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

第1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改进、教案设计过于详细、教学流程过于形式化。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改进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很多教师都把多媒体技术作为自己教学的利器。然而,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使用,使学校教学流于形式,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这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通病。由此可见,教师应合理运用这种技术,从而使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完善,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教案设计过于详细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都设计得非常详细,以避免发生意外情况,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这主要是因为,语文课堂更注重语言表达和文字叙述,语文阅读教案也是如此。但是,详细的教案设计会使教学流程过于死板,并没有和课堂的复杂性、多变性相结合,不符合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流程过于表面化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注重对文章的分段、概括段意、这种教学模式分解了文章的整体美感,对文章的语言、韵味、布局以及文化素养都没有很好地品读和体会。可以说,语文阅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有效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情境教学法,把读、思、议、练这四项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一)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丰富。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促使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对阅读课堂形式进行创新。一般来说,阅读课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课、文学欣赏课、朗读课、积累课等等。教师在设计课型时,应结合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课堂形式的选择。

(二)实施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路径有很多,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技术更方便教学情境的进入,通过视频和声频的播放,能够迅速地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并对作者的感情体会得更深。比如,在讲到《蓝蓝的威尼斯》时,教师可以将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威尼斯的认识,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那就是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三)把读、思、议、练这四项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朗读的过程中,应结合文本,读出感情,形成正确的语感,这是学生获得文中信息的重要前提和渠道。所谓的思,也就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议,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班级成员参与到文章的议论中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讲出来。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多一些练习时间和空间,经常练笔,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为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对于教材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于课外的词汇,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录在笔记本上,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比如《春》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

第2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代文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据了大量篇幅,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由于创作年代比较近,文章的语言文字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但是,若想要让学生透过文字更好地领会到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则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因此,教师要通过高效的现代文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与感受文本。

一、强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在现阶段的各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要想在整体成绩上取得理想的分数,现代文阅读分数至关重要。此外,加强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提高阅读技巧,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而且通过阅读现代文扩大知识面,在写作等方面也有所提高。总之,强化现代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加强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很大作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技巧更快地理解课外现代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悟与思考获取更多的养分与精髓。现代文是与当代社会相通的,一些社会知识与道理都可以在现代文中学到,这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里的初中生来说,是很好地了解社会知识的一个途径。这对于学生将来的生活与学习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提高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质量的体会

1.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增强实效。现代文教学应该教学目标明确,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上重点不是怎么提问题,关键是确定明确实在,简明扼要,易于把握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不要太笼统虚化,更不要过于复杂。这样就会很容易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确定,不可以主观臆断,使得目标难以实现,学生更会轻重不分。教学时要能够依据课文的具体要求把握重点教学内容,把非语文、泛语文的内容,甚至不是重点要讲述的语文内容踢出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拖泥带水,从而变得重点突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与设计,是教师劳动性的创作。教学方案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有基本的写作格式要求,要求涵盖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目的等,但允许教师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发挥。教案设计的原则性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并据此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二是要设计好与教学重点相关的提问,提前准备好教学导语,小结要简短准确。总之,既要提前设计好“教”,更要准备好“学”。实际教学中,提倡形式多样的教案书写形式,鼓励教师充分施展个性,任何时候都不存在适用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科的固定模式。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选择列提纲、制框图、画表格和备注等形式,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方便实用的方式。

3.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然是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自然就离不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含义,但不能有效地表达出来,那么是无效的。初中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中所表达的内容,但是如果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那么即使他们能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含义,最终只能落下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局面。另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习优秀作品中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感受与表达能力。所以,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互助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团队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可以及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其他同学的知识能力帮助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除此之外,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现代文阅读学习。在团队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我,这种学习模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完成现代文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研究讨论,促使他们迅速得出正确的答案。相较于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这种团队学习的模式可以让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高,让教师可以迅速取得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成功。

5.不断鼓励学生丰富阅读量,拓宽阅读范围。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文章的阅读,就过于片面,这样就很难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对事物认知就会少。学生的阅读量往往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相关联的,只有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才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阅读,对一些有意义性的文章应当极力推荐,或者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累重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阅读内容难度层次要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范围,有适当的挑战性,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语文的语感就会越来越好。

