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

第1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扎根山村

1985年8月,廖良国师范毕业,分配到与陕西省南郑县接壤的四川省南江县汇滩乡三元村小学。这是一个距县城70公里远的高寒山区,乘坐颠簸的班车再徒步行走15公里的他,刚被村长接到破烂不堪的三间土墙瓦房的学校时,眼前的情景与理想中的差距太大了,尽管思想早有准备,但情绪还是低落到了极点。晚上,附近的村民听说又分来了老师,提着自家酿的包谷酒,围满了村长家的火塘。从大家的言谈中,他了解到,因三元村太偏远,一年来了3个老师,没一个留下来。面对厚道淳朴的家长,再看看身边几个孩子红扑扑的脸蛋,他暗暗告诫自己,为了山区的孩子,为了自己的教育梦,他不能退缩!想到这里,从不喝酒的他,也就着板栗和核桃端起了酒碗。他深知,这哪里是酒啊!这是山里人大山般厚重的情意与信任啊!在当夜的日记里,他以诗言志,即兴挥笔写到:扎根深山育幼苗,头枕松涛入梦乡。待到来年春深处,满目桃李竞芬芳。

白天的孩子王,晚上枕着松涛、听着动物的叫声入眠,他这样一待就是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满怀激情,用知识丰富山里孩子的心灵,用行动回报父老乡亲的信任,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教育诗篇。事隔数年,当地村民还能如数家珍般道出廖良国关爱学生的一件件往事。学生张敏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早逝,有两个弟弟,沉重的负担让她辍学了;当廖良国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跑到她家里,给她的父亲做工作,并承诺孩子的学杂费由他出,一次、二次、三次……她的父亲被感动了,张敏重新回到了教室。在廖良国的关心、资助下,张敏不仅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后来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成了山里第一个大学生。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若到他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一提及廖良国,当地的村民准保会拉着你的手说得没完。

在那偏僻的深山里,在那点着煤油灯的年月里,读书成了廖良国特有的消遣方式。他读孔子、孟子,读朱熹、王阳明,读、陶行知,以通晓中国的教育历程;他读苏霍姆林斯基、苏格拉底、柏拉图,读蒙田、培根,读杜威、罗素,读皮亚杰、布鲁姆,进而了解外国的教育史;他还自费订阅《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四川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等多种教育报刊,从中洞悉教育改革动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文学作品、哲学书籍他也是爱不释手。廖良国认为,文学可以滋养心灵,培育人的灵性;哲学可以使人思维深刻,培育人的大气。这种勤于学习的好习惯,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与工作。丰厚的学养练就了他儒雅的品格,也为他的成长和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短短几年,他任教的村小教室由3间增至5间,班级由2个增至5个,教师由1人增至3人,他所教班级学生成绩年年名列学区前茅,他自己也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赛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更让同行羡慕不已的是,他先后撰写了《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以美感》《提升山区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法宝》等20余篇论文,并在国家、省级刊物公开发表。

1991年,求贤若渴的杨家骥校长费尽心思,亲自拿着县教委的调令把廖良国接到了南江镇第四小学。让杨校长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年轻人除了20多本读书笔记、100多本教育书刊和两床被子外,别无他物。

磨砺课堂

来到南江镇第四小学,展现在廖良国眼前的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这期间,他教过语文,也教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他当过教研组长、总辅导员,也当过教导主任和副校长;他先后多次多学科在省、市、县各级赛课中荣获一等奖。因教学业绩突出,1997年他开始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次年担任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一步一个台阶,廖良国迈着坚实的步伐,追逐着教育的梦想,在教育天地里躬耕不辍。这期间,他婉拒了到政府部门当公务员的机会,放弃了到绵阳、成都等大城市工作的盛请。面对朋友和亲人的不理解,他动情地说:“我的根在南江,这里是我成长的沃土;教书是我的最爱,我必须坚守。”

由于分管学校教学,廖良国更加注重磨砺自己的课堂,他更想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全校师生的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为此,一向工作严谨负责的廖良国,对每堂课的设计更加用心了,更加用心感悟并培育自己的教学特色,精心锤炼自己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诠释魅力教学,演绎教学魅力”,便成了他课堂生命的主轴之一。他那富有魅力的语文教学,以其特有的浓浓“语文味”、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享受语文学习的成功喜悦,在喜悦中走向语文素养的永续发展。

廖良国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是一个洋溢着丰富情趣的情感之旅,是一个充满着智慧的挑战之旅。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放飞想象,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带着新的思考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这是他在语文教学中的常态。他对《教育》旬刊记者说:“语文教学应该充满艺术的魅力:不听,不看,不参与会感到遗憾,甚至有一种负罪感……”此说法对于一般的人可能重了点,但是,在这位以教育事业为生命的人那里,就犹如火之于普罗米修斯,可以理会其中的深意。

引领成长

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廖良国非常关注全体教师的课堂动态,关心全校师生的成长。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深入老师们的课堂,深入班级活动中,与老师共同交流、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长期以来的阅读和自身成长经历,使他更加认识到教师要在专业上走得好、走得远,就必须让教师有书读、会读书。为此,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仍倡议为每位教师订一份学科教育杂志;提出专门给每个学科教师固定一个下午的教研阅读时间;为每位教师发一个笔记本,以撰写读书笔记或课堂教学札记,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与此同时,为了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勤于反思总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超越升华,他坚持边教学边研究,先后撰写了《创新想象作文十式》《课堂教学语言十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新课堂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等教学论文,并陆续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无声的示范给了老师们极大的震动和鼓舞。在他的指导下,每学期都有三、四位老师的教研文章在省级教育期刊发表。学校教师的学习、研究、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已成了学校教师的工作常态,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业已形成。

由廖良国主持的、全校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通过持续3年的课题研究,不仅使学校课堂教学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更重要的是重塑了教师们的教育品格,激发了全体教师教育研究的巨大潜能。学习和研究带来的最大变化,莫过于老师们的课堂,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屡屡在省市县赛课活动中取得瞩目成绩。官华容(现已是特级教师)、赵秀蓉(现已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杨新跃(现已是校长)等,屡屡在省、市、县赛课活动中获奖,多位教师的教研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廖良国的教育教研激情,不但激起了全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同时使南江四小这所普通的小学名声大振,一时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的名校。

在引领老师们不断前行的路上,廖良国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用行者的姿势书写着挚爱教育的壮丽篇章,2003年荣获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称号。从那时起,廖良国常常应邀在县内外进行课堂教学示范,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哪所学校,他那独特的、充满魅力的“活、新、趣、实”教学风格,都会给师生带去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盛宴。这位当时全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在领导和同事们眼里,显得更加祥和谦逊。廖良国说:“教育是艺术,我才刚刚有点成绩。其实,我能做到的大家都能做到。”是的,大家都能做到。可有几人做到了呢?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是勇者的坚毅,更是践行者的义无反顾。

2005年9月,廖良国被调到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分管小学教育研究,主抓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山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异常艰难,他顿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思维的视域、关注的范围,从一所学校扩展到100多所;课程改革的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从几十人增加到几千人。回望20多年的教育生涯,廖良国没来得及多想,便一头扎进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课堂里。为了尽快推动全县的教研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他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说,忘我工作、勤于学习的廖良国从没好好享受过双休日、寒暑假。

廖良国深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教研员的“根”在课堂,思想在课堂,舞台在课堂,抓住了课堂才算是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根本。为此,他以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抓住教学课例这一主要载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他紧紧围绕高效课堂、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精心组织了专题研讨活动并做主题报告;同时,坚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学习活动,又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南江讲学,以开阔教师眼界,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养;此外,还长期开展送教下乡、说课比赛、课堂教学展评等活动,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他的指导下,县小河职业中学的马建华、南江镇第二小学的蔡丽华、元潭乡凉水小学的岳晓玲、长赤镇九义校的张春蓉等青年教师荣获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县实验小学的金焰老师在全国小学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县实验小学张平、马光辉等老师参加省级赛课荣获一等奖……

