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第1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关键词:黄帝经;大学;办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104-04

决定大学性质、职能、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未来发展的是大学办学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能,追求越来越多的目标,工具理性曾一度占据上风,随之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呼吁教育向生命本位回归,遵循生命内在规律,关怀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之道。生命之道即生命的生长发展规律,是当今时代大学人才培养应深入探寻的规律。从养生和幸福的内涵出发,大学办学理念应是对民族生存智慧和对生命关怀情感的传承、积淀与提炼。生命与孕育生命的本土文化有着内在的契合,只有基于本土生命之道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实践才是文明演进和生命的福祉所在。因此,大学办学理念需要本土化。外来的理念不仅与孕育主体生命的本土文化不契合,在实践过程中也难以发挥理念的作用。

一、从探析大学内涵的层面看《黄帝内经》的价值

(一)《黄帝内经》对理解大学内涵的哲学本原问题有细致的阐释

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人对大学是什么,怎么办大学,办怎样的大学三个问题的理性认知,和此认知基础上的理想追求的反映,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办学理念不仅是主体世界观的展现,更蕴含着人生哲学和人生理想。对大学内涵的认知是大学办学理念确立的关键。而对内涵的理解必然关系到哲学本原问题。中华民族文化一贯认为事物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本质,但归根结底最深的层次是同一个东西。最深的层次所指即是哲学层面万物的本原,忽视本原问题则直接导致内涵的确立无稳固的哲学根基。而《黄帝内经》对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与结构、智慧的本质等问题的细致阐释是古人对于深层次的本原有价值的探索。

《黄帝内经》展现着对于生命的关怀和探寻生命发展规律的辩证精神,认为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以生命为根基,以对立转化为本质。生命质量和承袭文化的生命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生之本,本于阴阳”,“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其中以阴阳来指代生命最深层次的东西,即对立。生命都有其组成元素,元素以对立的实质而存在,元素与元素之间要发生关系,在关系的基础上构成生命乃至万事万物的宏观层面的系统;对立双方会产生冲突,冲突需要找寻和谐的方法。由此作为系统的事物才能够在和谐的变化之中向前发展。

对大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家都进行了论述,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答案即“教师和学生共同探寻高深学问的场所”,纽曼更视大学为“智慧之府、世界之光、信仰的使者、新生文明之母”,这仅是描述变化表象的内涵。从《黄帝内经》对于生命关怀的理想出发,大学这一事物即是生命关系尤其是高质量生命关系构成的系统存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不能只关注变化的表象,而要理解本质。大学中布满了对立相互转化的生命气象,生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肉体和精神意志都是紧密联系的,变化的环境中音乐的、运动的、语言的元素都对生命体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进而影响生命质量和内在潜能的发挥。大学的自然环境以及基于生命精神情感、心物作用而构成的人文环境都有着共通的本原。更高的生命质量意味着更融洽的生命关系,更高的文明。从哲学本原问题探讨出发,大学实质上是在更高深的层面关怀和探寻生命发展规律,追求高素质生命以及更为和谐的生命关系的场所。

(二)《黄帝经》阐发了淳德全道、德泽下流、上下和亲、百姓昭著的大学理想

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到“现代世界正在某些弹性无法有效控制的力量的压力下发展。和这些力量相抗衡,眼下我们的能力还显得微薄而不能奏效。然而大学的存在,表明过去一些或许多事情值得人们去抗争、坚持:表明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事情――没有人知道多少事情――去塑造未来的文明。”分析问题,探寻智慧,塑造人类未来文明是大学理想所在。未来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推动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关怀人类幸福的文明,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幸福哲学思想。对养生文化中的生命之道和幸福哲学思想深入研究,有利于丰富对身心和谐、形神合一的人才培养思想的理性认知,从而立足于与生命相契合的本土文化,实现人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

(三)《黄帝经》明确了大学高深学问的内涵实质

既然大学乃探寻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深学问蕴藏着普遍的知识,大学人掌握普遍的知识意在洞悉世间万物变化规律,了解社会动向和未来文明的出路,从而展现文明的意义,带给人类真正的幸福。《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了所谓的高深学问,即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生长和衰亡的根本,是事物变化的基础,也是我们要探寻的普遍的知识和规律。我们希望社会发展进步,而对于发展进步的推动力和目的应当进行深入的思辨,从而明确目的和动力。《黄帝内经》中提到推动力是五运和三阴三阳之候。分析哲学提醒我们要提防语言的误解。《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和三阴三阳并非仅仅指自然现象,而借此阐释“道统”之下,人的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变化和关系五脏健康的自然之气变化有内在密切的联系。

“夫变化之用也,在人为道,道生智。”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亲、事物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皆有其相克之物的世间万物运动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天道有常,懂得了道就能产生智慧。《黄帝内经》中指出道是可以察见的,其以往是可寻求的,重视道就能繁荣昌盛,忽视道就容易损伤遏止生命力。因而道也应是大学力求探寻的高深知识,普遍的规律。《黄帝内经》说到,“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即深奥的道理精妙难测,变化无穷尽,有学问的人勤勉探求,也不易了解这种道理的精要和精华。而这令人敬畏的理论恰恰是成就事业乃至国治的根本,必须专心修省。

二、从确立育人理想的层面看《黄帝内经》的价值

(一)《黄帝内经》从人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指出要培养形志相有、形神合一的人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对于理想人才的培养都彰显了形神统一观的意涵。柏拉图强调人才心灵器官的训练,杜

