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经济条件:偏远乡村经济基础较差,学生生活朴素,从而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城市学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城市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介于前面两者之间,不少家庭既种地,家长又外出务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务农为生。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越感在不少学生中流露。家长文化水平:三者比较,偏远乡村的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父母多是务农。而城市家长文化知识水平最高,高学历、高收入最多。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由此可知家长文化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要求、教育效果的差异。
二、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所在的区域位置特殊性,导致其家庭教育状况最为复杂。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当前教育大系统工程中基础工程。经多年的观察、调研发现,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地方: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发现,当前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顺其自然”型。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因响应国家政策,大量独生子女出生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更多的家长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局限而无耐放弃。也有的家长是出于前面我们所谈到的城乡结合部的优越感而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第一,“长辈家长”现象普遍。很多家长因其工作等原因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辈人”。长辈们“含在嘴上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的“疼孙”思想,使得这些孩子多数缺乏生活自理经验,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少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爷爷”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慢慢滋养的。第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能人,却不能说服自己的孩子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第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识让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顺其自然,“我不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吗,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我还不是混的不错吗?”这样的想法使得这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做法。“简单粗暴”型:这种类型的家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长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家长既想教育好孩子,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当子女有错误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内心封闭、心灵受损。孩子对家长持敌对态度,形成代沟,也同时造成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在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
三、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因素
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成因复杂,既有内在的个体原因,也有复杂的外在社会原因。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1)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数量和城区相比要少,优秀的教师向城市中小学流动,剩余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的合力造成两者之间升学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为迎头赶上,往往忽略教育规律,拔苗助长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试想这些教师业务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必然高不了。再加之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重复的试题训练、低效的练习是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的重要源头。(2)唯分数论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不少学校教育是冲着成绩和分数去的,是一种基于工业化的教育方式,社会需要高分上名牌大学,指挥棒指到哪,哪里就是跟谁蜂拥挤上独木桥,因此学校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变成工厂,教师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3)社会、家长背后推手,是造成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外部原因。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过早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学校单边行为演变成学校和社会的双重高压行为。有调查称:67.8%孩子认为让自己参加文化课补习班是家长的意愿,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都必须参加。
四、可以采用的做法及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素养;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24-2
我校位于城市的边沿,与农村接壤,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小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涌向城市边缘地带的城郊地区,使得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人的子女大部分进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其生存状况与城里的居民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不足导致了教育方法的不当,得到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由于城乡结合部生源的特点,造成我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相对于城市小学有较明显的差距。
一、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要有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城乡结合部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基础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少,普通话不标准,书写不规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欠佳,语文实践活动质量不高,两极分化严重。
二、原因思考
1.社区文化基础薄弱。城乡结合部小学地处市区、郊区之间,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形成了特殊的社区环境。社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教育设施及居民的素质等。由于城乡结合部各新建居民小区环境相对较“封闭”,文化设施(特别是适合中小学生的)相对薄弱,人际交流又较少,因此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很不利的。