科研丰厚底蕴

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怎样通过研究促进山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怎样通过科研实现山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怎样通过研究培育教师和学校的特色?廖良国一直苦苦寻觅……为突破山区教育发展的瓶颈,他费尽心力狠抓教研机制建设、活动建设,使山区教育均衡发展、声誉鹊起。一是创新建构了县、学区、学校三级教研运行机制,即以县教育学会为牵头单位开展全县性的教研活动,以学区督导室为牵头单位开展学区教研活动,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二是依托“网络”,网内互动,构建区域性教研共同体,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有效开展现代远程教研,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建立城乡“教育同行手拉手”制度,通过“结对子”“一帮一”“一帮二”等形式,依托名校,城乡结对;依托名师,师徒结对;依托课题,同质合作。四是成立县级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团,定期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专业引领;通过教研员学校挂点服务制度,教研员直接参与挂点学校的教研活动,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监控与指导;成立县级“名师讲师团”,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送教到校,实现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同时,为了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廖良国每到一所学校都与教师共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帮助确定研究选题,帮助制定研究方案,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提炼研究成果。短短几年,全县中小学以省、市、县级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为推手的教育科研活动蓬勃开展。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机盎然、异彩纷呈,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廖良国亲自参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四主”组织管理模式》《适应新课程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等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省、市教学改革成果一、二等奖;经他指导的《小学阳光作业实施策略》《小学家校有效合作策略》《异文化下化解藏汉学生冲突的“四个融和”路径》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省、市人民政府成果奖,全县每年还有100多项微型课题成果获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奖励。潜心研究、精心指导、锲而不舍,使南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致力于师生成长、学校发展、人人参与的“草根”研究文化,一支学习型的科研团队、科研型的名师团队享誉巴蜀。

用心铸就特色

30年的从教生涯,30年的奋斗史。一路走来一路歌,倾情教育谱新曲。“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廖良国的口头禅;做一个富有教育理想的守望者,做一个富有诗意和仰望星空的教育者,这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让南江的教育为山区孩子的成长助力,让南江的学校办有特色,让南江教育人的思想走出大山,是他的教育梦。

不懈的努力,执著的追求,吸引了《四川教育》《教育导报》及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对南江教育的关注,省内外多所学校前来南江参观学习。凝聚着他个人思想的专著《魅力语文教学》《教育科研成果表达艺术》《优秀教师成长解码》等,受到顾明远、肖川、姚文忠等知名专家盛赞。其中,《优秀教师成长解码》一书被教育部审定推介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四川日报网》《新东方教育网》《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他个人进行采访报道。廖良国应邀在省内外作专题学术报告――《中小学班级管理妙招》《走出职业倦怠追寻幸福人生》《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新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漫谈》《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法宝》《增强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策略》《磨砺精湛教艺铸造教学风格》《校(园)本教研的实施方略》《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一线教师如何作科研》《教育科研成果表达技巧》《优秀教师成长密码解读》等,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的深度阐释,深受省内外教师的赞誉。

第2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 导学与反馈 激励机制

引言

从孔夫子兴办私塾以来,教育这个问题已经在中国绵延好几个世纪,人们围绕“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探讨出了很多教学的好方法。从最早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再到近代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1],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法”[2],甚至到了现在,还出现了类似“快乐教学法”等一些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

除了以上所知的教学方法外,近年来多个省市、地区还先后掀起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教改热潮,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卢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以及我省川石中学的“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等。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观摩,研究总结:这些学校的成绩都是位居当地前列,都是采取了“先学后教”的模式,都是利用了“讲学稿”、“导学案”作为书面的预习导向材料。在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上,我区在这三年来也根据自身教学资源、学生生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育改革,推出了“导学与反馈”的课改试验。三年以来,“导学与反馈”[3]的课改试验已经进行得轰轰烈烈,一系列的讲座、一系列的听课评课、一系列的《导学与反馈》设计比赛活动都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作为这次课改的参与者,我深感荣幸,同时经过三年的试验,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自己深深的体会与看法。

一、《导学与反馈》的定义、原则浅析

定义:“《导学与反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导学与反馈”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精炼反馈、拓展延伸、学后记等环节。

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与反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问题的设置要少而精,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能够对应本课的教学目标。

3.方法化原则

学案中要包含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要有很强烈的预设性,而是要从学生想问题的角度出发来合理给予学法指导。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与反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一份合理的“导学与反馈”应该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而且参与面广,要让每个层次的同学都有解答题目的机会。

二、《导学与反馈》使用中出现的情况说明

试验三年以来,我在教学中一直在使用、设计、修改《导学与反馈》,发现了以下益与弊的一些情况,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益处:

1.促进教师成长。为了编写一份合理正确的《导学与反馈》,教师会认真研究分析教材、解读大纲,查阅资料、加强集备,积极修改,最终定稿,通过这一个过程,教师的进步成长显而易见。

2.一定程度促使学生进行预习活动。以往没有书面的预习材料,学生根本不会去预习,现在有了这份书面的《导学与反馈》,学生或多或少心中有数,知道明天上课的课题、作者、生字词等一些粗浅的知识,会有一定的预习功效。

3.听课复习有东西。《导学与反馈》在课上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材料,并且学生可以在上面做好笔记,此外收集齐全的这些材料将来可以作为迎考的复习材料。

弊端:

1.《导学与反馈》设计的不科学性。总的来说,大部分材料编者都是很认真的,可是极少数的材料具有不合理性,使用起来困难。

2.《导学与反馈》对于语文来说具有局限性。三年的试验下来,发现《导学与反馈》也许更适用于理科,而对于文科来说,需要更多的想象创新空间,而这种导学材料预设性太强,教师难以自如发挥,学生知道太多缺少兴趣。

3.《导学与反馈》不能很好试用于广大学生之中。一直以来,发现《导学与反馈》更适用于导优,对于后进生来讲,这种材料如同虚设,无法达到“先学后教“的理想模式。

4.小组合作的融入效果不佳。通过观摩,几乎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都会融入“小组合作“的捆绑机制,在短暂的时间里头会发现《导学与反馈》的使用效率提高不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发现长期下来,这样的小组合作里面也有弊端,小组里的“组长”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每每总是由他们来为小组赢得分数、礼物,而里面的后进生有“吃大锅饭”的感觉,责任感并不强烈,自然而然《导学与反馈》的使用效率是低下的,有作用,但不明显。

三、《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方法提出

主要问题:

针对以上的弊端情况来看,我认为第1、2个问题是从教师自身出发,能够很好解决。而第3、4个问题就是《导学与反馈》的有效使用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了:学生无法长期很好地使用《导学与反馈》,有什么对策能和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很好地捆绑?

