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

第1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一、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1、年初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煤质运销安字【2020】1号文),确立了中心2020年安全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并对中心2020年安全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按时间节点对安全工作进行分解。

2、第一季度,中心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对中心12个科室、62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累计修订600余条。

3、一季度对中心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新增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13项制度,修订了《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等11项制度。

二、标准化体系建设

1、2020年年初,中心制定并下发了《煤质运销中心关于做好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煤质运销安字【2020】2号文),对中心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作出了整体安排,将化验室、煤场管理室、计量室纳入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中,并制定了全年和季度达标计划,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及相关考核。

2、制定了《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及达标规划》,共制定工作计划及达标规划80项,其中基础管理58项,煤场管理8项,计量管理7项,采制化管理7项。截止到11月份,共完成75项,其中基础管理共完成工作计划及达标规划53项,煤场管理完成8项,计量管理完成7项,采制化管理完成7项。

3、中心1-11月份组织开展了由分管安全副主任带队,中心主要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与考核工作,截止到目前共开展静态检查3次,排查出安全隐患50条,已全部整改;动态检查8次,排查出安全隐患121条,已按期整改完毕,实现闭合管理。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

1、健全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建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明确负责安全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负责日常风险管控工作,4月份编制完成中心《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共辨识出2020年主要安全风险共12项,其中中级风险2项,低级风险10项。

2、每月召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对本月度安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通报,并分析下月存在的安全风险;每月对员工安全风险培训情况、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组织中心各科室对辨识出的风险和管控措施进行公示并组织职工学习。

四、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1、中心每月根据安全工作重点及不同季节特点组织全中心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反“三违”、消防、雨季“三防”、冬季“三防”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工作。

2、中心共开展隐患治理“回头看”活动2次,召开隐患治理分析会1次,确认隐患整改到位情况,分析反复、类似隐患产生原因,研究措施,深入治理,避免重复出现。

3、截止到11月份,中心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11次,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16条,已全部期整改完毕。

五、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1、针对中心中层领导调整及科室业务范围调整、变动情况结合中心生产实际,重新修订了《领导干部包点及管理人员下现场检查管理规定》,要求中心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职责管理范围,对相关区域进行检查。截止11月份,中心领导共每月检查6次,中心科室管理人员共每月检查3次,其它科室管理人员每月检查7次。

2、制定了《煤质运销中心安全包保实施办法》,由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包现场科室,要求包保责任人每月对包保科室现场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截止11月份共开展检查11次。

六、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中心于2020年初,制定了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共计45项,并分解细化到月,具体落实到科室负责人,每月按照计划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2、截止到11月底,中心共开展二、三级安全培训22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5次,共4026余人次参加培训。

七、职业危害治理情况

1、建立健全了个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在作业范围醒目位置张贴职业危害告知,规范了中心各单位劳保发放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等。

2、9月份组织中心煤场管理室、化验室共98名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八、外委队伍管理情况

1、每月对外委队伍驻地进行安全巡查,对查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共排查5条问题,当月已全部整改,实现闭合管理。

2、对外委队伍的人员档案、培训档案等信息的更新情况及相关报送资料进行了规范,要求外委单位严格清退不合格人员,确保安全生产。

九、应急管理情况

1、一季度重新梳理和修订了《煤质运销中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应急物资及应急人员信息和名单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同时下发全年应急演练计划。

2、根据制定的应急演练计划,6月份组织开展煤堆滑坡事故应急演练,12月组织开展化验室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3、12月份组织发放应急物资,更新应急物资清单。

十、安全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公司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警示三月行”“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专项活动,大力发动职工,广泛宣传,严格按照活动内容分解表中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十一、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1、制定中心环保检查方案,每月重点针对煤场管理室、风选煤厂、计量室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检查。截止11月份,共开展环保检查11次,排查各类问题7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2、6月份按公司要求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制定并下发中心活动方案,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2021年总体工作目标及工作思路

一是一季度修订完成中心“三大规程”、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应急演练准备。

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并严格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管理,以责任落实为导向,加强对各科室的安全责任监管,切实保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加大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在每月开展安全大检查、制订管理人员下现场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心各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每月安全工作重点,开展对汛期、消防、车辆等安全专项检查,及时通报检查出的问题,要求各单位按要求整改,并安排进行复查,确保实现闭合。

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考核力度,每月根据考核制度和办法对各单位进行现场及安全管理资料检查,并严格打分,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各单位绩效工资,将员工的安全行为与效益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动态检查,确保考核落到实处。

五是构建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机制。每季度由中心副总工程师牵头,安监室组织中心各单位对风险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力争全覆盖,无死角,每月对评估的风险进行专项排查。

六是完善培训内容,根据中心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确保安全培训效果。

第2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为认真做好年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超前防范和坚决通制各类事故,确保节后复工复产和全国全省“两会”期间的安全,实现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良好开局,根据靖煤集团公司文件要求,结合公司文件精神,开展2021年第一个百日安全活动。建筑第一分公司按照要求做出详细安排并加以实施,现将百日安全活动总结进行汇报。

一、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紧紧围绕活动目标

建筑第一分公司紧紧围绕“有效防范零星事故,坚决遏制一般事故;杜绝三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规划目标;环境管理实现合法排放”顺利完成第一个百日安全活动。

三、活动安排总结(一)很抓安全制度责任落实公司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制度合法合规、合理、规范,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制度变为行为准则。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落实,实现了“层层负责、各负其责、人人有责”。(二)强化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紧密协作,从下而上,对各岗位、设备、工艺、环节、场所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实现风险辨识全员管控,始终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治理前面,对重大风险的管控做到措施有效、责任明确、管控落实到位。(三)深化细化隐患排查治理一是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责任。实施隐患排查计划、方案、措施,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治理、监督、销号全过程自查自改闭环管理。对重大隐患、一般隐患实行分级、分专业治理。及时通过微信、电话、安全会议等形式反馈沟通,实现隐患信息“共享共治”。认真落实上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查出隐患问题的整改,按期整改销号。

