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化理论范文

工业化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化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化理论

第1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文化工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现时代更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新的文化发展状况要求我们对“文化工业”理论重新进行价值评判。

对于文化工业理论的渊源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是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理论的始作俑者。但有的学者指出,最早涉及“文化工业”问题的是马克思,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过“文化工业”概念。如在谈到雇佣劳动使得“我的活动成了商品,我完全成了出卖的对象”时,马克思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一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镑,他是非生产劳动者。相反,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家,则是生产劳动者。·····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佣,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2]可以说,马克思的确涉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是很显然,马克思所探讨的还不是依托科学技术的、具有工业生产模式和意识形态“同化”功能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兰克福学派正是针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状况,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影响下,最早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

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了《启蒙辩证法》,在该书的《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 MassCulture)一词模糊而不准确,应该用“文化工业”( Cultural Industry)这一新术语取而代之。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文中并没有给文化工业下明确的定义,只大致提出它指涉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文化工业再考察))一文中,阿多尔诺对这个术语作了阐释,认为其中的“工业”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表示事物本身的标准化和分配技术的合理化,而不是指严格的生产过程,除了文化工业的某些主要部分(如电影工业)之外,个别的生产形式(即构思及创作)仍被保持。因此,文化工业一词并不表示生产,而是表示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文化工业”概念提出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本杰明、哈贝马斯等人也对这个主题加以阐述,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体现在《文化的肯定性质》、《单面人》、(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等文本中,由于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主题,因而在阐述文化工业时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都对文化工业采取了批判的、否定的态度。这与该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文化批判理论是一致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批判精神才是的生命力所在,他们秉承了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强烈谴责和彻底抨击,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之维,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文化工业与文化/艺术的性质相悖。文化工业对文化/艺术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文化工业的首要之点。文化/艺术彰显个性、独创性、否定性以及超越性等。而文化工业则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艺术产品纳人市场交换的轨道,按照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商品操作程序运作,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最终蜕变为纯粹的商品。首先,文化工业通过模仿、复制和包装等使文化产品具有了同质化、标准化、齐一化的性质,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的:“在文化工业中,这种摹仿最终成为绝对的”[3],“达到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摹仿的努力所取代”o [4]文化工业使文化/艺术失去了个性、独立自主性,降低了、损害了文化/艺术真正的、内在的价值。其次,文化工业在追求利润、形成文化同质性的过程中,剥夺了文化的批判功能,即其否定的、大拒绝的方式,使文化/艺术丧失了对社会的否定、批判的维度。再次,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权力、资本的逻辑的结果,在其中,价值原则支配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总而言之,文化l艺术沦为商品,带来了文化/艺术产品标准化和齐一化,引起了文化/艺术的质变。

第二、文化工业与人性相悖。文化工业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大量标准化、齐一化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和渗透,不知不觉中实现对人的思想、心理的控制。阿多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暴力和恐怖手段实现,而是通过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提到:“娱乐和信息工业不可抗拒的产品所带来的是各种定式的态度和习惯以及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某些反应,这种反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愉快地与生产者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后者与整个娱乐和信息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这些产品向消费者灌输某些思想并操纵他们的行为;它们提倡一种不受其虚伪影响的虚伪意识…~.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都致力于说明,文化工业通过文化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力量。文化工业造成“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人们逐步习惯于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丧失了主体意识、感性能力和主动性,失去了从事更有价值和更为充实的活动的潜力。文化工业不仅侵人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更渗透到人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本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可以成为并仍然是‘他自己”。但是文化下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一体化的公共舆论侵人了“私人空间”,剥夺了个人的内在自由,使人丧失了‘他自己”。“文化工业的每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社会需要塑造的那种样子”,[5]成为与人的本性相背离的物化存在。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模式一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的、否定性的分析和批判,其批判的主题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与法兰克福学派所关注、反映和批判的20世纪40.50年代相比,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时代,文化工业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即出现了文化工业全球化的现象。就资本主义世界而言,美国学者杰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着眼于“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状况,指出当代资本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势力已扩张到精神领域、文化领域,资本主义文化已被彻底商品化、工业化;当代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使得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系统的文化工业体系;而在非资本主义世界,就我国而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工业化也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发展我国的文化工业,规范我国的文化市场势在必行。总体而言,文化工业已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因为文化工业就意味着文化本身是一种经济,一种产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工业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全球化。具体地说,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些重要参量发展变化的结果:

