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农村教育改革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育改革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教育改革措施

第1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现状 分析 改革

一、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应试教育影响和阻碍了农村体育教学

农村学生由于受制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小就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摆脱农村、农民身份的唯一选择。在农村孩子心中,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他们摆脱现状的唯一出路。具不完全统计,现在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初考升学标准,有很多学生被挡在了继续接受高中教育的门槛之外。为了能够接受高中教育,学生、家长只有不断地压缩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校不得不把体育教学放在次要地位。久而久之,体育教育便被边缘化了。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难得到正确的对待。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也就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只是一句空话。

(二)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固定

现阶段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学生在每学年会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这一检测结果会输入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系统中,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这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因为这些需要达标的项目是固定的,同时其测验与检测均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为了达标只让学生学习需要达标的项目,对不需要检测和达标的项目便不让学生进行学习,也不纳入平时的教学中,甚至有的学校在达标检测的时候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检测数据。这样的后果是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育素质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三)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场地建设不健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有器械没有场地,有场地没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有全局意识和为学生长远考虑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体育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从舆论导向、体育课程、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为体育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体育教学理念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起来,把体育放在与其它考试科目同样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较强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去承担体育教学,把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调到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让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第2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

1.教师对素质教育改革了解不够全面

农村由于信息资源落后,发展也较为落后。教育也同样如此,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相对于较为落后的农村来讲,其普及面与实施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是因为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展开教学。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思维很难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教学改革滞后。此外,由于农村发展得比较缓慢与落后,教育的资源也跟不上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的信息更新也跟不上要求,甚至可能出现教材上出现的新知识是符合时展的知识,但是农村的学生与教师却是从未接触过的。这致使我国农村素质教学改革的步伐很难前进,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学生存在的认知差异大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农村与城市孩子在教学上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学生的生活圈子小。当城市里的孩子开始参加各种学习夏令营、冬令营时,农村的孩子还在帮助家里做农活;当城市里的孩子开始运用QQ、微博、微信等各种通讯软件时,农村的孩子可能大部分连电脑都没有用过。这样的现实差距造成了学生的生活圈子小,使得他们在学习上与城市学生的认知差异较大。(2)缺少家庭教育。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大多都去了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务工,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成为“寄人篱下”的留守儿童。在原本生活圈子小、知识信息与社会层面不多的环境下,还缺少了父母教育。这就使得农村孩子的生活更加单调,教育资源更加匮乏。(3)阅历少。由于家庭环境、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学生的知识层面较小,视野不够宽阔,阅历少,与城里的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基本的生活常识与社会知识不够了解,不能够为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3.师资力量不充足

虽然我国一直都在提倡支持西部农村教育,每一年都有大批的人才涌入农村,支持农村教育,这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是依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师资问题。再加之很多支教教师进行支教的时间都比较短,支教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专业水平不足,等他们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他们的支教时间也差不多够了,这使得农村教学师资人才的流动量很大,不利于农村教育的稳步发展。且一些具有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开始往城市里发展,以求高职位、高薪水,这就更加速了农村语文教育的师资匮乏。

4.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

所谓的语文素养,是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即阅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等等。语文素养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符合当前语文教学形势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除了面临上述几个问题之外,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没有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知识往往局限于书本,拓展性不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有些学生就算语文成绩很好,但是语文整体素养却不高,不能够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二、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改革的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不够完善的,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因此,采取一些相关的改革措施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由以上的问题分析可知,现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与学习,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农村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实现农村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是新课改提出,教学改革要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转换成为学生,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去解决,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解决的方式和解决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不断地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可以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授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重视课外拓展,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与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相对于死板的理论知识来说,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对这一门语言的感知力与感受力,即是我们常说的语感。语感的重要性使得培养学生的语感已经成为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励学生多阅读欣赏课外书,增加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积累语言知识,将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3.加强教学评价,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第3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党的十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力争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上好学

“大家好!”“老师好!”——隔着一张电子显示屏,安徽省繁昌县新港镇克山教学点的三年级学生们可以用英语与十几公里外的县实验小学教师对话。

借助远程教育手段,两地师生宛如共处一室,克山教学点的71名学生在县城教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分享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多媒体动画课件。 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是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职责所在。党的十报告提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是在基本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次设定的改革攻坚目标。