二是严格执行隐患排查预考核办法。落实安全检查责任清单制。按照谁检査、谁验收、谁负责”原则,由检查部门对查出隐患问题建立台帐,跟踪落实整改。每月开展一次覆盖所有项目的安全大检查,同时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检查。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全系统、全覆盖清单式检查。加大反"三违”力度,通过监督检查、结队帮扶、案例学习、心理辅导、家属协管、亲情感召等手段,有效遏制"三违"现象。(四)紧盯安全重点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可靠的"三宝"四口"五临边”等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用电、消防安全、环境管理各项安全环保措施。(五)强化重点环节安全管控 一是确保工程安全施工。二是确保重点人员、重要岗位安全上岗。突出抓好不放心地点、不放心人、边远地段现场安全管理。加强“三零”作业(零星岗位、零星工程、零散作业)安全管理,落实零星岗位汇报、巡查和零星工程审批、零散作业申请等管理制度,实现“三零”作业安全。三是针对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吊装、检(维)修等事故易发多发环节,提前辨识管控安全风险,制定审批安全技术措施并现场落实到位,超前严密防范事故发生。四是加强“雨季三防”、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3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创建标准化车间 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20 文献标识码: A

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承担了兰新线红层(含)至阿拉山口、精霍线、奎北线、乌将线、准东北线、芦草沟线和六道湾线等路局界定的供暖、供水、站房维修、市政绿化、乘务公寓、沿线站区中水处理设施管护等相关业务,点多线长,设备复杂,人员严重老化,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困难多,是我段目前的安全管理现状。

1、车间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

1.1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对上级安全管理思路的要求缺乏系统、细致、全面的学习和研究,对当前路局提出的“严作风、强基础、抓关键”的安全管理思路以及“安全是第一位的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责任,安全是第一位的发展”的要求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程度的理解,安全价值观体现不到位,工作中更多强调客观,只顾忙于日常的事务工作,从而忽视了对安全管理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对车间的直管职能定位还不够准确,从而造成了部分员工滋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安全警惕日渐放松。追求结果、忽视过程,放松管理、降低了工作标准。

1.2重心移位。个别车间管理人员错误的认为单位的发展全赖生产经营,看不到安全所起到的决定作用,没有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对安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事化小,讲安全泛泛而谈,查安全敷衍了事,执行安全例行公事。诸如:客运站房、沿线小站巡视检查标准不一致;出租房屋管理漏洞、隐患较多,未按标准进行。

1.3顾此失彼。尽管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多次对安全风险点进行了排查和梳理,并且,逐项制订了安全风险点控制流程,但从各车间具体落实情况来看发展很不平衡。一是对安全关键点的梳理还不够细致,未能真正覆盖所有的重要工种和关键环节;二是对安全风险点的控制流程以及卡控措施制订的过于简单或烦琐,不便于实际操作运用;三是对安全风险点分级管理还不够严谨,落实还不够扎实,即便是遇到安全风险点作业,相对应的安全管理人员也未能到现场实施层级管理、逐级卡控;四是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风险点的重要、危险程度认识不够,不能按着要求严格执行。

1.4考核不严。各车间在围绕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方面制订了大量的制度,但制度最终在现场落实程度如何?取得效果如何?缺乏实际的检查、督导、验证,以致于一些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和办法只留于文字或浮于表面。诸如:员工《安全禁令》的学习和执行,部分一线员工至今还存在着不清楚、不理解、不执行的现象;还有个别车间未严格执行车间月度一体化考核办法,不能起到激励约束机制,所有这些都充分暴露出制度落实和考核方面的欠缺。

2、加强标准化车间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思想教育,向意识要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引导、把关、定位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全方位覆盖,以段、车间、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三级”教育网络为主,形成专兼职队伍为骨干,以职工队伍为主体,互为对象、互相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思想教育要全过程运作,通过经常性的对安全生产中职工思想动态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把思想教育工作的触角向八小时之外延伸,并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各个过程以及相关的环节之中,使员工绷紧安全之弦。

2.2建立长效机制, 向管理要安全。

分层管理抓控制。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党政正职应担负第一位责任,亲自抓标准化车间建设的安排部署以及关键问题的解决、重点工作的落实。技术业务部门要担负对车间专业指导,帮助站所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车间管理人员要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安全管理的机敏性,强化规章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强化质量保证的稳定性,强化安全目标实现的强制性。通过安全自控型班组建设、岗位安全承包等形式,切实推进标准化车间的创建工作。

专业负责抓基础。一是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业务部门在去年对各车间、班组的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基础内业台帐等进行了全面梳理、规范;二是制定《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标准化车间建设标准和考核办法》,要把 “一体化”考核、生产设备基本维修、员工基本作业推标、月度安全质量分析、学技练功、高技能人才岗位聘任等基本制度纳入到标准化车间建设要求,每季度开展一次标准化车间的对标检查;三是强化标准化公寓建设,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公寓全面推行,逐步形成“主线清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考核有力”的管理格局。

现场管理抓监督。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将对百日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从科学、客观评价入手,设置评价点,形成“月度工作评价、季度平推检查、年终总体评价”的一体化考核机制。一是定期组织各车间负责人进行巡检、互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处理;二是检查形式要创新,做到每次检查有针对性,有方案,有结果,有反馈;三是检查的内容要创新,不但要查一些明显存在的隐患,还要查各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缺陷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车间在安全卡控过程中的自控能力。