第2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1.1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在公司每天的早会上通报各中心前一天直接作业情况及当天预申报作业情况,所在生产中心如果有非计划作业或者与预申报发生偏差的作业,由主要负责人要说明原因。

1.2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消防气防中心坚持每天到生产现场对直接作业预申报执行情况、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票证办理规范情况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安全健康环保部也定期到现场对直接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责令立即落实整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否则责令停工整改。

2从实际需求出发,抓好安全培训工作

2.1加强对领导层的安全培训领导层及不仅把握着企业生产经营方向同时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力,其安全素质的高低和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知识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各方面管理的重视程度、方式方法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2.2抓严抓实新员工的三级教育对新员工的培训基本属于的安全启蒙教育,要让员工一入厂就建立对安全工作的正确认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和不断学习安全知识、积累安全经验的理念。使广大员工逐步在处处、事事都牢记安全,落实行动,每个人都能做到“自主管理”、“三不伤害”,天长日久形成企业固有的安全习惯以及员工头脑中固有的安全意识。

2.3在日常安全培训中应认真贯彻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安全培训工作的成绩不仅是看培训了多少课时,培训了多少人,重要的是看培训是否符合企业需要、是否真有实效。实施培训阶段,要从师资队伍、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保证安全培训的质量。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从强化意识、掌握理论和提高技能的需要出发,精心安排培训计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科学设计。重点放在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基本常识和器材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使用、职业危害预防、事故应急处理等与员工实际工作切实相关的方面。突出案例分析培训,挑选出适合培训对象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其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事故的进程、造成的后果或损失、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责任人处理,以及吸取教训,如何防范以避免发生类似事故等环节,对学员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

3组织全员对所有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评价,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JHA方法是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SCL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根据掌握的《风险评价清单》的各风险因素依据风险矩阵法进行判定,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程度(S)确定风险度(R),制定控制措施。公司各个岗位存在的风险因素是是不同的,该项工作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参与。首先要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了解该项工工作的真正目的和重要性并传授其辨识方法;其次要以装置、班组为单位合理组织,正确引导,使其能根据自身的工作程序、工作环境,结合工作经验,实事求是的反映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风险辨识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不断地更新风险信息,反馈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

4开展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活动,加大重大隐患治理力度,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4.1各专业主管部门和各中心定期组织进行大检查和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五定”原则落实进行整改,对于问题严重的,下发《安全检查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或限期仍不能整改完成的,给相关单位负责人下发公司级或部门级安全工作督办单,由公司领导或部门领导督促整改落实。

4.2建立了隐患排查报告评审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对员工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制定整改完成时间跟踪整改。同时根据问题和隐患后果的严重性给与一定的奖励。通过隐患排查奖励机制,现场的隐患和问题数逐年降低。

4.3通过公司安全例会,请各中心员工代表参加,在会上提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和好的建议,对于员工提出的隐患问题和好的建议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对相应的员工按照《员工提出问题和隐患奖励办法》在月度考核中给与一定的奖励。

5建立具有专业素质的应急救援组织

应急救援的重点是对受害人员的营救,迅速控制事态,这就要求这一组织行动一定要迅速、准确、有效,所谓迅速就是要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调集所需的大规模的应急力量、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起统一指挥的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要满足以上三点,生产企业一是要建立严密的应急救援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安全、消防部门、生产装置、后勤部门、医疗部门等。并在每个部门设置专门负责人,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和设施维护;二是制定贴近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各个级别、各个方面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不同规模的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修订改进,在演练中锻炼救援人员心理素质、反应速度、应急能力;三是要提高专业救援队的应急救援能力,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各类消防救援器材的熟练使用等。要树立忧患意识,有紧迫感、使命感,搞好训练、演练,以备在特殊情况出现时能迅速应战。

6刚柔并济全面提升煤化工安全管理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煤化工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分工会基础管理、安全维修管理、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推进煤化工安全管理。

6.1结合公司总体部署,利用各种形式(如:板报、征文、宣传画、网络平台等)广泛宣传,发挥阵地作用,抓好安全教育;

