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区域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发展趋势

第1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区域合作 警务合作 区域警务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环境,“十三五规划”将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概括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①面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公安机关亟待顺势完善区域安全与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区域安全治理能力。

警务合作可以理解为区域警务协同治理。自2010年9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签署七个区域警务合作协议,初步形成区域警务合作框架。现已建成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对于有效整合资源,打击犯罪和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成效显著,意义深远。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精确度和力度,同时整合了警务资源,形成团队作战合力。但在取得成效和进展的同时,这一合作机制也存在着来自外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趋势和公安改革过程中组织机制变革带来的挑战。因此,在新的“十三五”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亟待对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论梳理和分析。

关于区域警务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合作的概念早期是在区域经济和区域公共管理领域中提出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区域警务合作研究,更多涉及的是国际警务合作。打破警务管理区划的局限,建立区域间的警务合作,是一种发挥资源共享、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并实现合作双赢的良性机制。该机制不仅简单易行节约资源,而且很好的体现整体性治理理念。就区域警务合作演化进程和方式而言,可分为区际警务合作、跨区域警务合作以及区域警务合作等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区际警务合作就已启动,所谓区际警务合作是指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根据中国大陆同港澳台地区不同的法域规则,为共同打击犯罪而进行的相互合作与协助的警务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广东就启动了警务合作。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2000年以来建立了定期会晤工作机制、联合行动机制、情报交流工作机制等。在两岸四地区际警务合作不断加强办案执法等领域合作的过程中,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的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警务战斗力。

相较于区际警务合作,跨区域警务合作经历了从静态打击犯罪的警务模式向动态打击犯罪警务模式的转变。早期的跨区域警务合作体现为个案合作的方式,以1983年“二王”案、2000年张君案为例都采取了个案合作的方式。随着经济社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跨区域犯罪的激增,随之带来了区域间多领域协作模式的丰富。以长三角地区警务合作机制为例,早期的长三角地区警务合作只限于单一警种,即江浙沪刑侦警务协作机制,该合作被认为是我国区域警务合作的开端。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苏浙皖沪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刑事侦查单一警种的合作,而是在合作共赢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应急联勤指挥合作、情报合作等多维度深入合作。可见,现行的跨区域警务合作是回应警务实践需求,以合作为基调的区域警务战略。

所谓跨区域警务合作是一种横向协作模式,以各自的行政区划为准,依据区域安全问题的性质,分层次和等级的不同行政隶属的公安机关或者内部不同警种和部门之间协同行动,即通过警务合作机制的方式达成区域共同体。由于跨区域警务合作在实践运行中存在复杂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在打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协同发展大战略背景下,公安机关之间根据特殊地域联系、犯罪同源关系、犯罪发展态势关系、区域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关系等社会治理任务需求,在自愿合作、互利共赢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以维护区域安全、打击区域犯罪、创新社会区域治安治理为共同目标,合作各方、整合资源、协同行动的一种稳定而可持续的警务战略合作关系。从当前我国区域警务合作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的合作类型种类多元,形式多样。②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断关注和发展区域协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该机制在区域整合的多变性和行政区划非从属性的前提下形成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协作体系。

关于区域警务合作的路径

从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该机制经历了从静态合作到跨区域协议互助再到区域警务共同合作的过程。全国公安机关先后建立的七个区域警务合作都是建立在警务协议的制度基础上,通过契约的方式使合作常态化、规范化、信息化。我国区域警务合作的路径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制度化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即在上级政策指导下,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区域内公安机关间区域整体利益所达成的共识,在制度和组织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区域警务合作,进而整合区域资源整体,发挥合作优势。二是非制度化区域警务合作,即在传统警务模式下,办理跨区域案件,基于双方或多方合作,所传承下来的警务合作传统。该传统一部分转化为制度化合作机制,另一部分为传统协助模式,至今在打击区域犯罪、应急处突等区域危机合作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的路径来看,该机制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正是应现实的各区域警务合作实践需要而展开的。早期的区域警务合作理论研究多是基于该机制的警务实践进行梳理,而对国内警务合作已有模式进行理论梳理与发展趋势判断的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亟待在理论上分析我国公安机关面临社会动态治理问题以及对不同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发展进行必要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科学阐述这一机制的发展趋势,推动区域警务合作向前迈进。

关于区域警务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区域警务合作是时代大背景的产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区域警务合作就伴随地理区位邻近国家频繁的经济往来而产生了,就区域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展开探索。早期的区域警务合作是基于两国或多国间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这类合作通常采取签署警务合作协议的方式,形成区域一致警务管理对策和方略,共同完成区域治安治理。就警务合作这一事务来看,无论国际警务合作、区际警务合作还是我国区域警务合作,都是由长期以来公安实践不断探索的成功范例发展起来的。目前构建的国内区域警务合作,是一种组织横向架构间的合作伙伴式社会治安治理。因此,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的高效运行,一方面在于通过区域防范体系的构建,维护了区域社会安全稳定;另一方面在于不断完善合作的过程中,将区域系统稳定和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社会治安“新常态”要求加强警务合作。区域社会开放程度、经济发展速度、人口流动程度、治安控制强度等因素都是影响治安形势的晴雨表。因此,面对社会治安呈现地缘犯罪同域化动态化的新常态,同样要求进一步务实警务合作。地缘犯罪同域化是指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要面对犯罪以同样速度增长的严峻考验。区域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组织职业化和暴力智能化的特点,流窜作案加剧且时空转换加剧、频率递增。传统警务是在行政区划的框架内开展的,当地缘犯罪同域化发展时,警务工作就会在打防控治安时面临犯罪同域化而警务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难以突破行政区怪圈。区域警务合作的大力推进,有助于应对地缘犯罪同域化和动态化发展趋势,将警务便利原则发挥淋漓尽致,全方位打击清查区域内各类犯罪,尤其是跨区域违法犯罪。通过合作打破行政区警务下的孤立和各自为政,将警务活动的整体作战能力有效提升,警务的真空地带不再出现。

