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第1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欢迎南大编制工作组专家莅临乡调研。下面,请允许我首先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全乡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根据要求逐一汇报。我们乡位于县域东部中心,327省道横跨东西,涟南洋路穿越南北,全乡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万亩,辖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66个村民小组, 5.7万人口。

一、当前我乡总体发展态势。

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乡能够不断深化现代工业化转型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进程,已初步形成了以制造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项目和现代花卉苗木、养殖加工业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二是税收及财政收支情况。收入上,除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我们还积极通过协税、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来壮大乡镇财政财力。目前,地方各类税收总额达2000万左右,其中工业企业贡献300万元,通过协税收入1000万元左右,其他收入达700万元左右。支出上,主要包括四大块,一是政府的日常支出;二是组织财政收入方面;三是各类中心工作奖励和补助,如秸秆禁烧、计划生育、水利工程水费等;四是其他方面,如偿还除欠往来、突击活动等)。

三是集镇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上,先后完成了乡2015-2030年总体规划修编。

四是社会服务业发展方面。教育卫生事业上,目前,全乡现有4所公办学校(中心小学、北集中心小学、中学、北集中学),现有在校学生,。现有中心卫生院2座,床位数,交通建设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断加大,我乡的交通环境不断改善,优势突显。目前,新建的327省道紧依镇区和乡工业集中区,自东而西穿越乡境10公里,直达响水、滨海等地;涟阜公路从北部穿越,经阜宁县东接204国道;涟南洋路纵贯南北,可直达县城;万北路把北集与县城串连起来。此外,乡村道路也得到明显改善,村村均铺设了水泥路。科技推广上,致力于农业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定期组织职业农民培训班,推广种粮新技能。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改变传统种粮模式。全乡现有大型收割机180余台,大马力耙地机110台,播种机1000台,插秧机60台。文化建设上,全乡已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并于今年开展数字电视改造试点工作。乡文化站建设不断加强。设立了乡文化活动中心,并在各村设立了“农户书屋”。乡文化站推选的小品《巧姑奶奶上门》获得县文化汇演第一名,艺术技能表演《二喜摔跤》走出了国门,到保加利亚进行了展演。

二、“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通过近五年来的发展,全乡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全乡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与2010年同比增长100%;财政收入11480万元,其中公共预算收入10971万元,分别与2010年同比增长4.6倍和6.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10年的7059元提高到1.2万元,同比增长69.96%。

虽然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的新跨越,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工业基础差。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运行不正常,财税贡献不大。招商引资成果不明显,缺少重大项目。二是集镇基础差。集镇道路破损严重,基础设施不配套,人气不旺,小区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严重滞后,与中心镇地位很不相称。三是经济基础差。多种原因导致我乡负债严重,影响了的发展与建设。四是群众基础差。土地纠纷、用水难、通行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支持度不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瞄准定位,超前谋划,全力突破“十三五”。

我们不仅要干好当前,实现进位争先,更要统筹安排,超前谋划,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十届六次全委会精神上来,团结和带领全乡近6万干群,围绕融“市”入“海”战略方向,全面实施“五化联动”战略措施,做到一着不让抓发展,一心一意求突破,一门心思干工作,以实现的新跨越。

1、坚持经济发展要务,加快项目招引。正如肖书记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所讲的“发展正处于脱贫攻坚阶段,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是最大实情”。因此,抓好经济发展就是抓住当前我乡各项工作的关键,而抓项目招引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强化驻点招商、产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全面对外推介宣传。强化压力传递,加大招商正负激励力度,力争项目引进的数量、体量有新的突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自主创业,强化项目建设。二是加快载体建设。结合集镇建设,不断完善工业产业配套,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资源优势,侧重机械零部件加工业、木材加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在新的工业集中区落户;同时依托地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业的发展,不断壮大总部经济实力。三是服务好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第2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关键词] 数字鸿沟现状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分工逐渐分明,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逐步凸现,引起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一、数字鸿沟现状

从国际范围来看,根据联合国2003年的一项调查报告,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5%,却占了整个因特网用户的88%。在南亚,尽管总人口是世界人口的近五分之一,网民人数却不到1%;另外,电话拥有率还不及20%,而纽约市拥有的电话用户超过了整个非洲大陆的数量;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所拥有的数量还要多。

