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数字集群 全业务 战略定位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兴起,数字集群业务以其覆盖范围广、实现功能强的优势,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也成为国内外运营商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业务。
美国的集群通信运营商Nextel的IDEN网络,拥有极高的ARPU值和较低的用户流失率,并在行业用户中有很高的渗透率。Sprint在收购Nextel后,认识到数字集群业务对其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于是2008年6月15日宣布在40个市场推出一键通(Push-to-Talk)业务。
在国内,中国卫通发展了TETRA网络、IDEN网络、GoTa网络,这些网络同样拥有极高ARPU值和较低的用户流失率。
在通信市场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认为数字集群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中一个重要的“杀手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1 数字集群业务情况概述
以前的集群通信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更偏重于专业集群应用。随着基于CDMA系统的GOTA共网集群模式以及QChat等PTT(Push-to-talk)业务模式的出现,数字集群业务作为共网运营的附加增值业务越来越体现出优势。
按照专业属性来看,数字集群业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专业集群业务,技术体制以TETRA为主,市场定位为公安、机场、港口等对于接续时间要求高,独立组网的用户;一类为准专业共网集群业务,技术体制以GOTA为主,市场定位在政府、企业等有集群需求,对于接续时间要求不高,但是对于终端有所要求,并具有网外电话,平战结合功能的用户;一类为VoIP类的增值集群业务,技术体制为PoC、QChat等。PoC等增值类集群业务,主要面向个人客户。这三类业务的市场定位不是完全分割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开拓。
本文谈到的数字集群业务更多是指准专业集群业务和增值类集群业务。
2 数字集群业务的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的普及,我国各阶层通信消费能力和通信需求水平快速提高,数字集群业务在国家应急通信和行业信息化应用将获得很好的市场发展机会。
2.1 国家应急通信方面
美国“911”、英国伦敦地铁爆炸等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政府相关部门对应急通信进行规划建设;而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地震、奥运安保等突发性和重大性的事件集中,促使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城市重视多省、多兵种联合抗灾,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需求,使得各个城市在加紧建设无线城市,但难以实现全国覆盖范围的网络。我国政府需要一个全程全网的数字集群运营商为构建和谐社会及信息化社会服务,各个企业需要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解决方案去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几千万潜在的对讲机用户在频率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共网的集群业务等,因此在移动网络上附加的数字集群业务将在电信运营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从宏观层面看,数字集群通信业务应该具有较多的市场机会。
2.2 行业信息化应用方面
未来行业信息化应用领域需求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在这其中,数字集群业务主要有以下的市场机会:
(1)数字城市
2007年,北京市政府召集相关专家进行了“北京数字化城市”课题的研究;天津政府信息化办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天津”的计划,并就采用宽带无线技术和有线电视相结合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南京理工大学也提出了“数字城市”的研究课题等。
美国、台湾等已经开始建设数字城市,尽管大多采用WLAN+WiMAX的方式,但是意味着解决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问题已经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而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的独特优势将是最佳的业务和必备的业务之一。
(2)交通领域
中国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智能交通的课题,而如何利用“数据采集+视频监控+集群调度”的方案建立示范点,将是数字集群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需要考虑的问题。
地铁、高速公路的数据采集、行车调度、民航等专业性要求高,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数字集群+其他技术”的模式解决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市场将很大。
(3)公安、武警、消防等行政职能部门
公安、武警、消防等都具有自己的集群系统,大多数采用模拟系统,随着目前数据、视频等需求的增加,采用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些部门都有集群通信的需求,如果独立建设和运营成本过高,这就给了我们机会,但是如何与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如何与移动业务、定位等业务结合,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4)水利、煤炭、石油、电力等资源部门
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等水利工程的集群调度;水库、河流等的水文数据采集和监控;油田等的集群调度;电力干线、大型电厂的数据采集、调度;大型煤矿、煤厂的调度等,都有数字集群的用武之地,但是需要解决针对性的综合解决方案,即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解决方案。
(5)物流、码头、港口、厂矿等大型企业
这些企业都具有占地面积大。内部通信频繁的特点,非常适合集群通信。但是需要增加一些定位等功能。
(6)军队
军队的调度系统需要加密等处理,很难由运营商来运营,只能是运营商建立了系统,军队通过加密等方式来应用,但是可以通过跟踪军队的集群发展思路,寻找市场机会,探索合作模式。
(7)超市、酒店、娱乐场所等
目前,这些场所使用的是对讲机,设备便宜,安装简单,只是内部通信,没有费用。如何设立合理资费或者设计简易终端,使其接受集群通信的概念和习惯,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8)家庭个人用户
采取类似“亲情号码”的方式发展个人用户。
(9)大型活动等
例如奥运会、展览会、博览会等,将是展示集群通信技术应用的宣传舞台,但是如何利用此契机解决会后的应用将是更长远的规划目标。
根据数字集群市场开拓的经验,对数字集群业务有需求的企业较多。
政府、港口、机场等专网系统均采用了TETRA系统,因为其需求更专业化。但是对于制造业、物流、政府的行政执法客户、科技园区等不需要专业的集群系统,需要类似GOTA的系统。
图1是北京地区对于应急通信有需求的行业的分布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需要数字集群业务的企业类型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总之,无论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乃至超市、家庭都有集群通信的需求。但是如何提供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差异化的增值业务、合理的资费策略等将是落实这些市场应用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3 数字集群业务发展的战略和定位探讨
3.1 发展战略上,数字集群业务要坚持大客户战略
纵观中国卫通的数字集群业务发展情况,发展数字集群业务非常符合电信市场的大客户战略。北京政府将正通的TETRA网络作为其无线政务网,青岛市政府将GOTA网络作为其应急联动的必备手段,山东监狱局的GOTA网络作为其无线专网,部分港口、钢铁厂、城市行政执法局、城市环卫局、城市消防局等应用,都表明了数字集群业务是政府、企业等大客户潜在的业务需求,并具有极强的粘性。
