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后服务考评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督查指导工作!
我校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同志的“三个面向”、江--同志的“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以人为本,激励创新,为师生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 以“让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教师成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为宗旨,紧扣目标任务,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好“管理、教研、特色”三张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德能双全、身心两健”为育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平台,以管理为保障,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发扬开拓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打造新一轮标准化学校。
根据上级督导要求,我们在创建工作中对照《黄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标准》进行认真学习和自查,边学习边整改,边整改边提高。现将创建阶段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谋求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标准化创建工作,强化措施,保障资金,扎实推进。学校坚持走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之路,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 2006年新建男生宿舍楼。2007年,改扩建学校食堂,建成校园服务中心,美化校园,修建花池。 2008年,新建女生宿舍楼。 2011年新建教学楼。彻底改变了学校的落后面 貌。
(二)落实常规,打造特色,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建立了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各司其责,以处室主任牵头,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负责,全体教师参与的执行操作层,围绕目标,履行职责,狠抓落实。学校管理层次分明,政令畅通,学校各类工作计划贯彻落实井然有序,形成了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和落实 。学校常规管理,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校发展的根本。
抓管理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加强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年度评先评优制度、中考奖励制度、教职工福利制度等的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奖励暂行条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组考核细则》、《班主任量化考核的实施方案》、《班主任绩效考评细则》、《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学科绩效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以无情的制度贯穿在有情的管理之中。
抓教学管理重点要抓落实。切实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严格教学秩序,突出抓好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学反思等重要环节。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抓集体备课活动的落实。要求备课必须“三定”,即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内容。把集体备课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与青年教师培训结合起来。
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确立有效教学、成功课堂的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做到有记录、有问题、有措施、有考核、有整改。
抓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年级组团结协作的团队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中考升学目标 的完成。
二是全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六个学会”:学会反思,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增强教师的职业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爱岗、爱教、爱校、爱生、爱家”的“五爱”教育努力改善教师的职业形象。
着力实施名师工程,做好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
顾金艳,199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就职于葛沽实验小学。工作16年来,本着对事业的执著和热爱,使自己在16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历了由一名年轻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再到一名管理干部的蜕变。
教学质量是评价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在现代化学校管理的背景下各学校在师资、生源、设施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但在教学质量上仍存在不小的差异。教学管理的粗放与精细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一谈对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和实践。
一、细化机制、有力实施,推进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实施的最初阶段,更多的是一种规范与引领。久而久之,制度约束之下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管理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我校将教学管理细化为三层,尝试分层管理。本质在于能精细识别管理对象的发展层次,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方法,实施层次对应的有效管理,实现优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教学分层管理,明确了各个层次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责任和程序,在相互尊重、相互竞争的氛围中,教学工作秩序日益规范和谐。
第一层:教师自我管理。利用“三项制度”(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细则)、“两项考核”(月绩效工资考核、学期岗位目标考核)、“一项基金”(校长奖励基金)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学职能,实现人尽其用。
第二层:备课组组长管理。依据职能,备课组组长享受待遇,履行职责,组织落实组内教研,考评组内教师教学工作的落实,实现各尽其能。
第三层:学科主任管理。遵照部门职能落实管理,这也是管理的核心环节。干部执行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而这种执行力体现在重“管”更要重“理”,发挥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达到以队伍带队伍的目的。我们要求每位学科管理干部都要做到通读教材,深入指导,提高效率。为此,我们的干部翻阅多年考卷梳理各种题型和考点给出答题方法;我们的干部将每册书中的每课重点提出,整理出重点练习题;我们的干部都建立了自己学科的试卷资料库;我们的干部每天都要深入听评课,每周都要巡课讲评,每月都会完成质量监控作出质量分析。过硬的业务素质使干部发现问题快,思考问题深,解决问题准。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带动和影响了教师,使管理效能不断加强。
二、抓住重点、形成网络,深化精细化管理
1.建立教研模式,形成教研网络。
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教学管理方方面面,因此在管理的具体操作中往往会出现“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就要切中要点。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不断深入,落实重点激活全盘。
我校将落实“高效教学”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以 “三四五”教研模式作为落实高效教学的切入点,形成网络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三四五”即“三段、四环、五有效”教研模式。“三段”即覆盖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四环”即“创设情境―目标导学―交流点拨―反馈小结”;“五有效”即提倡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激发兴趣、提问有效激活思维、活动有效训练能力、练习有效举一反三、课件有效辅助教学。
第一段:“课前”分层研读教材,落实集体备课。第一层,教师个人解读。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确定个人教学策略。第二层,学科骨干引读。学科干部、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引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落实“集体备课”,工作的分层细化实现了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形成“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组内教研模式。
第二段:“课堂”实践四环模式。将四环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激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风格加以拓展和创新。细致的教学流程保证了教学实施的可控性。
第三段:“课后”反思追问。我们坚持三个层面的反思与追问。当堂反思与追问:每节课后审视课堂,寻找得失。单元反思与追问:整体回顾,着眼教与学的优长和不足,结合重点课例展开反思。专题性反思与追问:结合主题教研活动进行专题反思,通过三个层面的反思完成诊断与修正。
整个教研网络覆盖整个教学管理和运作过程,各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保证教学研究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2.组内教研精细化。
在遵循学校教研模式的同时我们鼓励各组开展深入的特色教研活动,形成“一组一品”的教研格局,把组内教研做精做细。为此各教研组也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路线图并进行有益尝试。
如五年级语文组针对作文批阅,以“有效的作文批阅方法的研究”为主题,创新了互动式的作文批阅。实践中他们尝试每次习作时,根据习作重点给出框架,包括基础要求和专项要求。根据框架进行习作和批阅。批阅四人一组轮换,人手一本,依据表格评价要点进行点评。学生批阅后,教师把关,对写作和批阅存有的问题同时给予评价,学生根据师生点评进行相应修改。有效作文批阅方式的探索促进了作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此项教学经验也在全区进行交流。
再如美术组的教师借助地域文化,申报“十二五”规划课题“美术课程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着眼葛沽镇独有的“宝辇会”文化,以此为创作主题,实践“看―玩―画”的教学形式,创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形式。学生在大量的实地参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创作素材,以丰富的美术展评为契机,展现了美术创作才能,真正成为了用美术语言表现民俗文化的开拓者,也成为了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者。