2012年1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计划利用一年时间,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利用卫星传输、光纤宽带等信息技术,推送数字教育资源至各教学点,帮助农村学校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从高山之巅到海岛边陲,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正在加速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孩子们有望尽快告别缺师少教、闭塞单调的学习生活。

创新探索:为寒门学子拓宽成才之路

2013年,来自革命老区山西石楼县的任龙龙以567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近十年来当地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

“如果没有连片扶贫定向招生政策,要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想都不敢想。”走在未名湖畔,任龙龙十分感慨。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今年有3万名像任龙龙这样的寒门学子有了入读名校的机会。

让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正是十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亮点。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不断涌现:在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已经公布;在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继续扩展;在江苏,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轮廓初显……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望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通路。

制度保障:培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2012年12月6日,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教师崔雅春领到了第一笔教师补贴,平均每月增加了800元。

“这笔农村教师基金对我们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数字,让大家都更安心了。”崔雅春说。

从2012年起,秦皇岛海港区每年财政专项列支850万元作为农村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教师待遇。至今,此项举措已惠及海港区五镇所属学校以及第十四中学、文耀里小学的1000余名教师。

不仅是秦皇岛海港区。党的十以来,各地积极探索长效机制,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安心从教。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要有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截至201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462.88万人,他们工作在53万所学校,支撑起了2.7亿在校学生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在新形势下,教师资格学历标准偏低、教师资格认定缺乏严格把关机制等问题,也造成了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师德建设出现滑坡等问题。

针对此,党的十以来,教育部先后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师德评价正在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第4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44-01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初中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其次,体育考试纳入中考分数的改革措施,也加大了农村出初中的教育改革。且其农村体育教学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因而,发展农村体育教学也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战略重心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农村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类似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条件缺失、课堂形式呆板等现状,从而造成农村体育教学的形式化,进而影响了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发挥。

一、提升教师素质

当前,教师质量不均衡是农村学校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体育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体育老师质量的规范和要求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而教师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乎到学生学习的成效。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1]。因而,提高农村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推进,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丰富老师的教学库和资源库,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农村初中体育老师在提升自我素质时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从而选择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适合教学模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初中身体健康成长。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习条件和教育资源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使得学生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学生自身家庭的条件也不允许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甚至在某些学校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状对文化课成绩的追求过重的追求,体育课用来上文化课,或者是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体育教学。这对学生的运动习惯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阻碍。

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其在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大多都是临时性的,这也就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没有任何的热身准备和练前准备。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不具备科学的锻炼方式,其直接后果就是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学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入手,首先,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前,老师要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的对学生开展热身运动,做好炼前准备;其次,老师要向学生讲解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还要教学生一些简单使用的准备工作,常见的有慢跑。从而保证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也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老师都存在一些误解和不尊重。当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误会时,老师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并且用真心对待学生,重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学生和老师之间良好的相处模式。宽容是构建老师和学生良好的交流模式的良药之一。体育教学作为一堂复杂的教学工作,学生本身贪玩的天性也使得学生活泼好动,从而造成体育教学活动中情况难以控制,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就会进行违规操作[2]。因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宽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四、教师教授安全技能

