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

第1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困难,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的因素。高校不仅仅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肩负起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内容及课时的安排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具备的能力等等都是从课程中进行学习的。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高校就业指导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高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就业观,进而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的工作。

(二)用人单位的影响。用人单位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用人单位存在错误的人才选拔理念,认为人才的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所以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可能会使得企业错过很多能力较高的人才;第二,企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影响。企业在发展快速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发展平稳期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少,这些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毕业生专业能力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期间是否掌握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毕业生其他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内外大学生服务体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地区)中大学生依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所以,很多国家(地区)都开始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经过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认为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如下:

(一)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更为全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于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第二,就业指导的支持力度较大,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认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非常重要,并且加强了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例如:很多高校建设了就业指导基地,并且为学生安排了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与美国相比,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德国政府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建立大学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政府制定完善的就业政策,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积极主导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解决高校的人才输送问题;第二,大学生服务体系更加具有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及信息社会等相关的背景,从而使得大学生服务体系能够方便地建立起高校、企业、大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得各方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也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构建的,但是除了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就业指导机构更好地贴近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例如:在日本,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有着不同的就业指导体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就业指导工作是从小学开始的。所以可以说日本的大学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而且就业指导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能够使得大学生适应不同的工作。

(四)香港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香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区,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其服务体系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参与人员比较广泛,不仅包括高校、政府、大学生等,还包括企业人员、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等,从而能够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更好地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第二,注重对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宣传工作,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配合政府或者高校的相关政策,为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提供条件。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学生依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在其他国家中存在,国内外的高校通过建设大学生服务体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关的服务。本文对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启示,进而总结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发展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任,所以政府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不断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地交流,使得高校能够全面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制定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很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代替就业,而创业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好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第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的相关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就业环境,从而更好地建立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和企业能够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引导者,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才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并且提供相关的服务。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应该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可以为企业推荐更加适合的人才,并且对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取得企业的信任,并且愿意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二,不断优化人才的培养方式,更好地面向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从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工作,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另外,需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地分析,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更好地享受相关的政策和支持,从而能够不断促进自身的就业。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很多高校都需要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高校不仅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且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人才培育机构,也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与其他单位一起做好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相信,在高校、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薇.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新常态”下的构建[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2]王茹.对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

[3]刘宏波,柯锦泉,吴小玲等.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6.12.

第2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务实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同时强调,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所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了使这门课程发挥其实效性,教师们就应当不懈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本文语言教学方法之一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任务型教学法 应用

引言

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教育的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组合要表现为教学计划不合理,课程内容不体统,教学形式太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显著。(夏海山,2009)笔者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已有两年的时间,认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中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融入到各种任务中,使他们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本文旨在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举例说明了在教学中怎样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试图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性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有什么样的特点?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公共课,其性质是一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2007)可见,这门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务实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同时强调,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所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了使这门课程发挥其实效性,教师们就应当不懈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下面就将探讨本文语言教学方法之一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本是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以实用主义的认识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任务型教学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问题,这一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环节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

1 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

2 任务循环流程:

a 任务――学生执行任务:

b 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c 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 聚焦

a 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 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

鉴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笔者认为,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中是可行的。下面将探讨怎样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以“大学生面试”为例

在上面两章中,笔者分别探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性质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环节,下面将以“大学生面试”这一节为例,浅谈任务型教学发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笔者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面试”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曾多次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提出的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环节,结合大学生面试课堂教学的特点,笔者指定的教学方案如下:

1 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

在任务的引入阶段,主要有三项工作要完成:

(1)角色分工。根据学生人数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9到10人。每个小组按照招聘岗位分别扮演不同的单位,如P&G.,某某房地产公司,某某学校等等。每个小组中有一人是HR,一人是CEO,其他几人为面试官。小组所有人员也要扮演应聘人员到其他小组参加面试,本组人员不能参加本组的岗位面试。

(2)明确目标。教师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个体及小组明确本章节的教学安排、虚席任务、程序安排、考核的形式与标准等。

2 任务循环流程:

(1)任务――学生执行任务:

每组组员根据本小组招聘岗位的特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单位对招聘岗位的素质要求,设计面试的题目,按照招聘的一般工作程序设计本小组的面试方案。各小组成员不能提前泄露本小组制定的面试方案。

