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数字经济论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论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经济论述

第1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1电子设计竞赛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1)竞赛引导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工程概念。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1],这些目标直接体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而且也直接引导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进行的一系列课程改革,即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工程概念。这与学院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管理与考核办法是不谋而和的。

(2)竞赛引导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电子竞赛的题目重点突出了应用设计。最初的竞赛题目可以用分立元件完成,基本上是单纯硬件设计与调试,而从本世纪开始明显的提倡使用集成度高的芯片,加大了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今年的题目甚至把单片机最小系统当成是一个器件直接使用,这体现和强调了在现代工程应用系统设计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集成化的各种功能模块通过接口组成系统的设计能力,也引导着教师必须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比如在内容选取上,重点应对功能模块的原理采用简单的电路予以介绍,并由此引出外特性[2]。再如引导学生利用功能模块的功能表,通过接口组成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3]。为此,可以针对现实需要重新编写适当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单片机等教材。

2电子设计竞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竞赛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这几次参加竞赛的学生来看,凡是参加电子竞赛训练的同学,无论获不获奖,都具备了基本电子电路实际制作与调试的能力,尤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4],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尤其获奖的同学更是得到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些学生的进步也对周围没参加竞赛的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低年级的学生做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参加完竞赛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缩短了和一本学生的差距甚至有的超过了他们。

(2)竞赛锻炼了教师,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在竞赛培训的实际过程,可以发现城市学院的学生和交通大学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当然本身层次上就有差异)。交大的学生只需给定题目和参考资料,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制作、调试,教师有80%的时间是管理和后勤服务,而城市学院的学生,至少在基础培训中,必须先讲基本原理、调试方法、随时跟踪指导,到后期学生才能达到主动设计,因此指导教师也相当于是参加竞赛者,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一个很大考验和提高。而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近年参加指导的教师在业务方面进步明显,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指导经验,同时对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缩短了和双师型教师的距离。

3参加电子竞赛的总结与分析

2009年是我院第一次参加该竞赛,获得了一个省级一等奖。本次基本上属于押题性质,题目理解正确、而且前期训练充分,电源组几乎是2队都是一等奖;而测控组却是一败涂地。2010年获得一、二、三等奖各一项,本次没有电源的题目,但由于有一组学生能力较强且配合的很默契,获得一等奖是必然的;而获得二、三等奖的组,由于只有一、两个同学能力很强,在竞赛过程中,时间不够。可见要获得好成绩,不仅团队各个成员的能力要强,而且还要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真正体现团队协调作战能力。2011年仅获得一个三等奖,主要原因是因为竞赛时间准备不足和指导失误造成的。其中,电源题目由于认为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中途发现为时已晚,造成时间不够;小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准备阶段组委会的讲话表示小车不会再出,所以在训练中相关器件未准备,在竞赛开始后才从网上订购;二是没能自制一个木制轨道,为了节约成本,想当然的认为小车在地板上走和在木制轨道走是一样,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在调试上,直到测试时才发现不做轨道是一个失误,否则获得一等奖的机会很大。可见竞赛中的不确定度因素很多,稍微想的不周全就会造成很大遗憾,尽管如此,能力较强的那一组还是获得了三等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培养应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确实让他们在培训过程、事务管理、竞赛题的分析和竞赛中的决策等各个环节发挥主导作用,回归竞赛的本质。

4今后竞赛培训思路

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包括印制版的设计(原理图和PCB板图)、焊接及测试方法(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等练习。从训练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电力电子类:降压型、升压型和逆变型开关电源;恒压、恒流、直流并联运行和交流并网运行模式;输入/输出电流、电压以及效率显示;纹波分析与失真度等。

(2)检测与运动控制类:智能小车、机器人倒摆平衡控制、调速控制中的转速、位移、避障、角度检测、无线发射与接收等。

(3)基于FPGA/DSP系统的分析仪器:频谱分析仪、传输波形特性分析仪(该项在“EDA”实验室中由指导教师完成样机)。

(4)放大器设计与制作:音频放大器,频带为10兆赫兹、增益60dB的宽带放大器设计(该项由指导教师完成样机)。鉴于今后的电子竞赛题目趋于综合设计,所以在暑期集中训练前,上述4项基本内容应该培训完成并通过各组交流使参加竞赛的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这样在暑期集中训练时,学生便可集中精力利用电子竞赛等相关网站,通过学习、分析、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5组织管理与相关政策