2.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或是教育方法不得当。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影响学生学习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多来自于城郊的农村家庭,家长或经商或打工,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有的家长只顾着拼命赚钱,却忽视了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有甚者,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只在于学校和教师。而语文水平的提高与好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影响,我校在2011年曾随机从高、中、低三个学段各抽取一个班进行调查统计。家长每天坚持检查作业只占392%。愿意为学生买课外读物的家长不足三分之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知识的拓展只能在学校进行。
而另一种倾向就是表现为家长对子女划一的、过高的教学期待。这类家长只以成绩的高低论英雄,表现为对成绩的过高要求、要求子女考上重点初高中等。还有部分父母对子女操办过度,学生在生活、学习,甚至课外活动的选择上都得听从指示行事。这样的学生缺少自立精神,使得学生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小学高年级始就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动机。
3.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照本讲解,教师按照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讲下去,引导不够,越俎代庖。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不知巧妙引导,要么是自己讲出来,投影出来,让学生读读就是了;要么是提问,教师代替学生回答,直接说出结论,或是让学生直接抄答案。没有引导,没有过程,包办代替。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寓言《揠苗助长》时这么概括寓意:“同学们,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哦,有同学说了,不能拔苗,不错,有的同学说,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好!有的同学说了,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真棒!”然后投影出寓意,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更倾向于学生的卷面成绩,让学生无休止抄写生字、词语和课文。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4.城乡结合部小学高质量的教研活动较少。即使开展语文教研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也只是走马灯追着听课,听后评课一片恭维声,偶尔有一两句质疑,反正课已上完至于改进则以后再说吧。这种语文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业务提高。
三、对策思考
1.营造浓厚的校园语文学习环境。校园的物质环境是人化的环境,它的每个角落的布局和设计都应独具匠心,蕴含丰富文化内涵,散发多方面教学信息,能够对学生形成有益的情绪和刺激,启迪学生的智慧。
良好的校园建筑及布局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构成校园环境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应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书刊阅览室、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石桌椅等设施设备和场所,班级教室内也应合理布局一些板报、墙报、学习园地、标语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各设施的布局应以尽可能地方便学生充分利用资源为主要原则。在休闲场所的各个角落适当布置一些石桌椅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学习的场所。学校雕塑不同于一般装饰性雕塑,它主要表达了学校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层的人文内涵,如孔子、陶行知的雕塑,应设置在学校广场或学校重要建筑之间的中心位置。
【关键词】 传染病;组织和管理;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57-03
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中小学生具有人群易感性高、抵抗力差、聚集性大等特点。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学校是空气源性传染病的高发场所[2]。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是有效防控校内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3月进行了现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问卷调查对象 抽取北京市各区县中小学校的学生传染病管理人员(校医或保健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考虑地理位置、学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抽取中、小学校108所,涉及东城、宣武、朝阳、海淀、通州、房山、大兴、延庆、昌平9个区县。其中小学35所,中学73所;城区学校33所,城乡结合部学校43所,乡村学校32所;公立学校82所,私立民办学校20所,民工子弟学校6所。
1.1.2 小组访谈对象 随机抽取2个区县(东城和延庆)的校医9名、班主任11名、学生60名为访谈对象,深入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编制的“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管理现状调查问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按要求填写问卷。
1.2.2 小组访谈 由调查员对随机抽取的校医进行小组访谈(现场询问并录音),并负责现场记录和整理访谈资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1.2.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录入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采用SPSS 13.0 数据分析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治规定,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及定期体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与追查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等。
2.1.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所调查的9项制度的建立情况较好,达标率均在80%以上。在不同性质的小学中建立情况存在差异的主要为“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其他制度的建立情况在不同性质小学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在不同地域分布的中学中,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各类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制度总体建立状况进行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小学间,建立了全部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学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学校中,9项制度全部建立的学校较多(91.3%),其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1.2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所调查的小学中,能够将本校所建立的所有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部落实的学校所占比例在公立、民办和打工子弟学校中分别为87.0%,100.0%以及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3类小学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分别为95.6%,100.0%和80.0%。
所调查的中学中,能够将本校所建立的制度全部落实的学校所占比例在城市、城乡结合部、乡镇中分别为73.3%,81.8%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3类学校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分别为96.8%,97.3%和99.4%。所建立的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好。
2.2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各小学传染病防控措施大致相同,在每天坚持晨检、对患传染病学生进行追查、将疫情报告所有规定的单位3个项目上达标率达到了80%以上。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医为疫情报告人”及“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2项上达标率相对较低(66.7%和33.3%)。见表4。
