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寂寞文章范文

寂寞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寂寞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寂寞文章

第1篇:寂寞文章范文

——题记

十六岁,是不单于寂寞的年华。只是生命中有太多的灰白。

于是,十六岁,我们丢掉了属于我们的蓝色百褶裙,白色帆布鞋。扔掉了,属于我们的十六岁的美丽的单纯。

于是,十六岁,我们涂上了浓艳的水粉,穿上了不属于十六岁花季的裙子。

追逐着,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复杂的爱情。

但是,当水洗去了身上的浓装,那个躺在云里的女孩,突显的骨头,撑着一身干皮,是那么的寂寞。

每天,用水刷牙,用水洗脸,用水吃药,用水煮饭,用水持维生命的省略号。

只是,人身的寂寞,因为水才。

的确,寂寞如水。

第2篇:寂寞文章范文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二、数据和模型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附图

和CI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于是GDP的短期波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均衡,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般(β[,2]-1)都会小于0,因此,若(t-1)时刻GDP大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负值,使GDP[,t]减少;若(t-1)时刻GDP小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正值,使GDP[,t]增加。体现了长期均衡误差对GDP的控制。

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流量指标一般是一阶单整。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属于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以存在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的短期的变动又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短期的影响。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既受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短期变动的直接影响,又受两者之间长期稳定关系的调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讨论这种关系:

附图

表明如果FAI变化了1%,GDP将变化β[,1]%。α[,1]同理。可见各个系数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本研究中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自1981年始,且已经折算为1981年不变价,这样可以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好地反映数据内在的规律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年的数据如下;

表1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

(1981-1999年,单位:亿元)

附图

注:1.所有数据均为1981年不变价;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R[2]=0.982F=980.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0.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0.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结果如下(1981年—1999年间):

变量D[,i]S[,i]q[,i]

CI(建筑安装投资)0.3240.1961.652

FAI(固定资产投资)0.3170.3001.057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19.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0.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寂寞文章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两部类模型;金融稳定

一、引言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依靠怎样的原动力。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点:一是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二是增长动力来自于要素投入尤其是资金要素的投入。三是要素产出率低,依靠高消耗推动经济的高增长。四是对净出口的依赖逐步增加。2004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列为中国维护金融稳定需要关注的首要因素。本文从理论层面剖析经济增长方式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

二、经济增长方式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单因素分析

(一)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现有体制下,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结果负责。对地方官员来说,地区总产出是决定其是否得到提升的关键指标。而在投资、消费、出口三要素中,地方政府最容易影响的变量是投资。尤其是在有限的任期内,追求投资是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手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投资量和投资效率即资本一产出比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之下,资本一产出比率基本是恒定的,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只能是投资率。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是尽可能保持高的投资率,将消费的比率尽可能压低。由此有下面的推论:一是地方政府有着相同的效用函数,对投资又有着相同的冲动,而地方政府换届时间比较接近,容易发生大规模投资划一式启动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二是地方政府效用函数暗含着千方百计动员资源以最大化其产出的动机。这其中也包括以行政干预、股权参与及其他更隐蔽的方法控制金融资源或影响信贷资金的投入时机及投入方向。

(二)投资驱动的影响。

投资意味着本期的需求,下期的产出。因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用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来概括。投资的供给效应是最本质的,如果投资不能产生有效供给,其需求效应是不能持久的。最无效益的投资也会产生需求效应,但结果只会导致需求虚增和投资坏账引起的负债。

投资的效果可用投资效果系数来衡量,投资效果系数是产出的增量与投资之比。可以有下面 的变形

上式右端,分子是经济增长率,分母是投资率。由上式可以证明:投资效果系数与投资率成反比。事实上,在投资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的投资效率却在持续下降。换言之,为了取得同一个百分比的经济增长,国民经济中所需要牺牲的消费比例越来越高。我国百元投资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从1986年至1990年的29元逐步下降至1993年至1997年的14元,再下降到1998年至2002年的6元。大量的投资和过低的投资回报率将会导致经济关系不协调、通货膨胀加重、银行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增大。

由此,可以得知:投资效果系数与储蓄率成反比。资本是通过投资(即增量资本投入)形成的,而投资来源于储蓄,因而资本效率受到国民收入中消费和储蓄分配比例的制约。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进而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资本产出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分配过于偏向于储蓄会抑制消费,进而会抑制产出的增长,最终影响以资本产出比率、增量资本产出比率衡量的资本效率,而资本效率是与金融稳定高度相关的变量。