威提出的人才必备的专注力和准确把握事物的能力事实上与《黄帝内经》的形神统一观皆相通。“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专一、形神合一是人成才必备的素质。拥有内在发展动力的社会必然聚集着形志相有、意志坚定、理想崇高的人才。

《黄帝内经》表面上虽似在阐述引导人长生的道理,满足人的内在需求。但事实上长生的前提在于实现肌肉筋骨与内在精神达成完好的统一,即“肌肉若一”。古典音乐蕴含的古韵、色彩、滋味重在调摄精神、调和内脏,因而对于如何使人形志相有、形神合一,《黄帝内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若实现此目标,当使其情绪怡悦,气机宣畅,通泄自如,了解自然物候和世间人事的变化规律,懂得如何运用身体智慧予以应对调节,从而始终精神内收,拥有饱满的精神,对外界事物兴趣浓厚,使“华英成秀”。这也正是当今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培养。

(二)《黄帝内经》指出理想的人才是在心脏系统的主导之下各脏器相互配合的完整的统一体

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生长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社会环境也因人的作用发生变化。杨叔子先生说到:“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影响人能力发挥的关键因素是精神意志。外在环境无不对人的精神意志发挥作用。形体组织是一切精神活动的本源。形神合一,则十二官各按其规律发挥功能,人成为身心和谐健康的生命体,潜能才得以发挥。

人体脏腑各有其生理和情志功能,通过顺应生命规律的调节活动实现着协调统一。不和谐的脏腑不仅带来生理上的疾病,还会造成情志不振和心理疾病。看似玄妙的理论,《黄帝内经》以其详尽的阐释论证了如何成为理想的人,如何实现脏腑的和谐从而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黄帝内经》强调心灵的培护,其中所指的心并非今天我们所指的心脏,而是主管人精神情志思维活动的系统。身修则国治,“故主明则下安,天下大昌。”人体之心好似一国之君功能失常,则志情意紊乱,本生受到危及,社会自然动荡,道德世风出现严峻形势。

(三)《黄帝内经》阐明实现脏腑和谐须调和五行、四时、色、声、味

行即变化运行,“金木水火土”是对事物属性的指代,意在说明人与自然相应。而自然及人为环境存在的色彩、语言、音乐、运动等都对脏腑活动有着强化或抑制的作用。五脏皆有其音。毕达哥拉斯也指出五脏缓慢的震动与音律。而应和五脏之音而创作的古典乐曲有利于开发人体潜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不同色彩不同音乐对脏腑生理功能和情志状态影响不同。古代就有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之说。大教育家柏拉图和孔子的治国言论中都强调国君对音乐的掌控,引导音乐家以及民众对于治世之音的创作和欣赏。在色彩和味道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传统,究其根源也在于从调和脏腑出发,实现滋养脏腑和谐生命的养生愿望。当今我们在确立育人理想时,也当注重从传统养生智慧出发,去塑造拥有均衡协调的脏腑系统、和谐的心智以及幸福人生的理想人才。

三、从探寻育人之道的层面看《黄帝内经》的价值

(一)《黄帝经》确立了务本循序的育人实践

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治身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需要务“本――生”。所谓本立则道生,而这个本不在外,恰恰在于本生,也即是教育幸福人生的宗旨。凡事之本即在于“生”,教育之本实质在“养生”,关照生命幸福。偏离本忽视本的教育实践,容易导致事倍功半,忽视生命发展规律,往往给主体带来负担和压力。唯有遵循“生”的本义,才能真正意识到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经典养生著作中折射出的修身治国的幸福哲学。当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分析哲学认为,哲学上有许多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太高深,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没有意义,它们是由于语言误解而产生的。“生”意为探寻生命机理,遵循生命之道,使生命在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拥有更深的幸福感。人们形神毕具,各得其所,从其所愿,尽其诚,立其命,造福社会。

《易》曰:“复自道,何其咎,吉。以言本五异则动卒有喜。”使教育实践恢复到本来的轨道。根本没有发生变异,就会吉祥。“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也,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教育须务本循序,遵循先治身养生而后治国安邦的顺序。舍本逐末,背离生命发展规律智慧导致生命本应有的创新性、灵活性逐步湮灭,创新的民族更无从谈起。

(二)《黄帝内经》借“著至教”论确立了育人所要借助的媒介即长久的学问

《黄帝内经》指出,长久的学问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晓人事的学问。只有将这样的学问教授给人才方不至有深度的困惑。事实上《黄帝内经》确立了长久的学问为依托的育人媒介,在其内容的选定上是以人与自然和谐观的树立为前提,在当今看来即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以和谐人类创造和谐自然和谐社会为理念,确立了探寻生命生长发展规律的学问作为传授的内容。旨在使人了解天人关系、区别阴阳,适应四时,相配五行。

长久的学问使得人上通天文,了解天有八纪,即八节,下通地理在于使人知晓地有五理,即五方。中晓人事在于使人感悟自然相息,同归于道,互促共进,从人同类、纲纪相通的生命关怀的视角出发,五脏协调均衡,无使志怒,使自身的嗜好和欲望自觉适应社会,没有愤怒埋怨的情绪。生命内在有共通的节律,阴阳相互协调,行为不背离世俗的一般要求,这种共通的节律就表现为共同遵守的世俗规范,成就理想的德治社会。

