清晰表达、思维独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侧重于以鼓励为主线的课堂评价,能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不断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了发言的信心,激发了争取胜利的欲望。
(二)让评价发挥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创设、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引起了广大的数学老师的思考。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败。也发现数学MCAI也确实存在着使用不当、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方探讨,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对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展示事实、创设情境、呈现过程,及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象,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调动学生学生的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描绘静态或动态的图形与图像,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难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为学生形象、直观、简洁地接受,为学生呈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抽象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绪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逼真的数学问题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活动性。以录象、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虚拟、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建议
1、盲目追求媒体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的合适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2、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层次性
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过分追求“短、平、快”,忽视展现思考过程
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因为,这样做虽然节省了课堂画图的时间,但是学生看不到图形、图像的成图过程。不了解思考的过程,学生就不能独立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4、过分追求教学材料的直观形象,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思维活动积极化,形成感性形象,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高度,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如果过分依赖直观形象材料,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势必会延缓这个过渡,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数学 效率 和谐 探索 表扬 创新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培育花儿温暖的土壤。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使不同学生在温暖的土壤里有所学、有所得,汲取知识营养。
例如:我在低年级教学“6加几”时,先创设情景复习了9加几、8加几、7加几,学生在复习中回顾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8加几、7加几的思考过程,再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6加几,也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先学会?呆会儿我们就让大家把你学会的本领告诉大家,老师还要看哪个同学最勇敢?”师随即出示多媒体课件,左边是6个玩具熊,右边是5个玩具熊,要如何计算6加5呢?由于有了9加几、8加几、7加几的铺垫,有几个同学很快就想到6和4可以凑成10,于是把5分成4和1, 10再加上1就得11。
这样的学习,学生一下子领悟了。好多个学生跃跃欲试,充当 “小老师”的角色,向其他同学讲述了6加几的计算方法。像这样的课堂,老师真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在肥沃的土壤里,花儿怎能不健康成长?
二、探索认知的过程,是产生光合作用的见证。
新课标提倡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活泼、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参与认知,建立、建构新知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话,那么思维就会在碰撞中冲突,情感就会在交流中提升,营养就会在消化中吸收。这就如花苗的光合作用,内化与技能齐飞。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交流、验证。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他们就像花儿树木的光合作用,消化与吸收并存,内化与技能共进,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三、表扬激励的手段,是花匠在殷勤地施肥。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学习上,老师要善于引导和赏识:学生理解教材要“导和赏”,学生思路受阻要“导和赏”,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方法要“导和赏”,要改“灌填”为“导赏”,也就是“导赏兴趣、导赏质疑、导赏思维、导赏创新”。这样老师通过不断的激励,就如花匠在殷勤地施肥,就会使学生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景象。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课堂教学激励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对此,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运用表扬激励手段,适时对孩子进行鼓励性评价,用多种评价方式去学生的神经,那么,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励的内驱力。如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制作了“魅力红蓝星”、 “小红旗”等等,还刻印了“雏鹰之星”印章,对学习认真,各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激励措施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活动充满阳光、春风和雨露,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教育活动充满祥和、温馨的氛围,能真切地感受到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学习的情趣,使我们的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得到孕育和茁壮成长。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更乐于学习,爱好学习,在情绪不断高涨的状态下学会学习。
四、激励创新的掌声,是花儿绽放的声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一朵朵花蕾从这里绽放出绚丽的姿彩。花开的芬芳沁人心脾,花开的声音扣人心弦!我们在流淌着生命的课堂中更应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他们心灵的碰撞!