2.3 盯住设备质量不放松,向设备要安全。

各车间是安全生产的直接组织单位,现场安全的控制主体。面对新体制下各车间跨度扩大、人员大量增加、管辖设备复杂的特点,段以“严把一个关口、确定两个控制、解决三个难题”为突破口,强化标准化车间的创建工作。一是严把一个关口:严把机械设备使用关。各车间针对近期铁路总公司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教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采取《设备准用单制度》,加强对安全关键点的卡控;二是确定两个控制。实行“现场检查写实卡”控制制度。每天对设备维修、燃料库及库房管理等安全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值班控制力度。加大夜间值守情况的抽查频次,加强重点场所、要害部位的盯控,堵塞隐患和漏洞,达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控好自己的点、做好自己的事”的工作要求。三是解决了三个难题。解决内业管理不规范问题。段按照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要求,自上而下地开展修订各类基础工作台帐。解决机械作业不办理准用单制度的惯性违章行为。段要求所有机械作业,必须办理准用单方可操作,否则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解决了安全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3、创建标准化车间的几点启示:

我感到,推进标准化车间建设必须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地全力抓好落实。重点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深化发展:

3.1.推进标准化车间创建,要始终坚持“大局”的观念,从全局运输安全管理的角度去思考。实行与上级部门的安全工作同部署、同分析、同检查、真正使党政工团在安全目标、安全重点、安全管理上同步,共同分析安全问题,从不同角度查找原因,以不同的方式抓好整改。这样做,才能发挥车间安全管理主体作用。

3.2.推进标准化车间建设,要始终坚持“创新”的思想,从建立大安全的角度去思考。必须在总体思路上、机制制度上、推进方式上有新的突破,既不能简单修修补补,搞成自控型班组的翻版,也不能抛弃以往的有效做法另搞一套,要按照建立安全体系建设的要求,对以往的车间安全管理进行有机整合、升华,真正解决好“适应、操作和作为”问题,发挥基层车间的整体优势。

3.3.推进标准化车间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安全管理抓基础、打基础、强基本的角度来思考。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推进的效果。必须把提高车间管理人员、员工的素质作为推进活动的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来抓,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能力。

3.4. 推进标准化车间建设,要始终坚持“问题”管理的思想,从安全管理的责任和现状来思考。只有坚持“问题”管理,才能强化安全责任、认识安全问题,才能抓住重点、攻克关键,找准推进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探索安全规律,补强控制措施。

3.5.推进标准化车间建设,要始终坚持“减负”的思想,创建程序要简化,措施要实用,簿册要精简,使推进活动简便、实际、实用、实效,不能给车间安全管理增加新的负担。这样,车间抓标准化建设就能得心应手,标准化推进工作才能持久,才能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

第4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一、整治目标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园区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园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健全、责任明晰、安全监管力量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及园区内企业布局进一步规范,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完成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加快建设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园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园区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

1.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落实园区管理主体安全责任,充实壮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三个必须”要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根据园区内企业类型,有针对性强化高危行业专业监管力量,配齐配强园区安全监管执法力量。

2.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面整体考虑,综合园区内公共设施、上下游产业链、应急救援等各方面各环节,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及时会商研判安全风险,统筹协调解决园区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管理模式。

3.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园区内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大中型及高危企业建立满足企业要求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团队;加强警示教育,强化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日常监督考核机制,定期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和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情况自查互查,推动企业之间加强安全管理交流;依法开展日常安全执法检查,既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又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增强执法实效。

(二)强化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

1.规范园区规划布局。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统筹园区区域布局,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管理体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序开展园区扩区等工作。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优化园区各功能分区布局,严格控制高风险功能区规模。

2.严格园区项目准入把关。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制定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由发展改革、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新建项目联审机制。明确园区项目准入条件,制定“禁限控”目录等负面清单,禁止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装备落后等本质安全水平低的项目进区入园。严防高风险项目转移,严禁承接其他地区关闭退出的落后产能;建立并完善园区内企业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及时淘汰退出园区。

3.合理布局园区内企业。通过园区项目联审机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防护距离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综合考虑主导风向、地势高低落差、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统筹企业类型、物资供应、公用设施保障、应急救援等因素,合理布置企业分区。对园区内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改造、搬迁、退出等措施。

4.完善园区公共设施。结合园区产业特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安全生产、公用设施、物流输送、维修服务、应急救援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有利于安全生产为原则,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公用管廊、道路交通、应急救援设施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

(三)建立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园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1.开展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树立园区整体安全风险意识,组织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安全容量,实施总量控制,提出消除、降低、控制安全风险的对策措施。通过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细化行业企业评估办法,突出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产生“多米诺”效应。

2.建立安全隐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安全风险摸排和隐患治理,确保各类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建立集中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3.强化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结合园区内企业类型,深刻吸取近年来重特大事故教训,针对性的开展危险化学品、涉爆粉尘、液氨制冷、建设施工、受(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治理,对存在的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难以整改的企业,依法关闭退出。

4.加强承包商管理。建立完善承包商入园作业管理制度,对进入园区施工、检维修及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作业的承包商进行审核登记,实施诚信管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加强对承包商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四)夯实园区信息化和应急保障等安全基础。

1.加快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结合产业特点,以对园区安全作出准确、高效的智能响应为目标,采用“互联网+产业”模式,综合利用电子标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立园区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实现对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监控预警。

2.强化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掌握园区内企业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制定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及专项预案,统筹园区应急救援力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建立健全公共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明确应急管理的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做到应急救援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安全高效。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制定考核办法,并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对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动员部署。