6.增强文化意识,深化思想认识。初中语文不仅承担着汉语教学的任务,对中国文化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精神,构建文化观,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在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文化意义,必然就会使思想意识有所强化。对于现代文阅读,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维,更需要有很高的知识素质。所以,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根据教材内容,将文章中的文化意识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并且明确多媒体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在哪里。另外,初中语文老师还要善于研究学生以及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这样才能够完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拓展教学内容,方便课前备课

初中语文教学相比于小学,在内容上有所增加,难度有所加大,学习内容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因此,老师需要给学生补充的知识也就更多。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老师利用习题以及辅导教材补充内容,但是,社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不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式,就不能满足新时期初中生的求知需求。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在以往传统辅助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说,在古诗词教学时,老师可以实行“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准备好与课文内容类型相似的诗词材料或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去比较分析写作风格的异同,触类旁通地学习,灵活地掌握语文知识。另外,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多媒体也能够更好地拓展老师的备课时间和范围。举个例子,一般老师都是在课堂上进行板书教学,学生在下面听讲,如果老师能够提前准备好多媒体教案,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够直接点击鼠标展示教学内容,省去了老师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而且多媒体还有利于老师尽可能地扩展教学内容,方便学生课堂上的视角。同时,老师在准备多媒体备课时,相当于把课程过了一遍,能够完善教学中需要补充的环节以及弥补有漏洞的地方。总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完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刚开始上课时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但是随着课堂的进行,很多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追根到底主要是因为老师的课堂上缺少持久的乐趣,缺乏能够长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学方法。而且我们根据学科的特点发现,由于语文是母语教学,很多初中生更喜欢在语文课堂上打瞌睡。所以说,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和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在枯燥的文字中插入一些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内容,这样就能够一改以往单一枯燥的文字教学,而是合理地转换成动态视觉和听觉效果,有利于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积极性。举个例子,文言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最头痛的学习内容,因此,当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把文中的情境用多媒体图画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图画中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样既减轻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又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另外,对于多媒体的操作,老师一定要注意“度”的掌握,让学生接受富有趣味性但是不会过于喧宾夺主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以上这些方法都能够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复习

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难度也有所提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复习。初中语文老师往往都是习惯将学习过的内容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对学生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复习效果。因为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认为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偷偷开小差。老师为了抓紧进度,很少会在复习课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及关注学生的反馈。所以说,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到这点。利用多媒体进行复习时,老师可以把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易考内容、学生常常出错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归纳总结以及重点标出,让学生在复习时能够一目了然。对于上课时重点强调的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解,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复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参与到题目的解答过程中,从而在习题中掌握重点难点。另外,对于以往学生易错的题目,老师可以进行一些归纳总结,利用多媒体重现错题。平时上课时老师的教案应该保留,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复习时按照顺序和结构进行复习,当遇见疑惑时,可以直接找出以往的多媒体教案进行查阅。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引入初中语文课堂中,不仅有利于教师备课,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趣味学习,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复习归纳的总结。只有利用多媒体完善了这些教学步骤,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它以其精炼简洁的语句,动人的情感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初中语文教材精选的古诗词,都是语言通俗、朗朗上口的佳作,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文化呢?以下就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谈谈多年来我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创设古诗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可以是播放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进行朗诵表演等等。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的方式不一样,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播放背景音乐《故乡》,学生的学习也会随着歌曲所营造的情境而逐渐深入,感悟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丰富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古诗词鉴赏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古诗词,熟悉古诗词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抒发的情感等等,上课时进行课堂鉴赏演示,其中包含古诗词的朗诵、古诗词的赏析,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学生都能课前进行材料收集、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演讲等。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如古诗词背诵比赛、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开展积累古诗词活动等,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认真备课,挖掘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面对古代久远而陌生的情境,必须给学生介绍作者写作时代的背景、当时的文化传统等,才能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情感交融,做到迁知入文、移情入文,可见认真备课,挖掘古诗词的写作背景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文的写作背景一般有诗人的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词句相关的资料等。诗人的背景主要是作者的生平,生活经历,写作时所处的环境时代等。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写作背景,依据学习古诗词的需要,我们在设计教案时有所选择的对历史背景进行介绍。介绍这些内容时,可以收集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宋朝当时被外敌入侵的历史背景,再辅助插图,让学生感受诗人的独特经历感受,以及当时的思想情感。再如在学习《破阵子》时,引导学生们看一看插图,体会其意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因素,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千古名篇,其中包含的美感,是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最佳载体。古诗词中的美学内容非常丰富,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在教学时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就会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描述自然美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习这样的诗词,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理解诗词的意思,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欣赏诗词,充分把握诗词的内容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利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作者当时写作时的生活情景,创设情景将自己融入到诗词中去,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在学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播放哀婉气氛的歌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融入到诗人哪种月夜无眠,在月光下低吟、徘徊,思念远方爱人的相思之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和鉴赏能力。通过古诗词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个性得以张扬,我们的古诗词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备课,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因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充分感受美,亲近美,才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智力。也只有这样,古诗词的教学才能不断地探索创新,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2(5).

