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发展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研究背景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对于自己学业能力、学业体验、学业行为、学业成就等方面有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它是自我概念研究的重点之一。从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的对象多是大、中和小学生这样的大群体,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或者各个年龄阶段自我概念的特点。然而,其他特殊群体、特定领域,如农村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如何,因有它的特殊性,不能照抄以前的研究结果。现在农村的中学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留守儿童问题、单亲问题、家庭经济问题和教育问题,等等,农村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有其特殊性和自身的发展特点。同时,学业自我概念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心理健康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成绩问题等。
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农村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发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掌握农村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和水平。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自我概念,还能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咨询提供依据,指导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业自我概念,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市郊区――从化区两所农村中学(从化区第五中学和从化区第六中学)的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0份,获得有效数据1079份,有效率达89.9%;其中男生468人,占43.4%,女生611人,占56.6%;初一学生200人,占18.5%,初二学生203人,占18.8%,初三学生128人,占11.9%,高一学生162人,占15.9%,高二学生196人,占18.2%,高三学生190人,占17.6%;独生子女312人,占28.9%,非独生子女767人,占71.1%;城镇学生415人,占38.5%,农村学生664人,占61.5%。
3.研究工具
3.1测量工具
本研究选用郭成(2006)编制的青少年学业自我概念量表中的一般学业自我分量表,共包括22个条目,包含学业能力、学业体验、学业行为和学业成就四个维度。具体学科自我概念主要采用郭成(2006)编制的青少年学业自我量表中关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的自我概念条目组成的分量表。该量表共包括24个条目,分别是语文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和英语自我概念三个维度。
3.2统计处理
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
4.农村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4.1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4.1.1总体状况
对参加本研究调查的1079名中学生在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各因素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其中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5分,中等临界值是3分。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总均分为3.289,略高于中等临界值,处于中等水平。具体看,除学业能力均分低于3分(M=2.977)外,学业体验、学业行为和学业成就的均分都高于3分,处于中上水平。
从年级的横向发展特点看,初一到高一,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发展水平处于下降趋势,但总均分均高于中间临界值3分,从高一到高二呈上升趋势,从高二到高三有呈现下降趋势,整体上看呈现V型发展态势。这与他们所承受的学业压力、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等相关。
4.1.2差异分析
为考察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城乡之间上的差异,我们以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城乡为自变量,以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及各维度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存在差异,但在城乡、是否独生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1.2.1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首先,从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总均分看,男生的总均分为3.2290,女生的总均分为3.335。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显著(t=-2.430,p
4.1.2.2年级差异
为考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在年级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中学生共6个年级的差异情况。结果发现,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及其各维度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及各维度在年级变量的差异表现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在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维度上,初中生的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初一学生水平最高,高二学生的水平最低学业能力的维度上,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一显著低于高二;在学业体验、学业行为、学业成就三个维度上,都表现为初一初二显著高于初三和高中三个年级,这应该受到教育者的格外关注。
4.2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4.2.1总体状况
通过对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进行调查分析,得到语文学业自我、数学自我和英语学业自我的基本统计量。结果显示,从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看,语文、数学和英语自我概念总均分都小于临界值3,未达到中等水平,其发展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数学>语文>英语,这表明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对于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年级上的发展特点,具体看,语文自我概念:从初一到高一处于下降趋势,从高一到高三处于上升趋势,整体上看呈现V型发展态势。数学自我概念:从初一到高一处于下降趋势,从高一到高二有上升趋势,但是高二到高三又出现下降趋势,整体上看呈现V型发展态势。英语自我概念:从初一到初二处于上升趋势,但从初二到高二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直到高三稍微有点回升趋势,整体上看呈现V型发展态势。
4.2.2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考查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城乡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分别以语文、数学和英语自我概念为因变量,分别以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城乡为自变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城乡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2.2.1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具体学科自我概念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显著优于女生,而女生的语文自我概念和英语自我概念显著优于男生。
4.2.2.2年级差异
为考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中学生共6个年级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中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自我概念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语文自我概念上,初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自我概念处于发展的最高水平,而高一处于发展的最低水平,初中显著高于高中,高中无显著差异;在数学自我概念上,初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处于发展的最高水平,而高一处于发展的最低水平,初中显著高于高中,高中无显著差异;在英语自我概念上,初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处于发展的最高水平,而高二学生处于发展的最低水平,初中显著高于高中,高中无显著差异。
4.2.2.3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为考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以是否独生作为自变量,以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具体学科自我概念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的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5.讨论与分析
5.1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5.1.1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