公安信息化与规范化促进区域警务合作。新时期的公安信息化是基于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警务,科技的进步为现代警务机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如何真正实现信息情报的生命力和价值,就在于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情报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区域警务合作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同时,公安的规范化建设是基于科学管理基础的标准化与流程化运行,也为区域警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满足我国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构建多层级、多动力、多维向的区域警务合作,既是公安信息化的要求,又是规范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安安全产品的需求变化。

区域警务合作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

当前,公安工作站在公安改革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与我国第五个现代化③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是现代警务机制中重要的一项社会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体制优势。我国区域警务合作、警种合作机制以及部门合作机制的完善,逐步形成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以区域治安治理为目标的警务合作有效提升了我国公安机关区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区域警务合作机制顺应警务实战化发展趋势。我国区域警务合作框架形成以来,各区域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呈现良好态势,有效提升了警务战斗力。同时进一步深入推进区域警务合作,提升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以及打防管控的实战能力,进而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治理能力。在合作层级方面,向一线基层延伸,在各区域交界及次区域地带,尤其是派出所、业务警种和巡特警等基层警种,深入推动小区域合作,凸显小、快、灵的特点,使基层一线整体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整体提升;在合作对象方面,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警务合作,优化常态合作机制,从四维空间继续拓展警务合作。在合作内容方面,向公安业务横向和纵向延伸,努力拓展到公安机关社会治理、打击犯罪和公共服务诸方面。

区域警务合作机制顺应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治理理论主张治理多中心化,即治理理论中政府权力的特性为主体之间责任界限的模糊。这种多中心化的直接表现就在于社会力量的日渐强大,区域协同的日渐丰富,使得权力合作伙伴关系和依赖关系的多元化治理主体间协作共赢。权力中心多元化,NGO组织、第三部门及私营组织等行使的权力在得到公众认可的前提下,同样可能成为不同社会层面上的权力中心。多元治理主体在这样的网络中,基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确立共同目标,并依据和整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合作与对话当中持续增进相互理解与认同,相互鼓励来共同承担风险,最终使公共事务的联合管理得到确立。

社会治理的多样化治理模式特点和优点表现在:一是社会治理主体多元是一个交流、互商以及参与的过程。现代社会逐步走向多中心化,权力和社会利益逐渐分化,政府服务要获得市民的支持,必须选择合作模式。区域警务合作致力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提升治安治理能力作为关键因素。首先,该机制坚持以公安政策为原则,考虑地区利益的多样性,考虑不同利益主体在该地区的利益需求,实行不同措施。其次,区域警务合作使权力实现途径多元化,区域治安治理主体间因区域共同的社会安全需求而相互依赖,基于区域治安治理进行协商,解决区域面对共同社会安全治理难题,形成共识,整合共同的利益诉求反映到区域安全治理策略中,各自目的的实现是以共同目标实现为基础。再次,交流、互商及参与机制是重要基础,能够保证区域警务合作的健康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是一个相互合作的关系,实现公共责任的平衡。区域在公安机关的协作关系,本着对公众负责的核心理念进行社会治理,不乏为创新之举。

我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顺应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式微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体性治理日渐取代强调碎片化和分散化竞争的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在西方政府改革的潮流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有效解决了新公共管理中分散化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改革模式,主张从管理走向治理,从部分走向整体,更多地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性运作,强调集中与整合。

重新整合是整体性治理的重要思想之一。这一思想也是对新公共管理碎片化的有力回击,即逆碎片化和部门化。以美国国土安全部为例,在应对“9・11”恐怖袭击时期,美国的警务运行模式呈现出极度分散化,也因此在情报研判和应急处置的过程中产生了低效甚至无效,其实质在于警察组织内部跨部门内部协同的工作机制出现了整合效能不足的问题。从整体性治理重新整合思想出发,要求我国区域警务合作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应为整体公安改革战略服务,必须始终服务于我国公安改革的整体战略,基于公安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实现区域警务协同整合与单个地区警务发展之间的统一,适应整个警务系统运行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与改进,实现区域协同作战与跨部门协同作战,从整体把握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追求整体并多元整合的组织结构是整体性治理的又一重要思想。以行政区划为划分基础建立的各级公安机关,都是以科层制为组织架构的,同样面对科层制带来的分工弊端。面对警察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整体性组织理念无疑能够带来区域警务合作的可持续性。我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向纵深发展同样要符合这一发展大势,整体合作框架具体表现为各大区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突破行政区划的单打独斗,从网络结构中为整体处理各种综合性社会突发事件反应滞后等社会治理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形成共同领导多个部门,区域整体绩效评估,区域共享工作成果、风险及责任的工作机制。

我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在顺应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并管理新的警务合作系统,并不断创新。所以,我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在于统筹机制中的整体要素关系,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优化多方整合的组织结构,从而为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整体性治理策略。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网,http://.cn/,2016-03-18。