(三)《黄帝经》确立了本土化大学办学理念所蕴藏的通识教育意涵

爱因斯坦曾经明确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当前呼吁高等教育走出工具理性,贯彻通识教育。通识实质上蕴藏着“和谐发展”的内涵,具体而言即情志和谐,身心均衡,拥有想象力、专注力和身体智慧。通识教育的贯彻首先在于主体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对生命的认知以及生命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辨的基础之上。

《黄帝内经》早巳指出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由拥有健康感到幸福的生命所推动的。生命通过与自然的天地之气和社会人事的相互作用养护五脏,从而内在拥有更高的生命素质。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形与神俱,内在修德,外合社会,业进乐乡。《黄帝内经》中对人体实现健康幸福状态有清晰的描述:神清气爽、形神合一、耳聪目明、三百六十节皆通利,而识天地万物之理,通养生之道,处处均衡谓之贤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智谋策略、自我情志调节能力、决断力、自制力、掌握并施展自我智慧与技巧的能力都是基于十二脏腑各按其固有规律所彰显的人的潜能,

养生关键在于养神,稳定的精神和良好情志活动可使气血协调,脏腑和谐,情志波动可直接损及内脏。《黄帝内经》还从养生视角出发,指出想象力和潜能的激发与脏腑的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象力和潜能智慧的激发也是通识的目的所在。《黄帝内经》的幸福哲学思想与通识的内涵是相通的。

真正的大学需要有其科学的生活样法,对前人生活智慧的提炼、择选与承袭为生命发展和质量的提升服务是大学文化传承的价值所在。对生命的关怀,成就更高素质的生命也是文化承袭的价值所在。本土化大学理念的确立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

《黄帝内经》涉及的精粹透彻的理论,立身安邦之道决定了它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塑造本土化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价值。它从生命之本到枢机之妙即志情意的产生和智慧技巧运用的理论剖析,无疑值得当今大学人培植生活风格和选择生活方式所借鉴。对《黄帝内经》价值的探析与本土化大学办学理念的塑造有着关注生命本位这一共同起点,不仅为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并真正实现向生命本位的复归提供本土的理论研究资源,更为本民族文化的承袭培植思想的沃土。

参考文献:

[1][13]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4]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帝内经,素问之生气通天论篇第三[M],

[5]Newman,John

Henry

Cardinal,The

Idea

of

aUniversity:Defined

Illustrated,Chicago,Ill:LoyolaUniversitY Press,1987,p464,

[6]Flexner,Abraham University:American,English,German,New York,et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pp3-4,引自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黄帝内经,素问之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M],

[8][12]黄帝内经,素问之灵兰秘典论篇第八[M],

[9]黄帝内经,素问之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

[10]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1][18]郭延东,论黄帝经对“神”的认识[J],南阳理工学院院报2009,(4),

[14][15]吕不韦,吕氏春秋[M],吴茹之编译,三秦出版社,2008,

[16]爱因斯坦教育的目的[N],纽约时报,1951,韩萌,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演进与我国的实施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9,(155),

第2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智”是指“聪明,有见识”。“智”字可以衍生出许多词汇,如智慧,是指具有分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能够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内容;智商,是指智力商数,其公式为:智商=智龄÷实足年龄×100,如果智商在120以上者为聪明,100左右者为正常,低于80者为智力低下。总之,“智”就是聪明机敏、明事理、有见识的简称。

从养生的角度讲,“智”又有“大智”与“小智”之分。“大智”者,懂得“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摘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天空所覆盖的,大地所承载的世间万物,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道理,能够自觉地尊重生命,保养生命。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说“和谐的社会应以人为本,人应以健康为本,健康则以预防为本”。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意思是说,圣人(指有非凡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对待身体健康的态度是,不要等到已经患了疾病再去治疗,而是要在没有发生疾病前就应该积极地进行预防;对待治理国家的态度是,不要等已经发生了动乱再去治理,而是要在没有发生动乱前就应该积极地治理。如果患了疾病再用药去治疗,发生了动乱再去治理,就像感觉到渴了才想起去挖井,已经发生了战争才想起去铸造武器,岂不是太晚了吗?此言者“大智”也。

“小智”者以功名利禄为第一位,而且将健康与生命放在第二位。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位非常聪明的人,他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有“智圣”之称。然而从养生角度讲,诸葛亮之智只能算是“小智”。诸葛亮的格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他并没有把健康放在心上。他一生谨慎小心,军中之事无论巨细,事事过问,对手下人做事总是不放心。杨曾劝道:“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意思是说如果你总是事必躬亲,将会身体疲乏,精神困倦,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成,提的问题不能说不尖锐,诸葛亮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三国后期,蜀魏交兵,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魏军的统帅司马懿不问两军的军事问题,而是与蜀军的使者聊起家常,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情况。使者告诉他,诸葛亮公务繁忙,从来都是晚睡早起,连罚打士兵二十军棍这样的事,都要亲自处理,而且饭菜吃得很少。司马懿听后马上得出结论:“亮将死矣。”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在不久的撤退途中,便呕血而亡了,终年54岁,还不够退休年龄。试想,诸葛亮如果注意养生保健而活到80岁,恐怕西蜀国还能支撑几年。所以,称诸葛君为“小智”。