安全技能的掌握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安全技能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帮助他人,二是保护自己[3]。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运动伤害的急救措施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处理运动问题时能够冷静沉着的处理。如,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选择暴晒在烈日下,长时间的暴晒很容易导致学生中暑,而一旦学生发生中暑状况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将中暑晕倒的学生抬置阴凉处,而后进行救治。如果运动过程中不幸出现扭伤、跌伤时,要立即用冷水实施降温。学生掌握简单的安全技能,是学生保护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也能够实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要求,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友爱互助氛围的养成。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改革是一项艰巨且漫长的工作。实现农村体育教学的改革,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努力的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体育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避免不符合规范的剧烈运动带来伤害。此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的改进教学方法,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并且给予学生一些基本的安全技巧,从而更好的保护学生。促进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 超,殷 亮.普通高考增设体育项目的必要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第5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1.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使得农村青年就业、致富更为困难和艰辛,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少人多,生产力比较落后,工业不发达,因此除了种植和养殖以外很少有其他出路。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手段还十分落后,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较低,资金匮乏,即使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青年,其创业空间也不是很大,而且十分艰辛。大多数农村青年还是要进入城市,并且主要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这就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技术教育不太热情,学习成绩较好的,更多地愿意到普通学校学习,希望将来能够升入高等学校;学校成绩较差的,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2.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家长认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高等学校才是摆脱农村户口、摆脱贫困的最佳出路,甚至是唯一出路。城市居民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医疗、教育、失业救济,甚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享受各种优惠,而农村人则与此无缘。不仅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农村人即使有钱也无法享受城市人的特殊待遇,比如子女入学、高水平的医疗等。因此;农村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只有好好学习,通过各种考试才能加入到可以享受各种优厚待遇的城市人的行列。哪个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好;只要能使孩子考上大学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孩子考上大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是他们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唯—标准,也是他们对教育的唯一追求。因此,越是贫穷的地方,“应试教育”越严重,素质教育的推进越困难。

3.城乡居民在社会资本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提高考试分数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这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的盛行。和城市学生的家长相比,农村学生的家长由于社会资本相对较少,在各种机会面前处于不利境地,只有依靠较好的学习成绩,确切地说,只有依靠较好的考试成绩来和城市学生竞争。因此,从家长、学生到老师都非常清楚:只有考试成绩好,才能在竞争中有一些优势。

4.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更加依靠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中小学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等方面均较差,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实验设备,没有图书资料,更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学生应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由于没有实验只好死记硬背教材,学生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的内容只好靠老师告诉、自己硬记。为了牢固记住这些应该通过实验、课外阅读、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在升学、考试中与城市学生竞争,教师、学生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背会这些知识。

5.城乡学校在师资方面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教师相比,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见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数量众多的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相当多的农村学校都没有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从而造成这些学科或者不开,或者简单应付。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教师工作环境较差,收入较低,工作负担较重。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进修提高,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也严重缺乏。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水平、评价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课题组曾在四个县的农村小学、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的个案研究,结果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端坐静听”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控制下的“注入式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反复读书、死记硬背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周周考试、以分数排名是评价师生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单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学校“应试教育”更加严重,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更多。

6.城乡教育管理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加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城市的管理不同,目前对农村学校的管理主要是由县教育局代表县政府具体进行的,县教育局是最主要的管理机构。由于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很普遍,家长、学生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农村家长对学校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县教育局在农村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看升学率;对教师的管理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目前;许多地方对教师实行的末位淘汰制就是典型的表现。这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另外,农村教师的流动也进二步强化了教师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凡是教得好的老师即所教学生考试分数高的教师,很快就调入城里,即使本县不调,也会有其他地方来挖,而所教学生成绩较低的教师只能留在原地,甚至还要被调到条件更差的学校,在城市学校中教得不好的教师即所教学生考试成绩较差的教师,也会被“流动”到农村学校。

二、素质教育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国内的客观形势对教育的现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理论及实践自身的发展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使得素质教育这一普通词语带有了浓厚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并且产生了新的丰富的含义。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种含义或特性。

1.全面性与整体性。全面性就是要求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当前,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还远没有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地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尤其是对德育重视不够,而在智育中又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理解不深,特别是没有理解到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教育方针把全面发展分为几育来谈是为了更便于说明和理解。实际上这几育所育成的人的素质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每个人就是靠着这个整体素质来发挥本人的作用的,所以发展的全面性应与整体性结合起来理解,几育不能得到平衡的发展,整体的作用就难以正常地发挥出来。

2.全民性与民主性。素质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的人,人人都有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当然,由于人的天赋潜能之不同,不能强使所有的人都接受同一的教育,但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不能人为地加以限制。

