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村庄规划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庄规划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庄规划培训

第1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早上好!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县村庄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举办全县第一期村庄规划工作培训,目的是为了顺利推进我县村庄规划工作,保证村庄规划质量和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我县村庄规划的目标任务。村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11月17日召开的全县村庄规划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村庄规划与规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握好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明确目标任务,为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做好准备及时投入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举办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性

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并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以乡(镇)和村干部为主,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为辅的规划编制队伍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市级已下达我县规划编制的计划数。现在已经是11月下旬,全年的各项工作都接近尾声,年底前各项繁重的工作任务也正加紧落实,而村庄规划的任务刚刚下达,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性强,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专门用一周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一)村庄规划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我县村庄规划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到年全面完成个村庄的规划工作,现在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而要完成今年175个村庄的规划任务,只有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了,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广大基层干部业务水平又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村庄规划工作,需要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之间协调配合,对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从而加强规划编制队伍建设。因此,组织这次培训非常必要。

二)村庄规划工作人员新、业务不熟的具体情况。今年,我县15个乡(镇)刚配齐了16名乡(镇)规划员,但大多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各乡(镇)的村庄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队员大多从水务、林业、国土所抽调,由于行业的不同,对村庄规划认识不深、业务生疏,开展村庄规划工作存在很大困难。通过组织这次培训班,让各村庄规划工作人员全面掌握规划的具体业务知识,以便各乡(镇)顺利推进本次村庄规划工作,为全面完成村庄规划工作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三)村庄分布在边远山区,规划工作难度大、条件差的现实情况。墨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的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布局不合理,农民发展意识淡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重滞后。农村中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乱;农房占地多,浪费大;基础设施配套难,环境差等问题,要科学、合理规划村庄,改善我县农村现存的问题,总体来说难度较大。如何提高规划水平,切合山区农村实际、符合农民的意愿是本次培训要达到的目的。

二、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着力提高村庄规划工作队的整体水平

这次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我县村庄规划工作队的整体技术水平,但光靠培训是不够的,大家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争取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明显提高: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业务理论水平,各工作队员要认真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提高编制质量和进度。

(二)要不断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本次村庄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各乡(镇)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本次村庄规划的工作任务。所以,各学员在培训期间要互相学习、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和规划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工作队与工作队之间、各队员之间都要全力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村庄规划工作任务。

(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由于,我县各乡(镇)的村庄布局情况不同,所以,在熟练掌握村庄规划技术的同时,要充分继承原来好的经验和做法,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科学的进行取舍;要积极用新办法、新举措来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找出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庄的规划方法,争取本次村庄规划的科学、合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广使用。

三、要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确保培训班取得成效的前提。县村庄规划领导小组围绕本期培训班的主题,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希望大家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这次培训中来,珍惜为期不长的培训时间,珍惜每一次的授课内容,真正做到静下心,钻下去,使这次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要严格学习纪律,确保学习质量。严格的纪律是学习培训取得效果的保证。大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三个保证,确保这次学习培训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一是学习时间要保证。在学习培训期间,严格遵守学习培训纪律,没有特殊情况,大家不要请假。二是学习培训内容要保证。大家要按照学习培训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保证学习培训内容能及时地消化吸收。三是学习培训质量要保证。在学习培训中,一定要集中精力静心学习,潜心钻研,虚心听课,认真做笔记,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

(三)要坚持学以致用,做好各项工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训班结束后,大家要把学习的成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培训学习是一时的,而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却是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定要自觉加强学习,坚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第2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节约土地、乡村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和改革开放的重点行业,加强新农村建设不但能改善我国农村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更能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农村最小一级的行政单位,做好村庄规划编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本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原则,从多方面入手完善村庄编制规划,营造适应新时展的农村布局和农业发展秩序。相关规划主管部门应重视村庄规划编制,努力做到克服困难,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开展村庄治理活动。

村庄规划编制是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土地,完善村庄布局,改善村庄环境,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由于我国早期的村庄规划编制缺乏科学性,造成了目前我国村庄建设与布局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编制规划缺乏科学性。很多地区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时普遍未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规划编制方案与农村实际脱轨,从而影响了规划方案的执行。除此以外,由于村庄规划编制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专业素养不高,也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

二、对村庄编制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由于规划编制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于工作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村庄规划项目积极性不高。其次,在建设规划过程中,长期重城市轻乡镇、重乡镇轻村庄的观念导致编制规划部门对村庄规划的重视度不够。最后,规划编制人员综合能力较弱。很多规划人员虽然有较强的理论能力,但是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缺乏农村规划工作经验,又不积极深入农村调研。