(2)组织实施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各组制定的面试方案对其他组的同学进行面试,以及参加其他小组的面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参与者,是一个旁观者,主要观察学生在学生的面试方案是否合理,仪容仪态是否大方等。

(3)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在每个小组面试完成后,小组成员以及参加面试的人员就整个面试的过程发表体会和看法,找出自身的有适合不足之处。

3 聚焦

(1)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未参加该组面试的学生和老师一起这对小组的组织者与应聘的学生在提问(回答)的技巧,仪表仪态举止,对面试的时间和状况的掌握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自己觉得应该改进的地方。

(2)总结

在所有小组都面试结束后,教师针对各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面试过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对面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3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3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对于大学生来讲,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因素对于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的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因此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学习态度方面也变得不是那么积极。再加上进入大学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约束力变弱,学生的自制力又比较差,因此会出现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态度消极的现象出现。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不够认真,从而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自身的就业能力变差,最后导致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第二,很多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紧迫感,认为距离大学毕业和就业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缺乏对自己大学生涯的合理规划。等到真正就业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才真正感受到就业的艰辛,这时再进行努力学习,其效果远不如一开始合理规划大学生生活的效果好。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得当前大学生在毕业时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方面的因素。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生过程的重要影响,高校每年都需要招收大量的人才进入高校进行深造,因此需要对招生的数量和专业的设置进行合理地规划,才能够更好地平衡就业市场中企业需求和高校之间的人才供需关系,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第二,培养模式的重要影响,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人才开展全方面的培养。培养模式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比例、考核模式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职业生涯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同时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高校开展了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更好的指导,使得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就业形势,深入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的几种典型模式及特点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已经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选择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从而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因此,本文对这些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向培养模式。高校在进行招生之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并且签订相关的人才培养协议,从而承诺帮助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是定向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在进行招生之后,根据与企业签订的相关协议,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让学生按照高校开始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第二,高校在对人才进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之后,允许定向培养的人才可以进入企业中进行实习,尽快地熟悉企业中的各项工作流程,通过实习工作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工作流程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

(二)工学相结合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一些已经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设置的,可以允许人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能够更好地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首先需要允许员工进入高校中进行学习,对员工提供的学习机会可以作为鼓励政策,在提高员工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员工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员工在高校中进行学习时,需要对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同时高校应该为这些学生安排特殊的课程,使得他们能够同时兼顾公司的工作和高校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产教相结合模式。这一模式也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一种,主要是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合作,从而在高校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允许高校将企业中的一些项目放到基地中进行学习和研究。产教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需要扮演师傅的角色,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的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学校可以允许学生进入实践教学基地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激励政策,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为企业完成一定的项目,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实践基地的方式,可以使得高校对学生进行更好地监管。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比较多,同时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多种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允许高校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本文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多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讲,可能不同的企业对于高校有着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同一家企业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还需要高校促M多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为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需要对多种模式提供支持,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综合各种外部资源,借助企业或者当地政府等力量,更好地完善多种模式的教学,从而为不同的企业培养不同的人才;第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地设置,从而能够使得不同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课程设置,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需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在不断促进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大学生入学之后,就需要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大学时期进行更加合理地规划。在毕业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更好地应对,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第二,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性地培养。例如: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而能够使得大学生成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小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展开了关于高校大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下其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探讨。相信,随着各大高校对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不断成熟,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荣海平.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商业经济,2016.4.

