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网络传播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播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传播的优缺点

第1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获取权 利益平衡

[分类号]D923.4

版权法设立有两个目标:一是保护作者专有权,鼓励作品创作;二是促进作品传播,实现知识共享。随着技术的发展,版权法在模拟空间下实现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共享(自由获取)两个目标的传统平衡无可奈何地在网络空间下被打破,或者说原有的内在不平衡因素被网络技术放大,表现为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和公众获取信息权利受到诸多限制,引起了学术界对有关协调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共享关系论题的讨论。本文着眼于网络空间下的版权法领域,探讨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之间利益平衡,这样就既确保了两权概念外延的一致,又凸显了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焦点。

1 利益平衡原理

利益是指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各种客观需求。社会由不同的利益主体所构成,形成了反映不同利益关系的利益体系和格局,由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及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冲突成为普遍社会现象。然而社会还是能够在繁杂的利益冲突中不断前进,在于社会存在对利益冲突进行协调或平衡的机制,该机制通过以规范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来实现。利益平衡就是指在法律的调控下,各利益主体的权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和平共处、相对均衡的状态。不过利益平衡状态只具有暂时性,大部分时间里,权利之间处于冲突和失衡状态,追求利益平衡是个永恒的主题。

法律是相关利益方互相谈判、互相妥协达成一致并使相互权利义务制度化的结果。版权法就是一部通过设定版权人和公众的权利与义务来调节版权利益平衡的法律。由于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性,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权利和公众相应的义务体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公众应有的权利和版权人须承担的义务体现为信息网络获取权,因此追求网络环境下版权法利益的平衡,实质就是确保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两权的利益平衡。

2 两权概念辨析

信息网络传播权指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知识产权保护为适应新技术发展而拓展新权能的重要体现,是法律为版权人在网络空间上设定的一种集合权利,“特指互联网络上版权人控制、利用作品的一种形式”。信息网络传播权调整范围一般包括上载、网络上对版权作品的复制、网站间转载、网络上对版权作品的传播、下载、署名及修改作品等7个方面内容。

信息网络获取权是指网络环境下公众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不同于“信息公共获取权”概念。信息公共获取权是指信息主体有权依法定形式获得政府、国有企事业、图书馆等公共信息机构信息的权利。信息网络获取权和信息公共获取权的关键性区别:前者关注的是信息传输的环境是否是网络环境,并不刻意关注所获取的信息内容是公共信息还是私有信息;后者关注的是信息传输的内容是否是公共信息,并不对所获取信息的环境是网络环境还是模拟环境进行区分。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实现有赖于创作共享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集体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实施。

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关系实质上是信息垄断(保护)与信息利用的关系,两者关系在实践操作中陷入了二难困境――“没有合法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生产出来,但是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利用”。目前我国两者利益关系的现状是:由于人们认识的偏差,致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扩张,本应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信息时代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取权却日益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挤,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利益格局由此产生失衡。把握信息垄断与信息利用的边界或尺度,构建两者的利益平衡机制,是改变利益关系现状,破解二难困境的关键,也是版权法的立法宗旨。

3 两权利益冲突分析

3.1 扩张性与萎缩性的冲突

传统版权法通过对版权人权利的保护与限制,较好解决了版权人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权利人作品被大量地上载、下载和复制,使权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作品使用,原有平衡被打破。为更好保护版权人权利,各国纷纷修改版权法,或增设信息网络传输权或重新诠释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对新设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乏力,导致信息网络获取权权利内涵不断缩小,如《版权条约》、美国DMCA(《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欧盟《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指令》以及我国《著作权法》中都有充分体现。2006年,我国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尽管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失衡缺陷,但离两权平衡机制的构建还有一定距离。

3.2 私有性与公益性的冲突

信息网络传播权隶属于知识产权,本质上属于私权,是版权法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挑战的回应,是版权不断扩张的体现。信息网络传播权具有个人财产权的性质,一旦经法律授予甚至是无需任何手续便可自动获得,成为一种绝对权,具有私有性。只有权利人自己才可以行使,其他任何人都负有尊重他人版权利益的义务。信息网络获取权属于公权,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促进知识自由,解决信息失衡和数字鸿沟。推进信息资源网络获取“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目前广泛存在的社会信息不对称、信息资源浪费和信息寻租现象,减少信息获取的社会成本”,信息网络获取权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3.3 独占性与共享性的冲突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独占性表现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人有权要求独占知识产品的各项权能,无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版权人的独占性是由版权人在创作作品时投入巨大的智力和财力而产生的,享有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来获得报酬的权利。信息网络获取的目的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变私有信息成为公共信息。信息网络获取权是各国法律普遍认可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共需求,可见共享性是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内在属性。

4 两权利益平衡机制构建

4.1 理论原则: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

目前知识产权理论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许多国家修订或重建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近年来西方国家兴起了知识产权怀疑论、反知识产权论和知识产权僵化论三股知识产权思潮,责难知识产权制度的强保护趋势,这使知识产权在理论研究、制度构建与实务运作诸方面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学者提出应采用“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

“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的基本含义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知识产权所有人有权从其受法律保护的作品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任何人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擅自以营利目的利用其作品,权利所有人有权请求其赔偿损失,并依法享有请求该侵权行为人以合理条件与其签订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只有当该侵权行为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以合理条件与知识产权所有人签订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时,知识产权所有人才有权请求其停止侵害行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或其它特别情形除外。该理论认为,知识产品的存在形式由以模拟空间为主变成以网络空间为主,这是传统知识产权理论(由禁止权加许可权构成)产生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传统模拟空间,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品相对具有可控制力,而在网络空间,这种可控制力要减弱许多,以至权利虚化,所以以利益分享理论为基础重构知识产权制度,将是保护网络空间知识产权最有效的形式。

4.2 管理模式:创作共享与优化授权

创作共享(creative commons)是在传统公有领域理论基础上的改进,是网络上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允许任何人在不需要经过特别许可或付费的情况下,去复制使用或再创造,形成演绎作品,目的在于让任何创造性作品都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共同促进人类知识作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最大价值。创作共享机制是实现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信息网络获取权之间利益平衡最理想的管理模式。尽管其前景很美好,但由于大多数作品并未加入该共享协议,作品的海量许可困境还是会困扰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因此,有必要优化作品授权使用机制。数字时代作品授权方式主要有授权要约、版权补偿金、交叉许可、集体管理等,其中集体管理方式尤为重要,几乎所有的版权授权模式都离不开集体管理组织的参与。

目前我国版权集体管理还很不完善,虽成立或筹备成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等诸多集体管理组织,实行会员制管理,但较为散乱,不仅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而且还未很好地运转起来。鉴于此,应继续完善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管理模式。如借鉴北欧国家实行的“扩展性集体管理”,图书馆可以获得该机构管理作品领域内的非会员已经发表作品的许可使用权;借鉴法国在1995年推行的“强制性集体管理”,版权人不管是会员还是非会员,只能通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权利;借鉴意大利的垄断式管理,全国只建立一个可以管理所有作品类型的综合性的集体管理组织。二是实现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的数字化。采纳最新数字技术,开发版权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版权权利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版权权利信息查询平台,为公众提供查询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成员的版权权利信息服务。