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当属近年来的高频词汇,对于有效课堂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有效的课堂是一个教学有方的课堂
它需要上课的教师多动一番脑筋,建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既能把握教学的方向,又会巧用的方法,更善于讲究教学的方略,即“三方”意识。
1.把握教学的方向。有效教学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内容指向和技术指向。纵观那些无效课堂,往往是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教学内容指向模糊、教学技术指向错位。有些教师压根儿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定不出正确的教学目标,既是无的放矢,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有些教师教学内容取舍不当,教学重点没有加以突出,教学难点没有得以突破,甚至让学生如云里雾里,一无所获;有些教师教学技术滥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大量使用,将课堂由碑的人灌变为机灌,让学生备受现代教育之苦。因此,要想课堂教学有效,首先应该把握教学的方向,即目标指向、内容指向、技术指向,在目标、内容与技术上分别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恰如其分。
2.巧用教学的方法。教无定法,只是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方法,并不是否认教学中应该运用恰当的方法。就当下的有效课堂而言,用得普通的是情景创设法、问题连环法、小组合作法,但有些教师用了此法,即没有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问题在于这些方法运用得不巧妙、不恰当、不科学。要想让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有机、有度、有序,即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能够真正为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把握好难度、深度、正度,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讲究火候,要关注程式、要符合顺序,几种方法前后顺序错位便有可能使教学无功而返。
3.讲究教学的方略。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像打仗一样必须运用计谋、注意策略,当然教学的策略很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都应讲究不同的策略,即教无定策。但就有效课堂来说,以下三个策略是必须坚持的:一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破解未知的领域,为学生搭建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二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教学策略,中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知识与能力的巩固及形成则需要概括、总结、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个规律。三是从知识到能力的教学策略,我们的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知识传授的任务已完成上,形不成能力的知识即使最多,那也只能算是一个知识库,其不是教育的本义。
二、有效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张力的课堂
张力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包括了向外的膨胀力、扩张力和延伸力等,用在课堂上,即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能让学生表现出学科的强烈兴趣,能使学生思维有强烈的穿透力,能使课堂空间构成立体的网络状的信息系统,能使课堂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并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和发展性。
1.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课堂教学应该从最接近学生起点的地方开始,也就是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但同时又不能满足于或停留在起点的教学上,因为教学的实质在于促进发展,在课堂上还必须积极带领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创造,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尽可能将学生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空间长度得以延伸的课堂,自然也是有效的课堂。要使课堂的长度得以延伸,作为教师,一是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起点,如学生的知识、能力、审美观、价值观等;二是必须科学预设学习的重点,即学生在该堂课中的学习目标,就知识而言,哪些是需要了解的、掌握的、运用的,要能一清二楚;三是必然正确选择教学的支架,帮助学生登上一个个知识与能力的台阶,支持学生摘到一颗颗依次高挂的桃子。
2.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所谓密度,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利用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几个问题能够串成一条线,几块内容能够形成一个面,能够环环相扣、层层相叠,构成一个知识、能力、情感融为一体的教学主题,而不是一盘散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计主问题,善于编织知识链,善于拨动能力圈,善于关注教学的起承转合。同时,跟课堂密度的增大密切相关的另一问题便是课堂空间宽度的拓展。教师应努力拓宽本学科学习知识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也应是海阔天空的,只有把学习放在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得到最具分量、最有价值、最能发展的收获。
3.提升课堂空间的温度。无效的课堂一个很大的特征是教师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灌输,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里冷冷清清,没有应有的热度。要想课堂有效,教师应当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忙”起来,忙得不亦乐乎,忙得硕果累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三不讲,凡是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凡是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在课堂上重点关注三个点,即澄清学生的易混点、解决学生的疑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点。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无效课堂另一很大的特征是教师上课无激情,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情与情的碰撞、交融,才能达到心灵的共鸣、教学的相长,课堂上冷冷冰冰的提问、有气无力的讲解、声色俱厉的责备,让学生在课堂里犹如掉进了冰窖,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应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让课堂保持应有的温度。这样才能使教学取得应有的效度。
三、有效的课堂是一个追求轻松的课堂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课堂一向被认为神圣的殿堂,教学一直被看作为严肃的行为,殊不知,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课堂即生长,教学的核心追求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幸福的天堂。因此轻松是有效课堂的追求。