(二)排查整治(2020年6月至12月)。认真开展专项整治,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对辖区内所有企业的摸排梳理,落实园区专项整治主体责任,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专项攻坚等措施,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对问题严重且经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停退出。推动园区建立完善隐息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园区、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巩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园区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深层次原因,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改进园区安全管理的措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园区安全管理制度成果,推动园区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园区发展纳入工业集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园区安全整治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研究专项整治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听取整治情况汇报,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的重大问题协调;强化园区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园区主要领导对专项整治负总责,并牵头建立园区安全生产整治工作机构,确保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第5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措施;公交企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公交企业进一步明确了公益性定位,公交票价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此同时,政府一直实行公交财政补贴的机制,但是由于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的营运收入与成本支出差距逐渐加大,致使企业亏损日益严重。在上述背景下,公交企业如何建立完整、科学的、符合公交行业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是当前公交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公交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的可靠保障。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公交企业经营决策的方式、步骤、组织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并且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分清各部门责任,防止出现互相推诿,保障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高效率,避免盲目性,降低风险,减少决策失误。

2.贯彻执行政策法规的有力保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公交企业发生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经营行为。同时,近几年国家围绕“公交优先战略”在财政补贴、路权优先、场站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公交企业对这些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也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监督保证。

3.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所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程序,要求各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经过复查核对,有利于财务部门及时发现并改正会计记录中的错误,防止发生差错和舞弊,能够促使会计资料达到准确完整,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4.确保资产安全完好的有效手段。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公交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对财产物资实施有效保护的控制系统,确立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的经济业务相互制约机制,减少货币资金、财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防止资产流失,从而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

5.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根本途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公交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企业及时识别内外部经营环境急剧变化形成的各类风险,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在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合规风险、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帮助企业规避危机的冲击,并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公交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公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整体上仍不够完善,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一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使内部控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内部控制侧重于事中和事后控制,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很少涉及。三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造成内部控制制度远远未达到管理上的要求,偏离控制目标,丧失控制职能。

2.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多数公交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仅仅是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即便是企业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也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不能完全覆盖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贯彻不力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执行效果往往较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3.风险管理未能与企业经营发展相适应。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市民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公交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目前,公交企业经营运转由于有财政补贴支持,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全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未能从制度上对各种经营活动的开展进行应有的风险评估,致使企业时常处于风险经营的境地,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4.内部审计未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公交企业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监督环节,很多公交企业执行内部控制时没有具体的奖惩标准,没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导致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同时一些公交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很多职责不明确,授权不到位,并没有真正的监督检查权力,没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5.信息化建设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多数公交企业缺乏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未能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企业内部的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尚未开展,无法利用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三、公交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北京八方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交客运企业,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也存在着公交企业共有的问题。对此,公司近年来着重从健全内控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员工内控教育、加强审计监督和信息化手段应用等五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在经营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积极效果。

1.着眼于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强化内控环境

(1)建立健全三级授权管控机制。公司对公司总部、分公司和车队办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进行了明确规范。一方面在线路运营调整、成本项目控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涉及到企业整体运转质量的决策上,公司严格管理权限,细化审批程序,做到适度收权;另一方面各专业部门的管理权限,相应地向分公司、车队授权下移,并加强专业部门的监督考核职能。公司通过把握好授权与收权之间的平衡,理顺了层级管理关系,做到了事权清晰、职责明确、控放有度、运作有序。

(2)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公司针对经营管理中的各个风险控制点,制定了《八方达公司内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通过实施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措施,对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合规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其内容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采购支出、合同控制以及资金业务管理等环节。并用文字、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等多种形式,将各业务和事项的风险类型、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加以规定说明,形成与经营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了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3)建立健全内控检查评价机制。公司成立了内控督查小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实行“总部检查评价”和“单位自查评价”两级检查评价体制,从而在纵向上形成了由公司内控督查小组检查,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自查及对口抽查,以及分公司自查组成的三级监督网络;在横向上形成了由内控督查组、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分别提交综合检查评价报告,再由公司内控领导小组最终形成年度综合评价报告并报公司经理层核准的二级报告制度,做到了内部控制评价程序规范、依据科学、报告准确。

2.着眼于规范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成本控制

(1)规范财务核算程序,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公司健全完善了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管理制度。一是重新修订了《财务报销制度》,规范了财务报销管理程序和办法,确保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全性。二是制定了《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对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各类经济事项遵循的会计政策、工作程序和账务处理方法。三是将与营业收入挂钩的税种由财务部统一缴纳,实施统一纳税后避免了多头纳税造成的纳税混乱以及所产生的各种风险。

(2)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集中管控流动资金。公司对所有基建、燃料、车辆大修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同时,按照用、管、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流动资金的预算管理,核定流动资金定额。将流动资金的定额和预算指标按各职能部门所涉及的业务归口,尽可能地将资金集中到公司账上,便于公司财务部门全面掌握企业资金流量的总体情况,有利于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3)实行分级授权审批制度,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公司对固定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分级授权批准制度,对于购置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严格执行招投标方式购买,防止采购过程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2012年,公司启用了固定资产条码化管理系统,通过使用信息条形码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纳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安全性。

(4)全面开展预算管理,严格管控成本费用。公司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体制,规范了每项业务流程中预算的编制、上报、批复程序,加强了预算执行监督考核工作。在预算责任体系上,公司建立了分级预算网络,预算实行归口管理,预算编制由财务部门牵头,各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以公里为出发点,对各分公司运营收入、客运量等主要生产指标进行分解,每项预算都经过审核人员与预算单位反复交换意见后才能确定,保证了编制的预算数据依据充分,基础扎实,有效地减少了预算偏差的发生,有力促进了企业成本管控水平的提高。