(三)低要素产出率的影响。根据索洛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推出

(四)数量型出口冲动的影响。净出口不断增加的另一个压力是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恶化实质上是通货紧缩压力在对外经济领域的表现,这种压力可能向国内其他部门传导。综合分析,数量型出口冲动造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一是出口的难度增大,效益降低;二是保持经常项目稳定性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个典型事例是,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外资引进和经济增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国外需求的下降加剧了我国经济中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外部冲击使东南沿海外向加工型企业亏损面和关停企业增加,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进而引发了通货紧缩。

三、经济增长方式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两部类模型

沿着资本论的思路,假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Ⅱ部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按照相关原理,扩大再生产必须满足以下恒等式。

假定生产函数是C-D型的,在现有技术水平下,K、L保持固定的投入比率,且可以相互替代。设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ξ;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θ,则第一、二部类的生产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两部类的资本回报率取决于本部类产品与上游产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两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第一部类产品投入到第二部类的比例等。极端地,假如供给方的资本回报率普遍被压低到银行利息率以下,即资本回报率如果低于利率,则投资失败的后果必然波及到银行体系。在资本回报率普遍降低的阶段,资木难以找到更有利的领域可供转移,惟有通过继续追加投资和扩大规模,通过过度竞争的方式把其他供给者排挤出局以维护自身利益,此时,企业亏损面必然放大。

基于以上推理,我们用下面的三期模型来模拟真实的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经济中存在两部类的假设,同时假设,投资的周期是一期,经济的初始状态是低谷(或短缺)。则在经济运行的第一期,由于政府的主导的大规模投资的同时启动,又由于经济的粗放特征,第一部类产品的价格水平会上升,并向第二部类传导,价格总水平上升。此时,根据(10)、(11)及银行部门的收益函数,企业借债投资的意愿增强,银行放贷意愿增强。加之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施加影响,信贷资金快速投放。在经济运行的第二期,第一期投资的产能集中释放。由式(7),第二部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由于第一、二部类产品价格涨幅背离的价格格局,根据式(9),第二部类企业效益下降,第二部类企业贷款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增加,投资更多地向上游集中。在经济运行的第三期,第二部类减少对第一部类产品的需求,根据式(6),第一部类产品价格下降,出现滞销,企业效益下滑。两部类企业亏损面上升,经济强制恢复到低谷或恢复到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在代际遗忘的作用下,经济开始新的周期,由此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高涨与低靡交互运行的态势,而银行不良贷款在这一过程中累积。

如果考虑净出口因素,则第一部类产品除满足第一、二部类生产需求之外,还有一部分出口;第二部类产品除满足第一、二部类生活消费之外,还有一部分出口,但净出口不会改变模型的基本框架。

考察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蕴含着促成周期波动的强大力量,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几个与特定经济增长模式相对应的循环,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痼疾,由此也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是大规模投资的划一式启动――投资膨胀――产能释放引发回落――企业资本回报率下降、亏损面上升――不良资产形成与累积。二是高投资率――低技术含量――低回报率――更高投资率――更低回报率。三是高投资率――产能释放依赖出口消化――贸易条件恶化――经济脆弱性强化――币值对外不稳定。

第4篇:寂寞文章范文

由于煤矿施工环境的影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在工作时容易受到冲击,机电设备在地下环境工作时,因为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机电设备故障主要分为损坏型故障、退化型故障、失调型故障和松脱型故障。损坏型故障是指机电设备出现断裂和变形等故障。退化型故障是机电设备因为长期得不到维修和保养,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开始退化和出现异常等问题。失调型故障是机电设备在安置或者设计时因为机电设备的内部构成没有协调好而出现压力过高或者压力太低等现象。松脱型故障是机电设备的零件长期没有使用,零件出现脱落、堵塞以及松动的现象,机电设备水气导致的故障都是因为煤炭行业地下环境影响以及维护不及时形成的。机电设备在给煤炭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煤炭行提供了技术支持。煤炭机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故障从而影响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具体原因如下:a)机电设备操作不当。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和传统的机电设备不同,它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以往简单的机电设备,因此要掌握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就对操作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还要对机电设备有全面的掌握。如果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机电设备并不熟悉而且没有相关知识,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有可能因为不当的操作而导致设备运转出现问题,给煤炭工作造成安全隐患;b)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也是影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一个原因。机电设备的放置以及使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高技术含量机电设备的操作阀应该放置在位置较高,湿度和温度以及通风等都适宜的环境下,这些条件对机电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对这些条件疏忽了,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放置机电设备,那么机电设备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c)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也容易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很多人对机电设备都缺乏维护意识,认为机电设备使用时只要开机,使用后关闭电源就可以,对于日常机电设备没有使用时要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不在意,这样就容易使得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而且长期没有得到维护,还会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工作质量,甚至给煤炭企业带来大的经济和安全损失。

