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一是及时成立了工作机构。根据要求及时成立了以刘诚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的“产业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科室、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干部人人参与的局面。二是及时制定了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市民政局关于开展“产业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市民〔〕39号)文件,并按照各阶段工作步骤,制定了各阶段工作安排表,进一步细化活动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三是全面动员营造氛围。全市“四个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了产业提升年的相关工作,迅速在全局掀起了开展产业提升年活动的。并通过民政信息网、工作简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开展产业提升年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全力以赴,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全市8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已通过省民政厅检查验收,完成目标任务233%;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办城市福利院6家,床位1654张,有城市“三无”老人812人,现全部入住城市福利院;有民办养老机构4家,床位420张,入住老人362人。目前我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达17689张,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7%。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剩余床位2993张。

(二)积极探索和推动全市养老产业发展,引进箫丙幸福里养老公寓、民福银发养老服务中心、市乐福爱心养老公寓和泰王国泰玺集团等养老发展项目,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目前,箫丙养生顾问有限公司的幸福里养老公寓项目,该项目一期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在市塔河街和县关镇108国道旁建设两处老年公寓,总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设计床位360个。目前该项目的县关镇点已进入工程装修阶段。

(三)进一步规范“慈善爱心超市”建设管理工作,新建、改扩建社区“慈善爱心超市”10个,完成100%。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第2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总体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着力防范和化解养老服务领域重大风险,不断完善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长效机制。到2020年底,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养老机构重大安全隐患基本清除,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法人登记率实现100%,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成效显现,镇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照护能力明显提升,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先行先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治理深入推进;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社会对养老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统筹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和恢复正常服务秩序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统筹推进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和松懈思想,严格落实民政、卫生健康部门主管责任、三镇属地责任和养老机构的主体责任,因地制宜调整完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稳妥、有序恢复养老服务秩序。各镇要根据实际,对《养老机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中的出入管理防控措施作出适当调整,其他防控措施仍要严格落实。在保证入住老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有序恢复服务秩序,支持养老机构正常运营。落实支持养老服务行业抗击疫情纾难解困措施,帮助养老服务业渡过难关。(实施时间:2020年1月-疫情结束;实施部门:区民政局、区卫健委、三镇)

(二)协调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法人登记。各镇要加快镇属敬老院改制进度,确保2020年7月底前全区特困人员供养设施(敬老院)法人登记率达到100%。(实施时间:2020年6月-7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三镇)

(三)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及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准备工作。建立健全区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加强《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分级培训和评估,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安全基本规范》的贯彻落实。守好养老机构安全红线和底线,在国家强制标准生效实施前,区民政局要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督查检查,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尚未整治到位的重大风险隐患或不符合《安全基本规范》的养老机构,依法依规限期整治到位,对拒不整治或无法完成整治的,组织联合执法,依法予以取缔。区民政局要对全区养老机构准备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确保2020年底前,60%以上的养老机构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三镇)

(四)启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试点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依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启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试点工作。到2020年底前,全区养老机构普遍推行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实行全流程公开。坚持标准引领,充分发挥高等级养老机构的示范效应,推动全区养老机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为养老服务市场公平竞争和老年人知情选择提供参考。(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

(五)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区民政局要牵头制定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将各部门综合监管制度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养老院服务质量监管齐抓共管的机制;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部门职责充实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提高监管实效;要完善养老机构服务纠纷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区民政局要与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互通互联工作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要进一步优化养老机构备案流程,落实养老机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开在本辖区内登记、备案的机构名单,以及已掌握的未登记、备案的机构名单,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加强养老机构监管。(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六)深入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按照《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见》(民发〔2019〕80号)、《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皖民养老字〔2020〕40号)、《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马政办秘〔2019〕116号)通知要求,各镇要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供养服务设施条件、设备配置、供养能力、运营状况、服务水平等情况,以及本地区特困人员数量、生活情况、失能状况、集中供养服务需求等基本情况,全面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2020年底前,重点提升现有区级供养服务设施照护能力,强化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兜底保障,镇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完成率达到100%,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到2021年底,确保每个镇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护理型床位达到55%以上;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的安全隐患全部清除,改造提升任务全部完成,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三镇)

