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育人为本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中应着重关注语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授课内容的真正价值。教师在授课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要求如下:首先要把教材作
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发现其中的深层内容,找出其价值,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具有人文主义和价值性的活动。其次,鼓励学生阅读
文学作品,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中必不可杀的一部分,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再次,教师要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为学生做好榜样。最后,采用多种形进行教学,可以开名人座谈会,请名人为学生讲人文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以人为本;人文教育;
21世纪是经济腾飞、追求物质生活的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状况、社会文明也不断出现,这时就需要初中生可以准确地区分真假优劣,而教育的引导作用在这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应地就要求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但是现在的状况却是,教师忘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品质才是教学的关键,相反地去关注课本内容的传授。在新的标准中,将语文定义为是人类交流的关键,它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方面,可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其性质,同时认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及讲授内容的人文价值。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应加大对内容的研究,探索隐藏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人文价值, 在朗读文章、浅显地探讨文章思想后,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提出了下面几个方法:
一、发挥教材的作用,研究教材的人文价值,做到人文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这们学科的人文价值主要是用很多篇精彩的文章来表现的。语文书里包含了很多辞藻华丽的精彩文章,学生往往在阅读完后就能产生新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像是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详细地描写父亲辛苦地给“我”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和无尽的感激,这样的描写不仅让学生看到了父亲那真实而朴实的背影,更能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引起学生的共鸣。还有沈从文的《边城》,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边城景色,使我们在阅读时好像亲自来到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小城,感受到了那里的真实、质朴以及人性的美好。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精彩纷呈的文化,让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二、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地位,在阅读中理解作品
首先,语文教材包含了很多精彩的作品,里面描写了异彩纷呈的世界和真实的社会。现在语文课堂,要将阅读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培养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这也是人文性教育的一个显著方面。其次,人文性教育还体现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代的诗词歌赋,辞藻华丽,语言精彩,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更加优美。教师在朗诵诗时感情一定要饱满,这样才能体味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进而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再次,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性这已经是新课程所提出的基础要求之一,因此,课前准备也要为人文性教育做好基础工作。课前准备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它是人文性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总之,课前准备要充分,课件的制作要精心,选择适合的配乐,制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
三、教师要言传身教,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的主体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这时就要求教师的言行都要合理,这样才会给学生做好印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一个微笑、鼓励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感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更关键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打造美好的生活。新的标准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就要着重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因为没有好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是无法给学生做好榜样的。还有就是,语文教师的领导地位还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思考,共同进步上。
四、名人座谈会,请名人为学生讲人文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
座谈会要用其真实的体验、全面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人文主义情怀,更好地实现人文主义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只这一个,还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自己的人文性,把促进自己的成长作为最终目的,参与到教学中去。 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了很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深入认识学生,看清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就是一门研究语文知识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的学科,而语文教师的职能就是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并更好地使用知识。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能增强学生的品质素养,影响着全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人文性教育是新课标所提出的一项基础要求,是初中语文教学必行之路,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将是我们研究的长久课题。
参考文献:
[1]沈俊.人文素养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中学语文. 2010(33).
[2]邹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广西教育. 2008(35).