在青岛的GOTA网络仅覆盖主要市区、仅发展政府用户的情况下,除了55位个人用户外,其余均为大客户。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和应用,GOTA已经成为目前青岛市大型赛事、会议和活动调度指挥和应急保障的基本手段。
从南京的大客户分布可以看出,用户类型包括了市容局、行政执法、街道办、卫生局、安全厅等政府客户,还包括梅山钢铁、宝钢等大型企业,还包括了建筑、物流、娱乐、学校等。这些大客户也是各大运营商争取的市场目标。
在网络覆盖不完善,终端类型单一等的不利局面下,GOTA数字集群业务开拓了诸多大客户,并产生了极大的依附性。如果电信运营商将数字集群业务作为其争夺政企大客户的一个重要手段,相信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和结果。
3.2 客户定位上,数字集群业务主要瞄准高端客户
中国卫通在发展数字集群业务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网络覆盖不完善、终端类型单一、业务单一等问题,但是由于数字集群业务的市场需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经过努力,按照发展大客户、高端客户的市场策略,中国卫通在数字集群业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数字集群业务用户类型的分布和ARPU值两个方面分析,数字集群业务的发展符合电信市场的高端客户策略。
除了北京正通的无线政务TETRA网络外,我们看看中卫国脉的IDEN网络和天津GOTA网络的用户分布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
从用户分布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客户属于高端优质的客户。其中,许多客户都是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GOTA网络的用户ARPU值(2008年6月数据)平均达到了70元以上,这里面包括了网络发展初期的一些低资费的用户,许多用户只提供集群调度功能或网内电话功能。如果排除这些低资费的用户,再加上开通网外电话的功能,ARPU值将会更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数字集群业务发展的用户类型及ARPU值都符合电信市场业务发展的高端策略。
3.3 业务定位上,数字集群业务是全业务运营时代的“杀手锏”业务之一
3G已经来临,各个电信运营商除了在一些共有3G业务上通过提供更高质量、更好服务等措施争夺市场外,只有全力挖掘和打造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数字集群业务将会使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思路,由传统的、单纯的大众移动通信领域,扩展到大众+专业的综合移动通信运营领域。相信在新型集群运营和应用模式下,为更多社会、集团、企业用户提供更加方便、专业的数字集群业务也将都是全运营业务的“杀手锏”之一。
(1)数字集群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抢占政府客户的“杀手锏”
无论是从北京的正通网络还是从IDEN、GOTA网络的用户分布来看,政府客户成为数字集群业务客户的主要组成部分,相信通过融合移动业务、固网业务后,数字集群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争取政府客户的重要“杀手锏”之一。
融合数字集群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将使电信运营商在无线城市建设、无线政务网建设、应急联动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无法抗衡的巨大优势。
结合3G宽带应用中的视频监控、图像回传以及定位等业务,客户对集群调度业务运用会更加得心应手,将使发展数字集群业务的运营商在未来公安的宽带移动回传、政府的信息化采集、工商及行政执法的数据采集等项目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以“应急联动”、“无线政务网”、“无线城市”为契机,以“创建和谐社会需要有政府和强力部门专用的指挥调度通信网”为目标,电信运营商的数字集群业务将为政府提供必要的通信手段保障:
遇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
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安定、方便市民的生活、维持良好的政府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
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政府保障社会稳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为公众服务能力的标志。
(2)数字集群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抢占企业客户的“杀手锏”
港口、监狱系统、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等客户的存在,使得数字集群业务加移动业务、固网业务后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成为各个港口、大型企业、科技园区、物流等专网服务的首选运营商。
以天津港为例,天津港2000个用户正在使用GOTA的集群调度业务,由于天津港的无线频率资源有限,同时常规对讲机或电台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新业务需求,例如定位、数据传输等,使得数字集群进入了天津港的生产作业领域。据统计,天津港目前已有手持式无线电台(对讲机)约6500部,其中登记在册的3500部左右,未登记的3000部左右,占用频率120个左右。只要网络覆盖完善、建立一套符合对讲机用户的资费方案,这些对讲机用户都将是数字集群业务的潜在客户。
随着天津港迎来大发展,到2010年,预计无线电台数量将达到10000部左右。
我们乐观估计:
如果我们占据无线电台30%的市场,那么这部分用户约有3000个;
如果将数字集群纳入天津港应急通信及常规通信手段,按照员工数量的20%发展,则有约4000个用户;
其他辅企业的用户约1000个。
因此,仅天津港区域的用户数量预测有8000个数字集群业务用户。这8000个有数字集群业务需求的用户,按照1:5的带动效应,将会带来40000个移动业务用户。再进一步辐射出去,将会带动天津塘沽地区的移动业务的发展。
根据2008年SKP对数字集群业务在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的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如表1所示。可见,长三角地区对数字集群业务有潜在需求的企业高达182648家,涉及用户个数达到240万左右。因此,积极发展数字集群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抢占企业客户的“杀手锏”。
(3)数字集群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抢占个人客户的“杀手锏”
大量的对讲机客户是未来电信运营商融合数字集群业务后潜在的必争个人客户,同时“亲情快速呼叫”、“家庭会议”、“车友会”、“老乡会”、“同学会”、“帮派会”等业务的开展将会进一步提升客户细分的工作,使得电信运营商在抢占个人客户时候多了一个“杀手锏”。
由于数字集群业务的群组特性,一旦用户喜欢上了该业务,就将邀请亲朋好友加入群组,具有很强的传染效应。如果这些用户满意业务性能,用户流失率会大大下降,因为一旦其离网,则意味着脱离群组。
因此,数字集群业务的带动效应,将使其不仅成为电信运营商抢占政府、企业等大客户的杀手锏,也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抢占个人客户的杀手锏。
4 数字集群业务在电信市场发展的策略探讨
4.1 产业链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是市场发展的基石
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推动,根据客户需求的分析,数字集群业务的产业链必将逐步完善并健康发展。数字集群业务产业链的完善,尤其是终端类型及功能多样化的完善,将是市场开拓的基石。
4.2 话音业务和集群业务等的有机结合是市场发展的 保障
如何将专网的集群业务与公网业务有机结合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工作。如何将话音业务、宽带业务和集群业务有机结合,从资费的设置、终端的定制、解决方案的完善等多个层面,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相信市场开拓的潜力巨大。
4.3 业务品牌的融合及推广宣传是市场发展的催化剂