4.3 法律保障:扩张与限制

在几百年的社会历程中,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知识产权私权保护总的趋势是保护范围越来越大,保护水平越来越高,以激励更多的知识创造。版权法的扩张是技术发展给版权人带来利益损失的法律补救措施和利益补偿机制。由于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版权作品市场规模被扩大,制作复制品的边际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作品需求也被放大,作品的潜在市场价值增强,作品传播成本的降低和市场价值的增强导致版权人利益失控,加大了版权保护的需要,促进版权不断扩张。版权法的扩张表现为版权权能的扩张、版权客体的扩张、版权期限的扩张、对个人性使用限制的增强等几方面,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立就是版权权能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扩张。

尽管版权的扩张不可避免地要以牺牲公众对版权作品的接近为代价,但这种代价应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即版权扩张应受到限制,否则将构成不适当的版权扩张和作品垄断,从而会使作者激励和公众接近之间处于失衡状态。目前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利益失衡产生的原因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扩张,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许可制度是限制信息网络传播权,扩充信息网络获取权,维持“两权”利益平衡的重要方面。

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权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平衡器。网络的发展使得作品复制和传播轻而易举,版权人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于是各国纷纷修改著作权法,以重构合理使用制度。重构模式有因素主义(以美国为代表)和规则主义(以德国为代表)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因素主义模式具有灵活性和概括性,但容易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规则主义模式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但易造成立法的滞后。我国采取的是规则主义模式,版权法规对合理使用只采取列举式条款,缺少对合理性作统一判断的原则性标准,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我国应吸收因素主义模式优点,采用原则、要素、规则三者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以利益平衡为总体原则,借鉴四要素为标准,制定适用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则。

优化法定许可制度。法定许可的实质在于将版权中的一些绝对权降格成为一种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从而在作者的排他性权利和公众的合理使用之间构建一种中间制度。然而立法者出于种种担心,目前我国版权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传统文献数字化和图书馆等馆舍外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制度,只就网络传播方面规定了实施远程教育和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限制了信息网络获取权。其实我们可以在制度范畴内从多方面优化法定许可制度,化解以上担心:①完善作品使用人付酬制度,制定统一的付酬标准,建立例外协商付酬制度,构建对不依法付酬行为的制裁制度,在诉讼时效适用方面作出有利于著作权人的认定。②适度引进版权补偿金制度,减轻图书馆等公共知识机构背负的沉重经济负担,从而平衡多方利益,优化配置版权资源,体现效率价值。

4.4 技术措施:发展与规避

技术措施是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法接触或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在网络空间重新分配权利义务、维持网络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平衡的产物。技术措施保护已逐渐被各国著作权法所接受并被有关国际公约所肯定,如WCT第11条、WPPT第18条、欧盟《著作权指令》第6条、美国DMCA第1201条等都明确规定了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第5条、18条和19条规定了故意规避或破坏技术措施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将技术引入法律、司法,创立一种新的利益平衡机制,以保护一种新型权利,既反映了版权发展的必要,也反映了版权保护的进步”。

技术保护措施的广泛实施,一方面有效保证了不断受到网络版权侵扰的版权人的利益;但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措施的过度保障,合理使用制度受到进一步冲击,信息网络获取途径受到更多限制,从而打破在模拟环境下版权法建立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之间的传统平衡,表现为:①违反了公众有权依法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的原则。网络空间上的技术壁垒在控制他人对作品的非法接触的同时也妨碍了公众对该作品的合理使用,如果被采取技术措施的作品仅仅以数字化形式存在,而用户又没有其他合法途径获得该作品时,技术措施会使得公众合理使用该作品存在严重障碍。②违反了思想、事实以及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不受版权法保护的原则。技术保护措施与启封许可证或在线许可协议的使用能够用于全面阻止公众对作品不符合版权人意愿的使用。由于无从接近版权作品,公众对不受保护的思想、事实或者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等也无从接近,版权法公共领域受到侵蚀。

第2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006年11月17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7大唱片公司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原告败诉。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对其搜索内容的合法性不具有预见性、识别性和可控性,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这种判断和审核的义务只能不恰当的增加其负担,有悖于避风港原则。法院认为,原告向百度公司寄送的侵权警告信不符合法律要求,因而不能据此认定百度公司明知或应知有关侵权信息。2007年4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环球唱片有限公司等11家唱片公司诉北京阿里巴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邻接权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原告胜诉。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北京阿里巴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其搜索、链接的录音制品的合法性具有专业预见水平,有能力对提供的内容是否存在侵权做出应有的判断。这两起案件均为网络服务商对侵权歌曲文件提供搜索、链接是否构成侵权,法律问题相同,判决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不同法院对避风港原则的法律适用有别。

2 避风港原则设立的缘由

避风港原则又称“通知―删除规则”,源于美国1998年《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法案)第512条。此原则的主旨是在平衡利益的基础上尽量减轻服务者的辨别和搜寻成本,以免使网络服务商承担过重的侵权责任而影响互联网络产业健康发展。当著作权人主张网络服务商的行为构成侵权时,网络服务商可以援引避风港原则予以抗辩。“避风港原则”的目的在于合理分配责任承担和责任分担,既保护网络著作权又兼顾言论自由,有利于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了避免过度适用,立法设立“红旗原则”作为避风港原则的例外,即在任何一个理性人通过原告举出的事实都能确定无疑的推导出侵权行为的存在,法官才会认为这些事实符合“红旗原则”。

3 送审稿第73条的得失

《著作权法(送审稿)》第73条规定:1.网络服务商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者相关权有关的审查义务。2.他人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行为的,权利人可以书面通知网络服务商,要求其采取删除、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商接到通知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3.网络服务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著作权或者相关权,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4.网络服务商教唆或者帮助他人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的,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5.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他人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制品,不适用本条第一款规定。前两款规定是避风港原则,第三款是红旗原则进行补充。

此次著作权法修订,学界对《著作权法(送审稿)》第73条存在争议:

1.法律规定网络服务商不再承担审查义务,是否就是纵容侵权?其实,网络服务商不再承担审查义务,并不能免除其承担一个合理的注意义务,网络服务商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以减少著作侵权。审查义务与注意义务两者不是一回事。审查义务就是要求网络技术服务商一条条地去审查网上的信息是否侵犯著作权,如果没有去审查,就要承担责任。对于那些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因为网络信息是海量的,如果要求网络服务商去审查自动搜索出的或用户上传的信息是否“侵犯著作权”,既不可行也不公平。如果硬性规定网络服务商必须承担著作权审查义务,那只好关门大吉。美国、欧盟均规定单纯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不承担著作权审查义务。合理注意义务不要求主动对一条条信息是否侵犯著作权进行审查,它只要求一旦发现网上有侵权内容,那么必须及时删除。比如一部还在院线公映期内热播的电影,就被用户录制或翻拍并制作成视频上传到一些视频网站的显著位置上。根据常识,网站经营者显然能够发现和判断这是侵犯电影作品著作权的,网站经营者就有义务删除,这就是合理注意义务。

2.书面通知形式不明确。送审稿第73条第二款提到,“他人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行为的,权利人可以书面通知网络服务商”,“书面通知”这四个字并没有明确指定有哪些通知方式,容易引起歧义。虽然比较之前的《侵权责任法》规定的“通知”是有进步,然而书面通知的前提是“可以”,而不是“必须”,也就是说本款并不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书面通知是纸质或电子的。另外,“通知”虽有瑕疵但足以让网络服务提供商知道著作侵权的存在,网络服务提供商仍不及时采取删除、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是否可以认定网络服务提供商构成侵权?