1、把知识当成不变的教条。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真理也具有相对性。然而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却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无需检验只需记忆的绝对真理,课本就是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圣经,只要记好了记对了就是好学生。
2、把学习看成由老师到学生的过程。学习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记忆,它是以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的转移,它首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新知识的认知。我们的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如此,没有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过几年便几乎忘记所有学习的知识。
3、不注重思维能力培养,难以产生知识的迁移。传统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重理论轻实践,它把结论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记忆它,缺乏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几乎为0。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能否使学生坚持终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是教育学的本质和核心
1)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学的本质特征,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学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全方位综合性人才。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志也多次强调,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发展观念、开拓教育发展思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要坚持教育以树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两个平等的生态主体,只有这两个要素之间相互平衡,生态互动,和谐共处,学习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方法,全身心地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的过程就是激励和鼓舞学生成长。培养和造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对人的一生都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每一次独具个性的发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鸿沟,教学过程应是教学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
2)尊重和激励每一个学生
在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每一次独具个性的发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鸿沟,教学过程应是教学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共同合作,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在体会学习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宽容别人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会接纳,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学会与别人交往,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沟通的技能。
三、优化教学方法,体现“以人为本”
1、共同参与学习互动过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应用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地位相同,机会均等,会不受拘束的畅所欲言,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其次,互动学习时,学生间互相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迅速,相同观点和近似的声音,可引起学生共鸣,不同观点又极易碰撞,可促使思维多项发展,有利于开拓学生学习思路便于理解知识。再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会反复推敲、琢磨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
2、多学科融合强化联想学习
中学阶段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是多学科相互整合而形成的边缘科学的巨大进步。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单科独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贴近现实生活,做到学科教学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步。其实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相比,无论从应用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与现实生活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及时渗透与社会生活、时展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就无法活化书本的知识,就谈不上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也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教学考评打破单一注重实践
从系统的基本原理看,中学生语文素养是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带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某个维度不能只看成绩,而应实行多元化考核标准,也就是说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考察学生时要特别注意考察思维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为此,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才能做到客观科学。
关键字:以人为本;小学作文;作文教学;乡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后经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基本上明确了对“以人为本”教育观的阐释。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尊重人、关怀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教育者的教师,还是受教育者的学生,甚至是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都要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彼此的和谐发展。而在本文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作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因为他们是受教育的主体,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学问、有素质、有发展的学生。
一、学生之“本”
学生之“本”是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即常说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则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学而不厌,乐于其中。
二、小学作文教学在乡村环境中的局面
乡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师资力量上,乡村小学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观念整体上确实不能等同于城镇小学的教师;又如教学设备上,乡村小学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和学生学习园地的创办显然也不如城镇小学;再加上很多乡村小学的学生,其家庭背景往往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照顾不到,并将家中的很多大小事宜让孩子来处理,这样不仅使他们的孩子少了一层教育,还减少了学习时间或游乐的时间。这些因素体现在作文的教学上发映为学生的知识量不足,生活乐趣的体验也不足,从而致使其写作时缺乏感悟与灵性。当然,乡村教学环境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大自然的丰富资源来得更直接、贴近,无论花草虫鱼还是山野田林,这些充满纯朴生活气息的物体在乡村学生的印象中体会更多,了解更多。因此,乡村教师如何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利用好有限的自源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重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能因为自身资源的缺乏而消减教育的兴趣,而应作以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的实践。
三、“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开展乡村小学作文课,笔者以为教师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熟悉《语文教学法大纲》
在新出的《语文教学法大纲》(2008)中对各阶段学生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教师只有熟悉《语文教学法大纲》,才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如《语文教学法大纲》中说明“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字左右。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的书写、运用。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又如,“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着重听说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联系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要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可以说,《语文教学法大纲》是充分照顾到了学生因年龄和学识的差异而设定各阶段教学目标的不一致,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熟悉《大纲》而更好地设置教学任务,不提前学习过高要求的任务、不超量完成过重的作业,使学生而有余力,保持对学习的渴望,才能做好从识字到阅读,从习作到写作的逐步跳跃。
(二)教育心理学的掌握