教研活动抓住点连成线,在精处着眼,在细化用功,使实践研究和教学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打造精品、不断深化,提升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强化质量立校意识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虽有了一定的学识,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特别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更需要我们教师首先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这样才能不贻误下一代。因此,片区加强了对片区内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引领。几江教管中心为此想方设法为片区教师服务,充分利用和挖掘几江教育的优质资源,广泛收集资料,提供信息,保证教师的理论学习有内容可学,有方法可借鉴。
要求片区学校每期举行两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中业务学习,加强集体备课。这种小单位的学习,集中容易,选材适用,效果显著。此外,要大力提倡教师业余自学,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理论水平。要讲究学习效果。学习不是摆架子,耍花套,而应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因此,要求教师要做好学习笔记或学习随笔。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落实新的教学常规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管理新课程的最基础工作,是全面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证。因此,在制定学校《教学常规要求》和《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建立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程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课后反思、辅导作业、考评评价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过程管理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中,严抓过程管理,做到:课程设置管理——全面;教学设计管理——创新;课程教学管理——改革;反思管理——务实;辅导、作业管理——规范。
三、加强对教研工作的指导,教研活动注意提高精度
学校的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的,而教学工作必须以教研为先导,以教科研为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提高津中片区的教学质量,抓动力,促先导,片区建立健全了教研机构,坚持行政管理深入第一线指导教研,形成纵横联系、互动互生的校本教研机制:
纵向:片区教管中心学校年级教师。
横向:教研组课题组同伴之间互相探讨。
这样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形成人人是研究者,处处有研究的教育场,把教研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主动投入,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加大研训力度,确保质量持续提升
1.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强化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素养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各教管中心不定期地组织校级干部、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的培训,提出“一般教师抓过关,骨干教师上台阶,尖子教师出特色”的教师队伍培训目标,各校积极强化了中层班子和骨干教师的精神引领、目标引领作用,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搭台子、指路子、压担子,做到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梯度、有督查、有激励措施。
2.加强校本教研,增强教学实效
各教管中心要求各学校充分挖掘校本资源,把教研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主动投入,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各学校积极开展了各学科教学的实效性研究,结合各学科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期至少3次),各行政深入各年级组,教导处不定期检查记载,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
3.搭建科研平台,提高教学效益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是强校之基、兴教之源。片区提出了“抓住主旋律(课程改革),以教育科研促课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口号,倡导“常规教研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教师们应“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为有效而来,为有效而去”。各校积极行动,以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整合各方面力量,把各课题研究纳入整个教学计划,落实到各教学活动中,使课题研究具有实效性,切实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
五、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与指导
集体备课活动是开展教学研讨具有一定实效的形式,即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促进了教学研讨的气氛,对于落实课题研究起到深化的作用。
集体备课活动除了正常的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外,平时的课前课后,只要有机会,有问题,大家凑在一块交换意见,提出见解,同样也能收到研讨的效果。
六、坚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片区不仅组织好教委的送教下乡活动,而且在片区内每期组织该项活动。主要是依托几江教师的优质资源,派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到片区的各个镇街上示范课、举办讲座,受到片区内教师的欢迎和广泛好评。
七、片区认真组织区教委的质量调研抽测,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考务工作
片区都要对各校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差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目标,突破不足,提高成绩。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XX中学、XX一中、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XX、XX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XX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关键词:有效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07-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师,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才能确保学校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健全制度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前提条件
我校位于城区,教师家庭生活大都优裕,常常会流露出享乐、追求轻闲、不思进取、“撞钟”等消极情绪。在其责任感、事业心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科学合理的刚性制度管理就成为有效教学管理的“纲”,无“纲”则难以“挈领”。这个“纲”既是教师教育教学应遵循的“法”,也是教学管理人员有效管理的“尚方宝剑”。合理、合法、管用的制度既可约束人,又可激励人。鉴于此,我校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类制度、考核办法,特别是“工作量核定奖励办法”、“竞聘上岗条例”、“目标责任书考核”、“教学成绩奖惩细则”等关键、核心制度的起草、实施、落实,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地开展。只有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奖优罚劣、优劳优酬,才能激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弘扬正气,鞭策后进;才能依“法”执教,依“法”管教,依“法”行政,为实施有效教学管理鼓劲打气,创造良好氛围及条件。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基础
我校教师队伍总体年轻,充满朝气,接受新鲜事物快,这是其优势。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丰富,教科研能力弱,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不强则是劣势。我校制定了教师培养三年规划,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纯熟、技艺精湛、求真务实、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作为培养目标。两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除正常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外,学校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教务处、年级组每周都有小培训;三是严格落实“三化”,即:严格化、个性化、亲情化。引导督促教师自觉实施德育首遇制,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搞好日检查、周评比、月小结,学期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关爱学生生活,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关心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通过周记、学习周报表、心理健康咨询、个别谈心,架起师生共同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主阵地。是否实施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既关系到教学成绩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个好、兴趣特长的全面发展。校领导提出了校本“三四”管理模式课题研究,进而又提出了“落实‘三学’、凸显‘三化’、走好‘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10年5月,我们积极推行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适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新途径,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考核的“一个开放、两个转移、五条铁律”(即所有课堂对外开放;由抓备教案转变为抓集教案、学案、练案于一身的导学案编制,由抓教师讲的效果转变为重点抓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开展互学、互帮、互查、互促、后学的效果展示呈现;必须编写并使用导学案,每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必须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的动态评价,每堂课必须保证有10分钟的评价反馈。)的要求,在“备课有目标、主体有小组、三学有方法、过程有思路、整体有模式、内涵凸三化”原则基础上,引导自学方面,各学科总结出众多策略,如语文“四遍六步学习法”,政治“六看六知”,历史、地理、生物“四看四知”,数学的“五要素”,英语单词语法的“七会”。
四、精细化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
1.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学习教育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了《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方案》、《教学常规月检查与考评管理细则》,从计划抓起,从职责抓起,从程序抓起,从制度抓起,从考核抓起,从检查抓起,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细心、精心。
2.实行领导包挂制。副校长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分别包挂一个年级,指导管理年级组工作,增强了年级组管理效能,保证了有效教学课改落到实处。