6.2采取岗位培训、维护经验交流、召开技术研讨可靠性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业务、学习规章,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强化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6.3根据PDCA循环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煤化工正是依据PDCA循环原则,对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进行全面管理。这一体系、平台,是合理规范个人活动、组织团队协作行为、维系煤化工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必需真正体现出公正、合法的原则,才能增强煤化工的凝聚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柔性化管理赋予煤化工非凡的应变能力:它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适应发展的柔性管理机构;把被动的事后检查的管理方式,转变成事前预防的管理方式;把刚性管理的制度,转变为柔性的约束机制,采取信任-指导-感化-自控的方式,发展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增强广大员工对煤化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把员工在煤化工中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煤化工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7结语

第3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化工企业的传统采购比较重视在交易过程中对比各个供应商的价格,从而选择其中价格比较低的作为合作者,这样就需要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多次的价格谈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非信息对策的博弈过程,如果双方都有两个选择方案,那么双方都会为了自身利益来选择隐瞒,而这种互相不信息的谈判必然会带来交易成本的增加,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2改进后的集中采购和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传统化工企业在采购和库存方面的缺陷,针对当下在采购和库存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我国化工企业应该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提高采购和库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集中采购和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管理模式。

2.1新的采购管理模式

集中采购是指企业在原材料和技术物质方面的采购都是采用集中化的,并且在全国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集中采购平台,为各个子公司服务。由于大型化工企业的规模比较大,下属的各个工厂采购都要成立单独的采购部门来满足,并且各个子公司在采购方面有很大的类似性,都要向同一供应商采购,所以采购信息的共享特别重要,集中化采购就是这种统筹安排的体现。详细来说,大型化工企业在利用集中采购时的主要优势包括:第一,降低采购过程中人力和物力成本。通过集中采购模式可以由采购平台的人员集中处理各个子公司的订单,这样就取代了以往那种各个分公司单独处理的局面,这在人力和物力方面更加节省。由同一采购组织处理采购需求,还可以减少重复的供应商评估、报价和其他费用,这也就避免了很多重复劳动的出现,对提高采购的效率有非常大的作用。第二,有利于需求量的整合。大型企业下属的各个子公司在大部分物资方面都是相同的需求,所以才有集中采购模式可以将各个子公司的需求量整合为一体进行集中采购。如果供应商在接到更大订单时,在原材料、物流成本等方面都有比较低的报价,这对化工企业来说可以减少大量的成本。第三,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目前市场上在技术物资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而如果各个子公司单独采购,就会在物资品种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就营销了产品的相对标准化。

2.2新的库存管理模式

第4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工业企业 财务管理 措施

前言

改革开放的进行,使得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企业也不例外。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个企业如果能建立起健康的财务管理制度,那么它就能顺利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因此,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关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业企业中,财务管理是企业各种活动顺利进行的经济命脉,包括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实施等活动都是财务管理进行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企业的工作,为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为了使企业的各项财务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它不仅是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它们遵守市场规范化、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

二、我园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工业企业因为财务管理方面出现问题而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的思想仍然存在于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身上,他们很少有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也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在我国,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有很多,但是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仅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过硬,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还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的财务人员经常按照领导的意思进行财务上的造假等违法行为。

(三)财务管理的监督系统不完善

在财务管理中,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监督机制,虽然在社会设置了财政、审计、税务等监督机构,但它们在实际施行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对企业也形成不了足够的威慑力。

(四)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足

我国在财务管理上的规范性文件经常发生变化,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它们的更新使财务管理人员跟不上步伐,经常因为没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的会计制度造成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失误。

三、如何强化财务管理的几项措施

在分析我国财务管理缺陷的基础之上,我们得出了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在企业管理者方面,要使他们树立起财务管理的意识,让领导多参加一些关于财务管理知识的讲座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作为工业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具有高水准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首先,财务人员必须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其次,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进行学习,及时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我国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最后,财务工作人员还要提高自己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定期举办讲座、学习班等,进行思想交流,提高自身的觉悟。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尽快健全企业的监督机制,它可以极大地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方面,企业可以对财务内部进行监督,找出溥弱点和不足之处,然后进行连续的、针对性的调查监督,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其次,还要专门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特别是要提拔那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人员,还可以制定审计人员考核制度。

(四)建立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

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定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会使企业经营者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首先,要建立一个可以有效落实的财务评价体系,这样能够激发起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企业还可以在企业董事会之外设立报酬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平时工作中专门制定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等各种方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完善相关法律