在现有电信运营商业务品牌的基础上,尽快确立融合数字集群业务的品牌;并根据市场策略进行差异化推进。相信“政务网”、“企业网”、“车友会”、“亲友会”、“同学会”等融合集群业务的品牌会提升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竞争力。
4.4 政府主导的应急联动是市场发展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发展政府某行政执法局客户,还是发展某监狱局客户,“无线有线融合的政务网”、“无线有线融合的应急联动城市”、“无线有线融合的港口信息化”等将是融合数字集群业务后信全业务市场发展的终极目标。
采用数字集群业务,结合移动业务、固网业务,建设无线有线融合政务网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保障政务通信安全保密顺畅;
有利于政府实现应急联动指挥调度;
有利于政务通信走集约化发展路子;
有利于推动全业务运营的规模化发展;
有利于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全面性、差异性。
综上所述,凡是具有对讲调度需求的客户都是数字集群业务的潜在客户。同时,目标客户的差异性需求如下:
(1)终端需求的多样化
性能要求多样化,例如待机时间要求长、三防要求高(钢铁制造业)、接续时间短(天津港、公安);功能要求多样化,例如只需要对讲功能的、需要数据采集和监控及定位的。
(2)业务需求的多样化
例如交通领域,需要数据采集+视频监控+集群调度+定位+话音业务;煤炭领域,需要数据采集+集群调度+防爆等。
(3)专网、共网需求的差异化
公安系统希望建设独立的专网,监狱项目希望覆盖范围仅限于监狱范围,政府用户希望共网运营,平战结合。
因此,不同的市场目标和需求需要我们从终端、资费、业务能力等方面制定低、中、高端的策略。
建议电信运营商在发展数字集群业务市场中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需布局”的运营策略。
【作者简介】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瓶颈;问题;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李亚民(1983-),男,湖南常德人,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调试所,工程师。(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207-02
尽管在当前智能电网发展潮流中,数字化变电站已成为电力企业的首选,然而数字化变电站在技术上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的技术瓶颈得不到突破,将会使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优势大打折扣,其应用推广也将受到制约,对当前智能化电网的发展势必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一、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
1.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
数字化变电站体系结构趋向于分层分布式,主要由设备层(站控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过程层)三层组成。
(1)设备层。设备层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开关设备等组成。该层用来采集电力系统实时电气量,检测断路器、变压器、母线等运行设备的状态以及执行上层控制指令等。
(2)间隔层。间隔层主要由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测控装置、安全自动装置以及电能计量装置等设备组成。该层用来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对一次设备进行保护控制,快速高效完成与设备层及变电站层的网络通信。
(3)变电站层。变电站层主要由主机、操作员站、五防工作站、远动装置等设备组成。该层用来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向调度中心传送数据或接收调度中心传送到间隔层和过程层的命令。另外,该层还能够对另外两层的设备进行在线维护以及实现变电站自身故障的自动分析诊断功能。
2.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与传统意义上的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变电站采用智能化的电子式互感器以及智能开关等一次设备,实现了电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身故障、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等。二是二次设备的网络化。通过合并单元采集非常规互感器的输出信息,通过光纤传输,并在二次设备间利用通信网络交换信息的方式将采集的信息发送给保护测控设备。三是IEC61850的标准化。数字化变电站全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均采用IEC61850标准,数字化变电站站内设备可基于IEC61850标准的系统性和开放性有效进行互操作。四是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在设备智能化、站内设备的互操作性以及网络通信平台的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技术特点,使其具备了较大程度的运行管理自动化的特点。
二、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当前数字化变电站虽然广泛应用了电子式互感器等一次智能设备,但其可靠性问题还有待完善。同样数字化变电站虽然实现了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但在网络交互信息的采集与共享方面却未有实质性进展。另外,网络系统选型问题以及IED的互操作性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
1.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问题
电子式互感器作为设备层中的关键设备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电子式互感器中采用了一些比较容易损耗的光学器件和电子器件等元件,其可靠性很容易受系统热稳定性、电磁兼容以及电子元件自身的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进行检验。
2.网络交互信息采集与共享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用光纤传输数字量,而在现场运行维护中,对光纤传输通道的误码率和传输时延等的测试和维护难度较大。另外,合并单元的输出量通过以太网发送给变电站二次保护设备,被传输的采样值报文流经多个节点,可能会出现数据包丢包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系统中各个设备对网络交互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共享。
3.网络通信系统的选型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完全依赖于网络通信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网络信息传送的高效性就决定了整个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用性,因此,解决好网络通信系统的选型问题,意义重大。虽然当前的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交互全部通过以太网实现,而且保证了通信的确定性,但由于数字化变电站网络系统中信息的采样以及控制命令的形成是由网络上多个CPU协同完成的,如何控制好信息采样的同步以及命令的快速输出是网络系统选型要解决的一个复杂问题。
4.IED的互操作性问题
由于IEC61850标准比较复杂,每个厂家对于IEC61850标准的理解不尽一致,它们在产品研发上会有差异,从而影响装置的统一配置,这就容易出现单独产品能通过一致性测试,但将这些单独的产品构成一个整体的应用系统时却不能通过应用测试的情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IED的互操作性问题至关重要。
三、解决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瓶颈问题的策略
1.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问题解决策略
影响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一次传感器。其测量误差主要由一次传感器中传感材料电阻或电容自身易随温度变化、与其周围低电位物体间存在固有电场所产生的分布电容等因素引起。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应采用带等电位梯度屏蔽结构的小容量传感器,有效降低传感器的电容量,提高主绝缘的可靠性,从而确保整个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