智者寿从何来

“智者寿”出自《孔子家语》。智者,是指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在《黄帝内经》中有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黄帝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意思是说,“我听说远古时代的人都能活过百岁,而动作也不衰老。当今的人,年龄才过五十便显得动作衰老而迟缓,是时代变化造成的?还是人们自己因失去了好的习惯造成的呢?”岐伯答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说,远古时代的人,能够懂得养生方法,会按照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来安排生活习惯,并符合养生方法,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所以能形体与精神都很好,能够活至人类的自然寿命,超过百岁而去。而现在的人则不然,把酒当水喝,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做正常事做,酒醉后纵情,耗空肾中精气,使自己的真气耗散。不知道人体的精气需要饱满,不知道要时时保养自己的精神,只贪图一时快乐,而置于生死而不顾,起居无常,所以才五十岁就衰老了。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所称的“上古之人”只是假设,而提出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是智者长寿的根本。

洪昭光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四种人:第一种是聪明人:他们主动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健康长寿120岁;第二种人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是健康保值,平安90岁;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无动于衷,结果是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八十岁;第四种人是糊涂人:他们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结果生命浓缩,只活到五六十岁。提倡每一个人都要争取做聪明人,最起码要做明白人,不能满足于做普通人,绝对不能做糊涂人!可见大道至简,古今相同。

智者寿的医学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懂得如何保养生命,一定会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来调节自己的衣食住行以适应气候变化,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起居有常,时时注意调节自身与外界的阴阳平衡,就会不患疾病,健康长寿。其实“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二十一个字,包括了传统养生学的精髓,值得我们细细地体会,认真地实践。

智者寿的实例

我国的著名生物化学家――郑集教授,1900年5月6日生,四川南溪人。郑集教授一生致力于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为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古稀之年开辟了衰老生化机制研究,提高衰老机制的代谢失调学说,奠定了我国衰老生物化学的基础。2004年,已经104岁的郑集教授被“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授予“21世纪最有成就奖”,并入选该中心编撰的《世界名人传记专集》。

郑老曾自作《生死辨》一首,可见其是大智慧者:

有生即有死,生死自然律。彭古八百秋,蜉蝣仅朝夕。寿夭虽各殊,其死则为一。

造物巧安排,人无能为力。勿求长生草,世无不死药。只应慎保健,摄生戒偏激。

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劳逸应适度,尤宜慎饮食。小病早求医,大病少焦急。

来之即安之,自强应勿息。皈依自然律,天年当可必。

第3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1964年出生的曲黎敏是当今中国健康领域名副其实的热门人物,一部《黄帝内经》的电视演讲让这个优雅智慧的东方女人家喻互晓。

曲黎敏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多年来,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多次应邀前往北大、清华、浙大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讲解《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她的演讲深入浅出,内容广博,使观众、读者于绵绵细语中既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又能参悟到大道至简、真切实用的养生智慧。

《从头到脚说健康》也是曲黎敏在中医养生健康领域最系统、最完整、最深刻的力作。

节目中,曲黎敏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广博的中医文化知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入手,以一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解人生、分析人生,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的阐述,点出生活中常见但不为人重视的生活陋习、养生误区以及大道至简的养生之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生气,多做运动。

她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她认为: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编著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多部医学专著受到广泛好评。

记者:您在解读《黄帝内经》时,特别强调两个观点:一是“道以医显”――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二是“从医入道”――医学是掌握传统文化精髓的捷径。那么,传统健身与“医道”有什么关系?

曲黎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的最佳体现当属传统健身了。它既可以让人体验到自我身心气机的生发与敛藏,又可以让人感悟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在古代,传统健身称为“导引”。

首先,它源于生活,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在远古时代,由于天常阴雨,水道淤塞,沼泽遍地,先民们常年居住在这种潮湿阴冷的地方,导致人体内气血瘀滞,筋骨萎缩,腿脚发肿,行动困难,于是当时的尧帝便编了一种舞蹈,教人用舞蹈来宣导气血,通利关节,消除腿脚病痛,这种“舞”大概就是“导引”术的前身。

“导引”主要注重“以形导气”,以肢体的形态来引导气的运行,利用人体紧滞、松畅的原理来导引气,以达到治疗效果。

其次,它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伸过懒腰,这几乎是传统体育健身的核心动作,其理论化的表达如《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易筋经》当中的“韦驮献杵”第三势。从医理上讲,“善伸数欠”是胃气不舒的表现,当人两臂上举,掌根外撑时,人体的五脏六腑,也就是三焦气机就得以舒布,胃气不舒的毛病就得到了缓解,如能长期坚持,必然对身体有益。

记者:中医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至善。那么,传统健身如何体现这一理念?

曲黎敏:传统健身是儒、释、道、易、医的生动体现。学习传统健身,浅则健身,深则悟道。

比如道家重自然,体现在传统健身上,就是身体始终保持松、静、自然,坚持“以形领气”,不刻意,不勉强,先学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儒家重德行,但修德的前提是先正身,而正身形也是传统健身的功夫。佛家重修心,健身功法的起式都在于静心,而收式重在引气归元,气机或收于心,或收于丹田。

传统健身与《易经》的关系就更密切了。比如处处讲坎离相交、水火既济,《易筋经》里的每个动作里都呈现太极之象。

但总的来说,传统健身与医家的关系最为密切。医道的经络气血就来源于远古练功家的体悟;而不明经络气血,也就不知道健身在干什么。

如果说舞蹈如同少女对天性的尽情表达,那么,传统健身则像一位尊贵的老人参禅悟道,冷静、柔和、写意,但根底深厚,因为其背后有强大的医学理论支撑。

记者:西方的体育锻炼和中国的传统健身有什么不同?