[2]蔡献荣.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学[J].考试周刊,2010(47).

第5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51―01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大浪潮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整合时体现出的优势后,也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整合的具体策略,以期通过对两者的有效整合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激发出新的发展动力,并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上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拥有实践水平与创新精神。

一、信息技术在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优势

1. 有利于语文课堂的整体把握。于教师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在备课过程中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与填充,做到将课文的写作背景与内容合而并重地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于学生而言,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电子教案以及收集来的趣味性十足的课文背景知识后,可以调动起自己的多种感官来综合学习新的知识,以此来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2. 有利于解决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重难点。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讲授具有抽象概念的课程时,往往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影音及动态图片讲解资源等,对课文中出现的使学生较难通过文字理解的画面都通过这一信息技术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苏州园林》一课中,对于从未去过苏州园林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文中所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这句话就显得比较困难了,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从网络上下载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使得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描绘出的隽永画卷。

3. 有利于学案导学的推进与完善。学案导学,顾名思义即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此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学生起自主学习的主导作用,并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学习,以求达到共赢的学习理念。学案在这里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将学案下发给学生后,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资料进行收集和查阅整理,然后根据教师的学案流程进行一一预习,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学案的预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搜寻到的资料来扩展自己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利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一点也体现在,学生在对这些课外资料的查找过程中,也可以倾听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所发出的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意见,这无疑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大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

4. 有利于突出教学风格。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整合的很重要一点即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发挥出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如,在一些班级氛围较为沉闷的班级上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做些生动活泼带入性强的课件来讲授知识,必要时也可以配备影音资料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对于教学课堂相对较为活跃的班级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相应做一些较为严肃的课件来约束学生太活跃的氛围,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教学中的课堂纪律。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1. 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搜寻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设置预习题目使得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搜集资料时,做到方向明确,并通过这种搜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主体内容进行提前预热,在初步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后,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更加深入的体验到课文所营造出的意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第6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探;课堂教学;高效;语文;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18-01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性,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如此。特别是在深化课改、追求课堂高效的今天,探索语文高效的教学策略尤为必要。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益、高质量。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营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这种氛围,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若是对语文有浓密的乐趣,就会发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语文发生了乐趣,他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调动学生利用语文学科特点给自己减压,将学习当作一种兴奋的享受,从而发生积极自动的学习念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文时,先播放有关母亲的歌曲,如《给母亲》、《烛光里的妈妈》等。富有激情的导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快乐的情景中,引领学生进入课堂。

二、落实预习“六字诀”,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

落实预习“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查就是查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段、查作者的简介、查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凡是自己能动手查到的就自己解决;划就是画着重点读,划课后要求记住的字词、划多音字、划重点句段、划积累的好词佳句等;写就是写着感想读,写文本大意,写段落大意、思想感情、品词赏句写作方法等,可以体现学生的理解程度;记就是记着内容读,记字词、作者、文本大意、思想感情、背诵段、重点句等,做到熟记于心;练就是练着习题读,实现作业前置化、全程化、全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读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会的上工具单,最终实现简单问题书本化,复杂问题工具化;思就是思着问题读,把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写下来,解答不了的上问题工具单。