以中国为例,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目前面临的“数字鸿沟”包括三个方面: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从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来说,中国已经成为“数字贫困”国家;从国内各地区的比较来看,东部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数字赤贫”地区;从城乡的比较来看,农村地区完全成为了“数字边缘化”地区。

国内地区之间及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中国是一个地区因特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按照信息化指数,北京、上海的信息化指数在70以上,属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而甘肃、贵州、云南和的信息化指数在19以下,属于信息化水平最低的地区;而东部地区在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都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二、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数字鸿沟”的原因有多层,其中它的根源是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第一,目前中国政府掌握了80%的信息资源,而绝大部分信息资源还没有让公开共享,使这些信息资源基本上处于搁置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而且中国的政府网上工程仅处于初级阶段,其职能仅限于信息,所以我国真正实现“电子政务”势在必行。

第二,造成我国企业信息化滞后的原因在于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总体应用水平较低;对于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较小,我国企业累计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只占总投入的0.22%;企业缺乏综合型人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支撑配套环境尚未形成。

第三,人们意识的薄弱。关于信息化的作用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是认为信息化是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一大机遇,因特网的到来提供了一条共同的起跑线。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第四,信息技术落后,就目前状态看,中国的信息产业主要还处在“气球产业”状态,即贸易量很大,自有技术含量小,象气球,用微力就可抛起,但落地无坑、一碰就破。

三、如何缩小“数字鸿沟”

第一,在填平“数字鸿沟”方面,政府必须起龙头带动作用,因为政府是一国全部社会活动的中心和核心调节力量,只有政府充分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直接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前进,从而使“数字鸿沟”迅速填平。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工程将成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最终填平国内“数字鸿沟”的龙头。

第二,电信企业始终致力于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国内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流通等各个流程,企业也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善于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人才,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

第三,提高意识,加强教育与普及,提高国民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配合政府完成信息化的建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积极开展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训。

第四,加强高新技术建设。高新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互联网、个人电脑以及宽带接入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的技术基础与支柱,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3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一)农村家庭媒介接触及其对新媒体的认知现状如表1,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包括有线电视和自装卫星接收电视)在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媒介设备中仍然高居榜首,其次是手机和固定电话,电脑作为新型媒体也已占有一定比重,高于报刊、收音机等传统媒介。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居民的整体信息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使用率和影响力已明显弱化,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则异军突起,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使用和推广。尤其是手机,在农村居民受众中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16-55岁的农村居民几乎人手一部。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具体表现为受访农民认为新媒体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方便了沟通和交流,增加了了解外界的渠道,淡化了自身以及自身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缘关系,使他们的个人权威与社会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促进了他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二)农村居民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对于农村居民这一群体而言,受到自身经济基础和消费意识的影响,习惯于将新媒体的使用集中在自身选择上,并借助手机、电脑、有线电视等媒介进行与新媒体相关的活动。调查显示,居于新媒体用途第一位的是通讯工具(如打电话、发短信等);其次是与他人互动交流(如QQ聊天、微信、微博、发送邮件等);其三是用作消遣娱乐(如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看电子书等);其四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活动(如了解富农政策、接受涉农信息报、寻找致富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了解农产品价格等);最后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与教育相关的活动(如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关注时事新闻、浏览当地官网和论坛、了解子女教育相关知识等)。

(三)农村居民信息获取的渠道分析经历了新媒体的逐步普及和推广,农村居民信息获取的渠道已不断拓宽,较之过去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表2可以看出,神木农村居民在获取不同种类信息时,首选渠道仍是最大众的电视媒体,藉此包括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然后是使用手机和电脑等新型媒体,而且已远高于其他媒介渠道。可以看出,农村居民获取各类信息时的心理偏好和选择倾向已经大大地向新媒体靠拢了。