3.终身性与可持续性。素质教育要及早开始,要在中小学打好基础,但在以后的教育阶段中仍应巩固提高,并且坚持终身。今天之所以强调终身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及适应职业变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都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4.个性与差异性。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小或大的差异,因此,实行素质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即所谓因材施教。只有把各人不同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算是充分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可见,这里提到的个性与差异性和前面提到的全民性并尤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5.主动性与创造性。教育是离不开学习者的主体性的,教育功能是否能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主体性的认识。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主体性的重要,才能派生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中,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人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要因素与条件,也不断给予主动性以生长与活力。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对于解决农村中小学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克服枯燥单调的知识记忆,克服学生厌学具有重要独特价值。素质教育的全民性与民主性对于保障每位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的学习权利,保证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农村儿童青少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农村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个性与差异性对于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尊重学生的潜能和特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求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要注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及其心理、生理发展特点,遵循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使得教育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三、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

1.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实事求是,特别要正确、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当前,许多地方特别是相当多的农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要么将素质教育与升学对立起来,认为素质教育不要升学率了,因此导致教师、学生和家长拒斥素质教育;要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展课外活动,甚至在课外活动方面与城市学校盲目攀比;素质教育是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是要克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全部围绕考试进行的做法。

当前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和留级率较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学校依然要强调升学率,但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强调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或终身发展、生动活泼学习前提下的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是降低留级率和辍学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各种宣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使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只有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农村教育才能真正摆脱“跳农门”的局面,农村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推进。

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绩效观,加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校长的能力建设,提高教育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农村基础教育来说,县级政府是最主要的办学主体,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县级政府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发展观和绩效观直接影响着当地教育的发展,尤其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

当前,县级教育局局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尚不到位,甚至是一些地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因此,要通过研讨、培训、考察、学习等,使各级领导对素质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县教育局代表县级政府具体负责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因此教育局负责人的发展观、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等,直接决定其对学校的管理和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决定着校长的选拔、任用和评价,决定着当地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应加大培训的力度,要选拔那些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于部担任教育局局长或主要负责人。农村学校校长的选拔与任用,对校长的考核与评价,也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避免单纯按照升学率来进行。

4.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新课程从纲要的起草到课程标准的制定,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参照了国际趋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的实验也表明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新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特别是新课程对于解决农村学校长期存在课程文化单一、课程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辍学率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农村学校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实施新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再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课题、新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

6.积极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对流,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带动乡村教育发展,是促进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我国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教师的水平也相对较高,而且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创造出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是十分需要的,对于促进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搞好对口支援对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解答校长和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或与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共同探讨、解决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应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

7.优化农村教育的结构,提供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注重农村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协调发展。当前许多地方农村高中数量偏少,难以满足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入学的竞争,强化了“应试教育”。还要注意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除了校舍和实验设备、师资等投入以外,还要注意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积极开展银行助学贷款,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增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

第6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教育根本目的关于人全面培养在教育学界已达成共识,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具体表现形式,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不断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体现教育目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过程往往是相背离,育人为本教育改革目标与育智为本教育实践相冲突。教育改革目标对教育目的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改革措施实践与其期望的教育目标很难兼容和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针对教育主体( 学校、教师、学生) 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比如,高考制度即使不断完善和内容创新,2000-2014 年,共计15 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制度先后经历3-5 次改革,但其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以总分高低评价本质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基础中等教育各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偏向与高考相关的显性评价指标,而与其相关教育改革目标,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隐性指标有所背离,这就使教育改革目标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目前,针对教育改革目标评价研究,局限于教育学本身研究。李雁冰总结教育评价专业化经历确立、成熟、深化和重建等四个阶段,顾彬彬总结实践主体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王颖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谈教育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考制度和教师政策,丁步洲提出构建一纲多元的农村教育改革目标,容中逵提出从教学之性、待生之道、从业之责等方面拓展基础教育改革路径。根据对既有文献研究,还没有学者具体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委托这一崭新视角从教育培养过程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并结合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纠正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 一) 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机制