三、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薄弱。村庄规划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是缺乏基本资料以及指导依据不足。由于各地的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一,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缺乏农村地图等必要的村庄规划依据。

四、脱离农村实际。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方面群众的生产生活,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但是很多地方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也较少。如果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缺少与农民的互动,将会造成农民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再加大部分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缺少全面认识,势必会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不但能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更能节约建设资金,同时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策略:

1、 改进规划编制方案。

对于村庄规划编制来说,编制方案是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工作。如何改进规划编制方案,主要可从三方面做起:1.改进编制内容。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政策和乡镇布局不断调整村庄规划编制内容。规划编制内容必须以村庄分类指标体系为指导,结合规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以及地位位置等实际情况,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改进编制方法。村庄体系规划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村庄体系规划不但能给政府决策提供有效支撑,更能保证政府决策得以有效落实。因此必须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从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完善现有的运行体系,以便于更好的处理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3.规划编制过程的改进。如何改进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主要可从明确编制主体、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及重视动态规划等三方面做起。

必须指出的是,对规划编制方案的改进是建立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的,如果在改进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如缺乏对村庄编制历史资料、地形地貌以及农业发展特点的调查也研究,将会影响对村庄规划方案的改进。

二、结合地方实际,服务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方实际,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符合地方特点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科学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归根到底是为发展经济服务,因此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特色展开规划编制工作。有些地区山林茂密、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特点,比较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体现这一特点。

比如就广东省而言,珠三角地区(惠州、深圳、东莞等)地形多为平原,而广东北部则以山区为主。在民俗文化上,同样也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以及客家文化之分。按产业特点划分,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粤北地区由于山脉众多,其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最后从城市化发展阶段考虑,珠三角城市化程度较高;粤北部分地区还处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基于以上特点,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珠三角应以产业发展用地为重点,避免重复建设;而粤北地区在规划中则应考虑农业生产方式特点、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以及旅游业发展,不应盲目进行大规模建设。

对于相关规划主管部门来说,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是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各地规划单位各自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规划编制,可能会造成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等情况,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以统筹指导,以增加地区整体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协调性。

三、集约利用土地,严控无序开发。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在于做好土地控制,严格控制农民生活用地,合理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因此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宏观上应特别注重控制用地规模,在微观上则应把精力放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上。

(一)控制用地规模。

把集约利用土地观念体现在村庄规划编制中,主要有以下目的:1.通过控制用地规模,促使农民树立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从而推进农村实施拆旧建新和土地复垦。2.防止农业用地随意转化为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适当的规模经营能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农业用地被侵占。3.为新一轮的规划调整提供指导。

(二)加强配套建设。在微观上,村庄规划工作应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体现地方特色以及加强公共安全为重点。

四、体现文化特色,提高公众参与度。

村庄的文化民俗是经过千百年沉淀的文化宝藏,必须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村庄规划编制应充分发掘各地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历史文化建筑更应加大保护力度。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度,我国在广大乡村遗留着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古村落遗址、特色民居等,比如广东石湾、中山古镇等,还有更多这样的文化古迹散落的乡村中。在进行村庄规划的过程中,亟待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不但能突出乡村的文化特色,更能丰富农村的文化内涵,提高村名的文化素养。

除了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外,还应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提高公众参与度。应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委员会的作用,提高村民在村庄规划中的参与积极性,加强村民主体地位,以保证村民意愿在规划中的体现,从而确保了规划的有效性,为规划的实施加下坚实基础。目前有些地区在进行村庄编制规划过程中存在村民参与度不够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调研进度,也无法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新时期村庄编制工作新理念。

五、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管理。

第3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关键词:村镇规划;城乡结合;问题;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town planning work also has had great success. But, see the result in the same time, we also want to clear see town planning management practice of some commo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se hinged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Below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data bourg program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discussed suggestion.

Keywords: bourg program; Rural and urban combination; Problem; suggest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常见问题

一是村庄、集镇的规划与建设、管理相对薄弱,有些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对于城市规划,村庄、集镇的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均较为薄弱。一般村镇编制规划的积极性不高。即使编制了规划,也常常因为农村土地政策的约束、土地调整的困难而难以实施。此外,由于涉农收费逐步取消,村镇管理实际上已实行零收费,目前村镇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硬件和人员已难以管理到位。因此,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投入不足,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体制之间还难以协调配合,严重影响规划意图的贯彻和规划有效实施。村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水平都与城市规划相距甚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编制,做好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