3.着眼于增强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内控教育

公司将内控制度教育作为一项学习机制固定下来,利用周例会、部门专业会对员工进行内控教育,让员工熟知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内控要求和经办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充分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奖惩规定,以及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权利和责任,促进员工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4.着眼于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约束机制

公司为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控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实现了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日常的监督,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有效的评测,监督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结果信息,为公司管理层改进内部控制环境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在抓好内部审计的同时,公司不断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充分依靠包括政府审计部门和中介审计机构提供的审计监督结果和发表的审计意见,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改进,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5.着眼于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强化管理手段

目前公司正在规划实施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ERP管理信息系统。通过ERP系统不同部门的业务数据一经录入,即可对运营生产、车辆技术、统计核算各环节完全集成,各类生产经营数据可以适时传输到统一的数据仓库中进行监控和分析,减少人为操纵因素,消除虚假会计信息,增加安全系数,保证企业经营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四、结束语

公交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上下通力合作,不断加以完善。作为公交企业的八方达公司虽然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还存在诸如企业管理层对内控认识不全面,内控信息化水平不高、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但八方达公司在内控制度方面所作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对于其他公交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长期推行的有效机制,都具有积极的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洪涛 张 颖:企业内部控制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5-17.

[2]胡 凤:交通企业的内部控制浅析[J].中国商界,2010,(202):55-55.

第6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客户先用电后付费的特点决定了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存在一定的风险管理,特别是乡镇私营小企业、国家政策调控的公司就可能利用破产法定程序来规避欠费,致使农村供电所的电费回收犹如苍龙难缚,成为当前供电企业的关注的焦点。

安徽庐江县矾山镇地处庐南矿业地带,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明矾石、铁、铜、高岭土、地开石等。矾山自唐代得名,历史悠久,以盛产明矾著称于世,明矾储量位居中国之冠。近年来,由于矾山镇矿产资源得到大开发,以至集中了大大小小共有40多个采矿公司,其生产方式是以电为原动力进行采矿,而从事采矿、选矿、非金属矿加工的企业均为股份制私营企业或个体企业,虽规模能力有限,但对电力需求较大,产生电费数额很大。2007年,矾山镇的供电量达2918.33万kW.h,应收电费为1872.36万元,其中私人企业用电量为“重头戏”,仅专用变有69台,年用电量为2066.33万kw.h,电费回收率为100%。

针对矿产安全管理形势的加强和当地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矾山地区的不少矿产企业在政策管控范围内存在一定的生产经营风险,极易发生利用政策、法规空当来恶意拖欠电费。针对这些企业表现出来的风险特点,矾山供电所从2006年初开始着手防范电费风险工作,果断采取预存电费手段来防范电费风险,特别对新增企业一律在《供用电合同》中增加预存电费补充条款,并一一与矿产企业签订了《预存电费协议》,确立按最大可能的月用电量一次纳预存电费后方可送电。到2007年底共有826户用电客户签定合同,交纳预存电费为92.37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2月份起至今,矾山供电所并未因当地政府对矿山安全整顿、关停矿山企业而造成的电费回收压力,这些主要归功于预存电费的在线监控,对规避电费风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笔者就如何防做好农村电费回收工作,从3个方面提出以下具体的方法和对策,以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电费回收的管理办法,确保供电所电费风险管理取得成效。

2 管理手段

2.1 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

供电企业对电量电费较大的工商业客户,根据其经营状 和历史交费信誉进行评估,信誉等级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评价体系,应根据客户经营状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有必要将信息延伸涵盖到客户的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状况、产品销售和经营状况等。供电企业理应做到专人收集、心中有底,一旦发现客户经营状况恶化,适时进行有效应对措施。

2.2 健全电费回收考核责任制

实行公司领导包片,部室管点,实行电费风险金抵押的工作机制。对电费回收专责人员,同其收入和工作业绩挂钩,实行量化考核,真正实施激励奖惩考核办法。将电费回收任务分级、分区、分线、分用户承包到人,陈欠电费按计划分批、分用户欠费的难易程度确定时间,同当月电费一起进行回收,电费回收同收入与工作挂钩。每月召开电费回收例会,对上月电费回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下月电费回收工作进行部署。提高了电费回收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

2.3 强化抄表工作管理

对电费电量额大的用电客户,可缩短电费结算周期,这也需要在合同中约定,可按旬或半月一次抄表结算,这对信誉和效益差,不具备大额电费偿还能力的客户,有着一定防范风险。严格执行电费违约金制度,客户未能在约定期限内来交清电费时,坚决要求其承担电费违约金责任。积极加强了电能表实抄率、抄表正确率的月度考核,使错抄、估抄、漏抄等抄表不到现场的许多陋习得以纠正。

2.4 利用媒体催交电费

在加大电是商品宣传力度,引导用电客户自觉交费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媒体定时交费预告、电费电价标准和违约处罚提醒,对逾期不交的用户公开规劝,并将欠费钉子户公布于众,进行新闻曝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信誉好的客户在媒体上公告并给予奖励,营造积极缴纳电费的氛围。

3 法律手段

3.1 实施电费风险财产担保制度

依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企业性质,由双方协商确定,采用《担保法》中规定的抵押、保证、质押、定金等担保方式,该担保合同签订对不交纳电费的,履行担保合同,特别对破产企业实施清偿债务时有优先受偿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电费回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依法采取停、限电措施

对拖欠电费的客户依法停、限电,在使用停、限电手段前一定要做到手续全、依法办、无后患。对于那些拖欠户,也要区别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动不动就一律停电限电。对恶意欠费数额较大的应依法向法院,进行依法追缴,对此类用电户有积极的影响和宣传效果。