(七)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按照民政部等四部门《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民发〔2019〕126号)要求,2020年9月底前,区民政局全面摸清民办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状况,建立消防安全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逐项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定期照单对账、照单销账,集中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不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不满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消防安全未达标的民办养老机构,要根据消防安全状况,按照国家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认真实施改造,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要求,针对经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养老机构进行有效整改,并按政策申请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八)着力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依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民发〔2019〕88号)要求,联合区人社局组织开展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包括养老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养老护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培训工作,逐步提升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

(九)持续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各镇要认真总结2019年养老院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取得成效,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多部门联动、“四不两直”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巩固提升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和重大消防风险“百日会战”成果,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对照《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持续组织力量对辖区所有养老机构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进行再排查,并将“保健”市场乱象整治、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纳入养老机构日常监管内容,建立风险隐患整治工作台账,明确整改任务内容、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限期整改,采取有力措施,将排查出的养老机构安全风险隐患全部整治到位。区民政局要联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加大对养老机构安全风险隐患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及时通报整改情况。

各镇要将2020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与民政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部署、同推进,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防止已整治的安全隐患反弹。确保在2020年底前,彻底解决养老机构存在的消防审验问题。要积极稳妥推进养老机构“明厨亮灶”建设,确保2020年底前覆盖率达100%。(实施时间:2020年6月-11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三镇)

(十)做好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数据更新。区民政局要及时指导新成立的养老机构设立账户并填报数据,对已撤并和暂停服务的养老机构要及时更新运营状态,严格审核所辖区域养老机构填报信息;及时指导养老机构定期维护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数据,确保养老机构正常运营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时整改,直到合格为止。要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对数据录入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的要进行通报,并作为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实施时间:2020年6月-12月;实施部门:区民政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级要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强化责任,统筹推进。

(二)推进长效监管。着力推进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由突击性的集中排查整治向依靠制度常态化监管的长效机制转变。专项行动结束后,区民政局要建立健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坚持用标准、制度来加强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通过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法来促进养老院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要继续督促养老机构通过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填报基础信息和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为集中研判工作进展、动态督促落实提供数据支撑。

第3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根据霍办发[20__]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着力构建“三农”服务新体系,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加充满活力,“三农”服务更加落实,农民群众更加满意,农村基层政权更加巩固。

二、工作目标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按照资源整合、功能完善、责权统一、条块结合的总体思路,打造乡镇政务服务平台,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民群众需要办理、咨询和服务的事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实现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式”发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票制”收缴。

三、服务范围

凡政府面向农民群众的行政性审批和公益,全部纳入镇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范围。具体为:

1、契税、耕地占用税、非税收入征缴;

2、办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

3、提供统计信息咨询和服务;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5、农宅用地报批、集体土地变更登记;

6、林木采伐许可证(自用材),农民建房证、占用林地审核意见书、木材加工许可证、林权证、林木采伐许可证(集体);

7、居民出生、死亡户口登记,户口迁入、迁出、变更更改,暂住证、租赁房屋治安许可证、居民身份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

8、优抚对象抚恤定补证、残疾军人证、残疾人证、社团登记、社团变更登记、民办企业单位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五保供养证、老年证,办理城市低保救助、农村特困救助、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申报手续和社会定救证;

9、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企业注册登记、商标注册、合同管理以及投诉受理;

10、办理生殖保健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二孩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11、办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鉴证、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普查、意外伤害申报,农村土地调整方案报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申请初审、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劳报批,受理农民负担咨询和举报;

12、水面养殖使用证;

13、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申报缴费,提供劳务信息服务、求职登记和培训需求登记;

14、提供招商引资政策咨询和相关服务;

15、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四、服务方式

镇设立政务服务中心,村设立为民服务点,其运作方式为:

1、集中办公。政务服务中心以镇财政服务大厅为依托,办设四部一室,即咨询受理服务部、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中心办公室。从镇党政办公室、财政所、农经站、计划生育办公室、国土资源管理中心所、林业技术工作站、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抽调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

2、镇村联动。群众直接到镇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事的,由咨询受理服务部接待;到村为民服务点申请的,由村员负责到镇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3、统一受理。镇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办理群众申办理请事项 ,负责接待群众来访,负责政策解答,负责提供信息咨询。

4、分类受理。对群众申请办理事项由咨询受理服务部进行登记和分类后,转交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进行办理。

5、专人承办。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根据咨询受理服务部转来的办理事项,确定全程承办人,并作为办理责任人。

6、限时办结。镇政务服务中心接到群众提出办事申请后,按照承诺的时限,按时办结。

五、办理程序

镇政务中心办理工作分为三个环节:

1、受理。镇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受理服务部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出具补充材料清单,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再行受理;对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告知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受理登记,填写承办单,并相应转交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和经济发展服务部。

2、办理。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接到有关材料后,确定该事项的全程承办人,能直接办理的,即时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由全程承办人负责办理,并承诺办理期限。对群众来访提出的问题由咨询受理服务部先行登记,能即时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报中心主任,并提出办理意见。

3、回复。承办事项办结后,全程承办人签字交回咨询受理服务部,并做好承办单的交换手续,由咨询受理服务部将办理结果告知申请人。

六、实施步骤

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6月8日至6月25日)。成立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拟定管理制度,报领导组批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6月26日至7月20日)。加快政务中心建设,建立服务平台,调配工作人员,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尽快推动镇政务服务中心有效运转。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7月21日至7月30日)。领导组对镇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进行督查、调研,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完善。

七、保障措施

l、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镇长兼任服务中心主任,并确定一名副职任服务中心副主任,负责政务服务中心的筹建、人员调配、岗位设置和内部建设,确保此项工作抓出成效。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会议、公开栏、标语和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全面推进政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程序要求和方法步骤,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为全面推开创造条件。

3、整体推进,上下联动。镇政府从党政办、财政、林业、土管、农经、计生、劳保、民政等部门各抽调两名工作人员,设置A、B岗位,负责中心的日常业务工作。各村和镇直各职能部门要适应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要求,把服务“三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和服务机制,实行职能前移,简化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优质服务,确保群众满意。

第4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按照全县“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发展提升年”活动日常事务及组织协调工作,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局主要领导亲自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局班子专题开会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制定了《县民政局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县民政局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绩效考核方案》,同时我局还将活动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及时分解到各有关责任股室和单位,为此项工作的迅速启动和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局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对“发展提升年”活动进行部署,同时还利用局班子会、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把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提升年”活动的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个干部和职工,统一干部的思想,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三是强化检查指导。局党组在抓好局机关的基础上,对局属各单位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较好防止了图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确保发展提升年活动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积极开展活动

1、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设施水平。一是完善了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成了全县“三院”配套设施建设任务;三是继续推进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每个乡镇抓了1-2个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

2、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一是扎实推进了减灾救灾工作。加大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组织了“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活动。积极开展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高了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减灾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最大限度降低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二是建立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和贫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集中力量抓了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适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快形成和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高龄老人特别是城镇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三是深入推进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改进了城区社区居委会建设,广泛开展了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继续打造了一批农村精品社区,不断夯实了农村农业发展基础。四是进一步规范了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继续加强了殡葬改革宣传引导,革除传统丧葬陋习,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使“绿色殡葬”理念融入了城市现代文明。继续开展了殡葬系统“优质服务月”活动,提高殡葬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同感和满意度。开展了婚姻登记机构等级评定,争创“全省十佳婚姻登记机关”,打造一批为民便民绿色窗口。五是加强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指导社会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提高了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推动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大了公益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六是积极抓了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发展地名文化,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开展了村级设标试点工作。完成了县级界线联检任务,抓了年度乡镇勘界工作,深化了平安边界的创建。

3、面向“三个群体”,着力提高民生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困难群体保障能力。提高了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加强了低保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阳光低保、公平低保。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平台建设,适时提高了医疗教学秩序助比例,逐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达到90%以上。二是进一步了提高优抚群体保障能力。落实了优抚安置政策,适时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继续抓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落实。启动了全县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设了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了就业服务指导。三是进一步提高了特殊群体保障能力。提高了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建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了孤儿养育模式,推进了救助管理站和流浪未成年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改善了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和孤残人员的生活。四是继续实施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帮助农村灾民倒房,灾后重、修建。目前,全县22户灾民倒房户即将核实救助到位,重建户每户补助1.5—2万元,维修户每户补助500-2000元。

4、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优化民政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主动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事项,及时、主动在县政府网点进行了公开。做好依法申请公开,完善依法申请公开目录,畅通依法申请公开渠道,及时做好依法申请公开受理、回复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了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局机关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完善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统一行政给付文书格式。加强了行政复议工作,建立了件转办工作制度。加强了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政干部法律素养。三是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了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了“统一受理、项目代办、快速转办、并联审批、办结告知”制度,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四是进一步推进了民政工作队伍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开展了以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了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加大了民政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了民政工作力量。五是进一步完善落实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加强了对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