2机电设备维修模型及关键技术

煤炭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本身就有很多参数,这些参数是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设备发生故障概率的直接反映[2]。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理解可以了解设备运转以及维护的情况。通过设备的频数以及运行的时间可以发现设备的维修时间的趋势,煤炭行业机电设备的维修模型属于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关于机电设备故障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诊断技术和数学模型判断技术。智能诊断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来计算设备运行的轨迹,从计算机的判断来判断机电设别的故障问题。这种诊断方法是煤炭行业进行故障检测适应较为普遍的方法。数学模型判断则是把数学模型应用到机电故障诊断中,根据机电设备产生的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对机电设备的数值进行运算来判断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位置,为设备的检修提供依据。

3解决机电设备故障的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机电设备在煤炭行业中的使用,就要采用一套合适的预防故障发生方案以及措施。

3.1事前预防

事前预防是保障机电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在大规模的工作环境下,机电设备一旦发生问题就会产生很大影响[3]。因此,事前预防故障发生就要及时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提供好的设备条件。机电设备开始使用时要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合格而且能够用于煤炭环境工作。根据设备的说明书合理安排设备的放置环境,机电设备在平常使用中也要定期进行保养,最好每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设备有故障就要进行处理。机电设备注油清洗等问题也要定期地及时进行,对于故障较大,设备老化等大的问题要及时上报进行更换。

3.2提高设备操作者设备

劳动力是最大的生产力,同一台机电设备在不同人员的操作下产生的工作效益也有所不同[4]。要提高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益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操作人员就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根据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对流动性较强的机电设备,要实现分片责任,各区的操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且对设备进行保养。机电设备的安装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安装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要进行记录,设备安装后要严格验收,只有合格的安装好的设备才能进行移交使用[5]。机电设备的维修人员要爱岗敬业,把维修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进行解决。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就会引发很多问题,机电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都要进行教育和培训,让这些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和其工作性质。

3.3严格管理

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要树立安全管理意识,把机电设备的管理纳入到经营管理中。管理者还要对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落实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煤炭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把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纳入到员工的福利奖励以及绩效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有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处罚,表现好的工作人员要给与奖励,作为榜样带动全体的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

3.4维修三步骤

a)把握维修时间。煤炭企业的每台机电设备都要及时维护和保养,维修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流程进行,找出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障维修后还要进行检修,保证维修到位;b)把握维修类型。机电设备维修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寿命型的维修,一种是偶发型的维修。因为有的故障维修不能停止设备正常运转,所以在维修过程中就要实行在线连续监测,采用保护系统来保证设备运行,以规避操作失误或者检查疏忽而引发故障停机;c)维修和维护结合。机电设备维修和维护要相结合,把预防放在主要位置,在监测设备磨损运行以及故障排除时要结合检修和预防。一旦发生问题就要及时维修,避免维修不及时导致巨大损失。

3.5维修方式

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事后维修。机电设备故障发生后进行维修;b)定期维修。在预订的时间内,无论设备处于何种状态都要进行维修;c)动态检测维修。根据设备在线检测的情况确定维修时间;d)机会维修。和动态检测维修同时进行,这种维修方式效率很高;e)改进设计。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需要花费的人力和费用很大,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改进设计是最好的方式。确定设备维修的基本原则是:对安全生产、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较大,如果可以采用动态检测来确定故障征兆就采用状态维修,否则就采用计划性预防维修。

4结语

第5篇:寂寞文章范文

在旅游公司大巴上,我们座位相邻。她很漂亮,二十三四岁模样,蓄着黑亮柔顺的长发。

进入山区后,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深崖。车子转弯时,我总感觉就要被荡出车外。第一次经历这样险峻环境,我的心悬到嗓子眼,紧握的拳头里全是汗。

她看出我紧张,就安慰我,给我说笑话,说她单位的趣事,来转移我的注意。

那时候还是被她的热情和快乐感染,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并很快熟稔起来,一起分享她的饮料和食物。

翌日爬白马峰。山间下起小雨,路又陡峭,年纪大点的都不敢爬,要回去。只余下几个青壮,执意爬到山顶。我和她在队伍的最后,我素有探险取奇的执拗,跟她说:“顺路走没有好景致,真正好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我们自己寻路爬上峰顶如何?”