2.网络交互信息采集与共享问题解决策略
当前大量的数字化变电站改造工程实践证明,在网络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光纤以同步多路采集的方式实现合并单元对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的分层控制及分层数据传输,不仅可以保证数据信号源统一,而且采集的信号精度高、可靠性强,从而可有效提高网络交互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和应用的效率,是有效解决当前数字化变电站中网络交互信息采集与共享问题的先进技术。
3.网络系统的选型问题解决策略
为了解决网络系统选型中如何控制好信息采样的同步以及命令的快速输出问题,当前不少数字化变电站改造工程采用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数字化一次设备,就是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同时采用光电技术和微处理器对一次设备被检测和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和信号回路进行设计;二是减少二次控制和信号电缆,就是减少户外和控制室的信号电缆和二次控制电缆,尽量用光电数字信号和光纤进行通信;三是实现变电站站内的光纤网络化,即实现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之间全数字化光纤网络通信;四是统一的标准化平台,即通过采用标准统一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块以及通信协议,确保系统各设备间通信时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缝交换以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IED的互操作性问题解决策略
IEC61850标准是整个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体系进行有效通信的重要基石。该标准提供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数据模型、功能模型、通信协议以及通信系统的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标准。按照该标准来规范变数字化变电站电站的网络通信系统,是解决数字化变电站IED的互操作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按照IEC61850标准及数字化变电站的三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基本结构,整个数字化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的通信接口包括如下六类:实现变电站层(站控层)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实现变电站层(站控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实现间隔层保护设备和控制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实现间隔层与设备层(站控层)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实现远方控制中心与变电站层(站控层)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实现远方保护与间隔层保护设备和控制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
为了有效解决IED的互操作性问题,很多数字化变电站改造工程做了如下规定,通过这些规定使变电站内IED设备能够共享统一信息,具有互操作性,从而有效解决IED的互操作性问题。其中,具体规定如下:一是图2中所示的通信接口③根据情况在图中所示的②和④的通信接口上实现,变电站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和变电站层与间隔层设备的通信接口在小规模的变电站可共用一个物理通信网络;二是其他通信接口应按照IEC61850标准的相关规定实现;三是变电站层设备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接口仍采用IEC60870.5.101标准实现,但要确保远动通信接口设备应有能升级到IEC61850的能力;四是远方保护与间隔层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接口主要用于远跳装置等,由设备制造厂定义,确保能在变电站间的通信系统上能够统一配置。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字化变电站还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技术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数字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环节,有效解决当前数字化变电站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对促进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文书.数字化变电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J].继电器,2011,(l).
[2]李海星.数字化变电站的网络通信模式[J].电力系统保护与测试,2011,(9).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高质量发展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5】姜佳奇.数字经济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近年来,贵州深耕大数据“蓝海”,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荩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基础,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为增长点,以物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为突破口的发展格局。2016年,全省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左右,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近几年大数据产业培育,贵州社会各界对数字经济的认识逐渐清晰,对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寻求转型的信心更加坚定。一些地方在互联网医院、数字物流、智能出行、高端智能设备等领域成就不凡,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中,积聚起充满活力的思想、人才和技术力量,闯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新兴产业道路。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贵州省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动实现历史性新跨越的战略选择,是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方向。未来几年,贵州将以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为统领,实施典型项目示范,力争把优质项目提升到全国一流水平。贵州再接再励勇闯“蓝海”,数字经济前景可期。