为了更好的培养和选拔人才,同时让参加竞赛培训的学生无后顾之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具体如下。

(1)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从二年级开始自愿报名,条件是在一年级的课程(数学、物理和电子认识实习)学习中,成绩较好的且有强烈欲望的同学中选拔;个别有特珠能力的同学另议;对于这些同学在二年级学习中,如果努力参加培训者可以顶替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分。

(2)完成二年级课程的同学,要求电路、电子技术、C语言实训能力强同学自愿报名并经审查批准参加,在三年级学习期间,如果努力参加培训者可以顶替电子综合设计的学分。

(3)参加暑期培训的同学可以顶替生产实习的学分,实际上经培训后的学生已经使得他们的毕业论文变得容易;如果选拔去参加竞赛且获得奖励的还可以顶替部分选修课的学分。

第2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摄影、摄像、视频编辑、后期合成、影视广告设计制作等岗位职业技术能力、较强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影视多媒体制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两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即“请进来,走出去”,开办校内工作室,并打造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参加竞赛—与公司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的“四级实践体系”。

1.创新实践教学理念。理清影视多媒体专业理论与实践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案,形成运行良好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检测体系。从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角度来建设“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既展现了本专业的理论性,更突出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引入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大传播的理念,既突出影视多媒体专业的技术属性,也兼顾影视多媒体专业的时代性,从而把领悟文化、把握市场、熟练技术三者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

2.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实施“项目驱动、赛事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参加竞赛—与公司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的“四级实践体系”。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到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克服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的弊端,使影视多媒体实践教学真正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持续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影视多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优化课程,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修订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从而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形成既有稳定性又具动态性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活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到如下几个统一: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突出应用性;操作性和理论性相统一,注重操作性。扎实的基础之上与特色的专业方向相统一,注重个性创造发展;专业普适性原则与市场取向原则相统一,适时灵活调整。

2.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依托本专业已有的实验设备,整合现有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在本系建立一个校内实践基地,下设摄影摄像实验室、影视制作中心。购买实验设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锻炼平台和实训机会。

3.拓展师资,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同时,积极开拓校外资源,邀请专家及业界权威人士来校讲学指导。引进实验室专业人员,组织现有专业教师暑期参加专业学习和培训。