各中学的传染病防控措施较好,除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外,其余调查项目在不同地域中学的达标率均在80%以上,且在各地域学校间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一项上,城乡结合部的达标率为68.2%,达标率有待提高。
2.3 小组访谈结果 大多数学校的晨检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检查学生是否发热、有无皮疹、个人卫生以及精神状态等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会及时通知给校医,校医表示会根据情况上报有关上级单位。每天严格查勤制度,对缺勤的学生能够联系家长,确定孩子情况。教师及校医普遍反映学生家长对于相关工作配合程度不够,由于害怕孩子缺课,甚至出现伪造复课证明等情况。
学校内无论学生和教师均有定时为教室通风的意识,即使冬季取暖和夏季开空调时也能做到教室的定时通风。学生能够接受到相关卫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常识。
3 讨论
学生在校内生活、学习,人群密度大,接触也较为密切,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成为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3]。参与本次调查的小学中,各项制度建立情况的总体达标率较高,均达到了80%以上,达标率在不同性质学校间的制度是“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主要达标率较低的学校为打工子弟学校。突显出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的日常保健以及健康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所调查的中学中,除“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外,其他制度建立的总体达标率都达到了80%以上。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生理功能发展,提高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调节情绪,和谐关系,从而对人体知识、运动医学知识、营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有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4]。因此,应促进各学校体育活动制度的建立,进而保证学生得到足够的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抗病能力。
对各学校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类学校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均较高,民办小学的制度平均落实率已经达到了100%。这提示我们,各学校能够较好地落实已有制度,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上。
各学校的传染病管理中,打工子弟小学的管理状况欠佳,其“校医为疫情报告人”和“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上课”2项达标率较低。《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建议学校指定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为疫情报告人。被调查打工子弟小学疫情报告人多数由没有医学知识的班主任或校领导担当,极易出现漏报、错报。但整体上,本次调查结果学校达标率较2007年调查结果[5]有所提高。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了解传染病传播机制及预防措施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6]。通过小组访谈了解到,自2003年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后,学校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一步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及教师的防治传染病意识均有所增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包括校医在内的相关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家长的不配合也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发现,部分家长不愿意配合学校工作,因害怕学生耽误课程而坚持让孩子带病上课。因此,也有必要对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传染病发生的早期有效反应是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最有效途径[7]。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建立与落实能够保证其对传染病发生的敏感性,是防止传染病校内流行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的结果总体情况较好,说明各学校对该项工作予以了一定的重视,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完善细节,为学生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疾病预防控制:规划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 KRETZSCHMAR M, MIKOLAJCZYK RT. Contact profiles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odelling the spread of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PLoS One,2009,4(6):e5 931.
[3] 楼乐平. 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 :532 - 533.
[4] 高涛, 杜力. 试谈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38-39.
[5] 郭欣, 王星火,石坚.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29(1):22-24.
[6] BLOOMFIELD S, EXNER M, FARA GM, et al. Prevention of the spread of infection:The need for a family-centred approach tohygiene promotion. Eur Surveill,2008,13(22):1-4.
一、美化校园环境,强化队员卫生习惯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孩子们愉快学习的保证,也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起着促进作用。我校地处郊区偏远地区,校园占地面积大,绿化植被丰富,果树、名贵树木繁多,校园随处绿树成荫,绿草茵茵,花团锦簇……这样美丽宁静的环境能使孩子们专心思考、静心思考,潜心练习,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入智力活动的佳境,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花园般校园环境也促进了同学们卫生习惯的养成,孩子们爱美的天性促使他们为保护校园优美的环境而自愿与不讲卫生的行为习惯做斗争。在强化卫生习惯过程中,队员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要监督队员们日常的行为,做到共同爱护环境。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制度,进行规范化训练和宣传,学生们普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美化校园环境不仅能提供一处良好的学习天地,而且能激发队员们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管理,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优化校园环境,提高队员们审美能力
文化生活是少年儿童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丰富、健康、愉悦的文化生活所形成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将对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美感,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在实践活动中唤起少先队员创造欲望。小学生比较喜欢在实践中去学习,在参与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使学生们更加热爱校园。几年来,我校少先队组织配合学校为学生们构筑了一块块的文化小天地,使他们在各种文化环境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大队部及各中队的板报、班级文化建设各具风采,校园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队员们玩得开心,学得开心,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创造良好人际关系,指导队员人际交往
