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认真规范和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规范。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政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和市里的有关文件规定,对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的落实等进行规范。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提高事故调查工作质量。
2、做好调查事故的备案工作。对发生的一般事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调查完毕,并及时报市局进行备案审查。
3、抓好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重点抓好工矿企业一般事故的责任追究的落实,迎接市局的督查。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1、加强法制建设基础工作。认真贯彻《省行政程序规定》和省、市、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基础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法制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好各级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备案审查工作。
2、做好案件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依法做好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认真做好行政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安监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质量。做好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工作,各镇安办、历山街道办安办、经济开发区安监局对企业的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要按规定及时向县安监局备案。
3、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认真贯彻《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搞好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抓好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和裁量标准的贯彻和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总局颁布的新行政执法文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文书使用,监察大队要组织好执法卷宗检查点评活动。落实有关行政执法统计制度,加强执法登记和统计分析工作。抓好行政执法质量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抓好群众举报事项处理结果的法制审查工作。
三、加大力度抓好信息宣传和安全文化建设
1、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工作。要切实做好信息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为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服务。各镇安办、历山街道办安办、经济开发区安监局要及时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向上级反映,每月要向县安监局至少报送2篇工作信息,并及时向市局、省局和国家局网站报送信息。局各科室、大队、中心、危化办每月要报送2篇信息宣传稿件。对报送的信息宣传稿件将作为年终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在省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统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重点内容,以坚决遏制非煤矿山较大以上事故为主要目标,加强资源整合、整顿关闭,强化专项检查整治、打非治违,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法治秩序,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巩固政风行风评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转变作风,强化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协调有关部门在打击非法盗挖矿产资源、事故隐患专项整治、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尾矿库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确保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任务目标
(一)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国家总局下达的控制指标,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三)完成我省尾矿库安全度评价确定为危、险库和30%以上病库的隐患综合治理任务。
(四)70%以上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30%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力争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石油天然气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率达到100%;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率、机械铲装率分别达到80%以上;三等以上尾矿库50%实现在线监测。
三、重点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统领,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形势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局党组工作部署上来,充分认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落实各项措施。
2、推进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组织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和指标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24号《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开展监管工作,在安全检查督察、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隐患督办、督促矿山企业隐患整改、向有关政府反馈安全检查意见等要尽责到位。
4、加强对修订后的《矿山安全法》、《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监测检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规定》、《尾砂回采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规章、安全标准的学习宣贯工作。
5、认真落实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地级市为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调研,以优质服务凝聚力量提高效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开展争创服务型非煤矿山监管干部活动,用一流的服务推动工作落实。要创新服务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以资源整合、整顿关闭为重点,开展三个专项检查,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力度
1、认真落实1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41号)要求,配合抓好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工作,把事故多发、小矿山密集地区列入资源整合范围,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防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严防整合期间非法组织生产,严防整合后安全生产条件降低。
2、深入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安委办〔〕13号),继续严厉打击,依法取缔关闭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
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深化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打非治违行动。
3、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无证擅自从事开采活动和许可证有效期满不办理延期手续仍继续从事生产行为的矿山企业。
4、开展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对建设项目未履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程序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5、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以来各地非煤矿山较大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落实情况。
(三)以开展地下矿山安全大检查为重点,抓好三个专项整治,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1、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我省
开展的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排查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属地原则,组织专家对采掘、机电、运输、通风、防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切实把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罐、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等“七防”措施落实到位。
3、开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一面坡开采、掏采、不实行分台阶(分层)开采、边坡和排土场工艺参数不符合设计规定等安全隐患,以及未建立边坡和排土场监测系统等问题。
4、开展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专项整治,督促协调有关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整治长输石油天然气管线被占压存在事故隐患的问题。
(四)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六项建设,夯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督促各类矿山企业严格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80号),在各地试点企业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深入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hse管理体系。
2、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强基固本“五个一百”示范单位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44号),以点带面,促进中小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3、强化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建设,认真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工作理念、思路和措施,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班组建设目标和标准,推行班组安全风险预控,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把安全班组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4、加强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专家库、安全监管信息化、安全监管装备建设,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4号),完善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等数据库,层层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好非煤矿山安全网站和论坛,不断推进安全监管装备规范化建设。
5、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177号),推广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非煤矿山工艺、技术、装备、设施的改善。
6、配合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加强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矿山各救护队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演练工作,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特种应急装备、救援仪器的配备,不断提高救援队伍素质和应急救援整体能力水平。
(五)以制定完善规划制度为重点,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1、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规划〔〕22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19号)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完成《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要求》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六)积极探索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地质勘探、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监管的办法
同志们:
我现就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向大会作报告。
一、2008年生产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我们紧紧围绕工作会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思路,继续推进了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工作;狠抓“双基”、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百安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并完善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了xx集团安全、原煤生产最好水平。
(一)生产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2008年生产总量稳步增长,科技治灾工作全面开展,“双基”建设工作开始起步,安全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状况基本稳定。
全年生产原煤×××万吨,完成年计划的×××,开拓进尺×××万米,完成年计划的×××;掘进进尺×××万米,完成年计划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标准,占生产矿井的×××。
2008年省安委会下达xx集团死亡控制指标×××人,实际发生死亡事故×××起死亡×××人,其中:原煤生产矿井×××起×××人,基本建设矿井×××起×××人,比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少死亡×××人,百万吨死亡率××,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2008年与2007年相比百万吨死亡率下降××0×××,死亡人数减少×××。有三对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分别是广能公司李子垭矿1950天、李子垭南矿1354天、龙滩煤矿1184天。