第3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本文作者:周小琳吴翔工作单位: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序列平稳性检验经济时间序列通常是不平稳的,根据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建立回归模型有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虽然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但方程并不能够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所以在具体建模前首先要进行序列是否平稳的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序列是平稳的,可以直接建模。如果序列不平稳,则需对序列进行差分,直到序列平稳为止。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来实现对变量序列LnRGDP、LnRCONS和LnRINV的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LnRGDP、LnRCONS和LnRINV的ADF检验值在各个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这三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LnRGDP、LnRCONS和LnRINV在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了原假设,说明LnRGDP、LnRCONS和LnRINV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LnRGDP、LnRCONS和LnRINV均是一阶单整过程,可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尽管变量序列LnRGDP、LnRCONS和LnRINV都是非平稳的,但通过时间趋势图可以看出三个序列有共同的增长趋势,且三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初步判断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方法主要包括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由于E-G两步法只适用于对两个变量序列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了基于多元模型的Johansen检验法,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没有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最多有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证明吉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有一个协整关系,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如下:(1)协整方程(1)的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方程的DW值为1.76,接近于2,说明方程序列相关性不显著;拟合优度为0.99,说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很强,方程拟合效果良好。从长期来看,每提高1单位居民消费水平,能使我省GDP增加0.89个单位;每增加一单位投资,能使我省GDP增加0.25个单位。可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但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有因果关系,究竟是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来了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最优滞后期为1年,LnRGDP和LnRCONS之间互相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LnRGDP和LnRCONS均是LnRINV的格兰杰原因,而LnRINV不是LnRGDP和LnRCONS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也没有显著的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都能显著的促使投资规模的扩大,而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显著的带来经济增长和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经济增长和投资、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从长期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近年来吉林省盲目地扩大投资规模,仅2010年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9621.77亿元,而当年的GDP总额仅为8577.06亿元,投资规模高出GDP12个百分点。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但由于需求率远低于投资率,下游消费品价格增长速度小于原材料价格的增长速度。这一方面导致下游产业和部门生产经营利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导致上游产业产品无法转移价格而经营不顺,造成整个产业链系统的恶性循环。可见,近年来吉林省有限的GDP大部分都用来进行修桥、铺路、房地产开发等投资,过度的投资不但没有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投资还导致通货膨胀和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降低,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只有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使投资和消费回归合理的比例,才能促进吉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消费率的下降使得吉林省居民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离了长期均衡的状态,可采取如下政策措施改善投资和消费的比率,使得经济重新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是制约吉林省消费水平提高的首要和主要因素,扩大消费就必须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要建立健全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增长速度要赶超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并抑制通货膨胀,以确保工资增幅超过物价增幅。同时,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镇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水平,普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缩减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完善市场机制,缩小收入差距水平由于吉林省劳动力报酬远远低于资本的报酬,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从根本上缩小收入差距水平,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剔除过多的非市场性因素,减少这些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各种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在提高自身盈利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利润来为劳动者提高收入水平,进而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发展信贷消费目前,大部分居民的消费观念已经从传统的无债消费、滞后消费转变为适度的负债消费和适当的超前消费,适时完善信贷市场,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家电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扶持力度,有助于推动消费增长,提升消费结构。降低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适度的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最为直接、有效的力量,然而把当年全部的GDP都用来重新投资,必将遭遇巨大的产能过剩,并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无法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加剧未来的经济放缓。缩减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已经刻不容缓。政府应该淘汰落后和过剩的产能,提高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降低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提高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领域的投资;降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投资,提高对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等领域的投资。

第4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13/9/8 栏目:美术论文 【热点导读】:透视西方现代绘画中的东方情结 尊重孩子的天性 素描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考

论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随着国家政府对环境的重视,文化素质的越发提高,上下五千年的古老历程国家已经被世界所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外藏家的对东方的迷恋对古国历史的考究牵动并吸引他们的脚步,各种拍卖会相继出列我国古代藏品,古代名画、陶瓷、玉器等已被高价拍出,越来越多的美术产品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国观赏性美术及适用性美术产品已被全球所接受并带入到生活中。鲜明的美术艺术彩调捆绑着异度国人的眼球,国际代购店的产生,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购买欲望。信息通讯时代的当下,各类电影、电视剧节目的播放、音乐剧、舞蹈剧、戏剧、播音录音剧、摄影片,几乎无所不包让全球都相互的熟知。含蓄的东方人会追求奔放的西方所追求的色彩,同样奔放的西方人也会来体验兵马俑沙场风采、万里长城建筑美术视觉感受。哈尔滨冰雕不可复制,中国不可替代的优秀文化美术艺术已真正走进了国际视野。

经济投资价值

第5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竹资源;运用

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现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竹产品不断涌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应用比较广泛。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为实现对竹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设计师要了解竹资源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提高竹产品的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

一、竹资源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竹可以表现出一种风骨和气质,具有特定的文化艺术属性。目前,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运用接受度较高。总体来说,竹具有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的形象气质。刚正不阿源自于其修长、刚直的主茎,具有欣欣向荣的生命感和昂扬挺拔的力量感;高风亮节则源于“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象征高尚的操守与精神,体现出中国人的气节与风骨。

(二)美学价值

竹本身拥有优雅的姿态、翠绿的色彩,以及统一均衡的结构美,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竹子会经历从出笋到换叶的变化之美,从而将生命感、伸展感、萧瑟感等美感展露出来。竹子淡雅的色泽、通直的纹理以及醇香的气味等,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极致之美。另外,竹子的结构美还体现在其造型、细节等方面。