现代儿童教学心理学认为“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乐趣,要想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赞扬,决不能让他以不知道为乐。”[1] (P24)又“小学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的主要心里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想象甚至幻想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低年级的儿童要着重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并使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1] (P64)等。对教育心理学的掌握,了解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所要求的,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和接受心理习惯出发,掌握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在小学教材中,就有不少的课文才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的,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自选商场》、三年级上册的习作课《风景优美的地方》等,都是培养学生练习观察能力或说话能力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可以从颜色、远近、上下、大小、长短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教学上又从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和事件的发生来启发学生的说话条理等等。切实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写作氛围的创造
小学阶段,低年级(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写作尽管还不能称之为作文,但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书写以及习作的练习都是为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对这阶段“写作”的培养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写作水平能否产生良性的影响,因此,同样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而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则更能使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特别是乡村小学中,教师要运用可利用的资源来营造趣味性的“写作”环境。如让学生描写上学路的见闻,或课后十分种的活动,甚至是一年四季山野田林的变化,学生寒暑假期间的山野情趣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通过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来表达他自身的感受,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让学生比一比谁说得更好,更流畅。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后,发现有哪些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拿出来与同学分享,使课堂的气氛不要停留在单纯的教师说教而已。
学生通过课上的说话后,即锻炼了他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的思维组织能力,算是在写作之前打好了草稿,这样再让学生去完成写作,学生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最后,总结上述三点,笔者以为无论是对《语文教学法大纲》的熟悉,教育心理学的掌握,还是写作氛围的创造,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无非就是更好地实施每一节、每一次、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之为中心,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在乡村小学中,同样如此,它可能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甚至家庭环境,了解他们性格上缺陷,并予以正确的指导。而写作是学生学习语言和知识后一个能否运用得好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就确定了它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面对教学资源、学生整体素质都不如城镇小学的学生时,乡村教师想更好地开展作文写作或是写作阶段前的习作训练,必须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有效行之。这当中,就对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做好“以人为本”的教育。
参考文献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以教师为本”是做好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以服务为本”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的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1“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而进行和展开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服务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并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要求。以人为本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一种理念与思路,要将教育教学管理做细做好,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尊重和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承认。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尊重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整体要求,促进个人全面提高素质。
2把握人本主体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要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进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重要的是要正确把握人本主体。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人本主体有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即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坚持以服务为本,以管理者为主体。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思想。
2.1“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校的主体,当作学校的主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牢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培养学生作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包括个性、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要着眼于学生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经得起各种风吹雨打,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由于先天因素及家庭教育、培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教育教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要从“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要注重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突破旧有的管理体系,将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编写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2“以教师为本”是做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
以教师为本,就要把教师作为立校治校的基础和根本,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者,是优良学风的酿造者,是学校声誉的建树者。在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的同时,也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发展与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也要遵循发展人、提高人、激励人、尊重人的原则,要善待每一位教师,精心呵护和维护教师的自尊心,在工作中允许他们有失误,并给他们申辩的机会,与他们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分析错误的过程中学习,在总结错误中成长,最终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管理者要注重人文管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把管理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用人文的方式和机制进行管理,并追求管理的人文目的。管理者要放手让教师大胆探索教学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当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判断时,管理者不能以好坏来论处,而应以寻找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出发点,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想说、能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轻易不否定教师的想法,让他们在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考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情感态度,为共同追求的理想及目标担起责任。每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举措,从酝酿到出台,都尽量让每一个教师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同组织,体验自己的存在价值。同时,要与教师共同思考、探讨教育目标与发展方向,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课程理念能更有效地得到贯彻和实施。