二是由于我省村镇规划起步较晚,群众规划意识还很薄弱,规划宣传工作亟待加强。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规划意识,发动村民对规划实施和违章建筑查处工作进行有力监督,进一步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由粗放、被动管理向依法、主动管理的转变。三是村镇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村镇规划建设的规模档次普遍还是较低。许多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道路,有道路无排水等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小城镇仍然走不出二、三层楼和沿路“走廊式”建设的格局,使一些小城镇难以形成较高档次的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高。

二、几点建议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事关建设的全局,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村镇的建设与发展。

1多方筹措,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1.1在村镇规划编制资金上,要实行市、镇、村以及挂钩单位共同筹措的办法解决村庄规划经费问题,采取县、镇、村自筹为主、挂钩单位扶持和省市政府补贴为辅的方式,落实村庄规划编制资金。

1.2在村庄规划工作开展初期,许多村庄积极性不高,规划意识淡薄,个别村庄还有抵触情绪,对规划的实施效果也存在消极的观望态度。应由上级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督察组和服务组,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了解村民的想法和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换位思考,对村民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做好相应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并从一些做的较好的村庄入手,努力打开工作的局面,使村镇规划相关工作能尽早到位,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1.3村镇规划不能死板的执行条规,要通过实地调查,对每个村庄的自然特征、产业特色、历史文脉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再结合村民代表的意愿,充分征求乡镇的意

见,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几个轮回的研究,确定规划方向,以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程序上,制定了初步成果村庄汇报—修改—专家评审—修改—成果汇报的编制流程,村镇、国土、建设、文化、农业等部门的广泛参与,保障规划的全面和完整性。

1.4在规划成果上,涵盖了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整治、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技术规范和农村建房户型指导内容,使村庄规划能在村庄建设和管理上得到充分落实,让村镇规划从专业规范回归到农村建设具体层面上来,让村庄规划得到村民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村镇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产业依托、环境等息息相关,在发展上应摆脱框框,重视地方特色与地方资源的规划,发挥村镇本身特有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多功能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强村镇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镇新农村建设。

2.1应大力扶持区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建设。如地处相对偏远,远离中心城区和各村镇的区域中心,现已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基础,对周边村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此类乡镇在规划建设上应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2.2对于近城区的郊区镇应尽早纳入城区管理。目前虽是建制镇,但已基本与城区相连,此类乡镇不能再按建制镇来相对独立地规划建设,而应及早纳入城区,按城市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使之功能定位、设施配套与城区相衔接。特别是对于中心城区与组群之间的村镇建设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今天的村镇就是明天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应尽快专项编制中心城区与周边组群之间的区间规划,合理引导区间村镇的规划建设,切实避免造成重复建设或影响城区功能布局等现象的发生。

2.3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适当控制其发展,积极引导其向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村人口根据其经济实力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正不同程度的向中心城镇、城市聚集,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村庄人口规模正在逐步减缩。在这种情况下,在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同时,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严格控制其发展,原则上不再编制规划,不再审批规划,适当控制其建设活动。停止镇区居民分散建设住宅,停止地处偏远基础较差村庄的住宅建设。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结合旧村改造进行迁村并点,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必须致力于促进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发展,建立中心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中心城镇经济的全面振兴。

3加强管理,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1建立健全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在增加了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后,应相应地增加村镇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一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逐步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工作。要鼓励专业人才到基层参加管理,针对基层管理的特殊性,在职务晋升等人才政策上要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政策倾斜,目前这一政策基本在基层上没体现落实。

3.2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尽快制定培训计划并定期定量制度化,分期、分批对乡镇的分管领导、建设助理员、部分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加强培训,进一步严格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目前这一计划在基层无常态化,对提高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有一定约束。

3.3切实加强对违法工程的查处力度。各级规划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议行政执法队伍要延伸到基层重要中心镇,要建立村级协管员管理网络和常态化管理。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村镇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高、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引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走向更高的台阶。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各层次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村镇建设一定能取得全面的胜利。

参考文献

第4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关键词:村庄规划;GIS;空间分析;人和镇;

1 引言

村庄规划以现状调研为基础,遵循城市总体发展趋势,重点解决村庄内部村民居住及生活的问题。在广州市全面开展村庄规划机制的背景下,村庄规划前期现状调研及资料收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囊括影响村庄规划决策的各种信息,将贯穿与规划的整个过程。如何有效管理与运用这些数据,是规划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GIS 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GIS 整合了硬件、软件、数据,具备获取、储存、分析、管理与显示地理空间信息的功能。GIS 可以将地理空间要素的状态、相互关系,以及变化发展的趋势等信息可视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信息背后的信息[2]。它不仅可管理数据、文字信息和图形,而且是以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工具,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和相关的属性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和综合分析查询,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有效的新技术系统。同时,它具有及时、迅速、准确、完整地查询各种资料信息,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空间查询、分析计算及编制专题地图等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资源共享等优点[3]。