(二)2008年主要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年初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年安全生产,董事长肖天任代表集团公司与各公司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2008年我紧紧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抓安全生产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以“隐患治理年”和开展各种形式“百安”活动为切入点,以科技治灾和瓦斯治理利用为重要手段,以夯实“双基”工作和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为前提,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确保了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基本稳定。
1、狠抓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确定了管理规范化、考核统一化的“双基”工作基本思路
为贯彻落实七部委116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矿“双基”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装备水平出发,进一步推动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各公司按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如攀煤公司出台了“双基”建设工作的考核标准,在花山矿、小宝鼎矿进行了“双基”建设试点,队、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矿进行了“双基”试点,以打牢基础,强化基层为突破,从人、机、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入手,以做到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全面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以“隐患治理年”和“百安”活动作为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强化了现场管理
隐患是事故的温床,对隐患的排查、控制、治理是防止各类事故的重要手段。2008年以“隐患治理年”和“百安”活动为契机,加大了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统筹安排“隐患治理年”工作,灾害治理稳步推进。年初我们全面部署了“隐患治理年”工作,要求以防大事故为重点,全面排查基础设施、工艺系统等方面的隐患,以及排查思想认识、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动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各公司根据矿井灾害实际情况,强化了隐患治理的组织领导,制定了行动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突出了治理重点,强化了检查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加大了对省控重大隐患的整治力度。2008年省控重大安全隐患有四项:白皎煤矿、珙泉煤矿剃头下山开采,红卫煤矿水害,龙滩煤矿水害。白皎、珙泉煤矿已与重庆大学合作,计划投入资金××亿元,预计到2010年整治完成。白皎煤矿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掘进进尺×××米,完成年度计划的×××,珙泉煤矿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掘进进尺×××米,完成年度计划的×××。红卫煤矿制定了水害防治预案,现正在实施之中。龙滩煤矿与煤科总院西安研究院院联合制定了防治水设计,配置了探测设备及相应人员。
开展了百日安全生产活动。2008年我们共开展了三次“百安活动”,每一次都目标明确,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百安活动”期间均杜绝了较大事故,一般事故明显下降,取得较好效果。第一个“百安”活动以保“两节”、“两会”为主题,百万吨死亡率为××,广能、达竹×××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第二个“百安”活动以顶板、运输整治为重点,百万吨死亡率为××09,广能、广旺、川南、威远矿等×××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第三个“百安”活动以保“奥运会”、国庆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为目的,百万吨死亡率为××,达竹、广能×××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
3、突出“一通三防”工作重点,防止了较大事故发生
“一通三防”永远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决贯彻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采用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等有效瓦斯防治措施。各公司落实了xx精神,按照《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的要求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25对生产矿井均全面完成了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并一次性通过验收。全年杜绝了瓦斯事故,抽采瓦斯×××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瓦斯利用约×××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已运行30台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5兆瓦,芙蓉公司珙泉矿有4台正在安装过程中。
4、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了科技治灾工作力度,为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奠定了一定基础
坚持科技治灾,集社会之智慧,举xx之全力、借院校之技术,推进安全治灾和装备升级。xx集团组织了煤炭开采、瓦斯治理、水害防治三个专家组,技术中心成立了×××个专业研究所,突出重点解决了制约生产的开采工艺、瓦斯抽采、防突、防灭火、防治水等技术瓶颈问题。科技进步在xx集团构建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大集团的更高平台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在科技治灾方面开展了突出煤层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术研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方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目前,广能公司嘉华煤机厂研发了3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广旺公司完成了近距离低透气性复合煤层卸压瓦斯抽采技术项目的研究;杉木树矿正在开展“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等提高了矿井防灾治灾能力,有力地推动了矿井灾害治理工作
5、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巩固发展机械化,改善了安全环境
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修订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附加考核办法》,要求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做到“四结合”:健全机构与同步考核相结合;系统改造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创优争先与奖头罚尾相结合。
广能公司公司在贯彻执行国家行业一级质量标准化标准基础上,配套修改和细化形成具有广能特色的《附加考核办法》,通过质量标准化与矿井班子年薪和职工当月×××的工资挂钩等措施,促进了质量标准化上台阶。通过xx集团下半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井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比2007年增加1对。
大力发展机械化,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工作:机械化制度建设工作;优化生产系统,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工作;加大矿井灾害治理力度,为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工作;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解决制约机械化发展颈瓶工作;加强机械化培训工作;提高掘进单进水平,确保采掘平衡工作。
2008年xx集团机采率达到×××(其中综采率达到×××),机掘率达到×××。现有采煤工作面×××个,比去年减少×××个,共装备了机采工作面×××个,比去年增加×××个,现有掘进面×××个,同比减少×××个,实现全机械化采煤的矿井共有6对,比去年增加了2对。广能公司李子垭煤矿、绿水洞煤矿先后被中煤协会分别评为行业一级、行业二级高产高效矿井。
6、创新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了xx特色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为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建立完善了安全周期满1000天矿井奖励办法,明确了奖励标准,细化了考核,同时将基建矿井纳入了考核范围。
各公司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内部安全监督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在强化矿井安全管理方面作了很多有益、大胆尝试,对强化监督隐患排查整改,实现安全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如攀煤公司在今年3月1日正式成立驻矿安全督导站,采用公司直管模式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实行安全监督与管理分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全方位参与矿井安全过程管理,真正使安全监督工作越抓越紧、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
7、抓好重点时期的安全工作,营造了较好的安全社会氛围
积极开展了春节、“两会”、抗击冰雪灾害和地震期间的安全生产。为确保重点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深入基层和现场,严格执行入井带班和节日期间值班制度,认真执行队干跟班作业制度,确保了各项生产安全措施落实,保证了电煤的供应,实现了安全生产。在抗震救灾期间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加强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了对井下隐患的排查治理,确保了地震期间的安全生产。
抓好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对火工品管理、对基本建设矿井和非煤矿井实施了专项检查。在检查行动中,查出隐患×××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份,落实了整改责任单位、检查验收单位和整改期限。
8、开展综合治理,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按照xx集团定的“依法治安、科技兴安”的战略,大力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安全生产“五要素”,努力向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迈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提高技战术水平。各公司按照《矿山应急救援及矿山救护队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建设的矿山救援队伍。如四川省威远煤矿矿山救护消防中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方案,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按照各项训练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技术过硬、英勇善战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合理使用安全费用,加大淘汰设备及工艺更新力度。2008年提取安全费用××亿元,使用了××亿元,申请国债项目×××个,总投资××9亿元,其中国债0××82亿元。现已全部淘汰仓储式、巷柱式、刀柱式等落后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已全部淘汰木支护;巷道支护采用锚、网、喷组合支护技术,增强矿井综合防灾能力,夯实安全基础。
加强安全培训,为安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采用培养岗位专业人才、广泛招引人才等方式,实现了人才总量大幅增加、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配置更趋合理的目标。2008年计划培训员工×××万人次,实际培训员工×××万人次,其种作业人员×××万人次。另外,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专门为xx集团举办了矿长培训班,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群安工作的坚固防线。在金刚煤矿召开了群众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确立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安全基础,构筑群安工作的坚固防线”的工作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及其家属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保障作用发挥,推动了xx安全文化建设进程。达竹公司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机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把安全文化建设从地面向井下延伸、从生产单位向非生产单位延伸,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形象。
(三)2008年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状况不平衡,一般事故未得到有效遏制
2008年发生的死亡事故均为一般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为0××左右。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统计,顶板事故第一,占总数的×××;运输事故第二,占事故总数的×××,这两类占事故总数的×××。
各公司安全状况发展很不平衡,广能公司百万吨死亡率为0,川南煤业为××,攀煤公司为××,达竹公司为××,芙蓉公司为××,广旺公司为××,威远矿为××。威远矿、广旺公司、芙蓉公司的百万吨死亡率都超过了xx集团的平均水平。
2、“三违”现象未有效遏制,重大非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去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未能杜绝“三违”行为,加之现场管理较混乱,职工自保和互保意识不强造成。如鲁班山南矿“××”提升运输事故,李子垭南煤矿“××2”放炮事故等都是作业人员违章作业造成。
重大未遂伤亡事故明显增多,共发生×××次,主要集中在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煤层自燃发火、跑车、放炮等方面。特别是龙滩煤矿“8·14”瓦斯爆炸,鲁班山北矿2812机巷1#联络巷发生煤层自燃发火,白皎煤矿2184机巷发生煤与瓦斯大型突出,李子垭煤矿工作面被淹等事故都极有可能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3、灾害升级,治灾手段落后,安全发展与技术发展不匹配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灾害逐渐加重,但现有的灾害防治手段与灾害程度不相适应。瓦斯抽放效果未能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无计划停电时有发生,矿井水害监测与防治尚缺有效手段。矿井生产系统与生产能力不配套,减头减面难度大,造成采掘接续紧张加剧,同时又制约了防灾治灾时间及效果。芙蓉公司、广旺公司巷道底鼓变形严重,存在支护手段与矿压不适应的问题。
4、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管不严、不细、不实
技术管理上,个别单位存在无规程、无措施作业。规程编制质量差、技术规定可操作性差,技术管理部门未严把规程质量审批关,对年青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帮带力度不够。
生产管理上,存在不严格执行规程规定现象。采掘工作面投产未严格执行投产验收制度,瓦斯抽采钻孔终孔未到设计位置,瓦斯预抽未达到预定效果,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无效果检验或检验工作质量差。
安全管理上,存在监督执行不力。隐患排查不力、隐患整改落实不彻底。由于生产接续紧张,部分瓦斯灾害严重矿井存在采掘活动违反瓦斯管理规定的问题。
5、人才匮乏,职工队伍不稳定
随着xx集团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现状与安全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表现在人才总量与人力资源总量比例失衡、技能型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人才结构性分布不均等方面。近年来,由于职工队伍流动性较大、职工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缺乏,极大地制约了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做好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