要想加强财务管理,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在工业企业中,通过法律依据使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效力,保障企业经济的安全和稳定,保障国家的经济财产不受损害。

第5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74-01

供电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运行管理的电网是否能安全运行,既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电力物资费用在电力生产成本和电网建设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可能高达成本和企业流动资金的60%~70%。电力物资管理的水平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以实现优质电力供应。因此,优化和规范电力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涉及的物资管理,对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效率,增强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一、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企业来说,物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和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是每个经营管理者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

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要对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使用等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合理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生产各个环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保证,是改善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物资进行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督管理,是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推进,电力企业开始高度重视电力物资管理工作,加强了物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优化调整。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来看,多数实现了物资工作的计划与采购分开、采购与付款分开、使用与保管分开,对制定采购计划、采购实施、物资验收入库、物资付款、物资保管与领用、物资报废处理等环节都采取了有效的业务控制与监督,以加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涉及生产、基建、农电、多经、财务、物流等多部门、多专业,所涉及的管理层面、管理职能、业务需求复杂,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目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仍然较粗放,还无法较好地满足电力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需要。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不完善,职能分散,流程不顺畅。各供电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功能定位不准,管理职能差别大,影响各种业务流程的良好、有序运作,尚未形成有效的物流管理平台。

第二,物资管理的统一性、计划性、协调性较差,容易造成采购周期长、供货不及时、库存物资积压,不能及时满足电力安全生产和电网建设需求。物资需求计划编制、采购计划下达、采购程序执行、交货时间控制、库存物资利用等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造成物资浪费大、效益低。

第三,物资采购管理控制机制不健全,存在采购成本高、对供应商的管理不规范、购入物资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在物资招投标管理、采购询价、采购合同谈判、供应商的监督管理、物资技术性能的控制等方面,管理规范不完善,制约机制不健全。

第四,物资供应的应急保障能力较差。受电力物资供应商专业性强、分布地域分散、电力物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备品备件储备困难等因素影响,物资供应往往达不到事故抢修和工程建设的应急要求,在冰雪、地震等灾害电网抢修恢复工作中,就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物资供应应急能力相对落后的状况,造成拖延和阻碍电力生产,给供电企业抢修工作带来了被动。

第五,物资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偏低,信息化程度低,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不高。供电企业部分物资管理人员信息技能水平偏低,物流管理系统应用不熟练,对物流程序、库存物资状况等掌握不清,更谈不上为企业经营决策、降低成本提供帮助。

三、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优化

1.完善物资管理体系,优化物资管理流程,加强物资管理的计划性、统一性

供电企业应明确物资管理机构职责,具体负责履行“采购和仓储、供应服务”,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物资管理涉及的采购、供应和储备计划审批,由物资需求单位编制提出物资需求计划,经生产、基建、农电等不同项目管理部门汇总审核批准后,向物资管理机构报送物资需求计划,由物资管理机构根据采购权限决定物资的采购途径,确保物资需求计划与采购计划的统一性,降低物资采购、仓储、运输成本,有效地满足生产抢修及时性要求。

2.建立、完善标准化的物资需求技术条件书

各专业技术管理部门应制定本专业所需物资的标准化技术条件书,规范设备技术参数,为常规物资的采购提供技术支持,缩短采购周期,减少需要必备的备品备件种类,降低成本与管理难度。对一些技术参数特殊的设备物资采购,建立即时沟通机制,保证技术需求的满足。

3.规范物资采购管理与控制,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

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坚持遵循“按计划采购、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细化界定物资采购招标范围,规范物资的招投标管理,加强物资询价和技术条款谈判活动,开展物资采购事后评价,积极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监督作用,提高采购全过程的透明化、可视化、效率化。

4.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升物资的科学管理技术水平

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注重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就是要牢固淞⑹谐『托б嬉馐叮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盘活企业内部各类生产要素上,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变重眼前利益为重长远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尽快应用物资管理软件系统,大力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信息处理成本、库存与物流成本。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快速畅通企业内部管理信息渠道,形成无人为障碍管理,有效的利用共享信息资源,改善企业管理环节。使物资在确定采购、价格和仓库存放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制定市场经济价格瞬息万变的应变之术,拓宽采购渠道,实现科学管理。