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两大类型:一是显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衡量学校的升学率、本科率等; 二是隐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衡量教师师德、衡量学校全面素质完全人格培养等。教育改革目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评价指标的完全覆盖,但问题关键是在教育培养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指标量化程度不一,显性指标比较容易量化,隐性指标相对来说难以做到量化、显性化,隐性指标同时还存在主观评价的问题,主观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所以在教育__评价指标中隐性指标所占权重被易于量化、显性化的指标所挤占,即使隐性指标所占权重不被挤占,也会由于主观评价标准模糊,导致评价结果差异性在评价主体上体现不出来,从而导致隐性评价指标和显性指标即使同时存在,但最终隐性指标在评价主体上的无差异性导致其起不到对教育培养过程的全面评价作用。比如,基础教育改革

目标要求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教育培养过程重要一环评价机制中高考制度,中高考制度是评价机制显性化最典型的制度安排,最终评价依据按照考生的分数进行从大到小选择。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由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目标,转移到跟中高考相关课程教育学习,进而演变成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片面发展,而对教师的相关选择和评价也会因学生智力评价而跟着变化,由德、能、绩、心等方面演变成所教学生成绩为依据片面评价,对学校的教育培养过程评价也会跟着变化,学校好坏往往由中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所决定,从而导致教育实践过程与教育改革目标不统一。

( 二) 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教育培养过程连续性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也就是教育培养整个过程存在分割,即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什么分割点基于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划分? 因为这种分割是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的。高等教育选择人才委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此时高等教育是委托人,中等职业教育是人; 中等职业教育选择人才委托初等教育培养,此时中等职业教育是委托人,初等教育是人。教育培养过程中委托人真实意愿是人能够为其提供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这个委托人意愿也正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总是过于理想化,假设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或者没有考虑委托人意愿存在不一致。作为人按照道理应该遵从委托人意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培养人才。但问题关键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因为委托人不可能完全监督人,高等教育不可能时刻监督中等职业教育有没有按照其意愿全面、均衡、可持续培养人才,道理很简单,高等教育可能连它的人在哪都不清楚? 即使知道,人具体做了什么委托人不可能完全清楚。委托人就要想办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以使得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这就是教育改革目标。办法就是委托人对人进行评价,评价真实目的使得委托人和人意愿一致。这种评价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为中考和高考。那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考和高考这种对人评价制度有没有使得人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呢? 前面已经分析由于评价机制存在显性化问题,也就是说委托人是通过中高考相关课程分数多少来评价人,这种评价机制使得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存在道德风险,也就是不完全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而是过多倾向跟中高考评价相关课程,因为这满足人收益最大化,获得更高录取率。也就是说委托人对人评价没有解决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反而这种结果最终还会导致委托人存在逆向选择,委托人选择的人才就是跟中高考相关极度显性化的高分者,而不是满足其最终意愿的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

(三) 教育培养过程人问题解决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培养过程中人存在违背委托人意愿的道德风险,也就是人问题。如何解决人问题,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让各级教育都朝着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方向,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弄清楚产生人问题根源在哪里? 通过以上逻辑分析,不难看出有两个原因导致人问题: 一是因为存在委托分离; 二是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人问题思路就要从根源做起,委托分离是因为教育培养过程存在分割,解决委托分离,就要消除教育培养过程分割性,这种分割性不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简单划分出来,而是委托分离机制取消。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存在严格委托分离机制,因为初中教育逐渐取消对小学教育评价来选择人才,而是采取了学区直升制。也就是说,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没有严格委托人和人分离。小学教育不是初中教育人,这样教育实践重心由初中教育评价转移到小学教育自身成长轨迹,从而才会使得教育改革目标与教育实践相一致。如何消除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分割性来解决委托分离? 核心思路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来选择人才; 高等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来选择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作为选择人才依据,而是采取学区直升制; 中考相关课程分数不再起决定作用,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均衡化基础上采取学区直升制。只有这样,初等教育实践过程才会由关注中考相关课程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自身成长轨迹,这个成长轨迹就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才会一致。中等职业教育与初等教育委托分离解决了,也就不存在第二个原因,即委托之间信息不对称。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委托分离自身必然带来的,解决的思路根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尽量消除各级教育之间信息不对称,实行开门开放办教育; 二是预防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各级教育之间加强交流,建立固定的交流学习平台,学生、教师、学校等各方面参与交流学习。高等教育不仅关注自身阶段人才培养,还要关心人才来源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育观。解决人道德风险问题则需要激励人使得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应该逐步完善: 首先,应降低高考考试难度,不需要过多、过难、过偏地追求跟考试相关课程学习; 其次,有效地建立除了考试以外的相关评价体系; 最后,在确保公平、公正情况下,建立高考以外渠道。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好坏评价不再以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为依据,而是大力鼓励和奖励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等中等职业教育主体,对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搞得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体,高等教育在录取上有所倾斜,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设置经得起推敲的多渠道人才选拔机制。总之,对人的激励和引导不再是评价机制极度显性化指标,而是评价机制隐性指标。