曲黎敏:西方的体育锻炼是“练”,而且只练不养,理论基础是解剖学和肌肉组织学,重点在于力量的表现。其有氧运动,让人全身大汗淋漓,容易发生猝死。

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液,大汗法对身体的损害不言而喻。华佗指出,锻炼应该适度,“沾濡汗出”,也就是微微全身出汗就可以。如果毛孔宣发过度,不仅伤人体肺气(肺主皮毛),而且对心脏也有损害。

中国的传统健身气功是“炼”。古人把身体当作鼎炉,以气血为内容,外炼筋骨皮,内炼精气神。又炼又养,养炼结合。其理论基础是医道里的经脉、气血、阴阳、升降、开合理论。它的动作,可以说处处有阴阳。

比如蹲“马步”,中国人练功时的第一个动作通常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但是先伸左脚和先伸右脚有没有不同?

中医认为,左肝右肺,左边为肝气,右边为肺气。左边为肝,主血;右边为肺,主气。所以,一定是先伸左脚,先开血脉,因为血的运行比气的运行要慢。如果先开右脚,本来右边主气,气比血快,血就很难跟上。

为什么还要“两脚与肩同宽”?实际上,就是让腿部打开的三条阴经,然后脚尖再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也就随之开启。如果两边阴阳经没有感觉,这个站姿对练功就没有任何意义。

传统健身的重点不在力量,而在“劲儿”。这个“劲儿”很难拿捏,但用好了,可以“四两拨千斤”。如果真正能领悟这“劲道”,那就不是“道不远人”了,而是道就运行在指掌之上,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言“掌握阴阳”之真意吧。

记者:传统健身的要点是什么?

曲黎敏:传统健身的要点在于调形、调息、调心,最终达到身心和谐。

调形就是调整外形。身体健康的标志是经脉通畅,保持经脉通畅的重要方法是注意人体以下几个重要区域: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髓者骨之府。所以,无论《易筋经》、《六字诀》还是《八段锦》,都是从这几处下手,头正,背直,腰膝柔韧。

调息就是从调整呼吸入手。现在心肺疾患和肠胃疾患很多,依据传统医道,从调呼吸入手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方法,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足了,人就会有力气;肺司呼吸,呼吸顺畅了,人就会愉悦;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则大便顺畅。

第4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炎黄文化之历代圣贤―哲学家、医学家、养生家,均视音乐为药,以养生延命:

伏羲精造瑟埙调理百病,亦乐亦药,拯救万民苦疾;

三皇五帝试竹苇定五音十二律,通人体十二经脉;

轩辕黄帝研五音应五体,传承后人,撰写医之经典《黄帝内经》;

老子《道德经》破天机五千佳句:大道无形,大音稀声……;

周公、孔子制习《礼乐》教化身心,令人健康向上;

医圣孙思邈传唱《六字诀》,与大禹创练《禹步歌》,乐帮万民;

德国科学家已实验证明,音波可杀死癌细胞之神奇功效;

当代养生音乐医疗专家吴慎,破译《易经》五音八声之玄理;解秘《黄帝内经》五音治五体之哲理,首创《养生医疗音乐》之法宝,与美国癌症权威芬格乐博士合作实验治癌成果,科学地向世人证实了中华先祖高度发达的智慧与文明。

观察当代的养生之道,目前人们多研究如何用五味―酸、甜、苦、辣、辛之食物来营养自己,而缺乏或者不相信五音音乐的营养及重要的医疗作用。本期杂志关注来自上古中国的“角、徵、宫、商、羽”五音体系,并解析吴慎教授的音疗密码。

乐与药

中华文字,寓形寓义,内涵丰富。这里介绍一下“乐”字的造字原理:乐字,古字为“乐”,上中部为“白”字,本音“钟”。五行中“白”字为“金”,属“商”音,对应人体的肺脏,肺主“气”、藏“魄”。“白”字下部为“木”字,属“角”音,对应人体的肝脏,肝主“血”、藏“魂”。《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魂魄和合,血气元神旺盛,则心生神明。”

“乐(乐)”字,上部左右两侧合成“丝”字,对应人体的心脏,属“徵”音,是五行中的“火”。丝制的弦乐能拨动人的心弦,通人体的心经,修复人的心脏,使人精神舒畅,人自然因病愈而喜,即是欢乐。

因此,“乐(乐)”字用于形容喜,是后世引申的喻意。若单从成字结构来看,即可判明“乐(乐)”与人体有关,而且是治疗疾病的材料。

第5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李少波教授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语言清晰,也平易近人。对他的学术,老人侃侃而谈,从上古“三圣”到诸子各家,从《黄帝内经》到《道德经》,从中医预防医学到真气运行学说,可谓如数家珍。但对他的个人修养方面的话题,老人却非常谦虚,一再说“没什么好谈的。”不过,通过交谈,笔者还是了解到了老人家的一些相关情况,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恬忄詹无为,随遇而安。李少波教授幼年体弱多病,在祖父指导下,习练吐纳导引之术,不仅治愈了自身疾病,而且还由病而学医,由医而悟道。他一生致力于医道的探索与研究,创编了体现以“预防为主”的医理思想的真气运行医疗保健方法,开创了医学以真法调控的先河,亦力图以此补充《黄帝内经・素问》所遗失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这是他唯一割舍不下的追求,锲而不舍,矢志不移。至于其他一切,他则始终遵循《道德经》“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之训,对此看的非常平淡。无论是青年时期的飘泊生活,还是建国初期在环境艰苦的藏区工作,以至现在相对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他都是随遇而安。老先生认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注定要为社会民众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一味追求个人享受,就会丧失自己的志向;淡泊方能明志,对身外的一切不要有什么奢望;认准自己所干的事业,刻苦钻研,专心致志,终究会有成就的。正因为有这样一种思想,所以他一直以来不为任何琐事所累,总是以同样的心态工作和学习。在工作单位,从来不去考虑报酬的高低,职称的晋升,住房的大小。就是到现在,他还不清楚自己每月的工资是多少;直到前几年,他才搬进了单位修建的面积稍大一点的宿舍楼,之前多少年一直住在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房屋里。