2009年,我们要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和xx安〔2009〕1号文件精神,强化“双基”工作,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挑战,继续推进管理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事故查处向预防转变、隐患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确保2009年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完成。
生产安全工作目标:生产原煤×××万吨,绝对死亡指标控制在省安委会的考核指标以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实现××,基本建设矿井万米掘进死亡率0××以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局面逐步好转。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
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事故总量偏大,重大非伤亡事故明显增多,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灾害升级压力大,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三违”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文化建设还未入心入脑等问题。因此,各单位一定要吸取2008年重大非伤亡事故多发的教训,切实杜绝“两多两少”现象(听汇报多,井下解决问题少;布置工作多,落实检查少),加强现场管理,解决好“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为推动安全生产稳定发展,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工作上2009年定为“瓦斯专项治理年”。各公司要建立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制,贯彻落实xx生〔2008〕50号文件精神,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加大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力争二级以上瓦斯超限报警次数下降×××,杜绝水害事故和瓦斯事故,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继续坚持瓦斯治理方针,牢固确立瓦斯不治理安全无保障观念。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瓦斯治理、抽采利用要求,不断优化通风系统,定期研究解决瓦斯隐患问题。突出矿井认真落实“四位一体”防护措施,加强瓦斯检查员的履职情况检查;加强井下在用设备防爆检测。全面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坚决杜绝瓦斯事故。
坚持煤矿水害防治十六字方针,富含水岩层和老窑积水区域要加强物探、钻探工作,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要落实专门机构和责任人员,负责水害防治水工作,对周边小煤窑的开采情况进行调查,确保水患的有效防治。
(三)加大灾害治理力度,建立安全治灾技术支撑体系
治灾是消除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各公司要围绕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确定攻关方向,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的原则,加大安全费用投入。技术中心要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和涉及全局性科研项目的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
攀煤公司要加强对周边小矿的监控,争取尽快建立一套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白皎、珙泉矿重大隐患治理工程要充分依靠深孔预裂爆破,提高煤层透气性等科技进步技术,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龙滩矿井要将试生产期间的灾害防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掌握瓦斯和水涌出规律,为制定灾害治理措施奠定基础。
(四)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以强化“双基”工作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强化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以安全控制指标为目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
加强教育和培训,实行全员安全准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安全培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严格全员安全准入,继续推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推进科学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合理生产部署,合理选用主要设备,加快推动“两型”、“三化”建设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逐步提高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
夯实机械化基础,提高机械化质量和效益。总体目标是:机采率达到×××(其中综采率达到×××),机掘率达×××;全员效率达到××吨/工。加快系统配套改造,大力推动机械化升级,具体要求是:减少炮采(掘),增加机采(含综采综掘),对新建矿井实行炮采审批制度;减少普采,增加综采,新建矿井有条件的要直接装备综采;具备条件的综采面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发展;机械化向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力争2009年机械化采煤工艺基本覆盖xx公司全部可采煤层。
(五)加强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实施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抓好事前防范,制定完善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和矿井安全生产1000天管理办法。风险预警管理可实现安全隐患直观量化考核,操作性强,也便于检查考核安全员的履职情况。目前在金刚煤矿进行试点,待完善后推广实施。
芙蓉公司救援基地2009年要建成,xx集团在此基础上将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对各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公司要按照矿山救援队伍资质认定的有关标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演练,提高救援队员的战斗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做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
(六)积极应对挑战,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统筹协调计划、生产、销售、安全管理
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煤炭市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要继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建立安全管理随市场销售变化的联系会议机制,坚持以产促销、以销保产的原则,生产与市场要做到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实现全局一盘棋。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对安全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的监管。特别是利用生产任务不重的时机,全力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消除矿井通风、瓦斯、顶板、水害机电运输等方面的重大隐患。
(七)加强重大隐患治理,继续推进“隐患治理年”工作,控制零星事故发生
坚决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错误思想。抓好重点头面,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照“六步”闭合监督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治理工作。通过实施闭合监督管理,做到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明确,程序规范、排查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到位、整改彻底。
各公司要加大科技治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杜绝较大事故,加大对零星事故的控制,严厉查处不按规程规定操作,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劳动组织管理松弛等现象。
(八)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既要注重地面,更要注重井下作业场所。要在行为规范、职工培训、制度建设、理念渗透、改变形象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特别是改制企业要着重从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逐步完成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群团组织要围绕“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建设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生命没有彩排”等安全文化理念,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尽管2009年安全生产面临较大的难题,但我们一定要励精图治,沉着应对,克服困难,在xx集团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安全发展,用科技治灾的理念,用全体员工的智慧,用与时俱进的精神,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以安全生产的工作实绩,推动xx集团安全管理上台阶、安全生产创水平、经济运行变方式,为创建百亿企业,建设现代化xx集团作出贡献。
加强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抓好事前防范,制定完善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和矿井安全生产1000天管理办法。风险预警管理可实现安全隐患直观量化考核,操作性强,也便于检查考核安全员的履职情况。目前在金刚煤矿进行试点,待完善后推广实施。
芙蓉公司救援基地2009年要建成,xx集团在此基础上将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对各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公司要按照矿山救援队伍资质认定的有关标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演练,提高救援队员的战斗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做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
(六)积极应对挑战,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统筹协调计划、生产、销售、安全管理
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煤炭市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要继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建立安全管理随市场销售变化的联系会议机制,坚持以产促销、以销保产的原则,生产与市场要做到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实现全局一盘棋。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对安全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的监管。特别是利用生产任务不重的时机,全力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消除矿井通风、瓦斯、顶板、水害机电运输等方面的重大隐患。
(七)加强重大隐患治理,继续推进“隐患治理年”工作,控制零星事故发生
坚决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错误思想。抓好重点头面,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照“六步”闭合监督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治理工作。通过实施闭合监督管理,做到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明确,程序规范、排查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到位、整改彻底。
各公司要加大科技治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杜绝较大事故,加大对零星事故的控制,严厉查处不按规程规定操作,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劳动组织管理松弛等现象。
(八)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我现就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向大会作报告。
一、2008年生产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我们紧紧围绕工作会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思路,继续推进了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工作;狠抓“双基”、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建设,
开展“百安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并完善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了xx集团安全、原煤生产最好水平。
(一)生产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2008年生产总量稳步增长,科技治灾工作全面开展,“双基”建设工作开始起步,安全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状况基本稳定。
全年生产原煤1300.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开拓进尺5.17万米,完成年计划的122.86%;掘进进尺26.81万米,完成年计划的105.68%。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井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标准,占生产矿井的79.17%。
2008年省安委会下达xx集团死亡控制指标29人,实际发生死亡事故21起死亡22人,其中:原煤生产矿井19起20人,基本建设矿井2起2人,比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少死亡7人,百万吨死亡率1.54,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2008年与2007年相比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9.03%,死亡人数减少21.43%。有三对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分别是广能公司李子垭矿1950天、李子垭南矿1354天、龙滩煤矿1184天。
(二)2008年主要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年初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年安全生产,董事长肖天任代表集团公司与各公司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2008年我们紧紧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抓安全生产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以“隐患治理年”和开展各种形式“百安”活动为切入点,以科技治灾和瓦斯治理利用为重要手段,以夯实“双基”工作和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为前提,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确保了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基本稳定。
1、狠抓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确定了管理规范化、考核统一化的“双基”工作基本思路