第7篇: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范文

【关键词】 教育 业务 改革

1 引言

教育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在当前及今后几年要着力解决的重点民生问题之一。

2 教育领域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教育领域业务现状

北京市教育结构日趋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水平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见成效,普通高中规模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积极调整层次、类型及专业结构,规模稳步扩大,体系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民办教育在满足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弱势人群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有就学能力的残疾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已经建立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提高;教育地方法规和规章不断完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此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深化,为首都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教育功能不断拓展,贡献能力日益增强;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技型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有力推动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和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推动郊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与规划、参与政府决策等方面,高校作用明显增强;通过举办国际教育博览会、在境外举办教育展等途径,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北京教育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广泛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新村、学习型乡镇等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学习型区县建设。

2.2 教育领域业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作了很多工作,但仍有待解决问题:发展不够协调,结构急待优化,体系尚需完善。职业教育不够发达,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社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高校办学条件由于规模快速发展更加紧张,学校布局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急需深化,教育质量需大力提高,保障体系尚待构建。招生考试等评价制度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还没有根本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仍一定程度存在,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尚待加强;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很重;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相对滞后,教育发展活力相对不足。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改革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解决,需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教育开放、合作与交流也有待扩大和深化;教育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加强。在培养紧缺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教育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不断增长、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不断增加等原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新的问题;职业教育扩大规模、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的任务较重;高等教育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的难度较大;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社会生活多元化以及网络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传统学校管理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对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随着教育合作国际化加快,国际教育吸引优秀学生以及国内教育发达省市制定的教育政策等也将成为首都教育的问题。

3 教育领域业务改革的建议

3.1 加强党的领导,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要用更大的精力关心支持教育,把首都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首都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加强对首都教育发展的统筹;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与劳动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与人事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学生就业工作;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3.2 坚持人才强教,提升师资水平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合同制,积极探索学校岗位设置办法,稳步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探索教育职员制。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不同类别学校的薪酬分配制度,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规范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办法。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建立优秀教师定期表彰奖励制度。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坚持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领导干部队伍。改进领导干部培训制度。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民办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力度,创造有利环境,使其发挥模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按照与学校发展定位相结合,与学科发展方向相结合,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形成合理学术团队和人才结构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市属市管高校 “人才强教”计划。

3.3 推进依法治教,提高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落实行政许可设定、实施和监督检查等配套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学校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推动学校完善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进一步完善教师申诉制度、受教育者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教育行政赔偿等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教育督导体制和机制建设,继续加强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决策任务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以督导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公报、通报、表彰等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评估认证机制,建立学校办学信用监测和预警系统。逐步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包括社会评价在内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发挥其保障和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作用。

3.4 发挥规划功能,完善实施机制

强化规划引导功能。要高度重视规划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重点专项规划,落实年度计划,实行年度计划报告制度;建立规划实施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要把规划作为项目审批和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制定稳定高等教育规模相关政策,建立配套机制。核定市属市管院校发展规模,建立学校人员编制、经费拨付、基本建设、专业设置等与核定规模、核定层次和学校定位挂钩的制约与激励机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共同核定中央在京院校发展规模,保证首都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规划执行监测。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和制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规划的调整机制。加强政府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年度监测报告。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鼓励公众有效参与规划的实施与监督。加强对教育规划的宣传,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教育规划及其实施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规划意识,提高维护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牢固树立首都教育意识,加快实施首都教育战略,不断丰富首都教育内涵,共同促进首都教育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