她踌躇了一瞬就和我一起离开队友,专找幽僻的路径,去寻找奇丽的景致。

白马峰高耸众峰间,格外醒目。我们虽然尽拣偏僻处走,目标却是明确地向着主峰。但绕过一条挡住去路的山沟时,才发现已经置身林海,茂密深林遮住视线,分辨不清东南西北。

我们迷路了,不知身在何处。在群山之间,手机一点信号也接收不到。原路返回已然不能,我们唯有鼓劲向前。前途陡峭险峻,我们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着前进。

黄昏时分,来到一个避风的山坳。筋疲力尽地挤在一个石头上并肩坐着休息,没话找话排解恐慌。入夜后山风凛冽,舔着的肌肤,犹如冰针扎刺。她低声说:“太冷了,我们抱在一起或许好些。”我早有此想法,可怕她误解揣度再三没有开口。

我们紧紧相拥,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异性。她柔软的贴紧我胸膛,女性特有的馨香扑入鼻端。一种原始的冲动蓬勃进发,不可遏止。我呼吸粗重,坚挺,抵在她的跨。

她的脸颊刹那间红到脖颈,她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絮絮述说她的生活,述说她男友的体贴和优秀,他们的恩爱与深情。

我坚忍着的煎熬,哪里有心思听进她说些什么?十九年来所接受的教育,在道德的底线上构筑起固若金汤的防线。我用狂热里仅存的灵光,为灵魂和人格而坚忍,痛苦却坚定……

翌日晨,太阳毫不吝啬地向山谷洒下温暖的光辉,我们辨清方向,朝白马峰进发。半路上遇到寻找我们的当地派出所的警员。旅游团团长昨夜就报案了。

从大别山回来后,我心情好多了。开始帮母亲做些家务,偶然也会和父亲杀盘棋。闲暇时候,总不能自己的回想那夜的情景,她娇艳的面容和馨甜的笑容,会不留神地跳到我眼前。我一直没有勇气和她见面,只是偶尔发个短信问候。

8月中旬。我接到她的电话。她的情绪仿佛很不好,声音有些嘎哑。“快来我家,我限你半个小时到。”说完就挂了线。

在东区她租有一室一厅的公寓,一个人住。我敲了很久的门,她才打开。我为眼前所见吃了一惊。几乎和所有电视里失意女子一样情形,她斜靠在门框,头发凌乱地披散,醉眼朦胧,满身刺鼻的酒味。

客厅一片狼藉,破碎的照片,散乱的信件,碎裂的玻璃,空酒瓶横七竖八。我夺下她手中的酒杯,架她到卧室强行按到床上。

她痴痴看着我,任泪水无声地在脸庞恣肆。我已经猜到了她故事的结局,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我打来水帮她洗脸,然后握着她的手,说着些无关痛痒的安慰的话。她的手指冰凉。

“你太累了,睡一觉吧。等你醒来,一切都会改变的。”

我放开她手拿被子给她盖,可是她却紧紧地抓着我。她的眼神悲恸而空洞。她抚摩着我的脸颊,低声说:“我很寂寞,请你吻我。”

我的大脑刹那间充满了血,心剧烈地跳动。我僵住了。

“我很寂寞,请你吻我。”她再次说。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吻住了她的唇。她的唇同样的凉。

蜻蜓点水一般浅浅的吻。我抬起头时,看到她眼里的泪水正奔涌而出。我的心忽然很疼,泪水落在她额头。她钩住我的脖颈,凝视着我的眼睛。“吻我。”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把自己青春的激情,淋漓地泼洒在她的身上。在她的引导下,我破甬成蝶,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一周后,我接到录取通知书。因为扩招,我出人意外地考取外地的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我给她打电话,想和她一起分享我的喜悦。可她的电话却停机了。我去她租住的地方,房东说她已经搬家。

自此我再也没有联系上她。那个黄昏梦一样的甜蜜经历,凝化成我心底的隐秘,痛而温暖。

物已非,那人呢?

深冬的午夜,我再次踏进淮河岸边的这所城市。在火车站的地下道里,我举步维艰,手机紧紧攥在掌心,不知道是否该再次拨打那个烂熟在心的号码。我不停地在心底默念,他会来吗?

七年前,深秋的午后,我离开这所城市,并且发誓再也不回来。那日在候车大厅里,我任由眼泪恣肆地从脸庞滑落在地面摔碎,完全无心顾及别人异样的眼神和哂笑。

我的自尊已经被他践踏成齑粉。因为他,我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辞掉体面的机关工作,只身来到这所淮河岸边的不甚发达的城市。同样因为他,我又不得不离开这所城市。来时我还有追求幸福的憧憬和梦想,可是离开的时候,我一无所有,我只能用高傲来伪饰千疮百孔的心,只能高高抬起下巴,无视他人地任眼泪冲花妆容。