2.1 空间数据的整合

将规划前期所收集到的各种图文信息整合到一起,创建数据库,形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对应;建立不同类别信息之间的联系,实现多种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并通过数据库的管理,实现与其它相关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对接。

2.2 统计空间数据,便于指标控制

在GIS系统中,各层面的数量指标都位于同一数据库平台之中,由于GIS技术能够将空间属性和非空间属性较好的结合到一起,基于空间数据的各类非空间属性的统计和分析工作轻易就被完成。通过GIS技术中的选择、裁剪、计算几何、汇总等工具,便能分析统计出各种限定条件下的指标数量,有利于对规模指标进行准确高效的控制。另外,在村庄规划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由于用地方案的调整及道路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建筑拆迁问题,拆迁建筑量的计算是一个繁琐的过程。由于GIS技术具备较好的空间选择功能和缓冲区分析功能,在拆迁范围内的所有建筑都可以被提取出来,之后在对这些建筑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它们的拆迁量以及拆迁总量。

2.3 实现AutoCAD数据的空间转化

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辅助设计工具基于 CAD 环境,可以更好地贴合规划设计软件与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习惯,提供配置管理、数据规整、数据转换、数据检测等功能;同时,规划设计的成果可以直接存储到 GIS 空间库中,免去了大量的数据转换工作。 设计人员利用软件中属性录入、图形检测及其他辅助处理功能,协助完成村庄规划 CAD图件的标准化工作,使之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同时,设计人员利用软件中数据入库功能,将检查通过的村庄规划 CAD 图件,转换入库到 ArcGIS 个人地理数据库中[7]。

3 结论与讨论

村庄规划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其地位愈来愈明显,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的普及与发展。GIS技术应用于村庄规划,不仅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与查询,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系统计算、空间分析等操作,为规划前期现状因素的分析及规划方案的形成,提供直观理性、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广州市村庄规划实践过程中,已经对GIS技术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实践,为国内其他地区的村庄规划在技术平台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典范;但是,GIS如何针对村庄规划自身的特征,更合理高效的发挥其技术作用,仍需要不断深入的实践与创新。

3.1 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村庄规划的优势

在村庄规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各类数据之间纵横交错,相互重叠,经常会出现图形数据反应的情况与属性数据不相符的情况;此外,在分析、处理和管理这些数据时,很容易出现错误。GIS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功能管理各种信息数据,建立不同类别信息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联系,保证了图文数据的准确性。同时,GIS技术可运用系统内的拓扑分析工具,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并提供自动检测功能。另外,GIS系统中具有多项统计计算命令,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计算,确保了数据计算的精确性。

3.2 村庄规划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GIS技术应用于村庄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也伴随着许多问题。首先,GIS技术适用于对数据的长期积累应用与分析,目前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难以建立完善的数据系统,所获取的信息也不够全面;其次,运用GIS系统建立村庄规划数据库过程中,信息录入工作繁杂,消耗的时间长、耗用人力多,且规划技术人员还不是很熟悉GIS技术领域的操作,需要进行培训,前期投入较多。然后,GIS系统对操作的指令要求很高,运行过程中经常因为某一步骤的操作出错就导致成果失败,又不容易找到出错原因,从而降低规划的效率;再次,目前对GIS技术的应用仅限于数据管理的层面,偏重于辅助规划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而没有发挥GIS技术在规划方案方面的作用;最后,村庄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比较特殊的一项规划,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功能,对于GIS的应用应该结合GIS技术的特点与村庄规划的特征,发挥其优势。

3.3 村庄规划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的展望

3.3.1 建立统一的地理坐标系,提供各类资料的空间操作平台

村庄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摸清村庄自身的发展建设情况,更需要严格恪守相关上位规划对村庄的定位与限制,因此需收集资料繁多,主要的包括:矢量地形图、卫星影像图、以往各版总体规划、已批复各层次规划、已批复各类用地红线、各类专项规划等等。各种资料来源于不同的部门、权属,数据格式和种类样式不一。通过GIS系统建立统一的地理坐标系(如广州市建立广州坐标),可以将各类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汇集于同一工作界面之中,便于数据的叠合分析与运用;应用GIS技术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为村庄规划的数据收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村庄规划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第5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周岚:好的。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内涵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省农村环境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河道疏浚、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以省级试点示范为引导,落实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近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整治,约占规划布点村庄总数的1/4,但还有3万多个规划布点村庄和大量的自然村庄的环境面貌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与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与城市面貌和环境建设相比,我省村庄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地方“脏乱差”现象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记者:通过“整治行动计划”,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周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六整治”、“六提升”为重点,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到2012年底,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航道)沿线,城镇及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周边等重点区域村庄环境整治。到2013年底,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到2015年底,全省村庄环境普遍得到有效整治,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环境面貌,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争取3至5年内全省村庄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观。主要目标是:

1、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

2、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3、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建筑特色得到彰显,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4、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记者: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周岚:是的,这次整治行动,主要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包括:

1、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苏南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苏中苏北地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2、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突出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通榆河清水走廊等重点区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3、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4、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

5、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6、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7、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

8、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

9、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0、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

11、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

12、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1、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

2、推进康居乡村建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

3、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依法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管理。注重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

记者:要完成这样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工作,作为这次“整治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省住建厅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这一计划能真正落到实处?

周岚: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推进。2011-2012年是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省20%以上村庄实施环境整治,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及其周边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完成40%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013-2015年是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2013年底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2、突出工作指导。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注重城乡、区域环境连线连片综合整治,强化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塑造,实现环境优良、生态宜居;其他地区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

3、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保障村庄规划建设整治用地需求。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4、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

第6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县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村民住宅的建设管理,促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村民住宅的建设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村民住宅的建设管理,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四条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和村民住宅建设的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实施,以及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工作,并确定专职管理人员。

村民委员会在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做好村庄规划实施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工作。

县发改、国土、农业、水务、林业、交通、民政、财政、教育、文体广电、卫生、环保等行政部门以及电力、电信、邮政等相关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工作。

第五条村庄和村民住宅建设应当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村民自。村民住宅由个人建设,对特殊困难农户,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给予适当补助。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由农村集体组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县、乡人民政府给予一定扶持。

第二章村庄规划

第六条县城和省级重点镇规划区内的村庄按照县城和所在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要求实施规划建设管理。其余村庄依据各自村庄规划的要求实施规划建设管理。

第七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乡村的各项建设;(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乡村建设的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三)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四)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乡村绿化、乡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六)保护文物、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域和民俗特色。

第八条村庄规划在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报县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九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乡村规划,县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无偿提供地质勘测、自然资源状况等相关基础资料,并做好乡村规划编制的服务工作。

第十条凡未编制规划的村庄,土地部门不得审批宅基地。村庄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十年。

第三章村庄建设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庄规划的实施。在规划实施中,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阻挠规划的实施。

第十二条对于人畜用水严重短缺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地下采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等不适宜人居地方的村庄和农户,应当选择交通方便、自然环境适宜居住、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按照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搬迁,集中建设新村或者迁入其他村庄。

引导自然条件良好、人口较多、具有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村庄,采取扩建、改造等方式吸引周边自然村农户向该地聚居,逐步发展为中心村或者小城镇。

第十三条城镇周边的村庄应当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进行改建,实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城镇共享,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的辐射力和拉动力。

第十四条在村庄规划实施中,各行政村应制定近期建设方案,确定住宅基础标高、道路宽度及建筑红线、绿化带、工程管线、公共设施布局等事项,并根据本村产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留出必要的产业发展用地、卫生通道等。

第十五条在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企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村庄规划要求的,应当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有效期为二年。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按照《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农村建筑工匠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

第十七条在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企业生产经营性设施,应符合乡村规划,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开工前必须向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依法审查批准,颁发施工许可证,并经乡(镇)人民政府现场验线后,方可开工。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因实施乡村规划给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按照县政府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偿;村民宅基地被占用的,应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四章村民住宅建设

第十九条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村民住宅设计、建设的指导,无偿向村民推荐设施完善、使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造型多样、体现地域和民俗特色,符合不同经济水平村民需要的住宅设计图,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第二十条村民住宅设计遵循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方便的原则,按照村庄规划确定的建筑风格,结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房屋位置、房屋结构、通道、庭院、围墙、门户、卫生设施、畜禽圈、沼气设施等家庭生产生活设施,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第二十一条村民建设住宅应当按照村庄规划和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自主设计或者选择县级以上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住宅设计图。在适宜的地方提倡和推广建设坡屋顶式的村民住宅。

第二十二条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二层以上住宅,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或者采用县级以上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无偿提供的通用设计。

村庄规划编制和村民住宅设计人员应当实地考察,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结合当地的地域风貌和民俗文化,科学合理的编制村庄规划和设计村民住宅。