(三)生态价值

竹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无性繁殖上,可以不断更新、成片成林。竹资源繁殖简单、生长快速,有栽培一次、终身受益的良好效果。另外,竹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提供大量氧气的同时,能够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音,依托发达的根系有效保护水土,避免水土流失。

二、竹资源的运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竹资源,首先要考虑对其分类运用,包括观赏竹、竹材、竹根;其次,利用竹的意象特征,发挥其文化和美学价值,再现竹形象或对其进行再设计。

(一)分类运用

1.观赏竹

基于观赏竹的基本形式,它包括形态观赏型、竹竿观赏型、竹叶观赏型、地被观赏型四类。以环境艺术景观空间设计中观赏竹点的构成为例:在景观中,竹作为特殊的设计元素,可以是草类,也可以是木类。同时,形态奇特的竹类还可以进行单独种植,如金竹、墨竹等。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观赏竹,一般选择点状分布的方式,不需要种植太多,可以选择散生或丛生。在公共的开放空间种植竹子,其往往会成为视觉中心点,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竹的点状分布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包括与假山、奇石相结合,在墙边或窗前种植,或直接与赏花植物一起种植。如将桃树与竹子混合种植,可以使竹景色彩更加丰富,如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的意境一样,在桃林之中利用竹子加以点缀,可以给人带来春意盎然之感。在墙角种植特色类的竹子,不但可以丰富环境层次,还可以遮挡建筑构图的部分缺陷,在满足色彩需求的同时,给环境增添一种幽静、雅致之感。

2.竹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大部分建筑材料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竹是纯天然材料,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上竹材本身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竹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竹子作为设计材料,不仅坚硬挺拔,而且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其本身的物理属性非常良好;在化学成分上,竹材与木材的性质相似,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在加工竹材时,相比木材,其操作与掌握更加简单。另外,竹材的使用还能满足节能的需求。

3.竹根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竹根,主要体现在竹刻、竹雕等工艺品上。经过精心加工的竹根,在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之时,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竹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摆设,主要是利用竹茎接近于根部的部分,或直接选择竹根进行雕刻。现阶段,竹子的雕刻手法多样,搭配竹根本身的质地、厚度以及纹路差异,雕刻后的工艺品各具特色。在竹根上进行较为复杂的雕刻时,一般会选择纹路奇特、质地相对均匀、竹壁偏厚的竹根。

(二)设计运用

1.竹形象再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载体再现竹的形象,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包括竹字画、刺绣,或是通过数码技术、印刷技术直接将竹的形象运用于窗帘、墙纸等载体上。在中式家居设计中,竹字画的运用非常广泛。竹字画能够提升室内设计的审美品位,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竹字画采用国画的创作形式,比较适合中式装修风格,难以融入其他风格的室内设计。对此,设计师可以对竹字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充分挖掘。比如,人们在家居设计中对油画的接受度较高,可以用油画的形式表现竹子,以此拓宽竹字画的应用范围,使其融入其他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另外,室内装饰一般会用到床单、墙纸、窗帘等,其本身面积较大,可以作为竹字画的载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磨砂玻璃的运用比较广泛,通常用于需要采光的私密性空间中。在磨砂玻璃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竹形象,通过虚实对比,呈现出另一番韵味。通过简单的再现,让竹元素基于不同的载体而存在。

2.竹形象再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并非一定要使用竹子的实体进行设计,设计师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意象性的运用,这逐渐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使用的一大趋势。通过对竹形象的再设计,设计师能够不断加深对竹资源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对竹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应用。例如,成都浣花溪公园流水景观小品。在这组竹制景观小品的设计中,设计师选择用玻璃钢模拟竹的外形,这样的方式不仅体现了竹景观本身的韵味和趣味,同时兼顾了维护方便、耐久性较强等优势,使竹形象的运用更符合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再如,四川宜宾蜀南竹海生态隧道入口设计,设计师运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个较大体量的拱门,看上去像一个横放的竹竿。这种设计方法常用于各种竹类的景观入口处,如动物园的熊猫馆入口。虽然只是对竹形象进行简单的扩大与改造,但是特色突出、指向性鲜明,能够清晰地传达景观和竹之间存在的直接关系。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审美品位不断提升,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这一背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利用竹资源,要求设计者充分把握竹资源的材料特性和文化价值,确保整体设计风格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对大众的审美取向及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分析,确保竹资源的运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应用空间不断扩展,相信未来对其的设计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廖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品牌,2015(6).