二、起居有常,养生有道。在谈到他何以健康长寿的话题时,老先生对《黄帝内经》的主旨做了诠释。他说,其实,只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人都可以健康长寿。《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忄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出了一个明白的道理“人在清净无为的状态下,体内的真气便从之而生,并旺盛地运行;集中思想,神不外驰,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就无从生起”。《黄帝内经》以人体为中心,突出论述了“真气运行”对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返朴归真、虚无生气的要诀。老先生说:“我并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按照《黄帝内经》的精神去实践而已。”解读老先生的谈话,再研究老人的平时修为,笔者以为,他的养生观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规律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同一性的世界观。他说:“人应顺应自然,对应自然,达到人天合一,阴平阳秘,百病不生;偶染微恙或身体失衡,包括心理失衡,自身与自然失衡,就要调整,使各个系统保持平衡。”他自己平时就是这样去做的。比如,他的起居很有规律,在气候温暖的季节,早睡早起;在气候寒冷的季节,早睡晚起。这也是符合《黄帝内经》的思想和自然规律的。早中晚都要有一次静坐,习练他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养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真气。晚间子时,他从不间断“河车搬运”法锻炼,以使自己体内真气旺盛而又有规律的运行和抟聚,增强生命活力。有时也练习他所创的“捻指通经法”,据讲这种方法通过拇指分别和其他手指的捻摹,可以疏通脏腑经络。老人对大自然更是情有独钟,早年他晨起总要到树木茂密的地方习武练拳术,如今他也尽量多去和大自然亲近,吸收新鲜空气,活动肢体。老人很风趣地告诉人们,要“行立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就是过错。”问到“这个”是指什么,老人说:“就是时刻都不要忘了呼气意存丹田。通过注意呼气,多吸入氧气;并经常培养丹田真气,使真气旺盛地在体内运行,保持经络通畅,就会健康而不生病。”

第6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一、使人不得病――中医治未病的目标

健康无疾是人类梦想的永恒主题。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未病先防,治在病先的医学主张和健康理念,开创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这无疑是中医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学说,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仍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学科和发展方向。

《黄帝内经》认为,人要健康无疾,就要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进行养生,如春天要“生”,夏天要“长”,秋天要“收”,冬天要“藏”,并描述有四季起居养生的具体方法。指出阴阳四季的演变,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规律。违背这个规律,自然界就要发生灾害;顺应这个规律,人体就不会患大病。进而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贤达的人,懂得在疾病未发之前先进行预防,而不是疾病已形成再去治疗。如果疾病已发生,再去医治,这好比你已经口干渴了再去打井取水,战斗已经打响了再去制造兵器,难道不觉得太晚了吗!主张中医治未病的目标是使人不得病。《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上工治未病”,这一说法,既体现了医学的本质,即医学的目的是追求人类健康;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上工”。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增进健康是人心所向,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消病于未起是大势所趋。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虚弱和疾病,而且要有心理上的愉快和社会适应,还需要与环境的交融。疾病与健康并非简单的病痛与否,而是涉及复杂的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以整体理论指导养生实践,重视环境生态与人类和谐相处、躯体与心神的融合、人体与社会的适应,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强壮身体,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不得病或少生病。这与人类对健康的新要求是一致的。

二、中医养生――实践治未病的主体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是“未病先防”,核心理念是中医预防观。治未病虽言“治”,实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体现在一个“防”字,技术方法是中医养生,实施途径是养生实践。通过养生实践,达到防病却疾,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作为实践治未病思想的主体,理论精深,经验丰富,方法多样。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在改变,如怎样更好地阻止传染病,如何防治病毒性疾病,如何减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精神疾病等的发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一味地彻底消毒杀菌,拒病原体于门外,是否还应该找找人自身内部的原因及人与外界的关系。而中医的养生之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增强自身正气的抗病能力,强调器官组织的整体性、功能活动的和谐性、人与天地自然的相通性和人与社会群体的相融性,而且注意“未病”状态的体质辨识,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防疾病措施更为积极。这些中医养生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在起居养生方法中,均有具体的体现。

三、起居养生――中医养生的基础方法

所谓起居养生,就是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合理有序的安排,并进行规范持久的保健活动,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起居养生涉及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各个层面,比如生活方式的选择,衣食住行的安排,站立坐卧的习惯,一天从早到晚的活动,一年四季变换的适应等等。可以说,起居养生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方法。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并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通过历代医家、养生家不断地摸索、提炼,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中医养生方法,如饮食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养生、作息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房中养生、药物养生、顺时养生、娱乐养生等等。《黄帝内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的“道”就是“养生之道”。人能否做到健康无疾,终其天年,不仅要懂养生之道,更重要的是要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也就是将养精神、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等养生方法与生活起居相融合,在养生实践中生活,在起居活动中养生。从这个角度看,起居养生包括中医养生的方方面面。如果从与日常生活起居更为密切的养生实践看,起居养生至少包括作息养生、居室养生、睡眠养生、房中养生、四时养生、穿着养生、体质养生、排浊养生和沐浴养生等,这些养生方法就在我们身边,方法简便,在家里就可以做。可以说,起居养生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