从调查结果看,我国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总均分为3.2891,基本上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农村中学生对自己学业的认识、体验、评价及行为表现并不积极。就其具体维度来看,学业能力的发展水平最低(M=2.9771),学业成就的发展水平最高(M=3.5387),这一结果与郭成(2006)对西南地区青少年的研究结果类似,这说明国内对农村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具有普遍性,导致农村中学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我国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对学生学业价值的追求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我国实际教育中,读书与升学存在密切关系,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读书就是他们摆脱现状、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学习和升学成为他们学业活动的主体和核心,这一切都以追求考试、考上大学、实现人生价值为主要目标,所以农村中学生学业成就价值发展水平较高。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学校家长,都在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对促进学生个体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为什么农村中学生在学业愉悦情绪体验和学业能力知觉上的发展水平较低呢?这与现行的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是有一定关联的,教材难度的不断增加,教育方法的外部强制性程度逐渐加重,这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完成高强度和高难度的学业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最终导致他们失去自我肯定,降低自我效能感,进而失去信心,所以农村中学生的学业能力知觉发展水平较低。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说明农村中学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学业认知水平的下降,还会带来一些负向的情绪体验,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心理问题。这提示我们一定要关注农村的学校教育,控制那些教育情境中阻碍学生积极学业自我发展的消极因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教育机制,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1.2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特点
关于自我的性别特点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对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430,p
5.1.3农村中学生一般学生自我概念的年级特点
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一般学业自我概念总体发展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初一到高一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后略有上升至高二,然后到高三又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波浪式的前进发展趋势比较符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从教学实践看,农村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学习要求和学业期望会不断提高,对顺利升学存在潜在的忧虑,导致他们的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而且高中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这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就其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具体维度看,初一学生的四个维度得分均是最高的,这可能与他们刚入学时的学习状态有关。刚步入学校,有着一种对未来学业和前途的美好憧憬,时常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促进学业自我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刚刚新的学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都不高,考试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信心,这种积极的学业经验会使中学生的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5.2农村中学生具体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5.2.1农村中学生具体学业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
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不高,均未达到中等水平,这与他们对具体科目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关,尽管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倡中小学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但对于学科教学的引导不够,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的难易程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科目重点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学业自我概念的产生,比如英语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属于陌生学科,到了初中之后才开始系统的进行英语学习,农村中学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这也是学生对英语学科认识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者在实施具体科目教学时,更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科目知识的介绍,让他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理解学科学习的意义。
5.2.2农村中学生具体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特点
本研究发现,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显著优于女生,而女生的语文自我概念和英语自我概念显著优于男生,这种学科间的性别差异与男生和女生自身的心理发展有关,特别是认知发展的差异性,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存在不同的性别优势,男生比女生在数学学科上更具优势,而女生比男生往往在语文和英语学科更具优势。所以,对于男生来说,往往会对数学这种理科类的学科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更积极,而女生则会对语文和英语这种文科类的学科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更积极。
5.2.3农村中学生具体学业自我概念的年级特点
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的发展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在不同年级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语文自我概念上,初一至高一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高一到高三开始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初一;数学自我概念上,从初一到高三一直处于波浪式的下降趋势;英语自我概念上,初一到初二处于上升趋势,尔后到高二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了高三有所回升。可以看出,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在年级间出现较大的波动,这种发展趋势反映了我国农村中学生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学业经历密不可分,尽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不断积累,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提高,但是学科自我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学科自我的发展与认知水平的提高不存在线性关系。
5.2.4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具体学科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在具体学科自我概念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关,本研究调查的对象是在农村中学,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计划,每个家庭只能生育一胎,公务员、教师等公职人员的家庭只能生一胎,但是农村还是会存在两个或三个子女的现象,且大多都是农民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这就导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所差异,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会给子女带来更清晰的学科教育或入学前的引导,使他们对不同学科有更清楚的认知,而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本身就不高,难以对子女进行学科方面的教育。这一现象揭示了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在教育方面对子女的引导对他们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聂衍刚,张卫,彭以松,丁莉.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功能结构及测评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411-414.