(四)新媒体信息传播对农村居民的效用及影响状况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生活在经济发达县域的农村居民群体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他们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农村居民渴望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对于神木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新媒体的首要功能仍然是信息传播功能。但其影响和作用已不仅限于一定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中,主要表现在产生了以人口流动为核心的影响圈。农民工是神木农民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剩余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些农民工要比留守在农村的农民使用新媒体的频率更高,新媒体和互联网也为他们提供了表达自身利益的言论平台。新媒体不断满足了他们因为流动而产生的对于人际关系维护、个人感情归属、孤独寂寞排解以及自身权益维护等的迫切需求。这些在新媒体影响下有了思想变化的群体返回家乡后,往往派生着信息高速传播的变革力量,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新媒体在当地的广泛传播和农民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

二、结语

(一)结论整体来看,神木农村地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较其他西部农村地区相对完善,新媒体的普及度较高。留守的青少年和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壮年群体对新媒体接触和使用较多,幼龄及老龄群体对新媒体的需求动力不足,普遍存在技术和心理障碍。即便如此,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已在农民群体中广泛使用,成为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政策,当地经济、医疗、养老、教育和娱乐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广播、电视、宣传栏、基层宣讲等由上自下带有“层级化”色彩的传播方式日趋萎缩,农民获取所需信息的方式已经变成了大众传播式的“直通车”模式。新媒体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和娱乐的多样化,更是延伸了农民社会交往的空间范围,在深层次上改变着县域内广大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但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利用新媒体提升自身生产力以及获取致富信息的较为有限,现代电子商务应用与农村市场还有很大距离。城乡新媒体普及出现断层,传统的城乡“知识鸿沟”尚未填平,新的“信息鸿沟”又快速形成。

第4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超过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总结提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内容如下。

趋势一: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各类创新产品的涌现和应用方式的改变,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改造,新型移动设备和智慧型产品普遍进入课堂,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将持续引发各国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普遍关注。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改变课堂单一的教学形态。在创新学习方式方面,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将颠覆学生的动手实践,体感技术将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新体验,教育游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社会性虚拟社区将支撑学生大规模的合作学习。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开源硬件正在夯实信息技术“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分析技术将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的变革。在创新课堂形态方面,云计算环境可以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Second life等创建的虚拟世界已经涌现了“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课堂。以上十大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环境方面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趋势二: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

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全球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然而“全球学习危机”正在涌现。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2013-2014)》指出,在全球6.5亿小学适龄儿童中,依然有至少2.5亿人没有学到基本的读写和计算技能。其次,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因数字鸿沟产生的学习者信息素养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机会具有明显差异,从而阻碍了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妨碍学习者未来体面就业所需各种技能的培训。再次,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也并未充分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在很大比例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虽然手持先进的移动设备,获取最前沿的动态信息,但因“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缺乏,学习者依然无法体会到先进技术给学习带来的趣味性,甚至加剧了学习者的厌学情绪。因此,缩小数字鸿沟、加强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设计才能进一步改善“全球学习危机”的境况。

趋势三: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

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关系到本国国际竞争力和21世纪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纷纷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并采取一系列行动。为保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连续性,各国政府均重视顶层设计,以分阶段、渐进式来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先后四次颁布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应对不同的境遇和问题,但政策具有显著的连续性,体现了各时期的关注重点。日本政府也先后提出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基础设施到网络互联再到信息化应用,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宽,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政策顶层设计的重视。

趋势四: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

各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战略发展重心与各国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转向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上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还比较大,但是都已步入综合协调发展的轨道并与上述四个阶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以英国为例,该国的“下一代学习”战略重点由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转向应用水平和效益的提高,顶层设计更多是围绕如何利用技术为个人的潜能最大发挥服务,而不只为个人的单一能力。

趋势五:“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全球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强化的研究主题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研究体系中,“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被当作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企业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行列,有效地支撑着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普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不论是研究经费投入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与该领域研究价值相匹配,凸显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以美国NSF和欧盟FP7为例,美国和欧盟都有非常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体系。美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机构和支持机构来源多样,研究的资金渠道也呈多元化,既有政府支持也有民间资本的支持。欧盟根据自身多国、多体系特点,联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了开放式项目研究管理体系,确保相关研究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趋势六: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

世界五大地区北美、欧盟、亚太、南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因其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等不同,导致教育信息化态势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多极化特征。北美地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先进,美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整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其教育信息化的亮点。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相继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各成员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向。亚太地区涵盖范围广泛,有着世界经济总量前列的国家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侧重虽存在差异,但都表现出极富特色的发展态势,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于不断的探索创新。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改善,教育信息化发展虽然存在瓶颈,但这并未阻碍南美各国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步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在21世纪虽有显著提高,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寻求在社会稳定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趋势七:“教育公平”在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