[2]肖倩红.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

第4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里健康就业能力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社会技能的提高,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各大高校必须在教育期间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能力培训纳入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将就业能力培训课程列入必修课范畴。针对这一指示,大部分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整体工作计划和方案,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在高年级学生范围内开展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就业知识普及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长期性发展事业,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处理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依然有少部分高等院校没有意识到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没有把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停滞不前。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实践中,国内高校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未达到教育部和相关部门、机构的要求,没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综合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就业培训课程设为必修课,有些学校只是偶尔邀请社会人员或教师开设讲座,导致就业培训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就业培训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授课时,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或多个班级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需求制定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就业能力培训人员没有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就业指导教学脱离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和时效性不足。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建设上,大部分高校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概念和手段。许多高校未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心理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分析、探究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这一人生重大抉择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就业时出现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迷惘、彷徨、不自信的心理问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并不十分肯定,尤其是普通高校、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对自己四年(三年)的学习成果和自身素质、能力并不是信心十足,走向就业市场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因此就更谈不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当学生在遭遇求职挫折,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更容易产生对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的怀疑、否定,如不能及时摆脱这种消极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发展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考研也是因为畏惧当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出于逃避竞争或随大流的心理继续留校学习,而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屈指可数。针对这些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数高校却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学生最需要帮助和指引的时候,错过了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的机会,导致学生抗压能力、抗打击能力和心理韧性不足,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学是高校基础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培养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的沟通交流手段,这些都对就业能力的树立和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态是保持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活动状态的基础和前提,在校学习和求职就业都是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精力的长期过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做支撑,学生的学习效果、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必然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身体健康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面貌,进而影响人的总体状态。缺乏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无法受到招聘单位和招聘人员的青睐,从而导致求职效果不理想。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课程、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帮助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中充分锻炼自己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身体机能,为紧张的学习和未来的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脑垂体腺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有效缓解人体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受的激素类物质,长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使人体持续释放内啡肽,从而使运动者长期保持良好心态,这一作用能帮助人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长久的满足感、幸福感,提高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抗打击能力和复原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人生观和社会心态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陶冶情操、发展情商的正面意义。据调查显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较于不常锻炼的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积极、向上,心态更加从容、自信,这些优良品质对学生的求职、就业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活动所独具的艰苦性和竞争性在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强人格和坚毅品质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并要求锻炼者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停止就意味着放弃,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而激烈的体育比赛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奋勇拼搏、不断向前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念。在参与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大学生无法避免地要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心理韧性和抗打击能力,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学会如何从失败中重新崛起、重新出发。

(三)培养社会技能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通常以团体形式开展,学生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中加强了与同学、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团结协作的关系,通过训练方式、技术要求、战术协作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参与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越来越紧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沟通技能和交际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对大学生求职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组织过程中,学生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锻炼各种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创新技能,为毕业后的求职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策略

(一)身体素质培养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开展学习和求职活动的前提、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级院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发展规律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特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各大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全校参与的校级运动会、新生军训和具有较强动员性、参与性的大型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加竞赛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体育活动的举办质量,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

(二)道德品质培养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应当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互帮互助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尤其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使其树立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正确意识,并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不择手段的现象。

(三)心理素质培养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而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则是帮助大学生增加心理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进行体育教学和组织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地增强体育项目的难度和强度,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和激烈的比赛竞争中树立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信念。当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遭遇挫折、失败时,必须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战胜消极、负面的情绪,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综合技能培养

在高校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组织工作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尽量选取团队协同作战型体育项目,促进活动、比赛参与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各大高校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项目创建、参与活动和比赛的组织全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活动和比赛创意,使其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和竞赛,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是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和体育教学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将体育教学和就业培训指导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天社.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0(03):162-163.

[2]康万英.新思维、新理念———高校体育为大学生就业助力培养综合能力的思考与研究[J].前沿,2010(11):196-198.

[3]王萍,宋书刚,胡海燕.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6):74-76.

[4]朱发旺.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40-241.

[5]郭震.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168-170.

[6]郭凡清,胡来东.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203-204.

[7]雷瑛,吕后刚,耿文光.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逆境商数培养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94-97.

第5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和做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93-01

1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困难增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个人问题,而且标志着整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持续的、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就业市场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及技能型人才。对于企业雇主而言,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软性技能、非专业性技能和工作的技术性要求同等重要。

因此,大学生仅仅依靠书本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培养自身职业化的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开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才能提升考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信心,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大批毕业生失业,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政策相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不断的调整和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部分大学生对工作稳定性,对收入水平的期望值,都表现得更加务实。

诚然,上述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就业能力提高的显著表现,但不容忽视的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大学生的观念,并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仍然差距很大,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专业知识研究不深,相关专业知识面不宽。

大学生在校期间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无意识在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及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面临跨专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盲目和被动。