解决方法:

在三年的教学试验中,我发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作为教育者都知道学生喜欢被表扬、被奖励,所以长期有目的性的“激励机制”就是驱动“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的最佳方式,而且效果显著。

四、《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中的“激励机制”方法设想

激励机制(enthusiasm mechanism)[4],是管理学当中的常用名词,即“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

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有:(1)诱导因素集合(2)行为导向制度(3)行为幅度制度(4)行为时空制度(5)行为归化制度,其中“诱导因素”在教学中可以看成是“对学生的一切奖励:奖状、奖品、鼓励语言”;“行为导向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给予各自积极导向的制度和预设,做到每个人都有得到激励的机会”;“行为幅度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努力收获情况调整不同程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始终出于努力高幅度状态”;“行为时空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激情的短暂性,应该在奖励之前列出好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奖励制度,必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让学生有长期付出获得奖励的心理准备”;“行为归化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学习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

五、《导学与反馈》的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第一, 双向交流。这一步的任务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个人需要、人生理想、能力和素质等,同时向学生阐明使用《导学与反馈》的总目标、班级所倡导的价值观、学习中的奖酬内容、考核标准和行为规范等;而学生个人则要把自己的能力和目标、个人的各方面要求和打算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同时学生要把教师织对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了解清楚。

第二, 各自选择行为。通过前一步的双向交流教师将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能力、素质和工作意向给他们安排《导学与反馈》中适当的学习任务,在他们自身提出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权衡并考核办法,采取适当的鼓励方式并付诸行动;而学生则采取适当的学习态度、适当的学习方式和努力程度开始学习。

第三, 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对学生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学习进展及时进行评判,以便教师和学生双方再做适应性调整。这种阶段性评价要选择适当的评价周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任务确定为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或半年等。

第四,月考、期中、期末评价与奖酬分配。这一步的工作是在期中考和期末考进行的,教师要配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并据此获得教师的奖励资源。同时,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自己对工作的评价。

第五, 比较与再交流。在这一步,学生将对自己从学习过程和任务完成后所获得的奖励与其他可比的同学进行比较,以及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看一看自己从学习中所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是否公平。通过比较,若学生觉得满意,将继续支持这样的教学激励模式;如不满意,可再与学生进行建设性磋商,以达成一致意见。

全过程激励模式突出了信息交流的作用,划分了激励工作的逻辑步骤,可操作性强。

六、《导学与反馈》的激励机制的操作实例举隅

试验对象:初一(9)班、初二(11)、(12)班

试验方案:

“红星榜”奖惩方案

奖励规则:

(1)《导学与反馈》的题目能够发言一周达到10次或者10次以上,奖励一颗星(科代表作好记录);

(2)《导学与反馈》每三个“优”,奖励一颗星;(科代表作好记录,给予兑换);

(3)每次考试班级“前三名”,各奖励一颗星;较上次进步“5分”者,各奖励一颗星(科代表作好记录,给予兑换);

(4)《导学与反馈》的“精炼反馈”测试“100分”三次,换一颗星;

(5)课代表、大组组长(收发《导学与反馈》,做好登记)。

(6)参与“一帮一”活动,徒弟两次“精炼反馈”测试“100分”,师傅兑换两颗星,徒弟兑换一颗星,不准再重复兑换“三次累计100分”的奖励;徒弟正式考试进步5分,师傅奖励两颗星,徒弟再奖励一颗星,不重复累计奖励。

(7)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后进行阶段表彰:“红星榜”前10名,以及每次考试较上次进步“5分”的同学(徒弟进步5分者,不重复奖励,见第6条)。

惩罚规则:

(1)师傅所帮助的徒弟有2次《导学与反馈》小测抽检没有订正,没过关,师傅扣除一颗星,徒弟扣除两颗星。

(2)徒弟态度不积极,不服从师傅安排,报告老师,扣除一颗星,视情况严重程度,请家长到校给你辅导一天;

(3)课代表没有履行义务的,被投诉,老师查证属实,扣除一颗星。

大组组长没有按照规定收发《导学与反馈》的,没有做好登记的,造成课代表无法按时送交作业,老师无法及时批改作业的,老师查证属实,扣除一颗星。

(4)上课不守纪律,不按规定完成《导学与反馈》任务,被老师点名的,扣除一颗星。

一周无故欠交《导学与反馈》达两次以上者,每两次扣除一颗星。

“语文一帮一”方案

师傅职责:

(1)上课不讲话,积极发言听课,做徒弟的榜样;

(2)每天督促徒弟抄作业回家,写《导学与反馈》,隔天按时交预习作业;

(3)隔天有《导学与反馈》小测的内容,提前一天就开始督促徒弟背诵,帮助他,先给他考一考;

(4)小测不过,当天要对徒弟进行辅导,让其补考过关,将情况汇报给课代表,再汇报给老师;

师傅所帮助的徒弟有2次小测抽检没有订正,没过关,师傅扣除一颗星,徒弟扣除两颗星。

享受权利:

见《“红星榜”奖惩方案》之奖励规则(6)(7)。

徒弟职责:

(1)上课认真听课,做好《导学与反馈》笔记,努力发言;

(2)积极请教老师、师傅,态度认真;

(3)《导学与反馈》小测不过,当天用红笔订正五遍,给师傅检查正确与否,找师傅重新补考;

(4)态度不积极,不服从师傅安排,扣除一颗星。

附录 试验表格:

表一:“红星榜”(新一阶段开始,前一阶段的数量不累计)

表二:学生成绩进退步分析表、光荣榜

表三:学生考试前的目标分数和目标成效表(目标达成,给予奖励)

试验证明激励机制对《导学与反馈》的有效使用和学生的成绩具有驱动作用,而且激励的对象范围广泛、时间持续性久、成绩提升幅度较快,具有稳定性。这种教学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某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学生能够不断进步,从自己的努力当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当然,在这种看似良好的激励机制之中,或多或少有负强化和惩罚措施对学生的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激励机制对学生行为的驱动作用给教师的启示是:教师应能找准学生的真正需要,并将满足学生需要的奖励措施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结合起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激励机制具有致弱作用。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表现在:由于激励机制中存在去激励因素,教师对学生所期望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来。尽管教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目标。但是,无论是激励机制本身不健全,还是激励机制不具有可行性,都会对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在一个班级内,当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致弱作用的因素长期起主导作用时,“先学后教”的模式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导学与反馈》就无法有效使用。因此,要想让激励机制很好地驱动《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教师对于存在致弱作用的激励机制,必须将其中的去激励因素根除,代之以有效的激励因素(比如教师要做到:事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双方沟通交流、认真备课、设计好《导学与反馈》、制定好激励方案、言而有信等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M],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精神实质及现实意义,刘君晓,河南,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01期卷;

[3]《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蒋宗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的项目的创建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朱辉校长为组长,范洪志主任(远程教育主任)、袁艳娣(教研员)为副组长,远教技术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朱辉校长负总责,袁艳娣负责资料的收集、范洪志负责技术服务。并确定项目的具体工作由范洪志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项目的意义,为项目开展营造积极的氛围。

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项目工程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会上,教研员通过了实施方案;远程教育主任宣读了实施细则;朱校长做了《远程教育——七家子小学腾飞的翅膀》的重要讲话。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2、开通校园网、七家子小学qq群(83082447)、远程教育(水源)博客网站。利用网上宣传、下发文件、qq群聊天宣传资源库的实际意义。用此扩大对资源库的建设的宣传。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在我校教师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

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

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铁岭市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

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该资源。

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

资源使用率的统计分析:对各种资源浏览和下载次数的统计,对此资源可进行评星,提高权限进行奖励。

(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功能扩展接口:为实现系统的自身完善和功能升级,提供可扩展的接口。

(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

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

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

由于资源库建设是一个数据库结构不断完善和各种资源逐渐增加的过程,必然要经常对资源库进行修改和维护,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器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园网中windows XX server完全能胜任校园网应用的基本任务,而access数据库具有使用方便,能够直接进行维护和管理的特点。

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

(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等15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应完成一批一批。这样分期,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这次参与资源库建设教师中2人被评为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骨干教师、师德标兵。

6、以应用促发展

教学信息资源库能否发挥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库不是学校的最终目的,而且要想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得好,也必须把它应用与教学,反复实践,不断完善,才能精益求精。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应用大多是以课件/积件的形式展现的,但我们不能等,不完全依靠别人制作好了再拿来用。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编制工具去广泛地调用教学信息资源,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需求是最好的动力,只有在教学中应用,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资源库

