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不动产测绘实施方案范文

不动产测绘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不动产测绘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动产测绘实施方案

第1篇:不动产测绘实施方案范文

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多规合一”,注重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编制,合理保护利用空间资源

按照部省州要求,按时完成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有序推进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重点乡镇、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在规划编控上发力,做到应编尽编全覆盖

  扎实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坚持“站高一等、望远一处、想深一步”设计理念,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与重大水系相平衡,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论证报批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有序推进重点乡镇、重点村规划编制工作;

二、确权登记工作

积极推进我县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工作,对自然资源部反馈的我县生态保护红线意见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已形成报告上报省厅,等待自然资源部和省厅反馈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测定界工作;按照省、州要求报送我县《自然资源确权实施方案》,开展我县自然资源确权2021年度工作任务和配合省州完成2021年自然资源确权任务;为完善我县“三调”数据、和加快“三调”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我县2020年度变更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地价体系建设和管理,推进我县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进度,按照省厅反馈成果开展我县城镇基准地价的更新工作和开展我县建设用地地价评估和标定地地价评估工作;有序推进股室日常工作任务,完成好省地理信息测绘局交办的工作任务。

三、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工作

我县第二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该项目2019年6月经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同意,共实施项目2个,涉及4镇10村,挂钩周转指标规模26.6217公顷,复垦规模25.4671公顷,拟结余指标18.5767公顷;2020年十二月前完成项目施工及州级验收。

我县第三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该项目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于2020年11月报省土整中心备案通过,暂定于2021年3月将逐步完成财评及后续招投标工作。

第三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涉及5镇4乡23村,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共计61.14公顷,复垦规模61.1公顷,预估实施后节余指标约40公顷,2020年十二月前完成项目施工及州级验收。

强化可持续意识,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坚持把保护耕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第一要务,落实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实施耕地保护“关口前移”,做到了“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做好土地动态巡查工作,确保我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126.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700公顷。

本着集约节约用地原则,严格规范用地。

积极组织用地报批工作,确保我县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积极开展建设用地逐级报批工作,对已报批的建设用地加快实施供地,通过土地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对我县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完成久马高速红线用地报件工作,完成麦尔玛公安用地、漫泽塘旅游用地农用地转用报件工作。

四、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工作

1.切实开展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工作,积极同上级部门对接,配合相关部门遏制住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出现。

2.按时完成部、省、州下发的卫片执法工作。

3.持续开展动态巡查工作和严厉整治违法建设行为。

五、不登记中心工作

1.不动产登记中心在2021年全面推广倡导“微笑服务”新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推出三种创新服务(证书快递到家、短信告知办理结果、微信公众号落宗),积极探索“互联网+不动产”服务模式,推进申请环节信息化、领证环节便捷化、查询环节自动化落到实处,加快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切实做到热情服务、耐心服务、周到服务和文明服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单位形象。

2.力争一般登记提速至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3个

工作日办结,做到若持有不动产权证的可实现立等可取。

3.加强不动产登记业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四是全面实行电子档案与纸质登记资料归档工作。

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强化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一是按汛期时间,(4月20日—10月20日)结合值班值守和灾情速报制度,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坚决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管理到位确保有险情能第一时间掌握;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日进行宣传,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到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来,确保群测群防工作体系责任落实。三是加强预警工作,及时将川地灾指办、气象局预警信息,通过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提前下发预警信息,提高警惕,加强巡查;四是加强地质灾害的日常巡查、排查(每年邀请专业队伍对全县应还点进行汛前、汛中、汛后)工作;五是组织一次全覆盖地质灾害培训工作,积极配合指导各乡镇开展一次应急综合演练工作。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一是已完成对县碉堡山滑坡、洛尔达乡中心校旁泥石流、麦昆乡曲登甲寺泥石流、县哇尔玛乡夺登寺滑坡,4个治理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投资预算为2020万元。目前4个项目已在省地质灾害备案系统进行备案。同时已通过灾后重建和民生工程等途径向上申报。待上级下达任务后,我局将及时实施项目,尽早消除隐患。二是县查理寺大经堂下方滑坡,省级下达资金4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项目财评工作,预计在2021年4月进行施工。