(2)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

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成绩优秀,但在自我就业能力开发的过程中表现为技能单一,发展不全面,就业效果不理想,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职业适应性差。

(3)求职、择业技能缺乏,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差。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虽然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由于缺乏沟通表达能力,不会营销自己也是得不到招聘主管人员认可的,结果导致面试失败。

(4)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业发展怠慢。

部分大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竞争优势不明显,虽然成功就业,但是在工作中总是感觉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工作压力大,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学生自身方面

(1)受传统观念影响,自我开发不足。

很多大学生仍然有着“等、靠”的思想,自我学习、时间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生活散漫,错过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能力低下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终被社会淘汰。

(2)忙于应付学业考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开发。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比较差。一味专注在各种过级考试、认证考试上,忽视了社会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3.2 高校方面

(1)高校职业指导课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高度。造成大学生在校期间到课率不高等现象。

(2)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需求,职业指导老师必须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而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高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课程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

4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4.1 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后,大学生面对各种就业压力如何才能够冷静面对,在激烈人才竞争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现代就业观。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首先,不能被动的“等、靠、要”,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总之,只有大学生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2)认识自我资源优势,培养核心就业竞争力。

第6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模式;创新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服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我国高校在该项领域起步较晚,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和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高校都广泛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制约了就业指导课程的良性发展,同时降低了该课程应有的实效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职业更新和分化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满足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成长与成才。

一、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系统化的公共必修课程,它由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与素质、能力与素质提高、就业形势与政策、创业就业技巧、就业权益保障等内容构成。(1-B)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各高校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环节,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实施经费保障等相关要求。此后,全国各高校均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和建设符合本校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只有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使其实效性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使广大高校毕业生的自我意识、心理素质、就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社会贡献值等产生显著提高,这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及促进人才市场的良性发展以充分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虽然在课程建设和理论实践上都进行了多年的有益探索,但纵观各高校实际情况,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在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实际需求,都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课程定位不明确,缺乏足够重视

欧美高校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在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起步较晚,很多职业指导理论都是借鉴国外,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践经验,因此各高校在对待就业指导课程的理念上存在一些偏差,导致该课程在整体定位上不明确,尚未达成必要的共识。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都没有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相当一部分国内高校仅仅将其视为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没有从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去重视该项课程的发展和创新。据调查,有些高校只在毕业班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课,有些高校将其开设为必修课,也只在毕业前一年进行。有的甚至仅仅安排为就业讲座。即使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的高校在教学课时和课程安排上也是相差甚远。多数高校还只是将就业指导课狭义地理解为就是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宣传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方法、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等等。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对就业指导课设置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深,因此无法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和创新实践。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迄今已形成的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来说,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在理念、经验、方法和内容上,还是在重视程度、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G3)。

2.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创新

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现大学生的理想择业、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与传统专业课教学不同,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参与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还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授课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不能根据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知识灌输型,通过课堂集中授课、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仅局限在课堂上完成,很少采用互动合作、情境模拟、团队游戏等引起学生兴趣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使学生无法感同身受,无法真正体会到未来职业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多为团体性的统一指导,没有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单独指导,无法针对不同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进行“量体裁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3.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薄弱,缺乏专业化建设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包含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等相关专业理论,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信息量,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社会选业、就业、从业经验。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没有配备固定的专业型就业指导教师,课程教学大多由从事就业工作或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兼任,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能力,且受日常工作的制约,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研究中去,因此总体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课程师资的稳定性、自我提升也没有充分保障,这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模式创新

要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模式创新,应充分体现出就业指导教育活动的特点,把握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内涵,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通过借鉴国内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机构支撑和制度保障

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这无疑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也为规范课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基础。各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聘请部分专职人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还要建设和完善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制定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注重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教育反馈。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机制激励大学生课程建设和模式创新,使任课教师乐于就业指导、精于职业规划。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严格、规范的管理,才能激发内部活力,真正促进就业指导课的改革与创新。

2.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

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各高校要真正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首先要具备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了解用人单位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其次还应该了解心理、教育、咨询等方面的知识,熟悉相关劳动就业法规和国家政策。辅导员可以作为这支队伍的补充,在对学生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实现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由学校聘请人力资源专家、企业家、成功人士等来校讲学,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这些都是提高就业指导课程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3.创新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