②李侠:“我国区域警务合作现状与思考”,《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第2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区域结构 区域差距 社会结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努力缩小在教育、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区域差距。显然,区域差距并不唯一地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与以经济维度划分的区域结构一起,还存在以社会维度划分和以社会发展水平标识的区域社会结构中,并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化特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社会结构在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子结构等方面的区域差距同样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从经济总量看,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且总体上趋于上升;相应地,中西部地区的比重下降。1980~1997年,东部地区的份额从52.6%提高到58%,上升了5.4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相应地分别下降了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①。在1998年东部地区的份额下降到55.7%之后,1999~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的份额又继续高涨,超过1997年所占份额。

从经济均量看,差距加大。1978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153.6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212.9元。1988年,东部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地区高出608.4元和802元;1998年,这两个差距分别达到了4270元和5491元②。到2008年,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分别超过21000元和23000元。

从经济增速看,亦有分化。1980年以前,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均略高于东部地区,1979~1980年中部地区经济增速为9.13%,西部地区为8.61%,而东部地区为8.25%。1980年以后,除部分年份外,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2003年,东部地区的经济以12.87%的速度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增速分别低于东部地区2.51和1.62个百分点,分别为10.36%和11.25%。2004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5.05%的历史高点,超过了东部地区的12.93%。此后,又回到略低于东部0.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当前区域社会结构差距扩大的基本特征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东中西部梯度格局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资源与机会的日益非均等化,形成了发展水平明显分化的东中西部区域格局。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呈现明显的梯度格局。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5%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5%、人口占全国的28%,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7%左右。分省区看,按当年汇率计算,2012年东部地区的上海、天津、北京、江苏等6省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0美元,而西部地区的云南、甘肃刚刚超过3000美元。

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差距较大。从城市化水平看,2012年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9.3%,其次是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6%和75.7%;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贵州和,分别为27.5%和28.2%。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区域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2010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3273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46倍和1.47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143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48倍和1.84倍。

从教育情况看,东部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数为74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717.6万人,均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东部地区每万人口拥有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153个,高于中部地区的136人,更远远高于新西部地区的102人。

从医疗卫生情况看,中西部地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的总量和人均拥有量超过了东部地区,新西部地区的医院(卫生院)数为22670个,占全国的37.8%,高于东部地区的16702个和全国27.8%的占比,人均拥有医院床位数也超过东部地区。但是数量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从整体医疗水平来说,东部地区几乎集中了全国医疗水平最高的所有医院,这是中西部地区远不能及的。

这些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使得那些生活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没有能力实现跨区域流动的社会成员始终处于较低的生活水平。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机会的不均等、基本标准的不均等、基本投入的不均等。对于这些社会成员来说,在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上存在初始条件的不公平。

多种社会子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距。区域结构是社会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表征,具体到各种社会子结构,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阶层结构、收入结构、城乡结构等,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区域差距。

人口结构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分布一直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后,跨区域的人口流动规模日益扩大,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格局。2012年,四大区域地区的人口密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现行的人口管制政策不利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定居,因此很难说这种人口管制政策是限制了人口流动还是导致了人口的被动流动,人口素质结构也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有学者采用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主要定量指标分析了三大地带的人口质量竞争力,得出东、中、西部的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数分别为99.05、84.62和73.08,三大地区差异明显③。

就业结构的区域差距。经济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优于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全部产业的比重较中西部低。就业结构方面,也大致呈现出相似的状况。2011年,全国的产业就业人口结构为34.8∶29.5∶35.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到了全部就业人员的一半以上,而东部地区就业结构则相对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比西部地区低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就业结构水平则处于东部和西部之间。

阶层结构的区域差距。分地域看,社会阶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结构比例是有差别的。东部的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逐渐成长起一个庞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这个阶层的占比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东部地区一些“经济精英”的财富和收入快速增加,形成富豪阶层或高收入群体。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落后,很多省份以农业或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为主,农业劳动者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较大的比重。

城乡结构与区域差距。四大区域中的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分别为2.88、3.02和3.76,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最大并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者李善同、许召元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域差距的扩大主要源于城乡差距的扩展。1984年至2007年,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占总体差距的比重由56.7%提高到82.4%,城乡之间消费水平差距占总体差距的比重由73%上升到82%④。

收入分配的区域差距。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差距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东、中、西部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57∶1.08∶1。分城乡看,三大地带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40∶1.01∶1,差距不太明显,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23∶1.32∶1,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的2倍以上,差距显著。

总体来看,社会子结构在区域上的差异与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基本上存在一致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社会结构上表现出人口的素质结构较高、就业结构更加优化、阶层结构更加高级化、城乡差别较小、消费结构和层次提升等等。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在各种社会子结构上则表现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生育率高、家庭规模比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较高、城乡差别较大、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及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偏低、中产阶层发育程度低等。因此,所谓的社会结构中的区域结构,不过是受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制约的社会结构在地理区域上的反映。

(作者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级经济师)

【注释】

①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数读中国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7~88页。

②魏后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动趋势及其预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10页。

③谭远发,陈明立:“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第二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2006年7月8~10日。

第3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趋势分析

自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以来,我们就步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中。我国不断推进跨区域经济的项目合作,普遍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不断拓展,贸易量逐渐上升。将来,我国将逐渐打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我们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来讲,要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就要注重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不断为本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国内自由贸易区域的设立,拓展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格局,使本土特色产业带领区域经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特色经济提供支持