第2篇:不动产测绘实施方案范文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实习相结合,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池州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首先,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针对性,实现办学模式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与企业合作教育模式的转变,要充分结合地方土地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符合三方(校方、用人方和学生)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探索成立由企业管理人员、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规划技术人员、测绘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应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制定全过程,学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及时与企业对接,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应企业对用人的要求。其次,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外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源,将实践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企业,将企业引入到课堂”,实现校企合作、校企联动、校企资源互补、校企共赢。企业不仅仅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而且还要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在实施实践性教学环节时,学校要积极依托校外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校内向校外企业转变。例如,在土地估价、土地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可以尝试将校外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产学研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内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切实掌握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二、师资保障:构建校内外“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学生实习模式,目前已经在国内很多应用型高校得到了实践,且人才培养效果十分显著。所谓的“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外两名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实习,即在整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阶段,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合作企业指导教师通力合作、共同指导,实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其中,校内指导教师由本校本专业的讲师以上职称专职教师担任,主要负责理论知识和方法教学;校外指导教师则由校外合作企业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如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规划工程师、房地产经纪人、工程咨询师等担任,主要负责具体技术和解决实践问题。校内外指导教师既要有分工,又要相互配合,彼此之间要明确职责。因此,为确保在不同的能力培养阶段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得到贯彻和落实,需要构建学生、实习企业和学校三方责任、义务和权利相对明确的“双导师”运行模式与机制。具体实施时,笔者建议可以出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校内外指导老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在职称评聘、教学成果奖评定中给予政策倾斜,对不履行职责,完不成任务的人员给予批评。同时,也要对校外合作企业的教师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对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出贡献且学生给予高度评价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起到激励作用。

三、基地保障: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能否得到执行和推进,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有效地建设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是人才培养过程也是整个专业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池州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自2010年建设以来,已与安徽省省内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经和安徽中信房地产土地资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安徽金田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安徽永祥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池州纵横房地产经纪公司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并挂牌,上述实践教学基地所涉及的实践教学主要涵盖土地规划、不动产评估和房地产营销三个方面。经过学校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企业的共同努力,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前期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得到了校企双方的充分肯定。但目前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地数量仍然十分有限,现有的基地能够接纳实习、实训学生的数量很少;二是和专业领域相关的基地有待于拓宽,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其他领域如土地开发、土地登记、土地信息技术研发、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投资咨询、房地产营销策划、物业管理、测绘、城乡规划等领域几乎没有。考虑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在就业时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泛,笔者认为今后需要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范围,在上述行业内积极寻求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基于“资源双方共享、人才联合培养、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并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建设体现池州学院应用型办学定位、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多元化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四、组织保障:强化校企协同组织

为顺利组织和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确保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能否正常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笔者结合池州学院实际情况,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个阶段[13]。

(一)实习前保障实习前主要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该阶段主要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四个阶段所开展的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协调好校方和合作单位的关系,一般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完成,协议中需要就以下内容加以明确,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安排、组织机构、经费落实及双方的责、权、利等。该阶段对于校方而言,应该做好以下方面工作: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编制详细的学生实践教学手册、制定学生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制定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动员工作等。合作单位在该阶段主要是配合校方做好实践教学组织机构建立、安排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技术文件、提供各种基础保障、加强与校方沟通等工作。

(二)实习中保障实习中主要是校方和合作单位要协同合作,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对于学校而言,主要是校内指导教师要定期与学生进行对接,负责解决理论上的相关问题,并协助合作单位加强对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合作单位的生活、思想等动态,尽可能全方位地关心学生,并针对以上情况做好相关书面记录,待实习完成后认真总结。实习中合作单位主要是安排好具体的工作任务给学生,并负责给学生安排合作单位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相关专业技术问题。另外,合作单位还需要将学生实习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校内指导教师,协助校方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