5、科学谋划,做好内部管理。从健全制度入手,从落实制度深入,坚持制度管人,规范内部管理,狠抓了思想教育,落实了惩处措施,大力整顿了机关作风,并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健全了学习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了干部职工作风和能力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原则,重品行、重能力、重实绩,“靠素质提升,凭实绩进步,干好干坏不一样”等有效机制,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给年轻干部创造发展的舞台和空间,努力形成了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了民政部门旺盛、充沛的发展活力。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加强了廉政管理,注重教育整顿,健全监管、查处机制;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实行局长接待日制度,畅通社会各界监督渠道。

第5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五大战役”完成情况

(一)“五大战役”实施完

成情况

1、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在建项目显现出投资大、进度快、效益好的特点,有32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并达到年初预定的形象目标。万达广场、上海东危旧房改造等28个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其中24项投资超亿元,4项投资超5亿元。7项新开工项目(新兴三期、福机限价房、上海东危旧房改造、南星商城、升龙大厦、申发大厦、红星苑三期),4项竣工项目(桂园怡景限价房一期、区文教活动中心、万达广场、青年会),按要求节点全面开、竣工。

2

、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

通过抓政策对接、抓用地报批、抓土地出让、抓征地拆迁、抓土地整理“五个抓”相结合,加快两大商务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海峡金融商务区二、三期4大市场约379亩的搬迁工作已圆满完成, 6家区属企业地块收储已完成上报工作,其中苍霞街道1家企业完成合同签订;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一期祥坂村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祥坂工业区基本完成拆迁工作,并继续推进二期拆迁。为明年的地块收储、拍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3、城市建设战役

4、产业提升发展战役

5、民生社会事业战役

着力推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卫生、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发展。大力抓好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通过提供居家养护、发放辅助用具、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等手段,下拨70多万元助残经费;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瀛洲、后洲、义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得成功。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十大惠民工程”完成情况

第6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1、全面实施建制公立乡(镇)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一是以“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配置)为核心,对公立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完善,以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美化院容院貌、改善基础设施,进而提高公立卫生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截止6月底,全市224个(其中彭州新兴镇因建水库该镇卫生院暂不建,即全市实际应建223个)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开工222个,占总数的99.5%;已完工190个,占开工总数的85.6%;二是按照《**市村卫生站建设标准(试行)》、《**市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村卫生站的管理体制、人员、设备、设施等方面制订了统一的标准。对全市2230个行政村、471个涉农社区按项目建设规划设置,共需建设村卫生站2336个,现已完成1072个,其余的1264个村卫生站将在2007年底全面完成。

2.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在定编、定岗、定责、定员的基础上,以“三分开一委派”(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收支分开、会计委派)为切入点,再造公立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着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区、彭州市、都江堰市等分别在3个、4个、5个公立卫生院进行了试点工作,在成立了医院管理中心,药品集中配送,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新津县遵循“先调查、后商讨、再定案”的原则,制定了一套完善、可行的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是乡(镇)公立卫生院在编人员的基本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财政为全县乡(镇)公立卫生院交纳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并财政按照原经费补助渠道拨付公共卫生经费,通过强有力的监管,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余区(市)县也正在进行积极稳步探索和推行。

今年3月市委书记李春城在作客央视《小崔会客》节目时,将农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作为**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经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后的公立卫生院,其就医环境、功能布局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与同期相比相应增加,而每门诊人次费用、住院人均费用下降了15%以上,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优美、方便、实效的就医场所,也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构建了一个优质、高效的服务载体。可以坚信,这项工作全面完成后,必将对提高我市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更好地发挥公立卫生院的枢纽作用,从而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顺利完成国务院在**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吴仪副总理参观了青羊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会代表300多人参观了五城区(高新区)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出台了支撑社区卫生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经过近一年的时间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07]38号);二是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综合配套的政策支撑:劳动保障、财政、人事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20多个配套文件,如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按服务人口进行补助,中心城区的补助标准已从年人均5元提高到20元,其余区(市)县不低于年人均10元。

3、统筹规划、加强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八统一”要求,加快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70%的建设任务。

4、扎实推进双向转诊制度建设。作为四川省对口支援的试点城市,在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16家驻蓉部、省、市三甲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城区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目前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64家对口指导全市8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对口支援的全覆盖。