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自身的特点来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点,又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要让学生真正接受就业指导的理念并从中收益,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堂上应当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充分落实教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感悟,必须加大课外实践的力度,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与校园招聘会、课外兼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前感受求职经历,增强社会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就业技能。同时在实践中检验课程指导的成效,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除了班级授课以外,学校还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涯辅导活动,比如,开设就业专题讲座、实施心理测验或职业测评、开展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活动、拓展就业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需要的培训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从现实角度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建设和发展,既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个人合理未来、实现就业愿望的需要,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探索和创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随着各高校逐渐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对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不断专业化,结合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推进,必将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朝阳.探讨深化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理解的教改方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2]王保义.中西方大学生就业指导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5.

[3]王正斌.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

第7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07年6月中旬,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对接培训现场观摩会在南阳师范学院召开。南阳师院的做法是普通高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也为我们解决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和途径,不失为一条新路子。

一、普通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过程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建立专业化就业服务队伍,形成制度化就业服务体系,已势所必然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待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据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6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为413万,2007年毕业生为495万,比去年增加82万;2006年有120多万毕业生离校时还未就业。2007年进行就业求职的毕业生总量超过600万人。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2003年失业大学生占城镇失业人口的比率为6.6%,2006年已经达到12.5%,三年间翻了近一番。

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高校办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错位。社会技术在进步,产业在调整,而高等教育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高等学校传统教育模式里,并不承担指导学生就业的职能,同时也大多不具备这种体系和功能。但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过去单纯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其社会功能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如何调整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如何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实现高校与市场、高校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已成为高校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新形势下,要求学校必须把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性的工作来考虑。而且就业服务工作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学生即将毕业时,给学生讲讲就业形势,开几堂职业指导课,教教学生求职技巧等,必须做到全程、全方位、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总书记指出,就业服务工作要做到“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这就要求高效的就业服务工作: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学校需要的就业服务制度;二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和规划队伍。

学校可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提升理念,完善功能,建立学校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要做到主动、真诚、高效以及突出个性化服务。第二,学校要建立就业求职信息渠道,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供需矛盾,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第三,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的专业、岗位、求职愿望、个人条件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第四,通过实施项目,做实就业服务。

二、找准突破口,以实施大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推动就业服务

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要使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最大程度地接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真正成为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砝码。为此必须选准突破口。大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是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利用现代课程开发技术和培训手段,开发与专业配套的补充课程,开展短期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推荐就业岗位,以最终达到促进其就业的目的。使学生在走向社会面对用人单位时,可以自信的说:我虽无工作经验,但有一技之长。

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学完本专业主要课程后,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学到岗位技能,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良性对接,达到提升就业力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狠抓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使教师树立“理论为基础,技能是关键”的教育理念,并使教师掌握“直接下水学游泳,过程体验学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建立以技能培训为中心的岗位对接课程并编写出相应教材。在授课中,充分运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演练―师生点评―技能强化―技能达标”五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突出技能培训的特点。在培训中,教师教学有良方,学生学习有热情,技能逐一掌握,师生人人兴奋,取得了明显效果。很多毕业生通过这种培训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这一培训特点可以总结为“两高两强”,即:这种培训是建立在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上的岗位对接,起点高;采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培训技术和认证体系,权威性高;培训是对某一岗位的核心技能进行专门培训,针对性强;它是建立在与人才市场密切联系之上的培训,就业的目的性强。

这一过程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全面规划,采取开发补充课程、强化训练、职业指导、推荐就业等“一条龙”帮扶手段。二是以毕业生即将就业的岗位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展针对性地课程开发和训练。三是以就业岗位为抓手,利用各种途径,努力采集就业岗位信息,科学开展就业指导,积极推荐就业,提高初次就业成功率。四是整合学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行业等各方面力量,各尽所能,切实形成共促共赢的社会化运作格局。

这一项目的实施收到明显效果。第一,学生的就业意识明显增强,职业规划从此真正开始。绝大多数参加过培训的学生,把已掌握的岗位技能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方向。虽然我们的试点工作才刚刚结束,部分大四的学生就已经根据所学技能,找到了对应的工作岗位。