3.坚持实施学习委员参与教学管理、学生评教制度。在教务处指导下,学生会成立了学习部。学习委员做好每日师生到岗、班班通使用、作业布置与完成、活动开展等情况的检查记载,及时填报周报表,下周一报班主任审批后,交教务处或年级组教学副主任审批。周报表制度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参与管理、民主评教的作用,成为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周报表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了教师有效教学的实施和有效管理,促进了班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4.实施月检查、月考核制度。年级组结合平时检查及教务处反馈,对教师进行月考核,促进了各项工作的细化管理。
5.实行薄弱科目教师、薄弱班级会诊、整改制度。每月针对月检成绩,对排名最后的班级、教师,由教务处带头,年管会成员、班主任参加,采取先跟踪听课,后召开会诊整改会议。整改会先由班主任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再由学科教师自查反思、整改,最后由教务处帮扶。这样以每个年级最后一名班级学科最后一名教师为工作抓手,帮助年级组做好薄弱班级的查、整、促、提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年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让学生又怕又爱的人。他是学生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教师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教师季度考评自我评价范文一:一年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我的课堂 。
怎样教物理,《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物理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我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年我深知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积极进行了实验探索问题的实践,在集体备课中,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较强的物理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学习就大大削弱。八年级 电路图型连接、各种物理电学公式的计算、实验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的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我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 反思 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我在总结自己教学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物理教学与现实实践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通过我一年来不断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连续两个学期我的物理教学成绩都位于全校前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全体老师的帮助,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以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师季度考评自我评价范文二:从毕业参加工作快半年了,这次竞聘,也为我提供了一次反思工作的机会。回顾自己近半年的工作,并认真分析,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自七月中旬到**学院工作以来,我从学生到老师,面临的很多事情都是新的,要想尽快适应新的岗位,首先是学习,向领导学习,学习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向学院的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辛勤工作、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在此,也感谢院领导和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在你们的关心领导下,使我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为我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我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及以后的工作打算。 首先,工作之初,顺利完成了14级新生的迎新工作。从新生分班、分宿舍到发放书籍、钥匙、缴费、办理户籍,军训再到体检,从选班委到找个别学生谈话??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就是辅导员工作的几个小方面。也正是通过这些事情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自己在各个方面逐步的完善,补充自己的知识空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通过带新生,我认识到,学生刚进入大学,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把他们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四年的时间,这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心血。大一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感到比较迷惘,他们最需要的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重新认识自己。针对这些情况,我与14级新生开展了多次心理谈话,与他们谈人生打算、谈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鼓励他们多观察生活、多参与活动,尽快使自己成熟起来。如,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迷茫,就鼓励他们课后多问相关专业课老师。
其次,在工作中抓好班风建设,注意培养学生干部能力。班风反映一个学院、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也体现这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让学生形成、积极、团结、向上的班风,是我们必须要努力做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好他们的带头作用,有的学生干部虽然工作热情但做事毛躁,有的则畏首畏尾,就要时时提醒,适时批评。对学生工作应以鼓励为主,在批评时一定要有理有据,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
再次,我觉得最近工作最有成效的就是找一些同学进行心理谈话。作为学院的分管心理工作的辅导员,如何做好这份本职工作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找学生谈话就要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全面了解学生反映的问题,寻找根源,从中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心理普查之后,应学校要求对一些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心理谈话。这次谈话有意识的淡化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角色,以一名兄长的身份对他们进行同辈心理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最近有的学生主动找我谈话,说明了学生对我这种工作方式的认可,以后我将继续努力。
最后,在学校迎评工作中尽量分担学院的一些日常工作。从暑假值班一直到最近上交材料,都力求将最新、最完整的信息整理好,配合学院迎评工作。整理学生心理健康、诚信档案,为迎评尽绵薄之力。同时收交党费、帮助一些老师分担一些日常工作,我想做好这些日常事务也是服务学校、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竞聘理由和将来工作打算我是这样认为的:
选择**学院是因为通过这近半年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领导关心属下,同事一团和气,也正如姜院长所讲“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都能在**学院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甘心情愿的。另一个原因是:**的学生素质都很高,我对他们期望很大,希望能与他们一起成长,爱他们,所以我舍不得离开**学院。
虽然我们院有心理学专业,但是目前我们院没有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同时很多学生找我谈话时都表示不愿意在学办吵杂的环境中对话,因此我最近的打算就是希望能配合相关领导、老师建立一间完备的心理谈话室。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喜欢辅导员工作,喜欢**,希望能在这方土地上耕耘,收获更多。
教师季度考评自我评价范文三:回首一年,本人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现总结如下:
一、为了明天的教育而充实自我
新课程实验已经进入正式实验阶段,为了保证新课程实验能健康顺利开展,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的新课程理念,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新理念。为此,我非常重视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听讲座,积极参加校本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自己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对新课程理念感悟也在一步步加深。我深切体会到:当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不易,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课改,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到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不学习则落伍。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学习理论文章外,我还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的书籍。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还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积极参与教研组的备课、听课、评课、观摩、研讨活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时展的脉搏。我平时还及时进行实践反思,写出教后感,每学期二、三十篇,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数篇。
二、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今年下半年新课程在我校启动,对于我这个一线的老教师来说既是一种全心的挑战,又是一次考验。为了使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不落伍,我努力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模式。平时认真钻研业务,在“五认真”上下功夫。严把备课关,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每堂课。在教学中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以“用好老教材,实践新理念,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努力创设语言训练的条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而我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现在学生在新课前都能认真预习,特别是能在网上查资料,在图书管找资料,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常常迭起。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班内学生普遍反应喜欢上语文课。一节课40分钟,往往觉得太短了,下课后还围着我讨论问题。
新课改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课外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我经常利用午间活动进行读书体会交流,优秀作文赏评,还有新闻会,故事会等,最近又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看课外书的兴趣大大增强。每天学生们都围着图书箱借图书看,有的学生已经在看《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在增加阅读量上还增加了写作量,一学期学生写小作文几十篇。随着训练量的增加,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提高,发表、获奖文章很多,居年段之首。