2月6日公布的《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明确,“发展资源型数字经济,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发展技术型数字经济,打造信息产业新高地”“发展融合型数字经济,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发展服务型数字经济,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是贵州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发展“四型”数字经济,需要在审批以及准入制度改革、法治环境构建、政府服务改善等方面共同发力,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改革创新氛围浓厚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最需要政府秉持开放姿态,勇于接纳新思想、新技术,贵州力促各部门各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走出去与引进来渠道畅通,进一步完善了数字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基。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已形成了可观之势。这种“势”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数字经济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出蓬勃生机,基于庞大通信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硬件与数据支撑,贵阳、贵安新区等地对新技术、新经济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磁场效应”越来越明显。
这种创新发展之“势”,其中一股重要力量,是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决心所推动的赶超气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状况依旧滞后的情况下,贵州培育大数据产业以及数字经济,这需要眼光与智慧。省委、省政府推动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要求“始终做到坚定信心、保持清醒、力推创新”,这在增强全省干部群众发展信心与决心的同时,也向外界表达了贵州借力大数据时代机遇谋求跨越发展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测
传统的以生产经营导向为基础的经营预测,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人工成本比重大的特点。根据销售量、成本、利润的线性关系,以变动成本法为预测、决策的理论基础。保本点的预测、利润的预测、成本的预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都以此为基础。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会计核算方面具体体现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多),管理会计进行预决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变动成本法也面临着变革。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
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
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增加顾客信息分析预测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并主要针对生产经营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取而代之的是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实时预测,即时为顾客提品或服务,以敏捷制造实现顾客的“零等待”,其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满意,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提高顾客的收益),使顾客获得更大的效用,由此衍生企业价值的增长。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经济下,企业的预测更多的是收集关于客户的信息。顾客信息分析包括:顾客群体和构成、顾客购买实力、支付习惯、对竞争的行为参数(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服务、其他因素)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趋势、对其他产品的互补性、顾客的地理分布等。
五、预测方法的集成管理会计运用定量和定性预测分析方法来实现预测功能。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 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3.2.1完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数字娱乐企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主要是由数字娱乐企业和数字娱乐技术产品组成,而数字娱乐开发基地则是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6]。近年来,国内各地兴起了一股动漫热,许多地方都搞起了动漫产业基地或动漫园。重庆市正在建立沙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动漫基地、九龙坡区美视动漫产业及教学基地等一系列的动漫基地。重庆市应在动漫业不断完善的同时,积极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结合重庆本地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国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对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提出以下两点措施:
(1) 目前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主要放在招商引资上,大部分的开发区和技术城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该地区密集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基础建设成果尚未很好的充分利用。今后应该在已有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开发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众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数字娱乐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
(2)采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施“集群化战略”。目前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还基本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没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品,也还没有本土大型数字娱乐集团性企业。因此,应逐步扩大企业集团的范围,对成员企业进行整合,以资本为纽带、以数字娱乐园区为载体,逐步实现研发、运营的一体化机制。
3.2.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如何完善城市形象是重庆市政府不断思考的一大问题。重庆市的形象宣传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巴渝文化”、“红岩精神”形象的树立,让“新重庆”这块投资热土持续升温。而企业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其企业品牌是城市形象的视觉窗口,实施“品牌战略”是塑造“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必然手段。数字娱乐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娱乐领域的孵化器,起着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的作用。重庆市应采取城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的互动模式。大力推动“十一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抓住重庆本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选择“数字三峡”、“数字红岩”、“数字磁器口”等具有重庆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工程,树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形象和品牌,为整个重庆的产业化进程增值,使数字娱乐产业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2.3转变企业赢利模式,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产业规模。