穿过狭长的甬道,走出车站,冷风裹起黑色风衣的下摆,羊绒围巾贴到脸上。我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一个低沉的声音呼喊我的名字。我的心怦然一动。抬眼望去,一眼就发现灯柱下那个熟悉的身影。只是那还真是曾经温暖过我无数个夜晚的身影吗?阴影里,他的身上多了几分落寞。

我想起我们共同的朋友给我说过,他过得很不幸福,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第6篇:寂寞文章范文

关键词:计量统计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经济增长;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随着计量统计学与经济学知识的相互融合,各种计量统计模型在经济增长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里主要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探讨计量统计模型在其中的应用。

一、VAR模型在经济增长问题中的应用

首先抽取统计数据,确定相关变量,然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1]模型,并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2]等方法对多个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VAR模型是进行多个自变量的分析时最易操作的计量统计模型,经常用于预测相关时间序列,并分析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的影响,进而说明各种因素对变量造成的影响。此外运用VAR 模型的优势在于可合理地描述变量间的互动关系,而无需事先对变量的外生性和内生性进行辨别。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例进行说明。

1.自变量选择、数据处理

通常以地区生产总值(GDP)来代表经济增长,而收集到的数据是绝对数据,因此会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将数据换算成某年的不变价格,然后以某年为基期来计算,用以剔除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异方差,从而更好的分析某省教育投入(EDU)、教育规模(SCA)、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对EDU、SCA、GDP取自然对数,分别用InEDU、LnSCA和InGDP[3]表示。

2.平稳性检验

在估计VAR 回归模型之前,因为现实中的经济时间序列一般均为非平稳的,采用传统的计量统计学知识去建立模型,较容易产生虚假回归[3]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对各个变量进行ADF检验,若各个变量存在单整阶数,而且阶数相等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确定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3.VAR模型建立

运用通过平稳性检验的变量建立VAR模型。传统的计量统计方法不足以说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内生变量在方程两端均有出现,将会使判断和估计变得特别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hristopher Sims[1]于1980年提出了VAR模型,并运用到经济学中,使经济系统动态性分析加速发展,进而解释各种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形成的影响。

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1]是:

Yt=a+p1Yt-1+p2Yt-2+…+ppYt-p+Ut

其中,Yt是包含多个内生变量的列向量,这里内生变量就是指教育投入、教育规模和经济增长,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pj是n行n列的系数矩阵。Ut是随机扰动项,j=1,2,…,n。

4.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对上述建立的VAR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如果模型中AR特征多项式的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内[4],说明VAR模型是稳定的,则可以说这个VAR模型是有效可靠的,能够进行接下来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5.Johansen协整检验

Juselius与Johansen [1]共同提出了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进行多个变量协整检验采用这种方法更为合适。此方法是为了说明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运用Johansen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建立标准化的协整方程,通过系数看出各变量间的均衡关系。

6.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Johansen协整检验可得,某自变量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能够引入到其他变量中。若某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5]。

7.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为了更加明确多个自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分析VAR模型时,实际上是考虑一个脉冲项发生变化进而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这就是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方差分解帮助我们了解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6],用以分析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程度。

二、小结

本文以计量统计学中典型的VAR模型为例,说明了计量统计模型应用在经济增长问题中的具体步骤。在计量统计学中,还有很多的统计方法适用于经济问题,比如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等,大家都可以此为例进行展开学习与应用。运用计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参与者提供好的建议,提升计量统计学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平.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992.

[2]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4-87,121-122

[3]邓媛,李瑞光.VAR模型实证分析云南省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2009(2):1-6.

[4]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演变的实证研究[J].2012(2):1-5.

[5]蔡文伯,程璐.新疆教育增L与高等教育规模VAR模型[J].2012(12):1-3.

第7篇:寂寞文章范文

【关键词】多项目;资源均衡;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项目的进度计划决定了项目的资源需求计划,均衡施工有利于平缓资源需求量的强度,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各种临时设施,降低施工管理费,从而削减资源使用成本,降低项目总造价。因此,企业在项目计划和控制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度,保证完工日期的同时均衡工期范围内的资源需求。这也就是“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资源优化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多项目管理的环境,资源配置是多项目管理的核心,因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组织多项目运作的成本与效益。如何制定出合理的进度计划,优化各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是当代项目管理者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仅仅对各项目进行资源均衡优化,只能均衡各项目内部的资源需求,并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资源需求处于最佳均衡状态,因此研究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资源均衡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其计算复杂度随着问题的规模呈指数增长,因此对于大型而又复杂的资源优化问题在理论上属于NP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精确算法由于难以有效解决大型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启发式算法包括基于优先规则的启发式算法,以及元启发式算法即智能算法。基于优先规则的启发式算法过多地依赖问题本身以及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经验,所以通用性较差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智能算法是通过模拟生物的行为或自然界的现象来解决目标优化问题,主要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智能算法具有适用性强,求解效率快,结果可靠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多学者致力于开发和改进智能算法用以解决此类资源优化问题,取得良好的成果。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具有原理简单,参数设置少优点,并且采用兼备随机性和方向性的搜索机制,在求解整数规划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运用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求解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并通过实例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1.多项目资源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