一个班级中难免有学习态度不端正、接受能力差的学习困难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循循善诱、耐心辅导,特殊照顾。
三、民主管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管理原则是创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这学年我觉得自己班主任工作最有特色是——民主管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在工作中把成功教育这一思想灵活地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变埋怨、责怪学生为相信每一个学生,变教师对学生外压式的强制教育为学生内调式的自我教育,变片面追求分数的教育为争取每个学生多方面成功的教育。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尝试尊重学生、发现学生,使他们在“我能行”的指导下,个个充满自信,能够抬起头大胆往前走,有勇气迎接风雨,乐于在困难中微笑,人人有成功的体验。
平时,充分发挥队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全体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如,班级目标的确定、班队活动计划的制订、主题队会的设计、雏鹰争章台的布置、争章考核细则以及各类先进评比标准等,都充分利用晨间活动、班队活动,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取得共识。因为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如:陆悦、张艺帆、杨奕琦、朱颖婷等同学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整理图书,出黑板报等。在中队活动中,力求少一些老师的具体指导,多一些学生的互相探讨;少一些集体的共同规矩,多一些学生的自我规范;少一些共性需求,多一些个性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远程交互;空间课程;品牌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49-05
一、理论视角及课程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忽略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的缺陷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外界刺激控制个体反应的思路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它认为,学习过程与个体原有的个人经验、认知习惯、心理结构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新知识的获取是个体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予以重构得到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哲学思潮、心理学理论与流派、现代多媒体科学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1]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的日渐普及,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越来越广泛。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就是通过计算机创设的虚拟空间,要求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探求,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形式。〔2〕
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所采用的交互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单向发送技术媒介实现的“基于资源的个别化独立自主学习”模式;二是通过双向交互技术媒介实现的“基于通信的师生交互和协作学习”模式。〔3〕如果我们相信James Taylor2002年在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学生在网上学习的交互活动中,有75%是人与人的交互,25%是人与学习资料之间的交互,〔4〕从而可以推断:在远程教育交互模式中,学生采用后一种模式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大于前者。杨丽娜、颜志军的研究证实:“资源因素的信息质量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心理因素的环境认同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显著地影响了学习者对网络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态度”。〔5〕 因此,我国许多院校开设的基于第一种交互模式组织的网络课程,包括一些国家精品课程,在提高远程教学质量方面难以取得显著成效。而采用第二种模式的困难在于,“基于通信的师生交互和协作学习”模式在脱离实体空间控制后,对于学习者远程学习过程的管理很难实现。如何运用网络传递手段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对其个人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是当前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21世纪的人类学习面临着“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王竹立认为,未来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包括“情境、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意义建构”这七个方面,〔6〕但梁林梅和焦建利提出的网络课程五个方面的困惑与反思,〔7〕 却仍未找到明确的答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内的研究者未能突破美国学者迈克尔.穆尔(Michael G. Moore)在1989年提出的关于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框架,即交互共分为三种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从而在远程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种自相闭合的相对孤立的系统,其功效难以得到最大化发挥。
实际上,我国现有的远程教育模式多是围绕教师方便传递知识这一目的而设计的,忽略了带有明显差异的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验、认知习惯、心理结构等内部因素,很难形成学习者内心的环境认同。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者必须事先了解学习者欲通过远程学习要达到的深层目的,即为提高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远程互动式教学组织必须加入“工学结合”等外部新的元素,将学习者在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嵌入到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与此同时,网络的扁平化特征,也使教师“团队备课”成为可能,在“优势互补”的情况下,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的互动效率可以得到极大地提高。
有鉴于此,真正“有效教学”的课程,其交互应包括六个方面,即“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企业(行业)专家之间的交互、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并最终形成一个围绕实际问题而构建的学习自组织系统――这便是笔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的主要设计思路。
二、空间课程构建模式及创新
所谓“空间课程”,是运用基于网络云计算平台的世界大学城实名制空间,组织教育教学过程的课程,其教学设计兼顾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即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课后辅导,它的目标在于充分整合岗位需求、学生特点来组织课程教学过程,以实现教与学的连锁反应。〔8〕为达到此目的,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的组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构:
1.课程内容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以“我”为主,即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开展学习。要避免信息超载作用,学习应围绕两个中心进行:一是以个人需要为中心,即选择那些对个人意义建构有帮助的信息与知识;二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即选择那些对问题解决有帮助的信息与知识。〔9〕
世界大学城倡导“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将网络空间账号配发给教师、学生和企业(行业)专家,实现以专任教师个人空间为基点,构建学生团队、企业技师、职教专家及同行教师等空间的空间群。〔10〕教师进入企业(行业)专家个人空间,获取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及相关信息,围绕问题导向构建课程内容中的各知识模块;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在空间群组中的讨论,了解学生的知识、兴趣、爱好等,围绕其个人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和特色,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教学所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和拓展性资源,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框架,按照课堂教学的需要,从专业教材、参考资料、网络视频、实景直播等多个维度进行收集。〔8〕以上各类资源经过充分解构后,形成碎片化资料,并围绕“问题解决”为中心重构各知识模块,将相关资源以超链接形式嵌入教师个人空间中的电子表格化集成教案,〔11〕 学生点击任何一个知识模块的名称,都可以链入相关的资源,这就实现了同时以“个人需要”和“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
与传统的让教师事先熟悉课程标准、知识结构、授课方式等,安排好“剧本”再进行按部就班的“演出”不同,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主要依托教师的个人空间,对各类资源进行解构与重构,汇聚成电子表格化集成教案,教案中的许多模块不仅是多维度信息交互过程的产物,同时还是一个动态更新的系统。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出现的新观点、新问题等,都能够在课程内容中得以及时展现。每堂课前,教师要做的并不是一个通过自己个人“闭门造车”形成的现成教案,而是预先构建一个母版框架,在嵌入基础性资源和拓展性资源后,根据学生在空间群组进行课前讨论的情况,加入其关注的案例,并结合企业技师、职教专家及同行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应模块的课程内容。因此,整个课程内容的建构已由过去专职教师单人进行,转变为专职教师与选课学生、企业技师、职教专家、同行教师共同完成。
2.学习过程的建构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前人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6〕为此,教师在依托课程空间群组创建问题情境后,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经甄别选择、文字表述后,与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网友(简称“空友”)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产生新的认知,实现新的意义建构――这就体现了王竹立提出的未来网络时代学习的全部七个主要特征。