数字娱乐企业作为数字娱乐产业重要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尤其对地处西部的重庆来讲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重庆应该抓住本土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强政府对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比如动漫业,应从高附加值的动漫延伸领域获利,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原创作品,吸引外资,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重庆市应尽快在香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与当地数字娱乐企业展开合作,并建立商业合作促进中心,逐步将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当中;加深与国际产业巨头的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承接国际游戏和动画制作的外包业务,并形成一定规模,带动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版权合作或者转让的形式,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自行开发或制作的游戏和动画产品,打造民族数字娱乐品牌。
3.2.4以科技为导向,以人为本,实现重庆及西部地区数字娱乐领域价值增值。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在高校及企业生产研发基地的发展基础上,开展数字娱乐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基地环境和条件建设,将已有的制作研发机构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培训中心及体验实训中心,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西部数字娱乐产业研发、培训一体化的基地,并在基地的建设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采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争取国家“863”、“十一五”等攻关项目的立项研究。鼓励自主创新,使重庆成为数字娱乐领域的核心地区。
3.2.5完善数字娱乐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化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层次是将数字娱乐技术成果商品化,数字娱乐商品产业化,数字娱乐产业国际化;第二层次是利用数字娱乐业的研究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信息化[6]。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企业和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没有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很好的结合,数字娱乐产业的辐射和扩散作用远没有发挥。因此,今后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继续抓好产业化基地,高新区、开发园以及数字娱乐企业和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数字娱乐产业链的结构优化。以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建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形成一条由数字娱乐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产品的市场营销,再到形成版权的授权,最后到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模式。通过行业间穿插,使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得以扩展和延伸,开拓数字娱乐产业市场。
3.2.6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在企业与文化间发挥调节作用。针对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技术人才优势仍不明显,投资环境培育还不佳,产业链整合不尽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强化其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搞好转制工作,找准市场定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与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等途径着力营造有利于数字娱乐产业科技转化的社会环境。营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必要的时候弥补市场缺陷,如给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加快数字娱乐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工作,增强对数字娱乐技术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数字娱乐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必须以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后盾,这就需要政府在企业与文化之间发挥适当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没有优秀的产品导致中国的动漫不景气,实际上这与市场的开拓、策划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和政府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未能满足动漫受众审美心理和消费需要才是主要差距。例如,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动漫业,特别是动画片,说教味太浓,作品缺乏新颖的创意[7]。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适当放开,让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积极鼓励民族文化数字娱乐的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品牌。
3.2.7构建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及支撑平台。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平台化运作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产业平台建设与风险投资结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8]。近年来,在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和政策的扶持下,重庆从事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企业和团体迅速增加,但存在着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企业和市场脱节,技术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无法支撑数字娱乐产业有效发展。对于高投入的数字娱乐产品开发而言,显然企业开发资金有限,若有标准化、高性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供利用,则可把有限资金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中去。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为重庆数字娱乐创业团队提供工作和发展环境,避免人才外流,也就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庆市应通过集成和开发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水线的软、硬件资源,打造该市的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重庆市数字媒体中小企业、创业团队软件平台租赁服务以及增值技术服务,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数字娱乐产业的进入门槛,以促进数字娱乐产业的繁荣;该平台还可利用自己所处“产学研”交集点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加快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化,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及高级产业人才培养。通过重庆数字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重庆本土数字娱乐精品大幅增加,为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重庆市沙坪坝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禹.科学的发展观和信息产业的地位及作用[J].通讯世界,2004,17:15-19。