第7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中医养生;治未病;养心

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先秦到两汉时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养生要从养心入手

其他方法暂且不再赘述,主要着重强调一下这个“神”,中医讲“心藏神”也是我所讲的“养心”中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我所指的是思想(思,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灵机记性在脑,心脑产生思想)。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骨骼有思想。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似大海中的一滴水,小小的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要融入社会才能生存,现代的社会不比以前简单,现在的社会不得不要而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愿意不愿意的应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生活、工作、婚姻、学习、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以及各种变故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生活状况)。这些情况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是混合(消极一积极)反应。当你累的时候你会说身心疲惫,我要好好保养一下身体,几天泡泡澡、隔天按按脚,每天心情好。你有了调养的思想意识,此时此刻你身体内就产生了正向激素,反之你在生活当中不能够控制住、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体内就会产生消极毒素,继而损害你的形体。所以我们理清思想这根神经,让他能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为正能量,从而有益于我们的身心。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这几句祖训是不是让你豁然开朗。眼、耳、口、鼻、舌每一个器官所感知的信号在向中枢传递的过程中都变成为有益递质,不能惑其心。强烈的、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的自身的心理、生理调节范围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因素对身体产生不利体影响。绿树成荫、山涧小溪优美的自然环境;社会文明、公平、公正、诚信友善、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妻贤子孝、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些都有利于精神、身心的调养。我们要积极创建这种舒适环境和氛围,尽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人们常说的心态平和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讲平和之后心态才能够正常。所以善养生一定要从养心人手,做到养心有道。

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

第8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何为养生

那就来看这个生命的生怎么写。中国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生字是上面一棵草,下面是大地,是草从大地上长出来,就叫生生不息,生长的意思。这样看来,这个生字已经远远超越了身体的概念。养生第一是过程,第二是生命的境界。其实人生命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健康、快乐和智慧。

现代人对养生有一种误区,觉得养生就是把身体养好。要把身体养好,无外乎做两件事,第一是要运动,第二吃营养品。这种认识是比较狭隘的。真正的养生,除了这个层面之外,还要有生命的升华,那就是要快乐,除了快乐之外,还要有智慧,这三点齐全了,才是正确地走完了人生的整个历程,而且是提升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它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未痛先防,就是说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就要去预防它;第二个阶段,叫已病要防变,就是已经得了病了,要防止它变化、加重;第三个阶段,是叫病后防复,就是这个病,治愈之后要防止它复发。如今有人认为,中医似乎就要偏重于治未病,是不是因为中医现在治不了已病了,所以退守到治未病这儿来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黄帝内经》上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说最高明的医生重点是在治未病,而不在治已病上。所以中医的重点在治未病。而它把治未病这种思想,贯穿在治已病当中。

养生四要素

《黄帝内经》中说,养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叫食饮有节,在饮食方面,第一个字是杂,就是吃的东西要杂,不要偏,第二个字是要少,第三个字就是要淡,第四个字就是要慢,第五个字就是要温,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子。

第二叫起居有常。起居它有广义和狭义的意思,广义的起居就是日常生活,狭义的就是起床睡觉。人的睡眠特别重要,按照现代医学来说,是大脑皮层细胞的一种有效移植。它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睡眠要是不足,或者睡眠失常的话,这个人就容易疲劳,精神上萎靡不振,体力也恢复不了。

第三叫做不妄作劳。现在好多人养生的时候,早晨起来锻炼,那是锻炼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其实这是不适当的,现在有一句话叫生命在于运动,在我看来应该是,生命在于动静之间,我们要多做有氧运动不要做无氧运动。

第四点非常重要,这是中国养生的一个精髓叫形与神俱,就是形神要合一。前面说的那些都是有形的,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可是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上神,形神如果分离的话,那对身体照样是没有帮助的,照样是有害的。

(据《文汇读书周报》)唐朝官员“容颜衰老者”要提前退休

唐朝廷规定,官员70岁致仕,即退休,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死规定”。有的年过70,但还身体健康者则可以继续留任;而未到70者,若容颜衰老,则会被“勒令”提前退休。

武则天时有位兵部侍郎叫侯知一,年龄到了,朝廷下发了关于他致仕的文件,上盖皇帝大印,意味着武则天已圈阅。但他不愿退,就给皇帝写奏章,表示自己欣逢盛世,身体健康,还能再干几年。为证明事实如此,他在百官上朝时当着圣上的面“踊跃驰走,以示轻便”。照当时朝堂空间推断,这番“踊跃驰走”应是直来直去,类似现今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时的折返跑。武则天见了高兴,就应允了。

若没到70岁,但身体不好不能胜任工作者,也可提前半退,保留散官或勋官级别。唐朝另一条规定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年龄虽不大但“容颜衰老者”要提前退休,此乃形象工程――大唐官员不仅要充满朝气,还要耐看,须拿得出门。所以官员们经常照镜子,很懂得保养。唐朝皇帝每年腊月初八前都要向官员们赠送面脂和口脂等化妆品。

要想保住位置,保养固然不能忽视,心态更加重要。唐代史书曾说:“代宗时,有术士日唐若山,气导引,寿不逾八十。郭尚父(子仪),立勋业,出入将相,穷奢极侈,寿临九十。”当官又能心宽体胖,延年益寿,才是真会当官。