为贯彻落实七部委116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矿“双基”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装备水平出发,进一步推动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各公司按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如攀煤公司出台了“双基”建设工作的考核标准,在花山矿、小宝鼎矿进行了“双基”建设试点,队、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矿进行了“双基”试点,以打牢基础,强化基层为突破,从人、机、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入手,以做到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全面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以“隐患治理年”和“百安”活动作为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强化了现场管理
隐患是事故的温床,对隐患的排查、控制、治理是防止各类事故的重要手段。2008年以“隐患治理年”和“百安”活动为契机,加大了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统筹安排“隐患治理年”工作,灾害治理稳步推进。年初我们全面部署了“隐患治理年”工作,要求以防大事故为重点,全面排查基础设施、工艺系统等方面的隐患,以及排查思想认识、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动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各公司根据矿井灾害实际情况,强化了隐患治理的组织领导,制定了行动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突出了治理重点,强化了检查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加大了对省控重大隐患的整治力度。2008年省控重大安全隐患有四项:白皎煤矿、珙泉煤矿剃头下山开采,红卫煤矿水害,龙滩煤矿水害。白皎、珙泉煤矿已与xx大学合作,计划投入资金2.65亿元,预计到2010年整治完成。白皎煤矿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掘进进尺7200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2.86%,珙泉煤矿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掘进进尺2100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5%。红卫煤矿制定了水害防治预案,现正在实施之中。龙滩煤矿与煤科总院西安研究院院联合制定了防治水设计,配置了探测设备及相应人员。
开展了百日安全生产活动。2008年我们共开展了三次“百安活动”,每一次都目标明确,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百安活动”期间均杜绝了较大事故,一般事故明显下降,取得较好效果。第一个“百安”活动以保“两节”、“两会”为主题,百万吨死亡率为1.47,广能、达竹2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第二个“百安”活动以顶板、运输整治为重点,百万吨死亡率为1.09,广能、广旺、川南、威远矿等4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第三个“百安”活动以保“奥运会”、国庆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为目的,百万吨死亡率为1.24,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达竹、广能2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
3、突出“一通三防”工作重点,防止了较大事故发生
“一通三防”永远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决贯彻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采用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等有效瓦斯防治措施。各公司落实了xx精神,按照《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的要求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井下移动瓦斯
抽放系统,25对生产矿井均全面完成了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并一次性通过验收。全年杜绝了瓦斯事故,抽采瓦斯760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1%,瓦斯利用约405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13%。已运行30台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5兆瓦,芙蓉公司珙泉矿有4台正在安装过程中。
4、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了科技治灾工作力度,为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奠定了一定基础
坚持科技治灾,集社会之智慧,举xx之全力、借院校之技术,推进安全治灾和装备升级。xx集团组织了煤炭开采、瓦斯治理、水害防治三个专家组,技术中心成立了5个专业研究所,突出重点解决了制约生产的开采工艺、瓦斯抽采、防突、防灭火、防治水等技术瓶颈问题。科技进步在xx集团构建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大集团的更高平台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在科技治灾方面开展了突出煤层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术研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方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目前,广能公司嘉华煤机厂研发了3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广旺公司完成了近距离低透气性复合煤层卸压瓦斯抽采技术项目的研究;杉木树矿正在开展“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等提高了矿井防灾治灾能力,有力地推动了矿井灾害治理工作。
5、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巩固发展机械化,改善了安全环境
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修订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附加考核办法》,要求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做到“四结合”:健全机构与同步考核相结合;系统改造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创优争先与奖头罚尾相结合。
广能公司公司在贯彻执行国家行业一级质量标准化标准基础上,配套修改和细化形成具有广能特色的《附加考核办法》,通过质量标准化与矿井班子年薪和职工当月30%的工资挂钩等措施,促进了质量标准化上台阶。通过xx集团下半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井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比2007年增加1对。
大力发展机械化,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工作:机械化制度建设工作;优化生产系统,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工作;加大矿井灾害治理力度,为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工作;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解决制约机械化发展颈瓶工作;加强机械化培训工作;提高掘进单进水平,确保采掘平衡工作。
2008年xx集团机采率达到66%(其中综采率达到53%),机掘率达到10%。现有采煤工作面94个,比去年减少3个,共装备了机采工作面42个,比去年增加1个,现有掘进面187个,同比减少17个,实现全机械化采煤的矿井共有6对,比去年增加了2对。广能公司李子垭煤矿、绿水洞煤矿先后被中煤协会分别评为行业一级、行业二级高产高效矿井。
6、创新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了xx特色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为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建立完善了安全周期满1000天矿井奖励办法,明确了奖励标准,细化了考核,同时将基建矿井纳入了考核范围。
各公司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内部安全监督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在强化矿井安全管理方面作了很多有益、大胆尝试,对强化监督隐患排查整改,实现安全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如攀煤公司在今年3月1日正式成立驻矿安全督导站,采用公司直管模式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实行安全监督与管理分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全方位参与矿井安全过程管理,真正使安全监督工作越抓越紧、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
7、抓好重点时期的安全工作,营造了较好的安全社会氛围
积极开展了春节、“两会”、抗击冰雪灾害和地震期间的安全生产。为确保重点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深入基层和现场,严格执行入井带班和节日期间值班制度,认真执行队干跟班作业制度,确保了各项生产安全措施落实,保证了电煤的供应,实现了安全生产。在抗震救灾期间成立了“5.12”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加强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了对井下隐患的排查治理,确保了地震期间的安全生产。
抓好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对火工品管理、对基本建设矿井和非煤矿井实施了专项检查。在检查行动中,查出隐患64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0份,落实了整改责任单位、检查验收单位和整改期限。
8、开展综合治理,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按照xx集团定的“依法治安、科技兴安”的战略,大力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安全生产“五要素”,努力向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迈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提高技战术水平。各公司按照《矿山应急救援及矿山救护队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建设的矿山救援队伍。如四川省威远煤矿矿山救护消防中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方案,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按照各项训练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技术过硬、英勇善战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合理使用安全费用,加大淘汰设备及工艺更新力度。2008年提取安全费用3.87亿元,使用了3.92亿元,申请国债项目22个,总投资5.239亿元,其中国债0.9782亿元。现已全部淘汰仓储式、巷柱式、刀柱式等落后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已全部淘汰木支护;巷道支护采用锚、网、喷组合支护技术,增强矿井综合防灾能力,夯实安全基础。
加强安全培训,为安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采用培养岗位专业人才、广泛招引人才等方式,实现了人才总量大幅增加、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配置更趋合理的目标。2008年计划培训员工1.35万人次,实际培训员工2.18万人次,其种作业人员0.42万人次。另外,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专门为xx集团举办了矿长培训班,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群安工作的坚固防线。在金刚煤矿召开了群众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确立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安全基础,构筑群安工作的坚固防线”的工作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及其家属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保障作用发挥,推动了xx安全文化建设进程。达竹公司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机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把安全文化建设从地面向井下延伸、从生产单位向非生产单位延伸,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形象。
(三)2008年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状况不平衡,一般事故未得到有效遏制
2008年发生的死亡事故均为一般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1.54,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为0.85左右。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统计,顶板事故第一,占总数的45.45%;运输事故第二,占事故总数的31.8%,这两类占事故总数的77.27%。
各公司安全状况发展很不平衡,广能公司百万吨死亡率为0,川南煤业为1.20,攀煤公司为1.33,达竹公司为1.83,芙蓉公司为2.31,广旺公司为3.61,威远矿为4.69。威远矿、广旺公司、芙蓉公司的百万吨死亡率都超过了xx集团的平均水平。
2、“三违”现象未有效遏制,重大非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去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未能杜绝“三违”行为,加之现场管理较混乱,职工自保和互保意识不强造成。如鲁班山南矿“1.20”提升运输事故,李子垭南煤矿“6.2”放炮事故等都是作业人员违章作业造成。
重大未遂伤亡事故明显增多,共发生19次,主要集中在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煤层自燃发火、跑车、放炮等方面。特别是龙滩煤矿“8·14”瓦斯爆炸,鲁班山北矿2812机巷1#联络巷发生煤层自燃发火,白皎煤矿2184机巷发生煤与瓦斯大型突出,李子垭煤矿工作面被淹等事故都极有可能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3、灾害升级,治灾手段落后,安全发展与技术发展不匹配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灾害逐渐加重,但现有的灾害防治手段与灾害程度不相适应。瓦斯抽放效果未能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无计划停电时有发生,矿井水害监测与防治尚缺有效手段。矿井生产系统与生产能力不配套,减头减面难度大,造成采掘接续紧张加剧,同时又制约了防灾治灾时间及效果。芙蓉公司、广旺公司巷道底鼓变形严重,存在支护手段与矿压不适应的问题。
4、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管不严、不细、不实
技术管理上,个别单位存在无规程、无措施作业。规程编制质量差、技术规定可操作性差,技术管理部门未严把规程质量审批关,对年青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帮带力度不够。
生产管理上,存在不严格执行规程规定现象。采掘工作面投产未严格执行投产验收制度,瓦斯抽采钻孔终孔未到设计位置,瓦斯预抽未达到预定效果,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无效果检验或检验工作质量差。
安全管理上,存在监督执行不力。隐患排查不力、隐患整改落实不彻底。由于生产接续紧张,部分瓦斯灾害严重矿井存在采掘活动违反瓦斯管理规定的问题。
5、人才匮乏,职工队伍不稳定
随着xx集团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现状与安全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表现在人才总量与人力资源总量比例失衡、技能型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人才结构性分布不均等方面。近年来,由于职工队伍流动性较大、职工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缺乏,极大地制约了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做好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