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种族之间教育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为避免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结合自身国情,纷纷制定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采取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例如,美国政府采取优先发展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对特殊群体给予教育政策的特别关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跨越数字鸿沟。英国政府的《E-Strategy战略规划》提出为所有机构提供国家宽带服务,尤其面向弱势群体发展ICT基础设施和服务。对经济处境不好的学校进行技术投资,让这些学校的普通学生或残疾学生都有机会使用同等的先进技术。智利推出的“结网”计划成为其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试点首先在首都地区进行,之后的工作重心主要偏向贫困及偏远地区。

趋势八: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各州、基金会和社会捐赠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国的教育折扣项目(E-Rate)是美国联邦政府专门针对数字鸿沟而启动的国家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图书馆在购买相关软件时,只需支付相应折扣价格,折扣之外的费用则由E-rate基金支付。此外,美国政府还以项目的形式鼓励和资助各州和学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资金来源也多种多样,可以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也可以来自美国农业部的基金项目,还有大量来自工业界和非盈利机构等。日本实行“公费”、“私费”并举,官民共同分担的政策,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社会参与、民间支持成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趋势九: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对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创新的软硬件研发、教育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攻关等,无不得到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的支持。此外,多数企业也将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跨国IT企业(如Intel、Microsoft、HP等)所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公益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名数字出版企业在数字资源建设与运营模式方面独树一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政企合作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特别是政府购买企业的服务,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出现了一批专门面向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企业,如K12.com、Blackboard、Desire2Learning、Instructure Canvas等。当前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为确保面向教育的企业能够长期支持该领域的发展,各国政府在政策、投资模式等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设计,从而有利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为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为此,应当从几方面入手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3]孙发平:论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任务[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第6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欧洲转型深入3G复苏

从市场的角度看,2008年欧洲传统的固网市场将继续萎缩,英国电信、德国电信以及法国电信等主导运营商将继续深化转型,特别是英国电信的21世纪网络将开始覆盖英国全境。在经历了几年的复苏后,欧洲3G市场在2008年将有望出现增长。同时,欧盟的电信监管将继续强化,统一宽带价格、强制开放网络等措施可能在今年变为现实。

非洲移动通信大增长

非洲尽管经济基础薄弱,但电信市场潜力巨大。世界银行估计,非洲2008年用于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从地域看,非洲50多个国家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大都集中在南部非洲和北部非洲,这些地区将成为非洲通信增长最快的地区。此外,非洲地广人稀的特点决定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潜力大于固定线路通信,因此,移动通信将继续成为2008年非洲通信的主流。

俄罗斯改造通信骨干线路

伴随着经济复苏,俄罗斯电信市场近年显现出活力。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俄罗斯电信市场2008年的产值将以15%的速度增长。同时,俄罗斯3G市场在2008年也将出现一定的增长。此外,俄罗斯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进行通信骨干线路的数字化改造,但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俄罗斯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一现象在今年将继续存在。

印度外资涌入重组加剧

在宽松的监管政策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电信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印度的移动通信业在2008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ARPU值偏低的情况不会改变。同时,对外开发力度的加大,使得外资将在2008年继续涌入印度电信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将继续向印度转移。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印度电信业在2008年的兼并重组将加剧,沃达丰等电信巨头将在印度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日韩3G应用唱主角

日本和韩国是全球3G业务开展最好的地区之一。2008年,日本的NTTDoCoMo和韩国的SK电讯都将继续大力开发新的3G应用,其特点将是娱乐化和融合化。此外,日本已经颁发新的高速无线牌照,WiMAX技术将在日本得到部署。而韩国将继续探索HSPA技术的商业模式,同时与中国合作继续推动TD-SCDMA技术和业务的研发与应用。

澳洲新技术提高覆盖率

澳大利亚的电信市场在2008年的主基调将是平稳发展。主导运营商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将继续从原本的国有企业向现代化电信企业转型,市场的垄断程度有望进一步降低。在3G方面,随着资费水平的下降,澳大利亚3G用户和业务量有望取得增长。同时,澳大利亚电信业2008年将继续实验一系列新技术,比如HSDPA,因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征更容易让网络信号达到良好覆盖,较低的人口密度也可以使每个用户得到足够的带宽。