四、在工作中形成了我校独特的风格。

1、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教学素材、知识评价素材、拓展资料等海量资源,具有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和应用方式,全面支持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内容需要。

2、、学科种类齐全,涵盖多种教材版本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学科,为所有学科教师提供资源服务。按照各学科教学特点,具有课标通用版以及其他主流教材版本同步资源。

3、、平台操作方便,利于教师提高备课效率

资源库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特点,教师用户可按照学科、年级和知识点分类浏览、下载资源,完美体现“所见即所得”特点。为了便于教师备课工作,图片、文本、动画、音视频等类素材可直接或以超链接形式插入word或powerpoint,提高备课效率。

3、、资源管理功能强大,满足个性化要求

资源库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实现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支持用户将自己搜集的资源以逐条或批量方式导入到本系统,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系统包含用户管理、学科年级管理、知识点管理以及存储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应用,定制教材版本、知识点、资源分类栏目,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4、资源丰富、内容实用,十七种类型、上万件资料可供修改、参考使用。

5、资源管理方便、更新及时,可随时增减、修改内容。

6、视频、动画、文版资料清晰,内容覆盖6个年级15个科目。

第4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一、聚焦课堂,提高效率,高效课堂扎实推进

1、标兵、能手示范课

2月28日,城关镇中心校历时三天的高效课堂教学标兵、能手示范课活动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教学标兵、能手的带头作用,给该镇高效课堂教学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课

 3月13日至21日,城关镇中心校本着聚集课堂——诊断问题——反思提高的思路,举行了青年教师诊断课的活动。本次青年教师诊断课活动,中心校带领市级标兵能手依照市“高效课堂学科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师的授课环节、授课方法、驾驭教材及学生能力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的合理性、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环节进行观课指导。

3、推门听课

从3月份开始,城关镇中心校教科室深入各学校开始了本学期的推门听课活动。两周以来,共推门听课15节,覆盖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上课的教师有老教师,也有年轻教师。本轮推门听课活动,根据各学校课程安排表随即到班,按照“一听二看三评四反馈”的模式开展听课活动:“一听”是听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落实情况;“二看”是听课后看教师的备课和学生作业,了解教师课堂准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三评”是听课后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认真评议每一节的得失,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并要求授课教师撰写课后反思;“四反馈”是召开推门听课总结会,指出在课堂教学和落实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段整改的措施。

4、科学教材解说大赛

4月25日,城关镇中心校在解放小学举行科学教材解说大赛。来自全镇5所学校3——6年级19位老师参与解说。本次解说活动采用“接力赛”的形式,按年级分学校每位教师解说一个单元。解说过程中,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水平,运用教学媒体,从“教什么?”和“怎样教?”两方面谈起。

5、专业成长展风采

4月22日——28日,中心校举行2013年城关镇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展评活动。本次展评采用巡展的方式,共设5个展点,共展出全镇各校推荐上来的78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每个展点展出时间为一个工作日,各学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组织教师参观学习,时间充足,方式灵活,避免大轰大嗡,走形式主义。参观过程中每位教师认真地浏览,仔细的翻阅,欣赏着、谈论着、收获着。

6、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

5月9日——16日,举行为时6天的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参加这次大比武的教师来自全镇5所学校语文、数学两大学科,六个年级,共60位。大赛分两个层面,先是校级层面:学校内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预赛。然后是镇级层面:各学校推荐上来的教师,分年级按学科,采用“同课异构” “借班上课”“课前不熟悉学生”的形式进行决赛。邀请市教学标兵、能手,镇教科室人员,学校业务骨干担任评委。

7、微型课题研究展示交流

6月4日——6日,城关镇中心校举行微型课题研究展示交流会。这次展示交流会共分西华小学、解放小学和中心小学三个展示交流地点,涉及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参与这次交流的有各学校的业务负责、课题研究负责人和教师共计180多人次。展示交流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课题解说;二是成果展示。参与课题解说的教师有35人,分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些教师分别从“课题的产生,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和方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现场解说交流。成果展示以档案的形式,包括背景资料、过程材料和研究成果资料。

二、创新形式,全面发展,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1、 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     

3月28日——29日,城关镇举行德育主题教育月暨养成教育成果展。中心校根据校口不同,共设立5个展点即中心小学、西华小学、解放小学、建设学校和涧东小学。成果展示分为两大部分: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

静态展示设立展台和展板。展台上展示的有各年级学生优秀作业,日积月累,读书笔记、数学能力,预习笔记,导学案,主题教育月各阶段活动资料,成果十分丰富。展板上展示的有:学生书法、图画、剪纸、手抄报、剪贴画等优秀作品,每块版面,展示一项内容,突出一个主题,充分展示德育主题教育月教育实践成果和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

动态展示: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内容不同,运用演讲、歌谣、快板、小品、情景短剧、生活技能大比拼等不同形式,以艺术的手法,通过舞台再现出来,将隐形的东西显性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2、彩绳飞舞庆六一 ,激情澎湃展风采

这次镇级特色跳绳展示活动,从5月22日开始,24日结束,历时3天,分5个展示地点。在不占用教学时间,利用上午和下午大课间时间,中心校组织评委深入各校观摩展示,评比奖励。展示的项目有:全体师生一分钟跳小绳;随机抽取学生单人一分钟速度跳;分学生组与教师组集体2分钟跳大绳;师生花样跳绳。

这次活动,变全镇集中展示为校口分散举行;变各校精英表演为师生全员参与,体现了中心校“精简、节约、低调、高效”的工作原则。这次活动,既是各学校特色成果大展示,又是师生精神风貌大比拼。

三、规范管理,强化引导,幼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办园条件日渐改善

2所省级示范性大园投资均在两百万以上,一级幼儿园均投资一百五十万元以上,扩建园舍,美化环境,增添配套设施,提高食宿档次,建起了高起点、标准化幼儿园。

2、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为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中心校组织检查组,对全镇注册幼儿园的领导班子建设、教职工素质、幼儿入园人数、各项计划制度、课程开设、幼儿用书、安全工作、饮食卫生等开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检查结束后,及时总结、指导、通报,先后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出台幼儿园审批、注册制度,年审制度以及《幼儿园工作评估方案及评估细则》,出台实施《灵宝市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制度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参加7天岗前培训,考核成绩合格者持证上岗。下发《幼儿园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各幼儿园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年集中进行开学工作检查,特别是幼儿园房屋设施、活动场地、消防设施、安全保卫、大型玩具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会同卫生监督部门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对幼儿园的饮食卫生、食品采购、预防接种、防治传染病以及教职工(包括临时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幼儿接送车辆基本情况登记管理》制度。春季开学,中心校组织对全镇9辆幼儿接送车辆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统计,建立台帐。会同交警部门加强对幼儿车辆的管理,接送幼儿的车辆必须有车辆安全检查证明、配发“幼儿专用车”标识。认真落实车检规定,要求驾驶员进行日检,填写《行车日志》,幼儿园后勤处进行月检,教体局校车管理组责成大修厂进行季检盖章,年底交警部门年检。与交警大队教体局联手,开学对全镇9名校车司机进行集中培训,积极配合教体局与交警队校车检查组,进园逐车进行排查,对校车超员、超速现象,车上不安排陪护教师、不填写行车日志现象,不进行月检、季检、年检现象进行追究。开展创建“平安幼儿园”活动。

3、成立学前教研组

第5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我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1本学期,教导处在市教育局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贯彻市教研室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理论能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进取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法》,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

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景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和学校教科室联合邀请市教科室领导来校作教科研讲座,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使广大教师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进取开展教研活动。