2.3“以服务为本”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教育管理是育人的手段,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在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打造教育的亲和力,在加强规范教学管理过程,使教育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要强调管理的人本化,营造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寓管理于教育、服务之中,建立起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以服务为本,就是要坚持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实现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3与时俱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校园文化;安全教育;学校育人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教育内容上的广泛性、教育影响上的暗示性以及教育方法上的易接受性等特点,并在德育过程中发挥审美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一、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的人际关系上。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二、创新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需要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善于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校园安全无小事,需要制订一套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考核制度、具体操作章程和评价体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坚持把安全工作纳入对基层的目标考核,实行校园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学校有法制副校长,有安全教育计划、安全教育总结、安全教育光盘和安全教育教材和宣传标贴,安全教育纳入课表。通过安全教育征文比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书画展、小手拉大手、安全文明岗、安全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在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场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更新教育理念
要树立“人人有才,人人成才”办学理念。规范教职工的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辱骂和歧视潜能生。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了,此语道出了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艰难与困惑。中学时代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阶段的学生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出现中学生教育难的原因,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现代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中学生的可塑性,树立信心,更新教育理念,做现代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变化,而学校的教育理念、方法相对滞后。现代中学生已进入一个开放化、信息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不少中学生不爱学习、不爱劳动、不爱惜公物、不尊重他人;缺少正确的追求目标;对老师、家长的劝导无动于衷。现代中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他们不再像过去的学生,信息、知识主要靠老师、家长传授,他们从电视、广播、网络、书刊、朋友处得到大量的信息。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深受外界低级趣味思想的影响,出现厌学、滥交朋友等不良现象。
四、建设和谐校园
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现代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育学知识、较强的心理学素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符合教育学规律。因此,现代教师一定要树立现代师生关系观。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用自己的真情和高尚的人格去唤起学生对你的信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他们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表扬,少一些责骂。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你的关爱与教育,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于每一位中学生来说,安全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完善的校园文化又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和谐的校园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有效性教学
1研究背景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变革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的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本论文追求的核心目标。
2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
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来说,它与一般的教学有效性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首先,它的独特性是由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次,它的独特性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持续发展,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
(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让老师了解目前教学中出现低效能、低产出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具体探讨教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问题,探索有效性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为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使大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变“经验型”为“反思型”,变“教书匠”为“教育家”,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4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彰显历史学科的特色,找准历史学科教学的原动力。历史学就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从研究对象看,历史学无疑属于社会科学,但从研究的主旨和研究方法看,历史学更属于人文科学。作为社会科学它关注的中心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它是外在于具体个人的。作为人文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一书中提出了对这样的课程目标:“加强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及其价值功能,决定着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特征及其价值追求。它是衡量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原动力。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从一般的教学规律,更要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出发,整体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深入挖掘历史知识中内在的教育价值,有效落实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共同研讨,改进教法,切实发挥备课组的整体智慧。教师个体的单打独斗很难妥善解决课改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很难处理课堂教学环节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团队,需要整体的智慧。
(3)研究学情,有针对性地教学。学情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的情况,具体说指学生的实际特点,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动机,年龄等心理特征,也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等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着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它是教学的前奏,是实施个性教育、全面教育的基石。
5结论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高举课程改革的这面大旗,努力承担起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高中教师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研究
引言
“诚”与“信”在古义中是相通的,但“诚”与“信”在理解的向度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诚”指“内诚于心”,“信”是“外信于人”。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就。诚信教育得到不断加强,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展,新载体、新途径不断得到拓展。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脑网络的普及,新时期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还面临着不少的薄弱环节。以兰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学生在诚信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粗制滥造等方面。“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据调查,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外语等公共课则高达40%。此外,作业抄袭、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论文写作中,大量引用摘抄资料中语段的同学占39%,拼凑现有论文的占13.7%,还有部分找人的现象。
1.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这几年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等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很多同学为了获得资助,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编造家庭贫困原因等。调查中,当问及如果要申请减免学费,对自己的家境会如实汇报的占68.7%,虚报夸张的占3.4%,基本照实说,稍微有所改动的占32.1%;如果自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选择有钱就还,没有就不还的占6%,能拖就拖的占2.8%。
1.3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在高校校园里经常会出现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现象。据调查,身边同学在交往中常常会说谎的占22.1%,偶尔会说谎的占69.8%。部分同学时间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朝秦暮楚,脚踩几只船,对待恋爱态度不够真诚。在恋爱动机中,自我确认、自我证明、性满足、情感亲密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比例。