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处理好辅导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社会之间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已成为少先队工作的一个课题。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玩伴,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也不会与他人交往。我校通过调查,了解在队员中存在交往以自我意识为主,心理闭塞,语言表达障碍等不足,采取了以下措施为队员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提高交往能力:第一,搜集有关人际关系交往教育的资料作为晨会课、班队会活动课的教材,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社会交往;第二,重视中小队内人际过细现状的调整,我们利用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经常开展以人际关系为内容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设计交往环境,使学生通过参与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自信心;第三,组织队员们投身社会,深入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调查访问,与各级领导、企业家对话,组织红领巾宣传队、服务队走上街头宣传服务,扩大交往范围,经过不断努力,孩子们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少先队成为一个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优秀群体。
四、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三结合”教育合力
[关键词] 民工子女 学习习惯 养成 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流动人口日益增多,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外来民工,而以家庭形式流动进入城市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温州是一座对外开放、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打工者。因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为温州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校是一所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地处农村,有民工子女200多人。这些外来民工子女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一、影响外来民工子女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
造成外来民工子女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但是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一类是环境的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外来民工子女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但是据调查显示,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有兴趣的不超过30%;他们大多对学习都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动机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阻碍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导致其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错误,学习效率低下。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首先,家庭环境在学生教育中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而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早期教育几乎是空白,他们的父母及监护者由于年龄、观念问题,对孩子不是娇宠过分就是撒手不管,再加之文化程度有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无法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孩子容易养成依赖、懒惰、任性、霸道的习惯,以自我中心,不愿受约束,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没有上进心。其次,学校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欠缺,以及教育教学资源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外来民工学生习惯偏差,学习成绩偏下的现状。再次,一般外来民工子女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环境十分复杂,这就导致外来民工子女在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耳濡目染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很难。
二、外来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对策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系统与科学性的训练,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以学校为主、以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原则,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明确目标,细化内容,分解达标。学校应把外来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要求,遵循由易入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体和有效的实施计划,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各个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来指导民工子女的学习行为,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时机,求转变,推进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发展。目前,许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有所增强,但许多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因此必须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纸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外来民工克服孩子上学了任其发展、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树立正确教子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立体的教育氛围。针对当前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层次、工作情况等特点,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工作特点,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分层面的培训,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净化社会环境,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花大力气整治社会大环境。外来民工相对集中的村镇、社区、街道、居委会,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外来民工管理和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业余精神生活,为外来民工及其子女的生活、学习创设良好氛围和整洁、稳定、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的作用下,持之以恒,必定能让外来民工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志彬《浅析外来民工子女行为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缙云教育》2009)
2.吴月华《论民工子女教育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思品教学网 2008)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非常不容易。毕竟一个班级几十位孩子,几十位家长,众口难调。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本文从小学低段班主任的视角,以农村小学为背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摸索出班主任+ 模式,用“沟通”很好地架起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彩虹桥。
一、班主任+底数清