3.3 运用信用等级程序防范电费损失

根据客户动态信用等级评估,将其追踪运用到《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法上,即有证据证明用电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电费,或者荒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立即中止供电,来降低电费回收的风险。

4 技术手段

4.1 推行电费提前预购制

此举在庐江供电公司客户中心应用效果较好,比较适用安装在变电所内大客户的专柜上,有着较好的安全性能。依据笔者工作实践,在对公司客户中心首次实施该技术手段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对历史存有陈欠电费而又难以追付的用电户,还可依据还款协议,在每次购电时必须兑现陈欠电费,有着很好的效果。如庐江县水泥厂、庐江县水泥二厂陈欠几百万元电费都是通过该办法来逐一还清。在安装预付费电能表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实行预购电制需经用电方认可同意,以合同形式明确购电方式,先交钱后用电;二是在电费结算方面,供电企业仍以《供用电合同》约定的计量装置为电费结算依据,购电只是用电客户按其实际均价水平测算预购一定数量预先收取的电费。三是在技术方面,供电部门要保证预付费表的正常可靠运转,定期不定期检查巡视,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另外,若在专用变压器上安装预付费电能表,需要安装跳闸机构,用电户易对其破坏,不易管理。

4.2 扩大柜收电费成果

目前,庐江供电公司客户中心和17个供电所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柜收电费,从现在实施效果、减轻专职电工工作量和方便客户角度来看,公司可通过技术手段,每个乡镇供电所合理地多布点来柜收电费,这也是今后农村电费回收发展的一大趋势。

第7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字:两制度推进地税发展

一、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增强业务技能

为了使每位干部职工理解《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税源管理制度》,我局从去年3月份起多次组织召开税收管理员培训班,参训人员达到420余人次,基本上每位税收管理员参加了三次培训,另外还特邀请了市局领导将税收管理员工作手册的填写以及纳税评估的操作方法面对面授课,同时还将《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制度》、《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纳税评估办法》印制成《税收管理员手册》200余册供大家学习,让每个干部职工真正地理解“两制度”的实质内涵,并注重“干与学”相结合,全面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技能及综合素质,为“两制度”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配套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完善征管机制

根据“两制度”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咸安区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咸安区地税局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纳税评估操作办法》、《税源管理办法》、《重点税源管理制度》以及税收管理员的“六项制度”,使税收管理员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更明白自己的权利及义务,以达到外促征管内促廉的目的。另外,我们还建立了税收管理员的公开制度,将税收管理员的相片、姓名、工作职责、服务范围等在办税场所及服务大厅进行公开;以及个体税收税负核定制度;欠税公告制度;注销户、停歇业户、非正常户、个体税负调整户的公示制度。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规范了税收管理行为,完善了征管机制。

(三)界定机构职能,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更一步明确税收征管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我局将基层分局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重组,明确基层分局以“综合管理、办税服务、税源管理、检查督办”四大类型设置办公室、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股、行政督办股。税源管理股按照行业划分为企业税收管理岗、个体税收管理岗、集贸市场管理岗、重点行业税收管理岗,并明确各个股室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企业税收管理岗位及重点行业税收管理岗位,我们实行竞争上岗和定期轮岗制,实现了人员与岗位的最佳匹配。同时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为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申报管理、征收管理、税源管理、日常检查、纳税评估、纳税服务、征管资料管理等,做到分工明确,各行其事、各尽其责。

(四)以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税源管理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规范税收管理员行为的制度,是加强税源管理确保税收收入的有较措施,我局是从以下几方面贯彻落实的。

1、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实施税源源泉控管

税务登记管理是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最难管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户籍登记时,我们要求各分局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纳税人进行全面摸底登记,使税收管理员清楚地知道辖区每户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申报情况、税源动态情况,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在户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工商、国税、房产、土管、交通等部门的信息登记交换情况,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社会综合治税护税网络”,增强管理实效,实现了税源在源泉上得到了监控。今年我局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核查出漏征漏管户46户,补办税务登记证46套,补缴税款3900元。

2、实行巡查巡管,寻找税源漏洞

我局根据户籍巡查制度的规定,统一建立巡查日志,列出需要巡查监控的内容和项目,要求税收管理员每月有针对性地在辖区内进行巡查,巡查面不得低于85%,每月的巡查次数不低于两次,并且有详细的巡查记录,以巡查巡管及时地了解、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发票使用情况,停歇业、注销户、减免税户、末达到起征点户及新开业户的情况,实行税源动态监控。今年上半年通过巡查巡管,共巡查出假停歇业36户,假注销户6户,不符合减免税户13户,申报未达到起征点而实际达到的有42户,已开业而未办理税务登记证的有56户,并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

3、开展纳税约谈,深化纳税评估

年初,我局为了弥补税收征管上的空白,要求各分局成立纳税评估专班,由分管业务的局长负责,从分局内部精选数名业务技能比较好、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的税收管理员组成。并认真研究分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及各种税收稽查案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纳税评估操作办法》,并对电源水电公司、信用联社等45家企业开展约谈、进行纳税评估,共评估入库税款400多万元。我们根据企业的税负率、税负变化差异、税负变化幅度、销售变动率,销售额增长幅度与应纳税额增长幅度对比、零(负)申报次数、销售毛利率、成本毛利率、往来账户异常变动情况、负债、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一一进行对比,确定相关指标,然后按照行业税负监控结果,采取综合评估,确保纳税评估质量。