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不仅仅依托教师个人空间进行教学,空间课程群组更是一处重要的学习阵地。教师充分发挥群组可多人同时在线互动的功能,组织不同地域的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的学习讨论,一方面增加了鲜活的授课素材,使之不断嵌入未来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还强化了课堂学习效果,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部分充分暴露出来,有助于教师及时予以弥补和强化。〔12〕通过空间群组进行交互学习最重要的一大亮点是,群组学习过程为完全开放,企业技师、职教专家及同行教师的加入,不仅仅增加了新的互动对象,更令整个学习过程具备真实感,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与单向发送技术媒介实现的“基于资源的个别化独立自主学习”模式不同,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除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展现课堂教学实况、利用空间布置课堂作业之外,通过课程群组和其它在线视频手段进行互动交流,将学习过程从课堂45分钟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使之具备了全天候的特征。在这种情境下,只要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空间课程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无需拘泥于必须在现场听课。至于一些实验与实践操作的环节,通过网络直播视频学习,依托学生学习现场模拟设备进行相关训练也早已走入现实。因此,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学习过程的建构,破除了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将学习过程的重心由课中转移到课前与课后,课堂教学只起组织、点拨、引导作用,课前与课后的实践与交流才是学习者构建新知识体系的主要方式,它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组织管理的建构
依赖双向交互技术媒介实现的“基于通信的师生交互和协作学习”模式运作的困难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广泛的自由度,令整个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难度加大。正如杨丽娜和颜志军调查发现的:“学习者对于网络学习的态度是比较随意的,他们选择网络方式进行学习更多的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并没有引起学习者的足够关注和深度参与。”〔5〕 究其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课程内容设计的问题之外,还在于现有的绝大多数远程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沿用实体课堂教学采用的期末考试方式,而没有太多体现出网络学习的超时空、跨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教学组织的有效性来自于考核方式的改变。由于世界大学城采用网络实名制,考核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围绕每一个知识技能单元布置任务,对学生学习情况逐一进行考核。《群组讨论作业组织管理制度》在教师个人空间公布,从学习团队的建立、讨论的进行、考勤细则、加减分细则、争议的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制度规范,评分标准和每一个知识技能单元成绩都在教师的个人空间公开,单元项成绩进行累加后,以此作为期末成绩给定的依据。〔12〕这其中,学习过程和考核评价在个人空间及课程群组中全开放,企业技师、职教专家及同行教师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团队任务完成的辅助者,企业还可以由此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日后对其中表现优秀者实施招聘、提干的重要依据。〔13〕
至此,在整个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度变化,他成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领航者、自主学习的辅导者、解构重构的指引者、团队互动的监督者、课程文化的营造者、探讨交流的推动者,〔13〕各知识技能单元模块的学习转而主要依靠学生自主进行,在经过融合“工学结合”等新的元素后,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与课程考评挂钩,而且还与自己未来的就业、提干等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如此构建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评价体系的建构
李霞和朱亚莉的研究指出,在目前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完全由学生自主是行不通的,教师在网络学习监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发挥学生的作用实施监控,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即同伴监控是非常有意义的。〔14〕事实上,李霞和朱亚莉只阐述了问题的一个部分,在网络课程教学中,不仅仅网络学习完全由学生自主不现实,完全靠教师对学生进行监控也不现实。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解决当事人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远程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评价体系共分六个部分:一是教师需要在学生中分组,并帮助设立学习团队,由团队负责人对其成员表现进行评价,增强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共同推动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二是对于学习者人数较多的情况,教师要组建教学团队,将各个知识技能模块的网络学习指导工作分配给专人,由这些专门负责教师对属于本模块下的学生学习情况实施监控,进行及时评价,并鼓励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监督;三是要推动教学团队内部成员的互评,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之间的交互,全面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四是要开放课程评价体系,鼓动学习者对教师所授课程进行公开评价,此举相当于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五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个人空间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积极听取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同学等空友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总结与反思的方式,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六是教师自身也应该进行自我评价,在每一门课、甚至每一个单元授课结束后,对前后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个人空间中公开。
与传统的教师给出评价,学生被动接受评价不同,以上建构的评价体系涉及到课程教学中的每一个个体,所有的人都不单单是评价者,同时也都是被评价者。这样做的好处是:它一方面将学生与教师放在同等地位,通过交互营造共同的学习文化氛围,网络空间的公开还促进了评价的相对客观和公正;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这样一个评价体系能够对课堂之外产生辐射效果,还未认可该课程学分的企业、未参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能够从这样的公开评价中得到关于课程授课质量优劣的判断,为其决定加盟与否奠定了信任的基础。
三、模式创新及教学未来发展
交互式网络空间课程组织模式突破了狭隘的课堂范畴,实现了教师、专家与学生三方面更深度的合作: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既要围绕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围绕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基础;专家提供的信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借以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日后招徕人才提前预订自己中意的“千里马”;学生则在选择课程前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根据自己实际未来人生规划选择合适的课程。
不过以上的运用仅仅只是初步的,在突破以下四个方面的现存体制障碍后,它将开启远程教学的新时代――一个依托交互式网络云计算平台而实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大构建与大整合的时代。
1.企业入驻网络空间
“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招聘难”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在各校逐渐开始普及世界大学城网络个人空间的同时,企业入驻教学网络空间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世界大学城拥有个人空间的仅仅还只有部分企业(行业)专家,传授的也仅仅只是现成的知识技能,还远未涉及到企业公关、招聘、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所授知识对企业的服务更多的是间接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积极性很难提高。与此同时,招聘企业对于应征者的个人背景、职业规划、成绩优劣难以评判,只能初略地根据学生毕业证上写出的学校层次、专业对口来甄别,客观上造成了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企业入驻教学网络空间后,通过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实际上为企业自身做了宣传推广,不仅如此,这一过程还使知识传递更具实用性,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而优秀的企业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后,也可以通过查看应征者个人空间的建设内容,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在求学期间培养起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因而,企业的入驻将是远程互动式空间课程教学未来取得极大成功的有力支持。
2.空间选课走进现实
2010年5月,EDUCAUSE和NACUBO联合“Shap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loud”白皮书,指出高等教育机构的领导者应该重新考虑学校的服务模式,高校之间的联合与服务共享将成为主流。〔15〕然而在现实中,高校之间如何联合与服务共享,却是一个问题。在我国,即便在当前已经成功推行学分制的学校,选课范围也还仅限于校内,虽然一些高校联合起来互认学分,但如果学生想学习外校教师开设的课程并获得本校认可的学分,只能跑到现场去旁听并参加考试。有了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以后,一旦选课可以在空间上进行,任何学生都可以利用自己个人空间选择想上的课程,通过远程交互方式参与学习,且不受地域时空的局限,高校之间的联合与服务共享就能成功实现。与之相应的是,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跨地域组建自己的授课团队,分工合作,共同辅导学生的远程交互学习。这样,空间网络教学将占据主体地位,而现场直播的实体课堂则像MTV录制棚一样,成为教学的辅助。
3.树立网络品牌课程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比较关注学生上过什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不同学校之间实际上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和评价。我们都知道,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由于能力不同,授课的质量势必有所差异,而授课质量好坏单纯依靠教师的职称高低来判断,难以做到科学合理的评判。继空间选课成为现实之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需要开设“空间课程超市”,将课程分门别类“上架”。同一类课程不同的授课教师,就像同一类商品的不同品牌,〔13〕教师对自己课程的品牌质量负责。这样,一门课是否能列入精品课程,将不再由上级教育机构和部门决定,而改为由“市场”决定。判断某位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只需看两个指标:一是企业对这位教师的认可度如何,即有多少企业认可教师所给出的课程学分;二是学生对这位教师的认可度,即有多少学生愿意选择这位老师所上的课程。
4.凸显学校服务角色
无论是当前倡导的“校长治校”也好,“教授治校”也罢,其核心都是对学校的管理,普通一线教师的重要性难以凸显出来。当企业入驻网络空间、空间选课走进现实、树立网络品牌课程之后,教师完全可能脱离学校进行远程授课,并在网络空间上取得极大的成功。这就迫使学校不得不根据形势进行根本性改变,成为专门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机构。这样的改变所带来的冲击,将绝不亚于教育教学史上的任何一场革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5).