1.教师的教学比较轻松。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投入少而产出多的课堂,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不那么劳心费力,具体地说一是教师享受着简约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的放弃而回归到学科的本质上,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主、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尤其是能在课堂上精讲多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师享受着和谐教学的氛围。在课堂教师不必像猫捉老鼠那样去关注课堂的纪律,也不必时时设防着学生课堂的捣乱与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也不必时时像看着牢监犯人那样督促着、指挥着学生被动而极不情愿地做这看那。三是教师享受着智慧教学的快乐。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因自己的语言智慧、角色智慧、对象 智慧、教材智慧、问题智慧、反思智慧所带来的教学成功,从而使自己对辛勤教学感到轻松。
推拿治疗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也是一门对理论与实践融合要求很高的临床学科。学生对推拿治疗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能力。课堂教学是临床实践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推拿治疗学中相关理论知识,那么他们在紧接下来的临床实践课上就会更加迷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科接班人更有利于推拿学科的发展,是每一位推拿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不断总结,现将这些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
1 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课时
推拿治疗学中涉及到的临床病种较多,骨伤科、内科、妇科、五官科及儿科病症均有所涉及,但从推拿临床实际情况或者从各医院推拿科收治病种来看,骨伤科疾病尤其是其中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则是该科的主要病种,这些病人占就诊病人总数的70%以上,因此,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这些疾病的讲解上。因此,有必要跳出教学大纲重新安排课时。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以及小儿推拿中的泻泄、发热、疳积等临床常见病在课时安排上均会给予重点倾斜,而对于推拿科临床中内科与妇科中极为少见的病症如腹泻、月经不调等在课堂上可不必作为重点讲解。
除了上述的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时外,笔者还根据学生对书本上每个病种不同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重新安排课时与教学重点。因为学生在学习推拿治疗学时就已经在其他相关学科中学习了内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病症的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等相关知识,如果教师仍在课堂上讲述这些内容,将是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因此,有必要减少或删去对这些内容的讲授,将这部分内容的课时扩充到推拿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篇中去。
2 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推拿治疗疾病主要是依靠双手来进行的,对于外行人而言,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例如,推拿治疗引起的临床意外并不少见,不同的推拿医生对同一疾病或同一病人的治疗疗效可能相差甚远。因此,在推拿治疗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推拿临床思维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表现在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路这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因为诊断不明常常是引起推拿临床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思路不明朗则是推拿临床疗效不好的直接原因。例如,笔者为了启发学生在诊断上的临床思维,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提问学生:一个以肩痛为主诉的前来推拿科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想到患者患有哪些病症的可能呢?笔者会启发学生:对于上述病例,在临床诊断时如按大多数临床医生的习惯与定势思维判断认为,凡来推拿科就诊的肩痛病人八九不离十就是肩周炎患者,这显然是错误的,应该知道,临床上引起肩痛的病症较多,如:急性肺炎、胆囊炎、心脏疾病、糖尿病、肺癌及颈椎病、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肩痛,并通过临床病例的例证教学法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启发其临床思维。
3 强调中医理论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
目前推拿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受到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的影响较大,这些西医学知识的渗入在推动了推拿学发展的同时也淡化了传统中医理论对推拿学的指导意义。学生学习期间,通过对其它西医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教材中有关推拿学现代研究进展内容的学习,以及临床见习时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等方式,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的西医学思维模式与习惯,如他们往往更喜欢用西医学知识去理解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远没有象学习《针灸学》、《中医内科学》那么有中医思维习惯。事实上,推拿学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从其一产生就一直深深地根植于经络腧穴理论、脏象理论等传统中医理论。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中医理论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讲授每一疾病、哪怕象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的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都应该把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渗透其中,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散发出中医气息、充满着中医氛围。
4 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引入和补充
教材作为教学和传授知识的载体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但由于限于篇幅,其中的有关某些疾病章节中的内容与临床实际需要相隔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遵循教材外,完全有理由和必要对推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与临床紧密相连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讲授。例如,对于推拿病房中收治最多的病种之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的治疗,单单讲授教材上的内容笔者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授课教师就应该增加有关各推拿流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要点、中药外治法及腰椎牵引疗法,以及西医的脱水消炎、改善微循环及止痛等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授,学生就有一定的了解,为他们进入临床实习作好准备。