3.知道或应当知道的界定不明确。《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规定:“网络服务商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送审稿第73条第3款中规定,网络服务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著作权,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规定不一致。本款本应是作为“红旗标准”抗衡避风港原则的,但“知道”或“应当知道”还是很难主观衡量,若无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范围,法律实务中法院将很难判定网络服务提供商到底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 送审稿第73条的完善

1.应该明确网络服务商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以及合理的注意义务。网络服务商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三者应该分开来看。搜索引擎技术并非把内容拷贝到页面,而是一种网络快照的方式,不应该涉及侵权问题,否则这项技术将无法发展。链接是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与之道理相同。但是对于存储功能,每个网络服务商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网络服务商能够借助过滤器技术来对侵权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识别。例如,Google建立一套名为“内容识别系统”的技术,将没有授权的视频、音频及图片文件过滤掉。百度的反盗版“DNA比对识别”系统,以从源头上阻止侵权作品流入网络。片面强调不再承担审查义务,会导致网络存储服务商对制止侵权责任的懈怠。

第3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当前,从事图书推介活动的网站有三种,即购书网站、图书搜索网站和图书社交网站。前两种主要以促成购买为目的,而图书社交网站的经营目的是促成读者间的人际交流,所以它的推介重点从“书”转移到了读书的“人”,具体而言,其推介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分析用户的读书情况,推荐他感兴趣的书。

2 推荐用户的个性图书标签。

3 提供书评。

4 分析他人对所读图书的阅读态度。

5 告知与他读书兴趣相近者关注的其他图书、参与的社区小组。

目前,以上图书推介方式综合运用得最好的是豆瓣社区读书频道(以下称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的模块

如果对豆瓣读书的各模块加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图书信息检索显示模块、图书信息互动和个性分析模块、图书商品引导购买模块。为了具体反映各模块的特点,本文以《杜拉拉升职记》一书为实验对象,参与各模块解析。

首先是图书信息捡索显示模块。以下是《杜拉拉升职记》在豆瓣读书、番薯网和谷歌图书(后两者都是图书搜索引擎)中的反馈情况:

从结果对比来看,豆瓣读书偏重反馈读者与图书信息互动后的个体信息,即读者对书的看法,如“图书标注”、“书评”和“与我相似者的态度”等,如“喜欢读《杜拉拉升职记》的人也喜欢”、“喜欢这本书的人常去的小组”等。显然,这两个信息反馈的侧重点对应着社交网站强调个性需求和社区互动的理念。在豆瓣读书上,当用户阅读了图书基本信息后,他会被其他人提供的个性信息包围,并从他人的评论和感想中体悟到自己对该书的需求所在,这样用户就不会把网站的图书推介与商业推介画上等号。

番薯网与谷歌图书的反馈信息主要侧重图书内容,虽然番薯网也配有用户对该书的态度,但往往偏离主题或商业味浓重。如番薯网的“收藏了这本书的人”就反馈了用户的日志,可惜有关图书的日志较少。又如番薯网的“读了这本书的人也读”,当用户进入后,最先充满屏幕的是各网站的购买价格和购买按钮,浓重的商业味使用户感到不悦。当然,作为一个图书搜索网站,番薯网加入各种社交性质的反馈信息,体现出社交互动的图书推介价值。

其=是图书信息互动和个性分析模块。所谓图书信息互动模块主要指社区互动,包括“我的豆瓣”、“我的小组”、“同城”和“浏览发现”四部分,这一模块根据如书名、兴趣点等不同属性组成互动小组,组员可在小组中写日志、书评。除了互动模块,最能体现其推介特点的是个性分析模块“豆瓣猜”。“豆瓣猜”是豆瓣给用户的一种个陛推荐,通过每天分析用户读过、在读、想读的信息,豆瓣会从海量数据中挑选出用户感兴趣的图书推荐给用户。显然,这是一种精准推介。以笔者为例,笔者喜欢读文史类图书,如《红楼梦》、《万历十五年》,豆瓣就在“豆瓣猜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书”中推介了《奢色年华》(反映古人装饰艺术的书)、《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反映19世纪一年轻人的坎坷人生)等以中国人文历史为主的书。就互动和个性化推介两点而言,豆瓣读书做到了既大量提供图书信息,又精确细分个体多样需求;既如商家一般追求用户凝聚为其提升商业价值,又如朋友一般在不经意间激发用户对读书、评书、买书的兴趣。

其三是图书商品引导购买模块。在这一模块中,豆瓣读书的主要优点在于比价信息详细和提供二手书转让信息。仍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其不但显示“卓越网”、“当当网”、“新华书店.com”、“北发图书网”四处的新书购买价,还显示出“有296本二手书欲转让”,并标明转让价格。

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模式

通过解析豆瓣读书各模块可看出,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突出了个性化和交互性的特点,其模式可以称为“个性互动模式”,这就与罗杰斯和金凯德提出的“辐合传播模式”十分相似。“辐合传播模式”将互动看做一个没有终点的循环过程,参与过程的各方一起创造、分享信息。“‘辐合’指两人或多人向同一点移动,并在共同兴趣点下结合的一种倾向”。若将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模式用图示体现,应该是:

图中的矩形是一个社交平台,其中A、B是不同的个体或群体,BIx是双方通过书评等互动产生的图书信息。随着交流的深人,两者产生了相互理解的阴影面,当然,这个阴影面也可被视为双方建立社交小组的契机点。从这一模式可以看出三点:

首先是图书推介者的平民化。以前图书信息推介主要由图书生产、销售部门进行,而社交网站给予用户一个相互推介图书的平台,这为图书推介平民化提供了场所,并培养了平民推介队伍。

其次是图书推介内容的多样化。传统推介多以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为主,缺少趣味性,而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能让用户既看到图书的基本信息,又看到读者对图书优缺点的评价、图书对自己情感方面的影响。如《杜拉拉升职记》一书,从读者的图书标注可以看出,它不仅是一本小说,同时也是不少人的职场规划手册,而从书评中就可以看到读者对自己职场不顺、压力过大的感慨。这些主观多样的图书评价往往会引起关注者的共鸣,并使其成为该书的潜在阅读者甚至购买者。