就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不但要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让企业步入品牌发展之路,进而形成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优势,还要不断提升开放领域与增加开放力度,推动国家经济整体格局的铺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注意到国内各经济单元间需要进行互相渗透和相互协调,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基本都能做到,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不但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通过本地区所发挥的贸易合作桥梁渠道,拉动了其他内陆经济单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设立本土自由贸易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范围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我国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下,我国将会在境内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定后,我国的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大型城市也先后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纳入了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切实做出了实际行动。终上所述,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中,不但要积极发展国内领域的区域经济,突显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对外服务投资项目的发展趋势,借助有利时机提升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来趋势的探索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朝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要用更多元化的服务、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更为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

(一)为我国地区特色企业夯实管理基础,制定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凭借地方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几乎在我国的任何地方都有,这类企业占据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在规模化生产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明显优势。就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年都领先于其他地区,甚至有时候这一地区的生产总值能够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值和。由此可见,我国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为各地区的特色企业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通过借鉴优秀经验,充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架构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各项鼓励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比如,国家相继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也逐步增加了向上述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倾斜力度。设定了多个自由通道,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改善与发展,显著的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并且在大程度上强化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驱动力,所以,各地区未来比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促使人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扩大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当然,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益处。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通过实行本土自由贸易,不管扩大各地区区域经济的范围,而这一措施也是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地方企业管理工作,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充实我国的经济建设框架,确保我国区域经济能够按照协调发展的路径一直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02).

[2]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12,(01).

第4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遥感;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209-02

1 遥感的定义与分类

1.1 遥感的定义

遥感,从广义来说泛指各种非接触、远距离探测物体的技术;而本文谈论的遥感是指电磁波遥感,即狭义的遥感,其定义是: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等技术过程,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1.2 遥感的分类

按照研究对象遥感可分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两大类[1],资源遥感以调查自然资源状况和监测再生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主。环境遥感则是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做出评价与预报的统称。此外,按照应用空间尺度遥感可以把遥感分为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和城市遥感三种类型。

遥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规划管理等许多学科。它的概念和基础是物理学、测绘学、地质学、地理学;它的技术支撑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伴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遥感对地观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可以预计,在今后的遥感发展过程中,全方位、全覆盖、多角度、高分辨及高时效的遥感观测系统,将会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中。

2 遥感应用

遥感的应用已从上世纪早期单纯的军事用途扩大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土地管理、气象预报、全球变化研究、灾害监测、资源调查与动态变化监测、生态调查、旅游、交通等各行各业,成为服务人类现代生活的重要高科技手段之一。

2.1 遥感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土地资源状况调查评价与动态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遥感技术在空间识别、地物波谱识别和变化时间识别方面能力的提高,土地遥感正在成为遥感科学的重要分支。我国历来对国土资源十分重视[2],特别是自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从1999年开始,遥感监测工作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16年,每年开展对全国重点地区的遥感监测。

土地遥感的应用领域包括[1]:监测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布局及规模;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现势基础资料;辅助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复核土地变更调查;辅助开展土地变更调查;辅助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图更新;基本农田保护区监测;配合土地执法检查。

2.2 遥感在矿产资源中的应用

不论用什么方法找矿,了解矿床形成过程和成矿原理都是非常重要的,遥感找矿也不例外。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沉积、岩浆及变质三大类岩石也在不停地进行转化,在地质构造等作用下,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岩石中,形成由各种不同的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富集而形成的各种矿床,而遥感影像能够真实

地记录地球表面三大类岩石的光谱与纹理特征。同时,采用遥感技术圈定各类构造形态、色异常等现象,对于矿产调查、圈定成矿远景区、成矿预测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遥感技术寻找油[3]是通过提取遥感影像的烃类微渗漏信息来预测油区的烃类微渗漏晕以其特有的波谱特性可以被遥感技术检测,从而实现油气预测,这也是遥感技术直接找油的原理。

2.3 遥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时代经济、社会、科学和文化的汇聚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城市化速度还将加快。遥感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景观结构调查。土地是城市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城市遥感首先就是调查城市土地利用状况,提供工商业、文化、交通、绿地和水体的分布和面积;2)城市道路规划与交通环境分析。低空航空摄影[4]对全市车流的瞬时调查,就可以几乎同时测出各个路段和交叉路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的车流密度,编绘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车流量图,既简便易行,又准确可靠,在交通管理、道路拓宽和过街桥、立交桥选址等方面,都能够发挥作用;3)城市环境污染调查。受污染损害的植物[5],叶片叶绿素降低,在彩色红外像片上红的成分减少,污染程度通过影像色调的变化被记录下来,再参考树木缺株、形态或冠幅变小的程度,就可以绘制出分轻、中、重三级的污染程度。

2.4 遥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海洋遥感[6]是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的遥感,包括物理海洋学遥感、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遥感与海水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等。海洋遥感大幅度提升了海洋调查技术水平,与其余调查手段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如:不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拓展了海洋调查的广度、能够实时长效的进行检测、庞大的信息获取量以及应用范围的多样性。

2.5 遥感在气象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的出现,为人类自上而下观测大气层和地表、生态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型可靠的手段,由此应运而生的卫星气象[3]成为大气科学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气象遥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寻找从卫星上探测和获取大气中主要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二是研究卫星资料的处理技术和使用方法。例如利用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中对比,可以很好解决大雾区、中高云区及地表的区分问题,区别出哪些是雾,哪些是云,哪些是地表,此外利用遥感还可以对沙尘暴有很好的监控作用。