另外,我们准备进一步拓展纳税评估体系,在资历上由老手带新手;在业务素质上以能手带差手;在技术上从手工操作发展到征管软件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岗责体系上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强化评估考核;在评估范围上从企业行业深入到建安、个体、集贸市场等各个行业及各个税种。从而形成人人会开展、个个会评估的局面。通过纳税评估,有效地对纳税人的依法纳税状况进行及时、深入地控管,发现涉税违法行为及时纠正;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纳税申报质量;更淡化征管矛盾,融洽征纳关系,有较地制止了纳税人被稽查处罚的风险。

4、加强税源分析,挖掘税收空档

税收管理员根据月初收集的税收基础信息及上月的巡查情况,对辖区内的固定税源、流动税源、潜在税源、预期和发展税源从税务登记管理环节到税种管理环节,从行业变化到重点税源变化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分析税收与经济总量之间关系、具体纳税人收入指标与相关财务指标之间关系、当前税收动态与上月税收情况等进行认真的分析,通过各项分析来确定税源的主流及挖掘隐藏的税源,并撰写出税源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征收重点,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完成每月的各项工作任务。

5、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管理

根据税源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管理制度,借etax征管软件建立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库,按照税源的多少实行分级监控,凡是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税源户报省局监控;凡年纳税额在30万元以上的税源户报市局监控;凡年纳税额在5万元的税源户由区局负责监控。在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房地产税收一体化行业除了以票控税外,税收管理员每月不低于两次对其纳税户的经营情况、纳税情况及进销货、成本、利润等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评估,通过重点监控管理来及时发现、纠正、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来促进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对纳税意识淡薄、纳税申报不及时、隐蔽性强、流动性比较大的纳税户进行重点管理,跟踪监控其经营、纳税情况,确保其税款及时足额地入库。

6、实行行业管理,责任到人。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的税源分为企业组,个体组,市场组,建安组,车辆组,实行分行业管理。对税收管理员明确监控任务和工作标准,使税收管理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同时各分局与各税收管理员签订了目标责任状,确定其任务和责任,按照制度的规定月月进行考核评估,并与当月的奖金挂钩,通过考核评估来调动税收管理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了税源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加强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工作成绩的好坏在评比和考核中得出结论。我们根据《咸安区地方税务局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及《咸安区地方税务局税收管理员工作考核评分表》的要求,每月按照税收管理员工作手册填写的情况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认真地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结果同税收管理员的经济利益、能级管理和评先评优挂钩,并且每个月及时地进行奖惩兑现,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使税收管理员制度做到“工作范围清、工作内容清、工作职责清、工作奖惩措施清”。到目前为止我局共有8人未按规定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受到惩罚,惩罚金额共计400元,6人能出众地完成税收管理员工作而得到300元的奖励。从根本上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六)强化事后监督,抓好检查督办

检查与督办的目的是更好地完成工作。为了更好地把税收管理员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各分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情况及考核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对考核工作不兑现,工作落实步骤慢,不完善,不规范的分局进行通报批评,并且采取相应的处罚。各分局对税收管理员的考核情况每月书面报送给区局,区局将纳入个人档案,年终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二、取得的成效

(一)逐步解决了过去那种“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由于以前管理职能交叉,致使在收入任务分解落实上成难题,出问题,部门之间容易相互推诿。实行“两个制度”后,明确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标准,分户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对纳税人的动态管理和整体评价有了直接的责任人,有效地解决了责、权归属问题,保证了征管责任的层层落实。另外,税收管理员的观念得到了根本改变,树立了“责任大、管理细、要求严”的日常税收征管思路,消灭了各部门管理区域之间“空白地带、交叉地带”,减少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税收管理员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今年我区税费1亿2仟万能够如期如数地过半,是我局贯彻落实“两制度”的最好体现。

(二)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推行“两个制度”后,由于责任到人,税收管理员下户巡查次数也逐步增加,能及时准确掌握纳税户和税源的增减变动情况,从而减少漏征漏管现象。另外,税收管理员在巡查时大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等税收知识,增强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和自行申报纳税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使税收征管“六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两制度”实施以来,我局的征管“六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8%-17%,征管“六率”分别为:登记率100%,申报率95%,入库率100%,滞纳金加收率65%,处罚率71%,欠税增减率-15%。另一方面促使税收管理员及时收集、整理、录入日常税收管理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各种征管资料,确保了征管资料的全面、完整、规范。目前我局的征管资料基本实现了电子化,能在征管etax系统中查找到每户纳税人的征管资料。

第8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2012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既定目标任务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面对建设国内标准化油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增产提效,着眼做优做强,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企业与地方、开发与保护、授权与管控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理顺体制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加快国内一流标准化油田建设进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稳定产量、提升效益,强力推进科技增油工程

1.突出科技创新应用。一是加强与国内先进同行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延揽高端科研人才,破解技术难题,加快成果转化。二是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整体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和更新科研设备,进一步优化研发手段。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前瞻性开发工艺,大力开展表面活性剂、二氧化碳、空气泡沫驱油等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坚持地上服从地下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联合站、注水站、增压站、接转站工艺流程,全面加快注采输一体化生产进程。四是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确立更为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确保立项科学,攻关有力,成果明显。五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数字油田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投资,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建设进程。同时,要切实加强信息和数据管理,力争年内实现油井历史资料数字化,为全面推进数字化油田建设奠定基础。

2.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积极协调多方关系,妥善解决白河、周长、王洼子等区域剩余资源争议问题,力争新拓展资源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彻底解决与长庆油田的资源矛盾。围绕增储创效,主力勘探延长组下组合油层,兼探延安组油层,并积极开展扩边和查层检漏工作。一是强化勘探过程管理,实行分级分层勘探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部署方案,提高探井质量。二是强化综合地质研究,大胆应用先进工艺技术,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力争老区域有新发现,新区域有新突破。三是强化油水分析、岩心分析、原始地层压力测试和分层试油等基础工作,高度重视油藏描述和评价,强化随钻跟踪分析,及时调整部署,降低勘探风险。