一是要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清。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校虽处城乡结合部,但生源基本上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离异增多,进而出现“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家长”。我校低年级情况:“留守儿童”占 39%;“单亲家庭”占20 %;“家长”占 39%。
二是家长类型清。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种类、性格脾气、修养程度,每个家庭的组成结构非常的复杂而且很有“个性”。作为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情况、年龄、教育观念、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本班学生素质清。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格、爱好都不同,在家里都是小皇帝,从一个个小家庭汇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作为班主任要从学生踏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在言行举止、生活习性、身体状况方面掌握每个学生情况,了解跟他们有关的点点滴滴。
二、班主任+信认
一是时机把握好。作为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们刚进入小学生活,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的教育意识也逐渐提高,唯恐自己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这时班主任就该紧紧地抓住家长的心,向他们宣传有效的教育知识,让家长积极主动 的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中来。二是氛围营造好。小家汇大家,为了让家长们放心、满意的让孩子们在学校中学习。我让孩子们用绿色植物来绿化教室并让孩子们用标签写上自己名字和植物名称,让孩子们和自己喜欢的绿色植物一起成长,营造出轻松,爱的环境;将孩子们的书画展示在学习园地,让每一个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们的成长。三是形象树好。为人师表,不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更要成为孩子们一言一行的榜样。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从最初的陌生到把你当成朋友式的老师,让每个学生接受您,佩服您。家长们一看,孩子这么快就接受了教师,一定会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
三、班主任+沟通
一、现状
我所带的班是三年级,有60人。
1.写字姿势完全正确的约占40%,其他学生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姿势:有的学生手捏铅笔离笔尖太近或太远;有的学生写字时身体趴在桌子上,眼离书本太近;有的学生身体斜着,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本子也跟着放斜;有的学生双腿大开,脚踩在桌腿上或两脚踩在一边的桌子上,弯着脊柱;有的学生右手在写字而左手拿着橡皮等一些小东西捻着玩,根本不配合……总之,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觉地保持正确书写姿势的习惯,得教师时不时提醒。
2.全班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本保护完整,页面干净整洁,但再深入一点看,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和占格能够重视的学生却很少,有书法味的作业就更少。部分学生田字格上空下满,字向下沉;有个别学生写字有明显倒搭笔情况;有个别学生写出的字笔画生硬,像干柴棒一样……。批阅作业时,真正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的只有30%左右。
二、反思
记得在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写字时,学生的写字课本上就有关于写字姿势、握笔方法、田字格使用等的相关指导,编者把它们编成了顺口的小儿歌。在教孩子们写字前,我带领孩子们边读着儿歌,边摆着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足稳”,“拇指食指握笔杆,其他手指在下端,手离笔尖要合适,写字要有好习惯”,一点都不马虎地给孩子示范、讲解,看着孩子一个个铅笔拿好了没有,谁的手腕没有摆正,谁的手指没有捏对。学生们姿势一个一个正确了,面对黑板上大大的田字格,我又领着孩子们边读儿歌边认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横写在哪,竖怎么写,撇怎么起笔,捺怎么收笔,一一示范,学生观察、临摹。面对不同结构的字,写字书上也有要点提示。写字时我耐心指导、督促、纠正,孩子的书写情况挺好。
现在三年级了,应该说,随着年级升高,熟练度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等各方面发展,学生的写字能力会越来越强,但学生的书写质量却每况愈下。面对日益加重的课业负担,学生首先考虑的是写完作业,有些细节却被他们渐渐忽视、淡忘。虽然我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他们或帮他们纠正着,但保持良好的姿势,把字写好就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而且,随着孩子写字的熟练程度的提高,有一些孩子走都没走稳就开始想着飞了,本来不太规范的笔画笔顺就越显得问题百出。而且,因为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者子女较多。这些孩子家庭条件有限,一家人租住十平米左右的房子,吃饭、学习、睡觉挤在一起,学生的书写更不会被关注。
我估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到了高年级、初中高中,这些写字姿势等细节问题会越来越被老师、学生所忽视,近视眼越来越多就是最直白的证明。
三、措施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将以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白道理,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内动力。“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从解晓东的一曲《中国娃》中,我们不难听出那浓浓的民族自豪感。书法课上,我和孩子一起阅读写字书上的文字故事、书法家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小篆、隶书……演变到今天,历经沧桑巨变,凝结着历史的精华,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每一个汉字都具有深刻的内涵,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更是一种艺术创造和艺术享受。借助汉字,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书写汉字,可以使我们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所以人人写好字,做好人,做好中国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细致指导,教给孩子写好字的方法。有教育大家说过:“写字课上教师自己的书写,其实就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小学生都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老师当堂书写,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对小学生是最好的示范,而且是最真实、最亲切的示范。那么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当堂书写,而且写的字形规范,间架匀称,富有神采,给小学生以美感,他们就会非常倾慕,会敬佩老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对写字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我要继续亲自给孩子示范,严格从坐姿要求,从基本的横竖撇捺练起,专门用一个书法本写,学生照样临摹,一个笔画一行,再写几个有这个笔画的字,同时提醒占格,字的间架结构等,每节课写字量不能太大,但书写的质量不能打折。
3.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写好字的兴趣。上好书法欣赏课,提供一些好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去欣赏,提高书法鉴赏力,更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坚持组织学生开展“小小书法家”比赛,把学生的作品展出来,互相参观评价,“谁的好,好在哪,自己的又怎么样,能占第几位”,肯定学生练字的成绩与进步,查漏补缺。每次的活动要留档,以便学生对自己能有一个纵向的比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书法比赛。
关键词:智商;智慧;阳光;跨越横沟;因材施教;换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4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95
从城市到农村,从市示范名校到农民工子弟占半壁江山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十几年穿行在“百花丛”中的笔者却想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民工子弟申辩:其实“蒲公英”也很美!