(1)、进取组织参加校内外研讨课。

第3周我校全体语文教师一齐听了培本实验小学支教教师顾辉辉上的四年级语文研讨课《开天辟地》。课前,语文教研组长与主讲教师就教案进行研讨,然后进入课堂第一线进行听课,课后再认真修整。公开课后,全校教师对这一堂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大提高了各教师对上课与评课的认识。第14周,校内举行第二次研讨课由查艳虹教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研讨课《认识分数》。作为参加工作刚一年的教师,查教师教学认真,敢于大胆创新,又虚心好学。从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上的教学操作、课后的教学反思,都认真对待,值得让大多教师去反思、去借鉴。一节研讨课,得到了全校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作为我校数学骨干教师的教导主任王惠康也在17周上了一节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示范课,得到了全体数学教师的好评。

在以上举行的几次教研活动中,从研讨课前的听课、教学准备到课后的评课及鉴定上,我们教导处都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得更好,尽量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努力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导处每月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会,由教导处及教研组长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讨论。如:低年级的识认教学、二年级的写话的训练、三年级的作文起步、五年级的解方程、六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如何让学生简便学英语、记单词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各位教师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我的意见看法。在必须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本事。

(3)、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互相听课。校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科研本事。

3、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团体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力度,也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尤其是市教研室12月4日来我校进行教学调研后,对我校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提议,我们立刻制定了整改意见,并立刻在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我们把电子备课改为手写备课,同时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鉴定,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采用随堂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批改。本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善行了新的考评办法,提高作业批改的要求,加大了激励措施。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景抽查了四次,但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而少数任课教师每次的作业布置也不尽人意,批改不够认真及时,马虎应付;作业量少而简,有的甚至文不对题,没有布置相应资料的作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景,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不一样的整改要求,并用书面的形式通知教师,下次检查时重点看改正的情景。可是,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的,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职责心。

(5)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我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小组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到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力度。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无不从毕业班展现出来。自上学期以来,学校提高对毕业班科任的要求,同时又给予支持鼓励。本学期先后召开了4次毕业班教师会议,一次毕业班家长会,从思想上让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对班对校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3、加强质量监控的力度。

本学期一开学,教导处就对部分年级进行了摸底性的质量抽测,根据抽测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了任课教师会议,帮忙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以后教学中改正的方法;尤其是在期中考试以后,发现全校数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着计算正确率低下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全体数学教师中开展了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全体教师各抒己见,说出了自我的的想法和做法,改变了过去相互埋怨的现象,经过努力,在期终考试中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进取开展各项评比及展示活动

为了为青年教师供给展示风采的舞台,打造一支理念新、教艺精、底蕴厚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本学期,我校组织了以“有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上一节研究课,每组推选出一名教师参加校级评课。周弄潮、赵丹教师参加了市“百节评优课”,获得三等奖;查艳虹教师参加了昆山市五年以内教龄数学教师会课比赛获三等奖,俞娅教师参加路北片音乐青年教师会教三等奖;由查艳虹辅导的徐志浩、黄冬金辅导教师辅导的周涛分别获得“小数报杯数学文化传播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另外在1月4日我校还举行了5年以内教龄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使广大年轻教师得到了一次锻炼。

四、存在问题及构想

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空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师的业务提高问题;怎样促使“问题班级”的转化;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分层次递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本事;怎样使团体备课落到实处等。下学期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创造性一些,创新求实,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回首过去,成绩有所提高,应对未来,倍感压力很大,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应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为石牌小学,为石牌的人民谱写教育新篇!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2一、教导处工作理念

教导处工作三个要:学生要有学号、管理要有创新、导教要抓基础学生知教三必须:必须说普通话、必须写规范、必须做乐学者

二、本学期工作心得

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三、回顾与鉴定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继续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景,努力开拓新的工作局面,立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教师助手、成教师知己”的思想,教导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为打造更优化、更高效、更谐和的教导处工作奠定了基础。

1、开辟“学号”利用前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在本学期学生学号的利用方面,仍然发挥了它的便捷、快速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操作过程的工作效率。在成绩录入、学籍统计中节俭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不足之处亦显,从运用情景看,教师或同学对学号的认识犹显浅薄,没能深入心中。其主要原因是其功用的单一性。

据此分析,我们有必要在目前时机的基础上,延伸学号功能,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牵起手来,以方便、灵活的特点带动具体活动的开展,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这是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研究的。

2.打造“双非”应用理念,探索教学管理创新“双非”的教导理念是本学期我的教导工作心得,即“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随着教导处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及教学本事情景下,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导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域视界。对教师的指教,不“用心”无以指“向”;不“专心”无以谈“教”;不“精心”无以为“服”。所谓之“非心不教”。而不博学,则无以为“引”;不博识,则无以为“匡”;不博精,则无以论“导”。所谓之“非博不导”。

本学期我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资料,将必要的、必须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又细致的进行了把握,同时扩展学习资料相互融通,结合工作实际对“备课”、“作业”、“学生鉴定”、“教学方法”等资料展开问题调查与汇总,找出目前存在的根本性症结,同时,模拟了创新工作的措施。

以备课为例:本期我采用了“三查”的方式(个人自查、组查、教导处查)使所有教师对自我的教案优劣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的观察中,我借鉴外校“组备课”的经验,尝试性地鉴定出以“启案”为蓝本的备课过程的构思,大致链条是“演说书备启案反馈”。为今后的工作改善供给了清晰的思路。

3.重视“基础”教学底线,确保学生拙壮成长

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生未来成长的前景根在“基础“。在对教师的教学引导中,我一向坚持从课堂做起、面向全体,要放开课堂,要关注学生,要重理解、重活动、重实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进取探讨个性的、高效的教学形为。于此,在本学期我在“淡化分数、综合鉴定”方面加强了思考,从实际工作中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向,草拟了学生鉴定的基本框架,具体实践的回归已在准备之中。

4.学生知教三必须

普通话

我的感触是(师生):都能说的话,又是都说不起的话

规范

我的感触是(生):不是都能写好,可是都能好好写

乐学者

我的感触是(师):“对牛弹琴”要投入,只待来日多产奶

感想:

“三必须”工作的实践,必须与具体活动巧妙衔接,才能切实落到实处。

四、展望

打造出科学、和谐、务实、高效的教导环境。力为:出名校重在出名师,出名师贵在出名生。扬我个性,加速发展!

__市__小学教导处

__-06-22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3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根据本学年的工作特点,立足我校实际,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进取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协调、组织、检查、管理”等功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业务上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我校的教学水平有了必须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导处的教育科研作用,将我校的教科研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本学期中,我校教导处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团体备课,就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商讨,并学习新课标理念,潜移默化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逐步落实到了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改变了因循守旧、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检查,规范教学过程

认真工作是衡量一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本事最基本的尺度,更是对学生是否负责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教导处和各教研组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经常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信息和填写工作检查表。在这五个环节中主要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努力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里。

1、备课:平时做到组内互相交流,同年级共同研究团体备课,各教研组长把关,杜绝了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景确定如何有效的备课。

本学期进行了备课改革,将备课的中心转移到备学生上去,加强备课的针对性。期中考试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从检查情景看,各科目的备课情景较好。在期中工作分析汇报会上,教导处能起到导航作用,指出了在阅卷、作文批阅中的不足,表扬了一批在教学业务上有创新的教师,业务认真的教师,交流了他们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特色。

2、上课:一方面,在各位教师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狠抓质量,向35分钟要效益,做到精讲多练,改变以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本事培养的做法,使学生进取主动地学习,从整体上看效果明显,各学科教学质量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