5.优化供应商管理,构建“大物资”体系,提高应急能力

供电企业除了自身的备品备件储备,还应通过规范合格供应商管理,充分发挥技术部门、物资使用单位反馈作用,实施对供应商供应物资质量的动态监察,跟踪掌握产品质量、技术能力、交货信用、用户服务等情况,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为物资招标采购提供合格优良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分类物资储备基地,有效保证事故应急物资采购需要,提高生产急需物资及时到货率,也能够节省库存和资金。

第6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1.1传统规划理念的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实现了政企分家,将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电力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主体,对社会、经济的工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的电力规划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在未来的工业发展道路中,电力规划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要善于从市场中获取有利信息,并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不同的分布波动性、随机性等,利用有效的经济手段,促进电力行业的合理布局、实现高效生产。

1.2新时期电力需求的增大

对电力市场进行整体把握,是开展电力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需求分布的波动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具有突出的循环性,电力需求就像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业发展速度等,因此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就决定了电力需求的周期性;然而,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工业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更大,并进入了持续增长时期,如果没有对电力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那么电力规划将失去可行性,失去针对性,并阻碍电力产业的工业发展。

1.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经济的快速工业发展使整个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全球化模式促使产品、劳务、生产等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对我国电力产业的工业发展来说是一大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我国电力工业在电力规划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将电力资本要素向全球化和社会化方向过度,其次是逐步实现发电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最后就是在电力生产设备中逐渐实现多元化,使我国电力工业不仅是在规划设计中。还是在施工建设中和运营管理中,都赶超先进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4可持续工业发展理念的渗入

随着集约型经济的深入拓展,各行各业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电力工业发展依靠资本市场的运转、制造工业的搞好支持、煤炭及运输行业的辅助,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同时经济工业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过度,使人们在重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日程,因此电力在未来的工业发展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资源利用率以及环境保护的问题,将可持续工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打破传统的规划理念和工业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电力规划在未来工业发展中的创新之路

2.1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适度

超前原则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对电力的有效需求,这是电力行业不断完善规划设计、创新经营理念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前进工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任何现代化的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然而电力需求分布范围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以及随机性,会根据外界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使电力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满足需求的最大负荷,就必须使电力留有一部分的备用资源,以备不时之需。电力生产工程具有一定的建设时长,从项目投入到建成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就必须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科学规划电力工业发展。

2.2坚持国家能源工业发展规划

电力产业作为国际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其工业发展规划不仅要符合经济发展模式和进度,还要符合能源工业发展规划,使其始终服务于经济建设和能源工业的进步要求。电力产业的工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电力规划一定要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电力工业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电力规划坚持创新改革,电力开发以国家能源规划为标准;并不断改进电力布局和电力机构,实现电力供应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3坚持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载体,是调节经济市场的主要工具,市场中的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的工业发展战略,在遵守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自由经营、自主决策以及自负盈亏和自负责任的经济生产销售活动。电力产业的工业发展规划需要以电力需求预测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工业发展目标,逐步实现合理布局分配,促使不同的市场主体,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追求市场共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市场首先要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结合电力市场的供需分布,对电力生产进行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要依据成本最低原则,对电力生产机构和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逐渐引导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和投资方向;再者还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模式,提高电力产业的整体水平,但要确保电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最后,由国家实施合理的电价调控,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市场中的利益格局进行调节,进而适度调整投资者在电力产业的进入和退出,确保电力能源的持续稳定安全供应。

2.4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坚持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是不断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立法脚步,在实现政企分家的同时,强调政资分家,这是坚持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其次,是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体制,逐渐打破不合法的市场垄断和市场封锁,突破本地区的市场壁垒,早日建设区域性电力市场,形成井然有序的区域行竞争;最后,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电网建设,在促进电力产业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性电网主网架建设,突破不同地区之间的电能交换的瓶颈。多年以来,我国电网经过了漫长的工业发展革新,一步步从孤立电网工业发展到省级电网、区域性电网,最后形成全国性电网模式,在降低电力运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3结束语

第7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一、当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成本核算工作不完善