观点一:农民工子弟智商不如城里孩子高?
理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农民工子女成绩普遍低下,哪里比得上城里孩子聪明?”
案例:笔者在以前工作的学校做了一项调查,农民工子弟占学校总人数的48%,在2009年上学期的质量检测中,农民工子弟占到优秀的41.8%,下学期占到46.6%;参加作文竞赛,农民工子弟占学校获奖人数的48%。
思考与评析:如果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有人硬要拿分数说事的话,那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该是最好的说明。从数据表面看,似乎农民工子弟并未占到上风,但是摒除学校教育同等不计,算上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环境呢?同样以原校为例,农民工家长为生存而忙碌,他们文化水平低,心有余而力不足。何况子女大多非独生,不少孩子回家要做饭、洗衣,还得照顾弟弟妹妹;而城区的孩子不同,打小在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下学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就开始了苦心的造“才”计划。
这两厢一对比,结果不言而喻。这些不利不安的因素如果老师、家长能尽力去弥补、悉心教导,假以时日,我想这条“横沟”是完全可以弥补的。
观点二:农民工子弟不如城里孩子有智慧?
理由:“城里孩子自识字起就开始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而农民工子弟知识面窄,典型地缺少见识,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玩泥巴……”
案例:一日午休时间,我去教室拿作业本,刚到门边,就看到以杨扬为首的四个城里男孩正围着新转来的王小舟笑得阴阳怪气,嘲笑小舟是“乡巴佬”“土包子”,而小舟则紧紧咬着嘴唇一言不发。为了消除大家对农民工子弟“孤陋寡闻”的看法,增强这些孩子的自信心,我们举办了一场“夸夸我的家乡”的主题班会。班会气氛异常热烈,城里的孩子踊跃发言,但内容极为有限,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子弟则显出平日见不到的“侃侃而谈”,不爱说话的周干之介绍了家乡道县的名士周敦颐。他告诉同学们这位声名赫赫的理学家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写下了历史名篇《爱莲说》,他还特别骄傲地告诉大家,他名字里的“之”就和周敦颐有关……教室里悄然上演着新世纪版的《少年闰土》,知识面窄与宽的问题在这里交汇。
思考与评析:什么是智慧?怎样才算是有智慧的人?陆游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是抽象的理论,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才干。对于农民工子弟而言,他们虽然享受不到丰富的书籍类资源,但大自然就是一部最美的教科书,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里被孩子们主动地学会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城市孩子也罢,农民工子弟也好,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别,思想水平不一,认识能力各异,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到“长善救失”。
观点三:农民工子弟不如城里孩子阳光?
理由: “农民工子弟的心理问题普遍且严重,他们被社会‘边缘化’,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
案例: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农民工子女)在作文中的表述:
“……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我很爱学习,如果学好考上了大学,就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他们每天在外边赚钱给我们上学。”
思考与评析:确实,生活的窘迫,让他们始终享受不到平等的权利,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平等感、被歧视感和对立感油然而生,一些孩子还易出现好怒、焦虑、自闭等不良特征,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歧视。
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但心理问题的凸显并非农民工子弟的“专利”。如今红极一时的《变形计》迎合了目前的现状,让“养尊处优”的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互换生活环境,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相比之下,城市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不懂爱惜,不懂关心别人。父母拳拳爱子之心,谁都能理解,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小小的蒲公英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表情,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迎接着阳光雨露。我期待有一天,不再有农民工子弟与城市孩子之分,只有平等与和谐。让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博大雨露,滋润百花园中每一位成员,让蒲公英亦能尽情展现它的美丽。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60-04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国家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实施已八年。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具有双向性,即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同时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也要适合各地义务教育的实际。这里我们以重庆市部分区县的调查为例,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适应情况分析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调查于2009年3-7月在重庆市的一个主城区、一个城乡结合区和一个农业县进行,对两所城市小学、两所城市中学,三所农村小学、三所农村中学和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九年一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85名教师和240名学生进行座谈。所调查的学科涉及思想品德、数学、语文、外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
教师调查问卷发出515份,收回有效问卷512份,其中初中教师295人(城市68人,农村227人),小学教师217人(城市59人,农村158人)。考虑到学生对问卷调查方式的适应能力,我们仅对四至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5份,其中四至六年级学生801人(城市280人,农村521人),七至九年级学生794人(城市301人,农村493人)。
教师对实施课程标准是否适应,不仅与教师自身素质相关,也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关,还与教师所使用的课程教材相关。因此,我们从五个维度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师的职业受训情况、课程标准的认同、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内容处理。
实施新课程的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主要从学习的兴趣、每天的作业量、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以反映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座谈