典型的多项目资源优化问题通常基于以下假设:(1)各项目的工作数目J以及各工作的资源消耗量确定不变;(2)各项目的工作之间的工艺关系确定;(3)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不间断。

问题描述如下:某单位有M个并行的工程项目集合V={1,2,……,M},项目k(k∈V)的工作任务集体为Bk={k1,k2,……,kn};Sk为项目k的开工时间,Fk为项目k的完工时间,且每个项目的Sk和Fk固定不变;Ski是指工作ki的实际开始时间;LSki是指工作ki的最晚开始时间;dki表示工作ki的持续时间;Pki为是项目k中工作j的紧前工作集;Atk为项目k在(t-1,t)时段内正在执行的任务集合;Rj表示工作j资源消耗量;R(t)表示(t-1,t)时段内M个项目的资源消耗总量。

资源均衡有多种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常用的资源方差作为目标函数,则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目标函数: (1)

其中:

约束条件: (2)

式(2)定义的是时序约束表示工作ki必须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并且不得晚于其最晚开始时间否则影响该子项目工期目标。

2.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是受大自然中植物生长的向光性机理的启发,将优化问题的可行域当作生长环境,全局最优点当作光源,整个搜寻优化解的过程视为一棵虚拟植物生长的生长过程,当整株虚拟植物完全成熟,整个优化过程也就结束,最终输出优化的结果。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由于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要求宽松,迭代次数少,效率高运行速度快等优点,广泛用于实际工程技术领域,求解复杂的整数规化问题。

(1)植物的生长机理

植物由根、主干、枝叶和生长点组成。生物学中的暗箱实验证实了植物生长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究其根源,在于一种叫做生长素的物质,也称形态素。主干和枝的生长顺序和向光性正是由分布在枝干上的生长点的生长素浓度决定。当形态素浓度大于零时,主干和枝的生长点就开始生长且形态素浓度大的生长点优先获得生长机会。每一次生长动作结束后,形态素将根据新系统所在环境的改变而重新向各生长点分配。生长一般过程可以描述为:1)一个茎杆破土而土,分布其上的生长点发出新枝;2)大多数新枝又长出更新的枝,此行为反复进行;3)不同的枝彼此有相似性,整个植物有自相似结构。

(2)植物生长的数学模拟

文献[6]建立以L-系统为基础的植物生长演绎方式和以植物向光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生长模型。概率生长模型作为算法核心内容,其主要思想为:一株植物从根部所在的点S0开始生长出主干M,假定M上有k个比根部光照条件好的生长点SM1,SM2,...,SMk,那么各生长点的形态素浓度CM1,CM2,...,CMk计算公式如(3)所示:

式中g(.)为背光函数,其值越小表示其光照条件越好,形态素浓度取值范围为(0,1),从公式可以看出,各点形态素浓度最终取决于生长点本身的光照条件。易知:

即所有生长点的形态素浓度构成图1所示的空间。随机产生(0,1)之间的数,这个数落在某一区间,该区间对应的生长点即在下一时刻的生长,显然形态素浓度越大,区间长度越大,被选择的概率也就越大,这符合实际的植物生长规律。

图1 形态素浓度状态空间

当选定某一主干生长点如CM1生长出枝m后,同样假定有q个比根部光照条件好的点,此时要对所有主干和枝干的所有未生长过的以及新的生长点形态素浓度重新计算,公式如(4)所示:

同理可知,所有生长点的形态素浓度累加和为1,然后同样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下一轮的生长点,此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整株植物生长完成。

3.基于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资源均衡优化

3.1 决策变量选取与取值整形化

项目资源优化调整的是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所以选取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为决策变量。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是一种解决整数规化问题的全局优化算法,因此对于工程项目工作任务持续时间非整天的情况,在运用算法前需要对工作任务的持续时间数据整数化,处理方法为:把所有工作持续时间的最大公因子(GCD)作为时间单位[7],然后按新时间单位重新计量各工作的持续数量,优化后需要把结果乘以新计量单位以还原成实际的时间。例如:工作A的持续时间为1.2天,工作B的持续时间为1.6天,则新的计量单位为0.4天,整形化后A,B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和4。