3.抓好油田稳产增产。一是按照“稳定老区、突破新区”的开发原则,认真开展油田开发效益评价,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合理分配产能,确保实现科学高效开发。二是强化钻前协调服务工作,全力加快钻井进度,力争6月底前完成全年钻井工作量,8月底前全面完成投产任务,保证全年386口油井和20.27万吨产能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加大旧井挖潜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低产低效井、病躺井以及低效区域的综合研究与治理力度,大胆尝试新工艺、新技术、新措施,力争改造一口、见效一口、增产一口。四是做好科研立项工作。抓好新寨油区长8油层和曾岔油区注水开发方案立项工作,扎实搞好铁边城37井区和寨子河23井区延长组下组合油层综合地质研究,优化洛河以南地面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为精细化开发奠定基础。同时,全面加快吴仓堡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领先水平,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大力推进油田注水。坚持油田注水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油田注水进程。一是强化“三级”动态分析,做好配注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工作,优化注采井网,分期分批对注水层位实施补层归位,对舌进、指进或裂缝水驱等现象严重的井组及时采取调剖、堵水治理,跟踪观察,严防暴性水淹。二是加大油水井计量监督力度,严格执行水质标准和取样化验制度,规范药剂添加程序,确保油田注上水、注好水、管好水。三是对所有注水设施设备实行承包责任制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全面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安全平稳运行。四是强化成本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将全年注水费用下达到各相关单位,以单井、单站为基本单位,分区域独立核算,严格控制注水成本。进一步修订完善注水专项考核管理办法,严考核、硬兑现,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职工绩效工资挂钩。五是加快注水项目建设进度。吴仓堡3号注水站10月底前建成投运,新建、迁移的撬装注水站按计划分步实施,确保早动工、早投运、早见效。

5.做好生产运行工作。一是强化综合调度管理;二是强化作业现场管理:三是积极开展对标工作:四是探索推行“扁平化”管理思路。合理设置基层队站、班组和岗位,改进多层管理模式,适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新机制、夯实责任,深入实施科学管控工程

第9篇: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办法范文

一些煤炭企业在资金管理、经营中,显现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项目资金管理中的盲动性。近年来,煤炭企业一直处于十年的发展黄金期,积累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动力。不少企业推行扩张发展战略,在实施产业的并购重组的同时,逐步开始跨行业的项目发展。然而,不少煤炭企业对项目发展缺乏产业政策导向的调研,缺乏对跨行业领域的必要研究,过度追求企业规模,过度看重项目财务报表的作用,盲目上马,甚至导致同集团、同区域的产业竞争同质化,造成企业资金短缺,企业资金压力加重,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2)生产资金管理中的低效性。煤炭生产是煤炭企业资金投放量最集中的受载体,是资金管理的重点环节。每年的煤炭的生产方案前瞻性,决定了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一些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布局缺乏科学研判,生产方案难以做到优化合理,没有充分考虑矿井生产系统的完善,导致无效进尺增加,重复建设增加,造成资金上的浪费。有的井下生产工程项目过程管控不严,考核难以过关,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在工程管理中无法过关,甚至推倒重来,造成资金上的压力。

3)材料资金管理中的呆滞性。在煤炭企业中,物资材料的供应,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后方,是煤炭企业资金管理的又一重要领域。煤炭企业作为资源生产型企业,物资供应的供应量大、时间要求性高,因主要坐落在山区,建有多级物资材料供应储备库。由于物资供应存在与生产环节的脱节,制定物资材料供应计划不周全,导致一些储备材料积压严重。同时,有的库存登记配案缺乏电脑化,影响了公司下属的各煤矿在合理调配中的互补性,导致重复采购,重复制作,抬高了物资采购率。有的煤炭企业内部建加工小厂,由于加工技术的不到位,加工产品往往达不到井下生产要求,返修率高,故障率高,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占用了生产时间。

4)财务资金管理中的松散性。有的煤炭企业资金管理不集中,各子公司或各矿井银行开户多,各自为战,资金结算中心的集中管理优势难以体现,对资金结算、贷款、融资难以把握有效真实信息,监控难以做到有效有力,及时高效。

5)货款资金管理中的艰巨性。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角色变化,导致煤炭产品准进入的门槛不断提高,市场的要求提高了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因为煤炭质量的水分、发热量、灰分、含硫量等任何一个因素都将引发产品质量纠纷,煤炭产品质量纠纷大量增加,从而带来销售结算的滞后,相应带来资金回笼的难度,煤炭企业作为买方市场的弱势一方,往往作出局部的让步,导致煤炭企业资金上的流失。

2改进之策

1)确立精细化资金管理理念。注重把资金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导入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让精细化管理深植于心,落地开花结果。要树立基层就是成本核算点,岗位都是资金源的理念,树立“用钱问效,无效问责”的观念。领导有新思路,新措施,就会出利润,管理人员精细管理,算精账,就会出新资金。每个职工精打细算,节约成本节约材料,就是利润。人人都是经营者,人人都是利润源,层层行动,层层创利,层层传压,层层就会出效益。“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煤炭企业推行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战略,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在自身条件极其困难、经济极其脆弱的局面下,求得生存、求得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最大限度节约挖潜、降本增效,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2)构建精细化的资金管理机制。推行资金精细化管理,要从培育资金精细化管理内涵体系,建立资金精细化管理考核体系,对各子公司、各煤矿的资金使用率、结算率,资金周转率,以及贷款情况、融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尤其要建立资金使用管理规定,规范资金使用的流程,推动资金管理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