东盟两极分化合作提升

东盟地区的电信市场也具有较强的活力,但区域内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其中,新加坡是东盟电信市场发展水平最高的,2008将继续努力建设“数字型国家”。此外,越南的电信市场也有望在2008年保持快速增长,而且移动通信将是增长的主流。其他东盟区内国家,包括缅甸、柬埔寨等,将继续以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而今年10月第三届中国-东盟电信周的召开,将继续加强东盟电信市场与中国的联系与合作。

美国结构调整加速融合

美国电信业在2008年将出现结构性调整,主导运营商将通过新技术、新业务和新产品来争夺存量用户。运营商之间不排除出现新的收购和兼并。同时,电信与IT融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而Google竞拍700MHz无线频率如果获得成功,将进一步降低美国电信市场的封闭性,美国运营商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而且更具威胁的对手。

第7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中国第五、跻身世界百强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整个四川乃至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其带动成都、辐射西部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充分依托空港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构筑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战略平台,培育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新增长极,已成为双流提升产业能级,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任务。

依托空港优势,抢抓发展战略机遇

(一)从外部条件来看,双流发展临空经济恰逢其时

首先,中国将加速进入“航空时代”。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为临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临空经济必将成为带动双流这种内陆型航空枢纽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次,成都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并与重庆一起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作为成都未来的南部新城,双流必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飞跃。第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战略升级。随着机场扩建和第五航权争取,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国家级枢纽机场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成都将因此成为中国航空“第四极”。

(二)从自身条件来看,双流发展临空经济得天独厚

一是拥有枢纽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备的机场,现已开通国内航线110余条,国际航线9条,国际包机航线20余条。20__年,旅客吞吐量1400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32.4万吨。机场的枢纽地位和强大功能,形成了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要件。

二是经济基础较好。双流已连续11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44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产要素的聚集和组合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发展临空经济的外部基础。

三是产业发展成熟。近年来,双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高水平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加快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目前,以机场为中心、周边2公里为半径的临空经济发展区已初具雏形。同时,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县域工业体系,一批具有临空经济属性的产业已在机场周边聚集并形成一定规模。另外,物流、商贸、金融、会展、旅游、总部、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三次产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区位和交通等综合优势突出。随着成都中心城市向南发展,双流已被整体纳入成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成为成都未来的南部新城。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更加有利于双流吸纳和承接成都中心城区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快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加速融入成都中心城市。

突出临空指向,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一)强化临空经济的战略方向,推动县域经济临空化

一是明确临空产业在县域产业体系中的龙头和主体地位。将发展临空经济作为“十一五”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临空产业发展带动非临空产业升级为着力点,以临空服务业、临空制造业两轮驱动为突破口,促进资源要素配置向临空经济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倾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调互动发展。

二是高水平编制临空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分析双流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和产业链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配套等进行系统策划和规划。构建以航空物流业、临空服务业、临空旅游业为先导,以临空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为主导,以都市农业、房地产、教育、文化等产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借鉴国内外国际机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引进一批知名航空公司和临空经济龙头企业,带动临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临空产业集群。在现有财税优惠政策基础上,设立“临空经济企业孵化基金”、“临空产品开发基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推动现有企业向临空型企业配套和转型,促进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能级提升。

(二)优化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推动临空经济圈层化

一是依托空港,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功能区。强化“区港一体”的发展理念,增强机场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及临空商业、临空商务等配套产业,打造双流临空经济的先导阵地和前沿堡垒。

二是功能互补,建设以三大产业发展平台为主体的临空经济核心区。加快完善以省级重点经济

开发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成都国际性枢纽型园区成都航空物流园区和双流县现代商贸集中发展区为主体的“三大园区”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服务功能,与机场形成深层次综合开发格局。以“三大园区”为载体,突出招商引资的临空指向,促进五大主导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加快光机电、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向新型临空工业改造和转型,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临空产业集群。