2009年,我们要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和xx安〔2009〕1号文件精神,强化“双基”工作,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挑战,继续推进管理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事故查处向预防转变、隐患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确保2009年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完成。
生产安全工作目标:生产原煤1315万吨,绝对死亡指标控制在省安委会的考核指标以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实现1.8,基本建设矿井万米掘进死亡率0.8以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局面逐步好转。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
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事故总量偏大,重大非伤亡事故明显增多,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灾害升级压力大,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三违”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文化建设还未入心入脑等问题。因此,各单位一定要吸取2008年重大非伤亡事故多发的教训,切实杜绝“两多两少”现象(听汇报多,井下解决问题少;布置工作多,落实检查少),加强现场管理,解决好“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为推动安全生产稳定发展,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工作上2009年定为“瓦斯专项治理年”。各公司要建立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制,贯彻落实xx生〔2008〕50号文件精神,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加大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力争二级以上瓦斯超限报警次数下降50%,杜绝水害事故和瓦斯事故,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继续坚持瓦斯治理方针,牢固确立瓦斯不治理安全无保障观念。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瓦斯治理、抽采利用要求,不断优化通风系统,定期研究解决瓦斯隐患问题。突出矿井认真落实“四位一体”防护措施,加强瓦斯检查员的履职情况检查;加强井下在用设备防爆检测。全面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坚决杜绝瓦斯事故。
坚持煤矿水害防治十六字方针,富含水岩层和老窑积水区域要加强物探、钻探工作,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要落实专门机构和责任人员,负责水害防治水工作,对周边小煤窑的开采情况进行调查,确保水患的有效防治。
(三)加大灾害治理力度,建立安全治灾技术支撑体系
治灾是消除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各公司要围绕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确定攻关方向,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的原则,加大安全费用投入。技术中心要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和涉及全局性科研项目的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
攀煤公司要加强对周边小矿的监控,争取尽快建立一套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白皎、珙泉矿重大隐患治理工程要充分依靠深孔预裂爆破,提高煤层透气性等科技进步技术,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龙滩矿井要将试生产期间的灾害防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掌握瓦斯和水涌出规律,为制定灾害治理措施奠定基础。
(四)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以强化“双基”工作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强化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以安全控制指标为目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
加强教育和培训,实行全员安全准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安全培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严格全员安全准入,继续推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推进科学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合理生产部署,合理选用主要设备,加快推动“两型”、“三化”建设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逐步提高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
夯实机械化基础,提高机械化质量和效益。总体目标是:机采率达到65%(其中综采率达到50%),机掘率达12%;全员效率达到1.65吨/工。加快系统配套改造,大力推动机械化升级,具体要求是:减少炮采(掘),增加机采(含综采综掘),对新建矿井实行炮采审批制度;减少普采,增加综采,新建矿井有条件的要直接装备综采;具备条件的综采面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发展;机械化向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力争2009年机械化采煤工艺基本覆盖xx公司全部可采煤层。
(五)加强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实施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抓好事前防范,制定完善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和矿井安全生产1000天管理办法。风险预警管理可实现安全隐患直观量化考核,操作性强,也便于检查考核安全员的履职情况。目前在金刚煤矿进行试点,待完善后推广实施。
芙蓉公司救援基地2009年要建成,xx集团在此基础上将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对各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公司要按照矿山救援队伍资质认定的有关标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演练,提高救援队员的战斗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做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
(六)积极应对挑战,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统筹协调计划、生产、销售、安全管理
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煤炭市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要继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建立安全管理随市场销售变化的联系会议机制,坚持以产促销、以销保产的原则,生产与市场要做到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实现全局一盘棋。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对安全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的监管。特别是利用生产任务不重的时机,全力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消除矿井通风、瓦斯、顶板、水害机电运输等方面的重大隐患。
(七)加强重大隐患治理,继续推进“隐患治理年”工作,控制零星事故发生
坚决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错误思想。抓好重点头面,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照“六步”闭合监督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治理工作。通过实施闭合监督管理,做到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明确,程序规范、排查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到位、整改彻底。
各公司要加大科技治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杜绝较大事故,加大对零星事故的控制,严厉查处不按规程规定操作,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劳动组织管理松弛等现象。
(八)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一体化
DiscussiononthePossibilityforIntegratingandUnitingtheManagementSystemsofQuality,Environment,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
XuDeshu
(CSSTLP)
Abstract:Implementation,accreditationandcontinuousperfectionofthreemanagementsystems,namelyISO9000,ISO14000andOSHAS18000,havebecomeanimportantlandmarkforthemanagementlevelandabilit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odernenterprises.EspeciallyafterChina''''saccessiontoWTO,issuesofquality,environment,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becomeunevadablefortheexistence,competitionand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sintheirglobaleconomicandtradeactivities.Nomattertheyareenterprises,institutions,consultant,
accreditationorgovernmentalagencies,theyallarethinkingdeeplyashowtoavoidthoseunnecessaryintersection,overlapping,andrepetitionamongthesesystems,sothattheresourcescouldbefullyutilized,andthemanagementcouldbemuchmoreefficient.Authorsconsiderthatthesesystemsmightbeintegratedandunited.Thebackgroundandcircumstancesforintegrationandunificationarediscussed,anddrawbacksareanalyzed.Suggestionsforintegrationandunificationaremade,andtheprospectiveislookedforwardto.
Keywords:QualityEnvironment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ManagementsystemIntegrationUnification
1前言
随着ISO9001∶2000的推行,2001年12月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出了公告(2001年第30号)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1],以及ISO14000∶1996系列标准在全国不断地推行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AS)方面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企业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推行、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减少QMS、EMS、OSHAS三大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的交叉、重叠、重复,人、财、物、时间的浪费,管理绩效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三大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背景和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2QMS、EMS、OSHAS的整合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和时代背景
随着2000年版ISO9000的宣贯,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OSHAS18000的试行[2],最近,国际劳工组织ILO/OSH2001的出台,我国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大大地推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改革步伐,使三个体系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完善。但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都发现了三者的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和要素的交叉、重叠问题,使一些实践者和管理专家、学者开始深思,是否有可能寻求设计一个新的构架?而在1999年笔者也有类似的萌想[3]。
至今,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组织)、咨询及认证中介机构、相关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都积累了经验,在某些领域取得共识,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加上市场经济主导和经贸活动发展的需要,促使三个体系的各方,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对照、对比,进行结合与交叉,通过咨询和认证实践,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希望整合或一体化的意向,似乎说话的底气更足,依据更多,条件更有利,时机也更成熟了。下面简述QMS、EMS、OSHAS(OSHMS)三个管理体系有可能整合以及一体化的背景和良好的基础。
(1)三体系寓于全面管理体系之中
QMS、EMS、OSHAS(OSHMS)均属于全面管理一体化系统(TotalIntegratedManagementSystem,TIMS)的主要成分,其总目标、特点、共性都有其内在有机联系和互补性,可以认为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以Q、E、OSH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管理性标准为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4],也可以视为是系统(分系统)与总系统的关系。三个子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总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交融于一体。
(2)三体系咨询认证对象的需求
被咨询、认证的单位(对象)为了建立QMS、EMS、OSHAS三个管理体系,要分别组织三个专业性管理队伍,分别经历3次大动荡、大改革、大投入,事后整改、持续改进、抽查、复审等,并非一劳永逸。当前,企业需要用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投入市场的竞争和自身发展,若能帮助企业同步建立和实施三个管理体系或建立一个包含Q、E、OSH管理的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企、事业单位(对象或用人单位)举双手赞同的事情。
(3)咨询认证中介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无论是QMS、还是EMS或OSHAS的咨询机构、认证中心,都在拼命的扩大现有的业务范围,都千方百计的要同时拿到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的体系标准咨询或认证的资格证书,这些中介咨询或认证机构正在培养和选聘身具这三个体系认证资格的外审员或主任审核员。其目的是适应企业咨询或认证市场的需求,这些中介组织开始联合咨询,实施联合审核,在国内开始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4)有效管理提高效益,急需管理体系整合与一体化
由于ISO9000、ISO14000及OSHAS18000的体系标准问世时间的差异,按各自的对象和目标,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体系标准。通过实施和实践,人们已发现,无论在咨询以及认证过程中,有许多要素交叉、重叠,给组织(用人单位)带来工作重复、资源浪费、管理效率及效益低下,违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解决的有效办法就是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将三体系整合或综合一体化。