2.6 遥感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获取灾害损失评估信息方法主要依靠地面调查以及历史资料,耗费时间过长且因资料更新滞后,不能及时的体现地质灾害管理的作用。随着遥感技术及其他相关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正处于逐步推广的阶段。卫星遥感技术的宏观性、全天候和全天时以及周期性,为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并逐渐成为地球灾害监测系统工程中的主要技术。遥感技术已经应用于地质灾害管理的整个过程。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评估的四个阶段中,均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调查、评估、预警,为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7 遥感在考古中的应用

考古工作,是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考古研究工作的扩展,考古学家们从了解个别的考古遗址文化上升到对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或者是更大范围的一个时空去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就需要考察更大的范围与空间,仅依靠地面的考古资料就显得不足,而且也很难使资料收集得完整,利用肉眼去观察分析考古遗迹现象受时间、地点、气候、光照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8]。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航拍像片的分辨率均可达到1m左右,同时可全球、全天候覆盖,加上特殊信号可以穿透地表,开展更加精确探测的探测工作,这些先进技术在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管理上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考古的角度来看,人类遗产的挖掘是继承和弘扬古代文明的重要途经。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古遗址寻找、普查研究是最为有效的手段。遥感信息古遗址研究不仅可以填补或充实人类文明历史,而且对研究古代地缘政治,确定历史时期的军事和疆域争议十分重要,且将大大提高田野考古的效率和质量,把我国的考古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 遥感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遥感数据分辨率不断提高,数据量持续增长,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也日趋复杂,从而导致GIS系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GIS的发展也更加偏向于解决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但这样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经过不断的总结,最终发现如果想要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多技术、多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遥感技术,是一种信息获取的技术,相对缺乏信息处理、提取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科学家们将遥感技术与GIS、GPS、计算机、仿真、虚拟等多种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共同应用解决复杂的综合问题。

“3S”技术集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3S技术[10]即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3种技术集成的总称。“3S”集成技术的应用,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RS和GPS为GIS进行空间分析提供了更新区域信息和空间定位信息,从RS和GPS提供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决策的科学依据。GIS、RS和GPS三者技术的集成,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准确及实施的对地观测、分析及应用系统,从而推动了遥感技术的进步。

4 结论

综上,遥感应用既是系统科学又是系统工程,既是区域性的又是全球性的,既是边缘科学又是交叉科学。通过对以上土地监测、地质矿产调查、城市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海洋、气象与考古遥感等几个主要方面遥感技术应用的介绍,可以看出遥感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及科研领域的各个方面,3S技术的集成已经成为必然,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掘遥感技术应用的潜力,开拓遥感技术应用的新局面,更加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利用好我国的资源与环境。

参考文献

[1]鞠建华,等.资源环境与遥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39-141.

[2]郑丙辉,王桥.环境遥感应用现状与展望(上)[J].航天技术与国民经济,2000,9:1-3.

[3]王桂宏,张友焱,冉新权.油气勘探中遥感方法新进展与趋向[J].地学前缘,2000,7(3):282-289.

[4]王卫安,竺幼定.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及其应用[J].测绘通报,2000(6):20-32.

[5]徐冠华.遥感与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应用与展望[J].环境遥感,1994,9(4):241-246.

[6]谢文君,陈君.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J].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2001,21(3):123-128.

[7]王文杰,张建辉,李雪.遥感在生态与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应用领域[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6):48-51.

[8]刘建国,王琳.空间分析技术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J].遥感信息,2006(3):51-53.

[9]施益强,陈崇成,陈玲.遥感技术在环境资源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J].国土资源遥感,2002(4):7-13.

第5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主要特点 趋势

自“九五”计划以来,我国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投入了足够的重视,先后制订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国家更是加快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设步伐,从中央到地方都达成了经济协调发展的共识,部分地区还制定了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出现协调发展的趋势。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含义,学术界至今仍没有个统一的说法,这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属于区级经济关系,而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区域内部环境、社会、人口、资源等子系统的协调。针对我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发展战略,不难看出国家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作了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部分,这些政策、战略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就是对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二)对区域经济协调暗战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构建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局面,使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密切,相互的依赖性增强,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联系是评价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准,本文正是基于这三个标准建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方法。对于区域经济联系状态的计算和测量需要借助公式Moran's系数,本文收集了我国四大区域和31个省市区在2001年到201O年间的人均GDP、区域之前的空间相邻权重矩阵等数据,并将其带入Moran’s系数公式,判断区域经济联系状态主要依据Momn's系数的正负范围,当Moran's系数处于正数范围内时就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如果Moran's系数处于负数范围内,就表示区域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利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可以算出区域经济增长状态,需要用到的数据是两个区域的平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算出的增长率变异系数越大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对差异越大,也就是说在两个区域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得到的变异系数越小,就表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越小,即两个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强。另外,通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可以得出区域经济差异状态,在利用平均赋权法经得到的企业经济差异值、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联系结合成个可以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有效综合性质变,通过这样系列的计算就可以测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

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一)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显著提高。2001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1264,到2010年增长至1,增幅为691.2%,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已朝着协调发展前进了大步,但是其中在2007年-2009年问,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出现了下降,200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8217,2008年是0.4191,2009年是0.2310,之后才开始出现回升,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四大区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和特征。我国东部地区2001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为0.2010间就达到了0.8257,其中虽然也因为经济危机的冲击发展度出现过下降,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稳重有降,但总体上也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西部地区2001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8520,2009年下降到0.2979,降幅为65%,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同时期东北地区在2001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4833,到2010年上升到1,增幅是106.9%,其发展轨迹是先下降后稳定再上升。