第二,学生的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就业能力显著增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已经掌握了岗位技能,毕业生可以直接从事岗位工作,省去了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因此,对这些学生十分青睐。

第8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研究型教学模式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78-03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更显迫切。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将就业指导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型教学理念及其在就业指导课中应用

研究型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把讲解知识作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致力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是将学习和研究融合的教学体系,目的就是通过教学行为、研究培养、实践参与等环节,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自身知识资源和实践经验自主思考、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培养思维,形成独特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精神。这一教学理念的内涵就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注重研究能力培养,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主导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在教学中达到学生思考意识、探索意识、开放意识、研究意识、创新能力意识等内容的培养和提升。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了积极的探索,总体上形成了良性发展的趋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过去单纯的应用性指导过渡到把就业观、就业能力、顺利就业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来抓,注重结合社会需要,关注大学生自身发展,将大目标细化融入到发现、满足、服务和引导大学生的各种实际需要中。但是,也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内容,例如大学生面临选择性就业实际情况下,教学内容针对性有待增强,缺乏可行的、明确指导,对于新情况分析和新问题解决反应滞后,往往处于被动防范和应付的局面,引导性教育手段缺乏先进性,针对不同群体教育的方法比较简单,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有待整体规划建设、完善各类措施、优化结构、提升指导意识和阐释政策水平、强化业务素质等。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注重学生实际和情绪体验,加快研究教和学的分类特点,积极探索有助于引导学生意志和情感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研究型教学是体现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这一互动式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智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有机结合。其本着研究为主的互动交流特点,侧重科学精神、态度和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该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应用应注意教与学两个方面,也就是教师研究型主导性教学和学生研究型主体性学习。就业指导课的研究型教学突出互动,除了在课堂中互动外,还应拓展到课堂外,实现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从多角度和高层次深化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知识传授和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互动提升,拓展学生就业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方向,并在实际中主动思考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由传统的课堂讲解转变为研究讨论教学,教师选择现实化命题,通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发散思维,结合自身实际自主思考问题,合理分析具体环节和内容,在一定层次上解决问题,并达到学生本人思想、观念、行为及执行能力的升华;在课堂外,教师可以采取实践、调研等方式,选择科学命题,指导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创新思维,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和困惑,达到认知、情感体验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切实提高,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情感和情绪体验,亲身体会到职场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迫切性,增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服务和促进作用,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应该努力遵循以下科学原则。

(一)引导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引入研究型教学理念,实现对学生就业积极引导作用,是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的。一是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结合个人实际,科学认识和合理处理好就业、择业、创业的价值理念和关系,把自身职业理想和社会时展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引导大学生积极规划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生涯,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评估自己,科学认识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有机结合个人职业兴趣和爱好,确立符合现实的职业理想,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三是引导大学生立足现有素质能力,积极内化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增强认知水平,拓展创新思维和能力,保持积极状态优化自身素质结构;四是引导大学生学习求职程序,掌握面试应聘技巧和方法,提升充分就业效率。

(二)人本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课程教学中,面对不同专业学生和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个性,从根本上关心学生发展,考虑到大学生个性迥异、爱好和兴趣差异、素质能力水平高低,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具体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训练,认可大学生自身特有长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引导其真正自主学习和提高。努力实现既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综合发展,也注重专项技能发挥;既要面对大学生整体,也要顾及到大学生个体的各方面。

(三)实践原则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应用应体现出实践性,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客观要求。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际中训练实践的积极效果。一是要收集大量成功的、有影响的实践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树立典型代表,交流沟通经验,指导大学生积极展示个人魅力提升影响力和公众力,从而达到实践教学效果;二是立足实际,在教学课堂内外组织现场模拟教学和训练,观摩招聘会和面试现场,增强教学实践性;三是指导和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活动,将现有认知积累与实际践行相对照,再讨论总结,达到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实效。

(四)互动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时,在保持教师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的同时,也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互动。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升也涵盖智育、德育、美育和身心等内容的相互照应,尽量相互渗透、协调同步、有机结合。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中实现,要努力突破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积极倡导知识、能力和精神层面的递进和互动转化,遵循大学生素质结构形成和优化发展规律,鼓励大学生获取大量智能知识,拓展认知层面,在实践中提升相应素质和能力,巩固和升华思想观念,实现精神层面内化特征。