第三是图书信息推介过程的无限化。如果说传统图书推介以被推介者购买此书为终点的话,那么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模式就没有终点。因为人们的互动总能碰撞出新信息,在《杜拉拉升职记》的书评中,有用户将此书与《沉浮》做比较,这使《沉浮》进人用户的视野。可以说,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是信息范围不断扩大的动态过程。当然,该模式在强调互动的同时,满足个性需求也是重点。图示中A、B的个性需求是整个互动过程的方向舵,不同个体是趋近还是疏远完全取决于双方个性需求是否相近。

若以一句话总结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模式,即是以满足个性需求为推介目标,以互动交流为推介手段的图书信息直达式传递模式。

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价值

根据对图书推介模式的分析,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价值可以总结为两点:

其一,社交网站的互动推介少7商业味,多7亲和力。社交网站打破了传统图书生产、销售单位的话语权,通过平等互动拉近了包括读者、出版社、作者、书商之间的距离,图书优劣往往会在彼此的交流中显露出来。如今国外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已开始利用社交网站推介图书新品了,如企鹅集团建立社交网站spinespeaker.co.省略/uploadfiIes/pdf/2010/1/18/141029.省略/uploadfiles./doc./2009/11/11/142713.doe,2009年10月

③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第6期

⑤邵菊芳

沈惠云:《数字传播――以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的融合为例》,《中国出版》,2009年第12期

⑥傅伟:《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特性分析――以豆瓣网发展为例》,《东南传播》,2008年第12期

⑦汤雪梅:《网络图书馆与读者俱乐部――门户网读书频道与豆瓣网之比较》,《青年记者》,2007年第3期

第4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wwW.133229.CoM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5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新媒体出版;编辑意识;编辑能力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的快速普及,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网络环境成为构成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纸质出版物将被多媒体出版物、电视、网络等挤占市场份额的趋势几乎是必然的。在此背景下,图书编辑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内容方面,提高纸质出版物质量,以不变应万变,把最好的内容提供给读者。在媒体呈现方式方面,要以变应变,尽可能地将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出版结合起来,争取新的读者和用户,这样,才能保持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

(1)在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层出不穷,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纸质出版物受众不断下降,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市场陷入更为激烈的竞争之中。为了应对市场单品种效益下降的趋势,出版企业往往增加品种,出版物数量以超出此前数倍乃至十数倍的速度增长,以品种换市场,以数量换码洋,品种的增长导致编辑工作量大幅度上升,选题策划、组稿、来稿加工工作应接不暇。快编,快校,快速出书,不可避免地对出版物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2)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抢占市场先机成为纸质出版企业提升销售业绩、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这导致图书编辑出版的周期缩短,图书编辑们的工作紧张且时间不充足。导致选题策划、组稿、审核校对等工作环节时间受到挤压;紧张的工作节奏下,设计、印制部门压力也很大,加之许多出版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强化了对装帧、印制等环节的成本控制;图书出版工作常常顾此失彼,导致图书编校质量、印制质量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无法充分体现纸质出版物传播、收藏的价值。

(3)现代出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新兴媒体对传统出版的挑战还在于,它比传统出版企业更能吸引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网络媒体工作虽然辛苦,但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富有魅力的的工作;同时,薪酬也比传统出版企业要高。很多大学生就业都愿意到网络企业工作,而传统的出版企业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在这―方面,传统出版企业反映还比较迟钝,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补充新鲜血液,培养编辑后备力量。对于现有的在职人员,也未能制订有效的编辑激励政策和积极的培训计划。许多图书出版企业尚未从过去的事业单位工作模式中摆脱出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激励等方面能力与经验不足,未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导致图书编辑在自我提升、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性不足。

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工作,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家出版社为了在图书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实行了编辑个人效益与图书销售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这就使编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具备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能力,还要应对市场;同时,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必须要贯彻执行,因此,编辑在编辑意识方面应当灌注新的内涵,有新的提升。

2.1社会效益优先的意识与创新意识的提升

(1)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变得混乱而快捷,不但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虚假的、混淆大众视听的、消极的消息也普遍存在,对社会舆论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图书长期以来都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其宣传的精神、传承的文化与知识,绝大部分是积极的、先进的、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图书编辑作为图书的设计者、组织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认识到图书与网络信息的这一不同点,充分突出图书在传播先进、积极思想和知识方面的优势。最近,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强调了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一对关系中,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2)图书编辑要树立创新意识。图书是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创新不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图书出版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图书编辑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出版事业创新发展的主导者,主动承担起图书选材、策划、设计创新的责任,使图书在内容、形式、外观等方面具有新意和独创性,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传播先进技术、思想、文化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下,信息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碎片化的信息和病毒式的传播往往不能给每位参与者带来系统而全面的信息,而图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读者提供十分全面、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理念和相关信息。因此,图书编辑应经常浏览网络信息,从中搜集读者们喜爱的、关注的话题,积极发掘新题材。同时注意浏览相关信息,从中发现不足、找出缺陷,并在图书编辑过程中予以弥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网络信息成为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源泉与动力,而非威胁。

2.2市场意识的拓展与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出版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书编辑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的销量与读者的反馈,最终关系到图书出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图书编辑应及时创新工作理念,树立市场意识,在选题策划与编辑工作中处处以读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此,图书编辑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导向对图书编辑工作的深刻影响,将图书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重视市场对图书的检验,将市场销量与读者的反馈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效、评判自身工作成败乃至改进今后工作的重要依据。(2)在选题、策划、编辑、审核等各个工作环节中处处做到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读者的积极沟通等准确抓住读者的喜好和阅读需求,使图书的题材、内容、编排方式等充分迎合读者的习惯与喜好。(3)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图书编辑工作的系统性,在编辑工作中将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审核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筹划和组织,将策划理念渗透到图书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同时将发行商的营销优势、受众关注热点等因素充分纳入策划过程,时刻创新和突出图书的卖点和特色,进而确保其实现最理想的销量和口碑。(4)树立品牌意识。知识经济时代,品牌价值成为影响图书市场的重要因素,而图书编辑是图书品牌塑造的第一推手。图书编辑应结合目标群体的喜好准确定位图书品牌,并在图书选题、策划、编辑等各个环节全面渗透品牌理念,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提升图书的市场知名度、认知度,逐步扩大图书品牌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2.3读者意识的提升

只有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适应读者的喜好与习惯,才能真正赢得读者的青睐,实现理想的销量并树立良好的口碑。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同时,其选购图书的渠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实体书店,在终端上的电子书阅读也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对此,图书编辑―方面要充分把握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对电子读物和纸质出版物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突出纸质出版物的优势,并努力打开电子书的市场,实施“一鱼多吃”,实现市场最大化。此外,在图书选材策划与编排的过程中,应充分满足读者们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需求,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图书编辑工作。

在图书出版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在网络传播给纸质出版物带来深刻影响的形势下,作为图书出版业的核心力量,图书编辑应审时度势,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美国资深编辑阿兰・威廉斯将编辑扮演的角色概括为:“是挖掘好作品的搜猎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还是在作者与出版单位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双面人。”结合这一观点,与网络环境下图书编辑工作的实际情况,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应具备以下能力:

3.1提升信息获取与整合利用能力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编辑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对图书出版过程的一系列设计、组织、控制与管理工作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进而促进书业的发展与进步。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编辑、输出和传播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信息鱼龙混杂,信息的传播迅速而混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只有具备很强的信息辨别、处理、挖掘、整合能力,才能真正捕捉到有利于图书出版的有效信息,把信息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推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满足市场需求和广大读者的需求。

3.2提升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读者的关注点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由此也就给图书市场带来的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随着互联网、电子书、网上图书馆等信息科技媒体的介入,使传统的图书市场的蛋糕被不断分切。在这样的形势下,图书编辑只有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才能保证竞争的取胜。在网络背景下,读者的阅读的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因此在选题策划之前,图书编辑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确保图书的选题与市场的需求吻合。(1)图书编辑要对其他出版社的相关图书进行调研;(2)要对读者群进行调研,了解相关图书在市场中的销售情况,读者对图书的评价情况等。图书编辑对读者群进行调查,可以很好地掌握读者更喜欢哪一类的图书,对图书的选题策划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确保选题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别强调在网络时代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使传统调研和现代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培养图书编辑的市场预测能力,还能有效降低图书出版的风险。

3.3提升选题策划能力

结合图书市场的需求,做出选题策划,才能保证图书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图书编辑应该对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有较大的把握,确定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题,这是图书编辑在目前大环境下应该具备的工作理念,在进行策划选题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如下几方面的因素,(1)市场行情;(2)读者群;(3)市场上同类书的销售情况等,结合这些因素,来确定图书的出版内容、风格、封面版式的设计等,在策划设计的图书中,要打造出自己的亮点,要更具吸引力,能够贴近读者,贴近市场。此外,图书编辑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多地掌握信息,更好地确定选题的特点,以这一特点来进行图书的宣传,靠创新性来加大对读者的吸引,打造出自己的精品,不断提升图书编辑的策划能力。

3.4提升营销宣传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众多图书出版企业已经认识到营销宣传的重要性,而在以往的编辑出版工作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选题不被看好的图书经过有效的营销宣传而取得了理想销量的例子。而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与内容对营销宣传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对于图书而言,其营销宣传工作与编辑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图书编辑有义务通过合理的选题、策划与推广手段来促进图书的销售,实现图书出版应有的价值。

对此可采取以下方法:(1)可针对不同类型与题材的图书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即结合图书的题材、内容、特点、受众群体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提出图书特色,与发行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帮助其更准确地抓住图书的卖点与特色,进而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营销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各大购物网站如淘宝、京东、当当网、亚马逊网等已经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网购者在选购图书时,商品详情页中对图书的说明能否突出图书卖点,成为决定网购者最终是否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对此图书编辑应向图书发行、销售以及分销商提供充分的说明,以便其能够在网络营销中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取得更为理想的销售成绩。(2)可结合不同销售阶段的图书采取不同的营销宣传策略。图书的销售可分为投放期、销售期和滞销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销售量、销售特点不同,而投放期和销售期是图书编辑开展图书营销推广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此图书编辑应结合这两个销售阶段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营销宣传策略。在图书投放期,读者对图书的认识与了解刚刚起步,这一阶段的宣传策略直接影响着图书的最终销量,对此,图书编辑应准确把握图书市场定位、受众特点、图书特色与卖点的基础上,结合时下热门话题,找出图书与受众关注话题的结合点,并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包括实体店、网络销售门户、官方微博、微信等积极推广图书,及时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力并获得他们的认可,进而迅速提升图书的知名度与认知度;销售期即投放期过后,图书销量增长最快且销量较高的阶段,此时图书编辑应密切关注网络反馈、读者来信反馈、发行商反馈等等,在广泛搜集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图书存在的缺陷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再版过程中及时加以改进,除此之外,图书编辑也可通过微博、微信、官方QQ等与读者进行密切的互动,及时转发读者的正面评价,以进一步推广图书,延长销售期并扩大销量。

第6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一、内科学传统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一)内科学传统教学模式优缺点分析内科学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采用课堂教学模式来 进行。我校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内科学理论课程进 行了压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 时间短和教学内容较多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部分 教学内容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只能靠学生自学。 即使是课堂上教师讲授过的内容,学生在课后只能靠 书本和笔记重温教学内容。此外课后师生和生生之间 的交互和交流也不是十分方便。

(二)依托BB平台的内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BB平台是目前国际领先的、唯一支持百万级用 户的一种以课程为中心,专门用于加强虚拟学习环 境,补充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和交流的网络教学平 台,它可帮助教师很方便地建设内科学网络课程。而 内科学网络课程具有信息量大,不受时间、空间和人 数的限制,交互性强等特点’有利于解决传统内科学 教学中所存在的矛盾,克服传统内科学教学模式的弊 端,方便学生以课程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 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相结 合,整合它们各自的优势,使优劣互补,相得益彰,构建 内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BB平台强大的教学管 理、学习支持和交流功能,每位学生都可通过自己的 账号登录BB进行课程点(直)播、作业提交、在线答疑 等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很好地适应医学教育的特点, 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内科学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构建基于BB平台的内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 实效,利用全自动录播系统将课堂教学录制为三分屏 或电影模式的课件针对内科学的教学特点,发扬课堂教学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全自动录播系统将课堂教学录 制为三分屏或电影模式的课件并上传或连接至BB 平台上的内科学网络课程中,将内科学课堂教学延伸 至网络上,在提高受众面的同时,还可以供学生在课 后对课堂上未理解的内容加以温习和进一步理解吸 收。我校建设了功能强大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录制课 件质量较高,并且采用适合网络传播的Flash格式进 行存储和传播。录播分为教室现场录制和录播间录制 两种方式,录制成的课件有三分屏和电影两种模式,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观看和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录制。

(二)依托BB平台建设内科学网络课程,力求内容 全面,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实现网络辅助教学我校BB平台于2006年引进,最初主要用于各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内科学教研室积极利用 BB平台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制订了内科学网络课程 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交流和教学评 价机制等,明确课程的性质、学习目标、课程的重点和 难点、课程内容、学习支持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充分利 用BB教学平台对多种媒体的全面兼容性,将内科学 中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创设出丰富 的资源情境、问题情境、案例情境等。充分利用BB教 学平台强大的交流功能,如论坛等,同时辅以QQ等 即时通信工具以及电子邮件等,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 师生、生生交流,体现开放性和交互性。充分利用BB 教学平台强大的教学评价功能,实现内科学教学评价 的真实性、便捷性与全面性。极大地方便了成人学生, 缓解了工学矛盾,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和成人教育的 教学质量。

三、基于BB平台的内科学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简介对内科学课程进行简单描述,使学生对内科学课 程有初步地了解。主要包括内科学的总体描述以及适 用的对象和专业层次、内科学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 和技巧等。

(二)教师队伍内科学授课教师及网络课程建设教师的情况简 介,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学位、职称/职务 等;个人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近年来取得的教学科 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电子照片;联系方式如电话、 MSN、QQ、E- MAIL等以方便学生联系。

(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内科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 内科学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重、 难点,阐明各章节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提供总学时分 配建议以及学习进度建议等。