[2]李静,赵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1(5).
[3]丁兴富.一种新设计的技术媒介远程教学模式理论分析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
[4]张超,吴勇刚.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1,10(10).
[5]杨丽娜,颜志军.信息技术采纳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4).
[6]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03(2).
[7]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40(6).
[8]谢泉峰.核爆式空间课程设计:一种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性尝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82(15).
[9]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206(5).
[10]余滢.工学结合的空间课程包的开发――基于云平台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72(5).
[11]谢泉峰.第九讲:收养管理――表格化集成教案[EB/OL]. http:///blog2012.aspx?bid=5556335,2012-4-17.
[12]谢泉峰.职教新干线空间群组与课堂教学互动学习模式――以“社会问题”课程教学实践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68(1).
[13]谢泉峰.基于空间平台的远程互动教学[A].见王键主编.空间教育教学案例集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8-156.
一、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立足点
(1)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对课程的研究、探索、创新,需要教师自身善于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教师直接、快速地吸取名师、专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迅速成长的必行之路。
(2)教师主动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内生动力和关键要素。教育教学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动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形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国家为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已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我市也已实施了学分登记制度,这些制度在客观上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不得不学”;从教师个体而言,教师“教书育人”,是专门为学生的发展而工作的,理应满足国家、社会、学生的要求与期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
(3)培训者应考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积极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拟定专业发展目标。参培教师有了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专业化成长目标,则会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增强、丰富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格,会自觉地把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与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只要唤醒了教师的激情,激发其自豪感、幸福感,就会从内因上解决教师不想学习、不愿参加培训的问题,否则,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会收到实效。如此,教师专业化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训活动自身的改革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关键
反思培训工作,笔者觉得应该从培训活动本身着手进行。开展培训活动不外乎三个环节,即培训前的工作、培训活动过程中的工作、培训活动后的工作。怎样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国内外同仁广有探究,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较为普遍认可,这些培训模式的改革对于提升培训质量显然非常重要,我们的教育培训活动尤其是教研教改也因此获益较多,但是从培训管理层面来分析还是不够的,要提升培训质量,应从培训活动的三个环节中去突破,认真抓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培训前应精心筹划保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学分登记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加以约束,学分与教师的晋级、晋职直接挂钩,让参培教师感觉不参加培训活动就没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在观念上自觉接受“我要学习”而不是“要我学习”,让中小学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参培对象;
二是精心设计培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培训活动的内在要求一一核对,如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应达到的目标,譬如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形成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的能力,传导信息、组织教学的能力等,培训计划越具体越好,让培训者对培训活动的要求了然于心并认真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培训中应在常规化中求创新
(1)明确职责。每次开班之前应对培训活动的参与者有一个具体的要求,班级管理者应有详细的班级管理方案,培训教师应有具体的教案甚至学案,后勤服务也应有一个常规、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等,职责明确到个人,人人尽职尽责。
(2)应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制度,积极开展教学常规督促管理。依据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随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安排、课件制作水平、课堂授课水平、课堂互动水平及整堂课的培训质量程度、学员满意率等状况予以调查。我院前段时间开展的课堂调研反馈说明学员们普遍对教师们的教学目标把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感到满意,而对教学整体效果、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及授课感染力、授课语言艺术水平则满意度很低。这些调研反馈信息对改进培训工作的不足或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在培训活动做工作安排时,就应该选择那些具有扎实的知识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专业能力的教师授课,确保参培老师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学习能收获到最大效益。
(3)应创新培训模式,保证培训质量。学习是一种交流过程,应加强培训者和参培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重视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培训活动过程中应主张培训者和学员适时适量地进行对话,以随时了解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求授课教师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员现场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与困难,在授课后也注重即时反馈,如发放教学评价表、召开分析总结会,或者通过学员QQ群、培训博客等,多渠道获取学员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增加以研讨为主的授课模式,如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一切顺应教学要求,及时改变教学组织方式,为参培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另外,适当开展交流研讨教学活动会让参培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培训者也会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学科指导能力。如能进一步鼓励学员在专题讲座、教育沙龙、教育论坛、教师晚会、实践课堂等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培训者就能帮助参培学员不仅可以厘清问题、分享经验,还可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这样,既能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又达到学员理解课堂的实践原则。
(4)可全程跟踪培训者的培训活动,激励培训者根据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选择典型教学案例,让每一个典型案例对应一个核心问题,通过现场观摩、经典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参培学员的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实录分析能力等。在跟踪中,如果发现学员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能转化成具体的研究课题,我们则可以加以引导,并进一步要求参培学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工合作予以研究,在培训活动结束前上交研究报告,培训者可顺势组织报告会交流互动。参培学员间的相互切磋、讨论、补充、完善、启发,会增强培训活动的互动性能,又可促进参培学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3.培训后应夯实效果有提升
笔者觉得对培训效果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的话,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及时进行培训总结、做好学分登记(学分驱动)。建立学习型学校、打造专家型教师,除了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外,必须靠学分机制做保障,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靠参与者主动完成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在这样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中,要保障活动的普及性、有效性,没有学分机制作保障,我们的培训活动就是创新到没有瑕疵,收效也会大打折扣的。每一批培训活动结束,我们应该及时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不重视教师培训的单位及无故不参培的教师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让主动学习者得到肯定,被动学习者得到鼓励,从制度上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学分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中小学校常规教学检查也用制度巩固培训成果。
其二,建议加强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估。督导评估工作是对培训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评估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全面地搜集有关信息,以评估标准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按照科学合理程序对评估信息进行分析、测量、整合、评定,对教师培训状态和价值进行判断,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能全面、积极、有序的开展,在借鉴国内外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从中小教师的实际出发,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师培训检测与评估机制,制定一组评价操作细则,对各级培训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检测,依据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相关的培训工作进行调整。