[2]叶玮.竹翠——环境艺术设计中观赏竹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5).

[3]方晖.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4(7).

[4]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5).

[5]任光培.浅析竹材料在室内设计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18).

[6]张鸽香.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7]高峰,阳雄义,辉朝茂.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竹子研究汇刊,2006(2).

[8]陈留月.竹文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

[9]熊阳漾.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12).

第6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2-039-05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被誉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之一”(Leon T. Kendall,1996)。它是将不流动的金融资产转化成流动的资本市场证券。1977年Ranieri首次提出“证券化”的概念,近30年的发展是证券化蓬勃发展时期。从微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微观主体收益、价格发现、分散和转移微观主体风险等功能。这一时期,理论界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运作机理和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探讨利用证券化给金融机构、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及证券化在现实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曾经“红极一时”的资产证券化成为“万恶之源”。大家开始注意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带来的不仅是微观层面的正面绩效,同时也给宏观经济和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本文从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二、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一)改变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结构效率

Hirshleifer(2001)认为,证券化的发展引起了金融脱媒,关系融资向资本市场转变,银行与公开市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增加,但资本市场融资不能完全取代银行媒介融资。Levis(2001)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善的, 那么市场将是最好的融资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市场的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银行能够弥补市场的不完善,从而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市场发达的工业国,如美国,其证券化程度就很高,金融系统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透明度不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其金融系统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这与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关于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与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哪个效率更高,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应该同时提高银行与市场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2)认为,证券化将借款人和贷款的最终使用者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降低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中介功能的重要性。

(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

姜建清(2004)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给那些数目众多的愿意和能够承担风险的社会个体,从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避免由社会全体成员来承担无收益的风险。另外,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信息披露过程中,相当于将银行信贷过程中一些隐蔽的风险透明化和公开化。这种“风险的外部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和防范暗箱操作,进一步降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沈炳熙(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有助于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金融稳定。IMF(2006)研究认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信用衍生工具的采用,促使银行信用风险在更为多样化的投资者当中分布。这些机构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在信贷冲击面前的脆弱性有所减少,这有助于加强金融稳定。葛奇(2008)认为,证券化实现了从银行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融资市场化更均衡地分散了银行的风险,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具有系统特性的大型银行,大大减少了金融系统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2.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不稳定

最早提出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重大隐患的是Kaufman(1999),他指出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导致过度的信用创造、造成流动性错觉、减少储蓄机构的作用、导致金融机构监督贷款激励的弱化,并且对一国的金融政策造成不利的影响。但由于证券化出现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以Kaufman等提出的质疑也就被社会所忽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大家开始注意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可能给宏观经济和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1)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递和扩张

金融创新最初本意是通过把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承受意愿而且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合适的金融投资者,以促进金融体系内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次贷危机的教训恰恰说明:如果风险没有转移到合适的交易对手那里,那么这种风险还是存在于金融体系当中,并没有消逝。对于宏观经济来说,风险可能不断累积,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