教导处尽量每周亲临教室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忙。另一方面,进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课,给青年教师展示的平台,给全校教师指引课改的方向,并组织有成效的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抓好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工作:经过随机柚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景,及时鉴定,反馈给任课教师,真正掌握等一手材料,在期中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教育访谈,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

进取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听课16节以上。

4、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开展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学初将阅读书目发到每个班级,注重落实。

5、做好期末检测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并做到每位教师写出失分原因,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绩得到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和教学本事

1、加强教研组建设,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各位组长订好计划,组织学习各学科教育丛书和新教材调整意见,进取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到提高。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做好新教师的考核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多给他们开课的机会,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本事都有了必须的提高。

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在科组活动上,要求他们上一堂示范课,供其他教师学习,使他们迅速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管理,深化素质教育

我校教导处认真安排课程表、管好课程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学科,异常加强对一些小学科的课程执行的管理,使课程执行计划得到了保证。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导处的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着?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蛔悖颐墙匝4从啪裎Γ徊绞髁⑿判模砬逅悸罚怀鲋氐悖诜芄ぷ鳎簿渴敌В垂律窖=逃男戮置?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4一学期来,我们以教科研为突破口,以落实素质化教育目标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出发点,在校长室领导下,在乡教研处的支持下,围绕“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拓进取。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下头作教学工作鉴定如下:

一、常规管理规范合理。

学校工作抓得实,常规工作才会规范化,一学期来,我们以县教研室的《缙云县教师教学工作常规》为学校常规工作的准绳,有重点地抓好常规工作。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1.抓教研组长的学习。

定期召集组长理论学习、听课、评课;赋于组长职责,让他们带动全组的教师开展互听、互学、互研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素质。

2.抓课前教案检查制度。

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并在期中、期末组织了两次全面的常规检查。

3.做好课堂教学评估。

协同教师就如何“减负增效”、“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本学期,校领导、教研组长到课堂听课均在25节以上。

4.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导处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期中、期末试卷分析工作,并建立完备的后进生档案,以点带面,抓全校的质量的提高。

经过努力,现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教研成绩突出。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语文教研组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探疑求新、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数学教研组的县级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的带动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师论文获奖县级以上8人次:

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向双手要创新》获中央教科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征文活动二等奖;张叔阳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市三等奖、县一等奖;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获县一等奖;徐远敏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县二等奖;王春丽、徐银仙、丁海潮教师的作文论文分别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2、教师教案、教学设计获奖县级以上4人次:

徐远敏教师的体育教案获市三等奖、县二等奖;徐远敏、张叔阳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分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3、教学本事竞赛获奖县级以上3人次:

张叔阳教师参加县教导主任上课比赛获优秀奖;丁海潮教师参加思品优质课获县二等奖;王春丽教师参加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获县二等奖。

三、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一向以来,对于青年教师,我们给他们压担子,也予以他们机会如:听课——青年教师优先、严要求、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多提不足;外出学习——青年教师优先;县教研室组织的各项观摩课让好学的青年教师参加;县外的活动,更是让青年教师参加。经过几年的努力,现我校的青年教师均函授或自考即将毕业,并在县、市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本学期的学区教坛新秀评比中,我校王春丽、张叔阳、陈建秋、丁海潮四位教师出线,这在同类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

四、教学质量稳步前进。

学校教育是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目标。我校教科研工作所取得好成绩,其归宿就是为更好地质量服务。为提高学校的质量: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精心组织好校内的教研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生竞赛,促学校质量的提高。一学期来,我校教师乐教苦教、学生爱学好学,现学校已消除了“落后班”,学校质量提高较快。

五、学生轻负担、全面发展。

创造性的人才观,需要我们在创新性和开拓性上下功夫,重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支配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构成自我的本事和特长,就是我们所想的,也就是我们所做的。

1.组织各类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学期,我们配合学校组织了达标运动会、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更又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第二课堂全面开花。

各种兴趣小组管理规范,教师认真负责。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如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县中小学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5人次;舞蹈兴趣小组的节目多次在乡演出获得好评,并在县比赛中获二等奖4人次;常识兴趣小组在县三小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次、获二等奖2人次。

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获得长足的提高,相信今后,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会大踏步向前!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5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在经历了六月的暴风骤雨之后,最终迎来了炎炎夏日。在这七月流火的季节里,20__年上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圆满画上了句号。在此,就我校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向上级领导作以简单鉴定。

一、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完成情景。

在县教育局基教站、教研室和学校行政的领导下,教导室按照学期初工作计划,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眼未来,面向全体,整体优化,个性鲜明”这一素质教育总目标,扎实稳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三月份依照上级精神如期开学。

2、四月开始按“两项督导评估”的要求完成了“控辍保学”工作,使辍学率控制在0.3%以内,同时认真对照《迎检细则》顺利地完成了“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迎市检和省检有关备查材料和数据统计的工作任务。

3、完善和制订了新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奖罚条例,使教育教学常规更加正规化和科学化。

4、中青年教师已基本完成了普通话及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学习。

5、组织开展了全乡性的教学竞赛活动,进取组织本校部分教师赴外校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

6、派出近3人参加了省市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

7、进取踊跃地参加了各种论文评比,教育局组织的县级各项师生竞赛活动。

8、加强对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并认真进行查评。

9、严格有序地进行了毕业会考及肄业班期末统考。

10、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篮球对抗赛,既锻炼了教师们的体魄,又提高了男女球队队员的球技。

二、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开展情景。

本学期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管理,做到时间、资料、主持人早落实,并多次组织观看了新课程、新理念教学光碟,以及组织了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和复习,教导处每次进行督促检查。学校教研组正在确定学校核心课题,准备上报县教研室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并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做好了教研组活动记录。本学期每位教师坚持每月听、评2—4节课,每月在学校内进行交流。

三、培养学生素质活动开展情景。

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各项素质,本学期进行了乡级作文、书法、绘画及全乡小学语数素质知识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特长生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2、在各班自评的基础上,每周对各班按《礼貌班级评比制度》进行了评奖。

经过值周教师的每周情景检查,每周评选出了3名礼貌班级并进行了奖励。同时每周各班还进行了“十星级”评比活动

3、在3——6年级中开展了诗文背诵活动及《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爱祖国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本事。

4、“六一”节进行了全乡小学、幼儿文艺汇演活动,结合幼儿才艺展示与少先队活动,有力地展示了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四、教育教学成绩小结。

1、从一至四年级看,教学成绩有所提高。

因为从统考试题的难度与灵活性来看,都比往年加大了,异常是数学灵活性较大,从各年级的平均成绩分析,及格率在75%以上,优秀率坚持在30%左右。从六年级成绩初步排行来看,我校由于毕业班教师们的辛勤和努力,估计能进入县前6名。

2、从对全乡教师的政治、业务、教案、作业等工作检查来看,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可贵的,工作职责心、工作本事是很强的。

异常是中青年教师,大部分都认真地对各自科目的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为迎接全市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做好准备。

3、参加教育局各项活动进取踊跃而又严肃认真,异常是青年教师唐兰凤、黄金莲、杨兴连等,她们为了搞好本期三独比赛与学生防震抗灾演讲赛,总是废寝忘食地做了充分准备,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同时广大教师不厌其烦地书写业务笔记与课后札记,交流心得,既耐心又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并且本期还增加了几位教师博客爱好者,在网络中尽情探讨教学经验。

4、因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乡学校的社会效应也在提高,在今年的一、三中农村班的招生中,一中准备在我乡六年级录取3名,三中也准备录取3名以上。

六、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教师队伍的老化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但又难以迅速解决的问题,增添教学一线的新生力量已迫在眉睫。

2、教师独立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独立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本事有待提高。