其三,建议实施培训后跟踪,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检验。跟踪考核主要以查、看、听、访、搜方式进行。查,主要查学员所在单位的相关资料,看学员参加此次培训活动和有关研修活动的情况,根据相关资料,对学员培训前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和评价;看,主要看学员的自我研修笔记和备课或班级活动记录等情况;听,就是深入课堂听课,组织评课;访,即一访单位领导,听取他们对参培学员培训后的学习工作情况介绍和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二是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搜,主要将参培学员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搜集上来。通过跟踪考核,对比学员的教育理念、教学视野、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有质的变化,驾驭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能力是否增强,他们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是否有可喜的变化。
另外,要及时做好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每批培训活动开始或者完成,应该在教育学院门户网站或者邵阳影响较大的传媒上予以及时报道。
三、培训机构自身的改革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保障
1.一流的培训队伍是参培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的前提
教育成败在与教师,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业的巩固和发展,也在于我们的培训队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培训教师队伍,是培训机构发展的立足之基。特别在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培计划为依托,以远程培训为支撑的今天,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懂教师继续教育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聘请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出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了培训团队;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另外我们也注重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保证每年足够的研修时间,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相信拥有这样的一支培训队伍,我们是可以顺应中小学教师全员学习、全员参培的要求的。
2.精细化管理会让参培教师滋生强烈的归属感,是其积极接受培训的感情基础
精细化管理就是精耕细作,要关注到每一个点,逐步把每一项事情都做到极致,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协助进行管理。精细化管理能极大地挖掘和释放市场的潜能,我们以前总以为参培教师出勤率不高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问题,其实是我们的服务还不够优质,俗话道“一流的服务产生一流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会让参培教师滋生强烈的归属感,认真做好培训教师的服务工作是培训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管理者一要要当好教师的服务员,为教师的发展提供适时、适度、适切的服务,二要抓好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推动培训向效能方面发展,鼓励学员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三要及时调控,抓好突出环节,大力推进培训质量的均衡发展。全力服务于教师的业务进修,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使“进修”基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3.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是参培教师积极接受培训的保障
没有制度的约束,培训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其效果自然是低劣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培训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常态化。对教师和学员们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规章制度能使培训活动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管理者和培训教师)行为合矩,不偏离培训的方向;规章制度可以防止培训的随意性,保证培训的实效性。通过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的合理设置,培训者和参培教师都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会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育学院可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院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培训的组织、管理、服务、教研、培训资料积累等项工作,有《教师培训实施意见》《教师培训实施细则》《培训教师奖惩条例》等相应的培训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者、培训教师的行为,同时建立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学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培训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如此建章立制、奖勤罚懒,会让培训教师随时感受到收获的快乐,增强培训成效的自信体验。
与参培教师而言,相应的培训规章制度更不可缺。每一位参培教师必须明确培训的意义、任务和要求,自觉遵守学习规章制度;每次培训后,我们应要求参培教师及时写出心得体会,与结业成绩一同存档或一同发回参培教师工作单位,培训结束回校后,应进一步要求参培教师向相关学校负责人汇报,或向本学科或本年级组人员传达培训内容,让学习收获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参培学员年度考核中,建议学员所在单位将参培学员的交流汇报情况记入年终量化考评。
4.灵活多样的培训体系是满足参培教师需求多样的载体
关键词:定岗双元;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team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for its professional level and service quality.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exampl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t analyzes the teacher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laborated the connotation, features,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of“dual optimization”practical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n“post-fixed”dual mode, and described specific measures for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n provide some useful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post-fixed”dual mod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team
“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是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太仓市独特的产业背景,消化、吸收和创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而形成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以学校“元”和企业“元”共同培养“定岗”企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又取决于实践教学团队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合格的“定岗”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2010年10月,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顺丰速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采用“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从签订协议开始,就与顺丰公司组成联合教研室,对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重新界定和研究,逐渐探索出了“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案和新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 涵
所谓“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是指校内专任骨干教师通过培养成为优秀的实践教师,“定岗”企业从业人员通过遴选和培训产生优秀的兼职实践教师,两者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该实践团队相互配合、“全程双轨”运行,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定岗”企业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1.2 特 征
(1)“双元双优”团队。“双元”是指实践教学团队由校内实训教师和“定岗”企业兼职教师构成;“双优”是指优秀的校内实训教师和优秀的“定岗”企业兼职教师。优秀的“定岗”企业兼职教师必须具有熟悉先进的职教理念、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较高的职教能力等特征。优秀的校内实训教师的主要特征为具有积极主动培养高职人才的意愿、娴熟的物流业务操作能力、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等。
(2)“全程双轨”运行。“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大纲、共编实训实习指导书、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考核、共同指导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把学生培养成“定岗”企业合格的职业人。
2 “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2名,从企业引进教师3名,占25%,其余7名均直接来自于院校毕业生;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有4名,占33%;物流企业兼职教师5名。虽然学院提倡建设专职实训教师队伍,但从专业现状来看,物流实训课程除了少部分由企业外聘兼职教师承担外,大部分课程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兼任。基于此,物流管理专业在探索“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时,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
2.1 校内实训教师缺乏企业经验
从以上数据看,有75%的校内专任教师来源于高校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但缺乏在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的经历,对企业物流服务流程缺乏深度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存在“纸上谈兵”倾向,实训教学水平不高。加之,由于教学任务重、下企业难等客观原因,使得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机会和时间较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任教师实践性不强,影响了他们职业能力的提高。
2.2 企业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稳定性不够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在数量上,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比例达不到1∶1;在质量上,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达不到培养职业人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来自企业的实践专家多数没有教学经历,文化程度偏低,在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等方面还缺乏经验,影响了实训教学效果。(2)兼职教师大多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繁忙,在时间上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要求,给实训教学秩序带来许多问题。(3)部分兼职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教师甚至出现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期末不归档等现象,给物流专业的实训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2.3 学院相关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学院自2004年建校以来发展良好,但对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度仍然不够。实践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师培养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师的评定考核机制不明确。如果学院没有配套合理的人事分配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很难建设和运行结构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3 “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针对实践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结合与顺丰公司合作的“定岗双元”培养项目,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效果。