[2] 王文博.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兰州商学院报,1999,15(4):31-34.
[3] 李思屈.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33.
[4] 卓武扬.网络游戏产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54-55.
[5] 叶绿.中国移动数字娱乐服务业现状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4:2-4.
[6] 张素娟.数字娱乐产业新的“组合拳”[J].中国电子商务,2005,11:36-38.
我们在同一条河流里游泳。经济数字化多个方向的进展,几乎都从一个位置出发,即提取数据和应用数据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不再是空中楼阁,商业生态随之重构,数据科学家成为关键岗位,数据分析人才变得抢手。甲乙买卖、甲方乙方化、战略合作、合资公司、跨界融合,大数据市场的五种合作模式的适应性也建立起来。微观的数据决策力,未来可能累加成为社会管理工具,用算法取代人为制定法律来管理生产、分配社会资源的图景已经在描绘。与此相对,警告的钟声响起,科幻电影中一个数字系统统治世界的危险前所未有地迫近了。
区块链正是数据算法用于规则制定的著例。数字货币挑战着所有国家中央政府的发钞权,金融行业却热情地拥抱它。而且不惟金融,专家说区块链“万业可用”。政策制定者已经反应过来,2016年1月,英国首席科学家把区块链列为国家战略。它最大程度排除了人为因素,显示出作为建设诚信社会基石的样貌。
应用区块链,金融业一马当先。其他数字技术,金融业也乐于尝鲜。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从去年到今年热度不减。今年的新气象是互联网金融有全面铺开的势头,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细分领域,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布局。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引起政府部门的“专项整治”。随着监管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竞争格局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出来。
像金融业一样,数字技术带来的业务灵活性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享经济”这一饱含着尝鲜因子的商业模式在逆袭和改变着传统消费观念,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2016年,分享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分享经济鲜明地支持和促进态度。分享经济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支付、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分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也因此迎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分享经济还只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版图中的一角。2016年,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更为制造业、电商、物流、农业、金融等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和突破。今年,“互联网+”不再是一个飘渺的概念,互联网技术开始对传统企业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行业从以服务为主走向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升级。
由此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告别了“传统”,进入“新型智慧城市”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在诠释这一概念时说:“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1.陆海天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将更加完善。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城乡,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20太比特/秒(Tbps),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与周边国家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建成中国――东盟信息港,初步建成网上丝绸之路,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互联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得到及时应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2.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体性突破是构建现代技术产业体系、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先进的信息生产力将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数字经济阶段演进。按照相关战略要求,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形成;信息消费总额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元。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数字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信息化明显提升,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
在达成的各项共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FI倡议的《玛雅宣言》。AFI是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和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参加的合作组织。2011年9月,其成员在墨西哥里维埃拉玛雅会面并参加第三届普惠金融政策论坛,重点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普惠金融在增进人民权利和改善人民生活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穷人;普惠金融在提高各国及全球金融系统稳定性、金融体系完整性上所发挥的作用;普惠金融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健康的、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次会议形成了著名的《玛雅宣言》。