(四)网络课程主要包括内科学的课程内容、授课教案、PPT课 件、教学录相等。课程内容以文字学习为主线,根据内 容表述的需要辅以图片、图表、动画、音视频讲解等其 它形式的媒体组件,使学生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 教学录相则真实再现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感受老师 的现场教学情境,方便学生温习,更好地掌握重、难点 学习内容。

(五)作业及测验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为使有效性和科学性相结 合,设计了内科学作业题和综合测验题,着重考核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供学生进行自我 测验,系统能提供答案及明确的解释,并可以自动打 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利 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程答疑通过QQ等实时通讯软件进行实时答疑;设置的 内科学论坛可以供师生、生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可 以向教师提问内科学相关疑难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 答;同时注重对内科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对于典型性及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以问答形式进行 总结,以供学生借鉴。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进行个 别非实时答疑。

(七)资源库将内科学各种资源、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集中存 放,供学生学习使用。

(八)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内科学课程学习的帮助文档,帮助学生 更好地利用内科学网络课程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 习、作业提交和测验等。

(九)课程评价包含教学管理人员、同行和学生对内科学网络课 程的评价。

(十)其它模块如参考教材、参考文献目录、相关网站等。

第7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CORS系统;RTK;精度;误差

1 CORS系统简介

CORS系统是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的缩写。该系统由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计算机、气象设备、通讯设备及电源设备、观测墩等构成。它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定时、实时或按数据中心的要求将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

CORS系统分为单基站CORS和网络CORS两种,单基站CORS只有一个连续运行站,网络CORS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建立多个连续运行基站,由控制软件自动计算流动站与基站间的距离,选点距离最近的CORS基站作为RTK的差分作业的参考站。多基站CORS也称为网络CORS。

与传统的GPS作业相比,连续运行参考站具有作用范围广、精度高、野外单机作业等众多优点。目前,国内一大批省区、城市、城镇和行业已建成或正在组建单基站或网络CORS系统。

2单基站CORS系统的建立

2.1单基站CORS系统的建立

辽宁水程测绘有限公司在盘锦市大洼县建立了单基站CORS系统,该系统主要服务于盘锦市大洼县城镇地籍测量及将来的各种工程测量等工作。基准站建立在盘锦市大洼县的比较高的楼顶上,周围视场开阔,无大型无线电接收和发射设备,适合GPS接收机对卫星信号的接收和差分等信号的发射。该系统采用南方测绘最新研制开发的GPS参考站接收机SOUTH- BASE,它实现了工控机硬件平台与最新型GPS主板的完美结合,可用于CORS系统的单基站、多参考站的GPS数据接收平台。带有多种通讯接口,可持续长时间稳定工作;内部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使用操作简单方便。该系统主要优点是:

(1)TCP/IP作为主要通信标准可确保使用简单,配置方便。(2)参考站可以实现完全的远程操作, 实现无人值守,遥控操作。(3)各种即插即用的接口使得参考站容易安装。(4)数据记录和数据输出灵活稳定。(5)耐恶劣环境的设计允许参考站在极端环境下持续运行。

该CORS系统的转换参数是通过盘锦市城区周边的国家的三角点联测求得。

2.2单基站CORS系统的精度分析

在测区内用原辽宁省第三测绘院施测E级GPS网中的20个点对CORS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实地检测(以E级GPS点为真值),剔除两个标石倾斜的点,检测结果为最大点位误差±3.49cm,最小点位误差±0.58cm,点位中误差为±2.15cm,点位误差的大小大致与距离成比例(距CORS基准站距离越远,误差越大)。

通过检测可知,在整个测区内任何位置,利用CORS系统测量的点位精度均小于±5cm,即相当于图根点的精度,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因此可以利用CORS系统进行该测区城镇地籍测量图根点和细部点的测绘。

表1盘锦市大洼县CORS系统精度检测表

3 CORS系统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单基站CORS系统的本质就是RTK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即将RTK的基站固定,基站向各流动站发送的各种信号和信息由电台发送改为移动信号网络传播,使得流动站的范围广阔增大,流动站至基准站的有效距离由原先的几公里拓展到几十公里。一般单基站CORS系统可有效覆盖方圆60-80公里(以基站为圆心)。

CORS系统在盘锦市大洼县城镇地籍测量中主要应用在图根点测量和细部点测量,细部点又包含界址点和地物点等。

3.1、对图根点测量的应用

城镇地籍测量外业主要工作就是对界址点和细部点数据采集,在通过CORS系统利用RTK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建筑物或树木等高大障碍物对卫星信号或网络通讯信号的遮挡,许多界址点或细部点无法用RTK直接采集,需要利用全站仪进行采集。全站仪采集数据需要测量图根点,传统的图根点测量均采用节点导线网,有了RTK技术后,导线测量图根点逐渐被RTK测量所取代。利用RTK技术测量图根点具有以下优点:

(1)对图根点测量速度快、效率高,并且节省人工。以一平方公里布测300个图根点为例,采用一台全站仪布测需要6-7天(按每天50点左右)时间,需要测量人员6人(2人选点,4人测量)。若采用一台RTK,则需要1-2天即可完成,而需要的测量人员仅3人(2人选点,1人测量)。相对比较而言,采用RTK技术测量图根点功效提高至少3倍以上,节省人员开支2倍。

(2)图根点选点灵活、适当,随机性强。对于RTK图根点的选点可采用两两通视的办法,可跳跃性选点,根据界址点和细部点的情况可疏可密,尤其对死胡同或封闭的院落,选点优势更为明显。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施测该街坊前1-2天对要施测的街坊进行布测,避免过早布测图根点,造成图根点丢失或被破坏。

(3)减少测区布网层次,图根点精度较高并且均匀。

以20平方公里左右的测区为例,常规的测量方法是先进行首级控制(一般为E级GPS网),然后进行5秒或8秒导线,最后加密图根点,需要进行3层布网。而RTK测量则可直接在E级网的基础上直接加密图根点,减少了一级布网,根据误差传播理论,显然采用RTK测量手段的精度较高。另外,采用RTK测量的每一个图根点都是独立观测的,不受相邻图根点的影响,因此精度较均匀。

3.2、细部点测量

对于卫星信号和网络信号较好的测区,例如,平房区、低矮植被覆盖区、运动场等空旷地带,可利用RTK直接来采集细部点。对于地籍测量而言,无论是界址点,还是地物点,其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都要求较高,因此,测量时要求RTK的相位中心和细部点的位置应严格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这样才能保证所测点的平面精度。对于测区内个别隐蔽或信号不好的细部点,可采用间接测量的办法来完成,一般多数采用距离交会法(如图1所示),即通过测量辅助点F1和F2及丈量边长S1和S2来达到解求隐蔽点P的目的,多数RTK都具有此功能。对于不能直接采集的房角点,可采用测量辅助点F1和F2加量距S1、S2、S3来间接解析房角点的坐标(如图2所示)。

利用RTK采集细部点具有如下优点:

(1)采集点灵活,效率高。利用RTK采集细部点,无需考虑通视问题,可直接到达点位进行测量,特别是对于建筑密集的平房落,优势较常规测量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利用RTK测量的区域,无需进行图根测量,省去了诸多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采集点精度高,误差均匀。利用RTK采集的细部点是从首级网直接引测的,减少了多层次的坐标传递,每个细部点的精度都直接相对首级点。另外,每一个细部点都是独立观测的,不受其它点误差的影响,即街道边明显界址点与院落内隐蔽地物点处于等同精度,因此测绘的细部点精度较高,而且误差均匀。

4 结论

第8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论文摘 要】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握好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渡时期,有必要梳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之流变,即从教学资源转变为学习资源。通过对二者的概念渊源以及辩证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引下建设的学习资源,较传统的教学资源更能够适应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习资源的优势,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资源的粒度、学习者的参与度、资源的便捷度以及资源的交互性等问题。

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施加教育影响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和水平直接决定了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在当前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渡时期,有必要梳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之流变,即从教学资源转变为学习资源。肯綮所在,关乎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

一、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溯源

教学资源(Teaching Resource)的概念根植于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所谓教学资源一般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利用的素材和条件,通常不仅包括文字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还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视听教育方兴未艾,新媒体种类不断涌现,媒体应用日益广泛,至70年代,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中介要素。鉴于此,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首次提出了学习资源(Learning Resource)的概念。

按照资源的完备与适用程度,学习资源又可分为设计资源和可利用资源。所谓设计资源,是指以教育教学为目的,专门开发设计的资源,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而可利用资源,是指那些本来并非为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但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教育利用价值,因而用于教学服务的资源,如软件工具、音像资料以及多种多样的网上信息资源等。无论是设计资源还是可利用资源,都是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的教育形式。今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远程开放教育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过去沿袭的服务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已不能够完全适应新的教育形式要求。 由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应当有所更替,即由服务于教育教学转向为以自学导学为目的。实践中,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资源建设,正经历着从教学资源向学习资源的转变。这种资源建设的流变,正是开放大学在成立伊始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此,广义的学习资源可以界定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诸多要素。要把握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脉络,必须梳理它们的辩证关联。

二、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辩证关联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在资源信息载体上具有共同性。比如,文字材料、录像带、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等载体形式,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所用,构成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学习者学习服务,成为学习资源。这些信息载体在当今远程教育中,制作的方式方法更倾向于依赖网络技术。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除了载体上的共同性之外,其服务教学的共同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相互间存在紧密联系,无法割裂,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过多地主导教与学的过程;在今天的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学是主,教师的教是辅,也就是说,教与学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因此,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重心也理所当然地需要进行调整与变化,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应各有侧重,侧重点的倾向性即为两者的差异所在,即:一方面,二者的直接服务主体有所不同。教学资源是直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服务的,实现教学目的是它的最终目标;学习资源是直接为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服务的。另一方面,在设计上,教学资源体现的主要是教学特色,学习资源体现的是自学助学特色。学习资源较教学资源更加强调学习过程,强调通过设计完整的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最终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资源建设的重点考虑因素

教师作为学习资源设计与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当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从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避免将学习资源建设成为教学资源。为此,在资源设计与建设时,应特别对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1. 资源的粒度

学习资源的粒度是对学习资源的大小、尺度以及详细程度等特征的标准化描述。学习资源的粒度决定了学习资源的重用频率与效率、制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资源传输、交换与共享的便利性。

粒度过大的资源信息量大,重用效率高,但资源的重用频率较低,资源开发人员的工作负担往往较重;粒度过小的资源虽然重用频率高,便于传输与共享,但相对信息量小,重用效率低下。因此,大、小粒度的优缺点客观且明显。

以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为例,如果流媒体课件时间过长,未必便于学习者在工作之余全部观看学习;反之,时间较短的流媒体课件,以其针对性较强,知识模块化、案例化、专题化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习者。

再以制作一门网络课程为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要求栏目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学习者经常浏览。网络课程可以说是小分子组成的大颗粒。粒度大小应当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规模。因此,有必要视具体情况分别选取大粒度、中粒度和小粒度的资源,以发挥各种粒度形式资源的最大优势。

基于对学习资源的粒度权衡,青岛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4月举办的开放教育教师公开课观摩比赛,便尝试选择了中小粒度的资源。过去,教师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往往是一节课堂教学时间,这次参赛的教师突破了这一传统,将过去的40分钟录制时间改为15~20分钟,每一段视频力争讲清、讲透、讲好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案例,力争做到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国内相关的尝试,还包括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的视频辅导“颗粒化”试点,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学习者的参与度

首先,“现有的绝大部分资源是由专家或教师建设并提供的,没有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资源,缺乏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创新环境”[1]。毕竟,学习资源是为学习者而建设,学习资源的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意见,让学习者参与选择、评价、表达意见,这样才能够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仅仅由教师根据自身的设计理念、个人兴趣而制作产生。

其次,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学习者的参与,“学习者的理解将会限制在教师提供的框架范围内,阻碍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习者参与学习资源建设也是他们思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资源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获取和运用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自身的思维潜能。

最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从事的工作往往与其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有的学习者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积累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值得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和分享的。这些资料和经验可以转化为有使用价值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者参与建设学习资源方面,现在也有了一些尝试。2010年下半年,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对法学专科毕业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将案例分析和答辩加入到毕业实践环节当中,教师将优秀的学生案例作品上传到电大在线相应课程栏目中,进一步充实了课程的案例资源。青岛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教师公开课观摩比赛,其评审过程采用了由专家和学生共同打分的机制,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讲课,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网浏览课件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筛选出一批受学生欢迎的优秀学习资源。另外,上海电大孙慧老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尝试了网络资源师生共建模式,该模式“包括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情景模拟剧,由管理经验丰富的电大学员作专题讲座等”[3]。

3. 资源的便捷度

开放教育的学生通常是在工作之余上网学习,在建设学习资源时,应当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便利。因此,既要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中考虑选择便利的网络传播载体,又要在学习资源建设中配套相应的支持服务。

目前,学习者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脑上网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媒介,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样,学习者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手机上网,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手机上网较电脑上网更为便捷。

另外,目前开放教育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往往由文本、音像、网络学习资源组成,资源数量多,形式多样,但多呈分散状态,缺乏整体感。资源的分布只有教师详细了解,学生在未充分导学的情况下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丰富的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自学带来了困扰,如果缺乏针对性强的导学支撑,将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限制学习资源功效的发挥。可见,学习资源的使用需要导航和指引。

从2008年开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每学期各专业制定导学计划书,在计划书中向学习者提供中央电大、青岛电大两级平台上各门课程资源情况表。在资源情况表中,列出各门课程资源栏目名称、课件名称、资源数量以及每一项学习资源对应的关注度和推荐指数。使学习者能够对两级平台上的资源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学习者了解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的效率。

4. 资源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远程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根据媒体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交互性可分为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是指媒体能够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 性[4]。目前,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基本上能够实现,比如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QQ、MSN、E-mail或者BBS来实现。所谓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是指学习资源能够引起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品质。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交互性相对比较匮乏,在学习者使用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使学习者对学习资源呈现的学习信息做出积极、公开的反应,同时资源也可以依据学习者的反应做出相应变化的设计还并不多见。

增强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设计和技术支撑。在实践中,可以进行情境设计,设计出仿真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与学习资源进行互动,依据彼此的反应作出回应。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法学专业为例,案例教学是法学专业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持,设计出网络模拟案例教学的场景,使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与参加案例教学面授课堂相同的效果。

总之,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握好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资源较教学资源更能够适应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资源的粒度、学习者的参与度、资源的便捷度以及资源的交互性等问题,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2] 毛美娟,汪维富. 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比较研究[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第9篇:网络传播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our country, for public facilities continues to expand and improve, our country traffic facilities are also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growth. However, it's worth noting is,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sign.