5、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工作。一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武侯区、青羊区已启动收支两条线的试点工作,高新区、金牛区正在论证中;二是武侯区实行了药品零差率等工作。

6、加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一是开始了全市710名社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二是举办短期短缺专业班4期487人。

三、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规划,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卫生应急救治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应急指挥体系。

重点建设六个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血液中心。

1、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一是制定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送审稿)、《**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送审稿)上报市政府。指导各区(市)县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乡镇)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卫生信息体系建设的步伐,在全市20个区(市)县分别举办了该系统使用培训学习班;三是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举办全市急救技能大赛,参加省市“2007天府”生化反恐演练、市大面积停电事故演练;四是加强卫生应急信息报送。进一步统一规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和要求,提高信息报送、分析质量;五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市、区(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

1—5月,**市急救指挥中心受理呼救电话289217个,救治伤病员数38263人。上半年,共接警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25起,均得到及时处理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完善了传染病、地方病、食物与职业中毒等的监测、报告和处理应急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霍乱等疾病的监测工作,着力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认真做好中央补助经费艾滋病、结核病、计免等项目工作,强化慢性病防治工作,注重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全面贯彻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使艾滋病在我市得到有效遏制。2006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4.78岁。

3、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举办了食品、学校、医疗执法、公共场所、职业卫生、依法行政培训;对农民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全面推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继续推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推广到游泳池、美容美发和洗浴等场所;加大食品卫生执法力度;开展部门联动,与整规办、工商局、公安局、监察局、计生委、科技局等联合重拳打击非法行医;做好大型活动(会议)的卫生保障工作。

4、信息网络体系。在现有卫生防疫信息系统基础上,实施了向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延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实现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在线报告。

5、医疗救治体系。制定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方案》。重点建立多维子体系,即传染病救治体系、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职业中毒和核辐射应急救治体系、传统医学诊疗体系。

6、强化妇幼保健的公共卫生职能。一是重点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实施母婴安康项目;二是在对贫困孕产妇实施500元一次性救助的基础上,要求区(市)县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当地民政、财政部门建立“贫困孕产妇急救专项经费”。龙泉驿区拨付100万元专款建立“贫困孕产妇生育救助专项资金”,对辖区内贫困孕产妇孕期检查、住院分娩、新生儿疾病筛查、母子系统保健及高危孕产妇抢救等一系列费用实施救助,救助金额最高可达5万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5.75/10万(36.17/10万,含流动人口)。

四、继续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1、继续推进科技教育工作。一是规范经费使用范围、程序,积极推荐3项市重点学科申报省重点学科;二是83个项目申报省卫生厅科研项目;三是对1项适宜技术进行推广,覆盖12个区(市)县;四是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五是实施与蒙比利埃市医学院签定的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六是深化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市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管理-执法办证系统》、《**市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及处理分析系统》、《**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市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建立**市卫生信息数据中心机房,实现全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

2、加强中医药体系建设。

(1)上报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的决定》(代拟稿)。正式下发了《**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2)进一步加强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为启动我市14家县级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及设备配置项目进行了基础调查;二是将乡镇公立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截止6月底,全市乡镇公立卫生院中医科设置已达97.9%,村卫生站75.1%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已达100%,中医药人员配置比例达到16.21%,社区中医药服务量达到29.25%,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能提供中医药服务。青羊区已建成为我市第一家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三是5月19日,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视察了**中医名医馆、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对**市在抓“三名”建设和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3)组织开展了“**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评选结果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对**市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进行了结业考核。

(4)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继续做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目前我市已有14个艾滋病人正在接受中医药治疗。

(5)加强县级中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区中医医院、**县中医医院已被列入了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中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单位;郫县中医医院、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已被确定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项目单位。

(6)继续举办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班,有52人报名参加今年的培训。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医学中专学历教育,已印发相关报名通知,招生工作正在进行。我市上述两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全国农村中医人才培训项目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3、严格规范医疗秩序。着力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行医,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依法执业,严格制度,规范行为。制定下发了《**市医学检查结果互认暂行规定(试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市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医院医师考核实施方案》、《**市卫生局关于大力开展“惠民行动”的实施意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的紧急通知》、《**市卫生局关于对医院储备点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的情况通报》、《**市特殊优惠医疗服务补贴办法》等文件。切实抓好“医疗质量评价”工作,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监控体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定期医院医疗质量信息,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实行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查询制度。巩固无偿献血成果,确保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保证临床急救用血需要与安全,维护人民健康。