(三)我国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和特征。

第6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伊金霍洛旗;区域转型;发展战略

1、伊金霍洛旗发展历程与现状

伊金霍洛旗位于鄂尔多斯东南部,毗邻陕西神木县,煤炭总储量139.15亿吨,占鄂尔多斯市的1/10。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能源战略西移的重大机遇,成功地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最贫困地区一跃而成全国百强城市,伊金霍洛旗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飞跃。2011年伊旗人均GDP为38506美元,居全国第一,居民满意度和幸福县域建设指数全国排名第一,相对富裕程度居全国第三;入选“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2012年伊金霍洛旗人均GDP为42758美元,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位次为23位,荣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旗”等称号。以快速增长的公共财政为基础,伊旗开展多个工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同时强化博物馆、星级酒店和商贸中心的建设,增加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与绿地空间,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园林型现代宜居城市初具雏形。

2011年起,受宏观经济放缓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鄂尔多斯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受到影响,城市发展产生诸多问题,同样反映在伊旗区域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如下:

1)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资源产业占据了伊金霍洛旗经济的主体。2004到2012年,原煤产量的递增曲线和城市GDP的增长曲线高度吻合(图1),经济的增长有相当一部分依靠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来自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不高。从2005-2012年三产比重的变化来看(图2),自2006年开始,第二产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持续压缩。也即,服务业发育不足,二产对三产的带动作用不足;而二产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采掘业,资源依赖明显。

2)资产泡沫存在风险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业发展滞后,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远远跟不上伊金霍洛旗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从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中反映出来,这一比值在部分发达国家为70%-100%,近5年中国的比重为110%-120%;鄂尔多斯近年来的比重为30%-70%,而2012年伊金霍洛旗的贷款余额占GDP比重仅为251%,说明金融机构的资本调节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发展的资金缺口多由民间信贷填补,且大多流向收益率高的产业如房地产业和采矿业等,形成资本内循环发展模式。一旦宏观经济和信贷政策发展变化,民间信贷就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随着资源红利向房地产业的转移,伊旗城市建设快速拓展,政府公共支出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部门都以极高的速度增长。

3)资源部门的挤出效应

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短期内外生性地提高了伊金霍洛旗的经济收益,使生产要素分配由制造业向资源部门转移。煤炭相关行业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200.09亿元增加为2012年的663.43亿元,短短4年内,增长了2倍多;同期煤炭相关行业规模以上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98%降为2012年的89.74%,可知,伊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不过煤炭资源产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煤炭相关行业产品的加工链很短,中间产品比例高,最终消费品比例低,挤占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最终产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生产要素从制造业的流出也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影响技术创新的产业环境的形成,最终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同时,资源繁荣也会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由于资源开采并不需要高技能的专业劳动者,使企业缺乏增加教育和科研开支的动力,并挤出高成本的高技术劳动者;而居民也会缺乏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动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资源收入和公共建设带来的GDP也会弱化对科教文卫等长期公共物品投入的激励,从而对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不利影响。而人力资本恰恰是促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最核心的要素,其发展滞后无疑会大大减缓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2、伊金霍洛旗转型发展条件与路径

在鄂尔多斯过去十年的超高速发展中,能源、地产和民间借贷的内循环模式挤出了制造业产业积累和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并物化为粗放拓展的城市空间;其背后的动因在于资源红利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及地方政府的尴尬处境。通过对国际上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塑资源红利的分配格局,适当的增加地方政府在资源红利分配中的话语权,并约束其财政支出方向,使得更多的资本能投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领域;同时以更优惠的条件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改变单一的资本流向,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对于伊金霍洛旗而言,应充分利用其区位、生态和文化优势寻求更高的区域定位、延伸产业链、吸引高端生产要素集聚;同时应改变现有粗放的空间拓展模式,重点提升空间质量和内涵,为区域服务和新兴产业职能的引入做好战略准备,逐步将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的路径依赖调整为质量与效率提升的可持续路径之上。结合区域整体转型趋势,伊金霍洛旗在下一阶段应着力突出如下优势: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伊旗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百多年前,伊旗是鄂尔多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内蒙古西部最为完整的郡王府,以及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旅游总体规划(2002-2020年)中,伊金霍洛旗的旅游资源为蒙古中部最优的地区。近几年持续开发朱开沟文化、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蒙元文化,形成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应继续通过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使文化遗产活化,推动伊旗城市形象的整体升级。目前,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等五大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序展开,通过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伊旗将在鄂尔多斯城市品牌提升方面发挥领军作用。

2)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伊旗森林覆盖率达到87%,林木覆盖率达到38%,是鄂尔多斯市绿化条件最好的地区。其拥有的东西红海子两片大型水体,是鄂尔多斯生态环境最佳地区,春秋两季间有上万只鸟停留。伊旗曾经是水草丰美、地势殊胜的宝地,迄今依然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这种不可多得的环境,将成为区域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借助生态环境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容纳区域服务的高端职能。

3)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作为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郡王府所在地,伊旗中心城区城市氛围较为浓厚,人气较强,与康巴什新区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伊旗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拥有有较好的教育、医疗及文化设施,2012年被评为“全国医改示范县”。这种完善的、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近年来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和商贸中心等的建设,发挥了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长期稳定地吸引就业。