1.4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为了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学生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在如何对待求职简历时,有61%的同学选择会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个好印象;有9.6%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能进去最重要,其它以后再说。
1.5网络行为的诚信缺失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2.1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日常教育中把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诚信教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诚信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诚信德育要素,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服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我们必须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上来,讲道理、办实事,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
2.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安排诚信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说了十个弟子的特长。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诚信教育中任然有着启发借鉴意义。诚信教育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层次,制定多样性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监督与引导相统一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成立诚信监督机构,学生评议,投诉举报等途径,广泛动员全体学生力量,推进校园诚信建设。同时,加强正面引导,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强主导性信息的,选树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占领高校文化宣传阵地,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潮流。
2.4他律与自律相统一“他律”强调个体的品德由他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进行培育,“自律”强调个体的品德要由个体本人通过自我心性修养来培育。诚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诚信、诚信教育不是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相一致的力量。大学生诚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把诚信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形成大学生诚信需求的理性自觉。
2.5灌输与渗透相统一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灌输原则。新时期开展诚信教育,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在灌输中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实际、教育环境、教育的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列宁还主张德育的渗透性,“德育要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诚信教育要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
2.6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斯曾在资本论理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诚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素质。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主题演讲,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考察和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使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增强对诚信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诚信观的积极认同。:
诚信道德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提高全民族诚信水平,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诚信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需要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高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督导、评价、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育人目标,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C].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2]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关键词】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育路径
家风教训是家庭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家庭的家风教训建设,对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来说尤为重要,是保障个体成长、家庭和谐、家族延续的关键。同时,家庭也是将个人与社会进行连接的重要桥梁,家与国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候,将家风家训建设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家风家训内涵
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追求、精神内涵等。具体来说,家风家训又被称之为“门风”,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内。广义的家风家训主要是指在一定家族内部,所有的成本员都必须要遵循的一种律则;从狭义的角度上來说,家风家训则是家庭成员所指定的规约,主要包括:家教、家规和假发等,主要是在家庭成员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家庭风尚。并且家训家风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自然、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并且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在我党的十会议中,明确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团结、凝聚国人的力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两者关系分析
24字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同时,家风在传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时代的沉淀。两者之间具有极强的同根性、互通性,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具体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24字核心价值观是对家风家训的总结、升华。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对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精华进行了吸收,并充分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而综合提出来的。因此,从这一方面上来讲,24字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家风家训的一种综合体现;同时,24字核心价值观还是对家风家训的一种总结和升华。社会是家庭、个人的联合体,传统家风家训对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这一角度上进行分析,加强24字核心价值建设,是建立在家风家训基础上,并对其进行了升华,以提升到社会层面上。
其次,家风家训是24字核心价值进行落实和细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要充分借助家风家训这一载体,对其进行有效的践行和培育。这主要是因为通过优秀的家风家训,可以塑.造人物的品质,并促使个体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个人素养等,以促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优秀家风家训着眼于家庭这一小细胞,而家庭则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训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发展。可以说,家风家训好比是一方沃土,直接滋生了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推动家风家训现代转化,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候,可充分借助家风家训这一切入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而对家风家训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汲取,不仅实现家风家训的传承工作,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不断激活家风家训的生命力,使其赋予现代特色文化,进而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其进行现代转化的过程中,不需要以继承传统文化作为基础,确保当代的家风家训中,不仅具有传统文化,还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例如,“一门四杰”扬州的吴氏家族,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就坚持家族的家风家训,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科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吸纳,促使其家风家训不仅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还呈现出极强的时代性,引导子女在家风家训教育中,逐渐形成了爱国报国的情怀,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2.加强家风家训宣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鉴于家风家训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全面加强家风家训的宣传工作,以根更好地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来说,在加强家风家训宣传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媒体平台,全面加强家风家训的宣传工作。