三是立足城市发展,建设以双流北部城市组团为主体的临空经济配套区。要借鉴上海虹桥等地区发展“都市型临空经济”的经验,立足“再造成都”,按照未来成都中心城区的标准,高起点、大手笔搞好城市发展规划,在空间架构、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建设档次等方面全面对接成都中心城市。要以统筹东升、华阳“两城”建设为龙头,带动西航港、九江、彭镇、公兴、黄甲、胜利、中和、正兴、万安等北部城镇加快发展,提高东升、华阳两大城市组团的整体承载能力,尽快承担中心城区部分城市功能,为临空产业及相关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立足区域互动,建设以双流南部片区为主体的临空经济辐射区。按照“以特取胜、错位发展”的思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三走廊”的打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汇农业、文化旅游、运动休闲、高档住宅等临空产业。

有效利用资源,提供发展重要保障

(一)积极对上争取,充分利用政务资源

立足充分发挥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四川省、成都市联系世界的桥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平台、培育新兴产业的载体和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窗口的作用,争取省市将临空经济纳入重大发展战略体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站在更高层面对临空经济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科学定位,统筹规划,整体打造。

(二)加强与机场合作,充分挖掘机场资源

超越体制机制约束,加强与国家民航总局、机场集团公司的沟通和协商,与机场建立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协调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规划衔接、土地利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拆迁安置、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强与机场的对接和配合,大力支持机场扩容提质。采取合作开发的模式对临空经济区进行分层开发,给予机场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合理的开发权益,充分调动机场的积极性,促进机场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强化市场运作,充分借力市场资源

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迫切需要资金等市场要素的快速聚集,必须充分借力市场资源,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资源要素整合利用,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加快市场化配置资源。灵活采取BT、BOT、T—BOD、特许经营权融资等方式,引进市场主体对临空经济发展区实行连片打造,配套开发,实现多渠道融资,专业化打造。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快基础配套,提高承载能力

按照“对接成都、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承载能力。一是优化交通网络。强化成都中心城区、双流北部城市组团及“三大园区”相互间的交通联系,着力优化产业聚集区、商务配套区、生活配套区路网结构,尽快形成城乡一体、水陆空铁立体互动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实现与成都中心城区交通的全面接轨。二是完善能源体系。按照打造南部新城的要求,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岷江水厂二期、东山牧山供水工程及输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保证能源储备与供给,增强临空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针对临空经济时效性、高效性的特点,加快通讯、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在临空经济功能区、核心区、配套区实现互联网、通讯、有线电视“三网”融合,打造“数字双流”,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四是改善人居环境。在东升、华阳、西航港及“三大园区”等人口和产业密集区域,合理布局商业、公交、餐饮、健身、娱乐等生活设施,提高区域综合配套功能,着力打造一流人居环境。

第8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现状;规范化

2009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2010年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考评活动。2013年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系统上线,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逐渐步入正轨。然而,档案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特别是专门档案的管理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所以,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概念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从这一条款中我们可以得知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基本含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

现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机关事业、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这些机构在业务过程中都会逐渐积累形成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因为每个机构所管理的业务是不一样的,因此各机构所形成的档案也不尽相同。但为了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解读》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社会保险管理类、社会保险费征缴类、医疗保险待遇类、失业保险待遇类、工伤保险待遇类、生育保险待遇类、社会保险稽核监管类。

(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件。

在社会保险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是各种各样的,只有那些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称之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对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来说,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就是指对参保对象的权益记录、待遇享受等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载体主要以纸质为主,只有少部分的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载体还很少涉及到。

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现状

(一)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

随着全系统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标准化活动的推进,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档案室从无到有,设备也不断的投入。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领导重视程度不一致,导致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有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国家和部省的有关规定高标准的建立库房、办公室与阅览室分开的档案场所,购置档案专用立式双轨道密集架,配备空调、计算机、温湿度记录仪、防磁柜去湿机等专业设备,并严格按照防盗、防火、防虫、防湿、防尘、防高温等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有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于没有经济基础的保障,可能连最基本的档案库房面积的要求都达不到,基础设施可能极其简陋。

(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比较薄弱

全国档案管理人才本就稀缺,能够投身社会保险事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从目前情况来看,省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基本配备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有些机构可能还建立有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但是,各地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大多都不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有些机构甚至是经办人员兼职管理档案。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来看,大多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人员还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档案管理的经验不足,还不能够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