第一,教师座谈。我们对85位教师围绕学校新课程实施条件、教师新课程培训、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实施进行座谈。第二,学生座谈。我们从被调查学校随机选择240名四至九年级学生进行座谈。座谈主要围绕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包括喜欢学习的理由、学习困难的原因、课堂学习情况、课外作业的内容等。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得到教师普遍认同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获得教师的认同。人们对某项改革的认同是他们实施此项改革的前提,缺乏普遍认同的改革是难以实施的。调查中有42.4%的教师认为进行课程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认为比较有必要和必要的分别为25%和29.1%。对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现在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有25.6%和54.3%的教师认为适合或比较适合。在这些教师眼中的新课程是什么呢?“教师不能只讲知识还要组织学生讨论”“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多学习,而不是教师多讲”“教学内容和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学内容更联系学生实际”等。可见,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被调查教师有98.2%接受过新课程相关培训。在区(县)和学校接受培训的教师分别占55.9%和23.6%,接受过国家级和重庆市级培训的分别占3.9%和14.8%。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是教师培训的主要力量。被调查的多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接受过多次培训,五次及以上的占81.1%,10次以上的占50.4%。可见进行新课程教师培训是重庆市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常态行为,这也是教师能够认同新课程的重要原因。
(二)新课程实施并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反映学生对新课程的适应情况,我们从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适应、学生的课外作业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新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喜欢和很喜欢学习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谈到喜欢上课的原因有“老师对我们态度很亲切,我喜欢上课”“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上科学课要做实验”“教材有许多图”等。学生喜欢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愉悦情感形成至关重要。情感和认知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态度和鼓励言语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是与学习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中学生学习困难面较大
对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有53.7%的学生认为学习不困难,分别有41.3%和5%的学生认为比较困难和很困难。
教学内容要求对于学生是否合适直接表现为学生学习是否困难,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第一,用一个标准要求城市和农村的所有学生。农村小学生多数都未受过学前教育,小学语文的识字量对于他们要求是高了,语文课外阅读材料连许多教师都未读过,且篇目太多。农村许多小学未开英语课,学生进入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英语要求有些高。第二,教科书的题材多为城市题材。学生对问题情境不了解会造成学习的困难。第三,教师拔高了教学内容的要求。城市中学的学生谈到“教师除教教科书的内容以外,还要补充一些内容”。第四,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存在问题。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的比例远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而我们调查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初中阶段的三个年级,学生有一定困难的比例大约都在40%-45%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九年一贯的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效果比中小学分离的学校好。
3 城市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对于学生是否需要布置家庭作业,教师一致认为,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复习功课应该是可以的。被调查的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大约一小时的占61.3%,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每天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也在增加,在九年级只有37.0%的学生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作业,53.8%的学生需要两到三小时,9.2%的学生要花三小时以上。在问及课外作业的内容时,九年级学生反映“教科书上的作业并不多,很多是练习册(复习资料)和老师补充的习题”。调查还发现,城市中学的课外作业量比农村中学多。仍以九年级为例,城市中学的学生需要用三小时以上完成课外作业的占21.2%,而农村中学的学生只有2.7%。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作业仍然隐含着应试的趋向。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较重,较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比较高的,这似乎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结果。但把三个方面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总体上表现为较高,但是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小学生相比有较明显的减弱,小学很喜欢学习的学生占43.1%,而初中则只有29.0%。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仅靠增加愉悦情感和学习体验是不够的,学习的障碍会削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困难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感,而消极情感又会降低学习效果。如果学生产生消极情感,会增加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同时还会增加他们的出错率。
(三)教师还未适应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对原有课程文本的修补,而是对课程文化的重建。体现课程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群体是教师。教师与新课程教学是否适应,是课程标准适应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从教科书使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利用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分析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适应情况。