3.2 生长点集合的更新策略和步长的选取

由于工程项目往往都包括多项工作任务,因此如果单纯采用基本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迭代搜索,几轮过后生长点将极其庞大,收敛速度非常迟缓,难以适用于规模稍大的项目。因此,本文采用下述措施改进算法流程。选择更新周期N,每迭代N次进行一次生长点的裁剪,将生长点集合中不劣于最优解Fmin的点保存下来作为新的生长点集,同时将最优解Fmin定为下一搜索周期的评价基准值,即后续寻找的点,只有当它的目标函数大于或等于最优值Fmin时,才会被加入到新生长点集中。N的值正相关于收敛结果,负相关于收敛速度。

基本的模拟生长算法在整个搜索过程中,始终以初始点的目标函数值作为后续点的评价基准值,而改进后的算法每完成一个周期的迭代后就更新下一周期搜索过程的基准值。生长点集合门槛的逐步提高极大地削减了生长空间的规模,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

资源均衡优化是以工期固定为前提,所以非关键工作开始时间必定介于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范围内。因此,我们可以设定生长基点XB各维度变量以该维度对应工作的最早和最晚开始时间为边界进行搜索,进而根据公式(5)设置步长。

其中,λ+表示向各维度正方向搜索的最大步长;λ+表示向各维度负方向搜索的最大步长;ES表示各维度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LS表示各维度工作的最晚开始时间。

3.3 形态素浓度计算公式的调整

鉴于改进后的算法保留了目标函数值与评价基准值相等的点作为生长点,我们相应地对形态素浓度计算公式(6)作如下的调整,以保证为每一个生长点都分配了形态素。

其中,λ为(0,1)之间的随机数。

3.4 调整后的算法步骤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优化过程如图2所示:

Step1:选择可行的初始点x0,生长基点XB=x0,设置步长step=λ;初始化最优变量值Xmin=x0和最优解Fmin=f(x0),参照目标函数值f0=f(x0);生长点集Growset=[x0],成长基点集Mature=[]。

Step2:在基点的领域内沿坐标轴的正负方向搜索步长λ范围内的新生长点(目标函数值小于或等于f0的点)并将其加入到生长点集中,将该基点从生长点集移除到成长基点集中,同时不断更新最优变量Xmin和最优解Fmin。

Step3:判断是否满足停止条件Growset=[],如满足输出最优变量值和最优解,否则转第4步。

Step4:如果迭代次数不为N的倍数,按公式(6)计算各点的形态素浓度,产生一个随机数,生成新的生长基点转第2步,否则转第5步。

Step5:进行“剪枝”。在生长点集中保留不劣于当前搜索到的最优解Fmin的生长点,同时将其他生长点移除至成长基点集中,更新f0=Fmin按公式(6)计算各点的形态素浓度,产生一个随机数,生成新的生长基点转第2步。

4.算例及分析

本文的算例采用文献[2]中的实例,运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比较合并前后的资源方差差异,另外通过对比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来验证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解决资源均衡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某单位有三项并行的工程项目,它们共享一个资源库。为了避免资源需求的高低起伏减少资源成本,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进度达到资源均衡。为了方便网络计划的调整,本文通过添加占用时间的虚工作来合并各项目的网络计划,合并后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3所示,项目1的开始节点为2,开始时间为第0天,持续时间为14天,项目2的开始节点3,开始时间为第1天,持续时间为19天,项目3的开始节点为4,开始时间为第4天,持续时间为16天。节点1和节点7分别为合并后的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它们与各子项目的开始和完成节点之间的虚箭线1-2,1-3,1-4,23-27,26-27,25-27为辅助工作,各自的持续时间分别为0,1,4,6,0,0。

采用改进后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分别对三个子项目进行资源优化,如果按子项目各自达到资源均衡的方案部署工作,该单位的资源需求方差反而高达187.09。对合并后的项目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解为54.79,相比之下,资源的波动状态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各项工作的安排如表1所示:

分别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该实例进行多次试算,遗传算法的最好的优化结果为56.39,粒子群算法的最好优化结果为54.79。但是在算法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上,粒子群算法略逊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由此可知,改进后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并且在算法稳定性、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图4显示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优化进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具有非常明显的收敛趋势。

5.结论

本文将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运用到多项目资源均衡优化问题中,构建了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算法的流程,进行实例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针对多项目之间资源需求冲突的现象,企业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企业分别对各个项目进行资源均衡优化,并不能使整个企业的资源分布均衡。企业应将所有项目视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各项目资源供给,才能更好地减少资源成本。

第二,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为资源均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该算法参数设置少、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而且计算结果精确,适合大型而又复杂问题的优化,可为现代化的项目管理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用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资源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艾鑫.多项目管理中资源冲突及优化配置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王为新,李原.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及其遗传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46-47.