瑞斯勃格(2007)认为,原则上信用风险转移导致风险更有效地分担,但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未受监管的市场,透明度反而降低,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方风险。孙立坚(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整个过程的细分化带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结果是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容易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甚至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个利益群体,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双重危机)。王志刚(2008)认为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基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和信用中介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起―分散”(Originate - distribute)模式。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约束,“高回报”成为大家共同瞩目的焦点,其对应的“高风险”几乎被所有的参与者忽略或有意隐去。陈颖等(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机制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弹性,在更大范围内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金融工具风险计量和定价机制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增强了金融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并加速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风险传递,使风险识别与计量更加复杂。在“反复中介化”(Reintermediation)的金融交易链条中,最终投资者与初始债务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金融工具的索偿权传递链条越来越长,市场参与者更加依赖于通过信用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放松了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控制,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于风险转移机制的有效性。但在很多情况下,风险转移是不充分的,基础资产质量恶化的系统性影响不仅没有有效分散,反而在链条式传送过程中被显著放大。杜厚文等(2008)认为,在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并不是在充分防范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收益,而是企图把风险转移给其他环节来获得酬金。结果,信用风险分散变成风险防范缺失,出现了危机沿着利益链条节节扩散的局面。李征(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仅是一个“风险接力游戏”,其自身不可能减少系统内风险,相反,在单个市场主体风险降低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分乐观和对于原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的弱化,很可能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证券化过程中的低金融成本是以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为代价。

(2)证券化导致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宏观金融结构失衡,产生资产价格泡沫① 。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使得其价值完全脱离原有的基础,宏观金融结构的倒“金字塔”特征突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严重脱离,导致大量资本从事非生产性投资,加大了经济的波动。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来流动性较弱的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逐渐纳入到广义货币的范畴,这将对货币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流动性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变化。次贷危机爆发前,主要的几个发达经济体长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出现过剩,过剩的资金一方面涌入实体经济,抬高物价,较高的通货膨胀不利于金融的稳定;另一方面,资金可能流向金融市场并在其内部形成“体内循环”,引发资产价格泡沫,造成金融的不稳定。Borio和 Lowe(2002)认为资产价格的繁荣与破灭、迅速的信用扩张和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本积累等因素增加了未来金融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3)从制度性层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认为激励结构不合理、缺乏稳健的风险管理、缺乏透明度和市场子结构存在缺陷等因素是使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转化为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一个主要负面的影响是使得金融监管的复杂度和难度提高,尤其是银行的风险更隐蔽,并且银行可能会追逐风险(Jones,2000)。现有的巴塞尔资本协定对各项资产或业务所设定的风险权值与实际的风险往往并不相称,从而给银行提供了“监管资本套利”的空间。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会在同一风险权值的各类资产中选择保留实际风险较高的资产,而将实际风险较低的资产实行证券化,使其脱离资产负债表。这在事实上促使银行追逐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1.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通过金融体系发挥作用。Goldsmith(1993)指出,金融发展表现为金融结构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存在、性质以及相对规模体现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可以描述为:微观金融结构的协调优化各种金融融资比例的优化直接间接融资结构体系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优化资源与风险优化配置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

所以,当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时,对经济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张超英(2002)认为,抵押支持证券实现了住宅抵押贷款的流动化,这有利于降低住宅抵押贷款要求对银行自有资本消耗的压力,也使得银行回避持有风险,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调节金融支持的潜能和金融运行的效率,最终保持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保中(2005)认为,证券化为非流动资产提供了一个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形成资产的不断循环,必然会对经济实体的赢利形成倍数效应。

反之,当资产证券化带来金融风险,使得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典型的实例。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是一场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金融危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商业银行被迫启动“去杠杆化”过程,产生惜贷行为,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使企业融资成本快速攀升,甚至导致新增投资来源枯竭;另外,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巨大的逆向财富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从而完成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逆向反馈循环(徐克恩等2008;张明,2008)。并且由于次贷危机涉及复杂的利益供应链,投资银行的高杠杆效应,加重了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2.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周期

关于证券化与经济周期间关系,主要是研究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证券化活动的情况。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定论。Stanton(1998)实证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周期性下滑阶段及私营企业经营不景气时期,证券化增长较快。Kuttner(2000)比较了ABS(资产支持债券)相对增长和商业周期银行贷款,发现如果银行使用证券化来避免货币政策对其贷款供给的影响,那么ABS的规模变化将与货币政策目标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Estrella(2002)指出,家庭住房抵押证券化在经济衰退时期趋于减少。Altunbas, Gambacorta 和Marques(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通过大规模的使用证券化,发放更多的贷款,在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这种效应会增强。