除此之外,如果老眼昏花,仕途也要受影响。武则天当政时,一天散朝后,宰相娄师德在洛阳城门坐等随从把马牵来。一位想进宫的县令走来挨着坐下,和他寒暄起来。县令的儿子走来,惊见父亲和宰相平起平坐,忙高声提醒。县令闻听很惶恐,起身便拜,连说死罪。娄师德为人宽厚,说:“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那时没照片和电视,县令不认识宰相很正常。县令见宰相平易近人,便趁机诉苦――上级说他的眼看不清东西,让提前退休。县令解释说,自己看东西并不昏暗,晚上点着蜡烛还能给上级写报告。娄师德笑道,晚上还能看清字,为何大白天却分辨不出宰相?县令听了吓得磕头如捣蒜。

第9篇: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范文

其一,养生天价与养生无价

“李一成神”为什么之前那么火热,大肆渲染,折人无数?想必也是迎合了大众的心理,不管有钱人还是普通人,谁不想有个健康的心理与身体?由此可见大家对养生、对健康的追求与渴望。

不过,真有必要去上什么“天价养生班”么?世界五大长寿乡中,中国就占了两个:新疆的和田,广西的巴马。 这两处经济不见得发达,乡亲们更无余财用于养生,却是长寿者多。

用心探寻,你会发现养生之业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诚心追寻,养生从养心开始,无需外在的代价,都有受益。

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养生,是最朴素的智慧。养生天价?养生无价矣!

其二,养生何须拜“名人”

养生从养心开始。养心,须淡泊名利,清心寡欲,《黄帝内经》内言:“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所以,我们认为,养生一旦涉入了太多的商业气息,太多的欲望,这本身于人于己早已不是养生了。

养生须有明师吗?有明师指点当然是好事,也很重要。但注意这里是“明师”而不是“名师”、“名人”。君不见,现今有些“名人”们,身上多少负有虚假广告之嫌,更逞论一个个崛起又立扑的“大师”们。

上善若水,大道无为。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遵循自然规律,才是我们至真的养生之道。聆听身体源于自然的需求,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性,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保持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从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身体健康的良好状态。

再者,“明师”有出名的也有不出名的,明师可遇而不可求。我们若是就看重了“名师”、“名人”头上的光环,至少急切之心不可免。这种做法本身就离养生太远,违背了其自然天成的养生法则。

其三,别迷恋辟谷,辟谷很辛苦

传说中,道家的辟谷之术来源于龟,《异闻记》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叫张广定的人因家乡发生战事,要出走避难。但苦于有个四岁的女儿,携带不便,不得已竟忍痛弃之。临走时,他用绳索将女儿坠入村头的一个大古墓中。

三年之后,战乱平息。张广定回到家乡,准备从古墓中收拾女儿尸骨埋葬。谁知他到那里一看,女儿居然安坐于墓中未死。欣喜之余,问起缘由,其女说:“开始几天我感到饥饿难忍,后来看见古墓一角有一物伸颈吐气,却不吃什么东西。后来我也仿效那物伸伸颈、吐吐气,就这样一日一日过去,再也不觉得饥饿了。”

张广定听后,搜寻墓内,发现其女所效之物是一只大乌龟。

其实,备受热议、争议的“辟谷”之术,是古人为求“天人合一”,在探寻自然养生之道、适应自然变化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与尝试,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养生方法,并非传说渲染的那样神奇。任何学问、真理的本质都是朴实无华的。依据这样的思想,但凡披上神奇的色彩的事物,要么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其本质,要么有故意虚构、造作之嫌。

辟谷,即 “断谷”、“绝谷”,不吃五谷的意思,该养生方法相传源于先秦,可考《大戴礼记•易本命》。古人在实践中认为该方法有“除病”、“轻身”、“延年”之效,如东晋医家葛洪在《抱朴子•至理》记载,“张良遂修导引,绝谷一年,规轻举之道”,则是一个成功辟谷而受益的实例。

辟谷可不可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首先,辟谷有药物辟谷与服气辟谷之分。

关于药物辟谷,历代医家多有记载,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中卷第十三辟谷,其中记载辟谷方药多首,所选药物多有甘温之性,多归脾、肺、肾经等。这些药物大有补中益气、扶正之效,即能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供能量。

关于服气辟谷,历代著作中也多有记载,这需要一定的练习或气功功底。如“咽津”、“气沉丹田”等为其中之关键。

总之,对于辟谷而言,宗旨是要在排除外在五谷杂粮、六疠气及内在七情六欲等对身体的影响的状况下,提供身体以必须的营养、能量,以保生命的持续和脏腑气机的运行,让身体在更清净的状态下自然调节。

所以有人指出,辟谷者,欲望越少越好,要重视养心、练气,并且对于不同身体状况有相应的严格禁忌。如《千金翼方》中所指出的“不复服谷及他果菜也”;“禁一切肉咸菜鱼酱盐等”;“渴饮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轻”;“慎房室、五辛、油腻、血食、劳作”,等等。

再者,辟谷不能盲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修养性情量力而行。正确的辟谷状态是“不饥、不疲、精力充沛”,如果自己达不到千万不能勉强,实践中大有辟谷不成,反酿悲剧的实例。

另有记载辟谷应选择农历阳春三月初三以后,此时正值天地交泰,一阳升,人体与自然相呼应,更有利于借自然之气调节自身。如果有条件选择地理环境良好之处则更好,总之,在借自然之力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不良外因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