3.1 “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 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机制与遴选机制分别打造了两支优秀的实践教学队伍。
3.1.1 培养校内实践教师
(1)企业顶岗锻炼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顶岗锻炼。3年来,先后有2位教师到顺丰公司的昆山中转站和太仓新区点部担任物流副经理和点部副主任,同时还安排4位教师定期到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学习与实践,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2)实施“校企结对”模式
在当前师资资源紧缺,教师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很难派大量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或脱产实习,而原有的思维模式又不能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水平。为此,结合《仓储岗位实训》、《报关岗位实训》和《供应链综合实训》等6门核心实训课程,安排了6位老师和顺丰公司实践专家结成一对一式“朋友”,在和实践专家共同实施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定岗”企业最新的物流动态,使他们始终贴近企业实际,实践技能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3)指导专业技能大赛
为激发实训教师的学习热情,系部出台了技术能手奖励政策,组织实训教师参加各种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来开发培养实训教师的职业技能。凡有实训教师技能赛事,系部在竞赛组织、竞赛指导和参与竞赛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的倾斜,在全系营造出一种尊重技能的氛围。这种形式大大激发了实训教师的学习热情,4位实训教师乐学爱教,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学技术、当能手,3年来指导的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级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级物流技能大赛一等奖两项;省级ERP沙盘模拟大赛三等奖三项。
(4)参加进修学习
为了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近3年来,物流管理专业先后安排25人次参加各级各类提升职业技能的短期培训,选派3位骨干教师到新加波、香港和澳州学习职教理念和实践教学经验,鼓励2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1位老师到南京航空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通过参加各种进修学习,使教师的相关专业技能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紧跟行业前沿,提升职教综合素质。
3.1.2 遴选和培训兼职实践教师
“定岗双元”模式下兼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定岗”企业选择优秀职业人,并依据实践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其运作办法如下: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学院与顺丰公司共同组成产学合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联合教研室,通过上层、中层到基层三级领导管理体系保证“定岗”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运作。
(2)遴选。一是联合教研室根据“定岗双元”实践教学需要,对兼职教师的需求情况及能力素质规格提出具体要求,呈报产学合作工作小组;二是产学合作工作小组在顺丰公司人事部门协助下,依据实训实习教学需要,对顺丰公司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中转中心负责人及点部业务骨干进行初步筛选;三是由联合教研室考察并确定后,由产学合作工作小组向领导小组推荐;最后由学校聘任为兼职教师。
(3)培训。兼职教师上岗执教前,由产学合作工作小组会同顺丰公司人事部对其进行形式灵活的业务和思想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师职业道德、“定岗双元”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及各环节实践教学要求等。
(4)管理。兼职教师的使用和管理归联合教研室。根据“定岗双元”培养模式以生产、实践为主,以教育教学为辅的特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了灵活管理和具体职责相结合的管理措施。根据“定岗”岗位目标的要求,兼职教师需制定出岗位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训实习进行指导。联合教研室不定期开展多种联合教研活动,检查实践教学情况,探讨实践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
(5)考核。由顺丰公司人事部、学校教学督导组联合对兼职教师进行考核,不定期检查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及时纠正。同时,结合学生的反映和联合教研室意见,对兼职教师进行综合考评,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惩,考核不合格者解聘。
3.2 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育人
在“双元双优”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打破原有格局,理清企业、专业和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晰“定岗”岗位职责,通过标准开发、共同授课、校企交替等合作,提升了实践教学团队的整体合力。
3.2.1 “定岗双元”培养准备阶段—标准开发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共同开发“定岗”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成果为“定岗”双元人才培养确定了运行依据。
(1)开发“定岗”岗位标准。由于顺丰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需求的“定岗”岗位为物流市场营销、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关务管理等五大专业群,为此,学院与顺丰公司组建了课程开发专家小组,利用DACUM法对这五个岗位群进行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分析,确立出这五个岗位群的职业岗位标准和培养目标。“定岗”岗位标准的开发,为“定岗双元”培养解决了人才培养规格问题。
(2)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五个“定岗”群标准基础上,“双元双优”实践团队遵循“针对性与普适性相结合”原则,共同构建了“三模块三层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三模块”是指专业基础通用教育、“定岗”特色教育和能力拓展教育三个模块。“三层次”是针对“定岗”特色专教育模块设置的,即分成基础技能训练、核心技能强化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三个层次。该体系的开发,为“定岗双元”培养解决了学生能力递阶提高的途径问题。
(3)开发课程标准。根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了仓储岗位实训、运输岗位实训、报关岗位实训等5门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性质、内容等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同时还对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途径进行了说明, 使实践课程教学与改革有章可依。
3.2.2 “定岗双元”培养准职业人阶段—项目教学
在该阶段,“双元双优”实践团队共同参与了实践课程的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备课、授课、考核等项目,实现了从学生到准职业人培养的转变。
(1)共同编写实训指导书。“双元双优”实践团队通过共同研究、分析,确定了有代表性的物流服务项目和业务种类,并以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真实案例为蓝本,设计项目载体和学习情境,共同编写了3本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指导书,为实训教师施教提供了支持。
(2)共同备课。“双元双优”实践团队在共同备课过程中,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根据课程标准设定的各岗位能力点与知识点要求,将项目载体包含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外化为明确的、具体的工作项目,配之以“教、学、做”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授课内容准备与课堂组织设计都提到了较高的水平。
(3)共同授课。“双元双优”实践团队在课堂授课环节,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侧重行业内通用能力实训课程的教学,而顺丰企业兼职教师侧重“定岗”特色实训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团队共同打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工作任务涵盖的职业能力进行讲解与示范,并且还对学生独立进行的工作任务成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共性的职业能力基础上,获得个性化的收益。
(4)共同考核。“双元双优”实践团队在授课后,由校内实训教师根据“顺丰”公司提供的真实案例,结合考核要求,设计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形成考核初稿,交由顺丰公司兼职教师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再由校内教师修订,双方共同填写“共同命题记录表”。通过共同命题,使考核内容与“定岗”岗位要求相吻合。
3.2.3 “定岗双元”培养合格职业人阶段—实战训练
“双元双优”实践团队通过共同指导学生校企交替、顶岗实习等实战训练,使学生完成了从准职业人到合格职业人的飞跃。
(1)校企交替。“双元双优”实践团队除了岗位实训课程的合作外,还在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的寒暑假,安排4周时间到顺丰公司的苏州吴中区中转场、昆山中转场、太仓城厢三个点部去协岗实习,实行工学交替。顺丰公司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其业务优势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实战操作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定岗”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顶岗实习。“顺丰班”学生在“双元双优”实践团队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6门专业核心实训课程,获得了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进入顺丰公司顶岗实习,即“持证上岗”。通过顶岗实习,积累了学生快递行业的工作经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学生顺利就业和优质就业目标。
3.3 运行保障机制
为了使“双元双优”实践团队建设的顺利实施,学院制定了如下运行制度:
3.3.1 “双元双优”实践团队构建方面
为了建立一支“双元双优”实践团队,强化校内专任教师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制定了《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企业兼职教师遴选、聘用和管理办法》、《关于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对一”结对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
3.3.2 “双元双优”实践团队运行方面
为了适应项目教学改革,保证实践课程建设质量,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制定了《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专兼职教师共同备课实施细则》、《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实施细则》和《专兼职教师共同命题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4 结束语
随着学院“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蓬勃发展,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核心。建立一支具有现念、高素质技能型的“双元双优”实践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和打造专业品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章安平. “双元双优”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2(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