3、教研组本学期虽然活动能正常开展,但如何提高每位教师的自觉性,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让本校教研工作步入常态发展,还需花费很多的精力。

4、学校急需补充英语专职教师1—2名,以弥补我校英语教学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的现状;

第6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一、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

在课堂上学生能百分之百地认真听课,是教师的主观美好愿望。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讲的“某某学生上课分心”“某某学生上课走神”“某某学生上课开小差”等说法,都是指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差或很差,在一个目标上停留的时间短或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它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注意力的缺损。注意力缺损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也称为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有所缺损也称为非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特征为:冲动、不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容易走神,好动,长时间无目的地活动,判断力差,过分地活跃、捣乱,这类学生擅长逃避学习任务,不愿为其行为负责,对奖励和处罚不够敏感,最多只能同时进行一项或两项有效活动,再增加其他活动内容只会使其受挫、失败,处罚过于明显又会让其产生焦虑,从而犯更多的错误。非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专心,常东张西望、发呆,做小动作;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教师指令;时常与同桌或前后桌说话,不能专心做作业,影响其他同学;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质量不稳定;进入学习状态缓慢,易受干扰,做事难以持久;学习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的声音都要探望;不能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与人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教师要认真分析。有的原因是学生先天的身体缺陷。听觉统合失调的学生听力不好,和别人沟通困难,记忆力差,语言发展受影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多,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思维加工系统不完整的学生无法执行意志行为,学习时没有正确的程序,思维运行受阻,自信心受打击,直接影响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建构,由注意力不集中到逃避学习,错误的程序一直运行。有的原因是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有的原因来自学生身体内部的病理刺激,学习时出现头疼、胃肠道不适等。有的原因是学生听不懂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习缺乏信心,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原因是教材陈旧,内容的难度过深或过浅。学生“嚼不烂”或“吃不饱”的现象都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枯燥无味,课堂难以吸引学生,对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很好地调控,对后进生不太重视。有的原因是学习环境不够理想。一年四季中,春夏季时学生中午休息不好,下午上课容易犯困、打瞌睡;教室内部的情况混乱,布置不当,教室外的嘈杂声过大等等,都会让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学习。有的原因是父母、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积极情绪下降,消极情绪加重,有的甚至发展成一种“习得性无助”(塞里格曼1975年提出),也称为“习得性无力感”或“失助感”,这样的学生在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感觉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学生会认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没法改变,便任其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教师耐心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转化效果。

三、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对于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的学生,我们可以召开班上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学生的所有任课教师、家长及学校心理咨询教师、校长会议,建立一套行动方案。请教前任教师和其他现任教师,制订对该生有用的治疗计划。为其安排一个靠近教师的座位。教师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关注到他们的表现,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对于该类学生,说话的语气要平静、缓慢、轻柔。因人而异,尝试握手、轻拍学生背部等动作。从该生身上选出一项最让教师头疼的行为,替换成期望行为。可以通过写留言条的方式告诉学生怎么做,也可以私下赞赏其进步的行为。为该生制订一份纪律图表,总结表扬学生头一天的良好表现,每天填写。当该生违规时不要立即指责他,先给予友好的提醒,然后帮助学生三思而后行。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让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和家长沟通好的前提下,适当布置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帮助其树立信心。关注他们的积极表现和良好行为、品质,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勤于记录,根据良好行为出现的次数,分析环境差异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影响,并努力改善那些具有消极影响的环境因素,反复强化对学生良好行为起促进作用的因素。当学生出现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时,要趁机点拨,并私下用简短的话语询问他是怎么做到自我控制的,促进学生内省。

对于非活跃型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其注意力:利用班周会、晨会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对读书的严谨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排除干扰因素,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班级纪律严格,环境布置简朴,空气新鲜,光线充足,不与干扰刺激接触。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差异教学,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学困生,教师要尽可能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提高学习兴趣,上课时保持注意力集中。对于学优生,教师要让课堂更自由,知识更有趣,让他们注意力集中。

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用好教科书,培养学生习惯。苏教版小学语文每册教科书在课文前都安排了五页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有的就是培养注意力的习惯培养,一至六年级均有安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不同内容,每个内容都配有插图。如,一年级下册的“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三年级下册的“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四年级上册的“读书做记号”;五年级上册的“读书做笔记”等,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指导学生认真看图,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反复训练,逐步养成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教科书里适当安排了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课文,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全神贯注》,五年级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师在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中,让学生感悟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很有必要。另外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立即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多重感官并用,做到眼、心、手三到,看、读、写、作、思结合,交替进行,培养自己能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或更多的课题活动上,学会“一心两用”,既能高度保持注意力,又使注意力迅速转移;遇到困难或干扰,能马上动员自己的注意力,强迫自己去注意学习;学习结束时,仍能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有始有终。

第7篇:小学语文奖励方案及措施范文

首先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调查显示:将近3年的新课程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新问题、新困惑也层出不穷,诸如,教师所面临的困难、课程资源匮乏、评价制度滞后、课堂教学改革不尽人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专家的指导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开展校本教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它是素质教育的需求。陈至立在20*年6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由此可见,重视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就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基于自己学校的现实,寻找自身的办学出路和办学特色,这就热切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就迫在眉睫。

它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报告在总结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时明确提出:“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并且还指出,“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的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2、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尤其是科组有效运作机制的研究;

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校本教研队伍的建设;

5、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专业支持与条件保障;

6、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指标和监控、管理机制。

研究本项目的科学意义

1.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对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2.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9月试行以来,已有3年了,20*年将全面启动新课程。对其试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切实有效、可行的途径去解决,实践和经验证明:校本教研必不可少。本课题对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一探讨,并尝试提出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策略,为今后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借鉴意义。这是本文所力图实现的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应用教育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真实问题,因此,它是本项目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于日常的具体教学生涯中。我们认为,行动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主要用于问题诊断过程和课题立项阶段的多角度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2)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的试验研究日志及教学反思录、试验课的课堂观察记录、师生互动情景的数码照片记录、教学录像片段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个案研究等。

研究实施的几个步骤:

1、筹备阶段(20*年12月—20*年元月):广泛宣传,制定方案,召开开题会,教师学习,访谈,确定试点学校,初步实施等。

2.项目实施阶段(20*年元月—20*年10月)队伍建设,科组运作,专题研讨,现场交流、外出学习参观,检查总结评比等。

3.项目评估、总结阶段(20*年10月—20*年12月):对项目进行评估,完成项目研究总报告以及成果的集结和资料的整理等。

四、课题的实施和成果

几年来,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验学校的各个科组和每位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在此期间,探索出了一套保障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富有时代特点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起有效的科组运行机制,使科组活动能够具有研究和学习能力,并且成为每个教师发展的舞台;形成了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体系和监控、管理机制;完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和高效地开展。

1、规划到位。教研室从全县角度,客观分析我县教研现状,制订全县校本教研三年中期规划,提出对各实验校、各校学科组的具体要求,并设计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各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校各科组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让教师主动构建个人成长历程,激发内在成长动力。教研室要求实验校全体专任教师人人制定一份详实的《个人成长计划》,此计划既是学校“教师成长档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据。《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是以一学年为周期,要求教师从师德、教育、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基本功等方面拟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互助伙伴,并制定达标措施。

2、组织到位。建立起以学校、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科研处负责、教研组抓落实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这个网络运行畅通。