5 不忽视对小儿推拿的教学
相对于成人推拿,目前小儿推拿的临床与科研均开展得不好,鉴于此现状,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忽视了小儿推拿的教学。笔者认为,忽视与丢弃小儿推拿而单靠成人推拿单足跛行的推拿学发展趋势绝不利于该学科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今后的学科发展方向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在前述内容中强调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时以突出骨伤科疾病尤其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这一教学重点,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小儿推拿的教学。历代推拿典籍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小儿推拿著作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小儿推拿在推拿学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临床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推拿对部分小儿病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小儿推拿有时甚至能取得比成人推拿更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在教学中,仍应重视小儿推拿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小儿推拿的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确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我本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谈几点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体会。
一、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全面关注教学的价值定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不知道小学信息课究竟要干什么。弄不明白几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对课程标准把握不了,教学价值定位不清晰。比如我在上完学生如何使用因特网这课后,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因特网查阅对学习有帮助的信息,结果操作学会了,但学生却用它来看些无关紧要的网页。在认真学习清华大学附中李冬梅老师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后,我受益匪浅,总结经验。在第二堂课时我特地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问题:“我能用因特网做什么。” 问题抛出后,学生们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看优秀语文作文”、“查找科学知识”“帮助我解答数学方面的问题”“丰富我的课外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课程教学目标自然就清晰了。学生知道学习因特网是用来干什么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因特网的价值定位也就包含其中。在找准教学的价值定位后,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让我的学生收获很多
二、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生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授PPT中给幻灯片添加背景时,我先出示两张幻灯片,其中一张添加了背景,另一张是没有添加背景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发现其中区别。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个名侦探柯南破案的故事,将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解,看谁能顺利完成给幻灯片插入背景,谁就是柯南。通过这样有趣味的导入,学生都保持高涨的兴奋点。我发现通过这个名侦探柯南破案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的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在讲授如何在PPT中设置自定义动画的信息技术课,在导入过程中,插入了孙悟空在幻灯片中翻跟斗的动画情景。当时刚放完那张幻灯片,学生们就一片欢腾,班上有位男生立即说:“今天谁没学会就是笨猪八戒”,结果大家对自定义动画都迫不及待的想学会,争做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他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快乐,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特别是在电脑机房里,上信息技术课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授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授过程中我常用到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四章《制作报刊内容》第一课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个学校报刊招聘启事:“急招一位报刊内容制作者,突出美观和创新。欢迎广大同学们踊跃报名。”接着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兴趣参加呢?”结果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一下就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接着我再发问“那么我们要掌握哪些本领呢?”学生们都踊跃发言,把手举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为这堂课的开头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章《美化你的幻灯片》的第一课时,我创设了黑猫警长抓小偷的故事情境,将给幻灯片添加背景的两种方法分别用线索一和线索二给串起来,看看谁先抓到小偷谁就是黑猫警长。整个教学过程用这个故事贯穿始终,学生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掌握了给幻灯片添加背景的两种方法。利用黑猫警长抓小偷的故事情境,很轻松的完成了这堂课的要求。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制作报刊内容》时,我将教学过程分成二个任务:利用文本框插入内容和美化文本框。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积极的探究,自学完成了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轻松愉悦地上课,又可以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同样在学习《制作小天使世界报报头》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这课时,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二个小任务来完成: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给艺术字进行适当的修改。学生有了任务后,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也顾不上开小差了。
四、善用教学评价完成课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