第二十三条村民在规划区内建设住宅需要申请宅基地的,应当先向村民小组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经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依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村民委员会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依据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宅基地使用批准文件进行定点放线后,村民方可开工建设住宅。

村民委员会进行定点放线,应当确定宅基地的位置、面积、四至、基础标高、房屋层高等。

第二十五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村民取得新的宅基地建设住宅的,原有宅基地须在住宅建成后交回集体。

禁止违法多占宅基地。禁止在承包土地中擅自建设住宅。

第二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在村民住宅建设、改造中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型能源,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补助。

第二十七条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房屋的产权产籍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乡村管理

第二十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有条件的乡村应当实行集中供水,并使饮用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禁止在乡村公共饮用水源地建厕所、畜禽圈、污染型企业或者排放污水以及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第二十九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村庄环境卫生的管理,明确环境卫生责任区和责任人。村民应当维护村庄环境卫生,不得随意倾倒垃圾、粪便、废料废渣和其他废弃物或者向道路及公共场所随意排放污水。村民建厕所、畜禽圈等不得占用村庄街巷通道。

第三十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保证正常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损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风景名胜资源、军事设施和国家公共设施。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乡村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等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归档。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村庄规划建设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受理举报的单位应当及时查处。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未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建设的,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违法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五元以上十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工程竣工后未及时清理平整施工现场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组织人员清理,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四条未经村民委员会组织定点放线,或者不按照确定的宅基地位置、面积、四至、基础标高、房屋层高建设住宅,严重影响乡村规划的,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影响乡村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处违法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五元以上十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在乡村规划区内乱堆乱倒垃圾、粪便、废料废渣及其他废弃物或者向道路及公共场所随意排放污水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可以处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损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前述行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阻挠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违反治安管理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7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农村环保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调研组按照河南省环保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以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为切入点,深入到河南省各市、县、乡、村,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经验与探索

创建生态文明村是农村发展观念的新突破,也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要求。调研组对安阳、鹤壁、濮阳三市以及全省各地在生态文明村创建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如下:

1 创建工作责任制。各省辖市政府将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列入重要的督办日程,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市、区)政府、各乡镇、办事处,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创建过程中,建立政府负责,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使创建工作有了一种有效机制。如鹤壁市政府成立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

2 坚强的领导班子。制定村规民约,完善创建工作制度、班子成员责任分工制度和居民组责任落实制度,强化对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如安阳黄口村成立了生态文明村创建小组、监督小组,对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3 厚实的集体经济。将创建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结合村庄的实际,发展各类生态产业,增强村庄经济实力,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如濮阳西侯村、韩庄村、开封三间房村、袁楼村、岳寨村、许昌郭村大力发展集体企业,由村集体投入大量资金整治环境,效果显著且深得人心。

4 科学的发展规划。各村庄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村庄规划。依照规划,统一布局街道、民居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创建的硬件,实现洁、静、畅、亮、美的标准。如濮阳韩庄村在新村建设启动伊始就制定了新村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整个村庄整洁漂亮;鹤壁后柳江新村按照新村规划建设了42栋居民住宅楼,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5 持久性制度设置。各村委会在创建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本村实际的管理制度,创建工作较好地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比如在日常清洁卫生和环境管理方面,不少村庄都组织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如鹤壁史小寨村定点设置果皮箱50余个,实行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制度,制定了村容村貌整洁制度和保洁员制度,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随脏随扫,对收集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和统一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6 浓厚的宣传氛围。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宣传,培养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环境意识,调动村民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让改善农村环境成为每位村民的自觉行动,创建工作才有群众基础。三门峡市河西村、许昌市水墨河村通过开展评选文明户等活动,促进了创建村文明程度的提升。

7 良好的帮扶机制。各地结合市直部门驻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发挥部门优势,加大帮扶力度,扶持资金和项目重点安排到创建村,对生态文明村建设好的村庄进行“以奖代补”,创建工作就有了激励机制。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市,渑池县、叶县等县,实施“以奖代补”措施,对通过验收的行政村给予5000~8万元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各村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开展。

存在问题和建议

在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中有发展与进步,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没有积极全面理解、实施工作内容;二是创建机制不明确。三是创建主体工作不主动。有的村庄的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一些村庄基层领导班子涣散,创建工作缺乏一个坚强的组织领导;四是集体经济不厚实。据调查,2007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村庄占全省农村总数的1%。到2010年要在5000元以上的村庄创建完成1000个生态文明村,工作面临后劲不足的困境;五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由此建议:

1 理顺创建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起一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环保监督、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其次是规范基层创建活动;再次是调整新农村帮扶思路,加大对贫穷落后村庄的帮扶力度。