[2]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3]吴素梅,等.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及培养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4).
一、综述与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多维度理解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综合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大都给出了综合性的界定。通过对这些综合性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对以下三个维度的综合:一是教育发生地域的维度,二是教育对象的维度,三是教育内容的维度。从教育的发生地域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刘春生和刘永,他们认为,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者石伟平在其所著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城市及工业发达地区实施的工业、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对的另一类职业技术教育”,他强调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设在农村。以上观点立足于农村和城市在地域上的明显区别,旗帜鲜明地从发生地的角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是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从教育对象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春生、王虹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农村职业教育学》(1992年)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对农村广大的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刘春生、刘永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职业技术教育”。张力跃在《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子女为主要对象”。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就是农村人口,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农村学生,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决定的,符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教育内容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石伟平编写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中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蔬菜、花卉、药材等内容。刘春生、王虹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从以上观点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应当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即第一产业来进行设置。尽管刘春生等学者认为应当设置“加工、运输、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但总体仍然应当以涉农专业为常规的和主要的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设置,最初是为了适应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的需求,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技术水平。
二、嬗变与冲突: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现实困境
(一)生源枯竭使“办在农村”几近名存实亡
农村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历经了从恢复发展到陷入停滞、从鼎盛时期到步履维艰的兴衰起伏,并从曾经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沦落为当前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其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农村职业学校和生源从数量上由充沛到短缺、质量上由优质到低下、结构上由多元到单一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教育分流制度的恢复,在生源方面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应当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这一精神,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当时各地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1985年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在这些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加之市场需求旺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最快、生源最好的时期,到农村职业学校就读也成为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一时期,全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由1979年底的2000余所发展到1992年的6900余所,几乎每县都办起了职业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9年的23万增长到1990年的195.5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以及农村中职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职学校发展陷入停滞,生源出现了滑坡现象。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开始被逐渐打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被推向市场,和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城市的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户口、就业等方面的附加价值也随之消失。由于城市中职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较之农村中职学校有明显优势,从而使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流向了城市中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导致了“普高热”现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严重流失。从目前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办在农村的职业学校数量锐减,县均只有2所左右,而现存的农村职业学校也普遍存在生源差、办学效益差等诸多问题,有些学校因生源枯竭甚至可能随时停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体制改革使城市职业学校附加价值消失,城市学生大都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生源界限被打破,呈现出农村生源向城市中职学校单向流动的态势。这种生源的单向流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农村职业学校生源枯竭,难以为继;二是在所有的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且占比9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
(二)市场化导向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日趋“离农”