三、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教学的方法。如教学《散步》一文,不按记叙文六要素去整体感知、逐段分析课文,而是大胆融合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文字描绘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充分挖掘文本内容、情感,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有起伏,有曲折,课堂设计像一首流动的诗,带领学生如踏着节奏明快的舞曲陶醉于课堂学习中。再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都可以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开展辩论、知识竞赛形式,能激发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挥。小说戏剧,仅靠老师或者学生分析,会显得有点单调,很多优秀的篇目都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我就找来电影电视片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过程紧张而又充满 乐趣,在一片欢乐声中掌握了知识。

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之后,其就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会主动去寻找不懂的问题并在同老师的互动或者同学之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会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形成自我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填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迁移到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比如,我在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去了解作者、该文是在什么环境下写作的等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对文章进行理解,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以标明,到课堂当中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并提出一写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如“《桃花源记》中的生活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写出这样一种生活环境呢?这种思想对我们当前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五、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第7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现状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文学积累不够,写作时,往往为了凑够字数而苦思冥想,而教师也普遍感受到作文教学的难度较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写作的兴趣。此外,除了写作存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学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普遍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效果,教师遵照传统的教学办法,逐字逐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套路,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不够,平时很少或从不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由此造成了写作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初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让很多教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办法,主张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同时注意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二、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1.教师设计教案要深掘课本

为了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结合初中生语言发展的特色,设计教学案例,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初中生的语言积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初中生的词汇量大量增加,写作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形成,情感亦日趋丰富。为了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深挖课本中的潜在写作资源,让学生在总结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写作能力。学生需从课本中学会立意,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对周围事物以及自身情感的思考,写作时便言之无物。出现这种情况也许与学生的年龄或生活阅历相关。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课文中探寻立意点,总结经验。例如《散步》一文,作者一开头就写道“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样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文章虽然短小,但是情节却很曲折,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教师需教会学生从语文课本中学会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表现人物形象或事物的特征,增添文章的感彩。

2.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解读课本

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不仅是要了解文章的情感与思想内容,还需从中悟出写作的技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只有在充分解读课本的基础上,才能领悟立意的高妙;教师需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的思想内涵。语文课本中出现了《享受生活》《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等大量优秀的文章,或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表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需努力引导学生从中学会享受生活、观察生活,让学生形成新的写作视角。充分解读课本内容与结构,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会作文布局,学生在看文章时,要明白作者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过渡、衔接的语段,让学生在体悟文章布局的基础上,增强对文章结构的认识。

3.写作教学应结合课本

第8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5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想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过去一以贯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下面我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中找出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对策。

一、我国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填鸭式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

我国曾长期沿袭传统的填鸭式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索味地对着备课本或者教案“念”,而学生则机械地跟着黑板后者幻灯片抄笔记,这种被动式的授课和学习模式,束缚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使每一节课都缺乏活力。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无法从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温故知新,更无法获取“为人师、授人道”的职业自豪感和满足感。教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学生。缺乏活力的课堂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变得倦怠甚至厌恶,被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没有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之欲,上课、写作业都成了敷衍和负担。要想突破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投入高、产出低的低效局面,就必须要打破传统填鸭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束缚。

(二)不合理初中语文教育观念的指引

真正的价值是通过教育润物无声的感化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特的人物性格和品质,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中语文的学习,不只是学会背诵古人的诗、词、曲、赋,而是培养古人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培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不只是学会从文中找出作者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而是学会一种对表面文字内涵的理解力,以及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正能量情感。而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初中语文教育指引观念。

二、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解决对策

(一)打破传统填鸭式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填鸭式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单向对学生进行的课堂传授,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抄的一种被动、机械的教学模式。要想打破这种模式的束缚,首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是由学生数量多而决定的,而是因学生身份本质决定的。确立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去满足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的要求。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讲学中了解到自身授课中的不足、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等。还可以通过各种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活动,比如朗诵、演讲、角色扮演等,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得课堂中获得知识,并培养其成长。

(二)纠正不合理的初中语文教育观念,给学生正确的指引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调初中语文的人文和教化作用。考试分数只是学习成果检验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教师不应该因此而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应该因此就冷落分数低的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对语文的期望和理解,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并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去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以正确的指引。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教师的师资力量

第9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方法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传递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但从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阅读课堂的个性化缺失问题仍然突出。由于阅读教学缺乏个性化,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多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入了解其内涵,阅读教学的转化、内化、迁移作用不够明显。基于此,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重视落实以下五种策略。