3、制度到位。

首先,为规范各校的校本培训,教研室先后出台了《扶风县校本教研室制度建设制度汇编》小册子,内容包括: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章程、学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学习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培训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检查制度,对校本教研的活动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其次,各实验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4、人员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县教研室教研员的包片抓校、蹲点制度。为搞好校本教研,县教研室全部致力于教研工作,从领导到教研员,根据各自的责任权限和他们的特长,他们分别参与到基层学校相应的教研组,支持教研组长工作。向组长全面分析学校的教学状况,引导他们既能看到教学上的优势,又能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研组长以及科组成员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指导教研组长根据目标一步步地探讨实践。平时要求每一位蹲点的教研人员还必须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与组员同学习、同讨论、同研究。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结束时,还要帮助教研组总结教改经验,以巩固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科组自评、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评出优秀教研组。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加强教研室对各实验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及时发现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先进教研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氛围。

在各实验校,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负责制。即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

5、激励到位。

各校制订了针对教研组的考核内容,主要从教研组的思想建设、活动情况、承担公开课的情况、科研成果、“学生的得奖情况、资料的积累、教研组活动记录、学习内容、公开课教案、科研论文等方面进行考核,还有加上平时教学常规检查的情况和行政人员对教研组活动的评价,这些方面对教研组进行考核。这样做到了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县教研室每年对各校教研组工作进行总评,评出优秀教研组,并对其进行奖励。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课堂案例式教研

案例式教研分为自研式汇报课、出外学习课堂实录、多人同上一堂课。

自研式汇报课:

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研究思想,体现研究的价值,凸现自己的研究特点。

出外学习课堂实录:

教师出外学习自身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回校之后针对教学实录谈自己的感想,引发其它教师的共鸣,形成共同参与并提高的局面。

多人同上一堂课:

两三位教师上同一个内容,按照各自对教材的解读进行40分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演绎;这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调控等之外,更需要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生成的把握。多人同上一节课这样的教研形式对教师业务成长有真切的帮助,让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的案例式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亲身体验,让新的理念在研讨中得到内化,认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边教边悟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课题组在学校教师中开展“边教边悟”活动,要求老师们把自己平日里所教、所悟和所感写下来,教中悟,悟中学,学而后教。通过边教边悟,营造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又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合理的规划。

经验分享

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有了各自的实践体验,就需要进行经验总结。总结之后也需要我们给一个平台给他们进行经验的分享。因此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内都有一次经验分享,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的特色进行展示。

(三)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赛活动

为配合*市教育局开展的“强师兴教”工程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我县教研室每年组织开展一届“教学新秀能手”大赛活动。按照市上赛教要求的几个环节,组织一系列教育教学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般情况下,我县的大赛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进行。步骤为:10月份,全县性说课比赛,由教师的说课和听者提建议构成;11月份,分科组的精品课大赛,以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为主;12月份,思课活动,由教师的反思和答辩组成;来年1月份,个人和科组分别总结。最后评选出县级“教学新秀能手”,来年推荐上市参赛。

教研活动专题化

专题化主要是指每次活动再不是随意地指派几位老师上几堂公开课,然后大家评议评议完事,而是代之以有明确的研讨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还必须是这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突出问题,特别是要求通过研讨,能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得出相关结论。

各实验校教研组每学期都有专题研究的任务,在一学期贯穿始终。我们将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落实到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主题。如全县小学语文科组20*学年的研究专题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在这个研究任务之下又分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模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研究。

“五个一”工程

为了使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迅速成才,各实验校应积极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五个一”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从备课、说课、上课到思课、评议一气呵成,其中前四项由同一教师完成,评议由科组成员完成。每个教研组每周推出一至二位教师,轮流进行,其余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对“课”的设计实施、评价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与教学实际衔接紧密,对提高教师对“课”的驾驭能力有明显实效,也有益于及时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实施,为年轻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在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研组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课例研究。制定教研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教研组学习制度,每周安排有各教研组的科组活动时间,科组活动的内容分为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建立异校交流制度。每个学期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教研组至少交流一次。

2.开设科组大讲坛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组成员的凝聚力,使科组内形成互相研讨争鸣的学习氛围,使科组内的老师主动热情的参与科组活动中来,各实验校开设了科组大讲坛活动。科组成员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确立一个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交流百家争鸣各取所需,通过汇总解决共同的疑惑等。在科组充分活动后,利用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的时间,科组可以推举出几个主讲人就这个主题进行演讲,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质疑问难。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团队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科组大讲坛由“个人活动”转变为“团体活动”,发挥了团队精神,实现了个体发展和集体发展的有机统一,科组讲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3.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一个面向学科各个成员的教育资源系统势在必行。建立扶风教研网,在网上创立科组主页,具体分设五个大类: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外出培训、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平台是论坛。具体操作是每次活动,先由组织者发主贴,上面分别有活动的通知、主题、意图,然后是执教老师跟贴发教案、说课稿或者是教后反思,接下来是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跟贴进行评议,甚至可以是针对有些老师评议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CAI课件放在网上,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在教学中所需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下载,这样能大大地拓宽获取知识的空间,扩展信息来源。

(五)、专业引领,不断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

1.专业引领我们深知,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们一方面创立校本教研制度十余种,对各校的研究进行引导规范,另一方面,要求各校要以建构校本培训为平台,积极倡导研修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借鉴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每个周三下午教师政治业务学校时间,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各实验学校*学年下学期的教师培训分为三个大的主题:2、3月份为校本教研时间,4、5月份为科研理论学习时间,6月份为发展性评价学习时间。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两个小时。几年来,我们不但邀请了省内外有名的学者教授前来授课,还积极挖掘我室教研人员、各校教学名师的特长和潜能,让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历程和教学的经验等,我们不仅仅从理论上引导教师,还展示教师中个性化的和创造性的工作。

2.课题研究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各实验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研究基地,提高教师搞好专题研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各校在学校总课题的带领下,每个科组都有自己的专题研究。每个专题都有一群成员在实践、在研究,从而在全校形成了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教科研景观。专题研究的开展在教育科研上,以科研促教研,使科研贴近课堂、贴近师生、贴近学校,从而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积极把握研讨的机会。各校积极承办各种研讨活动。在承办研讨活动中,给青年教师提供锻炼舞台,让他们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我们要求教师空课时间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主动与兄弟学校的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几年来,全县各实验校共承办各种研讨活动二十多场次,接待来自八方的朋友,这既是对他们的展示、提升,也是对他们的指导鼓励和鞭策。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

部分和获奖。论文《以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在*市校本教研工作暨先进教研组表彰会上公开交流,并在《*教研》上公开发表。

完成了一套可供全县教师使用的校本教材《小组合作学习》。这套书已经在我县使用4年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校本丛书已经编辑成册。这套书有汇集学生获得市级以上作品的《绿意盎然》;有汇集教师发表获奖文章等的《绿苑涛声》和图文并茂的体现学校多年来办学特色的《绿满校园》,成为我校绿色文化的沉淀。

体现我县校本教研成果的《不待扬鞭自奋蹄》,设有“课题研究、制度建设、边教边悟、教育反思、成长笔记和教子有方”栏目,充分体现了我县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我持彩练当空舞》则收集整理了我县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本册子从“成长笔记、团队奋斗、读书人生、师徒对话”等方面详细介绍校本教研机制研究的实践和成果。

建立扶风教研网,为教师提供教研的平台,收集教师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此网站的点击量和排行正在逐步上升。

教师队伍:我县自*年起参加*市“强师兴教”工程的*市教学新秀能手大赛,连续三年,已有80多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新秀能手殊荣。他们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领头作用越来越明显。

五、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体会

1、在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最难、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使教师养成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除去工学矛盾不谈,学习资料的不足、不系统,缺乏针对性,也是严重困扰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购置相关书籍光碟等,为教师配置电脑,为教师尽可能的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一些专题研究,引导教师逐步成为研究者。

2、部分教师一时很难接受新的观念,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同伴互助、专家引导培训、个别谈心等的方式和教师一起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