改革开放之后的十余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和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农村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等和第一产业密切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农业生产规律、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毕业生。1984年至1992年,农村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430余万,这些毕业生大多留在家乡工作,并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1993年起,由于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总体吸引力大大降低,涉农类专业的招生出现了严重困难。为适应新的形势,很多农村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面向二、三产业的专业,如计算机类专业、数控机电、电子商务、宾馆旅游、服装设计等。然而,由于办学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农村中职的新设专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实习场所和优秀的专业教师,这自然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和规格,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因而这一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目标。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客观上推动了“普高热”,加上长期以来社会上轻农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村职校毕业生出路较差的现实,使广大农民认为让孩子读高中、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普高班来吸引生源、维持生存,还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则被迫停办或者转型为普通中学。进入21世纪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失败的,也未能实现“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教育目标。
三、反思与展望:“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何去何从
【关键词】甘肃省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一、农村体育的概念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农村和城市共同构成我国的地理概念。农村体育的概念是体育的下位概念,农村体育的参与者包括住在农村的农村人口,还包括住在城市而锻炼地点在农村的居民。所以农村体育的概念应是在农村地理范围内,以农村人口为参与主体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包括在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与我国体育的分类相对应,农村体育由农村竞技体育、农村学校体育、农村群众体育三部分组成。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农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包括其中男、女、老、幼及伤病残者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二、农村体育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体育相对落后已成不争的事实。研究农村体育,从而更好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有助于焕发现代新型农民的面貌和活力,有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表征体育战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方向。我国目前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农民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研究使用的是最广义的农民概念,即指农村总人口。
三、正确认识农民体育
农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包括其中男、女、老、幼及伤病残者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而甘肃省西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是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教育和科技不发达的国情相关联的。但农村体育也有其自身优势;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城市也是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在农村,新年的龙灯狮舞、端阳的龙舟竞渡、重阳的登山活动、和少数民族的木球、射箭、摔跤、秧、荡千秋、珍珠球等都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农民体育项目形式多样、绚丽多彩;农村空气污染较城市空气污染低。开展农民体育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四、锻炼项目和时间
我国农民体育活动开展地区差异很大,锻炼项目因不同地方、不同年龄而异。锻炼时间多集中于春节、集会等节日、季节性强。在《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得知:甘肃省西北地区农民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单一,在参与调查的208人中,喜欢和参与篮球活动者占33.7%,爱好棋类者占35.6%,爱好和参与跑步者占27.9%,喜欢和进行气功锻炼者占10.6%,在田间散步者占6.7%,爱好和从事武术者占3.8%;参加体育活动者基本是年轻人,尤其是体育锻炼,像篮球、足球、广场舞等活动全是中青年,以青年为主;棋类活动中,青年、中年、老年均有;田间散步则以中老年为主;近两年村子搞过篮球或者拔河、棋类等比赛一次以上者只占13%。
五、农民体育保障支持系统
农民体育既是国民体育的主体,更是难点。当前,甘肃省西北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体育差异、区域体育差异,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收入不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社会贫富差异悬殊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而自行消亡,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甘肃省西北地区的有关机构应当建立农民体育保障(支持)系统,包括体育政府部门保障(支持)系统,体育团体保障(支持)系统,个体保障(支持)系统,给予法制化和规范道德行为,并纳入整个社会保障(支持)系统,作为我国体育发展有益的、不可缺少的补充。这个系统主要面对农村非体育人口,在体育政府部门、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爱好者共同参与下运转。
六、发展对策
(1)更好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农村体育的作用以及农村体育所带来的乐趣。
(2)正确认识农村体育中的传统项目,进一步传承并发扬光大甘肃省西北地区农村的传统项目。
(3)丰富甘肃省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项目,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季节差异举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竞赛,以丰富甘肃社会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
(4)甘肃省西北地区的有关机构应当建立农民体育保障(支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面对甘肃社会西北地区农村非体育人口,并保证此系统在体育政府部门、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爱好者共同参与下运转。
参考文献:
[1]肖桂云,张蓉.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北京上海联合出版,1982:349-350.
[3]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4]刘树青,张元河.论全民健身与生产力的发展[M].生产力研究,1997,(1):36-41.