4)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伊旗位于蒙陕交界地带,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有两条国道、一条省道、三条铁路线、四条旗道交错而过,毗邻鄂尔多斯机场,交通条件优越。其中心城区同时是也是市级CBD和市级体育中心所在地,随着鄂尔多斯机场扩建及高铁站的建设,其区域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伊旗率先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区域交通优势积极发展临空经济、商贸物流业和区域生产业等外向型经济,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升级,拓展城市腹地。

3、伊金霍洛旗城市转型发展策略

1)提升区域定位,参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持续不断的资源红利使得伊金霍洛旗积累了较大的经济总量与城市体量,促进了房地产和产业园区的繁荣。既有的产业机制客观上要求伊金霍洛旗必须转变对能源的依赖,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寻求自身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提升生产要素比如资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区域发展格局的变迁也赋予了伊金霍洛旗这样的机会。综合评价而言,鄂尔多斯最具潜力成为区域的核心城市,在区位条件、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伊金霍洛旗作为鄂尔多斯转型的先导,会在鄂尔多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理论上讲,区域定位的提升意味着参与更大区域内生产体系的分工协作,同时也为本地资本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比如金融业,如果能将海量的民间借贷导向正规的、合法化的金融服务,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搭建能源期货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平台,无疑将强化伊金霍洛的能源中心地位,降低民间资本的风险,提高整个经济体的效率。

伊金霍洛旗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其拥有吸引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的先天优势,应充分发展区域职能与相关产业,更加有效地利用东西红海子等高质量的空间资源,建设区域性的生产服务中心。

2)打破内循环模式,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

现有经济循环的主要问题是资本集中于能源和地产,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参考借鉴博茨瓦纳、智利、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资源陷阱的成功经验,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合理控制资源开发速度,通过技术创新,对能源进行深加工和多元利用,成立公共基金,投入非煤产业,实现经济多元化。

以伊金霍洛旗为例,首先应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煤深加工产业,并重点扶持和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其次应着眼于蒙陕甘宁能源经济区的区域大视角,发挥其能源和资本的优势,大力发展金融、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等外向型服务业体系,扩大城市经济的区域腹地;第三,应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休闲产业,优化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将培育真正的产业集群,并优化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环境,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基本的产业基础,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3)、梳理城市结构,提升空间拓展质量

资本推动和土地财政迅速拉大了伊金霍洛旗城市空间框架,可以说其作为现代城市的空间框架已初具雏形。这种扩张以地产和产业园区开发推动为主,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产业和人口集聚。随着伊金霍洛旗城市定位的提升,必然会有更多的区域和产业职能会填充到现有的空间框架中。因此,现阶段伊金霍洛旗空间发展的重点应是结构梳理、重点地区控制。

首先对应于城市超常规发展的事实,应改变现有主城服务中心加产业园区的结构模式,建立多中心的结构框架,弹性应对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整合重要的交通干线、山水景观系统和城市功能,提出中心城区区域“三主三辅、五轴联动、六区并举”的空间格局。

其次,对于重点的空间资源应进行战略性的预留和控制,使其能在恰当的时机得到更有效的使用。比如环东红海子地区,就应为未来的区域服务中心预留空间,逐渐填充金融、商贸等高端区域服务职能,而避免简单的地产开发。

4)、优化城市环境,吸引先进生产要素流入

从上文可知,产业转型的重点在于技术进步和制度优化,其核心是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企业的持续导入。因此,伊金霍洛旗应依托生态资源、创造宜居环境,持续推动“宜居宜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尊重当地良好的山水格局,增加城市绿地、改善环境质量、营造生态型园林型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而后,依托资源财富,制定各层次人才引进策略,建构与城市产业相匹配的人口结构,包括高端创新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制造业与服务业员工及旅游人口等。应建构包括户籍政策、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在内的一整套政策体系,吸引就业和创业人口。而政府在优化城市物质空间和环境的同时,也应重视城市软环境的塑造,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公共产品。

事实上,鄂尔多斯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一直走着规模化扩张和产业发展的道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伊金霍洛旗无疑在此过程中应扮演转型领导者的角色,依托生态资源吸引高端生产要素集聚;依托地域文化推动能源之城向蒙元文化圣地转化;同时依靠均等高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为城市品牌的提升、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发展总体规划[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20.

[2]Kendrick W.,Productivity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1:25-35.

[3]程志强.资源繁荣与发展困境——以鄂尔多斯为例[M].上海:商务出版社,2010:44-60.

第7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容量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以及地籍信息等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技术。通俗的解释,就是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最常见的其实就是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等。我们生活当中用到的最多的也正是手机中的以及车载的地图、导航、定位等等,包括日常定外卖时用到的定位。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籍管理、地理信息更新、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到地理信息技术。因此,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下文将首先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入手,介绍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此前提下,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1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乡村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将乡村发展并入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发展新环境下,出台了相关的规章文献《城乡规划法》,这是基于另外两个文献《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而总结后提出的。以往的规划管理工作上是将城市与乡村两者分开来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规划管理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这也是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正式的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局面。

2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2.1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时候,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既: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前者是指信息,后者侧重于获取、整合、显现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与科学手段。二者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图件、详实的现状信息和科学的评估依据,是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护与应急响应的监控管理平台,是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2专题地理信息。这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包括行政区划信息、资源环境信息、土地利用信息、城市建设信息、城市规划信息、市政设施信息、公共设施信息,以及包括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在内的专题属性信息。2.3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应用中取得的成绩。城市在空间发展上需要先制定好规划与部署,在科学的规划下才可以开展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城市的建设已经不是传统的单一地上式建设了,在空间上有地面、地上、地下更加多维度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地理信息更加繁杂。二十多年来,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完成了“甩掉图板工程”,实现了电子报批,在CAD辅助制图、GIS数据建库、OA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平台、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和数据基础,促进了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应用中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建议