(5)三套标准的兼容性为其整合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个管理体系的内容(要素)多数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ISO9000∶2000标准,在其附录A中给出了ISO9001∶2000与ISO14001∶1996标准的各要素对照表,大大地改善了兼容性;在OSHAS18001∶1999标准的前言里,强调与ISO9001∶1994、ISO14001∶1996的相容性;ISO14001∶1996与OSHAS18001∶1999的相容性;在2001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的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附录A中,即GB/T28001与GB/T24001-1996、GB/T19001-2000之间章条对应关系,以充分体现了三个标准体系的相容性,为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提供了内在联系和应用的理论基础。甚至在国际劳工组织(ILO)2001年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中,在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条款中,都充分的体现了三个标准体系的相容性。
(6)三套标准的管理原理相同,模式相似
QMS、EMS、OSHAS均以戴明原理为基础,遵照PDCA循环原则,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三者都运用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分目标相似、总目标一致;三者都是为了满足顾客或社会、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推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和取得最佳绩效。
(7)ISO14001与OSHAS18001整合已取得成功经验由于EMS与OSHAS的管理体系运作模式及标准条款名称基本相对应,形成了兼容或整合或一体化天然良机,在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甚至海事领域的远洋运输管理中,都建立了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融合的HSE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8)企业文化建设为三套体系建立或整合奠定了基础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环保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及其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都为三套标准体系的整合或一体化提供了人文及社会环境和技术支持[4],关爱人的生命,保护人的生存、生产、生活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推崇质量安全文化、环保文化、减灾文化、安全文化,给三者标准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9)三体系的整合及一体化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先进工业国倡导Q、E、OSH的高品质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一切以人为本,追求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个体系标准的整合或一体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需求,获得最佳经营绩效的成功途径。据报导,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台湾地区,在进行QMS、EMS、OSHAS三体系的整合及一体化尝试,无疑,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预示着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将已成为国际化发展趋势、成为国际管理及认证领域的重要拓展方向。
3整合与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由于三个标准体系出台的时代背景不同,对象、目标、适用范围差异较大,要进行整合或一体化,必须克服一些障碍,认真深思,系统策划与设计,处理好交叉、融合、综合各要素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严肃认真、科学务实的思想
要组织人力深入研究三个体系的异同,联合专业咨询和认证机构共同策划与设计,结合企业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试点、实践。处理好整合及一体化体系与QMS、EMS、OSHAS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推行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与理念,必须使全员理解、全员参与、全员支持,方能持续改进,成为永恒的动力。
(2)严防机械拼组和各自为政的凑合
要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获得最佳绩效,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为目标,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深层考虑。要顾全大局,消除各为中心,着眼于世界,立足于发展,尽量减轻对企业带来人、财、物、时间、资源浪费的负担,科学地解决三体系间的接口问题,系统地建立新型的综合管理体系。严防拼组与凑合,这样做是适得其反,必须严禁发生。
(3)坚持戴明原理和三论方法
戴明原理、PDCA循环原则、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目标是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核心,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其方法是实现整合及一体化基础理论和运作方法,也是策划、设计和制定综合体系标准指南和规范的基本原则。
(4)持谨慎态度、要稳重行事
已建立ISO9000、ISO14000或OSHAS18000的单位,是否立即建立三体系的整合或一体化体系,应认真分析和考虑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未建立QMS、EMS、OSHAS的单位,要稳重行事,要认真咨询和请教已建立三体系的单位及对三体系整合有成功经验的国家认可的中介组织。当前出现的联合审核行动仅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要建立和实施三体系整合或一体化的体系,真正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间互认,还有很多需要创新并负出艰辛劳动的工作,正等待人们去开拓、探索和开发。谨慎与稳重行事是十分必要的。
4关于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
建立涵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求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开展一体化认证,是诸多企业(组织)的共同需求,也是中介认证机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拓展、新选择。无疑,它标志了当今国际现代管理及认证领域出现了新潮流、新需求。为促进国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三体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三方携手整合
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有计划地组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及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指导委员会,并分别吸收三方的政府主管部门、国内知名的认证机构、大中型企业(组织)的资深人员参加,申请在国家立项,分若干专题研究,最后起草一份整合与一体化管理标准。
(2)认真总结国内经验
开设专题课题,吸收国内实施联合审核、H.S.E(健康.安全.环境)认证、海事H.S.E.(健康.安全.环境)认证的整合经验,经提升、优化,结合企业(组织)实际,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和成功可行的经验。
(3)跟踪国际的整合与一体化动向
ISO9000、ISO14000或OSHAS18000已成为入世后,各国工农业产品能否真正进入世界贸易市场的瓶颈问题,也是企业能否有资格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活动的入场券,先进工业国早已按这三个标准在运作,例如:英国的BS5750(为ISO9000所引用),BS7750(为ISO14000所引用),BS8800(为OSHAS18000所引用)早已在英国建立、实施,也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标准,已为有关组织和国家原则上照搬或适当修改成自己的标准。更为关心的三个管理体系建立、整合及其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和地区的工农企业,都想借推行和建立QMS、EMS、OSHAS来提高自己的现代管理水平和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地位。据有关信息资料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台湾都在三体系的建立及其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面正在尝试或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因此,跟踪国际发展动向,与国际接轨,以及调整经贸对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掌握国际动态和最新信息是极为重要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的手段。
(4)试点和推广
三体系的整合及其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否达到科学、实用、提高管理绩效的目标,要经过试点来考核,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特别要抓认证机构的试点经验,联合审核经验、整合试用的绩效、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经验;综合协同后,逐渐推广、改进;最后为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提供最科学、最实用的依据。
(5)坚持自愿、推荐的原则
三套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均以自愿为前提,这种管理性、推荐性的标准,对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充分相信企业的自我意识和觉悟,不靠政府命令,而靠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变化和需求,让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中领悟,让市场经济规律去推动,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贸经济活动促进,靠企业内外人员的支持,使企业自觉的认识到QMS、EMS、OSHAS的建立以及进一步的整合与一体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全面管理的基础。当然,人做出这种选择与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决策人的素养和水平紧密相关。一切不能勉强,顺其自然,靠市场经济运作,顺昌逆亡。
当然,是否自愿、自觉推行和建立三个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员工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外,还有一个经济基础问题。聪明人一点自明,早投入早受益。虽面临困难,但不能失去发展机遇和提高效益的良机,企业不积极、不主动改革,就很难挣脱经济逆境给企业带来危运。
5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探索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设计及其建立和实施课题是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逐渐完善,而Q、E、OSH的管理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而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企业文化就包含了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环境文化、企业安全与减灾文化[5]。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精神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深层次的资源来源来自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及其相应的技能。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先进的管理体系一定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因此,没有现代科技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不断提升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企业兴衰的根本。管理是调整人与物的关系,使企业安全、高效的运转,创造最佳绩效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管理不是目的。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建立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简便、有效运作的手段,综合、科学、高效是其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全体员工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三个体系整合及一体化建立的人文条件和技术基础。
6寄语与展望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蒙尔曼先生和ISO14000标准起草人——沙拉米都先生曾多次强调:“如果不是单纯为了认证注册,组织完全可以将ISO9001、ISO14001标准结合起来实施。这样既可以减轻组织负担,又可以统一考虑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步建立及实施。”[4]实际上,OSHAS18001∶1999与ISO14001∶1996的兼容性,2000年版ISO9001的修改与ISO14001∶1996的兼容性,已为三个体系的同步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天然合理的兼容基础。
值得笔者可喜的是有幸亲自参加了由《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中国ISO14000体系认证》杂志社及《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杂志社,于2002年1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市长之家”联合举办的《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实施联合审核》高级研讨会,200余名专家、学者,三个体系的咨询、认证机构人员、相关的大中企业代表,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从认真交流、热烈讨论的气氛中,笔者欣慰地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期望:企业现代管理水平提高,需要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认证及咨询机构、中介组织受市场需求的吸引和冲击,也急待寻求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更希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三个国家级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能关注、支持和引导这项具有全局性、决策性的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同时要求其组织力量跟踪、分析、研究国际整合与一体化的动向,为国际间互认创造条件。
笔者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会出现“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实行联合审核”的浪潮,随后就会出现值得推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试点新模式,最后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联合Q、E、OSH三个国家级的管理体系指导委员会公布三个体系的综合管理体系的指南和规范,并与国际接轨。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和管理体系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和时代新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公告2001年第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12.20.“”版权所有
2徐德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增刊).
3徐德蜀,金磊.Q.E.&OSH管理体系的交融与整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2).