[关键词]乡镇企业;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经济推动发展
目前,很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仅仅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且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乡镇企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为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1乡镇企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1乡镇企业的概念
对于不同的研究学者而言,对乡镇企业的认识和内涵的总结也不尽相同,因此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乡镇企业主要是指,以农民或者是农业集体经济的投资为主,在乡镇范围内从事企业生产,招聘的员工主要是农民及乡镇人员。这类企业暂时定义为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并没有真正提出“乡镇企业”的概念,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始认识到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乡镇企业的概念,更好地促进其发展,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2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经济总值中很大一部分收入是来源于乡镇企业的收入,这说明乡镇企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第二,目前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比较良好,在管理和经营方面都正在进行不断的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乡镇企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化改革,因此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过程中,依然在农村经济的组成方面以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3乡镇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我国的乡镇企业来讲,不仅仅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良好的机遇。而且还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重视,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从而能够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农民进入企业寻找工作,使得乡镇企业有着足够的劳动力,从而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很多农民开始认识到乡镇企业的良好机遇,纷纷通过创业建立了乡镇企业,从而使得某个区域的乡镇企业数量增加,因此这些企业会面临着严重的竞争压力;其次,虽然目前很多农民进入企业寻找工作,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民选择进入资源条件更好的城市进行打工,所以目前很多乡镇企业还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都增加了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
1.4乡镇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乡镇企业来讲,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调整,从而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乡镇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第一,很多乡镇企业在经营中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不断地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成技术提高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向着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方向发展;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就会与城市中的企业进行融合,从而能够不断扩大企业在乡镇和城市中的市场份额。第二,对于其他的乡镇企业来讲,由于发展过程比较艰辛,在管理和盈利方面都存在不足,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来提高生成技术,从而依然朝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方向发展。
2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目前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总值的提高
乡镇企业与传统的城市企业不同,其对农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对于农村经济总值的提高也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乡镇企业对于农村经济总值的提高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在农村进行,在这一制度下,使得很多农村劳动力从务农工作中解脱出来,到乡镇企业中参加工作。这时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刚刚开始成立,因此虽然对于农村经济总值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第二阶段,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是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以后,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加上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乡镇企业的政策,从而使得乡镇企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总值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第三阶段,深化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与城市企业相比,农村的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乡镇企业开始进入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对农村经济总值的增长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2乡镇企业对于农民生活的改善
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农民生活也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很多省市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据调查:农民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都是来自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农民进入企业打工,工资福利与务农相比有着较大的提高,因此可以说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创建和发展,能够带动周围的经济发展,例如:乡镇企业附近成立超市、餐饮、娱乐等多项服务,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民的收入;第三,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随着目前我国农村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农村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农村产生了很多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为这些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实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3结论
目前,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对目前乡镇企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乡镇企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宏霞,贾琼,谢宗棠.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西北民族地区农业增长的实证研究———以青海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6(1):119-123.
[2]肖唤元,秦龙.构建乡镇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探析[J].农业经济,2015(2):116-118.
[3]谢宗棠,刘燕华,刘宏霞.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西北民族地区农业增长分析———以新疆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关键词:社区学习中心; 非正规教育; 农村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69-04
一、前言
“社区学习中心” (简称CLC)是在“全民教育”的理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8年提出来的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指在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由社区成员自发组织、建立、管理并为社区发展服务的教育学习组织或机构。“社区学习中心”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将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处境不利群体、继续教育、技术提升等多主题、多方面的需求[1](P39),使社区人民能够有效参与社区发展与社会变化,它所关注的是在正规教育体系外,为社区成员的继续学习与教育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帮助,使他们形成自发性和持续性的学习行为,以引导社区成员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和快速变化的时代洪流中谋求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以达到“有尊严地活着”的目的。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习中心在广大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的扫盲、技能提升、性别平等、儿童教育、文化传承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正规教育之外的有益补充。