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生态文明村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的前提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各级工作的着眼点首先要放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特别是发展村庄的集体经济,以壮大发展后劲。

3 配强配好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创建工作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制定村庄整体规划,按照规划搞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

4 加大对创建活动的投入。尽快研究制定全省生态创建以奖代补的政策,对创建工作给予资金上的激励,以调动村庄的创建积极性。

5 加强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环保监管力量建设,确保农村环保队伍组织落实、工作落实。例如河南省漯河市在所管辖的55个乡镇中各设立了1名乡镇环保干事,在1280个行政村中聘任255名环保监督员,环境管理由原来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变成纵向植入式垂直管理模式。

6 强化创建活动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举办培训班对乡镇领导、村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和创建工作培训,使他们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方法;组织创建村的干部、群众实地参观示范点,让他们亲身感受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好处。

第8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规划; 特色村;搬迁;新型农民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ousing design 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coordinate work, but also to guide peasants to become new peasants.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lanning; Characteristic village; Move; New farmers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增强农村住房的抗灾能力,只有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继续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使广大农民掌握相应的生存技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其有经济能力建房,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条件。本文主要结合湟源县实际,对现阶段如何改善农村困难群体住房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学编制建设规划。规划是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先导,必须科学编制。一是调整和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要求,深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合理确定村庄数量、规模、布局和实施时序,并把村庄布局规划作为村庄用地要求的重要依据。二是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要在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乡村特点、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及实用、节约、美观、协调、布局全面、功能完善的要求,加大对村庄规划的调修编力度,尤其要重视中心村和保留村的规划编制。三是分类实施改造建设。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原农村居民点,要按城镇社区建设要求,实行统一集中改造;县域总体规划中确定集聚发展的中心村,要引导其按照农村社区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建设集中住宅区;县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保留村,适度推进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县域总体规划中明确需要搬迁合并的不宜居住村,要按规划整村搬迁,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户到城镇和中心村购房建房。要对历史、现实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因地制宜,力求把中心村、保留村建成富有山区特色、田园风味的生态、美丽乡村,切忌套用城镇建设的模式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二、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农民自行新建住房,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是农村住房建设和供给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农民自建住房时,要符合乡、村规划,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确保质量达到要求的同时,还要使房屋布局科学合理,户型方便适用,基本功能完善,地域特色突出和外观格调统一。

第9篇:村庄规划培训范文

我的家乡位于江汉平原北部,记忆中的她是一座美丽恬适的小村。那温润起伏的丘陵,阡陌纵横的田园,荫荫环绕的绿树,曲折蜿蜒的水系,至今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

记忆中的村庄

记忆中的村庄水系环绕。村庄坐北朝南,面临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水绿如绸缎,得名“绿布河”。村子东西方向各开挖了一条长长的沟渠,依次连接着村边的大小池塘,直至村北环围相交。村子中间也有一条沟渠,南接绿布河,北汇东西沟渠。那时,塘水四季丰盈,整个村庄“宛在水中央”。独特的水系形成独有的小气候,村庄时时沉浸在水的生息里。春天,明净的渠水灌溉着四边的田野;冬季,喧哗的水声为寒冷注入生机。听村里的老人讲,绿布河经镇上的女儿港流向县城的大河,大河流向汉江,汉江则是长江的支流。倘若沿绿布河泛舟,可径直抵达长江。年少时的夏日,我们常去绿布河游泳,多少次曾闭上眼睛幻想,自己顺流而下,游到滚滚长江。

记忆中的村庄树荫蔓盖。村里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成行的大树,榆树、槐树、杨树、柳树、香樟、枣树、橘子树、柿子树,各式各样。幢幢农舍掩映在树林里,若隐若现。最是盛夏时节,浓郁的绿荫遮盖着小村,为人们遮挡烈日骄阳。村庄之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种植着一片面积较大的树林,那里是飞鸟和鸣蝉的天堂,也是孩子们的乐土,我们捉迷藏、做游戏,度过难忘的童年时光。

记忆中的村庄多彩辉映。村东边是沙地,种了红薯和花生。村南面是水田。春天,油菜花的芬芳在空气中荡漾,黄色的花朵灿烂绽放;夏季,稻浪翻滚,置身其中宛如游荡在海洋;秋日,金色的稻穗载满收获的喜悦。村子的西北种着一坡棉花,每逢采摘时节,田间地头,随处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雪白的棉朵在蓝天的映衬下,犹如片片白云,好一幅动人的画卷。