(四)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进而改变着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和机制。

在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Feeney(1995)提出,由于货币政策大多是直接通过银行体系发生作用的,而证券化改变了这个体系结构,因此,证券化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Bernanke 和Mlhov (1995)、Boivin 和Giannoni (2003)等研究发现,在1980 年以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产出或物价的影响效果,远远低于在1980年以前的影响效果。巧合的是,上述研究所发现的美国货币政策效果开始减弱的20世纪80年代,也正好是美国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年代。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三方面来分析。

张超英(2003)认为,证券化使得货币需求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提高,并且利率期限结构形成一个紧密联结体系,从而使得央行通过操作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的实际效果提高,利率传导机制变得更有效。

3. 资产价格渠道

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一般包括投资与消费两个方面,即托宾q效应和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反映金融资产价格与实际投资之间的联系机制。当利率下降,股票投资活跃,企业市场值增加会推动扩大生产投资。财富效应则是利率变动造成相关资产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居民的财富状态,并间接地影响其消费与投资支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政策冲击的反应更快,容易放大资产价格的波动,使得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加强。

三、简要述评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镜”,结合以上对于“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现有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启示,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间的矛盾,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

现代微观资源配置方式与宏观金融稳定之间容易出现矛盾,这有点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②使得政策当局陷入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例如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的同时,放大了货币流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宏观金融的稳定;金融机构利用财务杠杆,在微观上提高了获利能力,而在宏观上则会扩大信用规模,促使信用膨胀,加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微观金融单个机构,从微观层面看是审慎合理的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为,可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

这一矛盾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带来巨大的挑战,政策当局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研究单个市场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和市场动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减少冲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如系统性风险监管理论框架应考虑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特别是关注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后果的关联性,而不单单把宏观数据加进预警指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强调价格稳定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的稳定。中央银行应该将“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个目标结合在一起,在货币政策中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建立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关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均衡的政策反应,政策的干预应该是对称的。一方面,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削弱了金融系统的清偿力时,应该放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明显不可持续地被抬高时(甚至是逐渐而不是立即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时),信贷增长过快,中央银行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的信用控制。

(三)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规范,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充分认识到衍生品的两面性,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金融创新仍需继续推进,但同时,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加强对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等。

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该更多地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包括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审慎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加强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以及增强监管的国际合作与沟通。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如资本充足率要求)是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但缺乏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反周期功能,不能有效解决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增强反周期监管能力,将金融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关注金融系统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更多地监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脆弱环节,改善监管机构的宏观压力测试和风险预警能力。

注: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金融体系顺周期特征与系统性风险管理》(项目批准号09YJC790094)的阶段性成果。

①这一阶段,国外也有少数学者提出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否存在重大隐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先行者是Kaufman(1999)。但由于证券化出现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以Kaufman提出的质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这一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资产证券化理论的引入学习阶段,并探讨资产证券化在中国运用的前景,代表性研究包括:张超英(2000、2001、2002);何德旭(2000、2001);姜建清(2004)、高保中(2005)等。

②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在其名著《经济学》中指出,人们常犯的逻辑错误之一就是“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即简单地把局部结论推广衍生到整体上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或日常生活中,对个体来讲是正确的事物、事情,对总体来讲则不一定正确。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中文版,中国人民银行译)[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21.

2.姜建清.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02-205.

3.高保中.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7-78.

4.李征.美国次债危机与中国资产证券理性[J].经济管理,2008,(3):6-11.

5.孙立坚等.“次级债风险”对金融风险管理的警示 [J].世界经济,2007,(12):22-30.

6.张超英(a).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经济学意义的再认识[J].财贸经济,2002,(1):17-20.

7.张超英(b).证券化的效率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2):42-45.

8.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9-10):12-16.