(五)创新原则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中,积极遵循创新教学原则,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实现传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转变,是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加强大学生自主运用现有认知创造性思考、剖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素质能力,积极培养大学生职场动机、性格、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素质,需要争取认识和处理好教学目标和过程管理关系,创设自由、宽松交流和讨论氛围,从而为大学生创造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培养得到切实保障。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措施

就业指导课教学应强调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重理论教学与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增加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实效性。

(一)坚持“四化”要求开展就业指导

在就业指导课中采取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努力做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方向化”到位。所谓全程化,就是要将就业指导教学内容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情况下,突出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阶段的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从谋业、求职、择业、创业等方面全程进行指导;所谓全员化,就是寻求社会支撑、家庭配合的基础上,形成高校教育整体服务氛围,植根各类载体和多种形式,共同交流探讨、分析研究、创新解决不断产生热点和难点问题;所谓专业化,就是在专设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机构、人员的基础上,实现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专家化,以专业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信息平台和技术,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关注和帮扶大学生充分就业;所谓方向化,就是在研究型教学中实现方向性转变,教师由单向课堂讲授转变为采用课堂内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共同讨论研究现实问题和困惑,提升理论思维和职业能力水平,从而促进科学情感和意志内化。

(二)努力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

运用研究型教学理念开展就业指导教学活动,需要建设适应社会形势、适合学生认知发展、体现科学内在逻辑特点、具有鲜活实际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内容,构建科学性、理论性、创新性、操作性强的教学体系。本着理论体系与教学内容统一、系统性与现实性统一、思想认知与行为实践统一、稳定严谨性与前瞻生动性统一的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教育、创业辅导、职场技能、困难帮扶等方面合理设计和构建,积极探索教学组织方式,将学科理论与实践组织相结合、全员指导与个性引导相结合、课堂授课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灵活运用讲授、职业提示、案例研究、演示模拟、实践操行等教学手段,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教学思想,依据社会实践发展需求,积极吸收前沿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把最新教改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有效发挥学生学习情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情绪补充教学过程,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行为实践。

(三)构建有效激励机制,加强就业适应性教育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主张师生正面交流对话,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大学生整体和各类群体实际,认真组织开展职业理论学习、行为实践等各项活动,运用合理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要注重舆论激励引导,通过新媒体载体广泛宣传,强化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其培养科学就业意识,提高择业技巧;要注重活动激励引导,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堂互动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结合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形成合理就业观;要注重榜样激励效果,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学业提升或就业典型人物资源,引入课堂内外进行交流、座谈等相关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合理评估自我就业目标,平衡就业心理,结合自身实际指导就业行为;要注意结合大学生个人兴趣激励就业,通过有效的引导或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分析自身职业兴趣,指导其转变为稳定的、长期的就业素质,将职业兴趣和就业行为有机结合。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是促进就业指导课教学基础和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是一个大系统,需要整合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就业管理干部等各类专、兼职人员力量,同时要注意吸收专业教师、专家和学者积极投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来。要不断强化结构合理、可持续、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既要懂得教育方法、又要懂得就业知识技能,有一定的政策诠释水平,熟悉就业政策,灵活运用就业政策精神,掌握大量就业教育基础知识,拥有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水平;注重科研工作,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规律和指导策略研究,将科研成果有效结合教学活动提升就业指导水平,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实际的就业指导教育途径,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分类指导,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要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指导服务意识,完善职业修养和业务素质,提升良好的沟通、协调、分析预测、信息处理和改革创新能力,扎实有效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教学指导与服务工作。

(五)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实践认知水平

研究型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也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管创新,要将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创新融入课外社会团组织、就业实习及其他第二课堂活动中,提高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辅以新媒体互动交流,活用网络教育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整体和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群体对顺利就业都有不同的期望值,大学生作为就业行为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尊重其主体性发挥,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大学生调研社会就业意向,分项研究,合理整合自身资源,参与就业实践锻炼,并通过锻炼与实践活动环节反思,清楚认识自身就业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把握大学生自我与社会就业关系的基础上,强化专业与实践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自身职业取向,不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阶段发展,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从事达到自身实际践行水平的切实提高。