中国于1998年参加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在甘肃和广西两省实施。自2003年以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三方推动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在全国22个实验点开展了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推广工作,在农村地区进行以扫盲、技能提升、扶贫、劳动力转型与培训等为重点的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提升了影响力,社区学习中心自身也形成了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受农村变化发展的影响,农村正规学校教育正拘泥于公平与效率、内容与形式等不得不考虑的宏大教育问题中,使学校教育在农村领域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非常强烈,但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发展缓慢,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变迁。非正规教育以其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成为弥补正规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径。社区学习中心的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可以促进社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2],但是在当前农村变化的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扫盲、技能提升等功能,而应该适应农村的变化,满足农村的需求,甚至是逐步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引领农村的发展。鉴于此,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必须解决在未来发展中发展目标的确认、教师队伍的建设、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场所的组织、教学手段的改进、评价体系的建构、运行体制的梳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政策的支持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够从内部强大自己,使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上述我国农村的新形势以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面临的问题,必须总结出一条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才能使之健康有序并且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二、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目标:以教育促进农村转型
发展目标应该是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发展方向的指引,也是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价值的体现。农村地区仍然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农村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农村概念里面较多的是以经济发展程度区分的区域概念,正是这一区域概念使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无法弥补,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代表的是一种平行于城市的文化,两者没有优劣之分,两者之间是生活形态的差别。我们不能以城市的标准来促使农村的发展,农村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农村的发展不应该是被城市牵引的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农村自身转型的过程,转型即农村不是按城市的标准发展,而是自身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的农村、生活更加幸福的农村转变。教育是促进农村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作为在农村社区的一种教育形式,应该树立为农村转型服务的目标,引导村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为农村服务,与农村社区建立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发展前提:转变观念
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优势在于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快速的需求满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更多的是满足于政府需求和类似于学校教育的机构,长此以往,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优势将逐渐示弱。所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要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
首先,“学习中心”非“教育中心”,即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下而上地推动自身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向外拓展,逐步扩充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学习资源。其次,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是一种无形的机制、一种理念平台,而不仅是一个实体机构。其机制、理念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场所、人员、媒介在任何社区表现出来。而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拘泥于科层治理的固定机构。任何一个社区均可以将社区成员的需求与社区学习中心的理念相融合,为社区服务。最后,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并不仅是满足农村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而需在坚持国家政治方向,提高社区成员经济水平的同时,关注社区文化建设,注重社区成员能力发展,发挥社区成员的潜在价值,提升社区成员个体的价值。
总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应以解决人的问题为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价值追求,把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激发村民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觉悟,提高其追求生命价值的意愿和能力作为社区学习中心的重要任务[2]。
(三)基本原则:需求唤醒、资源整合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做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与布局,让其在为城市发展中提供土地与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多了休闲空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郊区化扩散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在城区与乡村连接地带,出现了既不同于城市,又异于农村的过渡地带,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城乡结合部。
有关城乡结合部的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所提出的边缘带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之后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提出了城市边缘带1942年安德鲁斯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1953年W.C.麦坎等人提出了限制边缘带和扩展边缘带等概念。[1]我国有关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郊区;城乡边缘带;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一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中心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具有城市与乡村双方面特征的过渡带。
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互相交融、不可分割。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的中间,是一个过渡地带,但其与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无法进行精确划分,他是与城市和农村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
2、两重特性、动态发展。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但同时又兼有两者的特性。这部分区域既受城市又受农村的经济与发展辐射,区域和位置呈现以城市为核心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发展性。