(三)保管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档案保管工作质量的高低,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档案保管的好,就为整个档案工作的进行提供了物质对象,提供一个最起码、最基本的前提。反之,如果不能有效地延长其寿命,或者甚至损毁殆尽,那就会是整个档案的工作意义,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秩序。从目前情况来看,我省各地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保管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仍然只采用纸质线装保存,没有结合现代化技术进行数字化管理。2.归档入库不及时。3.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档案库房。

(四)利用服务效率低、方式单一化

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2009年底进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标准化建设,2010年开始进行达标验收工作。从验收的结果来看,目前我省大多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只对2007年以来的档案进行了整理,整理形式也仅仅是装订成册、编制电子档目录。整理的水平决定了利用服务的方式,对于2007年以前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只能单纯的靠管理人员一本本一页页地翻找,费时费力,效率低;对于2007年以后的档案,虽然已经进行了整理,但是,在利用时也只是通过电子档目录查找到卷数和月数,最后仍是需要通过手工查阅纸质档案。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手工查阅的利用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完善规章制度,构建科学管理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应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制度做好档案工作,是新形势下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从我省2009年底进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标准化建设以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陆续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规范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毕竟是在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需要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步地完善和改进。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环节,逐步地完善和改进之前已经建立起来的规范制度,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水平,只有建立起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规范化。要打造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首先应当重视档案专业人才的配备,专业人员的配备是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其次,要建立对档案管理人员长期有效的培训,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再次,重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经办过程中经办人员对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直接影响到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服务水平。

(三)清理积压,为民所用

从目前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利用需求来看,参保人员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成立以来至国企改制之间的档案的利用需求相对比较大。由于社会保险事业成立初期,各企业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对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不是很重视,造成许多早期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混乱以及档案的遗失,参保人员急需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来确定自己的缴费情况和找回自己的档案。但是,就目前我省来说,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该期间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不是很规范,有些机构甚至对这期间的档案没有进行整理。这就需要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尽快清理积压的档案。只有将积压的档案全部完整地整理,才能使保管的档案全宗完整,才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参保人员服务,为社会服务。

(四)全面推进现代化管理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经办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也大幅度增加,纸质档案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服务平台,在抓好纸质档案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设电子档案的新路子。2013年我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正式上线,2013年6月底前全省各县市陆续将2007年至2012年的档案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导入系统,实现了最基本的计算机检索。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我们还应当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自动输入、浏览、查询、全文检索、统计、报表输出的无纸化办公,实现了档案查询与窗口岗位服务的有效对接;我们还应当积极建设数字化档案,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把文件档案通过缩微扫描,实现数字化管理,为查询者提供优质服务。

(五)利用服务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应用,立足服务,积极扩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首先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阅览场所,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查档环节。其次,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还应当积极建立更加便捷的利用模式,如提供电话预约查询、网络查询服务等。

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前景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对参保单位和个人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参保人“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必要条件,是研究社会保险事业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的重要史料。因此,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相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档案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积极努力下,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一定会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单位:永定县医院医保科)

参考文献:

[1] 孟昭喜.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第9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在1960年代早起,坦桑尼亚摆脱殖民通知实现了独立,当时的经济处在很低的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坦桑尼亚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人们普遍认可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Ngowi,2000)。

此外,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由于采用的经济自由化政策,国家和政府把私有领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坦桑尼亚经济有着巨大的变化。为了实现这一改变的核心,需要资本和科学技术来注入这些领域使其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1997年晚些时候,依据1997年《坦桑尼欧亚投资法案》26号成立了坦桑尼亚投资中心(TIC),这是一家主要用于促进政府部门合作,鼓励和促进投资,对政府部门在投资以及相关问题上给予建议(坦桑尼亚投资中心投资报告,2009)。

坦桑尼亚投资中心确定的有限投资领域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农业、建筑业、制造业和金融服务。然而,其他领域的投资也不受限制。此外,外国所有权和控制权不受到限制,土地的所有权仍然是受到限制的。尽管各项规定的费用外国公司比国内公司要高,但坦桑尼亚投资中心对国内外投资者的服务没有差别。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是由于它能帮助东非国家确定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非的重要性,指出这些国家在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上的困难点和国家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作出的努力和给出的方案。