(六)注重辅导和强化训练,开展个性化的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中,要强调服务理念,重视大学生心理变化和内在因素,积极互动和沟通,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等意识,可以根据大学生群体类别不同,分层次给予针对性地专项辅导和培训指导,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将大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就业知识概括和内化,通过事件联系和自身转换达到学习效果提升,力求在整体上驾驭提升自身能力;同时,要注意加强大学生心智与实践行为联系密切的技能培训,安排座谈、讲座、研究等活动,促进整个过程的具体知识和训练技能统一发展。要引导大学生科学分析和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实现个性健康发展,在切实了解和把握每一个大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择业,定期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实际问题,全方位跟踪和了解就业动态,实现充分合理就业。

(七)加强平台建设,拓宽就业服务渠道

研究型教学效果的发挥离不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平台,高校要努力建设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推进就业信息网络化,挖掘就业信息资源,拓展渠道,积极发展就业市场,将职位信息提供到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分析研究,适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运用新媒体教育,强化实践环节能力培养,促进教学实际效果,在课堂内外综合运用各项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QQ群互动、博客交流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多方位和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增加教学之外的实践体验和锻炼,可以将分层次、分专业、分区域、分类型的招聘会引入教学课堂,指导大学生求职就业。通过各种平台引入,拓展就业服务渠道和校企合作,结合案例引导,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采取灵活形式进行创业,切实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可行指导与服务。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要以就业实践为着力点,坚持就业指导教学创新,继续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不断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和发展本科教育优势,促进大学生充分合理就业。

【参考文献】

[1]籍建东.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2011(5)

[2]张文学,李珊珊.高校就业指导课效果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

[3]闫广芬,吴俊.大学生就业背景下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第9篇:大学生就业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就业 困难 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我国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科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科学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现形式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工作。具体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实际情况,科学、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和原因。

高校大规模扩张,使得我国毕业生数量激增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之间互相矛盾。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2003为210万,到了2010年则达到630万。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但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与高校毕业生数量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美国的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十分突出。人力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目前大学毕业生在质量和素质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地域性差距拉大,在发达地区以及东南部沿海城市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基层却出现求才若渴的现象。“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的就业心态,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向发达地区及东南部沿海城市集中,导致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但中西部地区及基层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十分凸显。大学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岗位冷热严重不均。随着我国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教育回报愿望越来越强烈。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而部分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没转变,对到基层、民营企业和非公企业单位就业心存顾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与中心城市相比差别较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高与招聘单位职位不匹配问题显著。招聘单位在招聘时较注重大学毕业生个体能力的全方位成熟,不仅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要求应聘者表现出一定的应变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知及认知他人能力等等。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涉猎更多的知识,培养社会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有些高校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设置专业、盲目招生,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导致许多大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高,与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有很大差距,最终影响自身就业。

把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面原因又要看到深层原因,既要看到主要原因又要看到次要原因。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从表面上看是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直接结果,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其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内外部因素。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性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基本原因。2009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使得我国劳动力需求大量缩减,新增劳动力又在急剧上升,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整个就业形势凸显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尚不健全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情况看,毕业生就业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着靠关系择业或性别歧视问题。我国现有的人事制度仍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分配。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体制。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只掌握教育政策和毕业生资源,而没有就业政策制定、企业需求管理和社会保障服务等与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权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拥有这些权力,却又对毕业生就业不负主要责任。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需要把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分配制度等紧密结合起来。

高等教育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才的全面发展,而当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在综合能力上欠缺,专业素质也不过硬。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课程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部分高校存在着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现象。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应进行必要的人才市场预测,但现实是我国教育体制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学校办学自较小,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无法根据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

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毕业生时存在重经验轻知识现象,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很多用人单位和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就导致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唯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掏粪工还要求本科学历等。

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及时转变和就业期望值过高使得有业不就现象突出。大学生毕业时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措施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政府应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专业布局;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各级技能型人才;把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型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高校层面来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不到位,造成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不够深、不够广,给将来的求职带来障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要与专业教育结合,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分析等专业教育活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