第7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社会保险全覆盖和精确管理为目标,开展参保登记工作,完善社保政策制度,优化经办管理服务,努力实现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的转变,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

二、工作目标

依据社会保险法规,依托市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及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比对、数据采集,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等措施,对全镇户籍人员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参保人员参保情况进行核查登记,建立全面、准确、完整的社会保险业务基础数据库,形成个人唯一的社保标识,实行长期动态管理。开展扩面参保,力争到2016年底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覆盖所有法定应参保人群。

三、实施范围

具有本镇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员,在本镇行政区域内参保的非本市户籍人员。

四、组织领导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由镇政府统一领导,成立“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责任分工

1.镇人民政府全权负责做好辖区内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组织开展全民参保宣传、信息变更、审核、维护及数据采集和核对等工作,并对此项工作定期督查。

2.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宣传发动、信息系统操作及业务经办培训,依托市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对比,对未参保人员按户籍地、常住地分类,确定调查对象,指导各村开展入户调查、扩面参保工作。

3.村(居)委会、生产队负责辖区内全体人员基础信息的登记、初审;基础信息变更登记的初审、变更维护;受理咨询、查询;组织人员开展入户调查、扩面参保工作;收集、核查、整理、上报、管理参保登记资料等。

4.镇派出所: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立数据信息交互机制,定期提供户籍人口、居住证人口变动相关信息。

5.民政部门: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立数据信息交互机制,定期提供民政对象人员死亡等信息。

6.镇计生部门: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立数据信息交互机制,定期提供人员死亡等信息。

7.镇爱卫办: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立数据信息交互机制,定期提供新农合参合人员信息,指导新农合扩面参保。

六、工作内容

(一)信息比对。依据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反馈我镇的参保人员信息比对结果,镇社服中心将入户调查对象信息分解落实到各村(居)委会、生产队,对存在异议的信息,及时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确认、核实。

(二)组织开展入户调查。依据信息比对结果,我镇共需对4018名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组建村(居)委会、生产队调查员队伍,调查员入户调查一般以2人为一组,佩戴“全民参保登记调查证”,携带宣传手册及表格资料。由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发放调查对象名单,逐一入户调查(对于入户调查中新发现的需调查登记人员,及时补充进入调查对象,并将名单整理报镇社服中心),填写《全民参保登记表》,把握当前入学、就业、失业状态和未参保原因等情况。填写完毕后,《全民参保登记表》应及时交由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录入为电子表格并进行初审,初审完毕后交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复核入库。

(三)同步开展扩面参保。我镇在进行入户调查登记的同时,科学组织进行扩面参保工作,在城镇化区域以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参保覆盖面;在农村、生产队以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和居住农民为重点,鼓励持续参保;引导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同时针对高风险行业实施工伤保险扩面参保;积极探索网络就业、创业等新群体的扩面参保工作,全力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

(四)实现信息动态管理。依托省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库与社会保险业务库、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等数据库实时对接,信息共享共用;通过基层平台工作、业务经办、自助服务等渠道实现系统内源数据动态更新。

(五)提升经办服务水平。通过本次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切实理顺经办管理体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经办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参保人员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精确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和数据信息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共享。

七、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1月27日至2月28日)

1.成立镇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镇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镇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启动会议,明确村(居)委会、生产队调查员队伍并将调查员队伍,动员部署工作。

2.建立调查队伍。我镇在村(居)委会、生产队一级设立入户调查组和攻坚组,入户调查组由村委会主任(生产队长)、社会保障协管员组成,各自负责本小组居住人口的调查登记;攻坚组由村(居)委会书记(生产队)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以及当地派出所户籍民警组成,负责单位公户、寄(挂)户等人户分离人员的调查核实。

3.组织业务培训。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将本镇需入户调查人员名单配发到各村委会,并对各村(居)委会入户调查员等进行系统操作及业务经办培训。

5.开展全面宣传。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各村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发放全民参保登记宣传材料和《全民参保登记表》、《全民参保登记调查证》并发放到各村,及时将《全民参保登记调查证》配发入户调查员。

(二)工作实施阶段(2016年1月29日至3月30日)

1.开展入户调查。各村(居)委会、生产队调查员入户调查,填写《全民参保登记表》,并将采集的信息制成电子表格送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录入信息系统。