现阶段,由于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较多,因此成本核算管理涉及到的方面也相对较多,但是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成本核算上管理较为粗放,在核算内容上也主要偏向于产品生产成本,对期间费用的核算不够深入,无法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2.成本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成本预算是控制企业成本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预算编制程序不合理,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全面,而且缺乏关键的成本控制预算指标,造成了预算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无法真正发挥对于成本控制管理的约束与指导作用。

3.成本分析考核工作力度较弱

一些石油化工企业虽然也制定了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但是却缺少有效地成本分析考核与激励机制,没有将企业成本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目标情况对比分析,因而也无法及时总结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造成了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执行力度差,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二、石油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改进措施研究

1.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

成本核算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费用按照发生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进而确定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预测以及成本管理决策的基础,合理的规划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必须借助于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应该严格遵循分期核算、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一致性、合法性、权责发生制、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按实际成本计价以及重要性的原则,将石油化工企业的各种产成品、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作业为核算对象,准确的对企业的成本、期间费用进行核算,并形成成本、费用报表,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2.强化成本的预算管理

成本预算管理是提高石油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果,必须健全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在企业的预算编制上,应该确保预算计划的全面,包括企业的产品成本预算、生产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营业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单位完全费用预算等相关内容。在成本预算的编制管理上,应该将企业的成本费用预算分解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依据不同职能部门各自的成本、费用范围,编制并分解落实成本、费用预算。之后由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并根据化工企业的产、供、销计划,把握产品成本、期间费用降低率,综合考虑企业成本管理措施中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压缩指标的要求,准确的预计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而形成预算计划。在预算计划编制完成后应向各成本责任中心征求意见,之后上报管理层进行审核,审批以后就应该严格按照成本预算计划将企业的成本、费用预算指标必须层层分解至不同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控制成本。

3.强化企业的成本分析与考核管理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企业各个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尤其是以单位成本、费用总额作为检查控制指标,并及时根据检查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效果以及问题,特别是对各项成本、费用指标与预期的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将自身成本情况与同行业成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成本费用分析,准确的掌握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成本费用的升降,及时总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成本分析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个成本责任单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降低各项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按照企业的目标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等现代管理规定,对成本责任单位以及成本管理责任人进行奖惩管理。

第8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化工企业主要以生产危险的化工产品为主,有毒有害以及易燃易爆等是化工产品的主要特点,直接对我国的财产和广大员工的生命产生了影响,这就要求化工企业一定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本文就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对其管理的科学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研究,以及能够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一、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支柱性产业,化工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产易燃易爆、有毒害物质以及高温高压等产品是化工企业的主要特征,如果在生产当中由于个人违章、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等都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化工厂从创建之初一直到产品生产出这个过程中会包括许多安全评价环节,这些环节既有环境与产品的评价,也有生产装置的评价,若忽视了其中的一个评价,就会使企业在生产当中的隐患“呼之欲出”。目前,我国在管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主要依靠环保局与相关安全生产部门来进行的,这显然满足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这时就要创建合理的良性制度来对这些小企业进行有效监管。

1、化工安全管理是顺应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

现代生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化工企业更是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化工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抓好化工安全管理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技能,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是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意义。

2、化工安全管理可以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现代企业生产发展重视人才的培养,化工企业更是如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培养精通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对于保障安全开展生产的各项工作以及化工企业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培养保障安全的人才,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的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全面发展。

3、安全生产是现代化工企业的保障

要想把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保证各项装置都能够长时间、持续不断以及安全有效地运作。若某一处装置出现问题,将会极大降低化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以此使企业损失了大量财产和经济收入。这就说明化工生产的关键就是安全生产,同时在化工新产品的开发与试生产中都要把安全性生产问题给有效解决,否则就不能把这些产品转化到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

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因此化工企业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意识,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先进、科学、正确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高危行业的化工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管理方针,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行的根本保障,将安全生产的理念真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制订配套的发展规划,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其次,化工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及时治理和排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生产事故,解决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2、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

首先,结合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对于违反责任制度的工作人员,要追求其责任,承担一定的惩罚。其次,化工企业内部要制定严格的违规生产惩罚机制,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承担严厉的惩罚。再次,化工企业要完善生产运行应急预案,对放任事故发展、事故处理不当的工作人员进行追究。最后化工企业要将对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也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对借故逃脱和不按时参加培训活动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高度重视。