坦桑尼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况

在坦桑尼亚外商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国家,在近几年以前,这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坦桑尼亚政府在过去的时间里做出了许多的努力来吸引更多外国的投资。实际上早在1963年,政府的意图就有所显现。在新的独立地区坦噶尼喀通过了外商投资法案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然后在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岛联合成了现在的坦桑尼亚。(Green,1982)但在1967年以前,政府依据阿鲁沙宣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来发展经济,然而这些努力都因为某些原因以失败告终。fNgowi,2002).阿鲁沙宣言宣布了国家将走社会主义的道路。1967年,根据产业(收购)法第5号的要求下达了部长级的命令,要求国内所有的跨国公司和在坦桑尼亚本土的坦桑尼亚大型私有企业要以坦桑尼亚政府为其多数股东。大多数的跨国公司和在坦桑尼亚当地运营的大公司都完成了国有化。1969年公共企业法第17号创立,使得所有的国有化企业受制于政府的管控之下。((Ngowi,2002))1985年,随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复苏的到来,也发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坦桑尼亚发现其无法应付一些失调和管理不善的公共企业和公司。深思熟虑以后,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开始发起和实施。金融机构、公共领域和行政部门进行了改革并且仍在改革之中,对国家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吸引进行调整。1997年,国际投资法通过,以促进本地和外国投资。(Ngowi,2002),2000-2001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和哈弗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共同的非洲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在一项对为改善经济和投资环境作出努力的非洲国家的调查中,近年来坦桑尼亚的初始经济环境修正指数在24个国家中位居榜首。报告还指出,在非洲大陆未来增长乐观趋势排名中,坦桑尼亚位列尼日利亚之后,排名第二。然而,有必要强调的是,除了改善初始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外。

对于投资所作出的努力仍显缓慢,要使得投资物尽其用从而获取发展,仍然还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坦桑尼亚投资政策,1997)。

坦桑尼亚FDI的来源

调查显示,2012年流入到坦桑尼亚的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10个国家。自2011年起,来自发达国家,即英国、加拿大、瑞士、美国和卢森堡的资本流入达到了15.861亿美元,其中英国的资本流入量最多。来自这些国家的大部分投资资本流入了采矿和采石业、制造业、金融业、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信息和通信业。

来自新型经济体的资本流入主要集中在南非和巴西,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主要集中在肯尼亚和博茨瓦纳。然而,曾在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流入排名第二的南非在去年仅排名第五,这是由于在去年,其他国家在电力和天然气行业投资的数额庞大。

坦桑尼亚利用FDI的方式

《坦桑尼亚投资法案》提供了如下三种项目所有权。一个投资项目可能为坦桑尼亚或为外国投资者单独所有,也可以为坦桑尼亚和外国投资者共有(合资企业)。根据坦桑尼亚投资中心2005至2011年注册的项目,坦桑尼亚在建立投资项目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其次是盒子企业,最次是外国投资商。

FDI在坦桑尼亚的地区与产业投向

1.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投向

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流入分布积极持续但却不近均匀。年内,采矿和采石业吸引资本8 893亿美元占据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电力和天然气业,吸引资本6.183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2011年的三倍之多。在过去的近几年问,这个行业经历了资本流入的急剧增加,而其在2008年的资本流入仅为1.0百万美元。这种发展离不开在坦桑尼亚天然气和石油行业的大量投资。

2.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

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达累斯萨拉姆地区,占据了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数额的49.5%。大部分的外国投资都集中在达累斯萨拉姆,原因很简单,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有着相对发展完善的基础设社,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有力支撑。姆万扎和希尼安加地区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因为哪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物资源。此外,姆万扎有着最大的渔业资源,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商。阿鲁沙也因其商业和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流入。这个地区有利的天气条件也为从事各种农业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由于这样的分布,国家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地区从持续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流入中直接获益。政府有必要指定一些具有投资潜力但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流入较少的地区,并且改善其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FDI对坦桑尼亚经济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包括

资本形成,技术,示范效应,技能和管理,收入,贸易的影响,人力资本贡献,溢出效应,竞争水平,管理实践。

主要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