2.组织扩面参保。村(居)委会,生产队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积极动员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到边登记边参保,同步完成参保扩面工作。

3.落实参保登记。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要按照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要求,组织相应业务人员及时完成进行参保登记各项业务,圆满完成省、市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

(三)实施动态管理(2016年2月1日起)

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过程中,逐步建立市人社系统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信息数据交互机制;实现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经办系统、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基础信息库动态对接;形成通过定期信息系统数据比对,确定年度入户调查对象,持续扩面参保的全民参保登记长效工作体系。

(四)开展自查(2016年4月1日至6月30日)

各有关部门组织自查,主要查看调查登记工作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录入信息是否完整准确、落实政策是否到位、管理服务质量是否得到提升、信息数据是否及时动态更新、扩面目标任务是否实现,并对存在不足进一步改进完善。

(五)考核验收阶段(2016年7月1日至7月31日)

镇人民政府组定期通报各辖区工作进度,对入户调查、扩面参保工作考核验收,进行考核结果统计分析,形成工作总结及分析报告。

八、工作要求

(一)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部门要精心制定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宣传计划,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合理引导社会舆情和舆论导向,使群众积极参保,主动登记,营造良好的全民参保登记社会舆论氛围。

(二)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建立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对入户调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共同做好我镇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第8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重品质,实施民政服务品牌建设

服务品牌建设初显成效。结合业务特色和行风建设,全力打造“1+8”民政服务品牌体系,印发了《全区民政系统开展“善治馨香民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通知》,在“社区建设、双拥优抚、养老服务、救助救济、慈善公益、婚姻登记、社会组织、殡葬服务”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并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明确项目责任人,严抓落实。上半年,区婚姻登记处创建的“琴海导航”服务品牌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为抓手,辅导调解34例婚姻家庭纠纷;“春暖梧桐”服务项目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社会组织8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重思路,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在老城区和城市拓展区社区深化“两委两站”组织构架,按照“两委一会多中心”的服务模式在包公街道开展试点工作。在滨湖新区范围内推行“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的社区管理模式,成立了滨湖世纪社区,变“街道—社区”两级管理为大社区一级管理;在居委会层面推行“居政分离、居民自治”,并成立了滨湖世纪社区共治理事会。同时,加强大社区人员配备,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聘15人充实到滨湖世纪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努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义务服务、市场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四大体系。搭建、延伸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差异性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立社区发展公益金探索外包化购买服务,今年,我区继续安排专项资金为60岁以上城市一类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免费配送老人手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城乡社区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今年3月启动了省精品社区和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明确滨湖世纪社区(街道级)、花园社居委等4个创建单位,并制定下发了创建方案;组织创建单位参加省厅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明确自治导向,严格按照标准,尽快启动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创建任务。社区服务不断深化。建立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以专业方法深化公共服务,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引入社工和社工组织介入社区服务,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针对特殊人群开展服务项目。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智能化便民服务亭建设全面推进。按照市局统一部署,今年我区建设数分别为30个和39个,现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已全部完成选点工作,10个创建单位已进入招投标环节;社区“智能化便民服务亭”正在开展选址布点工作。同时,正在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对去年的计划安装点进行实地走访,对符合安装条件的点,立即启动安装工作;不符合安装条件的点,正在梳理调整。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5座便民服务亭的安装工作。推广统一社区标识。社区服务标识的统一,既提升了社区辨识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居民认同感和参与度。今年区政府下拨专款40万元用于21个社区推广标识应用工作,并于6月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年底前全区社区能够实现标识统一应用。