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安全生产管理打下基础

所谓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各项标准以及加强安全信息管理等。其中检修维护设备规程、详细操作规整和安全技术规程与说明书等是安全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各项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以及工作等标准;而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与整理,并加工分析原始记录是安全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其还包括具体掌握安全生产当中的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以及违章操作的“三违”情况,并对所出现的参数资料(异常状态)进行积累与定期分析,逐渐对事故发生的规律给有效控制住。除此之外,还要收集各类与之相似的场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以及那些优秀的管理信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不仅涉及到企业自身,同时也关乎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但是怎样有效落实这些制度就成为了一个难题。目前,许多国有企业之所以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制度不执行是问题的根源。基于此,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一定要有效落实各项制度,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4、整合化工安全管理培训渠道

化工企业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化工安全管理,还要通过其他渠道融合社会资源进行化工安全管理,整合有利资源,制定出科学的化工安全管理模式,开展多渠道的化工安全管理。例如,化工企业可以争取政府的扶持,加强与大中院校、专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借助其专业素质强、综合能力强的师资力量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化工安全管理,从而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化工企业人才。

5、实现化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多样化、多元化

传统的化工安全管理模式以讲解为主,与具体的生产结合较少,现今化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真实的案例,创设真实的生产情景,引起员工的深思。采用多样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的记忆。另外,情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员工现场分析、应对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6、加强生产设备维护

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在化学气体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和损坏,并且在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化工企业要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化工企业生产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零部件会遭受磨损,老化的生产设备在不确定的时间有可能会发生失效,因此化工企业要加强生产设备维护,为不同的生产设备制定合理的维护和检修周期,确保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方面,化工企业制定详细的生产设备检修工作方案,记录生产设备的检修和更换状况,做好生产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推动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对化工企业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测力度,组织专业的技术检修人员定期监测和巡视,做好安全生产管理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最大程度地减小事故影响。

结束语

化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事故损失,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化工安全管理。加强化工安全管理需要化工企业从各方面入手,采取加强化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第9篇:工业化理论范文

煤制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充斥各种危险因素,无论做到怎样的安全防护,都需要员工具有危机意识,只有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危险的存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制油化工生产的安全。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应急措施教育培训,树立员工的基本安全意识,做到在生产中自觉保护自己和别人。员工还要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了解其原理,保证在真正遇到危险时冷静对待,正确处理。企业要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应急措施演习,让员工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可能的保障员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创造稳定安全的环境。

2做好事故预防措施

事故影响最小的情况就是事故并未发生,这就要做好相关事故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一般建立在员工安全意识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并由相关人员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并制定相关的行为标准,在企业内部发行,让员工阅读,掌握相关的行为准则,并依照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对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防护改善,避免员工由于一时疏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可以添加一些预警设施,例如生产车间的可燃性气体检测,平时应该注意通风,在通风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设备在气体浓度达到最低爆炸极限时就发出警报,此时应该疏散全部员工,并及时打开车间内的换气装备,将可燃气体及时疏散出去。还可在车间醒目处张贴提示标语,例如对于可能出现危险的机台上贴上相关宣传标语,当员工进行操作时便能看到,并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3建立应急处理系统

煤制油化工的生产过程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严重事故,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以及各种预防措施都只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系统,将已发生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生产源的危害,对严重危害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要素深刻了解,尤其是煤制油的原理以及各种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及消除方式。加强危险源的检测,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及时将检测报告上交管理人员。

4应急物资储备级装备配置

企业根据同类企业的教训,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状况,添置适当的防护装备,例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隔热服、长管呼吸器、应急照明灯、对讲机、编织袋等,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满足工人在事故中的基本保护。另外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应急小组,请专业消防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应急措施培训,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得到第一时间的控制。条件允许的话,企业可以购进大型专业的消防设备,例如干粉车、重型泡沫车等,另外可购置一些用于工人急救的设备,例如相关的药品、呼吸器、及担架等,保证受伤害员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5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煤制油化工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并请专业部门给予指导,并与当地消防部门进行合作,建立完善的合作系统,当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消防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事故相关信息并及时出动人员处理事故。企业内部在遇到事故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救,减少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并在消防部门人员到来之前将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员工必须对相关救治方法烂熟于心,平常的培训及演练必不可少。企业应该根据生产需求,在生产任务相对轻松时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急救知识宣导,并让员工熟悉各种消防器具的使用,增强整体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