[3]宋述杰.基于基因算法的多工况多资源均衡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4]李彤.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二级整数规化算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5]郗莹,马良,戴秋萍.多目标旅行商问题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求解[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0):3734-3735.

[6]李彤,王春峰等.求解整数规划的一种仿生类全局优化算法——模拟植物生长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76-81.

[7]唐海波,叶春明.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车间调度问题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29(11):1583.

作者简介:

第8篇:寂寞文章范文

享受寂寞的人透彻世间的所有、滥用寂寞的人迷茫世间的一切。寂寞并不意味就要忧伤,也同样可以世人皆醉我独醒,心如受到洗涤-----一片明朗,这样的生活或许你会尝试吗?

寂寞是人生的佐料,有寂寞的人生才不单调。投一味寂寞,喧闹的社会、嘈杂的环境会想要让你逃离。或许空旷的野外、或许在忘我的街头、或许一间狭窄的小屋、或许......,形单影只吗?但-----心不孤单。喧闹中迷失了自己吗?那在寂寞中找回自己!

“ 寂寞的代言,忧伤的化身?”我很排斥这些字眼。在我认为寂寞不可以与忧伤划等号,看了一个会员的文章《寂寞的不想说话》文笔真的很好,字里行间我也不自禁的追随笔者的文字,去体会他的那份心情,接着又观赏了他的不少文章。但看完之后,呵呵,对他的文笔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敬仰之情泛滥。可也有一点,他似乎在任由他的寂寞蔓延,所有的文章都那么压抑。如果说寂寞是镇痛药,过度依赖毁灭也一如海洛因吧!

第9篇:寂寞文章范文

从弄清思路到理解主旨是一个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理清思维脉络、概括全文中心四步来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

典 型 例 题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①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

②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③我是颇喜欢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④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

⑤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这当然只是幻象。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⑥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⑦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

⑧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略有删减)

1. 作者为什么在开头一节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

答案 开头一节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是为了突出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

2. 从全文看,文章是如何表现“寂寞”之情的?

答案 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作者的寂寞。③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寂寞。④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

解析 这两个题目考查的都是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因此,阅读文本时要有深入理解文本之后再答题的习惯和意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分析这两个题目不能仅仅着眼于一节或若干节,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还要着眼于全文。前一题回答时要注意开头一节与后文章节上的照应;后一问题在回答时不可架空文章来分析,作答还需联系文章主旨才能答得好。

应 对 策 略

下面就以本题为例,说明如何在作答之前深入理解文本。

第一步:概括段落中心。段落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语段中间的概括性句子中,有时是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找到一个恰当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因果、并列、总分、递进等,熟悉句群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语段。一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往往跟段落中心有关。阅读文本时就可以在语段中通过画线的方法标示出中心句或中心词。例文中画线的句子就是每段的中心词或中心句。作答散文阅读题时要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第二步:归纳内容要点。一般说来,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主体段落的划分可以通过寻找过渡句、关键词或语义的明显变化来判断。例文中的层次划分是这样的:第一层就是①段。写“我”和一对老夫妇认识时间长,感情融洽。第二层包括②③段,因为④段句首有“但是”一词,语义发生转折;

②③段

写老友会养花,“我”每天都去“蹭”花,感觉人在花海神清气爽。第三层包括④⑤⑥⑦段,写老友去世后“我”很寂寞,“我”感到园中的花儿也非常寂寞。第四层就是⑧段,写“我”心中十分悲痛寂寞以及“我”的不合情理的祈祷。

第三步:理清思维脉络。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例文一方面抓住题目中的“寂寞”一词,先写与老友几十年的友谊及老友健在时的不寂寞,接着写老友去世后自己的寂寞,与之前形成对比,最后移情于物,写自己不合情理的祈祷,反衬自己的寂寞;另一方面围绕“园花”这条事物线索组织材料,先写老友健在时的赏园花之乐,再借园花写自己的寂寞,最后写为园花祈祷。

第四步:概括全文中心。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例文第一层写相处时间长是为第三层写老友去世作铺垫。第二层以老友健在的“乐”与第三层老友去世的“悲”构成对比。第⑤段后部写“园花”的“好像‘溅泪’的样子”是表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内涵。另外散文中描写、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表达主旨,抓住它们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例文中第③段的最后的抒情句写老友健在时园花的美和赏花的快乐;第⑤段后部描写花儿们“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是移情于物,以花写人;⑥⑦⑧段在第⑤段描写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抒情侧面表现“我”的寂寞之情。总之,例文的中心可以概括为:文章融情于景,借物喻人,表面上写“园花”在主人去世后无人侍弄的寂寞,实则表达的是作者