三、重实效,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五保供养措施有力。全区农村五保供养能力和充分集中供养率均为100%;供养经费按季度超前打卡发放,上半年累计发放244.43万元,全区五保对象年均供养标准达到6000元以上。五保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有序推进,按时完成全区800多名五保对象享受长期医疗护理投保参保工作。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超序时进度,骆岗敬老院100张床位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医疗救助规范高效。举办业务培训两期,印制发放宣传材料22000份。上半年,累计救助城乡困难居民大、重病人员623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44.8万元。其中救助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255人次,救助金额107.4万元;救助低收入对象50人次,救助金额34.3万元。新增“一站式”定点医疗机构3家,“一站式”救助318人次,救助金额103万元,占救助总人数、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1%和42%,“一站式”平台救助的经费额和人员比例超过省、市要求指标。临时救助填补保障“肓区”。在全市率先试行临时救助街镇审批,临时救助实现方便快捷,有效缓解了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性生活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救助15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6.4万元。率先建立“三无”人员保障制度。率先在全市建立城市“三无”人员保障制度,对城市“三无”人员在吃、穿、住、医、葬及教育的等多方面提供生活照顾、物资帮助和精神慰藉。慈善捐助成效明显。及时有效开展赈灾捐款,为四川雅安地震募捐215万元,并全部上解市慈善协会。开展“慈善一日捐”,募集善款87.6万元。上半年,区慈善协会根据市慈善协会安排,发放永辉超市“情暖万家”爱心卡20万元;“六·一”期间,会同区残联对全区50名特困儿童进行对口帮扶,发放慈善慰问金10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步入正轨。建立了“属地管理、首接负责、常态巡查、举报奖励、周报告”五项制度保障流浪乞讨救助常态开展。针对生活无着人员,在辖区重点区域路段和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救助标识或引导牌,引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全面调动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告知、引导、护送及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发现、报告、反应机制,部分重点区域街镇、居村委会建立救助管理联络员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有奖举报制度。

四、重创新,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居家养老服务日趋完善。出台了《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依托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区、街、居分工,三级联动的运营模式日趋成熟。区居家养老呼叫中心运转顺畅,月均服务量1308人次;完善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拟定《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和慈善助老,2476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社区养老建设提升年”活动,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8个;推出“区居家养老建设沙龙”,不定期组织街镇、居村、专业社工、加盟企业对养老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采集辖区60岁以上老人基本信息3万余条,建立了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基本情况月报表制度,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实现了动态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高龄独居、高龄空巢、残障失能、低保特困、重病大病、孤寡失独六类特殊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目前调查信息采集已达2700余条。基层老年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开展“老年协会建设规范年”活动,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上半年,全区7个镇街成立了老年协会,同时还将协会组织延伸到村居。

五、重活力,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工程”。实施“组织建设”工程,全区街镇均成立了社工协会,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区直相关部门和街(镇)、居(村)工作人员参加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与组织部门联合办班,强化考前培训,全区报考人数477人,已取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人数达62人。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打造社工人才实训和教育培训“双基地”,先后培训1800余人次,接受300多名大学生前来实习实训。实施“活力辐射”工程,利用报纸、电台、网络和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知识;举办“江淮社工宣传周”活动,提高社会工作知晓率。实施“组织孵化”工程,通过社工服务机构培训孵化,吸纳了12家社会服务组织和公益慈善组织入驻,培育孵化了8家社会组织。实施“项目驱动”工程,启动社工服务项目10个,建立司法调解社工站1个,社区社工服务站5个。实施“机制保障”工程,将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待遇保障范围,兑现相应工资待遇,对聘用人员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按职业水平等次,每月分别给予100元至400元的补贴。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造了“阅趣馆”、“居家养老”、“琴海导航”、“读书郎俱乐部”、“老少活动家园”等一系列社工服务品牌,直接服务对象达7000余人。规范社会组织登记。截至年6月份,全区依法登记(备案)社会组织293个,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90个,社会团体42个,社区社会组织161个;今年依法办理社团和民非变更登记6家,到期换证43家;批准成立社会团体1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家。实施登记管理改革。重点培养、优先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凡申请成立上述社会组织,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进行直接登记。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挂牌成立了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建立“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枢纽型社区组织,成立了望湖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大力扶持及人和爱邻社工服务社,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减免物管费用;建立区社会组织虚拟孵化园QQ交流群,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第9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初步建立了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进一步做好全省社会保障工作,现将2001年全省社会保障工作考核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市,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巩固“两个确保”,维护社会稳定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确保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继续把“两个确保”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做到目标、政策、工作要求“三个不变”,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实、抓好,保证不留死角。继续实行“三三制”筹资原则,调整使用结构,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加快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步伐,确保今年80%以上市、县(市、区)完成并轨工作,失业保险基金全年收入达到9.5亿元、收缴率90%以上。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支付能力,继续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基金筹措渠道和途径,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年增收15.72亿元、收缴率达到95%以上、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的目标任务。

    二、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争取在今年底前全省80%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到350万人。11个市本级统筹地区年内要全面启动,在制度创新、规范运作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出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抓紧出台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健全企业离休人员医疗费用保障机制,完善改制企业有关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结合市县机构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整体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