Keywords: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繁琐的项目,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做的完美无瑕,也不可能在短的时间里得到全面改进。但是,认清这个事实,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为了加快我国路桥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我国路桥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的具体分心,提出解决方案,为路桥施工提出一些对照措施,弥补我国路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

1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桥梁建设的奠基者当属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在1937 年,正值我国国难深重时期,他们通过努力建成了钱塘江桥,为我国的桥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内需的增大,我国的公路桥梁事业迅猛发展,在建造技术、设计理论及装备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公路桥梁中,虎门珠江大桥辅航道桥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连续钢构桥中跨径最大的,达到了270 米。在拱桥方面,用转体施工法施工的桥梁跨径达到200米,这种施工方法施工所用设备十分轻便,另外,在传统的石砌拱桥中,山西丹河大桥以146米的跨度刷新世界纪录。我国在最近兴起的斜拉桥和悬索桥建设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南京长江二桥三汊桥、南京长江三桥、润扬长江大桥等等桥梁的建设,对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的桥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建设水平跟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尚待提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的国土平均交通里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还需要更多的道路桥梁建设者发挥聪明才智,为桥梁建设做出贡献。

2当前我国路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材料设备采购存在问题

路桥施工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材料设备的采购环节,是检验路桥建筑的产品质量的关键部分。但是在这个环节上,也最容易产生问题。目前我国路桥施工的材料采购上,质量与价格呈现反差,往往不能做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这种形式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显得日趋严峻。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失去其地位。

2.2信息传递渠道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路桥施工系统的内部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是通过网络传播。为了确保整个施工系统的信息随时处于通畅状态,有效的展开路桥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建设,需要建立信息传递网络。以项目技术部为主导,横向与纵向多方位传播。但是由于传递的时效性比较差,内部人员存在理解差异,在传递过程中容易使内容偏离其真实性等各方面的原因,致使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失去原真。比如在横向信息传递时,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专业技能各异,组织结构不相同,容易出现信息传递的非真实性;同样在纵向信息传递时,由于施工团队与项目设计团队在理解上的偏差,在交底工作时容易让结果与设计出现偏离。

2.3现场管理工作十分落后

管理水平落后是目前我国众多路桥施工现场的普遍化现象。管理混乱仍是建筑现场的非常突出的问题。现场施工材料乱堆乱放,施工道路杂乱无章,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状态也比较差,施工现场的这种杂乱问题,一直是影响施工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一直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3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3.1桥梁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作为混凝土桥梁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表现形式,裂缝严重影响着桥梁的外观和使用效果,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桥梁的大面积开裂和整体毁坏。施工中导致裂缝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混凝土材料性质、施工技术以及外界环境作用等因素。首先,混凝土浇筑初期,大量的水泥水化热在内部聚集而且散发速率非常慢,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造成其结构内、外出现较大的温差。此时混凝土内外热胀冷缩程度的差异性比较明显,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较强的膨胀应力,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常较低,因此混凝土表面上裂缝就容易形成。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由于腹板内预应力管道比较密集,常会导致局部位置的混凝土振捣不符合要求,漏振或欠振等原因均容易导致腹板混凝土振捣的密实不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若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放线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也可能致使预应力管道的圆润度不足,在局部微段存在弯折等现象,使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不重合,该位置的径向力发生突变,发生预应力不足而导致腹板裂缝。

为预防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应对桥梁混凝土进行常规计算和温度裂缝计算。并采取隔热设计,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处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配筋率采用适当的计算模式,从材料性能方面和结构形式方面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按设计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进行施工,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重视混凝土振捣技术,计算好拆模时间,选用一定份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遇到高温天气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浇灌温度。

3.2不均匀沉降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设计、施工以及地基的自身性质特点都可能导致路桥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其中天然地基的沉陷主要表现在土质不良的软土地基情况下,在软土路基上直接填筑或处理不当,通常会导致桥头跳车等沉降不均而引发的桥梁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考虑到造价方面的因素,往往会压缩跨径尺寸,在过渡段桥头过多采用搭板结构,也是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不严,出现过快的台背填土速度,或压实不够等现象,也有可能导致后期桥梁在自重作用和车辆荷载作用的影响下产生沉降。

要避免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首先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应综合考虑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要求进行选择,按照要求改善地基的性能,促使其承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减少沉降并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其次,应尽可能保证过渡段内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得到严格的控制;设法用连续的斜坡式沉降来代替路桥交界处的错落式沉降。在台背回填土方面,如果同体施工条件实在无法满足,则必须采用阶施工方式,逐层加宽应在10cm以上。此外,应结合考虑台背填料类型、降雨条件、渗水量等诸多因素对排水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台后填料的水分被尽可能地疏干。

3.3其他质量问题的出现与预防

施工中出现的钢筋锈蚀问题也严重危害着桥梁的使用安全,锈蚀产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原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施工中对材料存放保护不周、以及施工不当等因素引起的。由于钢筋锈蚀的机理较为复杂,因此施工也应结合多种预防手段进行综合质治理。不管是在运输、储存还是在安装过程中,都必须保证钢筋上的防腐涂层不被破坏,以帮助钢筋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能够一直保持其结构功能。施工中还可使用电化学防护法阻止桥梁钢筋锈蚀,即通过让钢筋携带足够数量的多余电子,使其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而对于已经出现锈蚀的钢筋要积极进行修复:清除掉所有出现锈蚀区域内的混凝土,采用喷砂法除掉锈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定数量的钢筋以确保梁体内的含筋量。此外,还要根据道路桥梁所处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对桥梁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筛选符合使用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钢筋与防腐材料。

在桥梁铺装层的施工中,其工艺质量往往不被重视,而铺装层工艺控制不严,将直接导致其出现裂缝、松散、脱落等早期病害,影响交通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并造成维修管理阶段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应合理计算桥面负荷,并以此为标准选择适宜弯曲性能的铺装材料,确保其在使用期间保持良好的形态与性能。应防止水渗入材料引起各种水损坏,从而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对于处于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可以在桥梁铺面层铺上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对于处于冰冻地区而可能出现水损害的道路桥梁上,可以铺上沥青混凝土等柔性材料,以预防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

4结语

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公路桥梁的建设和使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影响公路桥梁施工的因素多而复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通过富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对各种不良因素加以控制。以品质的路桥工程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国家的基础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樊映阳.论路桥施工中的现场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6).

[2]苏荣幕.浅析我国路桥施工项目的管理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