第7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因为它是中央部委绩效报告的首次,还在于它展示了一种“专业力量”。少有大而化之,少有含糊其辞,也没有一味的报喜不报忧,而是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细节说话,既公布了人均审计成果逾2000万元的业绩,也公布了中国审计投入产出比,还介绍了这一比率的国际排名——远高于英国,略高于日本,低于美国。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绩效报告是为了让公众明白“钱花的值不值”。已有人大代表在微博上反馈道,透过审计署细致客观的报告,发现“加强审计是一件合算的事情”。看来,这无论对审计工作本身,还是对审计部门公信力,都是利好。

说服力源于专业,公信力来自坦诚。从公开“三公”经费,到绩效报告,审计署频获肯定,原因正在于此。反观有些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要么犹疑观望,要么语焉不详,甚至以“数字敏感”为由不予公布,如此“公开”自然难获认可,也无助于公众树立正确认知。比如,看“三公”经费不仅要看绝对数额,还要看人均经费,更要看部门职能。只有告诉公众全部事实,改变信息不对称,才能打消疑虑建立信任,进一步通过“公开”改进、完善政府工作。

这些年来,从房价到股市,从居民收入到幸福指数,从反腐倡廉到群众满意度,一些部门的统计数据与百姓感知相差甚远,一些地方自我评价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表面上看,这是因为某种“不专业”:计算方式的不完善,取样数据的不周延,关注领域的不全面,以至于“统计”被揶揄为“估计”,一些信息常常引来“反面猜想”。但本质上,这其实是一个态度问题。倘若“三公”经费花得太多,用在刀刃上的却很少,自然不敢说得太细;倘若公布工作绩效只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以满足知情权为归依,自然会以谈主观成绩为主;倘若“一贯正确”的思想依然普遍,容易自夸、少有自谦乃至遮丑护短的现象就难以消弭。

第8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第9篇:数字经济论述范文

Abstract: Marx's theory a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export of capital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of the current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tough challenges.Therefore, the need to return to the current output of Marx's theory of capital and oppressive exploitation, science to enhance the export of capital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imes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 objectiv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关键词:资本输出 经济全球化

Key word: Export of capit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目标是更广阔的范围内从事实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二战后,绝大多数的民族和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加以坚持。按照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进行剥削的重要手段,其后果是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既然如此,独立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何还要积极引进外资,接受发达资本主义的“剥削”呢?

一、对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的分析

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的运动规律。他指出,资本积累必然会产生“剩余资本”,这是资本输出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如果资本输往国外,那么,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1]这揭示了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得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因此它要求资本以“不断过大产品销路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 [2]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资本输出和不等价交换,在“竞争”中使资本输入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通过这些手段,“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4]与此同时,马克思指出了资本输出的过程也是其生产关系扩张的过程,在客观上不自觉的促进了当地旧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的确立 [3]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输出理论上是坚持两重性的,但他把资本输出造成的对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控制的作用放在首位,而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降到次要地位。当今,各国各地区都在努力吸引外资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从现实而论,再用马克思传统的资本输出理论来分析当今各国积极引进外资的现象时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在对待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时,我们也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以科学解释当前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

二、对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的发展及其原因分析

在对待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时,首先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二重性原理,一方面认可资本输出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另一方面承认资本输出也是与其先进生产关系的输出相同步的,对瓦解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充分突显资本输出对输入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强化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面影响。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时代的深刻变革,使世界各国的联系空前紧密。更重要的是,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政治上的独立使他们能够依据趋利避害的原则主动地引资,这与二战前的大多数落后国家在沦丧的前提下被动接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从而造成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害大相径庭。

第二、资本输出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资本的输出不仅代表着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更是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国际转移,会对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为:①为资本输入国的投资提供来源。②当今资本输出大多以跨国公司为媒介,凭借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可以显著提高资本输入国的对外贸易。③外资的引进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待资本输出的态度

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但并没有消除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资本输出也一样,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博弈的过程。发达国家的跨国资本以金融和实业为跳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使资本输入国按自己的经济需要建立经济体系,而资本输入国就要在抵制这种企图的同时,尽可能的合理利用外资,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相反,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则在和外资的博弈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作为资本输入国,中国也不可避免的也要面临这种博弈,并在这种持续的博弈中,最大化的实现对外资的合理利用,使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2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