第一,教科书受到教师欢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科书来呈现的。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分别有43.9%和50.4%认为教科书较好地体现和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普遍将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要求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看成是一致的。有64.8%的教师认为他们是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的,有73.0%的教师认为教科书利于实施教学,教科书的内容呈现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线索。82.2%的教师认为教科书的内容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题材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成为多数教师的选择。可见,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这同时也显现出教师有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倾向。
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变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哪些教学方式?85.2%的学生表示,教师在上课时经常提问;44.9%的学生表示,教师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操作;49.6%的学生表示,多数时间是教师讲偶尔有小组讨论;还有5.5%的学生表示课堂由教师一讲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们反映“我也知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教学,但不知如何进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或操作,费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与新课程培训相关。教师认为“新课程培训更多是一些理念,但我们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培训多是专家讲座,针对我们教学实际问题的很少”。第二,与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相关。调查中有10.9%的农村教师表示他们不知道在教学中除讲授外还有其他教学方法。第三,与教师教学经历相关。不愿采用除讲授以外其他教学方式的教师,教龄10年以上的占9.3%,教龄15年以上的占14.7%,教龄20年以上的占20.4%。第四,与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相关。教师采用单一讲授教学的比例随着学校教研活动次数增加而减少,每学期低于四次的占11.4%,每月一次的占8.3%,每周一次的占3.1%。
第三,教师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可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有教学参考书和网络资源。77.3%的教师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53.5%的教师备课时会参考教学参考书中的同课题的案例;35.8%的教师备课时会上网查找相关的教学案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有教学参考书的教师只有32.2%,尽管不少农村学校都可以上网,由于计算机太少,教师能够上网查阅资料的不多。
第四,部份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困难。对在现行的课时计划内能否完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问题,有62.7%的教师认为可以完成,有37.3%的教师认为完成任务很困难,且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其原因有四点:一是有的学科减少了课时数,如四年级数学的课时数由原来每周五课时减为四课时,但内容并未减少;二是教师增加了教学内容,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增加一定的教学内容;三是有的学科内容有所增加,如在小学数学中增加了统计与概率;四是教师教学能力不够,教学效率低。调查发现,同一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可完成,有的教师则不能完成。
(四)农村学校尚缺乏实施新课程的条件
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否能够满足课程实施的要求,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调查中,有37.3%的初中教师和21.1%的小学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这主要表现为农村中小学部分学科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较差,学校无法提供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条件。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的实验仪器和活动器材是根据“普九”标准配备的,实施新课程后教学内容及要求有所调整,但没有在教学仪器和活动器材的配备方面进行相应调整。这使农村中小学无法开设新课程要求的实验课和活动课。
三、增强课程标准适应的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相关教育管理部门需从增强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的普适性和提升学校、教师的实施能力等角度来促进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应该具有弹性。由于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现实存在着一定(或较大)的差异,用同一标准要求,不仅不能使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具有普适性,而且会使一些学生“吃不了”,另一些学生“吃不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障碍。以英语学科为例,有32.4%的农村中学教师认为他们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实施新课程有困难,一是学生进入初一时完全没有英语基础,二是学校除了教科书无法提供其他教学资源。除了上述原因外,农村教师的英语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原因。调查中有10.9%的农村教师自认为还没有实施新课程英语教学的能力,而城市中学教师并不
认为英语课程难,91.5%的教师还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学习内容。
第二,按照实施新课程要求改善办学条件。由于课程实施计划和仪器配备与课程要求不一致,所调查的11所学校中有8所学校不能全部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开齐所有的学生实验课,农村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达到新课程要求。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制约这些学校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不能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使其达到按照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进行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农村学校增强适应国家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前提。
第三,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调查发现,尽管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度很高,却有高达37,3%的教师认为难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达到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调查中反映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教科书、缺少多样化的教学以及通过加强学生课外练习来保证教学质量的现象,都是教师教学能力弱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采取多样的教师培训方式,激励教师自觉的发展意识,从外部条件支持和内在动力驱使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