3.1建设完善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3.1.1扩大地理信息覆盖范围。城市建设范围的迅速扩大和区域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迫切要求协调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测绘工作,扩大横向上在区域范围和纵向上在专业领域的地理信息覆盖,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性地理空间框架。3.1.2丰富地理信息含量。从侧重城市建设扩大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在基础地理信息基础上采集丰富的专题地理信息,建立反映城市圈基本地形地貌、自然生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地理空间信息支撑平台。3.1.3扩展地理信息深度。城市空间综合开发的普遍开展,要求建立数字三维地图,为城乡建设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提供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技术平台;开展城乡基础地质调查和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数据库,为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提供宏观决策依据。3.1.4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城市旧城改造的加快,要求缩短地理信息更新周期,航飞定期更新与竣工测量实时更新相结合,加快城市建设热点地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信息更新,重视历史数据管理,为建立规划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奠定基础。3.1.5将信息共享机制进行完善。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并且要兼顾到方方面面。因此,这里的信息共享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方便工作中进行统一的网格划分并且也利于编码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着大量的地理信息需要整合,信息共享机制能够便于地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的整合与提高。同时还需要建立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空间数据交换中心以及空间数据协调机制,这样一来便于实现跨地域、跨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相关数据的共享和交换。3.2发展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体系3.2.1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需要统筹规划城市圈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考虑和建设覆盖城市圈的定位基准体系,实现坐标系统的对接与联系,为实现各地、各类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奠定基础。3.2.2地理信息整合与管理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强三维GIS、多媒体GIS、虚拟GIS、时态GIS、数据融合与无缝集成、空间分析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解决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源数据转换与集成、异构操作平台信息链接和综合应用等问题,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分发、安全管理和便捷服务。

结束语

第8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试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的探讨 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关于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浅谈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与甘肃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试论低碳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影响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榆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低碳经济发展与建筑设计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方法 林业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建坤,周剑,刘滨,孙振清.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18-35.

[3]周杰,李金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世界农业,2015(02):1-4.

[4]周杰,李金叶.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探讨[J],世界农业,2015(06):155-159.

[5]纪玉山,纪明.李金叶.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02):83-89.

第9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3-0064-02

作者简介:龙俊(1980—),男,汉族,本科,江西传媒职业学院讲师,北京印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印刷技术

教学和职业教育规律。近些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社会需求的促进下,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先分析了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职业教育体系层次结构不合理、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否完善、合理和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息息相关,也对培养的技能人才的合理使用和能力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会影响职业教育的整体利益。长时间以来,受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导致难以提升国内职业教育的层次,一般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都是中等职业技能的人才,混淆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这样的认识导致了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很难提升层次。以国内当前阶段的人才需求来看,和过去相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改变给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职业教育很难承担这样的责任。

(二)职业院校学制不够灵活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年限一般是两年或者三年,设置的年限过于“一刀切”,不能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趋势合理地制定教育年限,这对培养人才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职业教育与企业衔接不够紧密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学历教育单位转型而来,在专业的设置和技能培养要求方面没有经过严密的市场需求分析调研,与企业的用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个企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综合能力要求没有量化到职业院校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中去,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不能为企业所用,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四)职业院校自身不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些职业院校由于自身的原因,办学条件有待提高,师资力量水平偏低,管理观念落后,导致办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职业院校没有重视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点,不能以地方经济为依托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和学科。总体来说,以区域优势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建设区域内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一些职业教育院校专业的设置比较盲目,有的追求规模大,导致院校开办的专业、学科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趋势难以协调;一些院校设置的课程、选用的教学方式、培养人才的模式等没有凸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某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不鲜明,没有特色,不仅不了解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不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服务意识欠缺。基于以上原因,这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国家将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共建阶段,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从2003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资金支持和人才选拔机制等方面出台了若干政策,资金的加大投入能够保证职业院校硬件建设需求,更加完善职业院校实践、实习场所的建设;课程、师资建设完善了学生培养体系,能够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人才选拔机制的改变给更多的受教育对象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能够鼓励他们选择职业教育。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态度,给企业、个人明确释放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号。

(二)市场需求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等教育也有大众化的趋势,国内职业教育获得极大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然而,不断增大的规模并不一定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此相反,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高技术、高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迅速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仍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方式,虽然培养的目标也是能力,但是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没有准确的定位,就业能力严重欠缺。所以,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和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获得持续的发展。

(三)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

20世纪末,职业教育探索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任职能力为本,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的改变,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难以相适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技艺高超,更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职能能力、学习能力等。以这样的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四)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

21世纪初,职业教育在类型和层次上经历了长久的争论。随着国内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稳步提升,这一问题在教育界也没有再引起重视。但是,当今社会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从未减弱,依然希望职业教育能够提供更高的学历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属于一种高等教育,这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所以,国内职业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长时间内涵式的发展,未来会向本科层次探索,甚至有可能探索研究生的高职教育。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企业和受教育者的愿望,也是职业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总之,职业教育在促进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人才。但是要想让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这就需要国内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培养出的实用型人才也会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这是国内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实现国内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春笃.基于高职教育新定位的“项目实践—理论整合”课程体系建构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

[2]刘爱平.欠发达地区商贸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趋势与创新:以江西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

[3]王宏宇.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