关键词:企业安全;大庆《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73-02
储运销售分公司作为担负着大庆油田每年4 000万吨原油储运销售和近40万吨成品油内部供应,管理着7座大型油库、40座加油站的24小时连续生产型企业,之所以能够连续11年荣获大庆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连续多年荣获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得力于这几年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以强化“三种意识”为核心,不断打造队伍的执行力
近几年,储运销售分公司从强化树立“三种意识”入手,加强队伍执行力的锤炼,不断提升全员整体素质,有力促进了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在20世纪60年代艰苦的石油会战时期所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机关干部“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大庆优良传统如何在新形势下得到有效的继承,如何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过去那股干劲、那股革命精神、那种优良作风,是储运销售分公司始终思考的问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储运销售分公司首先对各级干部提出了要树立“不断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创新意识;规范有序且富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规则意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攻坚意识”的要求。把树立这“三种意识”,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延伸和具体化,作为抓安全工作乃至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并连续6年在职代会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不断强化这“三种意识”,并把是否具备“三种意识”作为考核和提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让各级干部自觉转变观念,认识到“三种意识”的重要性及意义;就是要让“三种意识”深入干部员工之心,让它扎根发芽,通过长期养成灌输,最终形成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不竭动力。2009年,在各级干部不断增强“三种意识”的基础上,这个分公司又把“三种意识”培养拓展到全体员工,对进一步强化树立“三种意识”的内涵进行了具体化。即:要通过强化站库管理,落实工作标准,开展岗位创新创效等活动,培育员工创新意识;通过强化安全生产,不折不扣落实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管理,培育员工规则意识;要通过开展岗位大练兵、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活动,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和技术瓶颈问题,培育员工攻坚意识。
储运销售分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涉及人数多,且岗位不同,要求的技能也不同,加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差异大、年龄结构、身体素质等因素,要想实现全员培训无死角、无漏洞,干部必须要耗费大量的心血,付出辛苦的劳动。自2004年开始,储运销售分公司持续七年深入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机关部室对操作类员工培训结果每年进行一次“一对一”考核验收,并制定下发了《岗位练兵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班组每周对员工进行“一对一”培训辅导,小队、大队每季、机关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对一”考核验收,确保全员培训无死角、无漏洞,进一步增强了练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岗位大练兵活动,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心理素质、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员工主动学技术、练本领、争做岗位能手的热情明显高涨,目前,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操作的复合型员工已占一线员工总数的80%以上,一线班组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为分公司实现本质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全员重视安全的氛围
储运销售分公司对近年来的安全文化进行整合、提炼,确立了“本质安全、生命至上”等核心理念,在全员重点树立“三个观念”:第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抓安全的观念,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安全工作的宗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在组织生产经营、安排检查工作和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中,都把确保安全尤其人的安全摆在第一位。做到逢会必讲安全,在安全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上及时到位。第二,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观念,把“零伤亡、零损失、零事故”作为安全生产追求的目标。第三,牢固树立“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观念,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纯强调领导负责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转变,构建起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从被动防范、事故处置向强化源头、预防优先转变,严格执行危险作业许可和应急预案等项制度,强化防范和监护措施;从集中整治检查向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大力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监督、隐患治理的工作标准和程序,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勇于追求更高的目标,加快企业发展。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安全文化活动,并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管理年”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和“创建安全环保节约型企业,争当素质过硬知识型员工”等系列活动。每次活动都紧扣安全工作的主题。如在2008年“安全生产管理年”活动中,针对一些员工中养成的低标准、老毛病和坏作风及习惯性违章操作,开展了狠反“低、老、坏”活动,做到措施严、考核严、处罚严,决不迁就姑息。凡是因违章造成事故的,一律追查到底,从严惩处,绝不搞“下不为例”。即使没有酿成事故,对违章的也严肃处理,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起“违章就是隐患、违章就是事故”的思想。积极在全员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的养成。并改变过去“硬性死板”的说教方式,通过采取拍摄一张家庭全家福照片配上一句安全寄语、组织员工家属一起安全座谈等方式,倡导家属每天为自己的爱人叮嘱一句安全话,奉送一个安全语。拉近了安全教育与员工的距离,使员工亲切感受安全教育,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转化,在行动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
充分利用分公司网页、情况简报和黑板报等各种舆论阵地开辟“安全大家谈”栏目,经常不断地宣传报道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安全生产典型事迹和经验,推动了全员安全教育的开展。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板报比赛,收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举办安全漫画展、有奖征文、安全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广搭“舞台”,让广大员工充当“主角”,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每季度评选一次“五型”班组,除颁发奖牌外进行物质奖励,对不达标班组和小队进行整顿学习。同时,这个分公司编制《分公司事故案例》、环保知识手册等安全宣传品7种2600多册。把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下发给各基层单位,使每名员工人手一册,通过学习事故案例,吸取事故教训,使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隐患分析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从分公司经理、基层大、小队长到班组长,都在自己所在的单位做安全形势分析,讲述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一段安全经验、一次安全感受或一个安全教训,一人讲,大家分享,人人开口,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大家一起帮助制定安全对策,在教育自己的同时,别人也受到了启迪,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储运销售分公司之所以能够连续11年荣获大庆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连续多年荣获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与其系统地、全方面地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打造安全文化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打造安全文化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在现代化进程中打造安全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让企业发展成为打造安全文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因此,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安全文化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围绕企业安全建设,围绕铸就油田永续辉煌来抓文化发展,积极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广大干部员工吸引和凝聚到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奉献聪明才智,在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中争做贡献上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做到实处,做到与油田发展稳步一致,从而高歌猛进。
四、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发展相统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广大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核心是提高安全思想文化素质。因此为了繁荣企业,发展企业,应始终把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安全文化事业和安全文化产业的关系,对不同的文化类型,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加大公共财政对企业安全文化事业的投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文化产业是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安全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必须在坚持企业稳固发展的前提下,十分重视安全文化的推动和创新,努力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丽政发〔20*〕13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意见》(丽安委会〔20*〕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现就本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安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突出监察执法,确保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的目标,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监管实效;全面排查并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三、主要内容
以落实两个责任主体为核心,坚持不懈抓责任落实;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为基础,坚持不懈抓建章立制;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动态监管;以提高安全文化为突破,坚持不懈抓宣传教育;以完善应急救援和推广安全技术为保证,坚持不懈抓保障建设。
1、完善基层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网络。以加强乡镇和村居基层安全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设为重点,强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不断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把安全生产监管延伸到村居,实现安全监管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监管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全县乡镇在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站的基础上,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达到100%,三年内村居设立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达到100%。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较多,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伍,接受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
2、掌握辖区企业状况。抓实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类动态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表、一张辖区企业分布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台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依法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现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操作有规可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4、全力组织“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地毯式动态排查、铁腕式追踪整治”的要求,全面深入整治旧隐患、控制新隐患,全力消除隐患风险。组织企业开展“明职责,守规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创建安全企业”活动。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为载体,突出抓好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及“多合一”企业消防等五大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建立全县统一的重大隐患分级公布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隐患普查基础上,建立全县重大隐患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确立隐患治理重点,落实治理隐患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资料申报登记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情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定期监测、综合风险评估和监控,逐步形成县、乡镇和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网络。
5,当前在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来抓,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程度,控制和减少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
6、突出基本建设领域“治标治本”工作。以开展基本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载体,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着实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动态监管,建立健全乡镇建设施工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标后管理,完善安全硬件设施,加强对塔吊、车辆、供电等重点设施的检查检测,督促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培训;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依法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的培训模式,分解培训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和“安全生产先进乡镇、社区,园区”创建活动。
四、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公布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周雄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
五、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基层工作主要指乡镇、村居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主要指涉及安全生产的制度性、规范性、源头性以及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各乡镇政府组织落实各项要求,县级有关主管部门对各自行业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一季度)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要将建设年活动的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等向社会,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二)活动实施阶段(第二、三季度)
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照有关认定标准,完成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实现分类管理,乡镇普遍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完成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或者确定和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以及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高危行业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力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督查验收阶段(第三季度)
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监管机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情况。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于11月15日前将有关情况报县安委会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认真落实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实际控制人)负责制。
2、切实加强督导。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扎实有效地推进活动的开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牵引,正确处理速度、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强化安全监管创新,强化示范引领,强化安全基础建设,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全面压降安全事故,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继续深化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快速推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实现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和重大影响事故。
三、工作要点
1.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带班、隐患排查、应急值守等各项安全制度,积极应用《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人员LBS无线定位管理系统》,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坚持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生产共保制度,坚决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未执行带班制度企业和人员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深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强化重点工程、重点环节、重要时段安全监管,突出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等专项整治,加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论证、审核、审批、实施环节的监管。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领域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安全生产秩序,保持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3.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做法,根据省、市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深入企业、深入工地现场,大力宣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传播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宣传国务院和各级住建部门的工作要求,宣讲事故的危害和惨痛的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强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建筑施工领域突发事件能力。