AFI通过号召各国签署《玛雅宣言》并对普惠金融发展目标进行承诺来推动各国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并为此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截至2014年9月,已经有54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相关部门签署了《玛雅宣言》。截至2015年5月,在普惠金融联盟的成员国中,已经有31个国家制定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另外还有27个国家正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之中。
普惠金融国家战略的意义
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说,不合理的金融结构将部分人群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使得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进一步恶化,而这种不平衡会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不会自动解决公平问题,政府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普惠金融就是一个有力的抓手。
实际上,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就是要去解决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说,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旨在扭转金融结构的失衡,从而改善社会经济结构。应当认识到,发展普惠金融是个系统性工程,政府应当统筹全局,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需要推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各项普惠金融发展措施并使这些措施能够相互配合,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动员国内各个部门和机构去落实发展普惠金融的措施,需要根据相关措施的效果进行反馈和修正。因此,政府需要有明确的、统一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制定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的战略有利于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落实措施,从而实现目标。发展普惠金融,实现全球层面和国家层面上的既定目标,需要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其次,认清实际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是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制定战略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分析的过程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此外,从动态的视角来看,制定战略还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普惠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在变,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在变,各国的实际情况也在变;各国需要应对发展普惠金融中遇到的各种新形势和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和修正战略就更为必要了。再次,战略可以影响普惠金融的发展效果。查看各个国家普惠金融的资料和数据,可以看到即使是各方面条件较为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在国内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各国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制定并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国家,其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要比其他国家更好。
推进数字化普惠金融
数字化普惠金融(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DFI)就是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它是对普惠金融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发展。世界银行下属的扶贫咨询专家组(CGAP)认为,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定义为“以数字方式获得和使用正规金融服务,这类服务应当符合客户的需要,并以负责任的方式以及客户可负担、服务提供商可持续的价格来提供”。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数字化普惠金融能够在提高金融可得性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指出,“作为近十年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伟大创新――数字金融,包括移动支付、网上银行、P2P、在线保险、众筹等,成功地提高了低收入人群、老人、年轻人、妇女、农民、中小企业和其他被金融排斥的人群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正在飞速地寻找向未被服务的人群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C会,数字金融的创新可以使金融服务的范围涵盖偏远地区的人群,同时可以减少成本,一方面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降低金融服务的价格,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服务。”
具体来说,数字化普惠金融有几类表现形式:一是银行提供一种“基本”或“简化”的移动交易账户,通过载体或终端(移动设备、互联网设备或其他设备)进行支付、转账或储蓄。二是移动网络运营商或者其他非银行机构建立依托银行结算体系的数字化交易平台,并通过载体或终端(移动设备、互联网设备或其他设备)来实现支付、转账或储蓄。三是与上述两种实现形式相关联的其他金融服务,如保险、借贷甚至证券业务。
按照GPFI的观点,数字化普惠金融具备四个重要特点:
第一,数字化普惠金融需要有数字化的交易平台。金融消费者可以使用某种形式的终端,通过特定网络或数字通信网络,与具备支付结算功能的银行或非银行机构取得连接,并接收和传送交易数据,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
第二,数字化普惠金融需要有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手机、POS机、个人电脑等可以传输交易数据的工具。
第三,数字化普惠金融需要有商。商负责将金融消费者的交易数据转换为对支付结算系统的指令,实现资金的收付,如使用POS机的商户,搭建交易平台、应用手机软件的机构等,这里的商户和机构就是商。
第四,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提供支付结算以外的附加金融服务。依托数字化交易平台,所有社会群体,包括被金融体系排斥在外或未能获得足够金融服务的人群可以获得进一步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往往也依靠数字化的手段来定位目标客户和管理风险。
发展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提高金融可得性,因而其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环:首先,数字化普惠金融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如地处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可以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其次,通过数字化普惠金融,金融消费者可以低成本地进行小额、零碎的资金收付和储蓄,尤其是贫困人群可以避免原本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较高的服务费用,并方便地管理他们通常不稳定的收入和支出;再次,通过数字化的手段,金融服务可以与日常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可以通过数字化交易平台支付水电费和消费账单等;最后,数字化手段有利于拓展金融服务和管理金融风险,通过分析消费者的相关数据,可以精确地为消费者提供额外的、特定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