一、营造好更具个性化的阅读氛围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需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学生差异性,充分保护学生的探究欲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创新和进取。由此可见,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保持自身个性,通过阅读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以此促进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传统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了学进度,往往划定统一的阅读教学标准,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严格按教案进行课堂规划,在教学中按部就班,课堂就如同工厂流水线,教师的教学思路被严格限制在教案中,不但生硬呆板,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引入个性化阅读。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高学生思维与感官的反应灵敏度,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意境、读出品位。

例如,在阅读《散步》一文时,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有利于体现个性化阅读成果。怎样在阅读中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怎样体会母亲和“我”的态度?“我”在“散步”中心理出现了怎样的起伏变化?这些问题单凭教师的理论讲解是很难深入进行的。只有学生在阅读中细心揣摩,将自己置身于阅读情境当中,才能对其中的心理变化与文本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体会出文章中折射出的人性与亲情之美。这些美好情感的体验正是构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元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判断,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观点,进而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这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二、关注学生阅读当中的精神互动

阅读教学涵盖了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多种互动,是一个成体系、持续化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发掘文本内涵,对文本精神进行深层解读。要对解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也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所要传达的思想与价值。解读目标的设计有两个着眼点:第一,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第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这两个目标对阅读文本进行选择,并设计相应的教学重点,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

在确定阅读目标之后,教师要规划出有利于文本解读、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情节与内容,也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文眼”,减少阅读课堂的无用功。文眼的确定有利于促进个性化阅读的深入开展,学生根据主题定位,能够寻找到文本的内在精神价值,从而以更新颖的角度解读文本内容。例如,在《背影》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描写父亲行动的细节入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父亲的形象;从作者的心理描写中感受到含蓄而深沉的父爱。两处文眼有利于学生把握阅读重点,进而探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引导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清阅读脉络,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益实践。

三、个性化阅读与拓展教学相结合

读教学本身形式多样,教师要充分发掘阅读教学中的拓展空间,实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转化作用。读与写本身是一对孪生姐妹,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更利于体现阅读的个性化与实践化。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利于增加教学弹性,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知识拓展中,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指向更明确,拓展方向更清晰。

例如,在《幽径悲剧》的阅读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沉,而文章的写作背景也较为复杂,有些学生表示“在读完文章之后心情压抑,情感消极”。为了实现积极向上的阅读教学引导,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的积极情感,体会作者“困与幽径而不消沉”的情感意图,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情感。鼓励学生以读后感、阅读随笔等形式,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写作与阅读的有效互动,使学生的阅读心理变化有迹可循。从阅读到写作的拓展,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弹性,同时也使语文知识技能得到了有效转化,为个性化课堂的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个性化阅读与课堂表演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也叫即兴表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具有表演价值的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的即兴表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体会,将文本中的内容当场表现出来。以表演形式丰富阅读教学课堂,迅速提升学生的关注力和参与度,促使学生对阅读有更全面、更生动的体验,尤其是将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表演实现了文字与肢体语言的协调发展,产生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强化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更能体现学生认知、情意与身体运动的协调发展,有效突出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能力的强化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阅读教学与课堂表演相结合,不但是阅读教学的创新,同时也使个性化阅读效果更加突出。尤其是将课堂表演形式引入到一些学生感到内容枯燥、缺乏阅读兴趣的文本中,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苏州园林》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说明文缺乏阅读兴趣,尤其是科普知识,更觉得枯燥无趣。但以表演形式展示阅读内容,并以此形成积极的课堂互动,则有利于阅读效果的提升,同时也能使阅读趋于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将学生转变为“旅游团”角色,教师担任“导游”,结合多媒体与课文内容展示苏州园林的画面,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表达观赏苏州园林的感受,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有何感想”,在师生互动表演中,一场“游园小记”的故事顺利展开,学生在表演中对苏州园林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促使了个性化阅读效果的提高。

五、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样需要以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基础,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评价模式的束缚,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学生在阅读评价中获得个性化发展。多元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关注发展性评价的形成。发展性评价不但关注陈述性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且更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的评价基础。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中,不但要有总结性的评价,更要引入过程评价,在定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引入定量评价。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阅读感受有直观的了解,以此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的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犹如教师带领学生去探索神秘的知识宝库,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采撷到其中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