3、资源丰富、市场后盾。相对于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上的补充。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往往还承担着城市市场,尤其是农副食品供应后盾的作用,是城市菜篮子的源头。
关键词:身份农民;职业农民;农民市民化;演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043-02
农民这一概念,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变迁不断深化发展,在每一个时代背景下,都有着特定的含义。中国农民内涵沿着原始“农民”、个体农民、身份农民和职业农民的路径,逐步迈向居村农民市民化进程。
一、农民概念中的职业属性是自然的、分工的结果
在原始社会,由于工具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更多地是向自然索取,从事采集野果和狩猎的活动。随着对自然的认识,对养殖动物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渐掌握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律,于是人们开始定居下来,专门从事农牧业活动。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的分工。这次大的分工对于人类生存、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有历史意义。相应地,原始的流动的“狩猎人”开始向定居的“农民”转化,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农民是“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经济大辞典》中将农民定义为“农民是个人或集体部分占有生产资料,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人。”这些定义都是侧重农民是一个职业的定义,就像工人从事工业生产因而成为工人那样,农民因为从事农业生产因而才成为农民,从职业定义上看,农民和工人没有本质的区别,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马克思指出:“自耕农的自由所有权,对小生产来说,在这种生产方式中,耕者不管是一个自由的土地所有者,还是一个隶属农民,总是独立地作为孤立的劳动者,同他的家人一起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土地的所有权是这种生产方式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土地的所有权是个人独立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1]此时的农民阶级又是封闭的、落后的。“每一个农户差不多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的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我们这里所说的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通常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活他的家口的限度。因此,这个小农,也如小手工业一样,是在握有自己的劳动资料这点上不同于现代无产者的一种工人,是一种属于过去的生产方式的残余。”[2] 在上述农民内涵中,农民的概念是限于职业属性的,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成员。
二、农民概念中的身份属性是人为的、强加的后果
在西方语汇中,涉及农民的词汇还有一个词是peasant。刘文纪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该词来源于古法语,是由古拉丁语pagus派生,意思是“异教徒、未开化者、堕落者”,带有强烈的贬义,是对卑贱者的贬称。在古英语中peasant可作动词用,意思是“附庸、奴役”,而作名词时还兼有“流氓、坏蛋”的意思。因而peasant是代表一种低下的身份。因为当时卑贱者大多种田,这个词就与农业有了联系。不仅英、法、拉丁语如此,俄语、波兰语等欧洲语言中农民的词汇也有类似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个英语词汇是Farmer,是一个职业的概念,指的是经营农场和农业的人。这个概念与渔民、工匠、商人等职业并列。秦晖主张参照“工商业者”、“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之类的称呼,把Farmer译作“农业者”。从语言上考证,Farmer以Farm(耕种土地)为词根,强调的是职业的含义,农民作为人类分工的结果,首先是体现它的职业属性。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是身份农民而不是职业农民。1958年1月《户口管理条例》实施后,农民与农村户口紧密相连,固定为户口意义上的农民,为农民紧紧贴上了身份上的标签。农民与“贫穷”、“落后”、“弱势”划等号,成为“二等公民”。
三、由身份农民回归到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性选择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内部要搞好分工,只有细致的分工才能有更高的效率,因此分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分工包括人才的分工,要求农民由通才向专才转变。职业农民的产生和壮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农民包括职业的种地农民、职业的畜牧养殖人、职业的农业经纪人等。在发达国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应的农民是职业农民,他们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用现代化的农业工具从事农业生产,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农业经济效益比较高,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有的还高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就发达国家的农民现存境况看,虽然仍留有少数农民,但很明显,他们的身份意义已经完全被职业意义取代,不再是卑贱的社会地位和不易摆脱的低下身份。目前中国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在城镇化快速进程中,中国有文化的、年轻的农民大量涌向城市,留在农村的是“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由这些老弱病残的人搞农业,为中国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要让一部分热爱农业、懂农业的人去经营农业,获得比较高的农业收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求推动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化,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背景下,当前培养职业农民十分重要和紧迫。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只有建立一支热爱农业、钟情农业、精通农业的“职业农民”队伍,农民小康、农业增效、农村繁荣才有真正的希望[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它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而土地整治对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重大作用,合理有效的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 土地整治概念及其内容
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了10余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认识,这对社会健康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研究学者确定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从这看,土地整治不再局限于农用地,也不再局限于农村土地,具有更好的“全域”性,它包括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这5种类型[1]。农村土地整治包括对田、水、路、林、村的整治,土地整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比如水土流失地、盐碱地、风沙地、沼泽地、被污染的土地的治理,改造中低产田,荒地的开发,工矿(包括砖瓦窑)废弃地的复垦,闲散地的开发,围海造田,滩涂的开发,基本农田的建设(排灌渠道,水利设施的配套和改造,机耕、林网条田的建设,平田整地,插花地的调整等),改造旧村屯,建设小康村,村庄兼并集中,乡村企业从分散转向集中,土地结构调整,小流域治理,改造旧城镇,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包括工业仓储外迁、平房改造),由水田林路村企的综合治理等等[2]。
2 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引来了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要利用土地整治缓解这一矛盾。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包括: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平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综合起来才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
3 土地整治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住宅用地分散,容积率低,无人集中管理,公共管理秩序乱,居民生活环境差的现象,农村土地整治变得尤为重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可新增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可增加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集中经营,确保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特色[4]。
土地整治在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以下几点作用: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实现生产发展,土地整治为有效的解决途径。对农田质量条件差的土地,土地整治可提高土地质量,加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产权集中管理,有利于土地的合理管理,生产效益的提高。土地整治为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村生产潜力提供很好的途径。适度的集中土地,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集约利用,缓解用工数量,使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仅为城市企业多一份劳动力,还为农民自身带来了多一份的收益。搞好挖潜。充分挖掘农村非农用地的潜力,对住宅建设用地进行集体管理,缓解“空心村”现象,改善农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5]。