4.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认真落实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暂行办法》、市政府《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组织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建立建设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事故隐患集中整治月”活动,引导和组织企业开展施工安全隐患的自查自纠,组织专项检查,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5.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紧密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实际,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新规范培训学习,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提速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规范化进程,有效促进建筑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建筑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有新提升。
6.着力提高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教育人、培养人、保护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法手段,进一步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防事故的良好局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再教育。充分发挥企业和施工现场民工学校在安全教育培训中的前沿阵地作用,组织和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突出施工一线作业人员、新进场和转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班前安全交底和班组安全教育,筑牢安全防线,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7.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降低行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核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生产机构、制度建立等情况,坚决依法对达不到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清出建筑市场。认真贯彻落实部、省相关文件精神,广泛运用LBS无线定位系统,督促企业落实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对现有《市建设工程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提升,不断完善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并完成与省系统对接工作。
8.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创建工作,加快绿色施工步伐,完善绿色施工的相关制度,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着重围绕“四节一环保”、“四新一化”,加大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噪声控制的力度。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要时段、重点污染源的监管监控,加强综合执法行动,严格奖惩制度,强化施工企业现场负责人扬尘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9.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全管理。继续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安全监管重点,形成监管合力,提高安全监管效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住建部及省市关于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强化各参建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各地住建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积极部署、督促检查、切实解决问题。加强施工建设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建设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督查和施工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严格依法处理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行为。
10.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监管。继续深入研究,科学总结,深化认识和把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监管的内在规律性,增强防范和控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实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标准组织建设施工,全面落实轨道交通工程各参建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定期演练,建立预警和应急协调保障机制。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措施,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1.加大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按照住建部《关于遏制市政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维护)中毒事故的通知》、市安委会《转发省安委办〈关于在腌渍池、污水池旁设立警示标志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的要求,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对市政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施工(维护)中毒事故的专项整治,遏制市政污水管道(井)施工中毒事故的发生。
12.加强开发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梳理和理顺建设监管职能,将各类开发区建设工程依法纳入统一监管,履行法定建设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堵塞安全监管的“盲区”和“漏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违规违章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开发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
1.1增强认知自觉。
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干部员工自主创造、长期积累的独特性资源,对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虽然不能代替各项具体工作,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推动。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不仅是因为油田的各项工作与文化融合越来越深,更重要的是油田干部员工的文化自觉越来越强。这种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油田领导不断适时提出文化新战略,特别是根据党的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对胜利文化进行整合创新,提出“培育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企业文化”,丰富了胜利文化内涵,赋予了文化建设新使命。
1.2培育先进文化理念。
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才有创新的企业文化。而要保持理念领先,须克服认知障碍,以先进理念丰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胜利油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石化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凝练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创新,百年胜利”、“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和“想胜利油田好,为胜利油田好”等核心文化理念,成为胜利人的思想基因和主流价值。
1.3打造“文化动车组”。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是调动企业领导者的积极性。企业领导者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信念和追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主导带动作用。其次是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职能部门把企业文化思想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方案,进行组织、综合、协调和指导,发挥好承启上下、联动左右的枢纽作用。第三是激发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吸引力,发挥首创精神,创造基层文化。从而形成“文化动车组”,力量组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动力系统,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2指令性与指导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令性,一般是指上级部门对文化工作的部署规划和企业领导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导性是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体现着机关部门的职能责任和工作作风。指令性与指导性的统一,也是统筹策划与执行落实的统一,是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的统一,既要强化指令性部署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又要增强指导性工作的协调性和服务性。
2.1科学决策号令畅行。
科学决策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既顺乎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大势,又要尊重企业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出台的文件规定令行禁止,发出的领导号令掷地有声,给下级下属的指令清晰明白、准确无误,执行起来才会“不动摇、不变通、不走样”。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于2009年底出台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党组领导对加强和推进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油田历任领导都很重视胜利文化建设工作,在每年的油田党委扩大会和职代会上都对文化建设做出部署安排,2014年油田领导要求“突出抓好观念引导”、“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维护企业形象”,对此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和执行的有效性。
2.2注重策划加强协调。
职能部门应该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从事务主义向更加注重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方法指导上转变,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企业文化建设参与者众、涉及面广,牵头部门重在搞好策划设计,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创建评选活动,筹划举办培训研讨和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廉洁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社区文化等专项文化研究和建设,提高各项工作的文化含量,推进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协调抓好EAP员工帮助计划的推广应用,使之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平台和有效载体。
2.3指导创建特色文化。
一些大中型企业下属单位众多,情况千差万别,企业文化也往往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必须尊重差异、多为下属单位提供指导服务,总结宣传特色文化创建经验。如胜利油田黄河钻井五公司的“钻头文化”,河口采油四矿的“大北文化”,都是干部员工自主创造、长期积淀形成的特色文化,都是提升油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活水。上级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了解、洞悉员工群众的文化需求,保护和激发基层干部员工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尊重干部员工的文化创造精神,针对各业务板块和行业队种的不同情况,指导创建模块化的文化样式。
3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
规范性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走向制度化的必然要求;示范性是企业文化建设有典型亮点和标杆模板的集中体现。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也是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统一,是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的统一。其要旨,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典型带动,把标杆变成标准,把示范变成规范,形成点高面广格局,推动持续稳定发展。
3.1统一标准、规范要求。
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主流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的顶层设计中,必须明确提出统一性的规范要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从规范使用企业标识、统一企业形象入手,建立完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胜利油田作为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必须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在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的总体框架下加强胜利文化的规划建设。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专业重组、推进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发挥主流文化的规范和整合功能,增强胜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抓好中国石化标识的规范使用,持续推进油气生产现场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胜利特色的形象标准体系。
3.2张扬个性、丰富共性。
共性文化体现战略性、主导性和整合性,个性文化体现差异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共性规范个性,个性丰富共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突出共性,兼容个性”,即坚持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尊重不同企业的差异性,培育和塑造符合企业实际的单位文化,实现集团公司共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胜利油田总结归纳的文化建设“四个要素”(共同的愿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制度规范,共同的行为习惯),在2008年10月集团公司“三基”工作座谈会上,被提升为中国石化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胜利文化的发展导向,如“文化向战略层面提升”、“文化向企业管理渗透”、“文化向班组岗位下沉”,在2012年3月集团公司党建工作会议上,被提升为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路。在胜利油田内部,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许多二级和基层单位在胜利文化的框架下创建个性张扬、特色鲜明的基层文化。基层干部员工总结提炼的“咱们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为油井负责一辈子”等很多格言文化,被提升为胜利文化新理念。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基层干部员工的文化创造并吸收基层文化的丰厚养料,胜利文化建设才能保持生机活力。
3.3抓点带面、整体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有典型才会呈亮点,有先进才能树标杆。企业的先进群体和典型人物都是企业精神的化身,都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体现,对于干部员工具有最切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胜利油田的文化沃土使典型喷涌、英雄辈出,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新时期石油工人的楷模代旭升等重大先进典型,已成为镌刻在胜利丰碑上的文化符号;“胜利井下”、“胜利设计”等专业品牌和系列技术品牌,以及华八井、营二井、孤东海堤、垦东12、老168海油陆采平台等文化窗口阵地,也已成为展示实力形象的胜利名片。在赋予老典型新内涵的同时,要更多地发现、培育新典型、新亮点,通过抓点带面,提高整体水平。
4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性,是每时每刻的言谈举止,是立竿见影的即时感受,是现场体验的氛围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间接性,是春风化雨的润物无声,是久久为功的韧性坚守,是潜移默化的习惯养成。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也是有形化与无形化的统一,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4.1强化现场即时感受。
文化氛围的现场感受往往通过一些细节或情节直接反映出来。文化仪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传承手段,具有突出的象征性和感染力。如胜利井下作业公司,从1993年就打入蒙古国、土库曼斯坦等外部市场,每次将士出征,公司都举行隆重的欢送和授旗仪式,每当将士凯旋,公司领导都高接远迎,举行庆功仪式,使公司上下受到感染和激励,成为井下铁军队伍的集结号。有些单位设计制作的文化吉祥物,如胜利发电厂的小鹿亮亮,可触摸拥抱,增强了亲和力。
4.2注重潜在习惯养成。
中国石化《员工守则》、《安全生产令》要求的基本从业行为的养成,胜利油田倡导的“人人遵章守纪,事事讲求精细,时时注重创新,处处体现和谐”共同行为规范的践行,都需要这样的“韧性战斗”和铁杵磨针之功。特别是对企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使其内化为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4.3立足眼前着眼长远。
企业文化建设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要做好眼前的事情,把上级领导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好、切实执行好,立竿见影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和荣誉,让领导满意更加重视,员工信服积极参与。取得眼前的阶段性成果,可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一个立足点、附着点和支撑点,为长远谋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胜利油田坚持“立足眼前出成果,着眼长远抓规划”,从2003年起制定实施了四个胜利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导向,把长期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推动胜利文化建设扎实有效运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间接性和长期性,要求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而是要知常守道,执着坚守。
5实践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是把抽象变具体、把精神变物质的本质要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是把文化做实管用的成果检验。实践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也是目的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5.1丰富文化创建载体。
胜利油田不断加强文化载体阵地建设,创新运用了长廊文化、车厢文化、公寓文化、食堂文化等多种文化样式,编辑出版了《胜利文化建设读本》《胜利文化手册》等一批文化丛书,打造形成了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并创新和丰富了文化新载体,巩固和拓展网络媒体新阵地,试点和推广应用EAP(员工帮助计划)新工具,形成优化集成、同台共建的新格局。
5.2促进文化优势转化。
胜利文化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其对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的创新性继承,对本体文化丰富提升的内生性发展,对外来优秀文化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成为胜利油田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要策划设计和推进实施文化优势转化工程,培植丰厚肥沃的文化土壤,坚守坚如磐石的价值信念,建强精干担当的人才队伍,优化创建活动的组织运行,促进文化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3建立文化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