这就要求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以提升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在加强家风家训宣传的时候,应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通过三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宣传的效果;最后,在进行宣传的时候,还必须要保障宣传的内容,要贴近百姓的生活、贴近生活,并将家风家训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免单纯地说教,不断提升家风家训宣传效果,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3.树立模范榜样,借助家风家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候,可充分借助模仿榜样这一途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模仿榜样是时代的先锋、社会楷模、榜样等,可充分利用这一载体的巨大影响力,形成一种感召力,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来良好的道德规范,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可充分借助开展评选活动的形式,将最美家风评选出来,并借助榜样,人物的精神力量,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4.将家风家训工作融人到教育中,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当前时代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所在。鉴于家风家训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同根性,可将家风家训工作与当前学校的教育进行有效的连接,在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为先”的原则下,不断提升家风家训在教育中的比重和力度。例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人挖掘,明确其中的家风家训内容,并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将家风家训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家风家训工作内化于行动之中,以提升家风家训教育效果,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学段;价值观
艺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存在学生的年龄跨度大、学段多等现象,增加了学校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教育的难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明显感觉到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及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倾向。本文以浙江省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例,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价值观情况进行比照研究。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在浙江省艺术类高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675份,回收率96.3%。在接受调查的675名学生中,初中段学生147人,高中段学生229人,高职段学生299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1.78%,33.92%,44.30%。
二、不同学段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一)不同学段学生在人生观方面的现状分析
在“对于给自己树立追求目标”的看法上,认为“应该要树立,但现在还没树立明确的目标”的居多数,其中高职段学生比例最高,占52.7%;认为“没必要,做一步算一步”的学生占少数,其中高职段学生比例最高,占24.3%。不同学段多数学生在目标的确立上还不够成熟,尤其以高职段学生最为突出。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选择什么”的问题中,67.3%初中段、65.0%高中段、55.4%高职段学生需要“衡量重要性再决定”,少部分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极少数认为“个人利益优先”。三个学段的大部分学生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处理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定性,缺乏决断力度,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观念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如果有机会入党,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问题中,85%以上学生认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对自己以后工作有一定帮助”,少部分选择“入党光荣,有面子”和“看着别人入党,也跟着入党”,其中初中段和高中段学生的入党动机主要是“对自己以后工作有一定帮助”,分别占55.6%、50.0%,看待入党的角度带有功利色彩,把入党看成是一种谋求自身发展的手段。
(二)不同学段学生在道德观方面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初中段学生对“随地吐痰,扔垃圾”、“上课顶撞老师”、“未经别人同意拿他人东西”等行为较反感;大部分高中段学生对“随地吐痰,扔垃圾”、“插队”、“未经别人同意拿他人东西”等行为较反感;大部分高职段学生对“随地吐痰,扔垃圾”、“插队”、“公共场所抽烟”等行为较反感。不同学段认为反感的行为有差异,总体上大部分学生在对待不遵守社会公德行为的问题上有明确的辨别力。
关于“学校食堂排很长的队在打饭”的问题,初中段和高中段学生认为“很好,我们也应该排队”的居多,分别占47.1%、47.5%;高职段学生认为“既然别人都排队了,那我也排队吧”的为多数,占43.4%。大部分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学生在对于排队的问题上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多数高中段学生产生了较强的从众心理,自觉性缺乏。
对冒称贫困生申请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的态度上,初中段46.6%学生认为“很讨厌,举报”,49.1%高中段和62.9%高职段的学生认为“一般,不要太过分就行”。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感觉,无所谓”。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道德观念是――诚信。大部分初中段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能够坚定信念,并积极反对,而大部分高中段和高职段的学生却态度消极,采取观望甚至是无动于衷的态度。
(三)不同学段学生在职业观方面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态度为“一般”和“比较不乐观”,其中初中段和高中段比例相当,分别占63.9%、64.4%,高职段学生相对较高,占73.9%。认为“比较乐观”的学生分别占18.8%、18.0%、13.2%,认为“非常乐观”分别为4.2%、5.9%、1.7%,认为“非常不乐观”分别占13.2%、11.7%、11.2%。总体上各学段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不甚乐观,其中高职段的大部分学生较为明显,说明他们已明显感觉到就业带来的压力。
在判断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分别占40.3%、31.0%、36.6%;认为欠缺“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分别占17.2%、27.8%、20.2%;认为欠缺“相关工作经验”分别占26.9%、18.1%、18.8%;认为欠缺“承受压力能力”分别占12.7%、19.0%、22.3%;认为欠缺“克服困难能力”的学生比例最少,分别为3.0%、4.2%、2.1%。初中段、高中段和高职段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其次认为缺乏的素质因素各不相同,分别为相关工作经验、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在能接受工资的起点方面,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能接受工资的起点是3000元以上,分别占39.2%、43.2%;而36.7%的高职段学生能接受的工资起点是2000-2500元。这表明高职段学生在薪酬方面的要求比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学生要求要低,可能是由于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广,能够比较正确的进行职业薪酬定位,没有好高骛远,能从就业形势、社会需求、自身情况和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一)以目标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大学生目标教育中,我们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设立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大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形成自身独立的人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并不强调确立单一的目标,而是从做人与做事两个角度,从政治追求、学业发展、职业设计、人际交往和读书积累等方面,同时开展目标教育。
(二)重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养成教育思路上,以“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这本身就不是小事,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这本身就不平凡”为指导,实施三全养成教育: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把“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在规范中落实,在细化中完善。推进策略是落实好四个字,即“低”、“细”、“高”、“全”。所谓“低”即从低起点切入,所谓“细”即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所谓“高”即从高标准衡量,所谓“全”即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反映。我们长期以来注重了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但是停留在一般化的多,特色教育少;理论化的多,具体运用方面少。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没有深入、系统的开展。一些大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时,不知所措,不是盲目追随,就是无所适从。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客观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尤其是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追求日益提高,一些新兴行业、新的职业、新的岗位层出不穷,虚位以待。
帮助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是高职类艺术院校的职责,但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也需要大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2).
[2]唐昆雄,杨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闫明,顾雪英.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教育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