土地整治符合我国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下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仅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使农民个人收入不断增加,保证了社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4 现有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部分乡镇对土地整治问题理解不深刻
农村土地整治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本身就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按照“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原则,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经营水平,使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村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此,我国应加强城镇及地方对土地整治的认识,进一步贯彻实施土地整治方案。
4.2 土地整体的规划不完善
土地政管理的不严谨。在规划设计中所标注的内容和实际施工图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招投标的文件审核力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原因在于没有做好基础的工作和各项工作深入程度不到位[3]。土地整治项目本身是一个较新的项目,其有关的规划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需结合实际,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完善土地整治的规划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贾文涛.统一概念为土地整治保驾护航[J].中国土地,2012(8):46-47.
[2] 白冰.试论土地整治的内容、方法和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19-20.
[3] 黄诗程.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春岁月,
2013:473.
【关键词】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正能量 金融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金融
一、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
金融二元结构即二元金融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体系的一种状态,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外国银行的服务网点,形成了一个有限但却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小规模经营非正式金融组织,也是存在在金融体系中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构成的金融体系。我国城市与乡村的金融发展存在的差距体现了城市、农村金融市场构成的“二元”结构的金融体系。笔者说的这种“二元”结构和通常意义上的二元结构是有所区别。从正式与非正式角度上看,两者都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金融市场。但从城市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来看,两者之间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与制度都存在非常大差距,且两者是较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资金是不能自由地双向流动的。笔者所指的中国城乡的金融二元结构就是我国当前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
二、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必然性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基本实现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21世纪初,我国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前面两步已经得到了实现,国民生活水平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是有两层平均含义的概念,第一层平均含义是总量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而另一层平均含义是全国总人口人均GDP已超过800美元。两个平均后面的,掩盖了很大的矛盾和反差。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减小区域差距扩大并没有好势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急需调整,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发的关系也同样急需理顺。所以,这个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的。
(二)我们提出来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概念,指的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是所有国民都达到小康,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带动农村,而更应该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我们将要在2020年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很大的概念。而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最主要还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水平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难理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三农”,实际上,“三农”问题成了“全面小康”的制约和“瓶颈”。必须通过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并且把“三农”问题纳入整个国民经济通盘考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解决。所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其深刻背景是城乡二元结构。
三、关于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缓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解决“三农”发展融资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城乡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重组,积极科学的引导融资与现代化农业管理流向农村,促进“三农”事业发展,发掘城乡金融在支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潜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城乡商业金融的正能量
商业金融是一个多元化金融机构的统称,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金融主要包括了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而在城镇就不一样了,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代表的金融机构之外,还拥有近期发展兴起的很多的新型服务性的机构。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广大农村同时面临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需求和面临着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工商业的融资需求,种养殖业大户也极具融资需求,是农村主要的融资需求主体,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很难满足各类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当下,势必要强化城乡金融机构的作用。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是确保城市和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必然能有效解决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化。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是指农户门面临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为了更好的解决融资困难,并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村合作金融形态。农村合作金融实行民主管理,盈亏自负,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主要用于组织的发展;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分红。笔者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适应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金融制度安排。
(三)关注农村政策性金融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国家或政府机构推出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具体负责具体实施政府指定的发展战略,在经营范围的法律限制,直接或间接从事一个特殊的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强度分析.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