我的美丽村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花园。

现实中的村庄

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在家短短几日,感受颇多,欣喜之中夹杂着忧虑。喜,主要有三。一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得益于党的“三农”好政策,村民的现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条件都有改善,乡村生活越来越接近城市。不仅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大彩电,开通了电话,用上了手机,许多村民家还添置了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磁炉和电热水器,城里人拥有的家电,村里人家也是一应俱全。二喜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经过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农民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创业型农民,在家乡的热土上开拓出一番事业。加之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小小村庄也能了解世界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的文明进步、文化发展随时感染,随时接受,随时融汇。三喜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这些年来,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帮助扶持下,村里大部分农民参加了技能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了科技水平和创业兴业能力;一些农家购置了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化水平日渐提高;也有部分农民利用在外学到的技能和积累的资本,回乡创办农业企业,使劳务资本变成农业资本,大大增强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能力,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伴着三喜,也有三忧。一忧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村庄的自循环系统不畅,农业持续生产能力下降。原先清澈丰盈的绿布河如今变成了排污沟,环绕点缀村庄的清清池塘正出干涩的胸膛,浅到一步就能跨过。沟湖塘堰都“实了”,进村到户的毛渠已经多年没有维修,基本被淤平。水渠因多年失修,不能排又不能灌,下雨就涝,稍干则旱。以往记忆中的那个江南水乡俨然变成了北方旱地。据村干部讲,村庄的水系如果想变成以前的样子,与大河连接上,至少需要花300多万元。二忧耕地面积萎缩。村庄昔日肥沃的土地已不再郁郁葱葱,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楼房和各类作坊。从镇上一路走近村庄,百来户新房比肩接踵地堆在马路边,一些自盖小楼更是突兀而立,代替了从前房前屋后的树木。新旧房子并存,加之村庄道路的规划修建杂乱无章,使得整个村庄面目混乱。村民有了钱,就盖新房,宅基地不够用,房子就盖到菜园里,继而盖到良田里。邻居大哥保守估计,村里的耕地已经缩减了四分之一。三忧农业人才资源严重缺乏。城市巨大的吸引力,使更多农村青年离土离乡,到城市打工,在城市生存,努力使自己成为新的城里人。留守在村子里的只有老幼妇孺,没有人声鼎沸之势,仅有鸡犬相闻之声。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老人们已没有足够的力气侍弄土地,也不再对它抱着太大的期望。村庄失去了往昔的生机,正在日渐变老,正在消失,有朝一日或成空壳。

今天,站在曾经熟悉的村边,眼前却是陌生的景象。村庄的往昔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渐渐成为了记忆。只有在梦里,我才能走进记忆中的村庄。

期盼中的村庄

光阴荏苒,岁月不再。记忆中美丽的村庄渐行渐远。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无可避免地将乡村拉上了飞驰的列车。就像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一样,她也会一度迷失在喧嚣和浮华中,走一段“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呼吁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庄。不把美好的一切变为记忆,而要把美好的一切完整地延续、发展下去才是我们的使命。

党的十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在广大农村地区,像我家乡这样美丽不再的村庄虽不普遍,但绝对不是个案。亡羊补牢,尤为未晚。作为一名农业系统的工作者,面对家乡的此情此景,喜忧之余,更生出许多思考,期盼各方共同努力,能从如下四个方面努力,共同建设属于我们的美丽村庄。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就传统的乡村而言,生态系统的健康主要体现在农田、水系、森林等要素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一般的乡村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现行的生产生活需要,建设健康的村庄生态系统。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着力加强农村毛渠建设,保持和增加农田的保灌排涝能力。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成一大批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农田。

二是实施严格的农用土地保护,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是农业农村的根本,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精神家园。要实行严格的农用土地保护政策,确保农业的永续发展。坚持保护与发展统筹兼顾,制定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做好耕地保护和城镇扩张、工业发展及农民建房管理工作。同时,农户作为耕地保护的直接行为主体,他们的耕地保护行为理应得到社会的支持,其中最根本的支持就是要保证农户的耕地耕种能获得应有报酬,包括经济收益及社会福利等,因此,要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三是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人才支撑发展能力。劳动力不足和素质不高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要树立符合“三农”实际的“大人才”观念,立足本土,着眼基层,不唯文凭,不拘一格,把有一技之长,能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统统纳入人才建设的视野,在培训、培养和使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健全培训机制,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培训计划,分类型、分层次、按计划实施培训。加大退伍军人、返乡务农人员和未升学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和技能带动型及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提供有利条件,吸引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服务或回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四是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经营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要手段。要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整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增加农民经营土地的收益。要探索建立农民参与流通和加工领域利益分配机制,使企业和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